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2002年期间有关“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

1997~2002年期间有关“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数量: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数据库的检索,以及查阅相关的纸质文献资料,共检索到在1997~2002年期间有关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论文,共135篇。

二、分类表:

论文分类标

论文名作者期刊时间核心内容

常用

教学方法讲

1

课堂讲授方法与能力培养——讲解、

讲读法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党志红

乌鲁木齐成

人教育学院

学报

1999 年

第l期

文中重点介绍了讲解法、讲读法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2 论历史教学中传统讲述法的创新杜芜

中山大学

学报论丛

2001年

第5期

本文论述了传统讲述法的优点及不足,并对传统讲述法的创新作了

重点介绍。

3

恰当运用讲授教学法陈兴明

福州大学

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

2001年

增刊

对讲授教学法的历史渊源、认知心理学基础、讲授教学法的步骤与

适用范围进行探讨在分析讲授教学法的优缺点和应用中存在问题

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恰当运用该教学方法。

4 如何组织谈话法教学魏璜历史教学

1997 年

第7 期

本论文主要就历史课堂中使用谈话法的条件、主题的设计、谈话

法的课堂组织、重难点的处理及谈话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

了简要的介绍。

5 发现法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高秀莲历史教学

2001年

第12期

本论文对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发现法的理论与目标、教学策略与模

式、应遵循的原则作了一定的阐述。

6 “发现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吴春华

黑龙江教育

学院学报

1998 年

第2 期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运用发现教学法必须贯彻师生关系民主化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与产生问题意识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和发现相结合等

原则。

常用教学方法发

7 历史教学中“提问发现法”的探索刘蓉

四川教育

学院学报

2000年

第12期

论文主要介绍了历史教学中运用“提问发现法”的理论依据、教育

目标、教学构思、教学模式及应遵循的原则等。

8 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发现法的尝试

刘京胜

韩晖光

济南教育

学院学报

2002年

第4期

本论文主要对发现法的含义、使用步骤及怎样运用发现法教学作了

简要论述。

9 探索发现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申录剑历史教学

2001年

第12期

文中主要就探索发现法的内涵、具体操作模式及过程进行了介绍。

10 提倡用“发现法”教学焦佩福

邢台师范

高专学报

1998年

第3期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发现法”教学的必要性。

11 运用发现法改革中学历史教学周奇兵云梦学刊1999年

重点介绍运用发现法改革中学历史教学的积极意义、基本途径、应

注意的问题。

12

历史问题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鸦片战争”教

学中的运用

占贤林

宜春师专

学报

1999年

第1期

本文从高一历史新教材的教学使用,对问题教学法运用作了一些初

步的探讨。

13

创设思辨的课堂

——中学历史问题讨论式思维教学

模式研究

王雄

徐渭清

历史教学

2001年

第12期

14 问题研讨法教学浅论朱光明历史教学

1997 年

第7 期

文中对问题研讨法教学的含义、历史渊源、意义等方面做了比较详

细的论述。

15

创造性提问与“问题论证讨论式”教

学模式

李园历史教学

2001年

第12期

“问题论证讨论式”教学模式主要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其中创造

性提问至关重要。

16 历史科问题教学探微张勇

嘉应大学

学报

(社会科学)

1997年

第4期

历史科问题教学一般要经过的四大环节

17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历史学科的应用

吴凤萍

李超

宿州师专

学报

2000年

第3期

历史学科问题教学的两种模式的实际操作及其功能。

18

浅谈中学历史“问题教学法”的探究

性问题设计

朱家鼎

中小学教材

教学

2002年

第32期

论文重点对探究性问题设计的依据和方法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19

设题·探讨·发现

——谈高考复习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的方法

孙入学

中学历史

教学研究

1997年

第3期

高考复习中巧妙运用问题探讨发现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用教学方法

常问

20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初探樊汉彬历史教学

2001年

第12期

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课堂组织形式及意义提出了自己的观

点和认识。

21 问题教学法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金兆祥

周淑琴

中学历史

教学研究

2000年

第2期

围绕学生历史学习的深层思维、灵活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教学实际,对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

的具体运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22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高考复习中的应

周凤鸣历史教学

2001年

第12期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肯定了问题教学法在历史高考复习中的作

用。

23

问题教学与理论传授

——《鸦片战争》课堂教学的优化探

胡杰明历史教学

2001年

第12期

本文以“鸦片战争”一课的新授教学为例,浅谈以问题教学为基本

模式,加强理论传授的一些具体教学设计与操作。

24 问题讨论法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周云华

中学历史

教学研究

2000年

第1期

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讨论法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起

着独特的作用

25 问题讨论法在试验教材中的应用李经纬历史教学

2001年

第12期

文中主要就问题讨论法在新编试验教材中的应用作了论证

26

问题中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

侯西强历史教学

2001年

第12期

介绍了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问题中心教学法, 应注意的七个问题。

27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

“问题中心教学模式”的尝试

杨玲历史教学

2001年

第12期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中心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28

关于“问题讨论式”历史教学模式的

几点思考

陈宪一河南教育

2002年

第11期

“问题讨论式”教学,改“填鸭式”的单纯灌输的教学方法为“提

出问题—引导探索—教学相长”教学方法,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

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问题讨论式”历史教学,要经过:

提出问题、讨论点拨、精讲释疑、反馈总结4个环节。

29

“讨论法”在现代历史教学模式中的

应用

钱君端

文中介绍了讨论法的类型、功效及相应的支持系统。

30

历史教学采用课堂讨论方式的实践

及思考

胡红梅历史教学

2001年

第12期

对历史教学采用课堂讨论教学方法的过程、实施基础、实施功效等

进行论述。

31 历史课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能力王国华曲靖师专1999年在历史课中开展课堂讨论,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讨

的尝试学报第18卷

32 历史课堂运用“讨论式”之探讨张秀萍

1999年

1月

文中就历史课堂运用“讨论式”的主要功能及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进

行分析。

33 浅谈历史教学小组讨论法梁静茹教育导刊2001,8

主要介绍了历史教学小组讨论法所涉及的若干问题、中心程式及其

评价、总结工作。

34

试析历史“讨论探索式”教学法的作

张强

四川教育

学院学报

2001年

第12期

历史“讨论探索式”教学法具有重要作用

35 谈谈初中历史课堂讨论教学法初淑珍

南京师范专

科学校学报

1999年

第2期

对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讨论教学法的重要性及可行性、方法及形

式、实施课堂讨论教学法时教师的地位及作用进行论述

36 诱思探究理论与讨论教学法

李树棠

朱玉平

历史教学

2002年

第1期

中学历史课堂活动形式采用讨论法具有可行性,同时在运用中要注

意一些问题。

37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历史思

维能力

宋佩芬

宁波大学

学报(教育

科学版)

