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六章 地质年代

7第六章 地质年代
7第六章 地质年代

第六章地质年代

正如论述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可以社会发展的主要事件,(如不同朝代,不同的社会阶段作为时间的概念。类似于社会年代,对整个地球发展演化的历史,对地质历史,对地质历史中发生的地质事件的论述、记述、研究也需要一套相应的地质年代。

相对年代的确定就是要判断一些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关系。这些地质事件保留在地质历史留下的物质纪录中。可根据几个基本原则来判断,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及切割穿插定律。

一、地层层序律 Law of superposition

1.岩层——层状岩石。(包括沉岩、层状变质岩、层状火山岩)。

2.地层Stratum——在一定地质时期内所形成的层状岩石。

地层=岩层+时间(年代)

3.地层层序律——原始产出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层序规律。

(地层形成时是水平或近于水平的,先形成的位于下部,后形成

的位于其上部)注意:原始产出的下老上新,并非现在野外见到

的地层都是下老上新,其中又有后期地壳运的改造。

对于后期地壳运动使地层变动(倾斜、倒转)的地层层序可用沉积构造中的层面构造(波痕、泥裂、有痕等)作为“示底构造”恢复顶底后,判断先后顺序。

二、生物层序律

地质历史中生物在地层中留下纪录,这就是化石。

化石——埋藏在岩层中的地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或遗迹,(硬体、壳、骨、蛋及活动痕迹)。保留了生物的硬体结构。(今后详细讲)人类对现代生物及古生物研究,生命的研究认识到生物的演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不可逆的演化的。这就是生物的演化规律。

我们可以根据含有化石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特征来推断地层相对年代或先后顺序,这就是依据“生物层序律”——Law of faunal succession.

年代越老的地层中所含生物越原始,越简单、越低级;年代越新的地层所含生物越进步、越复杂、越高级。不同时期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及

其组合,而相同时期且在相同相通的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地层(只要原先海或陆相通,无论相距多远)都含有相同的化石及其组合。

运用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对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其实际工作就是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划分——根据地层特征按照从老到新的层序,划分出各地层阶段(单位)。

地层对比——不同地区时代和层序的对比。

标准化石——地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

三、切割定律或穿插关系

以上两定律主要对地层(层状岩石)。对于侵入体之间或侵入体与围岩之间的相

对年代(顺序)不适用,应使用切割定律。

切割定律——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切割者年代新,被切割者年代老。

§2.同位素年龄(绝对年龄)的确定

人们很早就一直在探索测定年龄(绝对年代)的方法,直到放射性元素

发现之后,才能找到了令人信服的有科学依据的测年方法,这就是同位素测

年。

原理:根据保存在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的母体同位素的含量和子体同位

素的含量分析,多长时间才能有这样子体和母体的比例,关键是放射性元素

的固定的衰变常数。

T=1/λLn(1+d/n) λ——衰变常数

其计算出的是该同位素的形成年龄,也就代表了所在岩石的形成年龄。

为了保证测年精度(准确性)用于测年的元素应具备

①长半衰期;

②②在岩石中易分离,含量较大;

③③易保存不易在地史中丢失。

常用的测年同位素 K — Ar Rb — Sr U — Pb

年代新(新生代或考古)常用C14

注意:同位素测年方法、原理科学性强,但由于D、N的含量不易测试或

地史中

保留不全(丢失),故存在测年误差。地史记年以百万年为单位。

§3.地质年代表

有了划分相对年代,绝对年龄的原则,就可以按年代的顺序把地质历史

进行系统性编年。

一、编年单位

编年首先确定年代的单位,然后编制出年代表

地质单位年代地层单位

宙eon 宇eontherm 代era 界erratum 纪period 系system

世epoch 统series (期) (阶)

二、地质年代表(略)

三、岩石地层单位

地层的物质组成是岩石(岩层),在地层划分对比中,对一个地区首

先根据岩石特征把地层分层,分层的单位为岩石地层单位:

群group

组formation——最基本的岩石地层单位

段member

层stratum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六章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六章测试题(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 A. 中部 B. 西部 C. 北部 D. 东部、南部 2.随着中国、印度等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亚洲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B.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西部有面积广阔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印度半岛 D.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3.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 A.贝加尔湖 B.里海 C.维多利亚湖 D.安大略湖 4.下图阴影部分为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都位于热带地区 B.都位于湿润地区 C.都位于季风气候区 D.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5.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6.湄公河被称为“亚洲的多瑙河”,此称号说明湄公河是() A.它的别称是多瑙河 B.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C.亚洲最长的河流 D.湄公河和多瑙河一样都是我们亚洲的 7.下列关于亚洲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山地、平原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B.以山地、高原为主,西高东低 C.以山地、高原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D.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高、四周低8.世界湖面海拔最低地() A.贝加尔湖 B.里海 C.死海 D.巴尔喀什湖 9.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B. 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C. 湖泊最多,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D. 河流众多,多发源于西部,呈放射状奔流入海 10.下列大洋中不是亚洲濒临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北冰洋 D. 大西洋 11.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 东高西低 B. 东西高,中间低 C. 四周高,中间低 D. 中间高,四周低 12.亚洲和北美洲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 A.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C.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 D. 缺少热带雨林气候

普通地质学—地质年代

第六章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 地质年代两层含义: 1.相对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2.绝对年代:地质体形成或事件发生距今的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所以又称 为同位素地质年龄。 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两者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 第一节相对年代的确定 一、地层层序律 沉积岩的原始沉积总是一层一层叠置起来的,其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并 且总是先形成的老地层在下面,后形成的新地层盖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 地层层序律(叠置原理)。 地层: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在岩层未受变动或变动不强烈地区,地层层 序律是完全可以使用的。当岩层受到强烈变动,如发生倒转、错动等现象时,就不能简单 使用。 二、生物层序律 生物层序律(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不同的古生物化石组合,相同时代的 地层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古生物化石组合的形态、结构愈简单,则地层 的时代愈老,反之则愈新。其实就是进化论原理的具体运用,即生物演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生物种属由少到多,而且这种演化和发展是不可逆的。因而,各地质时期 所具有的生物种属、类别是不相同的。时代越老,所具有的生物类别越少,生物越低级, 构造越简单;时代越新,所具有的生物类别越多,生物越高级,构造越复杂。 三、切割律或穿插关系 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结果,使不同时代的岩层、岩体和构造出现彼此切割穿插关系,利 用这些关系也可以确定岩层、岩体和构造的形成先后的顺序。 切割律(穿插关系):较新的地质体总是切割或穿插较老的地质体,或者说切割者新、被切 割者老。 第二节同位素年龄的测定(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自然界的矿物和岩石一经形成,其中所含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就开始以恒定的速度蜕变,这 就像天然的时钟一样记录着它们自身形成的年龄。当知道了某一放射元素的蜕变速度后, 就可根据这种矿物晶体中所剩下的该放射性元素(母体同位素)的总量(N)和蜕变产物(子体 同位素)的总量(D)的比例计算出来。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原理: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不稳定,一定时间后必然衰变为其他原子。且衰变的速率不受外界温度 和压力的影响。同位素测年的计算公式: t = 1/λ?ln(1+D/N) 第三节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特征: (1)各代和纪的延续时间不同。年代老者长、新者短,原因年代新者保留下来的地质记录全、生物进化的阶段性缩短; (2)纪以下一般分早、中、晚三个世,而C(石炭纪)、K(白垩纪)、N(新近纪)、 Q (第四纪)为二个世;?(寒武纪)、S(志留纪)为四个世; (3)前寒武纪由于时间老,研究难度大,故划分较粗糙,而且很难得到统一。 年代地层单位代号的确定: 宇的符号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如: 冥古宇(Hadean) HD 太古宇(Archaean) AR 元古宇(Proterzoic) PT

