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联合作战能力的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研究

基于联合作战能力的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研究
基于联合作战能力的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研究

武器装备科研管理办法

1.目的 为加强对本所武器装备研发过程的有效控制,保证武器装备研发质量,满足军队客户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所武器装备研发项目,包括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以往产品的升级改造研究、委托开发项目等涉及军队客户的所有项目。 3.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办法引用以下主要文件: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第582号2010年11月1日)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解放军总装备部第13号令)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现场审查规则(科工管[2010]1232号)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现场审查评定标准与评分指南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监督检查工作规则 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所质量体系文件等有关文件 4.职责 a)研发部门是研发项目的主要承担者,全面负责项目研发任务,保证项目按进度和指标要求完成。 b)科技产业部负责研发项目的立项审查、过程管理、检查验收,确定和下发项目经费和项目代号。

c)质管办负责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参与项目的阶段性检查和验收。 d)财务部负责研发项目的经费管理、开支检查和项目预决算,参与项目的阶段性检查和验收。 e)新业务拓展部负责研发项目的合同管理和客户服务,重点做好合同分析、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做好客户接洽和商务,负责协调合同履行和催款。 f)所保密管理办公室负责武器装备研发的保密工作。 5.程序 5.1 项目立项 5.1.1 项目来源 a)直接与军队单位签订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合同。 b)直接与军队单位签订的产品升级改造开发合同。 c)直接与军队单位签订的新技术项目研究软课题。 d)参与军队的重大课题研究项目。 e)与第三方签订的军队项目合同。 f)服务于军队单位的各种委托开发合同。 5.1.2项目审批 a)武器装备科研项目合同正式签订之前由所新业务拓展部负责组织合同评审,重点对合同研发目标、产品质量要求、交付时限和本所的研发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合同评审输出评审意见,明确提出完成合同的优势和风险,并给出是否承接合同的意见。合同分析输出的结论作为正式签订研发合同和所内立项的依据。

论武器装备体系的配套建设

2007年6月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Jun.2007 第21卷第2期M ilitary Operati ons Research and Syste m s Engineering Vol.21No.2 论武器装备体系的配套建设 袁良斌,孙琰,张卓 (军械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3) 摘 要:科学优化武器装备体系,加强装备配套建设,是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前提。武器装备的体系配套建设,是一项涉及武器装备需求论证、体系优化、研制生产以及装备调配、管理、训练、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武器装备;体系优化;配套建设 中图分类号:E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211(2007)02-0074-04 20世纪80年代后期,针对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许多武器装备论证专家强调用大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武器装备建设问题,提出了武器装备体系的概念。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一方要想获胜,不但要有“杀手锏”武器,更要有体系配套的武器装备作支撑,科学配套的武器装备体系可以使武器效能倍增。装备体系配套是指装备体系结构合理、组织健全、系统完整、功能完备、层次均衡、协调紧密,涉及到装备技术层、武器系统层、装备体系层、作战能力层和保障能力层,关系着部队战斗力的形成、保持和提高,关系着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和国防资源利用效率,是一项涉及武器装备需求论证、体系优化、研制生产以及装备调配、管理、训练、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在战争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适应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探索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武器装备作战需求,开发适用于信息化战争的高新技术,加速武器装备体系配套建设,逐步实现武器装备信息化,是我军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方向。 1 加强武器装备体系配套建设的必要性 1.1 加强装备体系配套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军队信息化建设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关键。目前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虽然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军队武器装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加速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军的当务之急。武器装备机械化阶段的体系健全、配套完善恰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基础。众所周知,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以C4I SR系统为核心、以信息化、智能化和一体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而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建设需要对现有的武器系统进行全面改造或改进,使其具备通用性、联动性、组合性,从而提高所有武器装备和作战系统的整体效能。武器装备的配套建设是解决装备体系结构优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利用信息技术对整个军事系统进行改造的必由之路。 1.2 加强装备体系配套建设是信息战体系对抗的必然要求 根据美军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分析,装备体系配套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武器装备形成整体作战能力的关键所在。为了使军队实现整体作战能力,美军在以军事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军事需求为依据,改革武器装备的研发体制,从论证到生产,充分考虑武器装备适应信息化作战的体系化特征,大力加强体 收稿日期:2007-01-22 作者简介:袁良斌(1965-),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军事装备学.

