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cp码

ldcp码
ldcp码

ldcp码

Ldcp码几乎适用于所有的信道,因此成为编码界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它的性能逼近香农限,且描述和实现简单,易于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译码简单且可实行并行操作,适合硬件实现。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深空通信、光纤通信、卫星数字视频和音频广播等领域。

和-Turbo码相比较,LDPC码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1. LDPC码的译码算法,是一种基于稀疏矩阵的并行迭代译码算法,运算量要低于Turbo码译码算法,并且由于结构并行的特点,在硬件实现上比较容易。因此在大容量通信应用中,LDPC码更具有优势。

2. LDPC码的码率可以任意构造,有更大的灵活性。而Turbo码只能通过打孔来达到高码率,这样打孔图案的选择就需要十分慎重的考虑,否则会造成性能上较大的损失。

3. LDPC码具有更低的错误平层,可以应用于有线通信、深空通信以及磁盘存储工业等对误码率要求更加苛刻的场合。而Turbo码的错误平层在10量级上,应用于类似场合中,一般需要和外码级联才能达到要求。

4. LDPC码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明的,现在,在理论和概念上不再有什么秘密,因此在知识产权和专利上不再有麻烦。这一点给进入通信领域较晚的国家和公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而LDPC码的劣势在于:

1. 硬件资源需求比较大。全并行的译码结构对计算单元和存储单元的需求都很大。

2. 编码比较复杂,更好的编码算法还有待研究。同时,由于需要在码长比较长的情况才能充分体现性能上的优势,所以编码时延也比较大。

3. 相对而言出现比较晚,工业界支持还不够。

数据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试说明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3)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数据操作功能、事务的管理和运行功能。 它们之间的联系: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所以数据库系统是个大的概念。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由管理员操作管理数据库的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是用来操作数据库的。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两个阶段,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3、比较用文件管理和用数据库管理数据的主要区别。 答: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相比实际上是在应用程序和存储数据的数据库之间增加了一个系统软件,即数据库管理系统,使得以前在应用程序中由开发人员实现的很多繁琐的操作和功能,都可以由这个系统软件完成,这样应用程序不再需要关心数据的存储方式,而且数据的存储方式的变化也不再影响应用程序。而在文件系统中,应用程序和数据的存储是紧密相关的,数据的存储方式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应用程序,因此不利于应用程序的维护。 4、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大致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数据库是数据的汇集,它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于存储介质上;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它可以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各种功能;应用程序指以数据库数据为核心的应用程序。 第二章 1、解释数据模型的概念,为什么要将数据模型分成两个层次? 答: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数据模型一般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数据模型要能够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第二是数据模型要容易被

实验九 (2,1,5)卷积码编码译码技术

实验九 (2,1,5)卷积码编码译码技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2,1,5)卷积码编码译码技术 2、了解纠错编码原理。 二、实验内容 1、(2,1,5)卷积码编码。 2、(2,1,5)卷积码译码。 三、预备知识 1、纠错编码原理。 2、(2,1,5)卷积码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原理 卷积码是将发送的信息序列通过一个线性的,有限状态的移位寄存器而产生的编码。通常卷积码的编码器由K级(每级K比特)的移位寄存器和n个线性代数函数发生器(这里是模2加法器)组成。 若以(n,k,m)来描述卷积码,其中k为每次输入到卷积编码器的bit数,n 为每个k元组码字对应的卷积码输出n元组码字,m为编码存储度,也就是卷积编码器的k元组的级数,称m+1= K为编码约束度m称为约束长度。卷积码将k 元组输入码元编成n元组输出码元,但k和n通常很小,特别适合以串行形式进行传输,时延小。与分组码不同,卷积码编码生成的n元组元不仅与当前输入的k元组有关,还与前面m-1个输入的k元组有关,编码过程中互相关联的码元个数为n*m。卷积码的纠错性能随m的增加而增大,而差错率随N的增加而指数下降。在编码器复杂性相同的情况下,卷积码的性能优于分组码。 编码器 随着信息序列不断输入,编码器就不断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并同时输出相应的码序列,所以图3所示状态图可以简单直观的描述编码器的编码过程。因此通过状态图很容易给出输入信息序列的编码结果,假定输入序列为110100,首先从零状态开始即图示a状态,由于输入信息为“1”,所以下一状态为b并输出“11”,继续输入信息“1”,由图知下一状态为d、输出“01”……其它输入信息依次类推,按照状态转移路径a->b->d->c->b->c->a输出其对应的编码结果“110101001011”。 译码方法 ⒈代数 代数译码是将卷积码的一个编码约束长度的码段看作是[n0(m+1),k0(m+1)]线性分组码,每次根据(m+1)分支长接收数字,对相应的最早的那个分支上的信息数字进行估计,然后向前推进一个分支。上例中信息序列 =(10111),相应的码序列 c=(11100001100111)。若接收序列R=(10100001110111),先根据R 的前三个分支(101000)和码树中前三个分支长的所有可能的 8条路径(000000…)、(000011…)、(001110…)、(001101…)、(111011…)、(111000…)、(110101…)和(110110…)进行比较,可知(111001)与接收

