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组织员工创新

如何促进组织员工创新
如何促进组织员工创新

中南民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课程论文(设计)

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学期: 2014 --2015学年第 二 学期

专业:应用心理学 年级:2012 级

学生姓名:陈瑶 学号:2012213009 题目:阿里巴巴集团员工激励体系分析

课程名称: 组织员工激励

任课教师姓名: 李 涛

2015年 7月 4 日

阿里巴巴集团员工激励体系分析 成 绩

评卷人 姓 名 学 号

1.阿里巴巴集团公司背景

阿里巴巴集团由本为英语教师的马云于1999年带领其他17人所创立,集团由私人持股,服务来自超过240个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用户;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在大中华地区、印度、日本、韩国、英国及美国70多个城市共有20400多名员工。

阿里巴巴集团,是一家由中国人创建的国际化的互联网公司;经营多元化的互联网业务,致力为全球所有人创造便捷的交易渠道;自成立以来,集团建立了领先的消费者电子商务、网上支付、B2B网上交易市场及云计算业务,近几年更积极开拓无线应用、手机操作系统和互联网电视等领域。集团以促进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为目标,旨在对消费者、商家以及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阿里巴巴集团致力成为一家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我们一直本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宗旨,致力改变小企业与创业者旧有的营商方式,并从中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产品及服务选择。我们旗下的各个网上及移动商务平台于中国以至全球社会,也在创造就业、提供商业机会以及丰富数以百万计消费者的生活方面发挥着领导作用。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集团积极参与可持续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藉以对线下和线上的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该些项目包括:保护环境,提供灾后援助,鼓励社区服务等。

阿里巴巴集团旨在构建未来的商务生态系统。其愿景是让客户相会、工作和生活在阿里巴巴,并持续发展最少102年。相会在阿里巴巴:每天促进数以百万计的商业和社交互动,包括用户和用户之间、消费者和商家之间以及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工作在阿里巴巴:向客户提供商业基础设施和数据技术,让他们建立业务、创造价值,并与阿里巴巴的其他生态系统参与者共享成果。生活在阿里巴巴:致力拓展产品和服务范畴,让阿里巴巴成为客户日常生活的重要部份。102年:阿里巴巴集团创立于1999年,持续发展最少102年就意味着横跨三个世纪,能够与少数取得如此成就的企业匹敌。

2.阿里巴巴集团的员工激励措施

激励对象最好是全体员工,使每个员工都紧紧和公司捆绑在一起,特别是关

键人才,更是要强调“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这样才能留住人才。(一)理想激励

领导者用近期将要实现的目标和已经近在眼前的奶酪来激励员工当然是重要而且很有效的。但更高层次的知识员工显然不会满足于眼前的奶酪。他们通常是理想主义者,他们需要更崇高的企业目标来实现他们认识理想的目标来牵引成长。所以领导者要规划出组织的远景,用让人激动不已的梦想去鼓舞员工拼搏。未来的企业目标或梦想,绝不可能在领导者说过一次后,便很快消失,它必须反复地被强调,并以战略和决策加以强化。此外,还必须经常检讨,以便随时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马云一直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我们要创造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最伟大的公司。2009年,在阿里巴巴10周年庆典的时候,我们要进入世界500强,我们要做102年的企业。正因为这个理想,阿里巴巴在创业初期就吸引了优秀人才。

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要让你的员工为了你而工作,应该是为了共同的理想去工作,绝对不要因为领导者的人格魅力而工作。阿里巴巴是有理想、事业、使命、价值观的。但这个理想不是马云一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而是整个团队的理想。(二)薪酬激励

有一个问题马云很清楚的,阿里巴巴的员工认为员工可以为了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目标而“工作像疯子”,为共建“百年阿里”而兢兢业业地奋斗着。但如果没有合理的物质上的激励与报酬,却不一定能让他们“回家笑眯眯”,便有违阿里巴巴“快乐工作”的宗旨。因此,阿里巴巴每年都请专业公司调查行业薪资,根据这个来确定公司的薪酬是有竞争力的。

(三)股权激励

公司如何建立自己的长效激励制度一直是不少创业者思考的问题,阿里巴巴集团很早就发展了自己的股权激励制度,经过马云等阿里高层的发展和研究完善,阿里集团搞出了一个“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这个制度很像创投模式中的Vesting条款,员工逐年取得期权,这样有利于保持团队的稳定性,员工的积极性,也能为阿里的收购大局提供筹码。

“在行权之日,第一件事先交税!”阿里巴巴的员工都知道,当你要借一大笔钱交税的时候,多半是你股权激励变现的钱,可以交购房首付,或是买高配置

SUV车。而阿里的中高层,每到奖励日,更是向属下大派红包日。

在阿里内部(可以说)有一个共识——(现金)奖金是对过去表现的认可,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则是对未来的预期,是公司认为你将来能做出更大贡献才授予你的。

在阿里巴巴集团的股权结构中,管理层、雇员及其他投资者持股合计占比超过40%。根据阿里巴巴网络的招股资料,授予员工及管理层的股权报酬包括了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购股权计划和股份奖励计划三种,但对外界来说,如何获得、规模几何则扑朔迷离。

员工一般都有(受限制股份单位,简称:RSU),每年随着奖金发放,年终奖或者半年奖都有可能。阿里巴巴的员工每年都可以得到至少一份受限制股份单位奖励,每一份奖励的具体数量则可能因职位、贡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以来,曾采用四项股权奖励计划授出股权报酬,包括阿里巴巴集团1999年购股权计划、2004年购股权计划、2005年购股权计划及2007年股份奖励计划。

实际上,2007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B2B业务阿里巴巴网络在香港上市后,购股权奖励就越来越少,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逐渐成为一个主要的股权激励措施。

3.阿里巴巴集团员工激励体系分析

3.1该公司激励方法的理论依据分析

阿里巴巴公司作为我国民营企业的领军公司,其在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激励方面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其采取的措施也取得了优良效果,值得我国其它民营企业借鉴,在其采取的措施中,薪酬福利制度占据了重要地位,对其进行具体分析:(一)薪酬福利制度探讨

1.利用薪酬福利制度开展员工激励活动。

阿里巴巴公司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来开展对员工的激励活动,通过对员工日常表现和对企业的贡献进行评估而制定相应的分级,给予其合理的薪酬和相关福利待遇。具体是通过一是使员工薪酬福利待遇拉开差距的方式进行,使员工按照表现获取工资和奖金;二是保证员工基本工资,阿里巴巴员工的基本工资与行业基本工资是持平的,甚至略高,这使得员工对公司有一定的向心

