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批评

印象主义批评
印象主义批评

印象主义批评

——“仅仅是用一首散文诗解释一首诗”

相对于以解读透辟、哲理提升见长的科学化批评,印象主义批评方法显然具有重批评家感性直觉的人文主义特征。印象主义批评家怀疑阐释评价的客观性、普遍性,表现出对规范批评和方法论的漠视;他们偏重于批评本质的主观性、艺术性的一面,强调批评体验的直率和真诚。他们注重艺术的感悟力和印象描述力力,因此提出“最好的批评家是艺术家本人”;在他们看来,艺术有情感有灵性,不可进行切割分析,只能在灵魂和灵魂的对话中完成对艺术灵性的把捉。同时,印象主义的批评追求批评写作的空灵和弹性,追求批评的诗性特征和美感功能。正因为印象主义批评具有这些长处,所以在文学批评史上,每当对文学的规律性和文学批评的精确性、客观性、科学性强调过头时,往往就会产生一些来自批评实践中的怀疑:所有创新的艺术品都能用“规律”作出合理解释吗?于是发出“反对释义”的呼声。反对释义,意味着回过头来重新强调主观、情感,强调批评体验中的印象式描述。尽管如此,对艺术的感受与体验毕竟不能代替严谨的学术思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吸收印象主义批评的长处,在尊重印象的同时,把最“虚”的、最个人化的感悟落到文本分析的“实”处,使印象发展成为有说服力的艺术创见。

一、印象主义批评的产生和发展:

中外文学批评史上,最早的批评都是艺术接受者美感印象的自然流露,都带有印象主义的色彩。经过长期实践,印象主义批评已由早期的随意谈论逐渐发展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批评方法。无论在中国和西方,印象主义都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1、中国古代的印象主义批评:

中国古代印象主义批评是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背景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带有具象思维的特点,重直觉感悟,不重分析论证,加上中国古代批评主要是作家和准作家之间的抵足而谈,是艺术中人审美品味的交流沟通,因此,古人评论作品好讲笼统的感觉,好作空灵的譬喻,而缺少严格的逻辑推论和细致分析。这些特点,再以钟嵘《诗品》为代表的中国早期批评著作中就已经

大量存在。《诗品》喜欢用形象化的诗意语言描述他所体悟到的诗人风格,说“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瑟,女工之有黼黻”,评价谢灵运的诗,“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解释范云的诗是“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丘迟的诗“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唐代殷璠《河岳英灵集》、高仲武《中兴闲气集》等,大都模仿《诗品》,不唯故实出于《诗品》,语句也效法《诗品》。宋代以后的诗话词话,对诗人诗风的品评也是以这种美文式的印象描述为主。

明清两代,文人介入通俗叙事文学的批评,开始也是借用诗文批评的印象式方法。早期小说评点,用眉批和旁批这种简洁、直截的形式,随手批抹,及时记下文人阅读时的会心之见。李贽说“《水浒传》批点得甚快活人”(《与焦弱侯》)。小说评点显然也是文人满足个体智力和情感需要的方式之一,满足文人个体智力和情感的需要,使评点的主观随意和体验感悟的特征更显突出。在长期评论实践中,中国古代印象批评形成了以下显著特点:

(1)在批评指向上,中国古代印象式批评追求作品整体韵味的探寻。司空图评诗提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味”是诗歌隐含意味和独特魅力的比喻性说法,实际上即是诗歌艺术的审美特质。宋代理学家邵雍曾以赏花喻赏诗:“人不善赏花,只爱花之貌;人或善赏花,只爱花之妙。花貌在颜色,颜色人可效;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善赏花吟》,《伊川击壤集》卷十一)诗歌的韵味是诗歌的内在风神,只能体会,难以坐实,似在诗中,又不在诗中,因此不可“说字无字外之句,说句无句外之意,说意无意外之味”(杨万里《庸言》)。中国古代诗歌评论家认为,作品的“文义”是一重,另外一重是作品的“意思好处”,识得这“意思好处”才是一个称职的说诗者。这“意思好处”是文学作品的联想意义,常常是作家用独特的意象诱发的、读者心中想说而又没有能力说出的复杂体验。批评家只有着意于此,才是一个有益于读者接受的称职的批评家。批评指向上的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印象式批评在批评思维方式的特点。

(2)印象式批评是批评家兴会所到、真情所露的产物,因此这种批评的思维方式,就是强调“涵泳默会”,整体直观。探讨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和内在风神,是无法从理论切入分析,而只能进行直觉领悟的。宋人诗论强调“参”和“悟”,反对“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既有创作上的意义,也有鉴赏批评方面的价

值。创作讲“参”和“悟”,是说诗人须调动艺术思维能力,触景生情,即事漫兴,方有所感发兴会;批评讲“参”和“悟”,则是强调对艺术美的领悟能力,它须在长期潜心欣赏优秀作品的审美体验中养成,而这种审美体验的特点在于不凭借理性的思考,对作品形象内含的情趣韵味宜作直接的领会和把握。中国古代印象式批评强调阅读欣赏和玩味体验的过程性,强调批评过程的渐进性、反复性,期待在此过程中自然滋生真切的精深的感知印象。清人刘开说:“然则读诗之法奈何?曰:从容讽诵以习其辞,优游浸润以绎其旨,涵泳默会以得其归,往复低徊已尽其致,抑扬曲折以寻其节,温柔深婉以合诗人之性情,和平庄敬以味先王之德意。”(《孟涂文集》)沈德潜说:“读诗者心平气和,涵泳浸渍,则意味自出。”(《唐诗别裁·凡例》)“涵泳”是读者对诗歌意象作整体的体会、领悟,通过涵泳才能把握活生生的血脉贯通的艺术意象的含意和韵味,王夫之说,“从容涵泳,自然生其气象”(《姜斋诗话》卷一);“涵泳”才能从容,才能自然,“涵泳”是读者反复潜沉的体味,而不是用外在于作品的道理作简单的比附。涵泳是中国古代印象批评家体会、领悟作品隐含意义和整体韵味的重要批评方法。

(3)中国古代印象式批评认为,批评家的任务是记录和描写作品在他内心所激起的意象和情感,批评家在反复沉潜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的意象、情感,只能通过含蓄形象的诗化语言表达。这种诗化的表达方式,往往能够把抽象的精神特征和幽微的心理体验,转化为可触摸的感官印象,成为引导读者二度创作的路标。美感的传递是印象式批评的长处,为其他的批评方法所不及。胡应麟认为,“有则可循”的体格声调,即作品的语言形式层面,是可以进行分析的;而“无方可执”的兴象风神,即作品中超越具体描写的意蕴层面,则只能让读者体验。这种体验所得到的意蕴情趣,很难用概念术语的知性方式传达,只能用意味深长的形象比喻。若意味深长的美感凝固成确切的概念,陶醉状态的美感变成清醒的理解,反而会失去其丰富的神韵。从钟嵘的《诗品》到皎然、司空图的诗评,直到严羽《沧浪诗话》、王国维《人间词话》,大量的诗话、词话基本上都是以形象说诗的方式来传达批评家的心得感受。在画论、文论和小说戏曲评点中,这种表达方式也随处可见,如李开先《中麓画品》、朱权《太和正音谱》、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和《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的评点,都有大量印象式批评的文字。

中国古代印象主义批评的上述特点的形成,受到本土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

深刻影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以把握对象整体功能为目标,侧重于从相互关联的角度对整体关系进行考察,分析方法的发育极不充分;侧重于对思维主体直觉悟解方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成果,如产生直觉的主体心理条件(“涤除玄览”、“静因之道”、“心斋”、“坐忘”),产生直觉的比较、类推方法(“推己及人”、“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以及通过对象特征的概括,使人们在形象的感受联想中去领悟更多、更深刻的内容的“取象以体道”的体验领悟方式(“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等等。这些,都对中国古代的印象主义批评对批评对象的浑沌的整体把握、直觉体验的思维方式和“以意象说诗”的美感传递方式,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2、西方近现代印象主义文学批评:

印象主义文学批评从广义上看,在西方也有悠久的历史,而从较严格的批评方法的意义上说,则出现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英国。赫兹利特和查尔斯·兰姆沉潜于“伊丽莎白时代文学”和“英国喜剧作家”之中的遐思玩味和爱用暗喻的评介,极富审美吸引力的个性投入,给英国传统文学批评增添了新的素质。兰姆认为,他所作的,常常是“完全脱离文本说话的印象主义批评”;而赫兹利特则声言:“我说的是我所想的,我想的是我所感受到的。我不由自主地从事物中得出某些印象;我有充分的勇气照实说出(不无轻率之处)。”韦勒克指出,他们两人共同地“运用了当时看似新颖的三种批评方法:唤起作品印象、运用比喻手法、论及作者身世”,这些方法奠定了赫兹利特和兰姆在英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在十八世纪英国批评界尚无近似于他们两人的批评实践的先例”①19世纪末至20世纪头三十年,印象批评兴盛于欧美诸国,并形成了一整套印象主义批评理论。针对盛行于16世纪至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的规范批评和科学主义的背景式批评,法国印象主义文学批评家阿纳托尔·法朗士明确反对文学批评追求判断、理性和严谨,主张批评家对作品的主观印象就是批评的基础。他认为,评论就是说出文学作品提供的“意象”所带给他的快感和引起的联想。“研究艺术作品,我们将永远只能具有情感和理性,即世界上最不明确的手段。因此,我们永远不会得到确切的结果,我们的评论永远也不会登上严格的科学宝座。评论将一

①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2卷,第230-231页。

直在不确定之中浮动。它的规则将是不确定的,它的判断也不是不可改变的。”①他指出,期待批评有一天具有“一种实证科学的严格性”,只是痴心幻想。他充分肯定文学批评家的独到发现和全新感受。“在一个国家里两个人以绝对相同的方式感受维吉尔的一句诗,是难以让人置信的”;不同时代的读者对经典之作的接受,更难以相同,“每一代人都在大师们的作品面前寻求新的感受”。法朗士认为,文学批评是艺术作品的一种样式,“评论是一种小说,正如历史和哲学一样,它适用于那些善于思考和好奇心很强的人……优秀的评论家是那种能够讲述其心灵在名作之中奇遇的人。没有客观的艺术,更没有客观的评论”②既然批评都是个人的、主观的,那么,“评论只随进行评论的人而具有价值,最有个人特性的评论是最引人注目的评论”。由于印象主义文学批评强调文学的个人化理解,因此,文学批评的途径就必然向一切阐述方式开放,谁能断言只有他了解一部作品的准确意义呢?法朗士说:“为了真诚坦言,批评家应该说,‘先生们,关于莎士比亚,关于拉辛,我所讲的就是我自己。’”关于印象主义批评,他还有一段名言:“优秀的批评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叙述了自己的灵魂在许多杰出作品中的探险活动。”③这就是说,批评家的任务,在于描述艺术作品在他的内心所激起的观念、意象、气氛与情感。印象主义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思潮,其鼓吹者还有英国批评家佩特和王尔德。佩特说,批评要“看清自己手中的物体真正是什么物体,第一步就是知道自己真正的印象是什么,把它分辨出来,清楚地意识到它”。王尔德指出,作为古希腊优秀的艺术批评家,“亚里士多德关心的主要是艺术作品产生的印象,而且分析这些印象,研究其来源,弄清是怎样产生的。”④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史上,曾有两次对印象主义批评的呼唤,第一次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对背景派批评的反拨,强调批评家的主观印象的感悟能力和描述能力;第二次是80年代,解构思维消解“逻各斯中心”带来批评多元化之际。为什么在文学批评史上,印象主义批评总有一席之地呢?每当对文学艺术的规律性,对文学批评的精确性、客观性、科学性的强调走过头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来自批评实践中的怀疑:所有创新的艺术品都能用“规律”作出合理解释吗?于是他们怀疑文学批评“规律”的阐释力,认为凡属规律都难免失于刻板空

①引自罗杰·法约尔:《法国文学评论史》,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23页。

②引自罗杰·法约尔:《法国文学评论史》,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24页。

③引自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67页。

④汪培基等译:《英国作家论文学》,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47页。

洞,并进而指出,所谓“客观性”乃是可遇不可得的批评乌托邦,所有的批评都无法达到客观和科学的目标。批评理论家由此就回过头来重新强调主观、情感,强调批评中应该占有适当的地位。他指出,真正有生气有活力的文学批评是必须有适度的印象主义的。

印象主义批评是19世纪的重要派别,一直到20世纪初,这种批评仍占上风。印象主义批评家(如王尔德、劳伦斯)认为文学的本质带有神秘性,批评家只能对作品谈感受,却无法分析,他们强调要以纯属个人的、无法重复的、无法验证的主观态度去感受和品味艺术,反对任何规范和标准。他们认为,批评不过是文学创作的一种特殊类型,印象主义批评的作品分析“仅仅是用一首散文诗解释一首诗”①。20世纪30年代以来,印象主义批评的主观倾向性不断受到“客观批评”或各种自称为“科学的批评”的责难,但是,从批评不能没有批评者阅读中的主观感悟来说,印象无论在何种批评形态中都是不能完全排除的。

二、印象主义批评的基本特征:

印象主义批评作为一种以传达批评家对文学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印象为主的批评方法,其基本特征是:

1、思维方式的直觉感悟性

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重感觉领悟而缺乏精细分析的批评方法。印象是一种对美的艺术发现,它的产生是微妙的,不是批评家能够自觉控制的,它要求批评家对艺术的感性刺激有敏锐的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同作品对话,它反对逻辑分析,强调直觉,强调体验。李健吾说“批评者应赤手空拳,用自己的人生拥抱作品”。为什么理论分析不能把握艺术生命?理论分析只是用一些人所共知的普遍因素的组合来“包围”对象,而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抵达对象。印象批评家强调作品内在韵味的整体直觉,不着意于意义的索解,他们欣赏的是陶渊明式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这种着意于作品内在情韵的玩味体悟,决定了其思维方式只能是审美的直观,即不凭借理性思考而能够对作品形象内含的情趣意蕴作直接的领会和把握。(印象式批评往往只有简洁的审美判断,省略了逻辑推理和分析过程)

2、主体生命投入的情感体验性

文学批评既是认知活动,有理性和智力的操练,也是审美活动。有对审美对①艾略特语,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8页。

象的主观介入的激情拥抱。印象式批评更重情感的投入和体验。印象主义文学批评家总是充满激情地判断作家作品。激情、印象是他们评论文学的出发点。批评家的印象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一部艺术作品的吸引力几乎总是在我们自己身上,并好像在我们目击时的即刻情绪之中。而又有谁知道,我们对于外部事物的全部印象不是来自事物而是来自我们自己呢?”印象是批评家情感和作家作品碰撞的结果,如现代诗评家梁宗岱所说,它“是读者与作者间精神底交流与密契”的结果。批评家情感的投入是体验对象审美特征的前提,只有批评家主体激情的润泽,才不会使从智力和理性出发的解释陷入过分干枯。强调批评家主体生命的投入,必然使印象式批评成为一种最具个人化特点、带有某种程度的主观“偏爱”的批评。批评家生命的投入,也是批评实践过程的一种根据。批评家解释作品要有根据,但这种根据是学问。还是人生?波德莱尔解释作品的根据是人生,布雷地耶解释作品的根据是学问。“学问是死的,人生是活的;学问属于人生,不是人生属于学问”。文学批评要有根据,有根据的批评才不是无根的浮萍,随风逐水而流。但文学批评更要有对人生、对作品深刻的体味。“虽说一首四行小诗,你完全接受吗?虽说一部通俗小说,你担保没有深厚人生的背景?在诗人或小说家表现的个人或社会的角落,如若你没有生活过,你有十足的想象重生一遍吗?没有东西再比人生变化莫测的,也没有东西再比人性深奥难知的。了解一件作品和它的作者,几乎所有的困难全在人与人之间的层层隔膜。”批评家先在的标准,阻碍着他对批评对象——作家作品的体味和认识。“用同一的尺度观察废名先生和巴金先生,我必须牺牲其中之一,因为废名先生单自成为一个境界,犹如巴金先生单自成为一种力量。人世应当有废名先生那样的隐士,更应当有巴金先生那样的战士。一个把哲理给我们,一个把青春给我们。二者全在人性之中。临到批评这两位作家的时节,我们首先理应自行缴械,把辞句、文法、艺术、文学等等武装解除,然后赤手空拳,照准他们的态度迎了上去。”

