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本章概述

1.前续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唯物论、唯物辩证法)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与实践、真理与价值)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人民群众和个人)

《政治经济学常识》

《社会发展简史》

2.逻辑思路

本章着重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的理论。全章的安排紧紧围绕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而展开。本章共有三节。

第一节着重阐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该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资本主义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关于商品经济运动规律的理论也就在逻辑上成为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前提。

第二节着重阐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该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剩余价值理论是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理论宣布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第三节着重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理论。从逻辑顺序上讲,它是第二节的自然延伸。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从理论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才能准确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本质和作用。只有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本质,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3.重点与难点

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作用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第一节教学提要

一、逻辑概述

1. 学习目的

本节共分三目,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过程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观点,探讨资本主义制度是如何从封建主义的旧世界中产生出来的。深刻理解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掌握商品的二因素和商品生产的劳动二重性以及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2. 学习重点、难点和热点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的原始积累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规律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本节逻辑概述

本节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分析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层层深入地介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经过资本原始积累的加速作用以及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工业革命,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导致了商品经济产生。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的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劳动价值论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导入

1.学理导入

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又经过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同以往其他社会的更替一样,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经历了长期的过程。资本主义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本章着重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形成及其本质的理论。因此,认识资本主义,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从逻辑上讲首先要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建立的社会条件,把握资本主义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问题导入

资本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社会经济形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着当今世界的绝大部分的经济活动。世界近代现代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史。那么,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如何从封建主义的旧世界中产生出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内在矛盾及运行规律又是怎样的?这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当今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的历史依据,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首先搞清的问题。

第二节教学提要

一、逻辑概述

1.学习目的

本节共分四目,通过学习,着重把握“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增殖和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等科学论断,深刻认识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实质。

2.学习重点、难点和热点

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主义所有制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方法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

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资本主义工资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3.本节逻辑概述

本节阐述了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货币向资本的转化,揭示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最后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增殖和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 2)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这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本质。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依据其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因和竞争的外在压力加速了资本积累,促进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生产集中。资本的增殖在资本循环与周转的运动中实现;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不同部门资本的竞争形成了利润平均化。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二、课程导入

1.学理导入

资本主义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基础之上的,在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马克思关于商品经济运动规律的理论,这是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前提。本节我们开始进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以便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这也正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剩余价值理论是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理论宣布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该理论包括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实现理论和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剩余价值实现理论揭示了剩余价值是如何实现的?剩余价值分配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剩余价值的各种转化。

2.问题导入

资本主义从产生开始,就开始了追求剩余价值的历程,为剩余价值而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动机和决定目的,从雇佣劳动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追逐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决定着资本主义经济过程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方法是怎样的?由生产过程产生出来的剩余价值是如何通过流通过程实现的?已实现的剩余价值是如何在资本家各集团之间进行分配的?这些是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所必须搞清的问题。

三、结构图示

第三节教学提要

一、逻辑概述

1. 学习目的

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政治制度、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学习,进一步把握其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本质,着重了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2. 学习重点、难点和热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3.本节逻辑概述

本节阐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政治制度、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是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其本质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二、课程导入

1.学理导入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既有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运动规律的理论,也有揭露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本质的理论,我们在前两节着重学习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这一节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理论。从逻辑顺序上讲,它是第二节的自然延伸。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从理论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才能准确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本质和作用。只有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本质,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2.问题导入

资本主义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成果,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它们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那么,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是怎样形成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哪些内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哪些进步作用?其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有哪些?这些就是我们在本节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章教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讲资本主义的形成

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又经过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同以往其他社会的更替一样,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经历了长期的过程。(图示:在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下五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一)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

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主阶级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生产工作者——农奴或农民。农民完全没有或只有很少的土地,在人身上依附于封建主,耕种封建主的土地,忍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图示: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

在封建社会里,“封建的统治阶级——地主、贵族和皇帝,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农民则很少土地,或者完全没有土地。”(《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 卷第587页)(上字幕、毛泽东肖像)

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阶级:一个是占有全国绝大部分土地的封建地主阶级;一个是仅占有极少部分土地的农民阶级。(图示:封建社会的基本阶级)

农民要通过一定条件才能取得土地的使用权, 因而必须也有可能建立起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小私有经济。小私有经济,是农民区别于奴隶的主要标志。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剌激农民的劳动兴趣,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封建主对农民的剥削和统治。这是封建经济能够存在的条件。

封建主对农民的剥削,不仅依靠土地所有权,还采取超经济的强制迫使农民为他劳动。所谓超经济的强制,是指在农民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基础上,封建主对农民人身的强制。超经济强制在封建制度下是不可避免的。(图示:封建主对农民剥削的两个基本依据)

列宁说:“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是这种经济制度的条件。如果地主没有直接支配农民个人的权力,他就不可能强迫那些得到份地而自行经营的人来为他们做工。所以……必须实行‘超经济的强制’。” (上字幕、列宁肖像)

封建主阶级对农民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是封建地租。封建地租不仅包括农民的全部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 往往还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或必要产品。它是封建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自己的形态, 体现了封建主和农民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上字幕)

封建地租有三种形式: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图示:剥削的主要形式是封建地租、三种形式)

劳役地租(又称力租)是封建地租最原始的形式。

实物地租〈又称谷租)。

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都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

货币地租(又称钱租)。货币地程是封建地租的最后形式, 也是它的解体形式。

由劳役地租到实物地租,再由实物地租到货币地租, 是封建地租形式的一般历史发展过程, 也是封建主对农民的剥削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上字幕)但三种地租形式不是截然分开的, 它们常常是互为补充、互相交错的。此外, 农民还要遭受各种超经济剥削。

(二)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

封建社会的经济, 基本上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上字幕)

家庭手工业催生封建行会组织的产生。(上字幕)

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手工业者和商人的集聚地逐渐形成了城市,手工业和商业构成了城市经济的基础。

在封建社会的城市里,手工业的发展引起了手工业者之间的竞争。为了阻止外来手工业者的竞争和限制本地手工业者之间的竞争,同行的或手艺相近的手工业者组成行会。

行会是手工业者的封建组织。(上字幕)