地理七年级下第六章

第一节 P4例下列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 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C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中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D 亚洲南隔印度洋与南极洲相望 P6例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 南部的三大半岛都濒临印度洋 C 里海是陆地最低点,死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D 朝鲜、韩国两国陆界均与我国相邻 例下列不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A 苏伊士运河 B 白令海峡 C 土耳其海峡D 死海 P7例有关亚洲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面积较小 B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 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D 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例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就像2万多颗璀璨的珍珠散落在赤道附近的大洋上,群岛总面积243万平方千米,它就是()A 马来群岛 B 日本群岛 C 菲律宾群岛 D 西印度群岛 例亚洲南面三大半岛从东向西依次是() A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 B 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 C 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D 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 P8例(1)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其河流流向深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A 发源于亚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南部的海洋 B 发源于亚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 C 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 发源于亚洲东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西部的海洋 例(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处于同一纬度,都有北回归线穿过,可是阿拉伯半岛是火热干燥的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却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_______________气候,原因是_________ P12例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A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C 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D 亚洲面积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 P13例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P14例形成亚洲东部和南部旱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 夏季风的强弱 B 地形影响 C 寒潮影响 D 河流众多 例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亚洲西部分布着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湖泊众多,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C 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D 中部地区受地形因素影响,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P15例2 亚洲和北美洲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A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 C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D 缺失热带雨林气候 例3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亚洲地势的壮丽画卷。下列有关亚洲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B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C 长江是世界第一长河D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P16 例4 珠穆朗玛峰常年冰雪覆盖,形成严寒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人类活动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例5 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B 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 C 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山地带,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D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 P17 1.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指的是() A 天山 B 阿尔卑斯山 C 兴都库什山 D 喜马拉雅山 2.“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的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太平洋 B 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印度洋 C 亚洲第一长河是中国的长江 D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指亚洲的河流都向东流入大海 P18 4.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居各洲之首 B 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 C 多大江大河,没有内流河 D 平原面积广大,如东北平原为世界最大的平原 5. 下列地理事物与其表述,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 B 日本群岛---温带、热带季风气候 C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D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

XX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XX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 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 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 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图6.2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图 6.4p3)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 长的一个洲。(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 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 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图6.5p4,结合图认真完成第5页的活动题) 4、亚洲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3)亚洲第一长河是长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是湄公河,流经中国(澜沧江)、缅甸、老挝、泰国、柬埔 寨和越南。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 罗河[非洲],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南美洲]) (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 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 (6)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 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 季风的强弱有密切关系,受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旱涝灾害。(图6.96.10p7气候类型、主要国家气候分布,认真完成第 8页活动题) 第二节人文环境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 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XX

资料-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 一,概念 按时代早晚顺序表示地史时期的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计算地质年龄的方法有两种:①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岩石形成顺序,将地壳历史划分为对应生物发展的一些自然阶段,即相对地质年代。它可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的顺序、地质历史的自然分期和地壳发展的阶段;②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产物的含量,测定出地层形成和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即绝对地质年代。据此可以编制出地质年代表。 二,中国地质年代表 ----------------------------------------------------------------------------------------- 代纪世代号起始时间(百万年) 生物开始出现类型 ------------------------------------------------------------------------------------------ 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Qh 0.01人类出现 晚更新世Qp 中更新世Qp2 早更新世Qp1 1.64

