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东城初三一模试题(含答案)

语文:东城初三一模试题(含答案)
语文:东城初三一模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一)

2017.5

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6分)

2017年的春天已如期而至,新的一年是农历丁酉年。在中华文化中,鸡是“德禽”,是“知时鸟”,谐音为“吉”。晋人王嘉《拾遗记》提及,早在帝尧时代,百姓就有每年正月初一在门、窗上画公鸡图形以镇宅驱灾的做法,可见,民间张贴大公鸡年画或大公鸡剪纸的习俗,__________

(渊源)远流长,年深日久。凤凰就是先祖根据公鸡的美貌__________(遐暇)思出来的瑞鸟。鸡还常常出现在案几.

的墨色里,随着诗人的志趣抒发多种意趣。李贺“雄鸡一声天下白”的经典诗句,不知承载.

了多少往事,多少意趣!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李白借鸡抒发青云之志;______________;“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借鸡勉励青少年勤学向上。

(1)文段中横线处选填的汉字、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的笔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渊远流长

案几.(jǐ)“及”的第一笔是B.源远流长

案几.

(jī)“及”的第一笔是丿C.遐思

承载.(zǎi)“及”的第一笔是D.暇思承载.(zài)“及”的第一笔是丿

(2)古诗词中鸡的意象往往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文化精神。请在文段横线处填写句子,使其与

上下文衔接顺畅。(本试卷中所有已出现的诗句除外)(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酉年正月初一,恰逢小明的爷爷六十大寿。小明要送给爷爷一副寿联,下面最适合的上联和

下联分别是(2分)(只填序号)

2.2016年是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为纪念这两位戏剧家,校文学社搜集了一段资料,准备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请你阅读下列资料,完成(1)—(3)题。(共6分)

【资料】

①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法国,各有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中西方的艺术殿堂被震撼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两位艺术巨擘虽非同年而生,却是同年而逝。这是巧合,也是一种艺术奇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艺术创作各自秉承了中西方文化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盛而衰的人生际遇,使汤显祖用戏剧的形式描绘出人鬼通情的艺术世界;而由衰而盛的人生际遇,使莎士比亚阅尽世态炎凉,他的戏剧逼真地映现出惊世骇俗的现实世界。

②汤显祖剧本中纯口语式的道白与高度格律化的曲词交相呼应,精妙到难以言喻。莎士比亚剧本中的道白则多以素体诗①形式呈现,其剧本往往由长达二三千行的诗行构成,这对剧本写作者是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难怪莎士比亚只好多采用素体诗形式,而非行行押韵了。

【注释】①素体诗:诗歌的一种体裁,每首诗不拘行数,不押韵。

(1)第①段中,文学常识和句子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来。(2分)

文学常识:_______________句子: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填入第①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汤显祖重在写真莎士比亚重在写情

B.莎士比亚重在写真汤显祖重在写情

C.汤显祖重在写情莎士比亚重在写真

D.莎士比亚重在写情汤显祖重在写真

(3)请根据上面的资料或你的阅读积累,用“不但……,而且……”的句式,对汤显祖或莎士比亚进行点评,然后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2分)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共8分)

(1)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1分)

(2)《木兰诗》中描写军营苦寒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云”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意象,很早就被人们关注,并进入诗歌审美之中。如杜甫《望岳》中“荡胸生曾云”,写出了诗人看到泰山上白云涌现时的激荡情怀;崔颢《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人生短暂而岁月无穷的感慨;李清照《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__”则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晨景图。(2分)

(4)初中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你的好朋友小琪,因为父母工作调动,要去别的城市读高中,你们将不能经常见面了。临别之际,你准备引用名家诗句送给小琪,希望你们天各一方,也能感受彼此的思念与祝愿。下面诗句中,哪一项最适合送给小琪?说说你的理由。(3分)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4—7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夫将者,国①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②;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③,则军士惑④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⑤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⑥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

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⑦;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选自《孙子兵法·谋攻》)

【注释】①国:这里指国君。②縻(mí)军:束缚军队的行动。③政:政务。④惑:困惑。⑤识众

寡之用:了解用众多兵力或少量兵力的各种战法。⑥虞:准备,戒备。⑦殆:危险。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神弗福.

也福:___________(2)知胜之道.

也道:___________5.下列句中加点字“之”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小大之.狱B.辍耕之.垄上C.前人之.述备矣D.夫将者,国之.

辅也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忠之属也。翻译:

(2)辅隙则国必弱。翻译:

7.请你结合【乙】文,用自己的话概括“长勺之战”取得胜利的原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8.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3)题。(共6

分)1.唐僧和猎户刘伯钦正行走

间,忽听那①的山脚

下喊声如雷:“我师父来

也!”唐僧吓得心惊胆战。

刘伯钦说:“长老莫慌,想

必是山脚下石缝中的老猿2.唐僧和伯钦来到山下,果然看见石缝中有只猿猴龛出头来,不停向唐僧招手道:“师父,你怎么才来?来得好,快救我出去,我保你去西天取经!”3.那猿猴道:“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在这里。观音菩萨说只要我保你去西天取经,就放我出来。师父,快把我放出来吧!”

喊出来的。”

4.唐僧掀去山上的压帖儿,救

出了那猿猴。又见他很有诚

心,就收了他做徒弟。那猴

自说叫孙悟空。于是唐僧又

给他取了个法号,叫做

“②”。二人便动身

西行。5.忽然,一只猛虎咆哮着跳将出来。唐僧吓得心惊肉跳。悟空大喊师父莫怕,它是给我送衣服来了!”手持碗口粗铁棒,飞步上前,一棒就把老虎打死了。6.师徒二人继续前行。唐僧问道:“悟空,你刚才打虎的铁棒怎么不见了?”悟空回答道:“__________”唐僧听了,惊喜非常。

(1)第1幅画中的①处应填__________(地名),第4幅画中的②处应填__________。(2分)

(2)请根据上下文内容,把第6幅画中孙悟空的回答补写出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评价孙悟空是“野猴一只”。你同意这个评价吗?请结合上面的连环画和小说《西游记》

中的相关内容,说说你对孙悟空这一形象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9.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认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下列哪些语录表达了孔子

这一思想?(只写序号)(2分)

①以约失之者鲜矣。

②无友不如己者。③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④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⑤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10.北京人艺著名导演梅仟把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改编成了话剧。以下是《骆驼祥子》剧本的

结尾部分。请你说说话剧和小说在结尾部分有什么不同。(2分)

【屋外有喊福子的声音:“福子!有人找你!”福子犹疑地朝窗外望了望,低下头。】

子:福姑娘,去吧,有人找你呢!小福子:唉!……唉,祥子你打算怎么样呢?以后的日子……祥

子:这个家我也不要了,人埋了,东西卖了,我就走!小福子:你到哪去?祥

子:我去找小顺子。小福子:那我……(欲言又止)

祥子:有一天我要是混好了……我准来看你。小福子:也好。那我就等着你。(她走到门口,又回头望望,眼里含着希望的泪光)

【祥子把桌上的灯捻得更亮。】

【远处叫卖号外的声音:“看看汀泗桥大战的新闻……号外!看号外。……”】

【窗外风狂雨暴!】——幕落

(全剧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1—14题。(共10分)

