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巨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班级:机械工程研5班

学号:2013203111

姓名:苏运波

摘要:苏联剧变和解体有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内因和外因, 主观和客观原因三个方面的原因,从五个方面总姑了其经验教训。

关键词:苏东剧变;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内因;外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历史教训。千年的钟声指导人类走入了新的纪元,回首那连历史都难以载荷的20世纪,我们感慨万千,这一百年注定了将要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20世纪下半段,以一个局外人的严峻而又客观的视角重新审视那一场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的“革命”:苏东剧变。

一、苏东剧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苏联的兴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苏联演变并非命中注定,但却事出有因。苏联剧变后,对苏联的兴亡问题尤其是在分析苏联解体原因问题上,国内外学术界的观点差异很大。因此得出的经验教训亦不相同。但不论从哪个角度去分析,都不能排除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主观和客观原因三个方面的原因分析。

1、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苏联剧变和解体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也有复杂的现实原因。可以说, 历史原因是根本性的原因,而现实原因则无疑是直接原因。

历史原因:从国家发展史角度看, 带有古老的“直接民主制”特点的村社制度对俄罗斯产生了重要影响,俄罗斯历史文化传统对苏联后来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不仅有来自国内、国际资产阶级的反抗和颠覆, 更重要的是旧制度的残余,其中最关键的是始终贯穿于苏联领导层决策、国家管理以及社会控制过程中的专制主义残余。

现实原因:苏联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斯大林体制、本身的各种问题和弊病,是导致苏联剧变和解体的根本原因,但戈尔巴乔夫这一代领导人错误的、不成功的改革无疑是苏联剧变和解体的现实原因。

戈尔巴乔夫时期, 改革首先始于由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向社会主义改良学说的转向, 苏共领导人改革的最初目的还是要复兴社会主义。但是, 当改革转入政治领域之后, 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到挑战, 社会开始转向“社会民主主义”意识形态, 随后苏共领导层中的部分人干脆转向自由市场的自由主义思想。正是这种完全排斥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思想转变, 戈尔巴乔夫等苏共领导人便逐渐丧失了对苏联社会发展的控制能力,“改革”进程开始由激进民主派来左右, 加之民族分离主义势力的日益壮大, 造成了苏联社会的最终分裂和国家的解体。

2、内因和外因

自从苏维埃国家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西方国家就感到了这种“异己力量”对其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价值观和地缘政治的威胁, 由此便开始对苏联实施从武装干涉、战略遏制到和平演变的一整套战略和策略, 在苏联剧变和解体的过程中, 外部因素、西方国家的影响确实存在, 但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内因——决定性的因素。苏联国内各种问题、矛盾引起各种危机, 而在所有内部因素中, 经济因素是其它各种因素的基础, 民族关系方面的因素是导火线, 社会政治因素直接导致社会制度的急剧变化, 政治危机是各种危机的集中反映。

经济竞赛的落伍, 刺激了苏联人社会意识的变化。政治变革的失败和正确方向的偏离, 导致

了政治危机一步步加深, 各种社会思潮的泛起瓦解了苏共的意识形态和思想防线。同时, 苏联的民族问题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是苏联解体的导火线, 也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剧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外因——并非无足轻重的因素。导致苏联解体的外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敌视社会主义的苏联。另一个重要的外部原因是东欧国家先于苏联而发生剧变, 对苏联政治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 也极大地鼓舞了正在与苏联展开决战的激进民主派和民族分离主义势力, 加快了苏联剧变和解体的进程。

3、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苏联剧变和解体有着深刻的原因, 其中有客观因素, 也有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显而易见, 苏联剧变、解体的客观因素首先在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对象本身, 即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及其对苏共领导人本身思维方式、行为能力以及整个社会意识的长期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斯大林式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坚固性、保守性、排它性决定了对其进行任何形式的改革都必然会遭到重重阻力。第二,在苏联政治体制中苏共的特殊地位,它含义上是政党,实质上是国家政权组织, 这种政党合一的体制, 使苏共肩负着多重任务, 一是维系联盟国家的支柱- 苏共的瓦解必将直接导致国家政权的失控,造成社会制度的剧变, 随后便是联盟国家的解体。第三, 依靠原有体制下干部任命制度和由此产生的各级干部来改革这种体制、革新这种体制下的干部队伍, 这两者之间本身就存在着矛盾, 这种矛盾的发展导致“体制外”的干部队伍逐渐成熟并成为苏共的直接竞争对手。第四, 以往苏联社会主义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思想基础成为“改革”的对象之一, 统一的意识形态和共同奋斗目标的丧失使社会迷失了方向。

