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导则详解要点

按照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保证智能电网建设规范有序推进,实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的总体目标,规范统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主站、采集终端、通信单元的功能配置、型式结构、性能指标、通信协议、安全认证、检验方法、建设及运行管理等。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组织对国内外采集系统建设应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充分结合通信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制造工艺等技术的发展,全面梳理国内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

本部分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之一,为公司系统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指导性方案,在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框架内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规范公司系统内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便于迅速开展试点建设工作。有关对本设计导则的建议或意见可向公司各级营销主管部门反映。

本部分提出了采集对象分类、预付费实现方式、通信信道适用范围,提及到的系统建设典型方案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通用技术方案技术报告》中有详细表述,可以在系统建设工程方案设计中参考。

本部分提出的各部分设计方案的具体技术原理和详细的设计细节可以查阅《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通用技术方案研究技术报告》。

推进,实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的总体目标,规范统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主站、采集终端、通信单元的功能配置、型式结构、性能指标、通信协议、安全认证、检验方法、建设及运行管理等。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组织对国内外采集系统建设应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充分结合通信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制造工艺等技术的发展,全面梳理国内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主站集中式部署

3.2 主站分布式部署

4 系统总体方案

4.1 对象分类及采集要求

4.2 预付费实现方式

4.3 系统总体架构

4.4 主站设备配置

4.6 系统技术指标要求

5 通信信道设计

5.1 通信信道应用范围5.2 远程信道性能设计5.3 本地信道性能设计

6 典型应用

6.1 技术方案选择原则6.2 典型应用方案

系统物理架构是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际的网络拓扑构成,从物理设备的部署层次和部署位置上给出形象直观的体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物理架构图如图2所示。

物理架构图说明:

a)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从物理上可根据部署位置分为主站、通信信道、采集设备三部分,其中系统主站部分建议单独组网,与其他应用系统以及公网信道采用防火墙进行安全隔离,保证系统的信息安全。有关系统安全的要求参见第阶一段第6课题研究报告《安全防护技术》。b)主站网络的物理结构主要由营销系统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磁盘阵列、应用服务器)、前置采集服务器(包括前置服务器、工作站、GPS时钟、防火墙设备)以及相关的网络设备组成。

c)通信信道是指系统主站与终端之间的远程通信信道,主要包括光纤信道、GPRS/CDMA无线公网信道、230MHz无线电力专用信道等。有关信道的组网情况和信道特点等参照后面的通信信道部分。

d)采集设备是指安装在现场的终端及计量设备,主要包括专变终端、可远传的多功能电表、集中器、采集器以及电能表计等。有关设备的结构设计、功能、性能等描述参见后面的终端设备部分。

4.4 主站设备配置

典型配置方案是根据系统主站的不同规模来确定其硬件和软件的典

型配置。本部分首先提出了主站规模的评价标准,然后根据主站规模,把系统分为小型、中小型、中型、大中型、大型、超大型六个档次,

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适当的增加和剪裁。

主站规模的评价标准从两方面进行评估:数据影响量和工作站并发数。在进行规模评估时,也要适当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用户数增加频度、系统资源消耗等。

全面描述请参考《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378.3-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