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版可编辑

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总论 (5)

一、项目概况 (4)

二、研究依据及范围 (4)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

第二章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发展状况分析 (9)

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 (8)

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9)

三、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问题 (10)

第三章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12)

一、项目建设背景 (12)

二、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建设的必要性 (17)

三、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建设的重要意义 (17)

第四章某某县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20)

一、功能定位 (20)

二、发展目标 (20)

第五章区域经济分析及预测概况 (21)

一、某某社会经济概况 (21)

二、某某县社会经济概况 (26)

三、2011年电子信息某某市场分析 (27)

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预测 (36)

第六章电子信息产业园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 (48)

一、电子信息产业园总体布局 (48)

二、电子信息产业园功能分区 (48)

三、电子信息产业园用地规划 (49)

第七章电子信息产业园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50)

一、道路交通系统体系规划 (50)

二、绿化景观体系规划 (50)

三、空间界面景观体系规划 (51)

某某市政工程体系规划 (51)

五、环境保护体系 (54)

六、消防设施体系 (56)

七、物流体系 (57)

第八章环境保护研究 (58)

一、环境现状 (58)

二、执行标准规范 (62)

三、主要污染源治理规划 (62)

第九章实施方案 (65)

一、建设工期 (65)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66)

第十章工程招标及管理 (66)

一、招投标依据 (66)

二、招投标原则 (66)

三、招标范围及方式 (66)

四、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 (67)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

一、投资估算说明 (69)

二、建设投资 (69)

三、融资方案 (70)

四、融资风险及回避 (70)

第十二章财务效益分析 (74)

一、分析依据及相关参数 (74)

二、成本费用估算 (74)

三、项目运营利润分析 (74)

四、项目财务效益分析 (75)

五、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76)

六、经济评价结论 (76)

第十三章社会效益评价 (68)

第十四章开发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制订 (70)

一、本电子信息产业园开发主要风险 (79)

二、主要风险的防范 (79)

第十五章研究结论和建议 (73)

一、研究结论 (82)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83)

附图:

某某某某县电子信息产业园平面规划布局图(总体及一期)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某某某某县电子信息产业园

2、建设单位:

某某县电子信息产业园投资有限公司(筹)

由康友电子联合体、皇丰电子电器、恒兴昌塑胶模具、一通物流等四家企业联合组建。

3、建设地点:

位于驻某某市某某县产业集聚区内,北至文明路、东至西环城路、西至工经二路、南至航海路,共由四个地块组成。

4、建设规模

本项目计划总用地1576亩,分三期进行。一期计划总用地面积415亩,一期建筑面积360000平方米,其中生产加工区210000平方米,仓储物流区60000平方米,配套生活区90000平方米。

5、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约600000万元,分三期进行。一期总投资约160000万元,其中其中土地成本1245万元,建安工程费用28800万元,基础配套设施费用10800万元,固定设备投资100000万元,其他费用9155万元,流动资金10000万元。

二、研究依据及范围

1、研究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某某市规划法》

⑵某某市规划编制办法》

⑶某某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⑸某某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⑹某某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⑻某某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规范》

⑼某某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⑽某某市排水规划设计规范》

⑾某某市给水规划设计规范》

⑿某某市供电规划设计规范》

⒀《中某某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

⒁《某某省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⒂《某某“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⒃《驻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⒄《某某县2012-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

⒆《某某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⒇《某某县特色商贸文化绿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研究范围

(1)依据国家有关法令、法规、法律、制度、政策、规程及规范,对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的必要某某市场需求与社会背景进行全面论证和研究;

(2)对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外部条件、项目总体规划方案、建设方案及公用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进行全面论证和研究;

(3)对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及节能节水措施的建设进行分析,对项目运营期间就这些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4)对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招投标及项目管理、项目建设的风险进行论证和分析;

(5)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全面论证和研究,做出可行性研究的最终结论。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期)如下:

表1-1

第二章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发展状况分析

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

1、电子信息产业内涵

20世纪最后20年,以电子信息及其技术为先导和显著标志,国外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信息产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信息产业是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产生而形成的,信息产业既包括信息硬件设备制造业、软件业,也包括信息设备提供与信息服务业,是一个横跨第一、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特殊产业。现代信息产业的形成时间虽不长,但是其发展速度之快、扩展规模之广、影响力度之大,是过去任何产业部门的发展所无法比拟的。

2、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特征

目前,国际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产业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明显。电子信息产业具有最广泛的国际性,其全球性采购、全球性生产、全球性经销的趋势日益明显,产业梯次转移发展的趋势十分突出。

⑵竞争核心发生重大变化,产品本地化生产销售趋势明某某市场、资金和技术的国际化使得国际竟争由资源、产品的竞争转向技术、品牌、资某某市场份额的竞争,核心技术和自有品牌成为竟争力的关键因素。

⑶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新型企业模式开始崭露头角。几十年来,跨国公司获得了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凭借其掌握的核心技术和资金优势,逐渐成为行业的主导,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跨国公司在电信等领域兼并之风席卷全球,跨国公司主导竞争规划势不可挡。

⑷生产规模化和产品个性化成为主要趋势。电子信息产品大部分都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达不到一定生产规模,产品则很某某市场竞争中立足生存。入门坎限越来越高,没有巨额的资金投入,很难形成真正有竟争力的产业。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个性化逐渐成为潮流,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点之一。

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主流。目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正在发展成为信息产业的主流技术。

由上可以看出,21世纪,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最先进的生产力,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迅猛发展,各国都把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推进国家信息化作为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

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1、电子信息产业的成绩

(1)速度不断加快,CDP的贡献日益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产业规模迅速增长,增长速度居各工业部门首位。

目前,电信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移动通信网络逐渐替代固话业务;电信业的竟争日趋深入,包括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竞争、中国电信和其他网络运营商(如铁通、联通等)的竞争等;非语音业务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值业务成为电信运营商发展的重点。

⑵电子信息产品成为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国家鼓励出口政策,抓住扩大出口大好机遇,积极参与某某市场竞争,产品出口增长较快。某某市场进一步的拓宽,除巩固原有的出口渠道外(主要香港、美国、日木),现己扩大到南美、俄罗斯等地。

⑶科研开发实力大大增强,许多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电子技术己进入数字技术阶段,l990年以来,每年取得科研成果2000多项。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计算机产销量、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等均有质的突破。

⑷工业布局得到改善,劳动力结构有所提升。我国当前已经形成了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几个大型的专业化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区域专业化的程度大于1,而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专门化率高达3.5,对周边辐射效应明显,并带动了周围关联产业的迅速发展,形成配套功能日趋完善具有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园区。

⑸未来发展前景乐观。电子信息产业多年来为我国的信息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提升,现代电子技术装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先进的技术用于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电子商务等各类新业务,促进了社会进步。

三、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产业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⑴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很小,不及美国比重的1/10;

⑵信息制造业的技术储备相对不足,创新能力较弱,创新的资金支持不足;

⑶总体技术水平还不高,关键技术进口依赖性大,特别是系统配套服务功能较差,国民经济各行业需要的装备类产品大部分依靠进口;

⑷信息产业结构相对落后,不少电子产品是对国外同类电子产品的模仿,更多的是直接引进国外技术,关键制造设备和现代化生产线基本上是以引进国外为主,关键元器件、原材料和配套件仍主要依赖国外;

⑸软件开发与应用能力不强。我国的软件产业刚刚发展,大量关键软件仍需要从国外进口,信息安全难保证,系统集成能力较差,远远不能满足产业的高速发展;

⑸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服务方面为各部门、地区和企业提供IT和网络服务还显得不适应,网上交易和结算环节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但我国毕竟有了一个良好的起步,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某某市场,有一支有一定基础的队伍,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一定会光辉灿烂。

