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管理班级

以人为本,管理班级
以人为本,管理班级

以人为本,管理班级

摘要班主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视学生为朋友、为知己、为亲人,一切为了学生,真正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作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以人为本管理班级班主任

一、加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认识

“以人为本”,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创新和发展。它要求我们在以发展为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把人当作重要因素来看待,只有人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才可能其他方面也和谐;只有人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可能是其他方面得到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可谓意义重大而深远。学校是个“小社会”,在学校班级管理中,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整个社会而言,坚持“以人为本”,是为了有一个和谐的、有利于社会整体发展的社会环境。就学校而言,坚持“以人为本”,则是为了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学习、锻炼,在学业、性格、人格培养、乃至学习与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还有利于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整体目标接轨。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学生,最终都要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如果学生在学校就开始接受“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和熏陶,对于他们日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参与建设和谐社会,可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把“以人为本”的教育和管理落到实处,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毫无疑问应该担负起这一重要职责,而主导班级管理的班主任则更是至关重要。

二、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策略

1、,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各项活动的先决条件,直接决定着活动的成败。班主任工作应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班主任应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使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良好的品格,形成良好班风。在实施和谐教育过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知识、人格、精神、道德等各层面展开交流,通过师生在知识、情感、道德、灵魂等各层面的广泛、深入的交流与“ 共鸣”,最终促进

班级管理典型案例

班级管理典型案例 三(2)班李霞 学校的教育活动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我把教育和管理相结合,以人为本,使特殊生在良好的班风中得到了熏陶和感染。 (1)学生的性格与学生接受教育及管理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与学生的平时表现也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学生沉默寡言,有的却心直口快;有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强,有的则较弱……于是我便对不同性格的人,运用不同的方式管理。在班级管理中,我既注意努力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又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尽快提高自身素质。 (2)学生的背景即学生的家庭环境及以前的表现与教育方式密切相关。班上有的学生来自于离婚家庭,这种环境对小孩性格有较大的影响,表现为多疑,说谎,变化多端。曾经有一个家长在跟我打电话时说这孩子从小和后母关系紧张,又不愿让父亲伤心、担心,就总是用谎话骗他们。而另一个学生则由于母亲下岗,又多年生病住院,家庭生活较困难,则养成了自卑和敏感的个性。对人对事爱钻牛角尖,总认为别人对他不好,和同学关系紧张。对于这些学生,我便与家长配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双管齐下,也收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在班级管理中,我注意了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一是与科任老师配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上课的纪律如何?是否按时交作业?对

个别重点学生我还要与科任老师共同研究教育办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况。二是与家长配合,从家长处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要求家长配合老师共同进行教育管理。三是注意与班委的配合,对班委工作要经常检查指导。在班上树立班委的威信,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管理,进而树立良好的班风。四是通过群体的影响力和约束力来搞好班级管理。 在实施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我做到了耐心细致,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注意发掘学生内心渴望向上的动力,促使其发挥强大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在班级中相会学习,相互督促,共同进步。

班级管理作业答案

班级管理作业答案作业一 第一题:选择题 1、班级管理活动和其它任何管理一样需要具备三个条件(要素)即(B) A 班主任、学生、环境 B 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手段 C 空间、时间、资源 D 设计、实施、评价 2、班级管理的基本环节是(A) A 设计、实施、评价 B 计划、组织、实施 C 组织、协调、控制 D 备课、上课、考察 3、班主任的工作是一种(B) A、教育工作 B、专门性的工作 C、教师的兼职工作 D、思想教育工作 4、班级生活的社会化过程使小学生个体获得(B) A、个性 B、社会性 C、社会性的同时促进个性 D、统一性 5、班级组织属于(A)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自愿选择的组织 D、统一要求的组织 6、(B)联合国第44届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力公约》 A、1959年11月20日 B、1989年11月20日 C、1990年8月29日 D、1992年4月1日 7、儿童的身体健康权利和受教育权利属于儿童的(B) A、生存权 B、发展权 C、受保护权 D、参与权 8、我国在(C)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 A、1990年 B、1992年 C、2001年 D、1996年 9、中国少年先锋队以先锋命名是表明(D) A、它是先进儿童的组织 B、要求儿童做革命的先锋 C、向革命先锋学习 D、儿童是开拓未来的先锋 10、中国少年先锋队直接受(B)的领导。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C、校长 D、班主任 第二题:填空题

