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试题 第一单元: 1、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5、(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 (水蒸气)等。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能灭火。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4、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第二单元: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位。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 壁)。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 保持水平。 7、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 导)。 8、 (液体或气体) 受热上升、 遇冷下降, 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 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对流) 。 9、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10、正确使 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 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 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 火焰。 11、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12、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13、(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 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14、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 (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 胀冷缩)。 1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16、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例如(油)吸热和散热比水快;(金属片)吸热和 散热比纸板快。 17、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 18、同一种物质,(深色的)比浅色的吸热和散热(快)。 19、(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20、(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21、(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22、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 23、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 24、水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态。 第三单元: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4、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5、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体)。 6、“伏罂而听” 的意思是:人趴在地上,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 位。运用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 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 7、耳朵分为 (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 8、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等构成,内耳由(耳蜗)等 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9、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10、 声音传递的路径为: 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 脑 1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耳廓收集声波后,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 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12、(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 13、(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14、保护自己听力的方法:(捂住耳朵)、(离开噪声区)、(戴上耳塞)、(控制物体发声)。 15、减少噪声的方法:(汽车上安消声器)、(公路两旁栽树)、(市区设置禁 鸣区)、(公路和机场远离居民区)等。 16、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 17、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有关。。声源(振幅)越大,声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 声音越强。 18、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19、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紧、短、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较高, 即(振动快),声音高。 第四单元: 1、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 生素)和(水)。 2、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3、(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 4、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 食、挑食)。 5、(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6、 小胖墩身材的主要原因是 (营养过剩) , 豆芽菜身材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缺陷造成的 (营养不良) 。 7、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是:(1)荤素搭配(2)粗细粮搭配(3)多种食物搭配(4)每天都吃适 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5)和适量的水。 8、为了健康成长,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摄入量)。(食物金字塔)告诉我们健 康饮食的方法。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9、为了营养全面合理,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应包括:(粮食类);(蔬菜、水果类);(鱼、 虾、肉、蛋类);(豆、奶类);(油、盐、糖)这五大类。其中,应该吃得最多的是(粮食类), 应该吃得最少的是(油、盐、糖)。 10、米饭、面条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供给我们(能量); 鱼、肉、蛋、豆、奶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的(营养);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脂肪),可供给我们(能量),保持我们的(体温),但不能多吃;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 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 11、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7 米)长的消化系统。 12、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 门)等。 13、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所以倒立吃东西,食物会进到胃里。 14、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一日三餐有规律)、(吃饭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乱吃零 食)、(不用牙齿咬太硬的东西)等。 15、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两大类。 16、(加工食品)是指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加某 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 17、(天然食品)是未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品,它保留了大多数的营 养成分。 18、加工食品中诱人的颜色是(色素)。 19、食用色素是一种(添加剂),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可以改变食品的(外观)和(口味),但 多吃含有(人造食用色素)的食品会损害健康。 20、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有:(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多清洗、多浸泡);(少吃腌腊 食品);(多吃绿色食品)等。 21、(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 22、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 23、人体主要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4、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我们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 挑食。 25、请你设计一份一天的食谱,当然要科学合理哟! 早餐:馒头和草莓酱、牛奶(或豆奶)、煮荷包蛋 1 个、酱黄瓜。水果:夏橙或白萝卜 1 个 中餐:荞麦大米饭、香菇菜心、糖醋带鱼、豆腐血旺丝瓜汤 晚餐:绿豆粥、白菜猪肉包子、虾皮冬瓜 早餐:苹果酱花卷、牛奶(或豆奶)、煮荷包蛋 1 个、炒泡豇豆。水果:香蕉(或黄瓜)1 支。 中餐:二米饭(黑米、标米)、香菇黄花黑木耳肉片、红椒炒黄瓜、白萝卜海带排骨汤 晚餐:豆浆稀饭、葱花煎饼、菜椒芹菜肉丝 第五单元: 1、(排序)和(分类)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2、铅笔上的 4B、2B、HB、2H、4H 标记是按(划痕颜色的深浅)排序的。比如 6B 字迹最黑、6 H 写出的字最不明显。 3、(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4、 把事物一分为二, 再一分为二, 继续一分为二??直到不能再分, 这种方法叫做 (多极二分法) 。 5、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 4 世纪,根据动物的外形和行为将动物分成了 3 类:(天 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 6、1750 年,瑞典生物学家(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属名)标志着与其他生物的 (共同特征)和(亲缘关系),(种名)描述了该生物的(个体特征)。 7、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根据物体的同一种特征(如物体的轻重、软硬、厚薄、运动 快慢等)来排列它们,这种活动就是排序。 8、排序和分类都是一种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一 一、填空: 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 2、“孔明灯”是利用 3、热水变凉的规律是: 4、声音是由 素有关。 。
学习必备
的原理上天的。 。 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和发声物体的长短、_____等因
产生的,声音的
5、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 78%的__________,能帮助燃烧的是_________,二氧化 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_。 6、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的方式叫 的方式进行的。 ,空气传热重要是以_________
7、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________,水烧开时的温度是______ __,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 8、水和沙子相比,__________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 二、判断: 1.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2.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吸热都一样。………………………………( 3.云雾雨露霜雪冰雹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 4.蜡加热以后会体积会膨胀。 ………………………………… ( 5.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身体健康。……………………( 6.铁垫圈受热体积会变大。…………………………………………( 三、填图、看图、画图: 1、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6% 声波:( →( ) → ( ) → ( ) → ( ) ) ) ) ) ) )
)→ (
)→ 大脑
2、从下面的气温记录表中可以看出什么?6% 一天中的气温 时间 7 8 9 10 11 12 13 温度 2℃ 3℃ 7℃ 9℃
14
15
16
17 4℃
18 2℃
11℃ 12℃ 13℃ 14℃ 10℃ 9℃

