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浅析

农村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浅析
农村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浅析

农村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浅析

四川省武胜县职业中专学校周煜

[摘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近年来滑坡原因主要是人们观念仍落后、专业师资不配套、校企合作不规范、课程设臵不科学等造成的。全面推动中等职业教育要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转?,适应社会和市场?变?。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对策

职业教育就是向国民?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国民职业思想、职业素养的教育?。职业教育从根本上说必须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即为从事某种职业所进行的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或培训。

我们广安市和全国一样,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数开始出现连年滑坡,?三校生?(职业高中、中专、技校)数量逐年递减,与普通高中人数与日俱增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各种原因值得分析与研究。

一、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教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但是从整体发展来看,我们的职业教育还不稳固,发展缺乏一定的支撑力量。但是仍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老百姓思想观念落后,职业教育在教育系列中还没有被广泛认可。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思想,即是进入了职业教育,也被认为是无奈之举。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也使得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到技校、中专、职高去学一技之长。许多家长宁愿交高额学费上普高而不上职校,也反映出技能人才得不到应用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回报,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干部是人才,工人只是普通劳动者。所以说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认识不足使得职业教育陷入窘境。

(二)职业学校普遍生源质量较差

近年来,普通高校的连续大规模扩招使?普高热?日益升温,造成了普通学校招生的强势和职业学校招生的弱势。家长们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驱使下,总想让自己的子女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只有在?落榜?以后或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差的万般无奈之下,才会选择职业学校。因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除了在数量上差别较大外,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也随之下降,中等以上成绩的学生被不同层次的普高录取了,中等偏下成绩的学生才就读职业学校,这部分学生不单单是学习成绩差,关键是厌学情绪浓,到职业学校也是为了?混?个毕业证或等到了就业年龄而去就业,这样的生源增加了职业学校的管理难度,同时也让职业学校的生存面临严重的考验。

(三)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师不配套

农村职业教育的声誉不是很好的重要原因是教育质量不高,而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师资力的薄弱,专业教师不配套。在广大农村,由于生活比较艰苦,大中专毕业生不愿意去,加之教育管理体制的原

因,农村学校有大量的民办教师,其来源大都是考不上大学的高中生和考不上高中的初中生,他们的学业基础和整体素质都比较差 [3]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农村职业学校的有些教师知识老化而不勤于学习,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不能运用最新科技知识对具体知识点加以深化。对新技术学习不够,不愿意坏实践精力去专研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教育方式考虑不多。还有些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理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缺乏经验,教学效果不好等等。所有这些因素,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接受终身教育。

(四)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不但不规范,也没有法制保障

首先,我国职业教育当前的校企合作还处于民间状态,尽管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但没有真正的法律保障措施,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从而形成了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无经费保障、劳动准入制度执行难到位,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其次,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在实践中许多还游离于企业之外,还没有形成与企业的良好互动,职业教育进行的场所大部分还是学校或实训室,完成的地点也还是学校,而非工厂、企业,缺乏实践性;再次,教学计划的制定权还在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存在很大差距,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培养的人才只能是大众化的需求,而且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也滞后于企业的发展。职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校企合作不畅直接影响教学经费的另一来

源,把职业教育事业推向了谷底。

(五)职教体系不完善,专业设臵不当

有一些学校自开办以来,专业设臵没有多大变化,总是老面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势必造成专业的老化和学生择业的困难,对学生及其家长产生了副作用,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既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有一些学校则相反,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人云亦云?,不顾自身的主客观条件,?一哄而上?、盲目设臵、仓促上马了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这种跟着别人走的做法阻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些学校,在调整专业时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只顾眼前?门庭若市?,不顾日后?门可罗雀?;只顾当前招进学生,不顾学生今后如何顺利就业,这种全心全意谋求学校?蓬勃发展?的做法,最终适得其反。

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再次大规模兴起于80年代初期,一开始就遇到了生源不足的压力和生存的挑战。由于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多样化、多层次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公民接受职业教育的需要,解决不了未升学青年就业前教育培训和农民进城打工前的岗位技能培训;中职类型单一,使学生缺乏多种选择;高中后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太慢,职校毕业生接受进一步教育的道路不通畅,中职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融通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到了90年代末,不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受到了高校扩招带来的普通高中升温的影响,产生的结果是,1999年全国高等本、专科教育共招生275.45万人;其中普通本、专

科招生159.68万人,比上年分别以24.31%和47.4%的高速增长,拉动普通高中同年招生396.32万人,第一次超过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三校招生的总和,职业教育则下滑萎缩。带来的直接恶果是城乡初中毕业生未能接受职业教育者到2000年达840万人之多 [4] 。

(六)职业教育面临就业供需总量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

目前全球经济危机使就业困难雪上加霜,就业难度愈来愈大,短期内我国就业形势将愈来愈严峻。用人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着盲目追求高学历的倾向,对职教学生心存偏见,认为他们的素质不如普教学生,认为职中生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人人都能胜任的工作。因而造成职校的毕业生就业难,就业档次不高,一般都到企业的流水线上从事一些简单的操作;加上某些地区工资待遇不高,使得职中毕业生大多远离家乡寻求就业出路。?出口不畅?使职业学校的发展面临重重困境,举步维艰。有人简单认为,招生难与就业难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高校扩招以及轻视职业教育的传统价值等一系列?大环境?使然,不是职业学校本身的问题。对职业学校而言,既然单凭自身的力量无法改变现状,也就只有顺应社会?大势?,?适者生存?了。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笔者认为很大原因在于职业学校自身,?物必自腐而后虫生?⑤,说到底是职业教育办学上的问题。它没能很好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现状.一些职业学校办学思想滞后,办学水平不高,教学质量不高,办学内涵不丰富,办学缺乏动力和活力,未能走上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农村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对策

(一)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全面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

中等职业教育虽非基础教育,但仍属?准公共产品?,和基础教育一样具有很强的外在性,主要需要依靠政府的投入与扶持。另外,和基础教育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内生性,有一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自我造血功能。从前面分析我们看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缘于职业教育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矛盾,但根本的问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具有可调节性的,或易于调节性的方面应是在供给方面,即应是在中等职业教育自身。通过调节矛盾的主要方面——中等职业教育,以适应双重需求的环境。市场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应当充分调动、发挥市场的力量,遵守和基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让市场经济这只手主导职业教育的发展;让市场经济的法则贯穿于中职教育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模式和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等诸方面,成为中职教育办学的核心理念和要素;以经济为纽带,建立起中职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紧密联系,通过这种纽带使中职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之中,使中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互为推进。