印象式批评中的“印象”,是批评家调动自己的艺术经验、人生经验,在阅读体验作品的过程形成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好恶、独特趣味乃至个人偏嗜。脂砚斋评论《红楼梦》第20回宝、黛谈心,说:“石头既未必解,宝、林此刻更自己亦不解,皆随口说出耳。若观者必欲要解,须自揣其身是宝、林之流,则洞然可解。”读者要解其中味,必须“自揣其身”,调动自己的认识经验,才能

形成有深度的理解。金圣叹评杜甫《早起》诗,说:“读书尚论古人,须将自己眼光直射千百年上,与当日古人捉笔一刹那精神融成水乳,方能有得。”(《杜诗解》)“自己眼光”,也是强调批评家的主观体验。

印象式批评从强调批评的主观性、创造性方面来看,也是一种唯美主义的批评。王尔德在《评论家也是艺术家》中说:“最高的评论是个人印象最纯洁的形式,它的表达方式比创作更富于创造性。”①文学批评的目的“在于展示自己的秘密,而不是他人的秘密”;对于评论家来说,艺术作品不过是为他自己的新作提供一些启发而已。既然批评展示的是批评家的内心体验,那么,“批评家不可能做到通常所谓的公正。那种看问题定要看双方的人,往往是一无所见的人。只有拍卖商才必须均等的、无偏地崇拜所有的艺术流派。”

3、批评文本的美文化特征

印象主义批评既不重判断,也不重分析,而注重批评家审美印象的描述,这种印象的描述,只能以文学的方式进行。这种批评将理解溶解于感觉之中,不显露出理性的筋脉,带有鲜明的诗人气质和直觉方式。鲁迅的批评用深沉的情感体验走进作品,又用文学的方式来表达他的审美发现,通过批评心得的诗意传达激活创作灵性。鲁迅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所写的序言,以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的小说创作和文学社团为对象,评述了分属不同流派的近20位作家的创作特点,指出了各自的独创性和局限性,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之作。但是鲁迅的发现和评述,“更多采用了艺术家的方法,而不是文学理论家的方法”。在评论浅草—沉钟社作家的小说时,说其创作的特点是“挖掘自己的魂灵”,“发见心里的眼睛和喉舌”,“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尽管他们或“饰以诗情”,或“托辞小草”,“唱着饱经忧患的不欲明言的断肠小曲”,但是“听者却有的睡眠,有的槁死,有的流散,眼前只剩下一片茫茫白地,于是也只好在风尘洪洞中,悲哀孤寂地放下了他们的箜篌”。印象主义批评家依靠自己的才智。学识与良知,凭借真诚的艺术直觉去体验创作。在他们看来,过于泛化的抽象理论是无法走进艺术,与具体作品对话的。再严谨、再正确的理论,也只有生命化、感官化、本能化为批评家的直觉能力,才能抵达对象。香菱学诗,说“诗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就是因为经过理论的调整和概念的规范,诗意的感受已经损

①汪培基等译:《英国作家论文学》,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60页。

失大半。为了保持审美经验的完整性,印象主义批评家常用富于诗意的形象语言表达他们对作品的直观感受。由于采取与批评对象相对应的感性形式,避免了理性分析可能造成的审美经验和文学规律的分离,保证了审美经验的完整。同时,这种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了理解的空间。解说分析式的表达把一己的评说强加给读者,而形象的喻示则激发读者的想象、尊重读者的感应和创造性理解。用具体的形象或感觉来品评诗文,甚至概括一位作家的创作风格,这是中国传统批评的显著特点。无论是寒、瘦、清、冷,是气、骨、神、脉,是采采流水、蓬蓬远春、出水芙蓉、错彩镂金……都是用感觉、形象、意境,从整体上直接地综合地把握欣赏对象,将由作品唤起的意象情感凝固在鲜活明丽的比喻之中。这种表达方式朦胧飘忽,既无质的规定性,又无量的精确性,这和要求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推理、可以验证的过程和可以重复的模式的科学主义批评截然相反。印象式批评家直观领悟获得的美的印象,是一种只能用含蓄形象的语言描述,而不能用平凡语言道破的“无言之美”,它具有最细微的色调,所以不容易用一般平凡的言语工具恰当地表达出来的。如果意味深长的美感凝固成确切的语言,陶醉状态的美感变成清醒的理解,反而会觉得若有所失了。所以,印象式批评常常采用诗意的表达方式。和重客观分析、重归纳演绎、重逻辑考辨、有严密界定的科学主义批评不同,印象主义批评最求表达的隐喻性。面对社会一般的文学爱好者,宽阔的气象,平等的态度,亲切的体会,诉诸质朴平易的话语方式,的确使批评更能有效地征服大众,更好地发挥批评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作用。

对文学的把握决定文学批评的话语全都应具有一定程度的隐喻性、弹性和开放性,只是印象式批评在这方面更为突出。一个内涵精确的概念一旦进入批评领域,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形而变得活跃起来。批评的概念表达有自己的特征:它并不拘泥于细部的精确严整,而是追求一种整体的有机统一;由于艺术对象的存在形式与理论推理的形式在逻辑上无法对应,因此批评家应当尽力避免直接下定义的方式而尽量采取隐喻的方式描述和揭示艺术对象,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这种隐喻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看也许是不能成立的,模糊的,然而从艺术审美判断的角度看却是相当准确的。“熟悉的陌生人”所包容的内涵比抽象定义更具体、丰富和生动,因此,把抽象的概念融入具体生动的隐喻形式,使其获得更加丰厚完整充实的意义,这是批评家必须要做的工作。印象主义批评由此获得表达方式

的修辞性,修辞性话语的意义剩余使印象主义批评话语意义域扩大,增加弹性和张力,也和纯文学的诗性表达更为贴近。

印象式批评的革新、创造性往往表现在批评家美感传递的新颖、隽永、贴切、令人回味、富于弹性。用具体的形象或感觉来品评诗文,甚至概括一位作家的风格或他所创造的世界,这是中国传统批评的显著特点。象喻式批评的最后目的是通过比喻抓住对象总体的精神风貌,堪称不易之论的精当比喻是批评家反复玩味、涵泳数度之后的所得。从钟嵘、司空图、严羽一直到王国维的文学批评,都有不少精美贴切的比喻,令读者在把握作家作品的精神风貌的同时,也可以玩味领略批评者设喻的运思之妙,还能由此生出新的联想,创造出新的比喻。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不能没有神秘朦胧的成分,这种成分是触发新的联想的契机。

三、印象主义批评的长处和弱点:

印象主义批评强调批评家的鉴赏印象,对文学作品进行兴之所至的评点发挥,和当代批评的理论意识比较起来,它运用的是没有严格界定的术语,不重视逻辑的推导,对材料的收集和考证也缺乏耐心,因此印象主义批评只是一种直观,一种感觉,一种美的印象描述。文学批评是心灵操作和技术操作的结合,印象主义批评长于心灵操作,获得阅读感悟中的独特印象。因此,任何形态的文学批评,包括追求客观、规范、科学的语言学批评,也不能摆脱批评者主观印象的渗透而成为真正客观的文本分析。

