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自治区推进会发言材料汇编

以“三建三带三创”为抓手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农村基层基础

自治区金融办住阿图什市阿扎克乡布亚买提村工作组

自治区金融办第二批“访惠聚”活动工作组,以克州党委提出的“建班子、建队伍、建阵地;把农村党员培养成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带头维护稳定、带领群众维护稳定,带头弘扬现代文化、带领群众弘扬现代文化的模范;创建小康示范村、创建平安示范村、创建文明示范村”的“三建三带三创”活动为抓手,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执行力、号召力,夯实农村基层基础。

一、以“三建”为突破,建强干事创新好班子

一是建强“两委”班子,筑牢战斗堡垒。按照“抓书记、强班子”的要求,主动与村“两委”共谋思路,帮助村党支部完善“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主动走到群众中间,征求群众对“两委”班子的合理化建议30条。敦促村“两委”全面掌握群众诉求,树立担当意识,主动服务群众,提升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二是建大党员队伍,突出示范引领。着眼于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基层组织建设、法治建设、民族团结教育、党的宗教政策为主题,组织全体村“两委”

成员、党员、“四老”人员、入党积极分子、村警、协警,开展4批次专题培训,受教育者达280余人次。积极发挥“四老”人员、农村党员的作用,在低保户评定和安居富民房指标分配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上,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在农村致富带头人、小微企业主、外出务工人员、妇女群体中确定5人作为培养对象,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三是建好活动阵地,提升服务功能。发挥村级阵地综合平台作用,坚持“我是中国公民”宣教活动常态化,每周一按时升国旗、唱国歌,开展国旗下讲话,增强群众对祖国的认同感;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协助开展“一村一月一场”文艺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淡化宗教氛围;出资15万元,解决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用地资金问题,村文化活动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已经开工建设。

二、以“三带”为引领,增添农村发展新活力

一是带正社会风气,形成强大维稳合力。坚持稳定第一,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生动讲解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健全完善“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定期研判社会稳定形势,及时分析排查风险薄弱点,将不稳定因素遏制在萌芽状态。积极与宗教人士交朋友、结对子,鼓励他们大胆批驳“圣战殉教进天堂”谬论,深入揭批声讨宗教极端思想,引导信教群众正信、正行。二是带头发声引领,深入推进“去极端化”。以“讲学宣治”活动为载体,在党员干部、

宗教人士、村民群众3个层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11场次,坚定党员干部政治立场,解决不敢讲、不愿讲的问题。组织全村18名宗教人士座谈讨论,义正言辞地谴责暴力恐怖活动,旗帜鲜明地亮明观点,毫不含糊地表明态度,号召全体村民踊跃投身反恐维稳人民战争。三是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木纳格葡萄种植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的70%。为解决家家户户增收问题,工作组发挥行业优势,帮助引入林果业龙头企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并协调海关、商检等部门,申请边境小额贸易许可证和海关通关牌照,为葡萄出口贸易提供便利。帮助村里一家铁皮加工作坊注册了公司,就近就地吸纳20余名村民就业,实现了在家门口有事干、有钱赚。

三、以“三创”为载体,营造和谐稳定大环境

布亚买提村距市区4.5公里,村民脑瓜子灵活,有21个专业合作社、13个铁皮加工作坊、25家木器加工户、5家砖厂、9座冷库,三分之一的村民从事牛羊育肥。结合这一实际,我们积极引导村“两委”着力推动三项创建工作。一是创小康示范村,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梳理农产品经销、养殖业、加工业等发展情况,建立3类专业合作社档案,帮助理清发展思路,规范运行模式。会同农村信用社开展信用评级,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增强村级经济发展后劲。二是创平安示范村,全力维护安定团结。积极协助村党支部,从危安人员帮教转化做起,研究制定《“三

类人员”帮教转化管理细则》,采取“一月一会”、“一月一活动”、“一人一策”、“一家一帮”的分类帮教措施。第11小队村民海提甫江·买买提明,常年非正常留大胡须,妻子也跟着蒙面,经反复教育转化难度大。工作组通过走访得知海提甫江家庭条件较为困难,妻子患有肺结核的情况后,给他家里送去面粉等生活用品,义务帮助完成7亩葡萄上架等农活,联系医疗机构,解决看病医疗报销费用。通过反复帮教转化,海提甫江主动剃去异常胡须,妻子也已不再蒙面,并表示听党和政府的话,以后好好过日子。三是创文明示范村,倡树现代新风尚。实施“一个好母亲影响一个家庭”工程,引导妇女参与现代文明生活。组建足球队、排球队、文艺队,开展多种文体比赛,把青少年群体吸引到党组织周围。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群众盼稳、盼富、过上幸福生活的需求一天比一天强烈,维护稳定、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

