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练习题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练习题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练习题

九年级下期物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电磁波的波长越大,频率 .

2.光沿光纤传播遵循规律.利用光纤传播的优点:信息容量、抗干扰力 . 3.电话话筒把声信号转变为信号传递出去,再通过听筒把信号变成声信号,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

4.有一种“隐形飞机”,可以有效避开雷达的探测,秘密之一在于它的表面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能够(选填“增强”或“减弱”)对电磁波吸收作用,秘密之二在于它的表面制成特殊形状,这种形状能够(选填“增强”或“减弱”)电磁波反射回雷达设备. 5.有些材料在低温下电阻会消失而成为超导体,当电流通过超导体时,超导体两端的电压为,消耗的功率为,放出的热量为 .

6.公共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慢慢进站,最后停下,这个过程中是能转化为____ 能. 7.煤、石油、柴炭等燃料以及水力能等是人类目前利用的主要能源,属于____能源;而核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刚开始开发利用的能源叫做____能源。

8.(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____________;将通电导体绕成螺线管形状,产生的磁场跟____________磁场一样。在其中插入____________就变成了电磁铁,电磁铁磁性有无可由____________控制;磁性强弱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控制;磁极可由____________控制。电磁继电器是利用____________来工作的。

(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了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做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_________ 。这一重大发现使人类实现了将能转化为能的愿望。感应电流的方向不仅跟方向有关,还跟方向有关,在上述两个因素中,如果其中之一的方向改变,则感应电流的方向将,如果两者的方向都改变,则感应电流的方向将。根据这个现象而设计制造的叫。

(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的方向跟和有关。如果这两者其中之一的方向改变,则力的方向,如果这两者的方向同时改变,则力的方向。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它把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9.安全用电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产生家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保险丝是由电阻率___________熔点___________的铅锑合金做成,当电路出现过大电流时保险丝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近年来有许多重大火灾都是因线路故障造成的。线路故障的一个原因是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当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时,与连接完好相比该处阻值将增大,在该处消耗的电功率将(填“减小”或“增大”或“不变”),会产生局部过热,引发火灾。线路故障的另一个原因

是线路严重老化。由橡胶或塑料制成的导线线皮是用来绝缘的,但时间长了,线皮会老化变质,绝缘性能变差,甚至龟裂露出线芯,通电时产生火花或导线之间会发生短路。当导线之间发生短路时,导线中电流过 (填“大”或“小”),酿成火灾。

13.我国照明电路电压为__伏,家用电器之间是的___,用电器和开关之间是

( 选填 “并联”或“串联”)。用家庭消耗的电能是用___表来测量的。

14.如图所示电路,L 1和L 2分别为“220V 15W ”和“220V 40W 的白织

灯泡,为了使L 1、L 2都发光,且L 1比L 2亮,应闭合的开关为______.当开关_______闭合时,保险丝会被熔断.

二、选择题 15.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在北京发射的信号通过通信卫星会转到岳阳被接收.实现这种信号传递的是

A.超声波

B.次声波

C.声波

D.电磁波

16.关于光纤通信,小明同学曾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漫长的线路上,光纤免不了要拐弯、缠绕,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通信信号怎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呢?后来在“研究光纤怎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终于明白激光信号在光纤中( )

A .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

B .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传播那样

C .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而向前传播

D .不断地在光纤中折射而向前传播

17.电视机换台时,实际上是在改变( )

A.电视台的发射频率

B.电视机的接收频率

C.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

D.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

18.手机是现代人们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是利用( )

A.微波传送

B.超声波传送

C.光纤传送

D.空气传送

19.下列情况中,物体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物体竖直上抛过程中

B.钟摆来回摆动过程中

C.内燃机压缩冲程中

D.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行中

20.下列能源中,不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的有( )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能源

B.硅光电池

C.水流的能量

D.原子能.

