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的井田战车军制1.21

夏商周的井田战车军制1.21
夏商周的井田战车军制1.21

夏商周的井田战车军制

针对现在国内先秦军制研究的混乱,我实在看不下去,

我一开始是研究红军军制的,红军到现在的解放军,才几十年,军制就有好多次重大变化,三代几千年,军制怎么可能那么简单

准备写一本书,我不为赚钱

结合甲骨文金文的古文字、田野考古对布局的记录、先秦文献和历代的补充,再加上世界各古代文明的通性演变规律和现代统计学、天文推演、数学建模复原、法医学、动物进化《关于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来还原历史的真相。

我对于三代考古,有一个观点,就是用猜想的方式,解释、弥补、贯通一些疑点问题。猜想001:《通典》周公居攝(东征后)改制大其封,各国都有了大量飞地。比如唐加封湖北枣阳分出晋,虢加封宝鸡、陕州和三门峡分出宝鸡虢、西虢和北虢,虞加封浙江丹徒分出宜,康加封商地分出卫。到了康王,这些分居两地的飞地的管理成了问题,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分家,由次子继承另一半,从而在周公的基础上分出更多的诸侯国来。虽然没有任何决定性的证据,但是有很多旁证,而且也没有任何决定性的反证的话,这些假设可以很好的解释、弥补、贯通一些疑点问题。

本文罗列了200多个类似的本人的猜想,来将夏商周的军制历史融会贯通,全部都有编号,而且全部都是颠覆现有研究认识的全新观点。

第一章:井田制---西周依然保有的原始部落兵农结合

笔者对于《周礼(周官经)》的认识是,初稿为周公在伐纣之后、建立八启之前所做,主要是站在规划者的高度,春秋末年,由周人对传承的各种典籍加以汇总整理而成。

笔者对于《司马法》的认识是,不是站在规划者的高度,而只是一种执行者的记录和追忆,加以汇总整理而成。

《周礼》在军制上,有几个和《司马法》轶文残句、《尚书》、《礼记》等相抵冲的地方:

一、军队编制

《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鲁)三军,次国(宋虢等公国)二军,小国(齐晋陈蔡等侯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诸侯国里的小国,最小也是侯国。

参考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诸侯爵称》,公爵赐给西安、洛阳两处京畿内小伯们的首领。

侯爵原本是商朝在畿外远方各处要地设立的殖民城的负责人,周后赐给畿外的邦国的首领。

伯在周以前赐给九州一州的首领(《礼记·王制》“凡四海之内九州岛,州方千里。”“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如西伯、邶伯;伯爵在周以后赐给“伯仲叔季”姬姓后人的长子,《尚书·立政》“大都小伯”,周的伯爵相当于西欧的边侯,长子伯先继承保卫西安、洛阳两处京畿的边地的职务(边侯、小伯或者男爵),父亲死后才继承家族的领地,如《班簋》的毛伯、吴伯、吕伯,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人质和教学,春秋时期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后世成吉思汗的却薛军;再就是为了惩罚而降低爵位的公国、侯国,比如曹伯、杞伯。

子爵一般是公爵没有封地的幼子,也就是公子,主要去王室担任大小官吏,如周夷王时期的《虢季子‘白’盘》,也赐给蛮夷镇藩要服的首领;《春秋》一书里作为孔子对蛮夷大国和对他们臣服国家的蔑称,如楚子、吴子、邾子。

男爵赐给比伯爵更外围的西安、洛阳两处京畿的边地,相当于西欧的边伯,如宿男、戴男、许男。

西周时并没有“军”这个字,甲骨文、金文皆作“启()”,也就是繁体字“師”的左半边,再加上读音接近,所以先秦古文里的“启”字,后世大多翻译成“师”字(比如《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棫朴》“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

于迈,六师及之”,这里的“六师”是后人的追书,不是文王之时就有六启),

也有翻译成“旅”的(比如《诗经·大雅·大明》“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为了方便,本文除引用,一概称《周礼》的编制单位“军”为“启”。《牧

誓》的三公就是《周礼》军的长官

但是“师尚父”之类作为“师氏”、“太师”等官职的“师”字,原本就写作

“師”而不是“启”(具体见《师玈鼎》等的金文)。姜子牙的祖先是商朝初

期殖民城的吕侯,商朝迁殷后,吕氏世代作为商朝近卫师的长官。他逃到周

后,把姓氏改成了“启不”也就是“師”。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

释》第3页“屯聚之屯,师戎所在处”,“旧释为师,然有‘师’、‘启’同见

于一辞者,知其非是”;于省吾《略论西周金文中的“六启”和“八启”及

其屯田制》“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师旅之师均作‘启’,而西周金文职官之名

则多作‘师’”。

《宜侯矢簋》金文记载周王赐“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按照我下面的理论,侯爵获赐红弓一把、红箭一百,他拥有一启,一乡一遂,十个玈,每个玈长获赐黑弓一把、黑箭一百,日本至今还保有类似的红黑弓遗留。这就是“旅”的由来,所以先秦古文里的“军、旅”、“师、旅”(比如《诗经·小雅·黍苗》“我徒我御,我师我旅”),其实是指“军、师”。为了方便,本文除引用,一概称《周礼》的编制单位“师”为“玈”。《牧誓》的亚旅就是《周礼》师的长官

《宜侯矢簋》在解放初出土时被富农一锄头砸烂,文物人员没能回收全部的残片,导致这一重要的参考资料残缺不全难以解读

古代的战车,类似现代的坦克、战斗机,最小的单位也是两个一组,所以1启名义上有125辆攻车,实际上却有“一乡一遂”双倍的250辆。一只手有五根手指,在统率250辆攻车25000人的“启”长和统率50辆攻车5000人的“玈”长之下,则是统率10辆攻车1000人的“千夫长”。为了方便,本文除引用,一概称《周礼》的编制单位“旅”为“千夫”。

所以,《周礼》的军师旅制度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文中提及的编制是乡的常备编制,官衔是乡的官衔,不是有乡有遂的满员编制,所以与春秋时我们熟知的规模有点对不上号。

结论,夏商周并没有师这个单位,“启”就是军,很可能是为了纪念夏启建立国家。夏朝只有一个4200人的“启”这时候的“启”只是师级别的概念,之下是1辆单马单人战车600人的“玈”。夏商交替之际,商仍然只有一个“启”但已有6000人,不久,商的中央军每个600人的“玈”有2辆双马三人战车,武丁时期增加到三个“启”,每个“启”3000人,出现了一个240人“玈”四个720人“玈”组成一个近卫“启”的编制。商周交替之际,武王有三个三公统帅的“启”,每个“启”100辆四马三人战车15000人,“启”开始成为军级别的概念,相应的四个亚旅统帅的“玈”25辆战车3750人,是师级别的概念,另有商编制的25辆战车3000人的近卫教导“師”,再下面是5辆战车750人的千夫长。不久,周的中央军增加为六个“启”加八个“启”,人数减少为12500人,“玈”减少为2500人,下设500人的“千夫长”,近卫“師”缩编为720人。之后改近卫“師”为虎贲,改“启”为军,降“玈”为旅,用师来代替,形成了《周礼》的军师旅制度。

二、75军制发展历程

《利簋》:“武王”征商,隹[唯]才[在]受[纣]朝歌。

鼎克闻,夙又(有)商。辛未,

王才[在]“东禺”启[军],易[锡]又[有]事利

金,用乍[作]檀公宝尊彝。

《今文尚书·金滕》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曰《鸱鴞》。

王亦未敢诮公。

《古文尚书·微子之命》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

《逸书·作雒》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于殷,俾监殷臣。

大东小东《诗经大东》

“东”可能就是东禺

《逸书·大匡》惟是有三祀,王在管,管叔自作殷之监,东隅[禺]之侯咸受赐于王,王乃旅之,

以上东隅[禺]。

光武帝刘秀《劳冯异诏》:“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回溪

在潼关,渑池在洛阳,也就是回溪在西边,渑池在东边,也就是东隅[禺]在西边,桑榆在东边。

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幼时一定听过很多当地的传说。空桑是一个小村庄,距陈留镇仅3

公里,在开封东南方35公里处,历史上这里曾归属陈留数千年,现属杞县葛岗镇管辖,位于杞

县县城西13公里处。据史籍记载,炎帝神农氏政权的最后一位首领姜榆罔,就出生在这里。也

就是东隅[禺]是郑州,桑榆是开封。猜想002:“东禺”可能就是东亳,和西亳偃师相区别。郑玄的解释是对的。

还有记载说,姜榆罔有个女儿叫女娃,在寻找父亲的途中溺死于空桑山北边的湖泊中。姜榆罔为追念她,就在自己住的地方修建了城邑,命名为“空桑”,位置就在今河南杞县葛岗镇空桑村一带。后来,炎帝迁都到今山东曲阜附近又筑城邑,也命名为“空桑”。为使这两个同名不同地的“空桑”有所区别,后人就把曲阜的空桑称之为“穷桑”。空桑与陈留地域相邻,近在咫尺。在历史上,空桑之地曾长期归属陈留。因此,炎帝神农氏政权前三帝及未帝姜榆罔都曾定都的“承留”,其确切地点很可能就在空

桑。从史料记载来看,当时的空桑与承留,都是指今开封县陈留镇,只不过是同地多名罢了。历史学家王大有在《三皇五帝时代》中就认为,八世炎帝榆罔“出生在承留”。

姜榆罔的“榆”,为落叶乔木;“罔”古同“惘”,有失意惆怅之意。神农氏政权的最后一位炎帝姜榆罔出生、定都于空桑,让人很容易想起一个成语:“桑榆晚景”。

夏朝早期除了少数几个国家占了最好的地盘定居下来,大部分部落还是迁徙,所以首都的名字如空桑也就是跟着走的。

利金有可能是指武器用的高锡低铜硬金,左传成公十一年“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与檀伯达封于河。”檀伯达的弟弟,所以住在宗周

公元前1057年左右,“武王征商”(利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史记·周本纪》)《史记·周本纪》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逸书克殷》周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帝辛从。武王使尚父与伯夫致师。王既誓,以虎贲、戎车驰商师,商师大崩。商纣奔

诸侯兵会者四千?75*54=4050?

《书·牧誓》:“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书·立政》:“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夷、微、卢烝。“三亳”阪尹。

商代建筑特点是高台高楼,亳的象形文字就是高台上的高楼和下高台的台阶。蒙、商丘榖(谷)熟、洛阳偃师降谷、郑州成皋、安阳朝歌都是商族的古都,《水经·榖水注》:“阳渠水又东经亳殷南,盖盘庚所迁。改商曰殷始此也。”盘庚是离开郑州。皇甫谧说:“三处之地,皆名为亳。蒙为北亳,谷熟为南亳,偃师为西亳。”这三个是大乙汤的旧都,祖上八迁,住的最长的就是蒙和商丘谷熟,灭了夏以后,定都洛阳偃师降谷监视夏桀首都和看住大禹首都阳城、郑州成皋和登封轘辕大禹阳城。偃师是河阳桥所在,郑州为黄河济水分流处,古黄河通燕、济水通青徐。《尚书立政》在周公定都曲阜、诛杀管叔、康叔定都安阳、微子定都商丘之后,所以蒙、商丘谷熟、郑州成皋、安阳朝歌都应排除在外。郑玄:“汤旧都之民服文王者,分为三邑。其长居险,故名阪尹。盖东成皋,南轘辕,西降谷也。”尚书立政“三亳”应该是指偃师、郑州和登封。商代雪线北移,商人经商,商城一般北边建城,南边建市,北边的高台城堡就是阪。商丘北城和榖(谷)熟、偃师古城和尸沟乡村、安阳洹北商城和殷墟。

比武王早1000年的古埃及第1王朝的王纳尔迈就已经率领好几万人在统一埃及了

公元前331年马其顿4万大败波斯20万

《书·顾命》:“师氏、虎臣、百尹、御事。”

《孟子·尽心下》:“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也有说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甲士四万五千人

“師”金文由“启”和“不”组成,很可能就是“不是民兵,是常备军”的意思

岳连建,王龙正《金文“城虢”为东虢考》认为崇国在嵩山附近,虎牢谷一带的大山里的虢人是文王攻灭崇国的重要盟友。虢人是山民,与周人的农耕文化格格不入,所以它们被姜子牙作为常备军保留下来。武王伐商,在泗水附近的浅滩渡过黄河,很可能得到了更多虢人的帮助达到了3000人。號可能就是虢人发明的,用来召集山民。

参考《周官经》,虎贲部队应该是不穿介(盔甲)的突击轻步兵,只有干(盾)护身。牧野之战编制是三千人,最高统帅是师氏尚父吕望(姜子牙),之下是10个虎臣,每人统率300人,再之下是100个小尹,每人统率30个御事。牧野之战充当先锋,估计损失严重,只剩八百人,成为周的常备军宫卫,仅次于御前侍卫的旅贲部队。

孔子家族是中国族谱保留最完整的家族,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王族宋国大夫子姓名嘉字孔父,所以师尚父就是师氏尚父,尚父是指姜子牙的封地在“尚”的意思,而继承“尚”地的姜子牙的一个儿子很可能就是后世“尚”姓的始祖。

戎车三百两,甲士四万五千人,也就是一辆战车150人,3个车兵,每个统率50人。牧野之战后只保留一半,就是车兵3人,步兵72人。牧野之战,王之下的司徒、司马、司空各统率一百辆战车15000人。三公各有4个亚旅统率3750人(师氏统率3000人),之下的千夫长统率1000人,百夫长统率100人。诸侯军队,从一个氏族的冢君,到个人的御事,合计战车四千辆,理论有60万人,而纣王受有70万人。

四启变八启,

金文至今都未发现司徒和司空,而大量出现司土和司工

《尚书·立政》显示了冢宰周公和司寇苏公的矛盾,周公赞扬司徒、司马、司空,只字不提司寇,最后又给司寇苏公中罚,司寇很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地位下降,苏公回到了成周的封地温邑,其后人也不像宗伯召公之子封偃和燕,最终“即狄”。而“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大半围在温邑周围,也显示了周公对于苏公的忌惮。

只剩三公:司徒[司土]、司马、司空[司工]

三、井田制

《周礼·地官·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

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

令五家(2井)为比,使之相保;五比(10井)为闾,使之相爱;四闾为族,

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賙;五州为乡,使之相

宾。

城堡四进制、军队五进制、道路十进制的统一

一个“五十里”就有两个“州县”

《周礼·地官·小司徒》郑玄《注》引《司马法》:“六尺为步(1.6米),步

百为畮(160米),畮百为夫(160米*160米)。夫三为屋,屋三为井(480米

*480米)”如图,一个白方块里的小格就是一个“夫”,小格边长是一“畮”。

“夫间有遂,遂上有径”白小格的边就是“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黄

方块的边就是“畛”。一个白方块或一个黄方块就是一个井田,两个井田的六

个屋靠在一起,就是“五家”,也就是一个“比邻”。“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14取6);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12取5);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10取4)。”因为“夫三为屋”是一个理论值,为了计算时长久的稳定,所以把六

屋算作五家,也有可能比长下士拥有自己的官地。“四井為邑”,四个黄白方块中间的深红色点就是一个“邑”,也就是商的田邑(马新《殷商村邑形态初探》),聚集了12屋10家2比邻,也叫村邑,面积不到1/4个“夫”4900平方米,如山东平阴朱家桥遗址,人口60~70人。“井十為通”(《周礼·地官·小司徒》郑玄《注》引《司马法》)“方十里为成,(两个)成(的)间(隔)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百夫(10井)有洫,洫上有涂[途]”。五个“比邻”就是一个“闾里”,也就是“井十為通”,中间夹着的就是一条“通途”。

“通十為成(城)”图中选中的方框就是一“成”,也就是如果要兴建国都城市,所占据的土地面积,“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这里的国都应该指的是丰京,“成周”“宗周”会更大一些。“千夫(100井)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几(畿)”。“成”的边,竖着的叫做“通道”,横着的叫做“道路”。“道路”穿过的地方,“四邑為丘”,也就是四个深红色点的“邑”夹着的浅蓝色点,就是一个“丘”堡,比如孔丘、左丘、商丘,面积因为防御功能和养马养牛而大大增加,大概4个“夫”9万平方米,如河南荥阳豫龙镇关帝庙村遗址(马新《殷商村邑形态初探》),但是丘的人口也就70~80人。

