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学笔记第八章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八章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八章

第八章语言的使用

在语义那一章里,我们谈到"意义"一词可以有不同的意义,并对其中的几种作了讨论。但是还有一种重要的意义我们没有涉及到。假定有人对你说"You're a fool(你是个傻子)",你一般都会反问:"What do you mean?(你什么意思)"。这并不是因为你不知道句子中各词的意思,也不是因为句子的结构太复杂,让你难以理解。你清楚地知道you指谁,fool是什么涵义,也知道句子的结构。你不知道的是说话人说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图。或者,你知道说话人的意图,却想用"What do you mean(你什么意思)?"来反驳对方的说法。你这里用的并不是句子的概念意义。这种意义有时称为"说话者意义"、"语句意义"或者"语境意义"。这种意义与我们在语义学中研究的意义不同,对它的解释更多地依赖于说话人是谁,听话人是谁,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说这句话。总之就是取决于语境。研究这种意义的学科叫语用学。因为这种意义部分来自语言的使用环境,语用学也可以被定义为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现在如果我们把意义分成两大类:一类与所用的词密切相关,较稳定,是固有意义(语义学研究的意义);另一类与语境密切相关,不太确定,是附加意义(语用学研究的意义),那么我们就可以说pragmatics=meaning - semantics(语用学意义= 意义- 语义学意义)。

8.1 言语行为理论

这个理论是牛津哲学家奥斯汀(J. L. Austin)提出的,是研究语言使用的第一个重要理论。奥斯汀从1952年开始讲授他的理论。1955年,他去美国哈佛大学做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讲座时,修订了自己的讲稿,把题目从《言与行》(Words and Deeds)改成了《怎样用词做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该讲稿在他去世后,于1962年出版。

8.1.1 施为句(performatives)和表述句(constatives)

奥斯汀理论的第一步是认为句子有两类:施为句和表述句。在《怎样用词做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中,奥斯汀认为下面的句子并不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没有真假。说出这些句子是(或者部分是)实施某种行为。所以这些句子称为施为句。其中的动词叫施为性动词。

例8-1

a. I name this ship the Queen Elizabeth.(我把这只船命名为伊丽莎白皇后号)

b. I bequeath my watch to my brother.(我把手表遗赠给我弟弟)

c. I bet you six pences it will rain tomorrow.(我用六便士跟你打赌明天会下雨)

d. I promise to finish it in time.(我答应按时完成)

e. I apologize.(我道歉)

f. I declare the meeting open.(我宣布会议开始)

g. I warn you that the bull will charge.(我警告你这头公牛会撞人)

相反,化学老师在演示实验时说的例8-2,却不是施为句。它只是描述了说话人说话的同时在做什么。说话人不能通过说这句话把液体倒入试管,他必须同时做倒液体的动作。否则,我们可以说他作了虚假陈述。这样的句子叫表述句。

例8-2

I pour some liquid into the tube.(我把一些液体倒入试管)

虽然施为句没有真假,但必须满足一些条件才是合适的。我们把奥斯汀提出的合适条件简化如下:

A.(ⅰ)必须有一个相应的规约程序。并且

(ⅱ)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是合适的。

B. 该程序必须正确全面地得到执行。

C. 通常,(ⅰ)有关人员必须有相关的思想、感情和意图。而且(ⅱ)能付诸实际行动。

所以,在新船下水仪式上,只有被指定的那个人才有权给船命名,并且这个人必须说出符合命名程序的话;遗赠手表的人必须有一块手表;如果第二天是晴天,那么,打赌会有雨的人必须给另一个参与者六便士。

但是,奥斯汀很快认识到,这些条件只适用于部分情况。有些情况,并不需要规约程序来完成。例如发誓,可以说"I promise",也可以说"I give my word for it",没有严格的程序。另一方面,所谓的表述句也可能必须满足其中的某些条件。例如,说"The present King of France is bald(法国现在的国王是个秃子)"是不合适的,就像一个没有手表的人说"I bequeath my watch to my brother(我把我的手表遗赠给我弟弟)"一样。他们都假定某种实际并不存在的东西存在。而且表述句中,说话人也必须要有相关的思想、感情和意图。例如,我们不能说"The cat is on the mat,but I don't believe it.(猫在垫子上,但是我不相信)"

后来,奥斯汀尝试从语法和词汇上找到区分施为句和表述句的标准。他注意到,典型的施为句一般是第一人称单数作主语;用一般现在时;用直陈语气;用主动语态;动词是施为性动词。不过也有反例。用被动语态的如"Pedestrians are warned to keep off the grass(行人禁止践踏草坪)"还是很常见的。在非正式场合,其他语气和时态也是可能的。我们可以不说"I order you turn right(我命令你向右转)",而只是简单地说"Turn right(向右转)"。陪审团可以不说"I find you guilty(我裁决你有罪)",而说"You did it(你犯了罪)"。最明显的例子可能是"Thank you"。因为没有主语,表面上看起来像个祈使句,但实际上这是个施为句。通过说这句话,说话人表达了对听话人的谢意,没有必要再做别的事,虽然对方有时会开玩笑说:"你不能只是口头上谢我"。另一方面,state一般被用来表述事情,是最典型的表述动词,却也可以被用来做事。说"I state that I'm alone responsible(我声明我承担全部责任)"的时候,说话人就发表了声明,承担了责任。换句话说,看来施为句和表述句的区分很难维持,所有的句子都能用来做事。

8.1.2 行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理论

在《怎样用词做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后面的部分,奥斯汀尝试从一种新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讨论在什么意义上说话就是做事。

根据他的观点,说话可以在三种意义上被看成做事。第一种是普通意义。那就是,我们说话的时候,要移动发音器官,发出按照一定方式组织起来,并被赋予了一定意义的声音。在这个意义上,当有人说"Morning!"时,我们可以问:"他做了什么?",而不问"他说了什么?"。答案可以是他发出了一个声音,单词或者句子--"Morning"。这种意义上的行为叫作发话行为(locutionary act)。然而,奥斯汀认为在发话行为中还有一种行为,"在实施发话行为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在实施另一种行为,例如:提出或回答问题,提供信息、保证或警告,宣告裁定或意图,公布判决或任命,提出申诉或批评,作出辩认或描述,等等"。(1962:98-99)例如,当有人说"Morning!"时,另一个人问"他做了什么?"我们完全可以回答:"他表示了问候。"

换句话说,我们说话时,不只是说出一些具有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而且说明我们的说话目的,我们希望怎样被理解,也就是奥斯汀说的具有一定的语力(force)。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说"Morning!"有问候的语力,或者说,它应该被理解成问候。这是说话可

以是做事的第二种意义,这种行为叫行事行为。奥斯汀承认语力(force)可以被看成意义(meaning)的一部分,这时的意义是广义的。就我们刚才讨论的例子,我们也可以说"他的意思是问候"。在本章开头的那个反问句"What do you mean?(你什么意思)"中,mean也是广义的。但是奥斯汀主张还是把语力(force)与意义(meaning)区分开,后者只用作狭义;只指较稳定的固有的意义。语力(force),或者叫行事语力(illocutionary force),相当于说话者意义、语境意义或附加意义,可以译成汉语的"言外之意"。不过illocutionary act 不能翻译成"言外行为",因为前缀-il的意思是"在……里面",而不是否定。

说话可以看成做事的第三种意义,涉及话语对听话人产生的效果。通过告诉听话人某事,说话人可以改变听话人对某件事的观点,或者误导他,让他惊奇,诱导他做某事,等等。不管这些效果是否符合说话人的本意,它们都可以看作说话人行为的一部分。这种行为,叫做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

例如,说"Morning!"的时候,说话人表示他想和听话人保持友好的关系。这种友好的表示无疑会对听话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对话双方的关系很正常,效果可能不太明显。但如果两人的关系有些紧张,一方说出一个简单的"Morning!",就可能使他们的关系发生很大的变化。听话人可能会接受他这种友好的表示,和他重归于好。如果是这样,回答"他做什么?"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和朋友重修旧好了。"也可能,听话人对说话人有偏见,把他的友好表示看成是虚伪,一句问候语反而使两人的关系更加恶化了。虽然这并非说话人所愿,但这的确是他的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取效行为和行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不同,前者与说话人的意图有关,而后者与此无关。

如果这样定义,那么语言学家历来研究的就是发话行为(locutionary act)。他们关心怎么发音,怎么组词,怎么造句,它们又有什么固有的意义。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涉及许多现在仍然没有搞清楚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所以奥斯汀真正关注的是行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在这个意义上,言语行为理论实际上就是行事行为理论。

这个概括性更强的理论适用于所有的句子。前面所讲的施为句只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它的行事语力(illocutionary force)已由施为性动词清楚地表明。(https://www.360docs.net/doc/b018803786.html, )

