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课

那天,巴蜀在我博上留言,说起《易经》的事,让我忍不住想起用《易经》算命的事情来了。在上大学的时候,买了一本《易经》,知道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书了,很想仔细读一读。但我生性疏懒,读书不求甚解,读不了几页就烦了。想到《易经》原来主要是用来占卜的,我何不用它来算卦,这样,书也多少能读一点。正巧,某同学借的一本杂志上介绍古代用蓍草算命的方法,我们就在宿舍尝试。我正好有一副围棋,就用围棋子当蓍草来起卦和求动爻。可惜,这种烦琐的方法我现在一点也记不得了。当时,就因为这种方法烦琐,我就想用另一种方法代替。就借鉴了普通算命用钱起卦的方法,结果,感觉还真灵。工作后,我曾经把我发明的这一方法推广到工作单位,曾经在各个办公室兴起了算卦的热潮。我的那本《易经》书,不知道自己到底读了多少,反正大家借来借去的翻,皮子都翻烂了。那本书上的目录很简单,不适合算卦。我为此专门把卦的图形画在书最后的空白处,注明了页码。现在,我就把我的方法在下面公布,供各位爱好者免费使用。只允许大家用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或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不允许用我发明的方法来挣钱谋利啊,否则是不灵的。^_^。

首先,准备一本《易经》原文,按64卦画图排好顺序备用。
再准备同样的硬币三枚,建议用那种五毛的硬币,因为里面多少含铜,可以类似古代的铜钱。而且强烈建议,这三枚硬币以后就用作专门算卦的工具,不要临时乱找硬币。据说,这铜钱是越用越灵的。
算命前,一般要求要洗干净双手。而且,不管你平时怎么不信命,在算卦时,一定要虔诚地信。《易经》好象讲究“善为易者不占。”和“无事不占。”我理解的意思是:第一句是:真正懂得易经的人是用不着算卦的。第二句是:心里没有很疑难的问题也不要去算卦。所以,我遇到大事基本不算卦,全凭自己的大脑决定。遇到不好解决的小事,特别是很难拿定主意时就算一卦。我认为,算卦就好象是找了个咨询师,可以肯定你正确的决断,或提醒你注意你不正确的决断。或提醒你处理这件事情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让你有所防备。可惜,我好长时间不算卦了。所以,最近老是办错事情。比如刚才,竟然又买了一只股票,9点半买上,到现在11点多,已经跌了4毛多了。我怎么竟然从来没有想过去算一卦再买呢。^_^。好了,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我们开始吧。(以后熟练了后就不用纸和笔了。)
双手把三枚硬币在掌心摇晃,心里想着你要问的问题。问题最好比较明确,具体。然后让硬币自然落下。在它们落下的过程中不要

用手去碰它们。偶尔有落不到桌面上的,也要等它们停稳了再去看。有国徽的那面是阳面,一般说是反面。有字的那面是阴面,一般说是正面。那么三枚硬币落下会有四种结果出现。
1 三个都是正面,就是有字的那面。就在纸上画两个短横 “- -”,旁边记上“6”。这是“老阴”。
2 一个是反面(国徽那面),两个是正面。就画一个长横“——”,旁边记上“7”。这是“少阳”。
3 两个是反面,一个是正面。还是画两个短横“- -”,旁边记上“8”。这是“少阴”。
4 三个全是反面。就在纸上画一个长横“——”,旁边记上“9”。这是“老阳”。
好了,三枚硬币连续抛六次,就会有6种结果。把每一种结果记录下来并在纸上从下往上排列,就得到一个卦相。你会根据你的卦相从64卦中找到你得出的卦。下面我们来求爻。
把你得到的6个数字相加会得到一个数字。这个数字不会大于54,所以用55去减你得到的那个数字,一定会有余数。然后我们一起来用这个余数去数你得到的那个卦。从最下面开始往上数,(一般第一爻叫“初*”阴爻就是“初六”,阳爻就是“初九”,第二爻到第五爻就叫“六*”或“九*”,最后一爻一般叫“上六”或“上九”。)数到哪一爻,哪一爻就是你得到的最终结果。如,余数是5,那你的结果就是从下面数第五爻,如果余数大于6,就要再从上面数下来。如,你得到的余数是7,那你得到的爻就是从下面数第六爻,从上面数第一爻。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余数是8,就是从上面数第二爻,从下面数第五爻。余数是12,就是从下面数第一爻,从上面数第六爻。余数是13的话,又从下面开始数,还是从下面数第一爻。
得到了你所求的爻,就去查找《易经》原文里的爻辞,那里的话会为你指点迷津的。你要根据自己要问的事情,仔细思索易经给你的启示。找出你所问的问题的答案来。在实践中我发现,爻辞给你的启示最准确。总卦往往不能直达你要问的问题。所以,总卦的说法只能供参考。你所得的爻辞和它的前后爻之间多少是有联系的,可能与你问的事情的发生发展有某种联系,但也仅供你参考,只有你得到的那一爻的爻辞才能给你提供最明确,最准确的答案。另外《易经》中还有彖辞和象辞。我认为“彖辞”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象辞”是后儒望文生义的说法,不足为凭,可以不用去考虑。
哈哈,我的这种用《易经》算卦的方法可是自己独立发明的,在全中国都是绝无仅有的。我自己觉得是很灵验的,不信你遇到烦心事的时候去试试。