21.目前超导现象已经被发现,但不能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是( )

A.电阻太大

B.密度太大

C.温度太低

D.比热容太大

22.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实例中,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 .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滚摆在上升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干电池、蓄电池对外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3.图4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从核能到电能,图中所示的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B .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 .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D .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24.一台组装齐全的直流电动机模型,接通图

4

L 1 L 2

教科版九年级上、下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体系 第一章分子动力论和能 分子动力论 一、分子动理论的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很小,但是分子仍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了: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三、当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此时,引力大于斥力,引力其主要作用;当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加得更快,此时,斥力大于引力,斥力其主要作用;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到分子直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为零。 四、固体、液体、气体在形状和体积上的不同是由于他们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不同造成的。 五、“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裂痕处绝大部分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 能和热量 一、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反映了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3、把物体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二、1、把物体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能。 2、能不仅和温度有关,还和物体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一切物体都有能。 3、同一物体,温度升高,能增大;温度降低,能减小;温度不变,能不一定。 三、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能会增大(仅限于以下两种做功方式) A 克服摩擦,对物体做功,物体的能会增大。 B 压缩物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能会增大。 2、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能会减小。 3、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叫做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4、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叫做吸收了热量。 5、改变物体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他们在改变物体的能上是等效的。 6、火柴可以擦然,也可以点燃,前者是用做功的方式使火柴燃烧的,后者使用热传递的方式是火柴燃烧的。 7、温度、能、热量的区别: A 能和热量可以“传递”,但温度不能“传递” B 能和温度可以“具有”,但热量不能说“具有” 四、1、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能。 2、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染料的热值。 Q=mq 气体Q =Vq 比热容 一、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C来表示,单位是J/(Kg·℃) 2、C水=4.2×103 J/(Kg·℃),他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二、由表可知: 1、水的比热容最大 2、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 3、通常情况下,液体的比热容大于固体的比热容 三、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吸热多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得多 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放热多 4、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放出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小的温度降低得多 四、发动机冷却液应选用比热容大的、沸点低的、凝固点低的、温度低的液体 五、白天吹海陆风,晚上吹陆海风 六、Q吸=Cm(t-t。)Q吸=Cm△t Q放=Cm(t。-t) Q放=Cm△t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 热机 一、能的两个利用: 1、利用能来加热(能的转移) 2、利用能来做功(能转化为机械能) 二、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原理:化学能-能-机械能 燃机 一、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二、四冲程汽油机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 一个工作循环完成四个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一次,曲轴转动两周,飞轮转动两周。 三、做功冲程靠燃气完成,其他三个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装化为能;做功冲程中,能转化为机械能,能减小温度降低。 四、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1、结构不同:汽油机汽缸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是喷油嘴。 2、工作过程不同: A 吸气冲程:汽油机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燃料混合物,柴油机吸 ... . ... .

2019—2019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教科版

2019—2019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教科 版 尚无数据 xxxx初级中学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端正教学态度,明确教学目的,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与其他任课教师的联系,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积极参加进修学习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三单元,是在上学期所学电学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电学的有关知识。如,家庭用电、电能、材料等。这些知识是上学期电学知识的延续。再通过本学期知识的学习学生才会对力学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这些知识既是基础,又是桥梁,作用非常重要。另外,本学期教材中渗透的某些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很有指导意义。 物理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要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物理学习需要的潜在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意向,成为实际学习活动的动力。这就需要创造问题情境,特别是要注意每个课开始的课题引入。教师要善于利用演示实验或简炼的具有强烈启发性的语言,在上课的开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住,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九年级的物理课教学。绝大部分同学对物理有一定兴趣,但不够浓厚,对上学年知识的理解、掌握由于放假等原因已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

平,但一些基本物理学习习惯已初步养成。本学期准备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措施,注意加强优等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转化,促进中等生的整体进步。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 (2)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4)要特别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挥究过程,获得科学的方法。 (5)激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优化创新能力,让物理教学充满新的活力;营选创新环境,培养创新品质;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创新灵感。 (6)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作用。物理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实践的技能技巧。 (7)提高自身素质。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达准确,板书简洁,操作规范,教法创新,使自己的备课、教课、说课、操作、写作等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五、复习方法 1、夯实基础,巩固双基。 以课本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让他们正确理解,并以书上的习题和例题通过小测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反馈,与学生做到知识日日清。 2、连点成线,版块拓展。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1?基本内容: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2?分子运动: (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热------温度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扩散: (1)定义: 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说明: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发生扩散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4?分子间的作用力 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考点二:内能 1.定义: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说明: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1)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2)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内能越大