8.2 会话含义理论

语用学中第二个重要的理论就是会话含义理论,由牛津大学的另一位哲学家格莱斯(H. P. Grice)提出。有证据表明,格莱斯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构建这一理论的,但是直到1967年,他在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讲座作演讲时,这一理论才公布于世。1975年,部分演讲稿发表,题为《逻辑与会话》,我们介绍的内容主要以这篇文章为基础。

8.2.1 合作原则

格莱斯注意到,在日常会话中人们并不总是直白地告诉对方某事,而是暗示对方。例如,C在银行工作,是A和B共同的朋友,当A问B关于C的近况时,B可能会回答说"哦,我想应该不错。他喜欢他的同事,也还没有坐过牢。"这里,B肯定暗示了什么,虽然他没有直说。格莱斯认为我们能区分出B说了什么,暗示了什么。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我们来看一个从电影里找到的汉语的例子。男孩对女孩说"你不戴眼镜的时候很漂亮",女孩立即回了一句"我戴眼镜的时候一定很丑了"。男孩有理由否认他这样说了,但是他不能否认自己多少暗示了这一点。在逻辑语义那部分我们讲到了"蕴涵"(implication),为了避免混淆,格莱斯新造了一个术语--"含义"(implicature)。他试图弄明白,人们是怎样传达没有明确说出来的含义的。

他的答案是,在会话中有某种规则存在。"我们的交谈通常不是由一串无不相关的话语组成的,否则就会不合情理。它们常常是合作举动,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参与者都在某种程度上承认其中有一个或一组共同目标,至少有一个彼此都接受的方向。"(1975:45)换句话说,我们好像遵循了这样的原则:"使你所说的话,在其所发生的阶段,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标或方向"(同上)。这个原则叫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写为CP。

为了进一步具体说明CP,格莱斯引入了下面四条准则:

数量(quantity)

1. 使所说的话正好满足当前交谈所需要的信息。

2. 所说的话不要多于需要的信息。

质量(quality)

所说的话要力求真实。

1. 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2. 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关系(relation)

要有关联。

方式(manner)

要清晰。

1. 避免晦涩。

2. 避免歧义。

3. 要简练。

4 要有序。(同上,45-46)

有关合作原则及其四条准则的表述用的都是祈使句,这使很多读者误认为它们是规范性的:告诉说话人应该怎样做。而事实上,CP意图描写会话中实际发生的事。也就是说,我们说话的时候,一般会有CP和四条准则这样的东西在指导着我们,虽然这可能是潜意识或无意识的。我们会努力用清楚的方式提供充足的、真实的、相关的信息。听话人也会努力这样去理解他们听到的话。在前面关于有人在银行工作的例子里,A假定B提供的信息都是相关的,B关于C喜欢他的同事,还没坐过牢这些话一定有所指,这样,A就会努力找出B的隐含意义,或者说是含义。有时说话人会意识到自己的话可能会有某种含义,如果他不想让听话人这样想,他就会说明他没有这个意思。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1999年4月14日朱镕基总理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发言。朱总理的发言首先提及麻省理工学院,他说,当他在清华大学(被称为中国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时候,他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在麻省理工学院读书并且拿到学位。然而,他接着说"但是,校长先生请不要误会,我绝对不是要个荣誉学位"。

在某种意义上,CP可以看作不成文法,就像"如果发生沉船事件要先救妇女和儿童";"在学术会议上不得进行人身攻击";"礼尚往来";"两军对阵,不斩来使"。

8.2.2 准则的违背

使用原则(principle)和准则(maxim)这两个术语,并不是说每个人一直遵守CP及其四条准则。人们确实会有所违背,会撒谎。所以格莱斯的《逻辑与会话》(Logic and Conversation)的后半部分就是讨论违背准则的问题。

格莱斯首先把说谎与别的违背准则的类型区分开了。他的观点是,会话含义只有依赖合作原则才能推导出来。虽然,只有听话人认为说话人遵循了CP,说谎才能成功,但如果说话人故意对听话人隐瞒事实,那么准确理解他的话的前提就不存在了。换言之,谎言没有

严格意义上的含义。格莱斯讨论的都是其他一些显而易见的违背准则的事例。说话人清楚地显示出他违背了某些准则,但是在更深的层次上,他仍然可以被认为遵守了CP。

关于违背数量准则第一条次则的例子,格莱斯用的是,假定A给他过去的一个学生X 写推荐信,去应聘哲学讲师职位。信是这样写的:"亲爱的先生,X先生精通英语,经常出席导师主持的讨论会。某某签名。"格莱斯评论说"A不可能是要退出,如果他不想合作,为什么要写信呢?那人是他的学生,他不可能不了解情况;而且他也清楚他需要提供更多的信息。因此,他一定是想传递他不愿写下来的信息。如果是这样,那唯一的可能就是他认为X 先生哲学学得并不好。所以,这就是他想暗示的。"(同上:52)

有时候,数量准则第一条次则可能会与质量准则发生冲突。假定A向B打听C住在哪儿,B回答说"法国南部的某个地方"。显然,B没有提供充足的信息量,但可能是他自己也不很清楚。为了遵守质量准则,他只好违背数量准则第一条次则。

同义反复句是违背数量准则第一条次则的极端例子,如:Boys are boys(男孩就是男孩);War is war(战争就是战争)。从表面上看,也就是从字面义上看,这两个句子完全没有提供信息。但是从深层看,也就是从含义看,它们都提供了信息。它们传递的是这样的含义"男孩的天性就是淘气、顽皮","为战争的悲剧哀悼是没用的,只要发生战争就会有灾难。这就是战争的本质。"

下例是违背数量准则第二条次则的例子:

例8-3

A:X在哪儿?

B:他去了图书馆。他走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实际上,B第一句话已经回答了A的问题。之所以补充了第二句,说话人可能要暗示他不太确定X是不是真的去了图书馆。

格莱斯用作违反质量准则第一条次则的例子。都是例8-4,8-5这样的传统辞格:

例8-4 He is made of iron.(他是铁打的)

例8-5 Every nice girl loves a sailor.(每个好姑娘都喜欢水手)

从字面义上看,上面两句都是错误的。除了机器人,没有人是铁打的。所以例8-4不能从字面上理解。我们都把它解释成隐喻,意思是说那个人有铁一样的坚强性格。例8-5的含义是很多女孩喜欢水手。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证据,我们一般会加以限制,说"可能是这样……"或者"我不太确信,不过……"。

至于关系准则,格莱斯认为"能表达含义,而又真的,不是表面上违背关系准则的例子可能非常罕见,不过下面这个例子大概可以算一个。在一个文雅的茶会上,A说'X夫人是个老丑八怪',引起一片尴尬的寂静,这时B说'今年夏天天气不错,是不是?'B公然使自己的话与前面A的话毫无瓜葛。他因而隐含,A的话不宜在茶会上说;更具体地说,他可能隐含,A失态了。"

下面的例子中,B是要故意用隐晦的方式,免得孩子们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例8-6

A: Let's get the kids something. (让我们给孩子们弄点吃的。)

B: Okey, but I veto I-C-E C-R-E-A-M-S.(好,不过我否决I-C-E C-R-E-A -M-S(冰激凌)。)

在说明对避免歧义准则的违背时,格莱斯引用了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诗句"Never seek to tell thy love,Love that never told can be."在这个例子里,love可以指一种感情,也可以指被爱的人。"Love that never told can be"的意思可能是"无法诉说的爱",也可能是"不可

告人的爱(一旦告诉人,爱就会消失)"。

如果评论家说的是8-7b而不是8-7a,那么他的冗长隐含X小姐的演唱非常糟糕,都不能算"唱"了。

例8-7

a. Miss X sang "Home sweet home".(X小姐唱了"家,甜蜜的家")

b. Miss X produced a series of sounds that corresponded closely with the score of"Home sweet home". (X小姐发出了一些声音,接近"家,甜蜜的家"的旋律)

格莱斯没有给出"缺乏条理"的例子,这是可以理解的。一般说来,缺乏条理的话不能传达任何信息,只能说明说话人的脑子有问题。They had a baby and got married(他们有了孩子,结了婚)并不是They got married and had a baby(她们结了婚,有了孩子)的错误表达。这两句都是有条理的,只是意思不一样。但是,汉语的例子"屡败屡战"可以看作是违背条理准则的一个例子。

8.2.3 含义的特征

在《逻辑与会话》的结尾部分,格莱斯简单地提到了会话含义的一些特征。下面,我们将结合别的语言学家的研究来总结一下格莱斯的观点。

(ⅰ)可推导性

说话人试图传达他的会话含义,而听话人也能理解这些会话含义,这一事实说明,会话含义是可推导的。它们可以根据已知信息被推导出来。在文章中,格莱斯罗列了下面这些必需的信息:

(1)所用的词的规约意义和可能涉及的指称对象;(2)CP及其各条准则;(3)语言或非语言语境;(4)其他相关的知识背景;(5)下列事实或假定的事实;会话双方都能得到前面几条提到的信息,而且双方都知道或假定那是事实。(同上:50)

推导会话含义的一般模式如下:

说话人说了P;没有理由认为他没有遵守各项会话准则,至少他遵守了合作原则;除非他认为q,否则他就不能遵守合作原则;他知道(而且知道我知道他知道)我能看出来有必要假定他认为q;他没有做任何事来阻止我认为q;他意欲让我认为q,至少他愿意允许我认为q;因此,他隐含q。(同上)

也就是说,当某人说什么的时候,可能从表面(字面义)上看没有任何意义,这时候你不会草率地认为他在胡说八道,不再去细想,而会从更深一层去挖掘隐含意义。如果根据你掌握的所有信息,有一种解释正好支持你前面的假设,那么,你会认为这种解释正是说话人想要说明的。例如,在前面那个推荐信的例子里,读信的人不会认为它毫无用处,读了一遍就弃之不理。他会假定写信人确实遵守了CP之类惯例,试图说出一些相关的、真实的东西。既然最重要的是X先生是否适合这项工作,而对于这一点,信中没有明确说明,那么,读信人不得不假定写信人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

(ⅱ)可取消性(cancellability)

可取消性也被称为可废除性。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会话含义的存在依赖于一些因素:所用词的规约意义,CP,语言和情景语境,等等。所以,如果其中一个因素变了,含义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例如,例8-8a的含义一般是(b)。但如果在(a)句里加上"if not more",变成(C)句,那么前面的含义(b)就被取消了,(c)的意思是(d).

例8-8

a. John has three cows.(约翰有三头奶牛)

b. John has only three cows.(约翰只有三头奶牛)

c. John has three cows,if not more.(约翰有三头奶牛,如果不是更多)

d. John has at least three cows.(约翰至少有三头奶牛)

在推荐信那个例子里,如果写信人加上一句"但我并不是说他的哲学不好",那么原来的含义就不存在了。朱镕基总理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演讲也说明,通过增加句子可以取消原来的含义。

会话含义也可以只通过情景语境来消除。如果有三头牛是从政府获得补助金的条件,那么当检查员问约翰的邻居(e)的时候,他完全可以回答(f),同时不隐含(b)。

e. Has John really got the requisite number of cows?(约翰真有足够数量的奶牛吗?)

f. Oh sure,he's got three cows all right.(哦,当然,他确实有三头奶牛。)

还是推荐信那个例子,如果那个学生是要申请英语讲师的职位,那么这封推荐信就有正面作用了。

(ⅲ)不可分离性(non-detachability)

不可分离性是说,会话含义是依附于话语的语义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因此,我们能用同义成分来替换话语的某一部分,而不改变原来的含义。换句话说就是,即使改变话语的具体词语,会话含义也不会因此从整个话语中分离出来。例如,例8-9a-e用讽刺口吻说出来,表达的含义都是例8-10。

例8-9

a. John's a genius.(约翰是个天才)

b. John's a mental podigy.(约翰是个智力奇才)

c. John's an exceptionally clever human being.(约翰是个特别聪明的人)

d. John's an enormous intellect.(约翰是个大有才智的人)

e. John's a big brain.(约翰是个智囊)

例8-10 John's an idiot.(约翰是个白痴)

格莱斯用来说明违背关系准则的例子"X夫人是个老丑八怪",回应这句话的话,只要字面上与这句话没有关系,都会产生这样的含义"你现在不应该谈论这个",而不一定要说"今年夏天天气不错,是不是?"诸如"多漂亮的衣服!"、"你儿子真聪明!"、"音乐棒极了!"这样的话都行。

不过,与方式准则相联系的会话含义不具有这个特征,因为它依赖于话语的形式而非内容。如果用"But don't give them ice creams"来替换"but I veto I-C-E C-R-E-A-M-S",就会泄露天机。

(ⅳ)非规约性(non-conventionality)

会话含义与词语的规约意义显然不同。为了更好地说明二者的区别,我们来看一些衍推的例子。在语义那一章,我们说衍推反映的是两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一个句子是真,第二个句子就一定是真;第二个句子是假,第一个句子就一定是假。我们当时用了例8-11这样的句子。而例8-8a除了有8-8b这样的含义,也有像例8-12a-g之间的衍推。

例8-11

a. I saw a boy.(我看到一个男孩)

b. I saw a child.(我看到一个孩子)

例8-12

a. John has some cows.(约翰有一些母牛)

b. John has some animals.(约翰有一些动物)

c. John has something.(约翰有某物)

d. Somebody has three cows.(某人有三头母牛)

e. Somebody has some cows.(某人有一些母牛)

f. Somebody has some animals.(某人有一些动物)

g. Somebody has something.(某人有某物)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衍推是规约意义的一部分。cow(母牛)的部分意思是指一种动物。要理解John的意思就必须知道这是个人名,所以他可以用somebody来代替。如果我们不知道一个词的衍推,就必须查词典。我们是没有办法通过CP和上下文来推导出衍推义的。

由于衍推的规约性,它在所有的语境中都是固定不变的。例8-8a永远都有例8-12的衍推义。不可能存在某个语境,使得例8-8a是真,而例8-12a-g有的是假。因此,衍推义是确定的。相反,会话含义是不确定的,它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不确定性有时也被认为是会话含义的另一个特征。

最后,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会话含义:它是一种隐含意义,可以在CP及其准则的指导下,在词语的规约意义基础上,联系语境推导出来。在这种意义上,会话含义相当于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行事语力。它们都与意义的语境方面有关,或者说与汉语的"言外之意"有关。这两种理论的不同仅在于对语境义产生的机制解释不同。

8.3 后格莱斯时期的发展

会话含义理论为解释语言的使用开辟了一条新思路,立即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关注。不过,在CP及其准则中还有一些矛盾和重复多余的部分。因此,到后格莱斯时期,语言学家尝试着把这些准则简化成一套原则,这套原则是不可缺少的,同时又不会有重叠。在这一节里,我们将介绍三种这样的理论。

8.3.1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1986年,D.斯波伯(Dan Sperber)和D.威尔逊(Deirdre Wilson)在他们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这一理论。他们认为,格莱斯的那些准则,包括CP本身,都可以简化成一条关联原则。关联原则的定义是这样的:

"每一个明示交际行动,都传递一种假定:该行动本身具备最佳关联性。"(p.158)为了理解这个定义,我们需要搞清楚其中的关键概念:"明示交际行动"和"最佳关联假定"。他们同意格莱斯的观点:交际不只是简单的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而且涉及推理。但是他们认为推理只与听话人有关。从说话人方面讲,交际应该被看成一种表明自身说话意图的行为。他们称这种行动为"明示行动"。换句话说,交际的完整概括是"明示-推理(ostensive-inferential)","明示交际(ostensive communication)"或"推理交际(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只是简称。

要解释"最佳关联假定",我们首先看一下关联性在本书中的三种定义。第一种定义与语境相联系。

"当且仅当一个设想在一种语境中具有语境效应时,这个设想在这个语境中才具有关联性。"(p.122)

但是关联性也是个相对概念。有些设想可能比别的设想关联性强。而且,"估算关联性就跟估算生产率一样,要考虑产出和投入之比。"(p.125)它不仅取决于产生的效应,还取决于处理它需要付出的努力。因此,斯波伯和威尔逊又从"程度条件"角度对关联性作了如下定义:

程度条件1:如果一个设想在一个语境中的语境效应大,那么这个设想在这个语境中就具有关联性。

程度条件2:如果一个设想在一个语境中所需的处理努力小,那么这个设想在这个语

境中就具有关联性。(同上)

然后,他们详细讨论了"语境"究竟是什么意思。结果发现,有时候语境必须包括所有的背景信息,否则有些设想就很难处理。而有时候有些信息又必须排除在外,否则付出的努力就会增大,而效应并没有增强。换句话说,语境的大小取决于所要处理的设想。语境不是给定的,而是择定的。不是先有语境,再根据语境决定设想的关联性。给定的是关联性。人们一般假定他们要处理的设想具有关联性(否则他们不会费劲去处理它),然后才会设法寻找一个语境,使得其关联性最大。

关联性的第二个定义与交际个体相联系。

"当且仅当一个设想在某一时刻,在某人可及的一种或多种语境中具有关联性时,这个设想才在当时与那个个体相关联。"(p.144)

