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I ..

电子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ENGINEERING MASTER DISSERTATION

论文题目:基于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工程领域:软件工程

指导教师:胡成华博士

作者姓名:李学东

班学号:200792317018

分类号TP399 密级公开

摘要

UDC39

学位论文

基于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题名和副题名)

李学东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胡成华

博士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职务、职称、学位、单位名称及地址)

申请学位级别工程硕士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论文提交日期2011年11月论文答辩日期2010年12月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电子科技大学

答辩委员会主席XXX教授(可选填)

评阅人(可选填)

2011年01月07日

注1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

.II

I II ..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电子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签名:日期:年月日

论文使用授权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电子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电子科技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摘要

摘要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供应链物流一体化,可以减少无效的物流,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同时对提高供应链企业营业额,降低生产成本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在对供应链物流一体化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思想、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应用于物流中心的动态一体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将供应商、客户、收货方、车主通过物流中心集成在一个供应链中,实施一体化管理,实现基于条形码和无线终端扫描设备的入库、在库、出库、配车、决策支持等,以及快速检品和数据录入,并通过对数据库的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基于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可以使供应链物流整体的库存管理水平、配送速度、运输效率得到最优化,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益。

关键字:供应链物流;物流一体化;物流中心;信息系统;C#333

.IV

ABSTRACT

V ..

ABSTRAC T

Logistics Industry is one compound service business which combine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Storage Industry, Freight Forwarding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ing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hancing competition ability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realization of Supply Chain Logistics Integration may decrease ineffective logistics, thus it can reduce logistics cost. It also shows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increase the turnover of supply chain enterprise and decrease the cost of production simultaneously.

In this thesis, one dynamic and integrative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one logistics center is designed and realiz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main idea and method of Supply Chain Logistics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The proposed system can integrate supplier, client, consignee and vehicle owner onto a supply chain by logistics center, and implement integrated management,and can fulfill tasks as warehouse entry, in stock, out stock, allocation, decision support, etc. It can also realize rapid detection of product and data entry, and it could supply decision support for deciders by analysis of the databas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Logistics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for one logistics center can make the stock management level, distribution speed,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supply chain logistics reach the best condition, thus can improve the interests of the whole supply chain.

Keywords: Supply Chain Logistics, The integration of logistics, logistics center,information system,C#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3国内外现状 (2)

1.3.1 物流管理 (2)

1.3.2 供应链物流管理 (4)

1.3.3 物流中心管理 (4)

1.3.4 物流信息系统发展 (5)

1.4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6)

第二章供应链物流一体化信息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 (7)

2.1 供应链物流一体化 (7)

2.2系统开发模式 (9)

2.3本章小结 (11)

第三章供应链物流一体化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13)

3.1系统概述 (13)

3.2系统的规划设计目标 (15)

3.3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 (15)

3.4本章小结 (19)

第四章供应链物流一体化信息系统的设计 (20)

4.1系统概要设计 (20)

4.2数据库设计 (25)

4.2.1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25)

4.2.2 数据库的选用 (27)

4.2.3 数据库表的设计 (27)

4.3系统详细设计 (34)

4.4本章小结 (36)

.VI

第五章供应链物流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实现 (37)

5.1 用户界面设计 (37)

5.2系统实现及方法实例 (38)

5.3关键技术——可视化继承 (47)

5.4系统实施 (49)

5.4.1软件测试 (49)

5.4.2系统运行和维护 (53)

5.5本章小结 (54)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55)

致谢 (57)

参考文献 (58)

V II

..

第一章绪论

1 ..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物流管理主要是为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成本最低化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及储存的管理。作为企业经营中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运作水平的高低成为判断企业现代化经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物流管理正日益成为一个热点的研究问题。

现代物流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物流服务。物流包括了产品和信息进入、离开供应链以及供应链各个组成成员间的所有活动,而供应链是一个将商家与供应商结合起来,以便迅速为最终客户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的框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新换代加快,如何发挥供应链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赢得和保持自身的竞争相对优势的关键问题[1-3]。

作为物流业的新兴领域,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TPL,或3PL)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业的主体,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和代表,其中以物流中心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正在快速崛起,市场份额逐年上升。目前许多大型企业都是依靠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完成产品从工厂到最终消费者的配送任务[2-5]。

物流中心作为物资流通的集散地,其功能是融商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成为制造商、分销商或第三方物流商的商品仓储保管、流通加工与配送中心。物流中心业务量大,业务范围广且复杂。

