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

浅论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

当今中国,处理复杂经济社会关系如同弹钢琴,统筹兼顾各方面发展如同指挥乐队,只有协调,才能奏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响曲、民族伟大复兴进行曲。“五大发展理念”把协调发展放在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努力推动形成各区域各领域欣欣向荣、全面发展的景象。协调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协调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为理顺发展关系、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效能提供了根本遵循。历史必将证明,把握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到协调发展,我国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行稳致远

协调与失衡相对立。历史上,失衡的发展、失衡的体制使一些国家落入“陷阱”、陷入灾难。协调发展理念,是认识把握协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是总结中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提出来的,是正视我国发展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提出来的,目的在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行稳致远。

协调发展吸取世界发展经验教训,是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之举。发展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需要各方面、各环节、各因素协调联动。需求无限性与供给有限性的矛盾、此消彼长或此强彼弱的矛盾、发展慢与发展快的矛盾长期存在。消弭这些矛盾,既要推进发展,又要搞好协调,实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这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求发展、谋发展,但发展从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发展进程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总要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和陷阱,最棘手的是“中等收入陷阱”。二战结束不久,许多国家和地区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协调好的国家和地区跨过了“中等收入陷阱”,协调不好的国家则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难以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拉美一些国家已在“中等收入陷阱”里受困挣扎长达数十年。它们除了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还饱受就业困难、贫富分化、社会动荡、腐败多发、贫民窟乱象、公共服务短缺等的困扰。因此,发展均衡与否、协调与否,成为衡量世界各国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把尺子、一道杠杠。习近平同志指出,“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坚持协调发展,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大法宝。有了它,就能补短板、强整体、破制约,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促进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协同配合、均衡一体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铺路架桥。

协调发展增强发展整体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举。办成一件事,需要协调;推进一项事业,需要协调;成就一番伟业,更需要协调。协调是成事成功的一大规律、一把“金钥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一大核心理念。当前和今后五年,我们的中心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难在“全面”。这个“全面”,既要城市繁荣,也不让农村凋敝;既要东部率先,也要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既要物质丰裕,也要精神丰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现在,一些地方存在的只要城市这一头而丢了农村那一头、只有经济增长而无生态改善、只鼓了钱袋子而空了脑瓜子等现象,都不符合全面小康要求,也不是人们理想的幸福生活图景。要“全面”,就得协调。“全面”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协调出来的。协调就得统筹兼顾、注重平衡、保持均势,把分散的部分系统化,把发散的局部功能整体化,把薄弱区域、薄弱领域、薄弱环节补起来,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只有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坚持协调发展,才能解决我国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协调问题,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效能,进而全面建成让人民满意的小康社会。

协调发展彰显发展规律性,是提高把握发展规律能力的科学之举。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各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因素和领域构成的“有机体”,“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这样就有无数

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有机整体论、交互作用论、合力论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必须“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强调要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和具体化,是促进当代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创新理论,是当代中国切实管用的协调发展观。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向中央基准看齐”,提高认识发展规律和协调发展规律的能力,提高按协调发展规律办事、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水平。

促进区域、领域、两个文明平衡发展

协调与整体关系密切。协调的范围是整体,协调的方式是发挥整体效能,协调的目的是增强发展的整体性。作为发展理念,协调有其明确内涵和要求,主要是着力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

协调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要求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这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做好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原则。

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协调要求区域平衡,实现区域整体平衡发展。我国国土辽阔,不同地区之间自然条件不同、资源禀赋各异、历史基础有别,因而长期存在较大发展差距。这就需要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加快构建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受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由于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城乡差距较大,有的地方“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有的地方市民满意、农民失意。这就需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了,我国发展就有了崭新的空间布局、合理的利益格局,就会获得广阔发展空间和充足发展后劲。

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协调要求各领域整体平衡,着力推动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领域的整体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相形之下,社会建设比较滞后,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是必要的,但在经济总量做大以后则要注意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平衡,否则就会出现“中等收入陷阱”“阿喀琉斯之踵”等病灶,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这就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做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和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工作,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同时必须看到,维护发展成果需要强大的国防能力、稳定的发展环境。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是唇齿相依的两个方面。现阶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延缓和抑制国防建设。特别是当今世界还很不安宁,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不可能顺利进行经济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和维护人民利益也就成为一句空话。这就要求把国防建设深深根植于国家经济社会母体,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既使国防建设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也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从国防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协调要求“身”“心”系统平衡,大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平衡发展,坚持两个文明并重。对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实际上物质文明这一手抓得比较硬、精神文明这一手抓得比较软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地方把GDP增长作为硬指标,把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作为软约束,在发展中只注重提升经济实力,忽视思想文化建设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这就