1999年

第3期

历史课堂中采用讨论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

38 中学历史课讨论式小结法李大容

益阳师专

学报

2002年

第5期

讨论式小结法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9 略论讨论式学习历史教学

40

“图示法”应用于历史教学的理论探

荣莉

胡利胜

黑龙江农垦

师专学报

2000年

第3期

“图示法”应用于历史教学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有其局限

性。

41 初中历史图表法教学

42

简论历史知识结构图示教学法与问

题教学法的结合

费元度

中学历史

教学研究

1999年

第4期

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结构图示教学法与问题教学法,能扬弃各自不

足,达到优势互补的神奇功效。

43 绘地图讲授历史方法松迪

呼伦贝尔

学院学报

2001年

第1期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地图讲授历史的优点、教学步

骤、目的及效果。

44 历史图示法教学刍议曹家骜

历史图表种类繁多,运用图示法学习历史,一般要遵循简约性、直

观性、系统性、审美性和实效性等原则。

45

浅谈图示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

蒋瑞芬

南京师范专

科学校学报

1999年

第2期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图示法应抓住两个关健:一是强调知识整体

结构,突出概念,纵横联系;

常用教学方法图

二是充分发挥图示法直观、鲜明、简约的特征。

46 图示法及其心理学基础杨琼芳

德阳教育

学院学报

1997 年

第4期

历史图表的种类繁多,教师在设计图示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47

图表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法国大革命》教学谈

赵万杰

新疆教育学

院学报(汉

文综合版)

1997年

第3期

以《法国大革命》教学为例,论证图表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48

图示教学法与《中外历史知识图

示·图表·图解》

赵恒烈历史教学

1997年

第7期

图示、图表、图解三者的共同点及各自的特点

49 中学历史图示法投影教学刘金伟

中国电化

教育

1999年

第7期

运用图示法投影教学效果明显。

50

运用图示教学法加强历史知识结构

教学

俞静娟

中学历史

教学研究

1997年

第5期

图示教学法在加强历史知识结构教学方面意义非凡。

51 图示教学法在历史课上的运用李新丽

教育实践与

研究

2000年

第8期

通过具体教学案例,展现图示教学法的优点。

52 运用图示法上好历史课汤志龙图示法应用广泛,样式众多,优点突出。

53

“问题式探究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

郭秋红

龙岩师专

学报

2001年7

本文从采用问题式探究历史教学法的必要性、类型设计及应遵循的

原则三方面进行论述

54 探究式课堂教学浅探李强

文中主要涉及: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主要特征、如何

操作等方面。

55 初中历史探究教学法的个案研究李玉淑

西南师范大

学硕士论文

2002年4

本文对重庆上桥中学历史教学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存在的问

题,并对初中历史探究教学法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研究。

56 浅谈历史课的启发式教学姜秀玉东疆学刊

2001年

第3期

从历史课教学的任务要求出发,并根据学生学习历史课的认识规

律,在历史课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

57 启发式教学浅探仲明

中学历史

教学研究

1997年

第2期

作者从利用素材启发和分析型启发两方面对启发式教学进行探讨。

常用教学方法学

58 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哲学思考蔡陈聪

社会科学

辑刊

2002年

第5期

联系实际探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特点及其方法体系,

59 场景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李全伟

广西右江民

族师专学报

2002年

第4期

历史教学中运用场景教学法具有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性高、锻炼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风度、活跃课堂

气氛等意义。

60 浅谈历史情境教学贾素芬

赤峰教育

学院学报

1999年

第3期

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精心设计各种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

地参与课堂教学。

61 情境教学的作用李维密

从激发学习兴趣、深化知识记忆、加强思想教育、进行审美教育是

个方面论述历史情境教学的作用。

62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刘鏖

从情境创设的要求与途径两个方面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创

设问题。

63 情境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贾振兰天中学刊

1999年

8 月

对历史教学中的情境进行分类:实物情境、生活情境展现、音乐渲

染情境、表演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

64

情景教学法结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

中的运用

周梅

用多媒体手段来体现情景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强化教学效果。

65 现实参与法与现代历史教学曹春华

现实参与法在现代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主观企求。

66 谈历史学科的直观教学刘美云

雁北师范

学院学报

2001年

第1期

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运用直观教学形式、课外活动和网络知识结构

进行教学,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活

动。

67 比较分析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李昧宝历史教学

1998年

第6期

从因果比较、系统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逆向比较五个方面,

来论述比较分析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作用。

68 比较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谢进如

中学历史

教学研究

2001年

第4期

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来论述“比较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应

用中,效果显著。

69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浅谈“导读法”在中学历史教学

中的应用

施智谋

文中主要对导读法的教学步骤和优点两方面去谈“导读法”在中学

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70 高三历史“纲要信号”教学法探索

娄道来

周亚媚

宁波大学学

报(教育科

1999年

第3期

主要论述了“纲要信号”教学法的三种基本形式及操作过程,以及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教学方法

常其

学版)

71 历史“师生双向互动教学法”探析申文玲

新疆石油教

育学院学报

2002年

第4期

在历史教学中, 应大力提倡“师生双向互动教学法”, 以促进历史

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72

轻松愉快的

历史卡片教学法

王振信

教育实践

与研究

2000年

第8期

73

高中历史习题教学“自主演练法”初

袁本愉

刘淑明

范多宝

历史教学

2001年

第10期

自主演练法是一种值得探讨和尝试的新的习题教学方法

74 历史课“自主体验”教学法初探彭伟萍职教论坛

2002年

第22期

“自主体验”教学法要求让学生自己去把握、去发现、去描述,对

历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75

历史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命题教学法

探析

张居鹏

张其山

辽宁教育

学院学报

2001年

第10期

学生自主命题教学法,有利于解决授课中存在的尖子生“吃不饱”、

后进生“吃不消”的问题。

76 历史情感教学法管见韩国云

内蒙古教育

学院学报

1999年

12月

论述历史情感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目标及实施。

77 联想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杨银

中学历史

教学研究

2001年

第1期

联想法可以教会学生正确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78 论历史课多维信息交流教学法陆安

