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三一轮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2)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①有两个季节,特别能引起我们对柳树的注意,那就是寒冬乍来和残冬将尽的时节。年复一年,我渐渐觉得柳树不仅可爱,而且可敬。

②多少年来,人们对于柳树不知有过多少描绘和评价,但意思大抵都侧重在一个字上,那就是“柔”。

③《诗经·小雅·采薇》中有诗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依依”,就解作“柔也”。此后,以柳树状柔美、妩媚的晨物,寄缠绵悱恻的情怀者,更是数不胜数。

④如果单讲姿容体态,柳树也着实很柔弱,千丝万缕,轻盈委婉,同刚直、壮烈的情调,确乎是迥然异趣。然而,刚柔相济,在自然景物中,刚与柔并不一定相互抵牾,倒往往相映成趣。

⑤二十多年前,我曾在仲春时节去过洛阳龙门,伊阙景色,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巍峨的东西两山,互相对峙。烟波浩渺的伊水,在两山间汹涌奔流,山苍苍,水茫茫,雄浑恢弘,令人神志飞扬。再看伊水岸边,几处细柳低垂婷婷袅袅;水中柳影摇曳,婀娜多姿。岸上岸下,形动影随,好像对镜凝眸的少女,又如舞袖飘飘的仙子,这轻盈柔美的风姿,为山河增添了多少妩媚!

⑥但是,轻柔并不是柳树的全部特点,柳树的性格,还有坚忍不屈的一面。

⑦说来也许荒唐,树木有时也和人似的,要在特别的时刻,方才显现出它特有的品行。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时序更替,寒暖骤变,正是自然界大动荡、大变迁的特别时刻。在北京,这种变化尤其显得急促。每年的寒冬,似乎都是突然降临,刚刚还风和日暖,刹那间,塞外寒风像冲破牢笼的猛兽,狂呼怒啸,狼奔豕突而来,自然界顿时陷入一场无情的浩劫,真个是“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许多看上去比柳树坚实、强壮得多的树木,顷刻间都变得枝残叶凋,褪下葱茏的装束,现出颓败的模样,没有胆量与风霜较高下。倒是荏弱的柳树,身处逆境,从容应变,披一身碧绿翠带,在风矢霜剑中奋力支撑。历来被视为弱者的柳树这时却成了临危不惧的强者。虽然比不得经冬不凋的松柏,却也表现了以弱御强的精神。树木中如果也流行着各种不同的处世哲学的话,那么难免会有一些树木,要讥笑柳树不知变通之道,是老实疙瘩死心眼儿。果真如此,那一定会有另一些树木,赞美柳树在风云变幻的时刻,坚贞不屈,临难从容,值得景仰和仿效。

⑧有句农谚,说是“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其实,五九、六九在北京,还是相当寒冷的,冬将尽而未尽,春欲来而未来,加上寒潮不时来袭,河面一片冰封。这时候,许多树木挺着光秃秃的枝杈,过着“冬眠”的生活,似乎是在不动声色地静观时局的变化。直到春意盎然,冬寒尽消,大局已定,万无一失,才肯发嫩条,吐新芽,铺叙锦绣文章。这些迟迟不肯发芽的树木,又大抵是落叶甚早的树木,退不为人后,进不为人先,它们倒真够得上精明练达,老成持重。再看那柔弱的柳树吧,在寒冬余威尚盛的时节,就早早地苏醒过来,望着冰冻的河面,迎着凛冽的寒风。它微微察觉出一丝春意,就不顾一切地率先吐翠,淡淡地披起娇黄嫩绿的新装。沿河望去,枝梢间烟纱雾笼,一片生机,这情景仿佛一首动人的歌,一首热烈向往春天的歌,一首报告春的信息的歌,一首表达美好信念的歌。我在想:既然迎春花被人称为报春花,那么,柳树可不可以叫做报春树呢?

⑨春来了,万千柳枝在春风中袅袅舞动。柳树是热爱春天的,春天也是热爱柳树的。

1.“我渐渐觉得柳树不仅可爱,而且可敬”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句子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二是句子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句子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要根据句子所处位臵而定。在文首的句子,往往起总启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设臵悬念等作用;在文中的句子,常常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文末的,一般起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的作用等。

【答案】直抒胸臆,是全文的文眼,在结构上有总领全篇的作用。

2.简要赏析第⑤段画线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文段的赏析,需从三个角度着手:一是文段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如本段中的修辞手法、描写顺序等;二是写了什么内容,如本段中写雄浑恢弘的山水与轻盈柔美的柳树相映成趣;三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动静结合,使画面具有动态美;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的描写顺序,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层次感。雄浑恢弘的山水与轻盈柔美的柳树相映成趣,表达了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

3.请分条概括文中所谈到的柳树和其他树木的“处世哲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不难看出,文章第⑦⑧段主要描写了柳树和其他树木的两种对立的“处世哲学”,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并进行适当的归纳即可。

【答案】柳树:①轻盈委婉,刚柔相济;②身处逆境,从容应变;③以弱御强,临危不惧;④敢为人先,坚忍不屈。

其他树木:①退不为人后,外强中干;②进不为人先,静观其变;③精明练达,老成持重。

4.作者为什么说“柳树是热爱春天的,春天也是热爱柳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出文中写柳树和春天关系的语句;其次要准确理解春天在柳树身上的体现就是那一树的绿色;最后思考柳树爱春天的表现是什么,春天爱柳树的表现又是什么。