需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两轮驱动、双翼共振,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一起增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历史一再证明,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当前,必须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引导人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更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将协调发展贯穿于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协同意识、补短意识,把协调发展贯穿于发展各方面、全过程,让协调出动力、出生产力、出合力。

增强大局意识,提高发展系统性。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多,各领域各层次之间关联互动越来越紧密。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中行动,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系统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方法推动工作、处理关系。这就需要我们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识大体、谋大事、顾大局,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勇于动自己的“奶酪”,摆脱局部利益、部门利益和地区利益的束缚与羁绊,真正从国家整体利益、人民长远利益出发开展工作、推动发展,提高发展的系统性。

增强协同意识,提高发展耦合性。协调发展内在地要求协同发展,凝聚发展合力。习近平同志强调,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对涉及面广泛的改革,要同时推进配套改革,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各项改革发展举措的关联性、耦合性,树立“双赢”“多赢”“全局赢是最大的赢”“整体赢是最好的赢”的观念,摒弃“零和”思维,走出“九龙治水”、各自为政的误区,克服“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甚至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陋习,多些“雪中送炭”、多些和衷共济,使各项改革发展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共振效果。

增强补短意识,提高发展均衡性。“补厥挂漏,俾臻完善”。补短板对于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要增强补短意识,认识到补短板也是谋发展促发展,也是调整比例、优化结构,增强后发优势、培植发展后劲。补齐短板意味着协调成功、整体增效。下决心优先解决涉及发展全局的那些“心头之患”,补齐补牢可能导致改革发展功亏一篑的那些短板;把补短板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加强研判,防止出现新的短板,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牢固树立协调理念,坚持协调发展,与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一起,必将引领我们向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稳步前进。

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探索

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探索 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自人类出现以后,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生物是在与环境的对立统一中存在的,而存在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产物,根本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 一、人类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探索历程 从全球视野看,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经历了“沉痛的代价、宝贵的觉醒、奋起的飞跃”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沉痛的代价。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随着科学技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传统工业化在创造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排放各种污染物,人类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发生了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八大公害。 (二)第二阶段:宝贵的觉醒。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促使人类环境意识开始觉醒。在环境觉醒历史进程中,出现过著名的3本书。第一本书是《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逊是一位美国海洋生物学

家。这本书揭露了为追求利润而滥用农药的事实,因而也有人把它叫做《没有鸟鸣的春天》。其代表性语言是,“不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第二本书是《增长的极限》,是1972年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会聚在罗马提出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的代表性观点是,“没有环境保护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第三本书是《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委托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撰写的。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不进行环境保护,人们将从摇篮直接到坟墓”。 (三)第三阶段:奋起的飞跃。经历了沉痛的代价和宝贵的觉醒之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入,对发展不断进行深刻反思。以四次世界性环境与发展会议为标志,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变,期间发生了4次历史性飞跃。 1.第一次飞跃是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世界各国开始共同研究解决环境问题。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确立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原则。环境宣言原文引用了毛泽东主席的话:“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会议开幕日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环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去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与旅游景区规划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表述 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提出源于环境恶化与资源枯竭等问题而引起的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ECD)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1)强调首先要发展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和要求。这里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共同发展。 (2)强调持续性 即生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一方面,经济增长必须在保持自然资源及其所提供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经济利益的增加达到最大限度。另一方面,要求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利用必须限制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3)强调公平性 可持续发展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的问题来考虑。 (4)强调共同性 观念源于人类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地球的完整性和人类的相互依赖性决定了人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