一个多月以来和基层群众零距离接触,我们真切感受到住村和不住村就是不一样。我们将不负自治区党委的期望,鼓足干劲、务实创新,以“访惠聚”活动的实际成果赢得民心、凝聚人心。

传承经验创新思维

开创“访惠聚”工作新局面

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分行住墨玉县普恰克其乡

巴什普恰克其村工作组

建行新疆区分行工作组今年3月进住和田地区墨玉县巴什普恰克其村以来,在各级党组织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六项任务和三项重点工作,积极创新思维,开拓进取,架起了一座住村工作组与群众的“连心桥”。

一、深入村户走访,真情贴近群众

工作组住村以来,在村党支部的配合下,通过召开村干部、党员代表、宗教人士和群众代表等各类人员座谈会3场,了解基本情况后开展入户走访摸实情。通过对全村366户1698人入户座谈,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所住村发展方面的优势、不足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走访中,坚持面对面与群众沟通交流,悉心听取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并向群众讲明开展“访惠聚”活动是自治区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的活动,打消群众的思想顾虑,让群众愿意讲实话、说实情,把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

二、宣传发动群众,筑牢思想防线

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座谈会,发放宣传册、利用“大喇叭”宣传、深入田间地头、到农家走访等形式,拉家常、讲土话宣传

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国有法律法规,引导教育群众明辨是非,增强发展信心,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利用每周六文体活动日,组织举办“爱心助学,放飞梦想”、大型歌舞麦西来甫等活动,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全村500余名村民、学生宣讲,开展有奖竞猜活动,发放了价值41000多元的书包文具和生活用品。

三、强化基层基础,构筑坚强堡垒

从五个方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推进星级化建设,力争今年晋位增星,由目前的五星提升为七星,增加村干部工资收入,增强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二是实施林下养殖、改扩建村服装厂等项目,提升村支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能力。在工作组积极争取协调下,巴什普恰克其村被墨玉县列入养殖业整体推进项目单位。三是协助党支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把村里具有影响力和优秀致富带头人培养吸收为党员,提高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目前已有2名青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四是在建行“善融商务”平台开通住村农副产品及“庭院经济”产品直销点,充分发挥村委会主体作用,帮助发展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五是组织村干部赴外地参观学习,开拓眼界,提高综合素质。

四、突出特色,做好“去极端化”工作

工作组以“三非”治理为抓手,把促进宗教和谐、“去极端化”作为重点工作,针对不同人群,找准突破口,分类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帮扶措施。针对少年、儿童学习性强的特点,工作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核心内容编创为儿童歌

谣《我是祖国的好娃娃》,借助朗朗上口的新疆民歌娃哈哈曲调,用双语演唱,以说、唱、跳的形式,载歌载舞来增强歌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双语”演唱,既达到学习汉语的效果,又能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目前“双语”演唱光碟已经录制完成,乡中心小学组织全乡音乐骨干和专业教师在全乡小学推广普及。为进一步扩大歌曲的影响力、传播正能量,工作组联合乡党委筹备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歌曲大赛,在5月下旬举办。开展最美孝子、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针对80、90后青年的就业需求,工作组积极帮助其实现就业。一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农科知识等内容的培训,提高技能,为他们在当地就业、成才、增收创造条件。二是借助建行的客户资源,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组织劳务输出,让优秀青年走出去致富,增强造血功能。三是针对老弱病残和贫困户生活困难的实际,由工作组牵头,成立民间慈善基金,建立为困难村民送爱心的长效机制。

住村以来,工作组在开展“访惠聚”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惠民生为着眼点,以现代文化引领为抓手,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把“访惠聚”活动引向深入。

强化服务实现流动人口管理全覆盖

乌鲁木齐市委办公厅住天山区南湾街南社区工作组

南湾街南社区是乌鲁木齐市和天山区重点社区,流动人口占到辖区居民的92%,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市委办公厅“访惠聚”工作组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配合社区组织,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打造团结和谐稳定的标杆社区。