力;三是对有特殊贡献者给予更大的奖励,如公司规定对提出合理化建议尤其是提出企业具体发展方案者一次可领取1000元到数万元不等的奖励。

2.利用股权对员工进行奖励

给予本企业员工股权以增加其对企业的向心力,激发其工作热情是很多发达国家企业常用的方式,阿里巴巴在经营中也利用了这一点,其上市后规定在企业工作两到三年的员工都将获得企业部分股票作为奖励。员工持股对于企业来说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留住人才。而随着阿里巴巴的上市,持股员工也会实现资产的增长,使其获得实际经济利益,这也是对员工极大的激励。

(二)员工和人才管理制度探讨

对员工和人才的管理也是阿里巴巴进行人力资本激励时是主要考虑的问题,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如下:

1.培养忠实员工,留住人才

现代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其人员流动率都非常高,对企业来说,如何留住人才就是其在经营和管理中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阿里巴巴在这方面也面临一定问题,其人员流动率与同行业相比虽然较好,但也处于比较高的状态,为应对这种情况,企业采取各种措施积极留住人才,如增加分红和福利待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等,这些措施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具体到今后的实践,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来增加人员的稳定性,尤其是留住先进人才。

2.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确保人尽其才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人才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而如何使企业现有人才有效发挥作用,人尽其才也是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对于阿里巴巴这种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公司来说,其员工和人才除了完成一般事务以外也比较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希望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使自身获得成长。而阿里巴巴在管理中也遵循这一要求,对人才进行合理分配,且给予其发挥自身能力的机会,使其可以在工作中获得成长。

(三)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本激励的探讨

阿里巴巴在日常管理中还比较重视通过企业文化对本企业的员工进行人力资本的激励,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对员工的重视意识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力量之一,所以好的企业必须在企业文化中就树立对员工的重视意识,使员工因为感到被尊重而增加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与传统企业相比,阿里巴巴因为从事的是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业,所以其员工具有年轻和学历高的特点,这种员工在性质上就决定了其有远大抱负,因此企业只有尊重他们,尊重其个性和能力,才能增强其对企业的认同感。阿里巴巴也采取了一定措施来保障这一点,在企业文化中就将对人才和员工的重视放在重要地位,对员工建议也认真听取,使其有企业的主人翁感,对企业的认同自然也就加强了。2.在日常活动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

阿里巴巴作为新型企业在员工管理方面也有很多心得,其中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与员工的沟通交流工作方面有丰富经验。在企业决策过程始终较为民主,员工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且意见若有重大价值,还会获得一定奖励;在日常管理中也比较重视与员工的沟通交流,定期会召开员工会议听取员工意见,并对员工意见进行汇总归纳,及时与员工反馈,这些都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意识,使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得到尊重。

3.开展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团队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内部应始终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打破论资排辈的陋习,开展相关竞争,让优秀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同时企业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既需要有竞争机制,又要提倡团队协作精神,要做到这一点,要让员工在不断变动的团队群体中工作,如各个项目小组,从而了解自己在整个大背景中的地位和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要确保其有发挥自我价值的可能,员工自身也要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整体的需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相互支撑、相互配合,以便能够使其自身和整体组织以最优的方式来运转。阿里巴巴在日常管理中正是做到了这一点,从而使员工活力和积极性得到有效发挥,企业运行效率也大为提高。在阿里巴巴的工作环境,员工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创造性;又要为作为组织的一员而发挥活力,并使二者形成合力,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四)股权激励

无论是在曾经上市的阿里巴巴网络,还是在未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团,受限制

股份单位计划都是其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

员工获得受限制股份单位后,入职满一年方可行权。而每一份受限制股份单位的发放则是分4年逐步到位,每年授予25%。而由于每年都会伴随奖金发放新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奖励,员工手中所持受限制股份单位的数量会滚动增加。

这种滚动增加的方式,使得阿里巴巴集团的员工手上总会有一部分尚未行权的期权,进而帮助公司留住员工。

在整个集团中,除了曾上市的阿里巴巴网络较为特殊外,其他业务部门员工获得的受限制股份单位一般是针对集团股的认购权,而在阿里巴巴网络退市后,新授予的受限制股份单位也都改为集团股的认购权。

受限制股份单位奖励和现金奖金奖励不同。前者反映了公司认为你是否未来还有价值,当年的业绩不好可能现金奖励不多,但如果认为未来价值很大,可能会有较多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奖励。他指出,在一些特别的人才保留计划下,也可能会提前授予,一般来说,每个员工每年都可以得到至少1份受限制股份单位奖励,有些也可能是2份。

从本质上来看,受限制股份单位和购股权激励下,员工获得的都是股票期权,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受限制股份单位的行权价格更低,仅0.01港元。以退市前的阿里巴巴网络为例,持有其购股权的员工可能会因市价低于行权价而亏损,而对于持有受限制股份单位的员工而言,除非股价跌至0.01港元之下才会“亏损”。

只有在行权的时候才会知道(公允价格),所有人都适用同一个价格。阿里巴巴集团内部有一个专门负责受限制股份单位授予、行权、转让等交易的部门——option(期权)小组,受限制股份单位可以在内部转让,也可以转让给外部第三方,均须向option小组申请,一般而言,option小组对向外部转让的申请审核时间更长一些,需要耗时3至6个月。

对于员工而言,持股本身并不会带来分红收入,而是在行权时带来一次性收益。假设一名员工2009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获得2万股认购权,每股认购价格3美元,到2012年行权时公允价格13美元/股,那么行权将带来20万美元收入。

除了留住员工,受限制股份单位还有另一个重要用途——并购支付手段。阿

里巴巴集团的并购交易中,一般现金支付部分不会超过50%,剩余部分则以阿里巴巴集团的受限制股份单位作为支付手段。这部分支付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是从期权池中拿出来,稀释一般是一轮(新)投资时。每次稀释后,从中划出部分作为期权池,用于未来的员工激励、并购等。离职的时候,尚未发放到位的股票期权也会重新回到期权池中。由于员工获得的受限制股份单位会滚动增加,直至离职的时候总会有部分已授予但未发放到位的期权。

3.2激励体系的特色与优点

对于一个国际公司来讲,确实得让这些员工知道,你为什么要在这个企业工作,这个企业发展好了到底对你有什么好处.一些公司,不管国际化的还是本土化的,为了公司的利润会有损害员工利益的情况.我们对于企业的利益是对股东、社会、员工的负责落到实处,你真的要去关心员工,这时候员工才会努力工作。

