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申论十大社会热点

2007年申论十大社会热点
2007年申论十大社会热点

2007年申论十大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热点、焦点之一:教育问题

一、上学难问题

(一)、原因

1、政府投入不足。国家投入不足,是教育面临的最大瓶颈。............

二、乱收费问题

(一)、乱收费产生的主要原因

1、利益驱使。极少数干部职工,宗旨意识淡漠、服务意识不强,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

热点、焦点之二:医疗问题

一、看病贵问题

(一)、看病贵原因

原因比较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七个方面: ..............

热点、焦点之三:就业问题

一、就业难问题

(一)、形成就业难的原因...........

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1、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1)、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高增长低就业)..........

热点、焦点之四:资源、能源问题

一、资源能源紧张问题

(一)、我国能源问题的表现:

二、电力紧缺问题

(一)、电力紧缺的原因

1、电源建设滞后

热点、焦点之五:“三农”问题:

一、农民工问题

(一)、进城务工人员存在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拖欠民工工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总理关注引出“清欠风暴”

三、农民增收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总的来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

热点、焦点之六:社会保障问题

一、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一)、产生失地农民问题的原因:

二、房屋拆迁的社会保障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7月《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个拆迁百姓的心里话》,........

热点、焦点之七:安全问题

一、食品安全问题(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一)、.主要问题:................

二、安全生产问题(矿难问题)

(一)、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

1、从我国煤矿的自然条件来看,目前⒉6万多处煤矿中,50%左右是高瓦斯矿井,..................

热点、焦点之八:科学发展观问题

一、科学发展观

(一)、我国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的问题是:

1、经济结构不合理;.............

热点、焦点之九:和谐社会问题

一、和谐社会问题

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一)、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产生的原因:................

三、信访问题

(一)、主要问题:信访洪峰

热点、焦点之十:反腐倡廉问题

两点思考:

首先,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反腐败是一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热点、焦点之十一、其它

一、价格垄断

(一)、价格垄断的主要原因

二、突发事件

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最根本的对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08申论考试的20个值得注意的社会热点问题

作者: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孙景民

1、利益协调、制度建设与和谐社会

2、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3、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4、统筹城乡发展

5、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6、和谐社会共建共享

7、医疗改革

8、乡村治理

9、社会心理调节

10、阶层收入差距与和谐社会

11、科学发展观

12、劳资关系

13、收入分配

14、社会公平

15、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探索

16、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新变化

17、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18、中国城镇低收入人群住房福利政策

19、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框架性思考

20、信任研究与中国社会的信任

专家预测08公考社会热点问题

主持人:近期最大的一个热点就是十七大,十七大的内容和今年申论的考试有没有很大的联系呢? 郑立华:我想十七大的考试可能代表着我们政策的走向,是很多人都在期待着,上至我们的政府官员,下至我们的百姓等等,都是一直在期待着,它一定预示着我们今后国家走向等等,将要实施什么政策。我相信很多人都认为,十七大非常重要,当然也就间接认为十七大报告非常重要。但是有多少人愿意去读十七大报告呢?如果你认为它重要,我同样也认为它非常非常重要。而且我相信它里不会有任何一处有语言规范上的错误,所以,如果你愿意为此付出努力,你愿意为此去仔细读一下,去看看里面说到的八大民生热点是什么,仔细去看一下,没有人去阻止你,我甚至认为这是一件很让我高兴、很让我欣慰的事情。

主持人:郑

老师,能不能给大家点一下,今年可能涉及到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 郑立华:中直机关公务员机关考试它的热点通常是考一个比较大的面,不像我们地方考试,有时候考一个垃圾处理,有的考垃圾中转站等这样的问题,中直机关考的一般都是和我们政策最直接相关的问题。我刚才也说过,我重视生态文明和文化,刚才主要说了一下生态文明、节约减排等等这样的一些问题。我还想说一下为什么我认为文化可能今年会考到?因为原来也是没有考过。还有文化可能比较抽象。

所以考点不是很好找。但是今年我们看,比如韩国"端午祭"等,尤其在一些大学当中,尤其中,有了一些穿古装之风,

还有我们现在热烈讨论的"黄金周调整",将要增加我们传统节日,带薪休假等这样一些内容,我认为它和文化都有着

很大的关系。这几点大家都不妨可以作为重点去看一看,就是查缺补漏。复习的过程一定是一个查缺补漏的过程。如果这两方面平常关注比较少,不妨把它作为一个重点补充进去。

还有20多天就要考试了,这样一个非常紧迫的时间内,很多人目前的程度是什么样呢?连一篇基本的文章都写不完全,就更别说里面存在着大量的语病、上下不衔接、错别字等这样的情况,基本的结构都是不完整的,也就暴露出来大家在复习过程当中很多很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第一个问题,我是需要大家重视的一点,就是首先重视你自己的心理问题。什么意思呢?在我们金榜公务员辅导中心接触到的一些考生当中,实实在在的考生当中,在他们当中存在这样几点很大的心理问题,第一点就是他们越临近考试情绪越焦躁,觉得可能别人超过我了在这段时间,我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复习的很完整等等,我通过一上辅导班,或者通过复习,我发现我的分数还是离真正的考试要求差得很远,这样大家很着急,越着急,越复习不进去,这是要避免的,我希望大家记住,像今天在这个镜头闪光灯下面一样,你就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千万不要被别人来影响你的复习情绪和进度。

第二点,等、靠、碰的心理千万要不得。公务员考试无论是申论也好,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也好,面试也好,既然我们进入了公务员考试工作过程也好,绝对不是侥幸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步骤的。所以,不要去依赖某个人传授给你的某些话,或者某个人告诉你的一些所谓今年就考这样的题等等,千万不要去依赖,扎扎实实把你自己能够做到的去做到就可以。你要想得到什么东西,首先你必须要相应地付出,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既然大家都有志于成为一个公务员,我想为它付出,在你心里应该坚定地认为那是值得的。这是心理误区。

还有复习方法非常不得当。很多人在复习的时候做什么呢?就是到处去找市面上能够买到的试卷,全买过来,我挨个去做,一遍一遍地去做。我们先来说市面上存在的试卷。它本身,很大的相当部分的比例是达不到真题标准的,也就是用它来做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浪费我们大家很宝贵、很有限的时间。在这里,我就想告诉大家,对试卷,或者对我们做的模拟题等一定要有一个很清楚地分辨能力,我相信它也是我们公务员要基本考核的基本素质之一,分辨这一点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工作是首先要多读,我强调了很多遍要多读。有的人说读什么?我们现在由于各种各样的社会上的现象等等,造成我们现在根本就不是很关注和我们的国家大政方针、国计民生有关的信息、资料等等,也就是我们大多数现在都以自我为中心,和我有关系的事情我就特别关注,和我没关系的事情我懒得看。我们现在读也仅限于读一些娱乐新闻,我们看一些电视剧,看一些韩剧等等,我们不愿意去读一些和我们考试,和我们提高能力有关的东西。

