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特色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特色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特色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是集建筑、山水、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体,它体现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主要是摹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而建筑作为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它们风格独特,布局灵活多变,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这些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体现。

任何建筑都不是独立地存在的,都处于一定的客观环境之中,不同环境中的建筑会因环境的影响而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建筑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具有使用和造景,观赏和被观赏的双重作用,既要满足各种园林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是园林景物之一;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双重愿望。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自然景色若有人工建筑做适当的点缀,可现出神采而富有魅力,为景观添色。

园林建筑给人精神上的感受更多。因此,艺术性要求更高,除要求具有观赏价值外,还要求富有诗情画意。中国自然式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自由穿插,灵活应变。为配合自然界中的各种典型环境,还创造出了各种不同的造型的建筑类型,每一种类型中又演变出丰富变化的形式。做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中国古典园林一般以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园林建筑只是为了加强自然环境整体的美,突出自然的美,因此建筑强调“依山就势”,“自然天成”。建筑的体量较小,有助于摆正建筑与自然景色之间的恰当的关系,在体量上不压倒风景,而且利于建筑和自然风景之间穿插融合。

含蓄效果就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追求含蓄与我国诗画艺术追求含蓄有关,在绘画中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在园林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这种含蓄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含蓄莫测。在空间的组织上,往往有直有曲,有静有动,有大有小,有虚有实,有正有变,有疏有密,有隐有显……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创造了富有活力的,奇巧变幻的空间境界。

整个园林的建筑从整体到部分不仅注意总体造型上的美,而且注意装修、装饰的美,注意陈设的美,注意小品建筑的美,它们之间的位置、大小、粗细、宽窄、质地都恰到好处,有精到的分寸感、统一感。它不仅是一种形象的美,也是一种合乎结构与构造逻辑的美。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意境”,意境是人们对园林建筑形象、色彩、气氛的一种感受。一般来说,园林要突出“幽雅”,以人工的巧奇,创造“宛自天开”的景色,然后将精巧的建筑融化在自然的怀抱之中,便营造出幽雅的意境。为了使园林有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必须建筑各种相应的建筑,但是园林中的建筑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应突出山水这个主体,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并升华成一件艺术作品。

总之,园林建筑设计要把建筑作为一种风景要素来考虑,使它和周围的山水、岩石、树木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优美景色。风景是主体,建筑是其中一部分。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的私园以及其他风格的建筑,其色彩都极鲜明。北方皇家园林建筑色彩多鲜艳华丽。琉璃瓦、红柱、彩绘,放映出皇家园林的大气。江南园林建筑册多用大片粉墙为基调,配以黑灰色的小瓦,栗壳色梁柱、栏杆、挂落。内部装修也多用淡褐色或木材本色,衬以白墙,与水磨砖所制灰色门框,形成素净,明快的色彩,表现园林建筑轻松活泼的特点。

从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与风格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与风格分析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包含雕刻、绘画、园艺、山池等要素,有着意境之美、形式之美、和谐之美等特征。我国现存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很多建筑,象征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要求,功用价值非常高。本文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并探讨了其风格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风格 建筑艺术时人类历史的积淀,能够呈现出特定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与想象能力。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自然山水式园林,以追求天然之趣为主,由画家、文人、造园匠师们共同打造而成。在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构图中,主体是不规则平面里面的自然山水,为了营造文化氛围,提高古典园林观赏性,会设置很多形态各异的建筑,并合理布置植物,道路曲折迂回,与自然环境充分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达到美的境界。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式 (一)廊 通畅、狭长、空透、弯曲是廊的主要特征,可以将景区与景点连接起来,有着组合景物、分割空间的功能。通畅而狭长能够诱发人一种盼望与寻求的欲望,实现“引人入胜”

的目的;空透而弯曲能够欣赏到风格各异的景色,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同时,走廊柱头具有框景的作用。当我们散布于颐和园长廊中,能够欣赏到昆明湖全部景色;而苏州怡园的走廊被花墙所分割,墙上设计有各种风格的漏窗,使得园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多端。 (二)亭 休息观景是亭子的主要作用,也可以作为景点。不管是路边桥头,还是山岭都可以设计建设亭子。亭子的形式各样,根据平面形状可分为圆亭、方亭、八角亭、矩形亭和三角亭;根据屋顶形状可分为歇山亭、掂尖亭;根据所处位置分为廊亭、井亭、路亭、桥亭等。同时,园林设计人员可以凭借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得亭子造型多变,为园林增添一抹亮点[1]。如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拙政园的别有洞天半亭、苏州西湖的湖心亭等。 (三)其他 主要包括阁、堂、榭。一般建造在花畔和水面,成为园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榭是一种精致敞亮、小巧玲珑的建筑,室内装饰清新淡雅,近可观鱼赏花,远可远观风景,是园林景点游览的最佳点,也是最打动人心的建筑。阁是私家园林中最高处的建筑物,是用来休息品茗的。阁楼一般有两层以上的房屋,形体空透,可观赏四面的风景。堂常常是一种封闭形式,只有正面设有门窗,一般都是主人的起居之地。堂

中国古典舞论文

中国古典舞论文: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现风格 一、概念阐述 1.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的传统舞蹈,是基于民族民间舞的基础上,通过专业人员的调整、提炼、创新,并且结合长时间的舞蹈实践的经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典舞主要是借鉴了中国的民族传统艺术戏曲,并且加入了武术、蕾等原形的成分,成为了中国特色的传统舞蹈。中国古典舞凝聚着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精髓与民族审美风范。它既非古代舞蹈,又非戏曲舞蹈。中国古典舞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并且最终形成了一门单独的学科,并且逐渐走向成熟,而“身韵”可以说是这一学科建。在舞蹈本体观、舞蹈方法论方面成熟的标志。 2.身韵 所谓“身韵”顾名思义,“身”即身法,指中国古典舞的外部表现技法;“韵”即韵