一天中气温在(
名师推荐 )较高,( )和(
精心整理 )时候气温较低。
学习必备
3、空气有质量吗?怎样证明?请你画一个简单的图表示。10% 四、问题 1、在下面写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旅程”。 2、厨房里的锅、铲子大多是金属制造的,为什么都有一个木头的或者塑料的把手呢?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如何证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4、你能把自己身边常见的动物分类吗?并简要说明你分类的依据。
四年级科学试题二 一、填空: 1、空气中主要由( )、( )、( )和( )等组成,其中( )。 )。 )约占空气体积的 78%。
2、鱼、蛋内含有丰富的供我们长身体的营养是(
3、体育老师根据年我们的身高来排队,这种活动是( 4、给铁条加热时,热会从( )的地方向(
)的地方传递。
5、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二、实验回顾: 1、请你回忆一下研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然后回答: (1)在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时你用到了哪些实验材料? (2)你观察到了哪些实验现象? (3)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冬天来了,天气变冷了,人们大多穿上了深颜色的衣服。 (1)冬天穿深色衣服有什么好处呢? (2)你能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证明你的理由吗?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 )

名师推荐 3、设计实验研究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三、列举: 1、我们的消化器官。 2、在超市或商店购买加工食品时要主义看些什么? 3、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四、请你判断: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请你说出耳朵的构造及声音在耳朵内的传播。如果在耳廓边加装水的棒、木棒和空气棒,你认为用 哪种听到的声音大些? 五、关注自己: 1、请你设计一份一天的食谱,当然要科学合理哟! 早餐: 午餐: 晚餐: 食谱设计好了,这份食谱会随试卷交给老师,有没有想到给自己留一份? 如果你给自己留一份,请问你留下来准备干什么? 2、分类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多,相信你们也进行过分类活动,下面请根据要求把现在教室里的人 进行分类,说一说你的分类方法(标准)。 把教室里的人分为二类可根据什么分? 分成三类可怎么分? 怎么分出你自己一个人?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复习题 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题:(25 分) 1、空气是气体,具有 、 、 。 ;热空气会 ,冷空气会 。 、 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 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4、热气球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 。 。 和少量的 、 等。
5、空气总是在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 6、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 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大约占空气体积 、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 9、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0、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制作 。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有害物质,空气就被 12、森林有 、 、 、
了。 等美誉。
二、判断题。(30 分) 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2、空气很轻,但可以占据空间。 ( ) ( ) ( )
3、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4、空气和水都可以被压缩。 5、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6、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7、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8、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9、空气污染只对人有害,不危害其他的生命。 ( ( ( ( ) ) ( ( ) ) )


