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检测能力实验室间比对方案

职业卫生检测能力实验室间比对方案
职业卫生检测能力实验室间比对方案

职业卫生检测能力实验室间比对登记表

实验室间比对工作程序

1.取样须知

参加单位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地点领取盲样,并携带相应仪器设备检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需现场审核检定证书,审核后各单位领取样品,包括活性炭管1支、滤膜样品1张和安瓿瓶1支,登记确认无误后,将样品带回实验室按下述程序开展比对工作。

2.比对样品

参加单位需检测活性炭管中二甲苯含量;滤膜中铅含量;吸收液中盐酸含量。其中活性炭管中二甲苯报告单位为μg/支,滤膜中铅含量报告单位为μg/张,吸收液中盐酸浓度报告单位为μg/ml。

3.分析方法

为保证参比单位的检测一致性,请各单位优先选取以下推荐方法进行检

测,并提供相应仪器设备的检定证书。

推荐方法:

(1)活性炭管中二甲苯测定方法:GBZ/T 160.4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中的“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和苯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用此法检测需提供气相色谱仪检定证书。

(2)滤膜中铅含量测定方法:GBZ/T 160.1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中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用此法需提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证书。

(3)吸收液中盐酸含量测定方法:GBZ/T 160.3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氯化物》中的“氯化氢和盐酸的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用此法需提供分光光度计检定证书。

参加单位也可自行选择本单位常用的职业卫生领域分析方法进行检测分析,并提供相应仪器设备的检定证书。

4.报告要求

各参加单位将比对样品的分析结果填在检测结果报告表上(附件3),报告表上填写的分析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表格中的所有信息应认真填写,不得漏项。

请于2014年12月7日17时前将检测结果报告表(附件3)加盖单位公章后传真至中钢安环院并扫描发送电子版至邮箱myhbzyws@https://www.360docs.net/doc/cf3966871.html,,并将各单位自主格式的检测报告的原件、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复印件(寄)送至中钢安环院。

附件3

比对单位编号:

检测结果报告表

单位名称:

实验室部门负责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E-mail:

填表人签名:日期:

活性炭管中二甲苯分析比对结果报告单

(单位盖章)

滤膜铅分析比对结果报告单

(单位盖章)

吸收液中盐酸分析比对结果报告单

(单位盖章)

附件4

评分标准

本次实验室间比对活动总分100分,包括2各方面内容:实验室结果考核为主要判定项,分值90分,二甲苯、铅、盐酸三种物质考核各占30分,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是否真实及有无仪器设备检定证书复印件为辅助判定项,分值10分。

本次实验室间比对以测定值与真值比对计算标准偏差判定成绩,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合格判定方式

三种比对物质单项检测结果与真值比较,在不确定度范围±0.5倍以内判定为优秀,在不确定度范围±1倍以内判定为合格,在不确定度范围±1.5倍以内判定为基本合格,超出不确定度范围±1.5倍判定为不合格。

2.计分方式

三种比对物质中单项优秀计分30分,单项合格计分20分,单项基本合格计分10分,单项不合格计分0分。

3.综合评定

①否决项

A.实验室检测原始资料、检测结果弄虚作假,不予评比,并通报批评。

B.提交检测结果和实验原始资料超出限定时间的为自动弃权,不予评比。

②在检测结果判定基础上,对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规范性及有无仪器设备检定证书进行评分,总分10分,考核标准如下:

A.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规范性(5分)。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39号要求,考察各机构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内容是否完整规范,信息是否全面。

B.参与比对的仪器设备检定证书是否齐全,是否有超期未检的情况。(5分)

届时将请相关专家对此项进行综合评分,评分结果与检测比对结果分数相

加,得出综合评定分数。

检测方案编制与审核

临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业指导书 版本号:第1版文件编号:LZCDCW03020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方案的编制 2010年11月16日发布 2010年11月16日实施 临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