一、无缝衔接,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

我们按照“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要求,与社区、警务室混合编组,通过共同研判敌社情,理清工作思路,力求实现流动人口精细化管理、全方位覆盖。一是狠抓以房管人,通过定期召开房东大会、评定星级户、落实奖惩机制等,督促房东对流动人口先办证、后入住,切实起到管理责任。二是加强技防,协调资金加强社区门禁系统建设,将原先16个敞开式进出口封闭13个,对保留的3个进出口严格实行岗亭值班管理,对进入人员车辆逐一登记核实。并帮助社区完善视频监控系统,新增监控探头40余个。三是将工作组成员与社区干部混编成组,入户时对包户的出租房进行“二维码”扫描,对比人员信息,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变动情况。四是大力整治复杂巷道,联合工商、消防等部门,开展集中清理,共清理流动摊贩和店外店近200个。目前,通过社区、工作组、警务室“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作用发挥,我社区基本实现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面覆盖、进出可控、动态管理。

今年一季度社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00%,社会治安案件同比下降51.2%。

二、多措并举,强化流动人口宣传教育工作

按照“到人、管用、有效”要求,我们协助社区、警务室大力加强流动人口正面宣传教育引导,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入户面对面宣讲等形式,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宣传到每家每户,千方百计争取人心、凝聚人心。一是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坚持教育为先、管教结合的方针,以政策攻心、说服教育为主,结对子、面对面、人盯人做工作,深入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累计转化28名穿戴蒙面罩袍人员。二是发挥工作组优势,协调落实资金7万多元,建设覆盖50个点位的社区“小喇叭”系统,每天定时播报新闻资讯,精心选播群众喜爱的文化节目、民族歌曲、民俗知识等内容,使“小喇叭”做出了大文章。三是利用三八妇女节,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手牵手、青春靓丽你我行”主题活动,开展民族团结知识抢答、服装走秀、歌舞表演等活动,营造了争作现代女性、远离愚昧的良好氛围。四是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民族团结模范社区(单位)和“五好”宗教场所、“五好”宗教人士创建活动,先后邀请13名爱国宗教人士、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作客广播室,围绕“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爱国守法”主题开展互动访谈25次,深入揭批“三股势力”反动本质,戳穿“圣战殉教进天堂”和“六功”等歪理邪说,引导信教群众确立正信、抵制极端、维护团结,在社区居民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三、强化服务,夯实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群众基础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最根本的在于争取人心、凝聚人心。我们始终坚持以社区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帮助社区完善维护稳定和服务群众各项工作机制,使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有效增强。去年以来,我们先后投入27万元资金,兴办60余件改善民生实事,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一是着眼流动人口文化生活匮乏的实际,在社区重点地段新建了文化墙,增设了一批文化栏、宣传栏,丰富充实阅览室、活动室,创建社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创办面向居民的维汉双语小报《南湾南之家》,并结合节庆假日开展主题文化活动30余次。二是为流动人口子女购买书籍学习用品、小玩具等,定期举行儿童绘画和健康趣味活动,累计参与活动的儿童1132人次,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拉近了工作组与居民群众的心理距离。三是创办社区学校,每天开班两次,免费为60多个流动人口子女教授双语课程,并多方协调帮助5名失学儿童实现了就学。四是积极开展扶贫帮困,动员办公厅全体干部与社区困难群众结对子,每逢重要节日深入特困户家庭看望慰问,先后帮扶困难居民46名,为群众解决保障房申办、劳动保障、培训就业、幼儿入托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受到了社区居民称赞。

摸清底数分类帮教

做好重点人员教育转化工作

吐鲁番地区住鄯善县七克台镇亚坎村联合工作组亚坎村是吐鲁番地区确定的集中整治重点村和软弱涣散基层组织整顿村。按照地委要求,今年2月我们工作组提前进点后,着眼于破解亚坎村“两个重点”难题,梳理摸排症结所在,理清工作思路,从入户走访找“病因”、“三色”分类重帮教、夯实基础聚合力等入手,扎实做好重点人员教育转化工作。

一、调查走访“摸家底”,号准脉搏找“病因”