律,指中国古典舞的内在气韵。 身韵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在形体动作上要求以神似为主。主张将身法与韵律结合与集中在“变其形而扬其神”上,目的是突破戏曲舞蹈的“做、打”等程式化动作模式,形成古典舞自己独有的特点。二是展现出神形兼备的审美特点。身韵主要以“拧、倾、圆、曲”动作突出人体的曲线美,以及表演者的气质美,还要求表演者的动作遵循“三圆”运作轨迹和“动、静”,“点、线”互含的审美原则,这集中体现了古典舞民族性的“形”“神”统一的特点。 二、 “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价值 中国古典舞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成为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法。而其中的“身韵”是中国古典舞发展至今的精髓所在。“身韵”的创立对中国古典舞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首先,“身韵”的出现,解决了风格化舞蹈与功能性训练的矛盾,改变了在戏曲与芭蕾之间进退维谷的局面。其次,“身韵”的创立,解决了课堂与舞台相分离的矛盾。“身韵”是“身

建筑艺术的特点

用心体味建筑之美 ——《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建筑艺术的含义、特性、艺术的语言,为欣赏建筑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图片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达成其他两个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起学生对建筑文化与民族传统之间关系的思考。 教学重点:了解建筑的涵义、类型、特性。 教学难点: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领会欣赏建筑艺术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远古的许多生活记录都湮灭无存的今天,却有许多古建筑遗迹依然矗立在大地上,它们如同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帮助我们了解祖先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申报“世界遗产”项目。我们作为当代的青年,有必要也有责任了解和认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能够继承这些建筑遗产是我们的幸运,保护好它们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基于上述原因,教材中安排了几课建筑方面的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知识的扩充、欣赏的乐趣和审美品位的提高。 二、新知探究: (一)、什么是建筑艺术? 1、概念:是由空间和实体构成的艺术,它蕴含着建筑形式美的规律,并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 概念理解:A、空间和实体——由建筑材料(实体)构成的虚体空间供人使用。 B、形式美的规律——变化统一、比例尺度、对称均衡、对比和谐、节奏韵律 C、美的感受——主要通过视觉途径来感受。 2、建筑艺术是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A、建筑创作不可能超越技术的可能和经济承受能力。 B、建筑艺术需要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园林艺术丰富其内涵。 举例:悉尼歌剧院在阳光照映下既象贝壳,又象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 贝壳形尖屋顶是由2194块分别重15.3吨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 悉尼歌剧院的兴建过程一波三折:有克服不了的技术难关、有拂袖而去的建筑师,还有差点让政府破产的超高工程费。 (二)、建筑有哪些类型? 建筑类型是适应人类的不同活动需要而出现,随社会发展而增加。例如: 人类早期需要:巢穴、宫殿、庙宇、陵墓、民居等类型。

浅析中国古典舞

浅析中国古典舞 浅析中国古典舞 摘要:舞蹈根据不同的风格可分为现代舞、古典舞、民间舞和 折风舞四类。这里重点谈谈古典舞。 关键词:舞蹈;古典舞 从舞蹈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最早的舞蹈的形象资料是1973年 秋天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劳动寨墓地出土的一个舞蹈陶盆。据考证,它大约是五千年以前的产品,相当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 这就证明在当时哪个年代就有了舞蹈。它们是群众性的集体舞蹈场面,各种不同类别的舞蹈产生反映和表现不同社会内容的需要,表 现的大多数是人民获得胜利和丰收的欢乐喜悦情绪的一种抒情舞蹈。 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的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被认 为具有一定典型意义上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例如印度的古典舞,由浪罗多、卡塔克、卡达卡利奥迪西和库契普六传统舞系组成,欧洲古典舞蹈则泛指芭蕾舞。 所谓中国古典舞,主要是指历史上为贵族服务的宫廷舞蹈,被宗教利用成为一种祭祀形式的宗教舞蹈,或者曾经走上商业舞台.是在 专业化职业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古代舞蹈形式.我国舞蹈家从20世 纪50年代开始进行对中国古典舞的研究、整理、复原和发展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建立了一套中国古典舞教材,创作出一大批具 有中国古典舞风格的舞蹈和舞剧作品,形成了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的 谐和和高度统一的美学特点。60年代初,初步建构“身韵”这一风 格身体动态条纹,使“中国古典舞”从名义走向了“正式”,身韵 作为中国古典舞“风格化”的身体动态系统成为一种整合现实形象 的舞蹈图式。

