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种情境下,音高对知觉说话者特质的影响

在三种情境下,音高对知觉说话者特质的影响
在三种情境下,音高对知觉说话者特质的影响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6, 6(12), 1296-1303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6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journal/ap 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2677/ap.2016.612164

文章引用: 刘芳芳(2016). 在三种情境下, 音高对知觉说话者特质的影响. 心理学进展, 6(12), 1296-1303.

The Influence of Pitch on Characteristics of Speaker under Three Scenarios

Fangfang Liu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Dec. 9th , 2016; accepted: Dec. 24th , 2016; published: Dec. 27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Using the software Goldwave6.23 to adjust the pitch of the audio files, the evalu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 of the audio under the three scenarios was discussed. Results: (1) Compared with the lower-pitched female, female with higher voice is thought more friendly, attractive and cheerful. However, the lower-pitched female was concerned more mature. The lowered-pitch male was rated as more honesty, friendliness, ability, sound appeal, ambition, and maturity than male with higher pitch. (2) Under the working situation, subjects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ability of the male; in the context of the crime and derailment, subjec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whether the speaker is lying.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preference for voice depends on what kind of characteristic the particular scenario needs.

Keywords

Voice Pitch, Scenario, Characteristic

在三种情境下,音高对知觉说话者特质的影响

刘芳芳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6年12月9日;录用日期:2016年12月24日;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7日

Open Access

刘芳芳

摘要

使用软件Goldwave6.23调节音频文件的音高,来研究三种情景下音高对音频者的特质的评价。研究结果(1) 被试对升高音高的女性的友善、声音吸引力、开朗的评价高于对降低音高女性的评价,而对高音女性的成熟的评价低于对低音女性的评价。被试对降低音高的男性的诚实、友善、能力、声音吸引力、野心、成熟的评价显著高于对升高音高的男性的评价。(2) 在工作情境下,被试更关注男性的能力,在犯罪和出轨情境下,被试更关注说话者是否在撒谎。研究结果支持了假设,对声音的偏好依赖于具体情景所需要的特质。

关键词

音高,情景,特质

1. 引言

语言不仅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表达喜、怒、哀、乐。反之,人们也可以根据他人的语言,觉察出对方的情绪情感以及对方想要传递的信息。声音中承载着语言信息,也承载着声音的物理特性包括音高、音色、响度等,这些信息相互作用,影响着人们对说话者的知觉。听者从交流的个人、言语、声音方面提取信息,然后把这些元素整合成统一的印象(Gobl & N?, 2003; Imhof, 2010)。对声音的知觉,会影响人们的择偶(Jones, Feinberg, DeBruine, Little, & Vukovic, 2008)、选举行为(Klofstad, Anderson, & Peters, 2012)。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短期的交往中,人们不能全面的了解到一个人的各方面,但是为了减少资源的消耗和获得更多的信息,就会根据已经获得信息,对整个人进行评价。通过对他人内在特质的评估,假定对方的角色,进而决定采取是进一步交往或是回避的行为(McArthur & Baron, 1983)。当人们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时,容易形成关于说话者的人格印象。不管形成的印象精确与否,第一印象会影响后续的交往。McAleer, Todorov & Belin (2014)的研究指出听者根据包含简很少信息的简短语句(你好),对说话者形成的第一印象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第一印象中男性声音吸引力和被知觉到的力量相关,而女性声音吸引力和被知觉到温暖和信任相关。这个研究为根据声音评估人格提供了实证基础。

虽然习惯性的音高(i.e.自然说话的音高)是性激素水平一个可靠的指示器(Abitbol, Abitbol, & Abitbol, 1999; Fraccaro et al., 2013)。但是音高会根据社会情境(Fraccaro et al., 2013)及对象,改变自己的音高,这种现象在人类和动物界都有发现。雄性马鹿通过扩展他们的声道来降低他们对竞争者咆哮的共振峰频率,使声音听起来更大(Reby et al., 2005)。在发情季,小鹿,中东黇鹿,马鹿等会降低他们喉部的位置,产生较低共振频率对付侵入者(Fitch & Reby, 2001; McElligott, Birrer, & Vannoni, 2006; Frey, Volodin, Volodina, Soldatova, & Juldaschev; 2011)。人在唱歌过程中,会故意调整喉部肌肉来调节音高去产生乐音(Titze, 1994)。当和一个婴儿说话时,说话者倾向于提高音高(Trainor & Desjardins, 2002),使声音变得轻柔,表现出和善,友好。人们改变音高使他们和社会地位较高的谈话对象相适应(Gregory & Webster, 1996),当和一个较低支配力或较高的支配的人说话时,会使用较低音高或较高音高的声音(Puts, Gaulin, & Verdolini, 2006)。同样的,当说话者面对没有吸引力的听众或是有吸引力的听众时,说话者会改变他们的音高(Fraccaro et al., 2011)。

Tigue, Borak, O’Connor, Schandl, & Feinberg (2012)发现在全国大选情景和战时情景下,虽然参加者都倾向于把票投给低音而不是高音。但是较低音高在全国大选情境下比战时情境下和正直有更强的相关。但

刘芳芳

是在两种情境下较低音高和体力有一样的相关。在全国大选情景下,更可能多的人把低音高声音和正直、体力相关,他们更可能把票投给低音高的政治家。在战争情境下,如果人们把低音知觉为体力的象征,他们更可能把票投给低音者。在长短期择偶情境下,相比于长期择偶情景,处于排卵期的女性在短期择偶中更偏爱低音男性,以获得更好的基因繁衍后代(Puts, 2005)。在某些职业中对特定的声音有偏爱。比如新闻主播,心理咨询师。因为需要使人们相信新闻的真实性,所以新闻主播的声音要含有真诚、客观的特性。

而心理咨询师的声音则需要含有亲和性的特性。在刑事案件中,尤其在绑架、敲诈勒索、诈骗、恐吓和骚扰、谎报火警等案件中,通过对说话人语音的听辨、视谱和检测,分析说话人的性别、年龄范围、在何处生活、职业以及文化程度等可以相对便捷地确定犯罪嫌疑人(王宁敏,2009)。当然人们的声音线索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会可以根据情境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语调、音高,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所以人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境下对声音线索背后的人格特质的要求,调整音高。本研究就是要探索在具体情境下,人们对声音的偏好及对声音偏好背后的特质偏好,以便人们调整音高,更好的适应情景。

2. 方法

2.1. 目的

探究音高对被试知觉说话者特性的影响,及在工作情境下、出轨情境下、犯罪情境下被试对说话者特质的知觉。

2.2. 被试

网上招募106名女性,79名男性。要求异性恋,听力正常。剔除无效数据,女性有效数据92份,男性有效问卷为76份。女性平均年龄为21.4岁(range = 18~28,S.D. = 1.809),男性平均年龄为22.3岁(range = 18~30,S.D. = 2.571)。

2.3. 实验材料

使用Goldwave6.23软件,对一名24岁男性说的三句话分别的录音(请相信我能胜任这份工作;请相信我没有出轨;请相信我没有犯罪)。对一名25岁女性的两句话的两句话进行录音(请相信我没有出轨;

请相信我没有犯罪),使用Goldwave6.23过滤音频文件中的噪音,并且调节声音的音高,每句话分别降低和升高一个半个音。升高一个半音的音频文件为高音,降低一个半音音频文件的为低音。三句话对应着三种情景,被试在听“请相信我没有出轨”音频前,有一段话启动出轨情景。被试在听“请相信我没有犯罪”前,有一段话启动犯罪情景。被试在听“请相信我能胜任这份工作”前启动工作情景。

2.4. 实验设计

研究采用音高(低音、高音)*性别(男性、女性)*情景(男三种,女两种)的三因素被试内设计。音高、性别、情景为自变量,对特质的评价为因变量。

2.5. 程序

被试进行实验前填写知情同意书。在被试同意后,使用电脑、戴耳机,根据情景和听到音频,评价声音的特质(诚实、友善、能力、声音吸引力、野心、开朗)以及出轨可能性、犯罪可能性、胜任工作可能性。对声音的评价采用7级评分,1代表非常不符合,7代表非常符合,分数越高代表越符合。