它规定产品质量、销售价格、劳动时间、学徒人数以及待遇标准等等, 参加者不得违犯。行会中有三个等级,即行东(师傅)、帮工和学徒。学徒在期满“出师”后,可升为帮工;帮工在积累了生产经验、考核合格后,经行会同意,可自设作坊成为行东。行东拥有生产资料,是作坊的主人,对帮工和学徒有轻微的剥削,但他同帮工、学徒之间的关系还不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而是一种封建的师徒关系。(图示:行会等级及实质)

封建行会制度,既是商品生产有了一定发展的结果, 又是商品生产发展不够充分的产物, 因此它具有封建保守性和排它性。初期,它在一定程度内限制了竞争和分化,保护了手工业者的利益,对城市手工业的巩固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后来,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行会组织的各种清规戒律则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三)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

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生产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促使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削弱,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产生。

1、最初的资本主义关系是在小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简单商品生产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基础上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由于各个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等不同,生产同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也不一样。但是,同样的商品在市场上只能按照同样的价钱出卖。这样一来,生产条件好的生产者就能赚钱, 在生产条件差的生产者就要赔本,从而引起了小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少数生产条件好

的发了财,变成了资本家;大多数生产条件差的破了产,变成了雇佣工人。正是在两极分化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工业中资产阶级产生的两种途径:(图示:两种途径)

(1)手工业作坊主摆脱行会的束缚变成资本家

在城市手工业中,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日益扩大,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为较大市场进行生产的行东,不顾行会规章的限制,擅自增加帮工和学徒的人数,延长劳动时间,采用效率较高的生产方法,使自己富裕起来变成资本家,把帮工和学徒变成自己的雇佣工人。与此同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行东,则贫困破产,连同他们的帮工、学徒一起, 成为富裕行东的雇佣工人。行东和帮工、学徒之间的师徒关系逐渐变成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行会制度因而逐渐瓦解。(2)商人直接支配生产, 成为工业资本家(图示:商人演变成资本家的过程)

在资本主义因素萌芽的过程中,商业资本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商业资本促进了市场的扩大和自然经济的瓦解,使大量小生产者破产并把货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商业资本还通过种种形式来剥削和控制小生产者。起初,商人只是小生产者交换商品时的中介;随后,他们成了定期向小生产者收购产品的包买商;接着,包买商又利用小生产者的经济困难,贷给现金和原料而以低价预购其产品;最后,商人直接将原料甚至劳动工具分发给小生产者, 让他们按照自己规定的日期、规格、数量和质量生产商品,付给一定的酬金,从而全面控制了小生产者。这时,小生产者就完全丧失了独立地位, 实际上变成了雇佣工人;包买商则执行着工业资本家的职能。列宁指出:“手工业者成了在自己家中为资本家工作的雇佣工人,包买主的商业资本在这里就变成了工业资本。”

由此可见, 工业中资产阶级的产生, 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手工业作坊主摆脱行会的束缚变成资本家;一是商人直接支配生产, 成为工业资本家。

3、农业中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

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工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农村中封建关系也开始瓦解,资本主义关系也应运而生。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地租代替了实物地租,剌激了封建主阶级贪欲的增大,剥削日益加强,使农民的私有经济遭到破坏,同时,农民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削弱,渐远变成契约关系。在实物地租的条件下,农民之间已经有了贫富分化的萌芽;当农民的生产一旦卷入商品经济的漩涡, 两极分化急剧发展,大多数农民贫困破产成为农村中的无产阶级——雇农,少数农民则上升为富农,并出现了租地农业资本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农村中发展起来。(图示:农民分化过程)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封建社会末期,要大规模地、迅速地发展资本主义,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的无产者;第二,少数人手里集中了大量的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财富。(图示: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在封建社会里,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实质上就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条件。但是,小生产者的分化是十分缓慢的。

马克思指出:“有些小行会师傅和更多的独立小手工业者,甚至雇佣工人,变成了小资本家, 并且由于逐渐扩大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和相应的积累, 成为不折不扣的资本家。…… 但是这种方法的

蜗牛爬行的进度, 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十五世纪末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求。”(上字幕)

因此,大地主和资产阶级借助于野蛮的暴力来加速这两个条件的形成,这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 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 (上字幕)

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图示:两个途径)

(1)用暴力掠夺农民的土地,是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它在英国表现得最为典型。在英国, 从15世纪末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 经历了300多年掠夺农民土地的过程, 这就是有名的“圈地运动”。

当时,由于毛纺织业的兴起,引起对羊毛需求的增加和羊毛价格的上涨,大地主和农场经营主把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赶走,拆毁和焚烧他们的房屋,把土地变为牧场,逼得广大农民到处流浪。

同时,资本家和封建贵族还通过“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转化为现代私有财产”,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

与此同时,国家却颁布了各种血腥法律,用鞭打、监禁以至处死来禁止农民流浪,强迫他们成为雇佣劳动者。例如, 英国16世纪30年代的法律规定,对没有职业的“流浪人”,第一次被捕要鞭打到身体流血为止;第二次被捕鞭打后还要割去半只耳朵;第三次被捕则判处死刑。从1509年至1547年,被处死的达7万多人。(上字幕)

(2)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最初的货币财富的积累,是通过强盗式的行径进行的。资产阶级远涉重洋,通过征服殖民地、残杀土著居民、搜掠黄金和财物、贩运奴隶、进行掠夺性的殖民贸易、进行商业战争等, 在少数人手中集中了大量的、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资本。

例如,英国资产阶级向中国贩卖鸦片,就是殖民贸易的一种。15世纪末在海地岛上的土著居民有100万人,由于被掠夺残杀,到1914年只剩下139000多人。在奴隶贸易方面,英、荷等国资产阶级贩运到美洲的黑人竟达1,500万人之多。(画图表)

马克思指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 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上字幕)

新兴资产阶级在国外进行疯狂掠夺的同时,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这一切,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

资本的原始积累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初期都存在过,尽管采取的形式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借助于暴力,迫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并把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资产阶级学者却故意歪曲历史,说什么资本家的祖先是“勤劳”、“节俭”起家的;工人的祖先是由于“懒惰”、“挥霍”而穷困,以致他们的子孙成为无产者。这是一种谎言。资产阶级是靠剥削和暴力起

家的。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上字幕)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封建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