本文主要从历史课多维信息交流教学法理论依据、基本特点、功能

目标、结构程序、教学策略等方面加以论述。

79 浅谈历史课“网络教学法”陆安

青岛教育

学院学报

1999年

第l期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的放矢、科学机智地构建网络体系,帮助

学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牢固地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发

散性思维能力。

80

浅谈数字归纳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

何道胜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数字归纳法进行教学和复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81

深入探索,完善“导学式知识结构教

学法”的研究

黄丕儒

“导学式知识结构教学”符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是日前中学历史

教改项目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式。

82 试论高中历史导学式结构教学法卞锦生

中学历史

教学研究

1999年

第4期

本文主要从导学式结构教学法的概念界定、意义和依据、具体操作

等方面进行论述。

83

引导推理式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课

堂教学中的应用

刘颖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引导推理式教学方法可行性强,效果显

著。

教学方法其

84 历史设疑教学法

曹玉花

侯学芳

滨州教育

学院学报

2000 年

第1期

设疑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的三

主方针,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教师引导“大家谈”的气氛中,通过调

动思维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5 中学历史课的诗化语言教学法潘艳萍

芜湖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2002年

第4期

以诗化语言教授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既符合记忆的规律和心理特

征,也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86

由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化的探索

——提纲导读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

郭南阳

齐齐哈尔师

范学院学报

1997年

第4期

运用提纲导读法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

87 主动学习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徐汉平历史教学

1998年

第4期

通过具体教学实例,来谈主动学习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88 中学历史学科直观教学法浅论赵泽进

思茅师范高

等专科学校

学报

2002年

第4期

本文试图从中学历史学科直观教学方法的微观角度, 谈点自己的

认识和体会。

89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三段教学法唐炎宝

中学历史

教学研究

1997年

第5期

三段教学法的要素是读、讲、练,核心是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

生作用间的关系,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90 中学历史的“点一线一面”教学法马月珍

邢台师范

高专学报

1998 年

第4 期

“点一线一面”教学法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结构,易于学生掌握历史

知识和各方面的知识,教学效果很好。

91

运用“五段”式教学法,优化历史课

堂教学结构

薛建平

中学历史

教学研究

1999年

第2期

在历史课堂中,运用“五段”式教学法,可以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结

构。

92 “谈古论今”历史教学法的几个原则李昱皎

河南教育

学院学报

1997年

第3 期

“谈古论今”教学法是史学工作者实现社会教育功能的有效手段,

实施中要坚持若干基本原则。

93 用协作学习法促进历史教学刘有智

中学历史

教学研究

1999年

第6期

协作学习法可以克服传统法的诸多弊端,是在历史教学中贯彻素质

教育的一种新尝试。

94

高三历史教学中的立体教学设想与

实践

陈正奇

西安教育

学院学报

1998年

第1期

高三历史教学实践印证了立体教学的设想行之有效的。

教学方法的95 略论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艺术性邬江

铜仁师专

学报

2002年

第1期

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历史教学方法的艺术性,从而提高

历史学科的教学水平,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96 论历史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沈晓琴黄石教育2002年本文从历史学科的特色和知识体系出发,探讨了历史学科的特殊

特性学院学报第1期性,并进而论述了历史学科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

97 增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全面提高历

史教学质量

戴文明

中学历史

教学研究

2000年

第2期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教学方

法,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历史教学方法的应用

98

“五环节教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

运用

陈绍强

三明师专

学报

1999年

第2期

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兴趣、指导阅读、培养能力、德

育渗透、学以致用等方法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99

“读、讲、议、解、做”教学法谈

——《中国革命史》课堂教学方法改

革一得

王长安

王俊生

辽宁广播电

视大学学报

1999年

第4 期

以《中国革命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为例,来分析“读、讲、议、

解、做”教学法的应用。

100 注重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素质李佩娟

昭乌达蒙族

师专学报

2002年

第3期

在历史课教学中, 注重导读、分析、比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 有利

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

10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探索初中历史教

学方法

邹案

三明师专

学报

1998年

第1期

历史教师应从多方面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02 谈优化历史教学方法钱香兰

池州师专

学报

2001年

第4期

优化历史教学方法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即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结

合时事热点进行教学;善用谈话法教学。

103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类型归类初探张国明

沈阳教育

学院学报

2000年

第3期

将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界盛行的各种教学流派进行重新归类: 以教

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类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类型、以师生

共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类型。同时较详尽地分析了各种课堂教学类型

的特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及其在未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界的命运

走向。

104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法贾旭冰岱宗学刊

2000年

第2期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要根据本学科特点、教学目标的需要、教材和学

生的实际来确定, 通常采用一些能激发学生好奇心, 能调动学生

积极性的丰富多样、新颖活泼的教学方法,如愉快教学法、启发式

教学法和图示法投影教学法等。

105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沈绍萍

景德镇高专

学报

2002年

第1期

上好初中历史课,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师生相互配合,可采用看、讲、忆、练的教学方法。

106

联系·兴趣·能力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索和平

卫彩英

晋东南师范

专科学校

学报

2000年

第4期

初中历史应把“趣”和“智”结合起来, 历史科和其它科联系起来,

历史和生活联系起来, 历史与当今重大问题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

学习历史的兴趣, 调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

能力。

107

编《世界近代现代史》

第二章第一节教材教法浅析

王兆生历史教学

1997年

第1期

文中主要对新编《世界近代现代史》第二章第一节教材教法问题进

行详细介绍。

108 试论历史阶段特征教学法的实施蔡志中历史阶段特征教学法是一种生命力旺盛的崭新教学方法,是提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109 初中历史“新五步教学法”例谈李铁军历史教学1998 年

第1 期

“新五步教学法”——指导阅读、组织讨论、引导交流、巧妙点拨、

反馈总结,具有多方面的功效。

110 初中历史“五步分层教学法”尝试肖高美采用激趣导入、设疑导读、释疑竞赛、重点指导、知识小结五步分层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111 “三步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初探

邓晓鹏

西南师范

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

科学版)

1997年

第6期

“三步教学法”,即第一步“是什么”,主要侧重知识的传授;第

二步“为什么”,主要注重能力的培养;第三步“得出什么结论和

认识”,则主要偏重思想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易于操作且富

有实效的方法。

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112 改进历史教法,提高课堂效率陈樊

改革历史教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应做好:功夫要下在备课

上、内容要讲到点子上、时间要用在刀口上、着力点要放在能力训

练上。

113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刘玉兰

宜春师专

学报

1997 年

第4 期

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历史教学,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即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传授知识

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114 改革教学方法,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王梅