底数清、情况明才能有底气、有思路。工作组进点后,迅速采取三项措施,找准“顽症”所在。一是充分利用与第一批工作组为期半个月的“过渡期”,主动进行“无缝对接”,学习留存的工作资料,共同研判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召开村两委班子、“四老”人员、十户长、宗教人士等不同层面座谈会,主动听取包村镇领导的意见建议;三是将工作组成员与村干部、警务室民警、村民理事会成员混合编组,按照每组不少于3人,开展入户走访,对走访情况及时进行分析研判,从点到面基本掌握了该村的“顽症”所在。亚坎村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收入少;信息闭塞,村民文化程度较低,思想保守,宗教氛围浓厚,重点人员和特殊群体家庭占总户数的12%,重点人员家庭38户,管控难度大。村“两委”班子主动进取意识不强,“混日子”思想较重,面

对矛盾绕着走,村党支部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不强。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和村党支部、村警务室、村民理事会通过召开联席会议,集思广益,形成了由村党支部牵头,工作组协调配合,村警务室和村民理事会积极参与的帮教转化机制。

二、四方合力“过筛子”,“三色”分类抓帮教

我们通过“过筛子”的办法,认真分析研判,认为做好本村工作要抓好三个关键:一是抓好外来流入人员管理,防止携带“病毒”交叉感染;二是带着感情在重点人员跟踪帮扶教育上持续用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解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收入,让村民有钱赚、有事干、有盼头。结合工作实际,对38户重点人员家庭实行分类管理,制定了“红、橙、黄”三色维稳预警方案,建立了帮教转化台账。将4户对帮扶教育持有严重抵触情绪的重点人员家庭列为“红色”预警户,做到每天一见面,确保24小时动态掌控;将22户思想正在逐渐转变的重点人员家庭列为“橙色”预警户,做到每周入户走访帮扶教育不少于2次,防止思想出现波动;将12户思想已经明显转变、主动参加各类活动的重点人员家庭列为“黄色”预警户,做到每周入户走访不少于1次,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

目前,通过多方协调,我们帮助“红色”重点户阿某解决了饮用自来水问题,工作组再次入户时阿某态度明显好转,门开了,脸暖了,也让工作组成员进家喝茶了; 解决了“橙色”重点户沙某女儿的就业问题,让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沙某有什么事也愿意给工作组和村党支部说了;帮助8户“黄色”重点户葡萄开

墩,通过共同劳动,拉家常、说农事,拉近了距离,消除了思想隔阂,他们带着家人参加村里的各项活动更加积极了,也爱到村委会转悠了。通过这些举措,工作组得到了认可,村干部树立了威信,党支部增强了凝聚力,在村里初步营造了四方合力、“结对帮扶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三、夯实基础聚合力,半军事化严管理

亚坎村工作组成员来自9家单位,为了更好发挥聚合效应,我们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每天早晨8:30坚持统一着迷彩服出操、与民兵一起训练、打扫环境卫生,每周一举行“三位一体”+村民理事会升国旗仪式;严格考勤管理,每天晨会安排当天工作,每晚小结点评当日工作,实行“红、蓝、黑”三色旗公示制度,与补贴补助挂钩,奖优罚劣。通过这些措施,激发了工作组成员的工作热情。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指导村党支部建立了《村干部绩效考核量化考评制度》,设定了百分制评比的13项量化指标,重点对村干部出勤、学习培训、工作完成情况等方面设置了扣分标准和分值,协助镇党委选好带头人、配强“两委”班子、培育村级后备,组织村级骨干到周边先进村学习观摩,建立完善“三会一课”、村规民约等一系列制度规定,有效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干部作风实了,主动意识强了,社会氛围好了,群众点赞多了。

发挥主体作用推进“访惠聚”活动见成效

中共伽师县委员会

年初以来,伽师县委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地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一个引领、三管齐下”为统领,发挥主体作用,强化服务保障,推动“访惠聚”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指导、高位推动,当好“掌舵手”

县委及时调整充实活动领导小组,进一步配强18个督导组;召开4次常委会、现场推进会,进行研究部署,切实加强对“访惠聚”活动的领导和指导。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计划对所有村(社区)走访一遍、座谈一次,目前已走访78个村(社区),占总数的28%,带头住乡住村开展工作8天,副县级以上领导累计住乡住村开展工作182天。结合各村实际制定工作计划,确保工作有步骤、有重点、有效果。58个软弱涣散村由县领导担任“三位一体”“四位一体”机制总负责人,每周主持召开一次分析研判会。发挥自治区、地区住村工作组的示范引领作用,认真落实住村工作组联系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工作组组长座谈会,确定一个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并听取意见建议。县委组建4个督查组,由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担任组长,进行明察暗访,把维稳督查与“访惠聚”活动督查结合起来,定期进行通报。3月以来,已下发“访惠聚”活动督查通报3期,对擅离岗位的4名

