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实验大作业

机械设计实验大作业
机械设计实验大作业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实验指导书

姓名

班级

学号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机械设计教研室编

实验课守则

1.机械设计实验课是学好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熟悉实验仪器和设备,掌握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此,学生对每个实验都要认真对待。

2.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和基本原理,准备好需自备的计算器、文具等。实验开始前指导教师根据需要进行检查、提问。

3.实验时要求原理清楚,操作认真,数据准确,查表熟练。

4.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对于仪表、设备、工具的性能有不了解之处,应及时询问指导教师,对于非指定使用的设备、工具不得乱动乱用。

5.实验出现故障时,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以便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6.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将实验室工具、仪表等带出实验室,如有损坏、遗失公共财物,视情节应给予赔偿。

7.设备用毕,及时切断电源。整理全部仪器和附件,使之恢复原位。

8.实验结束后认真完成试验报告,按时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根据各种机构实物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 2.验证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 3.分析某些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各类机构的模型和实物; 2.钢板尺、量角器、内外卡钳等;

3.三角尺、铅笔、橡皮、草稿纸等(自备)。

三、实验原理

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数目、类型和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可以撇开构件的实际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示构件,用规定的或惯用的符号来表示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画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这种简单的图形即为机构运动简图。

四、实验步骤

1.使被测机构缓慢运动,从原动件开始,循着传动路线观察机构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元,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根据直接相联接两构件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性质,确定运动副的种类; 3.选择能清楚表达各构件相互关系的投影面,从原动件开始,按传动路线用规定的符号,以目测的比例画出机构运动示意图,再仔细测量与机构有关的尺寸,按确定的比例再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用数字1、2、3……分别标注各构件,用字母A 、B 、C ……分别标注各运动副;

比例尺)

(构件在图纸上的长度)

(构件实际长度mm AB cm L AB L =

μ

4.分析机构运动的确定性,计算机构运动的自由度。

五、思考题

1.一张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包括哪些内容?

2.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原动件的位置能否任意选择?是否会影响简图的正确性?

3.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

六、实验报告

实验二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齿廓曲线的原理;

2.掌握渐开线齿廓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及避免根切的方法; 3.了解刀具径向变位对齿轮的齿形和几何尺寸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齿轮范成仪; 2.剪刀、绘图仪;

3.圆规、三角尺、两种颜色的铅笔或圆珠笔(自备)。

三、实验原理

范成法是利用齿轮啮合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齿轮的一种方法。加工时,其中一轮为刀具,另一轮为轮坯。他们之间保持固定的传动比传动,好象一对真正的齿轮啮合传动一样,同时刀具还沿轮坯的轴向作切削运动,这样制得的齿轮齿廓就是刀具的刀刃在各个位置的包络线。为了能清楚地看到包络线的形成,我们用范成仪来模拟实现齿轮轮坯与刀具间的传动“切削”过程。

齿轮范成仪构造如图2—1所示,半圆盘2绕固定于机架上的轴心转动,在圆盘的周缘刻有凹槽,凹槽内嵌有两条钢丝3,钢丝绕在凹槽内,其中心线形成的圆相当于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两条钢丝的一端固定在圆盘2上的B 、B '点,另一端固定在拖板4的A 、A '点,拖板可水平方向移动,这与被加工齿轮相对齿条刀具的运动方向相同。

在拖板4上还装有带有刀具的小拖板5,转动螺钉7可以调节刀具中线至轮坯中心的距离。

齿轮范成仪中,已知基本参数为:

1.齿条刀具:压力角020=α,模数mm m 25=,

齿顶高系数0.1*

=a

h ,径向间隙系数25.0*=C 2.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直径mm d 200=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已知基本参数分别计算被加工齿轮的基圆直径d b 、最小变位系数x min ,标

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 a1和d a2、齿根圆直径d f1和d f2,将上述六个圆画在一张绘图纸上,并沿最大的圆周剪下制成被加工齿轮的“毛坯”;

图2—1 齿轮范成仪结构

2.把齿轮“毛坯”安装到范成仪的半圆盘上,注意对准圆心;

3.调整刀具,使其中线与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相切,此时刀具处于“切制”标准齿轮位置;

4.“切制”齿廓时,把刀具移向范成仪的一端,然后每当刀具向另一端移动一个不大的距离(2~3mm),描下刀刃在图纸上的位置,直到形成两个完整的齿廓为止;

5.调整刀具的位置,使其中线远离轮坯中心。移动距离为避免根切的最小变位量mx,即刀具顶刃与变位齿轮齿根圆相切。重复上述“切制”过程,得到两个完整的变位齿轮齿廓,为便于比较,此齿廓可以用另一种颜色画出。

五、思考题

1.根切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避免根切?

2.比较用同一把齿条形刀具加工的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下述几何参数的变化: 、m、d、d a、d f、d b、h a、h f、s、s b、s a、s f、e、p。

3.这两种齿轮的齿廓曲线是否全是渐开线?

六、实验报告

1.已知参数

齿条刀具:模数=m 压力角=α

齿顶高系数=*

a

h 顶隙系数=*C 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直径=d

2.计算结果

实验三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游标卡尺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方法; 2.通过测量和计算,熟练掌握齿轮各几何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被测齿轮一对;

2.游标卡尺(精度0.02mm ); 3.机械零件手册;

4.渐开线函数表、纸、笔、计算器(自备)。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用游标卡尺来测量,通过计算得出一对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渐开线直齿圆柱的基本参数有:齿数z 、模数m 、分度圆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 a *、径向间隙系数C*、变位系数x 。

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的基本参数有:啮合角'α、中心距a 。 以下为各参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如下:

1.测定模数m 和压力角α

如图3—1所示,当量具在被测齿轮上跨k 个齿时,其公法线长度应为

b b k s p k w +-=)1(

若所跨齿数为k +1时,则公法线长度为

b b k s kp w +=+1

所以

b k k p w w =-+1 (1)

又因为 απαcos cos m p p b == 所以

α

πcos b

p m =

(2)

p b 为齿轮基圆周节,可以从(1)式中求得,由齿轮标准可知,α可能为150,也可能为200,故分别用150和200代入式(2),算得两个模数,取数值接近于标准模

数的一组m 和α为被测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

为保证量具的卡脚与齿廓的渐开线部分相切,所需的跨齿数可参照表3—1。

表3—1 跨齿数

2.测定变位系数x

与标准齿轮相比,变位齿轮的齿厚发生了变化,故它的公法线长度与标准齿轮的公法线长度不等,两者的公法线长度之差为αsin 2mx 。

设w k '为被测齿轮跨k 个齿的公法线长度,w k 为相同模数m ,齿数z 和压力角α的标准齿轮跨k 个齿的公法线长度,所以有

αsin 2'mx w w k k =-

图3—1 公法线长度测量示意图

即 α

s i n 2'm w w x k

k -=

(3)

式中w k 可以从机械零件手册查出,将w k 的值代入式(3)中即可求出变位系数x 。

3.测定齿顶高系数h a * 和径向间隙系数C *

根据齿顶高计算公式 2

f

f d mz h -=

(4)