1、运用产业集群思想,开展联合办学,以利益为纽带,组建职教集团

中等职业教育要想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不滞后,就必须适应和遵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基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更为贴近,与企业联系更为密切的特点,中职教育必须向企业学习,借鉴企业的运行模

式,走联合之路,集群化发展。根据产业分析与竞争大师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Cluster)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联合办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集群化、集约化,是为了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和品位。是把办学者的主要精力和主要资源投入到与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的教学环节,把?关系竞争型?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转换成教学质量、人才质量的?质量竞争型?的发展模式,这对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具有长远的根本意义。它关系到职业教育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转变,是我国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联合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不受局限。无论是校与校之间的联合,还是融入企业参与的大联合、大职教集团,都应是以利益为纽带的联合,而不是由政府行政干预的形式上的联合。政府所要做的就是制定保障企业的利益与中职教育的利益相一致的制度,并形成机制,保障各联合方在联合中都获得利益、获得发展。

2.引入学徒制思想,建立求学者、中职校、企业三方共赢的利益链

传统的学徒制思想和机制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仍富有生命力,是因为这种机制能很好地解决技能求学者与技能传授者及雇主二者或三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这种思想和机制发展到现代,演变成被我们所采纳的学校形式的学徒制就是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就读中职校的学生以贫困家庭居多,特别是在县域中职校,这种培养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因贫上不起学的问题。按照这种模式,在

学生入学时,学校预先垫付其费用,在校3年,实行弹性学制,一半时间在学校上课,一半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教学与顶岗实践交替进行,学校和企业共同教育和管理,共同组织相关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企业向学生支付合理劳动报酬,用于学生缴纳学杂费和生活费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即由相关专业的教师以教学团队的形式全程跟踪服务,全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包括带领学生到企业顶岗劳动,既是老师也是师傅。

3.创新投入体制,使中职校和学生的利益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改变政府对中职教育办学经费投入的方式,变按招生数投入为按培养合格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投入奖励性经费为主,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同样的投入取得不同样的效果。所谓合格的毕业生就是能够就业,就业的认定标准就是能够和雇用单位签订一年期以上的?劳动合同?。职业学校的?产品?是合格的毕业生,合格的毕业生由政府?买单?,从而使中职学校和学生的利益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从而进一步调动学校对学生将来就业及就业质量关心的积极性,会促进学校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与联合,瞄准企业的用工岗位,和企业联手有针对性地实施项目教学和实训、实习。

4.引入企业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激励、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成长和教师投身于课程与教学变革的伟大实践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职业学校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与发展在内部管理上也要向企业学习。高职有较长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在学习企业化管理上做得较为成功,而中职,特

别是县域中职主要脱胎于基础教育,多数的中职校仍沿用基础教育的、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因此,中职校必须摒弃基础教育管理模式,向企业学习,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引入企业化管理机制,围绕?经济?做文章,发挥经济的杠杆作用,制定以绩效考核、薪酬激励为手段的,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和自觉投身于课程与教学变革,并促进这种变革有效实施的校内制度和措施。

首先,要制定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制度和措施。结合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制定鼓励教师带学生一同到企业顶岗的制度,对教师实行?校企轮岗制?,即每位教师至少应有一半的时间带学生到企业顶岗工作。未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的学校,每位教师每三年中至少有一年全日制到企业顶岗工作。可以是学校联系的校企合作企业,也可以是教师自找的企业,甚至可以是教师自己创办的私企。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所得报酬全部归自己,作为对教师的补贴和激励,并且学校工资全额发放。这样可极大地提高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积极性和促进?双师型?专业成长的主动性,教师既可现场指导学生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也可学习到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进而把企业的技术、管理、产业结构调整的信息和先进的理念带回学校。教师?校企轮岗制?在国外已有类似的做法。

其次,要制定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制度和措施。鼓励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PBL教学法?等行之有效的职教教学模式。职业教育要紧贴经济建设,教学要跟踪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以企业生产需求为项目,以项目为龙头将学校划分为若干个教学团

队。每个项目的教学团队应该是较为稳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行独立核算、目标绩效考核制度。教学团队要对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负责。项目教学团队以工学结合的形式,结合实践教学需要带领学生进入企业承包生产任务,所得收益除主要用于解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费外,还应安排一部分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给项目教学团队教师。项目教学团队除完成学历教学任务之外,还可以独立地对外开展技术与技能培训服务,所得收益同样主要归教学团队自身。通过这种和经济利益挂钩的教学团队形式的制度安排,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师自觉把团队(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与自身利益相融合,自觉投身职教课程改革。

(二)、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

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一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实现了动态吻合,保证了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二是校企合作的职业技术教育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合适的技术人才;三是定位的职业教育与职业证照制度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多层次的技术人才。

1、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了动态吻合,保证了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的动态需求。根据产业升级的阶段适时地调整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结构。现在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工商业专科职业教育获得迅速发展。从80年代开始,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科技人才需求迅速增加,我国的职业教育开始向高层次发展,技术学院、科技大学迅速发展,相应的新兴学科不断

地被充实到职业技术教育的系科设臵中,源源不断地为产业结构升级输送需要的技术人才。

2、校企合作的职业技术教育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合适的技术人才和人力资源保障。校企合作是当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校企合作是指教育机构、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实施教育与训练,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校企合作通过轮调式、阶梯式、进修式、委托式、实习式、研究式等多种方式,使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围绕企业的技术需要展开,培养出的学生能够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吻合;同时也将产业界的人才需求锁定在职业院校,使产业与职业院校密切配合,达到教育与建设相结合,促进产业升级,强化职业技术教育为产业服务的效能。

