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白介素-8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

血浆白介素-8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
血浆白介素-8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

血浆白介素-8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白介素-8(il-8)的水平,探讨il-8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96例临床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组)与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il-8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48 h内,il-8异常率为66%,研究组il-8为(46.05±

25.54)pg/ml,与对照组(26.46±12.67)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全身感染性疾病、胶原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近期服用过炎症抑制性药物和(或)免疫抑制剂者。

1.3 研究方法

1.3.1 标本采集 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住院后的第2天清晨(48 h内)空腹采取外周静脉血4 ml,离心后分离血清,并将血清放在-20 ℃冰箱中统一编号保存。健康体检人员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4 ml,血标本处理方法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相同。标本收集成批后进行同一批测定。

1.3.2 il-8测定利用il-8试剂盒测定il-8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进行il-8的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胃癌相关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Asian Case Reports in Oncology 亚洲肿瘤科病例研究, 2018, 7(1), 1-7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39586777.html,/journal/acrpo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39586777.html,/10.12677/acrpo.2018.71001 Advance in Research on Gastric Cancer-Related Ischemic Stroke Haiyin Long, Zhijian Lia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Received: Jan. 30th, 2018; accepted: Feb. 16th, 2018; published: Feb. 23rd, 2018 Abstract The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is increased, while the cancer-related ischemic stroke is different from common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pathogenesis is considered to be different too. Research on cancer-related ischemic strok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In this paper,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tric cancer-related ischemic stroke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s well as biomarkers were reviewed, aimed at raising the awareness of gastric cancer-related ischemic stroke. Keywords Gastric Cancer, Ischemic Stroke, Pathogenesis, Biomarkers 胃癌相关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隆海银,梁志坚*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南宁 收稿日期:2018年1月30日;录用日期:2018年2月16日;发布日期:2018年2月23日 摘要 胃癌患者罹患脑梗死的风险增加,癌症相关脑梗死具有有别于常见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脑梗死的常见发病机制不同。近年来关于癌症相关脑梗死的研究逐年增加,本文从胃癌相关脑梗死的临床特点、胃癌相关脑梗死的潜在机制及血浆生物标记物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胃癌相关脑梗死的进一步认识。 *通讯作者。

急性脑梗死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急性脑梗死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与认知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7-12月内蒙古包钢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在入院48 h后评价认知功能,依据认知诊断标准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组。结果: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认知功能正常组52例(53.6%),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组45例(46.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额叶梗死[OR=52.4,95%CI(5.45,386.74)]增加认知损害发生风险,颞叶梗死[OR=43.7,95%CI(6.37,438.55)]增加认知损害发生风险,丘脑梗死[(OR=36.2,95%CI(7.29,366.17)]增加认知损害发生风险;小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损害风险比非小脑梗死降低82%[(OR=0.18,95%CI(0.07,0.85)],脑干梗死患者发生认知损害风险比非脑干梗死降低78%[(OR=0.22,95%CI(0.04,0.76)];兩组顶叶、枕叶、基底节梗死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约46.4%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损害;其中额叶、颞叶、丘脑梗死增加认知损害的发生风险,顶叶、枕叶、基底节梗死与认知损害发生无显著相关。 血管性认知损害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显性或非显性脑血管病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1-2]。有研究显示,脑血管病患者所有致残症状中,认知损害的发生率高达40.7%,而约30%的脑血管病存活者可能出现认知损害[3-4]。本研究初步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以期为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认知损害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神经内科2015年7-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依据认知诊断标准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组。脑梗死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音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 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4)排除非血管性病因;(5)脑CT/MRI排除脑出血[5-6]。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组的诊断要求符合下列标准:认知功能改变;1项或多项认知功能下降证据;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保持功能的独立性;无明显痴呆表现[7]。 1.2 入选标准(1)年龄≥18岁;(2)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标准[6],排除其他非血管性原因(如原发性脑肿瘤、脑转移瘤、硬膜下血肿、癫痫发作后麻痹、颅脑外伤、抑郁等精神因素、颅脑感染等)造成的脑功能障碍,同时经头颅磁共振成像证实为急性脑梗死;(3)发病时间≤14 d。 1.3 排除标准(1)短暫性脑缺血发作;(2)因各种原因(包括言语障碍),无法完成认知功能评估者;(3)既往有认知障碍病史,如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等;(4)伴有严重心、肺、肝、肾、内分泌系统疾病或结缔组织病、血液病等。 1.4 方法