大庆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

2002 年

第4期

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更新课堂教学方法,应由课堂阅读思考、课堂

板书图示、课堂活动、课堂练习四个系列组成。

115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管见蔡明明

福建教育

学院学报

2002年

第8期

在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优化探索上,历史教师可以从大胆创新、巧

妙启发两方面下功夫。

116 关于历史教学改革二三言唐玉萍

昭乌达蒙族

师专学报

第22卷

第5期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扭转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局面。117 历史教学方法拟改建议

廉慧斌

胡晓渊

大同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

1999年

第2期

改革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传统历史文化

理论引入教学;突出史学的实用性、现实性;注重历史的比较方法

研究;吸收其他学科的先进方法、经脸。

118

对改革历史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思

任雪梅

郭慧敏

太原教育

学院学报

1999年

第2期

大力改革历史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由教师把学习历史的钥匙交给

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多种119 历史教学中的三种教学方法浅议梁力阴山学刊1998年在历史教学中,应采取采取情境教学、语言艺术教学及寓德育教育

教学方法的组合应用

(社会科学

版)

第1期于教学之中等多种教学手段,多角度、多侧面的给予学生历史知识

的讲解和传授,把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渗透思想教育三者紧密结

合在一起,真正帮助学生认识历史。

120 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组合吕玉杰

河西学院

学报

2001年

第3期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实际、教师个人

素质等因素选择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121

关于历史教学中几种教学方法的使

郭丽华

吉林教育科

学·普教研

2000年

第6期

在历史教学中,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选

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这些方法通过科学的组合,发挥其系统的整

体功能。

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122 历史教学方法的新探索董艳霞

成都教育

学院学报

2002年

第6期

在历史课堂中引用语文和地理的教法和知识、讨论法、抽签提问法、

抓住热点问题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23 历史教学方法初探胡旭红成才

1998年

第12期

主要对层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进行探讨。

124 历史常识课教学方法探索张惠杰

小学教育

科研论坛

2002年

10月

历史常识课中开展课堂讨论,应消除心理障碍、抓住讨论时机、精

选讨论话题、增强讨论实效。

125 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探索沈柳宜

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

象,用系统的、综合性的观点构成教学法的优化组合,提高学生的

思维素质。

126 素质教育下的历史教学方法初探柏枫

教育导

刊·中小学

教育

2001年

第8期

在教学方法的探索上,我们要特别注重研究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多问几个什么、为什么、何时、怎

样、何地和谁。

127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初探李彬教学与管理

2002年

7月

历史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

流、围绕素质教育开展教学活动等方面,改进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

法。

128

努力探求多样化的小学教育专业历

史课教学方法

马东

辽宁师专

学报

2002年

第5期

为了有效推动素质教育,从教学方法论角度讨论了在历史教学中应

用逆向教学、对抗式讨论教学、档案史料教学等几种教学方法。129 历史课中几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江永辉

成都教育

学院学报

2002年

第2期

知识串联法、辩论式讨论法、抽签提问法、语文教学法、点面交叉

法等是中学历史课中可以进行尝试的几种新方法。

130

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

——关于素质教育观念下探索历史

教学方法的思考

叶小兵历史教学

1999 年

第9 期

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我们特别强调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历史方法,

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力图使学生通过历史教学,逐渐掌握开启

历史之门的金钥匙,成为能够认识历史的真正主人。

131 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楷体字内容的

教法初探

尹小明

中学历史

教学研究

1999年

第2期

本文主要就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楷体字内容的教法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楷体字内容的教学要纲举目张、联络成网;分门别类、区别对

待;重点突出、教法多样。

历史教学方法的选择132

选择历史教学方法应遵循的四个原

李胜江

池州师专

学报

2002年

第1期

选择历史教学方法应遵循四个原则:素质教育原则、启发式原则、

渗透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

133 谈中学历史教学方法选择最优化王晓龙

呼伦贝尔

学院学报

2000年

第2期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可取之处,但又不是万能的、唯一的、最佳

的方法。只有对各种教法进行最优化的选择,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

最优化。

134 浅析历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王承吉

雁北师范

学院学报

2002年

第3期

本文试图从教学的目的、内容、指导思想、学生的特点、以及情感

因素等方面对历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进行初步探索。

国外135 英国中小学的现行历史教学法卢明添南平师专

学报

1999年

第3 期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英国中小学的现行历史教学法。主要有历史忽象

法、游戏法、徽型专题法、角色扮演法、课堂讨论法、多科协作法

等。此外还介绍了社会各团体对历史教学的支持。以及考核学生的

方式。

三、个人观点阐释

1997~2002年期间,在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上,相比以前,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与更新。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历史教学方法的分类更为精准。如沈阳教育学院的张国明老师,根据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类型的不同,即从课堂教学中到底以谁为中心这一视角,将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分为:(1)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直观教具演示法、纲要图示法等方法;(2)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练习法、阅读法、网络教育法、讨论法等;(3)以师生共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谈话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问题研讨法等。

2、中学历史教师逐渐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在课堂上开始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3、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注重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4、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开始强调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历史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力图使学生通过历史教学,逐渐掌握开启历史之门的金钥匙,成为能够认识历史的真正主人。

然而,在这一历史时期仍然受到传统教学的束缚,在教学上仍以讲授法为主,注重历史知识的单向“灌输”,而不注重史学的实际育人功能和具体效果的情况,教学方法无实质性的突破,始终未能形成比较完善的历史教学方法体系。这也正是造成目前历史学科“门前冷落”的主要原因之一。这说明,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仍然势在必行。