新近纪上新世N2 5.00 中新世N1 23.3 近代哺乳类出现 古近纪渐新世E3 37.5 始新世E250 古新世E1 65 鱼类出现 ------------------------------- 中生代白垩纪K 135 被子植物,浮游钙藻出现 侏罗纪J 208 鸟类哺乳类出现 三叠纪T 250 蜥龙鱼龙出现 ------------------------------- 晚古生代二叠纪P 290 兽行型类裸子植物出现 石炭纪 C 362坚孔类种子蕨科达类出现 泥盆纪 D 410 总鳍鱼类节蕨石松真蕨植物出现 早古生代志留纪S 439 裸蕨植物出现 奥陶纪O 510 无颌类出现 寒武纪-- 570 硬壳动物出现 ----------------------------- 新元古代震旦纪Z 680 不具硬壳动物出现 南华纪Nh 800 青白口纪Qb 1000 多细胞动物高级藻类出现 中元古代蓟县纪JX 1400 真核动物出现(绿藻) 长城纪Ch 1800 古元古代滹沱纪Hl 2300 五台纪Wt 2500 ----------------------------- 新太古代Ar3 2800 原核生物出现(菌类及蓝藻) 中太古代Ar2 3200 古太古代Ar1 3600 生命现象开始出现 始太古代Ar0 45oo ---------------------------------------------------------------------------------------------------------------------- 关于地质年代表的阅读 解析: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训练要求”指出:“学会阅读地质年代表,记住代、纪的名称和序列。”同学们感到不好记,特别是感到“纪”的名称不好记。 研究地壳历史时,仿用了人类历史研究中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方法,把地史划分为5个代,代以下再分纪、世等;与地质时代单位相应的地层单位称界、系、统等。 地层单位分国际性地层单位、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地层单位和地方性地层单位。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七章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复习资料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1. 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 面加以描述 2. 亚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面 积约为4400 万平方千米,几乎占陆地面积的1/3 3. 为了便于认识,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 6 个地区 第二节自然环境 1.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方向:从中部向四周流,呈放射状 2.亚洲世界之最: ①青藏高原——世界最高高原(“世界屋脊”) ②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山脉 ③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平原 ④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主峰) ⑤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 ⑥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 ⑦里海——世界最大湖泊 ⑧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 量最大的淡水湖

⑨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点 4.亚洲气候的特点: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日本 3.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自北向南依次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最大的是本州岛。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面积 37.7 万平方千米,人口 1.27 亿 4.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板块活动频繁,火山。地震频繁→造成损失、泡温泉、学校的防震演习、土壤肥沃、建筑材料轻 5.富士山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6.地形:山地、丘陵广布,平原面积小 7.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8.日本工业发达,产品以出口为主。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港口优良不利条件:资源贫乏、需大量进口 9. 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服饰:和服)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知识点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一是面积最大(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二是跨纬度最广(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 三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3、亚洲6个分区:看课本P3图6.4“亚洲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着重了解不同分区的一些主要国家。

4、亚洲的地形特点 ⑴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⑵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P4图6.5亚洲的地形要结合图重点记)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记住P7 6.9各种气候在图中的分布) 6、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由赤道向北向南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带和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 7、亚洲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 8、亚洲的世界之最: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注意:P2图6.2亚洲的范围、P5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 第二节人文环境 1、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占61% ;世界上人口超过l 亿的国家共有11个,其中有6 个位于亚洲(东亚的中国、日本,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2、多样的地域文化: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风民俗。如:日本的抗震建筑、沙特阿拉伯的帐篷和长袍。(理解P13页图6.17亚洲不同地区的住房,服饰的差异。) 亚洲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业平原(两河流域),因其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别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3、经济发展差异:亚洲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日本,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三类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农业(包括林业,渔业,牧业等),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会判断)国家的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比重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低的国家,经济越落后,第一产业比重越大。 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地质成因及符号ml--人工填土pd--植物层 al--冲击层 pl--洪积层 dl-坡积层 el--残积层 eol--风积层

l--湖积层 h--沼泽沉积层 m--海相沉积层 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gl--冰积层 fgl--冰水积层 b--火山堆积层 col--崩积层 del--滑坡堆积 set--泥石流 o--生物堆积 ch--化学堆积物 pr--成因不明沉积 人工填土(ml) 冲击(al) 洪积(pl) 坡积(dl) 沼泽沉积(h) 海相沉积(m) 海陆交互相(mc)