2.6. 数据分析

使用SPSS22.0对女性、男性声音音频文件的特质评价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对男性的出轨可能

刘芳芳

性、犯罪可能性、工作可能性及女性出轨可能性、犯罪可能性与其他特质进行Person相关性分析。3. 结果

3.1. 对特质评价的配对样本T检验

3.1.1. 对女性声音特质评价的配对样本T检验

数据显示(表1),被试对升高音高的女性的友善(t = 3.660, p = 0.000 < 0.001)、声音吸引力(t = 7.040, p = 0.000 < 0.001)、成熟(t = ?5.017, p = 0.000 < 0.001)、开朗(t = 10.682, p = 0.000 < 0.001)的评价与对降低音高的女性的声音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被试对升高音高的女性的友善、声音吸引力、开朗的评价高于对降低音高女性的评价,而对高音女性的成熟的评价低于对低音女性的评价。

3.1.2. 对男性声音特质评价的配对样本T检验

数据显示(表2),被试对降低音高的男性的诚实(t = 8.213, p = 0.000)、友善(t = 6.672, p = 0.000)、能力(t = 7.392, p = 0.000)、声音吸引力(t = 11.114, p = 0.000)、野心(t = 4.199, p = 0.000)、成熟(t = 13.613, p = 0.000)的评价与对升高音高的男性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被试对降低音高的男性的诚实、友善、能力、声音吸引力、野心、成熟的评价显著高于对升高音高的男性的评价。

3.2. 在工作情景下对男性胜任工作可能性评价与其他特质评价的Person相关分析

在工作情境下,女性对男性胜任管理类工作可能性的评价与对其诚实(r = 0.554, p = 0.000 < 0.01)、友善(r = 0.348, p = 0.000 < 0.01)、能力(r = 0.787, p = 0.000 < 0.01)、野心(r = 0.613, p = 0.000 < 0.01)、声音吸

Table 1. Paired sample T test of evaluation of female voice

表1. 被试对女性声音评价的配对样本T检验

特质平均数标准偏差标准误T df 显著性(双侧) 女高音–女低音诚实0.158 1.952 0.106 1.481 335 0.140 女高音–女低音友善0.363 1.818 0.099 3.660 335 0.000 女高音–女低音能力0.018 1.486 0.081 0.220 335 0.826 女高音–女低音声音吸引力0.714 1.860 0.101 7.040 335 0.000 女高音–女低音野心0.024 1.621 0.088 0.269 335 0.788 女高音–女低音成熟?0.449 1.642 0.090 ?5.017 335 0.000 女高音–女低音开朗0.926 1.588 0.087 10.682 335 0.000

Table 2. Paired sample T test of evaluation of male voice

表2. 被试对男性声音评价的配对样本T检验

特质平均数标准偏差标准误T Df 显著性(双侧) 男低音–男高音诚实0.665 1.817 0.081 8.213 503 0.000

男低音–男高音友善0.486 1.636 0.073 6.672 503 0.000

男低音–男高音能力0.558 1.693 0.075 7.392 503 0.000

男低音–男高音声音吸引力0.847 1.711 0.076 11.114 503 0.000

男低音–男高音野心0.319 1.708 0.076 4.199 503 0.000

男低音–男高音成熟0.954 1.574 0.070 13.613 503 0.000

男低音–男高音开朗?0.097 1.659 0.074 ?1.316 503 0.189

刘芳芳

引力(r = 0.730, p = 0.000 < 0.01)、成熟(r = 0.697, p = 0.000 < 0.01)、开朗(r = 0.405, p = 0.000 < 0.01)的评价存在正相关。但是胜任管理类工作的可能性评价与诚实、能力、野心、成熟、声音吸引力评价有更强的相关。

在工作情境下,男性被试对男性胜任工作可能性的评价与对诚实(r = 0.475, p = 0.000 < 0.01)、友善(r =

0.419, p = 0.000 < 0.01)、能力(r = 0.705, p = 0.000 < 0.01)、野心(r = 0.474, p = 0.000 < 0.01)、声音吸引力(r

= 0.544, p = 0.000 < 0.01)、成熟(r = 0.598, p = 0.000 < 0.01)、开朗(r = 0.465, p = 0.000 < 0.01)的评价有显著的正相关。在工作情景中,男性被试对男性声音的评价中,胜任工作可能性与能力、声音吸引力、成熟有更强的相关性。

3.3. 在出轨情景下对出轨可能性评价与其他特质的评价Person相关分析

在出轨情境下,女性被试对男性声音的评价,进行Pe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出轨可能性与诚实(r = ?0.500, p = 0.000 < 0.01)、友善(r = ?0.424, p = 0.000 < 0.01)、能力(r = ?0.164, p = 0.026 < 0.05)、野心(r =

0.303, p = 0.000 < 0.01)、开朗(r = ?0.203, p = 0.006 < 0.01)存在显著相关。男性被试对女性出轨可能性的

评价与对其诚实(r = ?0.568, p = 0.000 < 0.01)、友善(r = ?0.439, p = 0.000 < 0.01)、声音吸引力(r = ?0.249, p = 0.002 < 0.01)、野心(r = 0.166, p = 0.040 < 0.05)、开朗(r = ?0.204, p = 0.012 < 0.05)的评价有显著的相关。

也就是说在出轨情境下,被试对女性出轨可能性的评价与其对诚实、友善、声音吸引力、开朗的评价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对其野心的评价存在显著正相关。

在出轨情境下,女性被试对男性出轨可能性的评价与对其诚实(r = ?0.565, p = 0.000 < 0.01)、友善(r = ?0.464, p = 0.000 < 0.01)、能力(r = ?0.203, p = 0.006 < 0.01)、声音吸引力(r = ?0.210, p = 0.004 < 0.01)、成熟(r = ?0.211, p = 0.004 < 0.01)的评价存在显著相关。男性被试对男性出轨可能性评价与对其诚实(r = ?0.414, p = 0.000 < 0.01)、友善(r = ?0.355, p = 0.000 < 0.01)、声音吸引力(r = ?0.267, p = 0.001 < 0.01)、成熟(r = ?0.252, p = 0.002 < 0.01)的评价存在显著相关。也就是说,在出轨情境下,女性被试和男性被试对男性出轨可能性的评价与对其诚实、友善、声音吸引力、成熟的评价存在显著负相关,而女被试对男性出轨可能性的评价也与对其能力的评价存在负相关。

3.4. 在犯罪情景下对出轨可能性评价与其他特质的评价的Person相关分析

在犯罪情境下,女性被试对男性犯罪可能性的评价与对其诚实(r = ?0.485, p = 0.000)、友善(r = ?0.377, p = 0.000)、声音吸引力(r = ?0.325, p = 0.000 < 0.01)、开朗(r = ?0.172, p = 0.020 < 0.01)的评价存在显著相关。男性被试对男性犯罪可能性的评价与对其诚实(r = ?0.546, p = 0.000 < 0.01)、友善(r = ?0.482, p = 0.000 < 0.01)、声音吸引力(r = ?0.266, p = 0.001 < 0.01)、野心(r = 0.406, p = 0.000 < 0.01)、开朗(r = ?0.174, p =

0.032 < 0.05)存在显著相关。也就是说,在犯罪情境下,女性被试对男性犯罪可能性的评价与对其诚实、

友善、声音吸引力、开朗的评价存在显著负相关。男性被试对男性犯罪可能性的评价与对其诚实、友善、声音吸引力、开朗的评价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对其野心的评价存在显著正相关。