脑梗死急性期

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 3.元气败脱证:昏语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 (二)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5.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意识障碍

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心率、血压、呼吸、汗出等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2.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避免人多惊扰。 3.取适宜体位,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头颈部过度扭曲、用力,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4.定时变换体位,用温水擦身,保持局部气血运行,预防压疮发生。 5.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或涂金霉素眼膏;遵医嘱取藿香、佩兰、金银花、荷叶等煎煮后做口腔护理。 6.遵医嘱鼻饲流质饮食,如肠外营养液、匀浆膳、混合奶、米汤等。 7.遵医嘱留置导尿,做好尿管护理。 8.遵医嘱给予醒脑开窍药枕,置于患者枕部,借中药之辛散香窜挥发性刺激头部腧穴,如风池、风府、哑门、大椎等。 (二)半身不遂 1.观察患侧肢体的感觉、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 2.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如床边上床挡,防止坠床摔伤,每日用温水擦拭全身1~2次,按摩骨隆突处和经常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等。 3.协助康复医师进行良肢位摆放,经常观察并及时予以纠正,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如伸屈、抬肢等被动运动,注意患肢保暖防寒。 4.遵医嘱穴位按摩,患侧上肢取穴:极泉、尺泽、肩髃、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 5.遵医嘱艾条灸,患侧上肢取穴:极泉、尺泽、肩髃、合谷等;患侧下肢取穴: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 6.遵医嘱中药熏洗:在辨证论治原则下给予具有活血通络的中药局部熏洗患

脑梗死的病理及其对应的MRI表现

脑梗死的病理及其对应的MRI表现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软化坏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原因是由于脑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是血管变得狭窄或者完全闭塞,导致血液供应障碍。 脑梗死的主要病理改变有以下: (1)急性脑梗死灶的中央区为坏死脑组织,周围为水肿区在梗死的早期脑水肿明显,梗死面积大者水肿也明显,相反梗死面积小者水肿面积相对较小,水肿区脑回变平、脑沟消失当梗死面积大,整个脑半球水肿时,中线结构移位,严重病例可有脑疝形成。后期病变组织萎缩,坏死组织由格子细胞清除留下有空腔的瘢痕组织。陈旧的血栓内可见机化和管腔再通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一般为白色梗死少数梗死区的坏死血管可继发性破裂而引起出血称出血性梗死或红色梗死 (2)病生理变化: ①血管活性物质的含量变化:脑梗死者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增高此外NO 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肽Y也均随之增高。神经肽Y和神经降压素是对心脑血管系统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神经内分泌多肽。急性脑血管病发病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内皮素神经肽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降压素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疾病性质病情有密切关系,积极控制这些物质之间的平衡紊乱,将有助于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②下丘脑-垂体激素的释放:神经与内分泌两大系统各有其特点又密切相关共同调控和整合内、外环境的平衡。脑血管病患者下丘脑-垂体激素的释放增强这种释放可能直接侵犯至下丘脑垂体等组织或与脑水肿压迫血管使有关组织循环障碍有关。 ③血浆凝血因子的变化:凝血因子Ⅶ(FⅦ)活性增高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梗死危险因子,甚或与心肌梗死及猝死相关。有人认为通过测定血浆FⅦa水平预估高凝状态并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子更为恰当。FⅦa的上升,存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各类型之中,能反映高凝状态的实际情况 ④一氧化氮的变化:一氧化氮(NO)的作用与其产生的时间组织来源及含量等有关内皮细胞上有组织型一氧化氮合成酶(cNOS),在脑梗死早期它依赖于钙/钙调素(Ca2+/CaM)激活引起NO短期释放使血管扩张,产生有益作用另外,在巨

