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义(原稿)

中医讲义(原稿)
中医讲义(原稿)

第一章中医饮食保健学的概况

第一节定义和内容

一、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人,食物

正常生命活动、防治疾病

医疗与养生相结合

包括:(1)中医食养学:正常人体重视养生

(2)中医食疗学:病体强调治病

《素问·上古天真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平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佟其天平”。[幻灯片1]

《备急千金要方》“……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范,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二、中医饮食保健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1)整理与总结历代食养、食疗的理论和经验,完善和发展自身理论体系。

(2)研究食物性能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明确食物的应用原则。

(4)根据中医学养生理论,制订正常人膛各种特殊生理阶段的食养法则和措施。

(5)根据中医的辩证施治理论,制订各个病体各种疾病的食疗法则和措施。

(6)结合现代营养学、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阐述中医饮食保健学所具有的现代科学性。

第二节中医饮食保健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与中医学的关系

联系: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相同、火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脏腑经验理论作为基本理论;从整体出发,从宏观着眼,系统地辩证地认识人的生命活动及生理、病理变化的本质。

区别:中医学药物——疾病以临床治病为主

中医包含保健饮食——健康更注重饮食防病养生

二、与中医药膳学的关系

区别:中医饮食保健以食物为主食物作用

中医药膳食物的形式药物作用

联系:均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防治疾病、保持健康为目的,以辩证论治为临床应用法则,以中国烹饪方法为手段做成膳食形式。

三、与中国烹饪学的关系

烹饪的合理与否,在饮食保健中起决定性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医饮食保健促进中国烹饪进一步趋向科学化,中国烹饪的发展又进一步完善了中医饮食保健。

第二章中医学概论

第一节医药及食的起源

《淮南子·修务训》“神农尝百草……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药物中草本药很多,称中药为“本草”。

《周礼·天官》医师分有:

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自由就有“医食同源、药食同根”之说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专著,收载药物365种,其中许多是日常食物,如桂元、大枣、百合等等。

“食医”居四医之首,主要是利用饮食生、防病、治病。

中医食疗专著,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方》食治篇孟洗《食疗本草》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记载有治病作用的食物100条)

我国有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治疗法,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几病三分治,七分养”“药补不如食补”人们对食疗越来越重视,中医食疗前景是广阔的;在过去基础上,运用现代多学科结合的理论与方法,以中医食疗学为核心,进一步与现代营养学、生物化学、中药化学、中国烹饪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以期逐步形成现代型的中国食疗学。

第二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与古代哲学思想相联系

一、整体观念

统一性、整体性

1.定义: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的完整性的思想

2.内容:(1)人们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

如:“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

(2)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内经》“人与天地相应也”

如风湿性关节炎——“天气预报”

良好的环境——有益于人体健康

北方人一对岸说,水土不服,随着时间推移适应。

二、辩证论治

1.定义

辩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幻灯片3)。

例:风(头部:头痛)寒(怕冷、清涕)表(浮脉)证

论治: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幻灯3)

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

例:疏风散寒解表(银散)

2.症、证、病的概念

(1)症:指症状,疾病个别表面现象

例:苔黄、面红、脉浮数、嗳气

(2)证、证候,由症状组成,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病:指疾病,是诊断的总称。

例:感冒:风寒证:苔薄白、脉浮紧、痰稀薄等

风热证:苔薄黄、脉浮数、痰粘稠等

3.辨证论治的特点:

(1)既要辨证,又要辨病,但又重在辨证。

(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因表现的症候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

如:感冒:风寒证——散寒解去(生姜红搪茶)

风热证——疏风清热(桑菊薄荷饮)

胃痛:饮食伤胃——食疗当消食

肝气犯胃——舒肝理气和胃丝痛

异病同治:不同疾病因具相同症候,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

如:阻塞性黄疸——湿热

腹泻、大便次数多——湿热论治、都消热利湿

第三节中医食疗学特点(幻灯片3)

一、以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

二、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三、以辨证施食为食疗食养原则

四、以调理脾胃为主的饮食营养观

思考题:

1.了解中医饮食保健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了解中医饮食保健的基本内容

3.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4.举例说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第三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阴阳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它是相互的唯物论,并且有初步的辩证思想。在二千年以前已被用到中医学的理论中,在医疗实践中,成为中医学理论的一部分,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指导着临床实践,从病机、辨证、直到治疗用药,都贯穿着阴阳的理论。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根据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类经》曰:“阴阳者一分为二也”。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分为阴和阳两类(即两种对立的属性),任何一种事物的内部,都包括着阴阳两个方面,

这样分下去,以至无究。(见书第二段,定义)

阳:积极、进取、刚强等特性,如活动的、外在的、温热的、功能的、兴奋的。阴:消极、退守、柔弱等特性,如静止、向内的、寒冷、物质的、抑制的。

表1 事物阴阳属性举例

阴阳的相对性(见书第6段及第7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对立、互根、消长、转化

1.阴阳对立

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

例如上与上、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等。

在中医学中,广泛地用这种阴阳可分的观点,交夫体的部分、组织结构和生理活动等方面,分成阴和阳两大类,如:背为阳,腹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兴奋为阳,抑制为阴。

表2 人体组织的阴阳属性

2.阴阳互根

指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资生,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每一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例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无所谓上;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无所谓热,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阴阳互根的观点,广泛地应用于生理、病理和治疗等各方面。

例如:以人体的气与血的关系来说,气属阳,精、血属阴,但气能化生精血,精血也能化气。因此在治疗血虚时,多用气血双补的治法。补气的目的是为了气能生血。在治疗肾气虚方时,除了采用补肾气法外,多配合河东、杞子等补益肾精的药物,是因为“精能化气”。这就是阴阳互根的理论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都阴阳互根遭到破坏——孤阴性独阳不长)

3.阴阳消长

指事物或现象对立的两个方面不是静止不变的,而在不断运动变化的。此消彼长,此长彼消,阳消阴长,阳去阴消。人体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如人体内各种

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阴消阳长;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新陈代谢,又必需消耗一定的能量(阳),这就是阳消阴长。例如书上四时气候变化(见书)。

4.阴阳转化

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证与阳证之间、虚证与实证之间的均可发生转化。

例如:感冒初期,表现为寒证(阴),后期热证(阳),“寒极生热”or“热极生寒”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见幻灯片4)

腹、背,皮毛——筋,五脏——六腑,气血

2.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如以功能与物质为例,功能属阳,物质属阴,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物质就无以产生生理功能,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着,物质的新陈代谢,人体功能与物质的关系也就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的关系。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认为邪正两个方面都可以用阴阳来分析。病邪可分为阴邪与阳邪,阴邪致病可致阴偏胜,出现寒证

邪:阴邪——阴胜——寒盛证

阳邪——阳胜——实热证

正气可分为阳气与阴液,阳气虚出现虚寒证,阴液虚出现虚热证。

正气:阳气虚——虚寒证

阴液虚——虚热证

因此,多种多样的病理变化可以概括为四句话“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其基本原因都是由于阴阳失调,偏盛偏衰而致病。见书(1)阴阳偏胜;(2)阴阳偏衰(划线部)