现在我要求你们一定要读的一些资料,我们今天来到的是人民网,每次在课堂上我都强调一定要把人民日报读好,为什么?最重要的一点,它能规范我们并不规范的语言。申论的评分的构成绝不仅仅是由我写了多少内容给我多少分,绝不是这样,很大一部分内容是由你的语言结构构成的,你的语言结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你的表达,你的表达直接影响着阅卷老师对你的印象评分,所以多读是第一点,最重要的。每天每时每刻都要注意去捕捉和我们的政策相关的信息,就是多读。

多读之外,一定还要多思考。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平常看这个人学习的时候不见得多认真,因为我们同学之间很熟悉、很了解,他平常学我们自己专业的时候不认真,但是为什么他就能考上国家公务员呢?我想他一定有他自己的独到之处,我想他一定平时对一些关于国计民生的事情等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这一点是弥足珍贵的,在我们现今的大学生来说。

为什么说它弥足珍贵?我曾经多次说过,我们这几年的考试分数的确非常不尽人意,满分100分的试卷,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才能打一个平均30多分,35分,离着100分有着多大的差距?

那么独立思考,也就是说我们任何一项政策法规等等,它的制定和实施一定有其背景和有着深层次的意义。很多人说,和我没有关系,我不愿意去看。但是现在,你想成为一个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首先你就应该对它的工作习惯、工作程序,甚至是制定一些政策等要有一些了解,这是你必备的,多读、多思考,接下来就是多练。

多练不是又回到了刚开始的命题当中去了吗?多练不又是练模拟题?不是这样,我们看很多资料上面都能够让我们找到很多想说的话,很多很多。比如说物权法的颁布、节能减排等,我们如果真正地对这些事情有着自己的深入的思考和了解,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话,我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不一定非得要去找一个所谓的“全真模拟试题”去写。这是我回答主持人的第一个问题。

主持人:如何在短短几周时间内使申论成绩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怎样安排复习的时间?郑老师有什么建议?

郑立华:我相信在此之前大家一定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复习,但是,从现在开始,以前的不管,我们要求大家要制定一个严格的复习计划。假如经过前一阶段的复习,大家认为我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程度可能好一些了,申论还有非常大的欠缺,接下来这个时间就应该多分配给申论一些。假如大家认为,我的申论可能比较有底了,行政欠缺一些,大家当然可以衡量这中间的比例。

我们按前一种情形来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复习得差不多了,后面就是巩固的阶段,那么申论要怎么复习?申论如果比较差一点。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抽出2到3个小时的时间来做专题专项阅读。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看一些新闻、报纸、网站等等,尤其是我们政府的网站,比如人民网、新华网等,一定能看到很多很多的国家政策“新名词”,我为什么管它叫“新名词”,其实这些名词的提出已经很早了,今年、去年、前年等,但是在我们心目当中,它依然是一个陌生的。

比如我们就说节能减排。很多人都说我认识这四个字不假,我从小到大上学,但是没有人理解它背后的真正意义。如果不节能减排,它意味着什么?节能减排又将会对我们现在、今后我们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有着多么深刻的影响。没有去深入地了解,我觉得他也写不出来一篇很深刻的申论文章。

也就是说在复习的时候,每天找这样一个专题,比如我今天就是针对节能减排做专题的阅读,就要做到第一,把你手头上面能够找到的资料,我相信现在的传播媒介非常多,能够找到的与节能减排相关的关键字都要找到,比如说,节能减排必然和我们的能源消耗,还有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等一定相关,一定有着各种各样生动的例子,让你记住这样四个字,形象地记住。

写作过程当中我们也就知道了,我们有时候经常苦于我们没有论据,在你收集资料做专项阅读的过程中,这一方面一定能够完成。

还有就是我们在找到了这样一些关键字、关键的材料以后,我们还要找出来,国家为什么把它做成一个系统,针对这个问题出台了这样一系列的政策?它的背景是什么,我们一定要找到。也就是说存在了哪些问题。这是我们要看到的。

接下来就是既然我们看到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一定要知道国家出台哪些相关的政策一一针对这些问题

进行解决。这是我们要知道的。然后每天两三个小时去做这个专题阅读以后,我相信20多天你至少能够搜集20多个热点专题。大家说,是不是每天收集一个就可以了?不是,做完这个专题以后,晚上睡觉之前,自己头脑里梳理一下,从头到尾,背景、关键字理一下,也就是晚上临睡觉之前5分钟时间,我们发发呆也就可以了,这5分钟的时间完全可以理清思路。因为如果今天阅读完了,晚上不去梳理一下,过几天一定会被其他的材料覆盖,会忘掉。

每天阅读完两三个小时还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是每天还要保证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我们经常看到我们申论的题目当中这样告诉你,“自拟标题,自选角度”,所以大家不要拘泥于你能看到的模拟试卷上让你写一篇文章就写一篇什么文章,自己给自己命题,因为只有你自己才最清楚地知道你的真情实感在哪里,你最迫切地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这是每天的练习。

这个每天的练习是环环相扣的,每天都有每天的任务。我也知道我们现在的一些生活习惯,我们可能经常下定了决心,我今天一定要达到什么什么样的目标,我今天一定要完成什么,但是中间可能我的好朋友来找我玩了,或者怎么怎么样,我明天再补吧,不能越来越欠账,欠账越多,你越难弥补,说明你要用更多的时间弥补这一天的欠账。所以制定计划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关键还在于你怎么去执行。

主持人:如果现在考生从现在准备的话,每天练习一个题目,也有20几个题目。但是考生比较迷茫,如何把握这20个题目哪一个才是重点,郑老师可不可以给大家准备20个题目的方向?

郑立华:关于重点,我认为只要能够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都是重点。我们做这个题目或者我们做这个复习的准备,并不是在于我们可能哪一天押到了这个题目,不是这个,而是我们在做这些题的过程当中,在准备这些材料的过程当中,我们能够在头脑里建立起一整套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语言表达规范,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因为考试不是一次,申论是一个书面表达的考试,接下来我们还有面试等,每一次都强调着你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你不可能去把它分开来看,它是一个连贯性的工作。就这些社会上很多很多的热点等,我相信我们大家都在猜测、揣测,可能今年会考某某热点,可以作为重点复习。比如我们经过研究可能会发现,前两年考了一道突发公共事件、公共安全问题,那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考的,这也可能有助于我们大家去预测重点在哪里。

突发公共事件,其实我们国家最大规模的爆发突发公共事件应该是在2003年非典那一次,大家都知道,但是非典那一年我们并没有看到那一年考了突发公共事件。但是突发公共事件这个试卷出现以后,在紧接着两个月以后的时间,我们国家就颁布了一个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就是针对着突发公共事件的。大家从中能不能看出一些什么端倪?

