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社会学
社会学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学科论

第一节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第二节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

第三节教育社会学的理论

第四节为什么要学习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

(一)“社会化过程说”

(二)“相互关系说”

(三)“特殊社会现象说”

(四)当代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小结:总之,无论具体的研究对象有何差别,教育社会学都围绕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而展开研究。

第一节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二、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

(一)“规范学科论”(Educational Sociology)

代表人有“美国社会学之父”沃德(Word,L.F.)等

(二)“事实学科论”(Sociology of Educationa)比较

代表人如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安吉尔(Angell,R.)

(三)“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论”

代表人如美国学者巴兰坦(Ballatine,J.H.)、日本学者柴野昌山、清水义弘等。(四)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首先,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其次,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

转方法论 “规范性学科论”与“事实学科论”比较返回

第一节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三、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哲学方法论

第二层:学科方法论

第三层:具体方法

第一节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三、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

1、规范性研究

基本特点:

(1)研究目的是为制定教育目标、教育政策及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时提供参考意见;

(2)强调价值判断与实际应用

(3)规范性研究主要涉及两大问题:“应该是什么(如方向、原则等)”与“如何做(如方法、技术、途径、措施等)”。

第一节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

2、证验性研究(实证研究范式)

基本特点:

(1)研究目的重在社会学理论的建立;

(2)强调事实判断

(3)实证研究主要涉及的问题:“是什么”(现在是什么、曾经是什么、可能是什么、有望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现在怎么样、曾经怎么样、可能怎么样、将来怎么样)。

第一节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

3、关于教育社会学学科方法论的几点分析

A、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B、演绎性模式与解释性模式

C.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第一节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

三、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三)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调查(survey)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会)

2、现场法(观察法、实验法)

3、隐蔽法(第二手分析、痕迹测量法)

4、人种学研究方法

第二节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

一、理论奠基时期(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

如马克思、孔德、韦伯、曼海姆等人以及涂尔干、斯宾塞、华德、杜威等。

这一时期主要是为教育社会学的产生作了理论上的奠基作用。这种奠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教育学视野的拓宽。(二)社会学兴趣的扩展。

第二节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

二、教育社会学学科成形时期(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传统教育社

会学(Educational Sociology)或者早期教育社会学阶段

这一时期独立的教育社会学学科在美国首先建立起来,但从事研究的大部分是教育学者,目的在于改进教育实际,教育社会学常常被视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或者是应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人们称之为传统的教育社会学。

第二节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

三、教育社会学的范式转型时期(社会学化、传统教育社会学向新兴教育社会学

Sociology of Educationa转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发生转型,有规范研究转向证验研究,其形成了第一个教育社会学学派——功能主义学派。

第二节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

四.学派争鸣(多学派)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以后)

这一时期出现了冲突学派、解释学派等学派。日本学者新堀通将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发展总结为五个方面:(1)教育社会学者越来越多地参与教育政策好教育计划的制定,换言之,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将更多地体现政策研究的特色;(2)采用更多的比较研究,尤其表现在开展国际性的比较研究并与比较教育学保持更密切的联系;(3)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借助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的知识好方法;(4)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宏观问题到微观问题,几乎都已出现了教育社会学的分支;(5)成为国际性探讨的领域。

第二节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

五、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我国教育社会学如果从陶孟和1922年出版《社会与教育》开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1922年至1949年的创建时期,1949年至1979年的停滞时期,1979年至今的重建时期。

(一)创建时期(1922至1949年)

(二)重建时期(1979年以后)

第三节教育社会学的理论

一、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理论是一个强调社会各部分都在协同合作的基础上,有秩序地为实现社会的需要而发挥作用的理论观点。代表人物:涂尔干、帕森斯

主要论点:

1、结构与功能

2、统合(或整合)

3、稳定

案例:功能理论对学校组织的解释

涂尔干其人

简要生平:

E.Durkheim,又译迪尔凯姆,生于1858年卒于1917年,法国犹太裔人,社会学代表著作包括:《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宗教生活之基本形式》《自杀论》等。

帕森斯其人

简要生平

T.Parsons(1902-1979),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学代表作:《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体系》《迈向一般的行动理论》《行动理论暂行论文集》《家庭、社会化与互动历程》《经济与社会》《社会:进化和比较的观点》《当代社会体系》《行动理论与人类处境》

第三节教育社会学的理论

二、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认为,社会不同身份集团之间总是存在着冲突,冲突必然引起斗争,斗争导致集团间地位升迁,变迁后取得优势的社会集团必然要强制处于劣势的集团与之合作,这种强制可以通过武力,也可以是宣传或教育。代表人物有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鲍尔斯、吉丁斯,法国教育社会学家布迪厄、英国教育社会学家威利斯等。

基本论点:1、冲突2、变迁3、强制

案例:冲突论对学校组织的解释

威利斯其人

威利斯:

R.Williams(1921-1988),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

代表作:《文化与社会》、《长远的革命》。

Williams文化理论的重要议题:1、霸权2、感知结构3、精选传统4、语言与媒体5、共同文化的理想

布迪厄其人

布迪厄:

P.Bourdieu(1930-2002),法国当代社会学家。

教育社会学代表作:《再制:教育、社会与文化的再制》《继承者:大学生与文化》《学院论述:

语言的误解与教授的权力》《学术人》《国家贵族:权力场域里的精英学校》相关理论:1、行动作为理论(习性/资本+场域=行动作为)

2、文化再制理论

第三节教育社会学的理论

三、互动理论(解释理论)

该理论认为教育不平等(以劳动阶级子女的学业失败为突出标志)的主要原因,与其到学校教育制度这种形式方面的问题中去寻找,不如到学校教育的实际内容与实际过程这种实质方面的问题中去探求,应当对学校教育的实际内容与实际过程本身进行剖析。代表人有扬和贝恩斯坦、凯迪、加菲凯尔等人。

该学派分为三个分支学派,即:知识社会学学派、符号互动论学派、民俗方法论学派。

思考:如何看待教育社会学中不同学派?

伯恩斯坦其人

伯恩斯坦:

B.Bernstein(1924-2000),英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

代表作:《阶级、符码与控制》

符码理论的基本命题是:“社会结构决定沟通原则,也塑造了意识形式。”符码指的是一种“社会位置定位”的作用,建立起个人的主体意识及阶级关系。

第四节为什么要学习教育社会学

案例分析:

美丽只是表面的。

请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第四节为什么要学习教育社会学

一.教师

二、学生

三、家长

四.学校管理者

教育社会学经典著作

韦伯(M.Weber):《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舒兹(A.Schutz):《社会实体的意义建构》《生活世界的结构》

弗雷尔(P.Freire):《被压迫者的教育学》

戈夫曼(E.Goffman):《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哈贝马斯(J.Habermas):《沟通行动理论》

教育社会学经典著作

麦克·F·D·扬主编:《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谢维和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麦克·F·D·扬:《未来的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迈克尔·W·阿普尔:《文化政治与教育》(阎光才译)、《意识形态与课程》(黄忠敬译)

米歇尔·福柯著:《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

第二章社会结构与教育

第一节经济与教育

第二节政治与教育

第三节文化与教育

第四节社会分层与教育

第一节经济与教育

一、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一)教育必须与社会生产力质的规定性相适应。

教育必须与社会生产力质的规定性相适应就是要使生产力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相适应。

1、“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防范(控制)职能

2、“工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调适职能

3、“后工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更新职能

不同经济结构中的教育制度

第一节经济与教育

一、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量的规定性相适应。

(三)教育与生产力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相适应。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

第一,教育是现代经济制度形成的重要智力前提。

第二,教育具有生产功能。

思考:教育能否产业化?为什么?

第二节政治与教育

一、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一)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

(二)政治结构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1、一方面教育制度“符应”政治制度,即有什么样形式的教育制度便有什么形式的教育制度。

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改革起着定向、驱动和支持的主要作用。

(三)政治对受教育权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受教育权总是由统治阶级来分配的,社会中的政治优势集团、群体总是能获得较多的教育资源。

第二节政治与教育

二、教育对政治的影响

(一)政治社会化功能

(二)领导精英的培养

(三)民主社会实现的重要保障

第三节文化与教育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文化结构对教育取向的影响

1、“后喻型”(post-figurative culture)文化结构与教育的“封闭性”取向

2、“前喻型”(pre- figurative culture)文化结构与教育“开放性”取向

(二)文化传递结构对教育权威的影响

1、“学校中心”的传递结构与教育权威

2、“非学校中心”的传递结构与教育权威

第三节文化与教育

二、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一)教育是实现文化传递与传播的重要机制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把客体文化转化为主体文化和将主体文化转化为客体文化的过程。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传播过程。

(二)教育是文化选择的重要工具

教育的文化选择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一是可以起到定向的作用;二是可以提高主体选择能力。

第四节社会分层与教育

从静态的角度看,任何社会都是由一些相对稳定的阶级或阶层所构成,由于各人所处的地位不同、生活水平不同,从而形成了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差,这就是社会分层。