“匹马丘牛”是出赋要求,不是说1丘只有1匹马

3头牛。

我们所熟悉的“里”,在先秦古文里,其实不是长

度单位而是面积单位,但是计算距离时,也可以用

间隔多少个“十里”来衡量,所以就引起了后世的

误解。

《周礼·地官·司徒》:凡建邦国,以珪土其地,

而制其域。诸公之地(宋等),封疆方五(个)百

里(1000乘),其食者半(二乡二遂500乘);诸侯

之地(齐晋陈蔡等),封疆方四(个)百里(800

乘),其食者三之一(一乡一遂250乘);诸伯之地

(郑秦等),封疆方三(个)百里(600乘),其食

者参之一(200乘);诸子(楚吴邾等)之地,封疆

方二

(个)百

里(400

乘),其

食者四

之一

(100

乘);诸

男(戴许

等)之

地,封疆方百里(200乘),其食者四之一(50乘)。《周礼》里并没有提到“畿方千里”,《礼记·王制》:“天子之田方千里”只是一个几千年的大误会,不论是渭河谷地还是洛水流域,都没有方千里的面积,而只可能是二者的相加。周朝计算土地面积,只使用都是正方形十进制的“同(国)”、“成[城]”、“井”、“夫”。比“同(国)方百里”更小的,就是“成方十里”。一个“成”有十个“里”,但却是由两排各五个长方形的“里”拼成一个正方形,“成百井”边长各是10个井,1个井的边长500米,所以后世就把间隔“十里”也就是边长5000米的距离除以10,得出了1里等于500米,沿用至今。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里’乃邑里之里,非道里之里”,说的应该也是这个意思。值得注意的是,“里”很多时候是指实用面积,而有的时候却又是指理论面积。银雀山竹简《库法》云:“大县百里,中县七十里,小县五十里。大县两万家(1同1万井,最多3万屋),中县万五千家,小县万家(10家一邑,25邑一成,25成一县,保守共6250家)。”一般认为“10、7、5”制时是指实用面积,也就是实际有人居住的地域面积。“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天子之地与之相同,所以要打个五折,去掉一排四个“通途”和中间的“通道”,“通为匹马”,你可以养10匹马,但是攻车只要最合拍的4匹健康的马,也就是“驷马”。“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

比为闾,四闾为族”“四邑為丘,四丘为甸”“通十為成”“四两为卒”“百人为卒”说的都是一回事。不论四进制、五进制还是十进制,落实到这里,都是四匹战马一辆战车。16格网格中间的深蓝色点就是一个“甸”城,“辨方正位,体国经野”的一“成”之地,落实到管理层面就是一个“族酂”,也就是商的氏族宗邑(马新《殷商村邑形态初探》),比如洛邑、制邑、虢邑,面积大概16个“夫”36万平方米,如浙江省余杭莫角山良渚遗址(陈朝云《商代聚落体系及其社会功能研究》)、河南登封王城岗崇伯鲧城遗址(禹的夏一族早期国都),因为在主要道路上,人口大约是120人。据计算,这样一座小城,只需要领内居民倾两年非雨季的业余时间就可以完成,但是这也标志着刀耕火种的迁徙

农业的结束。《诗经周颂良耘》以开百室,百室盈止,百室就是一卒,也就是一族。“除山川沈斥、城池邑居、園囿術路”“不易之地,家百;一易之地,家二百;再易之地,家三百”“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其馀为羡,唯田与追胥竭作”,即使遇到瘟疫或者战败,有乡有遂的一“成”之地依然能够提供“百人为卒”,以为“卒乘”。

300家(屋),理论上有288~300个战斗人员,每次出战三分之一,也就是75个战兵和25个辎重兵。努尔哈赤的后金也是这样佥派的,清朝学者能够接触到女真城邦奴隶制的古老遗存,所以才产生怀疑。我认为研究女真奴隶制、日本宗法主家分家制度和西欧波兰封建制对于研究商周封建城邦奴隶制度是很有意义的。

四、规范的国家划分

夏的方百夏里者万国,到了周是方五十周里。一周畮160米,一周里480米,五十周里24公里,万国是100*100,也就是边长2400公里。中国古代讲究“天圆地方”,中国的土地,刨开“满蒙藏维苗”五个少数民族的地区,就是一个正正的方块。北到大漠,南到南岭,西到巴蜀,东到大海,每一边是2400公里),国方百夏里,就有万国。

“終十為同[国],同方百里,万井”“一同方百里,提封萬井”一百个“成”的小正方形拼成了一个“同”的大正方形。“遂人掌邦之野”,如果说城内的“国人”和城郊的“乡人”是“周人”类似罗马人在首都罗马城和各地的殖民者的话(比如鲁国的“三乡三遂”),“遂人”就是“周人”在各地的盟友部落。“四闾为族”是“乡人”的编制,“四里为酂”是“遂人”的编制。

如果说甸就是“成”,那么小都就是“县”,大都就是“同”。“县鄙”在战国时被七雄用来代替吞并下来的子男小国,后来又有了管理更偏远更地广人稀地域的郡,也就是同,最终演化成了郡县制。

县,边长2井,面积100万平方米,如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陈朝云《商代聚落体系及其社会功能研究》),因为处在十字路口,人口大概在250人。

小都,边长3井,面积225万平方米,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尧的唐一族最后国都,陈朝云《商代聚落体系及其社会功能研究》)、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桀的夏一族最后国都,《青铜与黄土》),因为处在主要的十字路口,人口大概在2~3万人以上。

载师,掌任土之法。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四县为都

以廛里任国中之地,以场圃任园地。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以公邑之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县地,以大都之田任畺地。凡任地。国宅无征,园廛二十而一,近郊十一,远郊二十而三,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唯其漆林之征,二十而五。

一同,两个小都在内,另一个小都和大都在外

井田制既是一种“土地分配制”还是一种“大田耕作制”是一种“田野水土工程方案”同时还是政治军事制度

夏商周考古已经发现了大批的殉葬奴隶,和文献记载吻合,这些人大部分没有不规则的伤口,也就是说是处死的,而且人员选择很有规律,比如妇好的墓里陪葬了小孩。甲骨文也有大量关于奴隶的记录。农业工具在夏到春秋都没有进步。这三点说明了必然有一个大量使用奴隶的特殊社会存在于夏商周。至于符不符合马列学说那倒不重要,我把它命名为封建城邦奴隶制时代,和封建领地佃农制以及集权城市佃农制相区别。西欧长期处于封建领地佃农制社会直到近代,而中国只有春秋战国是封建领地佃农制社会,早早从秦始皇就进入了集权城市佃农制社会。把两个社会形态变成三个就行了

《尚书·禹贡》夏朝,九州是冀、兖、青、徐、扬、荆、豫、梁、

雍,讨伐三苗,湖北大冶的铜锡矿

《尔雅·释地》商朝,没有了梁州,体现了当时唐国与商朝的对等

地位,多了幽州和营州,可能是青铜器原料缺乏,需要辽宁的铜锡

《周礼·职方氏》《逸书·职方》,周朝,没有了徐州,体现了当

时徐国与周朝的对等地位,改梁州为并州、改营州回青州。

中原,特别是夏商统治的中心地区缺铅少锡,铜锭亦来是边疆。二

里头,二里岗和殷墟都只是青铜的铸造中心,原料主要来自江西瑞

昌铜岭、湖北大冶铜绿山、湖南、河北、辽宁,或来自山西中条

山,云南和四川。那时黄河直通天津,殷商迁都到黄河支流上

的安阳殷墟,很可能就是冲着辽宁的铜矿去的。九州增加幽州和营

州,就是一种体现。

《管子》“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商工之乡六,士农之乡十五。公帅十一乡,高子帅五乡,国子帅五乡,参[三]国[同]故为三军。”四同本应只有十六县,齐国却有二十一个,可见其扩张。

《通典》管子言於齊桓公曰:「欲正卒伍,脩甲兵,則大國亦將為之。君有征戰之事,則小國有守圉之備矣。公欲速得意於天下諸侯,則事有所隱而政有所寓(不明習其兵事,故曰事有所隱。軍政寓之田獵,故曰政有所寓)。公作內政而寓軍令焉:三分齊國,為高子之里,為國子之里,為公之里,以為三軍。擇其賢人,使為里君(每里皆使賢者為君)。鄉有行伍卒長,則其制令,且以田獵,因以賞罰(因田獵之功過,寄行賞罰),則百姓通於軍事矣。」於是乃制五家以為軌,軌為之長;十軌為里,里有司;四里為連,連為之長(2辆战车);十連為鄉,鄉有良人,以為軍令。是故五家為軌,故五人為伍,軌長率之;十軌為里,故五十人為小戎(戍?巡逻队),里有司率之;四里為連,故二百人為卒,連長率之;十連為鄉,故二千人為旅,鄉良人率之;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五鄉之帥率之。三軍:故有中軍之鼓(中軍,則公之里率也),有高子之鼓,有國子之鼓。春以田,曰蒐振旅(因寓軍政,而且整旅)。秋以田,曰獮治兵(順殺氣,因治兵)。是故卒伍政定於里,軍旅政定於郊,內教既成,令不得遷徙。故卒伍之人,人與人相保,家與家相受。少同居,長同游,祭祀同福,死喪同恤,禍福同憂,居處同樂,行作同和,哭泣同哀。是故夜戰,其聲相聞,足以無亂;晝戰,其目相見,足以相識,歡欣足以相死。是故以守則固,以戰則勝。君有此教士(謂先教習之士)三萬人,以橫行於天下。

五、千耘其耕只是场面描写,未必就是集体农庄或大奴隶农业

贵族田在不算入井田兵役制度的大路边,大路口被村邑封堵,一般也不会有偷盗,而且方便贵族监督。“私田”是贵族的私田,不是庶民的私田。公私问题,要回归到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我认为人性本恶,原始社会,因同舟共济,而不得不建立社会契约下的公有制,但是私有制依然在阴影下伴生着,保有残余。到了国家阶段,统治阶级的私有权力加剧,但是公有制依然保有大量残余,如太极阴阳鱼。“公田”公有制的残余,“私田”就是私有制不断壮大的表现。战国时,最后未被贵族侵吞的“公田”野彻底变成《孟子滕文公》的公社的“私田”,一井九夫只剩下一夫作为“共田”。60年代就是因为对公私的理解不够深刻,才出现了村干部彻底脱产变为剥削阶级的人文悲剧。

一夫百亩其实是一家百亩合今24.6亩(张勋《西周井田制新探》)

《淮南子主术训》一人而耕不过十亩

四大文明古国的早期形态留下的史料不多,但是之后的希腊罗马文明的早期形态却有丰富真实的记录,城邦国家,即使如迦太基这样完全依靠雇佣兵进行进攻作战的国家,其城市防御也依然依靠民兵,而民兵则源于公有制田地下对部落的效忠。可见人类早期的奴隶制国家依然保有大量公田,早期的王政时期,1个大胞族下有很多小氏族归他统属,也与西周井田族下有闾里有比邻相类似,而罗马的大胞族贵族后期不仅拥有大量奴隶从事商品经济种植,后期其所包养的打手中期是以佃农的形态存在的,早期则是依附氏族。也就是说,在城邦奴隶制早期,公有制、佃农制、奴隶制是同时存在的,公有制团结同胞、佃农制招揽移民、奴隶制处理战俘,最后因为贵族的努力而将前二者彻底并入了大奴隶制。

考古对于商周矿山和粗炼作坊奴隶的悲惨生活有了深刻的了解。农业奴隶多被陪葬,无从确认剥削形态,但是商周的记录和罗马的记录却很类似。加图的《农业志》描绘的罗马早期小型奴隶制庄园:240优格的橄榄园,管家1人、女管家1人、园丁5人、赶马车的3人、赶驴的1人、放猪的1人、放羊的1人,100优格的葡萄园,管家1人、女管家1人、园丁10人、赶马车的1人、赶驴的1人、照料柳树的1人、放猪的1人。而《左传》国语,夫为妻之主,妻为妾之主,妾为管家之主,管家为车夫之主,车夫为奴隶之主,奴为畜之主,与之类似

夏、商和周的早期,由于疆土的控制力不强,实际上是三个独立发展的部族,商也只是靠少数殖民城掌控疆土,直到西周中期成康之治,封建体制才真正掌控了疆土,罗马早期的行省制,其实只是类似商的殖民城

中国不具有希腊罗马那样以地中海为便利的投机性航运贸易条件,因为沿途设卡,商品经济发展缓慢,主体长期是国家层面的大宗交易。

六、底限思维构筑的均田模式和以上地和私田来构筑的官吏薪资对井田制的冲击

《周礼·地官·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交汇处)为邑,四邑(所夹)为丘,四丘(所夹)为甸,四甸(所夹)为县,四县(之地合并)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

《周礼·地官·司徒》:“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易之地,家百畮;一易之地,家二百畮;再易之地,家三百畮。”“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颁田里。上地,夫一廛,田百畮莱[采]五十畮(50当100),余夫亦如之。中地,夫一廛,田百畮(100当100),余夫亦如之。下地,夫一廛,田百畮菜[采]二百畮(200当100),余夫亦如之。”《礼记·王制》制:“农,田百畮(1夫)。百畮之分: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周礼·地官·司徒》:“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数。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其馀为羡,唯田与追胥竭作。”《周礼·夏官·司马》:“凡令赋,以地舆民制之:上地,食者三之二,其民可用者家三人;中地,食者半,其民可用者二家五人;下地,食者三之一,其民可用者家二人。”兵役是以最差的家庭计算,在出一人当兵的同时,家里还能保留一个劳力。由此可以知道,郑玄引用的《司马法》:“畮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是一个理论计算的最低假设。所以不必考虑《礼记》和《周礼》在“上地”上的差异,二者在“下地”上的方针是一致的。

西方研究认为,公民兵一般占成年人总数的5%~10%,与“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相符,罗马公民兵时期,1万野战重装军1万预备役重装军,对应8万可战之人,20万成年人,40万人口,总人口也与渭河谷地人口相符,只是武王举全国之力达到了6万军队。古代土地肥力的差异主要源自灌溉的差异,靠近河边的土地肥力更好。但是靠近的河边的地是很少的,一般赐给有繁重政务的官员(《礼记·王制》“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所以所有家庭的负担还是较为平均的。城邦奴隶制时代,尚武是对每个周人的要求,从政却不是每个武夫都能胜任的,给予从政者俸禄,以让他脱产。

井田制的核心是“方”和“底”,计算以方形,体现了古人的数学智慧和丈量科技,以及那个时代城邦奴隶制的特色。“底”保证了制度的长久不易颠覆,余利则让给从政的贵族们,通过合理分配高产田,达到惩罚懒惰贵族,奖励勤政贵族的目的。

七、周的军制

《诗经·小雅·信南山》孔颖达《疏》引《左传·成公元年》服虔《注》引《司马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有戎馬一疋,牛三頭,是曰匹马丘牛。四丘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毂(攻车)一乘,(戎)馬四疋,牛十二頭,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戈楯(干)備具,(外加四头牛拉的牛车三辆,辎重兵二十五人,)是謂乘馬之法。”《周礼·地官·小司徒》郑玄《注》引《司马法》:“通为匹马,三十家,士一人,徒二人。通十為成(城),成百井,三百家,革车(守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

长毂根据考古发现的夏商周演化规律,很可能是一种周朝才有的新型车,毂比一般的车更长

八启75000人,每启9375人125乘,75人1辆攻车,设计目标是弹压镇抚。

六启75000人,每启12500人125乘。75人1辆攻车,车兵:上士1、中士2,步兵:下士7、徒65。25人3辆牛车,中士1、下士9、徒15。设计目标是奔援八启。

大国75人1辆攻车,车兵:下大夫1、上士2,步兵:中士7、下士65。

小国75人1辆攻车,车兵:下卿1、上大夫2,步兵:下大夫7、上士65。

1辆攻车3车兵甲士配10步兵甲士,是紧急征调的编制。《師玈鼎》就记载了不服从紧急征调而受处罚的三位军人。

近郊远郊甸地

八、元卒

蓝永蔚《春秋的步兵》

第二章:夏商周军制的传承与演变

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靠迁徙避祸,彼此斗争只有在大气候异常时才变得激烈,因为人类和人类的亚种结合生下的孩子就和马和驴生下的骡子一样无法繁育后代,所以人类的亚种分支渐渐被灭绝。当迁徙遍及大地各个角落的时候,斗争就开始变得激烈,联合也开始产生,人类抛弃母系氏族关系,开始建立父系部落关系。

