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古文复习内容

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古文复习内容
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古文复习内容

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古文复习内容

《曹刿论战》作者:左丘明《曹刿论战》又称()()体裁:

师:伐:肉食者:又何间焉:鄙:远谋:

何以战:衣食所安:专:小惠未遍:牺牲:

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公将鼓之:

下视其辙:刿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邹忌讽齐王纳谏》作者(西汉刘向)体裁:

形貌昳丽:朝服衣冠:忌不自信:孰视之:私我也:

地方千里: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暮寝而思之:面刺:

谤讥于市朝:时时而间进:讽:

齐王采取了那些措施:

这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道:委而去之:环而攻之:域:固:威:

亲戚: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翻译

故天将降大任(8)于斯(9)人也(10),必先苦其心志(11),劳其筋骨(12),饿其体肤(13),空乏(14)其身,行拂乱其所为(15),所以(16)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8)。人恒过(19),然后能改。困于心(20),衡于虑(21),而后作(22);征于色(23),发于声(24),而后喻(25)。入则无法家拂士(2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7),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8)。”

(8)任:责任,使命。

(9)是:这样的。

(10)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顿,后半句将加以申说。

(11)苦其心志:使他的思想痛苦。心志,思想。

(12)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体)劳累。

(13)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14)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5)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行,指每一行为,每做一件事。拂,违背。乱,扰乱。其所为,指其所做的事

(16)所以:用这些来……

(17)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动,惊动,震撼。忍,坚韧。(18)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所不具备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备的能力。曾益:增加。

(19)恒过:常常犯错误。恒,常。过,过失,错失,此处是过失的意思。

(20)困于心:内心困苦。困,被难住。于,被。

21)衡于虑:思虑阻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22)而后作:然后才能奋起。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23)征于色:表现于脸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征,征验,此处有表现的意思,表现。色,脸色。

(24)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25)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了解。(26)入则无法家拂(通“弼”)士: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入:里面,此指在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bì),通“弼”,辅佐。

(2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国家的忧患。出:在外面,指在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2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之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生于忧患:忧患使人谋求生存。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鱼,我所欲也》

翻译: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a)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ai)宫室之美,妻妾(qia)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我欤(yú)?乡(xiàng)为(wai)身死而不受,今为(wai)宫室之美为(w?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a)之奉为(w?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ai)所识穷乏(fá)者得(d?)我而为(w?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ai)失其本心。

译文:

17.箪:古代盛食物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竹篮”。

18.豆:古代盛饭用的器具。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19.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呼: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而,连词表修饰。

20.蹴(cù):用脚踢;与:给。

21.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2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丰厚的俸禄。则,连词,这里表假设。“辩”通“辨”,辨别。

23.万钟,这里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24. 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增加。

25.为:为了。下文“乡为”“今为”的“为”都念“wai”。

26.奉:侍奉。

27.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惠。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28.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旧写作“向”),原先,从前,先前。

29.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现在。为,为了。为(第二个),接受。

30. 已:停止,放弃。

31. 本心:天性,天良。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唐雎不辱使命》

使:派遣

谓:对...说。许:答应。虽然:即使这样。终:始终。守:守护。许:可要,必须。易:交换。加惠:给予恩惠。加,给予。虽然:即使这样。虽,即使。然,这样。弗:不。且:况且。而:但。以:凭借。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故,所以。错意,置意。错,通“措”,安放,安置。

请广于君: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广,扩充。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逆:违背。轻:轻视。与(yú):通“欤”,疑问语气助词。非若是也:不是这样的。非,不是。是,代词,指秦王说的情况。直:只,仅仅。怫(fú)然:盛怒的样子。怫:盛怒;然:……的样子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抢,撞。徒,光着。

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jiāng)四矣: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将效仿专诸、聂政、要离三人,刺杀秦王。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于,从。若:如果。必:将要。

怒:发怒。

缟(gǎo)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是:这样。

秦王色挠:秦王变了脸色。挠,屈服。

长跪而谢之:长跪,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如果跪着则耸身挺腰,身体就显得高(长)起来,所以叫“长跪”。谢,认错,道歉。

谕:通“喻”,明白,懂得。

以,凭借。

者,原因。

徒,只。

以,因为。

《出师表》

出:出征。

师:军队。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先帝:指蜀汉开国君主刘备。先:称已死的人,多用于尊长。

