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茶行销边疆的历史及主要线路

雅安茶行销边疆的历史及主要线路
雅安茶行销边疆的历史及主要线路

雅安茶行销边疆的历史及主要线路

杨瑞齐桂年*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摘要:本文综述了雅安茶行销边疆的历史及主要线路,得出以下结论,1雅安茶在西南西北地区流传及销往边疆时间早于茶马贸易兴起及茶马古道的开通时间。2雅安通向西南地区诸多古道与明代官方开通的“川藏茶马古道”路线在“雅安—汉源”段重合,其部分可视作川藏茶马古道的前身,强调蜀身毒道、南方丝绸之路、牦牛道等“是”或者“不是”茶马古道是不准确的。

关键字:茶马古道;雅安边茶;黑茶;历史

如今雅安行销藏区茶叶概念混淆,人们多以藏茶呼之,每每提及,总给人以粗老印象,有难登大雅之误,久而久之,藏茶(雅安边茶)在人们心中似乎成了一个新兴产物,认为不过是边销粗饮,无甚新奇,更谈不上文化底蕴。

事实上,雅安茶行销边疆历史悠久,汉代及以前不排除茶叶作为土特产在当地部落民族间流通,并由灵关道(今宝兴灵关镇)通向西北。而传入藏区,最早可追溯到唐文成公主入藏(641年)前后[1]。随着饮茶习俗在藏区的传播,口感独特,消食去腻的发酵茶(今属黑茶类),成为高原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宋明时期雅安茶作为官方易马、赏番及茶土交流的主要物资,其行销数量之大,地位之重,是其他地区茶叶、茶类难以比拟的。有学者估计,两宋时期四川年产茶3000万斤中,每年至少1500万斤以上销往藏区。明代经由黎雅、碉门口岸交易的川茶达 3 万引,占全川茶引的 80%以上。清代经打箭炉出关的川茶每年达1400 万斤以上。同时,大批的藏区土特产也经由此路输出[2]。自唐至清,雅安茶更是汉藏间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纽带,对于加强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乃至汉藏人民间依存关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3]。

就行销路线而言,唐宋时期雅安茶行销边疆以青藏道为主,主要靠牛马驮运。从明至清,川藏茶马古道逐渐形成,由雅安经康定至昌都入拉萨,再向西经日喀则、亚东等地到境外的不丹、尼泊尔,全长8000余里[4],其间山高路险,气候恶劣,运送茶叶的主要是人力背夫

作者简介:杨瑞(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茶叶加工及茶艺设计。E-mail:yangrui2266@https://www.360docs.net/doc/c8222086.html, *通信作者:齐桂年(1956—),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茶叶精深加工及茶树生物技术。E-mail:guinian5612@https://www.360docs.net/doc/c8222086.html,

和牦牛驮队。

1雅安茶行销边疆的历史

1.1汉代及以前

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四川是最早茶叶市场的形成地,茶叶种植主要集中在雅安一带,其地有最早人工植茶的记载,历史悠久。汉代及以前不排除茶叶作为土特产在当地部落民族间流通,并由灵关道(今雅安宝兴灵关镇,始于战国,因该路段以瑕阳人为主,故又称夏阳(瑕阳谐音)道[5])通向西北。而彼时茶叶在西南地区流转主要是雅安到汉源一带,有严道、旄牛道等,其部分路线与“蜀身毒道”重合。范文澜《中国通史》提到:西汉时,武都地方(今甘肃省武都)羌、氐杂居,当时巴蜀地方的茶叶就贩运到武都,卖给西部游牧民族。四川茶马古道(雅安段)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雅安的茶叶已经翻过大相岭被运到大渡河以西,这条当年的牦牛道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茶道[6]。

1.2唐朝时期

雅安茶传入藏区,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文成公主入藏(641年)前后,《西藏王统记》(成书于1388年)中有“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土也”的记载。而据《汉藏史集》载,茶叶输人藏区与藏文创字(632年左右)同时,今藏族人民称茶为“呷”发音与古巴蜀地区称茶为“槚”的音相同[1]。至吐蕃赞布都松芒波杰(赤都松赞,松赞干布曾孙)在位时(673 -702年),其地已明确出现了汉地的茶叶和碗[7]。关于茶叶是具体从哪个方向传来的,江玉祥[8]提出可能是与吐蕃接壤的雅州。

公元711年,吐蕃女政治家亦玛类倡议唐蕃茶丝换马贸易,唐蕃间以赤岭(青海湟源县西)、甘松岭(四川松潘境内)为互市地,年交易马4.8万匹,开茶马互市之先河。728年,“吐蕃又请交马于赤岭,互市甘松岭,……乃听一赤岭为界,表以大碑,刻约其上”,彼时互市的茶叶四川雅安和陕西汉中为主[9],但不为大宗,主要交换品是丝绸[10]。至德宗年间,监察御史常鲁出使吐蕃(781年),与赞普(赤松德赞,赤都松赞之孙)的对于茶叶的问答中也足见茶马贸易的发展[3]。而晚唐时期吐蕃的尊佛与灭佛运动,更使得饮茶习俗在僧俗间传播。

1.3宋朝时期

宋代“蕃戎性嗜名山茶,日不可阙”,饮茶习俗已在边疆少数民族中普及,茶马贸易日渐兴盛,雅安茶是北上易马及羁縻赏番的主要物品。“宋初,经理蜀茶,置互市于原(今甘肃镇原)、渭(今甘肃平凉)、德顺(今甘肃隆德)三郡,以市蕃夷之马”。宋太祖乾德中(约965年),下诏在碉门(雅安天全),首先创立“土军三千,茶户八百,种植茶树,采焙制造,

以备赏番”,赏番茶一过灵关北上,一经岚安(泸定)至藏区(康藏)[5]。

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置碉门(雅安天全)买马场。熙宁六年(1073年)宋与西夏的战争造成陕西“马道梗阻”,朝廷不得不在西南开辟新的马源[9]。于是有熙宁七年(1074年),“李杞入蜀,经画买茶,于秦、风、熙、河搏马”[2]。次年(1075年),蒲宗闵入川,“全蜀茶尽榷”。至元丰四年(1081年)朝廷特“诏专以雅州名山茶为易马用”,为雅州专制边茶之始。元丰八年(1085),四川茶叶产量达2954.8万斤,当时蜀中产茶区设有茶马司(管理机构)、买马场(互市地)。交易最火的市场有雅州(今名山新店,至今有茶马司遗迹)、雅州灵关镇、雅州碉门和黎州卖马场(今汉源县清溪)[9]。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大观二年(1108年),分别再次重申“熙、河、兰、湟路以名山茶易马,不得他用,恪遵神考之训”[5]。绍兴十三年(1143),陕西失陷,马匹来源南移,名山茶北上易马就此结束,历时七十年(1074-1143)[5],朝廷在四川与川西高原诸部族相邻诸州设立新的买马场。“乾道初,川、秦八场马额九千余匹,淳熙以来,为额万二千九百九十四匹,自后所市未尝及焉。”

1.4元朝时期

元朝统治者来自蒙古草原,无需以茶易马,只重茶税,雅州各县所产边销茶,由于产量大大减少,采制变得粗放,粗老梗增多,由原来饼茶改为砖型紧压茶,称“西番大茶”(即今藏区所称“马茶”),因其味苦涩,适宜制酥油茶而深受藏区民众喜爱[3]。至元十四年(1277年),朝廷“置榷场于碉门、黎州,与吐蕃贸易”。次年,元军占领四川,设“西番茶提举司”,专管入藏茶叶[5]。此外,元政府非常重视对古道的开拓,大力开辟驿路,使川西与西藏的茶马古道大大延伸[2]。