到底应该具体怎么做?这里面员工的层次是不同的,有普通员工的需求,骨干员工的需求,而对核心骨干,掌管着公司命运的,站到战略方向的员工,他们有需求,但是公司对他们有要求。

对于核心骨干应该如何激励,他们要的物质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是长期的,能够跟自己命运连在一块.他们更要的是精神舞台,能够让他们施展他们的能力。对于中层骨干,有往上走意愿的人,怎么帮他们,发现他们,给他们平台。给一般的平台上的员工,想安安稳稳工作,企业好了我也能好,这样的人对于他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给予他们什么样的福利.这样的事情对于长久的企业是必须的事情。

对于一个国际公司来讲,确实得让这些员工知道,你为什么要在这个企业工作,这个企业发展好了到底对你有什么好处.一些公司,不管国际化的还是本土化的,为了公司的利润会有损害员工利益的情况.我们对于企业的利益是对股东、社会、员工的负责落到实处,你真的要去关心员工,这时候员工才会努力工作。

现在对创业型公司来说,是蒙着打还是瞄着打的事情,首先要活命.而对于一个长远发展的企业,你要真正地以人为本,才能让你的战略能够制订地好、执行地好,这也就是阿里巴巴集团员工激励的特色和优点。

3.3激励体系的不足与改进

阿里巴巴集团要求员工工作激情,乐观向上,永不放弃。热爱阿里巴巴,顾

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日常工作,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永不放弃,不断自我激励,努力提升业绩。不断设定更高的目标,今天的最好表现是明天的最低的要求。也要求敬业,专业执着,精益求精。今天的事不推到明天,上班时间只作与工作有关的事情。持续学习,自我完善,做事情充分体现以结果为导向。遵循但不拘泥于流程,化繁为简,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工作成果。也因此虽然阿里巴巴团队的绩效会很好,但是无形中也给员工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当人家都在加班工作你却下班了是件耻辱的事情。只是完成每天的本职工作还是不够的,需要员工每天不断的超时的工作为集团获取更多的利益,忽视了员工休假休息的权利。阿里巴巴的激励制度只是激励了员工积极努力的工作,没有让员工享受正常的私人生活时间,成为了工作的机器,抑制了其他活动的参与。在未来的激励制度改革中,需要更注重员工休息休假这一方面,而不再以其他方式让员工超额工作。

Ctrl+鼠标左键【点击访问诺达名师官方网站】

浅议公务员如何在工作中实现创新

浅议公务员如何在工作中实现创新 省国资委企干处黄俊辉 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实现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坚持着不断的理论创新,领导着全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创新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力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党中央向各级党组织提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新观念、强化创新意识,与时俱进,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对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的明确要求。可以说,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在工作中创新,是摆在每名国家公务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什么是创新?从创新理论创始阶段的含义看,创新是一个过程,或是一种有目标、有措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创新理论在经营、管理等实践中的运用与演绎,人们对创新的理解也更加丰富多样。创新,作为一项通用性的要求,已经体现在各级组织的各项工作和对各项工作的要求之中;在工作中善于创新,也成为各级党政组织对广大公务员的突出要求。

从目前情况看,绝大多数公务员不在领导和决策岗位,大多在“执行”层面按照相关的工作制度和程序开展常规性的工作。但并不是说,这样在工作中就无法实现工作的创新。按照党的科学发展要求,只要找准切入点,一名普通的机关公务员同样可以在工作中实现创新。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政工作的目标往往是定责、定性的,而实现行政工作的目标都有一个“如何更好、如何更高、如何更快”的问题,这就有直接针对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工作创新的可能;其次,公务员的服务对象是相对稳定的,而服务对象在不同时期、不同情景下的要求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有分析工作对象的新需求确定新的目标进行工作创新的可能;再次,机关工作的程序、手段或途径是“程式化”的,而社会的进步、本职工作对社会适应程度的提升会与相对不变的工作程序和方式产生一定的距离,这就有研究自身角色差异明确新的目标进行工作创新的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说,创新的切入点或突破口就存在于自身工作的运行之中。公务员的工作创新,就是在本职工作的运行环境之中,踏实、科学地追求自身工作的最高效率和最大效益。 那么,作为一名机关公务员,如何作才能够在工作中实现有效创新呢?

浅谈组织工作创新的作用原则及内容

浅谈组织工作创新的作用原则及内容 文章标题:浅谈组织工作创新的作用原则及内容 一、组织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相传早在三千年前,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汤阴羑里城的时候,写作了《周易》一书,在这部书中就提到了“革故鼎新”一词。书中讲到:“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革”是《周易》64卦之一,主要是谈变革;“鼎”是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也是《周易》64卦之一,因为“鼎”能使食物由生变熟,因此引申为更新之意。这说明,中华民族在很久以前就形成了主张创新、与时俱进这一光辉思想。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所谓创新,就是改革,就是突破,就是理论上不拘泥于现成的公式,实践上不停步于已有的成果,思想上不束缚于现成的经验。通俗地讲,创新就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目前,组织工作中还存在着党组织设置形式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党建工作部门力量不足、组织生活方式吸引力不强等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脱节的、不相适应的地方。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组织工作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使党的组织充满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组织工作的创新就是要敢于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维观念,敢于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陈规陋习,敢于革除一切影响发展

的体制和机制弊端,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谋划组织工作,用改革的精神增添组织工作发展动力,用探索的思维拓宽组织工作新路子,不断使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组织工作创新的原则 1.把握方向性。要认真贯彻“ __”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使组织工作符合中央和省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2.体现时代性。新时期的组织工作要反映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势而作,顺势而为。 3.彰显创造性。着眼于党建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新思路,探索新办法,使工作取得实质性拓展和突破。 4.立足服务性。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是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工作只有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有动力、有活力、有地位。

