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的三篇文章

张五常的三篇文章
张五常的三篇文章

思考的方法——张五常

据说熊彼德( J.A. Schumpeter )曾在课堂上批评牛顿,指责这个如假包换的物理学天才只顾闭门思想,没有将他思考推理的方法公开而留诸后世! 批评有点道理。但牛顿在物理学上的丰功伟绩,是他在逃避瘟疫的两年中想出来的;其后就再没有甚么重大发现——虽是昙花一现,但这“一砚”却是非同小可。窒因斯坦的思考方法,屡见经传:可惜他天赋之高,远超世俗,要学也学不到。

有些朋友以为爱因斯坦既然可以不用资料而将相对论想了出来,他们也可照样推理。但爱因斯坦所能办到的,跟他们有甚么相干?不自量力,以此为最!爱因斯坦的思考方法很可能是那自命不凡的人的一种思想障碍。我不仅不敢与牛顿或爱因斯坦相比,就是半个天才也算不上。但正因为这个缘故,我倒可以写一点有实用性的思考方法。我的思考方法是学回来的。一个平凡的人能学得的思考方法,其他的凡夫俗子也可以学。天才的思考方法是天才的专利权,与我们无关。

在大学念书时,我从不缺课的习惯就是为了要学老师的思考方法。所有要考的试都考过了,我就转作旁听生。有一次,赫舒拉发( J . Hirshleifer )在课后来问我:“你旁听了我六个学期,难道我所知的经济学你还未学全吗?”我回答说:“你的经济学我早从你的著作中学会了,我听你的课与经济学无关——我要学的是你思考的方法。”

我这个偷“思”的习惯实行了很多年,屡遇明师及高手明友,是我平生最幸运的事。这些师友中,算得上是天才或准天才的着实不少。我细心观察他们的思考方法,在其中抽取那些一个非天才也可用得着的来学习,久而久之就变得甚为实用。但因为被我偷“思”的人很多,我就综合了各人的方法,作为己用。虽然这些人大都是经济学者,但天下思考推理殊途同归,强分门户就是自取平凡。兹将我综合了普通人也可作为实用的思考方法的大概,分析如下。

一、谁是谁非毫不重要

假如你跟另一个人同作分析或辩论时,他常强调某一个观点或发现是他的,或将“自己”放在问题之上,那你就可以肯定他是低手。思考是决不应被成见左右的。要“出风头”或少“领功”是人之常情,但在思考的过程上,“自己”的观点不可有特别的位置。“领功”是有了答案之后的事。在推理中,你要对不同的观点作客观的衡量。有些人认为佛利民好胜、强词夺理地去维护自己的观点,这是错的。佛利民的思想快似闪电,但他认错更快!因为他认错太快,往往给人的印象就是没有认错。在我所认识的高手中,没有一个推理时将“自己”加上丝毫重量的。事后“领功”是另一回事。

同样地,在学术上没有权威或宗师这回事——这些只是仰慕者对他们的称呼;我们不要被名气吓倒了。任何高手都可以错,所以他们的观点或理论也只能被我们考虑及衡量,不可以尽信。当然,高手的推论较为深入,值得我们特别留意。我们应该对高手之见作较详尽理解,较小心地去衡量。但我们不可以为既是高手之见,就是对的。高手与低手之分,主要就是前者深入而广泛,后者肤浅而狭窄。我一向都佩服史密斯、米尔及马歇尔等人。但当我研究佃农理论时,我就将他们的佃农理论一视同仁,没有将他们的大名放在心上,若非如此,我是不可能将他们的理论推翻的。

二、问题要达、要浅,要重要、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问题问得好,答案就往往得了过半。在“读书的方法”一文内,我述说了求学时的发问主旨。以发问作为思考的指引,有几点是要补充的。

第一、问题要一针见血这是沸利民的拿手好戏。你问他一个问题,他喜欢这样回答:“且让我改一下你的问题。”( Let me rephrase your question 。)他一改,就直达你要问的重心,十分清楚。我们凡夫俗子的仿效方法,就是要试将一个问题用几种形式去发问,务求达重点的所在。举一个例子。当佛利民解释某法国学者的货币理论时,我问:“他的主旨是否若时间长而事情不变,人们就觉得沉闷?”佛利民答:“你是要问,是否时间越多,时间在边际上的价值就越少?”这一改,就直达经济学上的“替换代价下降”( Diminishing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定律,他无需答我,答案已浮现出来了 !

第二、问题要问得浅这是艾智仁( A.A.Alchian )的专长。谈起货币理论,他问:“甚么是货币?为甚么市场不用马铃薯作货币?”当经济学界以功用( Utility )的量度困难为热门的争论时,艾智仁问:“甚么是功用?甚么是量度?我们用甚么准则来决定一样东西是被量度了的?”这是小孩子的发问方式。后来艾智仁找到了举世知名的答案。量度不外是以武断的方式加上数字作为衡量的准则,而功用就只不过长这些数字的随意定名。假设每个人都要将这数字增大,就成了功用原理。这武断的方法若能成功地解释人类的行为,就是有用的,而功用本身与社会福利无关!

我自己的佃农理论,就是由几个浅问题问出来的。传统上的理论,都以为既然土地种植的收成是要将一部份分给地主,那么地主以分账的方法征收租金,就正如政府征税一样,会使农民减少劳力,从而使生产下降。我问:“既然生产下降,租值就应减少了,为甚么地主不选用其他非分账式的收租办法?”我再问:“假如我是地主,我会怎么办?假如我是农民,我又会怎么办?”

第三、要断定问题的重要性在我所知的高手中,衡量问题的重要与否是惯例,赫舒拉发更喜欢把这衡量放在一切考虑之前。学生问他一个问题,他可能回答:“这问题不重要。”于是就想也不再想。认为是重要的问题呢,他就从座上站起来!判断问题的重要性并不大难。你要问:“假若这问题有了答案,我们会知道了些甚么?”若所知的与其他的知识没有甚么关连,或所知的改变不了众所周知的学问,那问题就无足轻重。有很多问题不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问题。甚么是蠢问题呢?若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没有其他的可能性,那就是蠢问题了。举一个例。经济学是基于一个“个人争取利益”的假设;这就暗示着个人生产是会尽可能减低生产费用。有一个学者大做文章,问个人的生产费用是否会过高了?但基于这作者自己的假设下,“过高”是不可能的。佛利民就下评语:“愚蠢的问题,得到愚蠢的答案,是应有之报!”

三、不要将预感抹杀了

逻辑是推理的规格;但若步步以逻辑为先,非逻辑不行,思考就会受到压制。不依逻辑的推理当然是矛盾丛生,不知所谓;但非经逻辑就想也不想的思考方法,往往把预感

( Hunch )抹煞了,以致甚么也想不到。逻辑学——尤其是数学逻辑——是一门湛深的学问,但若以逻辑先入为主,就会弄巧反拙。

在念书时我拜读过爱因斯坦与逻辑学高手朴柏( K . Popp9r )辩论的书信。他们争论的是科学方法论的问题。在这辩论中,我以为朴柏是胜了一筹;但在科学上的贡献,他却是藉藉无名的。逻辑是可以帮助推理的正确性,却不是思想( Idea )或见解的根源。科学方法论是用以证实理论的存在,但它本身对解释现象毫无用处。那些坚持非以正确方法推断出来的思想是犯了规,不能被科学接受的观点,只不过是某些难有大贡献的人的自我安慰。这种人我遇过了不少。他们都胸有实学,思想快捷——缺少了的就是想象力。纯以预感而起,加上想象力去多方推敲,有了大概,再反覆以逻辑证实,是最有效的思考方法。只要得到的理论或见解是合乎逻辑及方法论的规格,是怎样想出来的无关重要。那些主张“演绎法”( Deductive Method )或“归纳法”( Inductive Method)的纷争,不宜尽听。苹果掉到牛顿的头上(或牛顿午夜做梦),万有引力的理论就悟了出来。又有谁敢去管他的思考方法是否正确。

有一些独具卓见的学者,其逻辑推理的能力实在是平平无奇;他们的重要科学贡献是经后人修改而成的。英国早期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 T.Malthus ),推理的能力比不上一般大学生!近代获诺贝尔奖的海耶克及舒尔兹( T. Schultz ),推理也没有过人之处。这可见思想见解( Idea )是首要,逻辑次之。得到了一个稍有创见的预感,就不要因为未有逻

辑的支持而放弃。在我所认识的学者中,善用预感的要首推高斯( R.H.Coase )。无论我向他提出任何比较特出的意见,他就立即回答:“好像是对了”或“好像是不对的”。先有了一个假定的答案,然后再慢慢地将预感从头分析。

有一次,在一个会议上,有人提议大地主的农产品售价会是专利权的市价,缺乏市场竞争,对社会是有浪费的,我冲口而出:“怎么会呢?假若全世界可以种麦的地都属我所有,我就一定要将地分开租给不同的农民耕种;麦收成后农民就会在市场上竞争发售,.那么麦价是竞争下的市价。”高斯在旁就立刻对我说:“你好像是对了。”三天之后,我再遇高斯时,他又说:“你好像是对了。”我问他我对了甚么?他说:“麦的市价。”几个月后,在闲谈中,高斯旧事重提:“我认为在麦的价格上你是对了的。”对一个不是自己的预感而日夕反覆推断,确是名家风范,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另一个已故的高手朋友,名叫嘉素( R. Kessel ),是行内知名的预感奇才。在1974年(他死前一年)我有幸跟他相聚几个月,能欣赏到他的不知从何而来的预感。嘉素有一条座右铭:“无论一个预感是怎样的不成理,它总要比一点意见也没有为佳。”他又强调:“若无半点见解在手,那你就甚么辩驳也赢不了。”

预感是每个重要发现都缺少不了的——从那里来没有一定的规格,有时究竟是甚么也不大清楚。在思考上,预感是一条路的开端——可走多远,到那里去,难以预先知道——但是非试走一下不可的。走这路时逻辑就在路上画上界线,将可行及不可行的分开。走了第一步,第二步可能较为清楚。好的预感的特征,就是路可以越走越远,越走越清楚,到后来就豁然贯通。“没出息”的预感的特征正相反。

不要以为我强调预感的重要,是有贬低逻辑及科学方法论之意。我曾经是加纳

( R.Carnap )的学生,怎会轻视这些学问?我要指出的是逻辑是用以辅助预感的发展,用错了是可将预感抹煞了的。

四、转换角度可事半功倍

任何思考上的问题,是一定可以用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想的,换言之,同样的问题,可用不同的预感来试图分析。在这方面,我认识的高手都如出一辙——他们既不轻易放弃一个可能行得通的途径,也不墨守成规,尽可能用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想。转换角度有如下的效能——

第一、茅塞可以顿开茅塞( Mental Block)是一个很难解释的思想障碍,是每个人都常有的。浅而重要的发现,往往一个聪明才智之士可能绞尽脑汁也想不到!但若将思想的角度稍为转变一下,可能今茅塞顿开。想不到的答案,大多数不是因为过于湛深,而是因为所

用的角度是难以看到浅的一面。重要的例子不胜枚举。一间工厂为了生产,对邻近的物业造成污染而有所损害。历久以来,经济学者都建议政府用几种办法去压制工厂的生产,从而减少邻近物业的损失。这个老问题到了高斯的手上,他就将角度倒转了:“压制工厂生产,就等于邻近的业主对工厂有所损害,究竟要被压制的应是那一方?”高斯定律是由此而出的。另一个例子是关于近十多年来在世界上大行其道的“财务投资学”( Corporate Finance )。这门学问其中的一个创始人沙尔波( W.Sharpe )的成名之作,是在有风险的情况下,首次在原理上断定了资产的市价。虽然这原理是有着明显的缺点,但对一个在当时是高手云集而不可解决的重要问题,稍可成理的答案已足令其驰名遐迩。沙尔波的“破案”出发点,就是将一条当时众所周知的曲线倒转了来划。