1.5明朝时期

明代是汉藏茶马贸易的极盛期,茶土交易也随之兴起,茶叶也成为明朝廷牵制、笼络藏区僧俗首领和对其优予贡利的主要物品,交易形式也从易马治边走向边贸,以雅安茶为大宗[5]。当时雅安茶作用有三:曰官茶,储边易马;曰商茶,给引征课;曰贡茶,则上用也。

洪武四年(1371年)“设茶马司于秦(今甘肃定西)、洮(今甘肃临潭以西、西倾以东的洮河流域) 、河(今甘肃临夏县)、雅诸州,自碉门、黎、雅抵朶甘、乌思藏 (西藏) ,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彼时四川巴茶三百十五户,茶二百三十八万余株,出口边茶是陕西的2. 7 倍,茶叶课税定额一百万斤,是陕西的3. 8倍[5]。五年(1372年)户部下令:“四川碉门、黎、雅之茶,宜十取一,以换蕃马。”二十一年(1388年),诏“天全六蕃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并开通了从雅州经碉门、岩州(今泸定岚安)达打箭炉的“岩

州道”。雅州易马通道一出河州(今甘肃临夏),一出碉门。洪武十年(1377年)岁运茶达50万斤,易马13800匹[9]。

永乐五年至十二年(1407—1414年),明政府与阐化王合作修通了从雅州到乌思藏的驿路,开辟了入藏新捷径[5]。天顺二年(1458),政府令“今后乌斯藏地方该赏食茶,于碉门茶马司”,成化三年(1467年)“命进贡番僧自乌斯藏来者皆由四川,不得迳赴洮、岷,著为例。”六年(1470年)明令西藏僧俗官员入贡“由四川路入”。自此川藏道成为人藏正驿,兼贡道、官道为一体,是茶叶输藏的主要通道。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定: 以三万引属黎、雅,四千引属松潘诸边,四千引留内地,税银共万四千余两”,可见从雅安至西藏这条茶马古道边茶行销之旺势[5]。到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陕西茶商在雅州开办“义兴隆”茶号,经营藏茶。

1.6清朝及近代

清代统治者无战马之忧,改土归流是当时以茶之边的主要政策,政府对四川茶叶贸易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变“茶引制”为“引岸制”,以邛崃、名山、雅安、天全、芦山等地所产茶,专销康藏,因产地居成都之南,名“南路边茶”;以灌县、大邑、平武等地所产之茶行销松潘、理县一带,产地处成都西,称“西路边茶”,专销内地的茶叶称“腹茶”(细茶)[5]。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在打箭炉(藏语两河汇流处的商贸集散地或大商埠,今康定)设立茶关,在大渡河上建泸定桥(1707年),开辟直达打箭炉的“瓦斯沟路”[2]。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在康区结束了持续四百五十余年(1266-1729)的土司制,置“打箭炉直隶厅”,茶政松动,边茶不断运送至康藏之地,年最高达108000引。“设兵戍守其地,番汉咸集,交相贸易,称为闹市焉。”边茶市场由雅安碉门深入到藏区[5],打箭炉成为雅安南路边茶总汇[3],其地从清初只有四家锅庄,发展到清代中叶48家,初具城市雏形。雍正十三年(1735年),历经七百余年的茶马制度全面结束,茶叶主要用于安抚边民及茶土贸易,官方双方收税,汉藏共利。此时,雅安、天全、荥经、名山专门经营边茶的茶号发展到100多家,每年官府发到茶商手里的茶引达10万张以上,以税银来算(一引即一担,折100斤),四川销茶约1966.8万斤,云南约销茶86.016万斤,西北共计354.714万斤[5],这是雅安边茶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间[9]。

鸦片战争后,英帝国主义企图使印茶取代华茶在西藏行销,西藏人民为了国家利益,宁愿以高出印茶10倍的价格购买川茶。雅安茶叶成为汉藏民族共同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倾销印茶的斗争武器。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战乱和川藏纠纷,虽以国家和政府角色茶叶输藏

逐渐淡出,但是汉、藏民间商人之间的茶叶贸易却始终活跃[3],1954年,川藏公路全线通车,首批运送的即雅安南路边茶,雅安茶作为沟通内地与藏区的重要经济联系,传承至今。

2雅安茶行销边疆的主要线路

由此可知,汉代及以前,雅安茶由灵关道通向西北,西南地区,茶叶流转主要是雅安到汉源一带,有严道、旄牛道等,其部分路线与“蜀身毒道”重合。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提到“居大夏(阿富汗北部)时见蜀布、卭竹杖,问所从来,曰东南身毒(今印度)国”,后来有人认为这是从蜀、滇、缅甸、印度到阿富汗的通道,并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严道”辖境相当于大相岭以北的青衣江流域和今泸定一带,“始皇二十五年,灭楚,徙严王之族以实此地”,严王之族是“载罪”之人,必须服劳役维修这条栈道。旄牛道主要为成都经雅安至汉源(牦牛县)一段,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置旄牛县,以地接旄牛羌而得名[5]。

唐宋时期官方茶马交流范围在四川、陕西、甘肃、青海间。以青藏道为主,雅安茶叶沿松茂古道(灌县,今都江堰—松潘)、川甘道(松潘—甘肃南)、川青道(松潘—青海,又称回纥道)西北而上或北上沿阴平古道、金牛古道入西安再沿文成公主入藏的“唐蕃古道”与吐蕃、回纥进行交换。元代商销入藏,茶马古道路线与宋代相同。此外,雅安茶也沿川西北灵关道(夏阳道)、夔松道(岚安—营官)等;西南始阳道(即汉代的严道),清溪道(汉代旄牛道,因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置清溪关更名)等在当地流转。

从明至清,在雅安西南地区历代古道的基础上,川藏茶马古道逐渐形成,并逐渐成为雅安茶入藏的主要途径,分为雅安至康定,康定至昌都,昌都至拉萨段,雅安至康定段主要由雅州、天全碉门、两路口越马鞍山垭口(2937米,二郎山垭口为民国通道),经岚安(泸定)、鱼通至打箭炉的“小路茶道”,是明代茶马古道的延续。以及由雅州对岩或天全始阳、新场、荥经、凰仪堡翻大相岭草鞋坪(2900米),过黎州(汉源清溪)、宜东,再越飞越岭(2830米)至泸定、打箭炉的“大路茶道”,是历代官道[5]。自康定后又分三路,一路由越雅砻江至理塘、巴塘到昌都,再行 300 里至拉萨,为入藏南路;一路经道孚、甘孜渡金沙江至昌都,再由昌都趋玉树、结古入青海,为入藏北路;另一路经懋功达藏县趋松藩入甘南藏区[11]。3结论

1雅安茶在西南西北地区流传及销往边疆时间早于茶马贸易兴起及茶马古道的开通时间。四川地区是茶树原产地之一,汉代已有对其地产茶的文献记载,雅安作为四川最重要的茶叶产地,早在汉代,茶叶即作为土特产在西北、西南古道上往来,传向边疆,但非大宗交易物。唐宋时期,官方茶马贸易逐渐兴盛,青藏茶马古道形成,雅安茶作为官方易马、赏番

及茶土交流的主要物资,至此逐渐成为汉藏间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纽带。

2雅安通向西南地区诸多古道与明代官方开通的“川藏茶马古道”路线在“雅安——汉源”段部分重合,强调南方丝绸之路、牦牛道等“是”或者“不是”茶马古道都是不准确的[10]。雅安通向西北、西南边疆古道众多,包括灵关道、松茂古道、川甘道、川青道,可视作唐宋时期青藏茶马古道的一部分。此外,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旄牛道、严道等在路线上部分重合,其中“雅安——汉源”段也是明清时期川藏茶马古道的一部分,可视作明清川藏茶马古道前身,但在唐朝以前,西南古道上往来的主要是当地土著,茶并非大宗交易商品。唐宋时期,虽然官方茶马贸易以青藏道为主,但茶叶在西南地区仍存在贸易往来,为日后川藏茶马古道的官方开通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勤晋.川藏茶路万里行[J].中国茶叶,2005:45-46.