【答案】①寒冬余威尚盛的时节,柳树就早早苏醒过来,率先吐翠,为春天披上绿装,为人们捎去春的信息。

②寒冬乍来之时,柳树从容应变,披一身碧绿翠带,在风矢霜剑中奋力支撑。春天热爱柳树:春天给予了柳树轻柔妩媚的性格和坚忍不屈的品质。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5~7题。

高树鸣蝉

①每个季节的到来都是以某种东西为标志的。对夏天来说,是蝉。

②国人对蝉有着复杂的情结。爱之、咏之者甚众,伤之、厌之者亦不少。古往今来,描述蝉的诗文可谓不胜枚举。爱之高洁者如“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歌之清雅者,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都是因喜蝉声境界高远、卓然遗世所致。但另一方面,蝉鸣又易使人联想到逝去的时光,司空曙的《新蝉》堪为代表:“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谢,能令万感生。”

③蝉声就这样来了,又是一年。初夏的蝉鸣带着一丝燥热,渲染着夏的气息。但这时蝉鸣有一种恬静之愉,无蝉,则如无酒不欢,食不甘味,夏意便少了几分酣畅与淋漓。当是时也,可以簟枕邀凉,蒲扇把风,绿茶啜口,琴书换日,摆龙门阵,逍遥走过漫长而烦躁的时光。在这样的氛围里,人是闲适而从容的,甚至可带点慵懒或倦怠——炎炎烈日,或许是老天爷赐予人们的礼物呢。消夏,尽可如斯。

④一出《智取生辰纲》把“楼上王孙把扇摇”斥为反角,事实上,若是有条件,农夫何尝不想如此。周邦彦《满庭芳》有云“午阴嘉树清圆”,“人静乌鸢自乐”,“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反映的却正是普通的人性。这首词的主题是“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想来也极富韵味。

⑤蝉有时的确是“无想”的象征。

⑥忽然听见蝉鸣有些异样了。声音不再连在一起,分隔成了数段,也不再嘹亮,有点怯怯的尾巴。这是秋的讯息。记忆中刚上大学那年,在校园里听到的蝉鸣,是最难忘的。黄昏,

一个人走在陌生的校园里,听到蝉鸣,就像电影《苔丝》里见过的场景:安吉尔坐在高处,面向西方,吹奏哀怨的长笛。此时方觉蝉声竟是如此凄婉。以前在老家从未有过如此感觉。蝉鸣在一瞬间完成了质变,所有与离别、伤逝有关的情绪便统统指向蝉了,也明白了古人感怀的种种缘由:寒蝉凄切、冷蝉声残……由夏入秋,原本无辜或者可爱的蝉蒙上了传统的悲秋色彩。如同怕见飞花,此时却是怕听蝉鸣了。怕蝉扰乱了本来平静的心绪,越往后,秋蝉、蟋蟀这些东西,叫一声,也要令人断肠。

⑦这样的经历多了,直至熟读了姜白石,心中才始告豁然。他说:“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寥寥几句,呼应的是他一贯的清空风格,却耐人寻味。没有过多的情绪寄托,用的是白描,高柳,晚蝉,西风,类似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但妙在前有“岑寂”二字,蝉鸣在耳朵里似乎听不见了,周围唯有清寂一片。

⑧无论赞美,还是愁怨,对蝉的百般情结,都化归原本的自然。蝉声终于渐稀,面对西风,那时,再不会有鸣蝉。作为长达数月的听众,我们准备好了么?一直待在高树枝头的蝉,要说再见了。在这段有蝉的长长的时光里,我们是否早已宠辱不惊,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禅”境?

⑨不能因我们的由喜转悲,来苛责这位每年拜访我们的老朋友。还是抛开太多的拟人化因素,以科学精神看待蝉好了。恰如法布尔所说,四年泥土下的黑暗,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蝉是伟大的,它们唱响的是对生命的礼赞,它们完全值得尊敬。这种体悟的最佳标本应当是夜蝉之声。暮云四合之时,万籁渐寂,而蝉还在沉吟。在浓密的暗夜中,对那些虫儿来自心灵的呓语也陡然觉得深刻起来,没有在同样的黑色中长时间的涅槃,何来如此持久、坚韧的声音?

⑩周围的高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叶儿无声地诉说着季节的轮回。我们应想念那些餐风饮露、择高而栖的蝉,年复一年,它们与我们同在,一起奏响前方悠远的岁月。

5.第⑤段说:“蝉有时的确是‘无想’的象征。”请解释句中“无想”的含义,并指出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以及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考生作答时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无想”就是什么都不想,自然是指淡泊情怀。根据上下文语意,可以看出该句在结构上的作用应是“总结上文”。

【答案】“无想”代表着一种闲适从容或悠闲逍遥的心境。在结构上,这句话对上文有总结的作用。

6.文中多处引用了古典诗词,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举例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一般说来,散文中引用诗文的作用是:增添文学色彩,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化气息,表现文章主旨。考生可以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灵活作答。