(3)材料:在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相同时,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4)状态: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状态不同,内能可能不同3?改变内能的方式 (1)做功 (2)热传递 区别:A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能的形式改变,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 B从状态,做功者应处于运动状态,而热传递无论是传递着或被传递着,整体处于静止状态 考占三?热值 P 八、、八、、I I I- 1.定义: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的质量m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J/kg 或J/m3 3.公式:q=Q/m 或q=Q/v 4.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Q=qm 或Q=qv 说明: A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 3.0 x 107J/kg B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其状态、质量、体积、燃烧情况均无关 考点四:比热容 1.定义: 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Q,温度升高厶t,则Q/m △ t即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C=Q/m △ t 2.单位:J/(kg. C ) 3.物理意义: 由课本第15页比热容表引出: 如:水的比热容:4.2 X 103J/(kg. C )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4.应用:计算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热传递过程中 Q 吸=cm (t—t o) Q 放=cm (t°—t) 说明: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前两章要点总结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前两章要点总 结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包括: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的直径是用10-10m来量度的(或百亿分之几米)分子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3、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逐渐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主要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其此还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距(间隙),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扩散现象之所以能发生,主要原因是分子无规则的运动,能说明无规则运动的事例有: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另一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很小)2水和酒精相混合总体积减小。3装有油的钢筒在高压下外壁渗出了油 4、物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物体难以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气体分子可以到处漂移,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引力非常小,往往可以忽略不计。 5、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大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

力大于分子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小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小于分子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实际距离等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等于分子斥力,合力为零。当分子间实际距离为平衡间距10倍时,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近似为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6、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使分子具有分子动能,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使分子具有分子势能. 7、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越大. 8、温度跟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剧烈程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内能常叫热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9、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 1、分子运动论的初步内容为: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就越大。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少。 3、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温度差。 4、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 J/(kg·℃)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形状、大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状态一定,比热容就相同。 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0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5、热量的计算:Q吸=cm(t-t0) =cm△t(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 J ;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质量;t0是初温;t 是末温 . Q放=cm(t0-t),其中to-t=Δt指物质降低的温度。 6、热值(q ):单位质量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 J/kg 。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mq;(Q是放出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kg。 7、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每个工作循环活塞上下运动两次,曲轴转动 2周,对外做功 1 次。 在热机中,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跟完全燃烧所获得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总小于 1。 8、电源:能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的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是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使用电能进行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9、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试卷.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九年级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2009年11月18日(共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欢迎你参加期中评价,祝你取得好成绩! 物理试题 第Ⅰ卷(2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第Ⅱ卷的选择题答题卡中,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1.如图所示,小华同学从地上拿起鸡蛋,缓缓举过头顶,此过程所做功约 A.0.1J B.1J C.10J D.100J 2.如图所示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机械或工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滑轮组将摩托车向上吊起的过程中,摩托车具有 的机械能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4. 下列四幅图属于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改变的是 起瓶器 A 老虎钳 B 独轮车 C 镊子 D

5.初春育秧,为防霜冻,农民傍晚要向秧田注水,白天再将水放掉。其物理原理是 A.水蒸发吸热能制冷 B.4℃水的密度最大 C.水有较大的比热容 D.水的导热性能较差 6.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被弹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如图所示是小球弹跳的频闪照片,MN为等高线,小球在3、5位置的高度一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位置4时的势能最大 B.小球3和5比较,动能相等,势能能也相等 C.小球3和5比较,它们的机械能相同 D.小球从位置1到位置2的过程中,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 7.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8. 周末小明在某动漫基地参观,他选择了一架可以调速的升降电梯。他将速度设定为0.5m/s从一楼来到二楼,再将速度设定为1m/s从二楼来到三楼(各楼层高相同),那么两次电梯() A.第一次做的功多,功率大 B.第二次做的功多,功率大 C.两次做功一样多,功率一样大 D.两次做功一样多,第二次功率大 9.学校每周升旗,在旗竿顶用一滑轮,为迎接60周年国庆,想办法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面国旗匀速提升同样高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B.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了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复习 Word版

