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考试复习重点归纳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

一、人力资源的构成

(一)人力资源的数量

1)人力资源的绝对数量

绝对数量的构成从宏观上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总数。等于:劳动适龄人口—适龄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人口+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适龄就业人口

②未成年劳动者或未成年就业人口

③老年劳动者或老年就业人口

④求业人口或待业人口

⑤就学人口

⑥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口

⑦军队服役的人口

⑧其他人口

2)人力资源的相对量(即人力资源率):

定义:指人力资源的绝对量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反映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二)人力资源的质量(宏观)

定义: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劳动者的劳动态度。体现在劳动者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劳动的积极性。

二、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现代经济增长取决于四个因素:

①新的资本资源的投入;

②新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发现;

③劳动者的平均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的提高;

④科学的技术的和社会的知识储备的增加;

尤其是:人力资源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中起决定作用;人力资源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成为决定胜负的因素。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内容及意义

(一)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地获得人力资源,对所获得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调控及开发,并给予他们报偿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之的活动过程。

(二)人力资源管理意义

1.实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

2.实现对人力资源的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

3.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4.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满意感。

二、传统人事管理vs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1、以事为中心;1、以人为中心

2、静态管理;2、动态管理,强调整体开发

3、制度控制物质刺激手段;3、对员工实行人本化管理

4、是战术性管理;4、战术与战略性相结合的管理

5、照章办事,机械呆板;5、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

6、被动反应型,按部就班;6、主动开发型

7、管理手段单一,以人工为主;7、以信息管理为主;

8、被视为是低档的、技术含量低的,只属于执行层次的工作,无决策权可言。8、处于决策层,直接参与单位的计划与决策,

为单位的最重要的高层决策部门之一。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1 、任人唯贤的原则:任人唯贤就是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才干,安排其在适合的岗位,做到适才适用。并根据才能的变化,对人才实行动态管理。

2 、注重实绩的原则:是指评价工作人员工作的好坏,能力高低,只能以其工作的实际成绩为依据。工作人员工作的实绩,是选拔、奖惩以及职务升降的主要依据。

3 、激励原则:就是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竞争原则:引入人才竞争机制,让领导者和所有的工作人员放开手脚,展开竞争。

5 、精干原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严格按机构大小,按岗位的职责、任务配置工作人员,做到以事设职,以职选人。

6 民主监督原则.

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所探索的新措施

1 改善奖酬福利及所有权参与;

2 改善员工工作、生活条件;

3 为员工合法权益提供保障;

4 提供个人成长与发展机会;

5 发展民主参与管理和自下而上的监督;

第二章人力资源计划

一、人力资源计划的概念

人力资源计划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根据企业目前人力资源状况,为了满足未来一段时间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和数量的需要,在引进、保持、利用、开发、流出人力资源等方面所做的的预测和相关事宜。

二、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的程序

1 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目标

2 调查阶段

(1)对于影响外在(企业外)人力资源供需的各种因素的调查。

(2)对于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供需和利用情况的调查。

3 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

4 确定企业人员的净需求,制定行动方案

5 评价人力资源计划

(1)应反映企业内部和外部目标的变化;

(2)明确相关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及必要的职权;

(3)应有适当的弹性;

(4)与其他经营计划的相关性。

三、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

戴尔菲法

操作程序:

1.确定需要咨询的内容并转化为意义十分明确的预测问题

2.将预测的问题以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形成书面的问卷形式

3.将问卷函寄给已经选定的各位专家

4.专家在互不通气的情况下回答预测问题,寄回问卷

5.组织者对专家的回答进行梳理、归纳,将归纳结果邮寄给各位专家

6.专家们结合归纳的结果重新考虑,归纳结果,结果再次寄回

7.组织者再次梳理,归纳并再次寄回。如此反复三到四次反馈,专家意见趋于集中

优点:避免了人际关系、群众压力以及难以将专家在同一时间集中在同一地点的困难。

操作关键点:

1.如何提出意义明确的预测问题

2.如何将专家的意见进行梳理、归纳。

(二)定量法

1.总体需求结构分析预测法

T C P NHR -+=

NHR :未来一段时间需要的人力资源

P :现有的人力资源

C :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增减的人力资源(可正可负)

T :指由于技术提高或设备改进后节省的人力资源。

2.人力资源成本分析预测法

()()T a O S W BN T B NHR ∧+?+++=%1

TB :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源预算总额

S :目前每位员工的平均工资

BN :目前员工的平均奖金

W :目前每位员工的平均福利

O :目前每位员工的平均其他支出

a%:企业计划每年人力资源成本增加的平均百分比

T :指未来一段时间的年限

3.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法

()[]T c P NHR ∧-+=%%b 1

P :目前现有的人力资源

b%:企业计划平均每年发展的百分比

c%:企业计划人力资源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百分比差异

T :指未来一段时间的年限

四、人力资源外部供给预测

1.人口因素

①本地区内人口总量与人力资源率;

