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急救护理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和体会-2019年文档.docx

护理本科《急救护理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和体会-2019年文档.docx
护理本科《急救护理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和体会-2019年文档.docx

护理本科《急救护理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和体会

《急救护理学》是护理学主干课程之一 ,是综合应用护理知识的课程 ,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使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急救护理知识 ,我们在护理本科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积累了一些经验 ,对护理本科

2006 级、 2007 级的学生共 170 人进行了课后调查。现对教学实践和课后调查情

况加以总结分析 :

一、实践与改革

(一)强调因材施教

护理本科学生的特点是专业基础水平较好 ,有较强的求知欲 ,理解力强。针对这一特点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备课内容适应教学目标和学生需要 ,在教学准备阶段就让学生参与 ,除开展预习外 ,分组制订抢救预案、练习、竞赛、开展课堂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突出专业重点 ,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急救护理特点本课程从急危重症的特

征性临床表现入手 ,培养学生横向联系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教学中注意从护理角

度出发 ,重点阐述对病情的观察、分折判断、救治原则和护理要点。使学生明白

作为一名护士当面对急危重症患者时应做什么、怎样做,包括对急诊病人要首先从呼吸、循环、体温、脉搏、意识、瞳孔等直接与生命有关的方面来观察判断

病情 ,结合病情变化做好有针对性的抢救准备工作 ,主动协助医生及时进行救治

等。

(三)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急救护理学》的实

践性很强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需通过技术操作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来体现 ,故应加强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重视对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1.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

(1)丰富单项实训内容。

首先确定学生应掌握的急救护理技术 ,包括徒手心肺复苏、紧急静脉输液、

电除颤、气管插管、心电监测、气囊面罩人工呼吸、吸痰、吸氧、微量泵和注

射泵的使用、外伤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

,其中前 4 项技术为临床重要急救

技能。实训与理论学时数比 1∶2,丰富的实训内容为学生顺利进入临床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增设创新性实训。

单项实训锻炼了学生某一项急救护理操作技能

,但在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

急救思维、综合急救技能、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逐渐显示出其不足 ,我们在此基础上增设了创新性急救护理实训 ――综合性实训。在单项实训结束后 ,教师以真实临床病例为背景设计一套综合性实训预案 ,预案涉及到心肺复苏、紧急静脉输液、电除颤、心电监护等常用护理技术。在综合性实训中 ,学生不但要掌握急救护理学中的常用急救技术 ,而且还要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学中的静脉输液、吸痰、

吸氧等技术。综合性实训强化了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紧密衔接 ,淡化了不同课程实训内容之间的界限 ,增强了学生的综合急救技能 ,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

(1)变演示性实训为 xx 实训。

演示性实训是由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 ,示教操作步骤 ,学生被动地模仿 ,因而学生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不能全方位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探索性实训中 ,教师不直接讲授仪器的使用方法 ,而是提出学习要求 ,如学习某仪器控制面

板按键功能、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学生课前自学实训理论 ,实训课上要求学生分组看仪器说明书和实训讲义 ,观察并练习仪器部件用途 ,启迪学生主动思考 ,鼓励学生总结操作步骤 ,亲自动手操作 ,遇到不懂的问题尽量小组讨论解决。这种学习方法实现了由模仿操作向探索尝试的转变 ,通过探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变机械性实训为情境性实训。

演示性实训由于缺乏相应的观察指标 ,学生缺乏真实感知和体会

忆演示的步骤 ,实训变得机械化。为此我们一方面积极改善实训教具功能急救模拟人 ,模拟血压测量、心电监护、输液、气管插管等操作效果。另一方面部分无创的操作尽可能用真人实做代替用模型操作

,往往机械

记,引进多具全,增加了仿真,如伤员搬

运、包扎、吸氧、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护等 ,同学之间相互演示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变封闭式实训为开放式实训。

为确立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部分护理实训室向学生开放。实训课前每组学生与实验室老师预约登记 ,约定实训日期和项目 ,自行准备实训仪器 ,辅导教师针对预先演示的实训方案进行指

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训 ,提高了其学习积极性 ,激发了创造力 ,培养了灵活应用理论

知识和实训技能的能力 ,提高了综合素质。

3.完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

在原来单项技能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了平时实训考核、期末理论考核环节 ,使考核过程更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1)平时实训考核。

平时成绩考核贯穿于全学期的各项实训中 ,贯穿于每项实训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实训操作阶段 ,考核学生能否按规程、仪器说明书正确操作 ,有无钻研精神 ,操作是否严谨、认真 ,仪器、物品有无损坏。实训报告阶段 ,主要考核学生实训报告项目是否齐全 ,步骤是否准确 ,卷面是否整洁。

(2)期末理论考核。

期末理论考试中增加病例分析题,题型设计突出体现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四)应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意

在讲解各专科的急救护理知识时 ,结合典型病例进行讨论式教学 ,将重点放在对病情的判断、救治原则和护理要点上 ,并启发学生思考在医生到达之前应做些什么。这种教学方法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意识。例如讲到“创伤”这部分内容时 ,先选择颅脑、胸部外伤病人的实例 ,进行讨论。围

绕这一病例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简要询问病史来了解原因 ,通过基本生命体征

的观察初步判定伤情并进行评定其创伤的程度 ,创伤的紧急处理原则和重点护

理措施。通过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通过主动思考 ,提出合理的紧急处理意见 ,参与制定护理方案等。

二、课后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急救护理学》教学实施效果,我们对护理本科2006 级、 2007 级 2个年级的学生共 170 人进行了课后调查。采用问卷式 ,共发调查表 170 份,回收170 份,有效率为 100%。结果表明 :

1.学生普遍认为 ,开设《急救护理学》课程十分必要 ,让她们学会并掌握了多

种急救技能 ,为到临床实习和将来从事护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启发讨论式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在教学中进行启发讨论式教学 ,能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98%的学生反映 ,围绕病例展开讨论 ,有利于对教学要点的理解和掌握 ,她们认为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学有所用 ,学以致用 ,活学活用”,并且 24%的学生提出理论授课应更多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讨论式教学。

3.继续加强急救技术训练,一部分学生反映课时安排上技术操作仍偏少,有39.9%的学生希望增加技术训练内容 ,如中心静脉穿刺和插管术、动脉穿刺和插管术、动静脉切开术等 ,由于学时及其他一些条件的限制 ,学生很快掌握多种急救技术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继续加强基本急救技能训练的同时 ,通过适当增加临床见习课和观看教学录像等方法 ,增加学生对常用和新开展的急救护理技术的感性认识,从而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