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e300240.html,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作者:陈维健李晓彬

来源:《东方教育》2015年第04期

【摘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不仅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更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背离于社会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本文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内涵,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与马克思的辩证关系,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缺失提出了构建观点。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随着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和复杂变化,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受到了冲击。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特别在寻求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并重的形势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完全解决大学生思想意识和思想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背离于生活的理性反思和对大学生现实生活变化的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生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提升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诠释

1、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让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生活,结合生活,通过生活来进行,最终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从根本上克服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脱离生活而带来的不足。最早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一词进行阐述,是2004年李焕明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一文中,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1]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质是“做人”,在内容上以“修养”为核心,在方法论上以生活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可以这样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以生活为载体,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需要,以自我教育为根本出发点,让人们在生活体验中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论的体现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邱莉丽在《刍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中强调,马克思从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到寻求人的社会解放途径的研究,再到实现人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的研究。[3]从马克思人学主义观点中可以看出,人是“现实的人”,是生活化的人,自然与实践相结合的人,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出发来研究人的属性,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也突显了人文关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