冲积物(al) alluvial deposit 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的碎屑物,称为冲积物。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 (1)山区河谷冲积物 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的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的透镜体或不规则的夹层,厚度一般不大。一般地说,山区河谷的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的结果也带来了大量的细小颗粒,特别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的细小颗粒往往和冲积的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 (2)平原河谷冲积物 河流上游的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变细。冲积层一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的交错层理。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的成分就比较均匀,有极良好的分选性。 冲积物的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的距离愈长,颗粒的浑圆度越好。 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和阶地冲积物。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为磨圆度较好的漂石、卵石、圆砾和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粘性土存在。在同一地段上,河漫滩冲积物的粒度一般较河床冲积物为小。在同一河漫滩上,靠河床近的冲积物的粒度比距河床远的为大。牛轭湖冲积物只有当洪水期间成为溢洪区时才能形成,此时,细砂或粉质粘土就直接覆盖在

最新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精品教案 前言与同学们谈地理 教学目标: 1、解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生活离不开地理。 2、了解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学期开始,课程表中有一门新课,就是地理课。地理课是学什么的呢?在讲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学生回答,分类)(讲授新课)学生的理想分类后大体有这些: 第一类:建筑师。告诉学生要想当建筑师要学习地理,比如说,画图Ⅰ将学生分组,让每组学 啦,要学地图,比如说在什么地方设计建筑,当地的地形条件如何等等,都到用到地理知识。 第二类:服装设计师。还得学地理,比如说在国内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面料,也就是各地的棉花以及蚕丝等的分布,什么季节什么时候设计什么样的衣服,比如说给非洲设计什么样的衣服呀,皮袍可以吗?所以你得了解世界各地的气候,因地制宜,设计人们喜欢的衣服。 (就是说,不论学生的理想是什么,一句话,干什么都得学地理)老师介绍初中地理内容。

板书: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提出问题: 生都联想一下我们生活中什么事物和现象与“地理”有关,并说出来? Ⅱ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并选择一部分对应做出简单的解释。 用屏幕显示问题和课本图片,给学生分析的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心。 问:右边的图片,说明了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长.你能分析它的地理原因吗? ●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 ●国际中长跑中,来自东非高原上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 ●这些漂亮的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 学生的分析有合理的、也可能有不合理的部分,教师该肯定的要肯定,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 教师总结: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地理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息息相关,总而言之,生活离不开地理 板书: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 说出下列地区收入以什么为主?在生产生活中应注意些什么?见课件图片。看p3展示课本图:“风沙掩埋了古文明”,巴比伦介绍 提问: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六章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认识大洲 1.“亚细亚”和“欧罗巴”是亚洲和欧洲的名字。 2.“亚细亚”的含义是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的含义是西方日落之地。 3.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 4.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5.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 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6.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7.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8.亚洲地形的三大特征是: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 低悬殊;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9.亚洲有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10.亚洲和欧洲地形差异: 12. 13.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亚洲 都分布有世界上各种气候。 14.北半球的“寒极”是西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小镇奥伊米亚康,这里曾经观测到-71℃的 低温。 15.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 围也最广。 16.亚洲冬季风的源地是寒冷干燥的西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夏季风的源地是湿热的太平 洋和印度洋。 17.夏季风主要影响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18.亚洲河流的两大特点:①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 入海;②内流区面积十分广大。 19.亚洲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注入咸海,是世界上两条著名的内流河。 20.欧洲河流的特点:①水流缓慢;②河网密布,水量丰富;③河流短小。 21.多瑙河和莱茵河是欧洲两条著名的国际性河流。 22.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 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23.2000年,欧洲有亿人口,居世界各大洲第三位。 24.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25.回答问题: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地区种植水稻有哪些得天独厚的条件 答:①处于季风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②多位于冲积平原上,土壤肥沃;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26.亚洲现有1000多个民族,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27.亚洲既有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如中国、印度等,也有日本、韩国等单一民族国家。 28.欧洲现有70个民族。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 1.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 描述:阴晴、风雨、冷热。 特点:多变的 2.卫星云图:地图和气象卫星拍摄的图像叠加而成的,可以真实地反映云层的厚薄、云雨区域的范围。 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3.天气符号:冰雹、雾、霜冻、浮尘、扬沙、沙尘暴等。 4.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画十字箭头。 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5.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优劣,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健康有利。空气质量级别共五级,一级最好,五级最差。(见课本P61)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 人为因素: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1.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用℃来表示。 2.气温的测量(步骤见同步P46) 工具:百叶箱、温度计 观测4次:2时、8时、14时、20时。 3.气温的变化 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或午后2时),气温最低(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2月最高,8月最低)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 4.气温的差异 世界气温差别可以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且中心气温高,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为低温中心。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5.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a.等温线大致延纬线方向延伸,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b.同纬度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样。 c.受海陆分布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和差异 1.降水:水汽在适宜的条件下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特点:降水既有季节变化,也有空间差异。 2.降水的测量 工具:雨量器、量杯 3.降水的季节变化(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全年多雨:赤道附近,全年降水都很多(每月都大于100毫米) 夏季多雨: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夏季少雨: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全年少雨:全年降水都很少,主要位于内陆和极地地区 常年湿润:各月降水相差不大,雨量适中(每月50毫米左右) 4.降水的空间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四多四少) a.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 b.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c.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d.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理人教版七下│第六章测试题汇编