在犯罪情境下,女性被试对女性犯罪可能性的评价与对其诚实(r = ?0.569, p = 0.000 < 0.01)、友善(r = ?0.476, p = 0.000 < 0.01)、声音吸引力(r = ?0.282, p = 0.000 < 0.01)、开朗(r = ?0.302, p = 0.000 < 0.01)的评价存在显著相关。男性被试对女性犯罪可能性的评价与对其诚实(r = ?0.540, p = 0.000 < 0.01)、友善(r = ?0.501, p = 0.000 < 0.01)、声音吸引力(r = ?0.310, p = 0.000 < 0.01)、野心(r = 0.249, p = 0.002 < 0.01)的评价存在显著相关。也就是说,在犯罪情境下,女性对女性犯罪可能性与对其诚实、友善、声音吸引力、开朗的评价有显著负相关。男性被试对女性犯罪可能性的评价与对女性诚实、友善、声音吸引力的评价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对女性野心的评价存在显著正相关。

刘芳芳4. 讨论

音高依赖于声带振动的速度(Titze, 1994),又被称作基频,在性激素的影响下随着年龄不断变化(Abitbol, Abitbol, & Abitbol, 1999)。基频与声带长度成反比(Puts, Gaulin, & Verdolini, 2006)女性的声带粘膜以每年0.4 mm的速度生长,男性的声带粘膜的每年增长0.7 mm,大约在20岁左右停止生长(Hirano, Kurita, & Nakashima, 1983)。这是男性平均音高大约是女性平均音高的一半(Titze, 2000)的生物学原因。这也是降低音高的男性和降低音高的女性被评价为更成熟的原因。和降低音高的女性相比,升高音高的女性被知觉为更年轻(Collins & Missing, 2003),更有繁殖力(Pipitone & Gallup, 2008),声音更有吸引力,更友善,更有亲和力,性格更加开朗(Imhof, 2010)。降低音高的男性声音被知觉为更有吸引力,更有支配力(Puts, Gaulin, & Verdolini, 2006),更有能力这可能是性选择进化的结果(Borkowska & Pawlowski, 2011; Puts, Gaulin, & Verdolini, 2006)。

在本研究中,被试评价男性胜任管理工作可能性时,虽然与对其诚实、友善、声音吸引力、能力、野心、成熟、开朗评价有正相关,但是与对其能力、声音吸引力、成熟的评价,而男性的成熟、声音吸引力、能力与其音高有显著的负相关。人们倾向于选择较低音高的人当领导,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这就意味着低音的男性和女性在竞选领导职位时更有可能获得成功。因为女性的平均音高大约是男性平均音高的两倍(Titze, 2000),这可能是女性领导人比男性领导人少的原因之一(Klofstad, Anderson, & Peters, 2012)。

音高较低的男性报告出,在过去的时间里有更多的性伴侣(Puts et al., 2006)。并且,不管对于男性还是女性,异性声音吸引力的评价能够预测第一次性交的年龄,性伴侣的数量,稳定关系外的伴侣发生性关系次数,及与处于另一段关系中的人发生性关系的次数(Hughes, Dispenza, & Gallup, 2004)。但是在本研究中,被试对男性和女性出轨可能性的评价都与对其声音吸引力有显著的负相关。这看起来是和以前的研究相悖,但是本研究是是使用一名男性和一名女性的声音,提高或是降低音高。人类声音音高会随着情绪变化(Williams & Stevens, 1972),并且听者根据音高判断人的情绪状态具有一致性(Sobin & Alpert, 1999)。情绪一般被认为引起生理反应的变化,是为了提高有机体成功解决适应性挑战的可能性(Ekman, 1992; Levenson, 1994; Laukka et al., 2008),情绪激活或唤醒水平的提高与音高的提高相关(Juslin & Laukka, 2003),并且说话者自我报告的焦虑与基频存在显著负相关(Laukka et al., 2008),也就是说一个人声音提高可能要应对使他焦虑的情景,这也是在出轨情景和犯罪情境下,升高音高的男性和女性被认为是不诚实的,出轨可能性和犯罪可能性更大的原因。

只调节音高保证了音色、响度等其他因素的一致性,但是现实生活中,声音的变化并不仅仅是只调节音高,往往还伴随着其他声音参数的变化。并且,被试对一名男性和一名女性的音频文件进行评价,虽然对音频文件调节了音高,但是被试还是有可能识别出的。男性偏爱高音女性(Collins & Missing, 2003),女性偏爱低音男性(Feinberg, Jones, Little, Burt, & Perrett, 2005; Puts, Apicella, & Cárdenas, 2011),是对因为声音背后代表的繁殖力或者其他资源(Pipitone & Gallup, 2008)。在工作情景下,对男低音的偏爱,是因为低音男性声音和男性的能力、成熟有更强的相关。是因为在工作情境下,更关注男性的能力。在出轨情境下,被试对女性出轨可能性的评价与其对诚实、友善、声音吸引力、开朗的评价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对其野心的评价存在显著正相关。女性被试和男性被试对男性出轨可能性的评价与对其诚实、友善、声音吸引力、成熟的评价存在显著负相关,而女被试对男性出轨可能性的评价也与对其能力的评价存在负相关。也就是说有野心的女性被知觉为出轨的可能性越大,而不成熟的男性被知觉为出轨的可能大。并且女性被试认为能力越低的男性出轨可能性越大,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支配力。

在犯罪情境下,男性和女性被试对男性犯罪可能性的评价与对其诚实、友善、声音吸引力、开朗的

刘芳芳

评价存在显著负相关。但是男性被试知觉男性犯罪可能性的评价与其野心存在显著正相关。女性被试对女性犯罪可能性与对其诚实、友善、声音吸引力、开朗的评价存在显著负相关。男性被试对女性犯罪可能性的评价与对女性诚实、友善、声音吸引力的评价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其对女性野心的评价存在显著正相关。男性被试知觉到男性和女性犯罪可能性与野心相关,而女性则没有这样的评价。可能是因为男性认为越有野心的人,越可能犯罪。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种类的犯罪,也可能是因为男性和女性启动的犯罪情景不一样。而女性知觉到女性的开朗度与犯罪可能性相关,而男性没有。还是存在性别差异的。

在三种情境下,被试都关注到说话者是否诚实。尤其是在犯罪出轨情境下,对于同样一个说话者,被试可能更关注说话者的是否有焦虑情绪,观察说话者是否说谎。

5. 结论

这些结果支持了研究假设,对声音的偏好,是因为对特定情景下所需要的特质的关注。同时这些结果为研究具体情境下对声音的研究提供的支持。人们可以根据特定情境对特质的要求调节音高,以求达到想要的结果。人们根据情景调节音高,尤其是对于有经验的人和经过训练的人,也说明了音高也未必是一个可靠的知觉特定情景下所需要的特质的线索(Puts, Gaulin, & Verdolini, 2006),所以需要结合更多的线索证据来判断。

参考文献(References)

王宁敏(2009). 语音身份识别及其在犯罪侦查中的运用. 人民检察, (8), 7.

Abitbol, J., Abitbol, P., & Abitbol, B. (1999). Sex Hormones and the Female Voice. Journal of Voice, 13, 424-44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16/S0892-1997(99)80048-4

Borkowska, B., & Pawlowski, B. (2011). Female Voice Frequency in the Context of Dominance and Attractiveness Percep-tion. Animal Behaviour, 82, 55-5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16/j.anbehav.2011.03.024

Collins, S. A., & Missing, C. (2003). Vocal and Visual Attractiveness Are Related in Women. Animal Behaviour, 65, 997- 100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06/anbe.2003.2123

Ekman, P. (1992). An Argument for Basic Emotions. Cognition & Emotion, 6, 169-20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80/02699939208411068

Feinberg, D. R., Jones, B. C., Little, A. C., Burt, D. M., & Perrett, D. I. (2005). Manipulations of Fundamental and Formant Frequencies Influence the Attractiveness of Human Male Voices. Animal Behaviour, 69, 561-56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16/j.anbehav.2004.06.012

Fitch, W. T., & Reby, D. (2001). The Descended Larynx Is Not Uniquely Huma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268, 1669-167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98/rspb.2001.1704

Fraccaro, P. J., Jones, B. C., Vukovic, J., Smith, F. G., Watkins, C. D., Feinberg, D. R., Little, A. C., & Debruine, L. M.