②本地区人力资源的总体构成

2.经济与教育因素

①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②本地区的教育水平

3.劳动力市场对供给预测的影响

①本地区同一行业劳动力的平均价格、与外地相比较的相对价格、当地的物价指数;

②本地区劳动力的择业心态与模式、本地区劳动力的工作价值观;

③本地区外来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④本地区地理位置对外地人口的吸引力

4.科学技术的因素

①掌握高科技的白领员工供给量增长

②中层管理者的供给量相对缩减

③服务业劳动力供给的增加

5.制度因素

五企业人力资源的平衡

(一)人力资源缺乏的政策

1)对企业各部门的人员结构重新调整,将人员补充到空缺岗位;

2)实行加班加点方案,延长工作时间;

3)培训员工,使他们掌握需要的能力与知识;

4)提高设备和员工的工作效率;

5)招正式职工、临时工和兼职人员;

6)将部分工作交给其他公司完成;

7)增加新设备,用设备替代一部分人员的短缺。

(二)人力资源富余时的政策

1)扩大有效业务量,例如提高销量、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售后服务;

2)培训员工;

3)提前退休;

4)降低工资;

5)裁员。

第三章工作分析(Job Analysis)

一、工作分析的定义

工作分析是对组织中某个特定工作职务的目的、任务或职责、权力、隶属关系、工作条件、任职资格(即从事该工作的工作人员所应具备的条件)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收集与分析,以便对该职务的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然后加以系统、科学的描述和规定的活动。简言之,就是一个确定工作(职务)的任务、活动和责任的过程。

二、工作分析的程序

(一)准备阶段

1.确定工作分析的目标

2.确定工作分析需要的信息类型

3.确定工作分析所需信息的形式(定性和定量)

4.确定收集信息的方法

5.确定收集信息的人员和工具

(二)调查阶段

1.针对工作本身

2.针对人员

(三)分析阶段

1.仔细审核、整理获得的各种信息;

2.创造性地分析、发现有关工作和工作人员的关键成分;

3归纳、总结出工作分析的必需材料和要素。

(四)完成阶段

此阶段的任务就是根据工作分析规范和信息编制“工作描述书”与“工作说明书”。

步骤:

1.根据工作分析规范和经过分析处理的信息草拟出工作描述书和工作说

明书;

2.将草拟的工作描述书和工作说明书与实际工作对比;

3.根据对比结果,决定是否修正和如何修正甚至是否需要再次调查研究;

4.若需要,则重复2-3步骤;

5.形成最终的工作描述书和工作说明书;

6.完善“两书”;

7.对工作进行总结评估,“两书”归档。

三、观察法:

由分析人员运用感觉器官或其它工具,观察员工的实际工作过程,并用文字或图表形式记录并加以分析和归纳总结。

(一)观察法的使用原则

1.观察员工作相对稳定;

2.适用于周期短,体力活动;不适用于脑力工作;

3.注意工作本身的代表性;

4.尽量不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

5.观察前要有详细的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

(二)观察法的缺点

1.分析人员难以控制可能影响工作活动的外部变量,造成观察结果不准确

2.使用对象有局限,容易观察以体力为重的工作,以智力为主的工作特点难以观察

3.观察结果难以用数量表示,大部分以文字形式表现,不利于统计分析

4.观察的样本数通常较少,而且观察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影响所需信息的时

效性和全面性

第四章员工招聘(Recruitment)

第一节员工招聘概述

一员工招聘的含义和意义

(一)含义:是指组织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计划和职务分析的数量与质量要求,从组织内部和外部发现和吸引有条件、有资格和有能力的人员来填补组织的职务空缺。

(二)作用

①员工招聘有助于改善组织的劳动力结构与质量;

②员工招聘有助于员工充分发挥自身能力;

③员工招聘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

④员工招聘有助于组织知名度的提高。

二现代招聘的特点

1.招聘是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双向选择过程,即是一种的双向选择;

2.招聘内容上除了强调职务申请者的技术、知识和能力满足组织的需求外,还强调申请者的人格、兴趣和爱好应适合工作说明书、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要求;

3.职务申请者更多地考虑组织环境、组织技术、组织发展及能否发挥自己的潜能;

4.在决策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用人部门;

5.注重从组织内部发现挖掘人才;

6.员工甄选和聘用方法的科学化;