创:开创,创立。

业:统一中原的大业,基业。

未:否定副词,没有。

而:表转折,却、但是。

中道:中途。

崩殂(cú):死。崩,古代称帝王、皇后之死。殂:死亡。

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魏、蜀、吴三国)。

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这里指蜀汉。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

益州:这里指蜀汉

此:这。

诚:确实,实在,果真。

之:结构助词,的。

秋:时刻。

然:表转折,但是。

侍:侍奉。

卫:守卫

懈:懈怠,放松。

于:在。

忠:忠臣。

内:指宫廷内。

外:指宫廷外。

士:将士。

忘身:舍生忘死。

盖:副词,表示整句系解释原因,原来是。

追:追念。

殊遇:特殊的对待,即优待、厚遇。

欲:想要。

报:报答。

之:代词。

于:向,对。

诚:实在,确实。

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圣:圣明

开张:扩大。

圣:古时臣下对皇帝的尊称。

以:用来。

光:发扬光大

遗德:遗留的美德。

恢弘:这里是动词,形作动,意思是发扬扩大。也作“恢宏”。

气:勇气。

妄自菲薄:自己随便看轻自己。妄:随便,胡乱,轻率。菲薄:轻视。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引用、比喻。这里是说话的意思。引:称引。喻:譬喻。义:适宜,恰当。

以:以至于。

塞:阻塞。

忠:忠诚。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这里指进谏。

宫中:指皇宫中。

府中:指朝廷中。

俱:全,都。

体:整体。

陟(zhì):提升,提拔。

罚:惩罚。

臧否(pǐ):善恶。

异同:偏意词,这里偏重再异,不同。

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作奸:做奸邪事情。

科:科条,法令。

及:以及。

为:做。

付:交给。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论:评判。

赏:受赏。

刑:受罚。

以:用来。

昭:彰显,显扬。

平:公平。

明:英明。理:治理。

偏私:偏袒私心。

内外异法: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内外:指宫内和朝廷。

异法:刑赏之法不同。法:法制。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郭攸之、费祎是侍中,董允是侍郎。侍中、侍郎,都是官名。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良实:善良诚实,这里形容词做名词,指善良诚实的人。

志:志向。

虑:思想,心思。

忠纯:忠诚纯正。

简拔:选拔。简:挑选。拔:选拔。

遗(wai):给予。

悉以咨之:都拿来问问他们。悉:副词,都,全。咨:询问,征求意见。

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裨(bì):弥补,补救。阙,通“缺”,缺点。

有所广益:增益实效。

广益:很多的益处。

益:好处、益处。

性行:性情品德。行:品行。

性行(xí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

淑:善。

均:平。

晓畅:谙熟,精通。

试用:任用。

能:能干,有才能。

是以:因此。

众:大家。

举:推举。

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营:军营、军队。

行(háng)阵:指军队。

和睦:团结和谐,和谐相处。

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先汉:西汉。兴隆:兴盛。

后汉:东汉。倾颓:衰败。

每:常常;每次。

桓、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他们都因信任宦官,加深了政治的腐败。叹息:感叹惋惜。

痛恨:感到痛心遗憾。

恨:遗憾,不满意。

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官名。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悉:全、都。

贞:坚贞。

良:善良可靠。

死节:能够以死报国。死:为……而死。

隆:兴盛。

计日:计算着日子。

布衣:平民百姓。

躬:亲自,自身。

耕:耕种。

躬耕:亲自耕种,实指隐居农村。

苟:苟且。

全:保全。

于:在。求:谋求。

闻达:闻名显达。

以:因为。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身份低下。鄙,见识短浅。

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屈:委屈。

顾:拜访,探望。

咨:询问。

由是:因此。

感激:感动激奋。

许:答应。

驱驰:驱车追赶。这里是奔走效劳的意思。

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大败刘军;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联合孙权打败曹操于赤壁才转危为安。