(2011).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t Women Speak in a Higher Voice Pitch to Men They Find Attractive.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9, 57-6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556/JEP.9.2011.33.1

Fraccaro, P. J., O’Connor, J. J. M., Re, D. E., Jones, B. C., DeBruine, L. M., & Feinberg, D. R. (2013). Faking It: Delibe-rately Altered Voice Pitch and Vocal Attractiveness. Animal Behaviour, 85, 127-13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16/j.anbehav.2012.10.016

Frey, R., Volodin, I., Volodina, E., Soldatova, N. V., & Juldaschev, E. T. (2011). Descended and Mobile Larynx, Vocal Tract Elongation and Rutting Roars in Male Goitred Gazelles (Gazellasubgutturosa Güldenstaedt, 1780). Journal of Ana- tomy, 218, 566-58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111/j.1469-7580.2011.01361.x

Gobl, C., & N?, A. (2003). The Role of Voice Quality in Communicating Emotion, Mood and Attitude. Speech Communica-tion, 40, 189-21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16/S0167-6393(02)00082-1

Hughes, S. M., Dispenza, F., & Gallup, G. G. (2004). Ratings of Voice Attractiveness Predict Sexual Behavior and Body Configuration.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5, 295-30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16/j.evolhumbehav.2004.06.001

Imhof, M. (2010). Listening to Voices and Judging Peopl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stening, 24, 19-3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80/10904010903466295

Jones, B. C., Feinberg, D. R., DeBruine, L. M., Little, A. C., & Vukovic, J. (2008). Integrating Cues of Social Interest and Voice pitch in Men’s Preferences for Women’s Voices. Biology Letters, 4, 192-194.

刘芳芳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98/rsbl.2007.0626

Juslin, P. N., & Laukka, P. (2003). Communication of Emotions in Vocal Expression and Music Performance: Different Channels, Same Code? P sychological Bulletin, 129, 770-81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37/0033-2909.129.5.770

Klofstad, C. A., Anderson, R. C., & Peters, S. (2012). Sounds like a Winner: Voice Pitch Influences Perception of Leader-ship Capacity in Both Men and Wome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9, 2698- 270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98/rspb.2012.0311

Laukka, P., Linnman, C., ?hs, F., Pissiota, A., Frans, ?., Faria, V., Furmark, T. et al. (2008). In a Nervous Voice: Acoustic Analysis and Perception of Anxiety in Social Phobics’ Speech.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32, 195-21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07/s10919-008-0055-9

Levenson, R. W. (1994). Human Emotion: A Functional View. In P. Ekman, & R. J. Davidson (Eds.), The Nature of Emo-tion: Fundamental Questions (Vol. 1, pp. 123-126).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Aleer, P., Todorov, A., & Belin, P. (2014). How Do You Say “Hello”? Personality Impressions from Brief Novel Voices. PLoS ONE, 9, e9077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371/journal.pone.0090779

McArthur, L. Z., & Baron, R. M. (1983). Toward an Ecological Theory of Social Percep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0, 215- 23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37/0033-295X.90.3.215

McElligott, A. G., Birrer, M., & Vannoni, E. (2006). Retraction of the Mobile Descended Larynx during Groaning Enables Fallow Bucks (Dama dama) to Lower Their Formant Frequencies. Journal of Zoology, 270, 340-34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111/j.1469-7998.2006.00144.x

Pipitone, R. N., & Gallup, G. G. (2008). Women’s Voice Attractiveness Varies across the Menstrual Cycle.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9, 268-27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16/j.evolhumbehav.2008.02.001

Puts, D. A. (2005). Mating Context and Menstrual Phase Affect Women’s Preferences for Male Voice Pitch.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6, 388-39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16/j.evolhumbehav.2005.03.001

Puts, D. A., Apicella, C. L., & Cárdenas, R. A. (2011). Masculine Voices Signal Men’s Threat Potential in Forager and In-dustrial Societie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9, 601-60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98/rspb.2011.0829

Puts, D. A., Gaulin, S. J., & Verdolini, K. (2006). Dominance and the Evolution of Sexual Dimorphism in Human Voice Pitch.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7, 283-29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16/j.evolhumbehav.2005.11.003

Reby, D., McComb, K., Cargnelutti, B., Darwin, C., Fitch, W. T., Clutton-Brock, T. et al. (2005). Red Deer Stags Use For-mants as Assessment Cues during Intrasexual Agonistic Interac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2, 941-94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98/rspb.2004.2954

Sobin, C., & Alpert, M. (1999). Emotion in Speech: The Acoustic Attributes of Fear, Anger, Sadness, and Joy.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28, 347-36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23/A:1023237014909

Tigue, C. C., Borak, D. J., O’Connor, J. J., Schandl, C., & Feinberg, D. R. (2012). Voice Pitch Influences Voting Behavior.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3, 210-21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016/j.evolhumbehav.2011.09.004

Titze, I. R. (1994). Principles of Vocal Production. East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Titze, I. R. (2000). Principles of Voice Produc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Voice and Speech.

Trainor, L. J., & Desjardins, R. N. (2002). Pitch Characteristics of Infant-Directed Speech Affect Infants’ Ability to Discri-minate Vowels.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9, 335-34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3758/BF03196290

Williams, C. E., & Stevens, K. N. (1972). Emotions and Speech: Some Acoustical Correlates.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52, 1238-125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10.1121/1.1913238

期刊投稿者将享受如下服务:

1. 投稿前咨询服务(QQ、微信、邮箱皆可)

2. 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期刊

3. 24小时以内解答您的所有疑问

4. 友好的在线投稿界面

5. 专业的同行评审

6. 知网检索

7. 全网络覆盖式推广您的研究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p@https://www.360docs.net/doc/c59145366.html,

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

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对同一事物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就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整体的认识,也就是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的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类似的,但对它的知觉就会有差别,知识经验越丰富对物体的知觉越完善,越全面。显微镜下边的血样,只要不是色盲,无论谁看都是红色的;但医生还能看出里边的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没有医学知识的人就看不出来。 知觉虽然已经达到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比只能认识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更高级了,但知觉来源于感觉,而且二者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所以感觉和知觉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形成对某一事物的知觉的时候,各种感觉就已经结合到了一起,甚至只要有一种感觉信息出现,都能引起对物体整体形象反映。例如,看到一个物体的视觉包含了对这一物体的距离、方位,乃至对这一物体其他外部特征的认识,所以,现实生活

中很难有单独存在的感觉,单一或狭隘感觉的研究往往只能产生于实验室中。 感觉和知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可见,知觉比感觉复杂。 感觉和知觉有相同的一面。它们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如果事物不再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那么我们对该事物的感觉和知觉也将停止。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如果要想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光靠感觉和知觉是不行的,还必须在感觉、知觉的基础上进行更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记忆、想象、思维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我们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多、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准确、越完整,但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因为在知觉过程中还有人的主观经验在起作用,人们要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解释所获得的当前事物的感觉信息,从而对当前事物作出识别。 总之,知觉的产生以头脑中的感觉信息为前提,并且同感觉同时进行。但知觉却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总和。因为在知觉中除了包含感觉之外,还包含记忆、思维和言语活动等等。知觉属于高于感觉的感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特性 阅读精选(1):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特性分以下四种: 知觉的选取性 人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的反应的特性。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的体现,比如大家在复习备考中喜欢在书上画线,这就知觉选取性的体现,方便我们从整个书的大背景中区分出重难点。另外我们再来说说猎人和樵夫的故事,说猎人进山看见的就是狗熊,袍子等一些动物;樵夫进山看见的就是一些松树,柏树。这个小故事很鲜明的体现了选取性在生活中的体现,即每个人从背景中区分出优先加以反应。 知觉的整体性 在生活中同样有很多的体现。如我们观看一个不完整的三角形时,我们很少会把它看成零散的线段,更加可能的是把它看成一个完整的图形。这就是知觉整体性所说的把部分看成整体。有时候绘画时我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个人物,就能够识别出来他是谁,这也是整体性的体现。 知觉的恒常性 有大小,颜色,明度,形状等恒常。那么,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