三招聘的程序

1.制定招聘计划

2.发布招聘信息

①信息发布的范围

注意:②信息发布的时间

③招聘对象的层次性

3.应聘者提出申请

4.接待和甄别应聘人员(选拔)

5.发出录用通知书(录用阶段)

招聘成本的评估

6.对招聘活动的评估

录用人员的评估

第二节员工的来源与招聘方式

一、利用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的利弊

优点:①准确性高;

②适应较快;

③激励性强;

④费用较低。

缺点:①可能因操作不公或员工心理原因造成内部矛盾;

②容易造成“近亲繁殖”;

二、外聘的利与弊

利:(1)给组织带来新观念、思想、技术、方法;

(2)外来人员能较客观地评价组织的工作,洞察组织的问题;

(3)能很经济地聘用到已受过训练的急需员工;

(4)组织可以更灵活地与外部人员签定合同,提供短期或临时工作;

弊:(1)筛选难度大,时间长;

(2)进入角色慢;

(3)招募成本高;

(4)决策风险大;

(5)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三、面试的种类

1.结构性面试

(1) 定义:在面试前已设立面试内容的固定框架或问题清单,主考官按这个框架或清单对每个应聘者分别做相同的提问并控制整个面试的进程

(2) 优点:由于对所有应聘者均按统一标准进行,因而可以提供结构与形式相同的信息,全面分析比较,同时也减少了主观性,而且对于考官的要求也较低

缺点:过于僵化,难以随机应变,因而所搜集信息的范围受到限制 2.非结构性面试

(1) 定义:面试前无需作面试问题的准备,主考官主要掌握组织职位基本情况即可,主考官在面试过程中提出带有很大隐蔽性和随意性的问题,其目的在于给应聘者充分发挥自己能力与潜力的机会

(2) 优点:由于其灵活自由,问题可因人因情境而异,可深入浅出,因而可得到较深入的信息

缺点:由于其方法缺乏统一标准,因而易带来偏差,而且对主考官的要求较高,要求主考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很高的素质

3.压力面试

(1) 定义:在面试开始就向应聘者提出敌意的具有攻击性的,意想不到的问题,以了解应聘者承受力、情绪调整能力,测试应聘者的应变能力和解决紧急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较长运用于招聘销售人员、公关人员、高级管理人员

(2) 优点:可以较真实的测定应聘者承受压力和情绪调整的能力,为诸如销售、公关及高级管理层等需要上述能力的职务人员招聘提供了较好的招聘方式

缺点:问题较难设计,对主考官要求较高

四、面试中的提问技巧

1 合理安排提问内容;

2 合理运用简单提问;

3 合理运用递进提问;

4 合理运用比较式提问;

5 合理运用举例提问;

6 客观评价提问;

五、主考官应具备的素质

1 能客观公正地对待所有应聘者;

2 良好的表达能力;

3 善于倾听应聘者的陈述;

4 敏锐的观察力;

5 善于控制面试进程,使面试始终处于一个良好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

第五章人员培训(Training)

第一节培训概述

一培训的含义和作用

(一)培训的含义和实质

培训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学习,它的目标就在于使得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价值观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提高个人和组织的业绩,推动组织和个人的不断进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重发展。

培训的实质:一种系统化行为改变过程和系统化智力投资。

(二)员工培训的作用

对企业而言:

①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实现人事和谐的重要手段

②有利于企业加强自身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③能够提高企业自身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对员工而言:

④可增强就业能力

⑤可增加获得较高收入的机会

⑥可获得除收入以外的其他报酬

⑦可增强职业的稳定性

二人员培训的目标

(一)人员培训的一般目标(美国人力资源教授斯塔尔)

①诱导和指引

②绩效的改进

③拓展员工的自我价值

④改进高层领导的管理水平

(二)人员培训的具体目标

①培养和增强员工的职业精神

②提高和增强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③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

④培养员工适应和融入企业的文化

三、培训的原则

(一)培训的基本原则

①有效激励原则(将培训作为有效的激励)

②个体差异化原则(因人施教)

③实践原则(注重实践机会的创造)

④效果反馈和结果强化原则

⑤培训目标明确的原则

⑥培训效果的延续性原则

四、培训的发展趋势

1 企业高层对员工培训越来越重视,制定了科学的培训制度;

2 员工培训不仅限于知识、技能的培训,更加重视整体素质的提高;

3 培训对象从以生产工人发展到全员培训,由企业员工培训扩展到相关人员培训;

4 培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和科学化。

五、、员工培训的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负责人、培训工作人员等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参与培训的所有组织及其员工的培训目标、知识结构、技能状况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这些组织和员工是否需要培训及需要何种培训的一种活动或过程。