第二、角度可以衡量答案

从一个角度看来是对的答案,换一个角度却可能是错了。任何推理所得的一个暂定的答案,都一定可以找到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衡量。若不同的角度都不否决这个暂定的答案,我们就可对答案增加信心。当然,可靠的答案还是要经过逻辑及事实的考验的。

第二、角度有远近之分

在思考的过程中,细节与大要是互补短长的,无论细节想得如何周到,在大要上是有困难的见解,思考者就可能前功尽弃。但在大要上是对了的思想,细节的补充只是时间的问题——就算是错了细节也往往无伤大雅。在这方面的思考困难,就是若完全不顾细节,我们会很难知道大要。有了可靠的大要而再分析细节,准确性就高得多了。

思想一集中,脑袋就戴上了放大镜,重视细节——这是一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人会久不久将问题尽量推远以作整体性的考虑。

五、例子远胜符号

推理时可用例子,也可用符号;有些人两样都不用,只是照事论事,随意加点假设,就算是推理。后者是茶余饭后不经心的辩论,算不上是认真的思考。有科学性的思考,用例子是远胜用符号的。

数学是以符号组合而成的一种语言;严格来说,任何语言文字都是符号。画面是没有符号的,但也是表达的一种方式。用大量的字来表达画面,就成了例子。思想是抽象的。要证实抽象思想的正确性,数学就大有用途,因为它是最严谨的语言。但有效的思考方法却是要将抽象现实化。画面比符号较接近现实,因此较容易记;所以在思考上,用例子就远胜用符号了。

以善用数学而负盛名的经济学者,如森穆逊( P.Samuelson )、阿罗( K.Arrow )、乌沙华( H.Uzawa )、史得格斯( J . Stiglitz )等人,都是以例子帮助思考的。以数学求证是得了大要之后的事。其他少用数学而善于思考的人,用例子更是得心应手。有些学者只是用符号或少用例子的,但有重要发现的却是少见。中国人天份之高举世知名,但用例子的能力就比较弱了。这一点我实在不明白(可能佛学的例子过于抽象,造成不良影响;这问题要请岑逸飞代为解答)。以我之见,韩非子还算过得去,但孟子及孙中山所用的例子就往往似是而非,不知所云 ; 他们成不了推理高手,是不难了解的。

善用例子的人,再蠢也蠢不到哪里去。用例子有几个基本的法门,能否善用就要看个人的想像力了。现试将这些法门分列如下。

第一、例子要简而贴切

以例子辅助推理,理论的重要特征是要全部包括在例子之内。通常的办法就是将例子内的枝节删去,使重点突出,务求在重点上例子与理论有平行的对比。简化例子要有胆量,也要有想像力。在经济学历史上,简化例子最有本领的是李嘉图( D.Ricardo )——所以李嘉图的经济模型的广博度,至今仍未有人能望其项背。那就是说,例子简化得越利害,复杂的理论就越容易处理。

第二、例子要分真假

所有可用的例子都是被简化了的。以严格的准则来衡量,没有一个例子是真实的。但有些例子是空中楼阁,其非真实性与简化无关;另一类例子,却是因事实简化而变为非真实——我们称后者为“实例”。纯以幻想而得的例子容易更改,容易改为贴切,是可帮助推理的。但要有实际应用的理论,就必须有实例支持。少知世事的人可先从假例子人手,其后再找实例辅助;实证工夫做得多的人,往往可省去这一步。经验对思考有很大的帮助,就是因为实例知得多。

第三、例子要新奇(Novel)

众所周知的例子不仅缺乏吸引力;在思考上,较新奇的例子会较容易触发新奇的思想。第一个以花比美人的是天才,其后再用的就少了创见。工厂污染邻居的例子,庇古用时是新奇的;用得多了、启发力就减弱。高斯在同一问题上作分析,采用了牙医工具的声浪扰及邻居、大厦的阴影减少了隔邻泳池的阳光。这些比较新奇的例子,都启发了一点新的见解。 第四、要将例子一般化(Generalise)

这一点,中国人是特别弱的,事实不可以解释事实;太多理论就等于没有理论。将每个例子分开处理,理论及见解就变得复杂,各自成理。无意中变成了将事实解释事实。将多个不同的例子归纳为同类,加以一般化,是寻求一般性理论的一个重要方法。

马克思走李嘉图的路,将资本跟土地及劳力在概念上分开。所以马克思的资本论缺乏一般性,使剩余价值无家可归。李嘉图自己从来不相信价值是单从劳力而来的;他想不通将不同资源一般化的方法,自知他的理论有困难。这困难要到费沙( I.F isher )才清楚地解决了。

在社会耗费的问题上,庇古所用的例子分类太多,以致他的理论模糊不清,前后不贯。这问题到了高斯手上,他就认为在社会上每个人无论做甚么对其他人都有影响;他于是就将所有对人有影响的行为归纳为产权的问题。在另一个极端,过于一般性的理论,因为没有例外的例子,所以也没有解释的功能。有实用的理论是必须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因此之故,例子既要归纳,也要分类。分类的方法就是要撇开细节,集中在重点上不同例子之间难以共存的地方。将一个例子分开来处理,我们也应该找寻跟这例子有一般性的其他例子。世界上没有一个“无法一般性化”的实例。若是有的活,在逻辑上这实例是无法用理论解释的——这就变成了科学以外的事。

第五、要试找反证的例子( Counter Example )思考要找支持的例子;但考证是思考的一部分——考证就要试找反证的例子了。史德拉( G.Stigler )、贝加( G.Becker )等高手,在辩论时就喜用反证。可靠的理论,是一定要有可以想象的反证例子的——但若反证的是实例,理论就被推翻了

六、百思不解就要暂时搁置

人的脑子是有着难以捉摸的机能——连电脑也能想出来的脑子,其机能当然要比电脑复杂得多。拼命想时想不到,不想时答案却走了出来,是常有的事。我们可以肯定的,就是在不经意中走出来的答案,一定是以前想过的老问题。以前想得越深,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机会就越大。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以置信。

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间并没有白费。将问题搁置一旁,过些时日再想,可有奇效。就是不再想答案也可能会在无意间得到的。我的价格管制文章写了 3 年。公司原理 12 年,玉器市场 9 年仍未开笔……,这些及其他文章加起来起码有百多年!不是言过其实,而是搁置着等时机成熟而已。贝加的文章,好的都是下了多年的工夫。高斯有几篇等了 30 多年的文章:他今年 74 岁了,等不到是经济学上的大损失。但人各有法,而等待是思考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科学上的思考是一门专业。跟其他专业一样,熟能生巧。可以告慰的,就是无论问题看来是如何的深奥,好的答案往往会比想象中的浅的。。。。。。。。。。。。。。。。。。。。。。。。。。。。。。。

求学的方法——张五常在辽宁大学讲演

记录者按:2001年9月23日下午,张五常先生及夫人丁女士于辽宁大学礼堂讲演,以下根据他的夫人的普通话翻译的录音整理,有不清楚的地方用_或(?)标示。我听不懂粤语,所以不能精确反映他的重复、停顿、省略,进而反映他的思路。其中问答部分由于现场没有给问者提供麦克风,加上有些听众状态不好,现场噪音很大,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望谅解。终于整理完,很累。之所以费这么大气力,因为我觉得这是篇对很多学人都有启发的讲稿,希望更多的人受益。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到降低信息费用、促进共同发展的行动中。听讲演时能感受到他真诚的赤子之心,他给我的印象与媒体和论坛中间接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我想这篇讲稿可能改变一些人对张五常先生的偏见及消除一些误解。当然,看文和临境的感觉是不同的,希望不会弄巧反拙。正文如下,请分享。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细节,想讨论此文或有好的信息请不吝给starlitsky@https://www.360docs.net/doc/c27699327.html,发信)张五常:各位同学,在我还没来辽宁大学之前,你们说没有指定题目给我说,昨天晚上我跟同学聊天时,他们说希望我今天能够讲“新制度经济学”这个题目。可是刚刚吃中饭的时候,我跟你们的同学和老师再谈起来的时候,他们说今天来的有很多都是本科生,对本科生来说我花一两个小时也不见得把新制度经济学讲得很清楚。后来我们研究的结果,半个小时前我们决定了题目是“求学的方法”。(掌声)

求学的方法和读书的方法是有点不同的,我今天要谈的是求学的方法,求学的方法跟读书的方法是有点不同的。我今天要谈的是求学的方法,求学的方法跟思考的方法也不一样。

我曾经写过文章谈过思考的方法,还有读书的方法,这两种方法我都谈论过,但是有关求学的方法我却还没有写过文章发表。在许多外人的眼里,我本人在很多方面都少有成就。问题就是很多人不明白,我这个人一生前三分之一是一事无成的,念书不成,没有什么事是做得成功的。我被学校赶出学校有两三次。(笑声)

我留级的次数也比我所认识的朋友都来得多(笑声),我在中小学的考试差不多每次都是不及格的(笑声)。但是后来进了大学以后,我差不多每次考试都是考第一的。(掌声)我的论文也得过奖,差不多什么奖都是我拿的(掌声)。

同一个人,我所做事情的方法从来都没有改变过,我一向都是如此,我并没有想去刻意地去考第一,也从来没有特意地要去拿什么奖。同样的人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一事无成;而在不同

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许多令人羡慕的成就。我当教授当了这么多年,我对学生的成绩并不是太重视。学生念不成书,我从来不会看不起那个学生,因为这是很难预测的,因为那个念不成书的同学突然之间会变成很厉害。我有一个外甥,在中学时念书是很不错的,起码要比我做中学生时念得要好,比我好得多,但是他在香港的时候没有一间大学要他,所以他的成绩进不了大学,这是1970年代的事。那个时候我是美国大学教授,我那个时候认为我这个外甥是有前途的,我就写了一封信去给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香港大学我是不敢写的,因为香港大学是绝对不会收他的,香港大学是世界上二流的大学,那个时候中文大学属于差不多是四流的,那时侯我就写了一封信请中文大学。我亲自用教授的名义写,我通常很少用教授的名义写的。我说我这个外甥念书是可以的,可不可以给他一个机会。校长亲自回信,他说我不是说你的外甥念书念不成,但是是不够好,我们中文大学不能收他。(众哗然)那我这个外甥就1970到美国来跟我读书。那个时侯1970年他是进大学一年级,1976年拿博士,现在是世界上的大名家,他姓赵,赵成英,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当教授,任何人假如是做有关细胞研究的话,全世界任何研究细胞的人没有人不认识他的。(掌声)

我记得几年前,大概是五年前吧,香港大学要招聘大学校长,他们提名一位在华人中算是最有名气的生物学家。我为了好奇心,我叫我的同事们查查看,他这位学者的文章被人家引用的次数,每年给人家引用多少次,查的结果:他的作品每年被人家引用大概三、四次之多,这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我又为了好奇心,去查查我这个外甥,而他的文章每年被人家引用150次之多,(笑声、掌声)像这样的例子,就可以告诉各位同学:假如你们念书念得不好,并不代表你们是没有希望的。我自己教我自己的儿女,假如他们的成绩在中学稍稍好一点的话,我就骂他们的。(笑声)因为求学就像长途赛跑,一开始你就跑在前面是很不聪明的,一定要到最后的时候你才发劲。我跟我儿子说得非常清楚,我说你要正式发挥你自己的潜在力的话是要在25岁之后开始,可是没想到他18岁进大学的时候,他问我说我是不是现在可以发挥我的潜能了(笑声),我说可以少稍发挥一点,可是没想到他一发就发过了头,每样学科都差不多考满分。(笑声)我又把他训了一顿,后来我就跟我的儿子君子协定——考试的前一天晚上不准看书。我对我儿子的教育,我只是以我个人的经验来教他,我说假如这门科是六十分及格你能考到75分就是最好的,假如你考到90分的话,就是多读了浪费了,(笑声、掌声)浪费了。