11.班级授课制的奠基人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12.从(1952)年起我国学校班级管理者角色正式定名为班主任。 13.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还是(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14.小学班级是一个(班队合一的组织),是有双重性质的组织。 15.(班级)是小学的基层组织。 16.少先队组织具有(革命性)、(群众性)、(自治性)、(实践性)的特征。 17.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 18.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大致有(玩乐型)、(学习型)、功利型、(违规型)和(人际吸引型)。 19.儿童的基本权利是(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 20.儿童权力的核心是(儿童优先)。 第三题:名词解释 21.班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同一年龄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班”;又因为“班”处在一定的教育阶段上,这就是“级”。班级是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组成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 22.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即班级外部管理(学校领导对班级的管理)和班级内部管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 23.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他(她)对学校中的基层教育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还是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24.管理:是社会组织活动中的现象,它是组织管理者运用自己被赋予的领导权利,采取计划、组织和协调等管理措施,为实现组织目标开展的活动。 25.非正式群体:是由班级组织中的一些小学生在心理一致性或相容性的基础上,自愿结合而成的群体。 第四题:简答题 26.应如何正确理解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 答:(1)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2)班级管理是一种教育管理;(3)班级管理在班主任与学生的直接交往中进行。 27.你认为应如何学习班级管理课程? 答:学习这门课程时,应着手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相关课程的学习,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贯通。(2)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掌握该课程理论,注重学校班级管理实践中的诸多问题。(3)在课程学习中进行探究学习,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主体作用,积极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及其网上各种讨论、答疑。(4)在教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及策略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及策略 长期以来,人们对班级属性尚存争议,其中主要集中在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还是一种社会初级群体的分歧上,并由此产生了著名的“谢吴论战”(北京师范大学谢维和教授与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教授之间的学术争论,谢维和教授认为班级是一种社会初级群体,而吴康宁教授认为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虽然在理论上人们对班级的属性看法尚存争议,但实践中的班级集体建设一直带有极强的组织构建性质,并将组织程度的高低作为鉴别集体凝聚力的重要参数。这意味着人们习惯把班集体当作科层组织来进行建设和管理。 一、作为科层组织的班级及其管理方式 有人将实践中的班级组织结构分为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扁平式等四种结构[1],这显然与科层制组织结构如出一辙。在这个组织里,每个人都有固定的角色分工,存在着老师、班长、团支书、各种委员、组长、学生等层级与相互隶属关系。处于层级顶端的是老师或班主任,他们掌管着班级的所有事务,对学生有着绝对的领导权,是班级所有矛盾的最终裁决者,他们也是所有班级规定的实际制定者或代言人。老师或班主任的下面是班委会。班长在名义上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班委分管着学习、体育、卫生、文娱、劳

动等具体事项。与班委会平级的是团支部或少先队,负责思想方面的具体事项。 在科层制思维的指导下,教师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自然想到的就是科层制的管理模式。我们可以将科层制的班级管理方式分为教师中心型管理、民主集中型管理和放任型管理三种。“教师中心型管理”主要指学校的教师或班主任对班里每个同学的每件小事不仅挂在心上,而且都要亲自出面指手画脚,做出的决定要学生不折不扣依从,凭恃实施奖惩的权力进行管理,虽然有班委会和团支部,但班主任或教师过问班内一切大小事务并做出决定。“民主集中型管理”主要指在教师或班主任的指导下,以班委会和团支部作为核心,管理班中人员及事务。采用这种管理方式的老师一般认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他们会把拟议的行动和决定与班委会或全体学生磋商,有关班里的决策由班委会和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决定,鼓励学生参与。虽然教师在这种管理方式中依然有最终的决定权,但其过程体现了民主的特点,因此称为“民主集中型管理”。第三种就是“放任型管理”,主要指教师或班主任对班级进行“放羊式”管理,极少运用权力,鼓励班干部独立行事。对班级事务极少干预,凡事由班干部及学生自行决定及实施。在以上三种管理方式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在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中尤为普遍,特别是“教师中心型管理”,在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班级是初始化的社会群体。搞好班集体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新世纪人才。那么,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呢?笔者以为“以人为本” 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有效的手段。 一、“以人为本”的概念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特点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总之,教育要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现代师德修养》)可见,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管理活动。具体地讲它有以下特点: 1、人本性。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教育管理论》)在这种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班级管理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因