名师推荐 10、早晨大雾弥漫时最好不要到室外锻炼。 三、选择题。(15 分)
精心整理 ( )
学习必备
1、冬天,厨房里烟雾弥漫,这些烟雾总是先聚集到( A、窗边 B、地面上 C、天花板上 D、门口 )。 D、氢气球
)。
2、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可以制成( A、孔明灯 3、( B、竹蜻蜓 C、风筝
)相遇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B、小苏打和醋 C、水和小苏打 )。
A、醋和铁
4、下列物品中,没有利用压缩空气的是( A、篮球 B、空气枪 C、轮胎
D、热气球 )。
5、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饮料罐上有小水珠,那是因为空气中有(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三、问答题。(30 分) 1、空气和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
3、人类可以为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做些什么?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班级: 姓名:
学习必备
一、填空题(30 分)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2、( )。
)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 )处向( )处传递。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是靠( )的方式传递的。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 4、热在固体中总是从(
5、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 6、( )、( )、(
)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 ) , 这种性质叫做 ( ) 。
7、糖受热会熔化成(
),冷却后又会结成(
8、 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 体积会 ( 9、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 10、水和沙子相比,(
) ; 冷却时, 体积会 ( )、( )。
)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 ),散热也( )。 )。
11、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 12、液体的水受热后会变成( 13、水蒸气遇( )形态的(
),这种现象叫( )。
)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 )的原理做成的。 )、( )、( )、( )、(
14、温度计是利用( 15、( )、( 多姿多彩的化身。 二、判断。(16 分)
)、(
)是大自然中水的
1、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3、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4、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5、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

) ( ( ) ) )
( )
6.全地球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溢出来。(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7.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8、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三、选择题。(24 分) 1、深色物体升温 (1)快 2.水 (1)受热 (2)慢 变成水蒸气, (2)受冷 变成冰。水蒸气 ,降温_ ;浅色物体升温_ (
( )
学习必备 )
,降温

变成水或冰。冰
__变成水或水蒸气。
3、铁球加热后,体积会___ _____ (1)变大 (2)变小 _ _ 。
4、要想尽快的冲一杯糖水,应该用__ (1)热水 5、_ (1)黑 (2)冷水 颜色的物体吸热性能强。 (2)白
6、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 (1)固体 (2)气体 (3)液体
的热胀冷缩。
四、问答题:(30 分) 1、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哪些事情?请举例说明。
2、为什么冬天时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而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
3、空气会热胀冷缩吗?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班级: 姓名:
学习必备
一、填空题。(46 分) 1、声音是由物体( 2、声音能在( 3、声音可以向( 4、声音在( 5、耳廓有( )产生的。 )、( )中传播,不能在( )中传播。
)、(
)传播。 ),最慢是( )。
)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 )的作用,鼓膜有(
)的作用。 )——鼓膜——( )——耳蜗——( )
6、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 ——大脑。 7、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是( 一。 8、声音的强弱叫做( 9、声音的高低叫做( 10、振动物体的长短、( 二、选择题。(20 分) ),它和(
)、(
)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
),声音的强弱与( ),声音的高低与( )、(
)有关。 )有关。。
)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1、说话声音的大小是( )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是( 弦细、紧、短时比粗、松、长时声音来得( )。 A、音量 B、音调 C、高 D、强 )。
)不同的表现,演奏吉他时,琴
2、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 A、水面十分平静
B、水会向一个方向流动
C、水花四溅,水面出现一圈圈波纹 3、下列材料中,声音在( A、空气 B、水 )中传播速度快。
C、钢铁
四、连线题(18 分)。 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称与它们的功能用线连接,然后标出人耳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次序。 ( ) 听神经 收集声波

( ) 耳蜗 ( ) 外耳道 ( ) 耳廓 ( ) 鼓膜 ( ) 听小骨 五、问答题。(16 分)
名师推荐 把声音信号报告给脑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受的信号 传递振动 传送声波 产生振动
1、用那些办法可以使保鲜袋发出声音?(4 分)
2、通过玩弹橡皮筋活动,我对声音高低的认识。(6 分) (1)、弹拉紧的橡皮筋,我发现: (2)、弹松弛的橡皮筋,我发现: (3)、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我发现: 。 3、开动脑筋,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至少写出三种方法)(6 分) 。 。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复习题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45 分) 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 2、加工食品中漂亮的颜色是 、 ,它是一种 和 期。 、 、 三种指纹。 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 、 、 、 和 。 和 。
,可以改变食品的 ,要多吃 食品,少食
3、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 4、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 和
食品等。
5、通过给指纹分类,我们发现主要有 6、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
米长的消化系统,其中消化道是用
7、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 8、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供给我们能量和保持
,但不能多吃。
9、吃馒头时,感觉有甜味,这是馒头中
变成糖的缘故。 或 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瑞
10、排序和分类是 的常用方法,其中分类就是把具有 典生物学家 设计了“ ”给生物分类。 二、判断题。(20 分) (1)食物中的蛋白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供给维生素。 (2)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3)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 (4)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消化。 (5)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身体健康。 三、看图、填图。(35 分) 1、食物在人体内经过了哪些器官?(12 分) ( )→( )→( )→( )→( )→ ( ) ( (

