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水剂发展现状

减水剂发展现状
减水剂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研制、生产和应用历史,阐述了几种主要类型高效减水剂的性能特点和应用现状。认为,今后必须加大科研力度,一方面努力研究开发如聚羧酸盐系等新型高性能减水剂品种,另一方面,仍然要从萘系、密胺系等传统高效减水剂分子结构本身出发进行改性,并且通过复合手段,解决萘系、密胺系和聚羧酸盐系减水剂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特殊技术难题,并满足混凝土工程对外加剂多功能化的需求。

关键词:高效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改性

混凝土减水剂是指掺加后能在保持流动性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或者在水泥用量和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混凝土流动性,改善混凝土施工性的外加剂。按照减水增强效果的不同,混凝土减水剂分为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两大类。根据《GB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剂》标准,高效减水剂是指减水率大于10%的减水剂。目前,高效减水剂虽然已有多种,但为满足混凝土配制技术新要求,高效减水剂还将继续向新品种化、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等方向发展。本文简要介绍高效减水剂的发展情况、主要品种及其特性,并展望其今后的发展方向,相信会对我国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科研和生产行业的投入有所裨益。

1.发展简史

实际上,早在1938年,以萘磺酸盐为主要成分的分散剂技术就在美国取得专利,这算得上是高效减水剂的前身。因为当时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低(C20-C30),完全可以通过调节用水量来达到所需要的工作性,并保证强度,再加上水泥价格相对较便宜,从经济上考虑,没必要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在以后较长时间内,只有文沙树脂引气剂、氯盐类早强剂和用纸浆副产品制成的木质素磺酸盐普通减水剂占据着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市场。

1962年,日本花王石碱公司的服部健一博士研制成功了b-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以下简称“萘系”)高效减水剂;1963年,德国研制成功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磺酸盐(以下简称“密胺系”)高效减水剂,并投入生产应用,真正算作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两类高效减水剂产品。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这两类高效减水剂也相继在我国开发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应用。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了充分利用地方性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蒽系高效减水剂应运而生,而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羰基焦醛高效减水剂)则是最近5年才开始生产应用的。近来,随着工程实际对混凝土各项技术性能要求的提高,氨基磺酸盐系和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相继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新品种高性能减水剂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高效减水剂的市场,但在产品推广和实际应用技术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1-3,8-10]。

屈指算来,我国高效减水剂生产应用已有30余年历史,其用量逐年增长(2003年产量73万吨,比1998年增加265%),用途越来越广,应用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典型的例子,掺有高效减水剂的C60混凝土在上海一次泵送到“东方明珠”电视搭350m高的搭顶,而在金茂大厦建设中,掺有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更是被一次泵送至420.5m 的高度,可以说不断创造新的世界记录。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楼设计净高为492m,其结构混凝土的施工浇注将对高效减水剂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和大型工程的建设,大体积、高泵程混凝土的施工越来越多地摆在我们面前。混凝土的商品化则对掺高效减水剂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持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入了解各种高效减水剂的品种、特性和适宜应用领域,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程中正确选择,有助于使这些产品更好地服务于混凝土工程实践,产生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高效减水剂的种类及其特征

2.1 多环芳烃型高效减水剂

萘系、蒽系(聚次甲基蒽磺酸盐)、甲基萘系(聚次甲基甲基萘磺酸盐)、古马隆系(聚氧茚树脂磺酸盐)等都属于这一类,其结构特点是憎水性的主链为亚甲基连接的双环或多环的芳烃,亲水性的官能团则是连在芳环上的

-SO3M等。?-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即萘系减水剂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萘系减水剂分子结构示意图

萘系高效减水剂根据其产品中Na2SO4含量的高低,可分为高浓型产品(Na2SO4含量<3%)、中浓型产品(Na2SO4含量3%-10%)和低浓型产品(Na2SO4含量>10%)。萘系减水剂的减水率高低与其掺量有直接关系。过去,由于萘系高效减水剂多数情况下在工地现场混凝土搅拌中使用,主要采用粉剂形式掺加,人们对产品中的Na2SO4含量多少不甚关心。但是当萘系高效减水剂以液体形式供应使用时,气温较低(一般15o C以下)会使产品中产生Na2SO4结晶,严重影响计量精度和使用效果。为了降低产品中的结晶程度和彻底消灭结晶现象,生产厂一般采用KOH、Ca(OH)2代替NaOH进行中和,或者增加低温抽滤的工序将Na2SO4除去。目前大多数萘系高效减水剂合成厂都具备将Na2SO4含量控制在3%以下的能力,有些先进企业甚至可将其控制在0.4%以下。

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较高(15%-25%),基本上不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引气量低(<2%),提高混凝土强度效果较明显。

萘系高效减水剂的缺点之一是与水泥/掺合料的适应性问题,这与减水剂本身的磺化程度、聚合度、中和离子的种类,Na2SO4含量、掺加时的状态,掺量、掺加方法,以及水泥/掺合料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碱含量、石膏形态及与铝酸盐比例、细度等因素有关[8-10]。

萘系高效减水剂的缺点之二是掺加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快,所以,在商品混凝土中使用时一般要同时复合缓凝、引气等组分进行改性,得到所谓的泵送剂产品。

今后,萘系高效减水剂在生产方面可考虑采用SO3气体对高纯度的萘进行磺化,甚至采用连续反应合成工艺进行生产,以提高产品质量、产能和生产效率。萘系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尚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目前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年产量占减水剂产量的80%以上,仍属主流品种。

甲基萘、古马隆属于焦油下游产品,这两种原材料,以及蒽油,都可以替代工业萘用以合成高效减水剂,但此类高效减水剂在市场上并不多见,经常是在工业萘供求矛盾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有些工厂才生产。这些产品往往挥发成份较多,有刺激性气味,缓凝较严重,引气性大,减水、增强效果不如萘系高效减水剂,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严重,与水泥适应性不佳。根据试验和统计,几种多环芳烃型高效减水剂的性能差异如下:

减水率:萘系〉古马隆系〉蒽系〉甲基萘系〉煤焦油混合系

引气性:煤焦油混合系〉甲基萘系〉蒽系〉古马隆系〉萘系

缓凝作用:煤焦油混合系〉甲基萘系〉蒽系〉古马隆系〉萘系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蒽系〉甲基萘系〉萘系〉古马隆系〉煤焦油混合系