4.用于疾病的诊断

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存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尽管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都可用阴阳来加以概括说明。阴阳是总纲,如表证、热证、实证都属阳,里证、寒证、虚证都属阴。所以《内经》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5.用于疾病的治疗

由于阴阳的偏胜和偏衰是各种病理现象的基本表现,故其治疗原则也从调检阴阳出发,采取“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方法,促使阴阳平衡,恢复阴阳的政正常状态,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因此,在辨证施治时,需要从错综复杂的各种临床现象中分析其阴阳的偏胜、偏衰的情况,确定其治疗原则。(具体自己看书)另外,归纳药物的性能(见书)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见书)五行学说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均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行(即运动)和变化所构成,故称为“五行”。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办的长期的直接观察(见书)。认为五行的特性:(见书)。升发的特性;火——炎热、向上;土——繁殖庄稼、生化万物;金——清肃、收敛;水——滚滚、向下、寒冷。

二、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

五行学说并非静止地、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间的相出相克等来阐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1.相生——相互资生、促进、助长。

相生的程度是:木→生→火→土→金→水→木。

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相生的关系又叫“母子关系”,以水为例,生我者为金,则金为水之母,我生者为“木”,则木为水之子。

2.相克——相互制约、抑制

相克的程序是:木→土→土→水→火→金→木

“我克”“克我”关系

中有克(见书)

克中有生(见书)→表示相生

→表示相克

五行生克示意图

五行的关系及相生相克联系在一起而言的。如果五行只有相生而没有相克,则不能维持正常的平衡,如果反有相克而没有相生,则事物无从生化。所以生克不能截然分开。

3.相乘——

是乘虚侵袭的意思。五行中某一行本身不足(衰弱),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乘虚侵袭(乘),而使它更不是(规律与相克同)。

4.相侮——

是持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某一行本身太强盛(太过),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去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通常也称作“反克”。(规律与相克反)

相乘、相侮、属于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常现象,是对五行生克关系的破坏。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一切事物是物质所构成的,并认为各种事物之间有其内在联系,属于古代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但是由于五行学适应症浊以“五”为主,一切事物都要划分或拼凑成五类,才能符合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如季节本来只分成春、夏、秋、冬四时,但为了凑足“五”这个数目硬加入(指农历五月底到六月中),虽然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又如将东南西北硬加“中”等等→形成上学。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被应用到医学方面,是从自然界联系到人体;并把生克乘侮的规律,用以解释病理变化,及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①五行学说,把人体的脏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故以肝属“木”,肾阴有滋养全岙作用,水有滋润的特性,故以肾属“水”。其它:心属水,脾属土,肺属金。

②五行学说,还可以说明脏腑组织间的相互关系。如木火土金水,木→生→

火,可说明(木→肝,水→心),肝有藏血的功能,肝藏血以济心,这是相生;相克呢,水克火(水→肾,火→心),肾水之滋润,可防止心火之亢烈。

(二)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不论一脏受病还是多脏受病,可传至他脏。如肝病可以传心(母病传子),传肾(子病及母),传脾(木乘土),传肺(木侮金)。如肝病传病传脾(木乘土):先由肝气郁结,常见脘胁胀满,食欲不振;乘脾则腹胀痛,大便泻。腹性肝炎多有此现象。

再如肝病传上(母病传子);当肝血方耗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心血不足的见证,如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失眠,精神不安等症。

肝病如此,他脏也可类推,都可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他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三)于用诊断和治疗(见书P23)

1.五脏与五色、五味及相关脉象的变化,在五行分类归属上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在诊断疾病时,就可以根据四诊所得的资料,联系五行所属及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

《难经》(这也是一本古代医书,比《内经》晚出一些,共81条,一条叫一难)六十一难说:“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即望诊);闻而且知之者,闰其五音以别其病(即间诊);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问诊);切脉而知之者,诊其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在何脏何腑也。”如面色色青暗(为肝经气血郁滞,或寒凝肝络),喜食酸味(肝虚),脉见弦象(肝气郁结)应考虑到肝郁证。

面见赤色(面色潮红为热象),口味苦(苦为火味,内热盛),脉象洪大,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此外,脾虚的病人,如面以见青色,为“木乘土”(小孩久泻脾虚,如鼻染或鼻旁青色显露,必发生抽风,病极危险,这是肝木乘脾土的典型病例。

2.在治疗疾病时,应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各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为常用的治法。再如《难经》“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木克土),故先实其脾气,”即治肝先实脾,就是运用五行生克关系指导治疗的具体体现。

①控制疾病的传变

②确定治示原则的方法。

③精神疗法(价)

思考题: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人体组织结构的阴阳属性分类。

3.五行的生克乘侮及它们的规律。

第四章脏腑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及奇恒这腑。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好胞。“奇”是异的意思。

“恒”是常的意思:因为它们有异于正常的五脏,又不同于一般的六腑。由于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脏腑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分别在有关脏腑中论述。

中医学中关于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所谓藏,藏与脏通,就是指人体内脏,象即形象和象证,是指内脏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反映到体表的证象)。

脏腑学说的产生,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路中,观察到某些不同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反映与某些脏腑正常活动有密切关系;相反,某些脏腑的正常或异常变化,又常常在体表的某些部位有特殊的反映,通过这些外在的现象,逐渐地了解了脏腑的功能活动。经过长期观察和反复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人体内在脏器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理论,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学说。

脏与腑,主要是根据它们功能特点的不同而区分的,见书本4段,脏腑的功能即有共性又有个性,如《素词五脏别论》说:“五藏者,藏本胃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五藏总的功能是“藏精气而不泻”,主要是贮藏精华物质(包括精、气、血、津液)。六腑总的功能是“传化物而不藏”,主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排泄。所以五腑以藏为主,故藏而不泻,六腑以通为用,故泻而不藏,这是脏与腑总的区别。

脏腑学说在阐述内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不仅说明各脏腑本身的特点,而且很重视各个内脏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内脏与体表组织,外窍的关系,现列表如下。

脏心肝脾肺肾

腑心肠胆胃大肠膀胱

体表组织脉筋肌肉皮毛骨

外窍舌目口鼻耳、二阴

(见幻灯片10)

一、心与小肠

(一)小的生理与病理

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于外,心乃神之居,血之主也,故心的主要功能及主血脉和主神。

1.主血脉

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指心有推动血液的脉管里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血液能正常进行,必需以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为前提。心主血脉的功能,是由心气的作用来实现的。只有心气旺盛,才能使血液在脉道中沿着一定的方向运行不息。凡血脉三者相互关系。

主血脉搏失调:面色发灰、唇青:胸前疼痛,脉搏齐等表现。

2.主神志

广义:指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

狭义:指人的精神、意义、思维活动

意识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但祖国医学习惯常用心来代表思维。意识,如常说决心,用心等等。

