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科会

大乘起信论科会

大乘起信论科会

书籍作者:徐文霨

李提摩太以耶释佛英译_大乘起信论_探析

李提摩太以耶释佛英译《大乘起信论》探析 班 柏 (大连大学英语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佛学第一入门书”《大乘起信论》在20世纪最初十年两度英译,也引起了教、学两界的关注,其中,李提 摩太以耶释佛的翻译方式更是引起了众多关注和争议。文章探讨了译本以耶释佛背后的价值取向以及李氏以耶释佛的表现形式,并尝试以新历史主义的方法考察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与历史、文化语境,进而发掘和肯定了译本的文化建构意义。 【关键词】《大乘起信论》;李提摩太;以耶释佛;文化建构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04(2012)05-0128-05 收稿日期:2012-04-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课题(项目号:11SZYQN59)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班柏(1977-),辽宁盘锦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翻译与跨文化研究。 《大乘起信论》是大乘佛学的入门概论,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结构严密,影响涉及各宗各派,对中国佛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被誉为“佛学第一入门书”。《起信论》英文译本较多,其中影响较大的译本有1900年由日本学者铃木大拙(Teitaro Suzuki )以唐代实叉难陀新译本为蓝本,并参照梁真谛旧译本,所做的首次英译(Chicago:Open Court );新教牧师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 )依陈真谛旧译于1907年译出的版本为第二译(Shanghai;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以后较有影响的译本当推已故哥伦比亚大学日 裔教授Yoshito S.Hakeda (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7)译本。 李提摩太于1884年读到了《大乘起信论》,并认为自此他发现了“佛教影响力的秘笈”[1]。根据李提摩太的回忆录,他早在1891年就在杨文会的帮助下,翻译完成了《大乘起信论》,促使他匆忙出版自己译本的一个重要的契机就源于他对铃木译本的不满,李氏在这样的背景下匆忙出版了未及修改的译文,其中耐人寻味的历史语境值得学界深入研究。 一、中西会通:以耶释佛的价值取向 李提摩太的译本是出于对铃木大拙译本的不满才出版的,所以有必要简 Vol.31No.5 2012年9月第31卷第5期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Sep.2012128

2016中国传统文化答案讲解

注:答案收集自网络,不保证100%正确率,请填写时检查清楚在作答。 智慧树-2016传统文化答案 1 【单选题】(1分) 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2 【单选题】(1分) 《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3 【单选题】(1分) 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4 【多选题】(1分) 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 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正确 第一章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正确答案是:A,B,C 2 【多选题】(1分) 礼教的核心是:()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正确答案是:A,B,C,D,E 3 【多选题】(1分) 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正确 第二章 1 【单选题】(1分)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 A.

起信论直解

起信论直解.txt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喜欢某些人需要一小时,爱上某些人只需要一天,而忘记一个人得用一生起信论直解 刻起信论直解题辞 起信论者。乃马鸣大师为破小乘外道邪见。宗百部大乘经典所作。以为发起正信也。故立论宗法界一心。开真妄二门。彻生灭之本。穷迷悟之源。指修行之正路。示止观之妙门。总括一万一千余言。理无不尽。事无不该。可谓大教之关钥。禅宗司南也。以文约义博。幽深窈[穴/眇]。难以致诘。贤首旧疏。科释最为精详。加之记文浩瀚。学者望洋。杳莫可究。予尝就本疏。少删其繁。目为疏略。业已刻双径。率多尊崇。顷念法门寥落。讲席荒凉。初学之士。既无师匠可凭。己眼不明。非仗此论。无以入大乘生正信。将恐久而无闻焉。山居禅悦之暇。因祖旧章。率意直注本文。贵在一贯。不假旁引枝蔓。而一心真妄迷悟之义。了然毕见。如视白黑。足有便于初学。非敢闻于大方也。门人超逸。久依在座。深讨论义。似得其旨。今携草归粤。志欲刻之以为法施。予谓无佛法地。后学有志参究大法者。又当以此为瓦注也。若夫得意遗言。直入唯心现量。是在当人智眼。 时 泰昌改元岁在庚申仲冬朔 匡山逸叟憨山释德清述 No. 766-B 华严宗法界缘起纲要 华严七祖。以马鸣为初祖。然此论中未及圆融之旨。何以称耶。向未有知其说者。后学竟茫然莫辨。故了不加意。使古人建立宗旨。卒无以畅明于世也。故今略示其要。令知所宗。 华严圆宗。以一真法界统四法界。依四法界立十玄门。惟四界十玄。皆由六相而立。是则六相以成圆融无碍之宗也。此论总明六相。则包括四界十玄理趣无遗。以六相为圆融之统。是则此论摄法界而无尽矣。故首标一心真如。为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也。且此论宗百部大乘所造。然百部大乘。乃化佛建立。即实之权。今此论总摄权乘归于一实。要显即权之实。引归果海圆融之极致也。然论中虽未明显圆融之旨。且三乘五性顿渐修证。都归一心果海之源。而圆融具德。皆一心之妙。已具华严宗中。故此不说。单为引摄归于性海。故论中最初所归者乃报身佛。及断惑所见者亦报身佛。而论义具明染净同真。为一心之相用。以一念为染净之缘起。是则全同华严。以法界缘起为宗。而十二缘生。即如来普光明智也。是知要入华严法界。必由此论为入法界之门也。 言六相者。乃总别同异成坏也。一者总相。即一心真如。为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二者别相。即一心二门。三细六粗。五意六染。修断差别也。三者同相。即圣凡染净。因果性相。同一真如。即瓦器微尘之喻也。四者异相。即染净诸法。各各差别。不一不杂。如尘器之不一也。五者成相。即染净诸法。皆由一念缘起而成也。六者坏相。即染净诸净。各住自位。各各无性。无以自立也。 言四法界。乃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也。一者理法界。即一心