住村干部通报批评。

二、把握重点、推进落实,当好“操盘手”

坚持以“三项重点工作”统领“六项任务”,找准突破口,聚力抓落实。一是突出做好群众工作。按照张春贤书记提出的“真挚感情+良好作风+群众工作能力”群众工作模式,指导各级住村工作组做到每户走到、每人见面。目前各级住村工作组开展宣讲510场次,参加婚丧嫁娶活动362场次,慰问贫困户2600余户,化解矛盾纠纷540件次。住村干部与8100余名基层干部群众结成民族团结“五个一”对子。310名住村干部担任村双语幼儿园辅导员。二是突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四个共同”“两好”机制,帮助村党支部理清思路、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村规民约》。始终把村党支部和党支部书记推到前台,各级工作组争取的各类扶贫慰问资金、惠民生实事好事均由村(社区)党支部落实兑现。坚持把“访惠聚”活动与推进村(社区)党组织“星级化”创建和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结合起来,作为考核住村工作组的重要依据。住村工作组根据赋予的职责,积极配合村党支部做好发现、培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三是扎实推进“去极端化”工作。各级住村工作组参与落实县委提出的“大规模宣讲、大规模群众性文体活动、大规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三项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大合唱、跳“小苹果”舞、农民运动会等活动,举办全县性比赛3场次,各乡镇共举办比赛36场次。坚持对党员干部、教师、学生、退休离岗人员、“80—90”后青年、宗教人士、非宗教教职人员和普通群

众8个类别进行“细水滴灌”式宣传教育,开办法治大讲堂、文明大讲堂和“三盲”培训班58期,受教育人数达4100余人次。积极配合严打、重点乡村集中整治,协助基层党组织落实好各项维稳硬招实招;在重点村“揭盖子”“挖幕后”工作中,配合乡村制作重点人员一张表、理清社会关系一张网、绘制行动方案一张图,每个村都绘制了脉络图,8个重点村“盖子”基本揭开,新确定的2个重点村“揭盖子”“挖幕后”工作正有序进行。

三、加大投入、保障经费,当好“后勤部”

着眼于“保障基层组织有钱办事、有址议事、有场所活动”、为各级住村工作组开展活动创造了更好的基础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服务保障。去年整合资金2.2亿元,新建1897套(6.6万㎡)住村干部周转宿舍、278个(4.8万㎡)便民服务中心、便民超市,完成围墙、厕所等附属工程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均达到500㎡以上,当年建成当年投入使用,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两年的建设任务。在此基础上,今年县财政将继续投入基层组织建设资金8000余万元,保障村和社区每年办公经费分别达到17万元、22万元以上;配套933万元,落实住村干部生活费、电话费补助;投入558万元为村干部周转宿舍购置生活用品。落实住村工作组10条安全防范措施,县乡投入110万元,新购置720件(套)防暴器材。

四、创新载体、深入推动,当好“设计师”

一是实施“三年千人育人”工程。投入1000万元,分三期培养1000名村级后备干部,压茬进行,将三年任务压缩至两年

完成,再用两年时间抓好二期工程实施,计划累计培养2000名村级后备干部,达到每村7人以上。住村工作组组长联系帮带村级后备干部,已有46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122名担任村委会副主任。二是开展“三学三比三提升”活动。“三位一体”“四位一体”机制力量共同开展“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比作风、比技能、比奉献,提升思想认识、提升实战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活动,着眼提升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处置能力,加强实战演练,形成了维稳处突合力。县乡筹资762万元组建13个民兵营,民兵总数达2万余人,住村干部发挥指挥员和训练骨干的作用,加强民兵训练,5500余名民兵参加“大练兵大比武”汇报演练。三是推广宣讲“学分制”。住村工作组与村党支部共同制定了宣讲“学分制”办法,对16—65岁居民登记造册,根据参与宣讲情况进行积分,积分达不到要求的采取补课、强制培训等措施,保证宣讲覆盖率。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坚持自治区党委、地委的要求就是我们的任务、责任和担当,紧紧围绕“三个坚决”总目标,主动适应稳定发展新常态,站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推动“访惠聚”活动,确保取得扎实成效。