目前我国物流中心的物流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建设滞后,严重制约着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必须要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于物流业务的及时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操作,提高整个供应链运行的速度、效益及附加值,为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物流中心作为有效地保证货物流通而建立的物流综合管理、控制与调配机构,其目标是通过及时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物流服务操作与管理,实现货物周转率的提高与资金占用的节省等,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地管理物流中心已成为许多物流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体化供应链管理以同步化、集成化操作为指导,围绕供应、物流、满足需求这三方面职能的集成,通过供应链中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资流以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职能集成同步进行的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强调的是“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因此,基于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符合现代物流企业的物流一体化这一发展趋势,可实现对物流中心的有效管理[2]。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根据某大型物流中心的业务需求,利用现代物流信息化技术,围绕物流中心业务,设计和实现基于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企业资源的集成,为供应链上各企业搭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

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提高物流中心的业务自动化水平和管理信息化水平,规范业务流程,加快业务处理速度,提高货物交易效率、降低异地交易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效率,为相关供应链节点企业提高竞争力服务。

1.3国内外现状

1.3.1 物流管理

目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建立了较完善的物流体系,而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低,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距离,尤其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我国物流业面对国际竞争,不得不进行跨越式发展。下面简单介绍国内外物流管理现状[6-16]:

美国是世界物流业发展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其互联网、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已形成产业规模,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在企业中广泛应用了POS(Point of sale)、条形码(Barcode)、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等现代装备以适应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和销售商高频度、多品种、小批量订货需要。同时,美国利

.2

第一章绪论

用了先进的IT技术使物流成为连接供应链的主体,其供应链物流一体化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反应速度,而且物流企业通过兼并整合实现了业务的规模化,从而在更大范围整合物流资源,降级物流成本。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众多中小规模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和需求商的市场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从而使其第三方物流市场也获得长足的发展。

日本物流业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发展速度迅猛、现代化程度较高,物流理论、实践成果丰富,受到世界瞩目。其物流业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拥有像24小时店、“宅急送”等新型物流配送体系,具有分销渠道发达、小批量多批次进货、配送过程体现出共同化、混载和集约化趋势。二是建立了拥有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物流中心,按照订单提供准确的物流服务。三是制造商积极对生产物流模式进行改革,如丰田公司采用JIT就是在物流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有效消除部件和原材料库存的管理方法。四是物流服务和物流设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倾向,通过共同配送的方式,使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物流成本降低,因此日本的第三方物流非常发达。

法国物流信息化发展总体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信息化应用和普及程度还不是很高。法国仓储领域中运用信息管理系统的不到5%,与我国水平差不多。与物流先进国家如美国、日本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近几年来,法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很快,物流业年均增长速度在5%左右,而物流信息化发展速度年均达到10%。物流信息化应用程度比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业与部分专业物流企业。

我国台湾地区的物流发展较日本还短,只有30到40年历史,台湾在完成工业化之后,将自动化推进到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和物流四大领域,同时各企业在引进、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充分结合本地区的资源优势,适当的用劳动力代替现代化物流设备,同时,在订单处理和数据传输方面广泛采用了信息系统以提高服务速度。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但是,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二是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三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四是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五是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17]。

3

..

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1.3.2 供应链物流管理

美国是最早采用供应链管理成功降低物流成本的国家之一。美国大型企业在物流管理上强调物流中央化,即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其管理实质就是供应链管理。在市场营销方面,其物流管理包括了分配计划、运输、仓储、市场研究以及为客户服务共五个过程;在流通和服务方面,其物流管理过程中还包括了需求预测、订货过程、原材料购买、加工过程,即从原材料购买直至送达客户的全部物资流通过程;在物流配送方面,其将老式的仓库改建为配送中心,实现配送信息化管理,提高作业效率,物流配送逐步实现了从向供应链提供服务转变为向社会提供服务[18-20]。

日本企业也在努力实施供应链管理改善物流成本,日本学术界甚至提出了把降低物流成本作为获得“第三利润”的源泉的理论作为物流管理的指导。目前日本的物流运作表现为:归并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型物流配送中心,改为组建大型物流配送中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的总成本,解决因配送中心分散形成的多层次运输和存储导致的成本增加问题,解决因每一个仓库都设置安全库存形成的供应链库存总量上升问题。日本学术界还将库存细分为“配送用库存”和“补充用库存’,在配送处理上建立了双重库存处理系统,在功能上把以配送用库存为核心的单纯完成配送功能的配送中心和以向配送中心补充货物完成保管功能的库存中心分离开来,提高了保管的效率和物流效率[18-20]。