修改记录 版号:第1版修订次:第0次

临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业指导书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方案的编制 版本号:第1版文件编号:LZCDCW03020 1. 目的 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方案(以下简称检测方案)的编制,保证检测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方案的编制。 3. 职责 3.1 检测负责人全面主持检测方案的编制工作。 3.2现场检测人员协助完成收集资料、工程分析、因素识别评价等方案编制工作。 3.3 质量审核小组负责检测方案的审核。 4. 程序 4.1检测方案的编制要求 4.1.1检测方案应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准备阶段编制,是具体指导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技术性文件,应以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为原则,概述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特征,明确检测评价重点、范围、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第 1页共 2页

4.1.2检测方案应在充分研读所有与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有关的资料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调查的基础上编制。 4.1.3 检测方案应在初步工程分析和调查结束后一天内编制完成。 4.2 检测方案的内容 4.2.1概述:简述检测任务的由来、检测目的等。 4.2.2编制依据:列出适用于检测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 4.2.3检测范围:以用人单位委托协议书商定的工作场所为准,主要针对生产运行期间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4.2.4检测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者强度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 4.2.5检测方法:根据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检测。 4.2.6 生产概况:简述委托单位的性质、生产方式、生产规模等。 4.2.7 检测分析:包括初步的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筛选检测参数、确定检测单元、检测岗位/采样对象、采样时机等。 4.2.8 组织计划:包括检测程序(以框图表示)、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空气收集器、采样仪器准备、车辆安排、经费概算等。 4.3 检测方案的审核 将检测方案提交职业卫生所质量审核小组进行审核,按照审核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完成检测方案的编制。 第 2页共 2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编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样例) 委托单位: 检测与评价场所: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号: 检测评价机构名称(盖章) 年月日

封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说明 (一)检测与评价工作依据有关法规、协议和技术文件进行。 (二)报告中有涂改、增删或复印件检验印章不符者无效。 (三)本报告的检测结果及本单位名称,未经同意不得用于广告、评优及商品宣传。 (四)对本检测与评价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五)本报告正文共页,报告一式三份(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所在地卫生监督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各一份)。 检测与评价单位: 技术档案存放处: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真: 联系人:

正文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一、一般情况 受检单位:地址: 委托单位:联系人: 联系地址:电话: 邮编:检测项目: 采样时间:年月日样品数量: 检测时间:年月日检测仪器: 二、检测与评价依据: (一)采样依据: (二)评价依据: 三、现场情况: 四、测试条件与样品采集

五、检测结果与评价(详细检验结果见附录2) *C TWA: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 STEL:短时间接触浓度,C MAX:最高浓度检测结果表明: 六、改进措施和建议: 七、附录 附录1.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点分布示意图 附录2. 检测检验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签名): 检测人(签名):校对人(签名):审核人(签名): 报告签发人:检测评价机构(盖章) 年月日

实验室间比对方案(实例)培训课件

一、实验室间比对的作用 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可为实验室提供评价其出具数据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客观证据,它的主要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评价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其所从事的检测工作的能力,包括由实验室自身、实验室客户,以及认可或法定机构等其他机构进行的评价; 2、通过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外部措施,来补充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程序; 3、增加实验室客户对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就实验室的生存与发展而言,用户对其是否能够持续出具可靠数据的信任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实验室间比对的目的 1、确定实验室进行某些特定检测或测量的能力,以及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 2、识别实验室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诸如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 3、确定新的检测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 4、增加实验室用户的信心; 5、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三、定义 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测试样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确实验室能力、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实验室间的差异,是判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职责 1、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实验室比对年度计划及实施比对工作。 2、各相关人员负责进行实验室比对工作。 五、样品的制备 本次比对样品采用随机抽取xxxx产品。属同等级样品,产品规格为:xx-xxxxx-xxx 各一台。分发给xxxx检验中心(1)、xxxx检验中心(2)、xxxx检验中心(3)、xxxx检验中心(4)、xxxx检验中心(5)进行检测。 它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 1、被测物品是从样品集合中随机得到的;