式中d f 为被测齿轮齿根圆直径,可用卡尺测得,然后求得齿根高。

另一齿根高计算公式 )(**

x C h m h a f -+= (5)

式中h a *和C *为未知,因为不同齿制齿轮的h a *和C *均为标准值,故分别将正常齿制h a *=1.0、C *=0.25和短齿制h a *=0.8、C *=0.3两组数值代入式(5),取最接近h f 值的一组h a *和C *为所测定值。

4.测定啮合角'α和中心距a '

如所测定的两个齿轮是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则根据所测得的这对齿轮的变位系数x 1和x 2,按公式(6)和(7)计算出它们的啮合角'α和中心距a '。

αααinv tg z z x x inv +++=

2

121)

(2'

(6)

图3—2 实际中心距测定示意图

'

cos cos )

(2'21αα

z z m a +=

(7) 实验时可用游标卡尺直接测定这对齿轮的实际中心距并与计算结果比较,求出中心距误差'a ?,测定方法如图3—2所示。

首先使这对齿轮作无侧隙啮合,然后分别测量齿轮内孔的直径d k1、d k2及尺寸b ,由此得:

)(2

1

'21k k d d b a ++= (8)

四、实验步骤

1.数出齿数,按表3—1查出跨齿数k ;

2.分别在每个齿轮的三个位置测出公法线长度wk+1、wk 及齿根圆直径df ,算出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逐个计算齿轮参数,填写实验报告。

五、思考题

1.两个齿轮参数测定后,怎样判断它们能否啮合及传动类型?

2.测量齿根圆直径d f 时,对于齿数分别为奇数和偶数的齿轮测量方法有什么不同?

六、实验报告

实验四转子动平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研究回转构件动平衡的实验方法;

2.掌握工业用软、硬支承动平衡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RYQ一30 平衡机,DTZ300通用平衡机指示器;

2.试件(在校正平面上具有校正孔的转子);

3.平衡质量(与校正孔相应的螺钉、螺母和垫圈以及适量的橡皮泥);

4.普通天平;

5.钢卷尺;

6.活动螺纹扳手。

三、实验原理

软支撑动平衡机实验原理如图4—1所示,硬支撑动平衡机测试原理与之类似。

图4-1 动平衡机实验原理结构图

动平衡机根据振动原理设计,支架2上方由螺栓与机架固定,转子 1 置于支架 2 的V 形槽内,通过万向联轴器或圈带驱动作回转运动。弹性支撑为薄弹簧钢板制作,在垂直方向上有大的刚度,而在水平方向上刚度很小。当转子 1 回转时,由于不平衡

质量的存在,将产生离心惯性力。

设惯性力为F , F = meω2,, Fx =Fcosωt,Fy=sinωt,Fx、Fy分别为 F 在x、y 方向的投影。由于弹性支撑在y 方向刚度很小,在周期性惯性力Fx作用下,支架2 沿x 方向振动。通过左、右传感器(其内有永久磁铁和线圈,使其作切割磁力线运动)对振动位移信号拾取,产生周期变化的感应电动势,不平衡量愈大,感应电动势愈大,由此获得不平衡量大小。不平衡量方向角由光电传感器测量,需在被测工件上设置不反光标记,以此作为方向角定位。上述信号通过电子线路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最后通过外设(显示仪器)显示出被测转子的不平衡量大小和方位。根据平衡基本理论,对于质心与转动中心不重合的回转构件,它的不平衡量都可以认为是在两个任选回转面内,由向量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两个不平衡质量m1和m2所产生。因此,只需针对m1和m2进行平衡就可以达到回转构件动平衡的目的。使用动平衡机,分别测试所选定平衡校正平面内相应的不平衡质径积m1r1、m2r2的大小和相位,并加以校正,最后达到所要求的动平衡。

图4-2 动平衡机电路原理框图

被平衡的工件支承在动平衡机摆架上,经一定方式(圈带、联轴器、气动或自驱)使工件旋转,不平衡质量产生离心力激励摆架振动。左右振动传感器将振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人到电测系统,光电传感器则为系统提供一个频率/相位基准信号。

系统软、硬件分工如下:硬件完成振动信号的处理任务,使系统具备良好的实时性;软件完成运算、控制和其他扩展功能的实现。信号预处理采用了多阶积分电路,用来抑制噪声,改善信噪比。程控放大器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根据不平衡信号大小而改变增益。窄带跟踪式滤波器完成被测信号的信噪分离。A / D 转换器将经过滤波的信号(不平衡信号)进行采样、量化,输人计算机,它还完成对其他信号(如系统自检、转速信号)的采集。

电测系统软件所完成的基本任务有数据采集和计算、平面分离运算、过程控制(测量、显示、键盘和打印控制)、系统自检和系统定标。

四、实验步骤

1.机器的设置

在第一次使用本机或准备平衡新的工件时,可根据需要进行“工件参数设置”和“系统参数设置”。在这些设置中包括输入工件尺寸、工件形状、最终平衡精度、测量一锁定时间和桥架的种类(硬支承或软支承)等。“工件参数设置”和“系统参数设置”都在“主目录”中选择。在平衡测量状态下按【Esc】键弹出“主菜单”(图4—3 )。

图4-3 主菜单

在主菜单中用【↑】、【↓】键移动菜单条,当落在“转子参数设置”或“系统状态设置”上时,按【Enter 】键,程序自动切换到所选设置中。如果在“主菜单”中不打算进人任一功能选项,可将菜单条移到最下方的“返回平衡测量”,并按【Enter】键即可返回平衡测量状态。

在主菜单中,“平衡机的校准(定标)”可由厂家或用户来校准整机的测量精度,以便准确进行平衡。具体操作详见“平衡机的校准(定标)”。

“系统自校”帮助用户确认电测部分的主要电路以及两个振动传感器(安装在机械桥架上)是否正常。具体操作详见“自检”。

“打印记录”可从打印机上输出“平衡报告”。“操作指南”可在屏幕上显示出一套完整的本电测系统的操作说明,方使用户随时查阅。

2.转子参数设置

进人“转子参数设置”,屏幕显示如图4-4。

图4-4 转子参数设置

使用【↑】、【↓】、【→】、【←】和【Enter】键,选定栏目输人数据并选择工件的支承方式。当黄色的光标移到最右一列时,用户可在这一列选择符合自己工件的支承方式。例如:工件的两个校正平面均在支承点的右侧,可选择第 4 种支承方式,将光标移到[4] 的位置,按【Enter】键即可看到左侧的图形发生相应的变化。另外,第8 种支承方式适用于单面立式的转子,其尺寸参数与双面转子有所不同,设置时应注意正确给出参数,以免系统错误。

输人工件型号及工件尺寸。使用数字键和字母键进行输人,最多可输人14 个字符。如果工件型号以前曾被输入过,可直接键入该工件型号,按【Enter 】键即可调出相应的a 、b 、c、r1和r2的尺寸数及工件的支承方式。若忘记型号,按" F10 ”键查询以前的工件型号记录。工件尺寸 a 、b 、c、r 1和r2可根据屏幕上工件图形的要求将工件实际尺寸输人,尺寸单位均为毫米。在“合格范围”一栏内所输人的数据代表工件左右两个支承点允许的振动量大小(以g · mm 为单位)。一般在被平衡工件的技术要求中有此数据,但要注意技术要求中的数据是否为单个支承的要求。