国外工业化发达的其他国家如德国及法国等,供应链物流管理和物流模式也都有自己的特色。

相比而言,我国物流总体水平比较低,尤其在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管理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

1.3.3 物流中心管理

美国是物流中心发展最早的国家,上世纪50年代,为了满足货运发展的需要,开始形成具有综合服务设施的货运中转站,进而发展为物流中心。20世纪60年代,物流中心在美国己发展到一定数量和规模,并逐渐具备了集拼装、分发、中转、货物存储等综合服务功能。20世纪70年代,物流中心在原有基础上经改造或扩建,形成新的物流中心,成为具有现代化传送设备、计算机监控的自动转运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和防护设备等的现代化物流设施。20世纪80年代,美国

.4

第一章绪论

物流中心发展日趋完善,服务更加现代化,在各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周围都设有物流中心,相互联结成网,这种高效率物流系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物流中心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进一步推进,深刻改变着美国的社会生产和流通消费方式[21]。

日本物流中心的建设是在吸取美国等西方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兴起的。由于得到政府的鼓励和大力扶植,物流中心起步快、发展迅速、成绩显著。日本的物流中心多采用先进的自动分拣系统和无线通信设备,大都规模适中,选址合理,根据业务和服务客户的不同特征,通常选在商业经营中心附近或尽量靠近公路、港口等货运枢纽设施、或设在工业区域及专用区域内,以利于接近客户企业、降低对城市的干扰及提高运作效率[22]。

德国政府十分注重物流发展规划、建设和协调工作,在全国规划建设70个左右物流中心,目前已有40个投入运营。通过合理规划,使物流中心形成网络,各州政府根据联邦政府规划,积极做好选址、征地工作,并负责物流中心地面以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连通物流中心的道路及铁路建设;同时,通过政策调整,引导扶持专业物流企业发展,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3]。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商业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大型超市、连锁店迅速发展,百货公司也在走向联合,并扩大营业规模,各种形式的物流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全国共有各种类型的物流配送中心1000多家,规划和建设中的物流中心30多个,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投资都在1000亿元以上。当前,沿海城市为构筑现代流通平台,集聚物流,加快经济发展,发起了抢占“物流中心”制高点的争夺战[25]。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中心管理的信息化、一体化、系统化程度较低。

1.3.4 物流信息系统发展

物流信息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受到各国广泛重视。

国外大型物流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以沃尔玛为代表的超市和大卖场的全球采购和配送物流信息系统,以美国联邦快递和荷兰TNT为代表的全球行包物流信息系统,以日本电子产品为代表的精细物流信息系

5

..

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统等,还有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如马士基、APL物流公司的信息系统,正处于成长阶段,并随着业务管理体制的改变而进行着调整[26-31]。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批大型物流企业例如中国远洋集团、中国外运集团等采用了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网络技术,在国内外物流市场上提高了竞争力,还有一些民营资本建设的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例如锦程物流网、中国配货网也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在物流信息化的关键技术、信息标准、服务规范等方面,“十五”期间也分别取得了进展。但中国的物流信息化仍处在初级阶段,根据2005年中国物流信息化调查报告,只有35.7%的企业建立了物流或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主要有费用较高、与其他系统接口困难、不能适应企业流程变化、培训不够、功能达不到等[26-31]。

1.4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论文结构和各章节的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分析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阐述了物流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物流中心、物流信息系统的国内外现状,最后说明了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本章首先对供应链物流一体化做了阐述。围绕系统的开发模式,分析了面向对象技术,进行了C/S和B/S的对比分析,为本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建立理论基础。

第三章系统的需求分析。本章主要对将要实现的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功能需求等做了分析,提出了功能的规划目标。

第四章系统的设计。首先按照对系统的业务需求分析结果,划分了系统的业务功能,接着对系统的实现方法、运行环境、开发工具等作了规划,按照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建立了本系统开发和运行的数据库。

第五章系统的实现。本章在前面的分析和设计的基础上,主要对系统用户界面的设计、编码实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可视化继承方法在开发系统界面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对系统的测试和实施做了描述。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研究方向。