脑梗死相关知识汇集

脑梗死相关知识汇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脑梗死相关知识汇集 又名缺血性,是一种由于内发生血栓、栓塞或其他原因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脑梗死包括常见的脑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简称脑血栓)和脑栓塞。此外还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名一过性脑缺血,也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范畴,但末到脑梗死的地步。把这类疾病叫作,但中风也包括在内。中医认为“风性善行而数变”。本病“如矢石之中的,若暴风之疾速”,故名“中风”。本病可因情志不调,心肝气郁,化火生痰;或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素体肥胖,多湿生痰,酒食不节,多食肥腻辛辣,因痰生热,故中风多为风、痰、火、淤可致,或以标实为主,或标实本虚。 脑梗死临床表现 梗死的部位和梗死面积有所不同,最容易出现的表现如下: (1)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 (2)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表现中的几种。 (3)脑CT检查的意义:脑CT检查显示脑梗塞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显示初期的准确率100%。因此,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排除脑出血等病变。这是十分重要的,发病早期脑出血与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有截然不同的地方。当脑梗塞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必要时应在短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 (4)有一种称为“腔隙性”的,病人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因其他病而行脑CT检查发现此病,有的已属于陈旧性病灶。这种情况以老年人多见,病人常伴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腔隙性脑梗塞可以反复发作,有的病人最终发展为有症状的脑梗塞,有的病人病情稳定,多年不变。故对老年人“无症状性脑卒中”应引起重视,在预防上持积极态度。 脑梗死诊断要点 (1)脑梗死:老年人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应考虑本病。贵州学习|网收集整理但本病多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TIA发作史,多于安静时起病,起病较缓,脑CT示脑内低密度灶。与本患者不符,考虑可基本除外。 (2)脑栓塞:多见于青壮年,常有器质性心脏病,起病急骤,多正常,脑CT示脑内低密度影,与本病不符,考虑可基本除外。 (3)脑淀粉样病:多发生于55岁以上,最常见出血部位为皮质及皮质下或脑叶等区域,大脑半球深部结构一般不受累,考虑本例可能性很小。

脑梗死(急性期)

脑梗死临床路径 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ICD-10:I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 急性起病; 2. 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 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 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4. 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5. 脑CT/MRI排除脑出血 (三)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246-257) 1.一般治疗: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监测控制体温、血压、血糖

2.改善脑血循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如溶栓、血管介入、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等方法 3.神经保护剂: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4.中医中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5.并发症处理:监测控制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必要时选择手术;癫痫防治;感染及褥疮防治、深静脉血栓防治; 6.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7.根据个体情况启动二级预防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梗死疾病编码(ICD-10:I63)。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小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部X线片、心电图; (4)颈部动脉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5)颅脑CT,有条件的可行颅脑MRI+DWI(弥散加权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270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与280例健康体检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酶法对两组分别进行血尿酸检测。对比两组人员的尿酸含量水平,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空腹血尿酸含量升高的为129例,占47.8%,对照组空腹血尿酸含量升高为61例,占21.8%。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呈正相关。结论相较于正常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说明血尿酸水平越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越严重,患者的预后也更差。 标签:急性脑梗死;高尿酸血症;尿酸水平 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疾病,甚至超过了癌症的致死率,同时它也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1-2]。本文通过对于该院救治的270例60岁以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24h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进行观察,研究急性脑梗死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联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临床诊断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270例,其中男性患者152例,女性患者118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8.1±4.5)岁。对照于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人员280例,其中男性140例,女性140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7.2±5.2)岁。 1.2病例选择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發病24h内送入本院,且在48h内进行颅脑CT或MRI扫描并确定患有脑梗死。排除伴有恶性肿瘤、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慢性肾炎、心功能不全、出血性脑血管意外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静脉脑血栓等疾病的患者,以免干扰研究结果[3]。并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 1.3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进行测量相关指标之前,48h内禁食高嘌呤食物,例如动物内脏、鱼虾、豆制品和酒类等。清晨空腹抽静脉血4ml,采集尿液,以酶法通过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酸数据(须在24h内完成)。血尿酸高于420mmol/L则为异常升高。 1.4统计学处理该研究中所有患者的检测数据均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采用χ2检验进行验证,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急性脑梗死观察组与对照组空腹血尿酸水平观察组空腹血尿酸含量升高的为129例,占47.8%,对照组空腹血尿酸含量升高为61例,占21.8%。两