呢?它其实指的是知觉条件发生变化,知觉对象依然持续不变的现象。如大小恒常,一支笔放在你的远和近的地方,外在条件发生变化了,但是知觉的对象这支笔依然持续不变。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主要指的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如中国俗语所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是体现了知觉理解性。 知觉的特性比较容易混淆,期望大家能够抓住主要特征,火眼晶晶,识别其中的纷纷扰扰。 阅读精选(2):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相对性 知觉是个体以其已有经验为基础,对感觉所获得资料而做出的主观解释,因此,知觉也常称之为知觉经验。知觉经验是相对的。我们看见一个物体存在,在一般情形下,我们不能以该物体孤立地作为引起知觉的刺激,而务必同时也看到物体周围所存在的其他刺激。这样,物体周围其他刺激的性质与两者之间的关系,势必影响我们对该物体所获得的知觉经验。形象与背景是知觉相对性最明显的例子。形象是指视觉所见的具体刺激物,背景是指与具体刺激物相关连的其他刺激物。在一般情境之下,形象与背景是主副的关系:形象是主题,背景是衬托。另一个例子是知觉比较,是指两种具相对性质的刺激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时,由于两者的彼此影响,致使两刺激所引起的知觉上

情境教学概念

2.

一、问题情境的含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学生最初学习时经历的认知线索直接影响着今后对相关 知识经验的提取,个体具有丰富体验的形象化、条理清楚、联系广泛的图式化 知识更有利于记忆和提取。 1.1情境教学的界定 情境教学的核心是“情境”,从词义上说,“情景”和“情境”之间是有区别的。 “情景”的“景”是具体、直观和吸引人的。“情境”的“境”是指构成和蕴涵在情景 中的那些相互交织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内涵看,情境要比情景丰富、复杂得多。数学课程着眼于后者,但脱离了数学课程的背景,去区别这两个词,就没有意义了。无论我们谈及“情景”还是“情境”都不是观赏性的停留在表面,而是为了深入进去,研究情景背后的故事,找出与数学有关的线索。因此,在数学课程里(不是生活里)的 “情景与情境”可以看成一回事,这不会引起歧义,也方便广大教师理解。

情境教学的概念,首先由Br。wn.c。11in.Duguid在1989年一篇名为《情境认知与学 习文化》(SituatedCognitionandtheCulture。fLearning)的论文中提出的。他们 认为“知识只有在它们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刁‘能产生意义。知识绝不能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进行。”〔1]关于情境教学有各种 不同的表述。教育大辞典中给出这样的定义:情境教学就是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 起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2]。钟启泉教授认为“情境教 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 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3」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 ‘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辨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 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所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式。”【4]从本质上说,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 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 感性与理性、旧知与新知、背景与知识以及问题与思维的关系和矛盾。数学情境教学指 通过创设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认知情感,使学生在愉悦心理体验 的条件下,自主地构建知识体系的高效的教学模式。创设数学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 性的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 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起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其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 析和探讨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6.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情景教学的研究冉爱凤 文章首先介绍了情景教学的概念。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 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 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 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情景教 学的各种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 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其著 作《论语》中指出:“不愤不启,不启不发。”而近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课堂思维 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善于抓住 学生心愤口J啡的时机,使学生处于“心求追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急需状态,这样能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此时,创设问题情景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学生的脑海,必会激 起思维的浪花。可见,创设问题情景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创设情景还可以充

情景模拟法的作用综述

情景模拟法的作用综述 作者:袁冬单位:贵州财经学院艺术学院 不论在歌唱基础技能训练还是在歌唱表演中,身心与情境的相互配合对于歌唱艺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姚莉莉,2008)。因此,改革传统声乐教学方法,对增强学生声乐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的涵义 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一种活动,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人和情境互动的产物,人的学习也依存于背景、情境之中。因此,情境认知理论对学校的传统教学方法提出批评,认为传统的“填鸭式”、授课式教学不能创设知识形成的情景,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刘雪明,2011)。教学的设计应以学习者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活动中,通过参与和观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可以让学生在情景角色的扮演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吸纳与应用。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在国外最早用于外语教学的口语训练,以后逐步扩展到其他学科,在我国最早试行这一教学方法的是南通师范附小的李吉林老师,他倡导在语文教学模式中,要“以人为本”,以情为中介,通过创设的美、趣、智的学习情境,“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引起学生积极地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

很大的不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在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讲授和灌输,教师常常停留在概念的解析、理论的演绎和方法的介绍上,学生往往是无奈地听讲,被动地接受。而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亲身参与、感受中自觉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通过创设情景、角色扮演来获取知识,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实践性和优越性。 情境模拟法在声乐表演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在高校声乐表演专业教学课堂中多次试行情境模拟教学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步骤:1、创设情景环境,穿插情景分析;2、安排情景演练,进行总结内化;3、课后指导练习,延伸巩固提高。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步:创设情景环境,穿插情景分析。这一步骤需要在课前完成。在与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了解学生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共同确定主题。教师给学生分发相关情景材料,指导学生按材料中的故事情景尝试表演。例如,在较高年级的声乐专业课程教学中,曾选择莫扎特歌剧《魔笛》的第一幕进行情景教学,该歌剧选段包括王子、公主以及三个侍女一共五个角色,有男高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四个声部,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演唱水平分配角色,并向学生提供总谱、歌剧剧本、编写的角色分析和可供参考的音视频材料,指导学生揣摩人物性格,分析歌剧的创作背景,每一唱段对剧中角色塑造的作用,以及不同角色扮演的关键所在。

知觉的特性说课稿

《知觉的特性》说课稿 刘彦惠 一、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本节出自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幼儿的感觉和知觉》,第 二节幼儿的知觉,二知觉的特性。 1、本节内容的地位:本节内容是第四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整本教材的重点内 容。 2、与前后知识的关系:它是学习了感觉极其特性以及知觉的概述等内容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了巩固和深化,又为将来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该理论进行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学习本章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知觉的四大特性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理解知觉的特性在生活及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心理学源于生活,体会知觉的特性与实际生活、教育教学工作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幼儿心理学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实际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教学重点:知觉的四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知觉特性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由于学生没有幼儿园教学的的经验,知觉特性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下面说教学策略的设计: 二、学生分析 这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幼师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 一直以来幼师专业的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既不重视又不感兴趣。相比较而言她们更喜欢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等技能课的学习,同时,当前的社会背景,我们的学生从学业成绩的角度都是初中的中等生及中下等生,对于学习,他们既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那么我面对的学生也不例外,也存在着这种倾向。所以我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第三节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一、情境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建立并发展。英文叫做Soeial InterdependeneeTheory,由美国的约翰逊兄弟(Johnson,D。W。&Johnson,R。T。)一起发展起来1,这是当代西方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热点,这一理论强调个体心理常常产生于构成、指导和支持认知过程的环境之中,而认知过程的本质是由情境决定的,情境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这一理论还认为,心理与环境的互动不仅发生在高度机械的任务当中,而且也在一些日常任务之中,他们同时把学习的情境分为积极互赖(合作)、消极互赖(竞争)和无相赖(无互动)三种情况,强调知识的学习应建构在真实的活动中,同时强调学习活动与文化的结合,其主要观点包括:①人具有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②学习是个人与情境互动的历程;③学习是从真实活动中主动探索的过程;④学习是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历程;⑤学习是从周边参与扩展至核心的。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在情境中建构、不能与情境脉络相分离。情境学习简单的说,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和情境活动相联系,将重点放在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上,并要求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意义协商。 二、情境认知理论对CSCL的支持 在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CSCL 学习中,学生不再是外部信息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被灌输对象,而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也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更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教材等教学资源不只是教师传递知识的载体,它所提供的知识也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利用对象;教学媒体则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同学习和会话交流的工具。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CSCL可以有效组织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要素,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帮助下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参与到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协作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有效地进行意义建构。 第四节分布式学习认知理论 一、分布式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分布式学习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内建构起来的,并被不断1魏洪伟,邸佳奇,孙惠杰.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9):第136页。