封建社会的前期, 铁制农具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畜牧业和副业都有了发展,尤其是灌溉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中国在战国时代就兴建了邗江、灵渠、都江堰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手工业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技术水平也有显著提高, 煮盐、冶铁、陶瓷、纺织、刺绣、漆器等特别发达, 并以技艺精巧、质量优良闻名于世。我国很早就发明了指南针,汉代发明了造纸,宋代有了活字印刷, 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之前。由此可见,封建社会早期的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但是,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终究会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是因为:第一,农民遭受封建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仅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没有进一步改进生产技术的可能;第二, 手工业者受到行会规章的束缚。不能有效地扩大生产、改进技术;第三,封建主义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闭关自守,墨守成规,严重束缚了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结果,封建社会生产发展缓慢,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

(二)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封建主和农民之间的阶级斗争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阔的矛盾,表现为封建主和农民之间的阶级斗争。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地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采取逃亡、抗捐、抗税以及武装起义等各种斗争形式,反抗封建地主的阶级统治。每一次农民起义都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当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以后,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竭力阻碍和限制它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封建割据和自然经济阻碍了自由贸易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农民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阻塞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封建行会制度妨碍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等等。因此,变革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资产阶级充当了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的领导者并取得胜利

在封建社会末期,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出现了两个新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农民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是反对封建制度的阶级力量。农民阶级因受剥削最深,人数最多, 是推翻封建制度的主力军。但是,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方式的代表,不能成为领导阶级;而无产阶级还比较年轻,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因此,资产阶级从自身的阶级利益出发,充当了推翻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斯大林说:“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例如,在法国, 资产阶级就曾经利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个大家知道的规律来反对封建制度,推翻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建立了新的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并且使这种生产关系适合封建制度内部生长起来的生产力的性质。” ①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 西欧各国封建制度的灭亡,都是资产阶级利用农民、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力量,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来完成的。

(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建立

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的手段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进而在资产阶级政权的帮助下,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

一种方式是: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工人在同一个资本家的指挥下联合在一个工场里,产品必须经过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后完成。如马车工场手工业。有马车匠、马具匠、裁缝、钳工、铜匠、油漆匠等等。

另一种方式是:以同种手工业者的协作为出发点,它把这种个人手工业分成各种不同的特殊操作,使之孤立化到这种程度,以致每一种操作成为一个特殊工人的专门职能。

圈地运动的完成

工业革命的基本前提条件是通过资本原始积累来创造的,而原始积累则主要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国债和税收制度等方式来完成。

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革命前的英国,圈地是零星的“个人暴力行为”,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运用他们所掌握的国家政权,以“议会立法为名颁布了几千项圈地法令。于是,圈地运动大规模地、合法地进行起来。1700─1760年,议会通过圈地法令208项,圈占土地31万英亩;1761─1820年,共通过圈地法令3,209项,约圈占土地318万英亩。这种所谓“议会认可的圈地”,按照法令规定,申请圈地者在得到本教区土地持有者的4/5同意后,即可向议会提出申请。“士地持有者的4/5”,不是以农户为单位,而是按所占田亩面积或地价计算。因此圈地往往只凭一两户犬地主的意志决定。议会圈地法今已成为掠夺人民土地的工具,广大农民遭受到比革命前更为狂暴的剥夺。

圈地运动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离开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园。17世纪末,全国的自耕农还有

16─18万户,到18世纪末,自耕农作为一个阶级来说已经不存在了。被剥夺土地的农民或流亡到殖民地,或成为农场主的雇工,大部分流入城市成为工业劳动后备军,遭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大批不受土地束缚的“自由”劳动大军的涌现,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同对圈地运动消灭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仅劳动者所需的一切物品取之于市场,农场主也要在市场上购买消费品和农场需要的生产资料,从而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日益发展和扩大。

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英国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促进了地产的集中和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17世纪末,英国地主的地产平均面积是70英亩,1780年扩大到300英亩。1740─1788年,4万多个土地在100英亩以下的农场被消灭,300英亩以上土地的大农场数量增加。地主把掠夺来的土地改作大规模的农场,或把它租给农场主经营,收取地租。农场主雇佣农业工人耕作,利用大农场的优势,采用新的农业技术装备,改进耕作技术,采取科学的耕作方法和施肥方法。如用人工牧草和粮食作物的轮作制代替了休耕制;牛羊由放牧改为大规模的圈栏饲养;1701年开始使用的播种机,既节省种子,成活率也高。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向城市供应大量的粮食和原料,农场主获得了巨额利润。英国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和农业生产的技术革新,标志着英国农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工业革命的进行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17─18世纪大规模的殖民掠夺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英国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首先完成了对爱尔兰的血腥征服。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和殖民地,英国先后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7世纪中期,打败了巳趋衰落的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荷兰。此后,英国和法国成为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的主要对手。18世纪,英法两国展开了激烈的争霸战争。1701─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是英法两国争夺霸权的第一次大冲突。1740─174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英法又成敌手。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是英法争霸具有决定性的战争。一系列争霸战争的结果,新兴资产阶级统治的英国打败了封建大国法兰西。在地中海,它夺取了直布罗陀海峡,控制了大西洋通往地中海的航线;在北美,它夺取了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在印度,它排挤了法国的势力,取得了在印度的实际统治权。至此,英国取得了海上霸主地

位,建立了殖民地霸权。此后,英国资产阶级全力以赴地从事海外殖民事业,更加疯狂地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罪恶的奴隶贸易是英国殖民掠夺的重要手段,也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后,猎取和贩卖黑奴就成为殖民者发财致富的源泉。17世纪末,英国在西非冈比亚建立捕奴站,象猎捕野兽一样捕捉黑人。根据1713年的《乌特勒支条约》,英国取得了向西属拉丁美洲贩卖黑奴的权利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1771年,英国贩卖奴隶占用的海船达191艘。奴隶贩子从本国用船载上廉价的纺织品,玻璃制品、烟、酒、枪支,金属制品等运去北洲,用欺骗用暴力手段掠取奴隶,然后运往南印度群岛和北美,卖给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种植园主。再从那里运回英国工业所需要的棉花、烟草和糖等。这就是所谓的“三角贸易”。奴隶贸易的利润率高达100─300%,它不仅仅使奴隶贩子赚了钱,工业家、土地贵族、造船主等都从中得到了好处,1783─1793年,仅利物浦的贩奴船,从非洲装载到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达30万,贩奴商人获利达1,500多万英镑,利物浦是当时奴隶贸易的中心,它就是吸吮黑人的鲜血繁盛起来的,由一荒僻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了英国第二大港口城市。