脑梗塞急性期血压控制规范

脑梗塞急性期血压控制 规范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控制规范 1. NIH国家教育计划(第6次报告) 临床证据证实,伴随高血压时要给予降压治疗,但是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高血压,最好不给予治疗除非血压特别高,应等到病情稳定后再处理。即使给予降压治疗,也要缓慢进行,避免造成直立性低血压。当使用溶栓药物时,要仔细监测血压,当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05 mmHg时,才考虑使用静脉制剂控制血压。 2. 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卒中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1 994年) 脑卒中后,常常出现动脉血压升高,但是还没有建立理想的治疗方案。血压升高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包括脑卒中后应急反应、膀胱充盈、疼痛、隐性高血压以及机体本身对脑缺氧和颅内压增高的生理反应。当患者转移到安静的房间、膀胱排空、疼痛控制和休息后,血压可自然下降。如果颅内压得到控制,血压也会下降。但是大多数患者血压不会下降。在重度高血压的情况下,降压治疗要谨慎,因为降压药物可能会使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 一般学者认为,大多数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不需要给予抗高血压药物。如果使用降压药物,应首选口服降压药物。对于血压明显升高的患者平均血压>130 m mHg或收缩压>220 mmHg,建议谨慎给予降压药物。 3. 欧洲卒中促进会(EUSI)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建议(2000年)

血压的监测和治疗是一个关键问题。传统观念认为,每一个急性脑卒中患者都应该进行常规的降压治疗。但现在观念已经有所改变。许多急性脑梗死患者都会出现血压升高。另外,梗死区域局部脑血流rCBF自动调节功能会存在障碍,而半暗带血流量明显依赖平均动脉压MAP。缺血性梗死区血流和脑组织代谢需求出现不平衡,导致脑组织损伤。因此,为了预防不可逆的脑损害,应维持rCBF在梗死阈15 mk/100 g脑组织/min以上。正常时,平均rCBF 约为55 mk/100 g/min,正常情况下平均动脉压在80~140 mmHg时,rCBF保持不变。如果维持合适的脑灌注压CPP,可避免血压下降。对于既往有高血压的患者,建议将收缩压维持在180 mmHg,舒张压维持在100~105 mmH g之间。对既往没有高血压的患者,最好维持收缩压在160~180 mmHg,舒张压在90~100 mmHg。从这一情况来看,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最好维持一定水平的高血压,但不是指极度的血压升高。当收缩压>220 mmHg或舒张压> 120 mmHg时在某些医疗中心,尤其是北美地区,收缩压>240 mmHg,舒张压>130 mmHg,为早期药物治疗的指征,即使如此,血压也不能降得过快。 在症状出现前1小时,下列指征提示应立即进行降压治疗,伴有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急性和急性高血压性脑病。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前1小时给予降压治疗是危险的,因为平均动脉压的下降可直接降低梗死区域的rCBF。另外,由于慢性高血压造成某些脑卒中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曲线右移。