斯波伯和威尔逊认为,关联性"不只是脑中设想的特性,而且是外界现象(刺激信号,例如话语)的特性,这些现象能建构设想。"(p. 150-151)他们的最后一个关联性定义跟这点有关。发话者不能直接给受话者提供设想。说话人或书写人所能做的只是以声音或书写符号的形式提供某种刺激信号。这种刺激信号的出现改变了听话人的认知环境,使某些事实显映(manifest)出来,或者显映得更明显。这样,听话人就能把这些事实再现为很强或更强的设想,甚至能用这些设想推导出进一步的设想。经过这种扩展的关联性概念定义为:"当且仅当某个现象显映的一个或多个设想与某个体相关时,这个现象才与该个体有关联。"(p.152)

因此,最佳关联假定是:

(a)发话者意欲向听话者显映的设想集﹛I﹜,具有足够的关联性,使听话人值得花时间去处理该明示性刺激信号(ostensive stimulus)。

(b)这一明示刺激信号,是发话者传递设想集﹛I﹜时所能运用的关联性最大的信号。(同上)

也就是说,每个话语都假定努力和效应能取得最佳平衡。一方面,所要达到的效应永远不会小得不值得处理;另一方面,需要付出的努力永远不会大得超过取得效应的需要。相对于所要达到的效应而言,需要的努力总是最小的。这等于说,"在所有符合最佳关联假定的对某信号的解释中,听话者第一个想到的解释,就是发话者意欲传递的解释。(pp.168-169)例如,对听话人而言,例8-13a的第一解释通常是乔治有一只大的家猫。

例8-13

(a)George has a big cat.

因为cat这个词是有歧义的,它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指猫科的其它动物。也就是说(a)也可能被用来表达(b)的意思。

(b)George has a tiger, a lion, a jaguar, etc.(乔治有只老虎、狮子、美洲豹,等等。)但是斯波伯和威尔逊认为,即使(b)的解释是正确的,它也只能满足最佳关联假定的第一条,即(b)有足够的关联性;却不能满足第二条,即(b)不是关联性最大的,因为为之付出的处理努力会增加。换句话说,如果(b)就是说话人要表达的,那么他应该用(c)这样的句子;或者,如果他缺乏必要的信息,可以选择(d)或(e)这样的句子:(c)George has a tiger.(乔治有只老虎)

(d)George has a tiger or a lion, I'm not sure which.(乔治有只老虎或者狮子,究竟是什么我也不太确定)

(e)George has a felid.(乔治有只猫科动物)

这些话语都会使听话人少付出努力,免得还要比较第一解释和(b),从中选择。因此,他们认为听话人不必担心。符合关联原则的第一解释总是最好的假设,其它所有的解释都不符合最佳关联假定的第二条。

8.3.2 数量原则(Q-Principle)和关系原则(R-Principle)

这是个简化较少的二元模式。1984年由L.荷恩(Laurence Horn)在他的《语用推理的新分类初探--基于Q原则和R原则的含义》中第一次提出。1988年,他在《语用学理论》中又进一步完善了这两条原则。Q原则源于格莱斯的数量准则第一条次则,R原则源于关系准则。但二者比格莱斯的准则内容更宽泛。

在1984年的论文中,荷恩首先介绍了George Kingsley Zipf的省力原则。Zipf发现,在语言的使用中存在两种竞争力量:单一化力量或者叫说话人经济原则;多样化力量或者叫听话人经济原则。第一种力量朝着简化方向推动,如果不加阻止,会导致用一个词来表达所有的意思。而第二种力量,是反歧义原则,会导致每种意思都只用一个特定的词来表达。

荷恩认为,格莱斯的会话准则,以及由此推导出来的含义主要是来自这两种竞争力量。例如,数量准则第一条次则要求说话人要充分传达他的信息,从本质上说,这符合Zipf的听话人经济原则。方式准则中的"避免晦涩"和"避免歧义"也符合听话人经济原则。别的准则,即使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分与说话人经济原则一致,如数量准则的第二条次则,关系准则和简练准则。他的观点和斯波伯、威尔逊的观点相同,认为数量准则第二条次则特别接近关系准则。他说"除了与当时的事毫无关系的话,还有什么话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1984:12)所以,荷恩建议把格莱斯的准则简化成下面两条原则:

Q原则(Q-Principle)(基于听话人):

要使你的话语充分(比较数量准则第一条)

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以R原则为条件)

R原则(R-Principle)(基于说话人):

要使你的话语只是必需的(比较关系准则、数量准则第二条次则和方式准则)

不说多于所要求说的话(以Q原则为条件)(同上:13)

基于听话人的Q原则是充分条件,它意味着说话人提供的信息是他所能提供的最大信息。例如,例8-14a隐含(b)。

例8-14

a. Some of my friends are linguists.(我的一些朋友是语言学家)

b. Not all of my friends are linguists.(不是我所有的朋友都是语言学家)

相反,R原则则鼓励听话人推导出更多的意思。像例8-15这样的言语行为就是典型的例子:

例8-15

Can you pass the salt?(你能把盐递给我吗)

荷恩说"如果我问你能不能把盐递给我,而我又知道,毫无疑问你是有能力做到的,在这种情况下,我是想让你推导出我并不是在问你能不能把盐递给我,而是在要求你这样做。(如果我实际上知道你能把盐递给我,那么这个是否问句就毫无意义了;如果你假定我遵循了关系准则,你就会推导出我要说的不是字面意思。)"(同上:14)

在1988年的论文中,荷恩认为Q原则是"基于听话人的经济原则,要求信息内容的最大化,类似于格莱斯的数量准则第一条次则",而R原则是"基于说话人的经济原则,要求形式的最小化,类似于Zipf(1949)的'省力原则'"(p.132)也就是说,Q原则与内容有关。遵循这条原则的说话人会提供最充分的信息。而R原则与形式有关。遵守这条原则的说话人会用最少的形式,因此,听话人有权推论说话人意思比他明说的要多。

为了证明这两条原则的有效性,荷恩考查了大量的语言学现象,包括历时的和共时的,词汇的和语法的,基于言语的和基于语言的。这里,我们只介绍他关于否定可以取消含义和

避免使用同义词的论述。

荷恩发现,基于Q原则的含义可以通过元语言否定来取消,因为它不影响明说的内容;基于R原则的含义则不能。例如,否定通常的意思是"少于",所以,例8-16(a)的一般意思是(b):

例8-16

a. He didn't eat three carrots.(他没有吃掉三个胡萝卜)

b. He ate less than three carrots(他吃了不到三个胡萝卜)

如果我们像(c)那样重读"three",也就是元语言否定(意思是"他吃了三个胡萝卜不是事实",而不是"事实是他没有吃掉三个胡萝卜"),那么(b)的意思就被取消了,我们可以接下去说(d)。

c. He didn't eat THREE carrots.

d. He ate FOUR of them.(他吃了四个)

类似的,我们也可以说(e)和(f):

e.You didn't eat SOME of the cookies-you ate ALL of them.(你不是吃了一些饼干,而是全吃了)

f. It isn't POSSIBLE she'll win-it's CERTAIN she will.

(不是她不可能会赢,而是她一定会赢)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例8-17a与(b)的意思不同,尽管(c)与(d)的意思相同。

例8-17

a. I didn't break a finger yesterday.(我昨天没有折断一根手指)

b. I broke a finger, but it wasn't one of mine.(我折断了一根手指,但不是我的)

c. I broke a finger yesterday.(我昨天折断了一根手指)

d. I broke a finger of mine yesterday.(我昨天折断了自己的一根手指)

原因在于,这里的(d)是基于R原则的含义,而例8-16b是基于Q原则的含义。不过好像也有例外。如例8-18,(a)和(b)分别有基于R原则的含义(c)和(d),而(c)可以用元语言否定取消成(e),虽然(f)像预料的那样是不可接受的。

例8-18

a. John had a drink.(约翰喝了)

b. The secretary smiled.(秘书笑了)

c. John had an alcoholic drink.(约翰喝了酒)

d. The female secretary smiled.(女秘书笑了)

e. John didn't have a drink-that was Shirley Temple.(约翰没喝酒,喝的是软饮料)

f. * My secretary didn't smile-I have a male secretary.