为此,我把自己在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上的点滴体会、想法写出来。苏联教育专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法最优化,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的,也是最难的组成部分。”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恰当地选择,并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达到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即在教学中以一法为主、多法配合,有效结合、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整体综合效应。限于目前中学历史课时的有限及历史学科繁重的教学任务,在历史课堂中,我比较倾向于采用“以问题教学为主,辅之以其他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即由教师设问、学生回答,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让学生分组相互设问、相互回答或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它的特点是以问题的设计和回答为主要形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到彼,进行层次性解决,形成波浪式、递进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把学生的学,教师的导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地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古人云:“泰山不弃拳石,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依靠群策群力方能成功。这就要求:国家必须改变单一的历史学科评价体系;学校必须加大学校教育设备的投入,为多样化教学提供物质基础;历史教师也应该注意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断钻研和学习有关教学方法方面的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方法上的创新。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发表时间:2014-07-23T16:33:05.840Z 来源:《现代教育学导论》2014年第6期供稿作者:徐景会[导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教师已经不再是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和方法的被动执行者。 河北省藁城市丘头学区丘头中学(052160)徐景会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须的,也是很实现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又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比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学;在论及教学方法时,主要是在说教师教的方法,甚至是教师教知识、教教科书的方法;组织观摩教学,也多是留意教师在怎样教,引了什么材料,用了什么方法;即使是搞一些教学实验,也难免从教师工作的角度出发,把学生作为被试,来探寻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总之,习惯使我们从教育者的角度去观察教学的实际问题,把教师看作是教学这个舞台上的主角。从这样的层面上来思考问题,似乎也没什么错,这难道不是教师力求做好本职工作的一种体现吗? 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问题。这就是要把教师职业这一角色,放在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来定位,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转而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从教师教得如何这一角度,转变为学生学得如何的角度上来,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等。 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教师在思考自己的工作时,首先是要具有以下的理念:①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力图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②教育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情意、态度、价值观等;③教育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使学生在教学中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④教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⑤教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升学以及就业。上述这些理念,实际上就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我们在当前及今后搞好教学工作重要的指导思想。 中学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历史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的基本理念,应该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历史教学活动所追寻的是学生对历史的建构和认识,因此教学的整体目标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基础,并把历史思维能力视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从而把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知识的类型转变为发展思维的类型。 第二,历史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这种活动不应该是对历史知识进行机械记诵的模式,而应该是学生对历史原本进行分析与理解的模式,侧重于学生正确地建构其心目中的历史,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对历史的解释,并提出他们自己的历史解释。 第三,历史教学活动的方法运用,主要是围绕使学生对历史的感受、了解和认识,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透过师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第四,历史教学活动的组织,不应只是注重形式上的新颖,而应是注重于学生学习历史时思维活动的具体操作,尤其是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注重发展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第五,历史教学活动的展开,要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经过历史的学习和探究,学会用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问题,学会思考人类的发展和人生的价值。有些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实物和模型来进行直观教学,其效果比运用图片资料更好。例如北京人的体态特征,教材中有一幅北京人的头像复原图,这虽然能给学生一种直观印象,但还不足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能在课堂上展示北京人的头像模型,其效果便大不相同了。学生们不仅会兴趣盎然地听教师讲解,甚至会用自己和头像模型比较,从而加深对北京人体态特征的认识。 我们还要注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使之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重要阵地。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依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活动。它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是一种模仿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利用专题史、乡土史、人文景观等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撰写历史小论文。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培育自信。 历史学科的性质是对人类历史进程的认识和解释,历史学习的性质则是学生对过往的人类社会的把握、理解和认识。所以学生心中的历史如何生成,他们对历史怎样认识,就是历史教学要解决的主要任务,历史科的教学实验和方法的探索,应围绕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来进行。

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探究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探究课题研究方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探究》课题研究方案 太源中学曹秋凤 一、课题研究背景 1、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想与中考考查能力的现实要求 首先,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逐步获得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发展观,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外,正确合理的教学评价也是促进学生形成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而复习能力则是实现“教”与“学”双向达标的重要方法。 其次,中考历史考试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即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近年来江西历史中考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注重对学生读图、读材料、历史思辨能力的考查等);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特别注意对复习方法的掌握和落实,提高复习效率和针对性。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的探究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在复习备考中扎扎实实的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历史学科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2、历史中考“开卷”形式的要求 历史中考采用开卷考试,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这对学生的日常复习提出了新的挑战。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近代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教”。前人诸如此类的论述,都强调了工具和方法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初中历史教学和后期复习备考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内容繁杂、工作量大、学科分值少、学生甚至家长重视不够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教材整理)

中学历史教学法(教材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简述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对象。 答: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1.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 2.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 3.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4.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 6.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学习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目的 ①为了培养合格中学历史教师的需要 ②为了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 ③为了中学历史教师自我提高适合时代要求的需要 3、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有哪些P12 (一)帮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真谛,尽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二)能帮助学习者自觉地意识到该向别人学什么,从而缩短自己成熟的过程。 4、学习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P13 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②在学习中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地联系 ③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 ④要多观摩、多揣摩 ⑤要本着“诗外学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 第二章历史课程论 1、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P24 影响学校课程编制的因素: ①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具体反应在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上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种发展水 平 ③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要和认知可能性不同,设置课程也不同 ④民族传统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⑥教育学理论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教育观念或对教育作用认识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学校课程类型 ⑦学校实际管理与操作对课程编制的影响 影响历史课程编制因素 ①国家政治和政策导向。体现出国家的政治思想。 ②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公民教育的总体需要 ③历史学科发展现有状况。历史学科的研究传统,研究水平,影响到历史课程的编制。 ④学生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特点。 2、历史课程编制的原则P29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教

第一章绪论 1、简述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对象。 答: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1.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 2.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 3.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4.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 6.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学习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目的 ①为了培养合格中学历史教师的需要 ②为了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 ③为了中学历史教师自我提高适合时代要求的需要 3、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有哪些P12 (一)帮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真谛,尽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二)能帮助学习者自觉地意识到该向别人学什么,从而缩短自己成熟的过程。 4、学习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P13 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②在学习中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地联系

③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 ④要多观摩、多揣摩 ⑤要本着“诗外学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 第二章历史课程论 1、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P24 影响学校课程编制的因素: ①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具体反应在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上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种发展水平 ③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要和认知可能性不同,设置课程也不同④民族传统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⑥教育学理论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教育观念或对教育作用认识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学校课程类型⑦学校实际管理与操作对课程编制的影响 影响历史课程编制因素 ①国家政治和政策导向。体现出国家的政治思想。 ②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公民教育的总体需要 ③历史学科发展现有状况。历史学科的研究传统,研究水平,影响到历史课程的编制。 ④学生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特点。编纂历史遵循原则: ①遵循科学指导思想的原则 ②符合基础教育要求 ③建立在时序框架下