精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神态的功能与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心的气血充盈,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充沛。如果心血不足,常可导致神病变,而出现失眠、多梦、健忘、心神不宁等症。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体:事物的五行分类表中的五体:筋脉、肉、皮毛、骨。

华:是光彩的意思。

开窍:内脏与体表五官九窍的特定联系。

心合脉:指全身血脉都归属于心。

其化在面:由于头面部的血脉极为丰富,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从面部的色泽反映出来。如面色青紫→心脉瘀阻,面色白无华——心血方可。

开窍于舌:心的气血与舌相通,舌的正常功能有赖于心的功能的正常。(心之苗)如果心有一病就,就可从舌体上反映出来,例如:心血不足→舌质淡白:心火过旺→舌溃疡;心血痰滞→舌质紫暗,或出现瘀点,瘀斑。

(二)小肠的生理与病理(P45)

小肠接受经胃的初步消化食物,继续消化,将食物中的精华(包括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形成粪便;将仪谢剩余的水液经肾形成排出。这种功能,移受盛化物和别清浊(见书……)小肠有病。除影响消化吸引功能外,还会出现小便的异常。

(三)心与小肠

脏与腑主要是表里关系。脏为阴,腑为阳;阴主里,阳主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里一表,它们通过经脉互相络属,相互配合,组成脏腑表里关系。

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由于心与小肠经脉互为络属,便构成一脏一腑的表里关系,所以说心与小肠相表里。如心火下移小肠,熏蒸水液,常可引起尿水、尿赤、尿热,等小肠实热的病症。相反,如果小肠有热,顺经脉上熏于心,则可出现心烦。口舌糜烂等症状。

二、肺与大肠

(一)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位于上焦胸中,喉为肺之门户。开窍于鼻,为气体出入的地方,由于肺的经脉下络大肠,一脏一腑的经脉互相络属,所以肺与大肠相表里。

右医脏腑学说在论述肺的功能时,不仅仅是指呼吸系统的功能,还认为与水液的调节,气血的运行以及皮肤,卫表的防御功能有关。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1.主气、司呼吸、朝百脉。

主全身之气: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

主气

主呼吸之气:吐故纳新

司呼吸:指肺有呼吸功能。肺正是通过司呼吸完成主气的作用。若失调——呼吸无力,气短,人无力等气虚不足的症状。

朝百脉:朝即朝向,聚会,指全身的血脉都聚会于肺。

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在心气和肺气共同作用下输布到全身。

2.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①主宣发:宣发、是宣布、发散的意思。说明它有向上,向外,散发的特点。

呼浊

将气血津液布散全身,外达皮毛

宣发心气,调节腠理的开合

②主肃降:就是清肃下降,它有向下、向内、收的特点。

肺居胸中,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肺气的肃降,能促进气血津液的输布使之下降,以保持肺气清净的功能。

吸清

将清气、清液向下布散

清肃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净洁

如果肺气不能下降,清肃功能失常,肺气就是上逆,气郁闭于肺,就可出现呼吸短促咳嗽,喘息等证。

③通调水道,“通调”是疏通、调节。“水道”是水液的运行和排泄的道路。指肺通过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

肺气宣发——将水液布散全身,并调节汗液的排泄。

肺主肃降——将水液向下输送涨肾、膀胱、生成尿液排出。

肺失通调——水液停聚——水肿说“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3.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

皮毛为一身之表,是人体最浅表的一层。包括皮肤、汗孔、毛发等组织,是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肺气宣发,将津液布散全身,外达皮毛→输布津液以温养

的润泽皮毛。所以肺气充足,皮毛的卫外机能正常发挥,则皮肤固密,不易为外邪侵袭,并且有抵抗外邪的功能。

由于肺与皮毛紧密关联,所在病理上常常相互影响。外邪侵入,常由皮毛而犯肺,从而出现肺卫的病证。出现怕冷、发热、无汗、咳嗽、气急等大多出现肺的证状。经且发汗药后,汗出热退,咳嗽气急便见减轻,这就是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而来。反之(……见书P33)

肺气失常,不能宣发卫气至皮毛,卫外功能低弱,则易感冒,或排汗机能失常出现自汗(卫气虚)或无汗(腠理闭)。在治疗上,外感病的卫分表证,可从肺治;而一部分皮肤病也可以治肺的方法进行治疗,如耳针“肺穴”能治疗神经性皮炎,均证明肺与皮毛存在着某种关系。

鼻是呼吸的门户,外邪袭肺,多从鼻痰疾而入,所以说“肺开窍于鼻”。鼻的通气和嗅觉的功能,主要依赖于肺气的作用。肺气和呼吸利,嗅觉才能正常。所以《灵枢》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故而肺有病变,每每分影响到鼻,因此,肺气被风寒所侵袭时,则出现鼻寒流清涕,不闻香臭,嗅觉失灵等症。在治疗上多用“宣肺法”。

因此,从鼻的变化可作为推断肺的疾患依据之一。同时鼻部的疾患,又可从肺入手进行治疗。

喉咙是呼吸的门户,发音的器官,肺的经脉从这里通过,故喉的通气与发音,直接受到肺气的影响。所以声音的发生和强弱,以及声音的嘶哑,与肺的作用有关。

在病理上,如肺阴虚的病人,由于肺阴不足,肺失所养,故声音低弱或音哑;

(二)大肠的生理与病理

大肠经脉络于肺,与肺相表里。大肠主传导糟粕,承受小肠消化后传送下来的渣滓,继续对不分再吸引等作用,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最后完成人体的消化,吸收、排泄过程,故移大肠为传导糟粕。由于大肠在传导糟蹋粕的过程中,还要适当地吸收一部分水分,故称“大肠主津”。说明它还有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见书P46划线)

大肠有病,可见传导失常的种种病变。如大肠虚不能吸收水分,则有肠鸣,大便溏泻等症,若大肠实热,消灼水液过多,则可出现大便秘结之症。

(三)肺与大肠相表里

由于肺与大肠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所以在生理上病理上都互相影响。俩气清肃下降,大肠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传导功能;而大肠的传导通畅,肺气才能顺利下降,它们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肺热移于大肠,可引起肺热便秘,或肺热泄泻。

临床上治疗便秘,采用通便药物的效果不明显时,这种情况下,不能排除肺与大肠之间的关系。

三、脾与胃

(一)脾的生理病理

脾位于中焦,脏腑写说,认为脾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主要脏器,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统血。

1.脾主动化

转运、输送、消化、吸收

指脾对食物消化、吸收、并将精微输送主全身。

①运化水合精微

主要是指脾有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食物经过消化后,其中的水谷精微,须由脾来吸收,再通过脾气的作用,上归于肺转输到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及皮毛、筋由各个组织器官。因此,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实际上即指营养物质的消化、吸引和运输等功能。脾的这种功能强健,习惯上又称为“健运。”因此,脾气健运,则消化吸收运输功能旺盛;反之,如果脾气不健运,则消化吸收运输功能失职,即会引起腹胀,便泄、消瘦、营养不良等病症。