印象主义批评所具有的自由轻灵的品鉴易于对文坛新作进行及时的追踪,它所擅长的感悟体验、想象参与和智慧才气,又特别适合把握那些以描写日常生活形态为主,重感性体味,重主观情致,重美、重人性的“个人写作”,印象批评家的描述,适合这类作品难以言说的艺术韵致的传达。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最具个人化的批评,它把批评家的感悟摆在突出地位,强调批评的审美创造性和美文特征。印象主义批评作为大众批评的常用方法,能够对文学作初步的筛选。由于不是面对经典作品,批评主体的心态往往自由放松,注重读者的阅读第一反映,从自己的文学经验和审美趣味出发,采用随笔体,不受既有理论框架的束缚,思维敏捷,机智灵活,与当下创作的衔接十分紧密。这种批评在对文坛信息进行初步筛选的同时,评述作家作品和讨论文学问题常常注重直觉和感性,因而成为批

评中最具文采和美感的类型,深受一般读者的欢迎。这种方法注重批评的个人特点(感悟和描述感悟两个方面,两重审美)的同时,否认作品意义的确定性和客观性,在感悟和解释上具有自由和开放的特点。印象式批评反对用科学性、普遍性来规范批评家的感受。法国19世纪印象主义批评主张,文学批评就是说出文学作品提供的“意象”所带给批评家的快感和引起的自由联想。“因此,我们永远不会得到确切的结论,我们的评论永远也不会登上严格的科学宝座。评论将一直在不确定之中浮动。它的规则将是不确定的,它的判断也不是不可改变的”①。文学批评的结论不能用实证科学的严格性来要求,也不能依仗传统和普遍赞同来衡量,“在一个国家里两个人以绝对相同的方式感受维吉尔的一句诗,是难以让人置信的”②,因为“每一代人都在大师们的作品面前寻求新的感受”。印象式批评不追求普遍性,而强调可接受性,“评论只随进行评论的人而具有价值,最有个人特征的评论是最引人注目的评论”。印象式批评否认鉴赏、分析的客观性,它从不把自己的感受当作普遍的客观真理,这使它和有足够的论据支撑、有细腻的严密论证的“理论批评”形成鲜明的反差。

印象式批评又“是使我们同美联系在一起的唯一方法”。作为一种审美判断,印象式批评不像科学分析和纯理性的评判那样,始终是理智在起作用,不能掺杂主观情感,而是掺和着对形象的感受和感情的体验。尽管在审美判断中理性因素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但这种对作品的评判,是批评家审美情感激荡中的评价,是感想式的评价,而不是那种冷静的、全面系统的评价。

印象式批评的思维角度、思维重心不在细微末节的解读,而在对作品中的美的领悟和描述,以便诱发读者领悟作品内在精神的兴味。印象式批评家对作家作品的整体风格的捕捉,对作品的美的描述,既不太实,也不太虚,往往撷取原作精神,含英咀华,通过自己铸造的形象意境,给读者提供进一步想象创造的余地。

20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的专业化,批评逐渐走向分工,职业批评家不再满足于对作品的印象,甚至不满足一般的阐释,他们更希望超越具体文本的阐释去营构某种理论。对理论建构的热心导致批评家对文学本身的疏离,批评的分工和操作中的专业化、技术化倾向,往往伴随艺术感觉力和艺术领悟力的退化。单纯依靠知识的增长难以提高批评的质量。在这种背景下,批评界又开始重新呼唤批

①法朗士:《文学生涯》,见《法国文学评论史》,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23页。

②同上书,第223页。

评家的激情、良知和直观、体验,印象主义批评以其敏锐的直觉和极强的感染力又成为当代批评实践中最常见的形态之一。就批评本性而言,它不是知识,也不是理论,而是一种原创性思维以及活泼泼的自由精神。从知识对原创性思维和自由精神的制约来说,批评与知识的系统性规范是有所抵触的。向学术靠拢,崇尚可操作的批评技术和可接受的普遍结论,是西方现代批评的基本特点,这也是影响我国当代批评的主要潮流。但批评实践的任务不是反思自身的理论假设,而是去发现、分析作家作品的艺术特征。因此,批评不是学术,批评家难以单凭技术进行操作,过分强调批评的学术性和技术化,必然导致批评的生硬和了无生气。印象主义批评强调良好的艺术感觉,强调对艺术本身的热情关注和深刻体验,强调才气和智慧,是文学批评科学化过程中永远的参照。

从文学批评的本质来看,批评是艺术王国的公民,因此它首先应该是“文学的、艺术的”,文学批评也应该有艺术的审美特性。印象描述是使文学批评具有艺术性的有效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分析性、解释性的文学批评中都包含着印象批评的成分。印象不仅是一切批评形态的基础和前提,印象也是批评全过程的重要构成因素。对艺术要素的瞬间反映,主客体的瞬间碰撞,凝聚的是一个人几十年的人生阅历、情绪积淀、社会经验和理论储备。

缺陷:印象式批评敏于感受文学创作中的新因素,但是要将文艺实践中的新因素、新现象,从实际存在的事实变成理论上的事实,批评家还要善于把自己的个人印象上升为规律。这就需要理性、逻辑、证据,需要科学精神对批评家诗情的节制约束。但是印象主义批评却认为批评只能是批评家艺术感受的传达,批评家对艺术的理解只能是直觉而不是思辨的。这种重感性轻理性,重主体轻客体,重经验轻理论的批评,必然导致阐释模式的缺失。没有阐释模式,使印象式批评家在领悟到作品的某种风格特征、韵味、深意之后,不能对这种直观感受作进一步的调整,不善于借助令人信服的批评语言对领略到的印象作出进一步的分析,也不能将探得结论的过程展示出来,因此这种结论往往成为未经论证的悬空之断语。

由于没有阐释模式,批评家就只能以自己的艺术经验和人生经验作为理解作品审美形式和艺术内容的依据。这种主观性较强的批评,在给批评带来激情、见地和个性的同时,常常会遮蔽文学现象中一些重要的性质和层次;批评家仅凭热

情和自信,以不追求确切的解释为由,对感兴趣的地方作出自以为是的阐述发挥,对不感兴趣的方面则只字不提。这种对作品零碎的片段的把握,加上舍弃了分析论证的逻辑过程,就限制了印象主义批评的影响力和说服力;批评的片面和武断,也会给文学史带来许多悬而未决的笔墨官司。

浅析印象派绘画发展历程

浅析印象派绘画发展历程 姓名:李城学号:14610114 专业班级:2014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一班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一.印象派绘画的起源 印象派绘画(英文:Impressionism)也叫印象主义,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最早于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说到印象派,流传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一名字的由来是由于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而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塞纳河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由于画家要在很短的瞬间,将早晨的美景在光线还没有变化前,就要完成作品,因此画面不可能描绘的很仔细。当学院派的画家们看到这幅作品时,认为很粗糙,过于随便,就用讥讽的语言嘲笑“巴比松”的画家,意思是说: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日出·印象》完全就是凭印象胡乱画出来的,其他人也附和着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印象派”也就随之诞生。 二.印象派绘画的发展 19世纪的中后期正值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强大的物质条件的支撑下,人们的思想意识日渐解放,越来越崇尚个性的张扬。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印象派绘画也就开启了它的发展之路。 1874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这些画家们虽性格和天赋各异,价值观念和倾向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争

过。所以他们也就欣然接受了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派”。 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而在这个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大批充满着理想的年轻画家,他们来自于各个阶层,大多数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由于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观点,他们逐渐地聚集到巴黎郊外的一个名叫巴比松的小村庄,来描绘那里迷人的风光,他们被称为“巴比松”画派。“巴比松”村就是现在巴黎的卫星城之一的枫丹白露镇。“巴比松画派”就是“印象派”的前身。 这些画家们只有极个别的被官方所接受,大部分画家的作品被拒之“沙龙”的门外,于是画家们就经常联手举办“官方沙龙”落选作品展,依托当时资本主义的巨大发展带来的人性与思想的变革,这些画家凭借娴熟的绘画技艺、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印象派绘画作品也就逐渐的被当时社会所认同,影响力与知名度与日俱增,印象派也不断发展壮大。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是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做画。画家们通常是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做画,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而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笔法较粗犷,作品欠修饰,是一种对笔法较草率的画法。随着印象派绘画的发展壮大,绘画过程中日益重视光与色的运用。越来越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并附之于画布之上,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更是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 三.印象派绘画的发展历程带来的影响 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印象主义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印象派大师用他们敏锐的眼睛捕捉世间万象,描绘社会生活, 为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人们开启了认识印象派以及它所处时代