《21世纪议程》概况 1、可持续旅游概念的提出 可持续旅游的提出直接受可持续理论的影响,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领域的具体运用 大众旅游浪潮中,旅游业急剧膨胀、繁荣背后引发的危机日益暴露,许多人对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提法表示质疑的反应。旅游业作为以服务、精神消费为内容的高层次消费,对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旅游天然地要求有好的环境。因此,旅游具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的先行领域。 (二)可持续旅游的内涵 199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90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草案,构筑了可持续旅游的基本理论框架,并阐述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主要目的。1995年4月24日-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旅游组织和岛屿发展国际科学理事会,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兰沙罗特岛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大会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作了精辟说明,为可持续旅游提供了一整套行为规范,并制定了推广可持续旅游的具体操作程序,标志着可持续旅游研究已经进入了实践性阶段。 1996年9月,为了响应联合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行动计划,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地球理事会联合制定了《关于旅行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迈向环境可持续发展》,并于1997年6月在联合国第九次特别会议上发布。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授权中国国家旅游局出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用以指导各地旅游发展事业。 2、可持续旅游的内涵 国外权威的定义有两个: 1993年世界旅游组织出版了《旅游与环境》丛书,其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给出的定义是:"指在维持文化完整、保

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概要 1、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意义 2、生产力发展与人地关系理论的演变 3、不同地域的人地关系理念 4、经典的人地关系理论 5、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规划理念的创新 1、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意义所谓人地关系理论是指各种人文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自然环境在文化(包括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看法。它是人类文化系统的重要要素,是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方式和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近代以来,人地关系日趋紧张。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对人类文明的繁衍和发展意义重大。 2、生产力发展与人地关系理论的演变 2.1 史前阶段这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时代,但透过原始宗教和神话传说,我们依然可以追寻到原始自然观的踪迹。表现:原始宗教包括原始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灵物崇拜以及占卜、巫术等,它是初民屈服于自然,或在自然的威力下软弱无力的表现;而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则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们对自由驾驭自然的向往。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极其低下使人类在自然面前甚为被动。对于生产生活中的得失成败,人类都只能归因于自然界或某种超自然因素的力量,对它们人类除了深感神秘莫测,只有崇拜,而这种崇拜实际上就是乞求。但初民并不甘心做自然的奴隶,幻想中的超人应运而生,他们在神话传说中不仅超脱了自然的束缚,而且束缚了为难人类的自然事物。 2.2农业文明时代(文明之初到公元16世纪初)人类逐渐从自然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走上了能动地改造和支配自然的道路。社

会组织能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所推动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在自然面前不再仅仅是乞求和幻想,人类正逐步克服地理环境的阻滞、利用自然界为自己服务。但是发展在起步阶段仍相对缓慢,人类还不能跨越或打破自然环境造成的阻隔,减少或消除其对文化发展的不利影响。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空间的活动也尚未全面地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地理环境对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时期仍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自然观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暂时的平衡,但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预示着人地关系的天平将进一步向人的一方倾斜。 2.3近代工业文明(1)地理大发现开辟了人类世界相互交流的新渠道,人类的足迹开始踏谝地球的各个角落,整个世界不可避免地连成一个整体,人类实现了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又一次飞跃,人地关系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走出中世纪的黑暗,当人类用三百年时间经历了巨大社会变革和观念更新之后,工业革命发生了。正如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所述,它产生了底特律郊外的大汽车厂,而且还使拖拉机在农田上奔跑,办公室里有了打字机,厨房里有了电器冰箱。它产生了新闻日报和电影、地下铁路和DC-3型飞机……。这一切都表现出人类征服、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巨大潜能。终于,人类实现了摆脱自然束缚的梦想,开始沉醉于征服自然的胜利之中。 2.3近代工业文明(2)此后的二百年,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继续飞速发展,从表面上看,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仿佛大大超过了自然控制人类的能力,自然在依附于人类。不幸终于降临了,人类的观念发生了不该发生的变化,相当多的人自觉不自

外文翻译原文--目的地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战略规划和愿景

外文翻译原文--目的地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战略 规划和愿景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Meeting Sustainability Objectives Through Strategic Planning and Visioning Lisa Ruhanen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The School of Tourism and Leisure Management 11 Salisbury Road Ipswich QLD 4305 Australia lruhanencom 1 Introduction Destinations whether national state or local are

increasingly taking their role as tourist destinations very seriously as evidenced by the al- location of considerable funds towards tourism promotion and market- ing Much of this funding is being directed towards the enhanc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touristic image and attractiveness Ritchie Crouch 2000 With so many destinations competing for the tourist dollar both on an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level competition is erce and destinations are looking to capitalize on all of their assets to dier- entiate themselves from their competitors This increasing level of com-