(* 我的秘书没笑--我有一个男秘书。)

荷恩认为,这个例外只是表面的。说话人直觉和词典编纂者的做法都告诉我们,drink 的含义,即alcoholic drink已经成了规约意义的一部分;而secretary的含义,female secretary 还没有成为规约意义的一部分。换句话说,alcoholic drink已经成了drink的一个义项,不再是含义。

荷恩用来支持他的两条原则的另一个现象这里称之为避免使用同义词。J. McCawley (1978)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由于词汇化的存在,相对多产的构词过程受到限制。他的第一个例子最初是Householder(1971:75)注意到的。形容词pale和颜色词能组合成很多短语,如pale green,pale blue,pale yellow,但pale red听起来就有点古怪,这是因为存在pink(粉红色)这个词。只有在指比红色浅,又比粉红深的颜色时才用pale red。也就

是说,因为有pink, pale red的使用就受到限制,而pale blue和pale green则没有这样的限制。

在另一个例子中,荷恩引用了J. McCawley有关使役动词的例子。

例8-19

a. Black Bart killed the sheriff.(布莱克·巴特杀了警长)

b. Black Bart caused the sheriff to die.(布莱克·巴特把警长弄死了)

例8-19a中的使役动词往往被用在常规的使役情况中来指直接原因;而(b)这样的表达方式倾向于指间接原因。例8-20a的情况类似,也用了无标记的使役动词,这就隐含李是用常规的办法停了车,比如踩车闸踏板;而(b)用的是词形复杂的形式,这就隐含李用了某种非常规办法使车停下来,比如拉动紧急刹车闸。

例8-20

a. Lee stopped the car.(李停了车)

b. Lee got the car to stop.(李使车停了下来)

荷恩认为,虽然McCawley等人的观点有待于发展完善,但其背后的看法是正确的,"它本质上是这一个看法:无标记形式用于常规的、无标记情况(通过基于R原则的含义);而相应的有标记形式则用于非常规情况(通过基于Q原则的含义)。"(1984:29)实际上,这种看法就是他前文所说的语用劳动分工。荷恩观察到,Q原则和R原则常常直接冲突。"如果说话人只遵守Q原则,她就会说出自己知道的一切,有些可能并不是所需的信息;而如果说话人只遵守R原则,为了保险起见,她很可能什么都不说。事实上,格莱斯等人已经讨论过的许多准则冲突都涉及数量准则第一条次则和关系准则的冲突。"(同上:15)但是"可能在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中这两条原则起到主要的作用。"(同上:22)他认为解决的方法就来自下面的语用劳动分工:

"在可以使用相应的无标记形式(相对简单,少费劲)时,使用有标记的表达形式(相对复杂而且/或者冗长),往往传达有标记的信息(这是无标记形式不会或不能传达的)。"(同上)8.3.3 数量原则(Q-principle)、信息原则(I-principle)和方式原则(M-principle

这个三分模式是S.列文森(Stephen Levinson)在他1987年的论文《照应的语用和语法--约束和控制现象的部分语用学简化》中提出的。列文森说,实质上,数量原则、信息量原则和方式原则是对格莱斯的数量准则的两条次则和方式准则的重新解释。质量准则就像在荷恩的理论中一样,未作改动。

列文森不同意斯波伯、威尔逊和荷恩的作法,把数量准则第二条次则归属干关联原则或关系原则。他的观点是,数量准则是与信息数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关联只是话语是否有助于及时达到交际目标的一种衡量手段"(1989:401),"反映的主要是交际目标达到的程度,对话中话题和先后顺序的约束程度,就像问题之后应该有答案那样。"(1989:467)关联与信息没有关系,或者至少没有很大关系。于是他把数量准则第二条次则重新命名为"信息量原则",简写为I-原则;数量准则第一条次则命名为"数量原则",简写为Q-原则。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如下:

数量原则

说话人准则:不要让你的陈述在信息上弱于你所知道的程度,除非较强的陈述与信息量原则相抵触。

听话人推论:相信说话人的陈述已经是就他所知而作出的最强的陈述,因此:

(a)如果说话人说出A(W),而<S, W>构成荷恩等级,以致A(S)衍推A(W),那么就可以推导出K~(A(S)),即说话人知道较强的陈述不成立。

(b)如果说话人说A(W),A(W)不衍推内嵌句Q,而较强的陈述A(S)则衍推此内嵌句Q,且﹛S,W﹜形成一个对比集,那么就可以推导出~K(Q),即说话人不知道

Q是否成立。(1987:401)

信息量原则:

说话人准则:最小化准则(maxim of minimization)

"说得尽量少",即只提供实现交际目的所需的最小的语言信息(注意到数量原则)

听话人推论:扩展规则(enrichment rule)

扩充说话人所说话语的信息内容,找出最具体的理解,直到认定这就是说话人的发话意图。

具体地说:

(a)设定所谈对象或事件之间具有常规关系,除非(ⅰ)与已经确认的情况不符(ⅱ)说话人违反了最小化准则,选用了一个冗长的表达式。

(b)如果与已经确认的情况相符,就设定句子所论述的对象确实存在。

(c)避免会增加所涉及实体数量的解释,即假定指称经济性;具体地说,对弱化名词词组(代词或零形式)作同指解读(同上:402)

列文森搜集了下面这些例子来说明信息量原则的有效性,这些成对的句子,(a)都隐含(b)。

连接词强化型:

(a)John turned the key and the engine started.(约翰转动钥匙,发动机启动了)

(b)John turned the key, and then the engine started.(约翰转动钥匙,然后发动机启动了)

John turned the key, therefore the engine started.(约翰转动钥匙,于是发动机启动了)John turned the key in order to start the engine.(约翰转动钥匙,想启动发动机)

条件句完善型:

(a)If you mow the lawn, I'll give you$5.(如果你修剪草坪,我会给你5美元)

(b)If and only if you mow the lawn, I'll give you$5.(你只有修剪草坪,我才会给你5美元)

联系型:

(a)John unpacked the picnics.The beer was warm.(约翰打开野餐,啤酒还是温的)(b)The beer was part of the picnics.(啤酒是野餐的一部分)

常规型:

(a)John said"hello" to the secretary and then he smiled.(约翰向秘书问好,然后他微微一笑)

(b)John said "hello" to the female secretary and then John smiled.(约翰向女秘书问好,然后约翰微微一笑)

联袂型:

(a)Harry and Sue bought a piano.(哈里和苏买了一架钢琴)

(b)They bought it together,not one each. (他们一起买了一架钢琴,不是每人各买一架)

偏好同指型:

(a)John came in and he sat down.(约翰进来,他坐下)

(b)John(1) came in and he(1) sat down.(约翰进来,约翰坐下)

为了避免数量原则和信息量原则发生可能的冲突,列文森建议限制数量原则的使用范围,规定它只对荷恩等级有效。并对荷恩等级加了如下的限制:

要使<S,W>构成荷恩等级,则:

(ⅰ)对任意一个句子框架A,A(S)必须衍推A(W);

(ⅱ)S和W必须同等词汇化(因此,没有<iff, if>这样的荷恩等级,以免妨碍"条件句完善化"

(ⅲ)S和W必须"关涉"同样的语义关系,或同属相同的语义场(因此没有<since,and>这样的荷恩等级关系,以免妨碍"连接词强化"(同上:407)

另一方面,如果含义与假设矛盾,含义就会被取消。"If the door is locked I have a key in my pocket.(如果门锁着,我口袋里有钥匙)"不能推导出相应的"条件句完善型""If and only if...",因为这与我们的假设矛盾--门锁着的时候,钥匙是不会自动到口袋里的。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方式原则(M-Principle)。对此,在1987年的论文里,列文森还没有给出具体的表述。他把对荷恩原则的批评和表达自己的观点结合在一起。他指出荷恩没有区分两种"最小化(minimization)":语义最小化和表达式最小化。语义最小化,或内容最小化等于语义概括化。也就是说,越是一般的词语,语义量越小,内涵越小(相反,其外延会越大);概括性越差、越具体的词语,语义量越大。例如,ship和ferry,flower和rose,animal和tiger,前者都比后者概括性强。选择前者而不选择后者是个最小化过程。而表达式最小化或者说形式最小化是就表面的长度和复杂性而言的。它与一个词语的语音形式和词汇形态有关,所以,正常重音的词语要比相应的非正常重音的词语形式小。意义相当的词语,即同义词语,组成成分越少的,词语越短,形式越小;反之,组成成分越多的,词语越长,形式越大。例如,frequent(频繁)和hot infrequent(不是稀少),to stop a car(停车)和to cause a car to stop(让车停下来)。

列文森的观点是,只有语义最小化与信息量原则有关系。相反,表达式最小化与语言单位的形式相关,即与表达的方式有关,而与表达的内容或表达的程度无关,所以表达式最小化属于方式原则的范围。他也批评了荷恩的语用劳动分工。他说"荷恩语用劳动分工中涉及的对立是有标记和无标记的对立,更准确地说是常用性和非常用性的对立,或者说是简洁表达形式和复杂表达形式的对立。这两种表达形式是同义的,二者之间的区别与信息数量无关,而与表面形式有关,所以准确地说,这种含义来自方式准则。"(同上:409)根据黄衍的说法(1991:306),方式原则(M-原则)的内容如下:

说话人准则:不要无故使用冗长、隐晦或有标记的表达形式。

听话人推论:如果说话人使用了冗长或有标记的表达形式M,他的意思就与他本来可以用无标记的表达形式U所表达的意义不一样,--具体地说,说话人是在设法避免U带来的常规性的联想和信息量含义。

为了说明三原则的实际作用,列文森较详细地讨论了照应指称问题。1981年,乔姆斯基(Chomsky)在他的《管辖与约束理论》中用语法规则给出了一种解释,列文森不赞成他的观点。他认为照应首先是个语义学和语用学上的概念,用语用学原则来解释这种表达形式的优先解读更好。他具体地提出了下列关于照应的语用学机制:

(a)当句法允许直接同指编码时,例如可以用反身代词时,如果用了信息较弱的表达形式,如非反身代词,就会数量隐含非同指解读。

(b)在其它情况下,语义概括性强、信息量较弱的表达形式(代词和空形式)根据信息量原则偏向同指解读,除非:

(c)用了有标记的形式,比如可以用代词的地方用了词汇性名词短语;或者可以用零形式的地方用了代词,将方式隐含非同指解读。(同上:410)

换句话说,既然反身代词和相应的普通代词(如himself和him)同等词汇化,而且语义关系相同,它们就可以构成荷恩等级。因为反身代词要求要有先行词,所以它比普通代词在语义上更具体,信息量更强,它将排在前面,如<himself, him>。因而,在句法允许使用反身代词的时候,使用普通代词就数量隐含,自反代词编码的同指解读不成立。例如,例8-12b中的him从句法上说,可以换成himself,就像(a)一样,所以,根据数量原则,(b)

隐含himself用在这儿语义上不合适,也就是说John(约翰)和him(他)指的不是同一个人。

例8-21

a. John(1) likes himself(1).(约翰喜欢自己)

b. John(1) likes him(2).(约翰喜欢他)

相比之下,因为例8-22a中的φ和(b)中的he处在himself不能出现的位置,如(c)所表明的,所以,根据信息量原则,二者都能产生常规的同指解读。

例8-22

a. John(1) came in and φ(1) sat down in the front row immediately.(约翰进来,马上在最前排坐了下来)

b. John(1) came in and he(1) sat down in the front row immediately.(约翰进来,他马上在最前排坐了下来)

C. * John(1) came in and himself(1) sat down in the front row immediately.(*约翰进来,他自己马上在最前排坐了下来)

(d)句用了词汇性名词短语the man(那个男人),而没有用代词,根据方式原则,这里有有标记意义,也就是说John和the man不是指同一个人。(e)句的HE是重音成分,也就是说在语音形式上是有标记的,所以也要根据方式原则解读。

d.John(1) came in and the man(2) sat own in the front row immediately.(约翰进来,那个人马上在前排坐了下来)

e. John(l) came in and HE(2) sat own in the front row immediately.

(约翰进来,他(2)马上在前排坐了下来)

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就是,根据列文森的语用机制(c),可以用零形式的地方用了普通代词,应该方式隐含非同指解读,那么(b)句中的John和he应该被解读为不同指,而这与我们的直觉是相反的。因此,需要进行新的探索,改进列文森的原则,以及斯波伯、威尔逊和荷恩的原则。

问题和练习

1. 解释下列术语:

performative (施为句)

constative (表述句)

locutionary act (发话行为)

illocutionary act (行事行为)

perlocutionary act (取效行为)

cooperative principle (合作原则)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会话含义)

entailment (衍推)

ostensive communication (明示交际)

communicative principle of relevance (交际关联原则)

relevance(as a comparative notion) (关联性)

(Horn's) Q-principle (荷恩的Q原则)

R-principle (R原则)

division of pragmatic labour (语用劳动分工)

constraints on Horn scales (荷恩等级的约束)

2. 下面是父亲和女儿的对话,分析说明每句话中的行事语力。

[女儿走进厨房,拿着些爆米花]

Father: I thought you were practicing your violin.(我原以为你在练小提琴)

Daughter: I need to get the[violin]stand.(我要去拿琴谱架)

Father: Is it under the popcorn? (它在爆米花下面吗?)

3. 如果你问某人"Can you open the door (你能开开门吗?)",他回答说"能",却不去做,你会有什么反应?为什么?请用言语行为理论来解释一下。

4. 谣传美国当选总统比尔·克林顿要背弃他在总统选举中许下的一些诺言,1993年1月14日,克林顿就此答记者问。当被一些记者穷追不舍,陷入窘境的时候,他说了下面这段话:

I think it would be foolish for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for any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not to respond to changing circumstances. Every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s far as I know, and particularly those who have done a good job, have known how to respond to changing circumstances. It would clearly be foolish for a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do otherwise.

(我认为对美国总统而言,对每一个美国总统而言,不针对环境的改变而作出反应是愚蠢的。就我所知,每个美国总统,尤其是那些干得很好的,知道怎样对环境的变化采取措施。作为一个美国总统不这样做显然是很愚蠢的。)

有些语言学家认为,竞选演讲,就像所有的政治演讲,都是CP原则及其准则被中止的典型场合,你同意吗?能否列举出其它类似的场合?

5. "The Club(车棍)"是一种阻塞汽车方向盘的装置能使其免遭偷窃。下面是它的一个广告:

THE CLUB!(车棍)

Anti-theft device for cars(反盗车贼的装置)

POLICE SAY:(警察说:)

"USE IT"("用它")

OR LOSE IT(否则失去它)

根据格莱斯的理论,这里利用了什么准则?请举出两个同样的汉语广告。

6. A正在看报,B问他"What's on television tonight?(今天有什么电视节目?)"他回答说:"Nothing(没有)。"在一般情况下,A是什么意思?找出两种情况,使得"Nothing"的这种含义被取消。

答案

2. I thought you were practicing your violin.(我原以为你在练小提琴)这句话的行事语力是批评女儿没有在练小提琴。女儿的回答是在为自己辩护--我正要练小提琴。而父亲的反问揭穿了女儿的托词。

3. 我会很生气"Can you open the door(你能开开门吗?)"通常是请求听话人做某事,而不

是询问他的能力。他回答说"yes(能)"却不去做,实际上就是拒绝了我的请求。

4. 是的,这是CP原则及其准则被中止的场合。格莱斯在表述他的CP原则时,用了"normally (通常)""characteristically(典型情况下)"ceteris paribus(其余情况相同时)"等限制字眼。换句话说,CP原则及其准则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会得到遵循的。或者说,"说话人相信他自己说的话"这样的假设只是会话含义。在有迹象显示相反情况时,这些含义会被取消。类似的情况有:葬礼上的悼词、诗歌创作、开玩笑。

5. 这里主要是利用了方式准则中的"避免歧义"一条。两个it的意思不同。汉语广告的例子如:买一送一;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6. 这里的Nothing意思是"Nothing interesting(没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如果A接着说"今天工人在罢工"或"今天晚上要停电",那么"Nothing interesting(没什么有意思的东西)"这个解读就会被取消。

“英语”语言学概论第六章笔记

Chapter 6 Pragmatics 语用学 1.What is pragmatics? 什么是语用学? Pragmatics can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how speakers of a language use sentences to effect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As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is essentially a process of conveying meaning in a certain context, pragmatics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meaning study. It places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the context in which language is used. 语用学研究的是说某种语言的人怎样用句子去实现成功的交际。 由于交际的过程从本质来说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表达意义的过程,因而语用学的本质是一种意义研究。它是一种将语言置于使用的语境中去的意义研究。 2.Pragmatics and semantics 语用学和语义学 Pragmatics and semantics are both linguistic studies of meaning, but they are different. What essentially distinguishes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is whether in the study of meaning, the context of use is considered. If it is not considered, the study is restricted to the area of traditional semantics; if it is considered, the study is being carried out in the area of pragmatics. 语用学和语义学都是对意义的语言学研究,但两者是不同的。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研究意义时是否考虑了语言使用的语境。没有考虑到语境进行的研究就没有超出传统语义学的研究范围;相反,考虑到语境进行的研究就属于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3.Context 语境 Context is essential to the pragmatic study of language.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constituted by the knowledge shared by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语境是语言的语用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概念。它一般被理解为说话者和听话者所共有的知识。The shared knowledge is of two types: the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they use, and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general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and the specific knowledge about the situation in which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is taking place. 共有的知识包括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方面的知识和双方对世界的认识,包括对世界的总的认识和对正在进行的语言交际所处的环境的具体认识。 4.Sentence meaning and utterance meaning 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is abstract, and de-contextualized, while utterance meaning is concrete, and context-dependent. Utterance is based on sentence meaning; it i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bstract meaning of a sentence in a real situation of communication, or simply in a context. 句子的意义是抽象的,非语境化的,而话语的意义是具体的,受语境制约的。话语意义基于句子意义;它是一个句子的抽象意义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体现,或简而言之,在一个语境中的具体化。 5.Speech act theory 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 i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the pragmatic study of language. It was originated with the British philosopher John Austin in the late 50’s of the 20th century.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According to speech act theory, we are performing actions when we are speaking.