[2]张永国.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历史与价值[J].西藏大学学报,2006,21(2):34-39.

[3]石硕.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J].西藏研究,2002(4):49-57.

[4]单霁祥.保护千年古道传承中华文明[A].见: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雅安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

版社,2012:3.

[5]李家光,陈书谦.蒙山茶文化说史话典[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6]雅安市文物管理所.茶马古道雅安段文物撷珍[J].四川文物,2010(3):96.

[7]石硕.昌都:茶马古道上的枢纽及其古代文化—兼论茶马古道的早期历史面貌[J].西藏大学学

报,2003,18(4):12-20.

[8]江玉祥.雅安与茶马古道[J].四川文物,2012(2):73-82.

[9]杨绍淮.雅安边茶与川藏茶马古道[J].中华文化论坛,2005:52-58.

[10]孙华.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的几个问题[J].见: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雅安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

出版社,2012:16-24.

[11]李刚,李薇.论历史上三条茶马古道的联系及历史地位[J]西北大学学报,2011,41(4):113-117.

[12]朱自振,沈冬梅.中国古代茶书集成[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

[13]吴觉农主编.中国地方志茶叶历史资料选辑[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14]李朝贵,李耕冬.藏茶的起源和进化[A].见: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雅安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

版社,2012:89-96.

[15]柯美成主编.历代食货志全译[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962.

[16]王一意.茶马古道上的康定锅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1):219-220.

[17]阚波.茶马古道上的历史沿革与申遗冷思考——以川藏官道为例[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1.

[18]陈保亚.论丝绸之路向茶马古道的转型——从词与物的传播说起[J].云南民族大学学

报,2011,28(5):60-66.

[19]周润年,黄颢.《贤者喜宴吐蕃史》的内容及其史料价值[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1,31(1):1-25.

[20]何双全,蒋树森.明清时期甘肃茶马互市与茶马古道[J].丝绸之路,2011(2):5-6.

[21]何双全,谢晓燕.唐、宋时期甘肃茶马互市与茶马古道[J].丝绸之路,2010(18):5-10.

[22]孙健三.孙明经1939年的茶马古道影像考察[A].见: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雅安研讨会论文集[C].北

京:文物出版社,2012:181-199.

[23]阳耀芳.“茶马古道”的历史研究与现实意义[J].茶业通讯,2009,36(1):44-47.

[24]任新建.茶马古道的历史变迁与现代功能[J].中华文化论坛,2008,12:53-55.

[25]谢天开.宋代蜀地茶马互市特殊形式刍议[J].农业考古,2008:36-38.

[26]魏晓欣.宋代四川榷茶法与资本主义萌芽[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27(2):63-70.

[27]贾大泉.川藏古茶道形成过程[A].见: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雅安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

社,2012:29.

[28]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茶马古道新添——冷碛段调查简报[J].四川文物,2012(2):65-72.

[29]唐陆羽等撰,鲍思陶纂注.茶典[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30]陈保亚.论茶马古道的起源[J].思想挑战,2004,30(4):44-50.

[31]陈保亚,刘青.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联合考察问答[J].科学中国人,2013(5):40-44.

[32]罗卫东.秦蜀茶马古道考述[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32(3):1-11.

浅谈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文化与茶健康》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茶文化与茶健康 专业:安全工程(采矿方向) 班级:采矿152班 姓名:张进 教师:唐雅琴 所在学院:矿业工程学院 开题时间 2016年6月

贵州理工学院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一、茶叶种类 (2) (一)、绿茶 (2) (二)、红茶 (2) (三)、白茶 (3) (四)、乌龙茶 (3) (五)、黄茶 (3) (六)、黑茶 (3) 二、茶的功效 (3) (一)、提神: (3) (二)、美容: (4) (三)、降脂减肥: (4) (四)、延缓衰老: (4) (五)、降低辐射的危害 (4) (六)、预防心血管病和软化血管 (4) (七)、防龋齿: (5) (八)、增强性功能: (5) (九)、治疗肠道疾病: (5) (十)、提神醒脑 (6) (十一)、预防癌症 (6) 三、分季节饮茶 (6) (一)、春季 (6) 四、根据身体状况喝茶 (7) 五、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8)

浅谈茶文化与茶健康 浅谈茶文化与茶健康 摘要 茶成为当今世界人民喜爱的饮料,不仅是因它具有独特风味,而且因为茶对人体有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人体所需要的86种元素,已查明茶叶中有28种之多,所以说茶是人体营养的补充源。茶对开发智慧、预防衰老,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肠道细菌结构和消臭、解毒方面的功效已被许多科学研究所证实,因此它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机能调节剂。同时,茶还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和辅助疗效。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逐渐从“温饱型”转向“美食型”和“保健型”。茶这种奇妙的饮料,将为人类的健康带来福音。 关键字:茶、健康、作用、文化 一、茶叶种类 我国的茶叶分类上,我们可以将其归为六大类: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黄茶、黑茶。 (一)、绿茶 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蒸青绿茶。其中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碧螺春、恩施玉露、信阳毛尖、安吉白茶、南京雨花茶等为绿茶中的优质茶类。 炒青绿茶包括珍眉、贡熙、雨茶、针眉、秀眉、珠茶、雨茶、秀眉、蒙顶甘露、龙井、大方、碧螺春、雨花茶、甘露、松针等茶品。烘青绿茶包括川烘青、苏烘青、浙烘青、徽烘青、闽烘青、毛峰、太平猴魁、华顶云雾等茶品。晒青绿茶包括川青、滇青、陕青等茶品。蒸青绿茶包括煎茶、玉露等茶品。 (二)、红茶 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其中正山小种、金骏眉、祁门红茶、云南滇红、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功夫、川红工夫等茶品味红茶中的优质茶类。 小种红茶包括正山小种、外山小种等茶品。工夫红茶包括滇红、闽红、湖红、川红、越红、湘红、粤红等茶品。红碎茶包括叶茶、碎茶、片茶、末茶等茶品。