绝对值编码器的“绝对”的定义

什么是绝对值编码器的“绝对式”的定义 旋转编码器是工业中重要的机械位置角度、长度、速度反馈并参与控制的传感器,旋转编码器分增量 值编码器、绝对值编码器、绝对值多圈编码器。 从外部接收的设备上讲(如伺服控制器、PLC),增量值是指一种相对的位置信息的变化,从A点变 化到B点的信号的增加与减少的计算,也称为“相对值”,它需要后续设备的不间断的计数,由于每次的数据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依赖于前面的读数,对于前面数据受停电与干扰所产生的误差无法判断,从而造 成误差累计;而“绝对式工作模式”是指在设备初始化后,确定一个原点,以后所有的位置信息是与这个“原点”的绝对位置,它无需后续设备的不间断的计数,而是直接读取当前位置值,对于停电与干扰所可 能产生的误差,由于每次读数都是独立不受前面的影响,从而不会造成误差累计,这种称为接收设备的 “绝对式”工作模式。 而对于绝对值编码器的内部的“绝对值”的定义,是指编码器内部的所有位置值,在编码器生产出厂后,其量程内所有的位置已经“绝对”地确定在编码器内,在初始化原点后,每一个位置独立并具有唯一性,它的内部及外部每一次数据刷新读取,都不依赖于前次的数据读取,无论是编码器内部还是编码器外部,都不应存在“计数”与前次读数的累加计算,因为这样的数据就不是“独立”“唯一”“量程内所有 位置已经预先绝对确立”了,也就不符合“绝对”这个词的含义了。 所以,真正的绝对编码器的定义,是指量程内所有位置的预先与原点位置的绝对对应,其不依赖于 内部及外部的计数累加而独立、唯一的绝对编码。 关于“绝对式”编码器的概念的“故意混淆”与认识的误区 关于绝对值编码器,很多人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停电”的位置保存这个概念,这个是片面而有局限性的,“绝对值”编码器不仅仅是停电的问题,对于接收设备,真正的“绝对值”的意义在于其数据刷新与 读取无论在编码器内部还是外部,每一个位置的独立性、唯一性、不依赖于前次读数的“绝对编码”,对 于这个“绝对”的定义市场上还是模糊不清的,为此有些商家就会对于此概念的“故意混淆”: 混淆一:将接收设备的“绝对式工作模式”与绝对值编码器的“绝对式”的混淆。接收设备的“绝对式” 是指接收设备的无需不间断计数累加,所有位置对于设备原点的“绝对”工作模式,事实上这种 模式通过增量编码器+自身的计数累加装置+电池记忆,一样可以提供给设备“绝对式”的位置信 息,它与绝对值编码器的“绝对编码”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它存在计数的误差及累加误差的可能 性、计数装置供电故障可能性、高速时计数无法响应等可能性。 混淆二:将绝对值单圈编码器+内部及外部的计数累加装置与真正意义的绝对值真多圈编码器的混淆。绝对值单圈+计圈计数装置,它在360度以内是绝对值的,但是超过360度以后,它的位置就不是 “独立”“唯一”了,它是依靠内部或外部的计数来判断多少圈内的单圈绝对位置信息的,这种 内部或外部的“计数装置”,与增量编码器+计数装置+电池记忆的性质是一样的,任何计数上的 误差,或者计数装置工作时电源的瞬间故障,都会造成误差而累计而无法判断,造成欺骗性假绝 对化信息。而真正的绝对值多圈编码器,除了360度内的位置都是绝对唯一的以外,在超过360 度后继续有齿轮机械带动的绝对值码盘,仍然提供“独立”“唯一”、不依赖于前次数据刷新读 取累加的绝对编码。实际上从“绝对”这个定义上讲,前面的那种单圈绝对+计数累加装置的 “假多圈绝对值编码器”,它就不能再叫“绝对值多圈编码器”了,尽管在360度以内是绝对的,但是超过360度的工作量程,就不再是“绝对值编码”了。