2.2 杂环型高效减水剂

杂环型高效减水剂主要指密胺系减水剂(有时也将古马隆系减水剂归类于此),其结构特点是憎水性主链为亚甲基连接的含N或含O 的六元或五元杂环,亲水性的官能团则是连接在杂环上。其结构式表示如图2。

图2 密胺系减水剂分子结构示意

密胺系减水剂是由三聚氰胺与甲醛先生成三羟甲基三聚氰胺,再经磺化、缩合得到。该类减水剂属于低引气型,无缓凝作用,减水率相当于萘系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增强效果较好,但掺加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也较快。由于密胺系高效减水剂生产成本较高,性能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超越萘系高效减水剂之处,所以结构混凝土工程中极少使用。只是由于其无色和低引气的特征,目前在干粉建材及彩色路面砖等的生产中得到应用。

2.3 单环芳烃型高效减水剂

主要指聚合物憎水主链中苯基和亚甲基交替连接而成,而在主链的单环上可接有-SO3H、-OH、-NH2和-COOH的亲水性官能团,烷基、烷氧基等取代基,或有可能使主链上带有聚氧乙烯基等长链基团,使该类减水剂具有像聚羧酸系一样的梳型结构。

以对氨基苯磺酸、苯酚、甲醛等为主要原料所合成的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就具有这种结构特征。由于这种减水剂的合成中对氨基苯磺酸并不是唯一的原料,而且用对氨基苯磺酸也并不能代表这类水溶性树脂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为了对具有这类结构特征的水溶性聚合物进行较系统的研究,把具有这种结构特征的减水剂与萘系为代表的多环芳烃类相区别,定名为单环芳烃型高效减水剂。其结构特征表现为:分子中憎水性的主链是亚甲基连接的单环芳烃,而在环上分布着-SO3H、-OH、-NH3等亲水基团,可表示如图3。

图3 氨基磺酸盐系减水剂分子结构示意图

氨基磺酸盐类高效减水剂在掺量较低(0.2%-0.3%)时即具有一定的塑化效果,它不仅具有较高的减水率(23%-28%),而且侧基种类合适的情况下,可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近年来国内部分厂家合成生产这类减水剂并投入实际工程使用。尽管它合成工艺较简单,合成温度低(80-110o C),但由于原材料对氨基苯磺酸钠、苯酚等的价格突涨,这类高效减水剂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使得其虽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中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应用普及程度远不如萘系高效减水剂。

通常情况下,将氨基磺酸盐类高效减水剂与萘系高效减水剂等进行复合,不仅可以改善萘系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而且能增强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性。但必须注意的是,氨基磺酸盐系减水剂掺量较高时也易引起过度泌水和缓凝。

2.4 脂肪族高效减水剂

脂肪族高效减水剂主要指采用丙酮、亚硫酸盐、甲醛等合成的羰基焦醛高效减水剂,其结构特点是憎水基主链为脂肪族的烃类,而亲水基主要为-SO3H、-COOH、-OH等。典型的分子结构式如图4所示。

图4 羰基焦醛高效减水剂的结构示意图

羰基焦醛高效减水剂原材料便宜,工艺简单(合成温度80-100o C),所以合成成本相对较低,而其对混凝土塑化增强方面的效果与萘系、密胺系高效减水剂相近。羰基焦醛高效减水剂的引气量较低,不使混凝土过分泌水,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影响较小。由于羰基焦醛液体高效减水剂呈明显的红色,掺入混凝土中后易渗色,经常受到用户的质疑,但并不影响混凝土的内在和表面性能。羰基焦醛高效减水剂目前在高强管桩生产中应用较多,且在萘系减水剂价格高涨时期,其更加受到用户青睐。

2.5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作为被广泛关注的重要的减水剂品种,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结构特点是憎水性的主链为脂肪族的烃类,而亲水性的官能团则是侧链上所连的-SO3H、-COOH、-OH或聚氧烷基烯类EO长侧链[-(CH2CH2O)m-R]等。具有代表性的聚羧酸系减水剂(该减水剂的具体结构特点和所选聚合单体的种类有关)的结构如图5。

图5 聚羧酸系减水剂分子结构示意图

聚羧酸系减水剂常采用接枝共聚方法进行合成,主要原料为:丙烯酸、马来酸干、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等。先合成带侧链长度的单体,再将这些单体同酸酸类及磺酸类单体共聚,最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共聚物聚合成二元或多元共聚物,形成一个大的聚合物分子。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减水性能与所选聚合单体的种类及各嵌段链节的组成有关。这种减水剂在掺量很小(0.1%-0.2%)的情况下就可产生较好的分散效果,并具有优良的缓凝、早强或保坍作用。聚合物侧链上的乙氧基链节不仅对减水率有影响,而且对抑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也有重要作用。

聚羧酸系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较小,但由于其带有许多支链,可以产生空间位阻效应,因而掺量很低时就可实现较好的塑化效果。支链的存在以及齿形的吸附方式(图6(b)),使得初始的水泥水化产物较难将减水剂分子吸附层覆盖,因而,该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有效作用时间较长。

与常用的萘系和密胺系高效减水剂相比,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具有掺量低、增强效果好、坍落度保持性好、与水泥适应性较好等特点,是配制低水胶比、高强、高耐久性混凝土的首选[4-7]。

(a)刚性链横卧吸附状态 (b)接枝共聚物的齿型吸附状态

图6 减水剂分子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状态示意图

尽管我国聚羧酸系减水剂发展起步较晚,其用量只占减水剂总用量的2%左右,但其在国内重特大工程中的应用正逐渐增多。国外不少大的化学建材公司,如德固赛集团、格雷斯建材公司、马贝集团、西卡公司、富斯乐公司和花王公司等,纷纷将自己生产的聚羧酸系减水剂产品通过进口方式引进中国市场,对推动聚羧酸系减水剂在工程中的应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少数厂家也开始生产、销售聚羧酸系减水剂产品。目前,我国正在制定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标准,相信会促进我国聚羧酸系减水剂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6 其它高效减水剂