②运化水湿

主要指脾有促进水液代谢的作用。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运到周身各组织中去,以发挥其滋养濡润的作用,代谢后的水液,通过三焦下达于肾,由膀胱排出体外。由于脾的这种运化水湿的功能,能使体内各个组织,即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有水湿的潴留,从而维持着人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如果脾运化不湿的功能失常,就可导致不湿潴留的各种病证。如:溢于肌肤则为水肿;停留肠道则为泄泻;留于腹腔则为腹水等。所以《素问》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脏腑组织器官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化生精、气、血、津液。故称脾为生化气血之源,脾胃为“后天之本”。

2.主升清(见书P35)

3.脾主统血

脾不但有生血的功能(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而且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在病理上,由于脾失健运而致气血虚衰,不能统摄血液而导致出血者,称为脾不统血。——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月经量多,血量不多便淋漓不断。

3.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由于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而全身的肌肉,都要依靠脾脏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濡养。因此,脾能健运,全身的营养充沛,则肌肉丰满壮实。所以脾脏运化功能是否正常,就必然关系到肌肉的壮实与衰痿。

人体四肢的正常功能活动,需赖脾气输送营养,所以四肢的功能活动,也与脾气密切相关。当脾气健旺,清阳之气流于全身,输送营养充足时,则肌肉丰满,四肢轻劲,灵活有力。反之,如果脾失健运,清阳不布,营养缺乏必致肌肉痿软,四肢倦怠无力。因此,临床上对四肢痿软,常用健脾的方法来治疗。四肢运动依赖脾气的健运反过来。四肢运动,也能促进脾气的运化。所以适当运动,对慢性脾胃疾病的治疗,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口是消化道的最上道,脾开窍于口,指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如果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口酸乏味。

脾主肌肉,口唇的肌肉也由脾所主,脾气健运,气血充足,营养良好,则口唇红旺光泽;脾失健运,营养不良——口唇泼白无华,由于脾与口唇的这种关系,观察口唇的色泽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测知脾脏的生理和病理,也可以推断疾病预后好与坏的依据之一,所以说“脾”“开窍于口,其毕在唇。”

(二)胃的生理病理

胃位于中焦,上接食道,不通小肠。胃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贲门部又名上脘,幽门部又名下脘,上下脘之间名中脘,三部统称胃脘。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的食物,进行的初步的消化,故称胃主受纳和腐熟水

谷。在胃中初步的食物,分作清和浊两个部分,其中清的即是津液,由脾来进行吸收和输布;其浊的由胃何下传送到小肠,进行进一步的消化,故胃以降为顺。因此,胃必须具有“通顺下降”的功能,才能使消化道的各个器官继续发挥其作用。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影响胃痛等症,胃气主降,如果在病理情况下,胃失去下降的功能,反而上逆,则出现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

(三)脾与胃

脾与胃都是消化食物的主要脏器。在生理活动中,是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脾的特性及喜燥恶湿,胃在特性是喜润恶燥。他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在完成消化、吸收等生理活动中起着主要作用。脾和胃在经脉上相互络属,配合成为表里关系。

脾主动化,胃主受纳。胃的受纳和腐熟水谷,是与脾的动化作准备,脾的运化,“为胃行其津液”,是适应胃的继续纳食的需要。两者必须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消化运动。如果食欲虽好,但消化不良,(食而不能化),也是病态。

然而胃主受纳与脾主动化又有区别,所以在临床上认为:食欲中振或嘈杂易饥,其病主要在胃;消化不良,食后饱胀,大便稀薄,其病主要在脾。前者需开胃和胃,后者需健脾助运。

脾主升。胃主降;处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脾气将水谷精微输布全身。

病理上脾气不升,就要出现食呆、食居腹胀、倦怠乏力等清阳不升、脾不健运的病症。

脾气不升而反下陷:就会发生脱红,崩漏、子宫脱垂、大便滑泄等“中

气下陷”的病症。

胃气将受的消磨的水谷及时传之肠中,保持肠胃的虚实更替,这样,食纳消化正常气血才能故胃气主降,以下行为顺。

胃气不降,就会出现食停胃脘的胃脘胀满、胃痛等症。

胃气下降而反上递,——恶心、呕吐、嗳气、呃递等症状。

脾升的是清气(即水谷精气),胃降的是浊气,清气不升必然导致浊气下降,浊气下降也能影响清气的上升。因此,食欲不振、脘腹饱胀恶心,嗳气、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往往同时出现。故在治疗时,开胃和胃与健脾助运等方法也往往同时并用。

四肝与胆

肝位于右胁,与现代医学肝的解剖部位相同。肝的主检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

(一)肝的生理与病理

1.主疏泄

指肝具有疏通、舒展、调达,升发的特性,调畅人体全身气机的功能,(肝属木,木具有条达、伸展的特性)。肝气疏泄,主要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与调畅。所谓气机,通常是冷指气的功能活动。气的功能活动,不离开脏腑,所以说气机是人体脏腑功能的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影响人体气体的升降与调畅。

具体表现在:

(1)调节精神情态:精神情志除心所主外(心主神志),与肝的疏泄亦密切相关。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肝气郁结,则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肝气过元,则性情急燥,易怒,失眠多梦,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等症。

肝的疏泄功能失常的精神情志的变化又中相互影响,肝失疏泄可造成精神情志的变化,外界的精神刺激亦可使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如肝在志为怒,肝病则易怒,暴怒则伤肝等。

(2)促进消化吸收——肝疏泄,调畅气机,协助脾胃——气机的升隆,还与胆汁的泌有关。如果肝失疏泄,就会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从而出现消化不良的病变。

(3)协调气血运行:肝主疏泄直接影响气机调畅,只有气机调畅,才能维护气的正常运行,而血的运行又赖气的推动,所以肝的疏泄功能协调着气血的正常运行。

2.主藏血

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血液在脉管里流动,常随着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其血流量。当人在休息或睡眠时,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少,所以对血液的需要量也相应减少,这时通过肝脏的调节,使脉管内的血流量减少,多余的血液,贮藏于肝脏;当人在劳动时,

机体的血液需要量个,肝脏伏排出贮藏的血液;使脉管内的血流量增多,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素问》:“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这不仅说明心脏有脏在血液运行方面的关系,也说明了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的藏血功能发生障碍时,主要出现两种病变:一种是由于肝的血量不足,分布到全身各处的血液,不能满足生理活动的需要(如血不养目——眼目昏花干涩,或夜盲;血不养筋——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妇女——月经量少的经闭。)另一种是由于肝气横递,所紊乱,影响肝的藏血功能,,发生出血倾向,如吐血,衄血,妇女血崩等——称为肝不藏血。

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筋,即筋膜(包括肌腱),是联结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全身筋膜依赖肝血的滋养,肝血充盈,筋得所养,关切运动灵活有力。若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见肢体麻木,屈伸不利。