那就是我们国家整体的政策和我们这次考试之间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也就是一般会考已经有定论或者将要有定论的一些我们所谓的“热点”,因为我们的考生在申论当中都把它称为热点,但是其实在我们国家是政策,是规定。

我认为大家要特别注意一些,我个人是非常关注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方面,还有文化方面,希望大家多注意一些。因为在前几年的试题当中,它没有出现过,还有我们国家近几年也是非常重视,一个是资源同我们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已经提出了很多年。所以大家可以适当关注一下。但并不意味着其他我们就没有必要复习了。不是这样,全面地复习有助于你对任何一个问题有着全面逻辑地思考。

主持人:近期最大的一个热点就是十七大,十七大的内容和今年申论的考试有没有很大的联系呢?

郑立华:我想十七大的考试可能代表着我们政策的走向,是很多人都在期待着,上至我们的政府官员,下至我们的百姓等等,都是一直在期待着,它一定预示着我们今后国家走向等等,将要实施什么政策。我相信很多人都认为,十七大非常重要,当然也就间接认为十七大报告非常重要。但是有多少人愿意去读十七大报告呢?如果你认为它重要,我同样也认为它非常非常重要。而且我相信它里不会有任何一处有语言规范上的错误,所以,如果你愿意为此付出努力,你愿意为此去仔细读一下,去看看里面说到的八大民生热点是什么,仔细去看一下,没有人去阻止你,我甚至认为这是一件很让我高兴、很让我欣慰的事情。

主持人:郑老师,能不能给大家点一下,今年可能涉及到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

郑立华:中直机关公务员机关考试它的热点通常是考一个比较大的面,不像我们地方考试,有时候考一个垃圾处理,有的考垃圾中转站等这样的问题,中直机关考的一般都是和我们政策最直接相关的问题。我刚才也说过,我重视生态文明和文化,刚才主要说了一下生态文明、节约减排等等这样的一些问题。我还想说一下为什么我认为文化可能今年会考到?因为原来也是没有考过。还有文化可能比较抽象。

所以考点不是很好找。但是今年我们看,比如韩国“端午祭”等,尤其在一些大学当中,尤其北大中,有了一些穿古装之风,还有我们现在热烈讨论的“黄金周调整”,将要增加我们传统节日,带薪休假等这样一些内容,我认为它和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几点大家都不妨可以作为重点去看一看,就是查缺补漏。复习的过程一定是一个查缺补漏的过程。如果这两方面平常关注比较少,不妨把它作为一个重点补充进去。

主持人:申论考试在写作的谋篇布局怎么安排,时间上怎么分配?

郑立华:我认为每一个人如果对一个问题有着一些自己真切地感受,一定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他头脑当中一定有自己非常好的构思。我们说到“构思”两个字。

在我们写作的时候,前两道题,申论考试通常前两道题是总结概括性的题目,它不是一篇独立的文章。我们写的这一部分文字,我可以把它称作为答案。但是针对最后一道题目,不管是自拟题目,还是已经给你拟好一个题目也好,它都是一篇独立的文章。我们回想一下,我们从小学写作文的时候,我相信我们的作文老师、语文老师一定会这样告诉你,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文章,不要急于下笔,首先先要构思,构思的是什么?框架。也就是你第一段你想论述什么,接下来你又想延续下来论述什么,结尾你要怎么收尾,在头脑当中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脉路。所谓“胸有成竹”才能写好一篇文章,构思花10分钟、20分钟的时间都是值得的

接下来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谋篇布局。所有的形式一定都是为着你的内容服务的,千万不要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我

相信一个单纯的三点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保险的写法,100个学生可以由90个学生这样写,它保险,它可以让阅卷老师一眼就看到很直观,但是要注意,阅卷老师绝对不是阅你一个人的试卷,你独立的思考,你异于他人,高于他人的思考在哪里,我相信阅卷老师也会给你高于其他人的分数。也就是说一个千篇一律的文章,十个千篇一律的文章,七十个千篇一律的文章,它一定不如一篇独树一帜、精到、精辟的文章分数高。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一日一练的过程中总结出来自己的写作风格和写作窍门。很多人通常这样写,第一段我写一下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国家领导人是怎么论述的,接着我们再来论述一下,我认为主要问题在哪里,接下来针对这个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进行思考。思考的过程也是写作的一个过程。在这里我希望大家注意“思考”,我相信,经历过大学高等教育的人一定都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首先分析原因的时候,不要单纯地分析某一点原因,一定要注意内因和外因的相结合。第二点分析一件事物的时候,不要单纯地认为这个事情对某某方面有利,或者这个事情就是有弊的,不要这样,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事物,而且要注意哪一个方面才是它的主流,要看到它的主流,并继而把主流进行发扬,这才是真正的指导方式。而且要内因、外因结合,还要辩证地看待问题,这是很重要的。

我记得我非常推崇地一句话就是我相信可以用在很多申论文章当中,是我们温总理说过的一句话,大家也可以去这样有意识地找一些非常有用,又很精辟,又很独到的话,他是怎么说的呢?对我们很多人都非常有启发。他是这样说“我们国家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他说任何一个庞大的数字除以13亿,都将是微不足道的。什么意思呢?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看作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有着很多的资源能源,但是这些一平均,我们生产再多的粮食一除以这个13亿,的确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同样他还说了另外一句话,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乘以13亿都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我们再联系联系,我们再想想,我们今天这个人浪费一度电,明天那个人浪费一度电,乘以13亿,每个人一度电,那将是多少度电?如果节约起来,能够用于多少的生产发展建设当中去?我希望我们都可以有意识地去读,读的过程当中要有自己有意识地思考。并不是说就问温总理说过这句话是最好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我们自己如果进行真正地思考,真真切切地去感受,也一定能够出一些很精辟地很能打动人的,其实我的意思就是打动阅卷老师,使他跟你产生思想和情感上面的共鸣,我相信那就是一篇好的申论文章。

申论考试的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

主持人:郑老师是申论方面的专家,能不能讲一下申论考试的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

郑立华:我一直不认为我是专家。我只能说是公务员辅导界当中和大家年龄、思想最相近的一个人,我更愿意说我是你们的朋友,当然这不能是强求的,我希望我能表达出来我是你们的朋友。