为这种管理模式往往采用“保姆式”、“警察式”、“裁判式”的管理方式,与现代学生独立意识的觉醒,自主意识的确立和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极不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则体现了人本思想,把学生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有利于学生自主、自律及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 2、情感性。运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中,把交往方式控制在成人状态,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交往者。美国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前苏联的“合作教育”,现代的“和谐教育”等都论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依靠浓厚的师生情感来维系。因此,重视“感情投资”,以情感人,使学生因感到温暖而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从而形成一个温情脉脉,人人“爱家”、“报家”的“家庭式”的组织。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 3、创造性。“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忌千篇一律、程序化和公式化。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个性差异很大,这就要求班主任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沟通办法与教育方法;对变化着的班级软环境、管理措施、手段应作出相应的调整。整个管理活动既要考虑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变化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文化素质、道德水准的差异。因此,“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追求以新奇制胜,以巧妙攻心,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细枝末节,创造性地进行管理。

班级管理应“以人为本”

班级管理应“以人为本” 发表时间:2018-03-14T17:00:23.82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作者:田海星 [导读]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理了。”这是我们大部分教师的感慨。仔细琢磨、深入地思考,我们会觉得对学生实行“人本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田海星(湖南省凤凰县麻冲学区湖南凤凰 416207) 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2-0111-01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理了。”这是我们大部分教师的感慨。仔细琢磨、深入地思考,我们会觉得对学生实行“人本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教师职业来说,有效的实行人本管理,就是把学生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来组织、安排教育教学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挖掘他们的潜能,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如何有效地实施“人本”管理,使管理真正走向现代化、科学化,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不仅要学会运用权力因素进行管理,还要注重运用非权力因素去影响、感染学生。作为教师,要树立威信,要做好表率,在学生心目中必须是一个道德高尚的老师,一个勤学好问、足智多谋的老师,一个心里充满爱心的老师。要时时刻刻“从我做起”,严以律己,以自身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是智慧的象征,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品质。每时每刻都无不在感染,影响,熏陶学生。所以说教师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做为教师,我们要“以身立教”,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要身体力行。在学生当中树立威信。如果教师口是心非,说得漂亮,做得却很差,就会给学生的心灵产生极坏的影响,从而渐渐地失去威信。这样在管理中,即使教师的权力再大,也将显得无力。学生会离其越来越远,“南其辕,而北其辙”。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等方面都应当成为学生的楷模。人民教师还要讲学习,不仅要精通所授课程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各方面的知识。要不断地学习、充电。加厚根基,扩大知识面。使自己具有广博精深的学问和较高的文化素养。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以至于无论在谈论什么学科,都能说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心悦诚服,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二、以情感人,善于沟通、协调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具有丰富情感的人。不仅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情有独钟,对学生也应当有无限的深情。 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才能产生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有了这个精神支柱再大的困难也会想出办法去解决,再多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人是最富有感情的,最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关心和帮助。特别在我们农村,留守儿童更是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的一个群体。他们生活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里。对爱的本能要求十分强烈,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关爱。当老师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满足他们的欲望时,就能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去做成为“我要去做”。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去学习。教育学生时要细心、耐心。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向他们提出高标准,严要求,要严中有爱,严慈相济。