2016年国际关系学院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

2016年国际关系学院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 试卷 (总分:2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 1.佛教传入中国后,从南北朝到隋唐时代达到了鼎盛的局面,其表现有:石窟的开凿,留下了三大石窟;建造了众多的佛寺,有四座山因佛寺集中而成为佛教的四大名山;产生了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净土宗和禅宗。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三大石窟:指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因精美的壁画和生动的塑像闻名于世。莫高窟石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龙门石窟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四大名山:即指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分别是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的道场。 (3)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主张用“禅定”修习而得名,又因主张“传佛心印”,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后分南北两派,北派首领叫神秀,南派首领叫慧能,故称“南能北秀”。北宗主张“拂尘看净”的渐修,数传后即衰微。南宗传承很广,成为禅宗正统,以《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根据,代表作为《六祖坛经》。) 解析: 2.《儒林外史》第七回:“荀家把这几十吊钱赎了几票当,买了几石米,剩下的留与荀玫做乡试盘费。次年录科,又取了第一。果然英雄出于少年,到省试,高高中了。忙到布政司衙门里领了杯、盘、衣帽、旗匾、盘程,匆匆进京会试,又中了第三名进士。”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乡试:明清两代科举三级考试的第一级考试。乡试每3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次。因考试通常安排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试”“秋闱”。乡试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取后称举人。乡试第一名叫解元。 (2)会试:明清两代第二级科举考试,每3年在京城举行一次。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逢辰、戌、丑、未年为正科,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也有会试恩科。考试由礼部主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元。) 解析: 3.王羲之《兰亭序》中记录了一种叫做“ 修褉”的活动,这一民俗活动一直是上巳节的主要内容。(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修禊”:中国古代的风俗,又叫“拔楔”“春楔”,是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传说这种习俗源于上古。在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人们到水边沐浴、采兰、嬉游、饮酒等,以求祛除不祥,得到幸福。后文人饮酒赋诗的集会,也称为修禊。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修禊为兰亭修禊和红桥修禊。 (2)上巳节:中国汉族古老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的三月初三。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固定在农历三月三。每年的这一日,人们都要在水边祭祀,斋戒沐浴,祓除不详,名为修禊。“曲水流觞”是古人在上巳节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 解析:

附录 《华严五教止观讲义》习题集

附录《华严五教止观讲义》习题集附录: 《华严五教止观讲义》习题集 释华梵著 一、解题部分 1、《华严五教止观》论题含能、所二分,其中何为能依?何为所依? 2、本论开为五门,具体是哪五门?又在义理上本论之五门与华严五教判之五教是怎么样个对应关系? 3、约《大乘起信论》所云,何谓止?何谓观?又何谓止观双现前? 4、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解释止观之名义时,于止、观各开为三义, 其具体之内容分别为何? 5、智者大师从慧思大师所传止观有哪三种? 6、本论为什么要名为《华严五教止观》呢? 7、为什么说杜顺禅师是文殊菩萨之化身呢? 8、杜顺禅师示现生活在什么时代呢? 二、解本文部分 (一)、总论部分 1、修行人欲入佛道,为何应修止观耶? 2、"简邪入正"为何意? 3、华严宗"就法分教,教有五类",五教具体名称内容为何? 4、华严宗"以理开宗,宗乃有十",十宗具体名称内容为何? (二)、"法有我无门"部分、何谓"五停心观"?"五停心观"的具体内容是? 1