对殖民地人民残酷地榨取和掠夺,使英殖民者获得惊人的则富和广阔的国外市场、英殖民者在西印度群岛的巴巴多斯、牙买加等地推行奴隶制度,经营巨大的甘蔗种植园,残酷地榨取不断从非洲运来的黑人奴隶的血汗。l789年以前,英国在西印度群岛每年收入达400万英镑。在印度,英殖民者通过洗劫国库、课征繁重的田赋、勒索土邦王公纳贡、独占食盐和鸦片贸易等手段,使印度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进英国。1757年,英军侵占印度的孟加拉邦后,仅抢劫国库财宝就多达6,000万英镑。英国殖民强盗头子克莱武一人就抢了23.4万英镑,到1760年回国时已有价值100万英镑的财产”。1757─1815年间,英国掠夺印度财富达10亿英镑之多。

随着殖民掠夺的加强和殖民地的不断扩大,英国的海外贸易迅速发展。1697年,英国的进口贸易额为334万英镑,出口额为339万英镑;到1767年,进口额增到1,200万英镑,出口额增至1,380万英镑。整个18世纪,英国对外贸易总额增加了6倍。伦敦成了世界贸易的中心。国债和税收制度也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途径。从17世纪下半半叶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连年进行对外战争。为筹集经费,政府向金融家和商业公司大举借债和增加捐税。1694年英格兰银行开始营业的第一笔生意,就是以8%的利率贷款120万英镑给政府,这是英国国债制度的开始。1771年英国国债为5,400万英镑,1782年增至2.3亿英镑。政府为了偿还国债和支付利息,不断增加税收。1688─1755年,英国捐税由181万英镑增加到668万英镑,其中消费税由62万镑增加到350万英镑。18世纪30年代,劳动人民收入的一半,以消费税的形式被政府搜刮而去,政府又以支付利息的形式塞进了资本家的腰包。资本家就是这样以向政府放债取息的方式,经过国家税收的渠道,吮吸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血汗,积聚了资本。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国债“象挥动魔杖一样,使不生产的货币具有了生殖力,这样就使它转化为资本。”

从上述可见,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国债和税收制度等作为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累资本,开辟国内外市场和提供工业原料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经济前提。(选自杜昆主编:《世界近代史》(上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图示: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辩证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二)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作为商品两个因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图示:劳动的二重性)

1.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这一过程,是人们以特定的劳动方式来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以适应自身的特定需要的过程。因此,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图片、图示:使用价值的源泉)

2.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图片、图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矛盾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图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马克思提出劳动二重性原理的重大贡献。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象征性图片:“枢纽工程”)

(三)商品的价值量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相应地,商品的价值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劳动的量通常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衡量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图示:商品的价值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字幕、马克思肖像)

它意味着形成价值量的主观的劳动力和客观的生产条件都必须具有正常的性质。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力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

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图示: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力及其体现、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相互关系)

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复杂程度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图片: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的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也就是说,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图示:二者量的比例关系)

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觉计算出来的,而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地实现的。

(四)价值形式与货币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那么,相应地,它就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和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指商品的自然形式,如商品的形状、式样、大小、颜色等,它可以通过商品体自身被直观地感觉到。(图示:使用价值表现方式)

商品的价值表现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从单个商品本身是看不出来的。一种商品只有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即与别的商品发生关系时,它的价值才能通过别的商品表现出来。(图示:价值表现方式)

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

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随着货币的产生,商品的交换由以物易物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图示:以物易物)

此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化成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它只代表商品的价值。这样就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图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一切商品只要转换成货币,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能得到解决,从而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所以,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在交换中商品不能转换成货币,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商品的价值也不能实现。因此,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能否转换为货币,对商品所有者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的过程,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而且说“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字幕:马克思语录、象征性图片:“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五)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在商品经济中,每一个商品生产者根据自己的利益决定投资方向和经营的规模,事先谁也难以确切知道各种商品的需求量及其变动,因而,社会生产和流通不可避免的处于自发状态。(象征性图片:“自由市场:农贸市场”)

那么是什么在调节和支配社会生产和流通以及各个部门、各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呢?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图示: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实行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法则和客观规律。价值规律既支配商品者的生产,又支配商品的流通;既包括价值的决定,又包括价值的实现。凡是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它必然客观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生产者之间要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即商品价格和价值相符合。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往往是不一致的。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商品的供求关系是经常变化的,往往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所以,商品价格总是不停地围绕着价值这个轴心上下波动。(图示: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的各部门之间的分配。通过供求变动和竞争,市场价格的波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大体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不过,价值规律的这种自发调节,是以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为代价的。(图片、图示: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的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并在竞争中获胜,就会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力求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结果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价值规律刺激生产力的发展,又常常是以一部分商品生产者破产,以社会劳动的一定程度的损失为代价的。(图片、图示: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在商品经济中,各个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是不同的。一些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者,由于劳动生产率高,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竞争力强,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会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一些生产条件差的生产者,劳动生产率低,商品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竞争力差,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不断亏损,甚至破产。价值规律的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推动力。但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两极分化。(图片、图示: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第二讲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本讲主要阐述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基本规律,阐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当代意义,为进一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提供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上字幕)

案例导入:

《煤究竟是“多了”还是“少了”》

请看下面一段对话,这是大危机期间美国芝加哥一对母子对话:

寒冬的芝加哥,滴水成冰。小学生查理放学回到家里。

儿子:妈妈,现在天气这样冷,你为什么不生火炉?

妈妈:家里没有煤。

儿子:为什么不去买呢?

妈妈:你爸爸现在失业,我们没钱买煤.

儿子: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

妈妈: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以上楷体字体上字幕)

看完这段对话,同学们不难发现:对煤矿老板来说,煤生产得太多了,对消费者来说则恰恰相反。是什么原因使得生产与消费的距离拉大而导致这种情形呢?