对所有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不分彼此,不另眼相看。好的学生要教育要爱护,差的学生也要教育要爱护,反而应当更加倍爱护。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他们更健康的成长。学生进步了,教师及时肯定表扬,让他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再接再厉;犯了错误,大家共同分析找出原因,共同改进;学生生病,家里有困难,组织学生去看看,问寒问暖,伸出友谊之手帮一帮;有了喜事,大伙儿一同分享快乐。使大家真正体会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这样就可以从心里牵住学生,使他们更好的学习、发展。 教师要善于和学生沟通,协调好彼此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因此,我们必须用“心”营造一个适应学生成长的环境。在平时班级里面发生的一人一事,或许有其不为人知的一面。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凭表面现象,做主观的判断。不能对学生产生定势作用。要深入了解事情的真相,倾听学生的心声。以心换心,把自己放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找出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在多次与学生的个别谈话中,我发现平时容易出现问题的学生,他们都非常懂事。只要老师摒弃“师者至高无上”这种意识,走进他们的心里,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偶尔的犯错能宽容他们,他们都会非常感动和满足。即使是批评,他们也很乐意接受,对老师敬而爱之。 另外,教师要懂得批评的艺术。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总是爱听顺耳的话。对于学生的批评教育,我们要因人因地因情境而制宜。可以采用迂回曲折的方法,先充分肯定,赞扬他们的突出成绩,打一剂镇定药。再委婉、含蓄地指出其错误。这样就不会刺伤学生心理。使他们听得明白而又乐于接受。批评时,还要注重体态动作的运用。人的表情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尤其是眼睛,内心的喜怒哀乐等细微的感情变化,都可以通过眼神表示出来。教师在批评时不应板着脸孔,大声训斥,应该从表情,眼神里让学生体会到老师丝毫没有敌意,感觉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三、培养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完善管理机制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里面,必然存在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因此,在挑选班干部时,教师应注意利用某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抓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加强对他们的工作指导,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以更好地为老师分忧。要不断于壮大积极分子队伍,尽可能设置更多的岗位,增加学生任职的机会,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让他们都有到实际工作锻炼的机会。使他们从内心里面觉得:“我是班委会的成员,我不仅要管好他人,还要管好自己”。从而产生自律。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效地实行人本管理,完善管理机制。 班级人本化管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课题,怎样才能更有效,更科学化地实行人本化管理。将需要我们进一步地研究、探索。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 作者:傅美林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第01期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爱每一位学生,给予每个孩子以充分的选择机会与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形成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下面谈谈自己多年来实践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几点做法: 一、注重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又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每新接一个初一班级都会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一系列的育人活动。 首先,明确育人要求。开学第一周,认真观察、仔细记载学生中的一些典型行为习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常规教育。第二周,竞选班干部,进一步落实日常行为规范,让孩子们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第三周开始进行班干部评比活动,达到既教育同学们又帮助班干部完善自己的目的。同时,利用语文课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鼓励学生写“道德实践日记”,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人格、品行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评价,最后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其次,构建育人空间。教育是一艘船,当我们用美的情怀、美的理念、美的手段、美的环境去育人的时候,这艘美的船就会高奏凯歌,驶出港湾破浪前进。平时,我总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为校园种植花草树木,或者为花园除草修剪,美化校园。教室的布置更是别具匠心,黑板前用“勤学、求实、创新”鼓励学生,教室两侧用警句激励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课堂教学中,结合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仁爱、礼仪、诚信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素养,增加民族自豪感。此外,我还利用班会、春游、调查活动、实地考察、文艺汇演、家校联谊等活动形式,让他们在活动中成长,在实践中成熟。 二、爱心滋润幼苗,创建温暖集体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是如何爱护儿童,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紧紧围绕“爱”字去苦心经营,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我注重从生活上关心他们,用一颗爱心温暖他们。记得有一个男生,上课时,突然脸色发白,瘫软在桌子下。我立刻判断他可能是低血糖反应,当即用手掐住他的人中,叫孩子们去泡白糖水给他喝,然后让他嚼糖果,一会儿,孩子清醒了,同学们用惊奇佩服的目光望着我,借此机会我给孩子