2、为何要偏就五停心中,为众生着我者,说界分别观呢? 3、请解释何谓"我""我所"义? 4、众生无始来有哪两种计我? 5、经论中是如何破"离身执我"的? 6、本论中于破"即身执我"开为哪四病与四药?又破执之原理何在? 7、应如何正确理解"破"字之义? 8、何谓十二入(处)? 9、何谓六识?前五识与第六意识之间有何根本区别? 10、论中十八界总说分为哪三病?又开为哪三药于此三病予以对治之? 11、论中十八界各界皆具哪六重义? 12、六重义中"名"与"事"是何关系? 13、何谓八微? 14、何谓"眼根"之用? 15、阿赖耶识包含哪两类种子? 16、简述藏识(阿赖耶识)所具之三义? 17、如何是意根之相(约大小乘而不同)? 18、第六意识与第七识(即意根)有何区别? 19、为何说法尘是以无明为体? 、请问如来藏之"藏"字具有哪三义? 20 21、请简述阿赖耶识与如来藏有何区别? 22、请问为什么不说眼识之体为阿赖耶识?而说眼识之体为如来藏耶? 23、为什么说意识之事乃是"名下所诠,与正理不相应者"耶? 24、为什么说意识之事是"以一切往碍为相"耶? 25、请解释一下何谓人法二无我?

起信与唯识(周贵华)

起信与唯识(周贵华) 在上一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佛教界围绕《大乘起信论》曾有过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的焦点是该论是否符合大乘思想。支那内学院欧阳竟无先生等依据唯识学,对《大乘起信论》持批评乃至否定的态度,指出它不仅非印度所出,且根本违背佛教教理[1]。《起信论》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堪称中国佛学的根本经典,他们对《起信论》的批判等于否定中国佛教的基础,自然激起了传统佛教界的强烈反对。维护《起信论》者大多视中国化佛教为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是大乘教理最圆满的体现,因此坚决捍卫《起信论》的正法地位。其中,以太虚大师为首的一批缁素大德,同时亦以建设性态度,尽可能会通《起信论》与唯识学之矛盾。 这场激烈的论争虽然早已结束,但问题并没有解决,直到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还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来讨论[2]。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试图对《起信论》与唯识学作一新的会通,希望有助于对《起信论》和唯识学的正确解读。 一、《起信论》的基本思想(一)一心二门 《起信论》的核心是一心二门的思想。此“一心”[3] 是一大总相法,可由二门释之: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由此二门,心统摄真如体、生灭相用,也就统摄一切法

尽。 在心真如门中,一心即真如,真如、心体、心性、诸法法性(共相)合一,故称“真心”。生灭门中,一心即生灭,是有为法,故称“生灭心”。此生灭与真如不一不异,不即不离,互相系摄[4]。这样,无为的真如,有为的生灭,构成了一种特殊的体用关系[5]。此体、相用二门及二者的体用相摄关系,奠定了整部《起信论》的逻辑结构。 (二)真如与如来藏 在二门中,以不同方式谈论真如。在真如门中谈真如即体,以清净相、具德相、摄染相三相归体,曰真心。在生灭门中谈用,以真如成生灭,而有本觉、不觉、始觉三相,或自性相、覆障相、出离相三相,称如来藏[6]。 真如门摄相用以归体,直谈真如,真如就是真心。此真如不仅有如实空义,还有如实不空义。由如实空显自性清净;由如实不空具足一切非妄之法(即净法)。又由真如于一切诸法平等,即同时俱摄一切法,不舍一法,亦系摄一切杂染法,即有摄染相。因此,真如有清净相、具德相、摄染相三相。 生灭门摄体以成相用,直谈生灭,说明有为诸法的历时缘起关系。而真如被生灭系摄,就不能直谈,只有通过生灭来谈,这样看到的真如就被生灭之法所覆障,藏隐于生灭法之后,而成为成佛的可能性及还灭的内在原因,故称为如来藏。真如(如来藏)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无始流转。