第四节社会分层与教育

一、社会分层的一般理论

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来区分社会成员在整个社会活动与社会关系中的位置状况。

社会分层问题的实质反映的是社会利益(资源)的分配情况;或者说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差别。从这个角度说社会分层也就是社会差异。

第四节社会分层与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的分层理论

1.社会分层是有阶级社会和无阶级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事实。

2.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分层是最根本的分层,阶级分析是研究社会分层现象的最根本方法。

3.在分析社会的层次结构的时候,除了阶级分析之外,还要进行阶层分析。

4、社会分层是一种历史现象。

第四节社会分层与教育

(二)西方社会学家的社会分层理论

1、马克斯·韦伯“三位一体”分层理论

财富(wealth):以阶级为标志,阶级是指人们的经济收入和市场机会;

权力(power):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同他人竞争的实力;

声望(prestige):表现为人们的社会威望、地位和生活方式。

第四节社会分层与教育

(二)西方社会学家的社会分层理论

2、华纳的“六阶层”分层理论

上上——世袭的贵族和豪门,上下——新兴的权贵和暴发户;

中上——企业家和高级专业人士,中下——小业主和白领阶层;

下上——蓝领和雇员,下下——失业者和被救济者。

第四节社会分层与教育

(二)西方社会学家的社会分层理论

3、布劳的“团结——交叉参数”理论

“名义参数”:包括个人的性别、职业、种族和宗教等,这些因素能够直接地引起人们之间在类别上的差异;

“等级参数”:包括人们的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权利等等,这些因素能够引起人们之间在等级之间的差异。

第四节社会分层与教育

(二)西方社会学家的社会分层理论

4、帕累托(Pareto)精英理论

帕累托认为,社会成员归属于哪个阶层,主要取决于人们天生的能力和才干。精英原则上是不能世袭的,在工业化社会里,阶级的稳定性被一种精英循环的社会流动所冲破,稳定性不平等被暂时性不平等所替代。

第四节社会分层与教育

(二)西方社会学家的社会分层理论

4、社会阶层化的主要论点

第四节社会分层与教育

(三)我国的社会分层

1、阶级划分法:

(1)建国前后:

地主、官僚买办、民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

(2)社会主义改造后:

工人阶级(工人、知识分子和国家干部)

农民阶级

第四节社会分层与教育

(三)我国的社会分层

2、改革开放后的分层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提出新的分层标准:(1)组织资源;

(2)经济资源;

(3)文化资源。

第四节社会分层与教育

二、社会分层对教育的影响

(一)社会分层影响教育的具体表现

1、社会分层影响受教育机会案例

2、社会分层影响教育成就案例

3、社会分层影响专业选择

(二)社会分层影响教育的因素

1、“直接因素影响论”

2、“中介因素影响论”

3、是“综合因素影响论”

幻灯片26

第四节社会分层与教育

三、教育对社会合理分层的作用

教育影响社会分层可以利用教育活动外部的、宏观的因素也可以利用教育活动内部的一些因素来起作用,而且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其发生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有差异的。

第四节社会分层与教育

(一)传统社会里教育影响社会分层的作用机制

1、通过对入学资格与条件的规定和控制来实现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2、通过对教育结构和系统的建构来实现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第四节社会分层与教育

(二)现代社会里教育影响社会分层的作用机制

1、入学机制、教育结构和学校体制等传统影响因素继续发挥作用;

2、通过受教育者学业成就的分化和分层来影响社会分层;

3、通过赋予受教育者一定的社会身份,以及在赋予各种社会身份上的差异影响社会分层。

第四节社会分层与教育

虽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教育影响社会分层的方式与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讲,教育影响社会分层的主要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即:

教育或者学校的入学机制;

教育结构和学校体制的特点;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和学校学习过程中学业成就的差异;

以及学校在培养和形成学生不同社会身份文化上的不同。

结束 第三章社会变迁、流动与教育

第一节社会变迁与教育

第二节社会流动与教育

第一节社会变迁与教育

一、社会变迁的概念

社会变迁(social change)是社会学上对各种社会运动结果进行描述的综合名词,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动,一般多指重大的、全局性变化。

社会变迁不同于社会发展,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社会变迁有进步的或倒退的变迁;有进化的或革命的变迁;有暂时的或永久的变迁;也有自发的或有计划的变迁等。

第一节社会变迁与教育

二、社会变迁与教育关系的一般论述

(一)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反映

社会变迁在先,教育是一种适应性的制度。社会变迁是因,教育适应是果。一般而言,在技术因素造成的社会变迁方面,教育变革是社会变迁的反映。

技术革新→社会变迁→教育改革

(二)教育是社会变迁的动因

一般在意识形态促成的社会变迁方面,教育是导致社会变迁的动因,社会变迁是教育的结果。

教育→意识形态的变化(中介)→社会变迁

第一节社会变迁与教育

二、社会变迁与教育关系的一般论述

(三)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条件

如果我们期望通过教育来达到某种社会变迁,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收到显著的教育功能:而在完成预期的教育目的、实现显著教育功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某些意外的变迁,这就是教育的潜在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不仅是社会变迁的动因,同时也是社会变迁的条件。

总之,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极其复杂的,中间还涉及其他许多因素。二者是非线性的、双向交互影响的关系。

第一节社会变迁与教育

三、社会变迁与教育关系类型分析

(一)社会渐变与教育微调

所谓社会渐变,是指社会在自然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出现的“量变”。社会渐变也包括质的变化,但质的变化不是采取突变的方式,而是在量的逐渐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实现的质变。这种变迁形式不会带来社会系统的震荡,能够在平稳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社会的变迁。

1、系统水平的社会渐变与教育微调

2、因素水平的社会渐变与教育微调

第一节社会变迁与教育

三、社会变迁与教育关系类型分析

(二)社会剧变与教育重构

社会剧变是指社会发生的急剧的、具有根本意义的变迁。社会剧变对教育的影响是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所谓“教育重构”是教育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达成的结构上的异质性更迭,即以核心、基本框架及运作的原理与原则均属异类的新结构来取代现行结构。

1、“直前式社会剧变”与教育重构

2、“振荡式社会剧变”与教育重构

第一节社会变迁与教育

三、社会变迁与教育关系类型分析

(三)社会混变与教育失范

社会混变指的是社会变迁有关组成部分间关系的一种紊乱状态。这种状态主要存在于社会转型过程之中。

1、体制混变与教育失范

2、观念混变与教育失范

第二节社会流动与教育

一、社会流动概述

(一)社会流动界定

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也称“社会位移”,是指社会成员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地位变化和角色转换的情况。是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在1927年所著的《社会流动》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社会流动现象发生的条件:

第一,个人与社会位置的非固定化;

第二,一定的社会位差的存在;

第三,社会结构的开放性。

第二节社会流动与教育

一、社会流动概述

(二)社会流动的分类

1、以方向为准,可分为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

2、以时间为准,可分为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

3、以规模为准,可分为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4、根据流动的方式,可分为竞争性流动和赞助性流动

赞助性流动:在其他社会成员的帮助下,获得社会地位变化的机会。

竞争性流动:在平等与公平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社会地位变化的机会(招工——升学考试)。

第二节社会流动与教育

一、社会流动概述

(三)合理社会流动的意义

1、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2、有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程度

3、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从而推动实现高水平的社会良性运行。

第二节社会流动与教育

二、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1、社会条件

2、家庭背景(社会出身)

3、个人状况

4、自然因素

5、教育因素

第二节社会流动与教育

三、社会流动与教育

(一)社会流动对教育的影响

1、社会流动的方式影响着个体角色与地位的获取途径,进而影响到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2、社会流动的频率影响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3、由于社会流动方式的不同,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也有差别,因而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发生变化

社会特征与教育的关系

英美社会流动与教育制度的比较

第二节社会流动与教育

三、社会流动与教育

(二)教育对社会流动的作用

1、教育影响社会流动的表现

一是教育是个体获得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和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

二是教育制度与社会选择制度的配合,促进社会流动的合理化

第二节社会流动与教育

三、社会流动与教育

(二)教育对社会流动的作用

2、教育影响社会流动的前提条件

(1)社会确认竞争性的人才选拔模式

(2)教育资格成为高社会地位的必要条件

(3)竞争性的人才选拔及社会流动没有外在的阻力

(4)学校所提供的教育资格(学历)具有与之相应的资格标志

(5)社会等级制的标准整合一致,即一定的教育资格能够获取与之相应的社会资源(权力、财富和声望)。

第二节社会流动与教育

四、我国社会流动的现状及教育促进社会合理流动的途径

(一)我国现阶段社会流动的状况与原因

1、水平流动一直极为缓慢,近年来才出现加速趋势。

2、垂直流动比例增大,但向上流动机会不均

4、结构性流动势在必行,但困难重重。

5、要求自然性流动呼声较高,但缺乏引导。

6、代内流动率有所提高,但代际继承性仍占很大比例。

第二节社会流动与教育

四、我国社会流动的现状及教育促进社会合理流动的途径

(二)教育促进合理社会流动的途径

1、重视穷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促进农村青年向上流动。

2、建立开放的教育系统,促进水平流动与结构性流动。

3、强化学校教育的选择功能,促进社会的竞争性流动。

4、发挥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促进合理的自然性流动。

第四章教师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教师的职业形象与地位

第二节教师的双重角色

第三节教师的教育权威

第四节教师的职业社会化

教师的社会学研究层面

第一节教师的职业形象与地位

一、教师的职业形象

教师的职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教师职业特征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判断,这是一种公众形象。