3、定位的职业教育与职业证照制度为产业升级提供多种层次的技术人才。我国针对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明确规定,中高等职业学校应该培养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即蓝领工人;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应该培养生产一线的管理人才和现场技术人员;研究生则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明确的目标定位,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分明,任务、宗旨清晰。不同层次职业院校的课程设臵、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环节也都各不相同。由于在课程设臵上强调以实务教学为特色,所以注重同职业证书制度相结合。鼓励学生在毕业时能同时取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证书。职业证照制度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准确定位的依据,使不同产业所需技术人员有明确的技术标准。

4、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为产业升级提供的服务具有针对性和准

确性。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信息来自于产业的发展,这种信息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市场导向,并最终成为技术人员就业的归宿。市场需求又为按行业岗位设计人才培养规格提供现实依据。同时,产业资源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师资和物质条件保障。企业相关技术人员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将生产实践中的操作规范、技能传授给学生,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展示给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企业还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厂房、设备、工具等便利条件。在这种教学实践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产业技术、技能比较熟练,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三)围绕企业人才?转?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生源差、质量低、出路难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最主要的根源就在于如何解决就业。现在人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找人难?和?找活难?并存的矛盾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就此问题,针对我校在校和已经毕业的学生作了关于对岗位需要的调查,现就调查结果作以下分析报告。

1、就业市场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A、零距离上岗的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操作型和服务型人才,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学生一到单位就能适应工作岗位,或经短期培训就能上岗,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具备就业导向的观念,并据此改变课程设臵,使其贴近生产实际。

B.对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就业市场对智能型、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课程设臵上要注意先进性与综合性原则,充分吸收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结合,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宽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技能型,一专多用的复合型人才。

2、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臵模式

根据就业市场对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对传统课程模式进行借鉴、调整、优化,探索出一套适应当前形势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模式。通过加强文化课,培养通用能力;拓宽专业基础,强化技能训练,使学生能面向岗位群就业,广开选修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重视人文知识课,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学生达到?厚基础、宽专业、强技能、高素质?的要求,解决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口径过窄、人文知识淡薄、技能不过硬、对就业市场适应能力差的问题。

(1).专业设臵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是职业性。与职业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岗位或工种,一个职业往往有一个或几个岗位或工种。因此,职业院校专业设臵要瞄准职业岗位需求变化,使所设臵的专业及在校生规模与职业岗位及人群规模变化趋势相一致。

(2).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对接

职业院校是培养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

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观念,通过各种系统、规范、有效、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使毕业生具有从事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3).就业教育与就业形势对接

毕业生就业状况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民生,因此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为破解毕业生就业难题,普遍开展就业教育。笔者以为就业教育应该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臵于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全面就业教育,以实现与就业形势对接。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制多为三年制,要在有限的课程时间、课程内容中实现课程的最大价值,必须压缩现行的课程中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提高没有实际帮助,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也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必须体现学以致用。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质量本身的原因,学生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兴趣不大,难以接受。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以岗位职责和职业综合能力确定专业性课程,围绕专项知识、技能界定专业课程内容;以实现专项知识,技能培训为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确定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

中等职业学校的宗旨是为社会提供适应性强、就业路宽的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同时满足人们对升学和继续教育的需要,尊重学生就业和升学的选择。由于综合高中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针对学生能力爱好的差异,升学、就业的不同愿望开设课程。在课程设臵中,要体现

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职业潜能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确保课程紧跟时代步伐,确保每门课程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实用价值。学校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开设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摒弃陈旧的课程内容,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课程。使学生在专业的基础上了解本专业的更多的相关知识,满足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宽更广的专业理论基础。

实践性课程是能力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要以发展学生实践智慧,形成学生实践能力为任务。课程的设臵要充分体现岗位资格所需的实践能力,体现岗位资格所需的实践环节及内容,体现各种实践的可操作性,学校要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即专业模拟实训基地(车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地成为具有实践智慧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次,学校要从专业教学的需要,加强与企业、事业单位的沟通合作,产教结合,给学生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帮助学生更早、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创新精神。在课程的设臵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点及升学就业的愿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同时,根据学校能力,师资优势、硬件配备,以及学生、社会需要,在保证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选修课程,开设美育、现代科学技术、人口资源、环境、法制、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同时要保证选修课的教学时数与总学时数一定的比例。

总之,课程的设臵是否合理、实用,要在实践中不断评价和总结,经过多次完善,才能形成稳定的有效的评估体系,学校要遵循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的课程教学和企业的实践培训相结合,收集学生、企业、教师的反馈意见,测定和比较学生成绩,跟踪调查学生就业后适应岗位情况,务必使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次序、教学时数之间相互匹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知识上达到互补,能力上达到互动,使课程教学与企业的需要相吻合。

(四)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

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的问题仍很突出。结构不合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沟通依然不畅;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我国的职业教育现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仍属于薄弱环节。

1、短期培训

非学历的短期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重要形式。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在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推动下,全国企业职工和下岗职工培训900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500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600万人次。

如四川省建立了短期培训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城市前的就业技能培训和转移后的在岗技能培训,为其顺利进城就业和保持就业稳定创造了条件。如陕西的?一网两工程?(农村职业培训服务网络、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是职业教

育服务于?三农?的重要举措,每年培训200多万人次,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贡献。

2、灵活选择办学育人方式

(1)办学形式多样化。目前不少职校仍沿用传统的办学模式,这种融?教堂式?、?填鸭式?、?守株待免式?为一体的单一办学形式是不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如此?守株待免?实际上是?坐以待毙?!要想求得发展,必须主动出击,录求突破口,多形式,多样化办学。为此,农村职校在办学形式上可实行?长班与短班相结合,固定办班与流动办班相结合,单独办班与联合办班相结合?的多样化办学之路。

?长短结合?即是在办好全日制学历教育班的同时,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开办各种实用技术短训班和就业培训班,短班针对性强,见效快,培养成本低,易被农民接受。以?长?求稳,以?短?促活。

?流动办学?即是针对农村实际,根据季节时令,定期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山坡园林,成校农家。采取讲座与操作相结合的形式,给农民传授实用技术,可达到立竿见影之功效。