【答案】引用古典诗词,可以使文章风格典雅,意蕴深厚。(举例分析略)

7.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谈谈对“它们唱响的是生命的礼赞,它们完全值得尊敬”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句意和分析评价的能力。考生在谈感悟时,可以结合“化蛹为蝶”的精神来谈,可从“执著与坚毅”,可从“乐观与豁达”,也可从“生命历程”或“生命的价值”等角度入手。

【答案】蝉经受了漫长而艰苦的生命历程,完成了生命的蜕变,享受了生命的快乐。(感悟:略)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8~10题。

争先恐后

□于坚

①中国是一个争先恐后的国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门一打开,拥挤在门口的人群

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喷出来,争先恐后,蜂拥而动;大家在斑马线前面等绿灯,都下意识地要往前挤,结果绿灯还没亮,人群就漫到了马路上;印象最深的是下火车,哪怕前面就是终点站,人们也要提前起身,收拾行李到过道上挤着,好像晚一步,火车就要飞掉。

②“争先恐后”不过是世界的一种此起彼伏的暂时状态,一个形容词。但在20世纪60年代的词汇中,“先”与“后”却是一种价值判断,“先”与先进、进步之类有关,“后”却是落后、倒退的特性,“落后就要挨打”。无数运动之后,在这个国家无人不患“恐后”症。由于普遍地“恐后”,争先成为风气,“先”是如此事关生存,到了必须“争”的地步。精神上的“恐后”,最终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就争先恐后了。

③“争先恐后”不再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暂时状态,而是常态,所以,没有任何必要“恐后”的地方,人们也本能地要争先。

④争先已到了这种地步,连小学生考试,九十五分以下都是后了。所有人都争先,意味着人们对生活的常态和基础的漠视。生活的质量并不表现在世界的先进部分,而在于世界的普遍状况。把“先”作为衡量事物的唯一价值标准,所有人都要争先恐后,只好革命。

⑤争分夺秒、力争上游,作为一种可能性,当然是应该鼓励的,但它不是标准。如果也用河流比方,没有下游和中游,上游不是死水一潭么?没有恒定的时间和缓慢的时针的对比,争分夺秒不正是慢么?上游、中游、下游,河流的不同形态,也是世界的不同状况,它们并不存在价值上的优劣。

⑥马拉松比赛永远只有一个人先进,世界注定是普遍落后的,是落后者的乐园。

⑦先进的意思在这个时代,只意味着价值是否能立即兑现。不能立即兑现就是落后。我常听人说,眼科医生“不甘落后”加入了股票大军,种白菜的姑娘“不甘落后”去医院当了护士。

⑧我认识一位缓慢的大师,他的一座雕塑花了20年,他是落后的。开始的时候,他受的是先锋贾科梅蒂的影响,但这影响持续了20年之久。雕塑没有当即面市,完成的时候,它已经落后了。年轻一代决不会从伦勃朗开始,否则必然永远落后。他们很聪明,从威尼斯双年展开始。

⑨一天等于20年,固然是一种时间观。但20年如一日,同样是一种时间观。一天工夫的东西就是一天工夫的东西,20年工夫的东西就是20年工夫的东西,永远不可取代。缓慢的并不是落后的,快也不意味着价值上的优越。这都是常识,但在这个世纪,明白这些,却是大智慧。

⑩在古代社会,各文明之间并不争先恐后,因为文明不存在价值上的先进与落后。但在20世纪,“落后就要挨打”,竟成为风行全球的真理之一。落后由什么界定?武器的先进。那些并不崇尚武力的文明必然总是落后。落后的印度文明,落后的埃及文明,落后的印第安文明,落后的中华文明。这个世界已经昏头了。日本人居然在中国文明面前以“先进”民族自居,靠的就是武器。此种逻辑已经成了中国人刻骨铭心的经验之一,人们似乎已经忘记此逻辑乃是强盗们创造的。

?以“争先恐后”的价值观来看历史,不仅会得出缓慢的中国时间劣于格林尼治时间的结论,甚至把“落后”用于汉语身上。

?“争先恐后”,是由于人们丧失了对世界的永恒之基础的安全感,丧失了存在感。

?“争先恐后”,乃是逃亡之象。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最落后的不就是我们相依为命的大地本身么?一成不变、缓慢、没有时间——大地的这些特性是否已经成为这个“先进”世纪“维新”的障碍?

?长江洪水的泛滥,从根本的方面来说,我以为乃是“先进”的人类不满于大地的落后所导致的。

8.通读全文,概括出人们普遍愿意“争先恐后”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找出文中谈人们“争先恐后”的原因的段落,如文章第②④?段,然后将关键信息一一提炼出来,进而组织文字

作答。

【答案】①“先”与“后”曾是一种价值判断,精神上的“恐后”,最终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历史原因)

②人们对生活的常态和基础的漠视。(内在原因)

③“争先恐后”,是由于人们丧失了对世界的永恒之基础的安全感,丧失了存在感。(外在原因)

9.根据文意,解释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含义。

(1)生活的质量并不表现在世界的先进部分,而在于世界的普遍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天工夫的东西就是一天工夫的东西,20年工夫的东西就是20年工夫的东西,永远不可取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句子所在的段落来理解其含义。注意不仅要理解句子的表层含义,还要深入分析其深层含义。