神农氏的农业的出现和传播,短时缓和了斗争,但是人口的稳定繁衍孕育了更大的斗争,部落联盟也开始出现。刀耕火种的农业,需要很大的地盘来迁徙轮换,大规模的部落联盟之间的联合和战争开始出现。

随着井田制灌溉农业的发明,大禹治水顺便将它定型和传播,生产力发展,精耕细作农业让部落不再迁徙,而是在膏腴形胜之地建立城墙定居下来,形成了城邦,夏在洛阳盆地,唐尧在山西盆地。有了余粮就不再处死战俘,土地多人口少,地广人稀下诞生了奴隶制城邦。小国的彼此长期相持不下却最容易解放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私有化,私有制继续发展导致首领们开始家天下,城邦易守难攻,激烈的矛盾却引起城内的社会动荡,王朝开始更替,更晚崛起的文明甚至还出现了更先进生产关系的共和制,但是独裁的高效让人类最终选择了家天下,古罗马独裁官和执政官并存也无法长期延续共和制。

公有制残余逐渐消失,破产的无产阶级组成的雇佣军,成了资本主义最早的萌芽,但是因为起决定作用的工业还是行会制,所以无法引发连锁反应。雇佣军最愿意信赖高效的老板而不是共和国,他们把君主制推上了顶峰。小城邦外交的合纵连横,敌不过大一统的大趋势,奴隶制集权国家开始诞生。

生产力继续发展,人类越来越多,填平沼泽,占满了所有可以占据的土地。战争从掠夺人口削弱敌人,变成了土地人口一起掠夺吞并敌人,郡县制让君王对新加入的土地一视同仁,集权下的隶农佃农国家开始出现。以民兵为主体、以雇佣兵为精锐的划分,造就了无数庞大的帝国。

最终父子相承的落后的生产关系无力管理巨大的帝国,奔溃的帝国往往再次恢复到小国林立局面,但是这些小国的保护已经不再是城邦城墙而是自然地形的封建边界。小国的彼此长期相持不下最容易解放生产力,资本主义的基础要素因此而不断产生。

分分合合之后,商品经济和大城市还有更成熟的官僚体系开始构建稳定的帝国,民族也开始最终完成。世界交流的日益紧密也扩大了瘟疫的传播规模,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医学进一步发展,人口也因此而更加繁茂。

人口继续发展,土地少人口多,大量剩余劳动力诞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工业革命引起生产力的连锁反应,社会开始飞跃式的进步。农业工业化、工人和军人的日益高素质化导致战争规模的扩大,也引起了人类普遍的反战反思。

随着人口素质的提升,脑力劳动代替体力劳动,人类从物质上不再需要奴役人类,转而奴役机器,物质的高速发展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幸福感差距,彼此的争斗逐渐减轻,最终连精神的奴役也消失,最终进入共产主义。

一、古罗马军制的传承与演变

商周的井田城邦奴隶制我们已经不可考,但是罗马的历史我们很清楚。罗马从王政时代就早早模仿维爱的马其顿重步兵的铠甲小盾长矛建立起军事、政治、经济合一的公民兵制度,但却没能改变前期到处受欺的状况,只是依靠元老院共和制的稳定性打败了维爱。

直到采用同盟制度,三次萨莫奈战争才打败了萨莫奈人的同盟军。采用营寨打败了皮洛士的远征军,此时罗马军队不断扩大,贵族的政治权力不断变质,骑兵成为独立的选举百人队,而不是初期的每个百人队出100步兵10骑兵,商业的发展导致权力者的经济利益恶意膨胀,军事义务却开始腐朽停滞,战争负担被逐渐转嫁给下层公民,百人队维持在18+80+60+35,公民权被止步于四个军团。两次与迦太基和汉尼拔的旷日持久的战争,让公民兵多次遭遇重大损失(类似昭王南征,六军尽丧),特别是汉尼拔入侵导致的内线作战,换来的是大批下层公民破产。好不容易用钩梯赢得了海战,用两翼包抄和坚定的拉丁同盟打败了汉尼拔,背后却是元老院贵族用挑起战争来绑架公民的生活模式,公民兵制度已经遍布矛盾,只是依靠少数优秀的指挥官扭转了局势。拼死击败强敌成为地中海霸主后的罗马元老院贵族,对战死公民遗孤占有的公社土地的疯狂兼并,然后用战俘奴隶耕种,牟取暴利。对马其顿战争和对亚细亚的征服,带来了东方的巨大财富和奢靡生活。此时的罗马已经有些摇摇欲坠之感,只是东方的战利品还能支持公民兵继续作战。而当面对西班牙和北非的贫穷土著的反叛游击战骚扰时,公民兵制度就被彻底击毁了。元老院不愿再重新分配自己兼并的土地,转而利用罗马国家对附属国巨大的税收来雇佣破产公民当兵,罗马因此赢得了对条顿的战争。同盟军争取公民权的战争最后以罗马的妥协告终,已经体现了雇佣兵战斗力的不足,随后这些雇佣兵更习惯了把矛盾朝向说拉丁语的人,罗马在称霸地中海后,政府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能力,陷入了长久的内战。

前740年罗慕洛时代,拉丁和萨宾,2个部落,10个胞族,100个氏族,1个军团,骑兵300人,校尉3人,步兵3000人,校尉3人。

伊达拉王塔克文希腊化将三大部落合并,分为四个区30个小区,30个胞族,300个氏族。胞族大会

前540年塞尔维,百人队大会。总票数193票,19300人。骑兵1800人,重装步兵12000人,轻装步兵5500人,一共4个军团,2个军团为46岁以上,负责留守,每个,骑兵300人,重装步兵3000人(无胸铠1000人),轻装步兵1350人(长矛500人)。

2个军团为17到45岁,负责野战,每个,骑兵600人,重装步兵3000人(无胸铠1000人),轻装步兵1400人(长矛500人)。8万壮丁,也就是一般只动用八分之一,40万人口,20万成年人

5个军团,5个同盟军团

公元前479年,维爱,1个军团全军覆没

公元前390年,2个胞族为主的军团被高卢入侵全歼后,半个军团的轻装步兵解散脱离罗马,只剩1个半

380年过渡期总票数102票,5300人。骑兵300人,重装步兵3600人,轻装步兵1400人,一共1个军团,骑兵5个中队300人,无胸铠长矛标枪重装步兵Hastati 15个中队1800人,标枪轻装步兵Leves 5个中队600人,辅助少年Accensi 200人,有胸铠重装步兵Principes 10个中队1200人,有胸铠长矛重装步兵Triarii 10个中队600人,长矛轻装步兵Rorarii 5个中队600人

前360年高卢化高卢盔甲高卢剑中队化

2个军团,骑兵300人,重装步兵3400人(无胸铠有标枪1600人,有胸铠1200人,长矛600人),轻装步兵1600人。

前320年萨莫奈化重步兵配标枪

2个老年军团,骑兵300人,重装步兵3000人(无胸铠有标枪1200人,有胸铠有标枪1200人,长矛600人),轻装步兵1200人。2个壮年军团,骑兵300人,重装步兵3400人(无胸铠有标枪1600人,有胸铠有标枪1200人,长矛600人),轻装步兵1600人。前240年彻底去希腊化长矛兵

总票数373票,37300人。骑兵1800人,重装步兵12000人,轻装步兵加号兵5500人,一共8个军团(加上赤贫者、商人、奴隶、罪犯、打手、官吏,最大动员力为32个军团,64到70万人口,并以每年3个军团的新成年人递增),2个军团为46岁以上,负责留守,2个军团为17到45岁,负责野战。

4个老年军团,每个军团,骑兵100人,重装步兵3000人(无胸铠有标枪1200人,有胸铠有标枪1800人),轻装步兵加25号兵1200人。

4个壮年军团,每个军团,骑兵300人,重装步兵3000人(无胸铠有标枪1300人,有胸铠有标枪1700人),轻装步兵加25号兵1600

罗马是一个重步兵为主的国家,缺乏骑兵,没有战车部队,所以他的编制一直没有大的变化。夏商周的编制则随战车而不断改变,但是传承的基础是井田制。罗马的百人队除了部落初期有100人外,一直是60人,这个值得注意。60作为公约数,可以拆成2、2、3、5,进一步可以1、2、3、4、5、6、10、12、20、30、60,非常方便小队来改变阵型。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罗马还有60岁免除兵役的习惯,说明很可能拥有对甲子的认识。夏商建立的12地支,很可能就是用于军队,只是在60的基础上加12变成72。罗马在被高卢毁城后学习高卢,合并两个百人队为一个中队。高卢凯尔特人来自东方的印欧人,这些联系,值得注意。

乌鲁克时期(约公元前3500~前3100),人工灌溉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铜器大量出现,陶器制作普遍使用陶轮,社会分化更为加剧。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500—2500年的晚期普遍使用陶轮制陶

黄河、印度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中国、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中国和巴比伦都发现了勾股定理,

巴比伦60进位法

印度梅尔伽赫主要新石器遗址可以划分为8个不同时期,第二时期甲段开始出现陶器,年度为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5500年之间,“时在公元前5000年的第二时期乙段,陶器是一种新成分,碎陶片的数量在第二时期乙段则有所增加,此时陶器变得精细的多,容器在转台上形成(柳:指慢陶轮)……

“在陕西西安市丰坡、长安县马王村、铜川市李家沟、甘肃宁县阳呱等遗址发现有仰韶文化的陶质转盘,足见当时的慢轮修整技术已经相当普及”(王然主编,中国文物大典·陶器,2001年1月)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年代与梅尔伽赫文化第二期乙段基本相当,如果没有跨湖桥文化和贾湖文化的发现,还真说不清陶轮源于何处。

跨湖桥文化和贾湖文化的陶轮早了苏美尔两千年,因为各自受周边原料的局限,东方文明周边没有铜矿但有陶土发明了陶器、西方欧洲随后不久在取土制陶时发明了炼金术和铜器,彼此的交流,在丝绸之路上产生了一条更加古老的陶铜之路。但是东方作为发明国,陶器明显过于呆板,不如西方的仿生模型可爱,西方的青铜器也是如此,不如东方青铜样式纹路的灵动,可能最初的文化传播者就是技艺传承的异类被排斥者吧。正是因为东方缺乏铜器技术,所以武器不发达,战争导致的掠夺和阶级产生较缓慢,但是长期的积累却在铜器传入后的龙山文化开始了爆发,马车就是西方牛车结合中国木工技术而产生的。陶轮传到西方诞生了牛车,牛车回传东方又诞生了辐条马车。中国的单马车传到西方又进化为双马车,回传东方之后又更进化为驷马车。在东西方古代远超现代人想象的交流下,文明开始迅速的进步。这种苏美尔和炎黄的交流,不是后世隋唐对波斯垄断四大发明、波斯对隋唐垄断和罗马的贸易那样的封疆大帝国壁垒,而是开放式的城邦交流。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7773469.html,/?q=141223sMlyIWa&sid=10097

现代军制的班排连营团旅师军,最早源自古罗马共和国晚期职业军队,文艺复兴时重新应用于近现代职业军队,并一路延续到现代。古罗马共和国晚期职业军队的军制,大家最熟悉的是军团,其实相当于现代的旅,每个执政官率领2个军团,形成1个师,再加上非罗马盟军的2个军团,1个执政官实际指挥1个军,2个执政官一起就是1个集团军(凯撒最初有4个军团,是因为他同时兼任了两个高卢的总督代行执政官)。

1个军团有6个军事护民官,其中1个作为参谋长,追随临时军团长(副将/有些翻译成参将)和副旅长的首席百夫长,形成3人参谋部,另外5个,每人带领12个百夫长,指挥12个百人队的营(每个百人队估计是吃空饷的惯例,满编只有64人,一般只有50人,一个营大概600~800人,与文艺复兴以来的营的人数相当,一个军团大概在3500~4500人),按照古罗马共和国中期民兵一路传承下来的棋盘阵,二二一,排成三行。也就是现代1个旅5个营的由来。现代战法,防御时,2个团并排,1个营做预备队,进攻时,1个团试探性进攻,1个团当预备队,1个营负责阻击援军或维持补给线。

那么团是怎么来的呢?古罗马没有团,拿破仑的近代军队里旅和营都比团的名气大,那为啥又会有团呢?

首先,军事护民官也是分成老人和新人的,老人就是团长,负责二二一里的那个二的协调。

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封建军队不重视步兵(英国除外,但是长弓兵一直都是和炮兵待在一起的,不能算步兵),雇佣兵承包商的职业军队其实也是一样的,一开始也不重视步兵。雇佣兵承包商的公司,一开始只有100人的骑兵连,所以公司这个词,成了现代连的由来,骑兵队长演变成军衔就是上尉。后来和土耳其新军接触,开始重视步兵,于是照搬土耳其,又有了1000人的步兵连,于是公司这个词,又有了团的意思。现在很火的“西普连”的“连”字,估计就是日本和德国陆军师承路易十四和拿破仑的法国,法国陆军又从百年战争开始师承意大利雇佣兵承包商的结果。近代军队,不论步兵骑兵,一开始都是承包给各个公司的连长们的,骑兵步兵一起移动,就叫做纵队,纵队队长演变成军衔就是上校,于是上校成了西方小军阀土皇帝的代名词,比如肯德基和卡扎菲。后来由于上校们一手包办的军队的人数、武器、后勤都被他们克扣了,于是军事改革曾一度取消了上校,只保留中校。于是团在近代,比如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就没有旅和营那么耀眼了。而总将各个大小队长的总将队长演变成军衔就是上将。

连是因为,1个步兵营就是1个近代方阵,但是方阵又分为1个长枪兵连和3个火枪兵连,排则是因为,方阵的宽度,每一排,就是一个排的兵力,按照三段击轮换,方便指挥。班是因为搭伙炉灶和帐篷形成的。

这就是二战德军日军,三班一个排,三排一个连,四连一个营,三营一个团,两团一个旅,两旅一个师,两师一个军,两军一个集团军的由来。约米尼元帅在他的《战争艺术》里提出了三三制的雏形,他长期在沙皇俄军服务,再加上俄国曾长期受蒙古统治,蒙古的十十制最终演化成了苏联军的三三制,既方便指挥又方便将领的深造和晋升。不像德军日军的罗马制,还要求军校分别教授小战术、大战术、小战略、大战略给不同层级的军官。

抗日战争里,日军的基本调动也是以旅团为单位的,和国军1个师对战时,通常只用1个联队配合炮兵进攻,另1个联队待机,等打垮了国军防线后再做为生力军发起强力追击,弥补追击无法使用火炮的缺点,给国军不亚于火炮的伤害。共军在解放战争中,继承了这套战法,所以毛的著作里,统计国军战力都是用旅为单位计算。

明初军制效仿蒙古,以十为单位,分左右翼,以为双手之数。基本单位为参将统领万户的“路”,驻守要地,比如蓟州镇下辖十一路(山海关参将、抚宁石门寨参将、卢龙燕河营参将、抚宁台头营参将、迁西喜峰口参将、迁西太平寨参将、遵化马兰峪参将、通州参将、密云墙子岭参将、密云古北口参将、密云石塘岭参将参将),设守备统领的“卫”分其兵为二。下为千总统领千户的“所”,设副千户分其兵为二。再下为把总统领百户的“堡”,设旗总分其兵为二。最下为盔插小旗的十夫长。

中央,都督府,五军左右都督(正一品)各一人,共十人。

省城(军区或省),都督府同知都督(从一品)数人,作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或巡抚(从一品),统领抚标五营5000兵。

提督:明初如同今之集团军长,但大部需要屯田,一集团军辖几个军没有定额。明末缩减10倍,但为雇佣制,约为今之军长。清初绿营制指挥全省的军队和1个抚标。

镇城,都督府佥都督/都督佥事(正二品)数人或省都指挥使(正二品)作为镇守总兵官/总兵是战区长官,统领镇标正兵三营3000兵,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两人中的一个作为协守总兵官/副将协助他,统领协标奇兵两营2000兵,和指挥同知(从三品)数人作为游击,统领骑兵。一镇下辖数路。

总兵:明初如同今之军长,但大部需要屯田,一军辖几个师没有定额。明末缩减10倍,但为雇佣制,约为今之师长。清初绿营制指挥1个镇标(5个步兵营共3000人)。袁世凯新军的1个镇就是1个师。

副将:明初如同今之副军长,但大部需要屯田。明末缩减10倍,但为雇佣制,约为今之步兵旅长。清初绿营制指挥1个协标(4个骑兵营共800人)。袁世凯新军的1个协就是1个旅,师长可以兼任旅长。