后来我看到我儿子念书,他说他考80分,他说他要考80分,他就能考到80分,他说要考70分,他就可以考到70分附近,那时候我就开始放心了,那时侯我就知道我的儿子知道怎么把握了。100分是满分,你要考到100分是很容易的,100分是满分,你只考80分就表示

说你能控制自如,就是说你念书念到有80分的把握你就停了,这算是一流的读手。(掌声)所以我个人认为,你们作为学生的是很难知道你个人的潜智(质)_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去尝试地找呢?(思考)第一个问题你就要问自己:你对这门课有一个兴趣。但是你对这门课自己到底有没有兴趣有时候是很难知道的,你没有真正尝试过,你是不知道的。你可能对很多东西都很有兴趣的,但你没有试过你是不知道的。有些东西我是毫无兴趣的,比如说要去念会计,会计这门课我是完全没有兴趣的,因为我觉得会计就是把数字掰来掰去,也许现在的会计跟我那个时候念的会计不一样,因为现在有电子计算机,所以不一样。那个时候我们念会计就是把数字掰来掰去,非常沉闷。我对很多学问都是很有兴趣的,但是你要自己问问你自己你对某门学问是不是有兴趣,你要比较客观。

第二个,你自己需要衡量的,你就要问问你自己你是不是有机会念得很好做得很好,你自己要能够判断,别人不能够告诉你的。你为一个兴趣去做某件事,假如你自己知道你对这门没有什么天分的话,就不要勉强。你就可以继续为兴趣而做,但是不要勉强,因为你自己知道没有那个机会的话就不要勉强。人要有自知之明,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自知之明。在这方面我本人算是蛮厉害的。我看到有很多东西我自己知道我自己是没有可能有什么成就的,我就不会花功夫下去。有兴趣的去研究一下可以,因为自己知道是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的。

我小的时候,打乒乓球,我在学校里面拿冠军。后来在香港某一个机构里面,我看到一个年轻人,那个时候我13岁,那大概十、十一岁左右,他比我小两三年左右,他完全不会打,我就教他打乒乓球。我教了他三两次以后,我就知道我的天分不够了,很明显的。他那个时候还不能够胜过我,但是我看得出来他是打乒乓球的天才,后来我教了他两三个月而已,我就完全输给他了。我就知道我在乒乓球方面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去玩玩是可以的,娱乐是可以的,但是想要在乒乓球上有点成就的话,我就知道我是不值得考虑的,因为你看得到有的人是可以比在乒乓球方面你厉害得这么多,你只要跟他玩两三个小时就知道了,很明显他的天分是比你高很多,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的名字就是容国团(掌声、哗然)。

有一些玩意儿,我自己知道我是行的,并不是我没有兴趣,而是我不喜欢那种感受,譬如说下中国象棋,我认为假如我继续下象棋的话,我应该可以下得非常好。问题是象棋这门玩意儿,假如你是跟一位真正是高手下象棋的话,你下完那盘棋以后你整晚都睡不着觉,因为我的脑子里面就会不断地想到那盘棋,你们下过象棋就知道了,假如你们真的是花过心机去下一盘棋,你走的每一步你都会记得住的。假如是跟一般的人下象棋,你赢的话你没有什么满

足感;假如是跟一个高手下的话,你用心机下一盘棋,对我来说我是睡不着觉的,因为有这种情况存在我就放弃了下棋。

有些东西我是没有兴趣的,我自己可以做的非常好。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打桥牌,我也可以打得非常好,但是我却没有兴趣,因为我觉得打桥牌是蛮简单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那么我就没有继续学下去。你首先你们要问自己你对某样东西有没有兴趣,然后再问自己对这门东西有没有天分。假如你有兴趣,没什么天分,那就不要勉强,你就往其他有兴趣的方面发展;但是假如你有兴趣,但是没有天分,那也不要勉强,所以要对自己有客观的衡量。我认为每个人只要你尝试得多总可以找到几样东西自己是有能力的,每个人都可以找得到,每个人都会有的。当这样东西是你自己觉得有兴趣又有天分的时候,你要学任何东西,你真的是要走进去的,你是要真正要专心走进去的,一定要专心投入不要只学个皮毛,一定要投入的。怎么投入呢,那就要讲工夫了。譬如说十年前我决定要开始学书法。我花了两三个月我就全盘投入了,就进入书法的境界。就像我念经济学,我本科念到第三年的时候我就整个人投入经济学的领域了。怎么样走进它的领域呢?换句话说就是怎么可以登堂入室呢?真的是有这个现状的,假如你不走进去,不投入的话,是没有多大希望。你把书背得滚瓜烂熟都是没有用的,一定要投入。我有个朋友,他的身体不好,是外国人,因为他腰骨扭坏了,有问题。他打网球,一开球就上网,任何人一看,就认为是大家风范,每个人都会说怎么打成这个样子。他的球艺并不是很好,参加比赛多数是赢不了的。但是他一开球你就知道他是好手,这叫登堂入室,他做到这一点。那时侯我就问他,我说你的网球真是登堂入室,你为什么能够登堂入室,他说:“我是美国加州长大的,在我周围跟我打网球的一些朋友们,那些小时侯跟我打网球的朋友们都变成了美国的职业球手”。这就叫登堂入室。就像我没下象棋很久了,我都几十年没下过象棋了,当然是下不过很多人了。假如你找个中国冠军和我下象棋。我只要走几步棋子,在任何外人眼里面,都会看得出我的象棋是登堂入室,因为我曾经在年轻的时候下过工夫。那个时候有一个跟我下棋的就是后来代表香港象棋的,我从小就和他下象棋。我那个时候不过十几岁,他比我还小,他是神投来的,我天天跟他在一起下象棋,无形之中我就差不多曾经是登堂入室。投入过一点,只要投入过就不一样,曾经投入过真的是不一样。就像我的打网球的朋友,他虽然打得不好,比赛是输的,但是只要他打两手你就知道他曾经是厉害过的。你们必须明白我说的这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像我第一次跟弗里德曼争辩经济问题的时候,那个时候我第一次碰到他。他开始问我的时候,我只是回答了他几句,他就知道我是登堂入室的,他知道我曾经是投入过的,他一听我说就知道我在价格理论下过很大工夫。因为他看得出我所明白的经济学并不是那些考试考得好的明白的经济学,而是我

真正下过工夫研究过,所以我的对答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你们想学东西一定要走进去,这是很重要的。可能表面上你们的成绩非常好,但不代表你们真正投入过的。你真的是进去过的话,你未必真的是大师级的人物,也许连小师级都达不到,但是假如你曾经进入过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是不一样的。这是很简单的事。在我临走的时候,在我1957年要离开香港的时候,那时侯容国团还没有回到中国,他说:“张五常,我跟你做了这么多年的朋友,我也没有钱送礼物给你,你到我打球的地方来,我只要教你一手怎样开球,这个开球的方法是我想出来的。”因为在容国团之前,没有人懂得怎么开球,我心里想我都要到外国念书了还学乒乓球有什么用呢?没有什么用的。可是盛情难却我就到他那去,他教了我一手反手开球,一种开球,可以两种旋转,他把那个道理说出来,但是他开球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登堂入室的,完全是不一样的。后来我的乒乓球技巧算不上什么的,但是我到了加拿大,我拿了加拿大的乒乓球冠军(笑声、掌声),并不是因为我会打乒乓球,而是因为容国团教了我一手开球的方法。(掌声)所以我对你们后学的年轻人,你们想学什么东西,觉得自己有兴趣的,考虑你们自己有(?)学的天分,一定要走进那门学问。一天不能登堂入室,多学也是没有用,成绩再好也没有用。在某些方面,登堂入室的那种感受是很难形容出来的。就好象你跟某一个人谈恋爱,一天不见都不行,(笑声、夫人笑得没说出话)一分钟不见都不行,因为你整天都在想着你那个心上人。就像我学书法,吃饭的时候想书法,睡觉也想书法,走在路上的时候那个手也是挥来挥去的(笑声),也是在写书法。我的书法老师是在上海的周惠君老师,是个女人,是个身体有缺陷走路不方便的女老师,你们听过没有?周惠君,上海书法协会会长。周老师说,她说:“张教授,真是奇怪。”她说看我写字的手的动作,假如不看我的字,我的字还不行,只看我手的动作,是100分(笑声)。她说你来我们上海的电视台表演一下好不好(笑声),那我怎么能去表演呢,难道只看我的手的表演而不看我的字吗?那么手的动作是100分,为什么我手的动作是100分呢?因为我学书法的时候,随街走手就不停地在那写呀写的,我的手一直是动来动去的,动到100分为止。(笑声)当你一进入的时候,当你登堂入室的时候,你们必须听我说这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以为你们念书你们念书念得好,就已经是登堂入室,但是假如你真正有一招能登堂入室,你自己会有感受,你自己会知道的,那感觉是不一样的。你会觉得自己好象似乎有一点孤独,有一点寂寞。当你进去的时候,你可以跟大师们沟通,你就知道你已经是进入了。有一种寂寞得来的高傲的感受,成就未必可以,可能需要很久的时间,但你一进去就是进去了。在经济学方面,我是(??)(好象是“百里鳌”),我当然选读的都是高级的经济理论,我的成绩非常好,全班可以说是最好的,可是我那时候还没有登堂入室,还进不了,真的是进不了,后来我自己知道我那

个时候真的只是皮毛而已。我是到了博士班大概是二年级的时候知道自己大概是进去了,因为遇到的老师不一样,你自己的感受不一样,你拿起哪本课本来看你都可以发现很多错误,譬如说在摄影方面,我在加拿大自己一个人坐在那边拿了部相机,那个时候开始知道自己是走入摄影这一行的。问题是在某种造诣上,假如你曾经进入过,你要能在另外一种造诣上你要是能进去或者是登堂入室的话是很容易的,因为方法大致是一样的,所以说,我学书法都不需要怎么摸索,一进去的话就知道自己可以进去得很快。比如说我1983年才开始用中文写文章,以前从来没有用中文写文章,我开始用中文写文章是让人家笑的,然后突然就步进写中文的天地,一走进去以后,所有的风格都改变了。

现在谈谈怎么样能够进去,能够投入呢?(思考)首先你有了兴趣对不对,自己还知道自己还有一些天分。进去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好的老师,这个帮助是很大的,不需要很多好的老师,一个就好。没有一个好的老师的话是很难进去的。所谓的有好的老师指点迷津,就是说这个老师会告诉你怎么样才能进去。我念了三年,拿了硕士,我的成绩都是满分,都没有进去的感觉,后来我碰见好的老师,他把我带进去的,一把我带进去的时候我自己就感受得到,自己是知道的,这种登堂入室的感觉自己是知道的,感受得到的。有的时候你的感觉是这样子的:你自己进去了,你可以看到外面还没有进去的人,你可以看得出来,在你自己达到某种成就的时候,你就会看到许多还没有进去的人,譬如在三角上在那边摸索。你好象自己在高山上往下看的时候已经看得到的。所以有的时候人家说张五常为什么这么骄傲,有时候我看到大学名教授说的一两句话,我可以感受到他们还是在三角上摸索,要什么时候才能摸上来呢?所以你真正进入的话,你自己是知道的,第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好的老师,能够指点迷津。我这一生是非常幸运的,我各方面都碰到好老师,摄影方面碰到好老师,书法方面碰到好老师,我写文章也碰到好老师,我诗词歌赋碰到好老师,经济学方面也碰到好老师,不用说了,每样都碰到好老师。有好老师稍稍带一带路,差很远的。这些年来我碰到好多好的中国青年,都非常厉害,非常好学,可惜没有人指点他们。所以我常说如果我再年轻20年,我一定回中国大学来教书,我觉得只要给我稍稍指点一下,就可以了。你要登堂入室去学东西,说容易很容易,说难好难。你摸不到门路就是进不去。这是第一点。