发展历程与可持续发展

形成 人居环境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类的生存方式不断变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从被动地依赖自然到逐步地利用自然,再到主动地改造自然。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最初以采集和渔猎等简单劳动为谋生手段。为了不断获得天然食物,人类只能“逐水草而居”,居住地点既不固定,也不集中。为了利于迁徙,人类或栖身于可随时抛弃的天然洞穴,或栖身于地上陋室、树上窠巢,这些极简单的居处散布在一起,就组成了最原始的居民点。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在相对固定的土地上获取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农耕与饲养,而且形成了从事不同专门劳动的人群:农民、牧人、猎人和渔夫。农业的出现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劳动分工向人类提出了定居的要求,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乡村人居环境。 这种真正的人居环境最早出现于新石器中期,如我国仰韶文化的村庄遗址。随着生产工具、劳动技能的不断改进,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产生了私有制,推动了又一次大规模的劳动分工——手工业、商业与农牧业的分离。手工匠人和商人寻求适当的地点集中居住,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于是,距今大约5500年前,以担负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城镇应运而生。尼罗河下游的底比斯、孟菲斯,两河流域的伊立、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莫哼卓达罗,黄河流域的亳、殷、镐京等,就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城镇。 发展 作为人类栖息地,人居环境经历了从自然环境向人工环境、从次一级人工环境向高一级人工环境的发展演化过程,并仍将持续进行下去。就人居环境体系的层次结构而言,这个过程表现为:散居、村、镇、城市、城市带和城市群等。 人口规模的变化显示了人居环境规模演化的基本特征。这个演化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工业革命以前的漫长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缓慢发展,不要求人口的大规模聚集,各种人居环境的规模基本上处于缓慢增长状态。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先后进入城镇化时期,城镇规模急剧扩大,而乡村规模相对稳定(某些地区甚至有所缩小),形成人口从乡村®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向心移动模式。另外,随之兴起的第三产业以生产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和生活服务功能等从多方面支持了城镇化,并进一步扩大了就业门路,赋予城镇新的吸引力。上世纪60年代以后,人居环境规模的演化进入第三个阶段。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主导城镇化的进程正处于上升时期,城镇人口,尤其是大城市人口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状态。1952年我国有大城市19个,1985年增加到52个,增加了1.74倍,大城市人口从3231万人增长到6941万人,增长了114.8%。在发达国家,这一阶段却出现了新趋向。由于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用地紧张的矛盾不断加剧,城镇化的速度已大大减缓,甚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管理策略模型的研究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管理策略模型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于可持续旅游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方面,或者个别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旅游研究特例上。而对于实际应用意义更强,且具有更强指导意义的目的地可持续旅游的管理策略模型认识较少,部分模型的研究几乎空白。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概括性地介绍国内外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管理策略模型,以及各种模型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进而推进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 章节一 1.旅游承载力旅游承载力,就是一个地区在能够保证环境本底质量和游憩体验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支持的最大使用者人数。值得注意的是,在测算1生态本底,也同时包括社会承载力,即旅游目的地社会结构能承载的旅游体验和游客带来的变化。 作为目的地可持续旅游的早期管理策略尝试,旅游承载力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局限性,过于理想化、可操作性差是其中最大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现有资源所能提供的承载力并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量化标准;不同的旅游休闲活动带来不同的承载力影响;而使用量和影响大小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最终导致承载力很难被真正计算得到。 但在另一方面,它针对客观目标的研究思路、量化的研究方法和包含物理、社会等多个方向的研究结构却引领了随后的可持续旅游理论发展,成为其他管理策略的理论基础和参考方向。 2.可接受变化极限(LAC)作为旅游承载力理论最直接的产物,可接受的变化极限即LAC框架(LimitsofAcceptableChange),诞生于1985年美国林业局。LAC 框架不再将主要目标定在虚无缥缈的承载力具体最大数值,而是通过一系列可操作的框架,将旅游所能产生的影响控制在已知的能接受、能承载的范围内。 LAC框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清晰地操作流程大大提升了可操作性;指标、结果直观简洁,可以有效地实施管理;引入了监控流程,可以较好的跟踪记录;可以配合分区使用等。同时也继承了旅游承载力客观、全面的优点。 LAC框架也有不足之处:作为决定性因素的指标,设立得较为武断,并没有任何机制确保该标准能够反映真实的影响量和可持续性。它过于死板的框架也带来了其他问题,比如不能体现不同旅游目的地的针对性;对预期以外的新兴问题