“平衡参数”栏中的“转速”一项可输人实际平衡转速,如800r / min ,则实际平衡时工件到达800r/ min 时,无需按【Enter】键即可自动进行测量。若不想自动测量,可输人任意一个很大的转速值。

“计算器”功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可随时调出使用的数字计算器。若调出计算器,用户可进行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用完后可按【Esc】键关闭计算器。

“查阅转子记录”功能帮助用户查询原先输人的工件型号和相应的尺寸。查询后可

按【Esc】键关闭。凡被输人的工件型号及有关参数均在退出改设置后被永久记录。

如需要删除某种型号,可在返回平衡画面后,按【F】键进行操作,具体方法详见“快速更换或删除转子型号”。

3.系统状态设置

进人“系统状态设置”后,屏幕显示如图4-5所示。

图4-5系统状态设置

用【↑】、【↓】键移动亮条,选择所需设置的项目,并按【Enter】键确认。

“测量时间选择”功能用于设置一个时间值(代表从手动松锁测量至自动锁定的这段时间)。当使用时在其右侧出现一个小窗口,输人 3 ~150 之间的数字量,具体数值取决于用户对平衡效率和测量精度的综合考虑。一般测量时间长,测量精度也较高。若对精度要求不高,可减小时间值,以提高平衡效率。

“联轴器(夹具)补偿”功能可用于消除万向联轴器自身不平衡量对工件平衡的影响。进人后,屏幕显示“是否需要补偿?Y / N ”的提示。此时按【Y】键表示需要这种补偿;如果按【N】键为取消联轴器不平衡量补偿。

注意:在使用带驱动方式时,必须在此按【N】键,否则将造成平衡误差。

1)按【Y】键后,屏幕首先提示启动工件,当工件转速稳定后按【Enter】键开始测量。测量时间的长短由“测量时间设置”决定。测量结束其结果自动锁定。如果需要重测,可按下【Enter】键,机器重复前面的测量过程。当多次测量结果变化不大即可停车,至工件转速为零,按【Esc】键进行下一步操作。

2)按屏幕提示松开联轴器,将工件转180○与联轴器联接紧固,再次启动工件。转速稳定后,重复上一步骤中的操作。

3)停车,至工件转速为零,按【Esc】键,屏幕上出现“OK”,表示补偿的各步骤

全部结束,系统自动返回测量状态。在以后的测量中将按这次的补偿值对所用的联轴器自动消除其不平衡量。

机器和工件出下列变化时应重新进行该补偿:转子质量和尺寸发生变化;机械桥架(含联轴器)的位置发生变化。

4.平衡机的校准(定标)

硬支承平衡机的特点是永久性定标,即一次定标后,在平衡机的平衡范围内无需再次定标,如果转子尺寸或校正平面改变,只需给出新的数据系统即可自动校准;而软支承平衡机根据转子规格或平衡转速的改变需重新定标。建议使用校验工件或剩余不平衡量较小的工件,定标前应正确设置支承方式和 a 、b 、c、r1、r2尺寸,正确设置工件合格范围,正确设置平衡机的种类。

1)安装定标质量

分别在平面1 、平面2 校正半径上的已知角度(建议O o) ,安装已知重量的定标质量。定标质量m 的选取参考:3~10m0,m0为转子初始不平衡量值(m0应尽可能通过粗平衡控制在较小的数值)。

2)输入数据

将数据(定标质量、角度)填人表格,按【Esc】键退出数据输人,启动工件。当工件转速稳定后按【Enter】键开始测量。测量时间的长短由“测量时间设置”决定。测量结束其结果自动锁定。如果需要重测,可按下【Enter】键,机器重复前面的测量过程。当多次测量结果变化不大、停车至工件转速为零后,按【Esc】键进行下一步操作。

定标过程的具体步骤如图5所示。当定标结果栏内出现“ OK ”字样时,定标完毕,系统自动进人测量状态。

3)注意事项

(1)平衡某一型号的土件只需要定标一次。系统也允许在临时平衡某种转子时,随时进行定标。

(2)为保证定标精度,定标操作应在外界干扰、转动部分噪声尽可能小的条件下进行。

(3)若系统设置为“软支承模式”,在更换工件型号或者改变平衡转速的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定标。

(4)若实际测量时光电传感器安放位置与定标时安放位置不一致,会产生不平衡角度的指示误差,可通过移动光电传感器位置的方法来消除角度误差,也可以通过再次定标消除角度误差。

(5)定标过程中,可按【Ctrl】+【Q】组合键,中断定标操作。

(6)定标过程中,需注意各校正面在加重量和不加重量的情况下,指示值的大小

应有明显变化。

(7)定标过程中,每次测量显示的质量值与实际定标质量不完全一致,待定标结束后,返回平衡显示的质量应与实际质量一致。

图4-6 平衡机的校准(定标)操作步骤

5.测量

在正确完成机器的设置和校准后,可以开始某个工件的不平衡量的测量。屏幕所示功能如下:

1)在线帮助

对于测量画面所显示的内容或功能有疑惑的时候,可按下“ Fl " 键请求帮助。

2)合格圈

矢量图中的绿环代表合格圈,表示在“转子参数设置”中设定的工件合格范围(最大允许动载荷)。

3)测量

启动工件,转速稳定过程中,屏幕左下方的“信号稳定指示”灯亮,即可按【Enter】键开始测量。此时幅值、角度显示为黄色,自动锁定后变为红色,表明一次测量完毕。测量时间长短可在“系统状态设置”项选择。若在锁定状态下按【Enter 】键,可手动松锁光点,进行再一次测量。一次测量完后,停车校正工件,再启动可进行新的平衡测量。

4)结果保存

一次测量完毕后,若需要保留这次结果,可按【Delete】键,屏幕上部瞬时显示“正在存档… ”。

5)多次测量平均功能

在平衡活动叶片型工件时,由于工件本身结构的变化,每次测量的结果可能不相同,这时可使用平均功能。每一次测量完毕(锁定后),工件未停车时按【空格】键,可以将结果存人计算机,同时数据区中显示的不平衡量将重新计算,得出这几次测量的平均结果。屏幕中部显示已平均的次数。最多可将32 次测量值进行平均计算。要结束平均功能,可在停车时按【空格】键。

6)选择不平衡量校正方式

使用【+】、【一】键选择加重或去重平衡方式。按【十】键需同时按下【Shift】键。

7)快速检查系统设置情况

按下【F2】键,在屏幕的左上角会弹出一个蓝色的窗口,上面列出诸如工件的有关尺寸、支承方式、测量时间、合格范围等内容,如图7所示。其中“系统参数”所指示的四个数值为机器内部参数,仅供调试用。“当前状态”显示的内容仅供查看.需要修改请参考“设置”一节。查看完毕按【Esc】键退出。

图4-7 快速检查系统设置情况

哈工大机械设计大作业V带传动设计完美版

哈工大机械设计大作业V带传动设计完美版

————————————————————————————————作者:————————————————————————————————日期: ?