揭开秘密就必须弄清楚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一、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表明,任何时候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活动总要采取一定的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图示:基本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一)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在自然经济中,生产者从事生产活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和家庭成员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有时也会产生交换,但在整个经济中不起决定作用。(图示: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

自然经济是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一种封闭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形式存在于整个原始社会,是原始社会唯一的经济形式。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生产者从事生产活动的直接目的主要是为了自己和家庭以及奴隶主和封建主的消费,不是为了交换,自然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

(二)商品经济

1.商品经济的产生

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缝隙中,逐渐产生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一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式,即生产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图示: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正是因为有了社会分工,生产者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而他们对产品的需求又是多样的,于是就必须用自己生产出来的某种产品换取他人生产的其他种类的产品,以满足各自对多种消费的需要。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社会分工虽然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和前提,但仅仅存在社会分工,产品并不一定作为商品来生产,作为商品来交换。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归属不同的所有者。当生产出来的产品归属不同的所有者,以产品的不同所有者身份相互交换劳动时,他们的产品才表现为商品。2.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图示:商品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商品经济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自然经济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而商品经济只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处于简单商品经济的阶段。简单商品经济亦称小商品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在这一阶段,商品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通过交换满足自己的需要。市场规模狭小,市场发育不完善。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化大生产代替了分散的、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劳动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高,市场体系日臻完善,市场机制在配置社会资源中起着基础作用,商品经济进入高度发达的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

3.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从所有制关系上说,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

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超额利润或利润)。所有制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了现实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并表现了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在简单商品经济阶段,生产资料归小生产者所有;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所有权则是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将所有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就是所有权。从经济意义和法律意义上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区分,是马克思的理论贡献。(图示:所有制和所有权)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一方面由于存在广泛的社会分工,每个商品生产者所从事的只是某一种商品的生产,或者是某一环节的劳动,他们相互依存,需要彼此交换所生产的商品。这样,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独立地进行商品生产活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由自己说了算,并对决策后果承担责任。因此,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按照自己私人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图示: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两重性——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走向。

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商品是人们常见到的一种经济现象。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财富表现为一种惊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它的元素形式。(商品图片、市场)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图示:商品二因素)

1.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图片:作为商品的物的有用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字幕:马克思语录:“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

2.交换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它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因而作为商品又具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图示:交换价值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是由什么来决定的?或者说,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如何决定的?

对此,经济学说史上曾有过不同的看法,例如:斯密和萨伊提出“生产费用”论,萨伊的“效用价值”论,马尔萨斯的“供求决定价值”论,门格尔、维塞尔、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论,马歇尔的“均衡价值”论,熊彼特的“创新价值”论,托夫勒、耐斯比特的“知识价值”论、“信息价值”论等等。这些理论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人物图片、图示:上述经济学人物肖像及其观点)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是供求和效用,而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价值之间在质上是相同的,只有量上的差别,因而它们可以相互比较。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图示: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三者的关系)

三、深化对劳动创造价值的认识

(一)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劳动价值论从其形成到科学化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它形成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那里,但在马克思这里得到科学化和发展。

马克思肯定了古典经济学提出的劳动是创造财富和价值的源泉这一科学命题,并创造性地提出商品二因素理论。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分析出发,从交换价值引申出价值,并提出了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阐述的劳动二重性是对劳动价值学说的创造性发展。马克思区分了创造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从质的方面分析了价值实体,揭示了价值本质,抽象劳动形成价值。既然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因而商品和商品的交换,反映着价值和价值的交换,也就是劳动和劳动的交换。同时,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马克思阐明了在商品生产中,具体劳动在创造使用价值的同时,起着转移原有价值的作用。只有抽象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从而解决了价值形成问题。

劳动价值论既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和枢纽,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马克思才得以建立科学的资本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以上涂黄色这一部分可以少讲或不讲)

自从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发表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期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其主要表现是:

(1)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向其他领域延伸。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经过上升后,比重逐渐减少,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如金融业、教育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高科技产业,如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工程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等。另一方面,大量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近年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高达70%左右。总之,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导致劳动向其他领域转移和延伸,生产劳动的领域,不仅仅局限在物质生产领域,而且延伸到服务领域和精神文化领域。(图片、图示:产业结构的变化)

(2)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细化、专业化。一是劳动分化,从而使劳动过程的管理、协调、监督、技术开发等许多职能从直接劳动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职业;二是劳动过程的环节增多,链条拉长,从而使生产商品的劳动很难在同一个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完成;三是使劳动过程成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种相对独立的劳动职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同一个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从而使劳动的综合性或整体性大大增强。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当年所说的“总体工人”、“协作劳动”等概念,就有了更丰富、更普遍、更具体的内容。(图片、图示:社会分工细化、专业化)

(3)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的创造性、智能化大大加强,劳动正由以体力劳动为主向以脑力劳动为主转变。

其一,科技创新劳动渗透到各种具体劳动以及劳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劳动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如机器人、电脑控制操作等,被广泛应用到劳动过程之中。(相关图片、图示)

其二,脑力劳动的主导作用日益突现。在现代社会总劳动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构比例发生了根本变化,在三大产业中,体力劳动的主导地位正在或已经被科技创新劳动、科学管理劳动、信息劳动、精神文化劳动等所取代。劳动正在从以体能、技能为主逐步向以智能为主转变。(相关图片、图示、图表)

其三,活劳动推动的物化劳动不断增加,集中体现在人均使用的资本量呈倍加的增长趋势。(相关图片、图示、图表)

其四,劳动的知识含量特别是科技含量不断增大,现代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并逐渐转向终身教育。在经济活动中,越来越要求劳动者具有高知识积累、高水平专业技术和熟练的操作能力。(相关图片、图示、图表)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劳动领域的扩展,劳动形态的变化,劳动过程的整体性增强,以及与此相伴随的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要求我们深化对劳动和生产性劳动的认识。

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字幕:马克思语录)

这一经典定义揭示了劳动最基本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扩展,劳动既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它创造新的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生产劳动,它创造精神文化产品,还包括社会服务性劳动,它既为生产服务,又为生活服务。总之,在今天,创造价值的劳动无论从形式上看,还是从内容上看,比以前丰富得多。

价值创造的意义在于说明活劳动是价值的本源,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尽管当代劳动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然没有改变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的原理。(图示:几对矛盾关系:物化劳动与活劳动、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价值与财富——归结为一个问题: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今天仍然是这样。)