英语语言学概论大纲(DOC)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英语语言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语言系统内部语言学各分支之间的关系和各分支的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语言学在其它学科领域的应用,熟悉现代语言学重要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语言(的性质),了解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为日后进一步学习语言学、从事语言教学实践和语言学研究打下扎实基础。本课程的特点是:专业术语多,概念多,内容抽象,所以,考生最好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先学习提高语言读写能力的课程,如高级英语、泛读(三)、写作等,这样可以减少语言障碍,有利于学好语言学的理论知识。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本书共分四编,计十三章。第一编(一至二章)介绍了语言和语言学;第二编(三至八章)介绍了语言学的主要分支—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第三编(九至十二章)为跨学科领域与应用—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第四编(十三章)介绍了现代语言学流派。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英语语言学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语言的性质、功能,以及语言学的研究范围、语言学的分支和重要的语言学概念; 2、掌握语言系统内部语言学各分支之间的关系和各分支的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 3、了解语言学在其它学科领域的应用; 4、熟悉现代语言学重要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英语语言学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其含盖范围很广,既涉及语言系统内部的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又涉及许多交叉学科,如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用学(包括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以及本教程未涉及的神经认知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等。语言学的进一步研究甚至会涉及到哲学、逻辑学等领域。 在自考课程中,词汇学与语言学关系最为密切,词汇学的许多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都来源于语言学。高级英语、泛读(三)、写作、翻译等课程则是学好语言学的基础。文学与语言学并非对立的关系,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方法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日后无论从事语言学还是文学研究,这两个领域都必须同时涉猎。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英语语言学笔记讲解

第一章 Chapter 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Teaching aims: let the students have the general idea about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Teaching difficulties: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 some important distinctions in linguistics Teaching procedures https://www.360docs.net/doc/b018803786.html,nguage 1.1Why study language?为什么学习语言 A tool for communication交流的工具 An integral part of our life and humanity 人类生活和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If we are not fully aware of the nature and mechanism of our language, we will be ignorant of what constitutes our essential humanity.如果不能完全理解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我们就会对人类的本质一无所知. 1.2What is language?什么是语言 1.2.1different senses of language 语言的不同意义 1. what a person says( concrete act of speech) a person’s consistent way of speaking or writing a particular level of speaking or writing e.g. colloquial language an abstract system 2. A Webster’s New Dictionary offers a frequently used sense of the word “language”: a. human speech 人类的言语 b.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by this means 通过言语来交流的能力 c. a system of vocal sounds and combinations of such sounds to which meaning is attributed, used for the expression or communication of thoughts and feelings; 用来表达或交流思想和感觉的一套声 音及这些声音互相结合的系统 d. the written representation of such a system 系统的文字表达 3. the barest of definition, language is a means of verbal communication.最简洁的定义:语言是言语交 流的一种方式. Language is instrumental in that communicating by speaking or writing is a purposeful act. It is social and conventional in that language is a social semiostic and communication can only take place effectively if all the users share a broad understanding of human interaction including such associated factors as nonverbal cues, motivation, and socio-cultural roles. Language distinguishes us from animals.因为说和写的交流方式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所以语言是实用性的;因为语言 是社会符号,语言的交流只能在所有参与者广泛理解了人类的那些非言语的暗示,动机,社会文 化角色等等互相关联的因素之后才能有效进行,因此语言又是社会的,约定俗成的.语言使人类 区别于动物. 1.2.2definitions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What is communication? A process in which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from a source (sender or speaker) to a goal (receiver or listener). A system----since elements in it are arranged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 systematically, rather than randomly. They cannot be arranged at will. e.g. He the table cleaned. (×) bkli (×) Why do we say language is arbitrary? Arbitrary----there is no intrinsic (logic) connection between a linguistic form and its meaning, between the sounds that people use and the objects to which these sounds refer. This explains and is

27037 本科自考英语语言学概论精心整理 Chapter 4 Phonology

Chapter 4 Phonology(音位学) 4.1 phonetics and phonology:语音学与音位学的区分 Bot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are concerned with speech.语音学和音位学都士对语音的研究。 定义区别 -Phonetics is a study of the production, percep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peech sounds. 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生产、感知和物理性质的。 -Phonology studies how speech sounds are combined,organized,and convey meanings in particular languages.研究语音如何在在特定的语言中结合、组织和表达含义。 ---Phonology is language-specific.it is the study of how sounds are organized and used in natural languages.音位学是特定于语言的。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中的声音是如何组织和使用的。 ---Phonetics is a study of speech sounds while phonology is a study of the sound syst em of a language.语音学是一个研究语音的然后音位学是研究一种语言的声音系统的学科。 4.2 Phonemes,phones and allophones 音位、音子、音位变体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phonological systems.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 定义: ①Phones are the smallest identifiable phonetic unit or segment found in a stream of speech. 音子就是在连续的发音中可辨认的最小语音单位或片段。 ②Allophones are the phones which represent a phoneme in a language and cannot change word meaning by substituting any of the set for another.音位变体是指代表语言中音位的音子,即使以一个取代另一个也不改变词义。 ③Phonemes are the minimal distinctive units in the sound system of a language.音位是语言系统中最小的独特的单位。 Allophones are the realization of a particular phoneme while phones are the realizatio n of phonemes in general.音位变体是一个特定音素的认知而音子则是一般的音素。 4.3Minimal pairs 最小对立体 The phonologist is concerned with what difference are significant or technically speaki ng, distinctive. Minimal pair---a pair of words which differ from each other by one sound. Three conditions(情况): 1)the two froms are different in meaning意义不同 2)the two forms are different in one sound segment声音片段不同 3)the different sounds occur in the same position of the two words.不同声音发生在两个单词的相同位置 Minimal set: a group of words can satisfy(满足)the three conditions . Minimal pairs help determine phonemes. 最小对立体用来定义音位。 4.4 identifying phonemes 识别音素 4.4.1 contrastive distribution,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and free variation 对比分布,互补分布和自由变异 The distribution of a sound refers to the collective environments in which the sound concerned may appear.一个声音的分布是指其有关的声音可能出现的集体环境。 1)contrastive distribution对比分布 If two or more sounds can occur in the same environment and the substitution of on

英语语言学概论精选试题学生版

《英语语言学概论》精选试题1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language is NOT true A. Language is a system B. Language is symbolic C. Animals also have language D. Language is arbitrary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features is NOT one of th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A. Symbolic B. Duality C. Productive D. Arbitrary 3.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 of language A. Interpersonal B. Phatic C. Informative D. Metalingual 4. Who put forwar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Langue and Parole A. Saussure B. Chomsky C. Halliday D. Anonymous 5. According to Chomsky, which is the ideal user's internalized knowledge of his language A. competence B. parole C. performance D. langue 6. The function of the sentence "A nice day, isn't it" is . A. informative B. phatic C. directive D. performative 7. Articulatory phonetics mainly studies . A.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ounds produced in speech B. the perception of sounds C. the combination of sounds D. the production of sounds 8.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vowels and consonants lies in . A. the place of articulation B. the obstruction of airstream C. the position of the tongue D. the shape of the lips 9. Which is the branch of linguistics which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ech sounds and provides methods for their description, classif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A. Phonetics B. Phonology C. Semantics D. Pragmatics 10. Which studies the sound systems in a certain language A. Phonetics B. Phonology C. Semantics D. Pragmatics 11. Minimal pairs are used to . A. find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a language B.find the phonemes of a language C. compare two words D. find the allophones of language 12. Usually,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include ___ ,length and pitch. A. phoneme B. speech sounds C. syllables D. stress 13. Which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a syllable A. Coda B. Onset C. Stem D. Peak 三、判断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何兆熊第五章笔记和习题