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框架研究

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框架研究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 能力、全域作战能力”。本文首先给出了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的定义并分析了其组成;然后确定了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的评估指标并给出评估的基本流程。 关键词: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系统动力学 1 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 全域作战能力”。为适应未来战争“零伤亡”的要求,武器智能化、无人化成为一个重要趋势[1]。军事智能化是传统军事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有效提高信息化战争形态的重要技术。通过智能化方式对信息化、机械化装备进行控制,激发最大的作战效能[2]。未来的战场,先 进的智能化武器及手段会拥有更强的战斗力和更多的主动权。 2 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 2.1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的定义 智能化武器指不需要人工操作及控制,并且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实现武器装备智能化,实 现自主侦察、识别、搜索、瞄准并且攻击目标。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体系与武器装备体系 的对抗已成为主要的对抗方式。智能化武器在作战中也要成体系应用才能更好实现战斗力。 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是指由各种智能化武器系统、智能化保障装备系统等构成,各系统在智 能化指挥控制的协调下,实现智能化作战的武器装备体系。 2.2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的组成 从当前的研究来看,军事智能化的应用领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智能化武器;2,智能 化装勤保障;3,智能化指挥决策;4,智能化作战方式[2][3][4]。 图-1 智能化武器装备体系结构图 智能化作战形态下,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是核心。作战环境和对抗双方的态势瞬息万变,影 响因素众多,灵活准确高效的指挥控制系统是制胜的关键。指挥控制系统需具备自适应能力,根据战场态势“随机应变”。实现了智能化指挥控制,能更好保证联合一体化作战指挥控制, 使得整体作战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实时态势数据库,存储从态势感知系统获得的敌、我、友各方的军事实力、部署、作战计划 及士气等各种情报,以及气象、地理、水文资料等等。保证数据库中各种数据的一致性和实 时性。 态势分析与显示部分,具备对战场海量情报自主分析判断、自主融合的能力,具备辅助指挥 员及其指挥机关进行智能化决策、计划、协调的能力。 规则库通过总结经验不断扩充和更新;专家系统则实时地根据数据库中的各种情报资料,运 用存放在规则库中的各种知识和规则,进行判断、推理、评价和决策。还可以针对不同作战 方向、不同作战对象、不同作战任务,建立相对应的作战预案库。 与一般态势感知系统相比,智能化态势感知系统提供的战场信息更具针对性、参考性、时效性;同时,应注重与海、空、天、网、电诸军兵种的智能化战场态势感知系统的实时共享与 融合。

武器装备需求生成机制

美军武器装备需求生成机制改革 程享明 王 磊 武器装备需求是武器装备发展的源头,科学的武器装备需求生成机制是科学谋划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美军现代意义上的装备需求生成机制是二战以来在联合作战的推动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1986年,美军设立以参联会副主席牵头的“联合需求监督委员会”,专门负责“需求生成系统”的管理。这种“以三军为主导的需求生成系统”在一体化联合作战条件下逐步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国防部顶层指导不力,三军各自为政,各军种装备之间重复建设,武器装备之间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性差等,不能满足信息时代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需要。为解决上述问题,美军于2003年7月开始对需求生成机制进行重大改革,重点是以“联合能力集成与开发系统”(JCIDS)代替原来的“需求生成系统”。目前,改革仍在进行中,但已初见成效。 一、指导思想从“基于威胁”转变为“基于能力”,加强国防部顶层战略对需求生成的指导 “9·11”事件后,美军认识到21世纪美国所面临的安全挑战发生了巨大变化,“冷战”时期面临的固定和可以预见的威胁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复杂和不可预见的威胁。因此,美军提出了“基于能力”的国防战略,不再强调谁是敌人、战争会在哪里打响,而是注重敌人可能以什么手段和方式作战,要求美军具备制止和挫败敌人以各种手段达成目的的能力。在此战略指导下,装备建设出发点也随即由“基于威胁”向“基于能力”转变。美军装备需求生成机制重大改革的实质与核心就是将“基于能力”的思想融入需求生成的全过程。 美军着重从顶层战略入手,保证其顶层战略充分体现“基于能力”的思想。科学的顶层战略是美军装备需求生成工作科学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美军的顶层战略包括《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国家军事战略》等,在此基础上,由参联会制定《作战概念》和《一体化体系结构》,指导各军种需求文件的编制。上述文件中,《国家安全战略》由美国总统及其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每四年更新一次,其余文件依据《国家安全战略》拟制,并定期更新。此外,美国国防部每四年发布《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对美军军队建设的整体情况,尤其是顶层战略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并对《国防战略》、《国家军事战略》等顶层文件提出修订的建议。《作战概念》和《一体化体系结构》由参联会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 美军“联合能力集成与开发系统”根据《作战概念》、《一体化体系结构》等顶层文件,由联合需求监督委员会和8个功能能力委员会从“基于能力”的角度统筹谋划装备建设的需求,改变了以往由各军种根据作战任务确定装备需求的做法,克服了美军需求管理中任务导向性过强、长远谋划不足的缺点,需求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