大巴黎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大巴黎 规划规划新方法之新方法之新方法之尝试尝试 为了更好的规划大巴黎城市群,法国政府在五十年的时间里对其进行不同尺度、不同领域的规划。包括从区域,省,城市以及到城镇各个尺度,街区; 涵盖从土地利用,住宅及设施建设,气候,大气环境,能源方面各个方面。 一、规划城市和规划城市和治理交通治理交通治理交通同步进行同步进行 众所周知,城市发展和交通之间的存在着最本质、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大巴黎地区,1965年编制的总体规划包括, 5个新城规划, 4条放射线路的快速铁路系统(RER )规划,以及高速公路系统的规划,根据此规划,线路服务于700万局民,并且其辐射地区将在30内年吸引700万新的居民。 如今--五十年之后 ,大巴黎地区正在规划,8项国家级建设项目,6条高速铁路以及一个双核心“8"字形的快速铁路交通系统。此系统服务于1200万居民,并在20年时间里,吸引100万新居民。此系统沿线新车站附近地区(之前为城市建成区或是农业用地)的开发建设,得到国家法律,与当地政府或者区域联合政府土地开发合同的共同保障。 二、新的政策和手段新的政策和手段::@d aménagement durable? 短短几年,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思想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大巴黎地区的发展面貌。 巴黎700万甚至900万居民的日常消费,投资及生活模式直接影响其所在城市的发展。针对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经济可持续,生活可持续,环境可持续, 提出一个综合的研究方案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必须关注于决策者,这些决策者包括城市居民,公司,政府和其行政部门。总的来说,大巴黎区域内包括500万决策人, 他们可能是个人或集体,可能是代表大众的,也可能是私人, 每个决策人都有自己的决定,其中的一些可能受到政策,及国家行政手段的影响。 如何整合这大量的独立决策人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看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作为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监督的补充,建立一种机制,一种手段以使所有的决策人更好了解可持续发展 ,以地方的利益出发做出一个慎重的、有远见的决定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我们提出@d aménagement durable?这一工作方法,从地区的利益为出发点,将重要问题归纳简化成12 个可以量化指标体系。应用这种方法有两个主要优势,第一,它可使决策者--居民,企业,当权政府及行政部门更易了解相关问题并做出选择;第二,从资金投入到项目实施,总资金的管理以及土地使用,此方法可以在项目进程的各个阶段综合考量项目的各个方面,以做出最好的决策。 因此,我们将各地市长、区域长官也作为影响当地决策的关键要素予考量。和当地其他他决策者--居民、公司等一起以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决定当地的政策实施,包括政府资金的投入,信息传播,主要工程建设等。 具体来说,这个评价系统包含12 个主要的评价方面,

第九章可持续发展

课时编号 43-45 课目名称 第九章可持续发展战略 授课时间 2005.1 授课班级 北校区2001-2003级学生 教学目的 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从环境与发展的辨证关系充分认识走可持续发展战略道路的必然性,掌握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两个纲领性文件。 重点与难点 重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难点:可持续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堂教学设计 概述 1、环境与发展的辨证关系 2、可持续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 1、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人类环境的展望 参考书目

《环境学概论》(第二版),樊芷芸等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8月 《环境科学概论》,王岩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 教案实施 效果追记 本章采用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穿插提问、讨论等启发式手段,引导学生学会看书、思考,通过批改作业及课堂小测,反映出学生掌握的不错。 第九章可持续发展战略 概述 [引言] 综观过去,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与自然界不断冲突的历史。人类为了求生存,改善生存条件,就不断地向自然索取,甚至有时是过度的索取。对此,自然界不时以洪水、干旱、沙漠化等灾难给人类以惩罚,使人类逐渐意识到遵守自然法则的重要性。自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以来,关于环境与发展的争论就如同旅行者在歧途前的吵闹一样让人无所适从。 但是,仅10年来,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可以说,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这两条路迥然不同。长期以来,我们误认为其中一条是捷径、是坦途,沿着它狂奔,却不知在路的尽头等待我们的是灾难。而另一条路,虽人烟罕至,却是通往目的地——保存我们的地球的最后的唯一机会。 一、环境与发展的辨证关系 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 从“人类—环境”系统的角度来分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就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经济与环境、人口与环境、科学技术与环境、政治与环境、文化与环境、道德与环境等辩证关系。下面主要对经济与环境、人口与环境、科技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做概括的论述。 1、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制约因素;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开发是不长久的,而且必定会引起大自然的愤怒和惩罚(事例已很多);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约束作用其约束作用正是由于不合理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结果,而合理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则能为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合理的经济发展又可为治理环境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权衡取舍关系,这种关系可概括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另一种是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常规式”“工业经济发展引发的生态灾难告诫我们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采用资源利用与保护相兼顾的人们,开始不力图获得厚利,而是先投资打牢根基,培育“壮苗”,有苗不愁长,长势越来越旺,获利越丰;若采用无节制的索取资源,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最后资源枯竭,资源与经济效益趋于“0”。 2.人口与环境的辩证关系:(85页) 人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人与环境辩证发展的