爪甲、为筋之延续,故称“爪为筋之余”。肝血充足,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肝血不足,爪甲薄软枯萎,变形脆裂。

肝的经脉与目系相联,目的视力不赖于肝气之疏泄和肝血之濡养,所以说“肝开窍于目”。若肝的功能失常,常常在目上有所表现。如:肝的阴血不足——两目干涩,视物不明or夜盲;肝火上裂——目赤肿痛,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二)胆的生理与病理

胆附于肝。

其功能:贮芷胆汁,胆汁注入肠中,促进食物消化。胆汁味苦色黄,故胆病多见胆气上逆的口苦、呕吐黄苦水;以及胆液外溢的一身面目发黄等症状。

(胆虽为六腑之一,但这它贮芷胆汁而不接受水谷糟粕,所以它的功能似脏(芷精之),而形态所腑(中空),故又把它归于奇恒之腑。)

(三)肝与胆

肝与胆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关系,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生理上:胆汁来源于肝,而胆贮芷胆汁,有帮助肝的疏泄作用,病理上:肝的疏泄失常,则会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反之,胆汁的排泄失常,又会影响到肝,故肝胆证候往往同时并见。如肝胆湿热而引起的黄疸病,即有发黄、口苦等胆汁,外泄的症状,又有胁、豢、胁胀、眩晕等肝卸郁结的症状。治疗方面,大部分疏

中医学基础复习要点

绪论 1,《皇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收集论文162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 2,《神农本草经》该书成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最早的一部药物学重要典籍,载药365种,将药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 3,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体宇宙是一个整体。其包含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 (二) 辩证论治辩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1,阴阳: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其在阴阳二气运动程中进行的,没有阴阳二气的运动,也就不会发生阴阳交感。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阴阳交感则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的一个过程,是阴阳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 (二)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天与地,则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对立导致阴阳相互制约,如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冷可以降低高温等。 (三)阴阳互根互用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如外为阳、内为阴,没有外也就无所谓内,没有内也就无所谓外等等。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孳生助长对方。认为藏于体内的阴精,不断地化生为阳气;保卫于体表的阳气,使阴精得以固守于内。 (四)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中。 (五)阴阳相互转化其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如昼夜的变化。阴阳转化表现为渐变形式和突变形式两种。 4,五行各自的特性 (一)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

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补:葛根汤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7.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8.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0.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 扶正解表剂 12.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3.参苏饮 13.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 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5.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 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 泻下剂 第一节 寒下剂 18.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 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19.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 擅疗热实结胸证,泻热迈水效专长。 20.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 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大黄附子金匮方,散寒通便止痛良, 细辛三味同煎服,功去温下妙非常。 22.温脾汤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用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第三节 润下剂 24.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 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 25.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 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 第四节 逐水剂 27.十枣汤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于芫花, 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第五节 攻补兼施剂 28.黄龙汤 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 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第三章 和解剂 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调和肝脾之痛泻要方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调和肝脾之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陈皮芍,防风白术煎丸酌。补土泻木理肝脾,若作食伤医便错。 组成:白术(土炒)三两,白芍(酒炒)四两,陈皮(炒)半两,防风一两,或煎或丸,久泻加升麻。陈皮理气补脾,防、芍泻木益土。吴鹤皋曰∶伤食腹痛,得泻便减,今泻而痛不减,故责之土败木贼也。 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或泻后仍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 痛泻要方出自《丹溪心法》。这个方的主治证候的病机,是属于肝旺脾虚。逍遥散是肝郁脾虚。它是一种肝旺脾虚也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从根本讲还是肝脾不和,肝旺可以克伐脾胃,造成肝脾不和。脾虚可以不养肝,造成更加肝旺。所以肝旺可以克伐脾胃,加重脾虚。脾虚不能化生气血津液。血不养肝,肝的阴阳失衡,肝就更旺。所以肝旺脾虚往往造成一个连带的一种恶性循环。肝旺乘脾反应在腹痛。脾虚不运化水湿造成泄泻。所以土虚木乘,这种痛和泻,痛则治肝,泻则治脾。那肝脾同病产生腹痛、泄泻。泻必腹痛。泻后有一段时间痛可缓减,就可以减轻。所以主要特征是痛泻,它的病机是肝旺脾虚

了。这是肝脾不和的第二个类型。调肝脾这一节三个类型,四逆散是肝脾气机郁滞,那是偏实证。 逍遥散是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血虚;应该说疏肝、健脾、养血全方,虽然是调的,调补,有这种调补作用。所以过去秦伯未说逍遥散,大家认为它是疏肝那个作用,疏肝是逍遥散基本作用,认为是错的。逍遥散很重要对肝来讲,还是个调肝。因为疏肝、健脾、养血是逍遥散基本的功用。针对的肝郁、脾虚、血虚,而作为肝来讲呢,体阴用阳,所以它的疏泄、藏血两方面对于逍遥散来讲,既有肝气不舒,又有肝血不足,又有血虚。所以它这个调肝,不是光疏肝。这个作为痛泻要方是肝旺脾虚。肝旺脾虚,就是说这个也是肝脾不和,也是一种虚实夹杂的。肝木之旺,腹痛体现实的方面。脾虚不运,才是泄泻。那这是体现了虚的方面。那必须补脾柔肝,补脾增加脾运化功能;柔肝是使肝不旺,这样祛湿止泻。 痛泻要方,这个方是Ⅱ类方。白术是君药,用来健脾祛湿。芍药看作臣药,所以白术、芍药这个结构,也是一种调整肝脾功能。健脾燥湿基础上,柔肝调和肝脾,避免肝脾不和、肝木克伐脾土。陈皮可以理气化湿。这个方里边,特殊一点的就是防风。防风的运用可以把它看作它佐药为主的,那防风运用以散外风为主。而在宋以前,用防风,治疗内证治得很多。防风在张仲景时代用,《金匮要略》里用

中医学基础学习知识(相互学习知识重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五脏:肝、心、脾、肺、肾 整体观念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学基本特点官窍:目、口、鼻、耳、舌 形体:皮、肉、筋、骨、脉 辨证论治1)病、症、证 2)辨证论治辨证 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1)人是有机的整体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以外知内;治疗上整体调整;结构上不可分割;2)人与自然相统一: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地域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症:症状或体征。指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可变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随其对立面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分阴阳 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对制约——阴阳相互抑制、约束 阴阳的相互关系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用——阴阳相互促进 消长平衡:阴阳相互消长、阴阳协调平衡 阴阳相互消长: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 阴阳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条件:“极”、“重”“甚” .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的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本义:描述树木枝曲干直的生长状态。引申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本义:火苗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引申义:温热,升腾。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本义: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土爰稼穑本义:土主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引申义: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本义:金有顺从变革的特性。①金属的器物可随人的意向改变形状②革土生金。 引申义:沉降,收敛,肃杀。