我相信我刚才已经说过一些评分标准。所谓的评分标准,其实并不神秘,我们大家都说行政有着行政的评分标准,申论有申论的评分标准,就是一张纸,上面写着哪道题具体得分值是多少,正确答案是多少。申论的评分标准可能是由几页纸构成的,但是没有标准答案。只是评分的一个参考而已。很多人在课堂上问,我们的阅卷老师是不是一定拿着一个标准,一定符合这个标准,和它严丝合缝我才能得高分?不是这个意思,他只是写了一些采分点。比如我们经常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必然有着正确的思考点,也就是我们把它作为论点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具体举一个例子才好讲,不然评分标准就空泛了。采分点就是论点,论点不是你得分的重点,重点在你论点后面的论述。通常论点只能得1分左右,后面的论述能够再得2到3分,也就是说,你这一个小点是由三分或者由五分构成的,属于论点得分数是一分,后面的三到四分是属于论述的分数。所以我们真正的分数大的比例不是由我们句号前面的论点得到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单纯地停留在我知道这个事情,我单纯地论述这个事情就可以,后面的语言一定要充实规范起来,这样才能得到相应的分数。所以不要停留在表面上,我看看就行,我心里知道了,一定还要写。从现在开始,前面的我们没有办法去约束了,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从现在开始一定要专心写。

还有在很多评分标准当中有一句话,我希望大家能够用它来激励你写作的欲望,这句话是说,假如你的论述不是很到位,就是你的论点写的不是很到位,也可能你提出的具体的措施,比如执行不到位的具体措施,我们要加强监督,这句话你写的很规范,但是后面的论述非常充分,或者某一方面写得特别出色,非常有文采这样一层意思时,那么你的总评分会向上浮动2到3分。这2到3分就意味着你可能比别人超出2到3分,也就意味着别人可能因为这个分数而被挡在了笔试或者面试名额之外,而你可能顺利地因为这2到3分通过我们的笔试,进而走到最后。

也就是说,我们读、思考、练笔都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评分标准当中,还有很多很细节的一些东西,也是希望我们考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比如评分标准当中提到,要求你自拟题目,而你没有自拟题目,你为什么没有自拟题目,每年的考试试卷当中都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一大篇写完之后,阅卷老师发现,为什么没有题目,那是因为很多人在写作之前不构思,先写再按题目,最后慌乱之中忘掉自己漏掉题目,很多人都是这样,自己没有办法先赋予它一个好的标题,我暂且不写,我先去写后面的内文,边想边写,边写边想,文章越写越慢,越写越不知所云,标题就忘了,我们失去这一分二分标题的题目就有点不值得,所以强调标题在前,标题一定是你中心的所在。还有这里要强调的,因为平时有很多考生朋友自发地或者在我的要求之下,将他们每日一练的习作提交到我的电脑上面来。

在我改卷的过程中,我也能够看到很多人起标题的时候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当然这是评分标准之外的,我顺便想说一下。

首先要注意千万不要用一些名词,比如说“廉租房”,我就经常看到类似这样名词来做标题。你传达的是什么意思呢?我想我不清楚。阅卷老师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还有就是我们都知道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这些名词,恨不得耳朵里已经已经摩出茧子来了,但是用它做标题是否恰当,请我们大家衡量,怎么衡量,你是否能在你的文章当中驾驭得了。

很多人写了一个标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想这一定是一篇鸿篇巨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能是区区700字、800字能够论述清楚的,下面写的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密切的关系,我不清楚,我相信阅卷老师也不清楚。所以不要给自己的文章起一个自己驾驭不了的标题,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阅卷老师会认为你的头脑思路不清楚。

评分标准当中还有这样一些规定。比如说,不要按照自然段落顺序去总结。这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如果之前复习过申论的话,一定会发现我们的总结概括前两道题目的时候,文章一共有多少段,我能够总结出来多少段的中心内容。也就是说提供给我们的材料,假如只提供了7段,那还好,一共提供了7段,很多人一共有7段中心内容,

一共14段,就14段中心内容。我们大家一定看到,近两年申论材料,尤其中直机关的公务员考试段落越来越长,至少几十段,我想有字数限制的300字到500字的几十段的内容,如果你总结出几十段的中心内容,你的总结概括能力体现在哪里?大家考虑一下。所以如果不对文章的材料进行归纳分析,而只是按照文章的自然段落顺序加以总结者,这个分数是在这道题的总分以下付分,也就是20分的题目只能是在10分或者8分以下给你付总分。我们想想,一道20分的题目,如果我们只能得8分,我们的总分可想而知。

当然还有评分标准当中还提到,你的错别字是要扣分的,字数超过也是要扣分的,这些是细节问题,大家一样不要忽略。

主持人:在临场时大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郑立华:我相信很多人应该知道这样一个例子,去年在我们考试的时候,上午有人去考,下午一下去考了有10万人左右。很多人不敢去考了,即便有的人鼓足勇气去考了,但是面对一张试卷的时候头脑一片空白。中国有句古话,即来之则安之。不管我们复习到什么程度,哪怕你心里再没有底,这个事已经来临了,你要把它打败,我们现在都知道热播的一个电视剧叫《士兵突击》,就是要有这种精神,不要去害怕。

我们通过这次考试,它至少是锻炼我们自己能力的一次机会,所以深呼吸,坐安稳了,不要手心冒汗。还有拿到试卷之后一定要翻一翻,看看试卷有几道题构成,几页纸构成,我们看到每道题的构成,每道题大概让我用多少字来完成,看到每一道题给我们规定的分数是多少,我们心里就清楚了,我每道题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去完成。我心里在阅读材料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关键字眼,我们一定能从题目当中得到一些启示,这都是考试当中的一些技巧。

还有人问,到底我的标题要空多少格,还有我的字如果写错了,我该怎么办等等,这些其实都很好办,你就秉着一个原则,我不是故意的,而且我即便是写错了,我也不慌张,我也不要把这一个字或者一片字涂的一片漆黑,没有必要,只要轻轻地用笔划两道,重新写过就是了,千万不要传达给你的阅卷老师,首先第一点你不注重卷面,第二点,再升华一下,你不尊重他。第三点,传达给他的就是你很慌乱。这些都是大家考试当中注意的细节问题,其实在我们的平时的写作当中应该尽量避免一下。

我们为什么要说每日一练,每日都要读?就是我们现在是在做一个量的积累。我们可能第一天写起来并不顺手,我可能需要修改的地方非常多,甚至我在写的过程当中,我自己都涂改了很多地方,不要紧,不要影响你的心情,继续。接下来一个星期、两个星期,我相信用不了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你就会发现你会越写越顺手,那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开始有了质变的苗头。所以大家不要怕。我们每一个人智力正常、身体健康,而且我相信我们的性格等大家都在一个平均线上,千万不要在心里认为,可能别人比我走得更前面,可能别人还怕你呢?所以心理问题是我们考试当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主持人:最后请郑老师给参加今年考试的考生说一句鼓励的话。

郑立华:鼓励的话说了很多,最重要还是在于每个人的坚持,能够坚持下去,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任。我想很多人都愿意听到这样一句话,“金榜题名、如愿以偿”,我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我想,即便是大家最后可能会有放弃的心理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毕竟为了这个事情,我们尽了我们最大的努力就可以了。衡量这个标准,我想就是最大努力,坚持下去。