印象派画派分析

印象派画派分析 从高中学习绘画的时候,老师就叫我们临摹印象派画家莫奈,塞尚等画家的画,经过几次写生。再到现在大学,老师讲印象派,因此对印象派的了解和关注更多了。 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皆是以感觉而用科学的方法作画,是一种非常客观的艺术。印象派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从而据弃了从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这又让我想起,高中时期出去安徽宏村写生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一天——早中晚都选择同一个地方同一个角度画三幅画,当时还很不理解,慢慢的懂得了老师的用意。不同时间,阳光下和环境下的物象的光和影是不一样的。 印象派绘画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光与色的描绘,表现物象受光后的变化。他们这种对光和色的兴趣,使他们注重在画面上运用大面积的补色进行并置,把物体颜色与阴影画的透明,如此,印象派作品的色彩比学院派绘画的色彩更为明亮,有生命的活力。为表现光线的颤动,他们恢复点彩绘画的老技法,在这种技法中,厚重的颜色小圆点或小笔触画上画布,表现了实际的光线及其在画面上的反射。绘画的点彩形式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提香到后来的戈雅和德拉克洛瓦的作品中都 能见到。但是,印象派画家在色点中对补色的运用是重要的突破。在从一定距离看他们作品的时候,这些分散的色点便构成了画面混合的色调。 印象派强调人对外界物体的光和影的感觉和印象,在创作技法上

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绘画技巧上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光色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印象派着重于描绘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为永恒,并将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根据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给后来的现代美术以极大的影响。 印象派脱离了以往艺术形式对历史和宗教的依赖,艺术家们大胆地抛弃了传统的创作观念和程序。艺术家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纯粹的视觉感受形式上,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变得不再重要,因此区别于表现主义对内心情感的表现而忽视描绘对象的外在形象。 而我最喜欢的一幅画是莫奈的——《日出·印象》。它作为一幅 海景写生画, 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 笔触画得非常随意、 零乱, 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日出时, 海上雾气迷朦, 水中反 射着天空和太阳的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 模模糊糊看不清, 给人一 种瞬间的感受。当年莫奈和一群青年画家举办展览时,这幅《日出·印象》遭到了诽谤和奚落。有的评论家挖苦说:“毛坯的糊墙纸也比这 海景完整!”更有人按这幅画的标题,讽喻一莫奈为首的青年艺术家 们为“印象派”,于是“印象主义”也就成了这个画派的桂冠。 而后来,新印象派既是印象派的某些技法和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印象派(凭直觉、凭经验的写实主义)向古典主义(重法则、重理论、重秩序)的转化。此派由于从印象派方向走入极端科学、理论化,运用“色调的分割”法则,以原色细点如嵌镶的分布画

印象派作品赏析

印象派作品赏析 美术鉴赏论文 hpu chang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班级: 授课老师:

在后印象派中,最重要的艺术家是梵高。梵高的画是印象派写实主义的反动。印象派客观地看这个世界,而梵高则不在乎正确地描写。不过他的涂色法多少是由印象派演变来的,他喜欢印象派画家所表现的色光效果。他使用厚涂大笔触.让颜色看来如要爆炸似的,或如漩涡般打转。 梵谷的作品是激烈的个性反映,不安而神经质,对于表现主义和野兽派都有影响。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他自己以及他的生活、内心感受。他的作品,不论是静物《向日葵》、人物自画像《割了耳朵的凡高》、室内画《夜间咖啡馆》,还是风景画《星夜空》,都充满了他对生命的热爱,诉诸了他内心强烈的感情,不仅是他的投影、他的分身,有时候甚至于赤裸裸地说明了他自己。凡高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是他画的《向日葵》。 塞尚曾提出过一个观点:“艺术不是真实的表现客观事物的形貌色彩,而是真实的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 那么赏析这幅画之前,我还是查了下梵高的生平经历。在梵高一生中,悲惨、痛苦、混乱和贫困与他如影随形。他从27岁学习绘画,很长时间并没有获得成功,没有人买他的画,甚至没有人欣赏和赞扬他的

画。梵高的艺术道路短暂而辉煌,他27岁学习绘画,37岁去世。在短短的10年中,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成为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式的、世界性的画家。然而,梵高生前卖出的作品只有《红色葡萄园》一幅,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仅为当时的四百法郎而已。在梵高死后不久,社会上就开始评定他是一流画家。可惜的是,梵高本人却在还未获得正确评价之前,就自己拉下了人生的帷幕。 转折点发生在梵高去世的前一年,即1888年,在这一年的2月,梵高到了法国南方的阿尔,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地方。梵高一生最重要的艺术作品,都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在阿尔炙烈的阳光下完成的,《向日葵》就是这期间的作品。 向日葵就像太阳,那浓烈的黄色调是光和热的象征,是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但同时也似乎寓意着一种苦难,一种深重的苦难。 难怪他可以用短暂的笔触把向日葵的黄色画得极其刺眼,每朵花像燃烧的火焰一般,细碎的花瓣和葵叶象火苗一样布满画面,整幅画尤如燃遍画布的火焰。 那是有些神经质和悲情色彩的梵高对生命的狂

浅谈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

浅谈印象派绘画的艺术 特色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浅谈西方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印象派兴起于19世纪中叶,那是一个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经过数十年的全速发展后开始在精神文化领域引发嬗变的时代。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派画家在艺术特色上从构图、造型、色彩、笔触以及主观精神的表现上都和之前的古典主义的艺术特色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重写生,重实践,并走出画室,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吮吸变化,用奔放的笔触和没有调和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调和,形成冷暖色调强烈的新画风。 关键词:印象派印象派画家艺术特色 印象派绘画,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以法国为中心风靡欧洲并居于世界性影响的印象主义绘画现象,代表人物为马奈、德加、雷诺阿、毕沙罗、莫奈、西斯莱以及后印象派画家梵高、高更、塞尚和修拉等人。“印象派”一词起初用于称呼这一群共同举办画展的、有相似艺术倾向的画家的作品。也是语带讽刺的,尽管这个词来自于画家莫奈的一幅画《日出印象》,却在短短的一二十年中跃然成为一场世人瞩目的艺术运动。在1874年的巴黎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被认为是印象派绘画团体诞生的标志。该画展向世人宣告,这是一群画家们不懈努力所展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摆脱了世俗的等级制度和固步自封的艺术团体强加于其上的传统桎梏的束缚,同美术史上的任何一场运动相比,印象主义及其关联的画家具有更神秘的特征,他们起初为遭官方沙龙的拒斥,受到评论家的嘲笑,公众所不理解,大多数作品被社会拒绝,可是他们却凭借自我宣传、冒着引起公愤和受到嘲弄的危险来发展其事业,开一代新风气。他们弃陈腐的宗教和古典题材,打破了学院派的传统,将早期的绘画的完美表面和鲜明轮廓转变为光亮和色彩的新形式。他们记载光线在风景中的瞬间效果,歌颂感性男女的普通生活。这些对日常