关于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创新的做法与思考-精选模板

关于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创新的做法与思考 关于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创新的做法与思考 一、全市社会组织基本情况: 目前,市共有社会组织323个,其中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178个,民办非单位135个,基金会10个。 在社会团体中有行业性社团32个、专业性社团93个、学术性社团41个、联合性社团个;在社会团体四种类型中专业性社团所占比重最大,如4月30日成立的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就是一个专业性的社会团体。 民办非单位中有教育类45个、卫生类5个、文化类1个、科技类4个、体育类11个、劳动类9个、民政(社区)类45个、其他类15个。其中,教育领域的民办非所占比重最大。 在10个基金会中,村一级组织成立的基金会有5个,分别为李巷益民基金会、闸上慈善基金会、农联爱心基金会、巨桥惠民基金会、韩山福民基金会。这些基金会在安老、慈孤、济困、赈灾,及兴建、改造公益和慈善设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市在村级举办基金会开创了全国村办基金会的先河,得到了民政部、省民政厅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 二、目前我市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主要做法 (一)依法登记。首先是加强政策法规宣传。使申报人了解法律、法规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事指南》;其次是热情予以指导服务。对应提交的申请书、章程、经费管理办法、领导机构名单、会员名单、住所证明等有关文本提供样本资料,并给予热情指导;三是主动沟通协调。主要是与社会组织和业务主管部门,主动进行沟通、协调,结合场所、办公条件的现场考察,指导社团、业务主管部门开好成立大会等等;四是规范登记程序。如行业性社团严格按三脱钩要求办理等。由于在社会组织依法登记时政策法规宣传到位、办事程序公开公正、审批时与业务主管部门共同把关,因而为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监督管理。一是精心组织。年检前制订了周密细致的方案,并专门下发了《通知》,明确年检范围、时间、内容、方法和要求。二是突出重点。年检时,严格把关,做到合格一个通过一个,对暂时无法达到要求的社会组织,出具整改通知书,规定时间,限期整改。对一些因各种原因造成活动不正常、经费难落实的重点社团,多次上门会同业务主管部门一起协调、沟通解决办法。三是形式多样。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采用现场办公、专题会议、个别协商、电话督办、登门催办等多种形式进行年检。例如:对科协主管的26个社团分农业、工

组织工作创新实例评选

组织工作创新实例评选 1 建立和完善组织部门新闻发布机制 今年初,制定实施《中共绍兴市委组织部新闻发言人制度(试行)》,及时发布组织工作有关重要政策、重点工作、重大活动以及干部群众普遍关注、需要回应的重点、热点问题。5月份以来已先后召开“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市基层组 织建设”“市县联合竞争性选拔干部”等4个新闻通报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人事报、香港大公报等境内外主流媒体以及省、市媒体应邀参加了相关通报会,为绍兴科学发展大局强化干部、人才和基层组织保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2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 从2004年开始,对县级党政正职人选实施市委全委会成员推荐提名,2009年,制定出台《市委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重要干部人选暂行办法》,把推荐提名的范围扩大到部门党政正职人选,并对提名的方法和程序作了进一步规范。县(市、区)对下一级党政正职人选也普遍实行了全委会成员推荐提名。2004年以来,市县两级先后对47批次290名正职人选实施了全委会成员推荐提名。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单位党组织、组织部门、干部群众等多元主体推荐提名试点工作,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3 实施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专项考察办法 2009年,制定出台《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专项考察实施办法》。专项考察综合运用跟踪了解、实地走访、个别谈话、综合分析等方法,重点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完成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以及处置突发性事件时的表现情况。考察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已对对口支援青川和纵横集团破产重整两个项目进行专项考察。 4 推进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 2008年在全省率先开展较大规模的市级部门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工作,交流重点是副县(局)级后备干部以及执纪执法、干部人事、项目审批和资金管理等重要职能处室的科级干部。经过宣传发动、民主推荐、考核赋分、双向选择、面试竞岗、组织考察、人选配置等程序,共有74名中层干部交流到新单位、新岗位工作。通过跨部门交流,突破了中层干部交流瓶颈,促进了干部资源优化配置,增强了干部队伍整体活力。 5 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 为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今年年初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试行)》,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进行了具体规范,明确了向社会、有关单位干部群众、市委常委会成员、全委会成员、其他相关组织和人员等5种不同对象公开的具体事项。信息公开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范围,采用媒体或网络公告、召开新闻发布会和通报会、编发《干部工作情况通报》等方式进行。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探索——以北京为例

从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一直把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作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和现实载体,如何通过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其在社会管理格局中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积极功能,就成为当前社会建设进程中需要关注并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组织管理面临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我国原有的社会组织管理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单位体制走向解体,街居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社区自治组织深陷于“行政化”的泥潭无法自拔,基层XX发展有限,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所造成的“去集体化”、“去组织化”趋势构成了社会组织模式改造和重组的时代背景。社会建设的推进呼唤着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的全面变革,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成为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社会组织更灵活,更适应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目前虽然社会组织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社会组织管理还面临很多难题。 首先,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困境。我国1950年颁布的第一部社团管理法规《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中规定,社团的登记管理机关是政务院下属的内务部和地方各级政府,这实际上是一种“分层管理”体制。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社团管理的职能才被明确移交给民政部门。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这是目前规X中国社会组织行为最主要的法律框架。该《条例》确立了社团的“双重分层管理体制”。“双重管理”即社会组织的筹备、成立、开展活动,乃至社会组织变更、注销等都要由“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双重审查和批准。“分层管理”指社会团体的登记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的行政管辖X围,应与社团的住所X围相一致。在“双重分层管理体制”下,社会组织想获取合法的“社会身份”,有着严格而繁琐的程序。民间团体的注册要由业务主管部门核准,需要从属或“挂靠”于某个政府部门,这就大大提高了社团准入的门槛。一些业务X围不易界定或跨行业的社会组织因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办理登记。有的公益类社会组织只得采取变通策略,以工商登记的形式达到合法注册的目的,以营利性企业的身份从事非营利性的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这必然使其运行成本大为增加。1998年国务院对《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但原有的“双重管理体制”并未在根本上得以改变,社会组织仍然存在准入门槛偏高的问题。同时,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得成立业务X围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组织,这客观上导致了社会组织从成立伊始就缺乏竞争、缺乏活力。另外,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设立分支机构、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个人设立基金会要寻找业务主管单位等规定,也限制了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2] 其次,社会组织管理的现实困境。一方面,民间社团的注册申请手续和审批条件繁杂、严苛,以致大量社会组织因找不到合适的“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登记注册。另一方面,注册成功的社会组织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对政府部门有着很强的依赖关系。《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只有政府机构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才有资格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而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在组织运行中扮演着真正的决策机构的角色。并且,这种成立之初建立的依赖关系也使主管部门有机会干预社会组织领导的选任、结构的设置和事务的执行。社会组织则在组织的运作上、资金的获取上、以及公

关于党组织创新工作思考的文章4篇(可供参考)