【材料一】

里约奥运会上,被称为“飞鱼”的菲尔普斯在4×100米自由泳的接力比赛中获得了他在里约的第一枚金牌。伴随着菲尔普斯一起走红的还有他肩膀处的黑紫色印记——拔火罐之后留下的痕迹。一夜之间,火罐真的“火”了。国外各大媒体也将目光聚焦到了这个伴随着里约奥运会选手的中国元素上。

其实,拔罐,并非中国独有。拔罐疗法在欧洲医学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占据着重要地位。

欧洲最早的拔罐疗法记载出自希腊。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在大约公元前400年时,放血和拔罐已被埃及人广泛使用,医生们在划破患者身体后,利用罐的吸拔来放血,或者单独采用拔罐的方式治病。那时,拔罐被用来缓解头痛,恢复食欲并促进消化。中世纪的阿拉伯医生们十分①(推崇推举)拔罐疗法,后来又传播到了意大利。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疗法最终传遍了整个欧洲。19世纪初,各种各样制作精巧的改良玻璃罐应运而生,更多人有机会接触拔罐并亲身体验它的功效。

拔罐疗法在现代西方医学中属于补充替代疗法的一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医学专家和主流医学界的医师们发表文章关注罐疗。随着学科的交叉渗透,更有一些其他专业领域的研究者从自己专业的视角来探讨和研究拔罐,这是十分可喜的,也是非常具有创新意义的。

【材料二】

拔罐疗法,古称“角法”。在我国历史悠久。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利用牲畜的角(如牛角、羊角等)磨成有孔的筒状,刺激痈疽后,以角吸出脓血,这便是最早的拔罐疗法。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我国现在最古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史料记载,汉代已应用火罐治病。公元281至361年间,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有以制成罐状的兽角拔脓血治疗疮疡的记载。至唐代,又有用“竹罐”治疗疾病的记载。至宋代,《苏沈良方》记载了用火筒法治疗久咳的方法。明代《济急仙方》、《外科正宗》等书均有角法的记载。到了清代,拔罐疗法已相当普及,治疗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宽且疗效显著。

今天,拔罐疗法得到不断改进与提高,光拔罐疗法的罐具种类就②(眼花缭乱多种多样),磁疗罐、红外线罐、激光罐等现代装置应运而生;操作方式由单纯的拔罐,发展为走罐、闪罐、按摩拔罐;罐型、排气方法也从单一拔罐法发展到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在临床应用方面,更由单纯的吸脓排血,发展为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皮肤科、五官科等的上百种疾病,成为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11.【材料一】的①处和【材料二】的②处,应填写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分)

1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的内容有哪些?(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依据下面的链接材料,对【材料二】中与“链接材料”相关的内容进行具体说明(3分)【链接材料】

今江右及闽中皆有火罐,系窑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或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巅顶,腹痛合在脐上。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患者但觉有一股暖气从毛孔透入,少顷,火力尽则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不必服药。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

(选自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王阿姨最近感到胃胀难受,想用家里常备的火罐给足三里穴拔拔罐。根据《天星十二穴主治杂病歌》中记载:“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泄,腿肿足膝酸。”王阿姨在拔罐时应该把火罐放在__________图中所示的位置。(2分)

(二)阅读《打春》,完成15—17题。(共11分)

打春

付秀莹

①在我们老家,把立春不叫立春,叫作“打春”。莫名其妙地觉得,打春这个词,比立春要活泼多了。打春,有一种跳跃的动感在里面,喜悦的,明亮的,热气腾腾,是民间风俗画特有的调子。

②我的家乡在华北大平原上,我们那个村庄,在我的小说里,叫作芳村。在芳村,有一句俗语,春打六九头。每年打春的时候,已经是六九了。七九八九,沿河看柳。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打春这个节气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过去了,气候学意义上的春天要来了。

③打春往往是在春节前后,有的时候早几天,有的时候迟几天。打春总是同新年连在一起,到处都是新的:新衣服,新鞋子,新对联。

④那时候,母亲长年卧病,早好几天就开始念叨,快打春啦。翻着墙上的月份牌,看一遍,又看一遍。月份牌是那种小小的日历,在乡下很常见。没有老上海的旗袍美人,只有文字和数字,阴历、阳历、节气、星期。往往有红、绿、黑三种颜色,朴素的,家常的,邻家姑娘一样亲近而温煦。月份牌上,有打春的具体时刻,比方说,上午十一点三十五。芳村有个风俗,不能把春打在炕上。意思是说,打春这一天,尤其是打春那一刻,不能在炕上躺着。

⑤打春这一天,无论是多么不适,母亲一定要挣扎着起来,下炕,在院子里走一走,或者是在大门口立一立。在内心深处,我多么盼着每天都是打春。打春的时候,母亲就会下炕了。闲闲地,在房前屋后走一走,看一看。院子里,阳光温软,金子一般。满院子的彩,在微风里飘摇着,飘摇着,简直就要飞起来了。门外就是田野,麦田还懵懂着,是那种深的冷凝的绿。七九河开,八九燕来。打春过后,大约等不了几天,万物就该醒过来了。

⑥在我们芳村,有一个民谚,一年打俩春,粮食赛如金。意思是说,如果一年有两个立春,当年的年景就不好了,粮食会像金子一样珍贵。

⑦在芳村,节气的意思,不是二十四节气,而是节日。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在我的长篇《陌上》的楔子里,我就是用的节气这个词,还引来了一些疑问。可见,一个地方文化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仿佛树的根须,早已经深深扎根在血脉里了。

⑧芳村人过节气,不外是吃一顿好饭食罢了。芳村有句俗话,好吃不过饺子,好受不过躺着。吃饺子,是芳村人过节气最隆重的仪式了。然而,打春这一天,好像在吃上是不大讲究的。不过是家常便饭,擀面条、蒸馒头、烙饼、小米粥。这个时节,新鲜菜蔬还没有下来,大白菜却还多着。炒白菜,炖白菜,醋杀白菜,翻过来倒过去,横竖都离不开白菜。芳村人说,白菜就是百菜。我们却吃出了不一样的滋味。打春这一天,母亲下炕了,也有兴致和闲情,亲手给我们做饭了。母亲就是有这样的本事,再简单的饭食,都能做出天下的美味来。有时候,倘若打春恰巧在新年正月里,

饭菜就越发丰盛了。窗外有零星的鞭炮声,屋子里香气弥漫。丰饶的,甜美的,太平的,热腾腾世俗生活的气息,穿过重重光阴,扑面而来。

⑨而今,母亲离开人世已经十九个年头了。我也早已远离故乡,在异地辗转漂泊。流年似水,往日不可追。每年的打春,再没有人监督我下炕了,再也吃不上母亲的饭菜了。我却总是记着那一个场景,母亲立在院子里,衣衫洁净,鬓发清爽,微微笑着,笑着,看着她的家,看着她的孩子们。阳光和煦,满院子纸鸢飘摇。

⑩打春了。春来了。

15.文中多次提到“打春”,在作者心里,“打春”意味着民间风俗画特有的调子,意味着________,意味着同新年连在一起,意味着②,意味着③,意味着④。(4分)