表现主义与印象主义的区别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具有鲜明的理论主张和美学特征。 首先,提出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是表现,不是再现”的口号。表现主义作家注重对世界主观感受的表现,特别强调内部视野,极力主张表现内在体验和心灵激情,反对印象主义—自然主义的单纯模仿和拍照式的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再现。 表现主义拒绝浮面的和虚假的真实,要求表现比日常视觉所见到的更多的真实。 塞尚曾赞叹马奈:“仅仅是一只眼睛—但那是多么有力的眼睛啊!”因为当时人们认为,画家在眼睛一瞥的瞬间,摄下了最为真切的感官印象,这种未经心灵过滤和玷污的印象,就是最真实的存在。但表现主义者弗里德里希则告诫:“闭上你的眼睛!”因为只有闭上眼睛,打开心灵的窗户,才能把心灵暗箱中的东西暴露在白天的阳光之下。他们认为,明眼所见的只是表面现象、子虚乌有的东西,只有刺激、震荡了心灵世界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 因此,表现主义艺术家激烈反对印象主义—自然主义的美学原则,主张突破外部的物理表象,表现内部的精神实质;主张突破纯客观的描摹,转向主观情感的表现。 在1906年的慕尼黑新美术家协会的宣言中,他们初步阐述了自己的艺术观点:“一个艺术家除了对外界自然有自己的印象外,更要不断去积累内心世界的感受。”后来,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进一步明确指出:“画家是创造者,他已经不把模仿自然现象当作自己的目的,他思考并且应该追求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现。”内心世界成为表现主义者关注的对象,甚至“线条和形式的涵义对我们来说存在于它对我们展示的生活意义之中。它只有通过我们充满省略的情感,才会容涵它的美,我们以某种神幻奥妙的方式向它注入这种情感”。(沃林格《抽象与移情作用》)表现主义将挖掘内心感受、表现主观激情作为创作的主旨,他们的作品往往渗透着一种充满不安、矛盾、孤独和恐惧的感受,突出地表现对战争茫然无措和惊恐不安的心情。他们声称:“世界存在着,仅仅复制世界是毫无意义的。”“人的心和一切事物紧密相连,人的心和世界一样,都是在相同的节拍中跳动。为此,就要求对艺术世界进行确确实实的再塑造。这就要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画像。这种画像和那种靠经验而能把握的自然主义者的图像毫无共同之处,和印象派那种割裂的狭小范围也毫无共同之处,这一意象必定是单纯的、真实的,因而也是美的。”(卡·埃德施密特《论文学创作中的表现主义》)这种不再复制而是创造的崭新的世界画像,就是不再重现客观意象,而是显示人类心灵深处对外部世界的一种主观感受,纤细入微地表现人类不安的躁动和复杂的心绪。认为艺术家就是受内心需要驱遣的创造者,他们要表现的仅仅是个人的主观激情。康定斯基说,艺术家“睁大的双眼应该紧紧盯住自己的内心生活,他的耳朵应该常常倾听自己内心需要的声音……艺术家不仅应当以他的目的所必需的任何方式来处理形式,而且他必需这样做”。他还认为:“美是从内心需求中产生出来的,美是那种内心的美”。(参见R·S·弗内斯《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注重的是通过文字的媒介讲述出来的某种内心真实,作品内容愈来愈与客观对象脱离而作为情感心绪的宣泄。卡夫卡的《变形记》以人

论后印象主义的特征及对现代美术的影12

论后印象主义的特征及对现代美术的影响 摘要: 后印象主义画派产生于19世纪后期的法国,他们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统一的组织,也没有相关的宣言,只是后来的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为了给他们这群曾忠实于印象主义又反叛于印象主义的画家一个统一的称呼才诞生了后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开辟了绘画语言的新天地,他们用新的技巧展示了客观世界和人们主观世界的丰富性和联系性,拓展了人民的审美领域更为艺术家发挥个性提供了可能,是现代绘画这曲交响乐绚丽的前奏。 关键词:后印象主义特征影响 19世纪的欧洲美术史,对法国似乎有着特别浓厚的感情。浪漫主义余韵尤存,现实主义尚在流行,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已接踵而至。 如同文学一样,19世纪欧洲美术同样具有双重性:与传统风格相联系的一面和追求标新立异革新的一面。在文学中出现了“自然主义”的思潮和某些“颓废”迹象。从而使文艺复新以来确立的关于文艺作品的基本风格以及用艺术的想象来真实地反映自然的信念,受到了质疑和否定,这给艺术创作带来了自由。就这样,后印象主义绘画在经历了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应运而生。在后印象主义存在的20年里(1880——1990),产生了塞尚、凡高、高更和劳特累克这几位艺术大家,他们开启了20世纪绘画艺术的大门并深刻影响了现代艺术。究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衷主观表现与个性语言的探索。 在印象主义后期,曾是印象主义的发起者塞尚和参与者凡高、高更等一些青年艺术家,渐渐不满意印象派固有的表现方法,即单纯地模仿客观世界和醉心捕捉瞬间即逝的色与光,他们主张重新重视美术中形的概念,重视作者的主观与个性,注意在作品中表现作者的主观感情和情绪与形式的表现力。“‘绘画不意味盲目地去复制现实’而是‘把自己的感觉译成特有的语言,给予再现的自然以新的意义’,追求‘一种牢固的、经久的、博物馆的艺术,’”塞尚对后印象主义美术的观念如是说。他还主张绘画应该摆脱文学化和情节性的存在状态,突出绘画自身的语言表现力和物象本身的美感,这无疑是对传统美术的精神表现和写实主义的自然法则的反叛与挣脱,它极大的加强了艺术家在感受客观物象和表现题材时的主观能动性和理念性。 相对于塞尚,“凡高和高更则更侧重于精神性的表现,并且赋予画面以象征的意味。”高更在其日记中这样写到:“印象主义者一味地研究色彩,而没有自

后印象主义大师

后印象主义大师——梵高梵高,全名文森特〃威廉〃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1853年3月30日,他出生在津德尔特。1890年7月29日,他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是年他才37岁。梵高的一生是悲苦的,又是短暂的。然而,他是伟大的,而且影响是长久的。 梵高,以及高更、塞尚,都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在这里,我想先说一下后印象派。后印象派,是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西方油画流派。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在艺术表现上,后印象派更加强调构成关系,认为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出“主观化了的客观”。他们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 后印象派也好,近现代西洋美术的其他派别也好,都有一个很浅显的共同特点,那就是画中的人和物与现实中的差别很大。之所以这样讲,是由于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艺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都非常注重写实。人物也好,风景也好,都与现实差别不大,甚至进行了美化。然而近现代美术却不再追求美,甚至追求

丑;不在强调与客观一致,反而总是要与客观不同;更重要的是,近现代的美术作品总是很难以理解(对于不太懂美术的人来说)。为什么近现代美术会有这样的转变呢?片面的回答是,因为人们的审美观在发生变化。但是,人们的审美观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怪的转变?如果人们的审美观转变了,那为什么达芬奇的作品依然饱受推崇?这一点我真的很难理解。不过,有一个很简单的解释是,既然有了照相机,为什么画家画的还要和客观真实的一样呢? 毫无疑问,梵高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在我看来,一位伟人总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即天赋、努力以及兴趣。这些从梵高的早期经历中都能一定程度的看出来。梵高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小时候他常常与弟弟妹妹在麦田和松林里愉快地玩耍。并且他非常喜欢大自然。在梵高十几岁的时候,他经历了四年的寄宿学校生活,被强制与大自然分离。对他而言,这犹如一场噩梦。在学校的梵高超常刻苦,曾每天学习十八至二十小时,如果发现自己不努力就自罚,拿木棍垫压在自己的背下少睡觉。后来,梵高当过店员、牧师和教师,到过海牙、伦敦和巴黎。这些都增加了他的人生阅历,为他的绘画增加了素材。 我觉得,很有必要叙述一下他的爱情经历,以增加对他的了解。1869,梵高经人介绍在一家美术行当小职员,不久被派往伦敦。在那里,他对房东太太的女儿一见钟情。但梵高生性怪癖,

浅析印象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浅析印象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一、印象派的含义 官方上解释是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74年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现在更多认为印象派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脱离了以往艺术形式对历史和宗教的依赖,艺术家们大胆地抛弃了传统的创作观念和程式。艺术家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纯粹的视觉感受上,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变得不再重要。 二、印象派的发展历程 1874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内的画家们不仅有各异的性格和天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具有不同的观念和倾向,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争过。他们欣然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派”。 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而在这个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大批充满着理想的年轻画家,他们来自于各个阶层,大多数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 三、印象派的基本特征 印象派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做画。画家们是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做画,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上,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印象派的以粗放的笔法做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对笔法较草率的画法。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这种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也是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 印象派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印象派的作品选择的题材面比较广泛,无论是在城市或是在乡村,画家都试图捕捉到瞬息多变的大自然.。