值:遇到。

倾覆:指兵败。

尔来:那时以来。

二十有一年:从刘备访诸葛亮于隆中到此次出师北伐已经二十一年。

有: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尾数。

故:所以。

寄:托付。

以:把。

临崩寄臣以大事:刘备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临:将要。

夙夜忧叹:早晚/整天担忧叹息。夙,清晨。忧,忧愁焦虑。夙夜:早晚。

泸:水名,即金沙江。

不毛: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

兵:武器。

甲:装备。

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奖,鼓励。

庶:希望。

竭:竭尽。

驽(nú)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走不快的马,指才能低劣;钝,刀刃不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攘(rǎng)除:排除,铲除。

奸凶:奸邪凶恶之人,此指曹魏政权。

还:回。

于:到。

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

所以:用来。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斟酌:考虑,权衡,反复衡量。

损:除去。

益:兴办,增加。

损益:增减,兴革。

斟酌损益:(处理事务)斟情酌理、有所兴办(或有所兴革)。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托:委托,交给;效:效命的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效:取得成效。

告:告慰,告祭。

兴:发扬。

德:道德。

言:言论。

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言论。

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彰:表明,显扬。

咎:过失,罪。

咨诹(zōu)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诹(zōu),询问。

察纳:认识采纳。察:明察。

雅言:正确的言论,正言,合理的意见。

深追:深切追念。

先帝遗诏(zhào):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2] 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

胜(shēng):尽

当:在……时候。

临:面对

涕:眼泪。

零:滴落

不知所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这是表示自己可能失言。谦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综合复习题

初中语文古诗词综合复习题 一、根据上句(或下句)填写 1、大漠孤烟直,,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2、头上倭堕髻,,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陌上桑》)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秦风·蒹葭》) 5、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6、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二章) 8、,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9、,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0、天苍苍,野茫茫,。(北朝民歌《敕勒川》) 11、不识庐山真面目,。(苏轼《题西林壁》) 12、,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3、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5、越明年,,百废俱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16、,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7、子曰:“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六则) 19、气蒸云梦泽,。(《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0、沉舟侧畔千帆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1、,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2、,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3、,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4、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6、野火烧不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8、,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9、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30、,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31、长风万里送秋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2、老骥伏枥;烈士暮年,。(曹操《龟虽寿》) 3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4、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35、,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36、,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7、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 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①孟尝君: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②效:献,呈献。 (1)下列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王闻之闻:听说 B. 寡人愿子之行也愿:愿望 C. 燕王尚未许也许:答应 D. 王且何利利:好处 (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B.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C.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D.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 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C. 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D. 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 ②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答案】(1)B (2)C (3)D (4)①(1)现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它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②魏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将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离开。 【解析】【分析】(1)B.“寡人愿子之行也”翻译为“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愿”意思是“希望”。故选B。

(完整word版)初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本知识点分布 一、重点文言文16篇 七上《论语》十则(2012) 八上《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2007)、《三峡》《记承天寺夜游》《2011》 八下《马说》、《送东阳马生序》(2010)、《小石潭记》(2011)、《岳阳楼记》(2008)、《醉翁亭记》 九上《出师表》 九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2009)二、重点古诗词34首 七上《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七上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晏殊)八上《望岳》、《春望》、《使至塞上》、《游山西村》 八下《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水调歌头》、《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己亥 杂诗》 八下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无题》、《登飞来峰》、《相见欢》九上《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九上外《观刈麦》 九下《关雎》、《蒹葭》 九下外《雁门太守行》 三、重点背诵现代诗篇目 七上《秋天》(何其芳)、《荷叶母亲》(冰心)、《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七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九上《沁园春雪》(毛泽东)、 九下《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 四、朗读的指导 七上朗读的好处P12 要读出感情来P58 朗读要注意重音P165 学习快读P189 梁启超的“三步读书法”P200 八上学习背诵P172 学习猜读P177 学习浏览P182 学习扩展阅读P198 八下怎样精读P157 学习复述P176 五、听话的指导 八上测一测你的听力P8 养成良好的听话态度和习惯P19 六、说话的指导 八上说话要有中心P106 说话要连贯P159 八下说话要讲究方式P49 说话要简洁P55 说话要看对象P86 七、基础知识 1、书法欣赏 七上硬笔楷书、行书欣赏(写好硬笔行楷字) 七下颜体书法八上王羲之书法八下唐人草书 2、语法 七下汉语词类表(实词)八上汉语词类表(虚词) 八下短语结构类型表主谓句和非主谓句P101 句子成分P110 句子的主干P117 长单句的分析P152 句子成分简表P258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 【导语】以下是xx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沁园春——雪 1936年2月7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二、陈涉世家——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三、【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生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31分)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慭慭:yìn yìn,谨慎小心的样子。阚:hǎn,虎叫声。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分) 船载以入()驴不胜怒()技止此耳()乃去() 2、解释下面每组中指定的词。(10分)

