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只要求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计算和推理过程.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已知集合A={﹣1,1,3},B={x|x<3},则A∩B=.

2.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3,4),则cosα=.

3.方程22x﹣1=的解x=.

4.某单位有青年职工、中年职工、老年职工共900人,其中青年职工450人,为迅速了解职工的家家听到状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样本,若样本中的青年职工为15人,则抽样的样本容量为.

5.如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当n是时运算结束.

6.已知函数f(x)=(m?2x+2﹣x)cosx(x∈R)是奇函数,则实数m=.

7.现有7根铁丝,长度(单位:cm)分别为2.01,2.2,2.4,2.5,2.7,3.0,3.5,若从中一次随机抽取两根铁丝,则它们长度恰好相差0.3cm的概率是.

8.已知函数,则f(x)的最大值为.9.已知等比数列{a n}中,a6=2,公比q>0,则log2a1+log2a2+…+log2a11.

10.已知实数x,y满足,则z=2x+3y的最大值是.

11.已知函数f(x)=,若函数g(x)=f(x)﹣m有3个零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12.如图,在△ABC中,若=2,=2,=λ(﹣),则实数λ=.

13.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1,a3,a4成等比数列,则的值为.

14.已知函数y=lg(﹣1)的定义域为A,若对任意x∈A都有不等式﹣m2x﹣2mx >﹣2恒成立,则正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5.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2n+2﹣4.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2)设等差数列{b n}满足b7=a3,b15=a4,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第二象限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A(﹣,y0).

(1)求2sin2α+sin2α的值;

(2)若向量与夹角为60°,且||=2,求直线AB的斜率.

17.如图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代表队各10名同学在一次英语听力比赛中的成绩(单位:分),已知甲代表队数据的中位数为76,乙代表队数据的平均数是75.

(1)求x,y的值;

(2)若分别从甲、乙两队随机各抽取1名成绩不低于80分的学生,求抽到的学生中,甲队学生成绩不低于乙队学生成绩的概率;

(3)判断甲、乙两队谁的成绩更稳定,并说明理由(方差较小者稳定).

18.(16分)对于函数f1(x),f2(x),h(x),如果存在实数a,b使得h(x)=a?f1(x)+b?f2(x),那么称h(x)为f1(x),f2(x)的生成函数.

(1)下面给出两组函数,h(x)是否分别为f1(x),f2(x)的生成函数?并说明理由;

第一组:;

第二组:;

(2)设,生成函数h(x).若不等式3h2(x)+2h(x)+t<0在x∈[2,4]上有解,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19.(16分)如图,有一直径为8米的半圆形空地,现计划种植甲、乙两种水果,已知单位面积种植水果的经济价值是种植乙水果经济价值的5倍,但种植甲水果需要有辅助光照.半

圆周上的C处恰有一可旋转光源满足甲水果生产的需要,该光源照射范围是∠ECF=,点E,F的直径AB上,且∠ABC=.

(1)若CE=,求AE的长;

(2)设∠ACE=α,求该空地产生最大经济价值时种植甲种水果的面积.

20.(16分)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满足:S n=2(a n﹣1),数列{b n}满足:对任意n∈N*有a i b i=(n﹣1)?2n+1+2.

(1)求数列{a n}与数列{b n}的通项公式;

(2)设C n=,数列{C n}的前n项和为T n,证明:当n≥6时,n|2﹣T n|<1.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只要求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计算和推理过程.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已知集合A={﹣1,1,3},B={x|x<3},则A∩B={﹣1,1}.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

专题:集合.

分析:由A与B,求出两集合的交集即可.

解答:解:∵A={﹣1,1,3},B={x|x<3},

∴A∩B={﹣1,1},

故答案为:{﹣1,1}

点评:此题考查了交集及其运算,熟练掌握交集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2.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3,4),则cosα=.

考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先求出角α的终边上的点P(﹣3,4)到原点的距离为r,再利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cosα=求出结果.

解答:解:角α的终边上的点P(﹣3,4)到原点的距离为r=5,

由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得cosα==.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3.方程22x﹣1=的解x=﹣.