地图-定位编码与反编码

地图-定位编码与反编码 前言学习地图,我们必须要接触两个框架:Core Location,主要包含定位、地理编码、反编码功能MapKit,利用他可以对地图进行精准的控制,如需了解请移步iOS开发之地图-地图显示/大头针本文我们主要介绍的是使用Core Location来实现定位、地理编码(包括反编码)功能。定位定位是一个很常用的功能,打开地图软件后如果用户允许软件定位的话,软件便会自动锁定到手机所在位置,并且地图上的位置会随着手机的移动而移动。定位使用到的类是Core Location框架中的CLLocationManager类。CLLocationManager中常用的方法*******类方法********** //当前系统是否打开定位服务,在设置->隐私里控制。这是能够控制手机上所有App的定位授权 +(BOOL)locationServicesEnabled; /* 定位服务授权状态,返回枚举类型,下面是类型解释 * kCLAuthorizationStatusNotDetermined:用户尚未做出决定是否启用定位服务 * kCLAuthorizationStatusRestricted:没有获得用户授权

使用定位服务,可能用户没有自己禁止访问授权 * kCLAuthorizationStatusDenied :用户已经明确禁止应用使用定位服务或者当前系统定位服务处于关闭状态 * kCLAuthorizationStatusAuthorizedAlways:应用获得授权可以一直使用定位服务,即使应用不在使用状态 * kCLAuthorizationStatusAuthorizedWhenInUse:使用此应用过程中允许访问定位服务 */ +(CLAuthorizationStatus)authorizationStatus; *******对象方法********** //开始定位追踪,开始定位后将按照用户设置的更新频率执行-(void)locationManager:(CLLocationManager *)manager didUpdateLocations:(NSArray *)locations;方法反馈定位信息 startUpdatingLocation //停止定位追踪 stopUpdatingLocation

MATLAB实现卷积码编译码-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MATLAB实现卷积码编译码 专业代码: 作者姓名: 学号: 单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前言----------------------------------------------------- 1 1. 纠错码基本理论---------------------------------------- 2 1.1纠错码基本理论 ----------------------------------------------- 2 1.1.1纠错码概念 ------------------------------------------------- 2 1.1.2基本原理和性能参数 ----------------------------------------- 2 1.2几种常用的纠错码 --------------------------------------------- 6 2. 卷积码的基本理论-------------------------------------- 8 2.1卷积码介绍 --------------------------------------------------- 8 2.1.1卷积码的差错控制原理----------------------------------- 8 2.2卷积码编码原理 ---------------------------------------------- 10 2.2.1卷积码解析表示法-------------------------------------- 10 2.2.2卷积码图形表示法-------------------------------------- 11 2.3卷积码译码原理---------------------------------------------- 15 2.3.1卷积码三种译码方式------------------------------------ 15 2.3.2V ITERBI译码原理---------------------------------------- 16 3. 卷积码编译码及MATLAB仿真---------------------------- 18 3.1M ATLAB概述-------------------------------------------------- 18 3.1.1M ATLAB的特点------------------------------------------ 19 3.1.2M ATLAB工具箱和内容------------------------------------ 19 3.2卷积码编码及仿真 -------------------------------------------- 20 3.2.1编码程序 ---------------------------------------------- 20 3.3信道传输过程仿真-------------------------------------------- 21 3.4维特比译码程序及仿真 ---------------------------------------- 22 3.4.1维特比译码算法解析------------------------------------ 23 3.4.2V ITERBI译码程序--------------------------------------- 25 3.4.3 VITERBI译码MATLAB仿真----------------------------------- 28 3.4.4信噪比对卷积码译码性能的影响 -------------------------- 28