我国古典舞在元明之前有两大类(一)古代宫廷舞蹈:它是指进入宫廷(包括上层社会)服务于宫廷的舞蹈。如祭祀舞蹈、礼仪舞蹈 等;(二)宗教舞蹈:古代宗教造就了一种宗教艺术其中包括舞蹈,并 给舞蹈注入了特殊的文化气韵。历史上的'每个时代的宫廷、宗教舞蹈,如先秦、西汉、魏、晋、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因为每个时 代之间虽有继承的关系,却又分别有各个时代的风格、特征和不同 的成就。隋唐不能代表西汉,西汉不能代表先秦,犹如古典诗歌之 唐的律诗,汉魏的古体,先秦的诗经、楚辞以及李、杜、三曹、屈、宋各代表一个时代的成就。而且还应包括历史上曾经建立过政权的 兄弟民族中的宫廷舞蹈和宗教舞蹈。 中国古典舞的动作特征是以形圆为代表的,动作上形成的轨迹有平圆、立圆、八字圆,而平圆、立圆中又包蕴着八字圆。我们如果 把八字圆的八字去掉半边只剩S这个圆形,它又自含在平圆、立圆中。这个图形就成了中国一个古老文化的标志―太极圆,因此有人 称中国古典舞叫“画圆艺术”。 我国古典舞流传下来的舞蹈动作,大多保存在戏曲舞蹈中一些舞蹈姿态和造型,保存在我国极为丰富的石窟壁画、雕塑、画像石、 画像砖、陶俑,以及各种出土文物上的绘画、纹饰舞蹈形象的造型中,我国丰富的文史资料也有大量的对过去舞蹈形象的个体描绘。 我国古典舞蹈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宋、元以前是宫廷乐舞,其艺术价 值和成就较高的主要是女乐,而乐舞伎人自古以来就一直处于奴隶 地位,身、艺均不过是供贵族玩乐的消遣品。 《踏歌》它取材于南北朝,在这个大动荡的时代中,中国乐舞得到了充分的融合与发展,翻开史册,当时南朝都有齐僮、赵女、坐 南歌,起郑舞;蜀都有巴姬,汉女弹纭,夫节;吴都哟荆艳、楚舞、 吴越、越吟……,汉魏时期不仅歌舞普及,而且还有“乐府”、 “黄门鼓蜀署”,“清商署”之类的俗乐机构,与“太乐署”之类 的雅乐机构扶持宫廷乐舞和民间歌舞的发展。 所以说中国古典舞不是古代舞蹈典范式的历史再现,而是当代人创造一种真正具有民族特点,舞蹈的特性和时代特征的舞蹈范式的 作为,换言之,“中国古典舞”是构建这种舞蹈式的先行者打出的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屋顶层次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屋顶层次类型 古建筑屋顶除功能性外,还是等级的象征。其等级大小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盝顶。此外,除上述几种屋顶外,还有扇面顶、万字顶、盔顶、勾连搭顶、十字顶、穹窿顶、圆劵顶、平顶、单坡顶、灰背顶等特殊的形式。 A、庑殿顶又称四阿顶,有五脊四坡,又 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为正脊,左右两坡 有四条垂脊。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 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 如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kuàng]殿、曲 阜孔庙大成殿等。单檐庑殿顶多用于礼仪盛典 及宗教建筑的偏殿或门堂等处,以示庄严肃 穆,如北京天坛中的祈年门、皇乾殿及斋宫、 华严寺大熊宝殿等。 B、歇山顶又称九脊顶,有一条正脊、 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前后两坡为正坡,左 右两坡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区域为山 花。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多 用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和殿、 太和门、天安门、钟楼、鼓楼等。一般的歇 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宫中其他诸建筑, 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 等都袭用歇山屋顶。 C、悬山顶又称挑山顶,有五脊二 坡。屋顶伸出山墙之外,并由下面伸出 的桁(檁)承托。因其桁(檁)挑出山 墙之外,“挑山”之名由此而来。悬山 顶四面出檐,也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 法,但在中国重要的古建筑中不被应用。

D、硬山顶有五脊二坡,屋顶与山墙齐平。 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营造法式》中并未有 记载,只在明清以后出现在我国南北方住宅建 筑中。因其等级低,只能使用青板瓦,不能使 用筒瓦、琉璃瓦,在皇家建筑及大型寺庙建筑 中,没有硬山顶的存在,多用于附属建筑及民 间建筑。 E、攒尖顶无正脊,只有垂脊,只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 阁、楼、塔等,平面多为正多边形及圆形,顶部有宝顶。 根据脊数多少,分三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六角攒尖 顶、八角攒尖顶……此外,还有圆角攒尖顶,也就是无 垂脊。攒尖顶多作为景点或景观建筑,如颐和园的郭如 亭、丽江黑龙潭公园等。在殿堂等较重要的建筑或等级 较高的建筑中,极少使用攒尖顶,而故宫的中和殿、交 泰殿和天坛内的祈年殿等却使用的是攒尖顶。攒尖顶有 单檐、重檐之分。 F、盝[lù]顶是一种较特别的屋顶,屋顶上部为平顶,下部为四面坡或多面坡,垂脊上端为横坡,横脊数目与坡数相同,横脊首尾相连,又称圈脊。盝顶在古代大型宫殿建筑中极为少见。 G、卷棚顶又称元宝脊,屋面双坡相交处无明显正脊,而是做成弧形曲面。多用于园林建筑中,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屋顶的形式全部为卷棚顶。在宫殿建筑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 房,多为此顶。 H、扇面顶顾名思义,就是扇面形状的屋顶形式, 其最大特点就是前后檐线呈弧形,弧线一般是前短后 长,即建筑的后檐大于前檐。扇面顶的两端可以做成歇 山、悬山、卷棚形式。一般用于形体较小的建筑中,会 让建筑看起来更为小巧可爱。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材: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全一册教材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园林之母”,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不同背景,社会经济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的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以及山水诗、山水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可现代的城市提供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生存环境,学生难以理解古典园林建筑上的巧妙用心,更难体会园林中所追求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文人士大夫“一瓢水一箪食,乐而不改其志”的情怀。因此,教师要准备更多的资料,找一些更直观的展示园林艺术成就的影片资料,通过声音、画面传递更多的信息,让学生充分了解园林艺术的历史、成就、种类、以及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的体会园林的意境、园林艺术追求的审美情趣。教学目的: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有所了解。2.