考点: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原方程转化为22x﹣1=2﹣2,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得到2x﹣1=﹣2,解得即可.

解答:解:22x﹣1==2﹣2,

∴2x﹣1=﹣2,

解得x=﹣,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指数方程的解法,属于基础题.

4.某单位有青年职工、中年职工、老年职工共900人,其中青年职工450人,为迅速了解职工的家家听到状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样本,若样本中的青年职工为15人,则抽样的样本容量为30.

考点:分层抽样方法.

专题:概率与统计.

分析:根据分层抽样的定义建立比例关系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设样本容量为n,

则,

解得n=30,

故答案为:3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层抽样的应用,根据条件建立比例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比较基础.

5.如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当n是5时运算结束.

考点:程序框图.

专题:图表型;算法和程序框图.

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n,S的值,当S=63时满足条件S≥33,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63,此时n=5.

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

S=1,n=1

S=3

不满足条件S≥33,n=2,S=7

不满足条件S≥33,n=3,S=15

不满足条件S≥33,n=4,S=31

不满足条件S≥33,n=5,S=63

满足条件S≥33,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63,此时n=5.

故答案为: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正确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n,S的值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6.已知函数f(x)=(m?2x+2﹣x)cosx(x∈R)是奇函数,则实数m=﹣1.

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由f(x)为奇函数,便有f(﹣x)=﹣f(x),从而可以得到m+1=﹣(m+1)?22x,由于22x>0,从而m+1=0,这便求得m的值.

解答:解:f(x)是奇函数;

∴f(﹣x)=﹣f(x);

∴(m?2﹣x+2x)cosx=﹣(m?2x+2﹣x)cosx;

∴m?2﹣x+2x=﹣m?2x﹣2﹣x;

∴m+1=﹣(m+1)?22x;

∴m+1=0;

∴m=﹣1.

故答案为:﹣1.

点评:考查奇函数的定义,以及指数函数的值域,指数的运算.

7.现有7根铁丝,长度(单位:cm)分别为2.01,2.2,2.4,2.5,2.7,3.0,3.5,若从中一次随机抽取两根铁丝,则它们长度恰好相差0.3cm的概率是.

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专题:计算题;概率与统计.

分析:用列举法列出基本事件数,求出对应的概率即可.

解答:解:从2.01,2.2,2.4,2.5,2.7,3.0,3.5这7个数中,随机抽取2根铁丝,

基本事件数是

(2.01,2.2),(2.01,2.4),(2.01,2.5),(2.01,2.7),(2.01,3.0),(2.01,3.5)

(2.2,2.4),(2.2,2.5),(2.2,2.7),(2.2,3.0),(2.2,3.5),

(2.4,2.5),(2.4,2.7),(2.4,3.0),(2.4,3.5),

(2.5,2.7),(2.5,3.0),(2.5,3.5),

(2.7,3.0),(2.7,3.5),(3.0,3.5)共21种;

其中它们长度恰好相差0.3cm的基本事件数是:

(2.2,2.5),(2.4,2.7),(2.7,3.0)共3种;

所求的概率是P==.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列举法求古典概型的概率问题,是基础题目.

8.已知函数,则f(x)的最大值为2.

考点:三角函数的最值;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

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由条件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化简函数的解析式,再利用余弦函数的值域,求得f(x)的最大值.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函数f(x)=cosx+sinx=2(cosx+sinx)=2cos(x﹣),

故函数的最大值为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余弦函数的值域,属于基础题.

9.已知等比数列{a n}中,a6=2,公比q>0,则log2a1+log2a2+…+log2a1111.

考点:等比数列的性质.

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得:a1a11=a2a10=a3a9=a4a8=a5a6=,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和条

件化简式子求出式子的值.

解答:解: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得,a1a11=a2a10=a3a9=a4a8=a5a6=,

∵a6=2,公比q>0,

∴log2a1+log2a2+…+log2a11=log2(a1a2…+a11)

==11=11,

故答案为:11.