第三节员工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效果的测定

一 、 培训的内容

1.企业文化的培训(企业文化精神层次、制度层次和物质层次的培训)

2.能力的培训

⑴技术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能力

⑵人际关系能力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人际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

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具备七种素质:

发现问题;分清主次;诊断病因;拟定对策;比较权衡;做出决策;贯彻执行

⑷员工态度的培训

3.团队精神的培训

⑴团队的概念

工作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⑵团队工作的要求

成员之间的信任、清晰的团队目标、必要的相关技能、团队所在企业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团队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共同的信念、良好的沟通、调整技能、良好的团队环境。

二、程序化教学

(一)程序化教学:是借用学校教学的方法,将学员集中在一起,讲授所要培训的知识、技能。 ①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培训方式,可以使学员在较短时间内学到一些基本知识

②有利于发挥集体的作用,学员之间可以相互激励、相互学习 ③该方法操作性较强

④培训者在这种方式下可以有更多的权力,易于把握培训的速度和进度

①是一种单向性的思想传授方式,很少有相互作用和反馈;

②仅仅借助语言媒介,不能使学员直接体验知识和技能。 (二)案例培训法:是围绕一定的培训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

点 缺点

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或相互讨论的方式,

来提高学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培训方法。

(三)讨论法:也叫研讨法。是指就某个培训主题召集受训人员,大家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使受训人员在讨论中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达到互相学习、分享观点的培训效果。

优点:

①通过讨论和交流,可以使学员进一步理解所学过的知识;

②可以训练学员的思维方式;

③有助于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

④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和成熟程度,使学员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⑤有助于提供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的机会,引起进一步学习的驱动力

第六章绩效评估(Performance Evaluation)

第一节绩效评估概述

一、工作绩效的含义

是指员工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完成某一任务所表现出的工作行为和所取得

的工作结果。对组织而言,绩效是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况;

对员工个人而言,绩效则是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状况的评价。

二、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且

将上述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

三、绩效评估的作用

1.为员工薪酬管理提供依据;

2.是员工调迁、升降的重要依据;

3.为员工培训提供依据;

4.能帮助和促进员工自我发展;

5.能促进组织的团队建设;

四、绩效评估的原则

(一)公开原则

要求:

①公开考评目标、标准和方法;

②考评的过程要公开;

③考评的结果要公开

好处:

①消除了考评对象对于绩效考评工作的疑虑,提高了绩效考评结果的可信度;

②有利于考评对象看清问题和差距,找到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激发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素质的积极性;

③增强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感,促使他们不断改进工作和提高工作质量

(二)客观、公正原则

要求:制定绩效考评标准时多采用可以量化的客观尺度,要用事实说话。

好处:

①比较公平;

②可以减少矛盾,维护企业内部团结

(三)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原则

(四)绩效考评经常化、制度化的原则

五、确定工作产出基本原则

①增值产出的原则

②客户导向的原则:

③结果优先的原则

④设定权重的原则

六、绩效考评方法

(一)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法:是基于关键事件法的一种量化的评定方法,它建立起一个行为性的评定量表,对每一个等级运用关键事件进行行为描述。它结合了关键事件和等级评定法两者的优点。

(二)建立行为锚定量表的步骤:

①选定绩效评估要素

②获取关键事件

③将关键事件分配到评定要素中去

④由另外一组对工作同样了解的人对关键事件重新进行审定、分配和排序

⑤对关键事件进行评定,看分配到各个要素关键事件是否可以代表各自的要

素和等级

优点:

①为评估活动提供明确的典型行业锚定点,考评者在实际考评中就有了评分尺度;

②具体行为描述性的文字有助于被考评者较深刻地了解自己工作的现状,找到自己改进的目标。

缺点:

典型行为的描述文字数量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涵盖被考评者实际中的各种各样的行为表现,而且文字描述常常不能与现实行为表现完全吻合,导致考评者对既定的行为锚定评价表持有异议而不严格按照既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考评,影响

其可信度。

七、绩效评估中的几种误差

1 感情效应误差(个人好恶误差)

2 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误差

3 晕轮效应(霍尔效应)

4 平均主义(调和主义)误差

5 暗示效应误差

6 偏见误差

八、减少考绩误差的措施

1.对被考评者工作的每一方面进行评价,而不是只作片面的、笼统的评价;

2.考评观察重点应放在被评估者的工作上,而不要太注重于其他方面;

3.不要使用概念界定不清的措辞,以防不同的考评者对这些措辞有不同的理解;

4.一个考评者一次不要考评太多员工,以免考评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有失公正;