茶的种类、功能、鉴别及适宜人群

茶的种类、功能、鉴别及适宜人群 茶的历史悠久,晋代时期就已经形成饮茶的风俗。饮茶可以怯病延年,“久饮茶可以轻身换骨”。茶的种类繁多,可分为绿,红,花,黑,白,黄,青。每种茶有不同的口味和药物作用。 一,绿茶是一种没有经过任何发酵处理的,最清新自然的茶叶品种。是人们夏季饮茶首选,绿茶口味清新自然,饮用后不仅能够消暑解渴,还有排毒怯火的药物作用。虽然现在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饮料,但是绿茶凭借独特味道和原始自然的特性性,仍然在人们的饮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绿茶品种最著名的有:龙井,碧螺春,毛尖。 1,龙井茶可以说是绿茶中的极品,它产自杭州西湖山区的龙井梅家坞等地主要特点是叶质细小,柔软,叶片成利剑状,冲泡后茶色清新翠绿,饮用时先苦后甜。 2,碧螺春产地主要来自江苏苏州的洞庭山风景区,这里山水环绕,风景秀美,有悠久的种植茶叶的历史,所以碧螺春也称洞庭碧螺春。特点是茶叶卷曲,叶质柔嫩,叶片顶端有白色的毫尖,入水冲泡后,茶汤翠绿透澈,味道清香并伴有水果般的香气。 3,毛尖也是茶中极品产于河南省信阳的大别山地区,故称信阳毛尖,信阳由于盛产毛尖,因此成为我国八大茶叶产区之一。特点是,叶片细长,有白色毛尖,茶汤颜色嫩绿,味道馨香醇厚,还伴有熟板栗的香味,并且经过多次冲泡仍能保持香味。 绿茶保健功能主要有:清热解毒,抵抗癌细胞,降低人体的脂肪及胆固醇,美容减肥,防辐射,健齿等绿茶性寒味甘,经常饮用能够清热去火,安神明目,清理肠胃,绿茶中所含的茶叶素能够促进胆固醇的分解,减少人体内胆固醇的堆积,有效防止高血压的发作,对一些病症引起头昏目眩有很好的疗效。另外,绿茶中的茶多酚还能够防治癌症。绿茶中的脂多糖和维生素C还是防辐射和美容保健的重要物质。绿茶中的氟元素还有防蛀牙的功效。 二,红茶的制作方法与绿茶截然相反,它完全是经过发酵而制成的。所以红茶没有叶绿素及维生素C等物质,但是它的茶碱和咖啡因含量很低,所以红茶是所有茶中最没有刺激性的一种。红茶种类很多,按制作方式可以分为三种: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前两种原产于我国,最后一种是印度人发明创立的一种全新的红茶加工法。目前红茶是全世界饮用人群最广泛的茶叶制品,世界上比较著名的红茶有祁门红茶、锡兰乌巴茶、大吉岭红茶、伯爵红茶、肯亚红茶、阿萨蜜红茶,川红功夫茶、立顿红茶等。 1 大吉岭红茶原产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一带,所以这种红茶因此而得名。因为产地昼夜温差大,气候滋润,变孕育出大吉岭红茶独特的气味。茶叶青绿色或金黄色,茶汤色泽橙黄,并有葡萄的香气。故有“红茶中香醇”的美誉。 2 祁门红茶原产于安微祁门县,从唐代起这里就盛产红茶。茶色乌泽秀丽,茶汤色泽红润,味道浓郁,并伴有持久的果糖和蜜糖香味,是调制奶品的首选。 3 锡兰乌巴茶产于斯里兰卡的山脉地带。茶叶细碎,呈红褐色,茶汤橙红,并带有金色的光圈,味道醇厚,带有铃兰和薄荷的味道,味道苦涩,可搭配柠檬和鲜奶来遮盖涩味。 4 阿萨蜜红茶品质非常独特,因为其味道浓厚,茶汤白浊,所以通常配以其

茶文化发展历程

茶文化发展历程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 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 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 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唐宋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 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 融人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 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 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 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 干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 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 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绘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 机活泼,有人迁徒,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

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 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年产的7500四吨发展到1998 年的60余万吨。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 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 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华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抗州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西湖乡正式开放。 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 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届,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举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山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 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 经济贸易发展。 “饮茶’与“饮早茶” “喝茶”在粤语方言里称作“饮茶”,毛泽东有“饮茶粤海未能忘”诗句。广州人爱“饮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饮食文化。在广州,民间以茶相待已成为一种礼节,如有客到,第一件事 便是奉上一杯“靓茶”,第一句话是“请饮茶”,以此表示主人的 热情、友好和礼貌。由于岭南自古具有“重商”的价值取向,“饮茶”也从家庭走向市场,使广州的茶文化具有较浓的商品经济的特色。广州较早出现人们聚集饮茶的居所,如茶室、茶馆、茶寮、茶居、茶楼等,名目繁多,形式各异。至清代,广州的茶市渐趋兴旺,出现一批颇具特色的茶楼。民国时期,广州茶市的兴旺势头有增无减,经久不衰。 “饮早茶”是广州茶文化最具特色的重要内容。早茶习惯,遍于各阶层,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车夫“苦力”;饮茶去处遍布城市乡镇,广州茶楼之多可为全国之最。

茶文化未来发展方向

茶文化未来发展方向 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茶文化兴于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 1.茶叶与旅游业的结合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富有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更趋向于追求文化和休闲的消费。我国拥有一批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茶俗旅游资源。中国的茶园大多被优美的自然环境所环抱,将这一资源优势与相关的文化有机结合,可迎合现代人追求自然美感和文化体验的需要。参加茶都民俗风情游,旅游者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还能形成对生活和人生价值的体味,达到文化旅游的高层境界。让游客参与到茶文化旅游项目中,如体验茶风俗、欣赏茶艺表演、猜茶谜、唱茶歌、听茶戏、吃茶宴等,加深旅游者对茶文化的体验。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游客需求设专项的茶文化旅游,。可针对青少年推出以山水生态游为主题的茶乡夏令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讲授有关茶文化知识,如茶艺、茶礼等,并让他们到茶场亲身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对中老年旅游者,则应以休闲度假保健为主,在休闲、放松的旅游过程中,细细品味茶的文化、内涵,体味茶的风俗、礼仪,并可让他们品尝名茶和学习制作调配方法。 2,发展茶文化产业园 随着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发展,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以企业开发为主的茶产业园以及茶文化产业园建设进程加快,建设一批以体现产业、产品特色,以旅游为载体的茶文化产业园区。在产业的宣传定位上,有“茶叶大县”、“茶叶经济大市”、“魅力茶乡”、“中国名茶茶乡”等;在茶文化活动的内涵赋予上,组织“茶产业发展论坛”、“名优茶发展研讨”、“茶文化艺术节”、“斗茶大赛”等。 3.发展以茶艺表演为代表的茶文化活动 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所谓“茶艺”,就是通过艺术加工,展示茶的冲、泡、饮等技艺。茶艺是茶道精神的物质载体,游人不仅可以观看技艺精湛的茶艺表演,还可以体会到其所包含的茶道精神和茶文化内涵,同时在物质和精神上获得美的享受。在推广茶艺,发挥其在产业、产品宣传的作用上,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随着茶艺培训、普及茶艺力度的加大,茶艺在产品推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茶艺不仅直接提升了企业、产品的形象,而且加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沟通、培养顾客的忠诚度; 4.发展茶文化教育与培训 在部分高校开办了从事专门的茶文化教学的专业,开设茶文化、茶艺等课程,组建了以茶艺表演为主的高校群团组织,以高校为依托建立起茶艺培训机构,通过短期培训以及技能鉴定,培养大批茶文化专业性人才。组织茶文化宣传和茶艺表演,增强广大爱茶人的茶文化意识;组织各种民间组织和组织间的学术研讨