1.亚洲最北边一个大平原是() A.东北平原B.恒河平原C.图兰平原D.西西伯利亚平原 2.世界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的地区是() A.东亚和南亚B.西亚C.欧洲西部D.中东 3.下列各河中属于内流河,且流经地区地势北高南低的是() A.B.C. D. 4.亚洲“多瑙河”是指() A.湄公河B.湄南河C.长江D.京杭运河 5.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的湖泊是() A.青海湖B.咸海C.贝加尔湖D.死海 6.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都位于湿润地区B.都位于热带地区C.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D.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7.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A.复杂多样,西部海洋性气候显著B.广阔的大陆导致了单一的大陆性分布C.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D.复杂多样,西北部极地气候显著 8.如图为亚洲略图,小明读图判断出来的地理信息,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东、南、北分别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B.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D.亚洲是大河最多的大洲,所有的河流都自西向东流 9.下列地理事物中,既是亚洲之最,又是世界之最的是() ①最大的岛屿—加里曼丹岛②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③最大的湖泊—里海 ④盐度最大的咸水湖—死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关于亚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洲的各种气候中季风气候分布最广,其外流区面积广大B.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分布C.亚洲气候复杂多样,没有温带海洋气候D.受地形地势影响,湄公河自北向南流,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流 11.亚洲南部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主要受下列哪种因素影响() A.地形因素B.夏季风C.冬季风D.纬度因素 12.“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指的是() A.天山B.阿尔卑斯山C.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 13.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长达200米。这反映了当地() A.为山坡地区B.气候湿热,多河流C.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生活D.热带草原气候,人们过着游牧生活 14.下列地区的居民,人们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的是() A.恒河三角州的孟加拉人B.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C.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D.加里曼丹的达雅克人 15.下列地理事物中,既是亚洲之最,又是世界之最的是() ①最大的岛屿﹣加里曼丹岛②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③最大的湖泊﹣里海④盐度最大的咸水湖﹣死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6.造成亚洲东部和南部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B.水利设施落后C.经常有台风过境D.降水时间分配很不稳定17.如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和“A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如表)”。A区域的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地质年代

表1-8地质年代简表 ——据王鸿赖、李光岑《中国地层时代农》(1990)简化 者是相辅相成的,却不能彼此代替,因为地质年代的研究,不是简单的时间计算,而更重要的是地球历史的自然分期,力求表明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和阶段,同位素地质年龄有助于使这一工作达到日益完善的地步。我们把表示地史时期的相对地质年代和相应同位素年代值的表,称为地质年表,或称地质年代表、地质时代表。1913年英国地质学家A.霍姆斯提出第一个定量的(即带有同位素年龄数据的)地质年表,以后又陆续出现不同时间、不同国家、不同学者提出的地质年表。目前比较通用的地质年表见表1-8。