2019年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工作实施方案【模板】

___市___区2019年重点职业病监测 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______省卫生健康委《2019年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工作方案》及《__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__市2019年职业病防治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______〔2019〕___号)文件要求,结合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相关工作,为完成我区2019年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工作任务,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所称重点职业病共___种,包括职业性尘肺病(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共___种),以及铅中毒、苯中毒、噪声聋、布鲁氏菌病。 一、监测目标 通过监测职业性尘肺病等职业病,研究分析我区重点职业病的发病特点、变化趋势和规律,逐步摸清职业性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底数,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提供技术依据。 二、监测范围 本方案中重点职业病均应纳入监测范围,监测对象为辖区内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即可能导致___种职业病的危害因素)

的劳动者。区卫生健康局指定专门的监测机构和人员负责监测工作,其他职业病监测机构积极参与,提供相关信息。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 (一)监测内容 1.辖区内重点职业病的职业健康核心指标监测。职业健康核心指标的常规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人数、当年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人数、疑似职业病及职业禁忌证检出人数等,并采集职业健康核心指标信息。 2.辖区内重点职业病报告。依托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开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信息报告,包括职业病诊断人数、疑似职业病人数、确诊职业病人数、申请职业病鉴定的人数、职业病鉴定结论与原诊断结论不符的例数等,对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网络直报数据核查与质量控制。依托现有重点职业病监测网络、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对网络直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关键指标进行核查和质量控制,逐步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4.职业性尘肺病随访与回顾性调查。以辖区截至2018年底报告的所有职业性尘肺病病例为调查对象,开展随访与回顾性调查,摸清我区职业性尘肺病病人的现患和死亡情况。 5.辖区内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信息。结合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了解辖区内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监测方案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629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监测方案正式样本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监测方案正式 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概述 1.1 监测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是系统地 收集、汇总、分析、解释并评价有毒有害因素对职业 人群健康影响的信息,为职业病防治计划执行过程提 供有用信息,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评价职业病防治 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为预防、控制职业病提供信息服 务。 1.2 监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简称《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尘肺病防治条例》(简称《尘肺病防治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配套规章、技术标准是制定本信息监测方案的依据。 1.3 适用范围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机构、卫生防疫站,依法从事职业病防治活动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等均适用本方案。 2 监测类型 2.1 职业病危害事故监测 2.2 全国常规监测 2.3 主动监测 3 监测内容

职业卫生专项检查实施方案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专项检查的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长治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开展全市煤矿职业健康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长煤局经发【2017】189号)的文件精神,规范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切实保护从业人员身心健康及合法权益,特制订方案如下: 一、成立专项检查领导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安全副矿长 防治水助理 成员:调度室、技术科、安全科、通风科、机电科、用工科、供应科、职业卫生科等科室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职业安全科,主任由安全科科长担任。 1、组长职责: 组长:负责本次专项活动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指挥各相关科室及其专项活动中对应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相关事项,并做好汇总工作,同时在本次检查中确保不走过场,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2、成员职责: (1)、认真学习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专项检查的实施方案。 (2)、积极配合领导组完成本次专项检查,确保专项活动的圆

满完成。 (3)、认真细致进行检查,积极提供各种专项检查资料并上报组长。 二、检查内容 1、煤矿企业是否落实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成立职业危害防治领导组和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2、煤矿企业是否建立职业卫生责任制、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职业卫生档案。 3、煤矿企业是否定期向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申报职业危害因素和落实职业健康工作情况统计报表制度情况。 4、煤矿工作场所是否设置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在职业病危害严重岗位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示 5、煤矿企业是否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和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治理情况。 6、煤矿企业是否为劳动者提供合格个体防护用品,并监督劳动者正确佩戴和使用。 7、煤矿企业是否按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8、煤矿企业是否委托具备煤矿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开展煤矿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 9、煤矿企业是否安排未经煤矿安全知识培训合格的人员入井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检测工作、评价及结果报告和公布情况。