?联合办学?是利用社会资源兴办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这样不但可弥补目前农村职校办学经费不足、实习条件较差、师资力量欠缺,还能增强学校吸引力、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以及拓宽改造专业设臵。联办对象为县、市直行政部门、厂矿企业、高等院校及国内、外劳务输出公司。联办原则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2)专业设臵市场化。在专业设臵上,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三实原则,围绕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战略,立足当地自然资源优势,走与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相结合、与支柱产业相结合、与骨干企业相结合的?三结合?道路。不断改造老专业,大胆开拓新专业,以人才市场为导向,建立起适合?立足本地、面向市场、‘永久,飞鸽’一起养?的动态专业体系。既立足当地,建立骨干专业,培养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永久牌?技术人才,又根据第三产业发展及境内外劳务市场变化的需要,及时开设?应急?专业,把市场的需求作为职业学校的追求。

(3)学历学制弹性化。打破传统教育学制固定、教材一统的模式,突出实用的特点。学历教育班在学制上采取宜长则长、宜短则短的弹性化办学形式,三年四年不为长,一年两年不为短,关键是针对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层次,保证质量,注重实践。把学历教育时间?延伸?到学生离校后,把课堂?扩大?到学生的工作岗位,使学生?学习、实践、创收?并举,缩短成才周期,节约学习成本,提高技术技能,增强适应能力。

(4)实践教学技能化。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关键环节,是解决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自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5](P248)。所以农村职校应加强三个基地建设。一是专业实验室建设,以满足文化课及专业基础课的需要;二是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这是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主战场;

三是利用当地优势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扩大学生视野,增强实践能力。为了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农村职校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经常开展各种技能技巧竞赛,以活动促教学;二是要求学生在校做到?四个一?,即学好一门专业课,参加一个课外小组,搞好一个家庭实验项目,掌握一项实用技术;三是实行?三证?齐发制,即毕业证,专业技能合格证和一项实用技术结业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增强成功的欲望。

(5)培养目标立体化。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基础相对较差而且参差不齐,学习动力和成功欲望不强,如果教育方法不当,措施不力,会使大部分学生中途退学。为此农村职校要积极开展?成功教育?实验,在课程设臵上做到?加强文化课,调整专业课,突出活动课?,以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在教学组织上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变现有的固定?行政管理班?为动态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对不同层次的班级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现有的智能基础上,不断发展,学有所长;在教学过程上推行?低起点、小台阶、多活动、多鼓励?的模式,使学生在不断成功中重树自信;在考试方式上推行?减少考试、增加考查、规范考核、探索学分制?的改革,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学生自主发展、形成特长创造条件,使其达到一专多能、合格加特长,既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也培养中、初级技术人才,同时也训练出熟练的技术工人,形成层次化、立体化的培养目标。

(6)招生就业一体化。在招生就业上要系统念好?招、留、

输?三字经。?招?要招得来,?留?要留得住,?输?要输得出,形成一条龙、一体化。招生是前提,招生宣传不但要宣传办学条件、专业设臵、培养目标等,关键要宣传往届毕业生的成才典范,可请他们返校现身说法。学生入学后,要组织他们参观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就业是关键,一是建立人才需要?信息库?,通过考察人才市场,获得人才需求信息,同企业签订用人合同,确定专业和招生对象,走?订单?办学之路;二是对毕业生的专业、兴趣、特长、就业趋向等方面进行整理,建立?毕业生档案库?;三是认真开好职业道德课和就业指导课,教育学生要敬业爱岗,不拘一格乐就业。同时,做好?一跟踪?,对已上岗和输出的毕业生做好跟踪调查和服务,把他们扶上马、送一程。

注释

[1]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历史演进》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版。

[2]肖今等《发展经济中的教育与职业》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4]李建忠《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中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对策》

[5]刘来泉译《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

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王洪彪张艳侠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年第05期 【摘要】农村小学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不仅承担着基础教育的覆盖和普及的作用,还关系到农村教育的长远规划和未来发展。其中,校长、教师与学生构成了农村小学教育当中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本文便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当下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予以思考,并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改进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校长;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5-0010-0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学校的领导者,只有每天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技巧,只有把学校最本质的东西——教学与教育、教师与儿童摆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成为一个有威信的、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这句话恰恰切中了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校长、教师与学生。本文便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当下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予以思考,并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改进措施。 一、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2003年9月,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并明确指出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8亿多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这个决议强烈呼吁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个决议的出台,不仅为农村教育工作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指导,也对今后农村教育工作的发展以及解决“三农”等实际问题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当下农村的小学教育现状令人堪忧。有人曾撰文:在教育层面上,教学中有教无育;在教学层面上,教学中有教无学;在学生层面上,有学无生;在教学效果上,有近没有远。这种概括可谓一针见血,既指出了当下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提出了当下农村小学教育应该引以为诫和引起重视的诸多问题。其实,不只是当下的农村小学教育,即便其它各类教育当中,也大同小异地存在着相似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还是教师在教学中格外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却忽视学生的德育培养。殊不知,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以德育为本,依然把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 可是,当下一提起素质教育,似乎只是与技能培养、艺术修养、注重能力培养等等同,却往往忽视了“德”育。孰不知,素质教育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包括心理、道德等方面,即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四有”新人,“德”应是第一位的。如今重谈“德”育,似乎是老生常谈,