九年级下册物理复习知识点 第九章:家庭用电 1.根据家用电器的特性和用途可分为、、和四类。家用电器通常通过和与电源连接. 2.家庭电路中的电线有三根,()、()和 ()。相线带电,中性线不带电.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V,地线与用电器的相连接,其作用是。 3.插座一般左孔接线,右孔接线,上孔接。 4、测电笔是用于检验,(检验物体是否的简易工具) 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而不能接触。 5、新型的现代住宅中家庭电路由、、、、组成。 6、家庭电路连接时要注意:①开关应和用电器联,并装在线上;②螺丝口灯泡灯座中心金属片只能和线相连;③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接;④、所有用电器和插座都是联的. 7.低压断路器(也称空气开关)当电路发生或时会自动切断电路起保护作用。 8.漏电保护器可以对、、、 等故障起保护作用. 9、触电是指有经过人体造成的。电流对人体伤害的关键因素有和

。 10. 在家庭配电线路中, 配有控制电器( 如,) 和保护电器( 如 ,),则属于保护措施. 11、低压触电的两种情形:, 12、高压触电的形式有和两种. 13.安全用电的原则是。

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1、电磁波的产生是由 而引起的。 2、电磁波波长、波速、频率三者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电磁波的波速为 。 3、金属物体对电磁波有 (实例:在电梯里手机没有信号) 4. 是地球上维持各种生命运动最基本的能量来源. 为人们提供生 活工作最基本的温度环境. 5.电磁波的应用举例: (三个例子) 6.以下设备中,主要利用电磁波的能量特性进行工作的是( ) A .微波炉 B.手机 C.雷达 D.电吹风 7.为了减少电磁污染对我们的影响,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禁止在市区建设移动通信基站 B.把家用电器集中安在厨房 C.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 D.楼房建设时,安装多个避雷针进行屏蔽 8.现代通信网络包括 、 和 三种主要方式。 第十一章:物理学的发展与能源技术创新 1、从能量利用和转化角度来讲,现代化生活就是以 为中心的能量转化和 利用的过程。 2、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是 能转化为 能。植物的光合作用是 能转化为 能。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 ,也不会 ,当能量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联考九年级物理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 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 1、发生地震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办法之一是用石块敲击铁管,这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 _(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中传播且传声效果好的道理;但在发生矿难时,被困地底下的人不能用石块敲打铁管,这是因为用石块敲打铁管时,通过 _ _的方式增大了它们的内能,可能会碰出火星引起瓦斯爆炸。 2、如图1是我国新研制的月球探测器样机.样机使用抗温差大的材料,是由于月球表面物质的比热容_ _(填“较大”或“较小”),温差大的缘故.样机还装配有表面凹凸很深的六只“大脚”,设计的目的是_ 3、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 ;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分子间有 力;风吹荷叶摇晃,说明力能 。 4、二极管是电子电路的重要元件,当电流从它A 端流入时,二极管的电阻很小,可视为二极管短路。当电流从它B 端流入时,二极管的电阻很大,可视为二极管断路。 (1) 如图2,灯L 1、L 2的连接方式是 (串联还是并联) (2) 当开关S 闭合后, L 2__ ___(亮或不亮) 5、在进行英语听力测试时,各考场的有线扬声器是同时开播,也是同时停播的. 它们的连接方式是_____联,原因是它们_____(选填“能”或“不能”)独立工作. 6、在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均为图中所示,则电阻R 1和R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V 和 V 。 7、图4所示是一种调节收音机音量兼开关的调节器,若要使音量最大,滑片P 应接在_____点;若要使音量最小,滑片P 应接在_____ 点;若要关闭收音机,滑片P 应接在_______点。 二、选择题(共20分,第8-11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2、13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8、市面上出售一种装有太阳能电扇的帽子,如图5所示,在阳光的照射下,小电扇快速转动,能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凉意。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 A .机械能→太阳能→电能 B .太阳能→机械能→电能 C .电能→太阳能→机械能 D .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9、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各个元件均能正常工作。当开关 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表指针有明显偏转 B .两表指针几乎不动 C .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动 D .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 10、家用电冰箱中消耗电能的器件主要是电动压缩机和照明灯泡.其中电动压缩机M 受温控开关S1控制,照明灯泡L 受 门控开关S2控制.温控开关S1和门控开关S2既能单独工作 又能同时工作.如图7所示是几个同学画的家用电冰箱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图1 图5 图8 图4 图3 图2 A B 图6 图7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1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 (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1)内能的大小与所有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分子间距离有关,表现为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和物体体积有关。 (2)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比热容:1kg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1)比热容是表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相等”的这一物质的特性。比热容的大小反映了物质改变的难易程度。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和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等因素无关,只和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3)比热容的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 J/(kg·℃)。(4)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可用水做冷却剂和取暖剂调节气候等。 4、热量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Q吸=cm(t-t0)其中c表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t表示末温,t0表示初温,t-t0表示物体升高的温度,用△t表示t-t0,则Q吸=cm△t。 (2)放热公式:Q放=cm(t0-t)其中t0-t表示物体降低的温度,用△t表示t0-t,则Q放=cm△t 5、热值计算公式:Q放=mq,其中m表示燃料的质量,q表示燃料的热值,Q放表示完全燃烧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 2 改变世界的热机 (1)内燃机在汽缸内燃烧汽油或柴油。大多数汽车里的内燃机是燃烧汽