学会运用正确的欣赏方法游览中国古典园林,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重点:1. 介绍苏州的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诗情画意。2. 介绍中国皇家园林的典范——颐和园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教学难点:1. 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2. 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古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时过境迁,如今我们的生存环境与古人的生存环境相差太多,又该如何去体会这其中的滋味呢?在教学时应想方设法通过多条渠道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有设身处地的体会。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的研究: 讲授、提问、播放影片、比较、讨论、反思、教具准备:图片、影片资料、多媒体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配乐朗读古诗在美术课堂中引起反差,并带动学生情绪,紧接下来的精美的图片极大的勾起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引起兴趣.

浅谈中国古典舞“提沉”对舞蹈作品的重要性

浅谈中国古典舞“提沉”对舞蹈作品的重要性 摘要 古典舞是指在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中国古典舞讲究的是身韵、身法和技巧,身韵即“身法”和“韵律”。“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提沉的练习是身韵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得舞者在舞蹈时动作连贯不僵硬,圆滑,平缓,没有停顿和棱角,情感更加饱满具有感染力。 关键词:提沉作品要领重要性

目录 一.中国古典舞 (3) 1.1中国古典舞概述 (3) 1.2中国古典舞的发展 (3) 二.提沉 (4) 2.1提沉的概述 (4) 2.2提沉的要领 (4) 2.3提沉的艺术特征 (5) 三,提沉对舞蹈作品的重要性 (6) 3.1提沉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6) 3.2 提沉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征 (6) 3.3提沉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 (7)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一.中国古典舞 1.1中国古典舞概述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艺术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它是历朝历代工作者通过对戏曲、民间舞蹈和古代宫廷舞蹈,以及外邦舞蹈进行研究、整理、复现而发展得来。在唐宋乐舞中,在汉魏“舞戏”中,甚至在商周礼乐中,都能见其蛛丝马迹。中国古典舞的概念有其历史性和风格性,在动作特点上也有它独有的严谨性,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它是可以与欧洲芭蕾舞媲美的一个中国特殊舞种。其中更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1.2中国古典舞的发展 中国古典舞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早期的古典舞以民间自娱性舞蹈宗教性舞蹈为主,随着历史的发展至周代开始,到汉、两晋乃至唐代五代宫廷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培养专业乐舞人员,并对流行于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乃至外邦舞蹈进行了整理、研究、加工和发展,形成了宫廷舞蹈。这一时期的古典舞是历代统治者愉悦享乐、歌功颂德的一种重要工具,以女乐为主。由于宫廷舞蹈以统治者的审美情趣而创作,其中的一部分作品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风格上的绮糜、内容上的消极;但大部分还是多由艺人们在中国民间舞蹈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所以不乏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美之处。继此之后宋元时期,由于战乱频繁,文化受到破坏,舞蹈的发展也受到影响,汉唐时代的许多著名舞蹈竞相

中国古典舞论文: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现风格

中国古典舞论文: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现风格[摘要]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的传统舞蹈,而“身韵”则是中国古典舞的精髓。本文在阐述中国古典舞和“身韵”等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身韵”对于中国古典舞的重要价值,并且着重从“形、神、劲、律”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现风格。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身韵表现风格 一、概念阐述 1.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的传统舞蹈,是基于民族民间舞的基础上,通过专业人员的调整、提炼、创新,并且结合长时间的舞蹈实践的经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典舞主要是借鉴了中国的民族传统艺术戏曲,并且加入了武术、芭蕾等原形的成分,成为了中国特色的传统舞蹈。中国古典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在中国舞蹈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堪称为中国舞蹈的艺术典范。中国古典舞凝聚着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精髓与民族审美风范。它既非古代舞蹈,又非戏曲舞蹈。但它却蕴含着千百年来传统舞蹈的神韵,脱胎换骨于戏曲舞蹈而演变发展成为具有时代性的独特的艺术语言。中国古典舞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并且最终形成了一门单独的学科,并且逐渐走向成熟,而“身韵”可以说是这一学科建设

在舞蹈本体观、舞蹈方法论方面成熟的标志。 2.身韵 北京舞蹈学院的唐满城、李正一教授在创新性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身韵”,使中国的古典舞彻底摆脱了古典戏曲的约束,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舞蹈种类。所谓“身韵”顾名思义,“身”即身法,指中国古典舞的外部表现技法;“韵”即韵律,指中国古典舞的内在气韵。身韵的产生使古典舞从此摆脱了对古典戏曲舞蹈的依附,并形成了自己的舞蹈模式和特征,这些艺术特征直接影响着、规范着古典舞的艺术创作。 身韵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在形体动作上要求以神似为主。主张将身法与韵律结合与集中在“变其形而扬其神”上,目的是突破戏曲舞蹈的“做、打”等程式化动作模式,形成古典舞自己独有的特点。二是展现出神形兼备的审美特点。身韵主要以“拧、倾、圆、曲”动作突出人体的曲线美,以及表演者的气质美,还要求表演者的动作遵循“三圆”运作轨迹和“动、静”,“点、线”互含的审美原则,这集中体现了古典舞民族性的“形”“神”统一的特点。 二、“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价值 中国古典舞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成为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法。而其中的“身韵”是中国古典舞发展至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与类型(一)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与类型(一)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其作用,一方面具有可观、可居,另一方面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同时,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它不仅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权力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价值。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下面,结合古代园林建筑实际情况,就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和类型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 园林建筑按照所属性质和地域的不同,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的皇家气派。而江南园林建筑突出“玲珑、活泼、通透、淡雅”,将秀丽、雅致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风格迥异,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却基本相同,主要概括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其实用性。根据人们的休憩及活动需要而设置,如亭、榭,即可供人停留赏景,又可以按需要兼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用途。二是强调其独特性。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的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地方,园林建筑以其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并与廊、墙、路等形成一定的活动路线。三是提升其园林意境。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意境来。正如《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从而营造了