扎实开展滴灌教育深入推进去极端化

中共伊宁县委员会

“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伊宁县坚持以“去极端化”为突破口,推动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创新开展了去极端化“滴灌式”教育转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以“三大活动”为载体,多元化、全方位夯实“滴灌教育”基础

一是开展大宣讲活动。在入户宣讲方面,工作组采取串家门、拉家常的方式,宣传惠民政策、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在集中宣讲方面,以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和各类节庆日为契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寓教于乐穿插“去极端化”宣讲,宣传教育群众8.8万余人次。在巡回宣讲方面,将优秀工作组成员纳入专业宣讲队伍,分层分类在全县巡回宣讲350余场次,确保“滴灌”教育滴到“人头”,渗入“人心”。

二是开展大培训活动。各工作组把促进就业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任务,今年累计开展小班化职业技能培训140余场次,培训8000余人次。积极参与冬季劳动力大培训,狠抓技能培训、军事训练和“去极端化”教育,开设烹饪、电焊、砌筑等课程,累计培训2.75万人,76%实现就业。群众勤劳致富的观念明显增强,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空间大大压缩。

三是开展大整治活动。各工作组积极配合统战、政法等部门,

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严打深挖揭盖子。协助打掉8个宗教极端团伙,揭开了10个村的“盖子”。狠抓“五类人员”整治。转化蒙面罩袍人员667人、非正常留大胡须人员127人。狠抓教育卫生领域整治。逐村逐人进行法治教育和思想劝解,并依法上报处理。通过整治,有效遏制了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传播。

二、以“四级培训”为抓手,分层次、分类别开展集中帮教转化

一是“三级联动”帮教。根据重点人员和特殊群体的现实表现及思想受感染程度,分ABCD四个班四个等次开展集中培训教育转化,其中A、B班县办,C班乡办,D班村办。抽调政治坚强、能力突出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350人参与A、B班的帮教工作,其中“访惠聚”工作组成员36人。同时,各工作组全员参与C班、D班的帮教工作,有针对性地常态化开展“去极端化”教育。

二是“三访五同”帮教。在帮教前做到“三访”:即工作组成员、帮教干部一同入监询访、入村走访、入户家访,深入了解掌握帮教对象的犯罪原因、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及亲属思想状况;在帮教中做到“五同”,即与帮教对象同学习、同就餐、同升旗、同娱乐、同感悟,使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言行,认识到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

三是“十位一体”帮教。创新帮教形式,采取正反案例对比说法、典型人物示范引导、宗教人士驳斥歪理、转化典型现身说教、暴恐案例警示教育、观摩学习感受发展、亲属朋友亲情劝诫、文娱活动引领风尚、“红色”教育贯穿始终和“一对一”心理疏

导等方式综合施教,提升转化效果。目前,我县已举办ABCD班85期,培训重点人员和特殊群体2200人,其中1510人明显转化。

三、以“到户到人”为原则,面对面、心贴心开展家庭滴灌教育

一是“拉网式”教育转化。工作组成员与村干部混编开展全覆盖入户走访,了解每户每人的思想动态,甄别出有宗教极端思想倾向的人员,绘制民情地图和家庭关系图。工作组成员和帮教对象分别结成帮扶对子,开展惠民政策、法律法规、民族宗教政策、就业创业为主的“四讲”教育,通过2-3轮的入户帮教,逐步缩小重点帮教范围。

二是“交友式”帮扶疏导。各工作组坚持以心换心,采取“六个结合”的方式,主动贴上去、扶一把。与帮教干部回访相结合,巩固集中帮教转化成果;与已转化典型人物现身说法相结合,引导学员远离极端,融入现代生活;与家属朋友劝诫相结合,用亲情感召他们“失去的心”;与帮助解决困难问题相结合,引导学员重拾生活信心;与个人谈体会相结合,召开家庭会,扫除他们内心“阴霾”,敞开心扉、用心忏悔。

三是“跟踪式”动态评估。建立家庭教育转化档案,根据帮教对象现实表现进行再评估、再甄别、再帮教。对已转化的实行“五担保一承诺”,即家属、帮教干部、驻村民警、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组组长共同担保,帮教人员本人承诺,每月进行一次回访;对思想顽固、长期教育转化没有效果的,强制纳入县、乡集中教育转化班培训,直到明显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