此地质年表为一简表,按照生物演化阶段及地层形成的时代顺序,表中列出宙、代和纪,即地质时代从古至今共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其中元古宙又划分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显生宙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中新元古代的晚期,划分出一个震旦纪,目前只适用于中国;古生代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纪以下还可以再划分为世,除去震旦纪、二叠纪、白垩纪等是二分外,其余均按三分法,如寒武纪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晚寒武世,奥陶纪分为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晚奥陶世,…;但石炭纪原来也是按三分法分为早、中、晚石炭世,近来顷向于按二分法分为早、晚石炭世;至于第三纪和第四纪所划分的世则另有专称,如古新世、始新世…更新世、全新世等,所有关于世的划分,此表一概从略。所有与地质时代单位(宙、代、纪、世)相对应的地层单位(宇、界、系、统),如太古宙形成的地层称太古宇,古生代形成的地层称为太古界,寒武纪形成的地层称为寒武系,早、中、晚寒武世形成的地层分别称为下、中、上寒武统…,凡此本表也都从略。各个地质时代单位都标有英文字母代号,宙(宇)的符号采用两个大写字母,如太古宙(宇)的代号为AR;代(界)的代号也是两个字母,但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古生代(界)的代号为Pt;纪(系)的代号都是采用一个大写字母,如奥陶纪为O,志留纪为S,等等,这些代号都是各自英文名称的缩写。地质年表的各有关地质时代都列出“距今年龄值”,表的右侧列出与地质时代相应的生物演化阶段。关于地质历史演化的具体情况,将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予以介绍。 标题: 地质学基础:第十三章晚古生代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Jul 17 18:03:50 2007), 站内 第十三章晚古生代 晚古生代距今4.09—2.5亿年,晚古生代形成的地层称上古生界,地层年代符号是Pz2。它划分为三个纪,即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泥盆纪距今4.09—3.62亿年,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称泥盆系(D),该名来源于英国南部的德文郡(Devon),1839年A.塞奇威克和R.I.莫企逊命名,De-von日译泥盆,我国沿用。石炭纪距今3.62—2.90亿年,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称石炭系(C),石炭纪是因其地层中含煤而得名,1822年首见于W.D.科尼比尔《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地质报告》。石炭系二分性明显,下部以海相灰岩为主,上部以海陆交互相和陆相含煤沉积为主。因此,西欧把石炭系分为两个系,下部称狄南系,上部称西里西亚系。北美也是这样,1891年H.S.威廉斯把石炭系划分为下部的密西西比系和上部的宾夕法尼亚系。前苏联、中国和日本,均采用三分法,即石炭纪分为早、中、晚三个世,相应地层划分为下、中、上三个统。1979年中国全国地层会议以来,有些地质学者主张中国的石炭系也

(完整word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亚洲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亚洲知识点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要能够不看图脑海中有图。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半球图片全貌图片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1、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周边的海洋: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不能死记,要结合图)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3、大洲分界线(结合图):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亚洲6个分区:看课本P3图“亚洲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 亚,着重了解不同分区的一些主要国家,如东亚:中国、日本等 5、亚洲地势特点——亚洲地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6、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 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最 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 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7、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 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各个气候的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 东岸 三种 季风

七年级下地理第六章亚洲

第六章亚洲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亚洲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西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里海、土耳其海峡为界, 西南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南北跨纬度约90度,东西跨经度160多度,时差达11个小时,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北美洲的地理位置:读图七上地图册P21-22页 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二、面积最大的大洲 亚洲四至:北至切柳斯金角,西至巴巴角,东至杰日尼奥夫角,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岛(属于印度尼西亚)。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连为整体,被称为“亚欧大陆”。面积:南北跨纬度约90度,东西跨经度160多度,时差达11个小时,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举例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多、东西距离最长、南北距离最长。 分区与国家:48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地理区域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东西南北中亚和东南亚)6个地区。中国在东亚。

三、人口最多的大洲 20XX 年亚洲人口约42亿,占世界人口总数61%。 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中国(两印巴梦日中)。人口数量排世界第一、二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差异大: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其余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是世界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有明显差距,沙特阿拉伯等依靠石油较为富裕,新加坡、韩国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其它大部分国家较为落后。 亚洲各国因地制宜,发挥本国优势,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一、山地高原为主 地势起伏大 地形特点: 一是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C A B D F E