(完整版)职业院校数控专业现状调研分析报告

职业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状调研分析报告一、序言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数控机床及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柔性、精确性、可靠性等方面越来越完善,广泛应用于机车、汽车、农机等机械制造领域,随着装备制造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应用的日趋广泛,迫切需要大量掌握数控加工、数控编程高技能人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精神,了解兄弟院校的办学情况、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掌握本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对接,做好示范校建设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学校组织调研小组,从2013年4月到12月间深入省内和行业内多家兄弟院校,采用问卷、走(信)访和座谈的形式,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跟踪调查,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汇总。 1、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及相关政策为抓手,以国企办学的扎实基础和丰富经验为底蕴,以质量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实现四个转变:在培养模式上,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实现从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转变;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从注重理论和课堂教学模式,向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学生技能为主体分阶段递进式的教学模式转变;在教学内容上,实现从关注知识、关注理论,向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方向转变;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从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理论、实习考试,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模式转变。 2、产业背景 “十二五”期间,国家要建设以“五纵五横”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铁路运营里程将增加到12万公里左右,预计全国铁路还需购置动车组610组、普通客车10000 辆、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内燃机车7500 台、货车20 万辆,城市轨道车辆19870辆。铁路的快速发展为铁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增加了对装备制造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数控加工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多年来学校与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二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在一定水平的教育基础上所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它的特点是强调职业道德培养,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培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从当前情况看,要办出受企业欢迎、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职业技术教育,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纵观近代以来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史,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这就是: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是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重要枢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一种长远、积极的就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岗位,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调整,促进劳动者再就业,化解社会矛盾,意义十分重大。 二、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 20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又有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237万人,占整个高校招生总量的53%,高职高专招生总量已经超过了本科。在这种形势下,截止到2005年,全国具备颁发学历资格的普通高职院校达到1078所。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却不容乐观,自1999年以后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拉动了以升学为主的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1998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数为359.6万人,2004年增长到821.5万人,增幅达128.4%;而同期承担技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由519.5万人增加到548.1万人,增幅仅有5.5%,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由占高中阶段的59.1%下降到40.0%。更令人担心的是,在全国农村高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 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农村小学学校规模的不断缩小已成为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现状,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教育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对策 本人在农村小学任教七年来,亲身经历了农村小学的发展、壮大与辉煌,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舍转瓦化,围墙化,花园化,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完备,学生的学习环境优良,中心校配备了微机室,学校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套,学校师资队伍不段壮大。但是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离婚率的上升,更多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出现,农村学校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呈现了举步维艰的局面。 一、现所处地区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及体制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经费紧缺、地区发展不平衡、应试教育思想严重、过分追求升学率,忽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问题逐渐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为此,本人就所在

的漳县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一)、教师专业素质 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数属民师转正或直转。表现为:知识水平低、知识老化、陈旧,专业技能薄弱、职业素养欠缺等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优秀人才,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另外,必要的教师辅导用书的缺少及新课程的教学经验的不足,使一部分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再次,由于农村学校信息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使得许多教师不能完整系统地吸收、理解新课程实施中的思想、目标及方法,仅凭为数不多的几次课程培训和观摩学习,所得十分有限,无法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不能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受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个别教师学习动力不足,总是自以为是,教师间缺乏探讨和交流,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对新的教育理念不闻不问。大部分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认识不到位,对国家依法施教的政策视而不见,教学质量上不去,不从自身找原因,而采取违规施教,例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经常发生。纵观我县农村教师四十岁以上教师居多,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这些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二)、学生及家长

(完整版)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赵恒伯教授 讲学内容: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二、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现状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教育类型地位平行。 职业教育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远古时代,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制造和使用工具等知识,主要以言传身教代代传授。如果把人类的此类活动称为教育的话,那么它就是职业教育,可以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发端。手工业经济时代,以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在劳动现场开展,父子相继、世代“薪火相传”。农业经济时代,有技术的能工巧匠通过设学授徒等方式在工作中传授技艺,是一种学徒教育形式,其职业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高度一致,教具即生产用具,教师即师傅。16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后,出现了形式各异的讲习所和讲座等,通过讲习所和讲座向工人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机器工作原理,它们可以看作是学徒教育转向学校职业教育的过渡形式。18世纪初,俄、德、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办了现代意义的职业学校,在我国,也于19世纪后半叶创建了福建船政学堂,并逐渐发展为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四大类实业学堂。这标志着学校职业教育的正式形成。 由言传身教、父子相继、师徒相授、讲座传授发展到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呈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与规模在逐步拓展,由单一教育形式向集体传递形式演变,为适应工厂对大量技术性专门人才的需求,学校职业教育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教学形式,采取夸美纽斯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发展思考 摘要: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新环境和新形势,迫使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找准其发展的根本对策,把我们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既是教育范畴也是经济范畴,其经济地位将日益重要。虽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研究发展对策,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面对的现状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高,轻视职高的思想,即是进入了职业教育,也被认为是无奈之举。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也使得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到技校、中专、职高去学一技之长。所以说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认识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条件和基础普遍较差,加上这几年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压力加重,办学投资力度远远跟不上职校规模的发展速度,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经费投入不足必将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提高。所以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职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职专最近几年盲目扩张,一哄而上热门专业,造成了对口专业教师奇缺,于是赶鸭子上架,东“聘”西“借”,教师培训也有一定时间及过程,还有一些政策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教师队伍中的“人才”型教师流失。教师队伍中还出现了结构不合理、专业

不对口,使得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因此提高职业教育师资的整体素质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1、“政策层面”逐渐好转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各行各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民营经济的活跃,那种只看重学历不重视实际能力的落后观念必将被淘汰。我国未来的发展,定位是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其中最关键的是形成人才结构的全面规划,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只有职业教育才能担当这个重任。可见职业教育是科技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 2、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地位将日趋凸现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入世的形势下,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配置将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将大大增加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加快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同时,未来劳动就业的格局客观上的构成了庞大的就业培训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培训的总规模还将继续扩展。 三、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1、要有效的整合资源,治理无序竞争 目前职业学校生源竞争相当激烈,一些职业学校在招生宣传上夸大其词,利用中介、回扣等其它手段拉生源,有些私立学校甚至打出零学费的旗号,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的正常招生秩序。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振兴,要发展,必须整合所有的职教资源,从招生、教学管理、就业分配等全方位进行资源整治,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实行关、停、并、转,提高综合实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办学模式要转变,并突出实用性

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最新教育资料

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一直寄予厚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我们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因此,如何加快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和战略任务。 一、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过程及现状我市职业教育起步于八十年代初。多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并采取改办普通高中为职业高中、恢复中专招生等多种措施,到1998 年,这项工作出现了明显的转机。当时全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达到35 所,在校生4 万多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加强领导,建立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阵地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招生规模,着力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使职业教育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尤其是在我市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以来,使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二、我市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市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社会上鄙薄职业 教育思想及近年大学扩招的影响,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在全省处于后进位次。突出表现在: 1、职教阵地偏少。一是各县(市)区职教中心受大学扩招、高中升温的影响,多数职教中心在九十年代末已纷纷改办普通初中、高中。 2、招生数量不足。2009 年高中阶段招生101050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58750人,职业学校招生42300 人,职普比例达0.72:1 。我市与国家要求的职普比例1:1 大体相当的目标及全省职普比例还有一定差距。 3、办学条件差、实训设备简陋。现有的农村职业学校一是校舍简陋,有的县农村校舍仍是破旧的平房。二是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落后,没有办出职教特色,追求对口升学的升学率,走普教的老路,脱离了市场。三是缺少职业仪器设备,实训条件差。多数职校仪器设备不足且陈旧落后,缺少实验基地,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师资队伍水平不高。按照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学校应该具有一支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双师型”队伍,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但我们现有的职业学校教师中,真正能教学生一技之长的却很少,且师资流失严重,队伍不稳。学校根据所设专业从社会上聘请高技能的专业课教师,无法解决编制问题,支付工资很困难。 5、办学理念落后。突出表现在用普教模式办职教。许多职教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学生动手能