16.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结尾“打春了。春来了”的理解。(3分)【链接材料】

随着年纪渐长,对故乡的牵挂越来越多了。是不是,这也是初老症状之一种呢。河北老家那个村庄,那个村庄里的人和事,那里的草木砖瓦,鸡鸣狗吠,都令我在遥远的异乡魂牵梦萦,曰夜不得安宁。

(《惟有故乡不可辜负一一〈陌上〉创作谈》付秀莹)我想写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的心事。我想找到一条回家的路。

(《我想写出这个时代的中国心事》付秀莹)如今,每一回从京城回乡,都有一种说不清的复杂滋味。村庄还是那个村庄。但仿佛,很多东都不,样了。母亲早已经离开了人世。这世上,恐怕再也没有人为我包饺子了。而父亲,也已经步入了他的暮年,对很多事情,或许失去了关心的能力。上马饺子下马面。这些淳朴的民间习俗,也渐渐没有人记得了。人们妤像是都急匆匆的,忙着挣钱,忙着打工,忙着往前赶路。谁还会有闲情闲心,在这些情感细节处流连不去呢。

……

我的兴趣在于芳村的日常生活,我试图写出一个村庄的日常生活中,那些生机勃勃的细节。比方说,一场婚礼的繁规缛节,一餐饭菜的色香味形,一个女子的服饰妆容,一场争吵里隐藏的方言俚语,以及人情世故,礼尚往来,这便是世道,是人心,是一个地方的习俗,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在这些细节里面,从唐宋传下来的中国,中国文化中生动琐细但却活泼泼毛茸茸的质感,都在其中了。正如《陌上》的尾声里所说的:

年深日久。一些东西变了。

一些东西没有变。

或许,是永不再变的了吧。

(《中国村庄的日日夜夜》付秀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打春时节,成年后的作者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假如她在院子里见到了尚在人世的年迈的母亲,会对母亲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以作者的身份展开想象,描写和母亲相处、交流的场景。(不超过12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共10分)

①家书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鲜活文本,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是我国古代文人表露心绪的常用形式;展一方徽宣、写一帧信札,是我国传统士子寄寓乡愁的有效渠道。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目断鳞鸿,这样的文化传统代代相因、世世相袭,融入百姓生活,升华为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维度——家书文化,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

②众多志士豪杰的慷慨遗言、大量文人墨客的千古绝唱、无数黎民百姓的浩叹欢歌,很多以家书的形式流传后世、昭示今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这些墨迹长存、余温犹在的经典诗词,既是先贤心系桑梓、寄情亲人的生动写照,也是后人珍视情感、滋润心田的文化镜鉴。对此,清代学人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一书中写道:“读其集中家书数篇,语语真挚,肝肺槎牙(cháyá,形容错杂不齐的样子),跃然纸上”。

③在我国传统社会,家书是传递情愫和信息的基本途径。无论人在何处,修一封家书、报一句平安,就可化解千里之外亲人的担忧挂牵,令其安心宽慰。特别是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家书的价值尤显珍贵。当今社会,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覆盖全球,人们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便可诉说心曲、互道衷肠。这样一来,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诚然,互联网实用又快捷,打破了家人亲友间的空间阻隔,缩短了时间长度,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亲情友情都可通过键盘敲打出来。一些社会学家认为,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和品位,应警觉和预防网络对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稀释和削减。

④优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当今时代,人们既需要现代网络的迅疾和轻灵,又需要高雅文化的温润和熏陶。不难想象,通过网络隔空进行的对话沟通,无论如何都显得文化底蕴不足。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所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人类社会的进步既体现在科技方面,也体现在人文领域。如果只重视科技而忽视人文,则人类所特有的感情和理性、固有的思想和意念就会被漂白和异化,最后将危及人类经过长久辛劳累积起来的智慧成果。世界上许多优秀文化消失的教训告诫人们,现在应警惕和防范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断层。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纸质书信早已淡出很多人的视野,而对很多“90后”“00后”等“新新人类”来说,家书无疑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⑤家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成为尘封的话题和遥远的回忆。家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应慎终追远、固本强基,在全社会积极倡导手写家书,让笔墨文字所蕴含的温情暖意抚慰疲惫而躁动的都市心灵,让家书文化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特别是要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坚持书写家书与运用信息技术并重,使家书文化在信息时代延续下去并融入百姓生活。

18.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对于第④段中“通过网络隔空进行的对话沟通,无论如何都显得文化底蕴不足”这一说法,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本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或阅读积累,说说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初三(1)班举行了“曹操是雄才豪杰,还是逆贼奸臣”的专题讨论会。请表明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题目二:学校即将成立“萌芽文学社”,现面向全校同学招聘文学社社长、文学编辑、美术编辑、记者和网站管理员。你也准备参加竞聘,请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岗位,写一段竞

选词。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以“我的春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既可以穿越到过去,也可穿越到未来;既可以穿越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也可以穿越到地球以外的任意空间……假如你穿越了,看到了

一个新奇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或许有新奇的人,新奇的事,或许有新奇的景,或许有

新奇的物……请把你经历到的、感受到的写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所选作文的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6-2017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一)

语文试卷答案与解析

1.(1)【答案】B

【解析】本题将字音、字形与笔顺相结合,虽然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高。

(2)【答案】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借鸡告诫老人奋发,莫要空叹时光易老。

【解析】本题的难点在于古诗词的积累与古诗词的理解,难度中等偏上。

(3)【答案】D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对联的相关知识,但其难点在于上联与下联的顺序,需要学生们仔细。2.(1)【答案】英国;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艺术创作各自秉承了中西方文化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了病句的相关知识。句子歧义。

(2)【答案】C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只需要结合上下文,仔细阅读文章即可。

(3)【答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不但是诗人,而且是伟大的戏剧巨擘。

【解析】本题给学生规定了内容,主要考察了关联词“不但……而且……”,难度一般。3.(1)【答案】(1)萧鼓追随春社近

【解析】纯粹考察记忆。考察的不是本诗的名句,而且是前一句,难度略高。

(2)【答案】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解析】理解型默写,不仅考察记忆,而且考察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如果不能理解诗意,这道题就做不出来。另外,“柝”字可能有部分学生不会写。

(3)【答案】白云千载空悠悠天接云涛连晓雾

【解析】同样是理解型默写,但比(2)题难度要低,因为本题的解释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确定答案。学生只要读懂题干和例子,找到相关诗篇中有“云”字的句子即可。

(4)【答案】选择:B

理由:题干要求表现出“思念和祝愿”,B项义为“希望你我二人平安健康,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年年一起欣赏明月”,同时表达了思念和祝愿。

【解析】A项原意为对人生哲理的玄妙理解无法言说,在这里指情谊深厚,无法言说,没有表达思念和祝愿之情,与题干要求不符。

C项意为武判官回京的马车早已走远,我还看着他的车辙印久久不愿归去。表现的是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没有思念和祝愿,与题干要求不符。