假如没有好老师怎么办呢,没有的话是不能强求的。那么你就要自己去找书读,要选书读看,是很重要的,大部分书都是不值得看的,99%的书都是不值得看的,99.9%的文章都是不值得念的,但是有些是值得念的。我做学生的时候,我选书念是非常厉害的。(磁带翻面,空一句)不读则已,一读惊人。假如我找到一篇我认为值得读的文章,我会把那篇文章读得纸都烂掉,我才停手,这不需要太多篇的。一两篇文章的启发性,你的思维就会马上全都变了。

你问我念过的经济文章最好的有多少篇,我数来数去也只不过十篇八篇而已,因为有几百万篇文章存在,很多是不值得念的,但是我认为值得念的,对我的启发力大,对你的启发力未必有对我的启发力那么大。我的老师阿尔钦,在1950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叫作《进化论与经济理论》,我看完那篇文章之后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几晚都睡不着觉!那篇文章里面的内容是有问题的,有的地方是错的可是无关重要。但是他的观点是非常先进(明)_的,有创意,你念完了你会觉得他为什么会这样思考。那我就不需要考虑了,我本来想转去芝加哥大学,我马上不转学了,我知道阿尔钦会回到加州大学教书的,我就等他回来,我就跟着他。所以有些文章,是值得读的。我说要看文章念文章不是让你们相信这篇文章,你要考虑,要衡量,要跟着作者的思路去想,值得这样读的文章不是很多,值得这样看的书也不是很多,但是你想要登堂入室的话,你一定要能够找到那些好的书来看。第一点要找到名师指导,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说,当然不如我那个时候机会来得要好。但是关于第二点,找到好书看,你就要找人推荐,可是在这方面有很多人自己是可以知道的。虽然中国的言论还是有管制,但是大致上都已经相当开通了,所以在这方面很多同学都能拿到好书看。

还有第三种方法,帮你们登堂入室,当然最好是几种方法都一起来。第三种方法就是找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大家走在一起,大家走在一起。这一点对我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当年我们听阿尔钦的课,一班有四、五十个学生,我认为最好问的几个学生,大概有七、八个之多,大部分都是旁听生来。那个时候我们真的不明白阿尔钦讲的是什么,他讲完课以后我们七、八个人还是留在课室里面,自己一再讨论,研究阿尔钦到底说了些什么。假如阿尔钦提到一篇文章,马上就会有其中之一个人跑到图书馆把那篇文章找出来大家轮流看,看完以后大家讨论那篇文章,有什么重点,或是决定那篇文章整篇都是废物,所以我那七、八个朋友常常都是这么研讨的。我们那时这个小组维持了有三年之久。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老师是不可能教你这么多东西的,所以你要大家一起研讨,一起登堂入室。(思考)当你已经进去的时候,那你就要为兴趣继续做,但是坦白的说,既然已经登堂入室了,你为兴趣再进行研究,总是希望自己有一些成就的。那怎么样才可以有些成就呢?(思考)我只能讲我自己的做法,其他人我不太清楚。我认为要能够有稍许成就是相当容易的事。第一就是在基础上下很多的工夫,基础是很重要的,而最简单的基础,你要问清楚什么是重要的基础,别人告诉你什么你不要相信,也就是在经济学方面,就是说本科生的第一年,一年级的经济课我本人是非常厉害的。因为在最基本的经济学上面我本人搞得非常透彻。50年代、60年代我从事黑白摄影,我在(????)的工作做得非常好,我对光的处理非常熟悉。我写中文文章,我对古文诗词的背诵,还有晋朝的文章我能背得很多。我写英文文章,我是背《圣经》

的,《创世纪》,第一章《创世纪》,要背的,我选好的文章来背。我有个基础,这个基础是不急不来的,假如你是集中做这个基础的话,所需要的时间不是那么长久,但是你一定要集中,在最浅的地方下工夫,一定要集中注意力,集中精神。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给你们听,在加州大学,当年,我拿了硕士以后。那时我要参加一个口试,决定这个学生应不应该继续念博士,一般来说几乎任何人考这个口试,都是及格的,没有人试过有不及格的。我当时,已经拿了硕士,我是当时唯一4.0,就是考满分的学生,那些高深的理论,我都是考最高分的。这个口试,任何人都会通过的,我考的时候,三个老师坐那儿,赫舒拉发在场,他是主考官,其他还有两位教授在坐。那时候我的成绩是非常好的,可是我那时还没有达到登堂入室的境界,我那时侯在加州大学算是明星学生,因为很多同学都要请教我的,那我进去口试,他们竟问那些经济理论,我对答如流。赫舒拉发就翻我的资料,他说:“哇,你每一科都考满分!你这个人很厉害,我们不需要再考你高深的理论,我问你最浅的。”(笑声)他不问你高深的,他问你一条最浅的,那什么最浅呢?他说:“你知道竞争市场,没有人能赚着钱的,那既然是没有人能看到钱,为什么还要去参加竞争呢?”一时之间我答不上来,其实我也答对了,我把成本的定义答给他。其实已经答对了。我说:“成本,就是他们能够做得多好就做多好,就是所谓的机会成本。”其实我算是答对了,但是其中有一个教授不肯放过我,因为那个时候我答的不是很准确。我就在这条浅的问题上面,我不及格,这可以说在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人试过考这个口试不及格。所以你那个时候我就很灰心,几乎打算不再继续念博士了。学校和教授都来求我重新再考一次,(笑声)可是历史上这个口试是没有补考机会的,但后来我为什么答应再去重考呢?因为在我考试失败的那个周末,经济系的老师和学生开了一个鸡尾酒会,就是博士生和教授们开了一个鸡尾酒会。因为我太没面子了,我就没有去参加。后来同学传话来给我——有一个很厉害的学生的太太问赫舒拉发,就是那天的主考官:“在你眼中哪一个学生最厉害?”赫舒拉发说:“我教过那么多学生,没有碰到这么好的学生。”他说:“你的先生是很好的学生,我真的是很难选哪一个是最好的学生,假如你一定要逼我选一个的话,我选那个中国学生。”(掌声)把这句话传唤给我的时候,因为我想到他不让我及格,都说我是最好,所以我就答应重新再去补考。我要求他给我三个月时间。在那三个月时间里面,我开始登堂入室了。因为我知道高深的理论不能够留难我,你的方程无论怎么复杂我都可以应付得了,但是在最浅的概念里面我不扎实。所以那三个月时间我全部花在最浅的理论上面,自己以为自己懂的重新再考虑,所以我经济学的基础就从那来得。你们可以看到我任何有关经济的论著,没有用过任何高深的理论,完全没有用高深的理论,完全是本科生第一年所学的,因为我的基础弄得好。后来那个口试,因为我考不及

格的缘故,过了几年学校就取消这个口试了。(掌声)所以第一步——登堂入室以后,要把基础打好,这是第一点。

第二样,在技术的运用方面无论是任何道路都好,一定要下起码三几年的苦工,没有什么捷径的,不需要太多,差不多三年就可以了。书法是如此,摄影是如此,写文章是如此,经济学也是如此,也许有些比较容易的花一两年就可以,难的大概三年就可以了。这个苦工一定要下的,不过你要已经进去了才开始下苦工,你还在外面下苦工是没有用的,要进去了再下。你知道你已经进去了,你有了基础了,基础可能三两个月就可以。你一定要下苦工。很多读者朋友,看我写文章,又说历史又说艺术,什么都不说,应该,有些东西我是说错的,我没有可能记得那么多。所以有人说张五常是在搞学问,可是事实上我真的有几年是睡在图书馆里面的,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有些东西是记不住的,有的时候记错了,写错了日期那是可能的,但是你只要曾经经过一段时间把整个人投入的话,你已经记住的东西是会慢慢消化的。譬如说对中国的历史,我几十年前念过,但是我现在的看法,跟我几十年前的看法是没有变的。因为我没有重新再看中国的历史,但是我四十年前念过的,到今天我还是记得,我还是依稀记得,大致的架廓还在那,所以要慢慢消化。我大致的想法,所以想要成就一定要花几年的工夫,这是无可避免的,假如你过得了这一关,如果你在技术上,在知识上可以操纵自如。再进一步的观点,我自己在这方面是特别的。很多人都说我不对,但是我自己还是要坚持这么做。我知道我在某方面下了适当的苦工之后(思考),我就不再学了,我就完全不再。我只是思考而已,1969年到现在,经济学方面的书和文章我都没看过,我自己写过的,从事研究过的企业理论,我写过文章,有朋友写同样的文章寄来给我,我都不看的,我完全不看。我当然不好意思告诉他们我不看,我就左右推脱,我并不是看他们不起,很多人说我看不起他们,我不是看不起他们,我只是不想再看,假如我考虑做某项研究,假如你们告诉我某些人也作过类似的研究,我不想看他们的文章,你寄给我我也不会看的,我跟本是完全不看,我跟人家说得很清楚,我三十年来都没有看过经济学的书。因为我不想知道他们说什么,一个人总有读书的时候一个人总有自己思考的时候,总有自己天马行空的时候,世界上的书我不可能全部都看的,我曾经在图书馆里面住了几年,我认为我那个时候已经读够了,我就认为我自己要有一个思想的空间。我喜欢自己思考,任何新的问题,我就用我以前的基础,加上自己的想法,自己再重新发觉。我写了某一题目的文章的时候,或者给同事们看,问问他有没有其他的文章是和我讲得差不多的,就给我加一些注脚,这也只不过是装饰的问题。就象我学书法是一样的,所有历史上有关书法理论的书我都看过了,99%都是废物,有1%是非常好的,但是我现在不再看了,我对书法就自己思考了,自己练下去。当你有了基础以后,

你曾经下过苦功以后,你已经吸收了前辈的东西以后,你走到最后一步的时候,就是要有你自己的时候,那个时候是最过瘾的时候。那个时候你可以天马行空、独自云游,一片海阔天空,自己喜欢想什么就想什么,喜欢不想就不想,没有人能管得了你。但是突然之间,在黑暗中,大海茫茫,你可以看到一点火花的,那种雀跃的心情,是很难形容的。可是当我自己在外面云游的时候,在大海里面独自浮沉的时候,我希望我能站在一块很坚固的石头上面。所以我今天的经济学,我在报纸上每个星期发表的《经济解说》是我完全自我发挥写的。但是只要你们仔细念的话,你们就会发现我对经济学的基础,是多么的稳固,像铁柱一样,我不管怎么样云游,我都不会离开那个基础。但是我云游的时候,我用的那些方法都是我曾经下过苦工的。现在到了我云游思考的时候,我真的不愿受任何人影响。世界上多一个张五常不算什么,少一个也没什么了不起。为什么不给我自己有一个独自思考的机会你有人批评我,说张五常非常高傲,他思考的时候不考虑其他人的想法。我是曾经考虑过的,六十年代我考虑科斯的学说,我考虑弗里德曼的学说,我考虑斯蒂格勒(希科勒?)____的学说,所有大师的学说我都考虑过。在六十年代我认识的朋友们,除了我之外,几乎所有人都拿过诺贝尔奖了。到了我这个年纪,我不需要看看我身边的同事们在研讨些什么。花那么多时间去挣扎,就是为了我今天少少的能够独自云游的乐趣的争取,换句话说假如你能够达到我这个境界,不管你做得好还是不好,你总是有点成就的,你想说没有成就也没有人相信的。谢谢各位。丁女士:张教授说,欢迎你们问问题,各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问。

丁女士:大声一点,一个问题清楚一点。不要传纸,因为传纸很难看清楚的,就大声一点简单一点,张教就听得懂的。

一个男生:我想问张教授一下,你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你认为还有获得的希望吗?(众人笑)

丁女士:他问你为什么没有拿到诺贝尔奖,他说:“你还有希望吗?”丁女士:你们认为他应该拿到吗?(笑)

张五常:有人说我说过:“诺贝尔奖给我,我都不要。”我没有说过这句话,(大家笑、掌声)假如诺贝尔奖要颁给我的话,我不会感到惊喜,我会感到惊喜的,我不会说我不好意思而不接受的。(笑声、掌声)有一点是事实,曾经有一位和诺贝尔很有关系的人,他要我把我写过的论著整理一下,或者把我的思想写成一本英文书,去增加那个拿诺贝尔的机会。这件事那个人已经说了十多年了,也都有很多朋友是这么做的。我个人认为诺贝尔这个奖项,是这么高尚的,不应该是要去争取的。所以我自己就说过一句话:“我不会做任何的事情去

增加自己能拿到诺贝尔奖的机会。”文章已经发表了,这些文章的价值,我也不知道。可是假如你要我刻意做某件事的话,我就觉得这不是我的个性。(热烈的掌声)

一个男生:您讲过需求定律这个问题呀,您说如果需求曲线上升就不是需求定律,您在《经济解释》中说:经济学来源与现实生活,(组织者没给提问准备麦克)生活中我们有买涨和买跌的经历,有时持币待购。(现场爆发出巨大的噪音,淹没了问者的声音)

丁女士:对不起,因为我不是学经济的,我完全跟不上你在说什么,简单一点。

那个男生:需求定律是不是也有一定的限制,(又一阵巨大的噪音,淹没了问者的声音)丁女士:请问能不能有哪位老师解释一下,有一些国内的名词,不能完全理解。

一位老师:他是说有没有违背需求曲线的,世界上有没有越涨越买的东西。

丁女士:需求曲线有没有向上这么一回事?