点评: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以及对数的运算性质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10.已知实数x,y满足,则z=2x+3y的最大值是13.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作出不等式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线性规划的知识,通过平移即可求z的最大值.解答:解:作出不等式对应的平面区域(阴影部分),

由z=2x+3y,得y=,

平移直线y=,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经过点B时,

直线y=的截距最大,此时z最大.

由,解得,

即B(2,3).

此时z的最大值为z=2×2+3×3=13,

故答案为:1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z的几何意义,通过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已知函数f(x)=,若函数g(x)=f(x)﹣m有3个零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0,1).

考点:函数的零点.

专题:数形结合法.

分析:先把原函数转化为函数f(x)=,再作出其图象,然后结合图象进行求解.

解答:解:函数f(x)==,

得到图象为:

又函数g(x)=f(x)﹣m有3个零点,

知f(x)=m有三个零点,

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0,1).

故答案为:(0,1).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零点及其应用,解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合理运用,12.如图,在△ABC中,若=2,=2,=λ(﹣),则实数λ=.

考点: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几何意义.

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根据几何图形得出=,=,表示==,=λ(

﹣)==,对于基底向量的系数相等,即可求解.解答:解:∵=2,=2,

∴=,=,

,∵==,

=λ(﹣)==,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察了平面向量的分解表示,运用基底表示向量,对于系数相等,考察了几何图形的运用能力.

13.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1,a3,a4成等比数列,则的值为2.

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

分析:先由a1,a3,a4成等比数列,寻求首项和公式的关系,再将用首项和公差

表示求解.

解答:解:∵a1,a3,a4成等比数列

∴(a1+2d)2=a1?(a1+3d)

∴a1=﹣4d

=2

故答案是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运用.

14.已知函数y=lg(﹣1)的定义域为A,若对任意x∈A都有不等式﹣m2x﹣2mx >﹣2恒成立,则正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0,).

考点:函数恒成立问题.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运用对数的真数大于0,可得A=(0,1),对已知不等式两边除以x,运用参数分离和乘1法,结合基本不等式可得不等式右边+的最小值,再解m的不等式即可得到

m的范围.

解答:解:由函数y=lg(﹣1)可得,

﹣1>0,解得0<x<1,

即有A=(0,1),

对任意x∈A都有不等式﹣m2x﹣2mx>﹣2恒成立,即有

﹣m2﹣2m>﹣,整理可得m2+2m<+在(0,1)恒成立,

由+=(+)(1﹣x+x)=+2++

≥+2=.

即有m2+2m<,由于m>0,

解得0<m<,

故答案为:(0,).

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解法,注意运用参数分离和基本不等式,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5.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2n+2﹣4.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2)设等差数列{b n}满足b7=a3,b15=a4,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

考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

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1)求解n=1时,得出a1,n≥2时,运用a n=S n﹣S n﹣1,合并通项公式即可.(2)所以根据条件得出方程组,运用求和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1)因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2n+2﹣4.

所以a1=S1=23﹣4=4

当n>1时,a n=S n﹣S n﹣1=(2n+2﹣4)﹣(2n+1﹣4)=2n+1,

因为n=1时也适合,所以a n=2n+1(n∈N*);

(2)设等差数列{b n}的首项为b1,公差为d,因为b7=a3,b15=a4,a n=2n+1

所以,

解得,

所以数列{b n}前n项和T n=nb1d=n2+3n.

点评:本题考察了数列的递推关系式的运用求解通项公式,关键是n=1别忘了,运用条件的方程组,计算能力.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第二象限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A(﹣,y0).

(1)求2sin2α+sin2α的值;

(2)若向量与夹角为60°,且||=2,求直线AB的斜率.

考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直线的斜率.

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1)由条件求得y0=,再利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cosα和sinα的值,可得2sin2α+sin2α的值.

(2)利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求得=1,设B(x,y),则由题意可得x2+y2=4,

且﹣x+y=1,再利用个向量的数量积公式求得,解出x、y的值,可得点B坐标,再利用斜率公式求得AB的斜率.

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1,y0>0,求得y0=,

∴cosα=﹣,sinα=,故2sin2α+sin2α=2sin2α+2sinαcosα=2×+2××(﹣)=.