【答案】(1)否定争先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普遍认知,指出要提高生活质量,必须关注生活常态和基础。这句话实际上是批判了把“先”作为衡量事物的唯一价值标准的社会认知。

(2)“工夫”指花费的时间。本句意在说明,要想取得一定的成绩,必须花费应花费的时间,一味求快是行不通的。这句话揭示的深刻道理是:慢并不意味着落后,快也不代表着价值上的优越。

10.文章在结尾部分写了长江泛滥的事例,请你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一般来说,题目要求分析“作用”时,考生应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作答,既要根据全文的内容来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义,又要从文章结构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答案】①这句话意在说明,由于人类过于“争先”,违背了自然规律,因而受到了自然的惩罚。②此句处于文章结尾的位置,起到了深化主题、升华中心的作用。作者借此事例,进一步表明自己对“争先恐后”的看法:不能一味地把“争先”作为衡量事物的唯一价值标准,要重视基础。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倾听那涛声

□蔡永祥

①听涛山,是湘西凤凰古城内的一座小山,依江而立,佳木葱茏,兰蕙芬芳,山泉淙淙。1992年5月10日,这座山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沈从文先生在北京病逝四周年后,夫人张兆和将其骨灰捧回家乡,来此安葬。这颗生于斯爱于斯的灵魂,终于枕着涛声在这里永远安息。

②沱江的水,进入凤凰城时,绕了个圈子,拐了个弯,江水由此变得缓慢。它清清凌凌、清亮可人,流动起来也是一副大家闺秀的样子,温温柔柔、不紧不慢,几乎听不到涛声。江水流着流着,就到了跳岩处。水一流到跳岩这里,就拥挤起来,吼叫起来,显得异常热闹。白色的浪花高高飞舞,隆隆的涛声响彻云天。仿佛这涛声就是专门让沈老听的,自从沈老长眠于此,这涛声仿佛就带着感情了。是啊,沱江甘甜的江水,哺育了沈老,沱江不息的涛声,一直在沈老的梦里啊!沈老在《心与物游》的开头这样说:“我的生活与思想皆从孤独得来,而这点孤独与水不能分开。”

③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的沈从文先生,1902年12月28日,出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

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在沱江边,他度过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他在沱江连绵不息的涛声里,兴味盎然地习读着凤凰城内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那无数平凡而新鲜的事物,总是牵动着他好奇的目光。沈从文先生默默观察着小城镇的众生百态,也在静默中明白了很多事情。这给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④1924年沈从文先生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主要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态,赞美人性美。语言朴实传神,句式简峭,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教益和启示。

⑤沈从文先生魂归凤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安葬在听涛山上。沈老墓地前临清澈亮丽的沱江,背靠风景秀丽的听涛山,四季鸟语花香、风光如画。这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坟茔,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人工雕刻的痕迹,一块自墓穴后凿取来的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肃然矗立,成为沈老先生坟墓的独特标志。正面刻有沈老富有哲学内涵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是真性情的沈从文先生晚年对人生的彻悟。用他儿子沈龙朱的话说:“我觉得父亲在晚年的时候有一种对世事的洞彻,他已经能超越他的际遇看人看事了。”背面刻有沈从文妻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先生撰书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挽联蕴涵“从文让人”之意,这也是沈老一生的真实写照。读其文、听其言、观其行,沈老之所以能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得到众多文人骚客的祭拜,不能不引人深思。一位中国文坛上的大师,生前没有显赫的地位,死后在自己喜爱的听涛山上也仅仅占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真是与众不同、“亦慈亦让”的沈从文!

⑥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倦游归来的沈先生,在这儿画上了他人生的句号。“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出生在凤凰的著名国画大师黄永玉这样写道。

⑦2007年5月20日,沈老的夫人张兆和女士的骨灰也被亲人捧着从北京移居听涛山。

⑧暮色中,沱江的水面上飘起了高高的一层白雾,如若仙境一般。涛声也显得格外清晰、委婉,宛若不加修饰的苗家山歌,动人心魄。旁边的听涛山更加寂静,仿佛它也知道,有一对思乡的人儿,正在静静地倾听,倾听……

(选自2008年第6期《散文百家》,有删改)

1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文章的标题“倾听那涛声”有哪些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能力和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分析文章标题“倾听那涛声”的含义,我们可以从“涛声”入手,把文章中有关“涛声”的语段找出来,对这些语段的内容进行概括即可。要注意掌握归纳概括的技巧,如抓段首句、段尾句、议论句、抒情句等。

【答案】①幼年的沈从文在沱江的涛声中成长,习读由自然与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

②离开凤凰的沈从文思念故乡,沱江不息的涛声一直在他的梦里回响。③沈从文归葬听涛山后,终于可以日夜倾听沱江的涛声。④瞻仰沈从文的墓地,感悟他深邃的思想和伟大的人格。(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2.根据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自从沈老长眠于此,这涛声仿佛就带着感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句中的关键词语,如第(1)句中的“带着感情”和第(2)句中的“我”字的不同含义。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章主旨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释即可。