高效减水剂家族中除了上述品种外,还有改性木质素磺酸类,其结构比较复杂,憎水性的主链可以包含芳烃、脂环烃和脂肪烃等,亲水官能团的种类和分布也比较复杂。

木质素磺酸盐是世界上使用最早的减水剂品种,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己经有70年历史。木质素磺酸盐是硫酸法生产纸浆的副产品,由于造纸原料不同,所得木钙分子结构不同,性能也有所差异,其中以针叶木原料最好,阔叶木原料次之。该减水剂掺量较低(水泥重量的0.2%-0.3%),减水率相对较低(5%-12%),具有一定缓凝性,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的幅度较小。尤其要注意的是,木质素磺酸盐掺量大时混凝土含气量高,缓凝性强,对强度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再者,这类减水剂与某些水泥存在适应性问题。所以,普通的木钙(木钠、木镁、木钾、木铵)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高强混凝土的配制一般不用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

但是,将普通的木质素磺酸盐经过改性处理(主要是去除还原糖和低分子量物质),可以得到改性木质素磺酸盐。改性木质素磺酸盐的减水率可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缓凝效果降低,但仍具有少许引气性。通常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可与其它高效减水剂复配使用,或与早强组分复合配制成早强减水剂。

我国是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的生产大国,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市场上木质素供给量还将进一步增加。但由于我国水泥品种多,而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使用效果相对较差,与某些水泥的适应性又不理想,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所占的比例并没有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大。我国生产的大部分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都被出口到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

笔者非常希望我国能加快对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进行改性的步伐,使这种环保性较强的减水剂高性能化,为我国混凝土工程作出更大贡献。

3. 我国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发展方向

随着混凝土技术不断向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耐久性和多功能性的方向发展,混凝土减水剂已成为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组分之一。我国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后,目前品种基本齐全,已经可以生产的高效减水剂有改性木质素磺酸盐系、萘系、三聚氰胺系、氨基磺酸盐系、脂肪族系和聚羧酸系等。但是,减水剂的生产水平和应用水平在各地的状况并不均衡。

据统计,2003年,我国各种减水剂(包括普通减水剂)所占的比例如表1。

表1 我国减水剂应用所占比例(2003年)

从表中数据可见,如果不将木质素系普通减水剂包括在内,则萘系高效减水剂在我国所占比例接近80%。

今后,各项工程建设(基础设施、煤炭和水电工业等)均需要高强高耐久性混凝土,且为了满足难度越来越高的施工技术,还需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外加剂。因此,针对高效减水剂,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和应用推广。

3.1 减水剂的高性能化、多功能化

减水剂的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

1) 多组分复合

在高效减水剂的基础上复合其它组分或化学助剂,可以克服高效减水剂自身的某些缺点,增强其应用效果。如在萘系高效减水剂中复合缓凝组分、引气组分等,改善其坍落度保持性。虽然采用复合的措施并不能实现减水剂根本性的变化,但实践证明它的确是一种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的操作性较强的措施。

2) 优化产品合成工艺

减水剂本身的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其与水泥/掺合料的适应性,通过原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调整,进一步优化减水剂的分子结构,是提高高效减水剂减水、增强效果,改善所配制混凝土坍落度保持性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外一些实力较强的建筑化学产品生产公司已着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如针对萘系和密胺系高效减水剂,改变磺化程度、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等,并在主链上连接支链或引入一些其它的活性基团,可以改善这些品种减水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8-12]。

3)新品种高效减水剂的开发和生产应用

氨基磺酸盐系和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与水泥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且掺加后混凝土坍落度保持性较好。关于聚羧酸盐系减水剂,我国在这方面积累的科研成果以及生产、应用经验尚不足,如目前还未能开发出分别具有缓凝、早强、低引气、坍落度长时间保持性优良的多品种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对聚羧酸盐系减水剂尚缺乏合适的改性(如缓凝、促凝、引气、消泡等)手段;尚无解决掺聚羧酸盐系减水剂混凝土分层离析甚至严重泌水现象的有效措施等。另外,对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的雾化干燥工艺也值得开展研究。

3.2 基于高效减水剂的系列化、多样化外加剂的研制

混凝土的配制已越来越离不开高效减水剂,然而不同用途的混凝土对外加剂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如水下抗分散混凝土不仅要求大流动性,而且要求优异的粘聚性和抗水分散性;再者,喷射混凝土不仅需要能使其快速凝结硬化的速凝剂,也需要能大幅度降低用水量以提高强度的高效减水剂。如何将高效减水剂与各种功能性的外加剂组分有机地结合起来,集几种单组分各自功能于一身,或起到多倍于单组分功能的多功能、系列化外加剂,仍然是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工作者的一大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永德,陈荣军,孪祟智. 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混凝土. 2002(9)

[2]何浩孟,廖列文. 我国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现状和展望.混凝土. 2002(11)

[3]郭雅妮,丁庆军,胡曙光. 高效减水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云南建材. 2000(4)

[4]李崇智,冯乃谦,梳形聚羧酸系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研究,建筑材料学报. 2004, 7(3)

[5]逢鲁峰,李笑琪,魏艳华等. 聚羧酸类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合成与应用性能研究,混凝土. 2004(10)

[6]李崇智,冯乃谦,牛全林. 聚羧酸系减水剂结构模型与高性能化分子设计. 建筑材料学报. 2004, 7(2)

[7]麻秀星. 聚羧酸系与萘系减水剂复配用于高性能混凝土. 新型建筑材料. 2003(8)

[8]孙振平,蒋正武,王玉吉等.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 建筑材料学报. 2002,5(1)

[9]孙振平,蒋正武,王玉吉等. 水泥含碱量对萘系高效减水剂作用效果的影响.混凝土. 2002(4)

[10]孙振平,孙媛,蒋正武. 混合材对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的影响研究. 混凝土外加剂. 2003(1)

[11]孙振平,蒋正武. 矿渣粉大量替代水泥对高效减水剂作用的影响. 建筑材料学报. 2003,6(3)