油的,也叫汽油机。 (2)汽油机的构造:排气门、进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杠。曲轴。 (3)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外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内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外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内运动,把废气排出汽缸。 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两圈,飞轮转两四圈。 (4)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都是燃料在汽缸中燃烧,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汽油机的火花塞与柴油机的喷油嘴的工作时刻都是在压缩冲程末;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曲轴和飞轮转两周,对外做功一次;排气冲程排出的废气相同);启动时,都是靠外力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 3 认识电路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家用电器 课程教学设计

9.1 家用电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家用电器,通过实例知道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装置。 (2)知道家庭电路的接法,知道插座和插头的接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对各种家用电器进行分类。 (2)通过观察和联系实际来认识常用的各种电源和用电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家用电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体验物理学的作用。 (3)增强节约用电意识。 教学重点:各种电源的能量转化,各种用电器的能量转化及短路的危害和防止。 教学难点:家用电器与电源的连接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法、科学猜想、实验探索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演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1、认识家用电器;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家用电器应运而生,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问1:我们的家里都有哪些电器? 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和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问2:这些家用电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和交流各自家庭中用到的电器和它们的用途。 在学生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总结: 家用电器的作用: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各种形式的能 问3:使这些家用电器工作的电源各是什么?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总结: 电源的作用:将其它各种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电源分类: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对各种家用电器进行分类? 2、家用电器与电源的连接 插座有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之分。 家庭电路中的导线有三根: 一根是相线(L)俗称火线,带电 一根是中性线(N)俗称零线,不带电 一根是接地线(PE)起保护作用 墙壁上两孔插座的左孔一般是中性线,右孔是相线,三孔插座的左孔一般是中性线,右孔是相线,上孔是保护接地线,简称,左零右