初中历史快乐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经典优秀

《初中历史快乐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关键词:初中历史快乐、有效学习结题 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意义和研究价值 1、研究背景:农村初中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情况还是相对严重的。素质教育已很多年,可我们还是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厌学,师生关系紧张,课余生活单调等一系列问题在中学随处可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鼓励提问、辩论;加强课外活动,倡导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电教设备的优势等。这些举措在我国小学教学中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它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依然无法推广。 2、研究意义与价值: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都需要先进的教学模式做载体。这种教学模式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材处理上要求教师化繁为简,变深奥为通俗,做到既能促进学生智能最大限度的发展,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变厌为趣,变被动为主动,既让学生从学习本身体验到快乐与满足,又要求教师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的探索与指导,让学生从乐学到会学。而快乐有效教育正是这样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它为当今患有“厌学症”的中小学生找到了有效的良方。中小学生都喜欢看电视、玩游戏,如果把历史教学融进电视和游戏中,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今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丰富的影视录像资料为这种改革提供了可能。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概念的界定 1、研究内容:我们研究的直接目的就是改变课堂历史教学现状中普遍

存在的“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局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和历史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使之在快乐中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学习,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尽可能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2、“快乐历史教学”概念的界定:“快乐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一系列方法、技能和技巧及实验,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于学生,激发学生兴趣,使之在快乐中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学习,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快乐历史教学”主要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为可视、可玩、可唱的学生乐园——学生上课就是看历史短片,作业就是玩游戏,记忆就是唱歌曲,当然也需要看书、查资料,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尽可能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三、的理论依据 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由此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活动中。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主动探究,主动发展。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直观教学原则。传统的历史教学,过多地依赖于教师语言的表述,

中学历史教学法

十三经:唐代把《周礼》、《礼记》、《仪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与《诗》、《书》、《易》称为“九经”。唐文宗把《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宋代又将《孟子》列入。合称“十三经”。 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何炳松先生翻译的美国亨利·约翰生(Henry Johnson)先生的专著《历史教学法》。 苏联历史教学法基本上是侧重具体的历史教学方法的。 苏联的历史教学法在我国当时的影响,他们总是把学生看作被动地接受知识者,而不把学生看作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围着教师转,而不是教师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核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极端地强调教师的尊严,主张“在教师里,教师的话就是法律” P4 1979年,北京师大联合编写了我国第一部高等师范院校用的《历史教学法大纲》,并编写了《中学历史教学法》,于1982年出版。这是我国学者独自编写并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中学历史教学法教科书。 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特殊矛盾性是什么呢? 在中学的历史课程中,,教师向学生教什么历史知识和技能,教师应如何教,学生应如何学才能全面地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的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学科属性是什么呢? 它应该属于教育科学的范畴。教育科学有理论教育科学和应用教育科学两类。显然,历史教学法属于后者。 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 1.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 2.研究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 3.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4.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 6.研究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学习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一)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二)在学习中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地练习 (三)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 (四)要多观摩、多揣摩 (五)要本着“诗外学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 历史课程的编制 1.遵循科学指导思想的原则 2.符合基础教育要求的原则 3.建立在时序框架下的原则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2009年3月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Mar.2009 第25卷第1期 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Vol.25 No.1 151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王国鸿 (兰溪市第六中学,浙江 兰溪 321100) 在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中,教学方法选择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而教师设计和运用教学方法又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教师必须遵循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依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授课的方向,它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学的根本,方法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历史课堂教学每节课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但基本上都要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为实现具体的目标,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为了达到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可以选用情境创意法或情感教学法,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模拟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其活动起来,引导学生产生心灵共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学科能力的培养,则可采用探讨发现法、引导谈话法或范例法等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等。以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七专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为例,《历史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要求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在考量、设计此课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三管齐下”,适当向“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倾斜。因此,在《美国1787年宪法》“三维目标”教学设计时,应相对侧重后二者,可采取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方式,探讨“美国联邦政府在启蒙思想指导下结合国情是如何进行制度创新的(权力分立和制约平衡)?”这一探究题,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又设计“英国议会制、美国总统制有何异同?中国封建君主制和英国议会制、美国总统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一比较题,以此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认识民主政治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精华,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时也有可借鉴之处,从而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依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也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历史教学内容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人物、典章制度等,也可以分为历史表象、历史概念、历史规律等,不同类别的教学内容宜选用不同的教学方 法。讲授历史事件等史实、现象、过程性的知识一般宜选用讲述法;对典型的历史场景、人物特征的揭示,适用描述法;概括性、规律性强的内容可考虑选用启发性的讨论法或谈话法等。选择恰当的方法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和深入,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讲授《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节,选用设问法,提出这样三个问题:1.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这一观点是否正确?鸦片战争能否避免?为什么?2.西方资本主义在16世纪就已经发展起来了,为什么直到 19世纪40年代才大规模侵略中国?在诸多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为什么由英国充当侵略中国的急先锋?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640年,清王朝于 l644年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200年后,两国强弱形成如此鲜明对照,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此三问使学生的思维一开始就集中在掌握重点、化解难点上,一波三折,蕴含着引入人胜的魅力,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仔细地去阅读课文并深入思考。 三、依据学生特征 学生的年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等都影响着历史教学的效果。历史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因素,因为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认知活动才能实现。历史教学方法只有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特别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式的新颖性,创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有一种学习的成就感。为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各种方法的长处,如演示法、描述法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讨论法的参与性和民主性,谈话法的启发性等,将这些方法加以巧妙组合、运用

浅谈当前中学历史教学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浅谈当前中学历史教学遇到的问题与解决 方法 【摘要】历史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对过去事实的记载,详细的说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历史教学,意义非凡,小到一个学生大到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其中中学历史教学在历史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列宁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中学历史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牢记历史,事实上历史的本质意义和对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这里就不再赘述,本文只是浅谈一下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对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做进行一些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思维情感态度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138-01 我是一个经受过中学历史教育的人,至少对我那个时期的历史教学有深切的体会。在很多人看来学习历史只是为了中考为了高考,除此之外别无它用,我要信誓旦旦地说句类似于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这类的话可能别人就要嗤之以