2020福建省考申论热点

2020福建省考申论热点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申论热点范文社会类申论写作万能

申论热点范文社会类申 论写作万能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申论热点范文:社会类申论写作万能模板导读:本文申论热点范文:社会类申论写作万能模板,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1、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多发,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2、“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发展是当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3、社会管理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我们在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牢牢把握这一本质要求,把管理和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坚持以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以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通过推动社会管理法制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积极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就医、就学、交通、治安等民生问题,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减少社会改革中的利益调整障碍,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 4、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5、在民生、幸福、稳定成为“十二五”热词的语境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从社会活力、和谐稳定的战略高度审视社会管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的丰富深化,也是对我们党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大创新。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国民收入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提升的时期,往往是经济最容易失调、社会最容易失序、人们心理最容易失衡的时期。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避免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凝聚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它不仅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必要保证。 6、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主体。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的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如今,面对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诉求和多元思想文化,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就能够不断实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增强社会凝聚力。 7、多年来,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不断加大解决环境问题的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产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生态文明

2011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生态文明 【背景链接】 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化。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 【标准表述】 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途径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社会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现实社会中资源和环境危机的实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造成的。“生态效益高于一切”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所遵循的最高价值。生态文明倡导的社会消费模式应当是:低消费、生态化、俭朴、健康而有益。 第五,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

申论热点范文社会类申论写作万能

申论热点范文:社会类申论写作万能模板导读:本文申论热点范文:社会类申论写作万能模板,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1、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多发,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2、“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发展是当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3、社会管理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我们在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牢牢把握这一本质要求,把管理和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坚持以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以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通过推动社会管理法制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积极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就医、就学、交通、治安等民生问题,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减少社会改革中的利益调整障碍,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 4、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

体。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5、在民生、幸福、稳定成为“十二五”热词的语境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从社会活力、和谐稳定的战略高度审视社会管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的丰富深化,也是对我们党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大创新。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国民收入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提升的时期,往往是经济最容易失调、社会最容易失序、人们心理最容易失衡的时期。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避免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凝聚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它不仅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必要保证。 6、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主体。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的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如今,面对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诉求和多元思想文化,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就能够不断实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增强社会凝聚力。

2011各省省考申论热点一 暴雨背后暴露的潜在问题

2011各省省考申论热点一:暴雨背后暴露的潜在问题【社会问题的背景】2010年5月5日以来,一波接着一波的罕见暴雨侵 袭南中国,各地洪水肆虐。从5月12日开始,湖南、广西、江西、广东等多 个省份在两个月内陆续遭遇十多次强降雨,一些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其中广州 市在半个月时间里,两次水漫全城。连续的罕见暴雨让不少城市市区频繁“浮 起来”,暴露出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过度追求“‘水泥硬化’,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规划”等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 【“暴雨背后暴露的潜在问题”】 【潜在问题(一)】 造成内涝严重根源还是城市太脆弱,在极端天气的背景下,现有的排涝设 施抵挡不住大水在城市的“积涝”步伐。近年来,各地出现了“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规划”等问题,在一栋栋漂亮的现代高楼大厦下面,排涝系统几乎一 片空白,遇到极端天气时往往不是“敌手”。城市发展带来的地面“水泥化”“硬质化”又给排涝“添堵”,使城市排涝系统不堪重负,可谓雪上加霜。 【潜在问题(一)——解决对策】 (1)加强城市排涝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除了加强城市排涝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外,城市管理者在制定城市规划时,不能因为城市开发而牺牲公园、绿地、水体,要强调绿色城市化。崔胜辉提出,要加快现有城区的屋顶绿化,有效留住 一部分雨水,还可进一步绿化城市。

(2)城建部门与气象部门应该加强合作,对城市降雨分区和未来降雨趋势进行专项研究,充分发挥气象对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强预警工作。戴斌老师 认为,在城建规划中需多增“气象元素”,不单单是一个技术理念的改进,实 际上对城市编制雨水排放规划、河道治理规划,指导整个城市雨水系统的建设 是非常有帮助的。 【潜在问题(二)】 (1)种种气候异常,这可能跟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有关。 (2)极端天气暴露了我国气象预测和应急机制方面漏洞。 (3)政府在提高对气象预测方面的投入方面力度不足,有关技术人才,还有设备等各个方面投入,远远比不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4)气象信息发布手段虽多样,但各有优势和不足。例如对广州所有手机用户,一条气象短信全部发完也需要4个小时,有时发完暴雨已经结束了,电视、上网发布,则需要市民需求天气信息时有看电视、上网的条件,像“5·7”特大暴雨发生在半夜,大部分人电视关了,手机关了,没有收到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 【潜在问题(二)——解决对策】 (1)天气预警发布后,交通管理部门应对积水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排水管理部门启动城市积涝应急程序,加强疏通地下排水管道,防止城市内涝; 各级政府及时转移危险地带人员以及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完美打印版)