在不同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教师的社会形象会有很大不同。

我国教师传统、现代社会形象比较

教师社会形象的跨文化比较

1、教师的职业道德或伦理、人格特征与教育教学水平依然是各国学生评价教师的共同标准。

2、20世纪80年代的学生更关注教师的教学能力,今天的学生则把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人格特征摆到了最优先的位置。

3、中国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标准主要集中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人格素质、专业知识以及教育教学能力四个方面;美国和日本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几乎都属于人格特征与职业道德范畴,且均未提到教师的知识素质。

第一节教师的职业形象与地位

二、教师社会地位

教师社会地位是指教师职业在社会整体职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评价社会地位的主要标准:

声望(prestige)——社会地位

财富(wealth)——经济地位

权威(authority)——政治地位

(一)教师的经济收入

教师经济收入问题通常是在职业之间的比较中讨论的。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

(1)教师经济收入通常高于体力劳动职业,而低于一些专业性职业,处于中等收入水平。

(2)教师经济收入不高但比较稳定。教师收入通常受到政府财政的保障,但又难以大幅度提高。

(3)对教师经济收入的分析必须注意地区差异。

(4)要研究教师的实际收入问题

(二)教师的权力

教师权力与教师权威关系密切,但又有区别:

教师权力的三个层面

第一,教师在社会中的权力,即作为一个特殊社会阶层的

权力;

第二,教师在学校中的权力,即教师与学校其他工作人员

的权力比较;

第三,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力,即教师作为“社会代表者”的

专业性权力。

(三)教师的职业声望

教师职业声望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它既与该职业自身的特征有关,也与社会价值取向有关。

教师职业声望的特点:

第一,教师职业声望较高且呈上升态势。

第二,教师职业声望的高评价与低选择,形成了明显反差。

第一节教师的职业形象与地位

三、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

总地来看,经济地位的高低仍是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最重要因素,但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也包括其他方面:

1、国家与政府的教育、教师政策

2、教师队伍的规模

3、教师构成中的性别比例

4、教师从业资格的要求

5、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第二节教师的双重角色

一、社会角色的理论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含义如下:

(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3)角色是人们对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的期待

(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划分标准:角色获得方式

2、自觉的角色和不自觉的角色

划分标准:人们承担某种社会角色时候的心理状态

3、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划分标准:角色的规范性程度

4、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划分标准:会角色追求的行为动机和目标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

1、社会角色的确定

2、社会角色的表现

3、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第一,对角色的期望

第二,对角色的领悟

第三,对角色地实践

第四,角色距离

(四)社会角色的失调

1、角色冲突

一是角色间的冲突

一是角色内的冲突

2、角色不清

第二节教师的双重角色

二、教师的双重角色

吴康宁教授认为,在教育系统中教师个体所扮演的最具社会学特征的角色是“社会代表者”和“同事”这两种基本角色。

1、社会代表者——不平等原则

2、同事——平等原则

第二节教师的双重角色

三、教师的角色冲突

(一)角色外冲突与角色内冲突

角色外冲突教育者:相对独立性

受雇者:被制约性

角色内冲突社会代表者:权威个体

同事:平等个体

(二)新崛通也的角色冲突划分

一种是教师自身的不同角色意识之间的冲突;

一种是教师自身的角色规定与社会对教师的角色

期待之间的冲突;

一种是社会对教师的不同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

(三)双重角色冲突

作为“教师”的人——“掩饰自我”

作为“人”的教师——“展现自我”

第三节教师的教育权威

一、教师权威的源泉

传统的(习俗的)权威

官方的(法定的)权威

专业的(理性的)的权威

感召的(人格魅力)权威

第三节教师的教育权威

二、教师权威衰落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的变化

(二)价值观转变

(三)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

第四节教师的职业社会化

一、教师的职业社会化的含义

所谓教师的职业社会化,指“成为专门教师并逐渐胜任教学中的各种角色的过程”。

内化教师职业价值

获取教师职业手段

认同教师职业规范

形成教师职业性格

第四节教师的职业社会化

二、教师职业社会化的阶段

(一)预期职业社会化(任职前)

1969年,莱西等人对教师预期社会化的研究发现,师范生预期社会化训练最有效的时期是实习阶段。

一是“蜜月阶段”

二是“寻找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的阶段”

三是“危机阶段”

四是“应付阶段”

(二)继续职业社会化(从教后)

第四节教师的职业社会化

三、教师专业化问题

专业是指“通过特殊的教育或训练掌握了业经证实的科学或高深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特殊技能,从事具体的服务工作,借以为全社会利益效力的职业”。

社会学家利伯曼(M. Lieberman)提出专业工作的特征:

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

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

需长期的专业教育

从事者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autonomy);

在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作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

非营利,以服务为动机;形成综合性的自治组织;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

教师专业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活动无需专业技能

(2)教学管理随教师主观自定,无专业要求

(3)教师职业的修业年限远低于其他专业(如医生、律师)

(4)教师就业资格易获得

(5)教师经济地位偏低

第四节教师的职业社会化

四、当下中国教师生存两大难题

1、教师职业倦怠

2、教师心理压力

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调查(2010级调查)

第五章学生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学生角色

第二节学生的同辈群体

第三节学生的家庭背景

第四节学生的重要他人

第一节学生角色

一、学生的身份特征

(一)“边际人”的规定(预设)

学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存在。是介于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半”社会成员。带有“边际人”(marginal man)的特征。

(二)学生是“年轻的成人”的预设

所谓“年轻的成人”是一种尚未成熟的社会正式成员。

第一节学生角色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学生的三重社会

1、家庭——亲子关系监管与保护

影响特点:先主性、生活化、聚合性

2、学校——师生关系强制性活动

影响特点:社会界定性、系统性、可控性

3、同辈群体—朋友关系自主选择

影响特点:高参照性

(二)学生的社会位移

学生在多重世界的“越界”行为(美国学者菲兰Phelan,P.):

1、和谐的多重世界∕顺畅的越界(Congruent Worlds/ Smooth Transitions)

2、失谐的多重世界∕可设法实现的越界(Different Worlds/ Boundary Crossings Managed)

3、失谐的多重世界∕碰运气的越界(Different Worlds/ Boundary Crossings Hazardous)

4、边界互闭∕无望实现的越界(Borders Impenetrable/ Boundary Crossings Insurmountable)

爱泼斯坦

第二节学生的同辈群体

一、同辈群体的含义

又称同龄群体或同侪群体,是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特点:第一,情感性;

第二,平等性;

第三,自由性;

第四,简单性;

第五,多面性;

第六,可塑性。

第二节学生的同辈群体

二、同辈群体的功能

从社会学角度看,同辈群体形成的根源在于学生对于平等的期求。

(一)保护功能

“自然防卫”

“主动出击”

(二)发展功能

对社会能力的促进。

表达自我

展现自我

相互沟通

竞争与合作案例

第二节学生的同辈群体

三、同辈文化的类型

(一)社会学中的文化类型

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

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

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同辈文化属于社会文化分类中的亚文化。

(二)同辈文化分类

1、(美)科尔曼(Coleman,J.S.):玩乐型亚文化

2、(美)克拉克(Clark,B,R.)

中学生同辈文化分类

(1)玩乐型亚文化(the fun subculture)

(2)学术型亚文化(the academic subculture)

(3)违规型亚文化(the delinquent subculture)

美国大学生同辈文化类型:

(1)玩乐型亚文化(the fun subculture)

(2)学术型亚文化(the academic subculture)

(3)职业型亚文化(the vocational subculture)

(4)非顺应型亚文化(nonconformaist subculture)

3、(英)苏加曼(Sugarman,B.)