关于党组织创新工作思考的文章4篇 【篇一】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严格落实基层组织生活制度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中之重,对于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意义重大。 为了解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情况,湘潭市直机关工委专门成立课题组展开摸底调研,先后组织召开调研座谈会4次,发放调查问卷3452份。调研结果显示,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特别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情况有了明显好转。总体上看,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能够认真履行党的各项基层组织生活制度,有的单位还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和好的经验做法。成绩是主要的,但是通过调查,仍然发现不少问题。 问题 一是制度落实不到位。未按规定要求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调查发现部分基层党组织没有严格落实“三

会一课”制度,党员组织生活会也并未按规定召开,有的还存在党员领导干部不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情况。党的组织生活开展不认真。部分党支部没有认真严肃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发言缺乏实质性内容,有的甚至将党组织活动简单地理解为收取党费、发展党员、评先评优等活动。 二是形式主义不同程度存在。组织生活会流于形式。部分单位“完成任务”式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现象比较普遍。理论学习教育活动内容枯燥单调、效果不尽如人意。部分基层党组织党课教育形式单一,党员对政治学习缺乏兴趣;有的基层党组织以会议代替学习,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学习实效不明显。 三是现实矛盾比较突出。发扬党内民主不够。个别支部组织生活会上,多是领导批评下属,下属不敢批评领导,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不到位,党组织凝聚力也相应减弱。工学矛盾较突出。部分党员在参加支部学习教育时,不能从繁忙的实际工作中脱产出来专心学习,频繁请假或旷课,培训时间得不到保证。 原因 一是思想意识淡薄。党建意识薄弱,制度执行意识不强,从领导、支委委员,到普通党员,对于落实基

关于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创新的做法与思考

关于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创新的做法与思考 一、全市社会组织基本情况: 目前,市共有社会组织323个,其中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17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35个,基金会10个。 在社会团体中有行业性社团32个、专业性社团93个、学术性社团41个、联合性社团12个;在社会团体四种类型中专业性社团所占比重最大,如4月30日成立的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就是一个专业性的社 会团体。 民办非企业单位中有教育类45个、卫生类5个、文化类1个、科技类4个、体育类11个、劳动类9个、民政(社区)类45个、其他类15个。其中,教育领域的民办非企业所占比重最大。 在10个基金会中,村一级组织成立的基金会有5个,分别为李巷益民基金会、闸上慈善基金会、农联爱心基金会、巨桥惠民基金会、韩山福民基金会。这些基金会在安老、慈孤、济困、赈灾,及兴建、改造公益和慈善设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市在村级举办基金会开创了全国村办基金会的先河,得到了民政部、省民政厅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 二、目前我市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主要做法 (一)依法登记。首先是加强政策法规宣传。使申报人了解法律、法规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事指南》;其次是热情予以指导服务。对应提交的申请书、章程、经费管理办法、领导机构名单、会员名单、住所证明等有关文本提供样本资料,并给予热情指导;三是主动沟通协调。主要是与社会组织和业务主管部门,主动进行沟通、协调,结合场所、办公条件的现场考察,指导社团、业务主管部门开好成立大会等等;四是规范登记程序。如行业性社团严格按三脱钩要求办理等。由于在社会组织依法登记时政策法规宣传到位、办事程序公开公正、审批时与业务主管部门共同把关,因而为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监督管理。一是精心组织。年检前制订了周密细致的方案,并专门下发了《通知》,明确年检范围、时间、内容、方法和要求。二是突出重点。年检时,严格把关,做到合格一个通过一个,对暂时无法达到要求的社会组织,出具整改通知书,规定时间,限期整改。对一些因各种原因造成活动不正常、经费难落实的重点社团,多次上门会同业务主管部门一起协调、沟通解决办法。三是形式多样。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采用现场办公、专题会议、个别协商、电话督办、登门催办等多种形式进行年检。例如:对科协主管的26个社团分农业、工交、财贸三个组进行现场办公;对38家社区服务机构则以4个街道为集中点,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时到位,社会组织、业务主管部门、登记管理机关流水作业,提高了年检工作的质量、进度和效果。通过年检,社会组织进一步健全了组织机构,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了整体素质,促进了规范化建设。 (三)培育发展。一是注重信息交流。我们与教育局、技监局、体育局、文联、工商联等有关部门,经常沟通,及时联系。如教育局在颁发《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时,及时与我局联系,并要求申报者到我局咨询和依法登记;技监局在社会组织代码证年检时发现未经登记或登记证已过有效期限的,都能与我局及时联系。二是注重业务培训。在科协、体育局、文联、工商联等部门召开的会长碰头会、秘书长例会等有关会议宣传法规政策、提高社会组织依法登记、接受监督管理的认识。三是注重典型宣传。我们会同市科协、市科技局、市社科联等部门开展优秀学术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参与了市私营个体劳动者协会党总支党建工作调研、先进经验推广;在行业社团、农村专业经济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分别树立典型,并进行推广。 三、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规范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市社会组织在发展历程中逐步走向了规范化、有序化轨道,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

实现组织工作创新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实现组织工作创新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加入时间:2008-7-28 15:40:14 阅读:23 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都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组织部门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及时适应形势,努力改进方式方法,创造性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实现组织工作的不断创新。 在工作思路上要找准结合点 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必须要打破传统思维方式,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抓好整体与局部的结合。“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组织部门要自觉把组织工作放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去思考、去把握,放到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中去审视、去谋划,使组织工作高起点、高站位,立足整体,总揽全局,彻底克服单纯就干部抓干部、就组织抓组织,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狭隘观念和做法。抓好当前与长远的结合。新时期组织工作点多线长、涉及面广,如果不注意正确的方式方法,往往容易陷入只抓当前、忽视长远、疲于应付的恶性循环。这与组织工作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是背道而驰的。既要集中精力抓住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等中心工作,也要立足长远,科学谋划,积极探索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的新举措,使之尽快与形势任务相配套、相适应。抓好继承与创新的结合。组织工作的政策性、连续性很强,既要继承多

年来形成的好做法、好传统,又要大胆探索创新。当前,社会经济成分和社会组织形式日益多元化,党员干部队伍自身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组织部门必须勇于探索,大胆突破,对已经成熟的做法要尽快形成制度,对尚在探索阶段的要立足实际、积极实践,使组织工作能够紧跟时代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工作重心上要把握需求点 不同时期组织工作有不同的内涵,必须要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和党员干部急切关注的问题,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探索。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要围绕如何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培养选拔“靠得住、有本事”的年轻干部,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等重点内容,积极建立健全干部选拔、培养、管理、监督机制,开阔选人视野,拓宽识人渠道。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重要环节,以建设一支能够引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为重点,建立合理的人才规划,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健全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要积极推行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交流轮岗、全委会票决制等有效措施,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转变思维理念,增强服务意识,通过鼓励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合力。在党员队伍管理上,要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认真探索加强

