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第二单元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教学目标

1、学习议论文纵向展开议论的方法。

2、培养学生深刻分析论点的能力,掌握议论文纵向展开议论的思路结

构。

学习重点学习议论文纵向展开议论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议论文纵向展开议论的思路结构。

教学过程:

一。议论文纵向层进式结构的基本特征

层进式结构即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一般来说,一个社会意义的问题的提出,一种倾向,一个观点的形成都有其历史的原因,现状的原因和将来的原因,探讨这些原因,就构成了论证的纵向角度。

一篇议论文为了阐述总论点,要列出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扩展为一个部分,各个分论点之间,各个部分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每个分论点又分为几个小论点,每个小论点又扩展为一段,各个小论点之间,各个段落之间,也应有内在联系。这样,全片议论的纵向逻辑联系便体现出来了,并且相应地形成了议论文的完整体系和严谨结构。

二、总体把握纵向议论的结构模式。

层进式(又叫递进式或层第式)结构模式:

引论:(提出论点和论题)

本论:分论点——回答是什么?

分论点——回答为什么?

分论点——回答怎么办?

结论:(照应全文)

二、对于一个话题应如何进行纵向展开呢?

明确:层进式的文章一般有四种格式。

(一)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

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

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进进的关系。

1、例如:《严于解剖自己》

(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

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

开刀,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

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2、又如论题:在困难面前

①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②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

③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

3、课堂练习:谈嫉妒

参考提示:

(1)嫉妒心理往往导致错误行为。

(2)妒嫉心是人们前进的动力。一个缺乏妒嫉心的人,往往是安居“下游”、

心甘“落后”的人。

(3)将妒嫉心化作追赶他人的动力。

(二)对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

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1、例如《要钻牛角尖》

(1)什么是“钻牛角尖”: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

钻研的态度。(是什么)

(2)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

造。(为什么)

(3)“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

方法。(怎么办)

(4)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会怎样)

2、又如:论点: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1)(是什么)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一种模式。

(2)(为什么)符合人的本性(人具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有利于人的

全面发展,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3)(怎么样)要会工作,也要会休息,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社会

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3、课堂练习:谈风度

参考提示:

(1)(是什么)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2)(为什么)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

利于和睦相处;

(3)(怎么样)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

养良好的风度。

(三)对比式分解: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

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

1、例如:论适度的爱

(1)爱子适度,才能使孩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爱子不当以至溺爱,不但不会使孩子茁壮成长,反而会阻碍孩子身心的

健康发展。

2、课堂练习:如何估价自己

参考提示:

①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

不断前进;

②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四)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

的办法。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

1、例如:给爱一点空间

(1)母亲给新婚女儿的赠言,“巨型婴儿”的悲剧故事(摆现象)

(2)分析父母对孩子溺爱,却毁了出孩子本该灿烂美好的一生。(析危害)(3)深爱着孩子的父母,要给孩子一个空间,一次机会,让他们自由的穿

越风雨,展翅九天(挖根源)

(4)爱需要空间和自由(指办法)

2、例文:

给爱一点空间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女孩问她的母亲:“怎样

才能使爱天长地久?怎样留住爱人的心?”母亲无语,她默默地弯腰,从沙地上捧起一捧沙子。她双手平摊,沙粒在她的掌中稳稳而立,一滴也未漏出。突然,母亲双手紧握,用力挤压掌中的沙子,许多沙粒从她的指缝间滑落。当她再次向女儿摊开手掌时,掌中的沙粒已所剩无几了。她望着惊讶又疑惑的女儿,说:“给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一个自由的空间,过多的爱和压力会使爱窒息”。

听完这个故事,我沉思良久。爱是没有错的,但爱的方式却各有千秋。不能

否认有些爱的方式只能给你爱的人带来禁锢和伤害。

报纸上曾经报道过“巨型婴儿”的故事。一对夫妇中年得子,异常兴奋。对

孩子千娇万宠,一直让他睡在摇篮里,不管孩子实际年龄是多少,还把他像婴儿一样呵护着。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夫妇俩的生命,当警察走进他们的家时,被一个躺在巨型摇篮里的“巨型婴儿”惊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处理这个已是青年的“婴儿”。他既不会自己走路也不会自己吃饭,自理能力为零,不知

如何走完剩下的大半人生。夫妇俩爱孩子,这无可厚非,但他们如此溺爱他,却毁了他本该灿烂美好的一生。

孩子如同美丽的鲜花,把他们放在温室中培养,虽然避过了风雨,却使他们

越发娇嫩,不小心受到一丁点伤害,就谢了。而真正经历过风雨的野玫瑰,却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昂首屹立,常开不败,绚丽多姿。那么,深爱着孩子的父母呵,何不给孩子一个空间,一次机会,让他们自由的穿越风雨,展翅九天?