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

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程序 1 目的 保证检测室、检测人员的能力、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符合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检测室、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检测工作的全过程。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批准比对或能力验证方案,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3.2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负责制定每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 3.3 办公室的职责 组织相关检测室实施比对或能力验证工作。 3.1 检测室的职责 负责编制比对或能力验证方案并承担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比对或能力验证工科的内容 4.1.1 积极参加国际、国家、认可委、行业、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其他机构组织或自行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和工作。 4.1.2 实验室间比对即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比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活动。 4.1.3 内部质量控制 4.1.3.1 控制的内容 a. 统计技术; b.使用标准物质; c.用相同的方法或不同的方法重复检验; d.保留样品再检验; e.一个样品不同特性检验结果的相关性。 4.1.3.2 控制的方法 a)人员比对,用一种检验方法在相同条件下检测同一种样品(标准物质),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分析考察不同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符合性。 b)仪器设备比对,使用一个样品(标准物质)分割后,用中心内或外同类仪器、或不同仪器检测一个或几个指标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判定其符合性。4.2 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的制订 4.2.1 本中心的技术负责人根据国家认可委、行业、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其他机构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安排制定本中心的计划。 4.2.2 由本中心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或者本中心参加其他机构进行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应按ISO/IEC导则43-1997的要求运作。 4.2.3 内部质量控制,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依据《期间核查程序》的规定确定运行检查的对象,两次检定或自校之间至少应进行一次;人员能力比对检验和方法比对检验,技术负责人在每年能力验证工作计划中并根据日常检验工

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为了搞好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本公司的经济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工作计划。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确定本公司职业病防治由单位负责人总负责,安全部分工负责,相关岗位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和责任保证制度。 2、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本单位的人数、工资总额、缴费情况等有关情况,按时缴纳工伤社会保险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使在本公司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工伤、职业病的劳动者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和服务的社会保障。 3、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积极做好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工作,使工作场所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难;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 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4、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进行申报,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填报好 各种申报表。 5、本单位的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引进项目)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并经卫 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 6、对从事可能发生职业病危害作业等的特殊管理。 特殊管理包括对作业场所和作业人员的特殊管理。如作业场所的隔离、操作自动化,作业场所设置特殊职业病防护设备,包括工作 信号,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医疗急救用品等。 特殊管理措施还包括对这类作业实施特殊的监管手段。如实施许可制度,即作业许可和人员许可。作业许可是指用人单位从事职业 病危害作业,必须符合国家有关 的特殊卫生规定和要求,取得卫生许可后,方可从事该项作业。人员许可是指从事特殊职业的人员,也包括这类作业的管理人员必 须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和培训,身体状况符合要求并掌握特殊职业危 害防护知识,取得特殊职业病危害作业许可后方可上岗;管理人员也 应该参加专业培训后方可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为全面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职工健康和权益,特制定20**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一、职业病防治工作目标 (一)职业病发病率为零; (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100%; (三)职业健康体检率100%。二、职业病防治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组织机构及职责,配备专职或者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卫生评价与检测试题

职业卫生评价知识考试试题姓名:性别: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正式实施。 A. 2001年10月27日 B. 2002年5月1日 C. 2002年1月1日 D. 2002年7月1日 2. 职业病指()。 A.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 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C.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 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 粉尘、物理、放射 C. 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 粉尘、物理、生物因素4.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4、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A.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B.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C.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5.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 警示标识 C. 警示说明 D. 警示语言 6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A. 职业病危害 B. 职业危害 C. 职业危害因素 D. 职业卫生危害 7、()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 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 职业病病人 C. 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D. 接触矽尘工人 8、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9、劳动者怀疑自已得了职业病时,可以向()申请职业病诊断. A.当地政府部门 B.当地卫生院 C.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 10、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A. 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D.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中红色的含义是( ) A.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 B.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C.表示提醒人们注意。 D.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12、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 必要时 B. 定期 C. 不定期 D. 间断 1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实验室比对试验程序