) ( ( ( ) ) )
2、请把下列食物填在食物金字塔相应的位置。(6 分) ①豆、奶类;②油、盐、糖;③蔬菜类; ④水果类;⑤鱼、虾、肉、蛋类;⑥粮食类

名师推荐 3、把下列食品按序号分成四大类:(17 分)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1)牛奶 (2)土豆 (3)黄瓜 (4)豆腐 (5)玉米 (6)鱼 (7)米饭 (8)鸡肉 (9)花生油 (10)白菜(11)鸡蛋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 1、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 2、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当物体(振动大)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强),当物体(振动 小)时,声音就(弱)。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声音的强弱称为(音量)。音量的单位是(分 贝 dB ),分贝数值越大,噪音越(大)。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3、分类:蝗虫,蚕蛾,牛,苍蝇,羊,鹦鹉,兔子,鸽子,鸭子,蚂蚁 答:昆虫:蝗虫,蚕蛾,苍蝇,蚂蚁 鸟类:鹦鹉,鸽子,鸭子 哺乳类:牛,羊,兔子 4、列举三个现象证明声音的产生:发生的锣在(振动),发声的鼓在(振动),发声的橡皮筋在 (振动)。通过实验可以得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5、在生活中,人们采取了许多减少噪声的措施。请举出三个实例:1、密闭声源,在声源处建造 隔声墙,防止噪声直接向外传播。 2、加强绿化,在繁杂的公路两旁植树造林,形成屏障。 3、 给添置隔音设施。 4。给机器上足润滑油,即防止产生噪音,又能保护机器。 5、在耳朵处加塞 隔音装置,如好的耳塞。 6、0 度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32)米/秒,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在钢 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000)米/秒。 7、声音能在固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液体中传播。(错) 8、有物体能产生声音,没有物体就不能产生声音。(错) 9、在真空中声音能传播吗?(不能)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是) 10、要想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就必须(把橡皮筋拉的紧一点)。 11、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12、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身体健康。(对) 13、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重量。(错) 14、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错) 1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也不会消失。(错) 16、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我们可以放心地吃。(错) 17、食物在人体内经过了哪些器官? (口腔)→(食道)→(胃)→(肝)→(大肠)→ (小肠)→(肛门) 18、请把下列食物填在食物金字塔相应的位置。 ①豆、奶类;②油、盐、糖;③蔬菜类;④水果类;⑤鱼、虾、肉、蛋类;⑥粮食类。 从上往下依次是:②①⑤ ③和④并列都在第四层 ⑥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应该包括这五大类,吃的最多的应该是(粮食类),吃得最少的应该是(油盐糖 类)。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19、人耳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次序: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送声波),鼓膜(产生振 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 大脑)。 20、人类的哪些行为对空气产生了污染?答:汽车尾气,焚烧塑料,工业排污。 21、操作题:点燃酒精灯,加热一块铁片,然后熄灭酒精灯。答: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 精量不超过瓶体的 2/3,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 灯灯芯。3、把铁片用夹子夹起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 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22、按照发声、传声、听到声音的顺序,分析一下你是怎样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的? 答:教师的声带振动,发出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空气时,会使空气产生振动, 振动的空气传进人的耳朵,遇到鼓膜,声波就会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之中的听小骨在将振动 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内耳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 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3、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24、一杯热水变凉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25、空气中能帮助燃烧的是(氧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 26、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 27、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热 胀冷缩)。 28、(噪音)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29、加工食品中漂亮的颜色是使用了(色素)。 30、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水蒸气遇冷后, 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31、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32、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错) 33、表面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的吸热能力和散热能力都一样。(错) 34、云和雾就是水蒸气。(错) 35、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上天的。 36、声音的高低和发声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等因素有关。 