方剂学歌诀打印版(十一五国 家规划教材)经典珍藏版

方剂学歌诀打印版(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经典 珍藏版 第一章解表剂 辛温解表:麻黄汤歌诀:麻黄汤有杏桂草,发汗平喘主解表,风寒表实用此方,寒热无汗喘咳疗。 桂枝汤歌诀:桂枝白芍草枣姜,调和营卫解肌良,风寒表虚寒热见,汗出脉缓用此方。 九味羌活汤歌诀:九味羌活白芷防,辛苍川芎草二黄,发汗祛湿清里热,药备六经止痛强。 小青龙汤歌诀:小青龙汤麻桂草,干姜辛味半芍药,解表散寒化水饮,表寒内饮康复早。 香苏散歌诀:香苏散有陈皮草,苏叶香附君臣药,外感风寒气郁证,解气解表效果好。 止咳散歌诀:止咳百部紫菀梗,白陈荆草姜汤送,宣利肺气疏风邪,久咳不止此方奉。 辛凉解表:银翘散歌诀:银翘散用荆豉薄,牛竹甘桔芦根合,辛凉透表解热毒,温病表闭疗效可。 桑菊饮歌诀: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芦根草薄荷,疏风清热宣肺气,辛凉轻剂偏止咳。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剂名即是所用药物,教材无方剂歌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柴葛解肌汤歌诀:柴葛解肌芍桔草,膏芩羌芷加姜枣,解肌清热是功效,三阳合病此方扫。 升麻葛根汤歌诀:升麻葛根四味药,还有赤芍和甘草,解肌透疹是功用,麻疹初起方代表。 扶正解表:败毒散歌诀:败毒二活二胡芎,枳苓参草姜薄梗,益气解表代表方,散寒祛湿又止痛。 参苏饮歌诀:参苏陈半葛木香,前苓梗壳草枣姜,益气解表散风寒,理气化痰止咳强。 麻黄细辛附子汤歌诀:用药如方剂名。功用:助阳解表。 加减葳蕤汤歌诀:加减葳蕤有白薇,姜豉草枣桔薄随,滋阴解表治风热,阴虚外感此方会。 第二章泻下剂 寒下:大承气汤歌诀:大承气汤峻猛方,枳实厚朴硝大黄,伤寒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通下康。 大黄牡丹汤歌诀:大黄牡丹硝桃冬,泻热破瘀治肠痈,金匮要略书中

【推荐】《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清脏腑热之龙胆泻肝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清脏腑热之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栀芩柴, 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组成:胆草(酒炒)、栀子(酒炒)、黄芩(酒炒)、生地(酒炒)、柴胡、车前子、泽泻、木通、当归、甘草(生用)。龙胆、柴 胡泻肝胆之火,黄芩、栀子泻肺与三焦之热,以佐之泽泻泻肾经之湿,木通、车前泻小肠、膀胱之湿;以佐之归、地养血补肝,甘草缓中益胃,不令苦寒过于泄下也。 这个方是常用方,Ⅰ类方。这个方适应面很宽, 内科用,妇科用,五官科用,皮肤科用,非常宽了。内科里面涉及到很多系统,所以是一种充分体现异病同治的一张常用方。 从龙胆泻肝汤的主治证候的分 析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部分,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有 的可以三焦湿热下注。一个实火,一个湿热,把握这个主治,就是上 中下了。首先这个实火是肝经有火,有热才化火的。那肝经自身有热,可以反应胁肋灼痛,可以有胁肋灼痛,可以有急躁易怒,胁肋灼痛, 急躁易怒,整体上可以舌红、苔黄、脉数有这个特点,肝火可以脉弦数。这是一个从把握肝经有热基本特点,当然化火上炎,可以头痛、 目赤,升发太过。肝的升发在正常情况下,有一定的升发的、升举清 阳升发的力量,目的是为了使下部肝藏之血、肾藏之精,肾精肝血上 输头部,靠肝的升发。升发太过,头痛、目赤,头部气血逆乱。肝气

升发太过,胆热随之上犯可以口苦,少阳经脉循耳可以耳聋,耳鸣, 甚至耳肿这一类,我们像有中耳炎,这些很多,也可以用龙胆泻肝的。那这是一组肝经实火,肝经有热化火循经上炎,这组表现,上部的。 那作为三焦湿热,肝胆湿热下注反映出阴肿、阴痒、阴汗,肝经经脉 络阴器、走少腹,所以出现一组阴肿、 阴痒、阴汗、筋痿这类的表现,但是都有湿热的特征。 偏重于湿热下注, 出现苔黄腻、脉濡数、滑数,根据湿热的一个程度了;妇科带下黄臭、粘稠,那是妇科方面的;泌尿科方面小便淋浊,那就是湿热下注常见的。所以根据这三个部分, 龙胆泻肝汤主治由三个部分构成,一个肝胆自身有热,急躁易怒,胁 肋灼痛,最基本的,结合舌象、脉象这类。一部分循经上炎,化火循 经上炎;一部分是三焦湿热下注,产生各种症状,涉及面非常广。这 就是龙胆泻肝汤的证候分析,从它这个证候的病机分析来说,就两大问题,一个是肝火上炎,那要苦降,要降火;一个湿热下注,要清利 下焦湿热,要清泻上炎之肝火,两者结合。 这个方从用药来讲,它是几方面兼顾的。用龙胆草本身是苦寒的,苦寒擅长于清肝胆的实火,降火,苦降啊,降肝胆实火;又擅于清下 焦湿热,归经主要归肝胆。在清肝胆实火方面,苦寒程度很重,说它 是凉肝猛降。那就清肝胆实火方面那它比黄芩这些利害多了,凉肝猛降。清下焦湿热,有清利湿热利水的作用,一味药物身兼两个方面的 作用,说它两善其功,所以作君药。当然要注意,这个药中医对它认 为的副作用过于苦寒容易伤胃。这个使用当中一般来讲没有脾胃症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讲义:精的基本概念