D项意为似曾相识的燕子回来了,春花凋落了,无奈曾经一起欣赏这些美景的朋友却不在身边。

表现了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没有祝愿,与题干要求不符。

二、4.【答案】

(1)福:形容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2)道:方法。

【解析】

(1)考察词类活用,考点是原文注释,课上老师都做过重点讲解,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点明是“作动词”,是词类活用。)

(2)“道”在古文中常用义有:1、道德、道义。2、言说。3、方法。这里取第3种,将课内知识迁移过来就可以了。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了常用虚词“之”的意义。出现了2个释义:一个是语气助词,通常翻译为“的”,

A、C、D三项都是此意。B项是“之”字的一个实词义项:动词,到……去。

6.【答案】

(1)(这是)忠于职守(的表现)。

(2)(如果)辅佐疏漏,就一定(会导致)国君衰弱/国君就一定衰弱。

【解析】

(1)为课内原句,翻译时需要注意:1、没有意义的虚词不必翻译。2、原文省略的部分要做出补充,保证译文通顺。

(2)句中的“隙”“必”需要用现代词语替换,难度稍大。另外需要注意调整译文的语序。7.【答案】长勺之战胜利的原因有:1、曹刿准确判断什么时候能打,什么时候不能打。2、鲁庄公判案忠于职守,取信于民,鲁国上下一心。3、曹刿军事判断准确,鲁庄公言听计从。

【解析】《曹刿论战》课文讲解中,老师一定已经讲过鲁国能够取胜的原因。在这里,只要结合《孙子兵法》中“知胜有五”中相关内容阐述即可。

三、8.【】(1)【答案】①五行山②孙行者

(2)【答案】师傅,铁棒为东海的定海神针,要大就大,要小就小,可变作绣花针模样,收在耳内。

【解析】结合金箍棒大小可以变化的特点,表意准确即可。

(3)【答案】同意,原文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是聚天地灵气孕育出来的,无父无母,从连环画中的情节:大闹天宫中可以看出他不符礼法、管教。

【解析】根据连环画内容以及对《西游记》中相关故事情节的了解,概括回答即可。9.【答案】②⑤

【解析】以上六句翻译如下。

①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②也就是说没有朋友不如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③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④“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

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⑤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

是明智的呢?

⑥只有仁人,才能够公正地喜爱应当喜爱的人,才能够公正地厌恶应当厌恶的人。

结合题干分析,结论为②⑤

10.【答案】

话剧结局:话剧的结尾祥子和小福子都还保有对未来生活的希望,留给观众更大想象空间。

小说结局:小说到最后小福子绝望自杀了,祥子绝望,成了行尸走肉。

四、(一)11.【答案】推崇、多种多样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词语能力,需要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词语的意思,进行判别。第1个空中,推崇:指非常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著作、发明等,给予很高的评价。推举:推选;举荐。结合上下文内容,应该选择推崇。第2个空前,想表达的意思是很多,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多种多样:指事物种类繁杂。根据下文列举很多现代装置,可以选择多种多样。

12.【答案】历史悠久,不断改进和提高(多领域应用创新),越来越受重视

【解析】材料一提到拔罐并非中国独有,拔罐疗法早在欧洲医学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占据重要地

位,而且在现代医学生,越来越受到关注。材料二提到中医的拔罐疗法在我国历史悠久,很多人使用,而且也称为临床治疗常用的方法,还有和其他领域的融合。然后将共通内容进行合并,得出答案。

13.【答案】链接材料中写到江右和闽中皆有火罐治疗风寒的方法,而且详细说明了治疗的过程。与材料中提到的“史料记载,汉代,已应用火罐治病”相关。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链接材料和文本材料内容的理解。需要概括出链接材料的内容,然后匹配到文本信息与之相同的内容,即可得到答案。

14.【答案】甲图

【解析】题干中“三里膝眼下”,指的是膝下三寸,所以大概位置在膝盖以下。答案选择甲图。

(二)15.【答案】①气候学意义上的春天要来了;②要下炕进行活动;③万物即将苏醒过来;

④能吃上母亲做的可口饭菜

【解析】此题属于文章内容概括题,难度较易。重点要找到文中几次提到的“打春”二字,根据“打春”二字之后的文字提示,进行整理总结或直接引用。

16.【答案】要点:①表现出了作者对家乡不变的浓浓深情;②表现了作者对于母亲的一种不变的深深怀念;③表现了作者对民间习俗被遗忘的遗憾之情。

【解析】本题考察文章内容及链接内容的理解,文章中“打春了,春来了”代表着一种时间的迁移和万象的更新,而链接材料中提到的“变”与“不变”,则为作者的情感.也就是时间在变,而情感不变。情感所指的对象在链接材料中均可以找到:即“对故乡”、“对母亲”、“对家乡的民间习俗”。

17.【解析】本题为场景想象题,重点在于答题的时候一定要以作者的身份展开想象,写出“我”与母亲相处、交流的场景。学生可联想到生病的母,的身处的场彔,运用描写的手法把可与母亲说的话、做的事写出来即可。

(三)18.【答案】首先作者先提出“家书是传递情愫和信息的基本途径”的观点。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出古代无论人在何处一封家书就能够化解亲人的牵挂、担忧,从而证明本段观点,其次列举在现代社会中借用互联网的出现影响了传统家书的使用和传播,进一步突出证明家书在我国传统社会是作为传递情愫和信息的重要途径的观点。

【解析】从这道题我们可以直接看出,考查我们对于第③的论证过程,这与我们常见考查全文的论证过程类似,题型简单,但是对于此段信息的概括有一定难度,信息的概括需准确严谨,同时又能证明本段分论点:运用“古代”与“当今社会”的对比论证进步——证明家书在我国传统社会是作为传递情愫和信息的重要途径。所以说这里所说的论证过程是指在摆出分论点后,结合论点与论据进行阐述的过程。

19.【答案】我们让家书融入百姓生活,使家书文化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

【解析】这道题是我们在议论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首先,从题干我们可以找到关键词“本文”

“观点”,进一步确定本题是考查我们对于本文的中心论点的信息提取与概括,所以本题难度不高,重点在于信息的提炼是否精准简练。

2018年奉贤区初三英语一模卷及解析

奉贤区初三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有7大题,共94小题。试题均采用连续编号,所有答案务必按照规定在答题卡上完成,做在试卷上不给分。 Part 1 Listening (第一部分听力)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听力理解) (共30 分) A.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picture(根据你听到的内容,选出相应的图片) (6 分) 1. ______ 2. ______ 3. ______ 4. ______ 5. ______ 6. ______ B.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ear(根据你听到的对话和问题,选出最恰当的答案):(8分) 7. A) Running. B) Swimming, C) Dancing. D) Cycling. 8. A) In a clinic. B) At school. C).At home. D) In a shop. 9. A) Twenty dollars. B) Thirty dollars. C) Fifty dollars. D) Seventy dollars. 10.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Pilot and passenger. C) Father and daughter. D) Policeman and driver. 11. A) By telephone. B) By e-mail. C) By WeChat. D) By letter. 12. A) Because he caught a bad cold. B) Because his left leg was broken. C) Because he had got a high fever. D) Because he was hurt in a football game. 13. A) He wants the room -to be quiet. B) He wants the woman to leave the room. C) He wants to have a talk with the woman. D) He wants to go out right now. 14. A) A trip to London. B) A football club in London. C) A university in London. D) The weather in London. C. Listen to the passage and tell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卷