“以人为本”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以人为本”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即在班级管理中“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当家作主”。“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是以谋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管理,它不仅是管理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管理的目的。而班级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是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管理科学的生动体现。 标签:以人为本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 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以人为本的思想就干不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既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把每个学生放在心上;既要“博爱”,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班主任的温暖,又要“专爱”,把特殊学生时刻挂在心上,帮扶他们健康成长。使这种爱在学生心中升华为积极进取、好学上进、克服困难的内驱力,使学生各方面发展,班主任才能享受到班级管理成功的乐趣。下面就我的班级管理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注重训练指导,提高班干部独当一面的能力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他们就是带领全班同学奔向共同奋斗目标的“火车头”,又是团结同学共同进步的桥梁。班级管理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班主任是否能正确选拔和培养一批合格的班干部。班主任既要要教给他们工作的方式、方法,还要注意他们的个人表现,更要为他们他们撑腰,树立班干部威信,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大胆地开展工作,使他们真正成为班集体的核心,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如,我总是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培养得力的班干部群体,每人配发工作手册,记录汇报每天的情况,每周三召开班干部会议,汇报班级情况,下达下周的工作重点。我总是起示范、引领的作用,每天到校后的第一件工作是带领班干部检查班级的总体情况,告诉每位分管的班干部什么工作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什么问题需要怎么改进,什么问题需要怎么处理等。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管理问题,我总是双方单独询问后,再把他们双方叫到一起,通过交流思想,解决问题,为班干部撑腰,帮助班干部改进管理方法。班干部独立工作的能力明显提高,每人队所分管的工作逐渐建章立制,一个个都变成了我的“管家”,班里各方面的管理及成绩走在了全校乃至全镇前列。 二、修枝打杈,用信任学生引导全班健康成长 班主任工作辛苦而又平凡,却对学生成长意义重大,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光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 一个真正的班集体应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机构,严格的规章制度,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良好的班风,学风。 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展现个性与才能的舞台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班级是初始化的社会群体。搞好班集体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新世纪人才。那么,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呢?笔者以为“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有效的手段。 一、“以人为本”的概念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特点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总之,教育要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现代师德修养》)可见,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管理活动。具体地讲它有以下特点: 1、人本性。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教育管理论》)在这种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班级管理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往往采用“保姆式”、“警察式”、“裁判式”的管理方式,与现代学生独立意识的觉醒,自主意识的确立和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极不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则体现了人本思想,把学生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有利于学生自主、自律及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 2、情感性。运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中,把交往方式控制在成人状态,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交往者。美国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前苏联的“合作教育”,现代的“和谐教育”等都论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依靠浓厚的师生情感来维系。因此,重视“感情投资”,以情感人,使学生因感到温暖而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从而形成一个温情脉脉,人人“爱家”、“报家”的“家庭式”的组织。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 3、创造性。“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忌千篇一律、程序化和公式化。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个性差异很大,这就要求班主任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沟通办法与教育方法;对变化着的班级软环境、管理措施、手段应作出相应的调整。整个管理活动既要考虑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变化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文化素质、道德水准的差异。因此,“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追求以新奇制胜,以巧妙攻心,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细枝末节,创造性地进行管理。 二、“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势利导是“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模式的核心。