(2)∵向量与夹角为60°,且||=1,||=2,

∴=1×2×cos60°=1.

设B(x,y),则由题意可得x2+y2=4,且﹣x+y=1.

求得x=,y=;或x=﹣,y=,

即B(,),或B(﹣,).

再根据A(﹣,),根据斜率公式求得AB的斜率为=﹣或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公式,直线的斜率公式,属于中档题.

17.如图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代表队各10名同学在一次英语听力比赛中的成绩(单位:分),已知甲代表队数据的中位数为76,乙代表队数据的平均数是75.

(1)求x,y的值;

(2)若分别从甲、乙两队随机各抽取1名成绩不低于80分的学生,求抽到的学生中,甲队学生成绩不低于乙队学生成绩的概率;

(3)判断甲、乙两队谁的成绩更稳定,并说明理由(方差较小者稳定).

考点:极差、方差与标准差;茎叶图.

专题:概率与统计.

分析:(1)按大小数列排列得出x值,运用平均数公式求解y,

(2)判断甲乙两队各随机抽取一名,种数为3×4=12,列举得出甲队学生成绩不低于乙队学生成绩的有80,80;82,80;88,80;88,86;88,88.种数为3+1+1=5,运用古典概率求解.

(3)求解甲的平均数,方差,一点平均数,方差,比较方差越小者越稳定,越大,波动性越大.得出结论:甲队的方差小于乙队的方差,所以甲队成绩较为稳定.

解答:解:(1)因为甲代表队的中位数为76,其中已知

高于76的有77,80,82,88,低于76的有71,71,

65,64,所以x=6,

因为乙代表队的平均数为75,其中超过75的差值为

5,11,13,14,和为43,少于75的差值为3,5,

7,7,19,和为41,所以y=3,

(2)甲队中成绩不低于80的有80,82,88;

乙队中成绩不低于80的有80,86,88,89,

甲乙两队各随机抽取一名,种数为3×4=12,

其中甲队学生成绩不低于乙队学生成绩的有80,80;82,80;88,80;88,86;88,88.种数为3+1+1=5,所以甲队学生成绩不低于乙队学生成绩的概率为p=,

(3)因为甲的平均数为:

=(64+65+71+71+76+76+77+80+82+88)=75,

所以甲的方差S2甲=[(64﹣75)2+(65﹣75)2+2×(71﹣75)2+2×(76﹣75)2+(77﹣75)2+(80﹣75)2+(82﹣75)2+(88﹣75)2]=50.2,

又乙的方差S2乙=[(56﹣75)2+2×(68﹣75)2+(70﹣75)2+(72﹣75)2+(73﹣75)2+(80﹣75)2+(86﹣75)2+(88﹣75)2+(89﹣75)2]=70.3,

因为甲队的方差小于乙队的方差,所以甲队成绩较为稳定.

点评:本题考察了茎叶图的运用,求解方差,进行数据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考察了计算能力,准确度.

18.(16分)对于函数f1(x),f2(x),h(x),如果存在实数a,b使得h(x)=a?f1(x)+b?f2(x),那么称h(x)为f1(x),f2(x)的生成函数.

(1)下面给出两组函数,h(x)是否分别为f1(x),f2(x)的生成函数?并说明理由;

第一组:;

第二组:;

(2)设,生成函数h(x).若不等式3h2(x)+2h(x)+t<0在x∈[2,4]上有解,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

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1)由条件利用生成函数的定义,判断h(x)是否分别为f1(x),f2(x)的生成函数,从而得出结论.

(2)由题意可得不等式3h2(x)+2h(x)+t<0在x∈[2,4]上有解,等价于

在[2,4]上有解.令s=log2x,则s∈[1,2],由,求得y的最小值,可得t的范围.

解答:解:(1)①设,即,取,所以h(x)是f1(x),f2(x)的生成函数.

②设a(x2﹣x)+b(x2+x+1)=x2﹣x+1,即(a+b)x2﹣(a﹣b)x+b=x2﹣x+1,

则,该方程组无解.所以h(x)不是f1(x),f2(x)的生成函数.