沈阳市【教科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教案设计

9.1家用电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家用电器,将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按其特性和用途进行分类; 2.了解插座和插头的结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验电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对家庭用电负荷的计算,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和节能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估算家庭用电负荷容量。 难点:让学生能正确估算家庭用电负荷容量。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演绎法。 【学法引导】实验探究法、归纳演绎法、观察法 【教学器材】实物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设备,验电笔,两孔、三孔插座,两脚、三脚插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多媒体展示: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熟悉的家用电器。 学生很自然地走进电的世界,体会到电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教师总结: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离不开的“空气和水”。 提问: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了电,我们的生活将发生什么变化?或者说,如果停电了,结果会怎样? 分析: 如果没有电,夜晚将不再流光溢彩,我们将看不到我们喜爱的动画片、卡通片,高楼也不再那么容易上去,地铁将瘫痪,手机电话将无法使用等等。 播放: 2003 年美国、加拿大部分城市停电的有关资料。 事实上,“电”是通过各式各样,各种用途的家用电器发挥电的作用的。 二、认识家用电器 在课前,就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家中的家用电器,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调查报告格式如下: 题目:我家的家用电器 时间: 调查参与人员: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9.1家用电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识别家用电器,将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按其特性和用途进行分类。 2.了解插座和插头的结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验电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对家庭用电负荷的计算,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和节能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估算家用电器与电源的连接;验电笔的使用。 【教学难点】 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连接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设备、一字头和十字头螺丝刀各一个、三孔和两孔插座各一个、两脚和三脚插头各一个、验电笔一个、电能表说明书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熟悉的家用电器。学生很自然地走进电的世界,体会到电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教师总结: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离不开的“空气和水”。 提问: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了电,我们的生活将发生什么变化?或者说,如果停电了,结果会怎样? 教师:让各组派一个代表,发表你们组内讨论的结果。 教师总结分析:如果没有电,夜晚将不再流光溢彩,我们将看不到我们喜爱的动画片,高楼也不再那么容易上去,地铁将瘫痪,手机电话将无法使用等等。 多媒体演示:2003年美国、加拿大部分城市停电的有关资料。 教师:事实上,电是通过各式各样,各种用途的家用电器发挥作用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的家用电器的知识。 教学活动 1.认识家用电器 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在全班展示某几位同学的调查报告,如下表所示。 提问:根据这些不同的家用电器的性能和用途,可以将家用电器大体分为几类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总结,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观点。 (1)家用电器的定义。 家用电器是把电能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或利用电能进行某种信息处理,服务于家庭生活的设备。 (2)家用电器的分类。 根据家用电器的特性和用途大体分为:电热类、电动类、照明类、信息类等等。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教科版).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1节分子动理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分子运动论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知道扩散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重点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 难点 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扩散形象的判断和解释 教学建议 “分子动理论”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首先介绍了有关分子和分子运动的初步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了讨论,使学生对分子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从观察实验,分析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去探索微观世界的思路,依次介绍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作用力。 分析二:分子运动论是从本质上认识各种热现象的理论。按照分子运动论的观点,一切热现象都是由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温度就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利用分子运动论,可以成功地解释大量的热现象。 分析三: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体积极小,直径只有10-10米左右,一滴水约含有1.6×1021个水分子,分子之间有空隙,气体分子的间隙最大,液体次之,固体分子间隙最小;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一般温度高的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剧烈,所以人们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例证;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时,斥力等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小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由于分子间的引力,使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而由于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间保持一定的空隙,也使得固体和液体较难压缩。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法建议 建议一:可以从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的实验引入课题,例如关掉动力的汽车慢慢停下来,掉到地面的乒乓球最终停在地面,它们的机械能到哪儿去了?从而将学生注意力从宏观分析转移到微观分析上来。 建议二:分子运动论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热现象,即从物体内部微小粒子的运动情况分析问题,可以从本质上解释有关的热现象。进行解释时,要认真分析题意,明确与题目相关的物理知识,然后在用分子运动论的相应观点,特别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两个观点进行解释。 建议三:根据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这一点可以借用化学里的一些知识加以说明。另外,构成物质的分子直径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可以用宏观物体间的尺寸比来说明。 建议四: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也是我们肉眼无法观测到地,因此要做好演示实验,例如打开香水瓶瓶盖后,满教室都能闻到香味;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等。另外,我们还可以用课件来模拟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扩散现象,使这种看不见的运动在学生心目中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温度下的扩散快慢,如观察红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扩散的快慢。 建议五:分子间作用力较难、较复杂,尤其是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学生较难理解,因此教学时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学生能知道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且知道什么时候分子间表现出引力,什么时候分子间表现出斥力即可。另外要做好两个铅块间的分子引力实验。

九年级物理下册 9.1 家用电器习题(含解析)教科版

家用电器 初中物理家用电器 (答题时间:15分钟) 1. (内江)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家中烧水时的电水壶的接电线示意图。电水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L”和“N”两根导线之间的电压为V;若用验电笔去接触“L”和“N”两根导线,其中,能使验电笔内的辉光管发红色辉光的导线是(选填“L”或“N”)。 2. 家庭电路中的电冰箱、电视机、电灯等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联;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可以用验电笔来判别,如图所示的甲、乙中的两种握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3. 有关验电笔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氖管发光时验电笔接触的是零线 B. 使用时手可以接触验电笔的任何部位 C. 验电笔不能用来辨别电池的正负极 D. 验电笔与手接触的部分都是绝缘体 4. 如图甲所示,墙壁上线盒内有三根电线,其中红色为火线、蓝色为零线、黄绿色为地线,现将三孔插座与三根电线连接,图乙中接线情况正确的是() 甲