[12]孙振平,蒋正武,王培铭等. 商品混凝土中外加剂/掺合料适应性的研究. 商品混凝土. 2004,创刊号

河南减水剂项目建议书

河南减水剂项目 建议书 xxx有限公司

报告说明— 国内单体产能自2007年的50万吨飞速扩展至今,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的高增速,2010-2016年间,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聚羧酸减水剂单 体产能快速增长。预期未来五年聚羧酸减水剂单体产能增速将大幅放缓, 在下游需求推动的作用下,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的开工率将显著提升。 该聚羧酸减水剂项目计划总投资14610.9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458.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27%;流动资金2152.87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14.73%。 达产年营业收入17577.00万元,总成本费用13622.63万元,税金及 附加262.43万元,利润总额3954.37万元,利税总额4762.23万元,税后 净利润2965.7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796.4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7.06%,投资利税率32.59%,投资回报率20.30%,全部投资回收期6.43年,提供就业职位266个。 减水剂行业上游是环氧乙烷(EO),目前国内EO下游最大的消费领域 仍是乙二醇(EG),此时EO作为生产环节中的一环、不作产品销售,而从 可流通商品来看,EO下游包括聚羧酸减水剂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 醇胺等下游产品,用量最大的是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占比达到52%左右。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二章项目单位概况 第三章背景、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产业研究 第五章项目方案分析 第六章选址可行性分析 第七章项目工程方案分析 第八章工艺概述 第九章项目环境影响情况说明第十章企业卫生 第十一章投资风险分析 第十二章项目节能评估 第十三章实施计划 第十四章投资估算 第十五章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六章结论 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滨城区立足市辖区优势,充分发挥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以膨胀规模总量、提升能级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突出项目载体带动,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促进城区服务业实现园区化布局、集约化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积极加快全域城市化建设,服务业发展呈现了总量大、速度快、质量好的态势。当前,正是滨城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服务业发展在规模、总量、质量上仍需进一步提升,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完善发展规划,全力推进服务业优化升级。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以来,全区服务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服务业总量不断膨胀, 2013年达到**亿元,是2009年的***倍;服务业对于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显著,服务业比重从2009年的**上升到2013年的***%,年均提升**个百分点;服务业促进消费的作用明显,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是2009年的1.96倍,服务业已成为我区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主导产业。 (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产业贡献稳步加大。服务业素质稳步提升,逐步成为全区财税增长的重要支撑。2013年,实现地方税收***亿元,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对地税增长的贡献率

**%,拉动经济增长***个百分点。吸纳劳动力作用突出。2009-2013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万人,第三产业不仅吸收了大量新增劳动力,而且吸收了部分农业和第二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从而使2013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到***万人 (三)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金融保险、旅游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业、楼宇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服务业呈现出从传统向现代演变,从低端向高端挺进的良好态势。一是金融担保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金融体系,辖区内共有各类金融、保险机构56家,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良好,德州银行滨州分行试营业,全区引进市外股份制银行达到7家;众成担保、银泰小额贷款等担保、投资公司快速成长。二是物流业快速膨胀。陆港物流园区达成框架协议;外环线周围物流企业集聚,银河物流、宇航物流发展成行业龙头企业;侨昌农药物流、金龙水泥物流等专业物流运营良好;顺丰、韵达等快递公司发展迅速。三是文化旅游业品牌化发展。中海风景区已成为市民假日休闲的旅游乐园;休闲小街、禾家风尚、绿色生态基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杜受田故居、三河湖等旅游景区影响力不断提升。四是社区服务业日臻完善。社区服务业网络逐步建全,“12343”民生综合服务平台启动运营,逐步搭建起居民日常生活服务项目配送体系。五是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崭露头角。滨州国际大厦、众城大厦企业集聚,国际金融中心、铂金时代加快建设。有“中国黄金首饰第一品牌”之称的老凤祥(山东)公司落户,成为我区引进的第一个中国五百强企业区域总部。 (四)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项目带动投资、投资拉动发展的良性格局初步形成,服务业发展后劲进一步

减水剂行业发展规划

减水剂行业发展规划 20xx年

减水剂下游主要应用于预拌及预制混凝土,其商品混凝土为最主 要应用产品,占比在70%以上。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发展阶段,国内国际环 境总体上都有利于我国加快发展。相关产业作与国民经济关联度比较高,随着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都将拉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据国家和xx省产业发展 规划,结合区域产业xx年发展情况,制定该规划,请结合实际情况认 真贯彻执行。 一、发展路线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立足满足国 内需求,以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和应用为重点,培育壮大企业规模,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原则 1、区域协同,部门联动。深入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发展,在更 大区域范围内打造产业发展链条,形成错位发展、共同发展格局;加 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合力。

2、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 体行为,研究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 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3、因地制宜,示范引领。着眼区域实际,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逐步研究制定适合区域特点的能效标准。制定合理技术路线, 采用适宜技术、产品和体系,总结经验,开展多种示范。 三、产业发展分析 减水剂下游主要应用于预拌及预制混凝土,其商品混凝土为最主 要应用产品,占比在70%以上。 减水剂需求主要受三个因素驱动:一是城镇化建设带来混凝土需 求增加,这个和水泥需求驱动力是一致的。二是混凝土预拌/预制化率 提升带来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用量提升;由于分散于工地现场搅拌的混 凝土受技术设备的限制,质量不够均匀且会造成大气和噪音污染,而 混凝土搅拌站从原材料到产品生产过程都有严格的控制管理、计量准确、检验手段完备,使预拌/预制混凝土的质量得到充分保证,2003年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发布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 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为预拌/预制混凝土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 保障,目前预拌/预制化率已经较高了(可以从水泥散装化率间接体现:

浅析高效减水剂与水泥间的适应性

浅析高效减水剂与水泥间的适应性 减水剂是混凝土工程中常用的外加剂之一,其作用是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当前,高效减水剂以其优异的减水性能而备受青睐,但是其与水泥间的适应性却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成为困扰工程界的难题,适应性的好坏将对混凝土质量带来直接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减水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善适应性的方法。 标签:减水剂;水泥;适应性;影响因素 当前,低水灰比的高性能混凝土成为发展趋势。而低水胶比势必造成流变性能降低,从而影响其工作性,造成浇筑困难、成型质量不好,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低、耐久性差。为了改善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加入减水剂。减水剂应用至今,经历了若干阶段。目前仍在使用的减水剂,按功能主要分为两大类: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按成分:木质素减水剂、萘系减水剂、脂肪族减水剂、密胺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不同品种的减水剂适用的范围也有所不同,在选用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慎重选择。因为高效减水剂的减水效果等性能好,因此在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高效减水剂的适应性问题却给工程人员带来了困扰。在混凝土拌合物中,与减水剂性能最为相关的就是水泥。当水泥与减水剂相适应时,可以起到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的作用,当水泥与减水剂不适应时,会造成相反的后果,引起工作性能不良,如坍落度降低、坍落度损失大等。另外,减水剂与水泥适应性较好的时候,低掺入量即可带来较明显的效果,若减水剂与水泥适应性差,则势必要提高掺入量,以达到期望的流动性要求。 1 减水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适应性包括3个方面: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初始工作性、高效减水剂在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是否有明确的饱和点和拌合物的工作性能损失情况。[1] 减水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涉及到的学科较多,如水泥化学、表面物理化学、电化学等方面知识,二者的适应性问题是困扰广大研究人员的难题。适应性问题的解决与否,关系到外加剂能否得到应用推广。而通过相关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得出影响减水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因素,大致可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即减水剂的性能、水泥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 1.1 减水剂的性能产生的影响 减水剂的性能主要包括:分子量、分子链长度、交联程度、硫化程度、有无硫酸盐存留、平衡离子等方面。以萘系高效减水剂为例,萘的磺化程度和磺化产物对适应性会产生影响,其中的多萘磺酸会影响到适应性;萘系减水剂分子量的大小会对适应性产生影響,为保证良好的使用效果,其减水剂分子的最佳核体数