(1)源于中产阶级成人文化

(2)源于劳动阶级文化

4、(英)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

亲学校文化(pro-school subculture)

反学校文化(anti-school subculture)

“灰色童谣” 蒋多多韩寒

第二节学生的同辈群体

四、同辈群体的影响机制

(一)社会比较

(二)群体规范压力

(三)群体内聚力

第三节学生的家庭背景

一、学业差异的家庭背景

1966年,(美)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研究报告:造成学生学业差异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智能与家庭背景。

对于学生的学业来说,家庭背景是一个总变量,其中含有许多子变量。

学生的家庭背景对学生学业差异的影响

家长职业类别——知识分子最优

家长受教育类别——高学历者优

家庭气氛——和睦者优;

家长期望水平——高期望者优;

家庭经济及居住条件

无显著差异

不同家庭结构无明显差异

排行与独生无显著差异

(上述结论为1992年我国学者丁瑜等人对诸家庭背景子变量对学生学业的影响研究结果,家庭背景对学生品德差异的影响与上述结果类似)

第四节学生的重要他人

一、“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 的概念

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又译为“意义他人”。

相关概念:

“概括化他人”或者“概念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s)

“社会化代理者”(agents of socialization)

第四节学生的重要他人

二、互动性重要他人

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是与双向沟通的结果。

1、随年龄而变

2、随自身属性不同

3、有不同层面之分

不同影响者的实际角色

第四节学生的重要他人

三、偶像性重要他人

偶像性重要他人是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敬佩而被学生视为学习榜样(或楷

模、范型)的具体人物。

1、一般为社会知名人物,并非学生的互动对象

2、是学生单向选择的结果

3、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其影响方式多是突发的、短暂的、但又刻骨铭心的

目前我国中学生偶像性重要他人的构成特点:

第一、偶像性重要他人的构成趋于多样化。

第二、偶像性重要他人的构成日趋偏离学校长期宣称倡导的“榜样人物圈”。

第三,选择无偶像性重要他人者日趋增多。

案例

第六章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学校组织的性质

第二节学校组织的结构

第三节学校组织的文化

第四节学校组织的取向

第五节学校组织的分层

第一节学校组织的性质

一、社会组织概述

(一)社会组织界定

人们为了合理、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结构或社会群体。

要素:群体、固定的目标、规范性组织章程、权威的领导体系、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设备。

(二)社会组织分类

正式组织(formal organization)

非正式组织(informal organization)

强制性组织(coercive organization)

功利性组织(utilitarian organization)

规范性组织(normative organization)。

第一节学校组织的性质

二、学校组织的性质

(一)学校不是强制性组织

教育活动的有效机制在于内化;

物理手段本身是反教育的手段;

学校不是强制性组织,不等于学校教育不带有强制性;

学校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规范性)组织。

(二)学校组织对教师来讲是功利性组织

第一,学校对于教师的功利价值是基本价值

第二,学校对于教师的功利价值具有普遍性,

第三,学校对教师的功利价值具有双向性。

(三)学校对于师生双方而言都是规范性组织

原因之一在于教育活动的有效机制的要求;

原因之二在于教育与学生的特殊身份。

第二节学校组织的结构

组织里各部分常呈有机的、系统的、稳定的关系结构,即组织结构。

一、异质结构

在整个学校组织中,存在着泾渭分明的两大基本群体,即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他们是互为异质的成员。

1、组织目标不同一;

2、师生之间难以形成共同的群属感;

3、师生关系带有强烈的支配—服从色彩。案例

第二节学校组织的结构

二、多权威的结构

一个学校有多少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就有多少这种真正的制度权威。这种多权威结构通常会招致出现以下两种现象:

1、学校成为“封闭性组织群”

2、教师群体中难以出现公认的“教育权威”。

第二节学校组织的结构

三、多层次结构

现代学校实际上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职权系列:校长——分管处长(或主任)——年级长、教研组长——班主任、教学人员、教辅人员——学生。此外,它还包括其他一些职权系列(党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等)。

第三节学校组织的文化

学校组织的文化又简称为学校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根据学校文化与社会要求的吻合程度,可区分为制度文化和非制度文化;按照学校文化自身的群体归属,可区分为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就学校文化各种成份的集中程度而言,还可分为离散型亚文化与统合型亚文化。

第三节学校组织的文化

一、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

1、制度文化是指社会期待的学校具有的文化,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及行为方式等。

2、非制度文化是指学校文化中的哪些在社会期待之外的文化。它包括两种成份。一种是狭义的“非制度文化”,即虽无统治阶级的期待之依据,但也并不与这些期待产生冲突的文化。另一种则是与社会统治阶层的期待相悖的文化,即“反制度文化”。

第三节学校组织的文化

二、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

1、教师文化的社会学特征

教师文化一般说首先是(也应该是)“规范文化”;

教师文化是“权威文化”;

教师文化是“精致编码文化

2、学生文化的社会学特征

学生文化首先是“需求文化”

学生文化是“受抑文化”

学生文化是从局限编码向精致编码过渡的文化。

第三节学校组织的文化

三、离散型学校文化与统合型学校文化

1、离散型学校文化

离散型学校文化是指学校的成员分别占有几种不同性质的文化,且其中任何一种均不占主导地位。

2、统合型学校文化

统合型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所有成员或大部分成员共同占有某种性质的文化。

第四节学校组织的取向

“价值取向”,是指学校组织在对其成员、尤其是对学生进行控制、影响及同化的过程中通常奉行的“方向性原则”。

一、普遍主义取向

1、学校中的教育内容所依据的是“普遍性”很强的科学知识

体系。

2、学校中的“法定”交往语言是普通话。

3、学校所认可的文化是一种“普遍性”很强的文化。

第四节学校组织的取向

二、成就本位取向

成就本位是根据某人实际所获得成就(成绩、业绩、绩效等)决定所予评价及相应行动。

属性本位则根据某人的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等先天特质决定所予评价及相应行动。

思考:我国现代学校组织的取向是什么?它对学生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第五节学校组织的分层

本节重点在揭示学校组织自身的差异,,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学校组织间的差异,一是学校组织内的差异。

一、学校组织间的分层

学校组织间分层的主要标准教育质量。

学校组织之间的分层实质上意味着学校的社会地位分层。这种分层现象对学生和教师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讨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分层的现状及其影响。

第五节学校组织的分层

二、学校组织内的分层

学校组织内的分层有教师群体的分层和学生群体的分层。

教师在学校组织中的实际地位分层:

第一个层次是“受优遇的教师”。

第二个层次是“受礼遇的教师”。

第三个层次是“受冷遇的教师”。

影响教师实际地位获得的因素:

其一是教师本人的贡献。

其二是教师与领导的人际关系。

其三是教师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影响。=

本章结束!

第七章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班级组织的特性

第二节班级组织的结构

第三节班级组织中的互动

科学的社会意义

科学的社会意义 什么是科学?综合来说,科学就是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同时,它反映了人类意识对客观自然的一种正确的认识。它是来源于人类实践并且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改造自然的活动,它指导着人类进行新一轮的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进行具体有续的整理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科学就如霍金的黑洞,神秘而深奥。但是我们人类正有着夸父逐日般的执着,我们对科学的探索永不止步,并且趋于完美。但我们要注意到的是,科学仅仅是趋于完美而非达到完美。科学是个成长过程,而成长的过程总是伴随着不可避免的错误,普通人犯错误是经常的,伟人也会犯错误。象牛顿、爱因斯坦和马克思这样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也有错误的理论。罗素的著作中,经常描写伟人的自相矛盾,比如,提倡用节育手段控制人口的马尔萨斯四年内添三个孩子;提倡无为的叔本华对晚来的荣誉欣喜若狂;被称为实验科学的始祖的培根则不知道为他治病的哈维发明血液大循环理论。伟人尚且如此,那么集所有伟人智慧的科学内容要想没有一点自相矛盾的暇点则十分困难,而且体系越大越难以没有错误,特别是新学科,需要时间的检验。任何科学都有个成熟的过程。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科学也许是某种情境下的近似,在无限推广时就可能出现矛盾,而科学决不会装作没有看见,必定要去解决这一矛盾,使科学向前迈进。正如由迈克尔逊实验引起的相对论、由黑体辐射实验引起的量子力学以及理发师悖论引起的数学革命,正是排除了那些自相矛盾后发展起来的。因此,没有探索的精神,没有敢于接受一切新观点的勇气,没有铲除一切旧观念的决心,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是无法存在的。 很多人总是片面的认为,科学只产生于近代,因为近现代的社会技术决定了科学的发展。其实不然,科学的诞生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700万年,据考古发现,大约距今30万年前,原始人就在制造石器的过程中,开始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在距今一两万年前,原始人发明了新的劳动工具—弓箭。弓箭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利用弓箭有组织地狩猎,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剩余的猎物则被饲养起来,使人类由狩猎进入的畜牧时代;另一方面利用弓弦绕钻杆打孔的方法钻木取火,又发明了摩擦生热的制火技术,不仅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生产的手段;用火炼制粘土,发明了制陶技术;用火熔化铜和铁,制造出金属农具,使人类结束了一万多