鼻了,我认为这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悲哀。真正的历史教学,教师不仅要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应把历史的文化内涵、风俗人情、个人情感融入其中,通过学习历史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事实上,中学历史教学是需要一定方法和探究的,下面将做出进一步分析。 1 学生心理因素 这是一个确实存在而又不容易引人注意的问题。举个例子,有的学生偏向于喜欢文科,有的学生偏向于喜欢理科,在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下这种现象根源在于基因遗传,再确切地说是学生左右脑先天发展程度的不同导致对文理学科的不同倾向,这一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另外一个心理因素是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的,比如应试教育的影响,同学、老师或家长对历史的不重视使得学生对历史产生不重视或排斥心理。我把以上两个因素归结于影响历史教学的心理因素,这也是历史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但是现实是很少有教师注意这个问题。教师课堂上往往注重于完成教学进度,而缺乏对每个学生对历史学习能力和兴趣的了解。虽然我们不能改变每个学生的先天条件但我们可以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多他们做出后天改变。对此,教育工作者就要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被教育者对历史学习的具体情况,了解哪些学生厌学历史,哪些学生对历史比较积极,最好是对每个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新探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新探 发表时间:2017-07-20T13:55:21.013Z 来源:《教育学》2017年6月总第120期作者:乐丽萍 [导读]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走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困境的契机。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瑞华实验学校425700 在愈演愈烈的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大背景下,中学历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长期以来,中学历史被人当作“副”科,是“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往往直到高三才能唤起学生的重视,这在当今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是非常令人费解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好之者不如善之者,善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中学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因此,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走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困境的契机。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一、上好起始课,诱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历史是副科”,不少学生尚未学习就有此认识,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怎么能有起色呢?所以说要使中学历史教学有一个好的起点和基础,上好起始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要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不正确的认识,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这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奠基性的工作。 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把起始课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融智怡情,赏心悦目的话,那将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拴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我上起始课时,往往用图片和录像把学生有所了解的历史人物展示出来,让学生自由地讨论和评价,然后我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本清源,帮助学生去伪存真,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因此,一节精彩的起始课将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二、质疑设问,引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在讲述《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一课中法战争时,我先让学生回答“镇南关一战的结果?”学生回答:“老将冯子材带领军民取得胜利。”我再追问:“接下来战局如何?”当学生兴奋地回答“中国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并导致法国茹费理政府的倒台”后,我用沉重的语气说:“但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同学们一片愕然,我紧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看不懂的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立即展开积极的讨论,纷纷发表个人的见解。最后大家在思考中认识到“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是清政府一味妥协求和卖国的结果。”这样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所以说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时,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巧妙地质疑设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兴趣 历史是一门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同时趣味性又很强的学科。它包括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下人物的动态和事件的发展。因此,它是有情节有过程的,是有善恶是非和喜怒哀乐的,历史本身就含有构成故事的各种因素。 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梗概,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一堂历史课尽是大一、二、三,小1、2、3,只有条条框框,不见情节和过程,那么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的。初中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尤其感兴趣。根据这一兴趣特点,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揉入故事情节中,把史实故事化,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这样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 例如在讲授《春秋五霸》时,我插入了“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和“卧薪尝胆”等成语故事,在讲《戊戌变法》时,我穿插了“康有为如何摆脱慈喜太后追捕的”那段惊险刺激的历史,学生兴趣相当浓厚,从而轻松地掌握了这些内容。 四、搞好课外活动,提高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开拓视野,强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编辑历史小报、动手制作教具、举办历史文物展览、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 我在授课时,让学生在活动中潜能被挖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现“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使他们对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总之,组织多种多样的历史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能稳定学习动机,是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的辅助手段。 综上所述,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研究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点燃他们对历史探索的热情,改变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尴尬的局面。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 李 虹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李虹 教学是一项受多因素制约的极其复杂的工作,要想抓好这项工作,必须运用相对合理且 卓有成效的方法。古今中外,多少教育工作者乃至大教育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探讨,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汲取过许多深刻的教训,形成了一些由基本教训活动系列 按照特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的、具有更高综合程度的教学活动系列,即“教学方法”。但是,“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总要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指导思想、教师个人能力素质、所教学生 身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学科不同,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而现在随着教育改革的 不断深入发展,教学方法更处在改革变化的过程中。结合我多年的从教经验,我个人认为历 史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 历史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必须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眼花缭乱的信息、无孔不 入的传媒,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需要共同探索、共同发展,教学 再也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相加,而是教学双方“交互主体”,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只能是“平等中的首席”。 二、改进历史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 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当作研究者,而不是当作接受者。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接受、判断、筛选、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吸收新知识,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原知识结构之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再对新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形成新的观点。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的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者。教师也是一个研究者,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分享彼此之间的思想、经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体验,进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经过近几年的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的教学和反思,我体验到,一节好的历史课,不在于教师个人滔滔不绝地讲述、眉飞色舞地表演,而在于学生是否 参与了课堂教学,是否和教师一起走进特定的历史情景,同喜、同悲、同忧。要达到如此境 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课堂上组织学生分小组辩论秦始 皇的功过;角色扮演并评判刘邦、项羽等人物;生活中的“破釜沉舟”透视;史图结合画出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图;历史课本剧表演等。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参与分析、参与研究。 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不仅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研究的积极性,课堂上形成了融融的学 习氛围,而且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得到尊重,建立起了平等 的师生关系,师生和谐的关系得以巩固。 三、认真抓好课前预习 预习,就是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 新知识的准备工作。预习将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通常,预习新课可按以下程序进行:1、 浏览教材;2、了解本节的内容提要;3、确定本节的重点和难点;4、找出上课时应重点解 决的问题,特别是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可用彩笔勾出。这样,通过预习,学生对本 节课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不理解感到有困惑的地方,上课也可以特别留心,听课的时候 可以有的放矢,这样就可以保证当堂的内容当堂掌握。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举例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举例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一、以探究问题为目的 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有人曾说:正是问题才把只不过是小碎石的东西变成了历史的证据。 二、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话、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促动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 三、以学生参与为形式 使学生参与教学,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从做中学,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1、阅读----创设情景与设疑导学法 阅读就是教师课前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2、精讲----观察释疑与启发引导的讲解法 精讲就是教师在讲授时,突出一个“精”字。即学生通览教材,经过一番思索后,教师“精讲”。其主要目的是要用精练的语言,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把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3、议论----激活学生思维的讨论法 在历史教学中,议论就是有目的地让学生把尚未弄懂的问题的疑点提出来,师生一同展开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方法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维,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当堂讲清疑点。 四、以史料运用为条件 我们提倡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认识历史,这就要训练学生去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的问题。所以,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的,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 总之,使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中学历史教学方式新探

中学历史教学方式新探 摘要: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改革趋势,即从过去的单纯依靠教师死板的满堂灌教学,逐步转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也采用了一些挂图、幻灯等教具进行直观教学,从而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增加了一些感性认识。然而,由于每一章节的每个部分不可能都采取这种方式来展现当时的情境。因此,要想每节课都充分再现历史情境,真正做到轻松、愉快地教学,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方法;课堂讨论 如何彻底地改变这种修修补补的教学模式,充分使学生感受到历史课的乐趣,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比较易于理解过去尤其是数千数百年前的陈年旧事,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从中培养他们理性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笔者认为,历史教学应该大胆借鉴音乐电视(MTV)的做法,即将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一集或几集的历史电视,我们姑且把它称为HTV (HistoryTelevision)。把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制作成HTV,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 一、历史学科每一章节内容都是一个或几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它们具有一定的情节