混凝土外加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范文格式

混凝土外加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二五规划》 --编制要点与政策解读 报告:用途批地立项备案批地融资贷款资金申请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 版权归属: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网址见页眉处) 本项目工程师高建国https://www.360docs.net/doc/c36538282.html,竭诚为您服务 (联系方式见网站联系我们获取号码)

前言导读:《混凝土外加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企业申报项目的重要依据性资料,从多方面深层次的论述本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的实施可有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着重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定义”“用途”“报告目录大纲”“编制方法”进行详解。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定义: 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报告,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是以市场供需为立足点,以资源投入为限度,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一系列评价指标为结果,它通常处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项目在技术上能否实施,二是如何才能取得最佳效益。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用途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实施主体为了实施某项经济活动需要委托专业研究机构编撰的重要文件,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作用: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anufactu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brands.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

减水剂的发展及其应用

绪论 混凝土是一类量大面广、历史悠久的传统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等工程。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对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改善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混凝土在运输中的塌落度损失等。普通混凝土已经不能满足现行的施工工艺要求。国内外的生产实践证明,应用外加剂是混凝土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能使混凝土满足各种不同的施工要求,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推广应用较容易、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 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赋予新拌混泥土和硬化混泥土以优良性能的化学外加剂,掺量通常不大于水泥(或胶凝材料)质量的5%,它是混泥土的第五组分。混泥土外加剂是生产各种高性能混泥土和特种混泥土不可缺少的部分。 混泥土外加剂可以改进混泥土内部结构和工艺过程,应用混泥土外加剂的目的在于改善混泥土的和易性和硬化混泥土的性能,同时获得节省水泥、节省能源、提高强度、缩短工期、加快模板周转等多种经济技术效果。以减水剂的发展为核心,矿物外加剂的应用离不开化学外加剂,各种复合外加剂一般都包括减水剂成分。在混泥土中掺入外加剂后,许多性能如微观结构、孔隙率、吸附性、硬化速度、强度等将发生改变,水泥矿物水化和水泥本身的一些性能也会受到影响[1]。 在混凝土外加剂中,减水剂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外加剂。减水剂又称为分散剂或塑化剂。减水剂对混泥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保持混泥土用水量不变,提高拌合物流动性;二是:保持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不变,可减少用水量,降低水灰比,提高混泥土的强度;三是:保证强

度和流动性不变,在减水的同时减少水泥用量,可节约水泥[2]。

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

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研究综述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075) 摘要: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影响因素也较多。本文将综合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简述水泥与减水剂之间的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并总结主要了改善适应性的措施。 关键词:水泥;减水剂;作用机理;适应性;改善措施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cement and water reducing agen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75,China) Abstract: The adaptability of cement and water reducing agent is a complex problem,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mo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briefly the influence factors between cement and water reducing agent , adaptability and mechanism analysis, and summarizes the main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Key words:cement; water reducing agent; mechanism; adaptability; Improvement measures 近年来,高性能混凝土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而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就是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能满足不同条件下的使用要求,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选择适应性良好的水泥与减水剂。但是,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仍没有很好地解决,一直是困扰着世界混凝土学界的一个难题,它影响了减水剂的作用效果,影响了水泥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同时也影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因此,对水泥与减水剂之间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并进行改善十分重要。

山西减水剂项目建议书

山西减水剂项目 建议书 仅供参考

报告说明— 国内单体产能自2007年的50万吨飞速扩展至今,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的高增速,2010-2016年间,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聚羧酸减水剂单 体产能快速增长。预期未来五年聚羧酸减水剂单体产能增速将大幅放缓, 在下游需求推动的作用下,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的开工率将显著提升。 该聚羧酸减水剂项目计划总投资15298.5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039.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23%;流动资金2258.96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14.77%。 达产年营业收入1758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3354.06万元,税金及 附加287.12万元,利润总额4233.94万元,利税总额5105.05万元,税后 净利润3175.4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929.5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7.68%,投资利税率33.37%,投资回报率20.76%,全部投资回收期6.32年,提供就业职位327个。 减水剂行业上游是环氧乙烷(EO),目前国内EO下游最大的消费领域 仍是乙二醇(EG),此时EO作为生产环节中的一环、不作产品销售,而从 可流通商品来看,EO下游包括聚羧酸减水剂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 醇胺等下游产品,用量最大的是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占比达到52%左右。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项目单位概况 第三章项目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市场研究分析 第五章产品及建设方案 第六章项目选址方案 第七章土建方案说明 第八章项目工艺及设备分析第九章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第十章项目安全保护 第十一章建设及运营风险分析第十二章节能分析 第十三章项目实施方案 第十四章投资规划 第十五章项目经济评价 第十六章评价及建议 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本文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为依据,综合 论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基本特点,揭示了中国现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不充分、经济增长粗放的突出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包括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外资外贸政策等。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增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是在高增长中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已呈振幅缩小、基本稳定的特点。1998~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值与峰值在7.1%~9.1%之间,相差2个百分点;而在此之前,最低谷底值与最高峰值在3.8%~15.2%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存在所谓“过热或过冷”的问题。按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未来十几年内中国将保持年均7%的经济高增长速度。中国现时与未来的经济高增长是有持续动力支持的。这种动力支持主要源于五个方面:一是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2003年中国GDP只有11.7万亿元人民币(按汇率折算约合1.4万亿美元),只相当于日本经济总量的1/4,故中国有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二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足,仅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就有1~2亿人,尚且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三是中国资本或资金供给充足。到2003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0.4万亿元人民币,居民外币存款为800多亿美元,两者合计占GDP的比例已超过100%。此外,中国利用外资和现有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很大。四是中国非常重视利用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并努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从而可以依靠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撑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五是中国现在具有经济型政府的特点,政府行政手段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一定的重要作用。这种行政手段对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高效率。当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也存在粗放型、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所以,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是推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物价稳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受到通胀的困扰,尤其是在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中国的通胀曾达到严重的程度,年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8.8%、18%、14.7%、24.1%和17.1%。但是近年来,中国又出现了通缩的迹象。1998~2002年中国的消费价 格指数分别为-0.8%、-1.4%、0.4%、0.7%和-0.8%,其中有三年出现了轻度的通缩。2003年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又上升到1.2%,特别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4.8%和2.3%,这说明现在中国已走出了通缩的阴影,并呈现出通胀的苗头。总之,近几年来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未来中国也不会担心通缩的问题,但中国对通胀却一直非常敏感。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在20世纪80~90年代曾遭受过通胀的打击,并且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引发通胀的内在因素,特别是受粮食、石油等资源的制约以及受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影响。二是中国在调控货币供给量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受地方政府“倒逼机制”的影响,使中央银行很难有效控制住货币供给量。例如,2003年中国货币发行量(M0)为246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4.3%,超计划发行率为64.5%,创建国以来最高发行率;贷款新增加3万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发放贷款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58%,是多年来发放贷款最多、最猛的一年,从而不可避免地拉动了物价全面上涨。之所以出现这种