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苏共领导人虽然一再强调改革需要“新思维”, 然而从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提出到实际运作过程来看, 他们在思想方法上还是沿袭了苏共历届领导人的传统: 急躁冒进、理论脱离实际、理论超越实际、唯意志论盛行。第二,在整个改革过程中, 苏共领导人热衷于国际舞台上的频频亮相和国内政治领域层出不穷的新举措、新方案, 而缺乏将每一项具体改革步骤贯彻始终的决心和毅力。第三,由于对改革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估计不足, 苏共领导人在改革的前期充满盲目乐观情绪, 认为通过改革可以一下子解决多年积累的问题, 使国家经济迅速扭转劣势, 走向繁荣。第四,宣传上、口头上大谈民主,时而以集体讨论、集体决定为借口, 推卸领导责任, 优柔寡断,时而独断专行、一言堂、听不进不同意见, 这在苏共领导人, 特别是戈尔巴乔夫身上表现尤为突出。第五,苏共领导人热衷于“理论上”的创新、突破, 过分迷信民主, 被民主束缚住手脚, 在关键时刻缺乏果断行动。第六,在政治改革的突破口的选择、改革任务的次序、改革的速度等一系列实际操作问题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从苏东剧变中汲取积极的历史教训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失败,苏东国家共产党政权亡党丧权,有其产生的必然原因,教训也是惨痛而深刻的。列宁曾将它比喻为攀登一座未经勘察、人迹罕见的高山,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困难,告诫人们:要“准备作几千次的尝试”,社会主义在艰苦探索中前进,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不足为奇。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从挫折失败中吸取教训,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正确认识苏东巨变的本质与原因,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对于新时期我们党、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苏东剧变的教训,至少有下列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l、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创新。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涎生的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照搬照抄了斯大林模式,从而使这些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都相继产生了与苏联极类似的难

题和困难,也先后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挫折,有的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尽管原因不尽相同,性质也有差别,但同样都同一个问题紧密相关,即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这是一个付出了很人代价的教训。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创新,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

2、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方式,也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只有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才能革除传统体制的弊端,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但是.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离开这个方向,自然也就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宗旨,不仅社会主义制度得不到完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发挥,而且会使改革受挫,甚至亡党亡国。

苏东各国的执政党普遍役有形成完整而科学的改革理论,使改革左右摇摆,难以贯彻到底。尤其致命的是,在关键时刻,有的国家的党发生了分裂,改革的旗号被反对派所篡夺,失去了改革的主动权;有的国家的党主动改旗易帜,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这两种情况,使苏东国家必然会导致社会主义红旗落地。

3、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第一原则和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真正体现。所以,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苏东各国,也可找到其必然演变的重要原因。

经济建设搞不好,人民生活上不去,人们对党和政府不但不支持,不拥护,而且会用选票,甚至会搞动乱来推翻党的领导和国家政权。因此,苏东演变深刻的教训从反面证明,只有把经济搞上去,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才能切实地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坚定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4、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苏东剧变也是思想意识形态演变的结果。苏东演变的过程,就是敌对势力从制造反社会主义舆论开始,搞乱党和人民的思想,瓦解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制造动乱,乱中夺权,然后利用政权的力量,复辟资本主义制度。

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是一场持久的“世界大战”。同时还必须看到,社会主义国家是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我们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在客观上也为他们“和平演变”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我们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地位,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坚决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的图谋。才能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里筑起一道坚固的钢铁长城。

5、社会主义成功的关键是搞好执政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坚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领导核心。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自身建设至关重要。因为党是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和指挥中心,党出了问题,那是致命的。苏东共产党内部出了问题,尤其是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动摇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使苏共不仅丧失了群众基础特别是阶级基础,而且连党本身也丧失了力量。“八·一九事件”,是苏联共产党企图结束国内危机、避免苏联走向灾难深渊的最后尝试。但是,在这个关系到苏联生死存亡的关头,未能得到苏联人民、甚至广大党员的积极响应,相反却有不少人站到“民主派”一边去了。当戈尔巴乔夫非法宣布解散苏共时,人民群众没有起来保卫共产党,党的各级组织也没有任何抵制,当时这个仍有1500万党员的党,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瓦解了。可见,苏联共产党的地位和威信下降到何等地步。人民不仅丧失了对

共产党的信任,丧失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也丧失了民族自尊心。

这一惨痛教训向人们表明:共产党执政后,要使党坚强有力,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不断扩人党的群众基础,维护党的先进性;必须使党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参考文献

戈尔巴乔夫. 改革与新思维[M]. 北京:新华出版杜, 1987.9.

邓小平文选(1)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258~259.

邓小平文选(2) [M]. 北京:人民出版杜, 1994.128.

邓小平文选(3)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80.

瓦·博尔金. 戈尔巴乔夫沉浮录[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杜, 1996.393.

陆南泉. 苏联兴亡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陈新明. 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

李英华.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理论探讨与争鸣[M]. 北京: 航天工业出版社, 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