(2)因为,

所以,

不等式3h2(x)+2h(x)+t<0在x∈[2,4]上有解,

等价于在[2,4]上有解,

令s=log2x,则s∈[1,2],由,

知y取得最小值﹣5,所以t<﹣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定义,两角和差的正弦函数,属于中档题.

19.(16分)如图,有一直径为8米的半圆形空地,现计划种植甲、乙两种水果,已知单位面积种植水果的经济价值是种植乙水果经济价值的5倍,但种植甲水果需要有辅助光照.半

圆周上的C处恰有一可旋转光源满足甲水果生产的需要,该光源照射范围是∠ECF=,点E,F的直径AB上,且∠ABC=.

(1)若CE=,求AE的长;

(2)设∠ACE=α,求该空地产生最大经济价值时种植甲种水果的面积.

考点: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

专题:应用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1)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AE的长;

(2)设∠ACE=α,求出CF,CE,利用S△CEF=,计算面积,求出最大值,即可求该空地产生最大经济价值时种植甲种水果的面积.

解答:解:(1)由题意,△ACE中,AC=4,∠A=,CE=,

∴13=16+AE2﹣2×,

∴AE=1或3;

(2)由题意,∠ACE=α∈[0,],∠AFC=π﹣∠A﹣∠ACF=﹣α.

在△ACF中,由正弦定理得,∴CF=;

在△ACE中,由正弦定理得,∴CE=,

该空地产生最大经济价值时,△CEF的面积最大,

S△CEF==,

∵α∈[0,],∴0≤sin(2α+)≤1,

∴α=时,S△CEF取最大值为4,该空地产生最大经济价值.

点评:本题考查余弦定理的运用,考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0.(16分)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满足:S n=2(a n﹣1),数列{b n}满足:对任意n∈N*有a i b i=(n﹣1)?2n+1+2.

(1)求数列{a n}与数列{b n}的通项公式;

(2)设C n=,数列{C n}的前n项和为T n,证明:当n≥6时,n|2﹣T n|<1.

考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

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1)由数列的通项和求和的关系,当n=1时,a1=S1=2(a1﹣1),解得a1=2,当n >1时,a n=S n﹣S n﹣1,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即可得到,再由n换成n+1,相减可得数列{b n}的通项公式;

(2)求出C n=,运用错位相减法,求得前n项和为T n,再由数学归纳法,即可得证.

解答:解:(1)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满足:S n=2(a n﹣1),

当n=1时,a1=S1=2(a1﹣1),解得a1=2,

当n>1时,a n=S n﹣S n﹣1=2(a n﹣1)﹣2(a n﹣1﹣1),

化简可得a n=2a n﹣1,

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a n=2n,

数列{b n}满足:对任意n∈N*有a i b i=(n﹣1)?2n+1+2.

即有a i b i=n?2n+2+2,

两式相减,可得a n+1b n+1=n?2n+2+2﹣(n﹣1)?2n+1﹣2

=(n+1)2n+1,

由a n+1=2n+1,可得b n+1=n+1,

即有b n=n,

当n=1时,a1b1=2,可得b1=1,

故有a n=2n,b n=n;

(2)C n==,

则T n=+++…+,

T n=+++…+,

两式相减,可得T n=++…+﹣=﹣,

解得T n=2﹣,

当n≥6时,n|2﹣T n|<1,即为<1,即证2n>n(n+2).

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n=6时,26=64,6×8=48,则64>48,成立.

当n=7时,27=128,7×9=63,则128>63,成立.

假设n=k(k≥7)时,2k>k(k+2).

当n=k+1时,2k+1>2k(k+2).

由2k(k+2)﹣(k+1)(k+3)=k2﹣3>0,

即有2k(k+2)>(k+1)(k+3),

则当n=k+1时,2k+1>(k+1)(k+3).

综上可得,

当n≥6时,2n>n(n+2).

即有n|2﹣T n|<1.

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和求和的关系,同时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数列的求和方法:错位相减法和数学归纳法的证明不等式,属于中档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