萘系高效减水剂(高浓型)

ZG-1萘系高效减水剂(高浓型) 简要 ZG-1萘系高效减水剂(高浓型),是在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基础上经过深加工提纯的更高性能的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它不含氯盐,硫酸钠含量5%以下,对钢筋无锈蚀,无毒、无污染。除具备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全部优点外,可免除因集料活性较大或在潮湿环境中混泥土工程产生碱集料反应,延长混泥土使用寿命。它属于低碱高浓非引气型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粒子具有极强的分散塑化作用;可配制C60以上的高效混泥土。广泛用于铁路、公路、桥梁、水电、港口、码头、工业与民用建筑、预制构件等各种混泥土工程和有硫酸钠含量要求的混泥土。它使萘系高效减水剂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延展和发挥。产品技术指标 1、匀质性指标

2、混泥土物理力学性能 主要技术性能和特点 1、本品对人畜无害、对水泥有广泛的适应性。 2、掺量为胶凝材料的0.5~1.5%,减水率为15~25%。 3、外观为黄棕色粉末或棕褐色液体,易溶于水,化学性能稳定,长期存放不变质。 4、在保持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可节约水泥15~20﹪;

同配合比条件下,可使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提高10㎝以上。 5、减水效果明显,能在低水灰比情况下改善砼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6、增强效果显著,可使混凝土1d强度提高50~100%,3d强度提高40~80%,7d强度提高30~70%,28d强度提高30~60%。 7、本品低碱,低硫酸钠、有效避免了混凝土碱骨料反应,低温无沉淀,无结晶。 应用技术要点 1、严格遵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中的规定应用。 2、在初次使用或更换水泥时,应先做适应性试验和确定最佳掺量。 3、采用后惨法会有更好的经济效益,但要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4、宜采用机械搅拌,做好养护工作。 5、掺量按胶凝材料的百分比计算,如果使用液体产品,折固后在配比中减掉所含水量。 包装和贮存 1、粉剂产品用内塑外编织双层包装,每袋25kg;液体采用塑料桶或铁桶包装,每桶50公斤、220公斤或槽车运输,根据用户需要随时调整。 2、粉剂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结块可粉碎后使用,不影响使用效果,超期经试验合格后仍可使用。

减水剂项目建议书(总投资8000万元)(31亩)

减水剂项目 建议书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说明— 该减水剂项目计划总投资7653.7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112.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86%;流动资金1541.5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14%。 达产年营业收入1470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1574.37万元,税金及 附加135.56万元,利润总额3131.63万元,利税总额3699.14万元,税后 净利润2348.7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350.4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0.92%,投资利税率48.33%,投资回报率30.69%,全部投资回收期4.76年,提供就业职位219个。 严格遵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项目一定要 遵循国家有关相关产业政策,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紧密跟踪项目产品市场 走势,确保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项目建设必须依法遵循 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必须完全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关行 业投资方向及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 总论、建设背景分析、市场研究、建设规划方案、项目建设地方案、 土建工程、项目工艺分析、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安全经营规范、项目风险 评价、项目节能说明、项目进度方案、投资方案计划、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综合结论等。