南京留守(正二品)一人,副留守(正三品)一人,指挥同知(从三品)两人。

路城(地级市),省都指挥佥事“都司”(正三品)四人中的几个或卫指挥使(正三品)作为分守参将是关卡防区长官,在路城指挥路的全局,统辖万人,往下的卫指挥同知(从三品)两人和卫指挥佥事(正四品)四人,文书称掌印,练兵和屯田的称佥书,统领500兵的卫镇抚(从五品)两人。一路下辖数卫。

参将:明初如同今之师长,但大部需要屯田。明末缩减10倍,但为雇佣制,约为今之步兵团长。清初绿营制为步兵营长兼步兵连长,辖步兵600人。袁世凯新军的1个标就是1个团。

游击:又称游击将军,明初如同今之军属机动旅长,但大部需要屯田。明末缩减10倍,但为雇佣制,约为今之师属骑兵营长。清初绿营制为骑兵营长,辖骑兵200人。

卫城(县级市),卫指挥佥事(正四品)作为守备,在卫城指挥卫的全局。下辖五个千总。

都司:明初如同今之军属特种团长,但大部需要屯田。明末缩减10倍,但为雇佣制,约为今之师属特种营长。清初绿营制为副营长兼步兵连长,辖步兵200人。

守备:明初如同今之军属辎重营长,但大部需要屯田。明末缩减10倍,但为雇佣制,约为今之师属辎重营长。清初绿营制为步兵连长,辖步兵200人。

所城(乡),千户/千总(正五品)一人,副千户(从五品)两人,所镇抚(从六品)两人。下辖十个把总。

千总:明初如同今之团长,但大部需要屯田。明末缩减10倍,但为雇佣制,约为今之团属步兵营长。清初绿营制为步兵副连长,辖步兵100人。

堡城(村),百户/把总(正六品)一人,试百户(从六品)一人。下辖两个总旗,每个有五个小旗。

把总:明初如同今之连长,但大部需要屯田。在清初绿营制为步兵排长,辖步兵20人。

旗总:明初如同今之排长,但大部需要屯田。在清初绿营制为步兵伍长,辖步兵5人。

二、夏启到武丁的战车的存在意义---轻骑兵

因为各自受周边原料的局限,东方发明了陶器、西方随后不久发明了铜器,彼此的交流,在丝绸之路上产生了一条更加古老的陶铜之路。但是东方作为发明国,陶器明显过于呆板,不如西方的仿生模型可爱,西方的青铜器也是如此,不如东方青铜样式纹路的灵动,可能最初的文化传播者就是技艺传承的异类被排斥者吧。正是因为东方缺乏铜器技术,所以武器不发达,战争导致的掠夺和阶级产生较缓慢,但是长期的积累却在铜器传入后的龙山文化开始了爆发,马车就是西方牛车结合中国木工技术而产生的。

新石器时代(5200-3300BC)亚欧草原上的马足够大到被用于战斗。新时期晚期在乌克兰的德莱夫卡(4200-3700BC)和哈萨克斯坦的博泰(3600-3100BC),有超过70%的马高度在136-144cm(肩高)或者说13-14手高(《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骨骼测量指南》冯登德里施)。罗马骑兵通常使用120-150cm的马来打仗(海兰1990),还有美洲平原上的印第安人骑130-140cm或者说略低于14手高的马匹(尤尔斯1955)。红铜时代的草原马与罗马人及美洲平原的印第安人骑兵所用的马大小相同。

来自近东的艺术概念表明早期用于马背骑乘的座椅是低效的。马并非原产于近东而且直至1800BC后仍然稀少。近东原产的马属动物是野驴(Equus hemionus)以及驴(Equus asinus),分布于伊朗草原、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野驴难以驯养,而分布在南方的较易驯养,如埃及和黎凡特南部。驴在大约4000BC被训话为驼畜并且在3500BC被近东所有地区当做运输工具,这要远早于此地马匹出现的时间。驴子的肩高比较低但臀部比较高,如果骑手坐在靠前的位置并且驴子低头的话,骑手很有可能向前倒下。骑驴的人希望保留自己的尊严,因此经常坐在臀部这种靠后的位置并且使用马腹带。马则不同:马匹肩更高,所以骑手坐在靠前的位置紧接着马脖,这个位置也允许骑手抓住鬃毛。青铜时代的近东艺术形象显示了骑手很明显的骑着马匹,但是坐在臀部上并且抓紧马腹带,可能是因为在1000BC前近东的艺术家对于驴子的熟悉胜过马。其他形象能正确反映出坐在前部的骑手,甚至最早的描述在阿卡德乌尔第三王朝时期(2300-1900BC)。草原骑手不会使用骑驴的姿势,他们中大多数可能从未见过驴。

动物学家们普遍指出最早的驯化马匹,其受驯化的影响无法明确鉴定。中新纪的野马在自然环境下大小多种多样。在大草原中央哈萨克斯坦地区(#s7-9)的马要大于草原西部乌克兰中央地区(#6),并且要大于处在草原/草原-森林地带的乌克兰西部边界地区和罗马尼亚地区(#s4-5),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草原马都要大于欧洲中西部的小尺寸野马(#s1-3)。草原马的尺寸与后来的罗马骑兵

马相当,但在红铜时代他们是世界上最大的马。任何东西方向上的野马被驯化的活动都会使检测变得复杂。

据说苏美尔人在更早公元前2700年(德国利普斯《事物的起源》)之前就早已使用驴来拉没有辐条的实心轮子的四轮标枪战车。印度出土了2500年前的牛车模型

1996年在河南偃师商城东北隅发现了两道东西向顺城墙并行的车辙遗迹,长14米,轨距1.2米。车辙呈凹槽状,口部宽约20厘米,深约3-5厘米。约为公元前16世纪。2004年又在偃师二里头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中再次发现车辙,两辙间的距离约为1米,车辙长5米多,且继续由南向东西延伸。经过年代鉴定,约为公元前1900-前1600年。大司空村M175孝民屯M2轮间距1.2米

二里岗下层偃师商城1983年发现于偃师尸(音yi,二声)乡沟,东西宽1200米,南北长700米,是中国最早的三重城,也是断代工程确定的第一座城。偃师商城在二里头城旁边,可能是商汤灭夏后建的城。

《三代考古》 2011年00期《关于商周马车轨距的思考》岳洪彬岳占伟《考古与文物》2003第5期,冯好《关于商代车制的几个问题》认为既然只能单人就不可能是马车,

马车实物欧亚大草原的印欧人的辛塔什塔—彼德罗夫卡文化公元前1700年以前,轮子的直径90多厘米也就是三尺,每个轮子都有8~12根辐条,轮间距1.2米,运输用的车辆轮间距不可能这么窄,这么窄的话在那个年代直接就用独轮车了,所以只可能是高速单人战车兵。

安纳托利亚东南部的卡伦卡耐什Ⅱ期遗址。该遗址出土了3枚圆筒印章,其中1枚上面刻有双轮马车,车前驾二马;而另1枚则刻着四轮马车,车前驾四马,其年代测定为公元前1950-前1850年之间

我赞同夏商以步战为主,但是我对于"商代晚期出现的马车达不到作战战车的要求"这句话不敢苟同。

《江汉考古》2007年第3期,黄文新《先秦马车乘坐方式与乘员》《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郭妍利《夏商时期的作战方式蠡测》说车厢的高度不够,人在里面无法站立的问题,我想提醒的是,甲骨文里的“车”字,大部分都插着戈、矛、箭筒一类的武器,哪怕是单人战车的年代,如果站不稳的时候,只要扶住这些突出物的柄,问题就解决了。

战车上射箭,早期战车数量本就不多,并没有太多敌手,应该不存在战车追逐射击战,不一定要是在奔驰中射箭,到了后期,车右可以扶着帮助弓箭手稳定姿势。

罗马奥古斯都屋大维时期的李维的《罗马建成以来史》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维利的《论李维》16章提到,马镫发明以前的骑兵,经常下马作战,因为在马上的战斗力还不如下马,但是那个年代的骑兵就已经成千上万了。瑕不掩瑜,战车的巨大优势让人对它趋之若鹜,让它的一切劣势都可以被想办法解决。

请允许我提出一个概念,就是轻战车和重战车的区别。

这个分类参考轻骑兵和重骑兵,轻骑兵诞生早于重骑兵,其负责的侦查、传令、追击,都可以由夏商的轻战车承担。从战车的发展史看,牛车时代就已经试图利用牛车来减轻前往战场的战士的体力消耗,早期的战车目的是一种传承,就是减轻侦查、传令、追击战士的体力消耗,现代的装甲运兵车也是归入战车概念的

但是实际上可以用于侦察,类似轻骑兵的单人单马车,类似我们小时候玩的羊车,最早的牛车使用的就不是车辕而是两边牵拉,创意应该源自牛拉犁的装置。

关于麻绳马嚼,作者做了一项实验,两位专业骑手用麻绳和皮制的马嚼来骑从未被上过笼头的马(布朗和安东尼1998;布朗、安东尼和乔治2006),我们的骑手在马匹控制上没有问题。19世纪,美洲平原的印第安人,我们认为的世界上最好的轻骑兵,使用战争笼头---只是简单的用绳子环绕马的下颚(尤尔斯1955)。历史和实验均表明以红铜时代的草原马的尺寸和性能,可以有效的骑乘、飞奔甚至用于战争,而不需要缰绳。

游牧民族不可能主动发明战车,对于他们来说骑马和马拉牛拉的迁徙用大型货车才是他们的需求,考古已经证明骑马的历史早于战车的历史,牧民已经用两人骑一匹马,或者两人两匹马协同行动、一人掌握马匹、一人下马,来解决了放牧和抄袭抢掠的问题,没有动力去发明轨距1米的小型车用来放牧和抄袭,太奢侈了。

叶慈在《马: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个因素》中指出,汉代以前中国和其北部邻居拥有的是一种矮小的本地土种马

马的驯化确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Carles Vila等对来自10个不同时代和地方的191匹马的细粒体DNA进行了研究,展示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支持家马是多地区或多次驯化的假说。马是一种很难驯化却容易野化的动物。因此有野马分布的欧亚大草原及其附近地区都有可能参与马的驯化活动。主要分布于东亚或蒙古草原的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与家马染色体数目不同,是一种不可驯化的动物。家马染色体数为2n=64,而普氏野马为2n=66,在生物学上不是一个物种。家马是由主要分布于中亚草原的塔尔潘[tarpan]野马[Equus Caballus Ferus]驯化而来。因此中亚古代居民是较早的驯马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每一匹马都要经过驯服[tamed]才能用于骑乘和拉车。因此,后来东亚居民学会和参与驯马的活动是完全可能的。蒙古草原的一些驯马岩画可为佐证。家马的传播过程亦是驯马技术或风俗的普及过程。驯马一直是游牧民的看家本领。

马驴杂交与染色体配对马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64,驴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62.马和驴的杂种——骡,染色体数63大宛汗血宝马可能就是杂种

早期战车的作用和轻骑兵一样,就是侦查、传令和追击,单人驾车完全可以完成这些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2~1992年在河南省安阳市郭家庄西南区进行田野发掘的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地M148是唯一一例古代羊车,羊车有什么用?小时候我坐过单羊拉单人的羊车,我觉得郭家庄单羊单人羊车是给幼年贵族学习驾车用的童车,是从单马单人马车学来的,而单牛拉犁时单人踩在上面的动作启发了单马单人马车的产生,估计古人在尝试用单马拉犁时发明了马车,最终成为单马单人战车的原型,而轨距1米的单马单人战车就是全世界轨距2米以上的双马双人、双马三人、四马三人战车的起源。但是这个要看郭家庄羊车和现代羊车的原理是否一致。

目前,对殷墟中出土马骨的动物考古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马牙、马骨在内的形态学的观察和测量、病理现象的研究、数量比例的统计、考古学文化现象的观察、古DNA分析和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析等一系列研究

河南安阳武宜村北地遗址出土马骨架117匹,但是全世界考古都对古代马的年齿、体型和肩高以及种类没有记录。最高大的马是英格兰纯种大挽马,肩高近2米。最小巧的马阿根廷的夫拉贝拉马,成年时才76 厘米,体重仅35 公斤左右。太原赵卿墓车马坑,马共计44匹,由北向南依次排放。马属蒙古马系,平均肩高148厘米。秦始皇兵马俑,马身长约203厘米,马首高172厘米,马肩高133厘米,马重约200千克,骑兵俑身高180厘米

骑兵的演变规律也是先有轻骑兵后有重骑兵

为什么不直接骑马?那个时候骑马风险大,连古希腊和罗马王政时代将军搞入城凯旋仪式都用马车而不是骑马,因为骑马为了安全姿势会很难看。《春秋左氏传》哀公二年(前四九三年)记载卫大子祷曰:「会孙蒯聩敢昭告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郑胜乱从,晋午在难,不能治乱,使鞅讨之。蒯聩不敢自佚,备持矛焉。敢告无绝筋,无折骨,无面伤,以集大事,无作三祖羞。大命不敢请,佩玉不敢爱。」图坦卡蒙据说就是死于蓄意设计的驾驶战车练习失事。清朝官服都还保留防摔伤的马袖,中外帝王继承法都有要求身体没有残疾,虽然没有严格执行,但是袁世凯的大儿子就是因为摔下马成了瘸子而撼动其父子霸业,直到近代的医疗技术都依然很差,周总理骑马摔下马后,送苏联后手也留下终生残疾。所以早期贵族选择单人战车,而估计下等人之类才骑马负责一些送信的活。

单马车,车轮直径1米,车厢才半米高,方便上下,危险较小

北方疏松土壤下拉犁的马和拉车的牛结合,诞生了马拉战车,最早的战车应该是双辕,和更早发明的牛车一样才对,单辕的设计,原本就很显得突兀,应该是在双辕车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战车衡和车轭首的设计,西方明显是在照抄中国但又四不像,明显与西方牛车衡和车轭首的设计不同。中国轭的设计明显源自双辕车

《左传定公六年》薛[滕州市]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7773469.html,/s/blog_57c4f8f10101nmn3.html

先秦的古书里唯一记载奚仲世系的,不是官修史书,而是被视为“语怪之祖”的《山海经》,更准确地说是《山海经》中的《海经》。因为《山海经》这本书本来是没有的,是汉代的刘向、刘歆父子在领校中秘的图书时,把古书《五藏山经》和《禹本纪》合编在一起,题名为《山海经》。[1]《五藏山经》就是《山经》部分,《禹本纪》就是《海经》部分。《海经》实际上是夏朝遗民的著作,[2]它里面记录夏代及其以前的诸多资料,十分古老,很多记载都是真实可信的古代史料,断非战国时代经过改编和整齐过的所谓“古史”可比。而其中记述的奚仲世系也应该是比较早的古传。

《山海经·海内经》云:“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海内十洲记·凰麟洲》:“武帝(汉武帝)天汉三年,帝幸北海,祠恒山。四月,西国王使至,献此胶(续弦胶)四两、吉光毛裘……吉光毛裘黄色,盖神马之类也。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

《墨子·非儒》曰:“奚仲作车。”

《管子·形势解》曰:“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圜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

《世本·作篇》曰:“奚仲始作车。”

《吕氏春秋·君守》曰:“奚仲作车。”

《荀子·解蔽》曰:“奚仲作车乘”。注:“黄帝时已有车服,故谓之轩辕。此云奚仲者,亦改制也。”

《新语·道基》曰:“奚仲乃桡曲为轮,因直为辕,驾马服牛,浮舟杖楫,以代人力。”

《说文解字·车部》曰:“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

《太平御览》卷七七三引《古史考》曰:“黄帝作车,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驾马。仲又造车,更广其制度也。”

《后汉书·舆服志上》曰:“至奚仲为夏车正,建其斿旐,尊卑上下,各有等级。”注:“《世本》云:‘奚仲始作车。’《古史考》曰:‘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其后少昊时驾牛,禹时奚仲驾马。’臣昭案:服牛乘马,以利天下,其所起远矣,岂奚仲为始?《世本》之误,《史考》所说是也。”

这些奚仲造车的说法应该也是从《海经》里来的,只不过把奚仲的儿子吉光传成了奚仲而已。郭璞为了解释这个问题,说:“《世本》云‘奚仲作车’,此言吉光,明其父子共创作意,是以互称之。”