二、周易的由来

主要涉及到周易的起源和时代的问题。“河出

图,洛出书”(河是黄河,洛是洛水)。现在,江湖的人讲周易还大讲这个,不能这样看周易的起源。

周易的由来这个问题很复杂,我现在简单说。我们不能笼统地看周易是一个时期产生的。周易古代简称“易”,“周”是周代的意思,“易”的含义--本身(蜥)蜴(《说文解字》),这个蜥蜴是变色龙,因此,“易”的一个基本的含义就是变易(易者,变也),含义二是简易;含义三是不易。讲事物的变化原理,古人对世界、人生的了解,这个世界和人生是不断变化的。中国哲学是强调客观世界的变异,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的,随时随地跟上天道的变化。周易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变化。

“易经就是变经”

还有夏易--连山易(连山在六十四卦当中是艮卦打头的,艮为山)、殷易--归藏(归藏在坤卦中,归为地)、周易--周易(在乾卦中,乾为天)…

夏易--连山--艮、山

殷易--归藏--坤、地

周易--周易--乾、天

古代周易简称“易”,分两部分,一是易经,一是易传(所有的经都有传,传是对经的解释,写得非常好,都是战国以前产生的),说周易就包含易经和易传,说易经不包括易传。

“经”包括六十四卦爻象,(符号系统);六十四卦文辞(文字系统)

两个基本的爻,——是阳爻,--是阴爻。

太极是阳爻和阴爻的混合,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怎么生的?分别加上一阴一阳)(老师画的图无法打出来,抓狂),四象生八卦(四象重复上来,再加一阴一阳),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四象象征四季。宇宙自然的分化,天地生出来以后,产生四时。四时生八卦,通过卦象可以测吉凶决定人的福祸,了解了吉凶,我们才能趋吉避凶,完成大业。古人考虑到人生在宇宙中,卦象体现了人对周易的了解,认识世界,认识吉凶,没有这个认识,就不能辨别吉凶善恶是非,就不能成就大业。它用符号来表示。

八卦的名称:坤、艮、坎、翼、震、兑、离、乾

熟记八卦的歌谣: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周易不经过上课,是很难自学的,我们今天只能是基本入门),八卦的两两相重,就形成六十四卦(八的二次方就是六十四)。六爻卦也叫福卦…古人根据对自然界的观察创造这六十四卦。

古代的时候,庖牺氏亡天下的时候,“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鸟兽之闻于地之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作八卦”(章太炎),“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在古代的两大功能:一是通过周易得到神明的启示,这就是人的思维、思考能力

、认识能力;二是描述、仿效客观世界万物的形状,这是“类万物之情”的结果。古代的圣人,“观天地之赜(万物的复杂性),而摹拟其形,容,象其物空,是故谓之象”。人对客观世界的摩写,是对客观世界的反应,这八个“象”就是摹拟世界物质的。古人认为这是八个最大的象。

伏羲(庖牺氏:庖,熟食;牺,牲,)--还是神话人物,也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比炎帝还要靠前,有历史的影子,伏羲所出的时代就是上古--金石器晚期,中国进入农业文明的第一次转型--采集、狩猎转为农耕、养殖。

我们现在应该更确切地说,周易的算卦是有功能的,一方面是心理,精神的寄托,我们看到周易算卦既要解决疑难问题,预警等,忧患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古代的认识跟现代的认识是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借助于科学技术,古代是借助于巫术,从工、从人,巫实际上就是远古的技术,通过它的方法,达到一种沟通和认识。古代的医疗也从工,巫医不分,我们可以去看医的远古时期的繁体字,带有巫的偏旁。巫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初形式,它有它的历史地位。所以五百年后再看我们现代的技术,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不要过于执着于周易的算卦。二方面是懂得它才能读懂周易。我们从算卦的语言中,可以读懂它的初级意思。八卦当初的作用就是人类认识的功能。天、地、雷、峰、水、火、山、泽等八卦是最大的象。

八卦象分别代表什么呢?