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22例临床分析

程#连续化疗两个疗程以上$放射治疗于第一周期化疗用药结束即开始#以腰椎转移灶为靶区#应用直线加速器选A b Z m 线放疗#B N ,.f 5‘+周‘).次$对照组入院后单纯采用全身化疗#化疗方案同治疗组#化疗+个疗程以上$治疗过程中随时记录疼痛等症状变化#治疗结束后/周以上全面检查#评价疗效$ ,-疗效评价"疼痛按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Z >4’分级))*".级"无痛($级"轻度疼痛#可耐受(#级"中度疼痛#影响睡眠#需用镇静药("级"疼痛严重#影响睡眠#需用麻醉性止痛药$治疗前及治疗后/周以上#各评价一次$有效"疼痛减轻一个级别及以上(无效"疼痛微减轻或加重者$骨转移以hI Y 骨转移的评价标准为依据 )+* #L > "m 线或核素扫描等检查#原有病变完全消失#持续/周以上(=>"溶骨性病灶部分缩小钙化或成骨病变之密度减低#持续/周以上(F L "病变无明显变化#由于骨病变之变化往往比较缓慢#所以判断F L 需在治疗的第9周后(=B "原有病灶扩大及或出现新的病灶$其中L >i =>为有效#F L i =B 为无效$ 二%结果 )-疗效"治疗组镇痛有效率@?-0[#对照组AA-A[#差异有显著性&!;.-.0#表)’$ 表@A 两组腰椎转移癌患者治疗后镇痛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有效无效有效率&[’ 治疗组/)/.)@?-0对照组 /+ +9 )/ AA-A 治疗组骨转移有效率)+-+[#对照组/-9[#两组差异无显著性&!g .-.0#表+’$表BA 两组腰椎转移癌患者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有效&L >i =>’ 无效&F Li =B ’ 有效率&[’ 治疗组/)0,A )+-+对照组 /+ + /. /-9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中均发生毒性程度类似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患者均能耐受$每例患者均能完成+个月以上治疗$ 三%讨论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并发症#腰椎转移后常见症状是腰痛$腰椎转移自然发展过程可致自发性病理骨折及脊髓受压所致的系列神经系统症状$腰椎转移癌因其解剖位置及功能的重要性#在临床治疗上显得尤其重要$腰椎转移患者多伴其他部位骨转移及其他脏器转移#所以综合治疗在腰椎转移癌治疗中更为合适$所谓综合治疗就是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和发展趋向#有计划%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肿瘤治疗无论早期或晚期都提倡综合治疗$全身化疗治疗腰椎转移癌对原发灶及转移灶均有一定效果#但镇痛效果较差$放射治疗可直接杀灭肿瘤细胞#减轻肿瘤负荷#9.[W @.[患者可获得较久的止痛效果)/*$伊班膦酸钠&艾本’有抑制破骨细胞功能%抗骨吸收作用#单纯治疗骨转移镇痛有效率可达9/-+[)0*$我们采用化疗%放疗联合艾本治疗腰椎转移癌#在镇痛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化疗$但治疗骨转移总体有效率&)+-+[’还比较低#如何进一步改善方法#提高疗效#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还有待于今后临床继续探索和研究$ 参 考 文 献 ))**孙燕#储大同-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b *-北京"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0-)+**周际昌#主编-实用肿瘤内科学)b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孙燕#周际昌#主编-临床内科手册)b *-北京"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谷铣之#殷蔚伯#刘泰福#等#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b *-北 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9)A-)0**王成#张彩霞#王立波-艾本治疗骨转移引起疼痛的临床观察 ):*-实用肿瘤学杂志#+..,#)?&+’"),)- 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例临床分析 张继宝 刘桂英 蒋学超 吴建亮 !山东省滨州市肿瘤医院"山东惠民*+0)?..$ 收稿日期"+..0".9"+0 作者简介"张继宝#男#副主任医师#从事肿瘤内科和放疗专业$!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9AA/&+..A ’./".,A?".+**恶性肿瘤非转移因素导致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脑梗死临 床少见#但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我科)@@9年)月至+../年)+月发现++例#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例均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明确诊断# 万方数据

脑梗死相关知识

脑梗死病人护理相关知识脑梗死(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等,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一)从哪些方面对脑梗死病人进行入院的护理评估: 1、病史 (1)起病情况:询问起病的时间、方式、有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和伴发症状。如有无头晕、头痛,有无眩晕、恶心、呕吐等。 (2)病因和危险因素: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既往有无颈动脉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TIA病史。目前的用药 情况,是否遵医嘱正确服用。 (3)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营养摄入是否合理,是否缺乏运动,是否长期摄入高钠盐、高动物脂肪饮食,有无烟酒嗜好。 (4)心理-社会状况:评估病人及照顾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家庭条件与经济状况,病人的心理反应,家属对病人的关心程度 和对疾病治疗的支持情况。 2、身体评估 (1)生命体征:T、BP、R、P、SPO2等有无异常。 (2)意识与精神状态: (3)头颈部检查: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是否正常;有无听力下降或耳鸣,有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有无失语等。