园林意境。 二、园林建筑的特点 经过上述功能分析,可以看出,园林建筑有如下特点: 1、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2、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与自然因素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使自然环境增添情趣,这就要求园林建筑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做到布局上依形就势。这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不断追求的境界。 3、园林建筑独立性和组合性。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一般体量较小,按大小、形状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据使用上的需要,既可独立设置,又可用廊、墙、路等不同的建筑组合成一个群体,这种组合群体形成了富于变化的建筑外形轮廓,使建筑与风景相得益彰。 三、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类型及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时采用了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一致。因此,其类型十分丰富,主要有亭、廊、榭、桥、

高中美术: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教案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hinese Architectural Art-Classical Garde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高中美术教案: 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杭师院附高罗雪峰 一、古典园林概况 (一)、发展史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商)→(西周)囿→(汉代)帝王的离宫、苑囿→(魏晋南北朝)追求自然情趣的私家园林→(唐)发展迅猛,长安附近建别墅,官署建园,唐中叶东都洛阳造园→(五代、宋)首都汴梁、陪都洛阳造园,江南筑山叠石之风很盛→(元明)江南园林发达,遏制→(明中叶)新的生机 园林设计主导思想:诗情画意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崇自然野致的风格,唐宋官僚和文人画家将他们的生活思想及传统文学和绘画描绘的意境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形成了这种主导思想。高中美术教

案: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二)、分类 北方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江南园林——苏州园林、汾阳别墅 岭南园林——广州越秀公园 (三)古典园林欣赏(录象)请学生讲园林构造: 由木构架结构的厅堂、轩馆、楼阁、亭台、桥廊与山石、湖池、花木组合成景,再配以匾额楹联等书法、诗句,形成了一个供游人直接玩赏且意蕴无穷的景观。 二、古典园林特点 (一)、顺应自然的布局 布局采用曲折多变的手法,和谐地顺着山径、水标或林间安设景点,不人为强求,形成中国园林的特点。“曲”造成景物的深层感,能在有限的面积上,创造出无限的空间效果。 (二)、雅朴恬淡的品格 园林建筑:宁静、简洁、清新 古典殿堂建筑:富丽、作“雕梁画栋”的粉饰 清代戏曲家李渔强调 “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 “但其取其简者、坚者、自然者变之” (三)、空透灵巧的面貌高中美术教案: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浅谈中国古典舞

班级:企设1011 学号:1006303105 姓名:魏倩雯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摘要 中国古典舞从其源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十分明显,它的审美原则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流传和延续,是用一根长线从古串到今的,这些原则非但在戏曲中可见,在唐宋乐舞中,在汉魏“舞戏”中,甚至在商周礼乐中,都能见其蛛丝马迹它的文化特征;就其流来讲,它是在原生地上生成的一个崭新的艺术品类,这是一个可以和芭蕾舞、现代舞相媲美的新的舞蹈种类,这个衍舞种是地道的中国货。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古典舞创立于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称它为戏曲,它已去掉了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说它是舞蹈,它还大量保持着戏曲的原态。古典舞从其源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中国古典舞现在仍未渡过它的童年,其自身还在成长发育中。但是身韵的创建,使它的审美内核已趋稳定,其理论基础也已比较扎实,运动系统已经形成,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它已摆脱戏曲的原形,向真正舞蹈的范畴迈进。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流派;身韵;发展

目录 1、中国古典舞的概述…………………………………… 4-5 2、中国古典舞的流派 (5) 3、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基本动作要素………………………… 5-6 4、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6-7 5、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方向……………………………………7-8

浅析合院式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浅析合院式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班级:09级装饰一班 姓名:裴璐 指导老师:王威

浅析合院式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摘要: 合院式建筑在我们中国已经经历了一段很长的历史,在中国建筑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北京四合院、皖南天井院、晋中商人宅院都是其中代表性的建筑。本文主要总结了其方位、庭院结构和布置等方面的特点,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中国北方四合院风格特色庭院特点影响因素 在西方,合院式建筑被视为中国民间建筑文化的象征。规整、方正、对称的布局,开放分进式空间组织,色彩绚丽的檐雕和门饰,简洁而颇具匠心的铺地,花木随意点缀、鸡犬随意戏耍、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 合院式建筑是我国北方传统居民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方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所谓“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合院式建筑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各地区所特有的风格。 北京四合院: 所谓四合院,就是以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所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四合院历史悠久,在中国民居中占据首位。早在商周时代,我们祖先的居住建筑就已经采取了四合院的形式。 北京四合院的历史则要追溯到元代。元代建都北京以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忽必烈的谋臣刘秉忠依据《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面朝后市,左祖右灶。”对元大都进行了整体规划。元末雄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这里所谓“街通”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胡同,而胡同与胡同之间则是供臣民建造四合院的地方。大规模四合院民居的修建,形成了北京建都后最早的居住形态。 北京四合院是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采用中轴对称方式布局。房屋坐北朝南,北方为正房,东西为厢房,其南方门向北开为倒座,大门开在东南方。 北京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房架子檩、柱、梁(柁)、槛、椽以及门窗、隔崐扇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要油漆彩画,虽然没有宫廷苑囿那样金碧辉煌,但也是色彩缤纷。墙习惯用磨砖、碎砖垒墙,所谓“北京城有三宝……烂砖头垒墙墙不倒”。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装滴水,或者不铺瓦,全用青灰抹顶,称“灰棚”。 皖南天井院院: 皖南民居建筑集中在黟县、休宁县、绩溪县、祁门县等地区,而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宏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动静相宜,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