乾:代表“天”。乾坤两两相重,就是否卦(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阴阳不相合,没有交流,算卦要得到这个卦,就是不好;反归来,就是泰卦(阴气下降,阳气上升是福卦,泰是通的意思,是阴阳相交。)

天是首的意思,首脑;父,马,

坤:代表“地”,坤代表腹,母,牛,

震:代表“雷”,震雷是足,长男,龙,“动”之意思;

巽:代表“风”,是股,长女,鸡,“入”的意思;

坎:代表“水”,是耳,中男,(海豚的豚的右侧);“险”之意思;

离:代表“火”,是目,中女,雉,“明/亮”之意思;

艮:代表“山”,是手,少男,狗,“静”之意思;

兑:代表“泽”,是口/舌,少女,羊,“说--通悦”之意思;

周易的八卦,是周易的门户,这就反映古人把天地看做是父母,把天地看做是大家庭,而且也说明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很有道家风骨的老师

周易的算卦就是取象,共性就是刚建。寓于具体的事物里面。使你问的问题可以有着落,数量越大,解释的余地就越多,到了三国的时候,吴国的羽凡(音)把周易算卦的象规定了1700多

个。八个卦都有最基本的意义。

我们现在的考古发现还没有很多的证据找到八卦的最早来源,现在在浙江的考古发现在一些兽骨上发现刻有六位的数字卦,考古学家发现这些古代的数字都是六位,前后在其他新石器时期也发现这些兽骨数字卦,在淞泽地区比较普遍。

凡是奇数都是阳,凡事偶数都是阴。这些数字卦和后来的符号卦(有人认为符号卦在数字卦之前,也有人认为数字是过渡),阴阳数字来源是古人的结绳的做法,然后逐渐演变成数字和符号。

神奇的数字卦

古人把裂纹叫做“兆”,古人把裂纹也看做是一种卦,“占卜”,这种算卦的方法已经失传了。这种方法在古代非常的发达,我们现在看到的甲骨文,实际上都是骨刺,占卜后,归结出来的“仆辞”。根据这一点,我们说周易的阴阳爻,是把“兆”抽象出的一种东西。也有人认为是上古时期男女生殖器崇拜的一种荣耀,体现为一阴一阳。但是,根据数字卦的产生,阴阳爻的起源于中国古人的文字的创造。8个数字的排列组合……1万年前的数字卦恰恰和我们传说的伏羲时代相近,所以周易的符号起源于上古,不一定是伏羲做的,伏羲只是一个象征。它走向第二步—六十四卦的卦爻辞(文字系统)(卦爻辞是指每一个爻后面的文字)。

第一个要素就是要有卦象。第二要素给这个卦象取一个名字就是要有卦名,如乾。第三要素是要有卦辞,如乾卦:元(大)、亨(通)、利、贞--四德。(亨得利,亨和利都连一块了,这个名字强悍)。元也有春的意思,亨、利、贞分别代表夏、秋、冬。冯友兰的《贞元六书》如果不懂周易,就不懂书名是什么意思?(贞元之际所做的书)。这六本书是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写的书,迎接抗战必胜。还有一本书解释:“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家之惠也;利者义之和也(古人认为利不能离义,一定是符合公义的);贞者事之正也”。所以周易六十四卦的卦爻词,在历史上的解释是五花八门的,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构成一个卦的核心,一定是要有卦辞的。第四要素就是爻题(题是名的意思)。最底下的爻叫“初爻”,从下往上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如果是阴爻,就是初六、六二(阴用“六”起头,阳用“九”起头)。

“四象”:6(少阴)、7(少阳)、8(少阴)、9(老阳),(偶数为阴,奇数为阳)

占断词:吉、凶、悔、吝……

卦象

初九卦:“潜龙勿用”。(有人认为卦辞就是一首龙之歌),这个卦告诉你,不要作为,因为条件不够,就要象龙潜在水里一样,要积累,好好锻炼,为腾飞做准

备…你要不听,就是违背了,没有好的结果,遇到困难。

九二卦:见龙在天,利见大人。告诉你龙由潜到表现(不读见),这个时候,你必须要有所表现,要做事,而且这个时候做事,就能得到朋友的帮助,有利于受到德高望重的君子、领导人的重视。(古代,“小人道表,君子道消”--小人当道的卦。大人:德高望重的君子;小人不是小孩,是和君子相对的,一般指道德不高的人,也泛指社会低下的人。)(于丹把小人解读为小孩,这个是不对的。)

