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ner:纪录片营销:记录改变一切

社会越发展,人们越怀旧。而纪录片以全景式的视角记录真实的生活景象,给人们的怀念以载体。作为一种新闻记录体裁,纪录片以“真实性”为其基本要求。

自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起,纪录片逐渐成为最重要的记录形式。最早的这批纪录片是实验性质的,记录的都是真实的生活景象。

从19世纪的最后几年起,纪录片开始用于新闻题材的报导,俄国的沙皇加冕、西班牙的斗牛、澳大利亚的竞走、英国的国王亲临奥林匹克开幕式……这些新闻事件都成为纪录片的题材。

由于纪录片超强的信息承载能力,人们逐渐认识到其在宣传方面的优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纪录电影艺术家和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约翰·格里尔逊的《飘网渔船》,P.罗沙的《交接点》、《船坞》,伊文思的《博里纳日》等。他们公开承认这些作品是为了宣传。约翰·格里尔逊称:“我把电影院看成一个讲坛,并以一个宣传家的身份来利用它。”

虽然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是奥运史上的耻辱,女导演芬施塔尔执导拍摄的《意志的胜利》却带来了具大的影响。《意志的胜利》成了反纳粹的教科书。没有哪一部影片把纳粹恶魔般的本质和人类自制力丧失的疯狂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摄影机不会撒谎,它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情景。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说:“它在无意中成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资料,暴露了它所歌颂的政权的两面性,即表面上的彬彬有礼和骨子里的野蛮。”

列宁也十分重视纪录片的宣传作用,由维尔托夫主导的系列纪录片《电影真理报》广泛发行。在革命者的眼里,纪录片已不仅仅是真实的记录,而是带上艺术加工、倾向筛选的烙印,成为营销、宣传的一件重量级利器——威力巨大。

同时身兼摄影师、导演和制片人的美国纪录片大师肯·伯恩斯,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自汉普郡学院毕业起,便开始制作他的第一部纪录片,曾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布鲁克林大桥》(Brooklyn Bridge,1981年)。

在接下来的10年里,伯恩斯发布了5部纪录片。其中《自由女神像》再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如果说,奥斯卡肯定了他的艺术成就,那么以下数字,则充分肯定了伯恩斯的纪录片超凡的营销能力。

1000万——

2009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93周年庆典上,肯·伯恩斯执导的纪录片《国家公园:美国的最佳创意》(The National Parks: America’s Best Idea)首次播放。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有关国家公园创意的故事,不仅记录了19世纪中期国家公园的诞

生历史,而且还追溯了最近150年来的发展史。影片向人们展示了这些奇特的地方是怎么被保留下来成为公园的,在创建这些公园的时候每个人都做了些什么,其中还穿插了关于人们在情感上依恋公园的感人故事。

正如导演肯·伯恩斯所说,“国家公园体现了每个美国人就像《独立宣言》一样独一无二:在我们这片国土上,最壮丽的、最神圣的地方不是属于皇室的,也不是属于有钱人的,而是属于每一个美国人的——现在是这样,以后也是这样。”

从2008年到2009年,美国国家公园游客数量增加了1000万。国家公园管理局表示,伯恩斯拍摄的相关纪录片起到了很大的宣传作用。

4300万——

伯恩斯最具野心的长篇纪录片项目是长达18个小时的《棒球风云》(Baseball),该片于1994年的秋季在美国公共电视网播出,吸引了4300万观众,这一数字也创下了公共电视网的历史纪录。

1亿——

他的代表作《美国内战》(The Civil War)为他在纪录片领域奠定了大师的基础。这部长达11小时的纪录片曾获得两项艾美奖,在公共电视上播放时十分受观众欢迎,打破了当时的收视率纪录。这部系列纪录片的同名书籍定价高达50美金,销售量却超过了70万册;由伯恩斯自己配音的音频版成为当时主要畅销产品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内战》是第一部赚得1亿美金的纪录片。

纪录片,所承载着的巨量信息,常常轻而易举就触动了人们心中那根怀旧的神经,勾起人们行动的愿望。

2011年新年伊始,6集纪录片《美丽中国》,揭开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面纱。随后,纪录频道相继播出《玉石传奇》、《隐蔽战线》、《地球脉动》等纪录片,受到观众热捧,成为央视新年的收视热点。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2500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发现,2010年多达85.9%的受访者看到一部或多部纪录片,没看过的人仅有14.1%。

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在国际传播中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资料显示,世界上每天都有15亿人在收看纪录片。

去年,上海电视节上发布的《上海大学生电视关注度调研报告》显示,纪录片已成上海大学生喜爱的电视节目之一,仅次于电影和人物访谈。纪录片的观众群体相对比较小,但“黏性”较强,忠诚度非常高。

另有调查发现,通常纪录片频道的主流观众是“高职位、高收入、高学历”的“三高”男性观众。

纪录片天生具有信息承载能力,再加上其吸引忠实观众和筛选观众的能力,使之成为营销界同仁不可忽视的宝藏。

纪录片在中国,仍处于初步阶段,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其将在中国取得飞速的发展。而纪录片营销,也将在这段时间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