知觉的特性与种类

知觉的基本特性 实践与研究表明,人的知觉活动是按照一定特殊规律进行的。这些规律可以 归纳为知觉的四种基本特征: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们常常把照相机比作人眼功能的延伸,然而同样是刻录外界的信息,人的视觉与照相是决然不同的。照相是被动地、忠实地复制客观事物的一切细节,而人在观看景象时,是处在一种积极探索的、带有高度选选择性的状态之中。对于人来说,他总是在想要获得某件事物时,才真正地去观看和辨清。 影响人们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可以归于以下几点: 1)注视对象的差异性。人们观看景物,就意味着在捕捉眼前事物中某几个最突出的特征,这些特征往往是从整个景象的大背景中分离出来的。于是,关注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异性越大,就越容易实现二者的分离,也就越容易被优先选择出来。以人们观看色彩为例,如果按照人的正常视力,在白色背景上刚能分辨出的黑色细节直径为1mm(毫米)时,则在同样条件下,在红色背景上能分辨出绿色细节的直径就要增大到2.5mm,而在蓝色背景上的的绿色细节必须增加到5mm才能为人眼所辨认。如果注视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异越小,越不易被视觉捕捉到,比如昆虫身上的保护色往往是与它长期生存的环境保持一致;在丛林中作战的士兵,身着的迷彩服底色一般是绿色,而在沙漠里,士兵的迷彩服底色则选择黄沙色;同理,在影视作品中,那些在夜间出击行动的人物,常常要被装扮为“黑衣人”,留给观众“合乎情理”的视觉反应。 2)目标对象的动态性。人们的知觉选择有赖于有机体相关器官的活动与调节。人对于环境中时时变化的东西要比静止之物感兴趣得多,也敏感得多。然而,如果某些事物虽然处于活动状态,但总是重复同一个动作或者总是在同一种现象中周期性循环,人们也会看不到变化。一些研究厌腻现象和适应现象的心理学家认为,当某种特定的刺激一次次重复出现时,人们就会停止对它的注意与反应。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多见的。比如一直出现的某种噪声或异味,会随时间推移不再引起人们的注意;一直审视某种色彩,会感到色彩脱色或变白在夜幕中,滚动的霓虹灯广告比静止的灯光广告更能吸引眼球的注意。再比如,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要比在在城市闹市区开车更容易出事故,因为在高速公路上,司机的视觉目标的活动常常带有极大的重复性,容易使司机的反应力变缓,而在车辆拥挤的闹市,目标对象的活动变化频繁,司机必须集中注意力捕捉对象。 3)捕捉对象的需求性。视觉对观察事物的优先选择,除了与事物本身的特性有关外,还与观察者对事物的需求心理密切相关。几乎人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在两边都有商铺的街区行走,尽管橱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但是你不不会对所有的商品给予同等的关注。你的视觉捕捉对象一定是集中在你有购买需求或有偏爱需求的商品上。对于你而言,有购买欲望的商品往往能够很顺利地从其他诸多商品中突出出来,形成审视的聚焦点,而其他货物此时只是是担当背景角色。人们的这种体验也常常发生在影视作品的观赏中。我们以《十面埋伏》为例,在影片中设计了两个捕头形象:金城武扮演的金捕头与刘德华扮演的刘捕头,对于偏爱刘德华的影迷来说,刘捕头的角色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视知觉选择性最高的焦点,从其他角色中凸显出来。当发现刘捕头在戏中的分量不及另外两个角色时,这部分观众产生了失望感,

分布式认知理论

认知心理学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一直注重对个体的认知的研究。然而,认知工作不仅仅依赖于认知主体,还涉及其他认知个体、认知对象、认知工具及认知情境。随着电视、电话、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许多认知活动(如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远程教育等)越来越依赖于这些认知工具。认知分布的思想,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受到人们的重视。 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是认知科学的一个新分支,它借鉴了认知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认为要在由个体与其他个体、人工制品所组成的功能系统的层次来解释认知现象。那些在个体的分析单元中不可能看到的认知现象,在分布式认知研究中得到了强调。尤其重要的是,分布式认知强调个体、技术工具相互之间为了执行某个活动而发生的交互。 一、分布式认知的发展背景 分布式认知是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赫钦斯(Edwin Hutchins*)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来的。在对当时传统的认知观点(认为认知是个体级别上的信息加工过程)的批判基础上,Hutchins认为认知的本性是分布式的,认知现象不仅包括个人头脑中所发生的认知活动,还涉及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技术工具之间通过交互实现某一活动(比如飞行)的过程。Hutchins在他的文章中讨论了分布式认知理论的思想来源,他指出人类学和社会学对记忆和文化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对小团体问题解决和陪审团决策的研究,组织行为学对组织学习的研究,科学哲学对科学发现的研究,政治学和经济学对个体和集体理性之间的关系的研究都充分地表明集体的认知与集体中各成员的认知间具有非常不同的特性。其中,Hutchins着重引述了维果茨基(Vygotsky)和明斯基(Minsky)的思想。 1.认知心理学的危机 对于认知和学习的规律,人类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作为一个复杂的现象,人们的 * Edwin Hutchins于1978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博士学位。1988 年任教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认知科学系,与James Hollan教授合作领导分布式认知与人机交互实验室(Distributed Cognition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Laboratory)。他主要研究真实世界中认知活动的特征。 认识都只是从不同侧面对其规律性的近似揭示。冯特实验室的建立,是试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认知研究的开端;上世纪20年代诞生的行为主义,影响近半个世纪,它的分析单元是个体的外显反应;认知心理学从上世纪50年代崛起后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它把个体大脑内部的心理活动作为分析单位。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传统认知科学的两个目标受到质疑:“其一,试图将复杂行为还原为一连串的简单行为;其二,在说明信息加工的神经机制时,试图将人类思维还原为神经生理学”。[5] 作为认知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奈瑟和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主要倡导者的西蒙都对信息加工模型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认知心理学应作出更加现实主义的转变,主张以生态学的方法取代信息加工的方法。[6] 2.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和杜威、维果茨基思想的影响 现代西方的哲学流派,如现象学、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观点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类似的,那就是反对传统哲学严格的主客二分的倾向,强调主体的意义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交互活动之中,倡导主客体在交互活动中的统一。作为一个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在杜威的思想中,也蕴含着这种观念:“杜威提出的经验的自然主义,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和主要倾向是一致的,它集中反对传统的主客分立的二元论”。[7] 这些思想对于心理学走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是人脑对感觉信息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但是知觉又与感觉不同,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各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因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是多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也是对感觉信息做出的进一步处理。 人的知觉过程是一个经由各感官决志环境中物体的存在、特征及其彼此关系的过程,具有知觉理解性、知觉选择性、知觉整体性和知觉恒常性特征,由此而保证了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综合各种举例分析,我们将知觉的基本特性具体阐述如下: 一、知觉理解性 (1)定义:知觉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 人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 行解释,并用词语加以概括与标志以赋予其 意义的组织加工过程。人在感知知觉对象 时,总是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对所获得的感觉 信息提出假设、推断并作出最佳的解释,然 后把它们标示出来。比如,在听一段音乐的 时候,非专业的听众会听出“好听”或者“不 好听”,更进一步的能听出这段音乐里表达 出了怎样一种感情,而专业的音乐学习者则 能听出其中每个乐章代表的不同含义,这段 音乐使用了多少种乐器进行演奏,甚至听几图一 遍就能学会并演奏这段旋律。这是听觉上的例子,在视觉和其它感觉中也是如此。在视觉上,我们看到图一中不规则的墨块,一下子看不出这是什么,但是在以往的经验上,我们曾经见过“狗”这种动物,便会反应出这是狗。 因为知觉的理解受到已知经验的很大影响,容易形成知觉定势。知觉定势是指个体由于已有知识经验、动机或暗示等形成的某种知觉期望,有准备地按照特定的方式进行知觉的过程。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过程。有时候(常为实验状态下)定势的产生依赖于先前刺激呈现的时间长短,如果过长被试会产生疲劳效应,定势作用消失。 (2)特点: 1、知觉理解性是以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为 前提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因此当人 无法用过去的知识经验对所感知的事物 进行理解和解释,那么知觉理解性就会 降低。 例如图二中所看到,两个螺帽并不 互相垂直,同时这也是一张不可能图形, 这给人们判断他们的真实三维形状提供 了错误信息。 2、知觉理解性受语言指导的重要影响。