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

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发〔 2011 〕 n 号)精神,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紧密结合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方向要积极、步骤要稳妥”的要求,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重点培育、优先发展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群众生活类社会组织,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组织走出规范发展的路子,促进我省新的社会治理结构逐步形成,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循序渐进,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坚持去行政化、去垄断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民间化、自治化;坚持宽进严管,引入优胜劣汰竞争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发展,在发展中加强规范。 (三)总体目标。到2015 年,建立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数量稳步增长。社会组织数量每年增长1 。%以上,到2015 年,全省社会组织总量达到5 万个以上,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5 个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到每万人8 个以上,初步形成发展有序、门类齐全、层次多样、覆盖广泛的发展格局。质量显著提升。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组织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服务功能

更加完善。到2015 年,8 。%以上的社会组织具备现代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作用明显发挥。到2015 年,大部分社会组织能够承担政府转移、委托、授权的职能,能够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基本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多样化的需求,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促进社会慈善、扶贫救助、经济服务、科学技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生态环境、社会信用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服务更加健全。社会组织服务领域更加广泛,逐步实现专业服务标准化,社会服务多样化,推进社会组织品牌项目建设,社会服务层次全面提升。监管逐步规范。在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同时,严格依法监管,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到2015 年,基本形成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党建保障有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保障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组织健全、机制创新、服务领先的社会组织党建模式。 二、改革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 (一)管理体制改革。除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前置审批的以外,2012 年7 月1 日起,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均改为业务指导单位,实现自愿发起、自选会长、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主会务和无行政级别、无行政事业编制、无行政业务主管部门、无现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兼职,推进社会组织民间化、自治化、市场化改革进程。放宽社会组织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申请成立社会组织,由民政部门直接审查登记。指导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及时成立党组织和群团组织。 (二)分类登记办法改革。 1 .行业协会商会改革。放宽行业协会商会准入条件,允许一业多会,允许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小类标准设立行业协会,允许按产业链各个环节、经营

组织工作创新案例经验材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组织工作创新案例经验材料 篇一:党建创新案例20个 一、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最佳案例(共30个) 1浙江嘉兴:以96345党员志愿者服务为载体,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上海浦东:十年磨一剑——浦东“阳光驿站”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3北京朝阳:创新基层党建服务体系,以党建引领社区各项事业发展 4福建福州:“查述问评”建立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党建责任考评机制 5天津静海:以“五建五强”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6广东湛江:努力实施“失联党员归队工程”,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管理水平7浙江诸暨:“群众档案”——新时期拓展群众工作机制的新举措

8湖南吉首:“红色股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党组织“向心力” 9陕西凤县:实施村干部队伍建设“六化”工程的有益探索 10内蒙古林西:推行“1+3”党组织设置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共进 11贵州仁怀:走出一条“支部领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支部创业带富新路子 12山东章丘:实施支部“一加三”,固本强基惠民生 13国家电网丽水供电公司:电力阳光服务便民图的创新与实践 14贵州贵阳: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15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培树“北疆红色堡垒户”,打造祖国北部边疆草原亮丽风景线 16江西丰城:在基层党组织建立矛盾纠纷“金牌调解”的免费“社会法庭”17山东青岛:依托干部网络学院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 18湖北英山:打造“智慧党建·英山红网”,以党建信息化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19江苏镇江京口区:构建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工

党支部工作典型经验

党支部工作典型经验 一、典型经验的主要内容 各单位围绕集团公司“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战略任务和本单位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谐稳定的中心工作,创造性地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主要内容包括:党委在抓基层党支部方面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基层党支部按照“班子健全、制度落实、活动正常、作用明显”的要求,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适应新形势采取的行之有效的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基层支部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切实调动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设“四优”共产党员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工作实际创新支部工作活动方式方法,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加强和促进“四个一流”员工队伍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党支部在加强车间(分场)“四好”班子建设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其他典型经验和做法。 二、对典型经验材料的有关要求 1.经验材料应观点鲜明、特色突出、亮点明显、实事求是,做法要具体有效,经验可借鉴推广,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避免面面俱到,空洞无物。 2.题目自拟,文风简炼,以党支部为单位提供的经验材料字数不超过2500字,以党委为单位撰写的经验材料字数

不超过3000字。 3.各分(子)公司负责对所属单位的典型经验推荐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做好所属单位典型经验材料审查推荐工作。各分(子)公司可向集团公司推荐1—3个典型经验材料,其中推荐典型材料2个及以上的,应分别有党委、党支部两个层面的材料。 4.各单位要利用这次契机,对本单位党支部工作进行认真总结,肯定成绩,查找不做,切实制定整改措施并狠抓落实,推动本单位基层党支部工作上水平。各单位在做好自身总结的同时,应积极就集团公司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由所在分(子)公司汇总后统一报送集团公司。 三、其它要求 1.集团公司在汇总审查各分(子)公司推荐材料的基础上,确定座谈会大会发言材料和书面交流材料,同时编辑集团公司基层党支部工作典型经验汇编。集团公司将根据典型材料推荐情况确定参会代表。 2.材料报送截止时间:2015年3月15日,逾期视为弃权。 3.材料报送方式:各分(子)公司在推荐材料纸质件上加盖公章后寄送集团公司政治工作部,同时将材料电子文档一并报送。

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面调研报告

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面调研报告 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思考与举措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以志愿、自治、公益和非营利为主要特征的各类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正以崭新、醒目的形象进入政府和公众的视线,越来越多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积极力量。而青年作为社会创新的生力军,祖国发展的接棒人,未来希望的承载者,责无旁贷的成为了这支力量中的主力。与此同时,随着西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共青团主要工作对象的西城青年,其"社会人”特性正日益明显,流动性强、构成复杂、需求多样等特征不断凸显。因此,“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共青团引导青年投身区域发展,以及整合力量服务青年成长的必要工作。 XX年,为适应首都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和青年群体的新变化,西城团区委专门成立社会工作部,集中力量从零做起,全力打开了以“社区青年汇”建设为核心的社会领域工作新局面。并快速将09年以来,北京市首批公开招考社区专职工作者纳入视野,以他们为样本做了一份“青年社工工作与生活状况”摸底调研, 通过对300余名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广泛普查,以及30 份个案访谈,团区委对社会领域建设工作以及社区工 作者这一在社会工作领域中起着骨干作用的青年人群有了较为