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

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 一、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创新和发展。它要求我们在以发展为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把人当作重要因素来看待,只有人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才可能其他方面也和谐;只有人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可能是其他方面得到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可谓意义重大而深远。学校是个“小社会”,在学校班级管理中,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整个社会而言,坚持“以人为本”,是为了有一个和谐的、有利于社会整体发展的社会环境。就学校而言,坚持“以人为本”,则是为了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学习、锻炼,在学业、性格、人格培养、乃至学习与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还有利于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整体目标接轨。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学生,最终都要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如果学生在学校就开始接受“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和熏陶,对于他们日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参与建设和谐社会,可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把“以人为本”的教育和管理落到实处,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毫无疑问应该担负起这一重要职责,而主导班级管理的班主任则更是至关重要。 二、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从本人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个“角色”的经历和感悟而言,本人认为,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尊重学生人格,充分爱护他们的自尊心。 人格,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人所独有的、不同于别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即所谓“个性”;也指各个个人之不同于任何其他动物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人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特征。现代心理学成果表明,人的机体是由一些特殊的结构所构成的整体,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包括一些有组织的结构,因而人格就是个人这个有机结构同他的环境特别是他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反映的总和(据《辞海》1979年版增补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事实上,只要是人,就有人格,即使是还没有完全长大成人的中小学生。在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尊重他们的人格,充分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强化教育和管理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现。 中学生正处于自尊心的关键形成阶段,随着其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以及知识、能力的提高,他们会对自己作出肯定的回答和评价。在言行举止上,他们也开始知道如何去注意强化或遮掩,以给他人留下好的“自我形象”,希望得到他人、尤其是集体和社会的尊重和肯定。作为老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对智力发育较迟缓或有障碍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生理缺陷的学生,更应该尊重。不体罚、不训斥、不当众抖落,而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在充分照顾他们的“面子”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批评和帮助。 对于那种家境不好的学生来说,对他们的尊重,则要注意不能“好心办坏事”。这种学生的自尊心甚至比一般的学生更强,他们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那怕是善意的关怀。对这类学生的帮助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弄巧成拙。在笔者所任班主任的班级,有几个因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家庭贫困的学生,平时并不向同学甚至老师提及自己的家庭情况。笔者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情况后,对如何帮助他们颇费了一番心思,曾想发动同学捐款资助他们,但根据观察和交流,他们不同意。在学校开展的扶贫助学捐款活动中,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艺术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艺术 我就“如何抓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各种”的几点做法,向大家汇报一下。虽然在此项工作中取得了点儿成绩,但必竟还不是那么十全十美。与在坐的老师还相差甚远,只是谈几几点做法供大家玩味。 因为班主任是一个班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桥梁。做好班主任工作,抓好班级管理,对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对学生的键康和发展,对保证各科教学的正常和班级活动的开展,对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都是十分重要的。最重要的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事业心,关心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严以律己。 一、有新颖的工作内容,讲究工作方法 全面了解学生,熟悉学生情况是做好班主任的先决条件,在工作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通过观察、谈话、访问形式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做好每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家访是我的家常便饭,春夏秋季中午休息时间长,午饭后是家访的最好时机,因为这个时间家长都在家。一个学期每个学生家访达2—3次。比如我班郑磊学习有困难,产生厌学情绪,背着老师、家长逃学在村外,迟迟不到校。还有杨阳同学经常不洗脸,连续一个星期不交作业,发的作业本、测试卷带回家后销毁。此类现象发生后马上家访,向其父母讲明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又多次做思想工作,两名学生变化很大,现在都成了进步快的学生,带动了全班学生共同进步。另外还积极培养小助手,班级工作不是班主任的单人舞,而是要靠班干部、小助手的协同配合,把那些威信好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培养为班干部,教给他们工作方法,培养他们独立的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协助老师做好班务工作。这样既减轻老师的负担,又培养了小助手的组织工作能力。他们成了老师的千里眼、顺风耳。教师对每个学生和班级情况了如指掌、驾驭自如。小助手们工作做得好,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能力大大提高,学风、班风大大加强,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二、以人为本,自主管理 一年来根据“以人为本、回归主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实施,我班学生在自律、自强、自理、自励方面有了很大发展。本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他们的自尊、自强的心理却很强。通过自选目标的确立、改进,自发地约束了自己的不良行为,逐步向所确立的目标前进,同学们互相监督、互相评比,大大加快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成长过程。如杨阳同学一改过去交作业拖拉的陋习,转变成率先交作业的积极分子。曾宏

在班级管理中想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在班级管理中想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原则就必须有一套详细并具有可行性的班规。但在我的现在的班级里,觉得自己“管”学生也就是“人管”还太注重,缺少学生参与和学生自律。班级规定只是口头上的描述,并没有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因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去逐步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自已管自己,让制度管纪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班规班约是一种对学生纪律和行为进行刚性约束的条款,因此必须根据班级特点,学生年龄特点等,结合校规和法律法规制定。如今的学生对事物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甚至对老师的行为也有自己一定的评价。我明显地感到他们对老师的话不再像从前的学生那样自觉地听从了。所以我利用一节班会重新制定了班规。新版班规与旧班规相比较有如下不同: 1、班规的制定人不同。我把班规分成了几个部分,如:纪律方面、卫生方面、学习方面、其他等等。然后让组长带领小组同学针对这几个方面制定细则。各小组汇报,大家敲定哪个适合,最后我和班干部把关。 2、班规的内容不同。新版班规比我从前制定的内容更全面,形式多样,最值得一提的是大家都乐于接受。 3、班规的监督员不同。由以前我一个人监督变成了现在全班同学做监督员,每小组负责一方面的监督工作,全班参与,按期互换,为我减轻了负担。