因为:[图示:以下(1)——(4)条,只要一个总图示就够了,不必按条分解!](1)价值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

活劳动是人在劳动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消费,是创造价值的活的源泉。在当代,不论劳动领域的拓展、劳动形态的变化,还是脑力劳动比重的增加,都没有改变这一实质。价值实体中除了活劳动的凝结以外,仍然不包含其它任何物质的因素。

(2)只有同质的东西才能进行量的比较。

尽管具体劳动是千差万别的,使用价值的性质也各不相同,两种商品之所以在量上可以互相比较,是由于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共同的东西,即都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这是决定商品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具体劳动时间 D抽象劳动时间 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是() A供求规律 B价值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3、马克思称“商品的惊险的跳跃”指的是() A商品转换为货币 B货币转换为商品 C使用价值转换为价值 D价值转换为使用价值4、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生产私有化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商品的二因素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B价格和价值 C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D价值和交换价值 7、商品的最本质的属性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 8、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 A使用价值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C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9、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 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 10、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1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12、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13、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4、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文学、艺术和宗教 B.道德、伦理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哲学、历史 15、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B、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 C.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 D.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 1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 C.平均利润规律 D.竞争规律

2016马原答案第四章

习题题目总数:21答题正确:20答题错误:1待回答:0锁定:1 ?习题1(单选题)答题正确 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o使用价值 o价格 o交换价值 o价值 ?习题2(单选题)答题正确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o创造新价值 o创造必要价值 o创造使用价值 o创造剩余价值 ?习题3(单选题)答题正确 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o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o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o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o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习题4(单选题)答题正确

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o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o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o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o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习题5(单选题)答题正确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o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o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o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o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习题6(单选题)答题正确 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o剩余劳动 o商品的生产形式 o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o具体劳动 ?习题7(单选题)答题正确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o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o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o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o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习题8(单选题)答题正确 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o劳动二重性学说 o平均利润学说 o资本有机构成学 o剩余价值学说 ?习题9(单选题)答题正确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o它具有计量单位 o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o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o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习题10(单选题)答题正确 商品生产者十分重视产品质量,这是因为() o产品质量决定其经济效益 o质量好的产品都能获得额外的收益 o产品质量决定其产品价值大小 o质量好的产品有利于顺利实现其价值 ?习题11(单选题)答题正确

Unit 4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Unit 4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社会分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 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二因素是指价值和使用价值 3.劳动二重性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4.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货币的职能: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 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6.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 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 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 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 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7.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8.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9.价值规律在私有制经济中的作用: (1)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这种必然

性越是得到贯彻和实现,越是表明价值规律在有效地发 生作用,也就意味着商品经济得到正常顺利地发展 (2)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三方面作用: A.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 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按比 例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得 到实现的 B.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商 品生产者所产生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只要低于社会价值,他即使 按照其低于社会价值的个别价值出售商品,即低价竞售,也能 获得正常收益,因为他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所以,商 品生产者为了降低其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以获取更多的经济 利益和在竞争中取胜,便力求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改进工作 方法,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 C.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个别商品生产者生 产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存在很大差别。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 产者,劳动生产力较高,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在 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而有可能会发财致富。而那些生产条 件差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其商品的个别价值高 于社会价值,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可能亏本,甚至破 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引起商品 生产者的贫富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在私有制商品经 济中,是经常发生的,屡见不鲜。 10.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包括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商业的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于1867年9月在汉堡出版,其影响力历经150年风雨而不衰,至今对我们分析、理解现实经济问题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十分丰富,其中“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理论是()。 A.价值规律理论 B.商品二因素理论 C.劳动二重性理论 D.剩余价值理论 2、在马克思看来,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都是由 A.金银构成的 B.价值构成的 C.货币构成的 D.使用价值构成的 3、“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 A.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4、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5、马克思指出“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这说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的二重性是指()。 A.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6、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 B.商品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的 7、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的经济行为。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 A.两种不同的商品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2010年真题)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2、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平等”的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 ) (2010年真题) A.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B.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既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C.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D.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 【答案】ACD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本主义法律的实质是将这种不平等合法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3、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是考察经济生活运行的重要指标,假设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4万亿元,流通需要量为3亿元,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009年真题) A.4.2亿元 B. 3.5亿元 C. 3.3亿元 D. 2.4亿元 【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题干中给出商品价格总额24万亿,货币量为3亿元,所以可求出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8次/年。根据题干,今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4+24×10%=26.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流通中的货币量为26.4/8=3.3次。所以,正确答案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专题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原因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梳理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途径: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如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2)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如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 (3)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如俄国1861年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 2.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几个阶段 (1)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①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③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①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 ②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③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 3.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特点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①革命的手段都采用暴力的形式。 ②革命的过程曲折复杂。 ③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一切反封建统治的阶级、阶层结成了联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改革的特点:多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与旧势力达成妥协。 4.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 (1)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约,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英国首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美国:《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 (3)法国:《人权宣言》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4)对于这些法律文献,不仅要掌握其基本内容,而且一方面要理解其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作用,有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理论旗帜,有的对资产阶级革命起了直接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还要理解其对未来新国家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结构的构建作用,开启了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 5.资本主义的发展: (1)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其启示(见下表) 时期表现(特点) 主要原因启示20世纪五 六十年代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①美国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有利地位,大力开拓市场,赚取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基本知识点1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基本知识点 一、资本主义的形成 资本主久产生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资本积累: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后果:一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二是说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是部掠夺史。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及商品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者)与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社会属性)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统一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和抽象劳动(生产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的关系: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坐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后果: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一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四、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含义: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基本生活来源,除了自身的劳动力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A、B、D、E)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社会分工的存在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E、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是(A、E)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 C、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C、D) A、简单劳动 B、复杂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E.社会劳动 4、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体现在(A、B、C、D) A、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 B、它在价值决定上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C、劳动力商品在消费过程中会创造剩余价值 D、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E、它的价值是使用价值的源泉 5、商品的价值量 (A、B、C、D) A、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C、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E、与劳动时间无关 6、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有 (A、B、C、D、E)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7、把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叫做不变资本,是由于它在生产过程中 (A、B) A、价值量不发生增殖 B、价值量只发生转移 C、不转移价值