(完整版)茶文化与茶健康

第一讲茶的起源与影响 本讲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茶为何物;二,茶之起源;三,茶的影响。 我们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了解茶的植物学或者生物学的含义。 从植物学或者生物学含义去理解什么是茶,可以从三个方面。第一,茶树是什么样的植物。第二,茶叶指什么。第三,茶叶中有什么特殊的物质。在植物分类系统里面,茶树属于种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茶树的形态特征有很多方面。第一,它有三种树形:①灌木型,我们通常在生产上看到的栽培型的茶树,基本上都是灌木型的,江浙这一带绿茶产区大部分是这样。②小乔木茶型。它比灌木型稍微高一点,分枝跟主干比较明显,在广东,福建这些地方会比较多一些。还有大乔木型茶树,我们教做茶树中的巨人,可以长到几十米高,云南,西双版纳比较多。灌木型能长到1.5到3米,小乔木型3到4米,乔木型可以栽培可到五米,野生状态可以非常高。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木本植物,一年四季都是绿的,一般看不到红色的茶树,但是在冬天零下十几度,到高山茶去看茶叶,整片都是被冻红的。茶树是木本植物,寿命几百年,经济学寿命五六十年。种在地里的茶叶60年后,产量不高或者品质不好。野生大茶树可以长到几十米,寿命上千年管理的比较好的栽培型茶树,一般在一米高左右,为了多产芽叶和方便采收。一般栽的稀一些,可以长到三四米 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 茶树的形态特征:外部有根,茎,叶,花和种子等器官构成一个整体。它是属于高等植物,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种子是繁殖器官。它的芽可以分成顶芽和腋芽(主要是产物)不定芽。叶子有四个重要特征。第一,周边有锯齿,一般在16到32对之间,但是靠近基部是光滑的。第二,它有明显的主脉。主脉分出侧脉,侧脉分出细脉。第三,脉形成一个闭合的网状输导系统,它不通到叶缘,到三分之二时候与上面侧脉连在一起形成闭合网状系统。第四,嫩的叶背面有茸毛,它里面是鲜爽味的氨基酸含量多,很好喝叶尖的形状有四种,急尖,渐尖,钝尖,圆尖。茶叶底部形状是一样的。叶片大的可以达到二十厘米,小的只有五公分。秋冬季都能看到茶花,一般开在树上的时间是十月份到第二年的一月份之间十一月份比较多,花的颜色是白色。它的果子熟了会落地,形状多样。茶为茶树的嫩叶和芽制成的饮料,可冷饮可热饮,冷水也可以泡茶。采茶是没有同样标准的,但是要采今年的茶叶。茶含有茶多酚-涩,咖啡因(碱)-苦,茶氨酸-鲜爽 茶的起源:产生和利用时间。茶叶原产于中国,中国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是茶树的起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人工栽培茶树,最早加工茶叶,也是茶类最为丰富的国家,茶的祖国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树起源于中国的理由。第一,中国西南部山茶科植物最多,是山茶属植物的分布中心。第二,中国西南部野生茶树最多。第三,中国西南部种内变异最多。第四,记载的茶文化内容最丰富,时间最早。第五,现在茶树的命名和发音跟那边有关。第六,它的生化证据。有文字记载的茶叶史有五六千年。茶的发现者。最早的记载是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最早记载种茶的是四川雅安的吴理真。他是以文字记载种茶的最早的人。中国人的祖先饮茶经历了四个过程。第一,生吃药用。第二,熟吃当菜。第三,烹煮饮用。第四,冲泡品饮。 茶的影响:茶是我们中国民族的举国之饮,如今已经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首,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之王,饮茶嗜好已经遍及全球,现在全世界有一百六十多个国家或者地区有三十多亿人每天都在喝茶。

茶叶类别基础知识

茶叶类别基础知识 一、茶叶的分类:根据茶叶制作时发酵程度不同再分为: 1)不发酵茶:如绿茶、菊花茶等 2)轻微发酵茶:黄茶、白茶 3)半发酵茶:如青茶、乌龙茶,乌龙茶又有:广东乌龙、台湾乌龙、闽南乌龙、闽北 乌龙 4)全发酵茶:如祁门红茶、正山小种、滇红、桂红、闽红三大功夫等 5)后发酵茶:如黑茶,普洱茶、边茶 二、有按基本茶类,再加工茶类和非茶之茶类三大部分。 其本茶类中:按茶叶发酵程度的轻重结合成品茶的品质特点,将茶叶分为六大类:绿、白、黄、青、红、黑茶。 发酵: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变化,列举。茶叶的发酵:多酚类物质在酶的参与下发生生物化学反应。 1、绿茶:不发酵茶,制法为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制作工艺中完全不发酵,保持 清汤青叶的特点,明朝起是历史最久且产量最大的茶类,性质寒凉。店内属绿茶类产品有: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六安瓜片、黄山毛峰、西湖龙井、云芽绿1号2号。 基本原理:杀青通过高温方式杀死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鲜叶的生理化学变化。 从历史角度又分为:名优绿茶和普通绿茶。 杀青的四种方式: 炒青绿:明代起,最基本的加工方法,因加工制作炒青的外形不同又分为:长青(眉茶、出口茶)、平炒青(平水珠茶属浙江出口茶)、扁炒青(西湖 友井),干茶色当多数呈黄绿色。 烘青绿:经过揉捻杀青后来烘干的方法,又分:条形(黄山毛峰)、尖形(太平猴魁)、片形(六安瓜片)、针形(信阳毛尖),其它烘青绿茶只制作花 茶的加工原料茶。 蒸青绿:唐宋时以蒸的方法干燥,具备三绿的特点:汤绿、色绿、叶底绿,条形紧、圆针形。 晒青绿;经过杀青揉捻后经日光晒干的茶,做成茶砖、茶饼、普洱的原料茶,呈油绿色。陕青(陕西)、川青(四川)、滇青(云南)

雅安藏茶的正确冲泡方法

雅安藏茶的正确冲泡方法 雅安藏茶的正确冲泡方法 雅安藏茶属于黑茶的一个品种,其茶十分不错, 不过像黑茶一样,需要有好的冲泡方法。 雅安生态环境优异,雅安茶让人赞不绝口,那么,雅安人是否能泡好手中这壶茶? 近年来,我市茶业协会副秘书长黄春鈇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他发现,有的人虽有好茶叶,但却泡不出好的味道;有的人即使只有一撮普通茶叶,却能泡得芳香满溢。 黄春鈇爱茶,对泡茶也非常着迷。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他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与茶之情就在杯水之中缠缠绕绕。几十年过去了,他犹记得初识茶时,一位茶专家曾告诉他:“要茶好喝,水质就要好,还要泡得好!”黄春 鈇牢记,泡好茶一定要有好的泡茶功夫。于是,在外出走访、考察时,他总是留意别人的泡茶方法,然后再回家琢磨。渐

渐地,黄春鈇已经熟稔于冲泡各种茶。 好茶一定是泡出来的!黄春鈇坚信,一杯可以让客人满口生香的好茶,一定可以让人念念不忘。为此,从去年以来,黄春鈇就利用业务时间对市区一茶庄服务员进行泡茶培训,他希望从这家茶庄开始,唤起雅安茶馆、茶庄对泡茶手法的重视。 黄春鈇说,泡茶有三个要领:一是水,二是茶,三是泡茶次数。 泡茶之水 泡好茶,首先要好水。“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用扬子江的水来泡蒙顶山的茶,被茶人视为绝配,但这杯茶成本太高,取扬子江的水泡蒙顶山的茶,实属不易,好在雅安的水质本身不错,泡蒙顶山的茶非常适宜。 黄春鈇几乎走访、测试过雅安所有的水源。他发现,雅安大部分水都属于暂缓硬水,PH值都在7左右,泡出来的茶特别鲜活、圆润,清香四溢。 在泡茶过程中,黄春鈇认为可以加入试水环节,试验水的浮力和张力,让消费者现场感受。除了水质,泡茶时,倒水的时机也非常重要。黄春鈇强调,应先倒三分之一杯的水,投入茶叶,等待30秒,让茶叶中的营养液全部释放后,再把水倒满。倒水的时候,要顺着茶具边沿倒,让茶叶在杯中翻滚、均匀,使维生素等物质快速溶出,把蒙顶山茶的神韵发