Harbin Instituteof Technology 机械设计大作业说明书 大作业名称:机械设计大作业 设计题目:V带传动设计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2014.10.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目录 一、大作业任务书 ........................................................................................................................... 1 二、电动机的选择 ........................................................................................................................... 1 三、确定设计功率d P ..................................................................................................................... 2 四、选择带的型号 ........................................................................................................................... 2 五、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1d d 和2d d ............................................................................................. 2 六、验算带的速度 ........................................................................................................................... 2 七、确定中心距a 和V 带基准长度d L ......................................................................................... 2 八、计算小轮包角 ........................................................................................................................... 3 九、确定V 带根数Z ........................................................................................................................ 3 十、确定初拉力0F ......................................................................................................................... 3 十一、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 4 十二、小V 带轮设计 .. (4) 1、带轮材料选择 ............................................................................................................. 4 2、带轮结构形式 . (4) 十二、参考文献 ............................................................................................................................... 6 ?

机械设计作业集第3章答案解析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一、选择题 3—1 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当截面尺寸增大时,其疲劳极限值将随之 C 。 A 增加 B 不变 C 降低 D 规律不定 3—2 在图中所示的极限应力图中,工作应力有C 1、C 2所示的两点,若加载规律为r=常数。在进行安全系数校核时,对应C 1点的极限应力点应取为 A ,对应C 2点的极限应力点应取为 B 。 A B 1 B B 2 C D 1 D D 2 3—3 同上题,若加载规律为σm =常数,则对应C 1点 的极限应力点应取为 C ,对应C 2点的极限应力点 应取为 D 。 A B 1 B B 2 C D 1 D D 2 题3—2图 3—4 在图中所示的极限应力图中,工作应力点为C ,OC 线与横坐标轴的交角θ=600 ,则该零件 所受的应力为 D 。 A 对称循环变应力 B 脉动循环变应力 C σmax 、σmin 符号(正负)相同的不对称循环变应力 D σmax 、σmin 符号(正负)不同的不对称循环变应力 3—5 某四个结构及性能相同的零件甲、乙、丙、丁,若承受最大应力的值相等,而应力循环特性r 分别为+1、-1、0、,则其中最易发生失效的零件是 B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6 某钢制零件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σ-1=300MPa ,若疲劳曲线指数m=9,应力循环基 数N 0=107,当该零件工作的实际应力循环次数N=105 时,则按有限寿命计算,对应于N 的疲劳极限σ-1N 为 C MPa 。 A 300 B 420 C D 3—7 某结构尺寸相同的零件,当采用 C 材料制造时,其有效应力集中系数最大。 A HT200 B 35号钢 C 40CrNi D 45号钢 3—8 某个40Cr 钢制成的零件,已知σB =750MPa ,σs =550MPa ,σ-1=350MPa ,ψσ=,零件危险截面处的最大工作应力量σmax =185MPa ,最小工作应力σmin =-75MPa ,疲劳强度的综合影响系数K σ=,则当循环特性r=常数时,该零件的疲劳强度安全系数S σa 为 B 。 A B 1.74 C D 3—9 对于循环基数N 0=107 的金属材料,下列公式中, A 是正确的。 A σr m N=C B σN m =C C 寿命系数m N N N k 0/ D 寿命系数k N < 3—10 已知某转轴在弯-扭复合应力状态下工作,其弯曲与扭转作用下的计算安全系数分别为 S σ=、S τ=,则该轴的实际计算安全系数为 C 。 A B 6.0 C D 3—11 在载荷和几何尺寸相同的情况下,钢制零件间的接触应力 A 铸铁零件间的接触应力。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小于等于 3—12 两零件的材料和几何尺寸都不相同,以曲面接触受载时,两者的接触应力值 A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是否相等与材料和几何尺寸有关 D 材料软的接触应力值大 3—13 两等宽的圆柱体接触,其直径d 1=2d 2,弹性模量E 1=2E 2,则其接触应力为 A 。 A σH1=σH2 B σH1=2σH2 C σH1=4σH2 D σH1=8σH2 S m σa O σ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大作业_带传动电算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上机电算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 电算题目:普通V带传动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5.11.11-2015.1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目录 一、普通V带传动的内容 (1) 二、变量标识符 (1) 三、程序框图 (2) 四、V带设计C程序 (3) 五、程序运行截图 (10) 参考文献 (11)

一、普通V带传动的内容 给定原始数据:传递的功率P,小带轮转速n1 传动比i及工作条件 设计内容:带型号,基准长度Ld,根数Z,传动中心距a,带轮基准直径dd1、dd2,带轮轮缘宽度B,初拉力F0和压轴力Q。 二、变量标识符 为了使程序具有较好的可读性易用性,应采用统一的变量标识符,如表1所示。表1变量标识符表。 表1 变量标识符表

三、程序框图

四、V带设计c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PAI 3.14 int TYPE_TO_NUM(char type); /*将输入的字符(不论大小写)转换为数字方便使用*/ float Select_Ki(float i); /*查表选择Ki的程序*/ float Select_KA(float H,int GZJ,int YDJ); /*查表选择KA的程序*/ float Select_KL(float Ld,int TYPE); /*查表选择KL的程序*/ float Select_M(int TYPE); /*查表选择m的程序*/ float Select_dd1(int TYPE); /*查表选择小轮基准直径dd1的程序*/ float Select_dd2(int dd1,float i); /*查表选择大轮直径dd2的程序*/ float Compute_P0(float V,int TYPE,float dd1); /*计算P0的程序*/ float Compute_DIFP0(int TYPE,float Ki,int n1); /*计算DIFP0的程序*/ float Compute_VMAX(int TYPE); /*计算VMAX的程序*/ float Compute_KALF(float ALF1); /*计算KALF的程序*/ float Compute_B(int TYPE,int z); /*计算带宽B的程序*/ float* Compute_LAK(float dd1,float dd2,int TYPE); /*计算Ld,a,KL的程序*/ main() { float P,H,i,n1,KA,Ki,dd1,dd2,V,P0,DIFP0,Pd,VMAX,*LAK,m,Ld,KALF,a,KL,z,F0,ALF1, Q,B; int YDJ,GZJ,TYPE,ANS; char type,ans; printf(" V带传动设计程序\n"); printf(" 程序设计人:×××\n 班号:123456678\n 学号:1234567896\n"); START: printf("请输入原始参数:\n"); printf("传递功率P(KW):"); scanf("%f",&P); printf("小带轮转速n1(r/min):"); scanf("%f",&n1); printf("传动比i:"); scanf("%f",&i); printf("每天工作时间H(h):"); scanf("%f",&H); printf("原动机类型(1或2):"); scanf("%d",&YDJ); printf("工作机载荷类型:\n1,载荷平稳\n2,载荷变动较小\n3,载荷变动较大\n4,载荷变动很大\n"); scanf("%d",&GZJ);