.6

第二章供应链物流一体化信息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

7 .. 第二章供应链物流一体化信息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供应链物流一体化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交付消费者手中。它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密歇根州立大学提出的,该模式反映的是在运作能力、信息、核心竞争力、资金以及人力资源等条件都受限制的情况下多个企业之间的关系管理。在该模式中把从物料的采购到将产品或服务发送到最终客户手中的活动都整合在一个供应链中。供应链的价值主要来源于组成供应链的各个企业之间在信息流、产品流、服务流、资金流和知识流上的协同合作。其中,物流是产品流和服务流的主要运输导管。信息技术、一体化管理、反应机制、优化的财务管理、全球一体化5个因素共同促使供应链管理迅速发展,而且信息技术是贯穿供应链始终的主要驱动源[5]。

一体化管理不是使流程中各个环节成本最低,而是致力于使整个物流链的总成本最低,涉及协同合作、企业管理延伸、一体化服务提供商三个概念。

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竞争是占主导地位的活动,为得到客户的忠诚,稳定的市场占有率,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日益增大,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显得非常重要,进一步促进了供应链管理的形成。

企业管理延伸是指在全程供应链的范围内,实施超越企业所有权益界限的管理和控制,促进企业、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联合规划和协同合作。企业的协同合作行为将使客户影响力达到最大,总体风险降低,整体效率提高。而要实现企业间高度的合作,就需要供应链的参与者自愿共享合作信息并共同规划策略,这种信息共享模式已广为企业接受。

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在供应链中的企业分享信息和共同规划可以降低库存定位的风险,加快物流速度,通过协同合作将供应链中的各项工作具体分包和授权,淘汰重复和无意义的工作,但同时又产生了如绩效衡量、利益与风险分担、信任、领导能力以及解决冲突的能力等问题,由此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上产生了一体化服务商的管理理念。

一体化服务上服务提供商就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第三方物流的定义为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归纳国内外物流实践,可以将第三方物流表述为:作为外部组织利用现代技术基础,经济关系和管理手段,为客户或最终消费者提供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的模式。

按照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所拥有资产及服务的内容分为局部物流服务提供商、网络物流服务提供商、系统物流服务提供商。

按照物流服务的类型可把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化分为四种不同层次或类型的物流服务经营模式。

一是基本功能的物流服务,主要提供运输、仓储等单一或少数物流功能的组合服务项目。这一服务层次以一次性服务为特点,不一定建立在长期物流合同基础上,一般不要求提供很多的协调服务。

二是基于实物运作的物流服务,建立在长期物流合同基础上,客户仅要求提供实物运输、配送、分销、流通加工、采购、收款、咨询、信息以及其他增值作业等服务,双方合作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甚至3到5年或更长时间。其主要业务特点是基于从供应方到需求方物品流动的全程或主要流程运作与管理。

三是基于管理活动的物流服务,建立在物流管理合同基础上,除了物流业务还包括运输管理、库存控制、货物跟踪、需求预测、网络管理、供应链IT支持、物流行政管理等。需要一定的信息系统集成、业务流程重组和经营组织变更。

四是基于集成方案的物流服务,是在客户与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建立长期物流合同的基础上,形成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方案,根据集成方案将所有的物流运作以及管理业务全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这种模式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整合内外部资源,提供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一体化运作的集成供应链模式。

物流中心是一种典型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这种组织形式的物流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活动由物流中心统一组织实行管理,将各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实行分工协作,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资源优势。

物流中心的供应链物流过程一体化管理是现代物流同传统货运与仓储的根本区别。实现物流中心系统化、信息化管理,需要设计与运行统一的物流信息系统和统一的物流供应链系统。物流中心承担统一物流管理组织的角色,协调各相关

.8

第二章供应链物流一体化信息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

企业之间的关系,保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4-5]。

2.2系统开发模式

目前物流软件系统同时存在两种开发模型:一种是客户机(Client)/服务器(Server)模式即C/S模式,另一种是浏览器(Browser)/服务器(Server)模式即B/S 模式。

一、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37-38]

C/S结构是大家熟知的分布式软件设计结构,通过将任务合理分解为客户端及服务器端,实现系统负载优化配置,降低系统的网络通讯负担,并同时利用两端的硬件资源。

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PC、工作站或小型机,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如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

C/S体系模式结构分两层结构和三层结构两种。

两层结构是最典型的一种。第一层是在客户机平台上结合了用户界面和业务逻辑;第二层是通过网络结合了数据库服务器。在C/S两层结构中,客户端安装着应用程序,直接访问服务器端的数据库;所有系统数据均存放在服务器端,每个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保持着一个信用连接。客户端通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出SQL请求,数据库服务器据此请求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并向客户端返回应答结果。