精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哲学含义 中医学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精的概念,滥觞于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中的“精气说”。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在气的概念的演变过程中,以《管子》为代表将气范畴规定为精、精气,提出了精气说,认为精气是最细微而能变化的气,是最细微的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原,是生命的来源。 《管子》精气说中的精、精气与气一元论的气范畴的含义同义。精、精气即是气,是形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的精微物质,是最细微的物质存在。精气说是一种接近原子论的唯物主义思想。(二)精的医学含义 精(精气)在中医学上,其义有五: 1.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之精,而归藏于肾者,谓之先天之精;由饮食物化生的精,称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便称为五脏六腑之精。泛指之精又称为广义之精。 2.精指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系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为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生殖之精又称为狭义之精。3.精指脏腑之精,即后天之精。脏腑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及脏腑的生理活动,化为精微,并转输到五脏六腑,故称为五脏六腑之精。 4.精是指精、血、津、液的统称,“精有四:曰精也,曰血也,曰津也,曰液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实为生命物质气、.血、精、津、液的概称。 5.精指人体正气。“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有微甚,故邪盛则实;正气有强弱,故精夺则虚”(《类经·疾病类》)。 总之,在中医学的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精或称精气是一种有形的,多是液态的精微物质。其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精、血、津、液在内。狭义的精,指肾藏之精,即生殖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第一章导论 人类最早形成的三大传统医学:中医学,古巴比伦学,印度医学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等)的影响古代自然科学(天文、历法、气象、农业、数学等)的渗透古代医疗经验(针灸、汤液等治疗)的积累 ? ? ? ? 中医理论体系 主导思想:整体观念 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 生理病理学基础: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 诊治特点:辨证论治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黄帝形神一体观 ⑵病理的整体性: 病脏及他脏病脏及系统 ⑶诊治的整体性: 司外揣上病下取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形—神—自然—社会 (二)恒动观念 中医学认为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在不停运动。 1.生理上的恒动观: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处于永恒无休止的运动中(如气血的循环);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多学科知识交互渗透的产物。中医学的科学范畴: 2.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的病理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如外感风寒束表的感冒,失治误治,入里化热)(三)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病---疾病的名称,如感冒病、水肿病。症----症状和体征,是具体的疾病表现。

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证----又称证型,是疾病发展过程中 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证包括: ①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等) 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 病、证、症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1.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 2.有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的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并不是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而是对物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的概括。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2.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现象范围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五行的概念 “五” :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行” :一指行列、次序,,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二)五行的特性 1 木曰曲直---生长、生发、条达。 2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 3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4 金曰从革---潜降、肃杀、收敛。 5 水曰润下---滋润、向下、寒凉、静藏。 2.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 (四)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资料 梁学亮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现分述如下: 1、整体观念。 中医学整体观念包括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性。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问,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是在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2.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以及疾病的防治原则等基本理论知识。内容共分:阴阳五行、藏象、气血律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七部分叙述。 1. 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的哲学,具有唯物和辩证的观点。中医学运用它来阐明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本书着重介绍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医学里的应用。 2.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脏腑组织器官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本章具体阐明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联系。 3.气血律液,主要阐述气、血、津液的生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说明气、血、津液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4.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人体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组织器官,通行气血的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本章着重阐述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基本概念、分布、走向与交接规律、循行路线,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在病理、诊断、治疗上的运用。 5.病因与发病,主要阐述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特点及其所致病症的临床表现。并说明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内外环境的失调。 6. 病机,是阐述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主要的有正邪斗争、阴阳失调、气血失常、内生五邪、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等。 7.防治原则,即防病和治病的基本法则。强调预防为主,主张“治未病”,对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法则主要介绍“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

医学基础知识点

第一部分 1、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2、消毒的概念: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3、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 4、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子侵袭时发生的一种以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为特征,进而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紊乱,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5、休克病人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及指甲发绀、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而快、尿少及血压下降。 6、休克分型:按病因分类(7种):失血性、烧伤性、创伤性、感染性、过敏性、心源性、神经源性。 7、正常时保证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基础因素包括三方面:足够的循环血量、正常的血管容量、正常的心泵功能。 8、休克救治原则: (1)、积极消除病因(2)、补充血容量(3)、纠正酸中毒(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5)、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6)、治疗DIC,改善微循环(7)、保护脏器功能(8)、各型休克的处理 9、青霉素过敏的处理 (1、)就地抢救,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针刺人中。 (2)首选肾上腺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 ,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险期,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3).纠正缺氧改善呼吸给予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4).抗过敏抗休克根据医嘱立即给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病人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5).纠正酸中毒和抗组织胺类药物,按医嘱应用。 (6).密切观察,详细记录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对病情动态做好护理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10、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普查主要通过X照片。 11、结核分为五型:原发型肺结核(Ⅰ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继发型肺结核(Ⅲ)、结核性胸膜炎(Ⅳ)、其他肺外结核(Ⅴ) 12、原发性综合征: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称为原发性综合征。 13、干酪性肺炎:浸润型肺结核伴有大片干酪样坏死时,常呈急性进展,严重的中毒症状称为干酪性肺炎(或结核性肺炎)。 14、结核球:干酪坏死灶被纤维包裹,或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洞内干酪物干涸浓缩形成。 15、抗结核治疗原则可总结为10个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16、初治菌阳肺结核: 主要推荐短程化疗方案为:2H3R3Z3E3 /4H3R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氨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

中医药教材第6版方剂学方歌(背诵版)

方歌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宜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为良。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鞭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冷积内结成实证,功专温下妙非常。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五仁柏仁杏仁桃,松仁陈皮郁李饶,炼蜜为丸米饮下,润肠通便此方效。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 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枯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增液承气参地冬,硝黄加入五药供,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肠腑通。 十枣逐水效甚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2014中医方剂学笔记(经典打印版)

2014中医方剂学笔记(经典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 1、《五十二病方》战国记载52病,药物247种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2、《黄帝内经》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二、汉代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便廉) 2、《小品方》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唐朝 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孙思邈著共载方7500余首 2、《外台秘要》王焘 五、宋代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2、《小儿药证直诀》钱乙·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金元时期 1、《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观点-- ①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④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倡导“相火论”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 七、明代 1、《普济方》朱棣载方61739首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医方考》吴昆如:知柏地黄丸 八、清代 1、《医方集解》汪昂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2、《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 3、温病学派 ①叶天士(桂)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②吴鞠通(瑭)著有《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 ③薛雪(生白) ④王七雄(孟英) 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 ▍方剂与病证 ▍方剂与治法 一、治法: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二、(与方剂)关系 1、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 2、方剂是体现并验证治法的手段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全国高等中医药学院规划教材第九版方剂学歌诀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 方 剂 学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剂 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 7.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8.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0.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 12.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3.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宜。

13.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5.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苜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泻下剂 第一节:寒下剂 18.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中医学基础重点+答案

第一篇绪论 1、秦汉时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有哪几部代表作?P3 《黄帝内经》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现存的文献中较早的医学典籍,确立中医学理论原则,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难经》补充《黄》的理论不足,“独取寸口”至今习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为临床立法制方提供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 (通过晋代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确立六经辩证论治纲领,中医学中阐明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后世诊断学八纲辩证奠定基础。《金匮要略》以脏腑病机理论进行症候分类,发展病因学说,“千般疢ch e‵n难,不越三条”给三因学说深刻影响。) 《神农本草经》集东汉以前药物学大成,是最早的药物学典籍。 2、试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名词解释,应用)P8 (一)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即用阴阳概括和说明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两个方面的属性,是事物阴阳属性的基本特性,说明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对立:既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相反。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牵制互为胜负。最终对立与制约达到动态平衡。) (二)互根互用:阴阳依存即用阴阳说明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各以对方为自已存在前提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确定事物阴阳属性的相互依据;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前提。互用: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下,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体现出相互滋生,相互为用的特点。) (三)消长平衡:阴阳消长即用阴阳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相互消长的运动变化形式。消长含义:阴阳双方数量对比变化。基本形式此长彼消和此消彼长,还有此长彼长和此消彼消。 (四)互相转化:阴阳转化即用阴阳说明事物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变化形式。阴阳转化的条件∶内在根据阴阳依存和外部条件。 应用:说明人体组织结构,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阐述人体病理变化,疾病诊断,疾病防治。 3、何谓五行相生相克P15、相乘相侮P16? 相生:相互资生,助长,促进。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相互制约和克制。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乘: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相侮: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叫反侮。 4、如何根据阴阳学说p13、五行学说P18确定治疗原则?(选择题) 五行学说:以相生规律,“补母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以相克规律,“抑强扶弱”即泄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 阴阳学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平为期;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 5、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29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统一性