这里很大的可能就是古传里是奚仲子造车,也就是奚仲之子吉光造车,而被误传成了奚仲。这种情况非此一例,再比如《艺文类聚》卷五引《尸子》曰:“造历数者,羲和子也”,是说古代羲和之子造了历数,羲和之子就是日月之神,日月之神造历数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到了《世本》里就说“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占日”、“占月”和造历的意思差不多;再到了《广韵·入声·二十三锡·历》下引《尸子》就直接作“羲和造历”,把“子”省了。奚仲造车的故事应该是与此同类。

只有谯周不采用这个说法,他认为黄帝已经作了车,到了奚仲的时候改用马拉车,他又造的车只是对车的改良而已。刘昭赞同谯周的说法,认为造车的起源很远古,不是从奚仲开始。唐代的杜佑《通典》卷六十四《嘉礼九》也是这个观点:、“昔人皇氏乘云驾六羽,出谷口,或云‘秖车’也。及五龙氏乘龙,上下以理。《古史考》云:‘黄帝作车,至少昊始驾牛,及陶唐氏制彤车,乘白马’,则马驾之初也。有虞氏因彤车而制鸾车。夏后氏因鸾车而制钩车,俾车正奚仲建斿旐,尊卑上下,各有等级。”

《墨子·非儒篇》“奚仲作车”;《荀子·解蔽篇》“奚仲作车,乘杜作乘马”;《管子·形势篇》“奚仲之为车也”;《吕氏春秋·君守篇》“奚仲作车”;《左传·定公元年》“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左传·襄公九年》“奚仲居夏,为夏车正,……盖夏初奚仲作车,或尚以人挽之,至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而车之用益广”。其它诸如陆贾的《新语》、刘安的《淮南子》、王充的《论衡》、许慎的《说文解字》以及《世本》等古籍均持奚仲作车说

秦本纪去夏归商

《史记》“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

阏伯(契),商汤十三世祖

...《左传》襄公九年称:“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于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

火是一个星星的代称

昭明,商汤十二世祖

相土,商汤十一世祖,十二世祖昭明的儿子,十三世祖阏伯(契)的孙子,一作乘杜,子姓,河南商丘人。

据《竹书纪年》记载:“(夏)帝"相"十五年,商侯"相土"作乘马,遂迁于商丘。”

乘马就是能搭载乘客的马车,也就是双马双人战车

甲骨文,单马单人的车叫“丙”,双马双人的车叫“两”

各国早期战车那种轻便的设计,预示着其原型是单马拉单人的设计。

两匹马屁股的宽度正好是4.85英尺(折合1435毫米)

1匹马屁股的宽度应小于1米

如果最早发明的车子是独轮手推车的话,更应该是先发明双辕单马车

单马变双马,也就意味着双辕变单辕,此时战车已经传到西方,西方不擅长做轮子,他们的做法是使用上翘的单曲辕,而东方则是呆板的在轮子上继续下功夫,轮子变大了,车厢被抬高来满足单直辕

王亥(?―约公元前1775年),商汤八世祖,商部族的第七任首领。十三世祖阏伯(契)的六世孙,九世祖冥的长子。子姓,又名振,河南商丘人。王亥服牛,服牛可能就是双牛拉车,欧洲和中亚公元前3000以前就开始用双牛拉车

《吕氏春秋·简选篇》“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于郕,遂禽。推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

《周礼天官大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左传》两于前,伍于后。广有一卒,卒偏之两。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左传用语有时平易,有时又很拗口,可能就是刻意原样保留作者无法理解的史料。两司马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

汤乘大赞是否是得到了其它方国的帮助所以从1个部落9乘增加到8个部落72乘?72*72=5184再加上车兵

《墨子·明鬼下》“汤以车九两,鸟陈雁行。汤乘大赞,犯逐夏众,入之郊遂,王乎禽。”

《夏代军事制度初探》杨升南 - 《郑州大学学报:哲... - 1991

每车1马1人,战车左右步兵8队576人,每队72人。

70*75=5250

我怀疑600人是真的,70乘是后人根据每乘75人算出来的

同一时期,中东地区使用战车的异族,入侵占领了大半个古埃及达100年。

表一:东西方马车车轮数据比较表(单位:厘米)

(陕西西安老牛坡、渭南南堡),山西霍侯的灵石、山东吕侯的青州苏布屯、滕州前掌大,也都有

舆(车厢)面积一般1平米,长方形、椭圆形、梯形都有

四、夏商周的井田制---开荒和肥力降低下的灌溉

《小臣墙刻辞”新释》刘钊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在甲骨刻辞中有一片非常著名的“小臣墙刻辞”。因辞中提到的主要人物名“墙”,任“小臣”一职,故学术界以“小臣墙刻辞”来命名。小臣墙刻辞最初归于省吾先生收藏,后转让给清华大学,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编号Y0699。该刻辞最初著录于胡厚宣先生的《甲骨续存》下915正、916反,后被收入《甲骨文合集》,编号36481正、反。刻辞长6?9厘米,宽3?9厘米,为骨版,正面残存55字,记录了征伐危方的一次战争和献俘礼,反面存36字,为干支表。字体属于黄类。该刻辞内容与占卜无关,属于记事刻辞。

1955年胡厚宣先生在《甲骨续存》序中评价该刻辞说:“其时代当属于帝乙帝辛,在十几万片甲骨文字之中,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殷末战争史料,即在周金文中,亦唯有小盂鼎铭可以仿佛似之。”

“小臣墙”三字前残去多少字现在已经不清楚,推测大概残去三至四字,其中肯定有关于时间的记载,可惜具体内容已不得而知。“小臣墙”的“墙”字作“ ”,乃“墙”字初文。“小臣墙”为殷代晚期一位重要的王臣,该人又见于下列两片无名组卜辞:

庚子,陈本命伐磨、百韦命伐宣方、新荒命伐蜀。乙巳,陈本命、新荒、蜀、磨至,告禽霍侯、艾侯,俘佚侯、小臣四十有六,禽御八百有三百两,告以馘俘。百谓至,告以禽宣方,禽御三十两,告以馘俘。百韦,命伐厉,告以馘俘。

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磨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

■■■■小臣‘墙’从伐,擒危(伯)‘髦’、小臣廿又四,馘千五百七十,俘百、御丙[辆]、车二丙[辆]、橹百八十三、函五十、矢千又百,献于大乙。用惟‘白印’献俘于祖乙,用‘髦’于祖丁。登甘京,易[赐]■。。。。。。

“又”字这个字很有趣,原本是为了防止误会添加的,却给现代人更大的误会,容易和“乂”弄错,而且通假“有”,经常被古人文字功底差的误用。

夏到商初,一车单马单人配8队576(8*72=576)人。方五十周里(也就是方七十商里,

也就是方百夏里)的小国,分为“中心十字”和“四角方块”,一个方块出4队两个8队共

16队,中心十字每边出2队共8队,一起是24队1728(1800)人,每队150人,一个正

队长、一个副队长和四个小队长,其中前排的180人十夫长有盾、5个城堡50人为弓箭手

每人20支箭、24人为小臣队长。养三辆单马单人的“丙”战车,车上绑有两个箭袋,箭

袋里各有20支箭,车兵有盾。

夏到商初,一车单马单人配4队600(8*75)人。方五十周里(也就是方七十商里,也就

是方百夏里)的小国,分为“中心十字”和“四角方块”,一个方块出2队四个8队,中心

十字每边出1队共4队,一起是12队每队150人一共1800人,其中前排的180人有盾、

50人为弓箭手每人20支箭。24人为小臣队长,一队150人,有正副队长和四个小头。养三辆单马单人的“丙”战车,车上绑有两个箭袋,箭袋里各有20支箭,车兵有盾。

危伯髦之战,步兵1600人阵亡、100人被俘、不到100人逃亡,两辆副车的领主阵亡,没有队长阵亡。危伯髦作为五行部落联盟的西方白族联盟的白印也被缴获。然后西方白族联盟的白印就给了姬昌?

少康“有田一成,有众一旅”,一成之地在西周也只能出三百家,现在要供养夏遗族600步兵,可见这些“落人”们有多悲惨.

商初到商中,一车双马三人配4队300人,方五十周里,养战车10两3000人,两边各5辆,每党鄙1辆。

夏朝初期主要以五行部落联盟的名义发动平叛战争

商朝初期主要依赖远方要地的殖民城维护统治,并以此开始干预各个部落的内部统治,激起了此起彼伏的反抗,特别是北方尧的后裔唐国实力强大。南方荆州的鬼方,则切断了商与湖北大冶、江西铜岭等铜矿产地的联系,迫使商迁都到北方的安阳。那时黄河使用的是古道,直通天津,安阳在黄河支流恒水。商设立幽州和营州,开发辽林的铜矿,在武丁时期重新征服了鬼方。安阳切断了唐国与东方淮河“人方”的联系,商朝废除了梁州,开始联合“周”征伐唐国。

商中到周初,一车四马三人配2队150人,方五十里养战车25乘3750人

周朝初期主要靠封建亲戚来代替原来各个部落的世袭首领管理地方,打破原来的部落血亲,实现民族统一

西周早期康王二十五年的小盂鼎(枟集成枠5.2839)小盂鼎道光初年发现,遗失于太平天国之乱

盂以多旂佩鬼方子囗囗入南(?)门,告曰:王令盂以囗囗伐鬼方,囗囗囗聝囗,执酋三人,获聝四千八百又二聝,俘人万三千八十一人,俘马囗囗匹,俘车卅辆,俘牛三百五十五牛,羊卅八羊。盂又告曰:囗囗囗囗,乎蔑我征,执酋一人,获聝二百卅七聝,俘人囗囗人,俘马百四匹,俘车百囗辆。

这是一次攻击加一次追击,所以后者俘虏的百多人都是驾着百辆战车的,明显是残兵,而且没有牛羊的战利品。值得注意的是,从南门入,而且羊不多,说明鬼方是在南方。如果牛车是一车一牛共360辆,那么马车就是一百二十一辆,卅应该是二十的误读。总共18000人的鬼方军队,120辆战车,一车四马三人配2队150人,鬼方依然是商朝的编制。

《诗经·小雅·信南山》孔颖达《疏》引《左传·成公元年》服虔《注》引《司马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有戎馬一疋,牛三頭,是曰匹马丘牛。

这也能侧面佐证最早的战车是一匹马拉的,所以一辆战车配三辆牛车

周初到周中,一车四马三人配1队75人,

周中到秦朝,一车四马三人配1队75人1队25人,方五十里养战车50乘5000人,每党鄙5辆,每成1辆。

指挥用的辂,大鼓架设在中间,驾驶员是在左边的,不然会不平衡翻车

《左传·成公二年》:“邴夏御齐侯”,“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战斗开始后,“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解张“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郑丘缓“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夏的100亩相当于商的64亩相当于周的50亩,罗马古代8万壮丁出兵1万9,夏应该也是8000壮丁出兵1800

南泥湾

1939年陕北留守兵团全年开荒25136亩,收获粮食38.85万公斤.平均亩产20多斤的地还在这里。陕北1958年新修的水平梯田,当年亩产 200 斤,为坡地亩产的4倍,也就是说一般坡地当时亩产也才五十斤.这还是五八年报的数,条件好的多,而数字保不准还有夸大。

到1944年,三五九旅共开荒种地26.1万亩,收获粮食3.7万石,养猪5624头,上缴公粮1万石,达到了“耕一余一”。广大官兵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弯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我们从产量来判断一下,26.1万亩产量最高3.7万石,一石120斤,就是440万斤,平均亩产17斤。

北大荒

1949年,“查育一号”经小区直播实验,创造亩产467公斤的高产纪录。

新开荒的地,产量是很可怕的

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

商尺短于西周尺,商百亩当西周64亩

100*0.8=80,80*0.8=64,64*0.8=51.2

《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一夫)五十(夏亩)而贡[用钺绑成的铲子拱地],殷人(一夫)七十(夏亩)而助[挥舞用钺钻洞绑成的锄头锄地],周人(一夫)百亩(夏亩)而彻[用人或牛拉犁来犁地]:其实皆什一也。随着耕作技术的改良,生产力提升,单人所能负责的耕种面积增加了。

变化有四次到五次,随后人力井田就被商鞅的牛拉犁长田代替

源往往转化成了4匹马和一辆车,因为4匹马和一辆车比200人的战斗力更强,特别是战车形成集群时。拿破仑说过,5个法国兵打不过3个游牧骑兵,但是3000个法国兵彼此配合可以轻易打败上万游牧骑兵。

所以感觉夏商周的井田出赋没有变化,实际上同样面积,夏朝才出兵1000,周朝却要出兵5000,只是转化成了更多的战车。

少康当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一成之地在西周是方十(周)里,出三百家200兵,现在要供养夏遗族600步兵,虽然有当“落人”的困苦和积极发展农业背后的无奈,但也是夏朝生产力低下,同样面积必须要求比周朝更多人力参与进来的一种写照吧

三、武丁到武王的战车的存在意义---骑士们离开自己的步兵,汇聚成重骑兵队

随着车载人数的增加,双马战车变慢了,这预示着战车不再作为轻骑兵,而战车的数量也增加了,汇聚起来的25辆战车已经可以击溃持短兵的3000步兵,步兵的武器也开始越来越长,越来越重视结阵,6这个公约数的便利性越加体现。

《甲骨探史录》1982年的杨升南《略论商代的军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早期奴隶社会比较研究》1996年第199、201页的宋镇豪《商代军事制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的宋镇豪《商代史·卷9:商代战争与军制》

《中国文学》1983年新7期的严一萍《殷商兵志》、香港中文大学1997年《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的王宇信《甲骨文马射的再考察》、文物出版社《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2003年的刘一曼《略论商代后期军队的武器装备与兵种》

可能先有72后有75

《周易》中有8个单卦和64个复卦,把它们集中在一张纸上,重新进行排列组合,结果发现64个复卦原来是由8个单卦两两交错重叠而成。于是,按照《周易》中干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先后次序重新组成新的六十四卦序,然后将8个单卦的数字分别代入各个复卦的上下部位,再将每个复卦的上半边数乘以8,加上复卦的下半边数字,得到该复卦的数字和,经过这样简单的换算(即易),结果一串有规律的、十进制的连续自然数1至72从72幅卦象图中显现了出来。

研究者认为,《周易》八卦图,是古代人用来进行十进制数学计算的数字记录符号。与现代人不同的是,古代人的十进制数以“72”为最大,而现代人以“100”为最大。据此认为,“卦”就是一串数字的意思,“卦名”就是古人读数的音符。而《周易》指的是数字和用来表示数字的八卦符号,相互之间周而复始的易换。

《墨子·明鬼下》大战于甘,王乃命左右六人,下听誓于中军。曰:‘有扈氏威侮五行(黄白红绿黑五族联盟),怠弃三正[政],天用剿绝其命。’有[又]曰:‘日中,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且尔卿大夫庶人,予非尔田野葆土之欲也,予共[恭]行天之罚也。左不共[攻]于左,右不共[攻]于右,御非尔马之政。若不共[恭]命,是以赏于祖,而僇于社。”

殷墟侯家庄M1004出土了731矛,10个一捆,应该就是5辆战车配属的11支矛,主车两支作为标记,步兵720支矛,一说360个矛,也就是5辆战车,铜盔100多个,也就是甲士头盔、铜戈370把,墓内殉人13个,体现了前排用戈,后排用矛。141盔只是台湾的7箱,大陆还有2箱,一共145,一说戈也有722把,只希望未来能每个残件的铅锡铜比例进行测算和归类,M1003一说M1004有车饰、皮甲皮盾

盔中部有脊棱,顶中部竖立一个小圆管,盔的横断面呈卵形,外表铸有瑰丽的纹饰,主要纹饰可分牛、羊角等兽面五种(大鼻鬼盔、狮耳蝙盔、狗耳蝙盔、大圆眼盔、死鱼眼盔)。《殷墟1004号王墓出土青铜胄研究》大陆保有360片大小残片,并成功复原出两个头盔。值得注意的是,台湾保有部分在盔上发现铭文和符号共16种47个,计有“贮”、“合”、“鼎”等铭文,估计正好是5车,每车5种(车将、步兵左队长、左副队长、步兵右队长、右副队长,步兵的头盔在财产上是属于家族的,而且首级也没有辨识价值)小屯C区M20车马坑出土的商代3人战车上,车右与车左均各有1弓和1戈⑩