①然:庞然大物()然往来视之() ②因:因跳踉大阚()罔不因势象形() ③耳:技止此耳()无丝竹之乱耳(耳朵) ④且:以为且噬已也()且焉置土石() ⑤益:益习其声()有所广益() 3、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虎因喜,计之曰 D、稍出近之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

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 C、技止此耳。——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6、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跳踉大阚”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 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7、举出课文中描写老虎心理活动及动作的词句,说说它们对刻画考虎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心理活动:

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复习计划

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轮 复习复习计划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吴家山五中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复习计划 平行班

一、第一轮复习内容及要求

第一轮复习为专题复习,以构建系统复习框架为主,训练突出基础性 第一轮复习可用课时19节。教研室将提供以下19个课时的参考教案,供大家选择;其意图是:继续强化对市区两级《考试说明》宣讲的内容。 语文基础(2节课) 字音字形:易错归类 词语运用:词语辨析+语境训练 发现病句:逐类精选 标点符号:点号表语意的疏密关系 现代文阅读一(2课时) 两篇科技+两篇文史 概念内涵 主旨及表达倾向 语意转换 重要观点内涵的理解 文言文(3课时) 精选5篇350字左右的记叙类文言文,有价值导向。 全文翻译训练,对课文中出现的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体现了古代汉语词法句法的词句加注着重号强化训练,要求学生对材料中的每一个人物作简要的概括(人+行为+结果含影响、价值、作用等),对重点句要求逐字落实训练。 综合性学习(2课时) 两个课内主题+两个课外主题 研究选题+语境对话 现代文阅读二(5课时) 时代特征(3篇)+文化散文(2篇) 围绕结合语境(全文的意图、事理、情感、)理解内容出题 1.词语理解; 2.句子理解; 3.段落理解; 4.段落构成的层次理解; 5.主要内容理解; 6.意图理解; 7.情感把握; 8.事理阐释 作文板块(5课时) 审题(1课时) 题意内涵的表达(2课时) 题意支撑(2课时) 二、学情分析 吴家山五中九年级6个班,2个快班4个平行班。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相较于较好学生,对于较差的学生只做降低难度的处理,不得放弃任何内容的备考。 三、复习资料 目前我们手上有两种试卷共11套,各位老师复习前要做到认真甄选题目,给学生做有价值的题,不要将时间浪费在没有任何意义的题目上。充分借力武汉中学,借鉴武汉中学好得复习经验,选用武汉中学的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文(全)

10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1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愚公移山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汝心之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担中肉尽,止.有剩骨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D.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 2.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不可动摇的决心。B.有无穷无尽的子孙。 C.这两座山不会再增高。D.有操蛇之神的帮助。 3.用科学的眼光看,愚公移走两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结局是天帝派神搬走了两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其目的是:( ) A.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夸大神的作用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宣传人定胜天,不必用科学,只须用苦力的思想。 D.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不识时务的消极思想。 4.对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一句是:( ) A.曾不若孀妻弱子: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B.虽我之死:虽然我死了。 C.天陇断焉: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D.惧其不已也;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 5.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写) 6.说明愚公和智叟辩论胜利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写) 7.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未选部分的句子填写) 8.结尾说上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愚公移山》是一篇故事,选自《》。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河曲智叟亡以应。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汝心之固.( ) (2)何苦 ..而不平?(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 (2)曾不若孀妻弱子。 5.因为愚公的年龄将近九十,因此智叟用“”(用原文回答)作为理由阻止愚公移山,他的话句句含有语气。但愚公先斥智叟的“固不可彻”,后智叟的理由,他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其理由是,结果愚公取得了辩论的胜利,文中的“”一句就证明了这一点。

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复习计划

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复习计划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吴家山五中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复习计划 平行班