哈工大机械设计大作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作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题目: 轴系部件设计 系别: 英才学院 班号: 1436005 姓名: 刘璐 日期: 2016.11.12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作业任务书 题目:轴系部件设计 设计原始数据: 图1 表 1 带式运输机中V带传动的已知数据 方案d P (KW) (/min) m n r(/min) w n r 1 i轴承座中 心高H(mm) 最短工作 年限L 工作 环境 5.1. 2 4 960 100 2 180 3年3班 室外 有尘 机器工作平稳、单向回转、成批生产

目录 一、带轮及齿轮数据 (1) 二、选择轴的材料 (1) 三、初算轴径d min (1) 四、结构设计 (2) 1. 确定轴承部件机体的结构形式及主要尺寸 (2) 2. 确定轴的轴向固定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选择滚动轴承类型,并确定润滑、密封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轴的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轴的受力分析 (4) 1. 画轴的受力简图 (4) 2. 计算支承反力 (4) 3. 画弯矩图 (5) 4. 画扭矩图 (5) 六、校核轴的强度 (5) 七、校核键连接的强度 (7) 八、校核轴承寿命 (8) 1. 计算轴承的轴向力 (8) 2. 计算当量动载荷 (8) 3. 校核轴承寿命 (8) 九、绘制轴系部件装配图(图纸) (9) 十、参考文献 (9)

2013年机械设计大作业轴设计

大作业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机 械 设 计 设计题目: 设计搅拌机用单级斜齿圆柱 齿轮减速器中的低速轴 院 系: 理 学 院 专业班级: 机械电子工程0211411班 设 计 者: 学 号: 设计时间: 2013年12月20日 湖 北 民 族 学 院 HUBEI MINZU UNIVERSITY

目录(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1、设计任务书 (1) 2、…………………………………………………………… 3、轴结构设计………………………………………………… 3.1轴向固定方式……………………………………………………… 3.2选择滚动轴承类型……………………………………………………… 3.3键连接设计………………………………………………… 3.4阶梯轴各部分直径确定…………………………………………………… 3.5阶梯轴各部段长度及跨距的确定……………………………………… 4、轴的受力分析…………………………………………………………… 4.1画轴的受力简图……………………………………………………… 4.2计算支反力……………………………………………………… 4.3画弯矩图……………………………………………………… 4.4画扭矩图……………………………………………………… 5、校核轴的弯扭合成强度…………………………………………………… 6、轴的安全系数校核计算……………………………………………… 7、参考文献…………………………………………… 注:其余小四,宋体。自己按照所需标题编号,排整齐。

设计任务书 1.已知条件 某搅拌机用单级斜齿圆柱减速器简图如上所示。已知:电动机额定功率P=4kW,转速n1=750r/min,低速轴转速n2=130r/min,大齿轮节圆直径d2=300mm,宽度B2=90mm,轮齿螺旋角β=12°,法向压力角αn=20°。 2.设计任务 设计搅拌机用单级斜齿圆柱减速器中的高速级/低速轴(包括选择两端的轴承及外伸端的联轴器)。 要求:(1)完成轴的全部结构设计; (2)根据弯扭合成理论验算轴的强度; (3)精确校核轴的危险截面是否安全。 - 1 -

简单的机械设计作品【机械设计大作业】

简单的机械设计作品【机械设计大作业】 《机械设计》齿轮设计程序 #include #include floatmin(floatx,floaty); floatmax(floatx,floaty); voidmain() {intB1,B2,b,z1,z2; floatP1,u,T1,Kt,FAId,CHlim1,CHlim2,S,n1,j,l,ZE,N1,N2,KHN 1,KHN2, d1t,v,mt,h,p,KA,KV,KH1,KH2,KF1,KF2,YFa1,YFa2,YSa1,YSa2,C FE1,CFE2, KFN1,KFN2,CH1,CH2,CH,CF1,CF2,a,d1,d2,m,w,K,bt,z1t,z2t,q; printf("请输入小齿轮的齿数z1和齿数比u:\n"); scanf("%f%f",&z1t,&u); printf("下面进行齿面强度计算\n"); printf("请输入输入功率P1,小齿轮的转速n1,j,齿轮工作时间l:\n"); scanf("%f%f%f%f",&P1,&n1,&j,&l); T1=(9550000*P1)/n1; N1=60*n1*j*l; N2=N1/u;

printf("T1=%10.4eN1=%10.4eN2=%10.4e\n",T1,N1,N2); printf("请输入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HN1,KHN2:\n"); scanf("%f%f",&KHN1,&KHN2); CH1=KHN1*CHlim1/S; CH2=KHN2*CHlim2/S; CH=min(CH1,CH2); printf("CH1=%10.4f\nCH2=%10.4f\nCH=%10.4f\n",CH1,CH2,CH); printf("\n"); printf("请输入载荷系数Kt,齿宽系数FAId,弹性影响系数 ZE:\n"); scanf("%f%f%f",&Kt,&FAId,&ZE); q=pow(ZE/CH,2)*Kt*T1*(u+1)/(FAId*u); d1t=2.32*pow(q,1.0/3.0); v=3.1415926*d1t*n1/60000; bt=FAId*d1t; mt=d1t/z1t; h=2.25*mt; p=bt/h; printf("d1t=%10.4fv=%10.4fmt=%10.4fp=%10.4f\n",d1t,v,mt, p); printf("\n"); printf("根据v,P和精度等级查KV,KH1,KF1,KH2,KF2,KA:\n"); scanf("%f%f%f%f%f%f",&KV,&KH1,&KF1,&KH2,&KF2,&KA);

机械设计作业答案

第五章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一、选择题 5—1 螺纹升角ψ增大,则联接的自锁性C,传动的效率A;牙型角 增大,则联接的自锁性A,传动的效率C。 A、提高 B、不变 C、降低 5—2在常用的螺旋传动中,传动效率最高的螺纹是 D 。 A、三角形螺纹 B、梯形螺纹 C、锯齿形螺纹 D、矩形螺纹 5—3 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需要经常装拆时,往往采用A 。 A、双头螺柱联接 B、螺栓联接 C、螺钉联接 D、紧定螺钉联接 5—4螺纹联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C。 A、增加螺纹联接的轴向力 B、增加螺纹联接的横向力 C、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D、增加螺纹联接的刚度 5—5对顶螺母为A防松,开口销为B防松,串联钢丝为B防松。 A、摩擦 B、机械 C、不可拆 5—6在铰制孔用螺栓联接中,螺栓杆与孔的配合为B。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5—7在承受横向工作载荷或旋转力矩的普通紧螺栓联接中,螺栓杆C作用。 A、受剪切应力 B、受拉应力 C、受扭转切应力和拉应力 D、既可能只受切应力又可能只受拉应力 5—8受横向工作载荷的普通紧螺栓联接中,依靠A来承载。 A、接合面间的摩擦力 B、螺栓的剪切和挤压 C、螺栓的剪切和被联接件的挤压 5—9受横向工作载荷的普通紧螺栓联接中,螺栓所受的载荷为B;受横向工作载荷的铰制孔螺栓联接中,螺栓所受的载荷为A;受轴向工作载荷的普通松螺栓联接中,螺栓所受的载荷是A;受轴向工作载荷的普通紧螺栓联接中,螺栓所受的载荷是D。 A、工作载荷 B、预紧力 C、工作载荷+预紧力 D、工作载荷+残余预紧力 E、残余预紧力 5—10受轴向工作载荷的普通紧螺栓联接。假设螺栓的刚度C b与被联接件的刚度C 相等,联接的预紧力为F0,要求受载后接合面不分离,当工作载荷F等于预紧力F0 m 时,则D。 A、联接件分离,联接失效 B、被联接件即将分离,联接不可靠 C、联接可靠,但不能再继续加载 D、联接可靠,只要螺栓强度足够,工作载荷F还可增加到接近预紧力的两倍 5—11重要的螺栓联接直径不宜小于M12,这是因为C。 A、要求精度高 B、减少应力集中 C、防止拧紧时过载拧断 D、便于装配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课程设计大作业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课程设计大作业 题目共四个,任选其一。最重要一点:不得抄袭!具体要求在后面一、某小型乘用车的基本参数如下: 整车尺寸大致为4300mm×1800mm×1500mm 驱动形式:4×2前轮驱动 轴距:2600mm 整备质量:1100 kg 最大功率/转速:74/5800 kW/rpm 最大转矩/转速:150/4000 N·m/rpm 公路行驶最高车速:190 km/h 1. 设计符合其使用的一台离合器 要求:(1)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离合器设计方案; (2)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并附上离合器结构示意图; (3)对你所设计的离合器方案选择原则进行理由阐述,即选择该方案的原因; (4)完成至少6000字的设计说明书。 2. 设计符合其使用的一台变速器 要求:(1)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变速器设计方案; (2)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并附上变速器结构示意图; (3)对你所设计的变速器方案选择原则进行理由阐述,即选择该方案的原因; (4)完成至少6000字的设计说明书。