浅论中国古典舞

浅论中国古典舞《千手观音》的艺术魅力 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本文拟通过对中国古典舞《千手观音》的艺术表现和内涵的探讨,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典舞的魅力。 一、中国古典舞的风格及审美特征 (一)风格 根据中国舞蹈史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历史舞蹈的古典舞,通常是指宫廷舞蹈,宗教舞蹈和在职业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走上商业舞台的,经过世代延传的舞蹈表演形式。 我国舞蹈家经过对中国古典舞的研究、整理、复现和发展的工作,建立了一套中国古典舞教材,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古典舞蹈风格的舞蹈和舞剧作品,形成了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谐合与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 (二)审美特征 一个成熟的民族舞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动作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是因为体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这正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重要表现手段。“形、神、劲、律”作为身韵基本动作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全部内涵。这四大动作要素的关系,是经过劲与律达到形神兼备,内外统一。 1、形 形,即外在动作,包含姿态及其动作连接的运动线路。它表现为形形色色的体态,千变万化的动作及动作间的连接。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形”。通过对传统艺术在审美特征和各种典型舞姿的剖析,得出了在“形”上必须首先解决体态上“拧、倾、圆、曲”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中国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 2、神 神,即神韵、心意,是起主导支配作用的部分。在古典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感觉的。而且正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 中国古典舞的内在韵律在于一个”圆”字,身韵创建者提出了“三圆运动”的理论。他们认为中国古典舞身体运动过程是沿着三个圆形在运动。

中国古典园林古代建筑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 、单项选择题 1、(B)时期起,中国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 A ?商周 B .春秋战国 C ?秦汉 D ?唐宋 2、中国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 D)时代 A ?秦汉 B ?唐宋 C ?元朝 D ?明清 3、下列园林属于私家园林的是( A) A ?拙政园 B ?北海公园 C .南京中山陵 D ?颐和园 4、象征人品清逸,气节高尚的是( C) A ?莲花 B ?兰花 C ?竹子 D ?紫薇 5、(A)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我国最大木雕佛像 A ?普宁寺 B ?普远寺 乐寺 D ?天津阁 6、留园东部以景色为(A )主 A ?建筑院落 B ?山水枫林 C ?田园 7、我国皇家园林中最完整,最典型的是( D) A ?北海 B ?避暑山庄 C ?郭庄 D ?颐和园 8、我省的(D)规模大,保存好,为中国十大名园之一。 A ?汪庄 B ?莲花庄 C ?沈园

D ?绮园 9、江南奇石“冠云峰”在( B ) A .苏州拙政园 B?苏州留园 C .杭州竹素园 D ?上海豫园 10、下列景点,依次属于颐和园、沧浪亭、清晖园的是(B) A ?佛香阁、大戏楼、六角亭 B ?十七孔桥、香山楼、澄漪亭 C ?佛香阁、六角亭、香山楼 D ?十七孔桥、大戏楼、澄漪亭 11、中国古代营造园林,早在(B)时期就开创人为造山的先例 A ?商周 B ?秦汉 C ?魏晋 D ?唐宋 12、杭州西湖主要运用了(C)的理水手法 A ?掩 B .挡 C ?隔 D ?破 13、水榭要(C)面临水 A ? 1 B . 2 C.3 D.4 14、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扬以假山,该假山的构景作用是(B) A .透景 B .抑景 C .借景 D .障景 15、无锡寄畅园因园外惠山的景色而显得更加秀丽。产生这一效果的构景手法是(C) A .夹景 B .抑景 C .借景 D .障景 16、坐在苏州网师园的集虚斋内,透过月洞门可见园内的假山、花木等美景。该月洞门的构景作用是(D) A .夹景 B .透景 C .借景 D .框景 17、在上海大观园内,登大观园可观赏怡红院、潇湘馆,同样,登怡红院,潇湘馆也 可观赏大观楼,这种结构景手段称( A )