学习情境及其设计

学习情境及其设计 20世纪后期,人们从更多视角研究学习的规律,对学习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反思,其焦点放在了关注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学习意义和身份建构及所依托的社会文化背景。如建构主义从个体建构发展到社会建构,情境认知理论由“实践场(Drac―tice field)”向“实践共同体(communities of Orae―rice)”发展,其共同趋势都是强调学习与个人生活实 践间的密切联系。这为职业教育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由自身的思维构造的,学习者按照自己的经验解释“实在”rreal―ity)。学习是在特定情境下,学习者借助外界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实现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支柱。其中,学习情境的创设对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协作学习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是一个交往与培养社会能力和民主价值观的过程;会话可帮助学习者从其他同伴的多种解释中认识认知的灵活性、获得知识迁移能力,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意义建构使学习者全面正确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获得,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

最终目标(Jonassen,1991)。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认为,真正的、完整的知识只能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学习是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和建构的实践,其基本过程表现为“互动的意图一行动一反思”。学习者有能力表述自己的学习意图和策划行动,行动 是感知和自觉思考的整合。学习情境的重要概念有实践场和实践共同体。其中,实践场是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设置、创设的功能性学习情境,实践共同体包括了一系列由个体共享的、相互明确的实践、信念以及对长时间追求共同利益的理解。 按照建构主义和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有效的学习过程按照抛锚式教学程序进行,学习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问题基础之上。确定这类问题被比喻为“抛锚”,即一旦问题被 确定,整个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抛锚式教学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抛锚式教学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创 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这与职业教育当前倡导的行动导向教学是完全一致的。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关键是创设与企业真实工作情境 尽量一致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在与学习情境各要素的交互中,主动建构起学习的意义和在企业的职业活动中的社会身份。职业教育的学习情境是在典型工作任务(professional task)的基础上设计的,是对典型工作

第三节感觉与知觉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知识考点 P42 一、单项选择题: 1.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 A )属性的反映。 A.个别 B.整体 C.外部 D.本质 2.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D ) A.远距离感觉 B.外部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内部感觉 3.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C )。 A.视觉 B.听觉 C.感觉 D.知觉 4.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B )。 A.转换 B.收集信息 C.神经传导 D.中枢加工 5.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毫微米。 A.500—600 B.0—1000 C.380—1280 D.400—750 6.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B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不适应 D.知觉适应 7.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C )。 A.明适应 B.光适应 C.暗适应 D.不适应 8.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 C )。 A.漂白过程 B.明适应 C.暗适应 D.感觉后效 9.味觉属于( C )。 A.内部感觉 B.远距离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本体感觉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11.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多少赫兹?( C ) A.20—2000 B.200—2000 C.20—20000 D.200—20000 1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 B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想像 13.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C )

情景教学法文献综述

1.情景教学法研究的国外发展现状 情景教学法创设之初,其代表人物英国学者霍恩比和帕尔默认为口语是语言的基础,结构是讲话能力的核心,应在情景中通过口头练习来学习语言结构,强 调语言在情景中的应用。英国学者霍恩比在1954年的《成人牛津英语教程》中,极其详细的分析了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在他的著作《结构性词汇和句型的教学》 中,也非常细致的阐述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教学模式,他认为把实践活 动加入到情景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运用情景教学法引导课堂进程引入了大部分的英语教材中。例如《新概念英语》,正是因为使用了情景教学方法,这本教材才被 世界各国大部分的学校所采用。随着教育的发展,情景化教学模式趋于成熟和系 统化。例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自然情景的教育作用,为了使学生能在愉快的 气氛中获得知识,他经常带领孩子们去观察和体验大自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 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他还特地为孩 子们制作了长达300多页的《大自然的书》,书中的每一页都能通过生动鲜明的 情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丘燕萍,2015)。1996年希拉里·麦克莱伦通过整 理美国《教育技术》专栏中的论文,出版了《情境学习的观点》一书,该书被视 为情景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涵盖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在此后的 发展中逐渐渗透到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 通过对国外情景教学研究成果的整理和研究发现,纵然情景教学法在国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优秀的成果,但是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式,情景教 学法的内容仍需完善,可查询的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具体教学模块的研究仍较少, 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应不只拘泥于单纯的情景教学法的研究,也要注重情景教学 法的理论和实践方法的结合,还应结合不断变化的教育形式,加入更多的创新因 素进行更广泛的研究。(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情态动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国外关于情景教学法的研究 情景方法在20世纪_50年代受到欢迎,20世纪50年代初,研究情景教学方法的 主要代表人物霍恩比出版了许多英语教学杂志,后来情景方法变得普遍。 美国教育家Dowey C 1992)对情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他认为在教学过程 中应该根据教学目的设置教学情景。Dowey C 1993)推出了情景法即暗示性教学,并 且九年后在保加利亚取得了惊人的教学成果。暗示性教学的资源是语言情景教学。其 目的是为了创造更高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潜力,试图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组织各种 无意识因素、无国界的沟通(柯芳美,2000:134-136) o 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情景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是人们根据他们的经验来获得知识和意义,所以建构主义学习可以在某些情景 下被视为意义建设的过程。教师们担任协调人,其职责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 这种现代西方学习理论的问题就是情景的实现与学习。这种理论认为所有的研究应该 基于情景和获得的知识。更多的研究表明,在具体情景下获得的知识是有用的。 20世纪80年代初,Richards, J. C. &Rodgers T. S. (1999 )出版的书The School of Language and Teaching中,两位作者总结了情景教学方法的特点。为了避免混 淆,他们采用情景语言教学(SLT)。从八十年代中期到现在,情景教学方式得到越来 越多的改善和发展。 3,国外关于情景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情境认知理论

一、对情境认知理论的理解及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运用 情境认知理论(Situated Cognition)就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它试图纠正刺激反应与符号学说的失误。情境认知理论试图纠正认知的符号运算方法的失误,特别就是完全依靠于规则与信息描述的认知,仅仅关注有意识的推理与思考的认知,忽视了文化与物理背景的认知。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人类真实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与获得与学习者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总之,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影响着教学系统设计与学习环境开发等多方面的教学理念,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与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等教育技术的新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 1、情景认知理论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认知教学环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在情境认知教学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动力 (3)采用情境认知理论教学促进教师职能转变 (4)情境认知教学环境有利于科研与教学互相促动互相渗透 教学目标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个体参与实践,与她人、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应主动利用经验与知识参与实践活动。具体地说,就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教学内容 不把教材作为一种目的,不把教材中的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而就是一种素材教学的内容不仅包含课本知识,教师还要设计与所教课程相关的问题与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对问题进行探究,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相应的能力。 教学过程 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就是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然后才开始新内容的学习,而就是把课题摆在学生面前设计有利于学生发挥潜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学生自己去学习知识,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与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与学习者,教师从知识传输的执行者转向学生知识学习的帮助者、参与者、组织者与促进者。 教学评价 基于情景认知学习理论下的教学评价应该融入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密切相关的一部分,而不能割裂成两个阶段,评价的目标在于学生就是否能够应用适当的知识去解释问题,就是否有利于学,以学习者为中心。 2、情景认知理论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良好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就是不可能仅靠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情境化的职业实践的训练与熏陶,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她们的知识迁移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与练就职业技能的动力,只有在真实情境中经过实践的全程式学习学生的实践技能与职业适应能力才能逐步提高,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才