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考生在申论复习训练过程中,须结合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特定要求和申论考试通常所涉及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有策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来开展复习,作理论的积累以及重要热点难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并不能覆盖公务员申论考试热点的全部,考生应有选择地展开阅读,阅读积累中要讲究策略,重点关注某一个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产生,影响,原因,对策思路以及理论评述性的文字内容,像201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及各省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很可能会出现的重大社会热点主题,比如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市拆迁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政府信息公开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抗震救灾中的民族精神、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我国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主要问题、人口老龄问题、经济快速发展与保民生、保稳定的关系等,并未出现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当中,考生在利用这本通俗理论读物开展复习申论的实际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申论主题热点范围的扩展,同时要根据申论持点和要求有策略地加以利用本书。 那么,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在复习备考申论过程中,到底应该如何科学地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这体通俗读物来应对申论考试呢?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金波老师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供考生参考,并结合两个理论热点问题举例说明利用本书复习备考申论的策略方法。 第一、根据申论考试的持点,有选择、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展开阅读和领会 在众多的理论热点中有些理论热点,肯定不会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出现,比如第9章如何看待民主社会主义,第10章为什么不能把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说成是“普适价值”。其中也有些理论点,不太可能出现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比如第2章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8章如何理解“中国式民主”。其中这样一些理论热点,是值得考生重点关注和领会的,比如第1章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因为今年是持殊的一年,改革开放30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两大主题交织的一年,2009年中央机关公务申论考题的主题,考的就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问题;那么2010年中央机关及地方公务员考试会不会出现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相关的主题呢,如果出现,也最容易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来切入。第5章和第6章可以结合起来当作一个主题来切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定位为“三保”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所体现的宏观思路就是科学发展。最值得考关注的是第7章、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7章、第19章以及第21章的内容,其中第13章怎么看网络反低俗行动,第19章“三鹿事件”的警示(为何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第12章如何理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第21章为何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引起广泛共鸣,无疑应引起考生高度重视,并开展精细化阅读和领会。 第二、根据申论命题的持点和规律,有策略地开展重点阅读、提炼和积累,为应对申论作答的基本问题展开训练 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型不论怎样变,都逃不出基本原始题型的制约和限制,因此,考生每面对其中一个重大申论考试热点问题时,都应抓住问题本身,状况+影响,紧迫性和原因,对策思路和中心论点论据等关键线索开展积累训练和复习,因为申论主题不论怎样变化,材料信息都始终如一地紧密围绕上述关键线索展开,变不出什么新花样,也翻不出什么新招式来,理由就在于申论测试考生的四大基本能力类型,几乎是固定而流于规范的。那就是,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重点测考察考生四种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归纳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对四种基本能力的测试,就决定了作答要求的具体题型,翻不出什么新花样来,难逃申论题型的三大家族题型的限制和范围,纵观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以及地方公务员考试,其申论题型概莫能外,都遵循着三大家族题型的支配和主宰。 第三、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充分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 针对一个重大申论热点问题展开复习时,应利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细心收集和提炼出针对申论考试热点的中心论点论据,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意识地作些文字表达方面的合成、归纳、写作的训练。书中材料所提出的极为重要、带有结论性的语句和观点,要重点收集和整理,避免临场发挥时挤牙膏或提炼不出规范贴切、经典权威的结论和论点来。阅读本书时,一定要先做有心人,用申论的眼光和要求去审视本书中的重点材料和表述,用申论的规范语言归纳原因,提炼对策思路以及针对该问题展开论述和写作的思维角度,是复习阅读时要把握住的着力点。多作写作思路的设计和训练,是申论写作成功的致胜法宝。只要写作思路开阔,论点论据信手拈来,不愁写不出好的申论文章。要仔细研读经典段落,看别人是从哪些角度切入并展开的,论点的分层和确立正是以切入点为根据的,因此要细心留意别人从哪些方面来设计、提出、设置论点论据的。申论复习一旦得法,找到突破口,申论成绩可在短期内提高10—15分都是完全可能的,这正是考生在应对申论这种主观试题所具有的潜能和优势。 第四、阅读《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时,要认真领会党和政府最近最新提出的基本国策和政策方针由于近几年公务员申论考试开始转向当前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背后的基本国策、大政方针的测试,要求考生在领会中央精神、基本国策、大政方针基础上来应对现实社会问题,展示自己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因此,考生在阅读《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一书时,要认真领会党和政府最近最新提出的基本国策和政策方针,尤其是一些重要观点和最新提法,往往隐藏着重要的宏观思路和视角,需要考生细心体味和理解,比如该书中第59页所提出的“为什么既要保增长又要保民生、保稳定?”,关于三者关系的辩证论述,十分重要而精彩,也传达出中央决策和宏观调控的重大思路,社会经济发展中一切调控思路,都要服从这一宏观思路,值得考生细细琢磨和品味。2010年中央机关公务员申论命题思路,一定会从某一个角度或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切入到中央决策的主轴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宏观思路上来,这一定是考生关注的重中之重、热中之热。具体哪些问题与保增长有关、哪些问题与保民生有关、哪些问题与保稳定有关,尤其值得考生细心体会领会的。

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正确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从根本上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实质上体现了人们对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社会热点问题凸显及其新特点表明,我国改革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口,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已经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课题,成为摆在当前的突出任务之一。而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归结起来不外乎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也就是要弄清“怎么看”,明确“怎么办”。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清才能方向明。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十分复杂,正确认识并不容易,特别需要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立场、观点、方法正确,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正确认识;立场、观点、方法不对,必然陷入主观和片面,造成认识偏差。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思想武器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不断增进共识,为有效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从这个前提出发,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呢? 理性地看。就是客观承认、积极面对。问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人们不承认而消

失。因此,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应当客观承认、积极面对。那种对问题视而不见、漠然置之的态度,那种闻问题而色变、视问题为洪水猛兽的态度,是不理性、不可取的,既不利于正确认识问题,更不利于有效解决问题。 严肃地看。就是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看问题应坚持实事求是,不放大,也不缩小;不言重,也不看轻。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大问题而不是小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却把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看小了、看轻了、看淡了:或者认为它们同其他社会问题一样都是“问题”,没什么了不起;或者认为它们既然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就是“正常的”;这些认识需要及时改变。 全面地看。就是系统分析、整体把握。同其他事物一样,问题都是普遍联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复杂问题更是如此。要正确认识问题,就要对它全面地看:既要瞻前顾后,也要左顾右盼;既要总体把握,也要分清主次。如果“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很容易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有坚持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进而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 具体地看。就是区别对待、“就事论事”。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性质、成因、形态上有某种相同和类似的方面,但不可能完全一样;即使是同一个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是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范围内的问题

当前社会热点分析

当前社会热点分析 ——以汽车市场为例 姓名:孟春潮 学号:20106580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当前汽车市场热点调查分析 【摘要】 2010年产销目标肯定要突破1700万辆,大局已定,从各方面的情况看,2010年的产销高峰有可能在2011年难以延续,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因为今年后两个月尽管可能形成新的汽车销售高峰,但复杂的影响因素也将难以预料。如:政策因素、环境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市场因素、能源因素、交通因素等,因此很难对2011年汽车销售市场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和预测。在此,提供一些调查结果以供判断参考。 【关键词】产销量市场因素产销平衡 【正文】 经过去年的产量洗礼,首先关注的就应该是2011年的全国汽车产销目标了。到目前为止,公开表态2011年全国汽车产销目标预测的只有新华社一家,他对2011年全国汽车产销目标初步预测为1970万辆,可能达到2000万的目标,也许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有待研究。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和专业市场预测机构及有关专家未见明确表态。据说汽车制造商2011年产销量目标累计超过200万辆。综合目前汽车市场影响因素,及即将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有人表明观点2011 年在1700万辆的基础上略有增长,很有可能仅达到维持1700万辆的目标,在1700万辆的目标的基础上明年继续增长。

对于市场因素的分析:据预测2010年、2015年、2020年、2030年中国年度汽车销量分别为1700万辆、3100万辆、4000万辆、7500万辆……参照日本汽车保有量和销售量的增长速度,对比中国2009和2010年超过45%的销量,中国汽车销量到2020年甚至有可能达到5100万辆的峰值,汽车保有量达到3.7亿辆。 公安部交管局前不久发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而清华大学最近也搞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极限是1.5亿辆,达到此极限后,车市就会进入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关于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可以肯定的说中国的汽车销售消费市场,基本上一个政策性的市场,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决定了汽车市场的兴衰。2009年-2010年汽车销售市场发展最快的两年,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从目前大趋势看,国内汽车相关政策尤其是促进汽车销售的政策,很有可能在2011年作出重大调整,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减少,调控性的政策增多。 (一)、由于近两年汽车销售高速发展,各大城市普遍感觉到交通拥堵,交通压力十分巨大,已经形成社会化的问题。很可能因此在一些大城市形成强大的限制汽车购买的政策环境。