浅析中国古典舞舞姿重心的特点

浅析中国古典舞舞姿重心的特点 【摘要】:重心在人体日常活动中起着平衡与稳定的作用,而在身体姿态千变万化的舞蹈活动中它的作用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舞蹈教学和训练中,重心问题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文章应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古典舞舞姿重心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古典舞舞姿较其他舞种舞姿重心更为复杂,其复杂性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古典舞舞姿上身变化较为复杂,重心位置变化幅度较大;二是古典舞舞姿的脚位特点使支撑面相对较小。鉴于上述特点,文章从力学角度对如何进行古典舞舞姿重心控制的训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重心; 古典舞舞姿; 力学; 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人体运动已经形成了自然的生理平衡意识。人体日常的活动如走、跑、跳,正常人都可以维持自己身体的平衡。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人体运动形式,它以其复杂多样的动作技巧和特殊的视觉艺术效果显示出它不同于日常活动的重心特点。人体重心直接关系到舞蹈中身体的平衡与稳定性,并影响到技巧动作的完成效果。因此,重心问题在舞蹈教学与训练中一直为大家所重视,对该问题的研究与讨论也显得极为重要。 有关重心问题的研究所见报道较多,其中大多为体育方面对一些技术动作的力学研究,尤其是体操项目中,常通过力学原理对其分析用于指导科学的训练。而在舞蹈界有关方面的研究尚未多见,杨越的一篇《芭蕾舞中的人体重心》,其观点是构成芭蕾舞中重心的三要素有:外开、肌肉力、协调性应用。芭蕾舞中任何动作都离不开这三要素,而把握重心的三要素是掌握好重心的必要条件。其二,刘琪的《中国古典舞旋转的力学分析》,他认为旋转的数量和质量、成功和失败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人体重心和旋转动力等等。但具体应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并深入到中国古典舞中的动作机制层面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因此文章应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古典舞舞姿重心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从力学角度对如何进行古典舞舞姿重心控制的训练进行了探讨。 一、重心与舞蹈的关系 某一物体的重心,是指该物体各组成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人体各环节有各环节的重心,如头的重心、躯干的重心、上臂的重心等,称为环节重心。而人体全部环节(即整个人体)所受重力的合刀作用点,叫做人体总重心。 人体是由各个环节组成的,整个人体的重心是由身体各个环节所处的位置决定的。当身体任一环节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那么重心就要随之发生变化。人体平衡的稳定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体静止时抵抗各种干扰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静态稳度(静力性动作);二是指人体重心偏移平衡位置后而干扰因素除去时,人体仍能恢复初始平衡的范围大小,此范围的大小称为人体平衡的动态稳度(动力性动作)。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分类

个人愚见不外乎园林中的那几种造园要素,山石、园林建筑小品,水体,植物等等那些在学校已经让老师给耳朵磨出茧子的东西,且因势利导地将其组织在一起而创造出的一些景致,也可说是一种排列组合。这些要素可以说是缺一不可,尤其是植物。园林、园林,贵在其中有一个林字,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决不可缺少的、也是绝不能忽视的一部分(不管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现在的中国园林人要想在世界园林界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学好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中国古典山水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是不的两个体系,不同就不同在对园林的诠释上,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人定胜天,这也就造就出西方园林中的大的绿地模纹和类似凡尔赛宫的被剪成圆柱体的树木排成的树阵的出现,而中国的园林中出现大块的模仿山势的假山,曲折的小路,以及四季多变且模仿自然植物群落中的林冠线和林缘线的植物造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手法是西方园林所不能匹敌的,不光是造景本身,其中所蕴含的寓意也会让人有一番回味。像南方私家园林中最常见的竹与石的搭配,白墙上攀爬的枯藤等等,无一不让人觉得很有嚼头,还有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的恭谦,松柏的傲骨,牡丹的富贵等等,植物在这里被古人们赋予了人性化的品质,是中式园林中的又一层含义,这是西方园林所欠缺的。 在九十年带初的中国园林建设中,我们看到了不少运用西方现代园林中有关平面构成技法所造就的一大批广场,游园,其中一广场为最。出现了中国园林所没见过的树阵,大草坪、大模纹、大面积广场铺装(据说还有能和天安门广场面积差不多的)等新的造景手法,并风靡一时,全国上下一盘棋,全开始纷纷效仿。中国古典山水园林的技法却没了踪影,荡然无存。 好在这几年,中国的园林人终于有所醒悟,这还得亏是日本现代园林给我们提的醒。日本古典园林完全是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但它不是单纯的抄作业,要不日本的现代园林很可能也是大广场,大草坪了。他兼收了中国园林中的造景意境,加入了西式园林中的平面构成手法,糅合在一起造就了日本现代园林景观 ,摒弃了中国私家园林的小家子气,加入了西方园林中的恢宏大气(但不是傻、大、粗),很适合现代城市的口味,不显得十分突兀。 中国古典艺术讲究的是神、势、气,中国艺术历来主张"师法造化","观象于天,观法 于地",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②,古代中国先哲们的时空观是互补共生的,并不像西方近代哲学和科学将时间与空间割裂开;这种古代中国的艺术哲学是一种朴素的整体美学观。其艺术创造追求于象形、图解,追求"术而不作,慎终追远" ②。因此特别强调精神,强调人的主动性,强调主体的思、品、悟;人的审美感知的形成就个体来说,有其生活经历、教育熏陶及文化传统的原由③。 我们都知道研究中国古典艺术必然牵涉到"意境"一词,"意境"一说最早可追溯至佛经。佛家认为"能知是智,所知是境,知来冥境,得玄即真"④。按字面来理解"意"即意象,属于主观范畴,"境"即景物,属于客观范畴,也谓哲学中常提到的"能指"与"所指"。但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却认为:"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也,故能写真感情、真景物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④。然而,"意境"作为一个更加具体的美学概念,不能被简单的看作是意与境的叠加,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心理学和哲学意味,它的包容特征使其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