浅谈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未来中国城市建设首要问题。原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兴城市骤增,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土地浪费等诸多问题与日俱增,在搞好城市建设的同时,如何处理好与这些问题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城市建设走上一条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国家和人民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建设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ur country city developing rapidly,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is the future China’s city construction the primary issue. The original city scale unceasingly expands, the emerging cities increased, but following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ecological degradation,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waste land by the day, and do well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how to deal wit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se problems, so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came to a scientific, on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come countries and people’s concern. Key Words: city construc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引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好形势。但在发展的同时却存在着很多突出问题,与发展经济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要求不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让城市建设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一个有效的措施。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对目前城市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开展。 1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环保 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

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2环境功能和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地关系自人类产生起便随着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高度组织化和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人地关系逐渐显现出巨大的矛盾,本文回顾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的人地关系的特征,并针对目前的人地关系的现状和前景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对人地关系的前景提出展望和建议。【1】 关键词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内涵协调 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人地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论述。人地关系,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必须直面和探讨的问题,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永恒命题。从公元前几百年亚里士多德就提出的环境决定论,到工业革命以后风行一时的人类意志决定论,再到20世纪初由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提出的可能论,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经历漫长的上下求索,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当代人越来越趋向一个观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人地关系的内涵及特征 1.1人地关系的内涵 人地关系指的是人类利用土地中产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地关系的实质就是人通过自身的劳动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在人地关系中,人是主体,为土地利用与生产提供人力资源;土地是客体,为生产发展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这种土地利用和生产过程中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可称为主要的直接的人地关系。在人利用土地生产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衍生关系称为简介的人地关系。 2人地关系的特征【1】 2.1客观性人地关系是从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优化,调控能力不断增强。但人来要处理好人地关系。 系统性人地系统是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的子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机制。 2.2人地关系的地域性 由于组成人地关系系统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包括水,土,气生物和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类型的地域上不尽相同,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因此,研究人地关系要区域化。 2.3人地关系的动态性 动态性是指人地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历史长河中,人地关系是不断演变的,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个关系发生变化,今天的人地关系是历史上人地关系演变的结果。 2.4人地关系的可调控性 在人地关系协调中,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为一端,自然资源为宜端,双方之间存在着多种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人们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利用各种技术,为人地关系的优化调控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3人地关系的现状及前景 3.1现状 人地关系的一个最常用的衡量办法是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呈现史无前例的高峰状态。人口剧增对自然环境的压力,首先表现为人类对自然资源消耗量的剧增,其次是加剧了环境的恶化。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世界人均耕地日益减少导致食物供

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如何在保护旅游目的地文化传承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内涵的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沿革与发展,都可以从这个民族的文化中显示出来。可以说,文化是一个民族延续的精神纽带,有了完整的文化,这个民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民族。 当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事业迅速兴起,各种主流非主流文化争先涌入,这对于各个景区的特色的文化传承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首先,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足半个世纪,发展时间相当短,在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都没有保护文化传承的意识,更有甚者,甚至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怀疑,这个现象非常危险。其次,现而今大力搞旅游开发与游览的多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其发展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没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但这些地区大多属自然风景非常优美以及民族风情浓厚的地区,所以,原则上只能靠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如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区。因为没有其他产业经济来源,在现今的经济浪潮之下,只能不顾当地的精神文化而疯狂发展经济(毕竟,一定意义上来说,短时间内,文化还是不能当饭吃,不能解决贫困问题)。再次,不论是游客还是旅游业的开发者与经营者,均没有注意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毕竟,而今中国政策的大前提是“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而人们在这个大环境中重视经济效益