张五常:这个问题,我答一次,我已经回答很多次,我的答案永远都是一样的,几十年来我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我知道汪丁丁对这个需求曲线的说法,我知道黄有光对它的说法。可是,你们听我说:第一,需求曲线和需求定律是不一样的,曲线走哪个方向都可以。需求定律呢,也就是说需求曲线一定是向下倾斜,这是第一点。

第二,这条需求曲线可不可以向右上升,逻辑上,可以,绝对可以。但是呢,那就不是需求定律了。可不可以往右上升,可以。但是呢,好的经济学家,包括我在内,包括弗里德曼,包括阿尔钦,包括科斯,所有二十世纪好的经济学家,知道它逻辑上是可以往上升,但是我们不让它往上升。为什么不让它往上升?因为你假如让它上升,需求定律就不存在。没有需求定律的时候,任何行为都可以解释得到,也就是不能够被事实推翻,也就是说没有了解释的(??)(可能是余地或意义)。换句话说,你让它上升就废除了整个经济学。经济学不能让它上升,就是这么简单。(掌声、笑声)你要让它成立,就没有了经济学,任何一个有分量的学者都会同意我刚才说的话。(掌声)

一个男生: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请问市场经济体制,它的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张五常:历史依据呀?

那个男生:再有......

丁女士:先、先打一个问题好不好?

张五常: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丁女士:他不太明白你的意思,历史依据是什么?你是说市场经济是从哪来的?

那个男生:它存在的定义吧,或者是它道德上、哲学上的...吧

丁女士:是不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什么?

那位老师:就是什么情况下才有市场经济?

张五常:噢,你们要小心得听着,要听得很小心。这个问题很复杂,而我的答案呢,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只能很简单地说,交易费用,就是在鲁滨逊一个人的世界里不存在的费用。交易费用一定要在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中才能产生。在鲁滨逊一个人的世界里不可能存在的,就叫做交易费用。所以作为交易费用呢,应该叫做制度费用,但是已经改不了了。因为这个名词是1937年提出来的,1960年科斯又再提,已经落地生根了,该不了了。这个交易费用包括了所有的社会制度费用,分不开的。完全没有交易,都有交易费用的存在。譬如说在毛泽东时代,没有什么交易没有什么市场,但是那时侯的人都拿一本毛语录背诵。在鲁滨逊一人的世界里面,你不能强迫他背毛语录的。所以这种也算是交易费用。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假如交易费用是零的话,就不需要有市场,任何制度都会有同样的效果。所以,科斯定律,是有问题的,因为他假定有私有产权,又假定交易费用是零,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交易费用如果是零就不需要有私有产权,私有产权的存在就因为交易费用不是零。市场的存在,因为交易费用不是零。所以经济学者不能象以前那样(???)有没有市场,市场上有没有成交,经过斯密的无形之手,又假设交易费用为零,这是错的,是互相矛盾的。如果交易费用为零就没有市场,市场的存在,就是因为交易费用不是零。那么为什么市场能够存在呢?简单地说,交易费用是有很多种的。市场的存在,主要就是因为信息费用的问题。信息费用,就是很多交易费用的种类之一。假如是没有信息费用的话,中央指导生产,中央分配,可能要比有市场还要好,中央指导专业生产,中央分配产品可以比有市场做得还要好,但是问题就是信息费用太大,你政府请个智商再高的也不行,你把我张五常请去也不行,就算我张五常是出了名最厉害的,也没有办法。因为我不可能知道那么多,我怎么可能每个人的长处是什么,我不知道的,不可能知道,我不可能知道那么多我怎么代理你们生产呢?,我怎么知道这块地种苹果好还是种桔子好呢?到底是种多一点苹果好还是多一点桔子好呢?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算那个人再怎么厉害也没有可能知道得那么清楚的,因为市场是以数以百万计的人组成的,你通过市价,市价就是个指引,经过市价,市场把所有信息汇集在一起,所以市场就减低了信息费用。换句话,假如我是上帝的话,我知道你们每个人都喜欢什么,我知道你们每个人的性格,那当然是中央比较厉害。因为市场是很复杂的,很多费用的。可是我对市场进行分析呢,并不是把所有信息汇集起来那么简单,因为信息里面有很多是假信息,有很多欺骗的行为。所以市场虽然把信息费用减低,可是信息费用还是相当高的,所以市场要这么看。

一个男生:(没听清)

丁女士:就是什么减低私有产权的交易费用?

那老师:(没听清)

张五常:1982年我出了一本小册子,我那时的题目就是《中国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吗?》,这是1982年出版的,我在那本小册子里就推断了中国会发生的情况。我写完了以后,准确得不得了,100%给我讲对了。我唯一的错误,是我没有想到中国会改进得这么快。所以你们要想要知道程序是什么样的,应该想办法看那本书。我的那本书里面说得很清楚的,好象把那个历史预先写出来。我写那本书的两个失误的地方:第一,我的推断,猜不到中国能够改得这么快。第二,我那时不相信我的理论这样精确,所以在很多细节上我应讲得更清楚,在那本书里面,很多方面我都说得很清楚了,譬如关于人类的资产会首先转成私产化,跟着是土地,然后国营企业和特权利益就比较麻烦一点,我已经在那本书里面说得很清楚了。可是我当年应该说得更详细。只是我当时对我的推论不是太有信心,不敢赌得太大。

一个女生:在场的同学,一半是男生,一半是女生,可是前几个问题都是男生问的,我想代表女生问一个问题。社会上把人分成三类,我感到非常奇怪啊:男人、女人和女博士。我不知道我们是应该发展成女人还是女博士。这是个社会学或者是教育学问题,请张教授回答。(一片骚动)

丁女士:你问什么,你问...

那位老师:(听不清)(现场噪音很大)

丁女士:听不见。女人要不要选择变成女博士。

张五常:当然要了。我讲一个现象给你们听,你们听清楚,虽然我常常批评中国,很多方面我都批评,我对中国的前途非常乐观,主要就是因为中国的青年。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是刻苦耐劳,中国人聪明大家都公认的,而且中国人口非常非常多。这个古老的文化大国,五千年来,就是现在这个时刻,真真正正五千年来靠知识能找到工作的就是现在这个时刻。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清朝以前的历史,士农工商,农夫不需要认识字,工人搞技艺的也不需要认识字。商人赚钱也不需要识字,士就是要考进士,要作官的。中国没有司法制度,象郑板桥都是去作官的,连苏东坡也是作官的,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一个空间是说读书人可以因为有知识而能赚到钱的,因为除了你是士作官以外根本没有人因为你是有知识而找到饭吃的。然后是军阀时代、国民党、中日之战、国共之争、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什么时候中国人是我只要书念得好就可以找到好工作的?在台湾的中国人在外国非常有成就,香港的中国人在外国也都非常有成就。庚子赔款时有少数的人是,但是真正因为念书而会有好工

《思考的方法》(张五常)读后感

《思考的方法》(张五常)读后感 虽然文章的标题是“思考的方法”,但在本文中,张五常先生不是居高临下地指示读者接受所谓的“方法”,而其实是真诚地与读者分享自己在思考过程中得到的切实体验与心得,这点令我十分敬佩。作者强调谈论的是“实用”、“平凡”思考方法,并不是建立一套严密的思维体系,而可以说是向读者提出六大类关于思考方法的建议,包括:①谁是谁非毫不重要,即客观看待观点本身,而不是提出观点的人;②问题要达,要浅,要重要,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即理清问题便是寻求答案的过程;③不要将预感抹杀了,即平衡逻辑和预感的关系; ④转换角度可事半功倍,即灵活辩证地看待问题;⑤例子远胜符号,即思考需要具象化;⑥百思不得其解就要暂时搁置,这有助于避免钻牛角尖或陷入思维怪圈。对于以上六个方面和作者的思考习惯,根据自身体验,我感受到以下几点启发: 一、培养深入思考的习惯 张五常先生在文中不断援引科斯、李嘉图思考的技巧,也总是提到身边的师友,言语中透露出对良师益友珍惜与尊重,也体现其无时不刻都在学习思考的品质,让我不由地反省自身。一方面,我在和人相处的时候常常还是太浮躁,关心更多的是既成的观点和事物的结果,而对人事物推演的过程关注得太少,也就是缺乏张五常先生所说的“偷思”精神;另一方面,我们在生活中的观察思考即使不乏广度,也缺乏深度,将所见所闻视为自然,这种“想当然”的习惯从源头上阻碍了思考。实际上,即便看似不言自明的事物,思考和理解它的原因也是有益的,而它与其他事物的关联可能更是错综复杂、大有深意的。 二、平衡逻辑和预感的关系 我个人是极重视逻辑思维的,无论是理论学习、语言组织、沟通交流,我首先想到都是符不符合逻辑,逻辑完不完整。 客观地说,这种重逻辑思维方式是有利有弊的。逻辑保证了团队沟通的效率,也有助深入地了解问题和构建思维框架,例如,逻辑对于演讲者来说明显是很重要的,逻辑紧凑的演讲内容也更吸引听众。但是,过于倚重逻辑也会造成不少问题。首先,一旦出现与原有逻辑矛盾的例外,人就很容易陷入困境,即使这例外是细枝末节也很难跳脱出来,忽略问题的整体性。其次,人很难察觉自身逻辑的漏洞,别人指出了又下意识形成思维的壁垒,这就容易导致固执。另外,不同人的逻辑方式不同,并且没有人的逻辑是绝对严密无懈可击的,有时候即使两个人的逻辑相互不抵触,但太讲逻辑而忽略共同的感受,就容易使沟通难以进行。 逻辑必须辅以感觉,或称预感。比如有时候即使还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也可以凭预感对问题作出一个预判,帮助提供“一条路的开端”,只要不是满足于预判,即使预判有误也不要紧,重要的是应当从这个预判科学、客观地继续利用逻辑深入分析。 另外引起我疑惑的是,预感重要,但如何要防范预感发展为思维定势?在这篇文章中,我很欣喜也能搜寻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点方法。张五常先生的意思是,凭借预感开辟出的“开端”非走不可,但是要用逻辑“在路上画上界线”,好的预感使“路可以越走越远,越走越清楚,到后来就豁然贯通”。但用逻辑进一步分析时若陷入僵局,就可能说明预判是有缺陷的,应该有意识训练自己识别这种预兆的能力。 三、扩宽思维的角度 张五常先生提示我们以不同角度思考一个问题,既可以作为思考的技巧,也可以作为衡量答案质量的方法,即“若不同角度都不否决暂定的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对答案增加信心”。虽然能时时刻刻做到的人不一定占大多数,但转换角度可能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思考方法,我觉得问题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对于很多人来说,寻找一个新的角度本身就是一项挑战,这要求有广泛的知识面。例如,我们在学习中老师常常提示我们要用学科交叉的方式分析问题,比如用会计的视角看