殷墟1004号墓出土兵器的记录有很多矛盾。贵所官网说出土了矛730个,但是以前的资料显示是731个,是否是当年数错了,你们之后重新数过?矛的木杆的长度,你们有没有曾经根据墓道的宽度估计过?是否是特别长的长矛,可以跨过好几排人进行攻击,类似后世的瑞士长枪兵。戈的长度呢?看形制不像是胡戈。戈的长度有没有估计过呢?戈上刻字为何会标明为"矛"呢?殷墟博物馆则说是矛360个、戈370个。这个360、370是否是当年遗留在大陆的箱子,还是台海两地的合计呢?1001号墓外东侧出土过36个青铜胄和皮甲的士兵,36这个数字为何会屡屡出现呢?和孔子的72弟子有何关系呢?《殷墟1004号王墓出土青铜胄研究》一文曾经对青铜甲胄进行过铜铅锡比例测定,贵所是否也曾经试过通过类似的方法分类那141个青铜胄的残片呢?兵器和头盔的数量有可能是解开晚商到西周军制的关键,从而关联出井田制和军队总数还有人口基数和粮食产量之类的大量数据。《殷墟1004号王墓出土青铜胄研究》一文说商朝青铜器都有放射性,可能是因为当时中国只有四川有锡矿导致,姜子牙攻击蜀国,断了商的锡矿来源。

1001号东侧有小土坑31个,排列比较对称,其中22个坑内发现36个头戴青铜盔甲,身披皮甲的士兵。这个大墓葬的是225个奴隶,12条狗,15匹马

单马单人战车加宽成三人车后再加上两匹骖马,可能是夏朝的发明,而商朝的发明是两匹服马的双人车,二者结合就是驷马的三人车了

殷墟甲骨文中有称作“胄”(《合集》36492)的武冠,字形象胄顶有缨饰。《说文》云:“胄,兜鍪也。”清段玉裁注:“兜鍪,首铠也。按古谓之胄,汉谓之兜鍪,今谓之盔。”形制有6至7种。传世品中也有出于安阳的一件青铜胄。[63] 1978年山西柳林高红一座商代武士墓中,也发现一顶青铜胄,胄顶有钮可作系缨之用。[64] 1989年江西新淦大洋洲商墓,也出有一顶青铜胄,顶部一圆管用来插缨饰。[65] 1001号大墓东侧一殉葬坑M2124出土有一顶皮胄,唯形制已不详,两侧残留有铜圆片饰品。[66]

乙七基址之南,發現了五座車馬坑:YM40、YM20、YM202、YM45、YM204,坑皆南北向,中間三坑,東西兩側各一坑,成品字形排列,YM40居中。若將這五座墓視為一個組群,可以看出前方有三個橫墓及五個五人墓;西方即右方,有二十七個馘首墓;東方即左方,有幼童墓、跪葬墓、單人俯身葬墓、隨葬器和羊坑。從整體觀之,應該是以這五座車馬坑為中心,構成一組擁有車前隊和車右隊,

面向南方的車陣。

似乎武丁时期都依然在使用木框架用席子包裹的轻型战车。这种席子的编制技术还传到了埃及的战车。

石璋如根据1936年小屯宫殿区发掘的M20和M40的车子残迹,车箱前端呈簸箕形,后部则很可能没有栏杆。或许夏商早期的战车才是世界战车的鼻祖,一个在夏朝就已经有和现在日本房屋一样的复杂木制建筑的文明,也只有用木头盖房子的中国能诞生战车。商周战车已经变化很大了,相信夏商之间战车变化更大,最早的战车甚至可能是竹子做的。《尔雅释器》“舆。革前谓之鞎,后谓之笰;竹前谓之御,后谓之蔽。环谓之捐,镳谓之钀,载辔谓之轙,辔首谓之革。”《仪礼·既夕礼》“主人乘:恶车:白狗幦蒲;蔽、御以蒲菆;犬服,木錧,约绥,约辔,木镳;马不齐髦。主妇之车亦如之,疏布裧。贰车:白狗摄服,其他皆如乘车。”《从出土的先周时期的马具看/ ,先周时期的周人无疑已掌握了驭马驾车技术。邹衡7 《论先周文化》,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中国的驯化马是在商中晚期突然大量出现的,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西安老牛坡、山东滕州前掌大等商中晚期的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用于殉葬的家马。而在商早期,至今没有发现驯化马的迹象,推测是商代中期传入。商王武丁之妻妇好墓出土有玉马,如此在公元前1250年左右中国已有马。中国本土当然也有马,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就发现了马骨,记录比较准确的有6处,绝大部分集中在黄河中上游,甘青地区是主要发现地点。到了龙山时代,发现马骨的遗址扩展到了黄河下游。但这些马骨都是中国土生的普氏野马,

是作为猎物以补充人们食用的。这种马的染色体与乌式驯化马有较大的不同,动物学家们认为其不可能被驯化。

从孟菲斯逃到底比斯的古埃及学会了使用战车后赶跑了异族。公元前1285年,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卡迭石战役与赫梯争夺叙利亚地区统治权。赫梯出动了2万余人的兵力,包括2500到3500辆双马战车,每辆战车配备驭手1人、士兵2人。埃及的马匹是古老的小体型种,车体较轻,轮子只有四根辐条,只能配备驭手1人、士兵1人。战车同时传到了希腊和克里特,最后,印欧人的后裔凯尔特人迁徙到苏格兰,最后一次向罗马人凯撒展现了战车的魅力。

《逸书周书度邑》维天建殷,厥征天民,名三百六十夫,弗顾,亦不宾灭。用戾于今。

乙七宗庙,葬有一组5辆战车,另有一组6辆战车、600多殉人。

夏代军事制度初探杨升南 - 《郑州大学学报:哲... - 1991

每车1马1人,战车左右步兵4队288人,每队72人。

《甲骨文合集》5825“丙申卜,贞:戎马,左中右,人三百”

每车2马2人,1个皮甲皮盾铜胄御者,1个皮甲皮盾铜胄甲士、2个戈、2个矛、两个弓。战车左右步兵4队288人,每队72人,用矛,6排,每排12人,第1排有皮甲铜胄,应十二地支之数。每车一族,铜胄各族不相同。

殷墟1004

《商代战争与军制》2010年11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登人三千,呼战

丙午卜,毂贞:勿登人三千乎[呼]伐舌方,弗其受有又[义]。(《金》524)

庚子卜, 宾贞: 勿登人三千, 呼伐舌方, 弗其受有又[义]?( 《合集》 6169 宾组)10.

贞,登人三千,乎[呼]伐舌方,受有又[义]《合集》

丙午卜, 觳贞: 登人三千, 乎[呼]伐舌方, 受有又[义]?(

己未卜,。。。。。。贞:王登三千人乎[呼]伐蛮方。灾。(《续存·下》300)

登人三干乎[呼]伐土方??《合集》

丁酉卜,敖贞:今载,王共人五千

丁酉卜,殼贞:今春,王登人五千正[征]土方,受有又[义]。三月。(《后·上》31·6)

丁酉,贞:王作三师,左中右(《粹》597)

辛巳卜,争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一万,乎伐口方。 (《英国》150)

一个近卫旅,5辆战车,每车4马3人,1个王,1个御者,1个护卫。战车护卫步兵4队240人,每队60人,用戈,6排,每排10人,第1排有皮甲铜胄,应十天干之数。

四个氏族旅,每个旅5辆战车,每车2马3人,1个皮甲皮盾铜胄御者,1个皮甲皮盾铜胄甲士、2个戈、2个矛、两个弓。战车左右步兵2队144人,每队72人,用矛,6排,每排12人,第1排有皮甲铜胄,应十二地支之数。每车一族,铜胄各族不相同。殷墟1004号墓南墓道720+10+60=790人,四个墓道就是3160人,这个可能就是甲骨文里的商王主力师的三千军队,盘庚迁都到此地时,估计和二里头夏墟差不多只有3万人以上,所以建立了三千人的正规野战军队,再加上后勤部队,可能就是6出1。古罗马共和军队也是左右两个60~80人的百人队组成一个中队,每个百人队6排十几行。罗马和皮洛士打学会了希腊的营寨,和迦太基打学会了腓尼基的海战,和汉尼拔打学会了非洲骑兵的两翼包抄,和安达卢西亚土著打学会了西班牙的短剑,当初发明棋盘阵,估计也是和对手凯尔特高卢人学来的,而凯尔特人来自东方,很可能这种左右小队联合作战的模式就源自东方。殷商M1004大墓四个墓道的这三千人,分成前后三条战线,前两条战线每条1460人,分左右两阵各5辆战车和他们的氏族步兵144人,第三条战线是王的240人。车兵们负责往来穿插扫荡小方阵之间缝隙处突入的敌人,二线部队则在必要时替换下疲惫的一线人员。

四个氏族旅加一个近卫旅,五个旅25乘战车组成一个师。遇到大的战争,再结合殷墟附近的卫星城的各个族旗下的仍采用早期制式的300人,10个300人10乘组成一个师,一共两个师,加一起就是三个师,也就是一个军。

杨升南:《卜辞中所见诸侯对商王的臣属关系》,见《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版。

先生您好:

有關日前您提出的問題,回覆如下:

1. 有關矛的數量:在1004號墓中共出有731件銅矛,其中1件出於盜墓的擾亂坑,730件出於墓南道北段(370件出於

第二層,360件第三層,參頁33-34、頁145-154)。您所提到矛360个、戈370个,應為誤植。

2. 有關戈的數量:在1004號墓中共出有72件銅戈,其中2件出於盜墓的擾亂坑,70件出於墓南道北段第二層。(參頁

33-35、頁154-157)

3. 有關戈柄的長度:發掘當時仍可見木柄痕跡,根據測量全長1.0m,上段0.58m長、塗紅色,下段0.38m長、塗白色,

底端鈕塗紅色。裝按在戈頭上,上端伸出銎上緣約0.015m(參頁33-35、圖版26)。矛的長度,同樣可因木柄遺留確認至少有

0.2m長(全長未知),且木柄塗紅(參頁33-34)。

4. 青銅甲冑(頭盔)的測定:本所副研究員內田純子,曾對所藏青銅頭盔進行分析,成果請見内田純子、飯塚義之,〈中

国殷墟王墓発見の高錫青銅頭盔の化学分析〉,三船温尚、清水康二、長柄毅一編,《アジアの高錫青銅器―製作技術と地域性》―平成22年度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術振興会国際研究集会,(東京芸術大学美術学部,2010年11月),頁39-46。

5. 有關於青銅器有放射性的問題,是您誤讀田建花與金正耀的文章,鉛具有四種同位素,其中只有鉛264是地球生成時

原有的,其他的三種都是經過放射性元素(鈾與釷)經過衰變產生的子元素,但是四種鉛同位素本身都不具有放射性。該文的意思是,青銅器中所含的鉛有相當是來自放射性元素衰變的子元素,可以指示青銅器中鉛料來源的地質訊息。

耑此順頌

研安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組員張志明

電話:27829555#652

傳真:26523105

地址: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2段130號

五、马拉战车模型必然起源于中国

战车起源历来存在东方说和西方说,西方说主要是西方学者、日本学者和我国台湾、河南宁夏的回族和满族、维族出身的学者,东方说全部只限于中国汉族学者

关于牛拉、骡拉战车等等马拉战车的起源,我推荐去看《军事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金玉国的《古代车战考究》

夏含夷注意到甲骨文中“车”出现于武丁后期,仅十六见,其中至少五次是人名或地名,另外四次似乎来自一次占卜,却至少有十三种不同的写法。他推测这种不稳定的写法表示当时是新近接触马车,正如现代语言中的外语借词的标准化之前有一个即兴变化阶段。但是甲骨文外形如车的未必表示车的意思,金文也有车的变体但不仅仅用来指代车而结合前后文有更复杂的含义

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上确实没有文字,甲骨文写法不统一,是殷墟早期甲骨文的通病,与其因此说战车是外来货,不如说象形文字才是外来货好了。这个早在《华夏考古》1988年第1期,翟德芳的《商周时期马车起源初探》就已经论述过了

《商周时期马车起源初探》以目前的材料看, 商至西周的马车形制大体经历了以下变化车轮直径渐小, 辐长随之缩短, 辐数加多) 两轮间的距离?轨宽。加大, 载长渐增加, 西周时有长达半米的长载, 这样, 车轴也随之变长) 车辕前端渐趋上翘, 辕的总长逐渐增加,车衡也随之有变长趋势。马车的铜构件也是从无到有, 日益广泛。在车马饰的制作上也日趋精细。在车马饰物的发展史上, 较典型的是辖和扼。早期辖如殷墟十三次发掘0 所出土的马车上的木辖,其上套一铜质辖套/ , 这种辖套的头部稍后作出兽形。

后来如孝民屯二号车, 辖首成为铜质的兽头, 辖身仍为木质。西周早期出现铜辖, 其普遍应用要晚到西周中期。从扼的形式变化上也可以找出其演变的规律最早的用于系驾的扼是木质的, 仅在扼首、扼腰和扼脚附铜质套管和箍以加固, 稍后出现铜质外壳内包木骨的形式。

这种现象证明, 商周马车上铜质构件的应用, 是为了增加它们的耐用性能而采用的技术措施, 其目的是逐渐采用铜质构件以取代

那些不耐用木质构件。这种技术上的改进反映出逐渐完善马车制造技术、马车结构的过程。马具的组合也有相似的变化。在商代后期, 具有实用意义的马具主要是马衔和马镰,其它则是铜泡之类, 但其大部分马衔、镰是非金属制品, 铜质的较少。

进入西周时期,各式当卢广泛应用, 且有用于马髻上的各种节约、革丧具上的各种铜饰以及马面上所附的兽面挽饰等。这些马饰种类繁多, 形制多样。铜质衔、镰使用极广泛。铜镰有圆形、方形、耳形等形制。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教案背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重要概念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等; 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分析并理解三者之间的渊源继承关系。2.过程与方法:学会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并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与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理解中国当今改革的必要性和挑战性。 教学课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作为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二是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明确的主要概念有二个:宗法制和分封制。 &学情分析 这一时期年代较为久远,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上的理解也显得深奥困难些。作为第一课,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补充适当的资料如文字、实例、实物、图表等,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使学生的理解失之于空洞,滞之于表面。 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 1、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教材,完成学案课前预习部分。初步认识本课基本知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从明朝的监察制度中浅析明中后期吏治腐败的原因

从明代的监察制度中浅析明朝中后期吏治 腐败的原因 【摘要】: 明朝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得比较完备的形态。它体系严密,纵横交错,既包括对人的监察,也包括对事的监督。在如此完备的监察制度下,明代在中后期任然出现了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吏治极端腐败的现象。上至天子,下至县令,受贿行贿已是司空见惯。太祖朱元璋定下的严刑峻法也不过三代便在贪墨之风中为人所淡忘。这一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本文主要从明代的监察制度中浅析明代吏治腐败的原因,希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可以为当代我国官僚的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明代监察制度吏治腐败原因 近二十年来明代监察制度学术研究回顾: 明代的监察制度作为中央集权模式系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近二十年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明代的监察制度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明代监察制度的组织构成的研究。

关于这方面内容的研究比较出名的有罗辉映先生关于明代监察内外系统的研究;丁易先生关于特务政治的研究;钱晓鸿关于广义与狭义监察概念的研究;方志远、林乾、刘秀生等学者关于督抚的研究以及明朝监察机构特色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明朝监察组织构成中的一些疑惑而进行的。 二、对明代监察制度中内阁、言官与皇帝的关系的研究。 随着对皇帝与皇权研究的深入,监察与皇权的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皇权与科道监察的关系上主要以言官与皇帝的关系为研究的主流。在这方面的研成果有很多。涉及此类研究的文章也比较多。如:余兴安《明代考选科道制探析》;孙与常《明宣宗对监察职官的考核与罢黜》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关于明代监察目的的研究。 关于明代监察目的的研究,主要是从监察作用的划分,明代中后期言官在政治制度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在这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是侯明先生。 总的说来,关于明代监察制度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但研究主要集中在监察制度本身的层面上。大多数学者都是把它放入中央集权模式的系列研究中,很少有学者将明代的监察制度作为另一社会现象产生的的原因来进行研究。因此,从明代的监察制度中探析明代中后期吏治腐败的原因还是比较有创新意义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旗帜》观后感12篇