塘南中学2010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卷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以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试卷满分为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或书写有错误 ...的一组是(2分) A.狼藉(jí)相形见绌(chù) B.亵渎(dú)苦心孤诣(yì) C.妖娆(ráo)鞠躬尽瘁(cuì) D.污秽(suì)随声附和(h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2分) A.大家议论了好久,莫衷一是 ....,都觉得这个办法好。 B.这一番话说得多么天衣无缝 ....,又多么干净利索。 C.从中国甘肃到非洲撒哈拉地区,沙尘暴来势汹汹 ....,肆虐全球。 D.看到平时嬉皮笑脸的他此时正襟危坐 ....的样子,我不禁笑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2分) A.玉树地震虽然使许多人无家可归,但在政府的帮助下,大多数灾民都得到了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 B.冬奥会冠军周洋有顽强拼搏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当听到波兰总统乘坐的飞机在俄罗斯坠毁的消息时,我们颇为震惊。 D.卫星近日捕捉到冰岛艾雅法拉火山喷发时所形成的熔岩喷涌、熔岩流、火山灰羽状物以及水蒸汽等。 4.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 ...的一项是(2分)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A.域:限制B.国:国家 C.威:震慑 D.畔:通“叛”,背叛 5.在我国古典章回小说中,作者常用生动形象的对仗语言来概括小说的情节,称之为“回目”。请选出出自《水浒》的一个回目(2分) A.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C.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D.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6.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 ...的一项是(2分) ①啊,风渐渐地大了,顺着呼呼的响声寻去,远山脚下,一层白色的海涛涌过来。 ②再闻闻,这味儿还有点儿甜呢。 ③沙沙,沙沙,起风了,微风徐来,像一面透明的纱布,轻拂在我的脸上,舒服极了。 ④风儿夹着泥土淡淡的芬芳、小草翠翠的气息,使我的心胸一下子开朗起来。 ⑤迎着风深深呼吸,然后仔细辨别。 A.③⑤②④①B.①④⑤②③C.③⑤④②①D.①④②⑤③

2017北京市东城初三(一模)英语

2017北京市东城初三(一模) 英语 听力理解 (共30分) 一、听对话,从下面各题所给的A、B、C三幅图片中选择与对话内容相符的图片。每段对话你将听两遍。(共5分,每小题1分)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二、听对话或独白,根据对话或独白的内容,从下面各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共15分,每小题1.5分) 6.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buy? A. A skirt. B. A sweater. C. A dress. 7.What color does the woman choose? A. Pink. B. Yellow. C. Purple. 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8至第9小题 8.What does the man ask the woman to do? A. To go to a movie.

B. To enjoy a concert. C. To have a picnic. 9.When will they meet? A. At 5:00. B. At 5:30. C. At 7:30. 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10至第11小题。 10.How does the boy feel at first? A. Relaxed. B. Bored. C. Surprised. 11.What can be the girl’s hobby? A. Watching TV. B. Drawing pictures. C. Playing the piano. 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12至13小题。 12. What’s the boy’s problem? A. His friend didn’t return him the money. B. His friend didn’t lend him any money. C. His friend didn’t trust him any more. 13. What’s the girl’s advice? A. To have a talk with his friend. B. To ask other friends for help. C. To make a new friend. 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14至15小题。 14.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peaker? A. The campers are free in the afternoon. B. The campers can start lunch at 12 o’clock. C. Each camper needs two pairs of sports shoes. 15. What’s the speaker doing now? A. Making a plan. B. Offering an invitation. C. Giving an introduction. 三.听对话,根据所听到的对话内容和提示词语,将所缺失的关键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段对话你将听两遍。 Student Information Form ●Course: No.139 for English beginners, the ______ (16) course (12 weeks) ●Name: Maria ______ (17) ●Nationality(国籍): ______ (18) ●Address: 24 ______ (19) Road ●Telephone: ______ (20) 知识运用(共25分)

九年级英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英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一、学生得分的基本情况九年级一班共有34名学生,最高得分为109分,最低得分22分,及格人数为15人,优生人数为7人,5070之间的学生较多,这些学生的潜力还很大,通过进一步的努力达到及格分应该没有大问题,3050之间的学生由于基础太差,只能慢慢的提高,他们几乎都没有什么学习兴趣。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积极努力。 二、试题分析1本次试题分为听力和笔试两大部分。听力五个大题,15个小题,共30分。前四题25分,单选每个一分,学生很容易选出相应的答案,得分较高,第五题为填单词题,错误的较多,今后还需加强听力的练习。 2笔试部分学生得分最多题目是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单项选择20小题有4个错误率比较高,其他的不少题目比较简单。完形填空学生几乎都感觉出本段文章的熟悉度很高,心里恐惧度大大减低,做题自信心大大增强,几乎有60-70%的学生得分及格以上,但满分的几乎没有。 3三段阅读短文都不简单,都不是一眼能看出答案的文章,学生失分最严重,30分仅仅得到 8、 10、12分离及格还差的很远。任务型阅读学生还能摸索出两三句的答案,基本还勉强及格,词语运用一题,5分,学生得0

分的很多,分值虽不大,可学生对这类题目真是很头疼,就是找不到解题的思路。 4作文写的是假期计划问题,必须审题,人称,时态,句子结构,都要仔细考虑,根据学生的写作结果分析,能写成英文句子的不足5人,能按要求写出句子的8人左右,老师的压力很大。还需继续加强练习。 三、失分原因。 1、基础知识这方面不够牢固,运用不够准确,灵活性较差。这在听短文填空和词汇题中体现了出来。 2、基本语法概念模糊。在单项选择中体现了这一点。 3、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句子的基本结构把握不好,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 4、学生平时做的题型少,比如说阅读理解和补全对话,学生在平时几乎没做过这方面的练习。 四、今后的工作措施 1、加强师生情感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的意义上取决于老师,如果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相处得融洽,那么学生就对你教的学科感兴趣,对你的学科感兴趣就有可能把你所教的学科学好。 2、加大学生完词填空的训练,新的题型要经过训练学生才能掌握,否则很难得分。

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标准答案)A卷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月上柳梢头,。(《生查子·元夕》) 2.,决眦入归鸟。(《望岳》) 3.,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4.一鼓作气,,三而竭(《曹刿论战》) 5.,盖以诱敌。(《狼》)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对诗中“悦”和“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悦服空灵 B.悦耳空明 C.愉悦空明 D.愉悦空灵 7.诗人借禅院幽深静穆的环境氛围,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8.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作家(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10.下列对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过早成才,后劲不足。 B. 过于骄傲,江郎才尽。 C. 乡人追捧,金钱利诱。 D. 父不使学,止步不前。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永州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②湘水,中济③,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柳宗元《哀溺文》)【注】①氓:民,百姓。②绝:横渡。③济:渡至中途。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何不去.之() (2)有顷,益.怠()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是最善于游泳的,今天为什么落在后面? B.你游泳是最好的,今天怎么落在后面了呢? C.你游泳是最好的,今天为什么落在后面? D.你是最善于游泳的,今天怎么落在后面了呢? 13.“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4.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要惜金如命 B.不要学会变通 C.不要被钱所累 D.要珍惜生命