Chapter 5 Semantics ?Semantics----the study of language meaning. ?Semantics is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meaning. However, it is not the only linguistic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meaning. ?Semantics answers the question “what does this sentence mean”. In other w ords, it is the analysis of conventional meanings in words and sentences out of context. ?Meaning is central to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Classification of lexical meanings. Here are G. Leech’s seven types of meaning. ( British linguist) ? 1. Conceptual meaning (also called denotative or cognitive meaning) is the essential and inextricable part of what language is, and i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central factor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It means that the meaning of words may be discussed in terms of what they denote or refer to. ? 2. Connotative meaning – the communicative value an expression has by virtue of what it refers to, embraces the properties of the referent, peripheral ? 3. Social meaning (stylistic meaning) –what is conveyed about the social circumstances of the use of a linguistic expression ? 4. Affective meaning (affected meaning)– what is communicated of the feeling or attitude of the speaker/writer towards what is referred to ? 5. Reflected meaning – what is communicated through association with another sense of the same expression ?Taboos ? 6. Collocative meaning – the associated meaning a word acquires in line with the meaning of words which tend to co-occur with it ?(2, 3, 4, 5, 6 can be together called associative meaning–meaning that hinges on referential meaning, less stable, more culture-specific ) 7. Thematic meaning—what is communicat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message is organized in terms of order ?What is meaning?---- Scholars under different scientific background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language meaning. Some views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meaning ?Naming theory (Plato) ?The conceptualist view ?Contextualism (Bloomfield) ?Behaviorism Naming theory (Plato): Words are names or labels for things. The linguistic forms or symbols, in other words, the words used in a language are taken to be labels of the objects they stand for; words are just names or labels for things ?Limitations: 1) Applicable to nouns only. 2) There are nouns which denote things that do not exist in the real world, e.g. ghost, dragon, unicorn, phenix… 3) There are nouns that do not refer to physical objects but abstract notions, e.g. joy, impulse, hatred…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笔记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笔记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一、定义 1.语言学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2.普通语言学General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whole is often called General linguistics. 3.语言language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任意性的有声符号体系。 4.识别特征Design Features It refers to the defining p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Arbitrariness任意性Productivity多产性Duality双重性Displacement移位性Cultural transmission文化传递 ⑴arbitrariness There is no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meanings and sounds. P.S the arbitrary nature of language is a sign of sophistication and it makes it possible for language to have an unlimited source of expressions ⑵Productivity Animals are quite limited in the messages they are able to send. ⑶Duality Language is a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two sets of structures ,or two levels. ⑷Displacement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contexts removed from the immediate situations of the speaker. ⑸Cultural transmission Human capacity for language has a genetic basis, but we have to be taught and learned the details of any language system. this showed that language is culturally transmitted. not by instinct. animals are born with the capacity to produce the set of calls peculiar to their species. 二、知识点 https://www.360docs.net/doc/b018803786.html,nguage is not an isolated phenomenon, it‘s a social activity carried out in a certain social environment by human beings. 语言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 ⑶曾经对语言概念下过定义的语言学家 Sapir---language is a purely human and non-instinctive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ideas, emotions and desires by means of voluntarily produced symbols. Hall----language is the institution whereby humans communicate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by means of habitually used oral-auditory arbitrary symbols. Chomsky---from now on I will consider language to be a set of sentences, each finite in length and constructed out of a finite set of elements. ⑷U.S.A Linguist Charles Hockett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Hockett 提出了语言的识别特征design features

英语语言学概论复习

《英语语言学概论》复习纲要 1.复习的基本原则:第一,理解和吃透各章的重点内容。第二,以 各章的题目为统领,理解各章节下的具体内容。第三,动手书写和记忆重要内容,部分语言学理论会应用到实际中。 2.各章节复习要点如下 Chapter 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Definitions of the following terms: language, linguistics, arbitrariness, duality, creativity, displacement, descriptive VS prescriptive, synchronic VS diachronic, langue VS parole, competence VS performance Study of the origin of language What are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Which subjects are included in macrolinguistics Chapter 2 Speech Sounds Definitions of the following terms: articulatory phonetics, acoustic phonetics, auditory phonetics, phonetics, phonology, consonants, vowels, allophones, broad transcription VS narrow transcription Analyze the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free variation with exampl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consonants and English vowels and the features involved in the classification Understand some processes of phonology: nasalization, dentalization, velarization

英语语言学概论笔记

Chapter 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历史语言学 1.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研究语言变化的目的和意义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languages and human linguistic competence. Researches i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hed light on prehistoric development in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and the connections of earlier and later variants of the same language, and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kinship pattern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also enables us to determine how non-linguistic factors, such as social,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teract over time to trigger linguistic change. 研究语言变化对于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的语言能力极其重要。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揭示语言变化的史前发展和同一语言早期和后期变体自己的联系,为不同语言的亲缘关系提供线索。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还可以使我们对非语言的因素,如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等在语言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更深的认识。 2.The nature of language change 语言变化的本质 All living languages change with time. Unless a language is no longer spoken by the general public of a society, such as Latin, its change is inevitable. As a general rule, language change is universal, continuous and, to a considerable degree, regular and systematic. Language change is extensive, taking place in virtually all aspects of the grammar. Although language change is universal, inevitable, and in some cases, vigorous, it is never an overnight occurrence. Language development may be regarded as linguistic evolution from one stage to another. 所有尚在使用的语言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语言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语言变化是普遍的、连续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规则的和系统的。语言变化涉及语法系统的各大组成部分。在语言演变过程中,词汇和语法规则有的消亡了,有的诞生了,有的是外借的,有的则转化了其意义或功能。 尽管语言变化是普遍的,必然的,有时甚至是显著的,但语言的变化是一个缓慢的渐变过程,其变化是同代人所不易察觉的。 语言的发展可以看作是语言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演化过程。 3.Major periods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英语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 a)Old English (450-1100) 古英语阶段 b)Middle English (1100-1500) 中古英语阶段 c)Modern English (1500-今) 现代英语阶段 Most Modern English speakers find Middle English only partially comprehensible, and Old English simply unintelligible, just like a foreign language hardly recognizable as the native language they speak. 大多数现代英语的使用者发现,对于他们来说,中古英语只能部分地被理解,古英语则如外语一般,简直不可理解。 Old English dates back to the mid-fifth century when Anglo-Saxons invaded the British Isles from northern Europe. Middle English began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Norman French invaders in England. Middle English had been deeply influenced by Norman French in vocabulary and grammar. Modern English is separated with Middle English with European renaissance movement.

英语语言学概论第五章笔记

语义学 1.?什么是语义学? . 语义学可定义为对语言意义的研究。 2. 语义研究的几种主要理论 1)命名论 . , , , . . 命名论是最原始的语义理论,是古希腊学者柏拉图提出的。该理论把词看作是该词所指事物的名称或标记。 2)意念论 ; , . 意念论认为,语言形式及其所代表的对象之间(即语言与现实世界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确切地说,在理解语义时,是通过大脑中存在意念这一中介物来联系的。 3)语境论 . : . 语境论以这样的假设为基础:人们可以从显而易见的语境中推知或归纳出语义。语境有两种:情景语境和语言语境。 语境论认为语言的意义离不开使用语言的语境,语义不是抽象的,它存在于语境之中,它来自语境,取决于语境。 4)行为主义论 “ .” , , . 语义的行为主义论和语义的语境论有相似之处,它也把语义放到语境中去研究,但它更注重人的心理活动,认为语言的意义存在于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对听到话语的反应。 3.意义和所指 . 它们是词汇意义的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的两个方面。 1). ; . . 意义关心的是语言形式的内在意义。它是语言形式所有特征的总和,它是抽象且脱离语境的。它是词典编写者们所感兴趣的语义方面。 简单地说,意义是词汇内在的,抽象的,游离于语境之外的意义。 2), ; . 所指是语言形式在现实世界中所指称的东西;涉及语言成分和非语言的经验世界的关系。简单地说,所指是词汇在特定的语境中所指称的具体事物。 4.主要意义关系

1)同义关系 . . 同义现象指的是语义的相同或相近。词义相近的词叫同义词。 , : a)–. . 方言同义词-用在不同地域方言中的同义词。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是英语的两大地理变体。 示例: 英国英语美国英语 b)–. , . , , , . 文体同义词-在文体上有差异的同义词。 有同样意义的词可能在文体上,或者在正式程度上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有些往往比较正式,有些比较随意,有些在问题上则是中性的。 示例: , , , , , , , , c) , . 情感意义或评价意义有所不同的同义词。 有着相同的意义却表达了使用者的不同情感的词语,这些词暗示使用者对他所谈论的事情的态度或倾向。 示例: 合作者同谋者,帮凶 , , , , , , , , , d)–. , ., . . 搭配同义词-同义词在其搭配上各不相同,即能和这些不同的同义词相配的词各不相同。示例: … … … e)–. 语义上不同的同义词-同义词的意义非常接近,但却有细微差别。 示例: 暗示困惑和迷惑暗示难以置信 意味逃离不愉快或者危险的事意味匆匆离开 2)多义关系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