实验室比对试验程序 1目的范围 2本程序规定了为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有效和可靠而参加的比对试验与能力验证活动的原则、计划、方式、过程。 3本程序适用于实验室之间的比对与能力验证活动,包括比对试验、使用标准物质验证、对留样的重复试验等有关活动 4职责 5 2.1 业务室负责制订年度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负责实验室间的联系,对 计划完成进度与状态进行监督,并对该项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6 2.2 技术负责人核实并批准比对和验证计划,审批分析总结报告。 7 2.3 检验室按计划实施比对和验证工作。 8程序 9 3.1 比对验证的原则 103.1.1 比对验证活动在不同实验室进行时,应优先选定经国家实验室认可或通过省级计量认证的实验室,同时需在双方或多方协商认可的条件下进行。 113.1.2 比对验证活动应可能采用同一(或同批)试样和相同的试验方法。 3.2 比对验证计划的制订 3.2.1 上级主管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下达的实验室之间的比对验证活动,纳入比对验证计划。 3.2.2 根据仪器设备、人员等的变化,制订年度比对验证计划。 3.2.3 当客户对检验数据提出质疑时,可制订临时比对验证计划。

3.2.4 与其它实验室约定进行比对试验时,制订约定比对验证计划 3.2.5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由业务室制订。 3.2.6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由技术负责人审批。 3.3 比对验证活动方式: a 参加实验室之间比对; b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验证实验; c 对保留样品重复试验; d 对无试验方法标准的试样,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试验; e 其它合适的方法。 3.4 比对验证活动过程 3.4.1 业务室负责制定比对验证计划,包括确定样品、试验项目、参加人员,选定实验室、标准或方法以及试验误差范围、试验结果评价、实施时间等。3.4.2 比对和验证试验计划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检验室按计划组织实施。 3.4.3 必要时,业务室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参加人员、实施时间、试验项目等作适当调整,并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比对试验操作步骤 方法一、按NCCLS文件EP9-A (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文件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对比及偏差评估-批准指南 ) 1. 首先选择一台本实验室内技术性能最好的仪器,该仪器应使用配套的校准物定期校正,每天有质量控制系统监控,并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各项目均在可接受性能范围之内。其他仪器分别与该仪器比较。 2.每日随机选取8份样本(其中应包括高、中、低值),同时用各台仪器

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

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 1.目的 通过参加实验室之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综合考察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提供测量结果可靠性证据,确定新的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增强客户对本中心的信任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参加由上级及本单位组织的或本中心组织的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 3.定义 3.1 实验室间比对(以下简称试验):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校准/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活动。 3.2 能力验证: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活动,它是为确定实验室进行某项特定检测的能力以及监控其持续能力而进行的一种实验室间比对。4.职责 4.1 质量管理科负责制定试验计划,检测科室负责实施,质量管理科和检测科室共同组织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评定。 4.2 相关检测科室参加试验,按规定报送试验结果。 4.3 质量负责人批准试验计划和试验结果报告。 5.工作程序 5.1 质量管理科负责制定试验计划 每年1月,质量管理科制定试验计划,包括参加外单位组织的试验和本中心组织的试验。计划内容: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技术方案(实验项目或实验参数,实验样品,测量仪器,测量条件,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评定方法 等)、参加单位、计划进度、经费预算。计划由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执行,相关检测科室负责实施。 5.2 参加由外单位组织的试验 5.2.1 省疾控中心组织的本中心开展的检测项目本中心都应参加,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时,应由质量管理科报请中心主任批准。 5. 2.2 兄弟单位组织的试验由质量管理科会同相关检验科室协同商议是否参加,报请质量负责人批准执行。 5.2.3 检验科室接到样品后,按试验方案的要求进行试验并报送结果,以本中心名义参加的试验,报送材料由质量管理科审阅并存档,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发送;以检验科室名义参加的试验由检验科室科长审批发送,备份送质量管理科存档。

如何编制职业卫生检测方案以及采样时的注意事项

如何编制职业卫生检测方案以及采样时的注意事项 1 检测方案编制前的准备检测方案内容包括: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为了正确制定检测方案,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 2 检测点选择的基本要求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应满足职业卫生评价的要求。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的要求。在采样的同时应作对照试验,即将空气收集器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因此检测方案中样品数量应加上空白对照数。 3 评价检测工作中采样的要求评价检测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等。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应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连续采样3 个工作日,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日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连续采样 3 个工作日。 4 定点采样 4.1 定点采样点的选择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方案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方案