北京市东城区2019届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东城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一) 语文试卷2019.5 学校班级姓名教育ID号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举办了“北京大学红楼百年纪念展”。团支部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寻五四精神,铸青春之魂”主题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面试题。 1.有同学找到了与这次展览有关的文字。阅读这些文字,完成第⑴~⑶题。(6分) 在东城区五四大街路北,一幢建于1918年的红砖砌就墙体的五层老楼,静静地伫立在喧闹的街边【甲】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大学红楼。 一百年前,北大红楼在汉花园空地上bá地而起,西洋风格的主体红色建筑,与周边传统建筑群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到北大图书馆任助理员,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李大钊任图书馆主任,鲁迅曾在红楼兼课,讲授中国小说史。有人回忆说,听鲁迅先生的课,“在引人入胜、娓娓动听的语言中蕴蓄着精辟的见解,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乙】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这里播撒了革命火种。北大红楼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她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历史的见证 ..者.。 五四爱国运动促成了中国人民新的觉醒。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继承五四精神,以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他们撰写文章、创办刊物,介绍各种新思潮。马克思主义以其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越来越多进步青年,北大红楼成为研究【丙】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从此,北大红楼成为北方革命运动的主阵地,历经国民革命和抗日救亡运动的洗礼;解放战争中,这里更成为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___征(指用来表现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 ⑴根据拼音或词语解释,将横线处应填写的汉字用正楷字书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中。(2 分) ①地而起②征 ⑵阅读材料,下列说法对文中加点词“见证者”的意思理解准确、完整的一项是(2分) A.北大红楼“目睹”了北大学生参加五四运动的过程,可以作为这场反帝反封建的学 生爱国运动的“见证人”。 语文试卷第1页(共11页)

九年级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分析

九年级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二模考试是学生中考前最后一次大型考试,试卷按中考试卷题型命题。总分120分,涵盖了听力,单选,完型,阅读和词汇,书面表达六大部分。试卷结构和难度:个人认为试卷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试题选材贴近考生、贴近生活,不仅考查学生课内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考查学生对课外知识的运用。我认为本次试卷符合中考说明的要求,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了模拟中考的效果。 二、题型分析及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听力题。25道选择和5道短文填空,共30分。听力方面,听力话题以课标和考试说明为依托,材料内容贴近生活实际,试题以获取具体信息为主,体现了英语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平时听力训练所听录音语速较慢,因此导致有一部分同学对本次录音语速不太适应,没有获取关键信息。前25道题优生基本全部满分,这凸显出了综合复习的优势。但是听短文填空部分出错较多,集中体现在26题,日期表达中“日”应该用序数词,多数学生写成了基数词,说明知识点还是有盲区。30题put on有些学生只能写出put这说明学生在平时接触口语以及对学生的口语拓展较少,这说明学生对于文段的理解和信息的提炼还有提升空间。 (二)单选题。考点清晰明确符合考试说明题例,比较符合中考的出题思路和难度。共10小题,难度适中出现错误集中在33,38题。

单词词义辨析,时态的用法,出错较多。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接下来十天的备考中依然要夯实基础,扫清只是盲点。 (三)完形填空。完形填空我觉得难度适中,通过对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的描述引出父母和孩子应该怎么相处。本话题易于理解,贴近生活,学生对全文主要意思把握准确,但是个别题目不只是考察句意理解,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还是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 (四)阅读理解。 A篇对话形式较为简单,无论是篇章内容还是短文所要传达的寓意都较为简单,学生做的得心应手,增强了学生的信心。B篇经典成语故事,描述了毛遂自荐额全过程,虽然学生对成语故事熟烂于心,但是对于细节把握还是有偏差。56题对that的理解部分学生把握不准,其实是对整个文章整体思路理解不到位。C 篇出错较少,话题贴近生活,易于理解,且主要内容分段展现易于学生精准的找到正确答案。D篇对关于眼睛的三个误解进行了解释,60题标题的选择大部分学生选错,对于文章整体的把握不准确,总结来说还是对于全篇文章的理解有所欠缺,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内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推理能力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五)任务型阅读。66题正确率较高,对于学生来说较简单。67题考察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因此只能用which,所以错误率较高。69题中心句把握不准确,70题翻译不难但是学生做的较差,skills 这个单词大部分学生没有翻译出,失分较多。 (六)词语运用。共10小题。10分,在要求学生掌握单词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句意语境填出正确形式填空具有很大的综合性,这不

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嘉定区2015年初三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望岳》) 2.__________________,晓驾炭车碾冰辙。(《卖炭翁》) 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山行六七里,__________________,酿泉也。(《醉翁亭记》) 6. (二)阅读宋词,完成第6-7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 密州出猎的季节是__ ___季。(2分) 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作者____ __的心情。(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的作者是_____(朝代)的______(人名)。(2分) 9.用现代韩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___________________ _ 10.这则寓言的寓意是______(3分) A.赞叹老虎的谨慎。 B.讽刺外强中干者。 C.惋惜驴子的轻敌。 D.鼓舞人们的斗志。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

2018年北京东城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2018北京东城初三一模试题 语文试卷2018.5.2 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2018年新年伊始,一档演绎经典诗词的节目——《经典咏流传》走进公众视野。同学们为此开展了语文课外学习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整理的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5题。 在这个舞台上,既有“旧词新曲”的重新诠释,也有“化词入乐”的创造性chǎn发。创作者借助音乐,把古典诗词精准地嵌入当代语境时,古典诗词便不难与现代人的情感与心灵发生深深的共鸣与碰撞。 事实上,旧词新唱一直是经典传承的一条蹊径。只有把传统文化从“过去完成式”转化为“现在进行时”,经典才能真正地焕发出新的光彩。不少古典诗词名作都曾被谱以新曲,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有的成为学堂乐.歌,对中小学生起到了音乐启蒙的重要作用;有的因慷慨激昂,契合抗日救亡的时代主旋律而被传唱一时。改革开放后,以王立平谱曲的《红楼梦》系列歌曲、谷建芬谱曲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作品又让古典诗词焕发了新的生机。随着流行音乐的péng 勃发展,除了“旧词谱新曲”的方式,另一种“化词入乐”的创作手法更被广泛应.用。今人以古诗词名篇的题目、诗句为基础,大胆地采用“拿来主义”,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诠释古典诗词,让听众在欣赏优美音乐的同时,也悄然走近了古诗词。 1.(1)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乐(lè)应(yìng)“转”字第四笔是竖 B.乐(lè)应(yīng)“转”字第四笔是竖C .乐(yuè)应(yìng)“转”字第四笔是提 D. 乐(yuè)应(yīng)“转”字第四笔是提 (2)请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将词语写在答题纸的田字格内。(2分) 2.节目邀请了知名歌手音乐人、港台节目主持人、文学院教授、文化名人兼作曲家作为鉴赏团成员,他们依次登台亮相。 (1)请你根据以下“出场宣言”,分别找出与说话者身份搭配最恰当的选项(填写序号)。(2分)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经典走向大众,让传统焕发新生。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时光千年,距离万里,诗与歌让同文同种的我们用心交流。 C.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让我们用曾经的盛世文化去拥抱今天的文化盛世!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一次经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的碰撞! ①知名歌手音乐人_______ ②港台节目主持人_______