1-3.《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引言》

[译者按:以下是未刊译稿。仅作为此次讲习班教学资料使用。请勿引用、转载。] 《宗教社会学论文集》 引言 一个现代欧洲文化世界的后裔,在处理普遍历史问题(Universalgeschichtliche Probleme)时,都不免会合乎情理地问:究竟哪些情势一起作用,导致了那些在西方,并且仅仅在西方这里,才出现的文化现象——而这些现象,至少我们通常都以为,它们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效力? 只有在西方,“科学”才发展到了一个我们今天承认为有效的阶段。在西方之外,特别是在印度、中国、巴比伦和埃及,也存在经验知识,对世界问题和生活问题的反思,极高深的哲学乃至神学的生活智慧(不过,一种系统神学的充分发展只出现在受到希腊影响的基督教世界,而此外只在伊斯兰世界和印度的几个教派中稍现端倪),以及达到非同寻常的精微程度的知识和观察。但在巴比伦和其它地方,天文学缺乏希腊人最初赋予它的数学基础,当然,这使得巴比伦星象学的发展尤其令人惊叹。印度的几何学缺乏理性的“证明”,后者又是希腊精神的一个产物,希腊精神还率先创造了力学和物理学。虽然印度的自然科学在观察的方面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但却缺乏理性的实验(它发端于古代,但本质上却是文艺复兴的产物)和现代的实验室,因此,印度的医学虽然在经验和技术上高度发达,但却缺乏生物学,特别是生物化学的基础。在西方之外的所有文化地区都缺乏一种理性的化学。高度发达的中国历史著述缺乏修昔底德实事求是的程式(Pragma)。在印度我们可以找到马基雅维利的先驱,但亚洲所有的国家学说都缺乏亚里士多德那种系统的途径(Systematik),特别是理性的概念。对于理性的法律学说来说,尽管在印度(弥曼差派)出现了这种学说的萌芽,而且在近东存在全面的法典编纂,但印度和其它地方的所有法律著作都缺乏罗马法和受罗马法训练的西方法律的严格法学图式和思想方式。此外,只有西方才知道教会法这样的形态。 艺术的情形也一样。其他民族的音乐听觉,和我们今天相比,似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更加敏锐的程度,至少也毫不逊色。世界各地都广泛存在着各种复调音乐,在别的地方也能找到各种乐器合奏以及多声部合唱。所有我们知道的理性的调性间隔,别的地方也算得出来,也都知道。但理性的和声音乐(无论是对位法还是和弦和声),是由以三个三度叠置的三和弦为基础的声调材料构成的。我们的半音和等音(不是在音程的意义上,而是就自文艺复兴以来理性的和声形式的意义而言),我们以弦乐四重奏为核心加上管乐团的组织构成的管弦乐团,通奏低音,我们的记谱法(它使现代音乐作品的谱写、排练以及完整保存成为可能),我们的奏鸣曲、交响乐、歌剧(虽然在各种音乐中都有标题音乐、音诗、变调和半音音阶这些表现手段),以及我们用来演奏这些音乐的基本乐器:管风琴、钢琴和小提琴,所有这些都只出现在西方。 尖拱作为一种装饰,也出现在别的地方,在古代和亚洲都有;或许在东方也不会不知道尖拱和十字拱的拱顶相结合的建筑结构吧。但理性地利用哥特式的拱顶结构作为分卸推力和覆盖任何形式的穹顶的手段,而且特别是作为宏伟的纪念建筑的结构原则,以及作为中世纪创造的一种涉及雕塑和绘画在内的风格的基础,是别的地方所缺乏的。在西方之外也缺乏对圆穹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方式,虽然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基础就取自东方。所有艺术中每一种“古典”理性化的方式(在绘画中就是理性地运用线条透视和空间透视),都是文艺复兴为我们创造的,而在西方之外也都不存在。中国有印刷制品,但一种只打算用于印刷,而

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新趋势_董才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资助项目“当代中国信任社会的制度建构” (项目批准号:06JA840009)。收稿日期:2006-10-28 作者简介:董才生(1964-),男,江苏无锡人,吉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 2007年9月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Sep,2007第39卷 第5期 Journal of I nnerMongol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Vol .39 No .5 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新趋势 董才生 (吉林大学社会学系,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社会学在继承古典与现代社会学信任研究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将信任 作为自己的一个专门研究课题,并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呈现出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三大新趋势,即信任研究的理论自觉性日益增强、范围日益集中以及主题日益具体而系统。这三大新趋势预示了信任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在当代西方即将形成。研究与分析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新趋势,不仅将推进社会学信任理论的研究与建构,而且也将为构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大内在支撑的社会信任提供直接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文化;信任;秩序;“ 法人组织”;“道德性社团”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18(2007)05-0101-05 许多古典与现代西方社会学家很早就对信任以及与信任有关的现象展开了研究,如迪尔凯姆(Durkhei m )、帕森斯(Pars ons )分别探讨了与信任有关的“社会团结”与“承诺”等现象,而韦伯(W e 2ber )与齐美尔(Si m mel )则直接研究了信任问题。虽然韦伯与齐美尔只是一般而零散地研究了信任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如信任的基础、本质、类型 与功能等),但他们却取得了许多富有开创性的研 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当代西方社会学的信任 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当代西方社会已开始由工 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使得社会 团结、社会合作等基础受到“侵蚀”,因而为社会 团结、社会合作寻找新的替代物,为社会秩序寻找 新的整合基础成为社会学界的一种新的共识,于 是,信任问题进入了社会学的视野。西方社会学 理论的研究重点也发生了转向,即由过去着重“硬 变量”开始转向关注“软变量”,[1] 即主要聚焦于 文化研究。社会发生的重大变迁的现实激励以及社会学本身具有的对重大社会问题的敏感性与积极关注的品格使得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自然将信任作为自己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当代西方社会学家对于信任问题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精力,并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里掀起了一股信任研究的热潮。其主要标志是,许多社会学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卢曼 (Luh mann )的《信任与权力》(1979),巴伯(Bar 2ber )的《信任的逻辑与局限》(1983),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 )的《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问题》(1985),祖克尔(Zucker )的《信任的产生:经济结构的制度来源》(1986),科尔曼(Cole man )的《社会理论的基础》(1990),吉登斯(Giddens )的《现代性的后果》(1990)与《现代性与自我认同》(1991),普特南(Putna m )的《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1993),福山(Fukuya ma )的《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1995),佩雷菲特(Peyrefitte )的《信任社会———论发展之缘起》(1995)以及米斯兹塔尔(M isztal )的《现代社会中的信任:社会秩序基础的探求》 (1996)等。从以上这些当代西方社会学家的信任研究成

社会互动理论及其意义完整版

社会互动理论及其意义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 作为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社会互动理所当然地引起了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浓厚兴趣。马克思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交往这一概念提出了社会交往理论;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对社会互动有比较完整系统的研究,继其之后布鲁默率先使用了“符号互动论”一词来指代以米德思想为核心的若干理论形态。拟剧论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通过对人们在日常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则的研究提出了常人方法论;还有社会学家如霍曼斯、布劳用交换的理论来解释人们之间的交往,提出了社会交往理论。社会互动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互动理论,但这些理论极大的增加了人们对人与社会的了解,促进了社会化的进程,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正确有效的方式,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所有方式,这些交往是人的从事共同活动的过程。这里包括人们之间的生产活动和产品交换,人们之间思想的交流和沟通,也包括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战争等。交往对于满足人们的需要,促进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第一,交往是个体生存的需要;第二,社会交往是人自我表现的方式,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展示自己真正的天性;第三,社会交往构建着社会,人们相互之间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同时由于这种交往又决定着生产和需要,所以人们之间的交往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 李芹女士对大学生的幸福感做过一个研究,她发现在年级间大三学生幸福感指数明显高于大生四学生,在独生间,非独生子女幸福感指数略高于独生子女。而在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差中,大四学生的心理状况远低于大三学生,在心理适应性和平衡性上非独生子女优于独生子女,而乡村生源比起城市生源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敌对。这些充分显示社会交往对一个人正常生活的重要性,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交流和交往才能了解其他人,才能将自己的特性展现出来被他人了解,这构成了了我们生活的基础。 二、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也称符号相互作用理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符号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某种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大家(相关的人们)所公认的,如文字、语言、物品、情境等。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有:第一,人类的最本质的特征是用符号表示各种体验的能力,人是符号的使用者;第二,人类运用符号彼此沟通,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中发挥看中介作用;第三,人们通过解释他人行动中所具有的符号意义进行交流和互动;第四,在互动过程中由于互动情境的变化,人们也在不断地修改对事物的定义;第五,角色扮演是最基本的互动方式,在角色扮演中人们不断进行内部解释,即想象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其行动的意义。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家的理想形象 ----《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像力》其主旨,并非探讨社会学的想像力是什么,而是追寻一种路径,指明每个社会学家,乃至每个社会科学的学者,为什么应当选择掌握社会学的想象力;假社会学的想象力,他们的使命又是什么。米尔斯批判了一个当今知识分子阶级的社会定位,塑造了他理想中的知识分子的群体形象。 为此,米尔斯在书中摆出了战斗的姿态,在全书的第二至第六章中,他严厉地批判了社会科学中的几种流行趋势。而在第七至第十章中,米尔斯从否定性批判走向了对知识分子本位的寻找,我不得不说,这一次他站到了社会现实的对立面上,他渴望召唤社会知识分子来教化科层制顶峰的领袖和弱智化了的普通大众——一个使徒般的理想。 社会学的想像力是米尔斯战斗的武器,他将其定义为一种视角的转换,即将“环境中的个人困扰”转化为“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他认为只有这才能使人认清自身价值,从焦虑与淡漠的陷阱中挣脱出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待这个价值缺失的时代。同时,社会学的想像力帮助社会学家回归经典的社会分析:关注历史中的社会结构,主旨与紧迫的公共论题和持续的人类困扰直接关联。 而社会学的领域中,显然有一些与传统目标背道而驰的趋势,这种倒退不仅使社会学研究变得无益,在米尔斯眼中,知识分子也将因此被这个无知的世界所消化。 第一种趋势是宏大理论流派,米尔斯对宏大理论的代表人物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作了精细的分析,从而刺穿了宏大理论的面具,宏大理论用枯燥乏味的概念游戏替代了轻松自由的想象力,企图迷惑读者,从而构造一个不切实际的概念王国。