2015210013-甘晨-《佃农理论》读书报告

一、张五常与《佃农理论》 《佃农理论》是全球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在他学生时代的博士论文,也是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说到张五常,很是有一番传奇意味,他是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却并非是一位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家,他的求学之路颇为坎坷,曾从事摄影职业,直到24岁进入美国加州洛杉矶分校就读经济学科之后才算入门。1967年他在长堤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助他获得了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 二、《佃农理论》创新 《佃农理论》主要运用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对分成租佃制度作出了新的解释,推翻了传统的理论,创立了“新佃农理论”。其理论的要义是透过某些因素的变动,不管是分租、定租或地主自耕等,其土地利用的效率都是一样。如果产权弱化,或是政府过度干预资源配置时,将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如果能够定土地为私人产权,明晰产权制度,允许土地自由转让,这是使生产要素与土地发挥最大效率的不二法门。 三、《佃农理论》解析 《佃农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三个方面:一、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不同的合约安排其效率相同;二、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条件下,不同合约安排其效率不同。选择不同的合约安排,是为了在交易成本的约束条件下,从分散风险中获得最大收益;三、在法律强制减租的约束下,由于地主的土地收益权被弱化且没有被排他性地转让,造成资源配置无效率,并引起耕作集约度提高。 《佃农理论》中关于合约选择的论述,它的假说是人们选择不同的合约安排是为了在交易成本约束下,从分散风险中获得最大收益。基本上风险的衡量是基于三种合同模式:定额合同、分成合同、工资合同。“分成合约的总交易成本(谈判成本与实施成本之和),似乎要高于定额租约或工资合约”。因为分成合约要规定地租的比例,非土地投入对土地的比例,种植的作物种类,还要弄清实际的产量。那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分成合约呢?张五常认为,这是为了规避风险,因为分成合约使得地主和佃农分摊了风险。“合约的选择可以用交易成本的不同及规避风险的假设来分析。给定与某一产出相联系的风险状态,较高的交易成本会导致生产性资产的汇报率较低。另一方面,给定交易成本,规避风险则意味着,资产的价值与收入的变化是负相关的。实质上,分成合约下的风险分散会使订约资源的价值较高,而与其相关的较高交易成本则会降低资产的价值。财富的最大化(或取决于相应的度量问题的效用最大化)意味着,所选定的合约安排是能够使订约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合约安排。”张五常提出证据,在分成合约应用较多的小麦产区,小麦产出的方差要大大高于分成合约较小采用的南方稻谷产区的稻谷

企业的契约性质(张五常)

张五常:企业的契约性质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6 (April 1983):1-21. 罗纳德·科斯写出《企业的性质》[1]已近半个世纪,现在这篇论著的影响正与日俱增。[2]大约在科斯20多岁,取得伦敦经济学院学士学位以前,即1931-1932年他获得资助到美国旅行学习期间,就构思着这篇论著的主题。[3]考虑到这篇论著是从相当于学年论文的工作开始的,人们不能不对激发这项工作的洞见肃然起敬。 科斯论文中围绕所谓的“企业”和经济活动范围展开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目前,伴随着各种批评,也出现了各种对科斯观点的解释。[4]我不想评价这些不断增长的文献,也不想说明我的阐述必然是对科斯立场的准确表达。受科斯早期研究契约的作品的鼓舞,我宁愿退回来用我自己发现的观点来阐释这篇作品。 任何一个探索契约安排经济学的人都会承认,科斯有关“企业”的文章与契约选择有关。[5]意识到考核问题的重要性与相关性,科斯在1969年建议我调查应用于木材工业的多种考核方法。然而由于取得数据的困难,这次尝试没有成功。到1974年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计件工资契约提供了一条理解企业组织的有效途径,因为计件付酬恰好就处于市场与科斯所谓的企业的正中间。我对计件工资契约的研究是从1975年开始的,并且持续至今。[6] 因而,在此我打算按照我在一般的契约和特殊的计件工资契约方面的发现来解释科斯的观点。我将表明,我们既没有准确地把握什么是企业,也不知道把握它至关重要。“企业”一词只是对在不同于普通产品市场的契约安排下组织活动的一种方式的速写式描述。 一、作为契约安排方式的企业 科斯的中心命题是,制度运行成本(交易费用)的差别致使企业出现取代了市场。一方面,市场交易涉及产品或商品;另一方面,“企业交易”涉及生产要素。企业的成长则被视为产品市场被要素市场代替,导致了交易费用的节约。这个命题井不容易理解,因为科斯没有给“企业”下定义,也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那样,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间也并非泾渭分明。 假定生产投入为私人所有。每一个投入所有者因此面临三种选择:(1)自己生产并出售商品;(2)干脆出售他的生产投入;(3)进入一种契约安排,把投入的使用权委托给代理人以换取收入。企业的产生与第三种选择有关:掌握着契约规定的有限的一组使用权的企业家或代理人指挥着生产活动,井不直接参考每一活动的市场价格,然后再将如此生产出来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出售。这里存在着难题。如果私人产权不存在,因而上述各种选择不适用的话,相对地较容易理解一个工人或一种投入的流动是由代理人而不是由市场价格来指挥。但是为什么一个私人财产所有者竟会【自愿】交出他的权利,而听任一只看得见的手摆布呢?

张五常的学术贡献

张五常的学术贡献* 姜建强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00433) 本文是为五常教授70岁生日而作,意图概要地回顾教授近40年来在经济学上做出的主要贡献。写这篇文章不容易,原因有两个:一是教授的学术思想博大精深,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二是本人学术功力有限,恐难以全面准确地领会教授的学术思想。在此抱着野人献曝的心理,求教于方家,愿与那些致力于走教授选取的学术道路的同仁共勉。 根据我的阅读,教授的学术贡献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1)对帕累托最优做出重新认识;(2)合约理论;(3)企业理论;(4)租值消散理论。下面将分为四节对它们进行讨论。不过,需要申明的是,教授的学术贡献不止于此,只因篇幅所限,不能尽述。 一、交易费用与帕累托最优 局限条件下的最大化,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分析传统。自边际主义革命开始,故老相传,这个传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由于新古典经济学通常只考虑价格和收入这两个维度的局限条件,其研究的最大化问题与真实世界相去甚远,因此时常遭后人诟病是一件在所难免的事情。但是,诟病归诟病,如果偏离了上述这个传统,无论什么样的?新?理论,尽管哗众取宠可能会盛极一时,但要想盛极一世,势必困难重重。科斯在1937年和1960年提出的交易费用概念之所以在理论上受到如此的重视,主要还是因为他在保留了新古典分析传统的同时,开始将交易费用作为一个局限条件纳入到经济分析中来。 似乎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就在科斯1960年发表《社会成本问题》的同时,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陆续将这种新的分析方法运用到非市场领域,包括那些本不属于经济学分析领域的法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等。在新制度经济学这面大旗下,法和经济学、新历史经济学、新社会经济学以及公共选择理论应运而生。自此,经济学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无论是好是坏,?经济学帝国主义?已经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代名词了。正如许多经济学家指出的,交易费用分析方法是革命性的,这不仅体现在它使得传统的经济学分析更加逼进真实世界,而且还表现在它已经或者正在改变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向。 大约自上个世纪30年代始,在萨缪尔森、阿罗、德布鲁等人的影响下,凭借数学工具,传统的局限条件最大化分析被发挥及至,并衍生出所谓的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证明了竞争性均衡满足帕累托最优,也即所谓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可以说,这个定理即是对斯密的?看不见手?原理的一个形式化。但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大多数经济学家均认为,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建立在许多假定之上,因而如果放松这些假定,该定理就不会成立。考虑到现实中各种与这些假定不符的事实,也就不难明白人们为什么那么容易接受众多稀奇古怪的?市场失灵”理论了。在这种思维定式下,经济学家的工作似乎变得异常简单,他们只需研究现实中的资源配臵状况,并将它与帕累托最优状态相对比。只要实际中的资源配臵状况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的条件,都属于非效率。因此,一个假想的、无所不能的政府通过干预市场以实现帕累托最优,便成为必不可少的?政策含义?了。可以说,在帕累托最优标准这杆标尺下,经济学分析在基础上似乎已经逐渐蜕变为一个纯粹的规范分析了。 *本文写作之初,曾与李俊慧有过讨论,在此表示感谢。当然,文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与她无关。

听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听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上周四,儿子所在的小学组织了一场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了北京关工委的专家讲课,虽然讲座时间并不长,但我受益匪浅,有几点体会: 一、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家长应该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长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成长为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所以,每个家长都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就可以,并不只是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就是称职的,放养也需要一定的度,还需要家长收放自如地加以教育、规划,促使其更加健康地成长! 二、几种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1、言传身教法 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口声声地教育孩子,这种效果明显不会有效。你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自己却惬意地看着烂俗的电视剧,玩着网游,这让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则,比千言万语都更管用。 2、教孩子好的学习方法 比如预习功课,上课认真听讲,和老师同步思考、加强互动,等等。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却不懂得帮助孩子总结好的学习方法,也许并不能及时收到想要的效果。尤其是寒暑假,借来下学期的书本,让孩子抽时间预习功课,对孩子下学期的学习是有益的。 3、学会赏识教育 都说孩子还是自己的好。所以说,从内心赏识自己的孩子,应该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只是,家长要做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得当,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的不如意就苛责孩子,更不要因为工作压力等原因而迁怒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孩子的诚实、善良、守信,这些都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备的。能一口气说出孩子10条以上优点的家长,才是合格的家长。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

教你读书个十种小方法,如何来读书

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2、精读 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4、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5、速读 这是一种助力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劝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V?公:spkz123(书评客栈)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7、再读 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助力剂。更多了解可在V?公:spkz123(书评客栈) 8、写读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V?公:spkz123(书评客栈)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读 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10、选读 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V?公:spkz123(书评客栈)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似地读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佃农理论读后感

佃农理论读后感 一、地租理论 40年代末到50年代,台湾也施行了土地改革,这其中一个重大过渡性举措,就是“把地租在年收成中所占的百分比,从平均估计数的56.8%减少到统一的法定最高比例37.5%。”(第5页)1949年的实施办法,有:“本省私有耕地之租用……其地租租额不得超过正产品全年收获总量千分之三百七十五,其约定地租超过千分之三百七十五者,应减为千分之三百七十五,不及千分之三百七十五者,依其约定。”(160至161页) 张五常说,“传统的观点是,分成租佃制会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本书将证明,无论是从理论上来说,还是从经验上来说,这种无效率的观点都是一种错觉。在私人产权的条件下,无论是地主自己耕种土地,雇佣农民耕种土地,还是按一个固定的地租把土地出租给他人耕种,或地主与佃农分享实际的产出,这些方式所暗含的资源配置都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只要合约安排本身是私人产权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的合约安排并不意味着资源使用的不同效率。”(第2至3页) 张五常所说的“传统观点”,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考虑:固定租金条件下,农民上缴一定数额之后,全部剩余都归自己所有;而分成租金条件下,农民所有的劳动产出都要分出一部分上缴给地主,这会打击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假设土地一年的产出为I,固定租金为A,分成比例为r,则固定资金条件下农民的剩余为I-A,而分成制下为I(1-r),如果分成制下农民所得超过固定租金制度下所得,即: I(1-r)>I-A, 得, rI<A,即, I<A/r。也就是说,如果由固定租金制改革到分成制,总产量不会超过A/r这个点,否则农民的收入将不升反降。或者,两边同除以I,得,1<A/(rI)。由于没有充分的资料,所以我们无法确定A,也不知道改革前后产量分别为多少。但是,张五常提供了一个数据,改革前地租在年收成中所占的百分比的平均估计数为56.8%(第5页)。即,A/I平均为0.568。0.568/0.375大于1,也就是说,年收成在A/r这个限定点内。可见,但从这种土地改革本身来说,在当时的条件下,就是在减轻农民负担,所以,产量有了大幅度增加是合情合理的,谈不上符合还是不符合“传统观点”。 当然这只能说明依照传统的观点也可以解释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但却并不能否定张五常的理论本身。事实上,这种所谓的传统观点也没什么意义。很明显,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介绍概要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及 其介绍 张五常 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 中文名:张五常 出生地:中国香港 出生日期:1935年12月1日 职业:教授,经济学家 毕业院校: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 分校