二、一辆用于长途运输固体物料、载重质量为20t的重型运输汽车 整车尺寸大致为12000mm×2100mm×3400mm 轴数:4 轴距:6500mm 额定载质量:20000kg 整备质量:12000kg 公路行驶最高车速:100km/h 最大爬坡度:≥30% 1. 设计符合其使用的一台离合器 要求:(1)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离合器设计方案; (2)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并附上离合器结构示意图; (3)对你所设计的离合器方案选择原则进行理由阐述,即选择该方案的原因; (4)完成至少6000字的设计说明书。 2. 设计符合其使用的一台变速器 要求:(1)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变速器设计方案; (2)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并附上变速器结构示意图; (3)对你所设计的变速器方案选择原则进行理由阐述,即选择该方案的原因; (4)完成至少6000字的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大作业要求 1.手写或打印均可; 2.联系电话:王磊

机械设计课程大作业(螺旋千斤顶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作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螺旋传动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1、设计题目 (2) 2、螺纹、螺杆、螺母设计 (2) 3、耐磨性计算 (2) 4、自锁性校核 (3) 5、螺杆强度校核 (3) 6、螺母螺纹牙强度校核 (3) 7、螺杆的稳定性校核 (4) 8、螺母外径及凸缘设计 (5) 9、手柄设计 (5) 10、底座设计 (6) 11、其余各部分尺寸及参数(符号见参考书) (6) 12、螺旋千斤顶的效率 (6) 13、参考资料 (7)

1、设计题目 螺旋千斤顶 已知条件:起重量Q=37.5KN ,最大起重高 度H=200mm ,手柄操作力P=200N 。 2、螺纹、螺杆、螺母设计 本千斤顶设计采用单头左旋梯形螺纹传动, 单头螺纹相比多头螺纹具有较好的自锁性能, 且便于加工,左旋符合操作习惯。由于螺杆承 受载荷较大,而且是小截面,故选用45号钢, 调质处理。查参考文献得σs=355MPa, σb =600MPa ,S=4, [P ]=20MPa 。剖分式螺母不适用于此,所以 选用整体式螺母。 由于千斤顶属于低速重载的情况,且螺母 与螺杆之间存在滑动磨损,故螺母采用强度高、耐磨、摩擦系数小的铸铝青铜ZCuAl10Fe3。查参考文献得[τ]=35MPa ,b δ[]=50MPa 。 托杯和底座均采用HT250材料。 3、耐磨性计算 查参考文献得[p]=18~25MPa ,取[p]=20MPa 。按耐磨性条件选择螺纹中径,选用梯形螺纹。由参考文献查得5.2~2.1=ψ,取 ψ=2.0。 由耐磨性条件公式: 2d ≥ 式中2d ——螺杆中径,mm; Q ——螺旋的轴向力,37.5KN ; ψ——引入系数,ψ=2.0 ; [p]——材料的许用压力,20MPa; 代入数值后有224.5d mm ≥。查参考文献,优先选用第一系列,取公称直径d=28mm ,螺距P =8mm ,中径d2=25.5mm ,小径d1=22.5mm ,内螺纹大径D4=28.5mm 。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答案 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1-1 1-2 1-3 1-4 1-5 自由度为: 或: 1-6 自由度为 或: 1-10 自由度为: 或: 1-11 1-13:求出题1-13图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和构件1、3的角速度比。 1-14:求出题1-14图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设s rad /101=ω,求构件3的速度3v 。 1-15:题1-15图所示为摩擦行星传动机构,设行星轮2与构件1、4保持纯滚动接触,试用瞬心法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比21/ωω。 构件1、2的瞬心为P 12 P 24、P 14分别为构件2与构件1相对于机架的绝对瞬心

1-16:题1-16图所示曲柄滑块机构,已知:s mm l AB /100=,s mm l BC /250=, s rad /101=ω,求机构全部瞬心、滑块速度3v 和连杆角速度2ω。 在三角形ABC 中, BCA AB BC ∠= sin 45sin 0 ,52sin = ∠BCA ,5 23cos =∠BCA , 0 45 sin sin BC ABC AC =∠,mm AC 7.310≈ 1-17:题1-17图所示平底摆动从动件凸轮1为半径20=r 的圆盘,圆盘中心C 与凸轮回转中心的距离mm l AC 15=,mm l AB 90=,s rad /101=ω,求00=θ和0180=θ时,从动件角速度2ω的数值和方向。 00=θ时 方向如图中所示 当0180=θ时 方向如图中所示

第二章 平面连杆机构 2-1 试根据题2-1图所注明的尺寸判断下列铰链四杆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还是双摇杆机构。 (1)双曲柄机构 (2)曲柄摇杆机构 (3)双摇杆机构 (4)双摇杆机构 2-3 画出题2-3图所示各机构的传动角和压力角。图中标注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 2-4 已知某曲柄摇杆机构的曲柄匀速转动,极位夹角θ为300,摇杆工作行程需时7s 。试问:(1)摇杆空回程需时几秒?(2)曲柄每分钟转数是多少? 解:(1)根据题已知条件可得: 工作行程曲柄的转角01210=? 则空回程曲柄的转角02150=? 摇杆工作行程用时7s ,则可得到空回程需时: (2)由前计算可知,曲柄每转一周需时12s ,则曲柄每分钟的转数为 2-5 设计一脚踏轧棉机的曲柄摇杆机构,如题2-5图所示,要求踏板CD 在水平位置上下各摆100,且mm l mm l AD CD 1000,500==。(1)试用图解法求曲柄AB 和连杆BC 的长度;(2)用式(2-6)和式(2-6)'计算此机构的最小传动角。 解: 以踏板为主动件,所以最小传动角为0度。 2-6 设计一曲柄摇杆机构。已知摇杆长度mm l 1003=,摆角030=ψ,摇杆的行程速比变化系数2.1=K 。(1)用图解法确定其余三杆的尺寸;(2)用式(2-6)和式(2-6)'