《建筑艺术的特点》

课时:一课时课型:欣赏课 教材分析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建筑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建筑艺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重难点:能让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筑艺术的特点,以及学会从哪些方面去欣赏优秀的建筑。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建筑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因该是非常熟悉的,现在还有人不住房子而住山洞,那就是野人了。我们逛的超市,读书的教室,还有体育馆,这些都是建筑。但作为美术的建筑我们又显得陌生,建筑就是房子吗?(提问)除了房子,桥梁,陵墓,纪念碑等都属于建筑。所以,比较准确地讲,建筑是利用物质材料创造一种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人为的空间。某些纪念碑、桥梁等建筑虽然没有供人使用的内部空间,但却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外部空间。但是,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它与一般主要供观赏的绘画和雕塑艺术具有明显的区别,它与工艺美术一样是有实用价值,不象一张油画、或一座雕塑只供人们欣赏。(举例子:见漫画,说明作品中存在什么问题)总结得出结论:建筑不仅要考虑美观,还要注意其实用性和牢固程度。我们去买房子不是都十分注重房子的套形、所处地点、朝向,还有房子的外形是否气派。外滩的房子价格高,正是因为他具有这些优点。所以,"实用、坚固、美观"被称为构成建筑的三要素。评价建筑的艺术性,不仅仅是看它的造型和装饰是否美观,还要看它是否做到了实用、坚固、美观的统一。这也是欣赏建筑艺术的基本出发点。 二、讲授新课 1、建筑的艺术特征: 意大利现代著名建筑师奈维认为:"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的艺术。总之,优秀的建筑不仅要设计师去设计,还要由能工巧匠将他造出来,所以建筑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性。具有艺术的特征。(作品欣赏) (1)建筑形象和表现的多样性 任何一种建筑都具有自己的建筑形象。这就是通过各种结构、造型体现的建筑的外观。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建筑匠师巧妙地运用了空间、形、线、色彩、质感、光影等表现手段,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建筑形象,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受。(天坛与江南民居对比) (2)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历史性和时代性 建筑具有许多社会文化的属性。一是它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建筑形式。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地理、文化等条件的不同,从而形成建筑形式的地域差别。同一民族,由于地域条件的不同,建筑形式也不一样。(帕特农神庙与---------雅典卫城) 二是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态,具有较大的差别。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的差别就更明显。象上边欣赏过的天坛与现代的江南民居就具有相当大的差别。所以,欧洲人把他们以石料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古代建筑称作是"石头的史书"。 2、如何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建筑: 当然,面对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优秀建筑,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欣赏。 (1)(五塔寺)(设问:这座建筑从外边看有什么用途?) 宗教,其奇特的外形使人感到迷惘和神秘,符合宗教建筑的性质。 不同类型的建筑的不同功能的外在表现。例如,优秀的住宅建筑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有

浅析中国古典舞

浅析中国古典舞——以《爱莲说》为例进行分析 摘要 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由编导赵小刚创作的《爱莲说》通过精彩的演出荣获古典舞表演一等奖。舞蹈《爱莲说》一经问世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吸引了众多舞者的学习和模仿,如果说《爱莲说》是典范,那么古典舞则是凝聚着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精髓与民族审美风范。中国古典舞也是我国的重要舞蹈之一,它有着时代性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并且逐渐走向成熟。 关键词:舞蹈;古典舞;爱莲说 绪论 中国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的提炼和加工,所创造出的艺术实践的检验,也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 古典舞都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比较高超的技巧。新中国成立后古典舞又融合了西方芭蕾舞的特性,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中国古典舞。现中国古典舞融合了中国古代宫廷舞蹈、中国民间贴近生活的舞蹈、中国的戏曲和西方的芭蕾舞等,有着我们本民族特有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范,也是其他舞种训练体系所不能替代的。 在中国古典舞中,有着古风古韵的汉族古典舞舞蹈《踏歌》、有着婀娜飘逸的敦煌舞蹈《飞天》,也有着反映当代人风貌的《扇舞丹青》、《江枫渔火》,更有根据古诗词的古典舞《爱莲说》。 一、古典舞的起源 中国汉族的古典舞,流传下来的舞蹈动作,大多保存在戏曲舞蹈中;还有一些舞蹈姿态和造型,通过保存在我国的石窟壁画、雕塑、画像石、画像砖、陶俑,以及各种出土文物的绘画、纹饰舞蹈形象的造型;我国文史资料中也有大量的对过去舞蹈形象的具体描述。在中国古典舞中“身韵”则是对于中国古典舞的重要价值,并且着重从“形、神、劲、律”。 印度的古典舞,由婆罗多、卡塔克、卡达卡利、曼尼普利、奥迪西和库契普迪六大传统舞系组成。其主要艺术特征是舞蹈动作节奏、韵律鲜明,造型性强,具有丰富内涵的多姿多彩的舞蹈哑语手式和细腻的面部表情。 欧洲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为芭蕾舞。欧洲各国的古典舞剧统称为芭蕾,是一种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戏剧、舞台美术等艺术形式的舞蹈品种。由于其表演技术上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足尖舞鞋并用足尖立地跳舞,所以俗称“足尖舞”。相传,芭蕾最早起源于意大利,创造了足尖舞蹈技巧,发展了各种腾空跳跃和旋转技巧,并产生了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特点的意大利学派、法兰西学派和俄罗斯学派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芭蕾艺术传入中国,不过,那时还仅局限在少数人范围内。后来我国舞蹈工作者通过正规地系统地向世界各国的优秀的芭蕾艺术学习,成立了专业的芭蕾舞剧团体,把世界优秀的芭蕾舞剧目献给我国的观众,并以芭蕾的形式创作了一批关于反映我国人民生活和斗争为题材的舞剧作品。 二、以《爱莲说》为例,对中国古典舞的进一步解读 (一)《爱莲说》的创作来源 古典舞《爱莲说》是以宋代诗人周敦颐的同名散文诗所创作出来的。散文诗《爱莲说》是歌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气质和坚强不屈的高尚品格,进而表现出自己洁身自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 而舞蹈《爱莲说》则不是对这首散文诗的阐述,而是通过散文诗中对莲花的描述和对莲花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