37、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的方式叫(传导)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38、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6 度到 37 度之间),水烧开时的 温度是(100 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度)。 39、厨房里的锅、铲子大多是金属制造的,为什么都有一个木头的或者塑料的把手呢?答:木头 塑料导热性能差,防止烫伤手。 40、耳廓的作用?答:耳廓的形状有利于接受外界的声波,有“集音”作用,并有助于声源方向的 判断。 41、如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答:往食物中滴碘酒。 42、如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油脂?答:将物质在白纸上涂抹,看其是否留下油迹来判断食物是 否含有油脂。 43、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1、米饭,面条,面包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化合物,可 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的活动。2、鱼,肉,蛋,奶,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我们长 身体的营养。3、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供给我们能量,保持我们的体温,但不能多吃。 4、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它是我们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 44、消化道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答:消化道用蠕动的方式使食物前进的。人能倒立能吃东 西的原因是食道、胃肠的逐段蠕动,推动食物前进。 45、好的饮食习惯谚语: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狂饮伤 身,暴食伤胃;多吃不如细嚼;晚饭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 46、根据物体的同一种特征来排列它们,这种活动就是(排序),排序是一种常用的(整理信息) 的方法。(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和排序一样,它也是(整理各种 信息)的常用方法。 47、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占据空间,有质量,能流动,能压缩。 48、水和空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 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 49、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压缩空气?答:自行车轮胎和篮球充气;空气枪;公共汽车的门; 喷雾器。 50、热空气的流动方向: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51、二氧化碳的性质:1、无色气体 2、能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大 4、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 烧 2、不能供给呼吸 52、蜡烛熄灭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53、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什么?答:少开车 少用空调 多养些净化空气的植物。 54、制冷空调和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空调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上方,因为冷空气 自上而下流动,而取暖器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下面,因为热空间是自下而上流动。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学习必备 55、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 的 21%,其他的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 蒸气)等。 56、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各地的(冷 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57、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对) 58、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错) 6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对) 62、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的。(对) 63、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答:不能,开 始可能会流进几滴,但再多就不会了,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 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64、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 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 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 从而达到尽快冷却 的目的。 65、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 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3、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 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66、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做(对流)。 67、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68、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 体状态。 69、吸热和散热的快慢取决于(不同物质)和(不同颜色)。 70、油的吸热和散热速度都比水的速度(快)。 71、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72、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答:与蒸发面积,空气流通程度及周围的温度有关。 73、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74、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75、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76、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对) 59、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对) 61、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对)