(4)四肢躯干检查:有无肢体活动障碍和感觉缺失;四肢肌力、肌张力状态;皮肤有无水肿多汗或破损。 3、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血糖、血脂、血凝等 (2)影像学检查:头部CT和MRI等 (二)脑梗死病人的急性期治疗要点: ①早期溶栓:发病后6小时内,纤溶酶、尿激酶、链激酶 ②调整血压:维持在发病前平时稍高的水平,一般不用降压药; 血压过低可致脑血流量不足,使梗死加重。 ③防止脑水肿:梗死范围过大或发病急骤时可引起脑水肿,应 尽早防治。常用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滴,2~4次/天,连用7~10天。还可以使用地米、速尿、清蛋白。 ④抗凝治疗:主要是防止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复发、血栓的延 长及防止继发血栓的形成,促进侧支循环。低分子肝素钙,出血性梗死禁用。 ⑧脑保护治疗:降低脑代谢,纳洛酮、依达拉奉等 ⑤血管扩张剂 ⑥高压氧舱治疗 ⑦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 ⑨中医治疗:丹参、川穹嗪、葛根素 ⑩外科治疗:大面积梗死出现颅内高压危险时,可开颅切除坏死组织和去颅骨减压。

脑梗死相关知识

脑梗死病人护理相关知识脑梗死(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与脑栓塞等,就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得局限性脑组织得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一)从哪些方面对脑梗死病人进行入院得护理评估: 1、病史 (1)起病情况:询问起病得时间、方式、有无明显得前驱症状与伴发症状、如有无头晕、头痛,有无眩晕、恶心、呕吐等、(2)病因与危险因素:了解病人得年龄、性别,既往有无颈动脉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TIA病史。目前得用药情 况,就是否遵医嘱正确服用。 (3)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营养摄入就是否合理,就是否缺乏运动,就是否长期摄入高钠盐、高动物脂肪饮食,有无烟酒嗜好、(4)心理—社会状况:评估病人及照顾者对疾病得认识程度,家庭条件与经济状况,病人得心理反应,家属对病人得关心程度与 对疾病治疗得支持情况。 2、身体评估 (1)生命体征:T、BP、R、P、SPO2等有无异常、 (2)意识与精神状态: (3)头颈部检查: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就是否正常;有无听力下降或耳鸣,有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有无失语等。

(4)四肢躯干检查:有无肢体活动障碍与感觉缺失;四肢肌力、肌张力状态;皮肤有无水肿多汗或破损。 3、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血糖、血脂、血凝等 (2)影像学检查:头部CT与MRI等 (二)脑梗死病人得急性期治疗要点: ?①早期溶栓:发病后6小时内,纤溶酶、尿激酶、链激酶 ?②调整血压:维持在发病前平时稍高得水平,一般不用降压药;血压过低可致脑血流量不足,使梗死加重。 ?③防止脑水肿:梗死范围过大或发病急骤时可引起脑水肿,应尽早防治。常用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滴,2~4次/天,连用7~10天、还可以使用地米、速尿、清蛋白、 ?④抗凝治疗:主要就是防止缺血性脑卒中得早期复发、血栓得延长及防止继发血栓得形成,促进侧支循环。低分子肝素钙,出血性梗死禁用。 ?⑧脑保护治疗:降低脑代谢,纳洛酮、依达拉奉等 ?⑤血管扩张剂 ?⑥高压氧舱治疗 ?⑦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 ?⑨中医治疗:丹参、川穹嗪、葛根素 ?⑩外科治疗:大面积梗死出现颅内高压危险时,可开颅切除坏死组织与去颅骨减压。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中医证型相关性