初三外语课程资源库东城区初三英语一模试题

东城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 一、听对话,从下面各题所给的A 、B 、C 三幅图片中选择与对话内容相符的图 片。每段对话你将听两遍。(共4分,每小题1分) 1. A. B. C. 2. A. B. C. 3. A. B. C. 4. A. B. C. 二、听对话,根据对话的内容,从下面各题所给的A 、B 、C 三个选项中选择最 佳选项。每段对话你将听两遍。(共18分,每小题1.5分) 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5至第6小题。 5. Who is ill in hospital? A. Henry. B. Jane. C. Susan. 6. Which bus takes the shortest time to the hospital? A. No. 7. B. No. 13. C. No. 15. 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7至第8小题。 7. What is the woman worried about? A. Missing the flight. B. Breaking traffic rules. C. Being late for a meeting. 8. What time does the dialogue take place?

A. At about 8:15. B. At about 8:45. C. At about 10:15. 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9至第10小题。 9.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library. B. In a cinema. C. In a restaurant. 10. What do you know about Mrs. Smith’s mother? A. She is funny. B. She is poor. C. She is forgetful. 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11至第13小题。 11. What are the speakers going to do in the morning? A. To go to a park. B. To visit a museum. C. To do some shopping. 12.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visit the zoo in the afternoon? A. The zoo is free to visitors. B. The zoo is near the museum. C. The zoo has some unusual animals. 13.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Husband and wife. B. Doctor and patient. C. Teacher and student. 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14至第16小题。 14. Who does the man buy a gift for? A. A friend. B. A teacher. C. A family. 15. What does the man decide to buy at last? A. A set of a pen and a pencil. B. A bigger set with four pens. C. A set of a pen and four pencils. 16.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Japanese history. B. Japanese culture. C. Japanese education. 三、听独白,根据所听到的独白内容和提示词语,将所缺的关键信息填写在答题 卡的相应位置上。独白你将听两遍。(共10分,每小题2分)

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分析

2017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英语试卷分析 初三英语组 一、总体分析: 这次英语模拟试卷的检测范围应该说内容是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印证了平常的教学思路“基础知识掌握了,试卷的70%就能拿下了,还有30%来源于你的理解、分析、拓展能力。” 二、试题概述: 试卷信息量大,知识涵盖面广,渗透性强,注重实际情景和具体语境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较强的探究性和灵活性。试卷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精神,无偏、难怪题。试卷着重考查学生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体现选拔和指导教学两者并重。 三、试卷特点: 1、试卷注重基础,体现活用,难度和区分度恰当,无偏题、怪题出现。试卷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突出,覆盖面广,情景设置合理,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题,词汇和语法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注重语感,灵活性强,突出语言形式向语言意义的转化。 2、试题从知识立意逐渐向能力立意转变。 加大了能力考查的比重。试题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强调在特定语境中英语知识的灵活应用。适当增加了测试词汇量,加强能力检测。 四、试卷分析: 第一部分,听力部分 听力部分,最后一题学生失分较多。选择题这题失分不很多,主要由于学生考虑不全面,学生才失分。第三部分:完型填空这部分学生失分较多,虽然是他们做过的一篇文章。第四部分:阅读理解这部分失分也不少。题目并不很难,只要仔细阅读短文,分析问题,应该能得分。但个别学生仍不能认真做题,导致高分并不多。第五部分:书面表达学生得分最低,在书面表达中所反映的问题主要有:基础不扎实,语言表达不清楚。主要表现在:语序混乱、语法结构错误、基本句型没掌握、单词拼写错误等。 五、应对措施: 通过对本次英语试卷和考试情况的分析,针对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英语复习教学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1、遵循课改理念,钻研教材,夯实英语基础。英语试题改革虽然强调了由过去的比较注重知识考查向注意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能力高于基础,但必须依靠基础。考查能力,并不意味着削弱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而是要联系实际。试题主要考查新课标和教材所规定学生应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许多练习很多学生“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有时学生做题失误原因是对于常规用语掌握的熟练程度还不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基础不牢,只有扎扎实实从基础做起,才能最终达到“一看就会,一做就对”。 2、确立语篇意识和综合意识,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阅读理解试题是分值较高的试题。因此,英语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至关重要。阅读理解试题通过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从文章主旨大意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并能查找具体细节,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理解作者意图和

中小学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试题试卷.doc

2019-2020 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试题试卷 一、选择。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 .. 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共10 分,每小题 2 分) 1.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是(A.脉络(lu ò)强迫( qi ǎnɡ) .. B.发髻(j ì)星宿( xi ù) .. C.捕获( bǔ)提防( dī) .. D.解剖(pōu)呜咽( yè) .. ) 胆怯(qi è) . 巢穴(xuè) . 教诲(huì) . 庇护( bì) . 称心如意( chèn) . 装模作样( mú) . 鲜为人知( xi ǎn) . 断壁残垣( yuán) . 2.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A.伟岸概率义不容辞中流砥柱 B.推卸絮语轩然大波万籁俱寂 C.隐瞒应酬叹为观止高屋见瓴 D.侥幸生涯相辅相成唯利是图 3.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成语是() 李先生希望儿子将来成为歌星,于是让 13 岁的儿子每天进行专业性的发声训练。结果导致正处于变声期的儿子声带出现小结,不但歌唱水平没有提高, 反而连正常说话都成了问题。这个事例启示我们:培养孩子切莫。 A.拔苗助长B.悬梁刺股C.买椟还珠D.滥竽充数 4.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语句是() 北京奥运会圣火在法国巴黎传递时,中国残疾运动员火炬手金晶,在“藏独”分子数次袭击下,牢牢护住祥云火炬。她坐在轮椅上奋力抵抗的场面感动 了千万中国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此发表评论:奥运圣火是友谊、团结的 象征,“藏独”分子的不法行径,。 A.既然没有让圣火象征和平的形象受到破坏,就使他们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B.尽管没有让圣火象征和平的形象受到破坏,却使他们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C.因为没有让圣火象征和平的形象受到破坏,所以使他们的丑恶嘴脸暴露无 遗。 D.不但没有让圣火象征和平的形象受到破坏,反而使他们的丑恶嘴脸暴露无 遗。 5.下列作家均为同一时代的是() ①朱自清②吴敬梓③辛弃疾④郭沫若⑤老舍⑥欧阳修