浅析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浅析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断改革完善,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在教育理论、教学手段、教育设施等方面已经取得跨越式发展,但是受传统教育及体制的束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从这些潜在的问题上尝试探索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并粗浅地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望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标签: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对策 一、现阶段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教育经费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这点在中西部山区体现得尤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从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角度来看,虽然教育财政投入逐年递增,但是投入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还低于不少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其次,教育资源城乡分配不合理。虽然近几年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已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大多数城市学校相比,陈旧的教学设施、匮乏的先进教学设备仍严重制约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 由于长期受国家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村教师队伍呈现低学历、老龄化发展趋势,高学历的青年教师较少,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从教后参加专业培训少,多数靠的是学校所学的一点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一直以来只是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任教。同时,由于师资匮乏,“兼职型”教师较多,一名教师教几门课程的情况非常普遍,他们对所教课程大多未精通。此外,虽然大多数农村小学已经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但收效甚微,尤其是许多老教师思想僵化,观念陈旧,没有充分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导致课程改革流于形式。 (三)教学设施不足,利用率低 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农村教育投入比例,但是挪用教育经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小学的基础教育设施与城市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在一些边远地区的农村小学中不少学生甚至仍挤在破旧的房屋中,基本没有活动设施。另外,虽然有些学校已经配置了较为先进的教学设备,但由于教师队伍素质低,而学校又未投入专门资金对教师及学生进行培训,好多设备使用不起来,或者不能被经常使用,導致大多数设备成了空架子,利用率低。 (四)家庭教育观念淡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受传统观念影响,加上大多数家长本身未接受

二元经济转型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二元经济转型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职业教育作为连接社会经济最直接的教育环节,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和技术性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工业发展输送技术性人才。同时,促进我国经济一体化发展。以三穗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为实例,针对二元经济体系下农村职业教育现有的发展模式及趋势提出见解以及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 标签:二元经济;农村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对策 1 二元经济概述 二元经济的说法最初是由伯克于1933年针对印尼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的,后1954年刘易斯发表《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描述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经济特征:传统农业部门薪资远远低于城市工业者,吸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农村劳动力减少,这就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提高直到与工业达到一致,最后形成经济一体化。该理论衍生到我国主要是指自给自足的农业以及生产力极小的服务业与社会化大生产中技术较先进的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度的资源倾斜政策,表现为工业为代表的城市与农业为代表的农村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导致农村发展落后于城市发展。 2 二元经济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 二元经济的经济结构给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采取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过度偏向工业和城市。同时,由于城市工业发展引起工资水平迅速上升,从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范围的流动。以此经济和社会现状为背景,党和国家开始重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相继出台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关政策,培养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1985年以来,我国先后召开了7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利用国家权力出台了4份专门文件,针对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现状,采取相应的职业教育政策指导。 当然,二元经济的发展是把“双刃剑”,工业发展过快,在农村和城市形成工资水平差异化,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这不仅造成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还导致农村大量田地荒芜;农村发展过慢,以至于从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的学生90%以上毕业后选择去城市工作,这虽然解决了农村劳动力问题,但是达不到职业教育培训技术性人才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性目的。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落后的经济使得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观念缓慢,甚至对职业教育认识少之又少。在农村,很多人难以接受三年职业教育毕业后还要去打工的观念,觉得浪费时间;农村落后的经济状况使得国家从政策上形成倾斜,更倾向城市教育的发展,而忽略农村教育。 3 二元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 摘要:作为基础教育的农村小学教育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提升,也影响着农村的发展。相对于过去,农村小学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发展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论是与城市小学教育相比还是农村小学教育自身,农村小学教育依旧很落后,发展不足。诸多原因导致农村小学教育面临发展和进步的困境。通过对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主要是发展中面临的困境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评价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依靠科学技术,农村的发展与进步更要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则要依靠教育。教育是发展之本,教育是兴国之本。教育的根本点在于基础教育,也就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小学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石,小学教育是否发达,对教育事业影响重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小学教育面广量大。要使我国的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改善和发展好农村小学教育。农村小学教育经过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本世纪初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成绩是值得肯定的。农村小学一改以前的落后,有了良好的开端,逐步向现代化教育的方向发展。诸如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校舍进行了一定的修缮,教学器材有所增加;师资力量相对

充足了一些,许多农村小学教师都是经过一定的教学专业培训的,以前的民办教师基本上没有了,民办教师这一说法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教学质量相应提高。但农村小学教育在整个小学教育环节上仍然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存在着缺陷。这些缺陷制约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问题有那些?如何改善发展?本文将在下面进一步分析探讨。 1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1.1农村小学教育设施不能满足小学教育需求把现在的农村小学教育与以前的农村小学教育相比,农村小学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有了很大地发展,校舍从以前的土坯房变成了砖混结构的房屋,有些农村小学甚至有了两三层的教学楼,大部分农村的孩子不用再挤在一个教室学习。整齐的校舍,美丽的校园成了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不用再挤在一张破课桌上学习;一些农村小学也配备了一些教学器材,如电子教学器材、文艺教学器材和体育教学器材等。但目前很多农村小学教育设施依旧缺乏、落后,教学设施老化问题也非常突出,这些情况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直接影响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城市相比,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农村小学教学设施很难跟城市的小学比较,许多需求无法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一些偏远贫困农村的小学校舍紧张,仍有几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间教室的状况;教学器材缺乏、老化,德、智、体、美发展不平衡,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现状分析及探讨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现状分析及探讨 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责,是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明确社会职业培训工作的定位,完善培训体系,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对策,满足市场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标签:高职院校;社会职业培训;对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的推进,社会已进入科技引领发展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迅速应用于生产实践之中,劳动者原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众多企业许多岗位无人胜任,出现招聘难的情况。同时,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大量就业能力低下的弱势群体,导致劳动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缓解招聘难和就业难的矛盾,唯一的方法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成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要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努力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因此,高职院校除了抓好学历教育,还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本文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试图探索出发展高职院校社会职业培的有效对策。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意义 (一)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责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三大任务之一,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而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最主要形式。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的办学机制。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人口素质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人才难得和就业难的矛盾日益突出。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强调职业院校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特别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应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缓解人才匮乏和就业困难的供需矛盾,构建和谐社会,高职院校任重道