————————————————————————————————作者:————————————————————————————————日期:

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方案安徽恒春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等国家法律、规范和相关标准的要求,结合贵公司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存在形态,特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项目和数量汇总如下: 生产车间检测点统计 生产车间检测点危害因素采样点数 电杆车间焊接区 噪声 3 电焊烟尘 2 电焊弧光 2 二氧化锰 2 制柱区噪声 2 离心机噪声 2 蒸氧区高温 2 成品区噪声 1 玻璃钢车间 1#生产线 噪声 2 粉尘 1 3#生产线 噪声 3 粉尘 1 打磨处 噪声 1 粉尘 1 破碎机 噪声 1 粉尘 1

生产车间 检测点 危害因素 采样点数 PVC 车间 配料机 粉尘 2 噪声 3 2#挤塑机机头 高温 1 噪声 1 氯化氢 1 4#挤塑机机头 高温 1 噪声 1 氯化氢 1 后处理线 噪声 1 辅助车间 锅炉房 粉尘 1 噪声 1 一氧化碳 1 二氧化硫 1 混凝土搅拌站控制室 噪声 1 粉尘 1 检测分析方法一览表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检测仪器 检测要求 噪声 直读测量 AWA5680型 多功能声级计 按GBZ/T 189.8-2007要求进行检测 粉尘 质量浓度法 AKFC-92A 防爆型 矿用粉尘采样器 按GBZ/T 192.1-2007要求进行检测 高温 直读 WBGT 指数仪 按GBZ/T 189.7-2007要求进行检测 一氧化碳 直接测量 有毒物质快速测定 仪 按GBZ/T 160.28-2004要求进行检测

职业卫生评价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及判断题知识点 1、总局第50号令(第35条)对违法违规行为明确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规定 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2、“代表性”,一是要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二是要满足检测的目的。 3、当空气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 kPa和高于103.4 kPa,在计 算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之前,必先将采集的空气体积换算为“标准采样体积”。 4、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气体、蒸气、气溶胶三种状态。 5、有泵型采样法根据采样方式不同,分为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 6、三种常用固体吸附剂管特性 7、在最大流量和4 kPa的阻力下应能稳定运行4~8h以上,流量保持稳定,变化小 于等于5%; 8、采集金属性烟尘首选微孔滤膜,称量法选用测尘滤膜,采集有机化合物气溶胶选 用玻璃纤维滤纸。 9、冲击式吸收管法是利用空气样品中的颗粒以很大的速度冲击到盛有吸收液的管底部,因惯性作用被冲到管底上,再被吸收液洗下。因此必须使用3 L/min的采样流量。 10、臭氧能否有采气袋采集?(标准里没有用采气袋的) 11、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 12、粉尘浓度>50mg/m3时,用直径75mm的滤膜。 13、粉尘分散度测定方法:滤膜溶解涂片法、自然沉降法。 14、粉尘用于个体采样时,流量范围为1~5L/min;用于长时间采样时,连续运转时间应≥8h。 15、工作地点: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16、短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 的采样。 17、生产性噪声测量常用Ⅰ型、Ⅱ型声级计或积分精密声级计、个人噪声剂量计。 18、A 计权,慢‘S ’档 19、高温要测量气温最高、通风最差这两种情况 20、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存在状况,或采样仪器的操作性能,可选择个体采样或定点采样,长时间采样或短时间采样方法。以个体采样和长时间采样为主。 21、用长时间采样方法的采样: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将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尽量安装在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22、游离SiO2指结晶型的SiO2(即石英),测定方法有焦磷酸法、红外分光光度法、X 射线衍射法 23、计数符合下列条件的纤维:其长度大于5μm ,宽度小于3μm ,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1的石棉纤维。 24、对低、中温元素,使用空气-乙炔火焰;对高温元素,宜采用氧化亚氮-乙炔高温火焰; 对分析线位于短波区(200nm 以下)的元素,使用空气-氢火焰是合适的; 25、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高或峰面积进行定量 26、朗伯-比尔定律:KNL T I -=e 0(K 为吸收系数,N 为自由院子总数-近似于基态原 子数N 0。L 为吸收厚度) 。 L KN I I A 004343.0lg ==吸光度。 待测元素浓度关系式为:A=K 1C (A 为吸光度,K 1为常熟,C 为待测元素的浓度)。 27、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公式最适宜的测量范围为0.2~0.8之间。 28、用两只吸收管平行采样,一只带氧化管,另一只不带;通过氧化管测得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总浓度,不通过氧化管测得二氧化氮浓度,由两管测得的浓度之差,为一氧化氮浓度。 27、根据采样后处理方法不同而分为溶剂解吸型和热解吸型固体吸附剂管两大类。