茶文化兴趣活动总结

茶文化兴趣活动总结 我县茶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形成的种茶、制茶、品茶的文化习俗内涵丰富,是我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教育局关于茶文化进校园的精神,幼儿园为激发广大师生学习“千年茶乡”文化的热情,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推进我县茶文化的传承和茶业经济的发展。把茶文化普及作为教学工作重点,开设了茶文化课,实现普及茶文化从娃娃抓起的愿望,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大投入,营造良好环境 为弘扬茶文化,从小培育幼儿对茶文化的浓厚兴趣,丰富幼儿园的活动与生活,幼儿园积极开展茶课题研究和幼儿茶艺活动。茶娃爱茶、懂茶、学茶艺活动以新的形式在园里亮相。首先是建立了丰富的校园茶文化阵地:幼儿园校园四周设立了茶文化长廊,教室走道的墙面上,有孩子的绘画作品和师生共同布置“我爱千年茶乡”环境创设,每班活动室内醒目位置创设“家乡特产”区角活动。“昌宁茶品牌”、“茶道茶俗”、“饮茶有益”、“泡茶十法”……一幅幅版面,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向全园师生介绍了茶的历史、茶的礼仪、茶的作用等,营造出浓厚的茶文化氛围。在浓郁的茶文化氛围中,孩子们增长了见识,学到了茶叶常识,感受到了茶文化魅力。 1

其次是在县茶办、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添置茶艺活动室设备,缝制茶艺表演服,满足茶艺活动课程的物质需要。 二、创新模式,构建本土课程 让幼儿学茶、知茶是我园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和情感教育的体现,使孩子们从小热爱祖国,热爱家乡,通过学习茶文化,开阔幼儿视野,增长知识。 创新养成教育。中班、大班孩子每周上一节茶课,了解茶的基本知识,学习简单的茶的冲泡。小朋友天性爱玩、好动,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因此,我们要抓住幼儿的特点,在教学中用实物操作,争取每组6个小朋友都能操作一套茶具,这样小朋友就不容易分心。茶艺要求三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这对那些好动的小朋友来说,是让他们安静下来的好办法。 创新情感教育。11月23日起我园开展“科学保教——《指南》引领下的幼儿园半日活动”教研活动,在为期三周的教学研讨中,一节节茶文化课上得有声有色,新颖别致。如《昌宁茶叶香》、《会跳舞的茶叶宝宝》、《泡茶》等活动设计,将茶农家中、茶企业中,茶叶的生产、加工制作成课件、视频,让孩子对茶叶生产、制作、泡饮等有了更直观的学习,让他们从小感受茶叶生产、制作的艰辛,从而懂得孝敬父母、长辈,让他们从小体验茶文化、从而热爱家乡、热爱茶文化。 创新道德教育。在班级开展的角色游戏“为您服务”2

各种茶叶介绍及功用

茶叶在传统意义上分为6种:红茶,黄茶,绿茶,白茶,黑茶,青茶。那么不同的茶叶有哪些功效作用呢?一起来了解下。 一、红茶 红茶是在绿茶的基础上经发酵创制而成的。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工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 红茶的种类较多,产地较广,按照其加工的方法与出品的茶形,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工夫红茶、小种红茶和红碎茶。 工夫红茶是中国特有的红茶,比如祁门工夫、滇红工夫等等。其工夫两字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加工的时候较别种红茶下的工夫更多,二是冲泡的时候要用充裕的时间慢慢品味。 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的特产,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产于1000米以上的高山,如今那里已经实行了原产地保护。正山小种又可分为东方口味和欧洲口味,东方口味讲究的是松烟香,桂圆汤,欧洲口味的松香味则更浓郁,比较适合配薰鱼和薰肉。 红碎茶可是国际茶叶市场的大宗产品,用红碎茶通过机器加工即成国际CTC红茶,这种茶最适合做调味茶、冰红茶和奶茶。 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预防疾病方面:红茶的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防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美国心脏学会曾经得出红茶是“富含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的饮料之一,能够使心肌梗塞的发病率降低”的结论。 二、黄茶 黄茶是一种与绿茶的加工工艺略有不同的茶,多了一道焖堆渥黄工序。焖堆后,叶已变黄,再经干燥制成,黄茶浸泡后是黄汤黄叶。 黄茶是我国特产。其按鲜叶老嫩又分为黄小茶和黄大茶。如蒙顶黄芽、君山银针、沩山毛尖、平阳黄汤等均属黄小茶;而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所产的一些黄茶则为黄大茶。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湖南岳阳为中国黄茶之乡。 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而温州黄汤能更好发挥黄茶原茶的功能,温州黄汤更能穿入脂肪细胞,使脂肪细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复代谢功能,将脂肪化除。 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此外,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三、绿茶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 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这四种绿茶种类。

弘扬茶文化的心得体会5篇

弘扬茶文化的心得体会5篇 弘扬茶文化的心得体会一 上完茶文化后,我感触良多,从中学到了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老师的和蔼可亲让我对茶文化的课更是兴趣极高,很高兴也很幸运可以选到一门可以从中学到许多茶道知识并能了解人生道理的课。 就快毕业了,以后的路不知道怎么样,心中的理想是那么的广大,但是有抱负没有行动是不行的,在茶文化中我了解了一种叫三味茶的少数民族的茶,先苦后甜,就像人生一样,必须经过拼搏才能得到成果,懒懒散散,毫无上进,没有吃苦能力的人生是没有作为的,作为我们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这个道理告诉我们,不要有大学生的优越感,凡是要从低做起,要能吃苦才能感到苦后的甘甜。 茶道是一门学问,在古代,古人一对茶道的礼仪就有很严格的要求,就像做人处事一样,严谨得体,高贵典雅,学习茶道后我了解了一些古人的引茶心得,掌握了一些对自己文学方面很有帮助的古文知识,从中也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在我看来茶道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艺术一种人生道理 。 茶的一生也同样像人的'一生,必须经过很多的荆棘与曲折才能达到人生的顶峰,才能把茶最浓郁的清香散发出来,用平和

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事、物,提升自己的修养是靠自己的努力。即使面对困苦与艰难,也要用一种淡定,宁和的心态对待,用修养的力量让自己更加美丽动人 茶文化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 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这个学期的茶文化课上完了,以后我相信还是有机会接触有关茶道的,现在学到得知识将为我以后奠定基础,我会紧跟老师教导及茶道人生道理去迎接我接下来面对的社会,好好生活,坚强做人! 弘扬茶文化的心得体会二 茶文化的定义及内涵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

关于茶文化的基本介绍

关于茶文化的基本介绍 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 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 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 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中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1.绿茶: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主要花色有:西湖龙井茶、日照绿茶、雪青茶、碧罗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竹叶青、都匀毛尖、平水珠茶、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 陀佛茶、西农毛尖。 2.红茶: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主要花色有:祁门红茶、滇红、英德红茶、正山小种红茶等。 3.黑茶: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普洱茶又分两种《一是传统普洱茶也就是生茶》,是以云南特有的 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蒸压自然干燥一定时间贮放形成的特色茶。另 一种也《就是现代普洱茶也就是熟茶》是经过潮水微生物固态发酵 形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 很普及。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