一、第一轮复习内容及要求 第一轮复习为专题复习,以构建系统复习框架为主,训练突出基础性 第一轮复习可用课时19节。教研室将提供以下19个课时的参考教案,供大家选择;其意图是:继续强化对市区两级《考试说明》宣讲的内容。 语文基础(2节课) 字音字形:易错归类 词语运用:词语辨析+语境训练 发现病句:逐类精选 标点符号:点号表语意的疏密关系 现代文阅读一(2课时) 两篇科技+两篇文史 概念内涵 主旨及表达倾向 语意转换 重要观点内涵的理解 文言文(3课时) 精选5篇350字左右的记叙类文言文,有价值导向。 全文翻译训练,对课文中出现的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体现了古代汉语词法句法的词句加注着重号强化训练,要求学生对材料中的每一个人物作简要的概括(人+行为+结果含影响、价值、作用等),对重点句要求逐字落实训练。 综合性学习(2课时) 两个课内主题+两个课外主题 研究选题+语境对话 现代文阅读二(5课时) 时代特征(3篇)+文化散文(2篇) 围绕结合语境(全文的意图、事理、情感、)理解内容出题 1.词语理解; 2.句子理解; 3.段落理解; 4.段落构成的层次理解; 5.主要内容理解; 6.意图理解; 7.情感把握; 8.事理阐释 作文板块(5课时) 审题(1课时) 题意内涵的表达(2课时) 题意支撑(2课时) 二、学情分析 吴家山五中九年级6个班,2个快班4个平行班。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相较于较好学生,对于较差的学生只做降低难度的处理,不得放弃任何内容的备考。 三、复习资料 目前我们手上有两种试卷共11套,各位老师复习前要做到认真甄选题目,给学生做有价值的题,不要将时间浪费在没有任何意义的题目上。充分借力武汉中学,借鉴武汉中学好得复习经验,选用武汉中学的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所有古诗词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所有古诗词 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

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课外古诗词背诵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

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完整版)部编本初中中考复习语文七至九年级古诗文全默写检测

专题训练(八) 古诗文积累 [说明]古诗文积累专题训练,全面覆盖课标篇目,对古诗文默写进行 2 轮练习:第一轮为直接型默写,第二轮针对中考难写、易错、易混名句进行强化训练。 ◇默写 1 直接型默写◇(2)夕阳西下, 。 5.《<论语>十二章》 (1),不亦说乎? (2),不亦乐乎? (3),不亦君子乎?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 乎? 7.《伯牙绝弦》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锺子期曰:“善 哉乎鼓琴, 。”少选之间, ,锺 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 8.《木兰诗》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1.曹操《观沧海》 (5)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六(2)朔气传金柝, 。将军百战死, (1)东临碣石, 。 (2)水何澹澹, 。 (3) ,百草丰茂。 (4) ,洪波涌起。 (5) ,若出其中。 (6)星汉灿烂, 。 (7)幸甚至哉, 。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 杨花落尽子规啼, 。 (2) ,随君直到夜郎西。 3.王湾《次北固ft下》 (1) ,行舟绿水前。 (2)潮平两岸阔, 。 (3) ,江春入旧年。 (4)乡书何处达? 。 4.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十而耳顺, ,不逾矩。 (6) ,可以为师矣。(7) 学而不思则罔, 。 (8)一箪食, ,在陋巷, ,回也 不改其乐。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10) , , , 乐亦在其中矣。 (11)不义而富且贵, 。 (12)三人行, 。 (13)择其善者而从之, 。 (14) ,不舍昼夜。 (15)三军可夺帅也, 。 (16),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6.李商隐《夜雨寄北》 (1)君问归期未有期, 。 (2) ,却话巴ft夜雨时。 。 (3)旦辞爷娘去, ,不闻爷娘唤女声, 。 (4)可汗问所欲, ,愿驰千里足, 。 (5),赏赐百千强。 (6) ,对镜帖花黄。 (7)双兔傍地走, ? 9.刘禹锡《陋室铭》 (1)ft不在高, 。水不在深, 。 (2)斯是陋室, 。 (3) ,草色入帘青。 (4) ,往来无白丁。(5) 无丝竹之乱耳, 。 10.周敦颐《爱莲说》 (1)水陆草木之花, 。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 《论语》十二章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15分)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