绝对位置检测系统参考点回归

1. 发那克系统绝对位置检测系统: 1)、工作原理: 绝对位置检测系统参考点回归比较简单,只要在参考点方式下,按任意方向键,控制轴以参考点间隙初始设置方向运行,寻 找到第一个栅格点后,就把这个点设置为参考点。 2)、相关参数: 参数内容系统0i/16i/18i/21i0 所有轴返回参考点的方式:0. 挡块、1. 无挡块1002.10076 各轴返回参考点的方式:0. 挡块、1. 无挡块1005.10391 各轴的参考计数器容量18210570~0575 7570 7571 每轴的栅格偏移量18500508~0511 0640 0642 7508 7509 是否使用绝对脉冲编码器作为位置检测器:0. 不是、1. 是1815.50021 7021 绝对脉冲编码器原点位置的设定:0. 没有建立、1. 建立1815.40022 7022 位置检测使用类型:0.内装式脉冲编码器、1. 分离式编码器、直线尺1815.10037 7037 快速进给加减速时间常数16200522 快速进给速度14200518~0521 FL速度14250534 手动快速进给速度14240559~0562 伺服回路增益18250517 返回参考点间隙初始方向0. 正 1. 负10060003 7003 0066 3)发那克系统回零设置方法: a、设定参数: 所有轴返回参考点的方式=0; 各轴返回参考点的方式=0; 各轴的参考计数器容量,根据电机每转的回馈脉冲数作为参考计数器容量设定; 是否使用绝对脉冲编码器作为位置检测器=0 ; 绝对脉冲编码器原点位置的设定=0; 位置检测使用类型=0; 快速进给加减速时间常数、快速进给速度、FL速度、手动快速进给速度、伺服回路增益依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b、机床重启,手动回到参考点附近; c、是否使用绝对脉冲编码器作为位置检测器=1 ; 绝对脉冲编码器原点位置的设定=1; e、机床重启; f、由于机床参考点与设定前不同,重新调整每轴的栅格偏移量。

CTL与TC码的区别

一、前言 CTL码和TC码是目前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两种时间计数编码。电子编辑和播出控制中节目入点和出点的确定,节目长度的统计、节目编排、磁带管理等都是利用这两种编码方式进行的。本文将对这两种编码方式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对比分析,并结合目前常用设备的情况提出一个推广TC码的参考方案供大家探讨,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有不当的地方,请各位同行指正。 二、CTL码和TC码 CTL是英文ConTroL(控制)的缩写,是由专用的CTL磁头在录像带控制磁迹上记录的控制信号,是频率为25Hz(PAL制的帧频)的方波脉冲。计数方式按XX小时XX分钟XX秒XX 帧的形式表示磁带的位置,每25个脉冲计算为1秒。 CTL码是一种相对码,某一个画面对应的编码是相对的,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在基准点计数器清零的办法方便地计算出节目的长度,但是,因为没有固定的编码,在播出节目带上,我们不得不注明切入点的画面和切出点的画面,而显然这种方法是不精确的。由于采用的是累加的方式计数,高速走带和磁带磁粉脱落时可能发生丢失脉冲,影响了编辑精度,造成播出误差。 TC是英文TIME CODE(时间码)的缩写,采用专门的电路对应每一帧图象在磁带上记录一个时间地址。计数方式和CTL码一样按照XX小时XX分钟XX秒XX帧的形式。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时间码有两种:LTC和VITC。 LTC(Longitudinal Time Code,纵向时间码)和CTL码类似,由固定磁头记录在一条专用磁迹上。记录频率为25Hz,精确到1帧,但是,它记录的内容和CTL码不同,LTC码是二进制码,包含了包括时间码在内的许多信息。VITC(Vertical Interval Time Code,场逆程时间码),由视频磁头在场消隐期间记录在视频磁迹上,它的记录频率为50Hz,精确到1场,即1/2帧。 这两种时间码都是绝对码,每一帧画面都有一个固定的编码,因此,它们都是非线性的编码。两者各有优缺点,LTC由于使用专用磁迹,所以可以在录制视频信号之前或之后单独将时间记录到磁带上去,但是在超慢速搜索和静帧时,时码信号相对较弱,易发生误差;VITC码克服了CTL和LTC的缺点,具有3个方面的优点:1、不受磁带速度的影响;2、编辑精度精确到1场;3、1场内反复记录3次,并进行纠错,大大减少了由于磁粉脱落造成的误差。由于使用的是视频磁鼓,VITC局限于录制视频信号的同时录制时间码,而在此之前或之后不能单独将VITC记录到磁带上去。 经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TC码较CTL码而言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实际上,在广播级的系统中,TC码由于精确度高,已经成为行业的主流标准,随着非线性编辑系统和自动播出系统的普及,作为一种非线性码,使用TC码必要性就更加突出了。CTL码由于成本较低,只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家用录像机的设备中依然有广泛的应用。

绝对型旋转编码工作原理

绝对型旋转编码工作原理

————————————————————————————————作者:————————————————————————————————日期:

绝对型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 绝对编码器光码盘上有许多道光通道刻线,每道刻线依次以2线、4线、8线、16 线……编排,这样,在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通过读取每道刻线的通、暗,获得一组从2的零次方到2的n-1次方的唯一的2进制编码(格雷码),这就称为n位绝对编码器。这样的编码器是由光电码盘的机械位置决定的,它不受停电、干扰的影响。 绝对编码器由机械位置决定的每个位置是唯一的,它无需记忆,

无需找参考点,而且不用一直计数,什么时候需要知道位置,什么时候就去读取它的位置。这样,编码器的抗干扰特性、数据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 从单圈绝对值编码器到多圈绝对值编码器 旋转单圈绝对值编码器,以转动中测量光电码盘各道刻线,以获取唯一的编码,当转动超过360度时,编码又回到原点,这样就不符合绝对编码唯一的原则,这样的编码只能用于旋转范围360度以内的测量,称为单圈绝对值编码器。 如果要测量旋转超过360度范围,就要用到多圈绝对值编码器。 编码器生产厂家运用钟表齿轮机械的原理,当中心码盘旋转时,通过齿轮传动另一组码盘(或多组齿轮,多组码盘),在单圈编码的基础上再增加圈数的编码,以扩大编码器的测量范围,这样的绝对编码器就称为多圈式绝对编码器,它同样是由机械位置确定编码,每个位置编码唯一不重复,而无需记忆。 多圈编码器另一个优点是由于测量范围大,实际使用往往富裕较多,这样在安装时不必要费劲找零点,将某一中间位置作为起始点就可以了,而大大简化了安装调试难度。

通信原理实验四

实验四数字解调与眼图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2DPSK 相干解调原理。 2. 掌握2FSK 过零检测解调原理。 二、实验内容 1. 用示波器观察2DPSK 相干解调器各点波形。 2. 用示波器观察2FSK 过零检测解调器各点波形。 三、实验步骤 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单元、数字调制单元、载波同步单元、2DPSK 解调单元及2FSK 解调单元,它们之间的信号连结方式如图3-5 所示,其中实线是指已在电路板上布好的,虚线是实验中要连接的。实际通信系统中,解调器需要的位同步信号来自位同步提取单元。本实验中尚未用位同步提取单元,所以位同步信号直接来自数字信源。在做2DPSK 解调实验时,位同步信号送给2DPSK 解调单元,做2FSK 解调实验时则送到2FSK 解调单元。 1. 复习前面实验的内容并熟悉2DPSK 解调单元及2FSK 解调单元的工作原理,接通实验箱电源。 2. 检查数字信源模块、数字调制模块及载波同步模块是否工作正常,使载波同步模块提取的相干载波CAR-OUT 与2DPSK 信号的载波CAR 同相(或反相)。 3. 2DPSK 解调实验 (1)将数字信源单元的BS-OUT 连接到2DPSK 解调单元的BS-IN 点,以信源单元的FS 信号作为示波器外同步信号,将示波器的CH1 接数字调制单元的BK,CH2(请用衰减X10 探头)接2DPSK 解调单元的MU。MU 与BK 同相或反相,其波形应接近图4-3 所示的理论波形。 图4-5 2DPSK解调信号理论波形 (2)示波器的CH2 接2DPSK 解调单元的LPF,可看到LPF 与MU 同相。当一帧内BK 中“1”码“0”码个数相同时,LPF 的正、负极性信号电平与0 电平对称,否则不对称。

34卷积码编码原理分析与建模仿真

3/4卷积码编码原理分析与建模仿真 一、摘要 卷积码是一种性能优越的信道编码。它的编码器和译码器都比较容易实现,同时它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随着纠错编码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卷积码的实际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简明地介绍了卷积码的编码原理和Viterbi译码原理。并在SIMULINK模块设计中,完成了对卷积码的编码和译码以及误比特统计整个过程的模块仿真。最后,通过在仿真过程中分析了卷积码误比特率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及卷积码与非卷积码的对比。经过仿真和实测,并对测试结果作了分析。 关键词:卷积码编码建模 SIMULINK仿真