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就完全不能解决关于冲突的问题,因而被米尔斯尖刻地称为“百分之五十只是晦涩的用词;百分之四十是众所周知的教科书社会学”,另外百分之十,鉴于它的含糊不清,很可能被借作意识形态上的工具。 而方法论的登峰造极,则造就了另一不良的趋势,即对“抽象经验主义”的盲目崇拜。他指出,通过对各类研究的简单的加总,绝不可能达成对社会的完整认识,而只是一种奇怪的砌砖成墙的努力。他鄙夷抽象经验主义对系统的研究历史和比较方法的拒绝,也怀疑数据取得的过程中信息的缺失和数据的人为修饰。虽然也有人辩解称这种方法论的抑制将助长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中专业化的进程,但米尔斯似乎对称为“科学家”不屑一顾,他认为这使他的群体降格为助产婆式的专家。 抽象经验主义对时间、机构和金钱的特殊需求也极有可能使社会科学的研究堕落为一种行政职能,发展出一整套恐怖的科层制体系,并为整个社会的科层化服务。社会科学的学者事实上被称作“学术行政官”,他们组成互相攻讦的派系,排斥独立学者,服务于社会的非民主领域,培养出自身的“合理性功能”并试图创造更广泛的“功能合理性”,他们是十足的权威的工具。而有这样一群社会科学的学者正在变成为某一特定群体服务的实用性角色。学者对“改变世界”的渴望,或是自身理想和价值的缺失,使他们积极投靠社会上层,追逐实用性而非其它。他们研究他们的新主顾们的问题,试图通过“学术”的方式为急需证明其权力正当性的决策层生产“权威”。米尔斯用悲哀但愤怒的语调评价说:“若是说有人正在出卖自己,那就有些天真了,而且也不甚妥当;因为,这种苛刻的词汇只有在确实有东西出卖时,才是妥当的。” 现今时代的社会科学,不再关注人类的多样性,放弃了比较研究,过分强调专业化从而不愿整合社会科学的各个部分作系统化的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抛弃历史,切割历史,狭隘地看待历

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

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 李峰 2012-8-1 21:38:41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摘要:作为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贝拉的思想主要围绕着现代性议题中宗教的意义和功能而展开。从其宗教社会学大致可分为求学阶段的学术积累、哈佛大学时期的“悲观的乐观主义”、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乐观的悲观主义”和70年代后的“后新教徒”问题四个时期,他分别对宗教的本质、宗教研究的路径、宗教与现代化、宗教进化、美国公民宗教和美国道德生态重建等具体议题进行了分析。但我国学界对贝拉的介绍和研究多具碎片化。贝拉宗教社会学的基石是其宗教观,而这种宗教观又主要扎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之中。为此,我们对贝拉理论的接受和批判都必须以此为逻辑起点;同时,我们更不应仅拘囿于他的某个论说,而应对其学说有着整体的把握。 关键词:贝拉;宗教观;宗教与现代化;宗教进化论;公民宗教 罗伯特·贝拉(Robert Neeley Bellah,1927—)现为美国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和比较研究教授,他是少有的一位精通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哲学和神学的学者。在汉语学术界,对贝拉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最早的贝拉是作为一个美国文化研究者而被译介到国内。随后,高师宁①和赵沛-②等学者对贝拉的早期思想进行了介绍,其重点其宗教进化论。第三个阶段的研究主要在韦伯命题之下对贝拉的现代化论进行探讨,这体现于贝拉的《德川宗教》的翻译和出版。伴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强大,对何为中国人的共同精神家园,以及儒家是否为教等的探讨成为学界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贝拉的“公民宗教”成为学界关注的第四阶段的重点。③

关于信任的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文献综述 概念界定 信任 在社会科学中,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信任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行动者通过对人对物的认知累积、在互动过程中面对风险或困惑时的选择,是一种冒险、投资、期望或判断,发源于复杂的社会结构之中,并变化于复杂的社会结构之中。 韦伯:特殊信任-普遍信任 齐美儿:坚信 卢曼:人际信任-制度信任 政府信任 政府信任是公众在期望与认识之间对政府运作的一种归属心理和评价态度,政府信任高低的原因在于公众对政府的认知与公共期望之间的落差大小。 腐败 腐败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它对公共权力滥用,对公共职位的失职,而是将其视为是对于社会法律法规和道德原则的违反和背离。因此,腐败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越轨行为,这是一种个人或群体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违反社会中法律法规及道德原则,不合理使用自身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其行为主体就是掌握公共权力和资源的公职人员。 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 国外对政府信任的研究的主要着手点是腐败,8篇外文文献中有6篇直接研究腐败现象,探讨腐败行为对政府信任的影响;1篇研究丑闻对政府和制度的侵蚀作用;1篇研究特定环境下教育对制度信任的影响。 国外研究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腐败带来的负面效果。L Ionescu(2013)认为,腐败对人际、政府和机构间的信任有着强烈的侵蚀作用,对宏观和微观经济也有着潜在的影响,制约了GDP的增长以及福利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进行。丑闻是腐败的派生物,丑闻对于政府和政治机构同样有着强烈的侵蚀作用,作用形式为降低对政治家和领导人的看法。Shaun Bowler和Jeffrey A. Karp(2004)通过对美国和英国数据的分析,将公共机构的评价与机构本身的行为联系起来,通过建立公共评价模型与英国数据的模型进行对比,得到更为广泛的结论,丑闻是导致政府信任程度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Park H 和Blenkiasopp J基于在韩国收集到的数据作了透明度和信任在政府腐败与公民对公共服务满意度间关系和发生的作用的研究,指出腐败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通过透明度和一定程度上的信任调解。 更多的学者通过地区性的腐败现象说明腐败对于政府信任的影响。Juha Tapio K??ri?inen在16个欧洲国家中进行了经验观察,旨在找到公众对警察信任程度产生差异的背后的原因,认为社会资源投入公共秩序和安全领域的程度的提

社会学答案

单选题 2.第2题 孔德的代表作是() A.《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B.《权力精英》 C.《实证哲学教程》 D.《神圣的帷幕》 C 4.第4题 下列关于角色的理解,正确的是 A.角色内含着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关系 B.角色与身份是相同的 C.角色与地位是相同的 D.角色与社会期待无关 A 10.第15题 个体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指() A.身份 B.地位 C.角色 D.角色丛 B 15.第22题 认为存在许多相互冲突的文化要素,不同文化要素代表不同群体或社会阶级的利益的文化分析视角是() A.生态学视角 B.互动论视角 C.功能论视角 D.冲突论视角 D 26.第50题 一般认为,最早使用“社会互动”的社会学家是() A.齐美尔 B.涂尔干 C.滕尼斯 D.帕累托 标准答案:A 28.第52题 如同们师兄弟这样群体成员对其有忠诚感的群体,属于() A.外群体 B.内群体 C.正式群体 D.次级群体 标准答案:B 4.第4题 以下沟通方式,属于语言沟通的是()A.借助面部表情的沟通 B.借助身体姿势的沟通 C.借助行为举止的沟通 D.借助文字的沟通 标准答案:D 16.第16题 家庭的本质关系是() A.婚姻关系 B.血缘关系 C.收养关系 D.同代关系 标准答案:A 18.第18题 社区发展的直接目标是() A.培养社区成员的民主意识 B.协助社区成员认识到自己的共同需要,协助社区运用外部援助和内部资源 C.提高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经济收入水平 D.建立良好的社区内部人际关系和合理的社会结构 标准答案:B 23.第23题 按照霍尔的观点,45至120厘米的距离属于() A.个人距离 B.公众距离 C.亲密距离 D.社会距离 标准答案:A 30.第30题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的区别是() A.再社会化的环境相对开放,继续社会化的环境相对封闭 B.再社会化具有自主选择性,继续社会化具有强制性 C.再社会化在成年早期进行,继续社会化在成年之后进行 D.再社会化具有强制性,继续社会化具有自主选择性标准答案:D 1.第1题 假设教师、警察和消防员的职业声望分别是75分、70分和65分(满分100分),如果一个人从警察变成了教师,他的社会流动属于() A.向上流动 B.水平流动 C.向下流动 D.地理流动 标准答案:A 3.第3题 被假设为会对其他变量造成影响的原因变量是() A.控制变量 B.因变量