4.乌龙茶: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 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主要花色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丛、冻顶乌龙茶等。 5.黄茶: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工序。 主要花色有:君山银针、沩山毛尖、霍山黄芽、霍山黄大茶等。 6.白茶:白茶则主要是通过萎凋、干燥制成的。白茶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主要花色有:白毫银针、白牡丹。 将上述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综合起来,中国茶叶则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 基本茶类 绿茶——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 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 为炒青绿茶(龙井)、烘青绿茶(黄山毛峰)、蒸青绿茶(恩施玉露)和 晒清绿茶(滇绿)。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 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 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 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红茶——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 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 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 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正山小种)、工夫红茶(祁红)和红碎茶(立顿红茶)三大类。

茶的种类,16种茶大解析

茶的种类,16种茶大解析 1.茶有多少种类 中国茶可划分为基本茶和再加工茶两大类。基本茶类按鲜叶加工工艺不同和茶树品种不同又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类。以这六类茶为原料经过再加工或深加工,又可制成各种花色、形状和不同形态的茶,如花茶、果味茶、罐装茶饮料、速溶茶、袋泡茶、紧压茶和保健茶等。 2.什么叫绿茶 绿茶是我国茶叶产量中最多的一类,全国20个产茶省(区)都产绿茶。绿茶的花色品种也最多,占世界茶叶之首。 绿茶属不发酵茶,刚从茶树上采下的绿茶鲜叶需经过杀青、揉捻和干燥三道基本工序加工。其中,杀青是为了保持茶叶的绿色,揉捻是为了便于茶叶造型,干燥是为了防止茶叶变质以便于贮藏。根据茶叶加工中不同的干燥方法,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炒干)、烘青(烘干)和晒青(晒干),另一种方法是用蒸汽进行杀青的绿茶,称为蒸青绿茶。其他茶类主要是由绿茶演变和加工方法不同而形成的,如乌龙茶、红茶等。 3.什么叫红茶 红茶属全发酵茶。红茶的品质特征为:红汤、红叶。红茶加工的基本工序为: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中国红茶品种大类有:工夫红茶(条形)、红碎茶(碎型、片型、末型)和小种红茶(以松枝熏干,具有特殊的烟熏风味)。红茶中品质最好的是祁门红茶,属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其特定的糖香味被称为“祁门香”。 4.什么叫乌龙茶 乌龙茶也称青茶,属半发酵茶。其品质特征为:既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有红茶的醇厚滋味。因此,乌龙茶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乌龙茶加工的基本工序是: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和干燥。其中,摇青是做好乌龙茶的关键。乌龙茶中以武夷岩茶最负盛名。5.什么叫白茶 白茶属微发酵茶,品质特好。干茶外表满披白毫,色白隐绿,冲泡后汤色浅绿,滋味甘醇,是我国的特产。白茶的加工基本工序是:萎凋、晒干或烘干。白茶主产区在福建,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三个品种。 一、茶的基础知识茶饮茶食500问 6.什么叫黄茶 黄茶属轻发酵茶,近似绿茶,品质特征为:黄汤黄叶。黄茶的制茶过程中是将茶叶闷堆沤黄。

雅安藏茶历史及加工工艺

一、藏茶的起源 藏茶被茶学界誉为“茶历史浓缩、茶文化的经典史记录和茶中极品,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雅安藏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远嫁西藏,雅州蒙顶山贡茶(今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茶)是皇家陪嫁品之一,长途运输过程中,风吹日晒“马背上发酵”而形成一种特殊茶类——俗称乌茶、黑金、雅茶、藏茶……黑茶由此而产生,后传至四川周边地区。 二、朝廷立法——世界唯一茶马法 雅州乌茶(藏茶)以其“通利、疏滞腻”的药用价值,先由贵族饮用而成为藏民族的民生茶,腥肉之食,青稞之热非茶不解,一日不可或缺,到现代少数民族仍然流传着“宁可三人不食肉,不可一日不饮茶”的说法。朝廷将雅州乌茶立法定为了官茶,用作治理边关的重要利器,即“以茶制边”或“以茶制夷”。专设管理机构——茶马司,严禁民间流通。(明初即可有附马欧阳伦走私官茶被朱元璋忍痛斩杀的案例)。 三、藏茶的工艺流程 第一工序“和茶”:指在茶场将成熟茶叶和红苔采摘后进行的蒸青、揉茶、溜板和做庄等。“和”在这里是动词,是藏茶的原始坯料处理。第二工序“顺茶”:指将茶进行一系列筛选、条理、分类、清洁等理顺工艺。 第三工序“调茶”:指在渥堆发酵过程中的调适、翻堆、保湿、恒温

和拼配各类等级茶的工序。 第四工序“团茶”:指将发酵成熟、已拼配好的茶叶和红苔进行格式化紧压,使之成为砖型、饼型或其它形状。 第五工序“陈茶”:指砖茶上架陈化、通风、反复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自然干燥,自然持续发酵等过程。 藏茶原料茶初制(初步制作工艺)分:普通做庄茶和复制做庄茶两种。有多次渥堆、高温(35~50℃)发酵的显著特点。 普通毛庄茶初制工艺为:杀青、捡梗、干燥(基础制作工艺)。复制工艺为:发水堆放、蒸茶、揉捻、发酵、干燥(在基础制作工艺上加上更多、更细致的制作工艺)。 在五大工序下,基本制作有十八道工序:杀青、渥堆(发酵)、捡梗、晒茶(干燥)、蒸茶、蹓茶(揉捻)、二次渥堆(发酵)、二次捡梗、二次晒茶、二次蒸茶、二次蹓茶、三次渥堆(发酵)、三次晒茶、筛分、三次蒸茶、三次蹓茶、四次渥堆(发酵)、四次晒茶。概括为一炒、三蒸、三蹓、四渥堆(发酵)、四晒茶、二捡梗、一筛分。 传统制作工艺则多达三十二道,所以从制作工艺上来讲,藏茶是目前世界上制作为复杂的“黑茶”。 四、藏茶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通过特殊工艺持久发酵制作而成的藏茶包含近500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机化合物,约700种香气化合物,无机物也相当丰富,包括磷、钾、镁、硒等不少于15种矿物质。高原民族一千多年饮用史,足以鉴证藏茶的神奇保健功效。

弘扬茶文化心得感悟

弘扬茶文化心得感悟 #弘扬茶文化心得感悟范文1# 上完茶文化后,我感触良多,从中学到了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老师的和蔼可亲让我对茶文化的课更是兴趣极高,很高兴也很幸运可以选到一门可以从中学到许多茶道知识并能了解人生道理的课。 就快毕业了,以后的路不知道怎么样,心中的理想是那么的广大,但是有抱负没有行动是不行的,在茶文化中我了解了一种叫三味茶的少数民族的茶,先苦后甜,就像人生一样,必须经过拼搏才能得到成果,懒懒散散,毫无上进,没有吃苦能力的人生是没有作为的,作为我们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这个道理告诉我们,不要有大学生的优越感,凡是要从低做起,要能吃苦才能感到苦后的甘甜。 茶道是一门学问,在古代,古人一对茶道的礼仪就有很严格的要求,就像做人处事一样,严谨得体,高贵典雅,学习茶道后我了解了一些古人的引茶心得,掌握了一些对自己文学方面很有帮助的古文知识,从中也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在我看来茶道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艺术一种人生道理。 茶的一生也同样像人的’一生,必须经过很多的荆棘与曲折才能达到人生的顶峰,才能把茶最浓郁的清香散发出来,用平和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事、物,提升自己的修养