简介张五常(1935年12月1日-),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张五常教授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35年出生在香港,抗日战争时期曾随父母到广西避难,耳闻目睹中国内地农村之艰苦,从小起就希望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其著作《佃农理论》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 求学生涯他早年师从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大师阿尔奇安和科斯,科斯称张五常是最为了解他的思想真谛的人;他与现代产权大师科斯、巴泽尔共事多年其思想互相影响与激励;他与大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交往甚笃,张五常香港的家往往成了他们进入中国的桥头堡;他多次陪弗里德曼来中国,与国家领导人畅谈中国改革之大要;他也应邀参加诺贝尔奖颁发大典,被奉为嘉宾;他被选为1997

—1998年度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的殊荣,等等。此等际遇,在中文世界的经济学家中,恐怕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最受欢迎的教授“最劣的教师”1991年,在香港大学一些所办的“最差教学奖”的选举中,张五常被选为“最劣的教师”。张五常荣登劣座,几乎全香港哗然!其实,这十分自然,如果按照东方传统的教育模式及标准,张五常的教学肯定会与其要求不合。张五常讲课,从来不备课,也没有讲义,更不在黑板上板书。在他看来,自己天天思考的经济学,备课是多此一举。即使是正式场合的演讲他也不会有多少准备(如:1991年到瑞典对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演讲,1998年到美国任西部经济学会会长的演讲)。 中国经济制度分析的第一人 率先将新制度分析系统地运用到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第一人,非张五常莫属了。张五常受著名新制度经济 学大师科斯、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亲传,与诺斯、巴泽尔共事多年,耳儒目染,一代新制度经济学宗师呼之欲出(科斯在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演说中多次提到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科斯,1994)。诺斯也多次提到张五常对他经济思想的影响。)。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应该是把制度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引入到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张五常将产权制度的分析方法应用在台湾的土地改革上并创立了“新租佃理论”。张五常

专题讲座学习心得体会

专题讲座学习心得体会 其中,韦姸老师给我们讲的六个阶段,是如此的关键重要,第一阶段的适应环境,第二阶段的自我探索,第三阶段的社会探索,第四阶段的明确职业方向,第五阶段的职业实践阶段,到最后的积极寻找实践或在就业实践中检验和修正职业方向。每一个步棸是如何规划,如何着手,如何在一步一步中去实现它,这些,原来还有那么多“零件组成并去实行的。 通过这次的讲座,让我受益最大的是:我们想做某件事或正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一定要结合现状给予分析,要了解目前的形势,还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关系复杂的现实社会,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理财能力,事情结束后,你还要学会善于总结和反思,从经验中学习,提出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专题讲座学习心得体会 [篇2]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聆听了李千金老师《圆圆的沙粒》,林慧琴老师的《微笑》,苏伟毅老师和施丽聪老师的讲座,感悟颇深,受益匪浅,获得思想启迪: 一、教师主导不可缺少 阅读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是一味地要求教

师放弃对于阅读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主导作用,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在个性化阅读中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甚至是荒谬的地方。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理解方式、水平,给予纠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围绕重难点精心备课,精心设问,把学生送进预定的圈子,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现成的结论。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要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引导他们确立自己的阅读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读书的主人。使学生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活动的追随者。 三、创设“情境”,真切体验 个性化阅读是体验性阅读,学生带着热情,凭自己的经验能力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是以自己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体验文本的,这时他的独特的心理感受,情感意志,想象理解都将在文本上打下鲜明的个性的印痕。为了能让学生真切的感悟体验文本,教师应该针对其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手段,构建一个引力强劲的阅读磁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与探知欲望,在对文本的还原和体悟中感受阅读的妙趣横生。

读书的四种方式

读书的四种方式:狼·蟒·牛·猫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这篇杂谈,我早就有了腹稿。那是我2月28日下午2:00—4:00,在天津图书馆(文化中心馆)二楼报告厅,听完中国当代作家刘心武先生关于读书问题的讲座之后,就一直酝酿着。之所以现在发此文,就是要等待国际读书日的到来,这也算是配合吧。 读书的狼蟒牛猫方式是刘先生在讲座中提出的,我首次听到还有这样的说法。3月22日,中国天津《今晚报·副刊》16版以《狼·蟒·牛·猫》为题目发表了讲座内容的精编文。刘先生结合自己从少年到成年的读书经历和研究《红楼梦》的感想,很独到很精细地提出了读书要像狼蟒牛猫那样! 下面,我就结合我的读书经历,简单谈谈。 (一)狼读。所谓的狼读,就是读书要狼那样,狼吞虎咽,不择食,不放过任何可以啃吃的食物。 这种方式尤其适合少年,记得我在上小学和初中时就曾狼读。《十万个为什么》:全套21册,1—14为红皮封面,15—21为蓝色封面。这套书给了我丰富的文化、自然、天文、地理、军事、体育、医药等课外知识。记忆很深的是有一个公式 : S=x-1 [x-1/4]-[x-1/100] [x-1/400] C。根据这个公式可计算出过去现在未来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具体的计算过程见该书第一册第95页) 一大摞的此书,我是如饥似渴,一目十行地读了几天就读完了。现在回想起来,有的确实没有读懂。可少年时代的读书就应该似懂非懂,谁又能在思维还没有成熟时,弄懂所有的知识和道理呢?那时,我还读了《毛泽东思想育英雄》、《海岛女民兵》、《沸腾的群山》、《小英雄雨来》、《世界各国概况》等书。还从一私人处秘密借读了《诗经》、《楚辞》、《东周列国志》、《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书。

英语学习方法-张五常——怪才学英语的方法

英语学习方法 张五常——怪才学英语的方法 张五常简介香港大学教授——张五常 1935年生于香港,1982年至今任香港大学教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 1959年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学习,其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曾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是第一位获此职位的美国本土之外的学者。 1969年以名为《佃农理论——引证于中国的农业及台湾的土地改革》的博士论文轰动西方经济学界。 1991年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者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 张五常学英语的方法这里提出的是学写英文的方法,不是学讲英文的方法。自己的耳朵有问题,「讲」不足以教也。这里要谈的也不是考英文的方法。后者同学们要拜国内的新东方为师。我认识新东方的老板,欣赏他对学子的贡献。然而,写、讲、考是三回不同的事,各有各的学习佳法。这里要说的是中国人学写英文的方法,千万不要搞错。 学写,中文与英文有三处重要不同:词汇(vocabulary)、动词(verb)、造句(sentence structure)。让我在这三项上说说吧。

记住,我的建议是从中英文的不同之处入手。 读书学词汇 英文难学主要是因为词汇难学。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英文的词汇多。以一个知识分子常用的词而言,英文比中文多一至两倍,而翻译出来一个英文词大约译为两个汉字。中文是以单音字砌成的,以单字砌出变化,但很多英文字的单字是以字根砌成的。中文用字根(金字旁、水字旁之类)不多。字汇多的表达能力比较强,比较容易达意,但学起来就远为困难了。 一九六七年我认识了夏理.庄逊,那位以文笔流畅而发表文章最多的经济学者。我问他:“夏理,怎样学好写英文呀?”他想也不想就响应:“学字汇,学字汇!”其它什么也不说。这是英语文章高手的经验之谈了。 中国人学英文词汇的第二个困难,是除了名词外,英文字一般没有毫无差别的中文对译。例如,名词apple译作苹果是绝对的,但handsome、beautiful、pretty、gorgeous、neat等怎样译呢?这些都代表“好看”,英文的含意差别很大。我们往往要看上文下理才能肯定作者之意是什么。词汇多,无论形容词还是动词,英文看似是同义的字有微妙的差别,往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英文有Use the right word in the right place这句格言。是的,翻英、中字典而英译中,译出来的文章一般不知所谓。除了名词,英文字大都要靠意会的。

聆听专家讲座有感

聆听专家讲座有感 泊南小学和彩霞自我校承担国家课题一来,我也一直积极思考到底在课堂上该怎样处理才能构建高效课堂,总是一直不得要领,觉得这也不合适,那也有问题。根本不知道如何此能使课堂高效。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后,我终于豁然开朗:合学教育一种方向,合作学习是一种方式,不要被他束缚了手脚,我们要灵活机智的运用,要在课堂上践行各种符合学生实情的方法,放手去干,一定会有收获。 经过多些日子的实践,合学教育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以前,总是感觉课堂有些沉闷,老师在讲,看看下面,真正听的没几个,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看表演一样,他们跟我们的课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离,合学教育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特别是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习就好办了。 小组学习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课堂上,学生知识的获得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得来的,这样获得的知识跟老师满堂灌获得的知识,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小组学习的竞争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小组整体评价方式,有利于加强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互助,同时学生本身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小组的竞争可以督促他们更积极地学习。 合学教育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要往哪里去。学生看了教师设计的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去学,避免了以往那种散漫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更高了。课堂过关检测,可以把好知识关,让学生堂堂清,提高课堂效率。 一切新事物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方法中才能更完善,让我们趁着又一轮新的课改,赶快扬帆起航,争取早日找到自己的蓝天。

读书方法之比较阅读法

读书方法之比较阅读法 比较阅读法是指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对照阅读.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阅读万法。比较阅读法在学术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是比较文学、比较教育学等专业学科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比较阅读法的形式非常丰富。 以比较的项量分,有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宏观比较是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比较。 以材料的时间关系为控制范围作比较,有横向比较(共时比较)和纵向比较(历时比较)。把同一作者的不同时期的用相同创作方法创作的作品作比较是纵向比较,把同一流派的不同作者的作品作比较,把同一时期的作者的同一题材的作品作比较是横向比较。 以文章的内容、形式作比较则有选材比较、结构比较、立意比较、语言风格比较、表达方式比较、文体比较等。 以阅读的目的来分,则有理解性比较、评价性比较、鉴赏性比较、分析参考性比较等。

运用比较阅读法来阅读各种材料,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比较的范围,选好比较的角度。比较的范围和角度的确定由阅读的目的来决定、随着阅读目的千差万别。那么阅读的比较形式自然也就各有不同。 2.比较,要找出阅读材料中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是掌握和运用比较阅读法的关键性一环.只有准确地找出阅读材料的异同点才有可能进行具体的比较工作。 3.比较是使思维深化的重要手段,比较贯穿于阅读思维的全过程之中。在对材料作比较时,思维必须要有条理性,特别是做宏观比较时,应有比较的侧重点。 4.在比较阅读的整个过程中,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尤其要注意仔细研读材料。研读有利于分析材料的异同,发现材料之间的细微差别。阅读中,要随手做好必要的笔记,以便对照检查、分析鉴别。比较阅读中的笔记形式。可以用表格的形式,也可以用文章的形式,要灵活运用。