实验室间比对方案(实例)

一、 二、 三、实验室间比对的作用 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可为实验室提供评价其出具数据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客观证据,它的主要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评价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其所从事的检测工作的能力,包括由实验室自身、实验室客户,以及认可或法定机构等其他机构进行的评价; 2、通过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外部措施,来补充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程序; 3、增加实验室客户对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就实验室的生存与发展而言,用户对其是否能够持续出具可靠数据的信任度是非常重要的。 四、实验室间比对的目的 1、确定实验室进行某些特定检测或测量的能力,以及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 2、识别实验室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诸如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 3、确定新的检测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 4、增加实验室用户的信心; 5、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五、定义 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测试样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从而确实验室能力、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实验室间的差异,是判断和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六、职责 1、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实验室比对年度计划及实施比对工作。 2、各相关人员负责进行实验室比对工作。 七、样品的制备 本次比对样品采用随机抽取xxxx产品。属同等级样品,产品规格为:xx-xxxxx-xxx各一台。分发给xxxx检验中心(1)、xxxx检验中心(2)、xxxx检验中心(3)、xxxx检验中心(4)、xxxx检验中心(5)进行检测。 它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 1、被测物品是从样品集合中随机得到的; 2、比对中提供给参加者的整批被测物品,充分均匀,以保证计划中所判别出的任何极端结果均不能归因于被测物品间存在着差异; 3、将实验室返回的结果比对,以表明实验室的能力和参加方实验室的整体能力。 八、样品的发运与接收、使用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 度(最新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保障作业场所人员的身体健康,特制定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制度。 一、通风队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管理部门,需备专人负责整个矿区从事生产运行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检测、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包括以下内容: (一)监测点分布。 表1煤矿作业场所测尘点的选择和布置 地点 工种 检测点位

辅运顺槽 综掘面 综掘机司机 综掘机作业位2运皮带司机2运皮带作业位支护工 支护作业位 主运顺槽 综掘面 综掘机司机 综掘机作业位2运皮带司机2运皮带作业位支护工 支护作业位

主运、辅运顺槽综掘面 辅运皮带司机 辅运皮带头与刮板机转载点主运皮带司机 主运皮带头与刮板机转载点刮板机司机 刮板机与3-1 盘区皮带转载点 综采面 综采机司机 综采机回风侧5m处 移架工 - 端头支护工 回风巷10m处 刮板机司机