系统的认识。我们发现,社会领域工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共青团工作,因其社会化的运作模式,对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在贴近青年现实需求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社区工作者以及由他们衍生出的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者这一群体自身,也面临着自我认同感缺失、专业知识储备欠缺等现实问题。 二、针对现实问题开展的具体工作针对以上这些现象,西城共青团提出了一延、一变、一过渡的工作目标:即工作领域由“体制内”向 “体制外”的延伸;工作方法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工作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的过渡,在扶持社会组织建设、深化社工队伍凝聚、加强社区青年汇建设、推动社会组织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大胆尝试。 一是扶持社会组织建设。充分认识青少年社会组织引导、服务在共青团复合型组织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做好社会组织间的联动工作,加强对主管社会组织百德社区发展促进中心的服务、管理工作,主动联系悦群社工事务所、厚朴社工事务所等具有明显青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推动组织设置标准化,提升执行力。加大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组建力度,优化调整“大支部”“小党委”以及“空壳”党支部、“僵尸企业”党组织,进一步明确和理顺基层党组织隶属关系。特别是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地等党建工作薄弱环节,逐个研究、分类施策,提高“两个覆盖”水平。 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将原来X直机关工委所辖的X个党组织按照行业类别、业务关联、党员人数通过“联合、升级、延伸、划转”的方法进行了调整,新成立党群、政法、财政、宣传、离退休等X个系统党委、X个党总支、X个直属党支部。同时,指导百信源物业公司等X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完成换届选举工作,新成立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X个,清理“僵尸企业”党组织X个。 推动场所阵地标准化,提升凝聚力。为进一步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助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X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作为创新支部工作重要抓手,按照农村牧区党组织“九有”、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八有”和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六有”标准,累计向全X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划拨专项党费X万余元,用于党建高标准活动阵地建设。

通过科学设计、合理改造,全X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党员活动室,曾经的“空白墙”变成了党建文化墙,墙上设计了党X、入党誓词、“X、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共筑中国梦”、党史和党支部组织机构等内容,即装点了党员活动阵地环境,也为党员群众提供了一个温馨的港湾,更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推动班子配备标准化,提升战斗力。围绕X年X村(社区)换届工作,X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结合X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X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若干举措》,从工作保障、政治待遇、表彰激励等方面入手,研究发布了《X关于鼓励优秀人才到X村任职的公告》,目前,组织部门与X个苏木乡镇联合对X名优秀人才回村任职人员进行了分析研判,将符合条件的全部下派到意向X村进行锻炼,切实抓好X村“两委”班子后备力量储备工作。 与此同时,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通知》的要求,配备专职副书记X名,专职书记X名;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X名,配备兼职党务工作者X名,并对今年到期换届的X个X直机关党组织下发了提醒函。 推动经费保障标准化,提升组织力。X以保障基层党建工作正常开展为着力点,强化人员力量保障,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切实做到基层党组织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有钱办事、

组织工作创新思考与建议

组织工作创新思考与建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浏阳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之年,当前经济发展、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特别是新一届浏阳市委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现围绕组织工作如何服务好浏阳经济建设发展大局,提一些粗浅的建议与看法: 一、进一步丰富教育方式内容,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素质。 教育培训是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教育方式活不活、培训内容实不实将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一是灵活方式,丰富载体,扩大信息覆盖面。对于农村党员,由于居住分散,难于集中,可通过全村广播、手机短信、远教宣传单等途径加强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在手机短信平台内,可将党员群众按产业特色进行分组,如种植水稻类、经济作物类、养殖类等,分类发送信息,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二是本地观摩,现身说法,增强内容感染力。对于领导干部培训,建议各行业分批次开展专题培训,抽取各行业先进典型乡镇领导现身说法,甚至进行现场观摩,这样典型就在身边,工作环境相以,工作方法更具指导意义,参加培训的领导干部也会感觉更受用。三是创新手段,加强整合,提升教育效度。对于机关党员教育,建议开发网上教育平台,与现有远程教育网整合,由于网络资源丰富,更新迅速,教育内容将更丰富多样,并且可以设置考勤系统,实时监督学习内容,方便考核。同时无需再到远教中心借阅碟片,将会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二、进一步强化实绩考核导向,不断完善干部考评体系。 凭实绩用干部是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良好的工作实绩是干部“德”与“才”作用的结果,故干部考评应该以实绩考核为先。如何考出真实绩,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一是突出日常实绩考核。建立市委、政府各职能部门单位日常考核制度,分季度采取电话询访、现场走访等方式了解工作开展进度,及时指导督促工作落实,完善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量,杜绝年底补材料、应付式的工作方法。二是突出实绩公示。领导干部实绩真不真、实不实,当地群众最有话语权。建议年初增设工作计划公示内容,年终加长实绩公示时间、公示范围,扩大年终考核班子总结和干部述职报告的发放对象,让村干部、村民小组组长、村民代表进行评价反馈。 三、进一步创新干部监督方式,不断优化服务发展质量。 失去监督的权力是最可怕的,监督机制建全,才能确保风清气正,决策科学。一是要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全面落实好乡镇党代表常任制,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让党代表甚至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充分参与到议事的氛围中来。形成权力制衡,杜绝一言堂,让行政决策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理念。二是要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建议充分运用组织部长邮箱,设置全市统一的行政效能投诉电话、作风监督投诉电话,并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络、宣传单等媒体广泛宣传,让老百姓的意见能及时反馈上来,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最大限度的发挥监督实效。

组织工作创新100例

组织工作创新案例100 例 1、山西长治:“党建网联工程”“网格化管理”,就是按照“分级、分类、分工”的原则,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式,将所辖区域划分成个个网格,把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党建资源全部纳入网格,由地方党组织和责任单位党组织负责管理,彻底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联动式共建”,就是通过区域联动、部门联动、工作联动、上下联动,整合党建资源,发挥组织优势,打破城乡和区域界限,打破各成体系、封闭运行的工作模式,推动网格内和网格之间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2、北京市崇文区法院:支部样板化建设确立了法院发展至关重要的八项工作,作为重点建设的八大样板,同时,该院挑选了八个主要的业务庭室支部,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分别确定所承建的样板。在各样板支部的工作逐步形成经验的时候,该院各样板支部开始互相学习先进经验,部分样板支部的成熟经验开始在全院推广。通过“支部样板化建设”,崇文法院切实发挥了党组织在法官队伍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对审判工作的促进机制,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和审判工作“阶梯互动”的良性格局使各项工作提档加速,审判工作实现“质”“效”双升。 3、河北新河:“四位一体”防瘫机制每年年初,县委根据上年度基层组织建设考核结果对全县农村进行大排队,把倒排后四分之一的村作为本年度的重点帮扶对 1 象,按照分类施治、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排查出的问题村实行由县级领导带头