第一章建设背景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1、《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已经和仍将发挥提升中国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中国制造业将直面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并受惠 于所产生的科技成果,加快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的步伐,进一步提升创新 能力和供给能力,排除干扰,朝着制造强国这一目标坚定地前进。 2、目前中国的制造业产量占世界的近25%,超过德国成为世界制造业 产出最大的国家,但是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国人均GDP排名世界100名左右。中国制造业目前虽 然以2.5万亿美元产值居世界第一,但人均只有2.6万美元,仅为美国的15.6%。 3、“十三五”时期,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以科学发展、 跨越发展为主线,顺应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加快产 业升级换代,积极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发展重点,培育壮大具有 当地特色的产业集群;紧紧抓住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机遇, 跟踪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动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 资源,加强创新引领,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壮大区域特 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建成一批有自主核心技术、有一定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改善了新拌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促进了混凝土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副产品在胶凝材料系统中更多的应用,有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已经逐步成为优质混凝土必不可少的材料。20世纪30年代,国外就开始使用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60 年代初,日本和西德先后研制成萘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从90年代开始,日本和欧洲开始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外加剂进入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时代。在欧洲,90%的混凝土中使用各种混凝土外加剂,其中70%是各种类型的减水剂。我国外加剂的起步较国外稍晚,20世纪50年代开始木质素磺酸盐和引气剂的研究和应用,70年代以后,外加剂的科研、生产和应用取得重大进展,2000年前后逐渐开始对高性能减水剂进行研究,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的高性能减水剂在近5年的时间里应用量连续翻番增长。国家基础建设保持高速增长,铁路、公路、机场、煤矿、市政工程、核电站、大坝等工程对混凝土外加剂的需求一直很旺盛,我国的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也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一、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发展现状 1.外加剂产品的发展情况 2010年1月~3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组织协会会员单位、各省市的理事和各地有关专家、行业管理部门共同参与了2009年全国混凝土外加剂产品产量调查,在对全国各省市外加剂生产企业进行大量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多个渠道汇总的各省市外加剂产量数据累加,2009年全国各品种外加剂产量见下表。 目前,全国外加剂品种齐全,混凝土外加剂总产量达722.52万吨。各种合成减水剂产量约484.68万吨,各种高效减水剂(萘系、三聚氰胺系、氨基磺酸盐、脂肪族和蒽系减水剂)占全部合成减水剂总量的6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占26%,普通减水剂(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占7%.2009年其他外加剂的产量分别为引气剂1.6317万吨、膨胀剂126.362万吨、速凝剂100.71万吨(其中固体速凝剂占74.32%,液体速凝剂占25.68%)、缓凝剂(葡萄糖酸钠、糖钙、糖蜜等)9.15万吨。据估算,上述外加剂销售产值达到277.8亿元。 (1)高效减水剂 高效减水剂是在混凝土工作性大致相同时,具有较高减水率的一种外加剂,2009年全国总产量为322.79万吨,其中萘系占高效减水剂总产量的82.53%、脂肪族占12.85%、氨基磺酸盐占2.85%、蒽系占1.32%、三聚氰胺系占0.45%.萘系产量占全部合成减水剂总产量的55%,与2007年相比有所下降;聚羧酸系减水剂占全部合成减水剂的26%,与2007年相比有所上升,但萘系仍然是减水剂中使用量大面广的品种。2009年脂肪族减水剂产量比2007年增长29.93万吨,增加较多,这是由于脂肪族减水剂价格较为便宜,主要用于外加剂的复配,河南、浙江两省为脂肪族减水剂生产的大省。 (2)高性能减水剂 以聚羧酸盐类为主要成分的高性能减水剂具有一定的引气性、较高减水率和良好的坍落度保持性能,是环保型的外加剂。国外20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日本现在的使用率占高效减水剂的60%~70%,欧美约占20%左右。 从2000年前后,我国混凝土工程界逐渐认识聚羧酸系减水剂。近几年来,在高速铁路建设的带动下,高性能减水剂发展迅猛,并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2007年国内年产量为41.43万吨,2009年依据各省聚羧酸外加剂生产量累加计算,产量为126.83万吨,增长幅度达到206%.聚羧酸外加剂生产量比较大的省市是山西省、江苏省和浙江省。 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编制组对全国主要的7家聚羧酸原料生产企业的原料销售数量进行调查显示,这7家企业2009年聚羧酸原料销售约15万吨,折合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约80万吨。此外,还有一些国外的企业也生产和销售聚羧酸外加剂原料。 高速铁路工程用外加剂主要是聚羧酸系减水剂。外加剂分会对2008年~2009年在建的

萘系高效减水剂

萘系高效减水剂 萘系高效减水剂,学名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是经化工合成的非引气型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粒子有很强的分散作用,对配制大流态砼有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对具有早强、高强要求的现浇砼和予制构件效果明显,可全面提高和改善砼的各种性能,广泛用于公路、桥梁、大坝、港口码头、隧道、电力、水利及工民建工程、蒸养及自然养护予制构件等。 一、主要技术指标(低浓度萘系高效减水剂): 1、外观:粉剂棕黄色粉末,液体棕褐色粘稠液。 2、固体含量:粉剂≥94%,液体≥40% 3、净浆流动度≥230mm。 4、硫酸钠含量≤10。 5、氯离子含量≤0.5%。 二、性能特点: 1、在砼强度和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可减少水泥用量10-25%。 2、在水灰比不变时,使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提高10cm以上,减水率可达15-25%。 3、对砼有显著的早强、增强效果,其强度提高幅度为20-60%。 4、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全面提高砼的物理力学性能。 5、对各种水泥适应性好,与其它各类型的混凝土外加剂配伍良好。 6、特别适用于在以下混凝土工程中使用:流态混凝土、塑化混凝土、蒸养混凝土、抗渗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自然养护预制构件混凝土、钢筋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高强度超高强度混凝土。 三、掺量范围: 粉剂:0.75-1.5%; 液体:1.5-2.5% 。 四、注意事项: 1、采用多孔骨料时宜先加水搅拌,再加减水剂。 2、当坍落度较大时,应注意振捣时间不易过长,以防止泌水和分层。 萘系高效减水剂根据其产品中Na2SO4含量的高低,可分为高浓型产品(Na2SO4含量<3%)、中浓型产品(Na2SO4含量3%~10%)和低浓型产品(Na2SO4含量>10%)。目前大多数萘系高效减水剂合成厂都具备将Na2SO4含量控制在3%以下的能力,有些先进企业甚至可将其控制在0.4%以下。 萘系减水剂是我国目前生产量最大,使用最广的高效减水剂(占减水剂用量的70%以上),其特点是减水率较高(15%~25%),不引气,对凝结时间影响小,与水泥适应性相对较好,能与其他各种外加剂复合使用,价格也相对便宜。萘系减水剂常被用于配制大流动性、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混凝土减水剂作用-简述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混凝土减水剂作用-简述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1 使用外加剂提高有关效益 混凝土中掺加有关外加剂,如高效减水剂和早强剂,可使混凝土的7天强度提高1倍以上,降低泌水率,提高减水率,并在标养28天后抗压强度比可达到150%以上,这样在配制高强或超高强度混凝土就易于实现。在混凝土掺加有关外加剂提高强度同时,改善了其和易性和泌水性,调节含气量,提高耐腐蚀性,减弱碱-集料反应,提高钢筋抗锈能力,提高粘结力,这不但扩大了混凝土的使用范围,并节省了建筑材料,节约水泥或替代特种水泥。而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型减水剂,可调节凝结时间、改善可泵送性,延缓了砼凝结时间和硬化时间,可满足不同工程,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及质量要求。在混凝土中选用外加剂时,要同时考虑水泥的品种和其他成分的特性,并根据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类型减水剂,选用时既要考虑经济性,又要注意减水剂的质量稳定性。如遇到水泥和外加剂不适应的问题,必须通过试验排除有关因素,选择适当的减水剂类型,分析水泥有关质量问题,确定合适掺量,砼配合比影响等。在几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需注意品种之间的相容性及对砼性能的影响,使用前应进行试验,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不宜复合使用。随着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和应用,克服了工程中存在的“强度低、自重大、脆性高”等弱点,并确保了工程施工的连续性,大大缩短了工期,推动了流态混凝土技术及泵送浇注新工艺的发展,加速了商品混凝土的发展。而商品混凝土的发展给我国建筑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进一步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提高。 2 实现混凝土施工中的低用水量的技术途径 混凝土工作性特性是流动性和其强度的控制,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和水灰比(水胶比)。我国现行混凝土设计规范中混凝土用水量的取值是依据混凝土坍落度和石子最大粒径确定的。设计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时,用水量仍以满足其工作性为条件,按规范所列经验数据选用。往往用水量的多少,对控制砼强度的高低是有直接影响因素。有时在未使用有关外加剂时候,使用一定用水量时虽然满足了和易性(即坍落度要求),但是其强度往往上不去,甚至达不到设计强度,这是因为水灰比大了,并且水泥的用量又要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所以就无法设计出一个合理的配合比;而砼在较低塌落度时候,强度是比较容易提高的,但其和易性是不行的。所以,为了既保证和易性又要保证强度的不降低甚至提高,就必须使用有关外加剂。许多流动性混凝土利用高效减水剂的减水作用,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并减少水泥用量,不仅达到同样的混凝土标号,节约了水泥15%~25%,而且使流动性混凝土施工省力、工效提高、造价低,大大满足了现代化施工要求和特种工程需要。 3 需掌握外加剂的掺量 每种外加剂都有适宜的掺量,并且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即使同一种型号外加剂,不同的用途都有不同的适宜的掺量。而且不能单凭厂家推荐用量来确定掺量,还需要通过试验试拌来确定。如果在掺量过大,不仅在经济上不合理,而且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如对有引气、缓凝作用的减水剂,尤其要注意不能超掺量。如对于粉剂和水剂又有不同掺量要求,粉剂掺量需少点,因其浓度更高,不宜大量掺入。高效减水剂掺量过小,失去高效能作用,而掺量过大(>1.5%),则会由于泌水而