目录 一、摘要 ................................................................................................................................................................. - 1 - 二、设计目的和意义 ............................................................................................................................................. - 2 - 三、设计原理 ......................................................................................................................................................... - 3 - 3.1 卷积码基本概念 ...................................................................................................................................... - 3 - 3.2 卷积码的结构 .......................................................................................................................................... - 3 - 3.3 卷积码的解析表示 .................................................................................................................................. - 4 - 3.4 卷积码的译码 .......................................................................................................................................... - 4 - 3.4.1 卷积码译码的方式........................................................................................................................ - 4 - 3.5.2 卷积码的Viterbi译码 .................................................................................................................. - 5 - 四、详细设计步骤 ................................................................................................................................................. - 6 - 4.1 卷积码的仿真 .......................................................................................................................................... - 6 - 4.1.1 SIMULINK仿真模块的参数设置及意义 ................................................................................. - 6 - 五、设计结果及分析 ........................................................................................................................................... - 11 - 5.1不同信噪比对卷积码的影响.................................................................................................................. - 11 - 5.2卷积码的对比 ........................................................................................................................................ - 12 - 六、总结 ............................................................................................................................................................... - 14 - 七、体会 ............................................................................................................................................................... - 14 - 八、参考文献 ....................................................................................................................................................... - 14 - 二、设计目的和意义 因为信道中信号不可避免会受到干扰而出错。为实现可靠性通信,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

通讯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附表 二进制码 1 1 1 0 0 1 0 NRZ(AK) 2ASK 2FSK 2PSK NRZ(BK) 2DPSK CMI MANCHESTER 差分编码 MILLER

实验报告部分答案及图形: 实验一:数字信号源实验 1、(为《实验指导书》中“基本原理”的内容) 2、 实验二: 1.设绝对码全为”1”,全为”0”或”10011010”,求相对码? 00000000 10011010 绝对码 11111111 开始为0 10101010 00000000 11101100 相对码 开始为1 01010101 11111111 00010011 2.设相对码全为”1”,全为”0”或”10011010”,求绝对码? 00000000 10011010 相对码 11111111 x1010111 x0000000 绝对码 x0000000 3.设信息代码为10011010,载波分别为码元速率的1倍和1.5倍,画出 2DPSK及2PSK信号波形. 答:(1)当载波为码元速率的1倍时,设BK已0开始 信息代码: 1 0 0 1 1 0 1 0 AK BK 2PSK 2DPSK (2)当载波为码元速率的1.5倍时. 2PSK

4. 总结绝对码至相对码的变换规律、相对码至绝对码的变换规律并设计一个由相对码至绝对码的变换电路。 答:设定:A k 绝对码;B k 相对码;B k-1相对码的前一个码元 真值表如下: A k —> B k B k —> A k A k B k-1 B k B k B k-1 A k 0 0 0 0 0 0 0 1 1 0 1 1 1 0 1 1 0 1 1 1 0 1 1 0 “1变 不变” “不变为0,变化为1” 所谓“变”与“不变”是指“B k-1”到“B k ”的状态。 因此他们的关系是:A k = B k 异或B k-1 ; B k =A k 异或B k-1 绝对码到相对电路设计如右图: 用D 触发器和位同步信号一起产生B k-1信号。 用异或门电路实现异或运算。 5. 总结2DPSK 信号的相位变化与绝对码的关系以及2DPSK 信号的相位变化与相对码的关系(即2PSK 的相位变化与信息代码之间的关

213卷积码编码和译码

(2,1,3)卷积码的编码及译码 摘要: ¥ 本报告对于(2,1,3)卷积码原理部分的论述主要参照啜刚教材和课件,编程仿真部分绝对原创,所有的程序都是在Codeblocks 环境下用C语言编写的,编译运行都正常。完成了卷积码的编码程序,译码程序,因为对于短于3组的卷积码,即2 bit或4 bit纠错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对正确的短序列直接译码,对长序列纠错后译码,都能得到正确的译码结果。含仿真结果和程序源代码。 如果您不使用Codeblocks运行程序,则可能不支持中文输出显示,但是所有的数码输出都是正确的。

一、 卷积码编码原理 卷积码编码器对输入的数据流每次1bit 或k bit 进行编码,输出n bit 编码符号。但是输出的分支码字的每个码元不仅于此时可输入的k 个嘻嘻有关,业余前m 个连续式可输入的信息有关,因此编码器应包含m 级寄存器以记录这些信息。 通常卷积码表示为 (n,k,m). 编码率 k r n = ( 当k=1时,卷积码编码器的结构包括一个由m 个串接的寄存器构成的移位寄存器(成为m 级移位寄存器、n 个连接到指定寄存器的模二加法器以及把模二加法器的输出转化为穿行的转换开关。 本报告所讲的(2,1,3)卷积码是最简单的卷积码。就是2n =,1k =,3m =的卷积码。每次输入1 bit 输入信息,经过3级移位寄存器,2个连接到指定寄存器的模二加法器,并把加法器输出转化为串行输出。 编码器如题所示。 二、卷积码编码器程序仿真 C 语言编写的仿真程序。 为了简单起见,这里仅仅提供数组长度30 bit 的仿真程序,当然如果需要可以修改数组大小。为了更精练的实现算法,程序输入模块没有提供非法字符处理过程,如果需要也可以增加相应的功能。 进入程序后,先提示输入数据的长度,请用户输入int (整型数)程序默认用户输入的数据小于30,然后提示输入01数码,读入数码存储与input 数组中,然后运算输出卷积码。经过实验仿真,编码完全正确。 } 以下是举例:

设计报告--010---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的FPGA设计与实现

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设计 一.相对码绝对码转换器设计方法的一般步骤: 1)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过程:QuartusⅡ文本输入设计方法的一般步骤 2)相对码—绝对码转换器过程:QuartusⅡ文本输入设计方法的一般步骤 3) 绝对码—相对码互换器过程: QuartusⅡ原理图设计方法的一般步骤(一起实现) 二.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设计 1)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过程的设计步骤:运用QuartusⅡ文本输入设计方法的一般步骤 (a)创建设计工程 (b)设计输入 (c)项目编译 (d)项目防真验证 绝对码—相对码转换器方法简单,VHDL源程序具体如下: LIBRARY IEEE; /*库说明语句*/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程序包说明语句,声明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要引用IEEE库中的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这三个程序包中的所有项目*/ ENTITY akld1 IS /*定义一个实体akld1,clk ,clr,a为输入PORT(clk,clr,a:IN STD_LOGIC; 引脚, 为STD_LOGIC型, b为输出引 b:OUT STD_LOGIC); 脚, 为STD_LOGIC型*/ END akld1; ARCHITECTURE divcnt OF akld1 IS /*根据akld1定义一个结构体名为divcnt*/ SIGNAL temp:STD_LOGIC; /*定义一个中间变temp*/ BEGIN PROCESS(clk,clr) /*当clk, clr改变时,执行下面的进程*/ BEGIN IF(clk'EVENT AND clk='1')THEN /*当为上升沿的时候*/ IF(clr='1')THEN /*如果clr='1'*/ temp<='0'; /* temp清0*/

(完整word版)卷积码的编译码MATLAB程序

%survivor state是一个矩阵,它显T了通过网格的最优路径,这个矩阵通过一个单独的函 数metric(x,y)给出。 %其中G是一个矩阵,它的任一行决定了从移位寄存器到模2加法器的连接方式.为生成矩阵 %这里,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2,1,7)卷积码编码器。 k=1; G=[1 0 1 1 0 1 1;1 1 1 1 0 0 1];%G1=133,G2=171 %以下3种输入序列,可任选一种% %input=[0 0 0 0 0 0 0];%全0输入 %input=[1 1 1 1 1 1 1];%全1输入 input=[round(rand(1,7)*1)];%随机系列输入,也可用 randint(1,7,[0 1]) figure;plot(input,'*r') %figure1:画图:目标input,红色(red,r),形状为* s=input; g1=G(1,:); g2=G(2,:); c1=conv(s,g1);%作卷积 %disp(c1); c2=conv(s,g2); %disp(c2); n=length(c1);%7位输入时n=13 c=zeros(1,2*n);%生成全0矩阵,1*26 %disp(c); for i=1:n c(2*i-1)=c1(i);c(2*i)=c2(i);%两个模2加法器分别输出卷积结果序列后,由旋转开关读取的结果(此时仅为卷积结果,非2进制0/1) end for i=1:2*n if(mod(c(i),2)==0)% mod(c(i),2)==0意思:c(i)除以2,余数为0 c(i)=0; else c(i)=1; end end output=c; channel_output=output;%输出矩阵 %disp(channel_output); figure;plot(output,'*b') %画图:目标:卷积码编码输出,蓝色(blue,b)* %————————————————以上为编码部分,以下为维特比译码———————————————— n=size(G,1);%取矩阵G的行数,故n=2。即得到输出端口,即2个模2加法器 %检验G的维数 if rem(size(G,2),k)~=0 %当矩阵G的列数不为k的整数倍时,rem为求余函数 error('Size of G and k do not agree')%报错 end if rem(size(channel_output,2),n)~=0 %当输出矩阵的列数不是输出端口n的整数倍时。(注:size(channel_output,2)=26,2个模2加法器合成的输出)