如何培养社会学想象力

如何培养社会学想象力 如何培养社会学想象力基础的涉猎 我一直不赞成上来就说要培养“社会学想象力”,让学生从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因为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任何一种视角的培养也必须建立在对知识的了解、掌握的基础上。如果一个人一张口说话、一动笔写文字别人就可以看出他是社会学出身,就好比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戴着什么颜色的“有色眼镜”来看世界的,那这时候再说“社会学的想象力”也不迟。 作为一个刚入校的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要想尽快摸着社会学的边,对社会学略有一点感觉,首先不是要看什么书,而是要对“人、社会及其关系”、“为什么人以社会的形式存在,而其它动物在自然中的存在形式不是社会”、“社会是何以可能的”等问题有点思考。这种思考可以不必很深刻、更不一定很系统(当然能够深刻、系统更好),但通过这点初步的思考,激发起学生自身寻求答案的兴致、兴趣。 人群中的另一个你 接下来,找一本国内的《社会学概论》教材,像高教出版社吴铎老师的《社会学》等,都可以。(在此并不建议先用郑杭生老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因为郑老师的书主要是从社会运行这个角度来对社会构成基本内容进行阐述的,或者说是从动态、纵向

上对社会构成的基本阐述。这种阐述对于略有一点点基础的学生或教科书的编写者、研究者来说是相对新颖、独到的,但个人认为并不适合高考压力下刚解放出来从未接触过社会学书籍的学生。当然读了其他教科书之后,郑老师的教材也是后面的必读之书。)这本教材越浅显、越易懂越好。 先从社会化这部分着手读起,然后依次社会互动、家庭、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区、社会文化;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变迁及现代化;社会问题与控制、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等。也就是从微观向宏观、从静态向动态(后面去读社会学的发展史时讲到孔德的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时也就较容易理解、再读郑杭生老师的教材也就能接受并且可以看出该教材与其它教材的不一样)、从社会常态向社会异态一步步阅读,因为这比较符合常人的思维逻辑习惯。 读完这样一本或几本教材,无论纵向还是横向上,对社会的基本构成内容都有个大概的了解了,同时对前面思考的问题也会形成一点点自己的看法。就算没有找到答案,但我想最基本的东西应该已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或深或浅的轮廓。此时会激发更多的关于社会的思考,如:由自身想到“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责任”,甚至会联想到中外古人的一些对待社会的态度、如何立世等,像中国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时,可以读一下一些国外的社会学教材。如:戴维·波普诺的《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学》。 社会学发展史的学习 下一步,就要阅读一点社会学发展史方面的书。上来千万不

对社会学几个方面的认识

认识社会学 1、对于社会学的接触 在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我才接触到这门被人关注甚少的专业——社会学,然后又阴差阳错的进入了这门专业,带着我的憧憬与好奇,我开始走进社会学的世界。 2、对于社会学几个方面的认识 (1)什么事社会学。这是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在我脑中,社会学的概念很是模糊的,更谈不上中形成具体的内容了,所以首先我思考的是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的概念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具体社会科学,并且,它是一门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来研究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的学科。我对这个概念是这样理解的,社会学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看这个概念就能够理解,任何社会问题的产生都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因素,所以社会学是会借鉴了很多其他学科来研究怎么解释这些问题的产生以及如何解决。从老师口中我也了解到,社会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有社会学原理,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统计这几门最核心的课程,而要想真正的研究社会学,还必须对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有深刻的认识,否则也就无法真正掌握社会学。 (2)学习社会学的意义所在。每一门科学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而社会学的价值和人们学习社会学的意义又何在呢?我觉得其意义之一就是社会学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客观的认识社会,并且实现改造社会的目的。认识社会是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将来会怎样变化,社会学会提供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其意义之二是社会学的实践功能和实践意义。社会学帮助人们

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基础,帮助人们在维持和改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等方面避免了盲目性,增强了自觉性,制定出正确的社会政策,为社会改革服务,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服务,最终为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学习社会学的意义,就是可以利用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我们周围的问题,以便于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 (3)社会学这门学科的优势所在。首先是讲对于社会学这个专业学科来说在中国还是比较年轻的学科,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对我们的学科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是经济学唱主角的话,现在和未来20年应该是社会学和相关学科可以更多的发出声音来。因为当我们强调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时候,我们会更多的涉及到非经济因素,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各种统筹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的进入我们的视野,进入政府决策的过程,老百姓也会越来越关注。所以我们的学科还是处在非常好的发展时期,对于刚进大学学习这门专业的同学来说可能有很多机会在等着我们。 (4)社会学这门专业的职业去向是什么。我们所学习的专业和我们以后的就业有着直接或间接上的联系,那社会学的就业趋势也是我们学这个专业的学生必须考虑的问题。社会学在国内还没有被大多数的用人单位所理解,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学科正在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因为今天的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迁的时期,社会结构分化加剧,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因素更趋复杂,现实社会的协调发展开始出现困难。而这一切,都需要社会学来逐一解决。社会学专业的职业去向主要有哪些呢?目前,在社会领域还没有一个部门是必须由社会学来提供专门人才的,但是除了纯技术性职业(比如会计),大多数的社会领域,如新闻机构、政府部门、市场运销、企业管理、公共关系等部门,社会学毕业的学生都时能够胜任的。因为社会学的训练不但赋予我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

宗教社会学小论文

回归自我的精神家园 ——浅谈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 摘要:在这个富于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客观世界上,人们常常被惊扰,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特别渺小,加上现代社会的快速运转和高度竞争给人带来的精神压力,使人们变得更加紧张。原始人有原始人的烦恼,古代人有古代人的忧虑,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精神压力,而宗教借助于超人间的力量,作为一种心理调适机制,为社会成员提供心理上的慰藉和安全感,在从原始社会至现代社会的若干种社会形态中,始终执行着它的心理调适功能。 关键词:宗教学,心理学,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 在原始社会,由于主体生存危机,人们对自然以及自然之外的一切事物感到畏惧,他们开始寻找一种足以抗拒这种神秘力量的精神寄托。他们开始了自然崇拜,他们心理宇宙中的缺陷是对自然和人自身行为的迷惑以及对其肉体自然需求的忧虑,原始宗教就是心灵危机感的平衡物。在现代社会,不再是缺吃少穿,社会生产力在不断提高,人们衣食无忧,但却仍然感到精神空虚,孤独感和失落感压抑着自我,我们学会有意的逃避,一直在寻找自己精神的家园,这是情感与科学的抗争,时刻都在进行着,这也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在理性和感性之外开展着。 宗教对于人们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教条教训和繁琐宗教仪式的组织,宗教的魅力在于:它已经深深扎根在人的内心。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就像是大海最深处的平静的底部,无论在表面上发生什么样的惊涛骇浪,在大海的底部,仍然是一个平静的状态。宗教就是用其内在的力量去抚慰和支撑人,在宗教社会学中,我们把宗教的这一功能称作是“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即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把人们的心态从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功能,并由此使人们在心理、精神和行为上达到和谐的状态。 人,作为一种生物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们都会有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都会有我们的喜怒哀乐,我想大多数人都逃离不开这个世俗的社会所带来的种种,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着利益追求的社会中,想要做到心安理得,清心寡欲,是很难做到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利益和追求,无论你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即使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群体都会有不同的需要和追求。当人的需求超越了现实的范围或者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的时候,我

浅析中国传统社会的信任模式

浅析中国传统社会的信任模式 摘要:信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要素之一。研究信任、探索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信任结构,构建一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信任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传统社会的信任模式既不是完全普遍主义,也不是完全特殊主义,而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以血缘、亲缘为中心,以实用理性为内核,以差序、差等为结构,具有边界弹性和“两极性”的关系主义信任模式。 关键词:传统社会;信任模式;本土化 西方学者在论述中国的传统信任模式以及信任对我国社会心理和社会 结构的影响时,往往将中国的传统信任模式归结为是血缘性、情感性、人格性的特殊主义信任(特殊主义信任是指以血缘、亲缘、地缘等先赋性的社会关系为基础而展现信任倾向和信任行为的信任模式)区别于建立在信仰、业缘、契约关系基础上的普遍信任。特殊主义的信任总是与不信任相伴而生,即人们只信任“自家人”、“熟人”,而不信任“外人”、“陌生人”。这种信任是狭隘而排他的,人们天生就把他人划分成了“局内人”和“局外人”,并且从根本上对这两种人采取不同的信任态度。这种态度导致特殊信任模式下的信任半径狭小、信任关系单一、固定。从这一概念出发,韦伯、汉密尔顿、福山、高伟定等学者都认为中国是一个典型的特殊主义信任的国家。 这种对中国社会人际信任的分析以及基于这一分析而做出对中国社会 的判断,虽然在抽象层面上回答了我国传统社会的信任模式及其特征,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一回答遗漏了中国文化背景中的几个核心词汇:关系、实用理性、“推”、整体性等,从而表现出一种静态性、偏颇性。为了更好地说明中国社会人际的特殊主义信任的“特色”,下面我们将结合以上核心概念对我国传统的信任模式进行分析。 一、关系本位的信任架构 在进行中西方社会人际信任对比和讨论彼此之间的差异时,很多西方学者都没有脱离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背景来理解中国文化中的“关系”以及由关 系所产生的信任,没有对中西文化中关系的不同内涵及运作模式进行区分,从而导致了对中国社会人际信任的理解的偏差。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西方社会中“关系”的差异,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学者