印象派解析

印 象 派 简 析 161411330

李豪伟 印象派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兴盛与70、80年代,反对因循环守旧的古典主义和虚构臆造的浪漫主义,19世纪最后30年,他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整个西方画坛。代表画家马奈、雷诺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 在西方绘画史上印象派绘画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除了这次来华展出的著名画作外,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梵.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借用“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这种瞬间的真实不恰恰就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印象”吗?而印象派画家把这种“瞬间”永恒地记录在了画布上。 代表人物有莫奈,毕沙罗,雷诺阿等 重要成就 从展览开幕的盛况和媒体的关注程度看,法国的印象派绘画在中国极受欢迎。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有学者专门撰文介绍和评价印象派绘画,印象派一词也见于各种文章,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印象派艺术的特点,印象派绘画对现代中国油画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学者和艺术家把印象派艺术与中国艺术作比较,认为印象派的审美趋向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有着相互呼应的东西。徐悲鸿很重视印象派画家的写生,并对印象派画家运用色彩予以肯定,说他们的画重神韵。林风眠则从绘画革新的途径上对印象派的贡献加以肯定。黄宾虹认识到印象派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有相通之处。 印象派绘画的最重要成就,就是发现和表现户外自然光下的色彩,捕捉大自然的瞬间变化。为了捕捉瞬间的“印象”,印象派绘画在构图上往往较为随意,力求突出画面的偶然性,增加画面的生动和生活气氛,凸显对内心主观意象的表达。还或者画中的颜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需要提醒观众特别是小观众,欣赏印象派绘画最好不要距画太近,若贴近看则会感觉色彩支离没有混合。 印象派完成了绘画中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中,革新了传统的固有色观念,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彩学。还认识到艺术形式的独特审美价值,在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社会影响 印象派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派画家吸收了写实主义绘画的营养,在绘画中开始对室外自然光的研究和表现。根据“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当时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印象派画家倡导走出画室、去户外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直接描绘阳光下的风景和日常生活,摒弃16世纪以来狭隘的褐色调。印

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

《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 义》(主讲人:李建群 6 月9日) 央视国际 https://www.360docs.net/doc/c47548448.html, 2006年06月13日 17:04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c47548448.html, 为配合《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精品展》,使观众全面了解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艺术流派,以及艺术家们经典作品,世界艺术馆教育部特邀知名专家进行6场讲座活动。https://www.360docs.net/doc/c47548448.html,人文·探索频道将对每一场讲座进行图文直播。值北京交通大学110年校庆之际,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艺术馆走进校园”活动,于6月9日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主题为《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的讲座,主讲人是中央美院美术史学系李建群教授。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兴起的一个绘画流派,它也被一些历史学家称之为“现代艺术的开端”。它的产生打破了从古代希腊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所形成的古典传统,给西方艺术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它的产生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条件,并且随着社会、科技以及文化和精神的发展,印象主义又衍生发展出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产生了以批又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艺术杰作,为我们展现了西方艺术史上最绚丽,辉煌的一页。>>>图文直播版

主讲人--中央美院美术史学系教授李建群 各位同学,下午好!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这次的讲座主要是为配合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展览进行的,里面有很多原作,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变的过程,很值得关注。 几乎人人都知道印象派,但是印象派的重要意义可能很少有人关心过。印象派是出现在19世纪的70年代的艺术现象,它也被我们美术史界认为是现代艺术的一个开端,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从印象派开始,艺术家的注意力不再关注它所表现的主题,而更关注眼睛看到的现象,这个过程是一个艺术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个时候视觉艺术在此之前一直是服从于宗教或者服从于政治,服从于某种说教。到后来才慢慢地脱离出来,所以这个时候艺术越独立跟官方的矛盾就越尖锐。所以法国的沙龙在3000名的画家的5000幅作品里面刷掉了2000幅作品,所以引起很多画家的不满。

浅谈印象主义艺术思潮

浅谈印象主义艺术思潮 发表时间:2018-12-26T09:24:47.443Z 来源:《青年生活》2018年第10期作者:梁卫锋[导读] 从现代艺术的发端来看,是由塞尚、梵高、高更等为主的后印象主义使现代艺术形成了和以往三千年完全不同的艺术观念、思维和形式,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摘要:从现代艺术的发端来看,是由塞尚、梵高、高更等为主的后印象主义使现代艺术形成了和以往三千年完全不同的艺术观念、思维和形式,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印象派在艺术精神上对立于西方古典传统绘画,强调创造新时代的艺术形态;他们对主题性地再现现实不以为然,提出应自然而随意地表现生活与客观物象;他们游离于传统艺术所关注的社会功用与教育职能,离开了艺术表现现实的情节化和戏剧性结构,排除叙事性的文学内容,注重画家对现实情境的自我感受和自觉表现,擅长对现实情景的生命状态和存在形式进行直觉式的客观再现与描绘,将绘画从客观自然再现转向主观精神表现,以迎合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努力反映印象派绘画独立性的美学观念。这一批画家对于绘画观念的转变和表现形式的探索,使人们对绘画的认识发生了质的转变,并且直接引起了20世纪现代艺术的发展和探索。 关键词: 印象主义;艺术;思潮;现代; 一、印象主义艺术思潮得诞生与发展 印象主义艺术思潮随印象派绘画而生,印象派绘画又在印象主义艺术思潮的涌动中而兴。印象派之兴,在于对西方传统绘画的变革和对19世纪上半叶各种画派的借鉴,包括借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等。印象派绘画的反叛表现在众多方面。印象派很快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绘画特征和文化风采,在独树一帜驰骋19世纪下半叶艺术舞台的同时,也显现了自身的艺术选择和文化取向的局限性,以至于困惑、分化不断。在这种进程中,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相继而生。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衰落后,立体主义和20世纪各种理性化抽象艺术从中吸取了动力。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叩开了20世纪现代艺术之门。 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现代工业文明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加速了生活节奏。美术作为商品走进市场,给艺术发展带来激烈的竞争。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眼睛延伸到宏观与微观世界。因此现代艺术家必然要创造和选择新的艺术语言去表现自己所认识的新世界。现代哲学直接影响现代美术创造,叔本华的唯我主义的本体论思想、唯意志论观点导致认识上的直觉主义,这使艺术家的天才和灵感升华为艺术创造的根本。尔后的尼采、弗洛伊德对人的精神领域又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揭示,又成为现代艺术创造之源泉。柏格森“非理性主义哲学”是对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和传统价值观的彻底否定和背叛,从此艺术不再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主观世界的表现。 二、印象主义艺术思潮与现代美术 现代美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沿着必然规律运行的,西方艺术自远古产生始就注重实用、物质性的再现,经历不同时代的发展和完善,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已达高峰。当照相术发明,再现的写实主义绘画已被摄影部分取代,绘画必然另择其路,由再现走向表现,由写客观物质的形态走向表现画家自我内在精神为追求。绘画自产生起就以为别人服务为宗旨,原始社会为实用,后来为神、为人的生活、为政治斗争等服务。西方艺术家宣称他们不再为谁服务,艺术就是为完善艺术自身而独立存在。因此艺术的价值观与传统决裂了。所有这一切都是随着社会发展、 思潮的演变,缓慢地由量变到质变的。现代美术的开端是从印象派开始的。 印象派的出现是西方艺术划时代的里程碑。为了表现自然界丰富的瞬间即逝的光和色的变化,它忽视或否定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更是破坏或放弃了西方几千年完善起来的严谨造型,因此衍生出后来一系列的反叛画家、画派。首先起来与传统决裂的是塞尚,他要创造一种绝对的绘画,它不再是客观事物的模仿,而是注入画家主观解释的永恒性的形体和坚实的结构。同时还有画家高更,他从强烈的主观出发,对客观事物获得的印象和感觉加以分析、综合,创造出一种突破时空制约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绘画。而荷兰人凡·高用明亮的色调与颤动奔放的线条传达了炽烈的思想,他们共同开创了西方现代美术之先河。从他们的理论派生出尔后的众多现代流派。 一部分追随塞尚的画家们确认画面的经营构造是画家的能力和权利,画家是画面的创造者,应该像上帝一样任意去安排画面,形成了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认为绘画不应该作自然对象的奴隶,也不应仅是画面的精心构造,而必须表现画家的心情意志,必须是画家内在情感的外在图像,从而诞生了法国的野兽派和德国的表现派。俄国人康定斯基纵览了这一画坛变化之后认识到,绘画已不是靠着物象的支持,而是靠色彩、线条与形状主宰整个画面,是这些绘画的元素赋予了画面生命与美,是他第一个创造了抽象绘画。上述几个流派都是对艺术做出思考后的探索表现。 当艺术家面对社会和现代物质文明进行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是传统已经过时,现代是不完整不健康的,产生了破坏一切、打倒一切的达达派,他们希望在纯粹空白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文明。当艺术家面对人生时,人的意识被过多的概念装饰得已经不真实了,唯有潜意识领域才是最真实的领域,这个领域从未被表现过,画家着意于这个精神世界,创造了超现实主义绘画,这种绘画以表现反逻辑常理的物象组合展现一个鲜为人知的潜意识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美术中心由巴黎转向纽约,又开始了一个新的探索和创造,更多地是以注重观念改变为特点。50年代兴起抽象表现主义,只重绘画行为过程而不注重画面结果的行为绘画,体现了美国人自由创造的活力。当人们不满于偶然的发泄和主观对绘画的恣意所为,转而崇尚让画面自为地发挥出它的全部潜力,于是就出现了大色域绘画、极少主义绘画、硬边派等,这些艺术多以冷静、简单的大色块布置画面,不掺任何感情的表现。60年代波普艺术登上画坛,首先风行美国,它使艺术与现代文明互相渗透,让艺术成为更为普及的交流手段,与现代人的生存息息相关。自70年代后,现代美术完全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格局,艺术家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探索艺术和艺术表现,自此以后再无风格流派可寻,可谓一个人一个派,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从此西方美术走进一个远离常识世界的无尽的大千世界。 参考文献: [1] 佟景韩.《欧洲19世纪美术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2] 布罗茨卡娅 .《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4年版 [3] 张石森,刘娟.《西方印象主义艺术》远方出版社出版 2006年版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印象派音乐欣赏教案