D、不被消费 E、不改变物质形态 8、可变资本是 (A、C) A、以劳动力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 B、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转移的资本 C、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 D、实物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不变的那部分资本 E、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9、剩余价值率是(A、D、E)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之比 C、剩余价值与全部资本之比 D、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 E、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 1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依靠(B、C)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D、延长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E、提高劳动强度获得的 11、超额剩余价值(A、D) A、是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B、是商品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C、就是相对剩余价值 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会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E、超额剩余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12、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无人工厂”现象,那么(B、C、D) A、自动化的机器已经取代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 B、“无人工厂”在本质上是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 C、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为先进了 D、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E、科技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13、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E) A、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 B、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下降是一般趋势 C、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 D、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 E、资本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14、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指在c:v中(A、B) A、c的比重不断上升 B、v的比重不断下降 C、c和v按相同比例上升 D、c和v按相同的比例下降 E、v的比重不断上升

马原第四章(自己总结的)

第四章 4-1 1.社会制度的改变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时间:14世纪末—15世纪初 2)地点: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 3)途径: a)从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 b)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换而来 4)资本主义萌芽的形式(两种,对应上面两种途径):课本P139—140 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1)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能够实现要求商品更大规模生产,满足世界市场扩大的需要)。 2)利用暴力手段进行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3)资本原始积累定义: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 的过程。P141 4)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间:西欧:15世纪后30年——16世纪高潮——19世纪初结束 5)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途径:P141-142 a)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 b)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P142 劳动价值论 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1)自然经济:P143 2)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6.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的定义: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两个因素,是两者的矛盾统一体。 2)二因素: a)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应的是人 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适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b)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

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练习题(2017)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是( A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矛盾 D.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 B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是 ( C ) A.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B.资本积累 C.资本的原始积累 D.资本主义再生产 4.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A )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D.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 5.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 C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垄断 D.滞胀 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 D ) A.垄断完全排除竞争B.只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C.只有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D.垄断和竞争并存,并凌驾于竞争之上 7.垄断时期的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 A ) A.竞争目的不同 B.竞争手段没有变化 C.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 D.竞争范围相同 8.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 C ) A.竞争目的相同B.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 C.竞争范围扩展D.竞争手段没有变化 9.垄断资本在经济和政治上进行统治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 B ) A.制定垄断价格 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C.掌握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 D.协调垄断组织之间的矛盾 10.垄断利润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 B )

专题五: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个专题测验参考 专题五: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计66分) 1.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2.使用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3.凡是商品都有价值,商品价值量是根据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个别劳动时间(×)。 5.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无论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有独立的自主权,这说明生产者生产商品的劳动就有社会劳动的性质(×)。 6.生产资料归不同的所有者占有决定了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 7.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是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拜物教,称之为商品拜物教(√)。8.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商品生产者彼此独立经营,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者对他的私人劳动能否得到社会承认,是没有把握的(√)。 9.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和掠夺货币财富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主要途径(√)。 10.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使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11.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各种形式体力的总和(×)。 12.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这就是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 13.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家获取利润最基本的方法(×)。 14.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被称为相对剩余价值(√)。 15.某资本家投资1000万元,获得50万元的利润后,将所有利润用于各种消费,从而把再生产出来的1000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再生产,这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 16.资本家把所赚取的利润的一部分用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现了扩大再生产,从而能够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这就是资本积累(√)。 17.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具有周期性(√)。 19.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专政,是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民主,具有虚伪性(√)。 2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资本主义民主的局限性将最终被克服(×)。

马克思主义原理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练习题 单选题 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C) A.经济生活混乱 B.生产不足 C.生产相对过剩 D.生产绝对过剩 2.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B)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一个表现是(A) A.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C) A.经济生活混乱 B.生产不足 C.生产相对过剩 D.生产绝对过剩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的一个表现是(B)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008年发生的经济危机起源于(A)A.次贷危机 B.食品危机C.金融危机 D.货币危机 3.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的前提条件是(C) A.不等价交换 B.劳动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 4.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基本规律是(A)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5. 劳动者要获得更多的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B)。 A.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略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D)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8.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抽象劳动的作用是(C)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9.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B) A.以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以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以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10.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D)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 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C.具体劳动是简单劳动,抽象劳动是复杂劳动 D.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11. 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D)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生产的目的是获得使用价值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的 15.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的,因此(A) A.两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 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 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简史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简史?学习心得 所谓经济史,就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演变过程的一门学科。学习本 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对近现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基本状况有一个大致了解。因为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时代的重任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本身素质,加深对经济理论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我们了解世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本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帮助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总结古今中外经济发展的规律,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下是我学习本课程的一点心得体会,不当之处,望老师批评指正。 一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资产阶级残酷剥削本国劳动人民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血腥历史。 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是以资本的原始积累为基础的。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大地主、资产阶级用暴力强使直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从而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另一方面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它不同于一般的资本积累,一般的资本积累是通过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产生的。而资本的原始积累,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依靠野蛮的暴力实现的。 在英国,地主贵族和资产阶级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对羊毛、谷物日益增长的需要,连续三个世纪用暴力和欺诈的手段圈占农民的公有地和份地,把它变成大牧场、大农场,使农民成批成批背井离乡,国家颁布了各种血腥的法律,用鞭打、监禁、以至用死刑,禁止农民流浪,强迫他们成为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者。从而造成了一个羊吃人的时代。 西班牙人在对美洲进行殖民掠夺时,成批地屠杀印第安人,使用罪恶的手段勒索、抢劫金银财宝,迫使印第安人从事奴隶劳动,为他们垦殖种植园,开采金银矿。在西班牙殖民者的虐杀、奴役下,海地、古巴各岛上的印第安人, 在几十年间即被消灭殆尽。 1