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一、对社会学的认识 (一)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是一门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来研究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的学科。社会学的研究问题无一不是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且社会关系不是凝固不变的,是随着社会变化发展而变化,因此,社会学是从系统的社会整体出发,综合地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动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动、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整合、社会冲突和社会变迁等社会事实的学问。 1、社会学是研究整个社会的科学,是一门关于社会这一完整体系 以及论述与整个社会有关的各种社会法规、过程和人群的学科。 2、社会学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通过研究社会 发展情况以及其方法和规律,来促使社会良性运行。 3、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科学,它研究人们的社会 性行为规律的科学。 4、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群体或群体生活的科学,以其科学的社会 观,寻求社会生活的系统联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5、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组成或社会制度的科学,是研究社会关系 的科学。

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一)社会学的功能 每一学科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社会学在其实践和发展的过程中,其功能不断完善,其作用不断得以发展,社会学的作用在于描述、解释、预测、规范社会的发展。社会学可以客观、完整地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现状资料,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图景,社会学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方法,帮助我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这使得我们能够客观的认识社会。社会学说明了社会事实发生的主客观原因,揭示了事物的现象和过程。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科学的方法去预测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社会学是在预测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并且规范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方法。 (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1、对人自身的作用 首先,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社会知识,促进个人的社会性发展,帮助人们制定出正确的社会政策,为社会改革服务,最终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能够使我们利用所学的社会学基础知识,更加科学的分析以及解决我们周围的问题,以便于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的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对社会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使得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理解他人,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使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立场对整个社会世界进行探究,从而使我们更

社会学想象力

我读《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前言 米尔斯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广涉社会与政治理论,兼修史学和人类学。50年代初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相继发表有《性格与社会结构》、《权力精英》等,《社会学的想象力》则被视为主要代表作。他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这两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绩。死后被誉为“当代美国文明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 《社会学的想象力》堪称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它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探讨主题,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并结合作者在社会阶层等方面的研究经验,批判传统学科的抽象与僵化界限,由此强调“社会学想像力”的重大意义。 二、本书的内容 在本书“前景”的第一章中,米尔斯揭示了人们时刻感到社会生活中的陷阱,而为了要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全貌,人们需要一种心智的品质,他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接着米尔斯以9章的篇幅讲解如何才能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他用了正反两种方法,即批判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良风气,避免类似的错误和建构良好的研究风气,提供发挥社会学想象力的平台。 第二到六章,米尔斯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也就是他所说得: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偏向。 第二章——宏大理论。米尔斯对宏大理论的代表人物帕森斯的《社会系统》作了精细的分析,通过引用原著里面的话和转述再解释其思想,他提出并证明宏大理论家们构建的概念王国排除了人类社会的许多结构性方面,也排除了被人们长期以来正确认识为理解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方面,宏大理论的面具是用枯燥乏味的概念游戏替代了轻松自由的想象力,企图迷惑读者,从而构造一个不切实际的概念王国,而强大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则可以避免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出现这样的缺陷。他告诫我们形成系统性思考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心智习惯,否则易导致对概念的盲目崇拜。 第三章——抽象经验主义。抽象经验主义就是对一种过于强调在具体细节上进行"科学方法"的痴迷——对方法的关注超过了对社会研究本身的关注,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反而被忽略了。米尔斯认为,方法的熟练程度不能够决定研究的价值,相反,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可能是用研究者"自己的方法"来解决的。 第四章——形形色色的实用性。米尔斯指出社会科学的混乱,既是道德上的,也是科学上的;既是学术上的,也是政治上。在对研究价值的实用性的批判中,米尔斯认为这是一个伦理论题,如果研究者选择的研究问题难以保持价值的中立,难以避免评估偏见,那么这种研究将把社会引向一个难以预计的不利的一面;而"自由主义的实用性"是围绕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但是他们倾向于分散关注点,对事实调查有着天生的癖好,保有对多元主义含混的因果关系的信仰,降低了观察现代社会全貌的可能性。而后来出现的"保守主义的实用性"则将社会学家的关注点与商业紧密相联,他们为经理们的代言人,成为某个独特领域的专家。由于能力、时间、财力、精力及研究的需要,我们往往只研究某一个小的领域,尤其是做田野调查,必定是在一个小的范围进行的。 第五章——科层制气质。米尔斯说,抽象经验主义的技术方法及其科层式的运用,目前一般是结为一体的。并且将会造成一种科层制社会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者组成了各种学术组织,将独立的个人整合起来,在组织中有明确的分工,一切都被程式化了,以便组织中的个体能够尽快熟悉和掌握它们。学术新手可以在这里接受培训,按照资历排列个体在组织中的地位,尽管你没有任何研究成果,但凭借资历依然能够在组织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层制的危害在于抑制了思想的自由本质,将思想也纳入种种预先设定好的框架之中,因为如果你的思想成为这个组织的"异见",那么你将被驱逐于组织之外,因此拥有科层制气质的组织也是意识形态的工具。 第六章——科学哲学。科学哲学主要指的是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的方法在社会学中的应用,社会学的科学化。确切的讲是“僵化的程序”。 在对社会科学中出现的几种流行趋势进行了相当充分的批评之后,第七到十章讨论社会科学的道德建设。

社会学的意义

第四节社会学的意义 一、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指导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健康的生活 现代社会的生活完全不同于传统社会,其主要特点是:(1)生活社会化。现在社会不管是中国还是别国,都普遍存在着这点。人们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再也不是以前那种封闭、闭塞的情况了,也没有人去过那种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的生活了,即使他们想也很难做到了。如今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更是加剧了这种形势。 (2)社会生活变动速度加快。随着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人们的生活变动速度开始加快。但如今的我们赶上了发展迅猛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高科技产品的换代也非常迅速,这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与革新,这使得社会生活变动速度大踏步地向前迈进。 (3)社会生活多样化。科技的发展与产业的革新,以使各国有能力生产出更多和品类更多的商品。再加上全球化,已经使得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商品都有可 能在全球的其他地方被发现。 (4)社会生活复杂化。社会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有面对面才可以交谈,只有道学校才能接受正规的教育。如今是网络时代,网络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以往的一些生活习惯,使本来就很乏咋的社会生活更加复杂化。 二、提供科学管理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方法 社会学在这方面的意义有以下方面: (1)社会学可以对社会发展的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 (2)社会学可以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和社会管理、社会工作的研究地解决社会问题,科社会学地治理社会提供理论和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是一种经验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科学的反方法来收集和分析社会事实。 三、社会学在学科发展和研究上也发挥重要作用 1.它是发展边缘学科的基础。它对社会整体及各部分联系的研究,为各专门学科之间的沟通架起了桥梁,为交叉、边缘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方法基础和事实根据。同时,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大量涌现也促进了其他边缘学科的产生、 发展。 2.它是多学科综合性研究的骨干。社会学整体性、综合性研究的特点使它在对某一现象的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中,可以把各学科联合起来,把它们的研 究成果综合起来。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特殊规律,并且着这一基础上对其他社会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还着眼于此来研究社会。基于此点,社会学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的关系。就拿哲学和一些单科性社会科学作例子,社会学涉及整个社会系统,而他们只是涉及某一方面、某一个或几个系统,因此,社会学既是哲学和单科性社会科学之间的中介,有时其他社会科学一起成为哲学 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中介。 【本章小结】

《社会学想象力》读书报告

《社会学想象力》读书报告 摘要:《社会学想象力》是著名批判社会学家米尔斯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本书主要阐述了九大主旨、两大论题、一个概念和一个治学之道。社会学想象力是贯穿全书的核心分析概念,以这一概念为中心,从社会学想象力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它以及如何培养它三个方面来整理自己的学术档案。 关键词:社会学想象力;社会科学;米尔斯;心智品质 米尔斯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社会学想象力》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本书主要阐述了“九大主旨”、“两大论题”、“一个概念”和“一个治学之道”。九大主旨分别为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形形色色的实用性、科层制气质、科学哲学、人类的多样性、对历史的运用、自由和理性、论政治;两大论题是批判美国社会科学几种流行趋势和社会科学前景的建构;一个概念指的是社会学想象力;一个治学之道是指米尔斯的治学实践。九大主旨、两大论题和社会学想象力密切相连,两大论题是通过对九大主旨的论述和分类而得到阐述,而社会学想象力是贯穿全书的核心分析概念。前面的正文部分主要是通过直接表述、举例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来阐述观点,而附录中米尔斯则以他的治学之道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发挥社会学想象力。 一、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什么 米尔斯并没有给出“社会学想象力”这个名词的确切定义,而是贯穿在全文的阐述中。这种做法,可以让我们充分发挥“社会学想象力”来思考和学习这一概念,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我认为理解“社会学想象力”这一概念需要把握两个关键词:心智品质和视角转换。 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用信息增进理性,看清事情的全貌,也可以说是人类理性本身在人类事务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这种实质性的理性不仅可以让我们理解个人生活历程与历史以及社会的关系,而且还将对我们置身的社会、历史和我们自身的命运产生结构性的影响力。 社会学想象力也体现为从一种视角转换到另一种视角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从最私人化、最直接的个人转换到最不私人化的社会变迁,通过这一过程我们获得了对社会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充分认识。也就是说,要了解个人变化,我们要超越个人变化本身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