九三卦:君子终日谦谦,夕惕若厉。你要做个君子,就要不知疲倦,经过潜和表现的阶段,你要表现君子谦虚的风范,而且到了晚上要及时总结不好的方面。这个卦是建议你要及时总结,“夕惕若厉”(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这样的状态),事情才能获得发展。

九四卦:或跃在渊,无咎。有的时候你还有跳到深渊中,躲避危险,积累条件,这样你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人有的时候会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卦象意味着要再做潜龙,厚积薄发。

九五卦: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巨龙起飞的时候,复兴了,事业成功了,古代把这一爻称为尊位,也叫“九五之尊”,九五爻辞,表示事业成功。

上九卦:亢龙有悔。亢--悔之意,避免到极高之处的悔恨。(《乾.文言》: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有而不知无;知得而不知丧。)(与时携行:时行则行,时亡则止,动静不离,其时其道光明。)

一个卦是一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不要懒惰,要警惕,成功了应该适可为止。每一个卦都有辞,六十四卦可以构成六十四首押韵的古歌。说明卦爻辞的作者,是利用了一些历史故事,典故,有些我们现在都读不懂,历代都在诠释它。文字系统一共有5000字,跟老子的《道德经》差不多,《道德经》都是一个个故事,不是哲学。算卦要看卦爻辞,再高一些,就看六个爻的位置,这个方法太复杂了,我现在没法跟大家说,那个算卦叫做象数……

象数说加意礼说……摆棍子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去摆的,根据卦辞去解读……起源于有文字以后……

“文王拘而演周易”,所以有一种说法是认为周文王创作了周易。只能说文字系统产生于文王时代,文王只是一个代表,他是中古时期的…孔子仅仅是代表。晋国人,伏羲、文王、孔子,汉代“人更三圣(周易经过三个圣人才完成的:伏羲、周文王、孔子),世历三古(上古、中古、近古)”。

周易的结构是经和传。传是周易中起到使易学扬弃了巫术的传统说法,把他转化为义理哲学,理性化的哲学。它有10

篇,古代称之为十翼,从10个角度辅助人们了解易经。你要想了解周易,就要读这10篇传:系辞(上下)、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传、序卦传、杂卦传、说卦传,七种十传。产生于战国时期,不是一个人作的,没有作者,说明春秋以前没有诗人的著述,那个年代“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三、周易的核心价值和它的基本精神(重点)

这个题目也是个很大的范围,在我们现代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东西。我们中国文化中也有糟粕的东西,如三纲五常等,还有中国的相术非常的发达,腹相、背相等,古代的相术非常发达,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出你的命运,这些都是从周易中推演出来的,现在非常推崇的风水术...炼丹术也很发达,魏晋南北朝时期,很流行,很多人都是吃药吃死的,这些东西,都不是科学的,所以,我们要扬弃。不能“食古不化”,以前我们有时候把糟粕当精华,把精华当糟粕,但是实际区分起来很难,中国文化中精华和糟粕是混合在一起的。中国哲学上有个《太极图说》(周敦颐作),当时就把它当糟粕了,实际里面讲了宇宙论、人生论蕴含在这几百字里面。《推背图》是典型的糟粕,2012年,玛雅人的地球毁灭论,这些很多都有宗教性,不是建立在一个科学的基础上,它有它的所见,见到了社会发展的弊病。人类折腾到现在是差不多了,暴露了很多问题,如何去发展?工业革命发展三百年,面临一个转型,如果不转型,人类的生存就是个问题,这个我们就不说了。

周易最具有核心意义的东西:一是周易“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现代人思考。这四个字是到汉代才出现的,实际上在周易的思想中,就是把宇宙看成是一个统一体,有天有地,有父有母,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联系到一起。《易传》中第一篇有一句话:“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大人代表人类有智慧的人,这个智慧应该了解天地与自然本性相符合,中国古代都认为人的性来自于自然本性。哲学家们如何界定人性?湖北最近的考古挖掘出竹简:“性自命出,命由天降”(人的性物的性都不能离开天--自然界,自然界赋予了人和物性。人类的行为要与日月向明,不能背离秩序)……强调的是“合”--地、月、时、神。什么是鬼神?宋代的哲学家解释:“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鬼神是阴阳二气之作用所产生的各种现象)。“鬼者,归也,神者,伸也。”(人死为鬼,是那口气没有了,归回到大气的本体中了;伸--通生,阳气的生长是伸。归结为自然界的阴阳二