真如的异质性——《大乘起信论》的本体思想

2012年第11期山东社会科学No.11总第207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207 “真如”的异质性 ———《大乘起信论》的本体思想探析 石义华 (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大乘起信论》与其他许多大乘经论相比,对真如的看法有不少独到的观点。 真如这一概念本身也表现出很多非同一性的特点。这种异质性或非同一性表现在《大乘起信 论》中对真如与无明、不变与随缘、空相与实相、觉与不觉等几对范畴及其关系的看法上。 [关键词]真如;异质性;相;觉;非同一性 [中图分类号]B9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2]11-0048-04 《大乘起信论》(以下简称《起信论》)是一部重要的佛学著作,对于它阐述的佛学思想,学术界还存在许多争议,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争议,是因为该书的思想与其它许多大乘经典的论述相比具有许多异质性的特点,表现在其思想自身包含着许多“自相矛盾”、自我解构的东西。本文就《起信论》中“真如”这一概念相对于其他佛学思想以及在其自身中显示出的异质性作一分析。 一、与传统“真如”思想相比显示出的异质性 真如在佛学中的地位就如同道在道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一样,是一个核心的、基础性的范畴,对于它的理解,能够从根本上影响到对于佛教思想的诠释。“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异”(《成唯识论》卷九)。真如的意义,一般理解为佛教的真心、法性,它是一切事物的真实性状,无生灭、无垢染,具有不变、永恒、无别的意义,也被看做是佛教的最高真理,这是各种佛教思想所共有的看法。 在《起信论》中,作者对真如这一根本性概念作了较为详尽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使得《起信论》的真如思想显示出与其他诸多经论不同的异质性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心二门”论与“真心本觉”说。一般的佛学理论认为真如是各种现象背后的真实的、不变的本性,然后据此进行循环论证,认为真如产生万法即各种事物和现象,各种事物与现象最后又要复归于本体。或是人的心念由真如产生,人再经过累世的艰苦的修行,重新发现了真如,从而获得觉悟。而《起信论》则直接纳真如、万法于人心之内:“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这就是说,真如为人心之所涵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皆由人之一心开出。此之一心即是真心。《起信论》认为真心“是具足了超过恒沙不可思议功德的。这个真心就是宇宙的心。”①与佛学通常的心净尘染的观点有所不同,该论认为此一真心本来就是觉悟的,这就是所谓“真心本觉”说。这不但与一般的真如思想有较大不同,就是和《起信论》一书的直接思想来源《楞伽经》以及阿赖耶识系的其他经典所阐述的观点都是不同的。《楞伽经》以及阿赖耶识系的其他经典一般认为烦恼是由于如来藏为客尘之所障蔽的结果,有二元论之嫌。而《起信论》则直接把真如、妄念或净法、染法融于一炉,把这二者看做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第二,《起信论》使用体、相、用范畴来说明真如,从而深化了对这一概念的探讨。体,即本体、法体、法性。《起信论》认为,真如的伟大就表现在它的体性巨大,真如的体性就是平等一如,无二无别,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恒常自在。所谓相就是真如的德 收稿日期:2012-10-11 作者简介:石义华,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在站博士后,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佛学、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①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0页。 84

《大乘起信论》的读后感

《大乘起信论》的读后感 这本经文,核心之处,在于描述了凡圣的心。从理论上,解释了凡人的真如佛藏与生灭之心本为一体。过去一种争论,说人的本性是佛,因此人的意识有九种,最后一种就是真性如来藏的本性,上一层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有染的意识,也就是说有了生灭的污染,属于假象的我,落入轮回因果之中。还有一种认为阿赖耶识(第八识)本身就是真如识。大乘起信论,认为人的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兼有了真如如来藏识和生灭有染识。 在其理论中,生灭有染的一切,其实是如来藏识的体现。如果从道家理论来说比较简练,如来藏是是大道、无,有染生灭识,是大道的体用、有。用道德经中的话来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二者同出而异名”。无名天地之始,就是如来藏不生不灭的本性,是大道,有则是如来藏在生灭阴阳世界的体现,因此如来藏和生灭识共居一体,犹如大道至于阴阳世界的万物万有。从这点来说,大乘起信论,有可能吸收了道家的一些理论。 其实从华严宗,也有类似描述。一真法界,万物圆明,在佛的世界中,一切都是净土。其内涵也是从佛法角度看世界,红尘一切,都是佛法的具体的体现。因果轮回,也是佛法,善恶对抗,也是佛法,生灭过程,都是佛法的体用。和道家观点完全一致。

从凡人角度,自心本来具有佛性,也同时由于有染蒙昧(欲望),因此导致了将佛法在世间的体用生灭相,作为了真实长久的。一切生灭相,来自如来藏之不生不灭。 大乘起信论依次,解释了人观察理解世界的过程。简单地说,从意识的有染,因此产生了对外部世间的境界的认识,因为有了境界的分辨,产生了好恶,有了好恶,便有了欲望的占有,占有欲的产生,又会逐步具体到每个凡人的行为,一旦落入行为,那么每个人就产生了自身的累积的因果业力。 这是人产生有染心、到产生眼界分辨、到对境界的好恶、再到产生占有欲望、最后落入行动,导致因果报应的过程。凡人的从思想到行为到因果报应的流程,简单来说就是如此。 而从修行角度来说,这个顺序一般是反过来走。为了不再导致更多的因果轮回业力,首先要停止产生任何恶因的行为。在这个阶段,意识的境界分辨好恶占有欲,依然存在,但修行,总要从某个阶段开始。一种方法就是从行动开始纠正。 在佛家中,行动的纠正往往从“八正道”等开始,说白了,八正道的教导,与儒家的教育做人,几乎完全一致。要想修成,首先必须是个好人,八正道正是这个作用。此外,佛家修行还有六度菠萝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那、般若智慧。从这六种来看,布施、持戒、忍辱,都是从行为上开始的修行。行为上能够做到无意识的布施慈悲,能持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