据说,鹰都在悬崖上筑巢,巢中先铺一些荆棘,然后再铺大量的柔软的干草,

以免伤到小鹰。当小鹰慢慢长大后,老鹰就渐渐拿去干草,小鹰自然受不了刺痛,都退到巢边,这是老鹰就把她的孩子们推下山崖,迫使它们自己飞起来。求生的欲望使小鹰们扑腾着起飞,从而学会了飞翔。我们难道能说鹰妈妈不爱小鹰吗?不!她是爱孩子的。正是因为爱,才不得不用这种方式让它们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尽早自立,展翅九万里,一跃上青天。

有人曾说:“自由是爱的空气,禁锢会使爱窒息,赐予是爱的雨水,泛滥会

把爱淹没。”不要用热烈的心炙烤鲜花,因为这样它会凋谢,不要强加给琴弦一个它不能承受的力道,因为这样它会断掉。给爱一点空间,让你爱的人在爱的滋润下健康成长!

三、层进式议论文在结构上可以形成如下模式:

引子:运用起兴、名言、诗句、典故等引出论题

论题:明确提出观点、看法。既承前文引言又为下文张本。

论证: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地进行论证,如从自然到人生、

由个体到社会、由文学到哲学。

办法:提出实现论题的措施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好联系现实来谈。

效果:可以展望未来或推测前景,也可以表明一种态度。

尾声:或呼吁、或劝戒、或警示,或重申论题的意义。

四、“感动”话题作文训练

(一)题目:

在我们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事例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

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感动”为话题写

一篇作文。可以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可以发表议论,评述世态,等等。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二)写作前的准备

(1)注意:为了让展开更形象、方便,可绘制坐标轴,将作文的话题或论点

放在坐标轴的中心,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作为坐标轴的四个方向,将上述内容尽量多地写在每条轴上。写得越多,思路越开阔。

(2)怎么写——会想才会写

文章议论的范畴是无所不包的,但如果把议论的问题进行抽象的归类,就会

发现,它们实际上可分为四个方面:

“是什么”,论证性质和类别方面的问题;

“为什么”,论证目的和原因方面的问题;

“怎么办”,论证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

“会怎样”,论证效能和结果方面的问题。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不会同时论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大多是择其一、二来论述

(3)写什么——调动平时的积累

①联想自然万物②理想人文景观③联想历史名人

④联想自我生活⑤联想新闻媒体⑥联想教材课文

(4)提示:写好考场作文,无以替代的第一环节是热爱生活、充实积累、感悟人生。

(四)具体形成一篇文章方法指导:

第一步拓展思路

1、“是什么”感动的含义——正义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

感动是一种美丽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是一种有益的洗濯和陶冶。

2.“为什么”可以想到:

只有那些对真善美有着本能追求而又情感丰富、细腻的心灵,才善于领悟世界的美好,才会时常被感动的潮水濡湿。对于那些心灵来说,感动是无处不在的。正是这来自心灵的感动,让人倍觉人生的温馨。

3.“怎么办”可以想到: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我,来自于你们中间每一个人。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自我,去寻找一种久违的感动,去体验一种泪流满面的冲动??

4.“会怎样”可以想到:

感动,把我们的眼睛叫醒,把我们的鼻子叫醒,把我们的心灵叫醒,所有的人都叫醒了,我们因感动而胸怀理想,因感动而充满希望,它把我们引向美好的未来。

一个容易被感动又能使别人感动的人,实在是幸福的。

第二步拟写提纲

1、感动是一种美丽的情感体验。

2、感动源于对生活的挚爱

3、感动促进了人格的升华 3、缺少感动社会将越冷漠,生活将越显枯燥结论:学会感动,是生活所需要的

第三步写作实践,形成文章。

?1

?2

?学会感动

?只要我们不是死如槁灰,感动便会如约而至。感动,是挂在心之天空里的一抹绚丽的彩虹;是盛开在心灵阳台上的一束红艳的玫瑰;是飞落在心之山崖边的一条

磅礴的瀑布。感动是一种美丽的情感体验。读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听一段迷人的

音乐旋律,你不是会顿觉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吗?失意中别人送来了关爱的眼神抚

慰的细

?语,困厄中别人伸出援助的双手,你不是会深感如拂春风,如沐甘霖吗?正是这些来自心灵的感动,让人倍觉人生的温馨。

?感动源于对生活的挚爱,源于对生命意义的正确领悟,只有那些对真善美有着本能追求而又情感丰富、细腻的心灵,才善于领悟世界的美好,才会时常被感动的

潮水濡湿。对于那些心灵来说,感动是无处不在的。楼下的树悄然绽放了一树的芬

芳,满街人流来往如梭川流不息,夜晚月亮撒下淡青色的光,都可能会令其感动。

?感动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有益的洗濯和陶冶。时常体味感动,你的心灵会得到升华。一位曾经被你伤害

过的人,主动和你握手言和,尽释前嫌时,你不在心底顿起波澜吗?正是感动,让

人倍感人生的美好。高原雪魂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不是让你心潮澎湃、激情难抑吗?

历史英雄、时代俊杰的事迹激励着、滋润着芸芸众生,使人们纷纷向他们那高尚的

灵魂靠近,促进了人格的升华。

?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感动这种美好的情愫,已被不少麻木而浮躁的现代人所疏远和淡漠了。孩子落水不是没有人救就是被人救起后,家长竟领着孩子

悄然溜走;歹徒在路上抢劫,有人挺身而出弄得遍体鳞伤,司机却要英雄赔偿搏斗

时打破的车窗玻璃。那些对一切让人感动的事物不仅视而不见,而且肆意践踏的人,其心灵是荒芜的,其精神世界是空虚贫乏的。那种人越多,社会将越冷漠,生活将

越显枯燥。

?学会感动,是生活所需要的。一个容易被感动又能使别人感动的人,实在是幸福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做这样的人。(文/陈健)

?

?转折

?吴亚娟

?树林中的通幽曲径,因为那些曲曲折折的转弯才更富诗意与浪漫。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往往是情节的一波三折,令人回味无穷。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东西因转折而

显得愈发美丽。

?一本书因转折而精彩。《飘》中的女主角思嘉丽由一位娇弱千金小姐因时代的变迁以及体内自尊的血液而转变成了坚韧而真正美丽的铿锵玫瑰,这样的锐变真实精彩,这样的转折成为《飘》的一个亮点。《呼啸山庄》中,男主角希刺克利夫,由一个

单纯、爱意绵绵的少年转变成了一个因爱而泯灭人性的复仇恶魔,这场因爱而引起

的悲剧动人心魄,因为转折突然精彩,这样剧变的人性更是突出了爱在他心里的深

刻印记。这些作品的转折,我想无论是美好或是惊艳,都会令我们最大限度地体会到作者的用意,从而获得思考。它们无疑是精彩的。

?文学作品中的转折多半是虚构的,人生中的转折却是真实的。虽然,有的令人痛不欲生,但更多的是成为铸造生命奇迹的一块块基石。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许多先贤都是在经历了许多痛苦

的转折之后,更深刻地体味了人生的大义所在,依靠惊人的生命力延续了生的意志。

就是在这些转折中,先哲们的坚韧和坦荡,使他们的人格和思想得到升华。

?记得林清玄说过:“人生的路上,并不是你在哪里放上一个门框,那里就是唯一的出口。你可以向左向右转个弯,去寻求生命的出口。”是啊,我们的生活之路一定

不是平坦笔直的,有的转折也是不情愿的。但是,人生中的每个转折都是生活给你的提醒,它告诉我们:无论快乐或痛苦,我们都应该微笑面对,并对它加以珍惜。

生活本来就有起有落,我们应该平挣地看待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愿一个个转折给你我交织出一条值得回味的生活之路。

?[评与拨]:以释题入题,暗示行文方向;从虚拟生活中的转折到社会生活的转折,清晰了结构,完备了转折之内容,更在落实了“联系生活作文”之要求。

考场作文中的举例论事,“例”的得体在于“概括”而非细述,在于紧扣题旨的“析例”而无须赘言。考场作文中的引用恰当在于用料的共知性,在于用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