这一点是其他学科所缺乏的。而且即便是在教学中,有时也不得不对某些情节进行渲染。这是制作HTV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当今历史题材影视剧得以风靡的重要原因。据粗略统计,从商周到明清,历代有名的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才子佳人差不多都搬上了银屏。如《东周列国志》、《秦始皇》、《西楚霸王》、《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水浒传》、……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应该说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是学生学习了解历史知识的较好途径,但是由于这些电视剧中情节虚实混杂,不仅学生无法分辨,就是专家学者也不可能去考证这些历史剧中情节的虚实。因此如果把这些娱乐大众的消遣品作为一种正确无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显然是不严肃的。况且这些历史影视剧特别是电视连续剧往往是长篇大作、恢宏巨制。一部《三国演义》就长达80多集,照此下去,何年何月才能学完历史?再者,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只注重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文人学士,对历史的其他方面如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普通民众则关心不够。仅讲伟人、能人、名人,忽视众人、凡人也不合乎“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人”这一伟大论断。所以依靠现有的有关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来进行形象化教学,显然是行不通的。 二、已经发掘的遗址、化石或留存下来的遗迹为HTV 的制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景德镇市第三中学黄颖慧 初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基础历史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然而,中学历史课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历来被冷落,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在几年历史教学中,我有着深切的体会。在一些学校,课程安排中没有开设历史教学。即使有,也仅仅是走过场的形式。现在我市历史科目要进行中考,这就使一些初三没有开设历史教学的学校措手不及。临时抱佛脚,短短两个月,世界历史二册教科书,;囫囵吞枣地给学生灌输下去,。结果可想而知,成绩千差万别,并不理想。平时一遇课程紧张,历史课可以随意被停课,占用,这种现象再普通不过。而更让历史教师无限尴尬的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课是可有可无。学生家长一听是历史老师反映学生情况嘴也变得笨拙,态度也不再热情。在教师的业绩考勤中也让历史教师无可奈何,感到无限失落。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1、“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评价一个学生的

品德的好坏,能力的高低,都与分数挂勾。这使得分数成为学生的命根。中考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及格率成为各学校重视的指标。分数使得各学科有了主科和副科之分,在学生心目中有了三六九等之分。不容置疑,作为社会学科的历史科就被搁置冷落于一旁。学校在课程活动中鲜有历史兴趣小组的设置和有关历史科目活动的举行。历史教师也就成为清水衙门,肩无多大重任,迷失了奋斗方向。业绩荣誉也无从谈起。使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产生了困惑与失落。 2、历史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我们要承认传统上我们习惯于让学生记忆真理般的历史内容,不允许有“问”和“疑”,记忆就是最终的目的。这种教学,除了应付考试,没有任何用处。历史学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就被简化为考试和空洞的政治道德说教了。这样的历史教学怎么可能让学生感受到“每一时代的人类在反思自己往昔经历的过程中,对历史之本质和意义的一种理性追问和情感体验”?怎么可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水源头”?加上课堂上讲究“师道尊严”和“上下尊卑”,学生的个性被压抑,泯灭,潜能得不到开发,历史的魅力荡然无存,成了苍白和死的。历史教学就成了枯燥,无用之学了。 3、历史教学手段简单枯燥。在旧的历史教学观念下教师往往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操作上。忽视了作为学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究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素质教育进行。在历史学科中,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要求教师多下工夫,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到历史知识的价值,从而让学生喜欢上历史,学好历史。要做到这些,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多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反思教学方法,并不断修正、创新,以适应当下素质教育的需要。作者结合实践与大家探讨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一、要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的价值 学习任何事物,如何不了解其价值,学习动力就无从产生。因此,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的价值所在。因历史知识的特点与其他学科有大的不同,主要体现为所有知识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许多学生认为研究过去发生的事情没有什么意义,有时间为什么不研究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未来要发生的事情,这样更有意义。再加上历史知识是由许多琐碎的事件构成的,学起来相对枯燥,不容易找到其中规律。这些特点使学生很难产生了解历史知识的兴趣,教学效果当

然不会很好。但走过这个阶段的过来人都知道,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与许多现实正在发生的知识有许多内在联系。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了解过去对现实有很大指导意义。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历史有很大用处,认识到这点才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旧观盛世那段的历史时,要多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当时的盛世,带给了现代人什么启示。还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思考过程。最后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做总结,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注意发展经济,减轻人民负担,加强制度建设,重视人才,等等。联系当下,要推进社会主义带来的发展,必须重视并处理好这几方面的问题。这样分析下来,学生会对历史知识的作用有深刻具体的了解,并提高对历史这门课的认识,学习动力和兴趣自然也会增强。 二、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有效学习的一部分就是要记下来,要做到良好记忆就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许多学生处理得并不太好。首先,明确一点,关于背书的问题,这是必要的,背不下来的东西怎么运用呢?但背书并不是死记硬背,要让学生弄明白,哪些是必须背的,哪些是不必要背的。如重要事件及一些典型事

中学历史教学初探

中学历史教学初探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呢?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学法指导,在进行学法指导时注意紧扣教材、注意过程、教师示范,要求学生掌握和应用高效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中学历史历史知识提高能力 历史教学要留下的应该是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在历史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无疑是交给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金钥匙。 一、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教师在备课前应认真研读所教内容的课标要求,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即要三者兼顾、有轻有重且有机整合。具体到教学内容,则要看看哪一部分可由学生自主学习,哪一部分需要老师讲解,哪一部分需要师生互动共同完成。 二、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每一种

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长处,但都有其内在局限性。如选用讲授法就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启发式则要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否则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三、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 现行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设置了“学习与探索”、“活动建议”等有关课外实践的素材,这为学生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提供了平台,是历史新教学的一个方面:将创新教学引入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进对历史的认识,同时体验和感受生活。如在教学《先进的科学》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一些关于造纸技术的信息,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己体验造纸的过程,在过程中思索造纸原理,为什么需要这些材料,如果换成其他材料能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如此种种,更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增强了创新意识,打破了以往学习的规规矩矩,思维不再禁锢,这种开放式思维有利于探究性学习和教授性学习的整合。总之,教师要用尽良策,让学生以教材为依据,在实践中培养独立思维、独立探究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创新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各种电教器材,例如收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