《旗帜》观后感12篇 《旗帜》观后感内容简介;是突出了党史的主题主线。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反映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是开展党史研究和宣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这是实事求是地认识党史、客观准确地表达党史的必然要求。90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潮流,在坚定追求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最崇高理想的过程中,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旗帜》充分展现了这个主题和主线,形成了排山倒海、一以贯之的恢弘气势,唱响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的激越礼赞《旗帜》观后感由爱师范文整理详见范文 1篇 我观看了大型文献片《旗帜》,《旗帜》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各部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献片。《旗帜》共有 10个篇章。看了这部记录片我很受教育。 90年前,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国家、人民是怎样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辱,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经历许多艰难困苦和艰苦卓绝的斗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直至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后,四化建设突飞猛进,克服了许多困难,取的了巨大的成就,让中华民族在全世界扬眉吐气。短短90年,执政60年,改革开放30年就使一个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落后中国,变成世界最强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愧于历史的不朽功业。 今朝给予我们光荣梦想,更给予我们责任使命,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2篇 观看《旗帜》是一次学习党史的契机,是一次对信念的洗礼,是一次激起昂扬斗志的疾风暴雨。片中的每一幅珍贵的照片和充满激情的话语,如此震撼心灵,先辈们豪迈的英雄气概、务实的模范作风和高昂的工作态度,一代代薪火相传,他们为祖国、为党、为人民奉献终身的使命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口上,鞭策和激励着我。 纪录片中,在与敌人斗争困难重重的危情时刻、在建设初期贫困边远的山间乡村、在西方封锁科学攻坚的关键领域、在百废待兴建设祖国的每时每刻,都有共产党员走在前、冲在前、奉献在前。

1.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新人教必修1)

1.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讲述内容】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设问: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还有一点值得同学们注意的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 设问: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这是一种退步呢,还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呢?为什么原因何在?传说中,禹一方面奉行“禅让”同时也积极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虽推举伯益为首领,但启凭借实力夺取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从而结束了这种军事民主制的历史,此后王位世袭制确立,它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形式,保持着王位在家族内部的承继,“家天下”的局面从此确立。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开始,它用“天下为家”的局面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平等和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的局面,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因为奴隶社会形态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从夏朝开始就已经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对于夏商的政治制度,可以引导学生课下去搜集有关夏商的官位及其职能的文献和考古资料来进一步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最后教师给学生概括指出: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就已经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最高的时国王,中央有相、卿士,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奴隶制的等级关系已初步确立。对后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二、西周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武王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纣王逃回王宫,自焚而亡,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设问:西周建立后,为什么要建立分封制度呢? 西周政权刚刚建立不久,武王姬发即因病而亡,成王姬诵年幼即位,由其叔父周公姬旦摄政。当时,管叔、蔡叔、霍叔作为宗亲诸侯,被封于殷都周围监视殷商遗民,谓之“三监”。他们不满周公摄政,勾结纣王之子武庚及东夷部族发动叛乱。周公毅然平定内乱、率部出师东征,西周政权才得以稳定。面对周初出现的内外叛乱,周公敏锐地意识到,没有一套完善的典章礼仪制度和宗法等级秩序,单靠武力征服或刑罚镇压是不能实现社会安定和国家大治的。为此,他主持进行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建立起一套典章礼仪制度与宗法等级秩序。 设问:分封制度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⒈主要内容及特点 讲解分封制时,可以先给出学生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材料二据史料记载,周初封建的诸侯,主要是同姓(姬姓)子弟;《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纪检监察]明代监察制度特点

[纪检监察]明代监察制度特点 纵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历史,处于封建社会后期的明代监察制度尤为引人注目,不仅颇具特色,而且较为完备,使得封建国家的监察职能空前强化。 一、机构完善 经过历朝的发展与完善,明代逐步形成了网络状的监察体系,监察机构多样,互相独立,层层监督,严密布网。从中央到地方,主要监察机构有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和提刑按察使司。 (一)都察院 都察院是中央监察机构,职责是:肃正纲纪、辨明冤枉、考察百官等,对官吏的权力和效能进行全面监察。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除监察十三省官吏外,还协管两京(北京、南京)及两直隶衙门。监察御史既监督本监察区的卫所,又监察中央直属机关,都察院也在御史监察之列。监察御史平时归都察院管理,但在履行职能时,又不受都察院控制,直接对皇帝负责。御史出巡回京,直接向皇帝汇报,不经都御史转呈。 (二)六科给事中为了加强对朝廷六部的监察,在六部之外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若干。六科职责是辅助皇帝御批公文,代天子察百事,弹劾违法的官员,监察和审核属于六部的所有日常事务。 (三)提刑按察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属于地方监察机构,主管司法,兼弹劾之事。据记载,在京都察院及十三道,在外按察司,俱称风宪衙门,以肃政饬治为职。按察使的职责是监察地方官员,体察当地民情。综上所述,明代的监察体系中都察院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可以监督所有大小官吏。六科给事中主要负责对六部官吏的监察,同时又与都察院互相监督。在地方设立的按察司负责对所在地区的所有官吏实施监督。按察司有相对的独立性,且有较大的权力。 二、监督形式多样 明代统治者对监察机构进行改革的同时,还设置了多种监察形式,以保证监察信息快速、准确收集,保障监察机构职能有效发挥。 (一)巡察 皇帝和中央监察机关定期出巡或临时派遣巡按巡视地方,称为巡察制度。“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巡察一直是统治阶级强化统治的监察手段。巡按御史代表皇帝巡视地方,即是文学戏剧作品中提及的“八府巡按”,专门负责监察,权力极大。巡按御史没有固定办公地点,不常驻一地。巡察官员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受其他部门干

夏商周年表

夏商周年表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把我国的历史纪年由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弥补了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一大缺憾。根据这份年表,我国的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约为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年表还排出了西周10王具体在位年,排出了商代后期从盘庚到帝辛(纣)的12王大致在位年。 夏商周年表 夏朝(公元前2224年──前1766年) 称谓嫡亲在位时间在位年限 禹鲧子前2224年~前2198年在位27 年 启禹子前2197年~前2189年在位9 年

太康启子前2188年—前2160年在位29年 仲康太康弟前2159年—前2147年在位13年 相仲康子前2146年—前2119年在位28年 少康相子前2079年—前2058年在位22年 杼少康子前2057年—前2041年在位17年 槐杼子前2040年—前2015年在位26年 芒槐子前2014年—前1997年在位18年 泄芒子前1996年—前1981年在位16年 不降泄子前1980年—前1927年在位59年 扃不降弟前1926年—前1901年在位21年 廑扃子前1900年—前1880年在位21年

孔甲不降子前1879年—前1849年在位31年 皋孔甲子前1848年—前1838年在位11年 发皋子前1837年—前1819年在位19年 癸(桀)发子前1818年——前1766年在位53年 先商时期(公元前24世纪——前1767年) 称谓在位时间在位年限 契(帝喾子)?? 昭明?? 相土?? 昌若?? 曹?? 冥?? 王亥(商高祖)?? 王恒?? 上甲微?? 报乙?? 报丙??

明代盐政经济的剥削机制及其形式上的演变

明代盐政经济的剥削机制 及其形式上的演变 李 珂 明代盐政经济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从洪武初年盐业产销体系的建立到弘治五年(1492年)叶淇的盐法变制为前期;从弘治五年到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纲运法的产生为中期;万历四十五年以后至明亡为晚期。本文着力探讨前中期开中盐法的剥削机制和表现形式的运作与变化,而晚期的纲运法下启清代盐政之先,另成体系,不在此探讨。 一 明代盐政经济剥削的前提条件 明代盐政经济剥削机制得以建立并且运作的物质前提和组织前提,是盐业生产系统和盐货运销系统的建立。 (1)盐业生产系统的建立。 明代盐业的生产系统草创于洪武前后。“太祖初起,即立盐法,置局设官” 。“都转运盐使司丙午年(1366年)初置于两淮,吴元年(1367年)置于两浙,洪武二年(1369年)置于河东、陕西、河间长芦、福建,五年置于四川纳溪、白渡二盐马司及四川茶盐都转运司,……盐课提举司亦始国初,亦渐增设” 。“洪武二年置山东都转运盐使司” 。“国初盐法设转运司者六、提举司者七、盐课司以百计” 。 盐业生产系统的内部管理结构是一种纵向隶属关系。都转运盐使司的长官为都转运使,盐课提举司的长官为提举。“都转运使掌鹾事以听于户部,……凡分司、盐课司、盐仓、批验所各以僚属分任其事,而都转运使总领之。”“提举掌盐课之事以听于户部,其职掌如都转运使,僚属亦如之” 。所以,行政系统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户部,是盐政经济的中央领导机构;第二层为都转运盐使司和盐课提举司,为各地区盐业经济的总领,直接受户部领导;第三层为盐课司(盐场)、盐仓、批验所等等,这是盐业经济的基层单位,直接控制和监督着灶户的盐课生产与征收,是政府进行盐利剥削的生产基地。 各司的盐课产量都有严格的规定。“凡天下办盐去处,每岁盐课各有定额。年终各该运司并盐课提举司将周岁办过盐课出给印信通关,具本入递奏缴” 。从生产能力上看,“天下盐课以两淮为多,浙次之,长芦次之……”,洪武时,全国总计“岁办旧额一百一十七万六千五百二十五引” 。这些盐课的生产负担当然就落到了广大灶户的身上。 为了监督和管理灶户的盐课生产与征收,各场灶户被编于严格的组织规范之中。政府发给灶户的生产资料各有定数,规定了灶丁的盐课各有定额。“国初立法聚团公煎,丁荡有额,锅盘有数,盐斤有限。又置有稽煎、稽买、稽卖等簿契” 。从各场的组织形式上看,“场立官一人,大者二人,团立总催十人” 。“每场有团有灶,每灶有户有丁,数皆额设。每团里有总催,即元百夫长,数亦有定,一团设总催十名,每名有甲首” 。灶户在总催的分管之下,聚团煎烧,以互相保举,防止私煎,由总催负责监督盐课的生产与征收。各司盐课在征缴和汇

必修一历史夏商周政治制度练习题

必修一历史夏商周政治制度练习题2012-12-7 1.西周根据宗法制和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机构。这种做法 A.便于中央直接控制地方B.使国家政权从松散趋向严密 C.仅凭血缘关系维系统治 D.深刻影响秦朝以后的政治制度 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4.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5.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为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③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7.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8.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 .10《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

浅论明代监察制度

浅论明代监察制度 我国监察制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于殷商和西周。从秦代开始,正式置御史府,秦汉以后形成制度。魏晋以后,制度日臻完备,至隋唐时期,监察制度开始法律化、定型化,日趋成熟。宋元时期,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到了明朝,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日 益向极端的君主专制方向发展,封建监察制度也更为完备和严密,为明朝统治树起了一根支柱。明朝监察监督机制有其独特之处,但亦因时代存在许多局限性。 一演变 明朝的监察制度,大体上包括了御史制度、言谏制度、地方监察制度、法律制度等,这些制度大都由前代沿袭而来,到明代逐步完善。明代统治者总结了历史上历代治理国家的经验,尤其是吸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对于官吏的监督与纠察、强化“天子耳目”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使明代的监察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 其一,御史制度上的创新。明初曾一度效仿元制设御史台,掌监察,之下亦效元制设殿中司和察院,成为国家三大府中尤为重要的。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使台,正是创设督察院,两年后又对其内部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从而完成了台、察合一的制度创新。建文帝明世祖等后继者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都察院是专门负责维持封建国家机关以及官吏纲纪的部门,“职责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1]成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总揽全国监察事务。它是正二品衙门,其主要工作人员是各种御史。主官左、右都御史各一人(正三品),其下有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正四品),左、右1111都御史各两人(正五品),以地区划分的十三道御史若干人(正七品)。他们按地区和业务分工,负责对全国各方面的监察工作,权力甚大,无所不监。因此在人选和任用上,明朝极其慎重,要求也非常严格。督察院的御史是最直接维护朝廷封建统治利益的人物,所以他们的职级虽然较低,但权力很大,这强化了中央对百官的监察权力,旨在使各衙门不能独断、加强皇权,促成了明王朝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之制度的建立。 其二,言谏制度上的发展。1367年,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给事中,洪武六年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六科给事中初设,至洪武二十四年以后逐渐定型,这成为明代监察制度的一个重要发展。假如说,督察院的御史着重监察全国官吏和一般机关,那么六科则是对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二者不相统属,可互相弹劾。每科各设都给事中一人(正七品),左右给事中各一人(从七品),给事中四至十人不等,其职责是“常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2]因为六部是全国最高的行政管理部门,所以六科一对它们的监察作为主要职责,对封建地主政权来说是有其必要性的。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但其专门化的业务监察,要求工作尚在进行当中便发现并纠正其可能的危害,消灭可能造成的损失。当然,明朝对其人选也是要求很严格的,按规定,一般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3]同时明朝也很关注给事中的考核,七品小官,其升降都要由皇帝来定度。可见,明朝大量设置台谏官,一方面是为了维护皇权以防止权臣跋扈,另一方面则为了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以便于对内外百官行使皇帝的权力。 其三,地方监察制度的完善。明代地方行政层级工分三级,监察机构也与此相对应。朱元璋称帝前就在全国13个行政区内分设按察司,并在其下设41个按察分四。按察司为地方最高监察机构,相对于都监察院又称“外台”,虽隶属于中央的督察院,但其行事有一定的自主权。洪武二十四年敕“懿文太子巡抚陕西”[4],始创巡抚之制。宣宗时期派遣巡抚“巡行天下,安抚军民”,已成定制。这些巡视地方的监察官员若兼领其他专项事务,则称总督提督等。到明中期前后,因某种需要,这些特殊的官名已发展为固定官职,如宪宗五年(1469

(1996年5月16日)超越疑古 走出迷茫——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会议的发言提纲 宋健

超越疑古走出迷茫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会议的发言提纲 (1996年5月16日) 宋健 国务院决定实施“夏商周断代工程”,列为“九五”重点,得到历史和考古学界的热烈支持。自忖历史知识浅薄,没有多少发言权。但想到,中国古代文明属于全民族,属于世世代代的人民,是全人类珍贵的遗产。读史爱国,人人有责。在“工程”开始实施之际,不揣浅薄,发一点议论,奉闻于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实出自为历史科学效劳的至诚。 爱国需要读史。人们说,无论是学社会科学的,学自然科学的,都应看一部关于历史的简明而可靠的书。“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鲁迅:《华盖集》)学习和了解历史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五千年历史进程的炼凝荟萃而成。欧洲人也认为希腊史诗是他们文化的渊源。欧洲的伟大文学家,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到歌德,借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和历史题材,创造也不朽的作品。欧洲各国现代语言中充满了与古代神话和历史有关的词汇,广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和商业中,如“阿波罗”登月,“三叉戟”核潜艇,“阿喀琉斯之踵”等等,比比皆是,成为欧洲文化的一部分。最近,2月4日,尼泊尔政府发表公告云,五国考古学家发掘证实,佛祖释迦牟尼公元前623年降生地在尼泊尔南部兰毗尼园菩提树下,是“惊人考古成就”。比兰德拉国王伉俪立即去现场主持仪式,耗巨资创立国际研究中心,可见事态之重大。 几年前我访问印度,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托尔巴博士(Dr.Mostafa Tolba,埃及人)和我一起参加印部长举行的欢迎宴会。托兴奋地致词曰:“我