是靠自己的努力。即使面对困苦与艰难,也要用一种淡定,宁和的心态对待,用修养的力量让自己更加美丽动人茶文化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这个学期的茶文化课上完了,以后我相信还是有机会接触有关茶道的,现在学到得知识将为我以后奠定基础,我会紧跟老师教导及茶道人生道理去迎接我接下来面对的社会,好好生活,坚强做人! #弘扬茶文化心得感悟范文2# 茶文化的定义及内涵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

雅安——我的家乡

关于我的家乡旅游资源的调查报告 姓名:杨军学号:10051030305 专业班级:旅游20103班 引言 雅安,我的家乡,她有雨城之称,是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区域。雅雨、雅鱼、雅女是“雅安三绝”。雅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的“中国十佳魅力城市”。而我知道的家乡就仅限于这些了。她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她,针对雅安的旅游资源概况,我做了此报告。 调查实施 调查目的:了解我的家乡雅安及其旅游资源状。 调查对象:四川雅安市的旅游.。 调查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其次是访问一些雅安的老乡、同学。 调查时间:2011年5月到6月。 调查内容:雅安旅游景点、景区分布,人文特色,文化特点等。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如下: 一、雅安概况 雅安夜景 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距成都120公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有“雨城”之称。北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与南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面有成都、眉山、乐山3市,市域呈南北较长,东西较狭的不规则图形。概括起来讲,雅安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面积15314平方千

米,人口153万,区号0835,邮政编码625014,车牌编号:川T。共7县1区:雨城区和芦山县、名山县、天全县、荥经县、宝兴县、汉源县、石棉县7县。市政府驻雨城区。 二、气候条件 本市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除高寒山地外,一般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回暖旱,降水集中于夏季,多夜雨,但大相岭南北气候有显著差异。所以是旅游的好地方。 二、雅安特色 雅鱼 雅安六大贡品:雅安贡鱼(雅鱼)、名山贡茶(蒙顶茶)、天全贡米(香谷米)、汉源贡椒(花椒)、贡莲(黄莲)、宝兴贡砚(外郎石砚)。著名三雅文化:“雅女”,“雅鱼”,“雅雨”,也叫雅安三绝。雅安是一座浪漫的小城。 三、文化底蕴 雅安 雅安两汉文化历史底蕴丰厚,近现代更留下了“翼王头落地、红军会师处”的壮丽诗篇。雅安山川秀美,生态良好,是天然氧吧,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有雨城之称,是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区域。素有雅雨、雅鱼、雅女“雅安三绝”美誉。雅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的“中国十佳魅力城市”,是全省乡村度假旅游和自驾车旅游的热点地区。雅安是世

市面上常见的茶品种和分类

各种茶的品种和分类 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一)绿茶 包括: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蒸青绿茶。 1、炒青绿茶分为:(1)眉茶(炒青、特珍、珍眉、凤眉、秀眉、贡熙等)(2)珠茶(珠茶、雨茶、秀眉等)(3)细嫩炒青(蒙顶甘露、龙井、大方、碧螺春、雨花茶、甘露、松针等) 2、烘青绿茶分为:(1)普通烘青(川烘青、苏烘青、浙烘青、徽烘青、闽烘青等)(2)细嫩烘青(毛峰、太平猴魁、华顶云雾等) 3、晒青绿茶分为:川青、滇青、陕青等。 4、蒸青绿茶分为:煎茶、玉露等。(我国不多,倒是日本很喜欢这种制茶方法做出的茶叶) (二)红茶 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 1、小种红茶包括:正山小种、烟小种。(多说一句,这些茶最初是用于出口的,因为欧洲人喜欢在松林中漫步的感觉,所以这些茶带有淡淡的松香) 2、工夫红茶包括:川红(金甘露、红甘露等)、祁红、滇红、闽红(金骏眉等)等。 3、红碎茶包括:叶茶、碎茶、片茶、末茶。

(三)乌龙茶(又称青茶,这里强调一下,青茶是指乌龙茶,而不是指绿茶) 分为: 1、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水仙、肉桂、半天腰、奇兰、八仙等,还有些建瓯建阳等地产的茶,如矮脚乌龙等) 2、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等,这里的水仙和奇兰主要是指主地的不同,同一种茶地在不同的产地产的茶) 3、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等) 4、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等,前两年流行的那个叫东方美人的也是这种) 5、阿里山高山茶(阿里山青心乌龙茶,阿里山极品金萱茶等) (四)白茶 分为:白芽茶、白叶茶 1、白芽茶,主要是指银针等。 2、白叶茶,主要是指白牡丹、贡眉等。 (五)黄茶

雅茶

雅安藏茶是特指雅安出产的藏茶。中国藏茶自唐朝有记录以来,已是千年古茶。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六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 从古到今,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是采摘于海拔在1000米以上高山,当年生成熟茶叶和红苔,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全发酵茶。藏茶属于最典型的黑茶,她的颜色呈深褐色,又是全发酵茶。 制作工艺 雅安藏茶制作技艺主要分为采割、原料茶初制、成品茶加工三大主要部分。 1、采割。传统雅安藏茶原料是国内外唯一使用“茶刀子”采“割”的。原料茶分本山茶、上路茶、横路茶等。①本山茶:产于雨城区周公山一带,于每年端午节和白露前后前分两次留桩3.5厘米采割。②上路茶:产于雨城区大河、严桥、中里等山区,每年于大署至立秋之间采割一次,留桩3.5厘米。③横路茶:产于名山、天全、荥经等县,多实行粗细兼产,即春季采细茶、大署至立秋前采边茶。④条茶:是砖茶的主要原料之一,每年谷雨后、端午前采割。⑤撒茶:毛尖、芽细、砖茶的重要原料,清明后,立夏前采收。采收标准为一芽二、 三、四叶。古代每年开采茶叶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2、原料茶初制分做庄茶和复制做庄茶两种。有多次渥堆高温(50~75℃)发酵的显著特点。 传统做庄茶制作有十八道工序。 复制做庄茶是将毛庄茶经复制做成做庄茶。复制工艺有蒸、揉、发酵、干燥等。 3、成品茶加工是通过整理、拼配、春包等工序将原料茶制为成品茶。条包砖茶是雅安藏茶的又一显著特点。 4、原料茶整理。经筛分、风选、拣剔、切铡、干燥、停仓等工序去除茶梗及杂质,调整含水量,分质量等级存放等。 5、拼配。按品种要求根据原料茶质量按比例搭配拌和。 6、压制,又叫春包。通过称茶(定量)、蒸茶(加温加湿)、春紧、码包等工序,将 料茶压紧成为茶砖。 7、包装。冷却后砖茶倒出茶篼子,取隔页、包黄纸、打标签、包牛皮纸、捆千斤篾、再装入茶篼子、编包成为成品茶。 8、检验。成品茶经检验合格进入成品库。小垛码放,促进通风和自然后发酵。 基本特征 雅安藏茶制作技艺是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1、发酵:根据原料、质量的不同,进行渥堆转色发酵,有的在初制时发酵,有的在复制时发酵。 2、春包:独特的压制工艺,茶砖不能松,也不能太紧,既有利于长途运输,又有利于 通风干燥、后发酵; 3、后发酵:从半成品到成品茶直至饮用,在自然干燥过程中茶叶内质都在持续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