哈工大机械设计大作业之千斤顶说明书

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作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题目螺旋起重器(千斤顶) 系别机电工程学院 班号 0908103 孟子航 学号 1090810314 日期 2011年9月13日

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作业任务书 题目 螺旋起重器(千斤顶) 设计原始数据: 表3.1 螺旋起重器的示意图及已知数据 题号 起重器/Q F kN 最大起重高度/H mm 3.1.1 30 180 3.1.2 40 200 3.1.3 50 150 设计要求: (1) 绘制装配图一,画出起重器的全比结构,按照比例装配图要求标注尺寸、序号及填 写明细栏、标题栏、编写技术要求。 (2) 撰写设计说明书一份,主要包括起重器各部分尺寸的计算,对螺杆和螺母螺纹牙强 度、螺纹副自锁性、螺杆的稳定性的校核等。

目录 一、设计题目---------------------------------------------------------------2 二、螺母、螺杆选材---------------------------------------------------------2 三、螺杆、螺母设计计算 3.1 耐磨性计算 ------------------------------------------------------------------------------------------------2 3.2 螺杆强度校核 ---------------------------------------------------------------------------------------------3

《机械优化设计》大作业

《机械优化设计》课程实践 研究报告 一、研究报告内容: 1、λ=0.618的证明、一维搜索程序作业; 2、单位矩阵程序作业; 3、连杆机构问题+自行选择小型机械设计问题或其他工程优化问题; (1)分析优化对象,根据设计问题的要求,选择设计变量,确立约束条件,建立目标函数,建立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编制问题程序; (2)选择适当的优化方法,简述方法原理,进行优化计算; (3)进行结果分析,并加以说明。 4、写出课程实践心得体会,附列程序文本。 5、为响应学校2014年度教学工作会议的改革要求,探索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特探索性设立一开放式考核项目,占总成绩的5%。 试用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书面)表达您在本门课程学习方面的努力、进步与收获。(考评将重点关注您的独创性、简洁性与可验证性)。 二、研究报告要求 1、报告命名规则:学号-姓名-《机械优化设计》课程实践报告.doc 2、报告提交邮址:weirongw@https://www.360docs.net/doc/c34565953.html,(收到回复,可视为提交成功)。

追求:问题的工程性,格式的完美性,报告的完整性。 不追求:问题的复杂性,方法的惟一性。 评判准则:独一是好,先交为好;切勿拷贝。 目录: λ=0.618的证明、一维搜索程序作业 ①关于618 λ的证明 (4) = .0 ②一维搜索的作业 采用matlab进行编程 (5) 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 (7) 单位矩阵程序作业 ①采用matlab的编程 (9) ②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 (9) 机械优化工程实例 ①连杆机构 (11) ②自选机构 (16) 课程实践心得 (20) 附列程序文本 (21) 进步,努力,建议 (25)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大作业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及原始数据 (2) 二、根据已知条件计算传动件的作用力 (3) 2.1计算齿轮处转矩T、圆周力F t 、径向力F r及轴向力F a .. 3 2.2计算链轮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3) 2.3计算支座反力 (4) 三、初选轴的材料,确定材料的机械性能 (4) 四、进行轴的结构设计 (5) 4.1确定最小直径 (5) 4.2设计其余各轴段的直径和长度,且初选轴承型号 (5) 4.3选择连接形式与设计细部结构 (6) 五.轴的疲劳强度校核 (6) 5.1轴的受力图 (6) 5.2绘制弯矩图 (7) 5.3绘制转矩图 (8) 5.4确定危险截面 (9) 5.5计算当量应力,校核轴的疲劳强度 (9) 六、选择轴承型号,计算轴承寿命 (10)

6.1计算轴承所受支反力 (10) 6.2计算轴承寿命 (11) 七、键连接的计算 (11) 八、轴系部件的结构装配图 (12) 一、设计任务书及原始数据 题目二:二级展开式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输出轴组合结构设计

表1 设计方案及原始数据 二、根据已知条件计算传动件的作用力 2.1计算齿轮处转矩T、圆周力F t、径向力F r及轴向力F a 已知:轴输入功率P=4.3kW,转速n=130r/(min)。 (1)齿轮上的力 转矩计算公式:T=9.550×106P/n 将数据代入公式中,得:T=315885(N·mm) 圆周力计算公式: F t =2T/,==416(mm) (认为是法面模数) 将转矩T带入其中,得:F t =1519(N) 径向力计算公式:F r =F t ×tanα/cos,= 将圆周力F t 带入其中,得:F r =558(N) 轴向力计算公式:F a = F t ×tan 将圆周力F t 带入其中,得:F a =216(N) 2.2计算链轮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链轮的分度园直径 链速v= 链的圆周力F= 链轮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机械设计作业集第3章答案

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 一、选择题 3—1 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当截面尺寸增大时,其疲劳极限值将随之C。 A 增加 B 不变 C 降低 D 规律不定 3—2 在图中所示的极限应力图中,工作应力有C 1、C 2 所示的两点,若加载规律为r=常数。在进 行安全系数校核时,对应C 1 点的极限应力点应取为A,对应C2点的极限应力点应取为B。 A B 1B B 2 C D 1 D D 2 3—3 同上题,若加载规律为σ m =常数,则对应C 1 点 的极限应力点应取为C,对应C2点的极限应力点 应取为D。 A B1 B B2 C D1 D D2题3—2图 3—4 在图中所示的极限应力图中,工作应力点为C,OC线与横坐标轴的交角θ=600,则该零件所受的应力为D。 A 对称循环变应力 B 脉动循环变应力 C σ max 、σ min 符号(正负)相同的不对称循环变应力 D σ max 、σ min 符号(正负)不同的不对称循环变应力题3—4图 3—5 某四个结构及性能相同的零件甲、乙、丙、丁,若承受最大应力的值相等,而应力循环特性r分别为+1、-1、0、0.5,则其中最易发生失效的零件是B。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6 某钢制零件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σ -1 =300MPa,若疲劳曲线指数m=9,应力循环基 数N =107,当该零件工作的实际应力循环次数N=105时,则按有限寿命计算,对应于N的疲劳极 限σ -1N 为C MPa。 A 300 B 420 C 500.4 D 430.5 3—7某结构尺寸相同的零件,当采用C材料制造时,其有效应力集中系数最大。 A HT200 B 35号钢 C 40CrNi D 45号钢 3—8 某个40Cr钢制成的零件,已知σ B =750MPa,σ s =550MPa,σ -1 =350MPa,ψ σ=0.25,零件危 险截面处的最大工作应力量σ max =185MPa,最小工作应力σ min =-75MPa,疲劳强度的综合影响系数 K σ=1.44,则当循环特性r=常数时,该零件的疲劳强度安全系数Sσa为B。 A 2.97 B 1.74 C 1.90 D 1.45 3—9 对于循环基数N0=107的金属材料,下列公式中,A是正确的。 A σ r m N=C B σN m=C C 寿命系数m N N N k / D 寿命系数k N<1.0 3—10 已知某转轴在弯-扭复合应力状态下工作,其弯曲与扭转作用下的计算安全系数分别为S σ=6.0、Sτ=18.0,则该轴的实际计算安全系数为C。 A 12.0 B 6.0 C 5.69 D 18.0 3—11 在载荷和几何尺寸相同的情况下,钢制零件间的接触应力A铸铁零件间的接触应力。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小于等于 3—12 两零件的材料和几何尺寸都不相同,以曲面接触受载时,两者的接触应力值 A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是否相等与材料和几何尺寸有关 D 材料软的接触应力值大 3—13 两等宽的圆柱体接触,其直径d1=2d2,弹性模量E1=2E2,则其接触应力为A。 A σ H1=σ H2 B σ H1 =2σ H2 C σ H1 =4σ H2 Dσ H1 =8σ H2 S m σ σ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课程大作业螺旋起重机的设计千斤顶哈工大