2011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六:绩效工资

2011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六:绩效工资 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即建立一个在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下,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投资主体、多元主体承担服务,以科教文卫体等领域的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为基本运作方式,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系统。所以说,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就是事业单位的社会化以及运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其基本原则是政事分开。 绩效必须最大程度地凸显其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推行绩效工资是整个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一环。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收入来源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绝不能是一种模式,应在分级分类管理基础上,对事业单位的“绩效”进行科学界定,一方面,其绩效必须最大程度地凸显其社会公益性,并抑制、克服其可能潜在的自利性和营利性;另一方面,绩效还必须同时依循各自具体行业的内在要求,凸显其独特的公益价值。 要做好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性工作。当制度设计本身没有大问题时,关键是解决实施的过程遇到的技术性问题。为此,首先要进行岗位目标定位和岗位责任制。必须实现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起与岗位职责、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其次是要科学界定相近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做到繁简适度,抓住核心,操作便利。实行绩效考核在重视效率的同时,如何着重关注提高服务质量的综合考核,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等问题,也是能否成功的关键。再次是建立科

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考评制度和机制。缺乏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正是目前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混乱的症结。针对服务质量和效果难以量化和操作难度大的问题,绩效工资的考核、考评制度和机制如何细化、如何落实值得关注。 要处理好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的关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基本特征是薪酬收入既与个人业绩挂钩,又和团队及组织绩效相关。在保证做到事业单位所有人员都要实行绩效工资的前提下,防止单位内部领导独断的绩效考核,防止导致管理层与一线人员之间新的分配不公,扭曲绩效工资改革的政策效果。在制定绩效工资体系时,如有可能要让尽可能多的群体代表参与。要解决好仅关心个人绩效而忽视组织整体绩效提高的倾向。 还要处理好公共服务与提高效益的关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局内人关注的是自身利益的得失损益,局外人关注的则是公共利益的增益。应该立足于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特性,加大考核权重,避免把“教书育人”最后考核成中学狠抓升学率,大学只看论文、课题数量;把“治病救人”考核成了开“大处方”、“大检查”。为使事业单位不再重蹈自我谋利、自我膨胀的旧路,必须处理好真正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与发挥绩效工资激励作用的关系。 在重视绩效工资在事业单位的正面作用的同时,又要关注绩效工资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防止出现对绩优者的奖励有方,对绩劣者的约束欠缺现象,防止激励力度造成一些制造虚假业绩的行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要关注改革效能,为了降低改革成本和阻力,要注意不同类别事业单位改革的差异

申论考试资料:2020年国考申论热点政府怎样当好管家

申论考试资料:2020年国考申论热点政府怎样当 好管家 【背景材料】 2011年3月15日,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发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今年中央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报告指出,要强化政府社 会管理职能,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 织的积极作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社会管理的话题引发代表委员们广泛热议。 概括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解析】 科学管理好社会,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面临 的挑战还不少。当好这个管家,并不容易。京佳认为,要从最大限 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 素至少这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之间。 要创新社会管理,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一个重要前提是切实发挥好党委的领导和政府的主导作用。 对各级党委而言,主要是不断提高引领、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尤其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各级政府而言,关键是强化其社会管 理职能,努力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在党委政府主导的 前提下,发挥群众参与的基础性作用。 社会管理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要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高度,来看待和处理这一问题。一定要坚 持党的群众路线,尊重、相信、依靠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中,也要

处理好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关系。一方面通过教育引导提升每个人的 素质,另一方面通过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群众合理诉求能 够得到保障,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是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目的。 第二,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社会的和谐,离不开民生的改善。要通过改善民生来搞好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说到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核心就是改善民生,赢得民心; 我们要牢固树立“民生是关键”意识,坚持“共建、共享、共创、 共有”执政理念。 我们要加大投资,解决好老百姓最关注的就业、社保、公租房、教育、卫生等民生问题,为群众提供更高品质、更加持久、更广覆 盖的民生套餐。 推进社会管理工作模式改革没有固定模式,京佳认为,必须以符合地区实际为前提,以最大多数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衡量标准,以理 顺体制机制、提高政府效能、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群众利益为目标。 第三,要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减少不和谐因素,前提是照顾好百姓利益关切,处理好百姓利益关系。 应全力缩小贫富、城乡、区域“三个差距”。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差距拉大也不是社会主义。缩小“三个差距”,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举措。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应有之义。 减少不和谐因素,还要处理好百姓纠纷,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把矛盾消除在萌芽中。 在最基层接待群众上访,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可以避免小问题酿成大矛盾或群体性事件。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社会保障制度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社会保障制度 【背景链接】 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 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各级政 府要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人民 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 【背景链接】 [内涵]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保险是以经济保障为前提的。一切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论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这三个特点。 社会保险: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社会救济:基本特征是维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社会救济经费的主 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 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包括社会救济,是指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 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 总称。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 殊关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的生活保障。 优抚安置,是指国家对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如军人及其亲属予 以优待、抚恤、安置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优抚安置的对象主要是烈 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及其家属。 [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 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第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 [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第一,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让社会保障有法可依,增强强制力。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效机制、参 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社会保障责任分担机制、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第三,强化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社会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除了加 强制度建设外,还体现在资金投入、基金监管、管理服务等方面。