名师推荐 精心整理 77、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对) 78、云和雾就是水蒸气。(错)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极小水滴。
学习必备
79、为什么人们冬天喜欢深色衣服,夏天喜欢浅色衣服?答:深色衣服吸热快,冬天保暖,浅色 衣服吸热慢,夏天凉快。 80、说话声音大小是(音量)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是(音调)不同的表现,演奏吉他时, 琴弦细,紧,短时比粗,松,长的声音来得(高)。 81、“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是借助于(土地),(空气),(坛子)传入侦察兵的耳朵。 82、在一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口玻璃瓶内装上不等量的水,按水位高低的顺序排列好,用 嘴使劲向瓶口水平方向吹气, 可以发现水装得越多的瓶子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 水装的越少的瓶子 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不装水的空瓶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对) 83、人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 质和水)。 84、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绿色)食品,少吃(腌腊) 食品等。 85、蛋白质:牛肉,豆浆。矿物质:芹菜,苹果。维生素:芹菜,苹果。碳水化合物:米饭,玉 米。 86、食物中的蛋白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供给维生素。(错) 87、蔬菜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热量。(错) 88、要做到合理搭配每天的食物,必须考虑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对) 89、水果可以代替蔬菜。(错) 90、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它。(错) 91、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对) 92、多清洗,多浸泡,对除去蔬菜,水果上残留的农药有一定的作用。(对) 93、(亚里士多德)根据动物的外形和行为把动物分成了三类。 94、(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还制造出了“花钟”。 95、说出需要排序的理由:资料混乱,不便交流,查阅困难,挑选或取舍困难,不便安排等等。 96、举例说出分类的方法:找相同点分类,如指纹;多极二分法,如分动物。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判断风向需要用“从”或者“由”来判断。从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 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 表格。 2.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 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2.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测量风速的 仪器叫风速仪。 3.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我 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 2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 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 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 暴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 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 云; 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 化的一些规律。 2. 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植物推测天气。 3. 常用的天气符号有: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填空题 1、我们按照食物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动物)类食品和(植物)类食品,按照味道可分为(苦)(甜)(酸)(辣)(咸)五类。 2、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 (维生素)(矿物质)(水)七类营养素。 3、根据合理的健康饮食计划,我们把每天吃的食物分为10份,其中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蔬菜、水果应占(4)份,米、面食应占(4)份。 4、淀粉有遇到(碘)变成蓝色的性质,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 5、通过实验我们得知,(搅拌)(加热水)(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6、净化水的三种方法是(沉淀)(过滤)和(消毒)。 7、目前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植物种类有(30多万)种,像苹果树这样的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8、植物根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吸收养分)。用力拔植物,不易拔出,说明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根主要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 9、树皮里运输养料的管子叫(筛管),它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把绿叶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10、(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早在9世纪人们用(孔明灯)作为军事信号,这是最早的热气球现象。中国比欧洲提前(9)世纪。 11、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升空的。喷气式飞机、火箭升空都是利用了(反冲力)的作用,救生圈、橡皮艇是利用了空气压缩后有(浮力)的作用,皮球、充气蹦蹦床是利用空气压缩后有(弹力)的作用。 12、水流力量与(水流高度)(水流速度)、(水流量)等有关。 13、2002年我国利用小浪底水利工程,首次对黄河进行(调水)、(调沙)实验。 14、大气层有(2000~3000千米)厚,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越(小)。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15、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集热器)、(循环管道)、(水箱)三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 1、我们使用酒精灯的时候,一般用( A )加热。A、外焰B、内焰C、焰心 2、下面各项中,反应大气压力现象的是(A )A、钢笔吸墨水B、瀑布流水 3、热是怎样传播的(A)A、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B、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4、气体和水的热方式是(A)A、对流B、辐射C、传导 5、下列哪种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多(A )A、韭菜B 、黄瓜 6、热气球升空是因为(A )A、热空气比冷空气轻B、空气的反冲力 7、下列哪种物质容易溶解(A)A、食盐B、泥土 8、植物树干里,运输水分的细管叫(A ),它是(自下而上)把根吸收的水分运送到植物身体的各部分。A、导管B、筛管 9、太阳的热是通过(A )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A、辐射B、对流C、传导 10、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应该边吃饭边看书,这种说法合理吗?(B )A、合理B、不合理 11、下面属于根的是(AEF ); 属于茎的是( B C D )。A、地瓜B、马铃薯C、洋葱D、藕E、大蒜F、胡萝卜 三、简答题 1、我们为什么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答:因为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健饮食计划。 2、蒸腾作用的定义是什么?蒸腾对我们有哪些好处? 答: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意义:蒸腾作用不仅使空气变得湿润,还能促使植物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3、光合作用的定义是什么?其意义是什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 ·小组动手完成空气水“火箭”的制作 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 ·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不仅占据一定空间,而且有质量,不能随意压缩做占据的空间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 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三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橘子皮、橡皮、橡胶塞、自行车气门心、气筒、塑料袋、塑料管、白、餐巾纸、天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先请大家猜个谜语,“摸不着,看不到,没有颜色没味道,植物动物都需要,一时一刻离不了。”这是什么东西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的主题就是空气。首先大家先想一想:空气占据空间吗? 二、自主学习 拿出一个纸团,我如果把纸团放进水里,纸团会湿吗? 1、初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 ①现在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纸团并没有湿,怎么回事呢? ②如果有的同学想试,可以让学生多试几次 (2)实验二 ①班上哪个同学会吹气球?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我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 (3)做了2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演示实验,让学生猜测 由学生来验证实验,提高学生兴趣 提醒:杯子要竖直放入水槽中 前后对比,让学生产生疑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一、天气 一、填空题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从北吹向南),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从西南吹向东北)。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6、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 )个等级。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0、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11、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阴天). 二、判断题 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错)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对) 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错) 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错) 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对)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教科版 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3 、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7、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10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1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8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 速记为13 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1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4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