【答案】(1)沱江的涛声饱含着沈老对家乡的一片热爱之情和他魂归故里的无限欣慰之意;也饱含着故乡人民对沈老的无限敬仰与热爱。

(2)用真性情去思索人生,就能认识真实的自我;超越个人的际遇替别人考虑,才能更好地认识别人、理解别人。

13.作者为什么称听涛山为“归根山”,沱江水为“忘情水”,五色巨石为“三生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到听涛山、沱江水、五色巨石与沈从文的关系的段落,然后再结合文章主旨则不难理解“归根山”“忘情水”“三生石”在文中的特定含义。

【答案】因为沈从文一直念念不忘故土,在他病逝四周年后终于魂归凤凰,叶落归根,所以作者称他归葬的听涛山为“归根山”;此处的“忘情”是不能控制自己感情的意思,沱江水让沈从文一生魂牵梦萦,不能忘怀,所以作者称沱江水为“忘情水”;那块五色巨石上镌刻的挽联表现了沈从文谦逊让人的美好品格,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所以作者称之为“三生石”(或:“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象征了沈从文自然、本真的性情,所以作者称之为“三生石”)。

14.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考生应掌握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如渲染气氛等,再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来考虑文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环境描写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如深化主题等。

【答案】开头的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幽美的氛围,为写沈从文对故乡山水的思念和病逝四周年后归葬听涛山作铺垫。结尾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听涛山的宁静祥和,委婉地表达了对沈从文高尚人格的赞美。结尾与开头的环境描写互相照应,使结构更加完整;紧扣标题,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辰州途中

小船去辰州还约三十里,两岸山头已较小,不再壁立拔峰,渐渐成为一堆堆黛色与浅绿相间的丘阜,山势既较平和,河水也温和多了。两岸人家越来越多,随处可以见到毛竹林。山头已无雪,虽尚不出太阳,气候干冷,天空倒明明朗朗。小船顺风张帆向上流走去时,似乎异常稳定。

但小船今天至少还得上三个滩与一个长长的急流。

大约九点钟时,小船到了第一个长滩脚下了,白浪从船旁跑过快如奔马,在惊心眩目的情形中小船居然上了滩。小船上滩照例并不如何困难,大船可不同一点。滩头上就有四只大船斜卧在白浪中大石上,毫无出滩的可能。其中一只货船,大致还是昨天才坏事的,只见许多水手在石滩上搭了棚子住下,且摊晒了许多被水浸湿的货物。正当我那只小船上完第一滩时,却见一只大船,正搁浅在滩头激流里。只见一个水手赤裸着全身向水中跳去,想在水中用肩背之力使船只活动,可是人一下水后,就即刻为激流带走了。在浪声哮吼里尚听到岸上人沿岸追喊着,水中那一个大约也回答着一些遗嘱之类,过一会儿,人便不见了。这个滩共有九段。这件事从船上人看来,可太平常了。

小船上第二段时,河流已随山势曲折,再不能张帆取风,我担心到这小小船只的安全问题,就向掌舵水手提议,增加一个临时纤手,钱由我出。得到了他的同意,一个老头子,牙齿已脱,白须满腮,却如古罗马战士那么健壮,光着手脚蹲在河边那个大青石上讲生意来了。两方面都大声嚷着而且辱骂着,一个要一千,一个却只出九百,相差那一百钱折合银洋约一分一厘。那方面既坚持非一千文不出卖这点气力,这一方面却以为小船根本不必多出这笔钱给一个老头子。我虽立即答应了不拘多少钱统由我出,船上三个水手,还是一面与那老头子对骂,一面把船开到急流里去了。见小船已开出后,老头子方不再坚持那一分钱,却赶忙从大石上一跃而下,自动把背后纤板上的短绳,缚定了小船的竹缆,躬着腰向前走去了。

待到小船业已完全上滩后,那老头就赶到船边来取钱,互相又是一阵辱骂。得了钱,坐在水边大石上一五一十数着。我问他有多少年纪,他说七十七。那样子,简直是一个托尔斯泰!眉毛那么长,鼻子那么大,胡子那么多,一切都同画相上的托尔斯泰相去不远。看他那

数钱神气,人快到八十了,对于生存还那么努力执着,这人给我的印象真太深了。但这个人在他们弄船人看来,一个又老又狡猾的东西罢了。

小船上尽长滩后,到了一个小小水村边,有母鸡生蛋的声音,有人隔河喊人的声音,两山不高而翠色迎人。许多等待修理的小船,一字排开斜卧在岸上,有人在一只船边敲敲打打,我知道他们正用麻头与桐油石灰嵌进船缝里去。一个木筏上面还搁了一只小船,在平潭中溜着。忽然村中有炮仗声音,有唢呐声音,且有锣声;原来村中人正接媳妇。锣声一起,修船的,放木筏的,划船的,无不停止了工作,向锣声起处望去。——多美丽的一幅画图,一首诗!但除了一个从城市中因事挤出的人觉得惊讶,难道还有谁看到这些光景矍然神往?