第三章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一、项目建设背景

1、产业转移的背景分析

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世界产业结构加

快了调整的步伐。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地区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全球产业大转移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迅速发展起来的,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成长起来了一大批优秀企业,随着产业不断升级,经济不断发展,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新的一轮产业转移势必到来。

2、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基本规律

⑴向劳动密集地转移,此次产业转移,因劳动力紧缺而起,熟练技术工人是稀缺资源。电子等轻工业是劳动密集企业,用工需求大,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招商的最好卖点。

⑵向营商成本洼地转移,工厂是利润是相对低的一个环节,发达地区水电,房租等成本很高,生产型企业已不堪重负。要生存发展必须找成本低的地区。

⑶向政府支持力度大,融资环境好的地区聚集。企业做大做做强离不开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

3、河南某某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面临的机遇

2012年9月-11月,某某省政府在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开展承接产业转移区域性对接活动,这一系列对接活动以“开放、合作、交流、发展”为主题,紧紧抓住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重大战略机遇,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集群型项目,不断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水平和层次。9月24日在“2012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中共计签约987个项目,签约总额5156亿元,某某省外资金4428亿元。其中驻某某市签约了1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199亿元,共签约项目56个,合同资金376亿元。9月26日,某某省政府中原经济区建设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

在上海举行,500多名客商出席,共有118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732.2亿元,合同某某省外资金659.4亿元。11月15日,2012某某省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中原经济区建设投资说明会暨签约仪式在广州举行。共有106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631.5亿元,合同某某省外资金608.9亿元。12月6日,2012年某某省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中原经济区建设投资说明会暨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来自京津冀地区的300多家知名企业和某某省1某某某某市招商团积极对接,共签约项目110个,引资总额675.7亿元。其中重点承接电子信息、电子通讯、电子元器件、模具、机械设备制造、服装及生物医药等产业转移。

近年来,某某经济社会呈现加快发展的势头,GDP年均增速由“十五”时期的3.2%提高到“十一五”时期的12.4%。与此同时某某省及周边先进地区的发展却更加迅速,对发展要素的竞争和吸纳更趋激烈。实现“富某某市”目标,唯有“抢抓机遇和加快发展”。当前最为重要的是紧紧抓住国家和某某省在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打造区域产业集群的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大力推进某某的“赶超崛起”。

4、某某县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面临的机遇

上蔡是全国粮食生产某某县、某某省第三人某某县,也是一个劳动力资源输某某县,境内交通便利,京港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条件、劳动力优势及便利的交通优势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随着《广东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的出台,某某省进一步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2005年某某省重

新修订《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鼓励转移的产品目录中包括八大类、63种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和能源消耗型工业。同时,珠三某某市正着手建立起环保淘汰新机制,让那些在珠三角遭遇“环保瓶颈”的产业转移出去,以腾出空间,吸引高技术行业进入。“珠三角”对低端产业的“倒逼效应”凸现,是某某县借助资源优势及劳动力优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占珠三角地区全部用工需求的近30%,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总量,正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加,每年大约需要150万外来劳动力;而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应只能依赖内某某村劳动力的转移。珠三角地区不断增长的劳动力需求、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更是上蔡充分发挥成本优势的大好机遇。

近年来,由于工资、地价、燃料和电力等费用飙升,珠三角地区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了竞争力。“珠三角”上世纪80年代初期崛起的纺织、制鞋、食品、饮料、玩具等工业,在90年代初首先进入停滞期;接着,在80年代中后期崛起的家用电器工业,于90年代中期进入艰难的调整期;从新世纪初开始,珠三角地区逐渐将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向周边的粤北山区、粤东、粤西及内陆中西部转移。某某县人口高达137万人,长年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达30多万人。且劳动力成本低。用地、用水、用电等价格相对低廉。且随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上蔡低成本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为了更好的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某某县委县政府规划出11.11平方公里作为产业集聚区,现已建成面积5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轻工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紧紧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梯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