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7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8、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 4 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9 、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 云。 20、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21、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22、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23 、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4 、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教科版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1、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T),冷空气会(下降J )。 5、(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4、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第二单元:冷热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C)、(华氏度)作单位。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温差大,降温快。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6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7、(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8、真空状态下,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旗烟飘的反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从0级到12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 是(灰色)的,与阴天或雨天有关,位置(低)。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

样的或城堡状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位置(较低)。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从(高度)和(形状)来化分云的类型。 与晴天有关,位置(高)。 有关云或天气的谚语:①云下山,地不干。②云绞云,雨淋淋。③黑云接驾,不阴就下。这些全是层云。 ④ 天有城堡云 地上雷雨临 积云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晴 <41 41<多云<43 阴>4 3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4)泥鳅跳,雨来到。泥鳅静,天气晴。(5)蜘蛛张网天气好,蜘蛛收网天落雨。(6)木棉树开花,雨季要提前。 14、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15、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有:看电视 ,上网查,天气短信,听广播,观天象,观察动植物等。 各种测量工具: 风速仪:测量风速,有3-4个风杯。 风向标:测量风向,像个飞镖。 温度计:测量温度,使用时注意等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再读数。 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注意单位是毫米(mm ),雨量器要放在空旷无遮挡的地方。要直筒透明的杯子。 实验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空气 一、空气的性质 一、填空题: 1、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二、实验回答: 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 答: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 答:气球吹不大。因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气球。 3、将两只充满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答:刺破气球的这边翘了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4、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脸上觉得有风吹过来,凉凉的,还听到“嘶-嘶”的声音。说明空气会流动。 5、用手压袋子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在用力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 答:用手压,手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往上顶。再用力压,发现袋子被压下去了一点,松开手后,袋子有回到原来的样子。这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6、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答:①给自行车轮胎充气②篮球、排球、皮球充气③玩空气枪④气垫船等。三、设计实验: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问题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它跑的距离是否有关? 假设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 步骤1、用绳子穿过吸管,把绳子绷直。 2、用气筒分别给两个气球打气,一个的打得多点,一个少点,拧紧口。 3、用胶带把打过气的气球固定在吸管上。 4、同时放开两个气球,比谁跑得远。 结论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天气 一、多项选择题 1.通常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A.云量 B.降雨量 C.气温 D.风向 E.风速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A.晴天 B.多云天 C.雨天 D.阴天 3.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A.雨 B.雪 C.冰雹 D.雾 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A.积云 B.层云 C.卷云 D.白云 二、填空题 1.()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3.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4.“()”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5.( )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有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6.()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7.()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8.风向可以用()来测量。()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9.()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10.()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通常是灰色的。()有时候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如果()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 13.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通常和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 14.纤细的云状云是()。()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因为()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三、填表题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等级小雨大雨大暴雨 24小时的 0.1-9.910.0-24.925.0-49.9 50.0-99.9 100.0-249.9 ≥250.0 降水量 (毫米)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主要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主要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 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 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 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网状图”)能使这种联系变得更加清晰。 4、(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等。 5、在坚持每天观察、记录的同时, 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 并进行比较。 6、要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天气, 周末和假期(不能)间断。 7、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 (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通常情况下, 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 8、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 由西南向东 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 吹的是(西北风)。 9、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 就是(西北)风。 10、在用风向标确定风向之前, 可以先用(指南针)或(周围的自然景物)来确定方向, 然后再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11、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西)、(南)、

(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12、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13、降水的形式很多, 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4、(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 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等。 15、(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6、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 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17、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清晨)和(晚上)温度最低,(午后)温度最高。 18、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第二单元溶解 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 2、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使液体沿着(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1)

2020新教材苏教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套 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 1 给动物分类 2 鱼类 3 鸟类 4 哺乳类 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 5 运动与位置 6 不同的运动 7 运动的快慢 第三单元常见的力 8 力与运动 9 弹力 10 摩擦力 11 浮力 第四单元简单电路 12 点亮小灯泡 13 导体和绝缘体 14 电路暗箱 15 生活中的电 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 16 常见的岩石 17 认识矿物 18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 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1.1《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1、动物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科学探索目标 1、按照一定标准给动物分类。 2、摸脊椎,体验脊椎特点。 3、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 2、认识某些动物具有共同特点。 3、了解珍贵动物资源,提高保护动物意识。 重点了解某些动物的共同特征,能给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难点制作脊椎模型,探究脊椎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播放《动物世界》片头视频,提问:你们认识哪些动物? 2、进一步提问: 你去过动物园吗? 你喜欢的动物可能住在哪个区? 展示动物园参观示意图。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怎么分 区的? 归纳: 按照某种标椎分区,比如生活习性、居住环境、珍贵程度、进化程度等。观看视频,回 答 看图回答 交流 从视频和旅游等 方面入手,让学 生知道动物的种 类很多,应该进 行分类。 讲授新课一、给动物分类 1、你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 提示:首先确定分类标准。 把分类情况记录下来。小组内确定标 准给动物分类 给动物分类需要 一定标准。按不 同标准会有不同 分类。