2012年6月 要的地位。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9-107. [2]周岱翰.肿瘤治验集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34-141.[3]鄢践,曾益新.实体瘤疗效评定最新指南[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0;27(6):375. [4]查人俊.现代肺癌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92.[5]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2-104. [6]Gridelli C,Perrone F,Gallo C,Cigolari S,Rossi A,Piantedosi F,et al.Chemotherapy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the Multicenter Italian Lung cancer in the Elderly Study (MILES)phase III randomized trial.J Natl Cancer Inst 2003; 95:362-72. [7]Langer CJ,Manola J,Bernardo P,et al.Cisplatin-based therapy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im -plications of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5592,a randomized trial.J Natl Cancer Inst 2002;94:173–81. [8]Jackman D,Yeap B,Lindeman N,Fidias P,Rabin MS,Temel J,et al.Phase II clinical trial of chemotherapy-naive patients >or =70years of age treated with erlotinib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n analysi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symptom response.J Clin Oncol 2007;25:760-6. [9]张力,王淑兰,张晓彤,等.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5):392-395.[10]罗秀丽,秦丹梅,李金彩,等.中药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74例临床报告[J].肿瘤防治研究.2004,31(10):657.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30023)**广西中医学院(530001)2012年4月8日收稿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与急性脑梗死及其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火 上扰型、 痰瘀阻络型、痰热腑实型、阴虚风动型、气虚血瘀型5组,采用荧光偏正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脑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cy 水平,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且急性脑梗死各中医证型中痰瘀阻络型、气虚血瘀型的血浆Hcy 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0.01)。结论:高Hcy 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血浆Hcy 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脑梗死;证型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2-0003-0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黄立武*黎桂育**李景玉** 近年来医学资料显示,脑梗死患者中的血浆Hcy 升高者是健 康人群中的6~8倍[1] 。研究发现,继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过量饮酒、肥胖之后,血浆高Hcy 被列为脑血管意外 的又一独立危险因素。为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 )与急性脑梗死及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笔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 1.1.1西医诊断标准:急性脑梗死诊断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 的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所确定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2],并以头颅MRI 证实。 1.1.2中医辨证分型:按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所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共分为5个证型: ①风火上扰证型: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②痰瘀阻络证型: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③痰热腑实证型: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④阴虚风动证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失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⑤气虚血瘀证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失语,面色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1.2纳入标准:①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诊断标准者;②均为首次急性发病,发病在72小时以内;③头颅MRI 确诊为脑梗死;年龄40~75岁。1.3排除标准: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②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卒中患者;③因代谢性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冠 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引起脑栓塞患者; ④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及合并感染者。 1.4一般资料: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源于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 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患者。风火上扰型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45~72岁,平均(61.41±7.02)岁。痰瘀阻络型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42~75岁,平均(62.54±7.98)岁。痰热腑实型26例,男13例,女13例;年龄41~74岁,平均(63.35±8.72)岁。阴虚风动型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45~72岁,平均(67.84±7.12)岁。气虚血瘀型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6~71岁,平均(68.25±8.06)岁。各组在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同期选取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40~75岁,平均(65.10±7.26)岁。两组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具有可比性。1.5方法1.5.1治疗:(1)西医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口服,每天 一次;阿托伐他汀片20mg 口服, 每晚一次;氯吡格雷片75mg 口服,每天一次。(2)中药辨证治疗:①风火上扰型: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9g 、钩藤15g 、生石决明30g 、川牛膝9g 、黄芩9g 、栀子9g 、夏枯草9g ;②痰瘀阻络型:化痰通络汤加减:法半夏9g 、生白术9g 、天麻12g 、紫丹参15g 、香附9g 、酒大黄6g 、胆南星6g ;③痰热腑实型:星蒌承气汤加减。生大黄9g 、芒硝9g 、胆南星6g 、瓜蒌30g ;④阴虚风动型:育阴通络汤加减:生地黄15g 、山萸肉9g 、钩藤15g 、天麻9g 、丹参15g 、白芍15g ;⑤气虚血瘀型:补阳还五汤加 减:生黄芪30g 、 全当归10g 、桃仁9g 、红花9g 、赤芍15g 、川芎6g 、地龙9g ;疗程均为30天。 1.5.2血样采集:脑梗死组于入组后以及疗程终点第2天清晨空 腹抽取静脉血2ml , 对照组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ml ,两组均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 )抗凝管中振荡摇匀用来测定,4℃下3000r/ min 离心5min , 分离血浆标本置-70℃冰箱保存;同时采集分离血清标本置-70℃冰箱保存。1.5.3检测方法:采用美国雅培公司Abbo ttAxsymsy tem 全自动分 析仪,以荧光偏正免疫分析法测定Hcy 水平。 质控采用雅培公司提供的Hcy 标准样品为对照,对其做稳定性检验。1.5.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 准差(x ±s )表示,两组数据比较用t 检验,多组数据比较用F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 检验。P <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3