武器装备质量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节选

武器装备质量责任追究实施细则 (节选) 第三条【基本要求】装备质量责任的追究工作,应当严格按照条令条例、相关法规和规定的程序要求组织实施,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查处过程要遵守国家、军队的法律和条令,保守国家和军队的秘密。 第四条【终身追责原则】装备在全寿命期间出现责任质量问题,应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不受责任人岗位变化的限制。 第五条【装备质量事故等级】装备质量事故等级,按照人员伤亡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大小以及装备损坏程度和影响,分为一等事故、二等事故、三等事故。 造成人员死亡的,或重伤3人(含)以上的,或装备损毁且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含)以上的,为一等事故;重伤3人(不含)以下、无人员死亡的,或装备损毁且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含)至3000万元(不含)的,为二等事故;无人员死亡,装备损毁且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至1000万元(不含)的,为三等事故。 第六条【装备质量问题分类】装备质量问题按偏离规定要求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损失的大小通常分为三类,即一般质量问题、严重质量问题、重大质量问题。一般质量问题是指对装备的使用性能有轻微的影响或造成一般损失的事件;严重质量问题是指超出一般质量问题,导致或可能导致装备严重降低使用性能或造成严重损失的事件;重大质量问题是指超出严重质量问题,危及人身安全、导致或可能导致装备丧失主要功能或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

第七条【质量责任单位】质量责任单位一般分为主要责任单位和次要责任单位。主要责任单位是对装备质量事故或问题形成起着直接、关键、决定作用的单位;次要责任单位是指对装备质量事故或问题形成间接、辅助、促进作用的单位。 第八条【质量责任人】质量责任人一般分为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和管理责任人。直接责任人指直接导致装备发生质量事故或问题的人员;间接责任人是指对装备质量事故或问题负有辅助作用的人员;管理责任人是指对装备质量事故或问题负有管理职责的有关领导。 第九条【论证单位及人员责任】出现质量事故或严重质量问题的装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追究论证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一)违反装备论证工作程序,弄虚作假的; (二)在战术技术指标或方案论证时,违反规定,人为放宽对使用条件、环境等因素的要求,致使论证存在严重缺陷, 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在战术技术指标论证中擅自降低要求,致使存在严重问题或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科研项目通过鉴定的。 第十条【研制单位及人员责任】出现质量事故或严重质量问题的装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追究科研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一)装备在研制中弄虚作假,隐瞒重大设计缺陷和质量、安全隐患; (二)在科研试验中出现过严重质量问题,通过再定型或鉴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知识竞赛 一、选择题 1.《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自B起施行。 A、2011年1月1日 B、2010年11月1日 C、2010年9月30日 2.《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共七章,六十一条,包括总则,A,研制、生产与试验质量管理,,质量监督,法律责任,附则等章节。 A、论证质量管理维修质量管理 B、合同质量管理维修质量管理 C、合同质量管理使用质量管理 3.《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所称武器装备,是指实施和保障军事行动的武器、B和军事技术器材。 A、装备 B、武器系统 C、武器技术装备 4.武器装备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武器装备C过程实施控制和监督,保证武器装备性能满足规定或者预期要求。 A、研制、生产、试验 B、使用和维修 C、质量特性的形成、保持和恢复等 5.武器装备论证质量管理的任务是保证论证科学、合理、可行,论证结果满足C。 A、各军兵种需求 B、承制单位的能力 C、作战任务需求 6.B组织武器装备的论证,并对武器装备论证质量负责。 A、论证单位 B、军队有关装备部门 C、承研单位 7.B应当制定并执行论证工作程序和规范,实施论证过程的质量管理。 A、各军兵种武器装备管理部门 B、武器装备论证单位 C、承研承制单位 8.武器装备论证单位应当根据论证任务需求,统筹考虑武器装备性能、研制进度和费用,提出相互协调的武器装备性能的定性定量要求、C和保障要求。 A、功能要求 B、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和安全性等要求 C、质量保证要求 9.武器装备研制总体方案应当优先选用B。

A、新技术 B、成熟技术 C、关键技术 10.武器装备论证单位应当对论证结果进行A,提出降低或者控制风险的措施。 A、风险分析 B、综合评价 C、试验或验证 11.军队有关装备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组织C对武器装备论证结果进行评审。 A、作战、训练、运输等部门 B、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试验、使用、维修等单位 C、A和B 12.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质量管理的任务是C。 A、在最短时间内交付装备 B、以最低成本交付装备 C、保证武器装备质量符合研制总要求和合同要求 13.订立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合同应当明确规定武器装备的C、、依据的标准、验收准则和方法以及合同双方的质量责任。 A、功能指标性能指标 B、性能指标监督检查要求 C、性能指标质量保证要求 14.对可能影响武器装备性能和合同要求的技术状态的更改,应当充分论证和验证,并经B 批准。 A、主管领导 B、原审批部门 C、武器装备论证单位 15.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位应当严格执行设计评审、C和产品质量评审制度。 A、出厂验收 B、转阶段评审 C、工艺评审 16.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位应当对关键件、BC进行首件鉴定。 A、新产品 B、关键工序 C、重要件 17.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试验单位应当建立故障的C,及时报告产品发生的故障,分析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防止故障再现。 A、报告制度 B、分析制度 C、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 18.军事代表应当按照合同和验收技术要求对交付的C进行检验、验收。 A、武器装备及其配套的设备、备件和技术资料 B、武器装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