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与对策

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与建议 下港镇教育办公室李永平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初始阶段,是教育的奠基工程,只有基础牢固了,楼房才会建得高大、雄伟。那么,我们的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到底是怎样的?他们能不能承担起打下坚实基础的重任?带着这些问题,对我镇农村小学教师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在倍受关注的农村弱势群体中,小学教师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在多数人看来,教师是一个令人感到幸福、满足的职业:“工作稳定,环境单纯,假期多”。然而,在社会变革和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农村小学教师已成为一个饱含清苦酸楚、面临生存窘况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村孩子的受教育状况。关注、改善其生存、生活状态,无疑是农村教育发展最大的期待和寄托。 一、农村小学教师现状 整体素质不高。在农村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结构不优,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下港镇骨干教师缺乏:市级骨干教师仅占教师总数4.6%;年龄结构老化:46岁以上教师占48.3%,31-45岁教师占23.3%,30岁以下教师占28.4%;学历层次不高:大专以上教师(多数为自考、函授等成人教育学历)占30.9%,中专学历占66.7%,其中近半数为民师毕业,高中及以下学历占2.4%;学科、专业单一:语文、数学专任教师占

绝大多数,其他学科专任教师几乎没有。全

镇教师中仅有3人是体育专业毕业。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科学等专业教师十分紧缺。 工作负担重。目前在定点小学教师课时数普遍为16-20节/周,村小及教学点教师大都在20节以上,大多数教师跨科目、跨年级任课,较远教学点实行包班上课,有的要负责两个班。此外,还要承担个别辅导、家访等工作。新课改的培训、教研日活动有时占用双休日。大部分教师反映自己每日累计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 专业化发展不足。在提倡终身学习、“教师是一股源源不断的泉水”的时代,农村小学教师不管有没有“一桶水”,一用数十年。历史原因造成了中、老年教师的文化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继续教育的不足又导致了其思想观念和业务技能的落后,有些老年教师实际上只是识字的农民,知识更新程度慢,信息技术素养差,教学、科研等业务素质低,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效率不高。究其因:一是培训目标被歪曲。尽管教师有自我提高发展的愿望,职称评定中的论文、外语、计算机等“硬性规定”,成了人事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为不影响晋职加薪,教师参训率达到了100%。但买一本书,参加一次考试,一年花费百元到数百元不等(完全由教师承担),教师的反应是“费时费力还费银子”,“权力部门的变相创收”,挫伤农村教师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学习渠道单一。专业培训、网络学习、报告讲座以及学术会议,一般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职业教育/2018年第4期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 先发展,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教育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根本力量,与农村发 展有着直接联系的农村职业教育需要明确自身使命,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更好地 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在拥有国家重视、政策支持、社会发展需要的 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 以及教育质量不高等挑战。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多方合力共同推进。 政府需加大经费投入,注重健全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 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职业教育;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154(2018)04-0022-04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2006-2007)规划项目《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以江西省为例》(编号:06YJ61)。 作者简介:高俊梅(1994-),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李峰(1971-),江西农业大学产业处,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收稿日期:2018-04-23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高俊梅李峰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330045)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三农” 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 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是农业 大国,乡村的振兴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地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应的对 于从事农业相关活动的人以及农民的技术技能有了更 高的要求。农村职业教育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 之一,因为它能够有效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推动农村经 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且与农村普通教育、农村继续教 育及农村成人教育相辅相成,和农业推广、科研和开发 互为补充、紧密相联。[1]我们必须看到发展农村职业 教育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 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找准新时代我国农村职业 教育的新定位继而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是十分 必要的。 目前,国内研究人员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存在的问题。闻庆凯、刘丽等认为当前我国社会外部 与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都存在问题。[2]其次,关于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张琳琳基于目标定位 的视角,研究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3]再 次,关于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 职业教育的研究。侯宏皎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 业教育需要重新定位其发展方向。[4]张志增从乡村振 兴战略与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进行论述,认为农村职 业教育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进行改革发展, 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伟大目标,必须把农业 农村优先发展和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 来,以振兴农村职业教育为基础,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大力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乡村各类人才,全 面提高乡村人力资本。[5]范海英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下 农村职业教育应根据服务“三农”的教学理念,进行专专题研究 22

关于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论文)

关于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面临毕业,我在我们柯孜勒凯英寄宿小学的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这所小学与城镇学校相比,无论在教学水平,教育设施家庭素质方面都有很大差距。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可见,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党和政府也十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作用,而农村的小学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农村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显得很重要,而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政府对义务教育较为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我们的这所小学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在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板凳、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其次是学校教师队伍有所壮大,新调来了许多“双语”教师,但是我认为我们村这