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岩层的地质年代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地质年代,另一种是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说明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但不能反映岩层形成的地质过程。相对地质年代能说明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及其相对的新老关系,相对地质年代虽然不能说明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但能反映岩层形成的自然阶段,从而说明地壳发展的历史过程。地质工作中,一般以应用相对地质年代为主。 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许多地质事件,如火山喷发、河谷切割、沉积岩形成、岩层的变形等。都可以根据最简单的原理,确定其有关岩石记录的相对新老,地质学确定岩石相对新老顺序主要依据下述基本规律或方法: (1)地层层序律 在地质历史中的每个地质年代都有相应的沉积岩层(部分地区还有喷出岩)形成,这种在一定地质年代内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在一个地区内,如果没有发生巨大的构造变动,沉积岩层的原始产状是水平或接近水平的,而且都是先形成的在下面,后形成的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即叠置律。根据地层层序律便可将地层的先后顺序确定下来。 (2)生物演化律 地质历史上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其遗体和遗迹可保存在沉积岩层中,它们一般被钙质、硅质等所充填或交代(石化),形成化石。生物界的演化历史也是生物不断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生物演化总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利用一些演化较快存在时间短,分布较广泛,特征较明显的生物化石种或生物化合组合,作为划分相对地质年代依据。 (3)岩性对比法 岩性对比法以岩石的组成、结构、构造等岩性方面的特点为对比的基础。认为在一定区域内同一时期形成的岩层,其岩性特点基本上是一致的或近似的。 (4)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导学案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地理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用处。 2.了解我们生活重充满着地理知识,学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地理现象问题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最棒) 自学课本1—6页,做下列习题。(10分钟) 1.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这些知识都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 2.在我们生活的之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妙。 3.“地理”一词的来源:中国最早出现在著作里,西方最早出现在。 4.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知道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可提高对生活的。 5.东北地区的儿童溜冰,南方地区的孩子喜欢游泳,这与有关。 6.生产活动受到的影响和制约。 7.“低地之国”荷兰就是靠来维持国土的,因此定每年的5月第二个周六为。 8.地理景观在呈现千姿百态的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的绚丽画卷,不同的种族与,多样的语言与,各具特色的,,。 二、合作学习(乐于探究与合作,勇于展示) 结合教材及学习资料分组讨论学习(15分钟) 1.地理之谜:地理研究的是什么内容? 2.地理知识与应:○1地理与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2地理与生产建设及风俗人情有什么关系。 3.结合课本第6页阅读,思考讨论阿拉伯人为何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 三、学习提升,类题突破(5分钟) 1.下列不属于地理学研究范畴的是()

A 四季的变化 B 人口的分布 C 地形的分布 D 人的思想 2.以下不能反映地理与生产建设关系的是() A 广西来宾主要种植的粮食是水稻 B 我国北方主要种植的粮食是小麦 C 服装厂可靠近城镇 D 非洲传统舞蹈 3.说一说,你身边有哪些风土人情。(可口头表达,也可板书) 四、问题答疑(10分钟) 学生之间思考提出自己疑惑不解的问题(问题可由学生问学生或学生问教师),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引导全体同学讨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五、检测学习(相信自己一定顺利通过) 1.下列日常活动与自然地理密切相关的是() A 在家玩游戏 B 去电影院看电影 C 去邮局买邮票 D 去超市买水果时看其产地 2.下列哪个工厂最好建在城镇附近() A 啤酒厂B水泥厂 C 化工厂 D 钢铁厂 3.阿拉伯半岛气候炎热干旱,当地居民的传统服饰是() A西装,衬衣B长袍,头巾C中山装D和服 4.荷兰人把每年的5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 A环保日B人口日C土地日D风车日 5.我国的湖南省有色金属资源非常丰富,这里最适合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A 纺织业 B 石油业 C 有色金属冶炼 D 煤炭业 六、小结与反思(2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及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