分包、县直单位对口帮扶、乡镇干部到村蹲点、组工干部经常联系的立体帮扶模式。4、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基层组织建设“抓软肋、出实招”通过抓基础设施“软肋”,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阵地,通过抓组织涣散“软肋”,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组织领导,通过抓制度体系“软肋”,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通过抓管理服务“软肋”,进一步发挥党员作用。5、海南乐东:实行“四项机制”破解“四不适应”为了解决县村级干部队伍管理方面还存在的“四个不适应”问题,即职责不适应、为民服务意识不适应、激励机制不适应、监督机制不适应问题,多方位激发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乐东县委组织部制定和实行了“四项机制”,即实行村级班子和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为民办实事承诺制、建立农村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建立农村干部监督管理机制。6、山东泰安:实施“泰山先锋”工程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坚持标准化要求,确定“泰山先锋”创建内容;坚持个性化设计,创新“泰山先锋”创建载体;坚持规范化推进,巩固“泰山先锋”创建基础;坚持科学化考核,建立“泰山先锋”评价体系;坚持系统化落实,明确“泰山先锋”创建责任。7、山东临朐:实施基层党建工作精细化管理借鉴“精细化管理”理念,坚持用精心态度、做精细管理、出精品业绩,创新创优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坚持“流程再造”、健全 2 党建制度规程,坚持“全面质量管理”、制定一流工作标准,坚持“量化管理”、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坚持“内修外宣”、倡树精细组工理念,坚持以改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关于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的调研 长宁区政协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以下简称中央)精神,对接中共上海市委(以下简称市委)今年1号课题,根据中共长宁区委(以下简称区委)的统一部署,中共长宁区政协党组牵头组织了?进一步培育发展社会组织1,增强基层社会治理活力?的调研。在陈建兴同志的带领下,区政协充分运用区委重点调研课题的组织优势,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的智库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等多种方式,学习领会中央和本市关于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系列要求,认真听取市区有关职能部门、基层社区、社会组织、专家学者、有关领导的意见,从长宁的实践探索出发,在总结回顾基础上,对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开展协商建言,广泛凝聚各方共识,对现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推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促进社会组织领军人才纳入今年的领军人才推荐表彰工作和区政协委员调整工作,并对下一步有关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一、社会组织等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同成效逐步显现 1 、依据《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社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本次调研涉及的社会组织范围,主要包括依法登记成立的各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民非组织)、还包括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社区群众活动团队以及各类群众自组织等。

近年来,尤其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后,区委区政府要求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的有关精神,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多元?大协同?,取得积极进展。 (一)社会组织已成为提供社区服务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按照市和区里的有关要求,社会组织形式已初步覆盖实施主体。据区社建办的调研统计,长宁街镇综合类、专业类和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机构中,社区文化中心、社区体育俱乐部、居家养老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残疾人服务社、司法社工站、综合协管服务社等,均为民非组织或社工机构。在满足多样化社区服务领域,初步形成了传统人民团体?阵地?组织(社区家庭文明指导中心已是民非组织)、区关心下一代协会、区老年协会、草根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协同格局,以?民生?实事、?公益?活动等为载体,在社区各类困难人群帮扶、慈善超市、外来人口子女关爱等服务事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各街镇建立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已逐步成为引入社会力量开展项目运作的公共平台。特别是,区凝聚力工程学会和街镇分会,坚持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动员区域内1800余家单位、组建四个义工大队,持续开展?困难群众关爱行动?,帮助救助困难群众约17182人、12345户。 (二)助老等领域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已具有良好基础。上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组织管理进一步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和市、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行动要求,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不断加强和创新“枢纽型”社会组织各项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以《中 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 为指导,全面推进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建设,以深化改 革为动力,以发挥作用为目的,以加强党建为保障,密切联系通 州工作实际,不断完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制和机制,充 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政治上的“桥梁纽带”作用、业务上 的“龙头”带动作用、日常管理和服务中的平台作用。 (二)工作目标。按照北京市提出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六有”工作要求(有领导责任制、有职能部门、有工作制度、有党 组织和党的工作广泛覆盖、有管理和服务体系广泛、有业务和活动品牌项目)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对本领域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管理;建立健全“枢纽型”社会组织各项管理体制和工作 机制;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模式,实现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和创新“枢纽型”社会组织支持措施。形成与 通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模式,充分 发挥社会组织在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对本领域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管理

(三)认真开展新申办社会组织的业务初审工作。“枢纽型”社会组织对本领域新申请成立的社会组织,要认真了解分析,对符合成立条件的,承担业务主管单位职责,负责登记前的业务审查;对不具备成立条件的,向申办方说明理由,并做好协调工作。 (四)加大对直接主管的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掌握直管社会组织变动情况,完善基本信息数据库;依法履行业务主管单位职责,对工作职责行使不到位和出现漏洞的,提出整改措施和意见;对直管社会组织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对考核中不符合要求的,提出针对性意见,有计划地促其改造提升。 (五)积极与所分管社会组织建立联系机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举办活动、开展业务指导、提供支持等方式,积极探索“枢纽型”社会组织与目前仍由行政部门管理的分管社会组织建立日 常工作联系,使其有效掌握分管社会组织的人员构成、会员分布、党组织和党员基本情况、工作开展等基本信息。 (六)加强对本领域“草根”组织服务和引导。各“枢纽型”社会组织结合“草根”组织的特点和本领域的具体情况,建立基 础信息库,掌握底数和基本情况;加强引导和服务,促进符合条 件的“草根”组织进行登记注册,取得法人主体资格;有条件的 “枢纽型”社会组织可尝试采取“备案制”等形式,与相关“草 根”组织建立固定联系和长效机制。 三、建立健全“枢纽型”社会组织相关管理体制 (七)健全工作责任制。要把本领域社会组织工作列入重要 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明确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