两层结构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客户端,客户端软件不但要完成用户交互和数据显示,还要完成对应用逻辑的处理工作,即用户界面和应用逻辑在同一个平台上。

C/S三层结构由客户机、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三部分组成。

客户机(Client)只需要安装应用程序,它通常实现用户界面、提供可视化用户接口,负责客户和应用程序的对话,用来表示信息和收集数据,负责处理与用户的交互和与应用服务器的交互。

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是应用逻辑处理的核心,是连接客户与数据库服务器的桥梁。应用服务器与客户间的数据交互应当尽量简洁,客户将请求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负责处理应用逻辑,接受客户方应用程序的请求,然后将这个请求转化为数据库请求后与数据库服务器交互,并将交互的结果传回客户端应用程序。

数据库服务器(Database Server)以传统的基于SQL的DBMS实现,负责管理9

..

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数据的定义、维护、访问和更新,并响应应用服务器的请求。软件根据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请求进行数据库操作,并将操作的结果传给应用服务器。

C/S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因此客户端响应速度快。

C/S适用于局域网,系统部署时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涉及到安装的工作量大,在使用过程中其次任何一台电脑出问题,如病毒、硬件损坏,都需要进行安装或维护。对于有很多分部或专卖店分布在不同地域的状况,需要技术人员出差处理的情况,或采用特殊的远程处理技术维护,对系统维护技术的技术要求高,系统软件升级时,每一台客户机均需要重新安装,其维护和升级成本非常高。

二、B/S模式结构[37-38]

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 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3-tier结构。

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如Netscape Navigator或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端安装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只要能上网,再由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甚至可以在线申请,通过公司内部的安全认证后,不需要人的参与,系统可以自动分配给用户一个账号进入系统。

三、C/S 与 B/S 比较[37-38]

Client/Server是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的,Browser/Server是建立在广域网的基础上的。两者相比较,存在如下不同:

①硬件环境不同

C/S 建立在专用的网络上,局域网之间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B/S 建立在广域网之上的, 不必是专门的网络硬件环境,可以租用服务器自己管理,比C/S适应范围更大, 一般只要有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就行。

②对安全要求不同

C/S 一般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 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一般高度机

.10

第二章供应链物流一体化信息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

密的信息系统采用C/S 结构适宜,可以通过B/S发布部分可公开信息。

B/S 对安全的控制能力相对弱, 面向不可知的用户群,存在较大的系统和数据安全风险。

③对程序架构不同

C/S 程序可以更加注重流程, 可以对权限多层次校验, 对系统运行速度可以较少考虑。

B/S 对安全以及访问速度的多重的考虑, 建立在需要更加优化的基础之上,比C/S有更高的要求。

B/S结构的程序架构是发展的趋势, 微软的.Net架构全面支持网络的构件搭建,SUN 和IBM推的Java Bean 构件技术等使 B/S更加成熟。

④软件重用不同

C/S 程序需要进行整体性的维护, 构件的重用性不如在B/S要求下的构件的重用性好。

⑤系统维护不同

C/S 程序由于整体性, 必须整体考察, 处理出现的问题以及系统升级时都很困难,甚至需要重新开发一个全新的系统,B/S由构件组成,构件之间耦合小,便于对于构件个别更换,实现系统的无缝升级,系统维护开销减到最小,用户从网上自己下载安装就可以实现升级。

⑥处理问题不同

C/S 程序可以处理用户界面固定,并且在相同区域,安全要求高,与操作系统相关。B/S 建立在广域网上, 面向不同的用户群, 分散地域, 与操作系统平台关系最小。

⑦用户接口不同

C/S 多是建立在Window平台上,表现方法有限,对程序员普遍要求较高, B/S 建立在浏览器上, 有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表现方式与用户交流,并且大部分开发难度减低,减低开发成本。

2.3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阐述了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物流中心的供应链物流过程一体化管理是现代物流同传统货运与仓储的根本区别。物流中心承担统一物流管理组织的角色,协调各相关关联企业的之间的关系,保证局部利益服从整

11

..

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体利益的观点。

其次,围绕系统开发模式相关的一些理论知识展开了论述,主要介绍了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介绍和比较了C/S和B/S的架构知识,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建立了理论基础。

.1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