知觉的四个特性的例子

知觉的四个特性的例子 知觉的整体性 1. 抽象派画家的作品可能缺乏合适的线条比例、粗细,图案可能也不恰当,但人们仍然能从整体上把握它、理解它、欣赏他,原因就在于作品中的关键性特征为知觉整体创造了条件。 2. 强度大的组成部分往往决定对知觉对象的整体认识。例如,人的面部特征是我们感知人体外貌的强的刺激部分。只要认得人的面部特征,不管他的发型、服饰等如何变化,只要面部没有变化,就不会认错人。 3.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影响知觉的整体性。例如,把相同的音符置于不同的排列顺序、不同的节拍和旋律之中就构成不同的曲调;如果曲调的各成分关系不变,只是个别刺激成分发生变化,或

用不同的乐器演奏或不同人来演唱,就不会改变我们对其歌曲整体性的知觉。 知觉的理解性 1.“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2.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 在对知觉对象理解的过程中,经验是最重要的。比如一首歌,如果是人们熟悉的,只要听一个片段就知道是哪首歌,并知道后面的旋律是什么。由于不同的人对歌曲的熟悉程度不同,因为决定了人们在识别歌曲之前所需要听到的那首歌的片段的长短也不同,不是很熟悉那首歌的人比熟悉那首歌的人需要听到的歌曲片段要长一些。

4. 理解还有助于填补知觉内容的某些不完整之处,维持知觉的整体性。例如,在观看不完整图形,理解帮助人们将知觉对象的缺失部分填补起来。“音素恢复效应”就是一个好例子。比如,熟悉英语词汇知识的人,在读到字“WOR……”后,会预期出现D, K ,M, N等字母,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些字母才能与“WOR”组成一个英文单词。 知觉的选择性 1.两歧图形 2. 当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比越大时,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用白粉笔在黑板上写的字、夜深人静时隔壁的电话铃声;反之,则不容易被感知,如冰天雪地中的白熊、穿着迷

情境学习

情境学习的关键特征及其对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启示 高文 自从Brown Collins 和Duguid在他们的论文《情境认知和学习的文体》(1989)中首次详述了情境认知和情境学习后,情境学习作为一种获得知识的一般理论和正在形成中的教学模式,以其丰富的多样性和良好的成长性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注意,对教育思考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教育设计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并对以采用多媒体技术的计算机编程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启迪。本文将描述情境学习及其有别于其它教学模式的关键特征,并将探讨应用这些特征进行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计的策略及其在开发多媒体产品中的应用。 一、情境学习 有关情境学习的研究表明,通常,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学习是学习赖以发生的活动、情境和文化的功能。情境学习不同于其它大多数课堂学习活动,后者包括的知识是抽象的、脱离背景的。然而,情境学习的研究则对学什么和如何学、如何用的分离提出挑战。它座为,知识在其中得到开发和展开的活动并不脱离或附属于学习与认知,而应该是学习与所学知识整体的一部分,情境认知强调,背景有利于意义的构建并促进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因此,背景既是问题的物理结构与概念结构,也是活动的意向与问题嵌入其中的社会环境。情境认知暗示,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时,才是有效的。可以说,知识正是通过活动与合作而产出的。总之,研究已经表明,学习和认知基本上是情境性的。 情境学习将社会性交互作用视作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由此研究中显现出一个统一的概念,这就是“实践的共同体”(communities of practice )。该概念既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目的模仿活动而构建的(Lavc & Wenger, 1989)。同时,它也同样地强调实践与共同体的重要性。该概念的提出表明,知识被视作行动与成功的实践能力;意义可理解为一种社会单元的构建,该单元共享着某一共同情境中的支柱;学习作为一种结果,可看作是一种增强对共同体验的情境的参与能力。总这,学习是一件构建一致性与构建理解的双重性事业。 学习者处于这样一种实践共同体之中,去获得该共同体具体体现的信念和行为。随着学生作为一个初始者或新手逐渐从该共同体的边缘向中心移动,他们会变得比较积极,较多地接触共同体中的文化,并开始扮演专家或熟手的角色。可见,情境学习之初通常是无意识的,Lave & Wenger(1991)把这种设想称之为“合理的边缘参与”过程:首先,对实践文化的参与可以是来自边界或来自“合法的、边缘参与”的观察。随着不断地学习和被文化所包容,参与者逐渐从观察者的角色转变为充分发挥作用的代理人。合法的、边缘的参与可以使学习者不断地将小组文化的碎片结合在一起,这就意味着他成为小组的成员。以合法的、边缘的方式参与的可能性使新手能广泛地接触并进入成熟的实践舞台。 据此,情境学习从研究传统的学徒学习活动入手,揭示了这种在职业训练活动中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的基本特征。它们指出,学徒是通过将观察、指导和实践联合起一的学习方式去获得知识、技能与相应的体验的,因为这学习活动能创造心智模式、知识架构并逐渐增强学习者的自信。遗憾的是,在现代,学徒期的设置在部分已被正式教育所取代。在正式教育中,活动常常聚焦于复杂问题的表面。对专家在应用知识和完成复杂的真实生活任务时采用的推理过程和策略则注意不够。为完善正式教育,Brown Collins & Duguid (1989)提出了有关“认知学徒期”的设想,试图通过“认知学徒期”允许学生获取、开发和利用真实领域中的活动工具的方法,来支持学生在某一领域中的学习;加强内容知识和专家们用于完成复杂任务的思考过程之间的关系;强调经验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突出学习内在固有的依存于背景的、情境的和文化适应的本质。归根结底,使学习者在校内外通过合作性的社会交互作用和知识的社会建构而不断获得进步。为此,Brown等强调需要一种用于学习的新的认识论,该认识论强调超越概念和表征的积极感悟。 总之,情境认知强调,知识必须在真实情境中呈现,即在以规范方式包含知识的真实场景和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那么既然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那么在加工反映客观事物时会有一些基本的特性,这就是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以及恒常性。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点时,首先要抓住关键词。 选择性是指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其关键词为:背景和对象。那么在考试中一般会涉及两种情况:一、考查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一般有两种关系,1、对象和背景差异大,比如:万绿丛中一点红。2、对象和背景相辅相成,比如:迷彩服,就是选择性的反向利用。二、从背景中挑选的对象因人而异,比如:进一间屋子,有人先看天花板,有人先看地板。 整体性是指在知觉时总是将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也就是说人在加工客观事物时会遵循整体优先的原则。整体性的考查方式由以下几点:一、通过部分去认识整体,比如,窥一斑而知全豹。二、整体影响部分的认识,比如,数字13,在数字12、13、14序列中会被当成13,而在ABC序列中则被当成是字母B。三、知觉强度大的部分影响整体的认识,也就是说关键特征影响整体的知觉,这是一个常考点,也是一个易错点,比如:一首曲子换不同的乐器,由不同的人演奏,人们依然能听出来这首曲子,说明了知觉的整体性,因为换了人和演奏的乐器,但是曲子的关键特征没变。四、当物体是不完整时,知觉会依靠知识经验对其进行补充,比如:画家可以通过花瓣去还原花朵。 理解性是在知觉时,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常考的点在于:一、已有的知识经验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比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二、言

语的指导对知觉的理解性有较大作用,比如:去旅游时,当导游说前面的石头是望夫石,远看像一位站在海边的女人等待出海的丈夫归来时,大家都觉得确实像望夫石。 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变化,但是知觉本身不变,比如:从各个角度去看一扇门的形状都是长方形,这就是形状恒常性。 以上就是关于知觉的特性的考点,希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够帮助广大考生轻松掌握此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