佃农理论读后感

佃农理论读后感 佃农理论的读后感小编已经整理好了,各位,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一起阅读吧! 佃农理论读后感1 总体上感觉,《佃农理论》在论证方式上非常严密,有大量的证伪的篇幅。这篇文章的文字简练。第一章的开头就是“本书由两部分组成”。据说这是他的导师Alchian所改。现在他的文章结构与此论文有点差异,是一种探险式写法,但往往没有给出一个很解渴的答案。因此多有争议。而且文体上趋繁杂,甚至有“卖关子”和故意显露的倾向。 文章中觉得有意思的三点: 1、以私产、合约、竞争作为三局限。因私产有自由转让权,而佃农间、地主间都要有竞争,在零交易成本(风险)下,分成式租佃与定额式租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是一样的。特别是台湾厘定地主收的租之后,劳动力边际产出下降,土地的边际产出上升,收成反而更好。 2、“而对于斯密所称的英国式固定地租而终身保有土地的安排要比欧洲其他地方来得更为先进。分析土地占有权发展的适当方法,是考察财产法的变化,而不是像斯密那样通过考究似乎有缺陷的土地出租安排来解释法律的变化。”这句话非常经典。

张五常认为,是英国这种法律规定终身合同导致了英国不使用分成式租佃。 3、减租后,只要佃农获得的耕作收入大于他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可能获得的收入,地主就能成功地诱使佃农承担更多的耕作投入,因为其他潜在的佃农愿意这样做。这样就产生了耕作集约度提高的效果。地主的收入也没有减少。因此,政策得到较好的实施。 佃农理论读后感2 《佃农理论》是张五常先生的博士论文,该篇文章树立了合约选择理论实证的典范,为以后的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在形式上也为博士论文的写作确立了范式。 佃农理论可以说是对科斯定理的一次极为成功的运用,澄清了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对佃农分成合约的错误理解。佃农理论主要的主要内容是: 一,在交易费用为零的前提下,各种合约安排下的生产效率是一致的,而不是象传统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分成合约的安排下,生产效率是低下的; 二,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形下,各种合约的选择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多少以及风险的规避。因为,一般说来,分成合约的缔约成本和执行成本相对于定额合约来说是较多的,但仍然有地主和佃农选择分成合约,这主要是风险的安排存在着差别。这就是佃农理论的第二点重要的内容。

张五常的经济思想

张五常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时下,张五常热正席卷中国大陆,对其顶礼膜拜者有之,嗤之以鼻者有之。赞赏者称其为华人第一经济学家,批评者斥之为轻狂浅薄,可以说张五常正处在火山与冰河的交汇点。然而,在众多支持和反对的声音中却缺乏一种以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其经济思想的精神,许多人对他的批评或赞赏都是围绕其品性、文风而展开,在大众传媒上的报道也多是针对其性格、言行上的怪异和狂放不羁。然而,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张五常决不是简单的一个“明星经济学家”。与其说张五常是一个轻薄的学者,不如说是学术界和舆论界的浮躁风气使我们只看到了水面的浮萍和荷叶,而忽视了水下的鱼虾和莲藕。 张五常是私有产权制度的坚定支持者和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者,是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的主要创建者和阐释者、合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他于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奇安,1967年获博士学位后跟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工作。1982年至今任香港大学教授,后任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1997年,他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一职位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其代表性著作有《私有产权和分成租佃》、《交易费用、风险规避与和约安排的选择》、《企业的合约性质》等,其中前两篇出自其博士论文和成名作《佃农理论》。广为流传而且在大陆影响深远的作品有《卖桔者言》、《经济解释》、《学术上的老人与海》、《随意集》、《凭阑集》等。 倡导经济自由主义是贯穿于张五常几乎所有经济学著作中的主线。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是经济学说史上两条基本的思想路线。从经济学的萌芽时期,重商主义就鼓吹政府积极干预社会经济活动,扩大对外商品输出,赚取外国贵金属货币;在资产阶级的上升时期出现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以重建自然秩序为旗帜,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尤其是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从理论上把这种思想提高到了历史性高度。从那时起,经济自由主义在长达一百多年里占据统治地位。而20世纪30年代震撼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宣告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它的历史尽头。与之相适应,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直到20世纪70年代,实行凯恩斯主义的西方国家似乎有效地控制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促成了经济的稳定发展。但停滞膨胀现象的出现,使自由主义思想重新抬头。新制度经济学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大行其道的美国新自由主义学派。而张五常是属于新自由主义学派中的右翼学者。 张五常的自由主义思想既体现在他的理论著述中,也体现在他的政策主张上。他认为只要让市场自由发展,理性的人们就会通过自由选择合约方式使社会总产出达到最优状态,经济就会协调发展。政府的责任就是清理掉阻碍市场自由发展的障碍。在他的代表作《佃农理论》中他就鲜明地表达了这一思想。传统上人们认为,分成租佃制相当于对佃农的努力征税,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努力水平,因此这种制度是无效率的。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一些亚洲国家把分成租佃宣布为非法、干预租佃条款,或干脆废除土地租佃。然而张却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在资源具有排他性和可转让性、每一个合约当事人都可以自由地接受和拒绝通过协商达成的分成合约条款的条件下,地主可以通过调整承租人数和分成比例的方法使自己收益最大化,但这并不影响社会总产出水平。不管是工资合约、

听教育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听教育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多年来,经历的培训也不少,可唯独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2012年7月25日至27日在师宗县职业技术学校报告大厅里,我有幸近距离的聆听了几位来自本市的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真可谓受益非浅。几位专家的讲座深深吸引着我,三天的讲座,听起来一点不觉得累,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通过学习,不仅增强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感,更深的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培训虽短,但让我在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方面又增加了许多有益的知识,理论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几位教授的精彩讲座让我领略了一种责任,让我品味了智慧。 孙成科和刘俊教授的讲座激情四溢,收放自如,风趣幽默,他深邃的教育眼光和渊博的知识及广博的见闻,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教育者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听了他的讲座,让我觉得在这样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我们除了加强学习,更新理念,不断提高真的没有别的选择。那么作为一线的业务领导,一样与学校的发展和兴衰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怀揣着对教育美好愿景的一份责任和使命,那么我们的学校就会打造成真正的精品学校,我们的教育就会成为真正的精品教育,这几天我一直在想,那么我的责任就是,学习、更新、实践,用现代的管理理念指导和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工作,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发挥教师教育教学主动性为目标,以实现学校办学目标为已任,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为宗旨,争做新形势下的新型业务领导。 听了黎明和王飞教授的讲座,深受启发,他的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一定是一个善于更新知识的学习者。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是羁绊,这点我深有感触,因为我们太多教师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而排斥对新知识的接受,虽然能一时地掩盖新知识的不足,但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而大多数教育者不敢打破已有旧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方式、方法,去重建一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我惭愧的觉得我们的教育一线领导和教师,现在最急需的应该是观念的真正转变!何主任的智慧就在于他善于自我更新知识,敢于挑战、勇于打破如坚冰一样的旧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并在其中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种执着追求与快乐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使我体会到,即使再平凡,也能凭着信念和追求抵达自己的教育彼岸,我相信一步一步来,步步都会有风景、步步都会是享受、步步都会有发展。 培训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新课改教师的引领者、学校课程改革的践行者、与全体教师共同寻求现代教学改革的心路,努力成为教育的智者。记得有位专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眼界决定境界,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实力决定魅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愿开阔眼界,提高境界,转变态度,实现高度。为我们的教育教学也为自己的生命增

听专家讲座感悟

听专家讲座感悟 我怀着期待的心情,带着理性的思考,聆听了精彩的讲座,专家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让人久久难忘,让我们深深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 听了专家的课,让我认识到在备课、写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因素至关重要。我们常说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教学设计要有学情分析,但对于怎样备学生,怎样进行学情分析,往往片面地理解为就是学生学过哪些,会那些,而对学生其他方面的需求知之甚少。学情不光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需求、思维需求、解决问题的需求、内心需求等方面。一节课怎么设计,怎么上,不能只以教学内容、知识要点来决定,在很大程度上,还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感受,这就是学情分析。我们要努力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由关注教师怎么教,到关注学生怎么学,这是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不仅必要而且是必须的。 看了专家的课堂展示,让我大开眼界。他们的数学课都有着浓浓的生活味,极强的数学味,对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作了最好的阐释,还原了一节节真实高效的数学课堂。专家认为:数学课堂教师讲什么不重要,而学生是怎么

想比这重要一千倍。因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读懂学生是教学的基础,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师上好数学课的必要条件。 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通过反思,看到了差距和不足,我一定要把这次听课所学,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际中去,努力改变教学设计,改变课堂面貌,提高教学质量。

张五常《科学的方法》读书笔记

《科学的方法》读书笔记 班级:217小班姓名:蒋晓倩学号:3160103468 《科学的方法》作为《经济解释》卷一的第一章,融合哲学逻辑与实证转接,向我们阐释了科学方法论。第一章根据内容共分为八节,我认为这一章实际上可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科学是什么和科学不是什么。 一、可证伪性与检验 作者在本章提到了科学形成的三个条件,并且指出科学最重要的一点:可能被事实推翻。“科学不是求对,也不是求错;科学所求的是「可能被事实推翻」!可能被事实推翻而没有被推翻,就算是被证实了。”这同波普尔的“科学理论都是可证伪的”观点具有一致性,同时林毅夫也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中提到,“方法论规范化的其中一个要求是严格检验那些依照这个理论的逻辑推演产生的推论是否与所要解释的经验事实相一致。如果一致,就是不被证伪的,这个理论暂时就可以被接受;如果不一致,这个理论就必须受到修正或摈弃。” 我们所掌握的有限的证据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证明一个理论。然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无法再证明该理论正确与否。一个反例的力量是巨大的,正如出现在美国一本小学自然教材的序言中的文字“本书教给您的这些科学知识有可能明天就被证明是错误的,只要你发现一个反例!”启示任何人都应有一种批判和敢于质疑的精神。而科学理论需要耐得住检验,林毅夫认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养成经验实证的习惯。“当我们学习现有的理论时,要养成不断将所学理论和自己所知的经验事实对照的习惯。自己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时也要不断地寻找更多的经验现象来检验这个理论的习惯。从这种理论和经验的不断对照中,去寻找理论创

新的机会,也从这种不断对照中去深入了解现象,寻找更深层、更一般的理论。” 二、验证条件(限制条件) 犹如处在数轴两个极端的套套逻辑和特殊理论、模糊不清、互相矛盾、非事实与无限制的理论都不具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因而毫无解释力。在研究方法上必然要避免出现这些错误。但事实上,上述这些“错误”的理论中,将范围加以约束、收窄,有时可以促成一个有内容的——可能错的--理论,引出不少具有灵活的、解释现象能力的理论。这就需要我们探讨促使其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验证条件,在经济学上又称为局限条件。 林毅夫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中谈到,“一个经济理论能否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关键就在于包括在这个模型中的给定条件是否合适。所以要构建一个理论时,首先要了解限制当事人的选择的给定条件是什么。”以理性人假设为例,当我们例如在研究问题时,发现了某些似乎是不合乎理性的现象时,不能简单地说是由于当事人不理性,而只是我们对当事人在做出决策时所面临的约束条件不了解,对所研究的经验事实还未吃透,所以,要求我们进一步去了解产生这个现象的各种条件。 除了要了解限制条件是什么,限制条件还需尽可能地少,更具一般性,从而使理论有尽可能强的“普适性”,也就是有更大的解释范围。此外,张五常提出,验证条件的假设一定要有可寻,无论怎样简化,也一定要与世界的真实情况大致吻合。林毅夫还指出,保留在理论中的假设条件也不能过于偏离现实。过于偏离现实,理论将失掉对现象的解释力。但什么是不过于偏离现实则视问题的特性而定,这并无简单的规则可以遵循。在这点上,林毅夫提出建议,我国经济学研究者必须多下点苦功夫,在平时读经典文献时,不只是去了解观点,而是,去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