4、班规的执行效果不同。一个让学生自己参与制定、参与监督的班规,学生自己才可能遵守地更自主一些,更自觉一些,促成学生由他律变成自律。 每月总结一次。同时,提出新的问题,制定新的班规。整个过程必须体现两点:一是制定班规的目的必须明确,二是制定过程必须民主。 由于班规的制定,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班规的民主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会使学生增强独立意识,减轻依赖性,态度更加主动积极,学习也更有成效,更富有创造性。这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础。

班级管理应以人为本

班级管理应以人为本 发表时间:2013-07-08T14:41:40.310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7月上供稿作者:黄希纯[导读] 总之,对后进生要多一点宽容、理解、鼓励、信任,多一点关爱。黄希纯 〔摘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境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管理也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文从关爱你的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基础、选好班干部,发挥其领头羊的作用、认真培养优秀生,精心转化后进生三方面阐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班级管理上的应用。 〔关键词〕班级管理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即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境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班级管理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 赏识、关爱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会赏识,情满天下。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班主任用情去呵护,充满关心、充满人情味,学生就会亲近你,喜欢你,学生就会 “亲其师,而信其道”。2010 年秋季学期,我担任10(9)班班主任并担任语文科教学。初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既新鲜又陌生。作为班主任,首先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手把手教会学生如何充卡、收卡;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床位;细致地教会学生做好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对女生进行生理辅导等等。其次在纪律上严爱学生。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第一步走好了就是成功了一半。我要求学生在“两眠”上必须做到:按时、自觉、自爱、自重。纪律上做到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学会尊重老师等等,再次在学习上关爱学生。小升初学习内容和方法截然不同,这就需要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所以我先给学生讲解初中阶段课程的特点,接着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而再教学生如何学好语文。这样,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或纪律上,新生都沐浴到爱的甘露。学生们很快就会适应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里面去,快乐、健康地成长。 2 选好班干部,培养好班干部,发挥其领头羊的作用认真负责的班干既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又能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在挑选班干时,班主任一定要慎重,关键要看其是否有较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如果让一些较为调皮、只会恐吓同学的人去当班干,表面上班里的课堂纪律好了,实际上是培养了学生一种扭曲的心灵,久而久之其他同学会产生逆反心理,对班主任失去信心。因此,在挑选干时,班主任要采取民主选举与班主任审核相结合的原则,选出理想的班干。接下来班主任要培养好班干部,一个良好的班班集,必须有一个好的班级领导核心,而这个核心就是班主任领导下的班委会。所以对于经过精心选拔出来的班干部,既要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又要及时加强指导,要比其他同学更加严格要求他们,让大家意识到当班干部并不是为了一时的荣耀,而是应该以身作则,在班级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做好老师的得力助手,以点带面,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纪班风。因此,在近几年中,我们学校一直采取“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每个月评比一次,从二十几个班级中评选出几个学习、纪律、卫生得分高的班级作为当月的“文明班级”。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把主动权交给班干,让他们组织本班同学,团结好本班同学,齐抓共管,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班干做到了以身作则,作好同学们的表率。我们班多次获得“文明班级”的称号。当然,还要鼓励班干部在学习上要积极主动,考出好成绩,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好榜样,让其他同学心服口服。 3 认真培养优秀生,精心转化后进生 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的好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班优秀生的带动作用。他们中有超出同学的魄力和能力,他们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班级的核心,成为了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乐于助人的,生活俭朴的,劳动积极的,体育拔尖的……这些同学都是班上同学的榜样。他们身上勤勉、热情、节约、任劳任怨、顽强等美好品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同学,班集体的道德水平因之不断提高。对后进生的教育,班主任要有一颗爱心和一颗平和的心。要转化一个后进生,班主任首先要有爱心,这是必备条件,爱是教育的基础。夏丐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风格可以各有千秋,但“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爱”却始终贯穿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后进生往往这也差,那也差,老师、同学不甚喜欢,遭到排斥、嫌弃。这当口,我认为后进生特别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得到老师的公平对待,我们应该以春风化雨般浓浓的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真切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及时,适时地加以表扬鼓励,表扬时感情要真挚,态度要诚恳。