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节选自《论语·子路第十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学而不思则罔( )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3)有是哉( ) (4)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 2.与“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学而时习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曲肱而枕之 D.卫君待子而为政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分) (2)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2分) 4.结合选文,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概括甲、乙两文的特点。(4分) 曹刿论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17分)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子鱼论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②成列,楚人未既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⑥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⑦,不禽⑧二毛⑨。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⑩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计划

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计划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立足于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但中考前夕的科学指导对考生答题的积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运筹帷幄,使学生“温故”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在“知新”的基础上实现更完整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我们准备按以下计划复习: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语文科考试说明》和《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原则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认真研究《河南省初中学业考试语文科考试说明》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适当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在培优的前提下,教师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 4、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我们坚持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及教学中遇到问题。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四、复习方法和措施 (一)四轮系列复习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十首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十首 1、观刈麦(白居易) 2、月夜(刘方平) 3、商山早行(温庭筠) 4、卜算子·咏梅(陆游) 5、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 6、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 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9、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1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1、观刈麦(白居易) 一.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二、译文 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三、解词 1、选自《白居易集》。刈(yì):割。 2、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 3、妇姑荷箪食:妇女们担着用竹篮盛的饭。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肩挑。 4、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 5、饷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6、丁壮:丁壮:青壮年男子。 7、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 8、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9、秉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 10、输税:缴纳租税。 11、曾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 耕和蚕桑。 12、吏禄三百石: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 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13、岁晏:年底。晏,晚。 2、月夜(刘方平) 一.原文

统编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阅读题训练解析卷一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阅读题训练解析卷一 (一)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妾私臣,臣之姜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谏曰:“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于是公遂废酒。 [注]景公:齐景公。废酒:停止饮酒。爱:怜惜。令:假使。桀纣:即夏桀和商纣王,是两个暴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____的确____(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私:____偏爱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2)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 译文:像这样听从他的建议,那么(我)就被大臣挟制了。 3.齐威王对进谏的态度是怎样的?(2分) 答:虚心采纳(意思对即可) 4.请为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标题:景公纳谏废酒(意思对即可) 5.邹忌进谏的方式与弦章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答:邹忌委婉进谏;弦章直言进谏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docx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目标要求以及《2016 年安徽省中考考纲》,结合学生实 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制定本计划。 二、复习目标 通过本轮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 化学生对各册教材内容的了解,熟悉课本知识。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争取在今年中考中取得佳绩。 三、复习重点 1、古诗文的识记和理解。 2、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 3、重点词语的识记和理解。 4、写作训练。 四、复习内容 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 五、复习时间 依据学校行事历安排,结合九(1)班教学实际,从第 4 周到第 7 周。 六、具体措施 1、全体参与,分层达标 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复习时不能把目光只盯 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 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尽 量让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能自领“军令状”,清楚意识到自己复习中的弱势环节,一步步进行训练完善,争取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逐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2、理清头绪,突出重点 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 目,在复习时我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 复习才会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特别是课外阅读理解文章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 ,在复习中应加强指导。比如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 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训练要做到每周至少一篇,而且是利用课堂时间当堂完成,训练内容主要依据《毕业班综合训练册》,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和训练。 3、讲练结合,夯实基础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练习及答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主题思想】 这首酬谢诗,在感慨身世,抒写在前半生怀才不遇的政治失意的愤慨中化沉郁为通达,变悲怨为乐观,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内容理解】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答: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 一样。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 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答: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 恍如隔世的心情。 3. 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 答案:诗人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并自喻,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自已对仕官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正因为这两句诗有如此高的思想、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所以才会成为千古名句。(意思对即可) 4. 诗人用"闻笛赋""烂柯人”这二个典故,分别有什么用意? 答案示例:"闻笛赋”怀念故友,那些被贬或被害的朋友;”烂柯人”自已被贬离京太久,这里变 化很大。 5. 诗歌第一、二联起什么作用? 答:写作者的坎坷遭遇,表现出无限辛酸和愤怒,实为下联张目蓄势,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尤其第二联用典贴切,表意深刻。 6. 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 这种说法不正确,诗人虽有对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之情。但作者在困苦失意中不是意志消 沉,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泰然处之,全诗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主题思想】 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至忧、胸开阔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内容理解】 1. 这首诗中“无眠”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 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人生。 2. 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3. 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句的认识。 答案: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一一正与月亮有圆时, 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4. 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最后这两句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他的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他的苦闷与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