(原出自沈从文《湘行散记》,转引自叶圣陶《文章例话》,标题为叶圣陶所加。略有删改) 15.在作者看来,在第二个长滩上碰到的老纤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作具体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体格健壮,生命力旺盛。他年近八十“却如古罗马战士那么健壮”;在干冷的天气里光着脚谈生意;“见小船已开出后”,“赶忙从大石上一跃而下”。(三个例子任意举出两个即可)对于生存努力而执着。他冒着寒冷同掌舵水手讨价还价,希望多挣钱;在讨价还价无望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要求,自动拉纤;数钱时神气活现。(三个例子任意答对两个即可)

16.文中画线部分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画线部分记叙的是一个水手的意外死亡,这本是一件非常悲惨的事情、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但作者的叙述语言却冷静客观,不渲染,不夸饰,与所叙内容的悲剧色彩和带给读者的心理震撼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一方面与下文“这件事从船上人看来,可太平常了”相呼应,另一方面,将水手的生活状态更如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留下了体悟和思索的空间。

17.本文是一篇旅行记,在文章结尾,作者描写了一幅小小水村如诗如画的生活景象。从全文看,这样安排有何好处?作者的描写有何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作者在文中主要记叙了一位水手意外身亡和一位老纤手执着于生存的故事,重点表现了他们生活的苦难、沉重,结尾转而对一个典型的水村风物进行描绘,重点写出水村生活美丽的一面,这样写不仅使文章点面结合,摇曳多姿(或:显得手法灵活),也更全面地反映了辰州途中的生活面貌。

(2)作者的描写主要从声音这一角度切入,着重写了自己所听到的各种声音,并结合眼前所见,虚实相生,生动地写出了水村生活的恬静的一面。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读荷

①世人皆爱荷,叹其美艳,赞其高洁。常常地、细细地品味荷花,我感觉荷花、也许只有荷花,达到了美而至圣的境界。

②圣和美无疑是人类所追求的价值体系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在人类感知自身及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人类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中,每一种形式都对应着一个核

心概念,或曰核心价值。正如哲学之对应真,道德伦理学之对应善,法律之对应安,体育之对应力,圣和美则分别是宗教与艺术的核心概念。这个价值体系中的诸核心价值,在其最高境界则是相通的。其一例是高水平的体育竞赛不仅能引起人们对“更高、更快、更强”之趋于力的极限的赞叹,也能同时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即由核心价值“力”至核心价值“美”的渡溢。其另例如古希腊雕塑“断臂的维纳斯”,千百年来,面对这尊美得令人炫目的人体,没有人想过触摸或占有,她在人们的心底激起的是神圣的感觉,因为她的美而使人找到了一种近乎神圣的自信,这是由核心价值“美”至核心价值“圣”的升华。

③观诸四季花卉,或暗香清芳,明媚娇艳,或姹紫嫣红,百态千姿,实乃自然造化之精华。若自然界亦有核心价值体系,我相信“花”应居于体系之高端,正如“美”居于人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之顶层。

④然因四时花卉生长特征自然品性之差异,给予欣赏主体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更何况欣赏主体亦有千差万别,作为同一个体的欣赏者在不同时空环境下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⑤秋天品味菊花,我为其风节而感动,“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伟丈夫也。冬天品味梅花,我为其勇毅而击节。自知风寒侵凌,依然前行报春,真勇士也。春天品味牡丹,我为其气韵而赞叹。看那姚黄魏紫在春阳下绽放,在春风中摇曳,似将日月精华集于一身,纵情恣肆地展示着生命的高贵与艳丽。

⑥此花中三品,可赞可叹。然而细品其生命过程,止于在自然形态之艳中展示其节其气,而未入由美至圣之境界。入此境者,唯有荷花。你看她自盈盈清水中拔节而出,在纤尘不染的绿叶间绽放,在暖暖夏晖中凋谢,生来默默,归去静静,不争不嚣,无艾无怨。在转瞬间开放,为夏晨染一片亮丽,又在转瞬间逝去,为午后添一层静穆。我曾多次守候荷塘,却从未见一片荷花落下,似乎她特意选择人们不经意时归去。那不知什么时候洒落在荷叶上的花瓣,却片片鲜嫩,似从清水中绽出的新的花朵。你再看那未曾落下的残荷,却依然在惠风中、在清水上、在绿叶间摇曳着,绽放着妩媚。此时,我为荷的美艳而炫目,为荷的神圣而感动。

⑦人生之匆匆犹荷花之来去。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生是否也能像荷花一样,在归来归去间这么幽寂这么静美呢?荷花以其整个生命过程的纯美臻至“圣”的境界,似乎也以至美的一生昭示着我们,引导着我们戮力前行。

18.文章第(1)段“常常地、细细地品味荷花”中“品味”一词有什么含义?这句话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仔细欣赏,仔细研究(或品读深味)

(2)引领全文;点明主旨

19.文章第(2)段列举“断臂维纳斯”的例子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说明人类所追求的价值体系中的诸核心价值,在其最高境界是相通的。②诠释“圣”的价值内涵:能够激起人们心底的神圣感觉和使找到近乎神圣的自信。

20.作者在第(5)段中写菊花、梅花、牡丹,其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原文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里用的是对比衬托(烘托)的手法。②用菊花的风节、梅花的勇毅、牡丹的高贵与艳丽衬托荷花圣洁而美丽。