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课程大作业 螺旋起重机的设计 (最终版) 设计人:段泽军 学号: 1120810810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1208108

目录 机械设计大作业任务书 .................................. - 1 -一,螺杆、螺母材料的选择 .............................. - 2 -二,耐磨性设计........................................ - 2 -三,螺杆强度设计...................................... - 2 -四,螺母螺纹牙强度校核 ................................ - 2 -五,自锁条件校核...................................... - 3 -六,螺杆的稳定性校核 .................................. - 3 -七,螺母外径及凸缘设计 ................................ - 4 -八,手柄设计.......................................... - 4 -九,底座设计.......................................... - 6 -十,其他配件设计...................................... - 7 -十一,参考文献........................................ - 7 -

机械设计大作业——V带传动

机械设计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V带传动设计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班级学号 设计人 指导老师李兴华 完成日期2012 年 3 月24 日 同济大学

目录 1.确定计算功率P ca (2) 2.选择V带的类型 (2) 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d d并验算带速v (2) 4.确定V带的中心距a和基准长度L d (2) 5.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α1 (3) 6.计算带的根数z (3) 7.计算单根V带的初拉力的最小值(F0)min (3) 8.计算压轴力F P (3) 9.设计结果 (3) 10.带轮结构设计 (4) 11.设计小结 (5) 12.参考文献 (5)

根数:4根 带长:L d =2000 mm 带轮基准直径:d d1=118 mm d d2=250 mm 带传动中心距:a=708 mm 作用在轴上的压力:(F p)min=1123N 10.带轮结构设计 1)带轮材料的选择。 本设计中转速要求不高,故材料选用铸铁,牌号为HT150。 2)带轮的结构形式。 本方案中小带轮基准直径为118mm,为中小尺寸(d d≤300mm),故选用腹板轮。 3)轮槽截面尺寸(部分)如下。 查表8-10及表9-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书)得各数据: 轮槽截面尺寸尺寸大小(mm) b d11.0 h a 2.75 h f8.7 e 15 f 10 ψ34° δ 6 c 10 d168

B 65 l 82 对小带轮:d d1=118 mm,d a1=2×h a+d d1=123.5 mm 对大带轮:d d2=250 mm,d a1=2×h a+d d2=255.5 mm 4)键槽尺寸如下。 查表14-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书)得各数据: 键槽截面尺寸尺寸大小(mm) d 38 h 8 b 10 t 5.0 t1 3.3 11.设计小结 通过本次设计,我了解了V带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完成本次设计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设计的严谨性,有时候稍不注意就容易设计出错,导致前后矛盾,使设计出现各种问题。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做设计的快乐,在此次设计中,我对书本知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对各种计算机软件的掌握也更熟练。 我认识到,只有对课本知识很好的掌握,加上一个好的心态,再加上勇于钻研的意志才能很好的完成设计工作。 12.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制图》同济大学出版社

机械设计大作业

机械设计大作业 轴系设计报告 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2.5.19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 (3) 第二章轴的结构设计 (4) 第三章轴承寿命计算 (6) 第四章轴强度的校核 (10) 第五章Simulation (12) 心得体会 (13)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第一章设计任务 图示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已知中间轴Ⅱ传递功率P = 35kW,转速n2 = 300r/min;z2 = 103,mn2 = 6,β2 = 12°, 宽度 b2 = 210mm; z3 = 21,mn3 = 8,β3 = 8°,b3 = 140mm。轴材料:45钢调质。 图1.1 设计任务 设计轴Ⅱ结构,生成工程图和装配图。

第二章 轴的结构设计 2.1选择轴的材料: 45号钢,调质处理,硬度217~255HBS 。 由表19.1查得对称循环弯曲许用应力[]-1σ=180MPa 。 2.2初步计算轴直径: 取β=0,A=110,得 m in d 11053.5m m ==? = 因为轴上需要开键槽,会削弱轴的强度。故将轴径增加4%~5%,取轴的最小直径为55mm 。 2.3 轴的结构设计 (1) 拟定轴上零件的布置方案 主要部件有轴承(一对)、轴套、轴上齿轮,根据他们之间的装配方向、顺序和相互关系,轴上零件布置方案如图2.1所示。 图2.1 轴上零部件布局 (2) 轴上零件的定位及轴的主要尺寸的确定 1) 轴承的选择:根据前面已经得到的初步计算的轴直径,d=55,出于安全考虑,

轴的最小直径选为65mm,根据轴的受力,选取7213C角接触滚动轴承,其尺寸d D B ??为6512023 m m m m m m ??,与其配合轴段的轴径为55mm(配合为k)。 2)齿轮、轴承以及轴套的定位:轴的中部设置轴环,宽度为20mm,用于定位两个齿轮。齿轮2齿宽为210mm,配合轴段应比齿宽略短,取L=208mm。同样的,右边的齿轮3齿宽为140mm,配合轴段取为138mm。由于齿轮不能直接用于定位轴承,所以用轴套定位,左边轴套长度为25mm,右边轴套长度为20mm(轴套长度由齿轮距箱体内部距离决定)。再根据轴端伸出轴承2~4mm,而轴承宽为23mm,因而确定左右轴承轴段的长度分别为54mm和 49mm。下面是各轴段直径的确定,首先,轴承段直径为 165 d m m =。轴径变化一方面是定位,另一方面还需要能够承受一定的轴向力,因此轴肩、轴环 尺寸可取略大一些,一般可取5~8 a m m =,因而第二轴段直径取 270 d mm =, 轴环直径 390 d m m =。齿轮的周向定位采用平键,一般取平键长度小于轮毂大约10~20 m m,由此确定齿轮2所用键的尺寸为2012180(/1096) mm mm mm GB T ??, 齿轮3所用键的尺寸为2012110(/1096) mm mm mm GB T ??。 3)轴结构的工艺性 取轴端倒角245o ?,按规定确定各轴肩以及轴环的圆角半径,左右轴颈留有砂轮越程槽,键槽位于同一轴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