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推荐

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推荐 《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剂学》的第5版教材(必备): 根本不用看其他的版本,出题人出题的依据只是第5版教材,所以也不要指望出题者会兼顾到学校使用不同的教材而出5.6.7版教材公有的知识点。 《中医方剂学》的第5版教材(必备): 根本不用看其他的版本,出题人出题的依据只是第5版教材,所以也不要指望出题者会兼顾到学校使用不同的教材而出5.6.7版教材公有的知识点。方剂的配伍记忆方法因人而异,不要轻易变换。如果采用方歌推荐教材上的方歌,如果采用趣味歌决记忆推荐上海中医药出版社的《趣味方剂手册》。 《中医针灸学》以第7版教材(必备) 这个版本的教材完美涵盖了新大纲所有内容。特殊腧穴的记忆一定要用歌决系统记忆,事半功倍!针灸缺乏模拟题,手头能用的模拟题不是太难(针灸专业)就是严重超纲,或者不是按照7版教材编写。 推荐大家使用那本北中医编写的、天价的《复习全书》中的针灸模拟题部分。特别是后面将近250道模拟题非常有价值。(个人感觉) 《中医诊断学》的第5版或者第6版教材:考纲总体上以第5版为主,但最近几年也涉及到第6版的内容。 《中医中药学》:以第7版教材为主(必备)。归经这一部分主要参看以前版本。 还有就是第5版教材是绿色封面,1983年左右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为什么1983年版的书到现在还在不断印刷?(1995年是6版,2001年是7版)其中缘由得靠自己琢磨。 必备真题。其实这种书哪本都一样,只要题目收得全就可以。所有题目的答案建议都去教材上找,找不到就是教材版本问题。一定要看《大纲》上的试题解答,并核对答案,因为现在的真题书的答案错误真的很多! 可选参考书(可选)。 《中医120分》跨越篇,形式不错,可惜和教材比系统性、全面性相差太远,而且错误也太多了。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调和肝脾之逍遥散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调和肝脾之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芩术草加姜薄。散郁除蒸功最奇,调经八味丹栀着。 组成:柴胡、当归(酒拌)、白芍(酒炒)、白术(土炒)茯苓各一钱,甘草(炙)五分,加煨姜、薄荷煎。 肝虚则血病,归、芍养血平肝;木盛则土衰,术、草和中补土,柴胡升阳散热,茯苓利湿宁心,生姜暖胃祛痰,薄木郁则火郁,火郁则土郁,土郁则金郁,金郁则水郁。五行相因,自然之理也。余以一方治木郁,而诸郁皆解,逍遥散是也。加丹皮、栀子各八味逍遥散,治肝伤血少。 这个方现在在临床使用率是非常高的,使用率很高,也非常体现一个和法里边的平其亢厉、肝郁脾虚,这种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病机。逍遥散出在《和剂局方》,它虽然是肝脾不和,但从病机来讲,与四逆散不同,它严格来讲,像虚实夹杂证,而且虚的成分还挺多。就是肝脾同病,肝郁脾虚,肝气郁滞。脾虚有时候肝郁血虚,血虚就脾虚之后,运化产生气血不足了。 通过逍遥这个名,可以推导它的功效特点。王子接在《绛雪园古方选注》里边说:逍遥在《说文》上面为消摇,走字头的“逍遥”和

那三点水的“消摇”相通,那说明《说文》以前,汉以前那都是相通的。《庄子·逍遥游》里就讲了,讲了逍和遥的含义:“阳动冰消,虽耗不竭其本,舟行水摇,虽动不伤其内。”什么意思呢?阳动冰消,太阳出来了,冰雪消融了,冰雪虽然消耗,被太阳一晒,消耗没有了,但水这个根本,水和水气这个根本还存在,虽耗不竭其本。另外一个形容呢,阳动冰消,这讲消那个字了。舟行水摇,船在河里走,水拍打着船往前进。虽然船被水在拍打,船动了,但不会伤到船内,所以虽动不伤其内。都是讲的冰雪的消融,船在动,在前进,这个当中,不伤正气,不伤根本。所以他又说:“譬之如医,消散其气郁,摇动其血郁,皆无伤乎正气也。”所以这个方也就是说它的疏肝、理气、健脾,健脾运,都是针对气血,但是很照顾到正气,不会伤正,很平和,是这个意思。所以看出来这个方在调节功能方面是非常好的,调节功能,就是调和肝脾的。 逍遥散病机和证候分析,总体上讲,是肝郁血虚脾弱证。这个血虚跟脾有关,脾运化障碍。这个脾的运化又和肝的疏泄有关。肝疏泄又要决定于肝脏的生理特点,阴阳平衡体阴用阳,血虚之后也影响到疏泄。血虚之后,它阴阳互根,疏泄藏血,藏血不足疏泄无力。反过来,疏泄可以虚性亢奋,肝旺。肝气郁结,就可以气机不利,胁痛。肝郁之后,清阳不升,可以造成头痛目眩。或者肝郁化热,也能出现

2019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重点试题及答案

2019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重点试题及答案 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A)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候论》 2.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D ) A.向上的 B.温暖的 C.无形的 D.下降的 E.明亮的 3.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D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4.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B)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5.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D )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6.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D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水与金 E.火与水 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B )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8.“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B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9.以下治法中,哪一项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C )

A.益火补土法 B.培土生金法 C.泻南补北法 D.金水相生法 E.滋水涵木法 10.“水火既济”是指(A ) A.心肾关系 B.心脾关系 C.肝肾关系 D.脾肾关系 E.肺肾关系 11.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腹中线)向外的顺序是下列中的哪一项(.A) 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B.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 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 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 1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C )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固摄作用 D.防御作用 E.中介作用 13.下列不属于络脉的是哪一项(.D ) A.十五别络 B.胃之大络 C.浮络 D.皮部 E.孙络 14.唾与何脏关系密切(D ) A.心 B.肝 C.肺 D.肾 E.脾 15.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B ) A.脑为髓之海 B.肺为气之海 C.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 D.冲脉为血海 E.胃为水谷之海 16.“以升为健”的脏是(C) A.肺 B.肾 C.脾 D.小肠 E.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