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程

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 产品检测 2009-11-02 20:37 阅读4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 1. 目的 建立和实施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计划和程序,以确保实验室间和实验室内部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2. 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与其他实验室应用不同的检测系统,或同一检测系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或以上各项均不相同时进行的同一检验项目(主要是指生化、血细胞计数、尿干化学、血凝等定量检测项目)之间的比对。 4. 比对计划 4.1标准比对方案:原则上常规生化项目、血细胞计数、血凝等定量检测项目实验室之间的比对每年进行一次。其他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每1~2年进行一次。 4.2 简化比对方案:如果某个检测系统进行维修或校准等,完成后要和另一个检测系统进行比对实验。 4.3外部比对方案:根据需要选择与本单位有相关性的单位或权威检测单位进行比对实验,比对方案与参加比对单位协商解决。 5.工作程序 5.1标准比对方案 5.1.1检验人员有足够的时间熟悉检测系统的各个环节和评价方案。 5.1.2在整个实验中,保持实验方法和比较方法都处于完整的质量控制之下,始终对实验结果有校准措施。 5.1.3实验时间至少为5天,时间长一些更好;至少做40份病人标本(如每天至少做8份病人标本),多一些更好,尽可能使50%的实验标本分析物的含量在参考区间之外,但在可报告范围内,各个标本分析物含量越宽越好,可以客观反映实际情况。 5.1.4不要使用对任一方法有干扰的标本,如做血细胞分析的标本,不应有小红细胞、破碎红细胞、巨大血小板等的影响。 5.1.5每份标本应有足够的量,以便进行双份测定;一份标本不够时可将含量相近的二份标本混合,不能多于二份。 5.1.6将标本按1、2、3、4、5、6、7、8顺序排列先测一遍,然后将顺序倒过来做第二次测定。 5.1.7应在2个小时内用两种方法对同批标本分别开始实验,最好使用当天采集的标本。 5.1.8由技术管理小组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填写比对实验分析报告,并将结果反馈给参加比对的实验室。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根据比对实验分析报告,对不具可比性项目提出整改意见。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案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案 1概述 1.1监测目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是系统地收集、汇总、分析、解释并评价有毒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信息,为职业病防治计划执行过程提供有用信息,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评价职业病防治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为预防、控制职业病提供信息服务。 1.2监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配套规章、技术标准是制定本监测方案的依据。 1.3适用范围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机构、卫生防疫站,依法从事职业病防治活动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等均适用本方案。 2监测类型 2.1职业病危害事故监测 2.2全国常规监测 2.3主动监测 3监测对象 3.1监测对象为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的劳动者。农药中毒病例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农药而引起中毒的患者和由于误服、有意接触农药的患者(不包括食物农药残留超标和属于刑事案件的中毒患者)。

3.2监测点依据不同的监测类型确定监测点 3.2.1职业病危害事故监测首诊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患者的医疗卫生机构。 3.2.2常规监测的法定监测点凡符合《职业病防治法》所规定的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依法从事职业病防治活动的医疗卫生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急性职业中毒、农药中毒患者首诊的医疗卫生机构,均为法定职业病常规监测点,或称责任报告单位。 3.2.3主动监测 主动监测是为适应职业病防治工作需求,根据历年报告的职业病发病信息,而确定优先、重点的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和目标人群,为掌握危害较严重的职业病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抽样选择监测点而开展的一类监测。 ①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监测点是依法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理化实验室,该实验室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技术质量考核的;②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监测,是以确定监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不同的地区、行业、企业规模进行抽样确定的监测点;③农药中毒监测点,是在全国使用农药量较大的15个省采用分层抽样原则选取的监测点。 3.3监测项目 3.3.1职业病危害事故监测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的规定,一次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三类: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规定要求,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和范围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要求,进行实时报告和信息监测。该事件属地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职能机构应在确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终止后2周内填报《职业卫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卡》,同时进行个案病例网上直报,纳入常规急性职业病监测信息月统计汇总。

什么是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

什么是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 对用人单位的建设项目,包括预建、在建、已建的项目进行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条件进行专业评审、评价,就叫职业卫生评价。根据项目的建设阶段不同,又分为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和现状评价三类。根据相关法规,只有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机构才能进行职业卫生评价,其评价报告才受安监部门认可。 职业卫生评价的意义 用人单位在进行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时,其工作场所会不会对在这一区域的工人存在产生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会不会使在这里长期工作的工人形成职业病?这就需要专门的职业卫生机构来进行检测与评价服务了。只有经过详细的检测及专业的评审才能确定该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职业卫生工作的要求。才能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与安全,因此职业卫生评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评价依据的标准有哪些? 预评价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3号) 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9号) 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2007 6、《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控评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3号) 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9号) 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2007 6、《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广东省内有哪些职业卫生评价机构? 深圳市天鉴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天鉴检测,是华南地区知名度较高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广州、佛山、东莞、惠州、清远、肇庆、江门、阳江、河源、汕头、梅州等地市都设有办事处。具备广东省乙级资质,可为全省用人单位提供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服务,出具的报告受安监部门认可,广受好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