申论热点真题交通安全管理专题

【第1题】请仔细阅读材料,以“交通与安全”为主题写一篇文章(100分)要求:1、立论准确,具有独立思考意识,避免模式化问题;2、能结合生活中的感受进行分析,不可单纯的谈措施;3、能够结合案例进行诠释,字数为1000字左右。(本题分值:100分) 聚多方合力保交通安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频发,造成了更多的伤亡,这一问题一直存在。12年发生的湖南永州、陕西延安、福建永德等多起双层卧铺客车事故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才能保证交通安全的思考。发生这些交通事故有多方原因,车辆不安全,运营不规范,交通管理不到位,交通参与者不守交规等,所以保证交通的安全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保证交通安全需要客车生产和客运企业的努力。山西延安特大交通事故,事故原因是因为双层卧铺客车门窗封闭、缺少安全通道、被褥等可燃物多、司机疲劳驾驶。福建宁德特大交通事故原因为凌晨疲劳驾驶、车上定位和超速检测设备及监控设备形同虚设。为吸取这些事故的教训,客车生产企业应提高客车安全指标,并为客车设置安全通道,方便一旦发生事故乘客逃生。客车运营企业应加强公司规章制度对驾驶人超速、违章、疲劳驾驶的处罚力度,完善车载的测速监控设备并加强对驾驶人的监控,特别是加强超长客运线路的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保证交通安全需要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在接连的双层卧铺车特大事故发生之后,联合下发通知,暂停受理卧铺客车新产品申报,暂停办理卧铺客车注册登记,交通运输部推行“凌晨2时至5时临时停车休息”的措施,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了集中整治“三超一疲劳”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这说明交通管理部门能够在保证交通安全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为保证交通安全,交管部门应从以下方面努力:将客运车辆的安全大检查常态化,避免突击;应加大对闯红灯等导致交通事故高发的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凌晨2时至5时临时停车休息”,并努力解决客车在高速上的休息问题;加大交通安全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交通安全意识;通过这些努力才能查补交通管理漏洞保证交通的安全。 保证交通安全需要公众的自觉、自律与自省。除了客车每个公众都是交通参与者,因为占道行驶、抢道超车、变道加塞,行人在斑马线上闯红灯等,造成的交通事故也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公众在对政府管理批评监督之外也应对自己缺乏自觉自律性的交通违章行为进行自省。自觉遵守规则,在遇到事故的时候积极自救,为交通安全作出贡献。 如果交通工具安全,交规健全,管理有序,公众守规礼让,交通事故不在夺去那么多的生命,我们的社会将再添一份和谐文明与安全,为了这美好愿景,请大家一起努力。 作答综合评语:【水平测试提供以下评分、范例指导和优秀习作,在备考方案中将提供1对1的精确评分、详细评语及专业写作指导。】本题是一道申论大作文写作题。从你所答来看,围绕“保交通安全”这一中心进行写作,是没有偏题的。且洞悉了申论新闻的基本结构,从管理、认识等角度来考虑分论点,还是比较合理的,这些应给予肯定。但综合你作答的具体情况来说,还需要注意:第一、应注意梳理清楚各个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来说,你需要明确较之你分论点一,更多只是着眼于客车,而其他是着眼于整体交通安全。因此,建议呈现宏观、微观的层次,即将分论点一置后。第二、就具体论证而言,一者,应注意把握模拟行政的立场。具体来说,申论属于模拟行政,要求站在行政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国家的政策解决问题。因此,你所答如“客车运营企业应加强公司规章制度对驾驶人超速”等举措,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你可以考虑从行政引导、制度规范、社会教育等角度来引导、鼓励、要求企业这么做。当然,分论点三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二者,应注意避免内容的交叉,也正是由于你存在上述问题,才导致了内容的交叉,比如“加大交通安全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交通安全意识”这一内容,显然就能够达到分论点三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能源资源问题》

一、资源、能源紧张问题 (一)我国能源问题的表现 1、供需紧张,我国能源工业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2、能源发展和能源保护的矛盾; 3、能源效率低制约能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缓解能源紧张局面,搞好节能工作的措施 1、要有节能规划、总体目标和具体的技术指标、节约指标; 2、要制定有关法规,《节能法》、《可再生能源法》等相关法律,要加快制定或进一步修改完善; 3、要依靠技术进步,通过产业升级换代来节能; 4、加强管理与监督检查; 5、推行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6、要大力宣传,倡导节能型社会。 二、电力紧缺问题 (一)电力紧缺的原因 1、电源建设滞后 2、“计划电”、“市场煤”无法衔接价格捆绑难解煤电之争

3、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 4、经济增长和重化工业拉动用电需求刚性增长 5、高耗能行业盲目扩张 资源、能源是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大问题,掠夺式发展,最终恶果自己尝。本文从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入手,剖析了资源、能源紧张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一、资源、能源紧张问题 (一)我国能源问题的表现 1、供需紧张,我国能源工业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2、能源发展和能源保护的矛盾; 3、能源效率低制约能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缓解能源紧张局面,搞好节能工作的措施 1、要有节能规划、总体目标和具体的技术指标、节约指标; 2、要制定有关法规,《节能法》、《可再生能源法》等相关法律,要加快制定或进一步修改完善; 3、要依靠技术进步,通过产业升级换代来节能; 4、加强管理与监督检查; 5、推行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6、要大力宣传,倡导节能型社会。 二、电力紧缺问题 (一)电力紧缺的原因 1、电源建设滞后 2、“计划电”、“市场煤”无法衔接价格捆绑难解煤电之争 3、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 4、经济增长和重化工业拉动用电需求刚性增长 5、高耗能行业盲目扩张 (二)缓解电力紧张的措施 我国电力建设,必须实行正确的指导方针。既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加快电力建设,增加电力供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运用市场、经济和法律手段抑制电力需求的过快增长。为此,必须切实抓好几方面的工作: 1、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特别是着重解决电力领域或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的问题,进一步发挥体制效应。合理确定电力发展规模,切实控制不合理需求,使电力发展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要调整和优化电源结构,大力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积极推进核电,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鼓励新能源发电。 3、要坚持建设与节约并重,进一步修改完善《节能法》,使节能法制化,把节约用电放在优先位置,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11年申论热点:加强消防安全

申论:加强消防安全 近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国消防工作取得明显进步。消防安全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全社会防控火灾的能力明显提高,重特大火灾事故多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是,当前消防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对消防工作重视不够,公民消防安全素质仍然不高,全社会消防安全基础仍然薄弱,重特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一、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履行消防工作职责。消防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增加财政投入,认真组织实施。要切实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消防工作负责制,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适时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 (二)切实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依法加强监管。要建立健全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公安消防部门要认真履行消防监督执法职责,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将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以及认定的重大火灾隐患等情况报告当地政府并通报相关部门;安全监管、建设、工商、质检等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对发现的火灾隐患,依法查处或者移送、通报公安消防等部门处理;教育、民政、铁路、交通、农业、文化、卫生、民航、广电、体育、旅游、文物、人防等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和责任制,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定期组织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及时排查和整改火灾隐患。 (三)依法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消防安全负责。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和巡查,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加强对本单位员工尤其是流动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机制,确保本单位消防安全。 (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将单位消防安全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推动建立行业、系统消防安全自律机制。鼓励发展提供消防安全技术服务的中介组织。居委会、村委会要制订防火安全公约,定期检查本区域公共消防安全,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二、加强公共消防安全基础建设,提高全社会防控火灾能力 (一)切实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编制城乡消防规划,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镇和乡村建设同步实施;对缺少消防规划或消防规划不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乡村和集镇建设规划,不得批准。对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灭火应急救援需要的,要及时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要按照消防规划改造供水管网、修建消火栓、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取水设施,确保消防用水。 (二)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以公安消防队为主体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未设立公安消防队的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消防站建设标准,抓紧建立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 (三)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队作为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公安消防队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除完成火灾扑救任务外,要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进一步加强公安消防队力量特别是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专项解决公安消防队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和队站、设施建设经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