2018年北京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2018年各区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名著阅读 【2018 东城一模】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5.请从[链接材料]中分别选出与表格中《论语》语录内涵相匹配的一项(填序号)。(3 [链接材料] [甲]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乙]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6.人们常说:“平凡之中蕴含着伟大”,请你从《红岩》《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海底两万里》中任选一部作品,就其中一个人物,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答: 答案: 15.①[甲]②[丙]③[乙](3分) 16.答案示例1:《朝花夕拾》里的藤野先生是一位平凡的日本教师,因为关心弱国留学生鲁迅,帮他纠正解剖图,公平正直,给鲁迅带来关怀,他在鲁迅心里眼里都是伟大的。 答案示例2:《红岩》里的华子良为了更好地在狱中开展党的工作,装疯,忍辱负重,帮助狱友传递消息,为越狱做出重大贡献。华子良是位平凡的共产党人,但他为了党的事业自我牺牲的精神是伟大的。 【2018 西城一模】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7. 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旨在谋求多国共同发展,至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如果从下面三则《论语》中选择一句来表达对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的认识,你会选择哪一句?请说明理由。(2分) ①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②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③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选择句。理由: 18. 小刘同学在读《西游记》原著前,认为孙悟空是个神通广大的猴子;读完整本《西游记》,他发现孙悟空不仅神通广大,而且重情重义。比如孙悟空被师父误解而被逐出师门,当师父遇难,他还是回到师父身边,降服妖怪,护送师父西天取经。你在阅读名著前后,对某一文学形象产生过怎样不同的认识?请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产生新认识的过程。(100字左右)(3分) 答:

2013北京东城中考一模英语(含解析)

2013年北京东城初三英语一模 英语 四、单项填空(共13分,每小题1分) 从下面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2. Look! An old man is crossing the road. Let’s go and help ______. A. he B. him C. she D. her 23. Betty got many gifts from her friends ______ her fifteenth birthday. A. in B. at C. of D. on 24. ______ Anna’s parents are teachers and they work in the same school. A. Some B. Any C. Both D. All 25. Eddie is a funny boy. He often makes us ______. A. laughing B. to laugh C. laugh D. laughed 26. I ______ busy last night. I made a model plane with my father. A. am B. was C. will be D. have been 27. — Can you write with your left hand? — No, I ______. A. can’t B. shouldn’t C. mustn’t D. needn’t 28. — Where is Bob? — He ______ in the library. A. reads B. is reading C. read D. was reading 29. — Let’s buy some cards for our teachers. — Why not make some ourselves? It will be much ______. A. interesting B. more interesting C. most interesting D. the most interesting 30. It’s windy outside. Put on your coat, ______ you may catch a cold. A. and B. but C. or D. so 31. Mr Green is not new in that company. In fact, he ______ there since 2003. A. works B. was working C. will work D. has worked 32. — ______ will it take you to finish the task? — About a week. A. How long B. How far C. How soon D. How often 33. — These plans are all nice. I haven’t decided wh ich one to choose. —It’s OK. You ______ plenty of time to decide. A. gave B. were given C. will give D. will be given 34. — I hear Peter has gone to Sanya for his holiday. — How nice! Do you know ______? A. when he left B. when he was leaving C. when did he leave D. when was he leaving

初三第一次模拟英语试卷分析

初三第一次模拟英语试卷分析 贾璧学区贾璧中学 本次初三年级英语考试属于中考模拟考试。考试内容和形式贴近中考。达到了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发挥了试卷的教育测量和教学评价作用,能引领初三英语教学的正确方向。试题结构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一题听力部分 本题满分为30分,得分率为60%,是本次考试失分最多的一道题,如听力IV,听对话,选答案,共5道小题,大部分学生只能做对一、两道题,究其原因,是学生听力训练少、考试经验不足所致。 第二题:单项选择,共20个小题,所测试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语法。考查学生在句子层次中对语法、词汇和习惯用语的掌握情况。覆盖面比较广,涉及到交际英语、引导词、疑问词、动词搭配、词语辨析、动词时态、从句、介词、副词、语序等多种语法现象。试题的突出特点是话题和语境因素较强,侧重基础知识,强调灵活运用。除个别小题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结构选出正确答案外,大多数小题均要求学生正确理解试题的语境意义,灵活运用语言知识才能选出与语境所适应的答案。这对英语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引导教师将话题、结构与交际功能相结合,正确指导并训练学生将语言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运用能力。 第三题:完形填空。“完形填空”题着重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所选短文是一篇记叙文,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容为一体。考查的词汇知识包括: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动词词组、搭配、文章理解。完形填空选项的设计仍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完形填空的设题立足全篇短文而不是某个句子,但考生在判断选项时,往往忽略文义的整体性与连惯性,因此所选择的答案往往只符合局部意义,而与全

文的意义相悖。有些选项需全面理解文章大意,依靠上下文或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第四题:阅读理解。该部分旨在检测考生的阅读速度和对语篇的领悟能力,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本次阅读理解部分仍然是重点考查考生输入信息的速度和对书面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从多个层面(整体、细节、具体、抽象、字面、深层、推理等)考查了学生对不同短文的理解情况。共有3篇短文侧重考查分析、推断和综合理解的能力。有以下特点: 1)保持较大的阅读词汇量和信息量,保持较高的阅读速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能以每分钟70-80个词的速度读懂不同题材的材料。 2)3篇短文都负载较高含量的信息。从语言运作的表层看,文字并不构成很大的理解困难,但是隐藏在表层结构"下面"的则是比较复杂的信息。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较高层次的阅读技能:在复杂的语境条件下,把握作者的整体思路;在较高级的措辞中,探察作者的隐藏意思;在较为复杂的上下文中,推断陌生词汇的意思;探查语篇的背景条件;在读懂语言的基础上了解原来不知道的东西,而不是借助熟悉的东西去理解语言。 3)增加了生词量,加大了猜测词义能力的考查。 试卷中出现的教材、教学大纲中没有出现过的生词、由构词法构成的词汇及有新义的熟词大都集中出现在阅读理解的语篇材料中。检测考生能否利用已掌握识理解派生词、合成词及其意义,能否在较高级的措辞中,探察作者的隐藏意思;在较为复杂的上下文中,推断陌生词汇的意思。 第五题:任务型阅读,难度适宜学生答得较好。 第六题:词语运用五道题出的较好尤其是5小题考学生的及物与不及物动词的用法。 第七题:书面表达。本题10分,得分率为70%。学生失误的原因主要是没有用提示中所给的单词,不注意大小写,句型掌握不牢固,教师有必要在审题、书写、句型等方面给学生一些指导。 三、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次考试部分学生英语得分很低,这说明他们在初中阶段根本没有学好英语,这不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19九下·江阴模拟)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结构和使用方法归纳出来的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 B . 《桃花源记》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这是借用人的特征来指一类人的手法,例如“布衣”指平民。 C . 明清的科举制度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院试取中者即为秀才,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小说《范进中举》中范进参加的应是会试。 D .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作者宋濂,宋代文学家,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2. (2分) (2019七下·克东期末)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小明学习时一遇到疑问,总是主动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B . 许多名人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C . 斯科特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 D . 红军越过老山界后非常疲倦,躺在地上不一会就酣然入梦了。 3. (2分)(2019·连云港)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西游记》中观音菩萨领如来法旨,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的路上,先后收服沙悟净、猪悟能、小白龙、孙悟空,为唐僧取经路上陆续收徒埋下了伏笔。 B . 《骆驼祥子》中刘四爷因嫌弃祥子是个臭拉车的,并且怀疑祥子是因为贪图他的钱财而娶虎妞,在寿诞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