所寄校的教育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不完善的地方,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现在农村小学在校舍硬件设备配套上虽然已有很大改善,但与城镇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比方说,我们到过一些县城、乡级的小学跟人家相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了,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很,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相比我校的微机室、多媒体室缺乏,设备不完备,图书馆里的图书各类也很少,而且陈旧,体育设施也很简单,即使有了好的设备,也没有教,这些设备仅仅是摆设,有的坏了也没有人去注意修理,因资金缺乏也无法更新,微机室的门也是一两个月开一次,没有专教这门课的教师。 二、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一)在我们这所寄宿小学里,年纪大的教师比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学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同时,这里大部队学生的家长是以牧业为主,所以大部分是一年四季都是在放牧,不顾孩子的学习状况,家庭教育严重缺为,把本应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这是无意地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近些年一直作为高等教育的“附属品”而发展,尴尬的地位和不良的教育现状严重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深刻剖析高等职业教育问题,力求找到高等职业教育正确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原因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高职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大力发展”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教育的共识。政策大环境的不断变好,当前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膨胀”,高职教育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工学结合”的教学特色,使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职业教育,选择做一名高级蓝领。因而,近些年职业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不断上升,教学水平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与此同时,高职教育的发展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进步存在很强的不适应性和不协调性。在很多人眼中,高等职业教育依旧缺乏应有的吸引力,人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高等职业教

育,认为其只是在高考失利或本身成绩不佳的情况下的一个“备胎”,选择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往往是“被动式”的,而非“主动式”的。这种无奈的选择和尴尬无疑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等职业教育“杂疾缠身”的不良状态。 1.办学目标的盲目性与办学理念的模糊性并存 纵观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发展,办学上存在浮躁心理,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照搬本科院校的模式,这种功利性、盲目性的办学模式无疑是一种“照猫画虎”的行为,显然没有把高职教育落实到实际之中,同时也没有突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特色。可以说,办学理念的模糊性和办学目标的盲目性严重阻碍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另外,这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无疑会降低高职学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从而形成一种越来越差、越来越走下坡路的恶性循环。 2.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对单纯读书学知识具有更高的认可度,而对于高职教育则存在“歧视”。“技术工”“打杂的”这种不良标签都透露着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不认可,社会氛围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招生、发展等各个方面。招生人数虽然有所增加,但学生的素质和水平相对来说都较低,因为大多数在高中学习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都选择了正规的大学教育,继续将读书作为自己以后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在中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肩负着为国家发展提供重要技术人才的责任与义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是实现人才强国并推动中国进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现阶段,中国各行各业均存在高技能人才缺失的现象。因此,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为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时代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发展职业教育也构成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但现阶段,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问题重重,如何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发展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与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不明显 现阶段,在中国的整个就业层面中,存在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而高级技工供不应求的现象,劳动力的结构失衡与素质较低的问题凸显出来。由于缺乏专业的劳动力与高技能的技师,导致生产资料难以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虽然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与高精尖的人才可以对外引进,但大批的技术工人与高级技师还需要职业教育来培养。而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其重要性并没有被突出强调出来,因此导致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不重视

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未充分体现 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步伐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础。而职业教育作为不断提高个体职业技能与素质的教育形式,应该致力于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与务农技能,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 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1.具有自身特点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与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行业等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这要求职业教育的办学体系要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在其办学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和前提、以社会资源为依托、以岗位要求为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具有职业教育风格与特点的教育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中高级实用型人才。因此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采用灵活办学的方式,开设市场急需的专业,拓宽学科知识的范畴,满足培养目标的基本需要。 2.依靠政府,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与建议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分析与建议 作为一名师范学院即将毕业的学生,我去驻马店地区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顶岗实习。可以说我们这次实习所去的地方都是一些农村地区,教育上要相对落后城市很多。下面我就说一下我所去的学校的教育情况。 首先我从课程方面来说一下。农村小学的课程非常单一,基本上都是语文数学。就拿我去的那所小学来说吧,还是一所乡里的小学,教学条件并不算十分落后。但他们的课程却很单调。两个老师包一个班的所有课程,语文老师要负责教语文,品德,体育和电脑(所谓的电脑课就是让学生们看两节电影);而数学老师负责教数学,科学,音乐和美术,全校只有一个英语老师,而且还不是学教师专业的,整天哪个老师有事情了就让她帮忙带一两节班,这样就是上英语课,学生连英语课本都没有,全校一到六年级所学的英语内容完全一样,我教的五年级的学生从一到十用英语都不会说。基本上一周下来学生上的都是语文和数学,不怎么上复课,就算上了也是老师一带而过,根本没有一点知识性可言。可能你会说他们既然这么主抓语文和数学,那学生的语文和数学一定学得很好了!其实根本不行,我们班五年级的学生居然不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更让我震惊的是我们班居然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不会拼音,给他十个词语他就可能一个也拼不出来。我感觉当地的教育至少要比郑州落后三十年。为什么会造成当地这样的一种教育现象呢?难道是因为贫穷?不是的,当地的经济并不落后,我们班很多学生家里都有汽车,而且我们在那里亲身体会到当地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教育在那里完全不受重视,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一种教育落后的现象。当地的教育完全是应试的,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抽查。在那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乡抽考或者是县抽考,而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就是看学生抽考成绩的好坏,抽考科目主要以语文数学为主,而考试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书本上的死知识,并不存在竞赛之类的东西。所以为了迎合抽考,学校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书本为主,要把书上的知识学死,而至于课外的知识就要求不多了。这就造成了学校教学科目单一。至于为什么会造成五年级的学生还不会拼音这样的状况,我感觉还是和抽考脱不开关系的。抽考分为乡抽考和县抽考,而又以县抽考最为重要,可以说县抽考比学生的期末考试还重要,而县抽考所抽的年级主要是以高年级学生为主。这就造成了学校只注重高年级的教学,而疏忽了低年级的基础教育,导致学生低年级本该好好打基础的时候没有接收到较好的教育,就那样懵懵懂懂的上到了高年级,而高年级的学习和低年级时打下的基础是分不开的,这就造成了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很吃力,学习效果不好。在老师的一方面,因为学校不重视低年级的教学,所以相应的低年级的老师也不会有很大的教学热情,教起课来应付,使学生在本该发展思维能力的年纪错过了,在以后的学习中思维简单,学习效率不高。 课程的不完善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教学硬件设施的不完善。在我所在的那所小学里,所谓的电教室就是只有一台电脑的教室,那就是学生们上电脑课的教室,学生们上电脑课的时候就是来这里看两节电影。整所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学,教室里只有简单的电棒和风扇而已,教师进行教学的方式也还是传统的以黑板为主,教起学来缺乏生动灵活性,课堂以教师口授为主,枯燥无味。虽然学校有音乐课,但是连一件乐器都没有,也没有专门的音乐老师,美术课等其他副科也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