对后进生不能歧视、讽刺、挖苦,要关心爱护,照顾他们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后进心犯错误时,不要大发雷霆,以免吓得学生连大气也敢出。同时也不能对后进生抱太高的期望,不能用对优秀生的要求来要求后进生,要以宽容、理解的心态对待他们,循循善诱。不能苛求学生取得多大的成绩,不管他们取得多大的进步都应该给予肯定、鼓励、表扬;老师不能吝啬的就是赞扬、赏识自己的学生。总之,对后进生要多一点宽容、理解、鼓励、信任,多一点关爱。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受到鼓舞,发生转变,融入班集的大家庭,成为班集体的主人,进而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茁壮成长,努力把他们转化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班级建设在农村中学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走出山门,融入社会的第一站,而班级建设的关键又是“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只要我们紧紧抓住这个关键,班级建设一定能驶入快车道。作者单位:广西来宾市忻城县思练中学__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班级是初始化的社会群体。搞好班集体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新世纪人才。那么,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呢?笔者以为“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有效的手段。 一、“以人为本”的概念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特点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总之,教育要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现代师德修养》)可见,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管理活动。具体地讲它有以下特点: 1、人本性。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教育管理论》)在这种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班级管理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往往采用“保姆式”、“警察式”、“裁判式”的管理方式,与现代学生独立意识的觉醒,自主意识的确立和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极不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则体现了人本思想,把学生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有利于学生自主、自律及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 2、情感性。运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中,把交往方式控制在成人状态,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交往者。美国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前苏联的“合作教育”,现代的“和谐教育”等都论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依靠浓厚的师生情感来维系。因此,重视“感情投资”,以情感人,使学生因感到温暖而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从而形成一个温情脉脉,人人“爱家”、“报家”的“家庭式”的组织。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 3、创造性。“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忌千篇一律、程序化和公式化。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个性差异很大,这就要求班主任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沟通办法与教育方法;对变化着的班级软环境、管理措施、手段应作出相应的调整。整个管理活动既要考虑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变化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文化素质、道德水准的差异。因此,“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追求以新奇制胜,以巧妙攻心,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细枝末节,创造性地进行管理。 二、“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势利导是“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模式的核心。 1、制定“合情”规范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研究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研究 我热爱教育事业,自觉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教书育人。努力学习政治、文化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同许多普通教师一样,我从事着最平凡的工作,既没有震撼人心的举动,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但回想起来,心里总觉得那么的坦荡和踏实。因为每一天,我都默默实践着心中不变的誓言——以教师为职业、教育为事业,没有一天虚度;每一天,我的心总是和学生的心贴得那么近,都过得那样地忙碌和充实。特别是领导的信任,学生的尊敬、爱戴,学生家长的寄托和感谢,都令我欣慰无比,催我奋进,促使我在这三尺讲台边,勤奋踏实地工作,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在教学和德育方面我都践行“以人为本”教学、育人理念,具体做法如下: 一、悉心从教,爱岗敬业,辛勤耕耘课堂。踏入工作岗位后的我, 一直对自己严格要求,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依然如此。在教学上,我努力钻研教学教法,全身心地去教好每一位学生。多少次,我风里来雨里去的,从不随意请假、迟到,也从不落下一节课。我始终认为,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尽职尽责,上好每一堂课,不求回报。在教学工作中,我精益求精,踏踏实实,并用课改理念来丰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分层次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和自己的教学风格。上学期我兼任五年级班主任,英语成绩有以前的倒数第一上升年级领先水平 二.建立自主管理模式,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民主平谐的教育氛围,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前提。作为教师要把教育变成一种民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