21.结合全文,概括荷花“圣而美”的特点,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如何借鉴荷花的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美艳高洁,纤尘不染,幽寂静美;生来默默,归去静静,不争不嚣,无艾无怨。(2)我们应该学习荷花,努力工作,默默奉献出自己的才华,为美化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应该学习荷花,平静地看待生命的旅程,来也默默,去也静静;我们应该学习荷花,心怀宽阔,淡泊名利,困难中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符合文意即可)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寒山寺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②相传这诗是晚唐诗人张继在秋闱落第后夜泊姑苏所作。二十几年来,这首诗如同一股挥之不去的意绪,一直缭绕在我心头。对于我这才华平庸的愚人来说,风雨相伴的自然多是失意,而每每失意之时,我必会反复吟咏此诗,把诗中的一切景致都看作是哀婉的象征。就算偶有疏狂偷欢之时,但只要一面对残月、啼鸦、寒霜、寺庙、渔火,或者是恰逢夜半,甚至是看到姑苏这个词,我都会立刻陷于一种莫名的凄婉之中。浸淫在这种意境中久了,竟是不想出来,就当在参一种苦禅,浮世的种种功利声名都幻成了过眼烟云,而心灵在这种冷冽清远的意境中也变得透明纯粹起来。

③正因为这样,多年来,我一直有一种参拜寒山寺的意愿。后来终于在世纪末最后的那个月,那个名副其实的“夜半”,我去了寒山寺。那时的心情呢,更有一种万事皆空的感觉,那时我刚从医院的手术刀下出来。

④但谁能料到,寒山寺居然会是这样的呢?

⑤想像中的寒山寺一定是在一座山上,山上有古树参天,冷石嶙峋,一年四季,林石间都飘渺着隐隐雾气。但真实的寒山寺却在一处毫无坡度起伏的平地上。四周给一堵黄墙围着,附近不见一棵稍有古意的树。而寒山寺之所以得名,只不过是寺中曾有一个老和尚叫寒山罢了。怪只怪自己的肤浅了。

⑥想像中的江枫渔火,一定是遥遥相对,江面很宽很阔。残月虽然西沉,但满天星斗倒映江面,夹杂着闪闪渔火,就算诗人以愁眉相对,也至少可以开阔心境和梦境罢。但谁知现实中的江面已经窄成了小河,驾舟其中,长篙在握,就可以抵点两岸。而且水流浑浊,根本映照不出星星和残月。所谓枫桥,也只是江南一座普普通通的石拱桥。或者有些典故吧,不过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要的是一些感观的东西。

⑦寺庙有名或无名,一般是以香客的多寡、香火的旺衰来判断。但寒山寺因诗出名,照例说应该保持清幽的诗意,寺庙中经年只有几个和尚,在闲扫落叶,清煮茗茶。可现实中的寒山寺,由于城市的扩建,已不再地处郊外,早与闹市杂合了。慕名而来的芸芸众生,不远千里赶来,把大把大把的檀香投入香炉,以求升官发财,福泽世代。殊不知寒山寺仅仅是失意文人参悟浮世苦味之地,前来寒山寺应该是乞求解脱功利,皈依清苦,而不是现在的这样啊!

⑧冒着醺眼的烟雾在寒山寺转了一圈,只有旁庭五百怒目而视的罗汉与我心有戚戚焉。面对满目俗人俗物,不怒目才怪呢。免去了听导游讲解《枫桥夜泊》的诗意,免去了排队敲寒山寺钟,免去了寺前留影的机会,我在唇角挣扎出一朵苦笑,然后悄然离去。

⑨同车的一个陌生人看出了我的闷闷不乐,便笑道:“如果你是冲着那首诗而来,来是一种遗憾,不来是更大的遗憾。世事变化,沧海桑田,诗中的意境只存在于诗人一刹那间的意念之中啊!”

○10我心一怔,胸境顿时开阔。是的,假若诗人当年弃船宿寺,恐怕就写不出那份意境了,何况是千年后的我前来寻踪呢?既然现实中的寒山寺已充满了世俗杂气,我更应该珍惜心中那份圣洁的意境,以此来对抗俗世粗砺的创伤,就像久抿一杯苦茶,抿到最后,苦味渐失,清爽自然而来。

?我原以为在寒山寺会碰上一些心仪心近之人,萍水相逢,便可呼酒买醉!然而没有。独宿姑苏,我只好举杯邀月了。万物皆异,惟月独古。酒到酣处,我恍惚听见“咣啷”一声,我猜,应该是那个叫张继的诗人随月光魂魄,从时空隧道中伸出手来,同我碰了一杯。

22.第(4)段写到:“但谁能料到,寒山寺居然会是这样的呢?”作者游览寒山寺,在哪些方面感到出人意料?请根据文章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现实环境与主观想像不同;②眼前景色与诗作描写有别;③清幽的寺院如同俗世的闹市。

23.第(10)段“陌生人”的一席话,使“我心一怔,胸境顿时开阔”。作者从“陌生人”的一席话中领悟到了什么?请用你自己的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世事变化,我们无法强求现实的境界与古人的诗意相同;②在与世俗的抗争中,我们应该珍惜心中那份美好的诗意追求。

24.文章开头从张继的诗歌说起,结尾又写到诗人张继,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首尾照应,使结构更为严谨;②想像诗人赞赏“我”的看法,对文章倡导人们珍惜心中那份圣洁的意境,以此来对抗生活的失意这一主旨作了进一步的肯定;③这样写也使文章更富有情趣美。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8题。