们,三个最伟大的文明古国的代表欢聚,具有历史意义,因为保护环境是我们古代文明的要义。听他的话,不胜荣幸。 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我读科学史多些。李约瑟博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公开声明皈依中国文化,并解释道,这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1986年11月,他最后一次访问北京,惠赠我《李约瑟文集》一册,是潘吉星先生编译的,由他本人作序,答名为“十宿道人”——李约瑟。伴他来华的新闻记者坦普勒(Robert K.G.Temple)也送我他写的书,叫《中国——发现与发明之邦》(China——Land of Discovery and In vention,1986)。书中有一段话,标题为“西方欠中国之债”,大意是,李约瑟的研究解开了西方人和中国人都未曾知晓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迷惘。当代世界文明是由中国历史文明和欧洲文明综合而成。当十七世纪西方传教士向中国皇帝敬献钟表时,中国人感到惊奇。殊不知最早发明机械表的正是中国人自己。欧洲的农业、造船、采油、多级火箭、大炮、降落伞、造酒、造纸、印刷、象棋、蒸汽机原理、天文学、十进制数学、算盘等等,都是文艺复兴以来从中国进口的。没有中国的造船技术、指南针和其它发明,欧洲十七世纪以来的各种发明创造和产业革命都根本不可能发生,也不会有英国的骑士时代和殖民帝国时代。 读这些话,炎黄子孙都会感到荣耀。坦普勒用的不是科学家的语言,但这与马克思的话是一致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 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不同,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断。战乱、暴政、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基础知识: ①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②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⑵能力培养: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②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渊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单元序言分析: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1996年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更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那么四千多年前我国国家机器是怎样运作的呢?本单元我们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国家机器运作的制度,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讲授新课] 1、中国古代的朝代:(理清朝代,使学生形成时间概念。) 2、本专题的关键词是“政治制度”。考查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就要注意它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影响等各方面的内容。本单元分四个阶段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进行了概述,向我们描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从“大禹治水”的故事讲起,可以由学生讲述导入夏朝的建立。(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设问:夏朝是如何建立的? “大禹治水”:传说很久以前,黄河发大水,把庄稼和房屋都淹了。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就派鳏去治理洪水,但鳏没有使洪水驯服。鳏的儿子禹就自告奋勇地要求继续治水。他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从而制服了洪水。在治理洪水的十三年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正是因为他治水有功,才被舜通过禅让制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来,禹的势力越来越大,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根据断代工程,科学地测定夏存在时间为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 设问:请观察一下教材中的插图《戴冠冕的夏禹》,这时的夏禹有何变化?这时的夏禹因为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举例:在禹统治的时期,禹已有特权。相传因为有个部落酋长参加会议迟到,被禹处死,可见禹已在行使着君王的权力。)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用的玉器。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最全版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悉商、周政治制度发展的过程,记忆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等重要历史概念。理解由夏、商方国联盟到西周天下共主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与特征。 2、从宗法制、分封制的形成,认识制度变化的因果联系。 3、初步理解政治制度涉及的范围,培养探讨人类政治活动历史的兴趣。 教学方式 1、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之以师生的交流讨论。 2、辅助手段:注意充分作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文物资料讲解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印象,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教材分析 1、重点难点: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但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仍然是宗法制、分封制。能力要求重点在于认识和培养兴趣。 2、重要概念:分封制、宗法制 3、探究问题:一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是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要点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建立 2、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3、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4、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 二、西周的分封制 1、周朝的建立 2、分封制的形成 3、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4、分封制的特点和作用 5、分封制的破坏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宗法制的形成 2、宗法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作用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人类社会出现“国家政权”的基本标志是什么?中国社会什么时候出现了“国家政权”?基标志是什么? 导入新课: 中国社会于公元前21世纪(前2070年)正式出现国家政权,标志是夏朝的建立,随着夏朝国家政权的建立,中国社会出现了早期的政治制度,进入了早期政治文明阶段。 (展示板书)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引导学生打开书本,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这一单元的基本线索;二是学习的要点;三是学习

明代巡按御史制度研究

第22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2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eb. 2013 6 文章编号:1008-8717(2013)02-0006-03 明代巡按御史制度研究 齐 晓 静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 巡按御史制度是明朝对地方官吏的监察制度之一,是统治阶层派遣十三道监察御史到各省定期巡回考察的一种制度。明代对地方官吏的监察,体制严密,主要包括提刑按察使司及其辅佐官、巡抚与总督都御使、巡按御史等几大监察体系。这三大体系在当时的吏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连贪图玩乐的明世宗也认为,“天下生民休戚,吏治臧否,系于巡按御使”。[1]本文主要从巡按制度的形成、出巡相关规定、巡按御史的职能等方面予以介绍,在此基础上,引发一些对当代法制的思考。 关键词:明代;巡按御史;监察 中图分类号:D69 文献标识码:A 一、巡按御史制度的形成 巡按御史制度作为明朝的地方监察制度内容之一,对于该项制度的形成时间,文献记载的并不一致。《太祖实录》这样记载:洪武二年(1369)七月癸丑,监察御史谢恕巡按松江,“以欺隐官租,逮系一百九十余人至京师,多有称冤者”[2]。这一材料表明,明朝初年就已经推行巡按御史制度。而《明史》记载却是洪武十年七月“始遣御使巡按州县”[3]。洪武十五年明太祖置都察院,分监察御史为十二道(宣德时定为十三道)。洪武二十三年,铸十二道印,巡按印曰“巡按某处监察御史印”。 可见,巡按御史制度到底形成于明朝的哪个年间,至今未有一致的说法。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求证的问题。 二、有关御史出巡的规定 明朝的巡按御史虽和西汉以来遣使监察地方的制度一脉相承,但其制度的完备和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威慑作用,远远超过了前代。明太祖下诏颁布的《宪纲事类》,对巡按御史的点差、期限、随行人员、治所、交际、回避、相见礼仪、迎送等方面,均作了具体规定。下面着重介绍期限、随行人员、交际和回避这四个方面。 (一)有关期限方面的规定 御史出巡,除去往返路途的时间,以一年为期限。顾炎武对御史的任期短暂大加赞扬。他说:“又 其善者在于一年一代;夫守令之官不可以不久也, 监临之任不可以久也;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 玩。”[4] 顾炎武的评价是很有道理的。地方行政长官的任期不能短,太短了官员无法兴利除弊,情况还没有调查清楚,就得离任了;而监察官不能任期太长,否则容易被利益驱动,与地方长官相互勾结,无视朝廷纪纲,于朝廷于百姓都是一大祸患。 笔者认为,关于这一年的规定应当是一个可变期间而非是一个不变期间,根据各个州县地方的不同状况,比如领域、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御史出巡的任期也可相应地延长或者缩短,既可以提高监察的效率,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支出,从而减轻朝廷乃至老百姓的负担。 (二)有关随行人员方面的规定 明朝是这样规定:“凡监察御史巡按,许带书吏一名,照刷文卷;许带人吏二名,若应用监生, 临期奏请。”[5] 书吏与人吏必须与巡按御史同行,不许单独行动。这样规定有其先进之处,一方面减轻了监察御史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又起到了互相监督的作用,这样既提高了办案效率又兼顾了公平。 (三)关于交际方面的规定 《宪纲事类》规定:巡按御史“分巡所至,不许令有私买货物及盛张筵席,邀请亲识”,“所到之处,须用防闲;未行事之前,不得接见闲杂人”。 收稿日期:2012-11-29 作者简介:齐晓静(1988—),女,安徽滁州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学2011级宪政专业硕士研 究生。

圈内人士对夏商周工程和李学勤的评价

圈内人士对夏商周断代工程和李学勤的评价 (1) 到底是李学勤喜欢给人作序,还是别人凑上去求序,这恐怕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李先生年轻时候是有野心、学术上想往上爬(这些本身是正当的),很多做法按照今天来说有失厚道。但是“历史标准”原则大家都是知道的,必须看到这是“正常”的普遍行为,包括你我的父辈(只要不是只在家种地做工)几乎无一可以避免都参与进去了,只是程度和效果不同而已。毕竟李先生还是在学术上有野心不是害人的纯政治,除非有证据表明他有在当时环境下都过头的行为。 以今天的标准,李学勤先生学问是很好的。当然人无完人,他学术的不足在于系统性研究不是强项、下结论比较随意、还有点过去的老“价值观念”(《古史考》编者则远过之),但是其作品所具有的洞察力合启发性仍然是当代罕见的。作为一个位居高端的学者,想找个突破口在学术史上留地位,这极端正常,没有什么值得诛意的。李先生拿疑古开刀,确实很多地方为了立异而有意贬低疑古再行“归谬”,不算很严谨。我以为李先生的“释古”在学理上是错误的,但是依据新资料很多具体地方说得有道理。抱歉,扯远了。 至于断代工程,确实长官一时心血来潮,但是靠政府资金进行一项极端有价值的研究(怀疑这点的兄弟我都懒得和你说),这很正常。对比之下拿五角大楼、CIA项目的美国学者海了去了。但是在四年(实际上至今未完)时间里,长官早拿这事忘得干干净净,也不存在政府故意压课题组出具体结论的说法,课题领导小组确实有强求一致的地方,但这多半是因为学术观念比较老旧。花了2000多万(追加),多数用在加速器质谱仪、发掘等费钱的玩意上,一百多号(教授博导居多)人剩下能有多少?结果归纳前人居多、创新居少,不过在眼下的学术水准中“良+”是绝对有的,毕竟极端艰难的课题,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此类基础工作,其意义仍然是巨大的,至少值那几十辆进口轿车的钱。 说到底,李学勤仍然是一个纯学者,一个有学问、有想法、有些世故同时也与过去难以割断联系的学者,值得这么刨根问底吗?若他都应该如此追究,估计中国社会上游该有5成人得下狱、处决。倒是《古史考》是在不该还用文革的调调编纂。 (2) 李学勤先生和某些考古学工作者有过节(太多中国考古学家在上古史上的无知骄傲,足以让我蔑视他们),何以见得是李学勤先生的错?我也在考古混饭,要是把考古的底揭一揭,估计大家会一股脑骂中国考古如何如何了。 依靠法规和自身神秘外衣的保护,中国的考古一直是金玉其外。老一辈考古学家的学术功底都很好,俞伟超、邹衡、宿白……考古学本身也是博大精深的。可是现在的考古学已经堕落为什么了? 李学勤先生固然不是田野考古学家,可是谁说考古学家就一定是做田野的?大家知道出土的东西头号重要的是带文字的,这些资料60岁以下的考古学家基本完全没有能力处理。挖、挖,找个技工就成,排队、排队,其实考古学界内部

周致元:明代京操制度

明代京操制度 周致元 “班军者,卫所之军番上京师,总为三大营者也”①。班军制度亦称京操,是明代军事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朝人就意识到,军队“营中最为虚文故事,其积弊大当厘正者,京操之班军是矣”②。京操制度中凸现出来的明代军事制度体系的弱点是极显著的。京操制度的兴衰与明王朝的存亡有着一定的关系。透过京操制度,可看到明代军事上积弱不强的部分原因,而学术界对京操制度的关注尚且不够,笔者拟对此作初步的探讨。 一 永乐十三年(1415年),“诏边将及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各都司,中都留守司,江南、北诸卫官,简所部卒赴京,以俟临阅。京操自此始”③。迁都后,宣德元年(1426年),英国公张辅建议:“在京操备官军,凡是缘边诸卫及陕西、辽东、山西都司者,皆已遣还。今在京军少,合于河南,山东等都司及中都留守司、直隶睢阳等卫选调至京,以时校阅。”明宣宗的意见是:“天下虽安,不可忘武。今国家无事,正须训兵练将。”遂“阅定其数,敕各都司及属卫选调,令依期至京”④。《明会典》卷一三四也说,这一年令军士分春秋两班,“每岁轮班往来”。同时规定了班军数额为16万人。其中驻凤阳的中都留守司41,960名,河南都司14, 649名,山东都司41,960名,驻保定的大宁都司70,790名。至此,进京校阅的军队具备了轮番京操的特点,标志着这项制度的正式确立。 京操不仅具有训练军士的功能,班军还担负着拱卫京师的重任。宣德九年,敕各地都司或留守司“操备官军还卫取衣装,期以九月至京。其间有老弱残疾不堪操备者,选精壮者代之。无马则官给补之。毋辄科扰,减其月粮”⑤。这体现了班军从一开始就很受重视。京操目的在于“无事足以壮国威,有警足以御外侮,又深得居重御轻之宜矣”⑥。如此看来,明成祖创立京操既没有违背祖制,改变朱元璋创下的卫所分布格局,又使新的都城军事防御能力得到加强。 京操军“春秋各以八万赴班,与营兵同操,诚得强干之意”⑦。在特殊情况下,京操制度亦有可能根据实际需要而临时调整。景泰初年,由于和瓦剌之间的战争,军情紧急,便将班军“悉留京”。直到次年,战事平息,才由总兵官石亨奏请让班军“轮流取讨衣装”。同时,兵部尚书于谦对京操稍作改革:“北直隶保定、河间并天津等卫所俱放五十日,河南、山东俱放三个月,淮安、扬州、凤阳等处俱放一百日,选都指挥、指挥请敕领回,依限赴操。若有事故,务要选取精壮补数,不许缺少。其紫荆、倒马、白羊等关口并保定等处各城拨去操守官军系山东、河南等处者,亦照此例轮班休息。遇有调用,星驰前来。”⑧由此还可以看到,京操军在非常时期也可能在京师附近的军事要塞驻防。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发太仓银一万五千九百九十两有奇于居庸关,以备京操春秋两班人马防守支用”⑨。这意味着又有大批京操军在居庸关驻扎。《明会典》卷一三四记,嘉靖三十年“大宁都司两班官军六万余名免其京操,

对明清监察制度的评析

对明清监察制度的评析摘要:监察制度建立于秦汉,经历了形成、发展、成熟和强化四个时期,到明清时期已历经了一千多年,它继承了历代监察制度的精华部分,并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有所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监察体系,这一时期:组织机构高度完备、职权极度膨胀、监察法规更加完善,对监察官员的法制化,君主专制的极端化及中央集权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封建特性的制约,监察制度因循守旧,各种弊端暴露无疑“以轻制重”“风言闻事”,监察官员在皇权的高压和腐败的社会环境中变得昏聩腐败,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生活。 关键词:明清时期监察制度相当严密意义 研究明清监察制度的人不在少数,但人们往往注重研究明清前各朝的监察制度,而认为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少,我认为明清监察制度也有其独特性、完备性,在执政方面,也有很多地方上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 监察制度在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以后,才形成了明清时期完备而严密的一套监察体系,前朝各代

的监察制度对其形成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明清监察制度吸取了前代的经验教训,所以制定了比前代都完善的监察制度。明清监察制度在组织方面、监察职权方面、监察法规方面都存在着对明清前各朝的继承。在组织方面,首先,吸取唐宋教训,废除一台三院制,确立都察院为中央最高领导机关,从而简化了组织机构。魏晋以来的台谏分立至元代台谏合一,明代废谏院,把前代的给事中发展为六科给事中,与十三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分察内外百官。清代则实行科道合并,将六科给事中归属都察院。其次,借鉴唐分察尚书六司的制度而创设了部门监察机构,加强了对中央部院衙门的监察,继承了唐代监察御史分道监察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将地方监察制度形成交叉监察网络。在监察职权方面,明清科道官继承了前代台谏院有关的监察权,促使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在监察法规方面,秦汉时期制订了第一个监察法规,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监察法至元代已相当完备,清朝在前代的基础上,制订了一部内容丰富而完整的监察法规。在官吏的任用考核方面,明清统治者继承历代选任台谏官注重品行的公正正直的同时,又强调一定的文凭学历,即: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主张须经科举考试的选拔。除了这几个方面以外,明清监察制度也同前朝各代的

旗帜4观后感

建党90周年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 ——第四集《艰辛探索》、第五集《历史转折》观后感 学院:医学院 班级:z1107 学号:0853110708 姓名:谭星 这几天,我特别关注了央视的大型纪录片《旗帜》,看了之后非常的振奋人心。正如宣传 里说的那样,史诗品格,国际视野!这绝对是一部精品力作,是一部鸿篇巨制,10集跨越90 年,平均每集50分钟要跨越9年,尤其是前面几集,每一集都是几十年的跨度,这么短的时 间要包含如此庞大丰富的内容,其难度可想而知。记忆被一次次被拉回了那些艰苦奋斗的火 红年代,让人无法不感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在《旗帜》第四集《艰辛探索》中,讲述了从1956年,进入新中国了第七个年头。全国 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始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其中,1956年4月25日和5月2日,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 作关于如何将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深入人心。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指标均大幅度超额完成。在北京十三陵水库工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 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一起与群众并肩参加义务劳动,更是成为许多人永生难忘的记忆。 到了1971年春,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著名的“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由此开始了。 4月10日至17日,美国乒乓球队来华访问。中美隔绝了22年的大门就这样打开了。以 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 在世界东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历史功勋,将永远记载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 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 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社会主义事业。十年“文化 大革命”结束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在《旗帜》第五集《历史转折》中,讲述了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和1978年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这两次会议对中国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极其 深远的影响,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在极 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 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到访美国,这一天正好是中国的大年初一。这也是新中国领 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当年4月,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到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 他在发言中希望中央能根据广东紧靠港澳,华侨众多的特点,给予特殊政策,在深圳、珠海、 汕头建立出口加工区。这一设想得到了邓小平的大力支持。邓小平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 就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 路来”。1982年2月,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这一年,有3万多名老 干部办理了离职休养手续。告别过去、开辟未来的一个关键,就是如何正确处理既要纠正毛 泽东的晚年错误,又要维护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的问题。1979年11月起,中央 决定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总结新中国的历史。11次召集起 草小组负责人谈话,对决议的起草和修改提出重要指示。他最强调的是确立毛泽东和毛泽东 思想的历史地位。 在过去的90年,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我们从当家作主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跨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