脑梗死相关知识

脑梗死相关知识

脑梗死病人护理相关知识脑梗死(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等,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一)从哪些方面对脑梗死病人进行入院的护理评估: 1、病史 (1)起病情况:询问起病的时间、方式、有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和伴发症状。如有无头晕、头痛,有无眩晕、恶心、呕吐等。 (2)病因和危险因素: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既往有无颈动脉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TIA病史。目前的用药 情况,是否遵医嘱正确服用。 (3)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营养摄入是否合理,是否缺乏运动,是否长期摄入高钠盐、高动物脂肪饮食,有无烟酒嗜好。 (4)心理-社会状况:评估病人及照顾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家庭条件与经济状况,病人的心理反应,家属对病人的关心程 度和对疾病治疗的支持情况。 2、身体评估 (1)生命体征:T、BP、R、P、SPO2等有无异常。 (2)意识与精神状态: (3)头颈部检查: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是否正常;有无听力下降或耳鸣,有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有无失语等。

(三)常用的护理诊断及问题 1、急性意识障碍与脑组织受损、功能障碍有关 2、语言沟通障碍与大脑语言中枢病变或发音器官的神经肌肉受损有关 3、躯体活动障碍与偏瘫或平衡能力降低有关 4、吞咽障碍与意识障碍或延髓麻痹有关 5、有失用综合症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偏瘫所致长期卧床有关 6、生活自理缺陷与偏瘫或长期卧床有关 7、焦虑/抑郁与脑部病变导致偏瘫、失语或缺少社会支持有关 8、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鼻饲流食有关 9、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过多,粘稠有关 10、自理能力缺陷:与脑梗所致肢体瘫痪有关 11、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12、潜在并发症:感染 13、体温过高:与肌体存在感染有关 14、有便秘的可能: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有关 15、知识缺乏:缺少脑梗及高血压的相关知识 (四)责任护士对所管床病人的九知道: 1、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管床医生 2、诊断: 3、病情:入院原因、目前身心状况(主要临床表现、等级护理、

脑梗死的诊疗规范

急性脑梗死诊疗规范 一、评估和诊断: 包括:病史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等。 (一)病史和体征 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若于睡眠中起病,应以最后表现正常的时间作为起病时间。其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血管及心脏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 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3.用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常用量表有: (1)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⑵饮水实验。(3)MRS评分。⑷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 1.脑病变检查: (1)平扫CT:急诊平扫CT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多模式CT:灌注CT可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因此可识别缺血半暗带。对指导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3)标准MRI:在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及后颅窝梗死方面明显优于平扫CT。可识别亚临床缺血灶

(4)多模式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水抑制成像和梯度回波、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等。DWI在症状出现数分钟内就可发现缺血灶并可早期确定大小、部位与时间,对早期发现小梗死灶较标准MRI更敏感。PWI可显示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灌注不匹配(PWI显示低灌注区而无与之相应大小的弥散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已超过静脉溶栓目前公认时间窗4.5 h的患者,可考虑进行CT灌注或MR灌注和弥散成像,测量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以选择潜在适合紧急再灌注治疗(如静脉/动脉溶栓及其他血管内介入方法)的患者。这些影像技术能提供更多信息,有助于更好的临床决策。 2.血管病变检查:颅内、外血管病变检查有助于了解卒中的发病机制及病因,指导选择治疗方法。常用检查包括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 MRA和CTA都可提供有关血管闭塞或狭窄的信息。 DSA的准确性最高,仍是当前血管病变检查的金标准。 (三)实验室检查及选择 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 ①平扫脑CT/MRI; ②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 ③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 ④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 ⑤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 间(APT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