气的作用功能)。这些都是属于自然的范畴,中国古代归结为一个字:天。和天不同的,就是人,人类就是要和自然界相合。

“夫大人者,与天地相似故不违”,不破坏人性、物性,强调天人同构,同性,同德。中心哲学对天人关系的看法,中国哲学是把人看成是天的副本,董仲舒(汉代哲学家,儒家代表):人副天数。这个思想再往前推,我们中国人还相信一个“天人感应”--人对自然界的破坏会影响自然界的变化,汉代讲符瑞(吉祥的东西,标志统治者行仁政)、灾变(如地震、水灾等,想用天限制君权)。司马迁:“学究天人”(研究学问,要研究天人)。司马迁认为,中国最高的学问:“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就叫做“情景合一”,也叫“主客合一”,景是客体,情是审美主体的情感。刘勰(《文心雕龙》作者):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水则情满于水。中国艺术家认为,完全合景色一样的画,不是艺术。“画竹与形似,笑童邻”,这是“天人合一”的投射。“形神合一”:神不能离开肉体,佛教恰恰是讲肉体和灵魂是可以分开的,儒家不讲这种……

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形神不能分离。道家养生的一份方面,你不能只养形,我们现在的养生很奇怪,就是只养形,不养神,你做善事了吗?精神方面的并不养……

陶行知:知中有形,形中有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说法,日本人很认同。“天人合一”渗透到中国哲学的各个领域,都是讲合,只有合才能合,中国哲学强调的就是“合”--“和”,不是西方哲学的“离”--“分”。

我们现代自然环境收到破坏,也是因为受到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罗素)的影响。

道家:“知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谐也”。大--最,大本,就是根本,宗--主,天地最根本的德行、属性就是“生”,不断创生生命,能够保持这样一种连续,就是生生,“生生之谓易”,与天保持和谐。“不与天争胜,不与人灭天”--不以人的行为灭天。人与人保持和谐的前提是“均调天下”。我们现在的战争与矛盾,大部分都是资源的争夺,争夺的结果就产生贫富不均,所以要“均调天下”。孔子:“与天合者谓之天乐,与人和者谓之人乐。”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以道传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从道家、墨家、甚至是兵家,都是反对战争的,战争是人类矛盾的最高表现。老子:“以政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娶天下”(无事就是无为,不妄

为,要知常。58年的亩产万斤,就是不知常,背道,无道。)。这是中国最具有普实价值的东西。在解决人和自然、社会、与人矛盾都用的上的基本原理。

道家最早的一部经典《太平经》:“天地乃人之真本,天地有亏则不能竟吾年。”(天地自然是人类的本源,天地自然如果遭到破坏、损坏,人就不能竟天年。)除了法家之外,基本都是这种思想,但是它没有形成中国的主流思想,儒家是主流。“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当先安天地,然后乃可长安。”

周易的《彖传》:“彖--解释每一个卦的卦意”。“乾(天)道变化,各连性命(本质、生命),保合(保持、配合)太(最)和,乃礼贞,每出(产生)众物……克明得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古代指百官)。百姓章明,协和万物。

《合同之辩》什么是和?“以他平他谓之和”(平是加的意思)。什么叫同?“以同裨同,尽乃…”。“声一无听,物一无色,味一不实。”不同事物的多元同意才叫“和”。一元同一,完全相同就叫“同”。“和”何“同”的区别:君子追求“同”--和而不同,小人追求“同”。国学最具核心价值的东西--“和”。和谐的哲学是共生共存的哲学。

周易关于“日新”的问题:“日新之谓盛德”。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日新的观点真正的表述在《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益善。”“大学者,大人之学”--培养君子、培养国家栋梁的,着重在人性的教育,体现在第一句话“明明德”,明德就是人的善良的本性,大学的教育就是要开发人性的教育,人的美德发扬光大,这是大学教育的最根本宗旨。职业教育当然要进行技能的教育,但是不能忘记德的教育。做教育者,能够使他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不断趋向新的境界,做新民。“新民”在《大学》的解释中:汤(商汤王)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商汤王在洗澡的木桶上刻有盘铭,洗涤你的思想,日日新,又日新)这也是我们国学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方面。

“天道有因有循环,有革有化…知因而不知革,物失其则;知革不知因,物失其均……”

变通,是周易最大的特点。“易”,变异之意。这是周易最基本的原理。“易之为书,不可远;其为道也,屡迁;变换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典要指纲要),唯变所适。”这是我们掌握周易最根本的一句话。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有变化了,才能通畅,只有通畅了才能保持长久,这一思想叫做“穷变通久”。这个变是有个

根据的,就是“与时偕行”(来自“艮卦”):“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动静不离,其时,其道光明”。(时指客观的必然形式、局势。

周易最具有普实价值的忧患意识:整个周易就是忧患意识的产物。“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