乙 5. 如图是电热水器、洗衣机等用电器使用的三脚插座和插头,它们可以使用电器外壳接地,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延长使用寿命 B. 使其正常工作 C. 防止触电 D. 节约用电 6. 下列家用电器或家庭电路元件中属于串联的是() A. 电视机和冰箱 B. 两孔插座与三孔插座 C. 电灯和控制它的开关 D. 不同房间内的电灯 7. 如图所示为小乐家墙上安装的一个三孔带开关的插座。此插座的优点是不用拔下插座上的插头,只须将插座上的开关断开就可以安全切断电源。请在右侧虚线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1. 220;L 解析:“L”和“N”两根导线分别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为220V;能使验电笔内的辉光管发出红色辉光的导线是火线。 2. 并;甲解析:在家庭电路中为了各用电器工作互不影响,所以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都是采用并联;在用验电笔判别火线和零线时,手必须要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用笔尖接触电线,所以图甲的握法是正确的。 3. C 解析:验电笔笔尖接触火线时,氖管发光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A项错误;使用验电笔时,笔尖接触要检测的导线,因此手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但是必须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故B、D两项错误;验电笔不能辨别电池的正负极,C项正确。 4. C 解析:家庭电路中接入用户的电线一般有两条:火线和零线,三孔插座的接法是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简称“左零右火上接地”,C项符合题意。 5. C 解析:电热水器、洗衣机等用电器有金属外壳,当金属外壳漏电时,人接触后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若使用三脚插座和插头,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会与大地接通,当外壳发生漏电时,电流能被迅速导入大地,从而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6. C 7. 如图所示: 解析:开关能控制插座,在开关应与插座串联,开关接在火线上,插座的左插孔接零线,右插孔接火线,中间插孔接地线。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套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沱牌实验学校 九 年 级 物 理 教 案 李时华 2015年3月

第九章家庭用电 第1节家用电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家用电器,将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按其特性和用途进行分类; 2.了解插座和插头的结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验电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对家庭用电负荷的计算,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和节能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估算家庭用电负荷容量。 难点:让学生能正确估算家庭用电负荷容量。 【教学方法】活动讨论法、观察实验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动手操作、练习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 一、新课引入 多媒体展示: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熟悉的家用电器。学生 很自然地走进电的世界,体会到电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教师总结: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离不开的“空气和水”。 提问: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了电,我们的生活将发生什么 学生观看影 片。 分组讨论,组

变化?或者说,如果停电了,结果会怎样? 教师:让各组派一个代表,发表你们组内讨论的结果。教师总结分析: 如果没有电,夜晚将不再流光溢彩,我们将看不到我们喜爱的动画片、卡通片,高楼也不再那么容易上去,地铁将瘫痪,手机电话将无法使用等等。 播放: 2003 年美国、加拿大部分城市停电的有关资料。 教师:事实上,“电”是通过各式各样,各种用途的家用电器发挥电的作用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的家用电器的知识。 板书:<第一节家用电器>内先讨论交流,各组间相互交流。 二、认识家用电器 在课前,就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家中的家用电器,写出调查报 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调查报告格式如下: 题目:我家的家用电器 调查统计表: 电器名称数量额定功率W 用途 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在全班展示某几位同学的调查报告。 提问:根据这些不同的家用电器的性能和用途,可以将家用 电器大体分为几类呢?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总结,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观点。 教师总结,板书: 1.家用电器 (1)家用电器的定义: 家用电器是把电能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或利用电能进行 某种信息处理,服务于家庭生活的设备。 (2)家用电器的分类: 学生展示自己 的课前作业。 学生组内讨论 总结,得出本小组 结论,并阐述本组 的观点,小组间进 行交流。 讨论并进行分 类。 学生观看 PPT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1.一切物质都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分子组成。分子是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分子 直径:10?-10米=1埃。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 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即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它们同时存在。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 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十倍时,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缘故。第二节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 具有内能。(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2.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就越大。内能还与分子数目和种类等有 关。 3.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内能也常称为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 有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 5.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6.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等温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现象的实 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 7.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由于热传递 过程中,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 8.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9.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时,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时,可 用物体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的多少来量度。热量和功都可以用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所用的单位也应该相同,都是焦耳。 10.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才会体现出来的。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不能说成“物体含有 多少热量”。即“温度不能传,热量不能含”。 11.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热值。热值只与物质的种类有 关,用q表示,单位是J/Kg和J/m3,它的计算公式为Q=mq和Q=vq。 第三节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 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 2.比热容的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3.水的比热容是×103J/(kg·℃)。它表示1千克的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 放出)的热量是×103焦耳。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4.与比热容相关的计算公式:Q=cmΔt,式中的Q是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 J;c是物质的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kg;Δt是温度的变化量,取正值,单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