音画融溶绘声绘色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印象派音乐欣赏 (选自人音社《音乐鉴赏》第11单元第21节) 设计意图: 音乐与美术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艺术门类。它们教育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创设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审美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运用体验、感受、参与、探究、对比、讨论等学习方式,让他们了解世界优秀音乐作品和多元文化,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本课旨在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音乐中想像画面、从绘画中体会音乐,通过对欧洲印象派几个绘画与音乐作品的介绍、鉴赏和比较,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和分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他们体验画中有乐,乐中有画的美好意境。 教学内容: 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极其《大海》、《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等音乐作品欣赏。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印象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大海》、《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风格特点。 2、通过学习、鉴赏,知道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

3、了解、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印象派绘画的导入,使学生了解印象派音乐的特点,欣赏德彪西主要印象派作品《大海》之一《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感受、体验其受特有的表现手法及作品风格,从而对印象主义音乐加深认识。 教学难点: 结合印象派绘画作品,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创作手法,音乐抽象中的具体,具体中的抽象。从德彪西的作品中感受音乐的飘逸、模糊,色彩的变幻等独特的美学思想。 教具:电脑、多媒体课件、电视倍投、组合音响。 教学时数:1课时(高一年级) 教学过程: ◆课前:(创设轻松愉快、印象派特点的音乐环境,暗示课题。) 课前屏幕展示本课标题“音画融溶绘声绘色”,并同时播放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音乐。 (学生在音乐声中进音乐教室坐下,课前发一张白纸) 一、引入课题:(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从屏幕上看到了,今天的音乐课和什么有关? 绘画或美术。 2、老师概括: 二、导入新课:(初步感受多种音乐风格,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和体验,为后面印象派音乐欣赏做铺垫。) 音乐常常会使人产生联想,使人产生脑中有画面或色彩的的感觉,优秀的绘画作品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从画面的色彩、线条、构图中感受到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色彩、线条、图形都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比

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绘画》说课稿 教材分析: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色彩变化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对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 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棗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https://www.360docs.net/doc/c47548448.html,): 一、导入 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现代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实物投影欣赏不同画派的作品及网上查找有关印象主义绘画的资料,请学生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师最后总结引出正题。) 二、讲授新课: 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的作品。 《日出·印象》是描绘日出时在晨雾笼罩中的港口景象。该画表现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波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酒吧侍女》色调明快而热烈。 以上两幅作品先请同学谈欣赏后对该作品的感受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活波、生动、明快、热烈、注意光色的变化。 2、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教师介绍该画的背景及艺术风格和特点:该画描绘的是巴黎附近一个小岛上风和日丽的下午,人们在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场面。画家采用笔触明确,色彩鲜明的点彩画法,在绘画艺术上注意纯粹形式的分析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区别与联系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区别与联系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彻底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早期印象派分为两派,以莫奈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德加为首的注重形体造型.后印象派认为绘画不应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个性的表现。 风格方面: 印象派:印象派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景物,根据自己的眼睛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色彩的微妙变化。他们有意放松严谨的造型,笔法多样,注重光与色本身,题材成为光色的载体和附属品。代表画家有:马奈,德加,莫奈,毕沙罗,雷诺阿。 新印象派:在印象派发展的时候,法国又出现的新的用色方法,以修拉为代表的“点彩派”。 新印象派的画家,在创作时不仅应用光线的分析和视觉的生理特征,以达到最高纯度和新鲜的色调,造成明亮辉映的画面。而且,在画面上更进一步表现明朗的秩序观念。 后印象派:美术史家把印象派之后出现的几位风格迥异的天才画家统称为“后印象派”,他们更集中突出的表现颜色与光影的变化。代表画家有:梵高,高更,塞尚 后印象派更加强调构成关系,认为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

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出“主观化了的客观”。他们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梵高塞尚修拉劳特累克高更 特点: 印象派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具体的说,当我们从近处观察印象派绘画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但是当我们从远处观察他们时,这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新印象派把西方绘画史上的点彩法和分割法的因素加以发扬、光大,自成完备的体系,在历史上的功绩是不可抹煞的。新印象派的画

印象派艺术风格及演变

印象派艺术风格及演变 印象派是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主要派别最早的发端,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在西方现代派艺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它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派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极力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2]。 起源与发展 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而在这个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大批充满着理想的年轻画家,他们来自于各个阶层,大多数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由于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观点,他们逐渐地不约而同的来到巴黎郊外的一个小村庄,巴比松村,有的甚至长期定居于此,来描绘那里迷人的风光,“巴比松”派诞生了。“巴比松画派”就是“印象派”的前身。 这些画家当中只有极个别的被官方所接受,大部分画家的作品被拒之“沙龙”的门外。1873年,毕沙罗、莫奈、雷诺阿、塞尚和西斯莱等人的作品遭到沙龙展览评审团的拒绝,这种不公平待遇是促使他们以不寻常途径,组织与“沙龙展”相对的独立展览以便展出自己作品的直接动因。这件事的结果就是于1874年4月在摄影师纳达尔(Nadir)的工作室举行的第一次画展。他们以自称“无名画家、雕刻家和版画家协会”作为此次展览的组织者,而与沙龙文化圈对立。展览中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ImpresSion--Soleil Levant)的名称被《锡罐乐》杂志记者李洛伊(Leroy)不怀好意地引用以称呼此团体为“印象派”,认为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而这个带有讽刺意味的名称却被莫奈、雷诺阿等人接受,“印象派”这个名词也就成了标示他们独特的绘画风格和目标的代称[3]。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之后,至1886年这群画家先后共举办了7次画展[4],“印象派”随之诞生,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名声响誉全世界,“巴比松”派反而慢慢被人淡忘。 代表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