远远超过重视文化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但是,是没有意识也好,正常现象也罢,这并不代表一切都无所谓。实际上,现在,许多景区的文化都已被异化或同化掉,没有了当地的特色,只是空有取悦游客的空壳。旅游者们之所以会游览,或许就是奔着那个特色才去,那么试想,如果这个“特色”已经不存在了,那还搞什么旅游开发;这还是小,一个“特色”就这样被生生断层,那是多么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 因此,保护文化传承,是有多方面的意义的。那么,在这个旅游业大力开发与发展的洪流下,该如何使文化传承下来而不发生文化的断层或不正当变异并且又使得当地的旅游开发与发展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呢? 对此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根据我所了解的相关资料,我有以下几个想法和建议。 首先,要大力宣传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使人们拥有保护文化传承的意识;在教育上也可以着重加强文化传承的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培养起保护文化传承意识。这样,我们就有可能使这个意识在社会上普及。虽说这是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但我认为,这确实不失为一个虽慢但却最有效的措施。 其次,提高相对较落后地区景区居民的文化素质,使其文化的承载者——当地居民有较良好的自身文化传承的保护作用。一个地区,往往是如果经济落后,那么,当外来的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文化习惯一旦进入,就会有一个文化大爆炸的现象发生。例如,新中国在

城市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 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到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 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 ,愈来愈多的城市开始重视生态规划的编制工作. 城市生态规划工作的关键是要塑造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这也是当前人们对现代城市的需求 ,尤其是我国加入 WTO 后城市规划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就目前我国的总体情况而言 ,城市化水平虽然仅达 30 %左右 ,处于初始阶段 ,但作为全国经济改革开放龙头的上海以及整个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则已进入了城市化的“超速阶段”,城市建设、经济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 ,前景广阔. 但是 ,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 ,存在着不少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 ,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 ,缺乏远景规划和生态规划. 因此 ,如何避免将城市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基础上 ,避免重蹈“先污染 ,后治理”的覆辙 ,是我国在新世纪城市建设中所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城市生态规划将为此提供科学依据. 1、城市生态系统 1、1什么事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一词最初由英国植物群落学家 A.G.坦斯利于1935年首先提出,他根据前人和他本人对森林动态的研究,把物理学中的“系统”引入生态学,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任何生命系统及其环境都可以称之为生态系统,在空间边界上是模糊的,其空间范围很大程度上是依据人们所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或地理条件等因素而确定,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生态综合体。 “城市生态”由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于1925年提出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成为生态学的研究中心一样,城市生态系统也成为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中心和重点。城市生态系统是指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以人为核心,是一个融合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生态系统到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最后才产生了城市生态系统。在工业革命以后,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尽管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历史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城市生

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5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 1.学会分析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2.理解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 3.掌握鲁尔区重新发展的措施 4.学会分析不同区域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措施 【知识梳理】 填出A、B、C、D、E、F名称并找到德国鲁尔区的位置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2.鲁尔区传统的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尔区主要工业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1.德国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有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1.德国鲁尔区振兴的措施有 2.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关于鲁尔区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鲁尔区是原民主德国经济恢复和迅速发展的根据地 B、战后鲁尔区的所有工业部门都持续迅速发展 C、本地铁矿资源丰富 D、水陆交通发达 2、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正确的是 A、自然景观宜人 B、森林资源丰富 C、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D、广阔的市场 3、鲁尔工业区内有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其中主要的天然河流为 A、多瑙河 B、莱茵河 C、塞纳河 D、泰晤士河 4、新企业不愿落户综合整治前的鲁尔区是因为该区 A、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B、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C、基础设施陈旧 D、通信服务落后 5、鲁尔区的钢铁公司把高炉建到荷兰的海边,其原因是 A、荷兰海边有丰富的煤矿资源 B、荷兰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荷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D、为了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进口的铁矿石 6、鲁尔区著名的工业城市有 A、柏林 B、汉堡 C、杜伊斯堡 D、斯图加特 7、关于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第一次技术革命出现的工业区 B、丰富的铁矿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础 C、属于分散型工业化的地区 D、新建或迁入的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主 8、下列属于我国沪宁杭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鱼米之乡,农业发达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鲁尔工业区内有便捷的水陆运输条件,其中最主要的天然河流为( ) A.多瑙河 B.莱茵河 C.塞纳河 D.易北河 10、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各类能源所占比重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 B.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和核电 C.水电和核电、煤炭、石油、天然气 D.石油、煤炭、天然气、水电和核电 11、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B.拓展交通,完美交通网 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D.增加煤炭、钢铁企业的数量 (二)综合题 12、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图”回答: (1)该区形成于第次科技革命时期,其工业布局的格局属“”型。它是___(按产品性质划分)工业占绝对优势的综合性工业区。 (2)该区成为世界著名工业区的主要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50年代后,该工业区又大量进口,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了工业和_____工业。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 区丰富的能源资源使得它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在本国以致世界工业发 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材料二: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作为能源大省,它为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山西省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 大省。 材料三:图是山西省主要煤矿分布图(煤矿用○表示)。 (1)写出图中字母A、B代表的煤矿名称。A ,