通信原理实验二

实验二 数字调制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绝对码、相对码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变换关系。 2、掌握用键控法产生2ASK 、2FSK 、2DPSK 信号的方法。 3、掌握相对码波形与2PSK 信号波形之间的关系、绝对码波形与2DPSK 信号波形之间的关系。 4、了解2ASK 、2FSK 、2DPSK 信号的频谱与数字基带信号频谱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绝对码波形、相对码波形。 2、用示波器观察2ASK 、2FSK 、2PSK 、2DPSK 信号波形。 3、用频谱仪观察数字基带信号频谱及2ASK 、2FSK 、2DPSK 信号的频谱。 三、实验步骤 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单元及数字调制单元。 1、熟悉数字调制单元的工作原理。接好电源线,打开实验箱电源开关。 2、用数字信源单元的FS 信号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示波器CH1 接信源单元的(NRZ-OUT)AK ,CH2 接数字调制单元的BK ,信源单元的K1、K2、K3 置于任意状态(非全0),观察AK 、BK 波形,总结绝对码至相对码变换规律以及从相对码至绝对码的变换规律。 图 2-1 AK 和BK 信号 结论:从图中结果,总结AK 信号和BK 信号的关系为:-1b =n n n a b ⊕,反过来,-1=b n n n a b ⊕。由于异或1相当于取反,异或0相当于保持。所以当-1=0n b 时,b =n n a ,而当-1=1n b 时,b =n n a 。最终的BK 波形由b n 的首个参考相位决定。

3、示波器CH1 接2DPSK,CH2 分别接AK 及BK,观察并总结2DPSK 信号相位变化与绝对码的关系以及2DPSK 信号相位变化与相对码的关系。 图 2-2 AK和2DPSK信号 结论:2DPSK信号在AK码元为“1”时反相。 图 2-3 BK和2DPSK信号 结论:2DPSK信号在BK信号的前后码元不一致时反相。 4、示波器CH1 接AK、CH2 依次接2FSK 和2ASK;观察这两个信号与AK 的关系。 图 2-4 AK信号和2FSK信号 结论: 2FSK信号中,在AK信号码元为“1”是,对应已调波有载波振幅,码元为“0”时,无已调载波波振幅。

卷积码的编解码Matlab仿真与模拟

卷积码的编解码Matlab仿真 摘要 卷积码是一种性能优越的信道编码。它的编码器和译码器都比较容易实现,同时它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随着纠错编码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卷积码的实际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简明地介绍了卷积码的编码原理和译码原理。并在SIMULINK模块设计中,完成了对卷积码的编码和译码以及误比特统计整个过程的模块仿真。最后,通过在仿真过程中分别改变卷积码的重要参数来加深理解卷积码的这些参数对卷积码的误码性能的影响。经过仿真和实测,并对测试结果作了分析。得出了以下三个结论: (1)当改变卷积码的码率时,系统的误码性能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2)对于码率一定的卷积码,当约束长度N 发生变化时,系统的误码性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3)回溯长度也会不同程度上地影响误码性能。 关键词:卷积码;码率;约束长度;回溯长度

目录 论文总页数:21页 1 引言 (1) 1.1 课题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本课题的意义 (1) 1.4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 2 卷积码的基本概念 (2) 2.1 信道 (2) 2.2 纠错编码 (2) 2.3 卷积码的基本概念 (2) 2.4 卷积码编码的概念 (2) 2.4.1 卷积编码 (2) 2.4.2 卷积码的树状图 (3) 2.4.3 卷积码的网格图 (4) 2.4.4 卷积码的解析表示 (5) 3 卷积码的译码 (6) 3.1 卷积码译码的概述 (6) 3.2 卷积码的最大似然译码 (6) 3.3 VITEBI 译码的关键步骤 (7) 3.3.1 输入与同步单元 (7) 3.3.2 支路量度计算 (7) 3.3.3 路径量度的存储与更新 (7) 3.3.4 信息序列的存储与更新 (8) 3.3.5 判决与输出单元 (8) 4 结论 (9) 4.1 卷积码的仿真 (9) 4.1.1 SIMULINK仿真模块的参数设置以及重要参数的意义 (9) 4.2 改变卷积码的参数仿真以及结论 (12) 4.2.1 不同回溯长度对卷积码性能的影响 (12) 4.2.2 不同码率对卷积码误码性能的响 (14) 4.2.3 不同约束长度对卷积码的误码性能影响 (15)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