马原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 社会分工 B 机器的出现 C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D 货币的使用 2.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 A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B 价值规律的根本要求 C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D 价值规律的社会作用 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A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 C 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 D 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 4.某个资本主义企业采取了比同行业其他企业更先进的技术而多得的剩余价值是()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 C 超额剩余价值 D 转移剩余价值 5.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A 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B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C 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技术构成 D 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技术构成 6.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 D 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 7.资本积聚() A 是通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 B 是通过把分散的单个资本合并为大资本实现的 C 会受到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D 会导致社会资本总额的增加 8.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 A 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 B 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 C 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D 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9.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查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 B 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问题 C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 D 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 10.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A 购买阶段 B 生产阶段 C 销售阶段 D 流通阶段 11.资本周转速度() A 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C 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D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12.产业资本划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A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 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 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 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13.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 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C 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D 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4.产业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A 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B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 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D 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15.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是() A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B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C 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二、多项选择题 1.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 A 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 B 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来源 C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 劳动力具有价值 2. 雇佣劳动者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卖给资本家() A 放弃了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案例分析 案例1:“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在15世纪以前,英国的生产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纺织业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个不起眼的行业。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引起了商路和商业中心的大转移,原来贸易发达的地中海区域逐渐冷落,欧洲大西洋沿岸熙熙攘攘,成为新兴的国际贸易中心,从而刺激了这一地区的工业发展和资本繁殖。在多佛尔海峡两岸,英国和佛兰得尔的毛纺织业与呢绒业空前兴旺。毛纺织业的迅猛发展,使得羊毛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英国本来是一个传统的养羊大国,这时除了满足国内的需要外,还要满足国外的羊毛需要。因此,养羊业与农业相比,就变得越来越有利可图。这时,一些有钱的贵族开始投资养羊业。 养羊需要大片的土地。贵族们纷纷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甚至把他们的房屋拆除,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一时间,在英国到处可以看到被木栅栏、篱笆、沟渠和围墙分成一块块的草地,被赶出家园的农民,则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就是圈地运动。 托马斯·莫尔身处英国“圈地运动”高潮时期,曾经亲眼目睹了“圈地运动”带给农民的灾难。他在自己的名著《乌托邦》的书中写道:“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成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城市要蹂躏完啦。” 圈地运动首先是从剥夺农民的公共用地开始的。在英国,虽然土地早已有主,但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这些公共用地则没有固定的主人。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首先在这里扩大羊群,强行占有这些公共用地。当这些土地无法满足贵族们日益扩大的羊群需要时,他们又开始采用各种方法,把那些世代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出家园,甚至把整个村庄和附近的土地都圈起来,变成养羊的牧场。 曾经有一群农民在向国王控诉一个叫约翰·波米尔的领主的上诉书中写道:“首先,这个约翰·波米尔是个极有势力的人,自从他领有这个庄园,就用勒索强暴的方式占夺了上述您的苦难臣民的牧场,近来还用篱笆围了牧场连同其他土地,将之归人自己的利益范围之内。其次,波米尔还强迫您的一些苦难臣民按照他的意愿接受其他地方的土地作为交换,那是比较坏的土地,土质和面积都不能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专题

专题一英国 (一)思想近代化:代表:莎士比亚; (二)政治近代化: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开始时间及标志:1640年,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召开 高潮: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克伦威尔任护国主 低谷:封建王朝复辟 结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巩固: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影响:①英国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②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③为日后进行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三)经济近代化: 1、早期的殖民扩张: 2、工业革命的完成: 时间:18世纪60年代——1840年 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代表及发明:瓦特改进“蒸汽机”——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标志性发明);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完成标志: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影响: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③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④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成为世界霸主。 (四)一战前后的英国: 1、一战前: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产量被美、德相继赶上和超过,退居第三位,丧失在世 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③英、德为争夺殖民地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对殖民地的争夺) ④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成立三国协约军事集团。 2、一战期间: 打败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取得一战胜利。 3、一战后: ①1919—1922年,参加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参与对世界的重新瓜分,与法、美、日 等大国共同确立了新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战后,英国实力被严重削弱、但综合国力仍居世界第一位,控制着国际联盟。(五)二战前后的英国: 1、二战前:外交上,执行绥靖政策。 2、二战期间: ①1939年9月,对德宣战,却未对德军发动进攻; ②1940年5月,德国对英发动大规模空袭,不列颠之战爆发; ③1942年初,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成为反法西斯联盟重要成员; ④1944年6 月,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马克思运用了唯物史观不仅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更为重要的是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资本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社会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这对我们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的过程,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与发达商品经济俩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力为基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后发达形态。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财富表现为一种惊人的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它的元素形式。因此,剖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就自然成为揭示资本之一本质的出发点。 首先,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大概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社会资本主义的观点这四个观点。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战后,银行信用体系膨胀,金融组织不再仅有商业银行,而且还有大量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金融资本与工商资本进一步融合,形成更为庞大的金融资本,扩大和加深了金融资本的统治。股份公司进一步发展,

吸收的社会资本更多,企业组织管理更加严密,垄断资本可以用更少的股份控制整个公司,进而垄断市场,榨取更多的利润。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新型公司异军突起。公司兼并之风此起彼伏,资本日益集中和垄断,跨部门跨行业的超级企业集团和巨型跨国公司联翩涌现。从某个方面来看,企业组织形式的这些变化,增强了垄断资本抵御风险、增殖自身的能力。 另外,实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属性,也是资本主义的根本所在。失去了私有制度的支撑,资本主义的根基就会发生动摇,资本主义的大厦就会倾倒。因而,资产阶级从来就视私有制度为生命,视私有制为一切。然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命运是不以资本家阶级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的存在以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为前提条件。恩格斯指出:“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适应的新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制社会的最高形态,生产社会化是其最基本特征,但是,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制形式在性质上是不能相容的。生产力的社会化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和社会生产的计划性、有序性与之相适应。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产阶级的本性所决定,在生产力已经社会化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仍然是单一的纯粹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便使社会化的生产力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制度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并导致了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加深和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爆发。社会化生产力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提出了最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 难点 1、劳动价值理论。 2、剩余价值理论。 [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教学,互动研讨式教学 [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6学时,讨论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资本主义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小生产者两极分化的产物。它从一开始就以货币和生产资料的集聚为前提,它能够把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结起来组织社会化的生产过程,从而成功地把个人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的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 其途径有:第一,小商品经济分化而来;第二,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不是起源于把奴隶和农奴直接转化为雇佣工人,而是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即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 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暴力手段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所谓原始积累是指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少数人手中的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利用暴力手段掠夺农民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案例)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随着资本积累进程的发展,资本关系从根本上改造了社会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并使其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资本所创造的这种社会化的生产力,推动着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成为资本关系自我扬弃的强大动力。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