江苏省盐城市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33: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盐城市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33: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4分) 1. (2分)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集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①经济高增长 ②发展清洁生产 ③倡导循环经济 ④减少资源开发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2. (2分)图所示人类采取的行为() A . 是工厂实现清洁生产的一种措施 B . 只适宜在城市中实行 C . 属于生产减量化中的“再利用”形式

D . 反映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 3. (2分)当前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A . 厄尔尼诺现象肆虐 B . 拉尼娜现象频发 C . 大地震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 D . 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采取掠夺式的使用 4. (2分)战国时期盂轲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其体现的思想是() A . 人定胜天 B . 天人相关论 C . 可持续发展 D . 地理环境决定论 5. (2分) (2017高一下·菏泽期末) 目前我国的农业是小农经济,现代化的农业水平不高,推动生态大循环农业势在必行,循环大农业能实现产出高效扣资源集约利用,可以实现天清、地灵、人善的好环境,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生态大循环农业的生产流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流程() A . 主要关注社会经济效益 B . 利用了许多高新技术 C . 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D . 改善了农田施肥结构

(2)该流程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 . 持续性原则 B . 共同性原则 C . 公平性原则 D . 整体性原则 6. (2分)关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展中国家应将经济发展放在优先地位 ②发达国家应停止过度消费 ③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应忽视环境保护 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全球环境中具有相同的责任和义务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③④ 7. (2分)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 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③环境污染局部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 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进与借鉴

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进与借鉴 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进与借鉴 人类文明的历程便是人与自然协调的过程,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便是一部环境保护与破坏的冲突史。经济学最理想的状态便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机制与生态机制的和谐。然而,文明的历程往往忽略了把握人与自然的结构,历史深处的忧虑被现实证明之后,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路程。当我们重新扫视 中国兴衰的历史坐标时,会清晰地发现,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当代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是殊途同归的。(一)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从仰韶文化开始,经历农业技术进步的龙山文化时期,到夏代初,这里的农业已有了3000年历程。当时实行大面积的“刀耕火种”,《管子·揆度》中讲道:“黄帝之王,……不利其器,烧山林,破增薮”。而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萌生了持续发展的思想,最初是不自觉的,甚至迷信的。人们曾把山川与百神一同祭祀。《诗经》中有“是飨是宜,降福既多”①的说法,《国语》中又指出,九洲山川河湖,生产物质资源,所以要保护和祭祀。 可持续发展最本质的涵义在于通过阐明人与自然关系的极端重要性,明确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力,使人类经济活动合乎理性,形成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其突出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经过漫长的演进,人们对生态资源的保护由不自觉的、模糊的阶段发展为自觉的清晰的阶段。到东周时,其目的已相当明确。它承认了经济发展对

自然资源的开采的不可否认性,但主张合理而有计划地应用。春秋时已有保护正在怀孕和产卵的鸟兽鱼鳖以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封山育林的法令;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②,避免生态资源发生代际供求矛盾;荀子在《王制》中讲道:“草木繁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礼记·月令》中更有气候、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孟春,草木萌动之时,“牺牲毋用牝(母兽),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管仲指出,“春政不禁则百长不生,夏政不禁则五谷不成”。 先秦这种永续发展的思想,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到秦汉时,理论上已达到较高境界。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刘安邀集宾客合写的《淮南子》,对先秦环保思想作了系统总结,是古代生态环境保护最完善的论述。其中,《主术训》中有一段话,集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故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认为这样才会出现草木繁华,物种繁多,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态效益是形成经济效益的环境基础,而经济效益则是生态效益得以改善的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贾思勰对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指出:“丰林之下,必有仓庾之坻”。唐宋时期许多诗词也反映了这种思想。明代朱熹提出“天人一理,天地万物一体”之说,确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内涵与原则,与今天我们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点是一致的。 然而历史证明,经济发展往往付出沉重代价,即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依赖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支持,因而,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客观地说,某种意义上的掠夺)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理性的人类应该学会在生态效益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