必修一作文素材积累

必修一作文素材积累
必修一作文素材积累

必修一作文素材积累

……

1、毛泽东

《立志》:

毛泽东在离家求学前夕改写了一首诗留给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三不谈”:

1914年,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学习,生活俭朴,但是常常和朋友相互勉励说,读书要有理想,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他还与朋友们提出“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学习期间不谈男女恋爱问题。他认为,改造国家,改造社会,对学问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中华兴衰系心头:

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鼓励“同学少年”,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要担负起“苍茫大地”沉浮的使命。

为此,青年人,就要“指点江山”,把国家忧乐担在肩头;就要“激扬文字”,追求淳朴世风,鞭挞野蛮凶恶肮脏;不能过早地沦为“万户侯”、万贯家财的奴仆。

下面是全国妇联最近公布的“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前10位:

1.毛泽东2.父母3.周恩来4.雷锋

5.刘翔6.成龙7.任长霞8.刘胡兰

9.董存瑞10.杨利伟

而一年前的一家媒体进行了同样的调查,结果如下:

1.毛泽东2.成吉思汗3.孙中山4.成龙5.李小龙

6.杨利伟7.黄继光8.雷锋9.林则徐10.袁隆平

根据这两份调查的结果,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英雄毛泽东(45—48)

北京19中高三2班:聂筱凡

静观近两年“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问卷调查,毛泽东高居榜首。我想,这绝非偶然,纵贯领袖的一生,他是政治家,是军事家,是诗人,且每一个领域都做到了极致,真可谓“生如夏花般绚烂”了。

政治家毛泽东

不会有人否认,毛泽东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早在1927年,他便敏锐的洞察出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长沙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以后数十年的生涯中,他坚强的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引领历史潮流。在八七,遵义等会议上,更是力挽狂澜于既倒,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后,领导人民奋勇战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他的政治才能让他在政坛上光芒四射。

军事家毛泽东

毋庸臵疑,毛泽东又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裘金沙呀,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曲《四渡赤水》,让我们看到了毛泽东的神机妙算,用兵如神。面对这样一个军事天才,只怕古代那些自称“熟读兵书,精通韬略”的谋士也要自叹不如了。他的军事才能让他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诗人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你能想像这样委婉细腻的词句出自毛泽东这位叱诧风云的伟人吗?爱人远在天边,感无限凄凉,故“夜深披衣起从数寒星。”但毛泽东的词中更多的还是气势磅礴的雄浑:有“指点江山,激物文字”的风流,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傲然,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气魄,更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傲视一切的雄风。他的文才与他的壮志雄心相辉映,成就了这位词坛健将。

岁月如流,时光飞逝。如今,这位伟人已静静的躺在尘封的历史深处。但往事并不如烟,并没消散到无迹可寻。今日,这位伟人仍旧穿越时空,停驻在当代青年的心里,成为他们心中的英雄。

从毛岸英看毛泽东(46—50)

人大附中王向恒

两份调查问卷,无一例外地将毛泽东推到人们心中第一位英雄的位臵。我想他们心中不仅有对毛泽东率领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的感激,不仅有对他“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气概的赞叹,更多的,是对他大公无私的品格和向人们无私奉献精神的敬慕。我不想再因循守旧,正面歌颂他的丰功伟绩,仅想通过毛岸英来看看我们的领袖毛泽东。

朝鲜战争爆发了,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战场。总指挥彭德怀麾下多了一个俄语翻译。他个儿很高,但因军衔不高,没有呢子大衣,在凛冽的寒风下像个竹竿,一吹就倒。他就是毛岸英。想必毛泽东作决定时心里也清楚毛岸英在毛家的地位,甚至成长为国家未来的领袖,也未可知。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把他的儿子送到这九死一生的战场上,正如他所说的吧:“别人家的娃子都上战场了,为什么我要搞特殊?”他大公无私的品格还体现在岸英的呢子大衣上:军规如山,不管你什么毛泽东、李泽东的儿子,军衔不够,就没有呢子大衣!“轰”的一声,岸英的住所成了一片火海。当毛泽东颤颤巍巍地将那短短几十字的电报足足看了五分钟后,沉默了,半天,慢慢地说:“战争嘛,伤亡是难免的,我没事。”我没做过父亲,但我了解父亲失去骨肉的悲楚,那是从心中剜肉啊!他竟抵住悲痛,不一会儿又投身于国事之中,这无私的品格与奉献精神怎能不令我们动容!

在随后的一次军事会议上,彭德怀提出将岸英遗体运回国的建议,大家一致支持,但毛主席却明确地说:“那些老百姓的儿子们也是为国家牺牲了,他们的遗体为什么不运回来为什么只有我儿子的运回来?他的遗体,就埋在朝鲜!”于是,岸英的墓湮没在千万志愿军战士的墓群之中,没有任何特殊的标志,甚至连搜寻起来都很困难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堂

堂领袖,世界的赫赫伟人,毛泽东对此恐怕也难免自责,但他却用大公无私战胜了自责,用无私书写了岸英也是他自己的不朽。

一代伟人通过自己对儿子的态度和行为向人们交上了一份答卷,而从现在的调查问卷中可以发现人们全部都给他打了满分!岸英:你应为有一个无私的好父亲而自豪,主席:人民为有一个大公的领袖而骄傲!

2、鲁迅

弃医从文的原因——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围观的同胞表现麻木不仁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

3、烛之武

救郑国于危难,凭借三寸不烂之舌

4、佚之狐:

为国荐才

5、荆轲

刺秦的视死如归的气概,把许诺看得比生命还重,看重做人的尊严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实力不足

6、项羽

破釜沉舟的胆识、信心、勇气

凭一时意气草率做出进攻刘邦的决策,又因为项伯的几句好话轻易的取消进攻决定,伤了将士的心,也在葬送自己的威信。

7、刘邦:

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计策,善于抓住千钧一发之际的救命稻草,善于辞令

8、张良:

谦恭礼让,深得刘邦信任器重;

9、范增:

咄咄逼人,锋芒毕露,发号施令,主意、计策均未被项羽采纳,最后还被项羽赶走,病死途中。

10、司马迁

司马迁因为替已经投降匈奴的李陵讲公道话,向汉武帝刘彻求情,惹得刘彻恼羞成怒,被判处死刑。当时的法律,有两种办法可以免去死刑:一是用钱赎命;二是接受宫刑代替死刑,这还得看皇帝是否恩准。司马迁家里没有足够的钱赎命,而接受宫刑是个比死还难受的活命。但是,司马迁还是选择了接受宫刑这个比死还难受的活法,因为,当时《史记》还没有完成;如果他嘎巴死了,谁来写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