高效减水剂的作用及原理

高效减水剂的作用及原理 时间:2009-07-20 00:04来源:砼建外加剂网作者:砼建公司点击:151次 高效减水剂是指在混凝土和易性及水泥用量不变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在和易性及强度不变条件下,节约水泥用量的外加剂。与普通减水剂相比,减水及增强作用都较强。 高效减水剂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了混凝土的的塌落度损失,改善混凝土的工作度,提高流动性,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只是至今为止仍旧没有一个完美的理论来解释高效减水剂的作用机理,但有几个理论为大家普遍认同。 1)静电斥力理论 水泥水化后,由于离子间的范德华力作用以及水泥水化矿物、水泥主要矿物在水化过程中带不同电荷而产生凝聚,导致了混凝土产生絮凝结构。高效减水剂大多属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掺入到混凝土中后,减水剂中的负离子-SO—、-COO—就会在水泥粒子的正电荷Ca2+矿的作用下而吸附于水泥粒子上,形成扩散双电层(Zel。a电位)的离子分布,在表面形成 扩散双电层的离子分布,使水泥粒子在静电斥力作用下分散,把水泥水化过程中形成的空间网架结构中的束缚水释放出来,使混凝土流动化。Zeta电位的绝对值越大,减水效果就越好。随着水泥的进一步水化,电性被中和,静电斥力随之降低,范德华力的作用变成主导,对于萘系、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水泥浆又开始凝聚,塌落度经时损失比较大,所以掺入这两类减水剂的混凝土所形成的分散是不稳定的。而对于氨基磺酸、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由于其与水泥的吸附模型不同,粒子间吸附层的作用力不用于前两类,其发挥分散作用的主导因素不是Zeta电位,而是一种稳定的分散。 2)立体位阻效应 掺有高效减水剂的水泥浆中,高效减水剂的有机分子长链实际上在水泥微粒表面是呈现各种吸附状态的。不同的吸附态是因为高效减水剂分子链结构的不同所致,它直接影响到掺有该类减水剂混凝土的坍落度的经时变化。有研究表明萘系和三聚氰胺系减水剂的吸附状态是棒状链,因而是平直的吸附,静电排斥作用较弱。其结果是Zeta电位降低很快,静电衡容易随着水泥水化进程的发展受到破坏,使范德华引力占主导,坍落度经时变化大。而氨基磺酸类高效减水剂分子在水泥微粒表面呈环状、引线状和齿轮状吸附,它使水泥颗粒之问的静电斥力呈现立体的交错纵横式,立体的静电斥力的Zeta电位经时变化小,宏观表现为分散性更好,坍落度经时变化小。而多羧酸系接枝共聚物高效减水剂大分子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状态多呈齿形。这种减水剂不但具有对水泥微粒极好的分散性而且能保持坍落度经时变化很小。原因有三:其一是由于接枝共聚物有大量羧基存在.具有一定的螫合能力,加之链的立体静电斥力构成对粒子问凝聚作用的阻碍;其二是因为在强碱性介质例如水泥浆体中,接枝共聚链逐渐断裂开,释放出羧酸分子,使上述第一个效应不断得以重视;其三是接枝共聚物Zeta电位绝对值比萘系和三聚氰胺系减水剂的低,因此要达到相同的分散状态时,所需要的电荷总量也不如萘系和三聚氰胺系减水剂那样多。对于有侧链的聚羧酸减水剂和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通过这种立体排斥力,能保持分散系统的稳定性。 3)润滑作用 高效减水剂的极性亲水基团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多以氢键形式与水分子缔合,再加上水分子之问的氢键缔合,构成了水泥微粒表面的一层稳定的水膜,阻止水泥颗粒问的直接接触,增加了水泥颗粒间的滑动能力,起到润滑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浆体的流动性。水泥浆巾的微小气泡,同样对减水剂分的定向吸附极性基团所包裹,使气泡与气泡及气泡 与水泥颗粒问也因同电性相斥而类似在水泥微粒间加入许多微珠,亦起到润滑作用,提高流动性。 2 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