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知识点带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 1、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5、(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4、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第二单元: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位。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7、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8、(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9、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10、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11、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12、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13、(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14、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1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16、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例如(油)吸热和散热比水快;(金属片)吸热和散热比纸板快。 17、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 18、同一种物质,(深色的)比浅色的吸热和散热(快)。 19、(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0、(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21、(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22、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 23、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 24、水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态。 第三单元: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5、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体)。 6、“伏罂而听”的意思是:人趴在地上,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位。运用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 7、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8、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等构成,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9、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10、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1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耳廓收集声波后,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12、(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 13、(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14、保护自己听力的方法:(捂住耳朵)、(离开噪声区)、(戴上耳塞)、(控制物体发声)。 15、减少噪声的方法:(汽车上安消声器)、(公路两旁栽树)、(市区设置禁 鸣区)、(公路和机场远离居民区)等。 16、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 17、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有关。。声源(振幅)越大,声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强。 18、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19、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紧、短、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较高,即(振动快),声音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空气 1 、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 、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 3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 、(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 ),冷空气会(下降↓ )。 5 、(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 、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 、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1% )。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 、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2 、(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 、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4 、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第二单元:冷热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 )、(华氏度)作单位。 2 、(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 、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温差大,降温快。 4 、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 、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6 、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7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8 、真空状态下,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空气 1.空气的性质 一、填空题: 1、空气是(混合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水能看得见,空气看不见)等。 二、实验回答: 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答:气球吹不大。因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气球。 3.将两只充满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一边翘了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4、用手压袋子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松开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 答:用手压,手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往上顶。再用力压,发现袋子被压下去了一点,松开手后,袋子有回到原来的样子。这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5、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答:①给自行车轮胎充气②篮球、排球、皮球充气③气枪④气垫船喷雾器等 三、设计实验: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问题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它跑的距离是否有关? 假设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 步骤1、用绳子穿过吸管,把绳子绷直。2、用气筒分别给两个气球打气,一个的打得多点,一个少点,拧紧口。3、用胶带把打过气的气球固定在吸管上。4、同时放开两个气球,比谁跑得远。 结论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 2.热空气和冷空气 一、填空: 1.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2.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三国时,诸葛亮发明了“孔明灯”。1783年,成功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 二、实验回答: 1.空气是无色的气体,看不见,摸不着。在课堂上,我们想到观察空气流动的办法有?答:①把手放在点燃的蜡烛上方。(手感觉到蜡烛火焰上方有股热气往上冲) ②将纸蛇放在点燃蜡烛的上方。(纸蛇转动起来。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上升, 引起纸蛇转动。) 2.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用实验证明。 答:①在木棍的两端各挂一个纸杯保持平衡②用燃烧的火柴烤热一端纸杯内的空气。 ③移开燃烧的火柴,不再平衡,发现被烤热的纸杯这端轻,上升,冷的那端下降。说明: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冷空气重会上升。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单元知识点(全册)

新版小学科学四上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声音 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1-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1-2 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P5) 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用击打过的音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报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 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3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1-4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听钟鼓膜。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1-4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蜗:将振动转化为信号。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 第一节鸟和哺乳动物 1.鸟的特征:鸟有羽和翼,多数善于飞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2.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如图所示: 3.哺乳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的身体表面都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它们都用乳汁喂养后代;用肺呼吸. 3.鱼的特征:鱼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类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个部分;大部分有鳞,用鰓呼吸,用身体的摆动和鳍的协作进行运动。 第二节动物的分类 1.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如图所示: 2.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一般没有鳞和甲。它们的幼体用鰓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上生活。 3.爬行动物的特征: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表面一般有鳞或甲,用肺呼吸。 4.动物的分类主要依据身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胚胎发育特点等。根据身体内是否有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椎,科学家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动物的分类如图所示: 第三节我国的珍稀动物 (1)砍伐森林导致野生动物失去营巢环境。(2)人类为了获取资源而疯狂猎盗。 (3)人类修建的建筑物挤占动物的栖息地。 3.野生动物生存受威胁的等级划分: 濒危:指动物的野生群体数量已降到濒临灭绝的程度。而且危险依然存在。 易危:指野生动物群体数量明显下降,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稀有:指动物自定名以来,记录的数量就有限。 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第四节用种子繁殖 1.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它们的颜色、大小、形状等一般不相同。 2.菜豆种子和蚕豆种子的都是种皮和胚两 部分组成,其中胚由胚芽、胚根、子叶组成。如图所示: 3.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1.适宜的温度;2.一定量的水(种子不能被水全部浸没);3.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土壤和阳光。 4.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后形成的。 5.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有:1.靠风传播(例蒲公英、柳树、芦苇、玉米、水稻等); 2.靠动物传播(例:苍耳等); 3.靠水流传播(莲蓬、椰子); 4.靠自身力量传播(例:望天树、凤仙花); 5.靠动物粪便传播(草莓等). 第五节不用种子怎么繁殖 1.有些植物的根、茎、叶脱离母体后,能生根发芽,长成与母体一样的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叫做营养繁殖。科学家还发明了用植物的局部组织培养新植株的技术。 2.马铃薯、甘薯等可以靠根繁殖;月季花等可以靠茎繁殖;落地生根(一种植物)可以靠叶繁殖。 第六节动物的繁殖 1.很多动物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昆虫、鱼、鸟和两栖动物的受精卵都是在母体外孵化的,这种繁殖方式叫卵生。哺乳动物受精卵是在母体内发育成幼体从母体中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