黄山绿卡

□陈祖芬

①哈根达斯是顶级冰淇淋的象征。哈根达斯店的象征,是那纯白的椅子套和系在椅子套后的粉红大蝴蝶结。那纯白和粉红,叫人想起一含就化的香草冰淇淋和草莓冰淇淋。那厚重的布料,叫人感觉到一种坚挺的自信。

②走进黄山市的一个会场,好像一下跨进了哈根达斯的世界。满眼的白椅套和椅子背后的粉红蝴蝶结。只是这种蝴蝶结是粉红的薄纱。没有哈根达斯的强势,但是比哈根达斯更梦幻。

③比纯白和粉红更多的,是人。这个首届世界500强(黄山)国际论坛,显然来的人数超过了预计。会议就要开始了,服务人员还在扛着一把把座椅,扛着一个个粉红的梦幻进来。

④和我坐在一起的,一位是李总,福建人,在上海创业,早就做成上海人了,又到黄山做事。还有很多的“还有”。又一位是何总,从黑龙江到上海的,又从上海做到了国外。然后一掉头到黄山?在李总那C2C酒店买下一万平米,用来做亚健康研究。她说她去欧洲讲学,说起黑龙江,有的欧洲人不知道。她说黄山,都说知道。欧洲人又接着问:黑龙江离黄山有多远?

⑤想起一个越来越常用的词,叫做:资源组合。那何总原先学财会的,那李总原先学汽车制造的。只是他们比一般人更会把自我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他们称自己是新上海人。而我觉得,他们就要成为新黄山人了。黄山的资源,文化含量,名山秀水和一等的生态环境,这些资源一旦用新概念重新组合,那么黄山,一如市中心那条南宋时期开始兴建的屯溪老街那样,这座非常南宋,非常明清,非常徽派,非常古典的皖南山城,就突然与500强这个词连在了一起。

⑥在哈根达斯的会议厅里,中国人外国人杂坐在一起,最后两排也坐着不少老外,好像一个单位的人。我看到有美国苹果公司、英国世纪投资公司、IBM、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杜邦公司……于是我又想起哈根达斯冰淇淋店那纯白椅背上的、坚挺的粉红蝴蝶结。500强是坚挺的,比起他们,黄山的经济就如这个会议厅里粉红纱的蝴蝶结,一种美好的梦幻,引人遐想。

⑦黄山人自己觉得,这个会“外向度不是很高”。不过,毕竟开始了。我包里装着一叠与会者给我的名片,外资、合资、港商、徽商。我一头雾水地看着这一堆名片,觉得好像拿着一堆黄山绿卡。

⑧黄山人自古就有攀岩而上的传统。有一种工作,是腰际系着绳索,在世界自然、世界文化双遗产的黄山的山崖山壁上拾捡垃圾。人称“放绳工”,我看可称为“黄山男”。有黄山男,就会有外向度。

⑨会议的论题之一是全球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演讲者是太平洋岛国论坛驻华贸易代表处首席代表艾伯翰先生和英国世纪投资集团总裁安托号·休欧沃。他们讲到市场决定一切,讲到创新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讲企业内部从最高层到最底层沟通……我听他们演讲,并未感到太多的冲击力,倒是最后一句,从老外口中讲出“我们的黄山”觉得新鲜而亲切。黄山成了“我们的黄山”,老外也就成了我们的老外。

⑩我去黄山闹市的屯溪老街,发现论坛上的老外们洒在老街的一条条小巷里了。一个老

外要买三国里的刘、关、张。一个中国女孩问:“你喜欢这个?”老外用共鸣很强的男中音和洋腔洋调的汉语大声说:“喜欢!因为他们是三国的英雄。”

?走下论坛的洋人,在屯溪老街寻觅三国英雄的洋人,他们的符号意义或许更强于实际意义。

?《光明日报》8月报道:黄山深得“二老”厚爱,一是“老天爷”,一是“老祖宗”。黄山市今年上半年接待海内外游客678.9万人次。其中欧美市场游客接待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2%。还有增加城市外向度的国际民俗文化节、国际旅游节、国际山地车比赛、徽文化国际研讨会,甚至这个世界500强国际论坛。我到黄山国际大酒店一住下,先翻看会议安排。细细密密的好几页。第7条,大会安排中英文同声传译,1频道为中文,2频道为英文。

?而我想,1频道为徽文化,2频道为全球化。

25.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黄山绿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天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祖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指黄山为整合资源与外资、合资、港商、徽商的长期合作。

(2)指大自然造就了黄山风景区的秀美山水。

(3)指黄山保存的博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6.第⑧自然段,作者写了“黄山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说明“黄山男”的责任感,有外向度,与下文的“社会责任”相吻合。

27.在文中,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笔墨写蝴蝶结、屯溪老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黄山的经济像蝴蝶结一样坚挺,是一种美好的梦幻,引人遐想;屯溪老街是黄山资源、文化含量的象征,与500强资源整合联系在一起。②这就形成了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既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紧凑,又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28.请从内容上和形式上对文末的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内容上:强调了徽文化、黄山资源、文化含量、生态环境和全球经济实施资源整合的重要性。②形式上:以文章的转折收束全文,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表达的感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