5.从组织的角度,领导者一定要对考绩工作予以重视和实质性的支持,如不断完善考绩制度、经常监督检查考绩实施过程的公正性、客观性、准确性和系统性;

6.对考评者进行必要的考评技术方面的培训,如如何正确选择考评方法、如何正确选择考绩维度、如何适时调整考评标准、如何正确科学地设定关键绩效

指标等等。

第七章薪酬制度

第一节薪酬概述

一、薪酬的概念和实质

薪酬是组织对它的员工给组织所做的贡献,包括他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与创造所付给的相应的回报或答谢。

其实质是一种公平的交换或交易。

二、薪酬的内容与基本构成图

1 基本薪酬:

2.奖励薪酬(奖金):又称效率薪酬或刺激薪酬。

3.成就薪酬:成就薪酬是指当员工在组织内工作卓有成效。

4.附加薪酬(津贴)

5.薪酬的其他组成部分

6.员工解雇时经济补偿金

三、薪酬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薪酬水平是从某个角度按某种标准考察的某一领域内员工薪酬的高低程度。(一)其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

1.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2.政府的政策与立法:政府的许多法规政策。

3.当地经济发展。

(二)其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有:

1.员工劳动绩效的差别

2.组织的经济实力

3.组织的分配方式与结构

4.劳资双方的谈判:

5.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6.心理因素

(三)薪酬水平的衡量方法

1.薪酬平均率法

2.增薪幅度法

3.最低工资水平法

4.综合因素法

四、福利的重要性

一个组织之所以愿花较多钱来支持福利项目,其原因是福利对组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如下:

1.吸引优秀员工,许多事实证明,良好福利有时比高工资更能吸引优秀员

工;

2.提高员工的士气,良好的福利使员工无后顾之忧,

3.降低流动率,过高流动率必然使企业发展受到一定的损失;

4.激励员工,良好的福利使员工产生满意感,激发员工自觉为企业目标而奋斗的动力;

5.凝聚员工

6.更好地利用金钱

人力资源管理练习题参考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D ) A.有效管理员工 B.达到组织体系和文化体系的协同发展 C.提高组织的生产力 D.组织目标的达成与组织战略的实现 2.在企业培训中( A )是最基本的培训方法。 A.讲授法 B.专题讲座法 C.角色扮演法 D.拓展法 3.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 ( D ) A.事务性机构 B.服务性机构 C.非生产非效益部门 D.生产与效益部门 4.在招聘录用过程中,如果人力资源部与用人部门在人选上意见冲突时,应尊重( B ) A.人力资源部的意见 B.用人部门的意见 C.企业主管领导的意见 D.相关部门的意见 5.企业招聘测试中,完全不准备问题和答案的面试被称之为( B ) A.结构化面试 B.非结构化面试 C.半结构化面试 D.系列化面试 6.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之一是(A )。 A.培训 B.激励 C.招聘 D.选拔 7.我国职工的社会保险是(C ) A.自愿性保险 B.商业性保险 C.强制性保险 D.任意性保险 8. 企业发展与薪酬管理的关系是(D ) A.互相对立 B.互相矛盾 C.互相联系 D.相辅相成 9.人力资源质量指标主要体现为(D ) A.劳动力人数的多少 B.劳动者体质的好坏 C.劳动者智力的高低 D.劳动者体质和智力的和谐统一 10.绩效考核涉及的人员不包括( B ) A.高层领导 B.外部客户 C.全体员工 D. 人力资源部门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进行薪酬管理的目的是(ABCE ) A.合理控制人工成本 B.吸引人才 C.激励员工 D.获取更大效益 E.留住人才 2.影响员工职业生涯选择的个人因素主要有( ABCD )。 A.个人心理特质 B.个人生理特征 C.学历经历 D.家庭背景 E.组织特色 三、名词解释: 1.招聘是寻找空缺职位的合格候选人的可能来源,并采用适当的方式吸引他们到企业来的应聘过程。 2.报酬指员工作为个人劳动的回报而从企业得到的各种类型的酬劳。包括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 3.人力资源管理简称HRM,是指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四、简答题 1. 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序;开发与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监控与评价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向直线管理者 提供建议咨询和服务。 2. 内部招聘的缺点申请岗位而未录用的员工积极性受到打击;在空缺岗位内定的情况下,还要与所有申请人面试,浪费时间;可 能引起妒忌、攀比的心理,或引发拉帮结派等派生问题;被提升的人面临艰难的角色转换;近亲繁殖,被提拔的人缺乏创造性。 3. 内部招聘的优点。 答: 能够鼓舞员工的士气,防止人才外流;企业对员工有很好的了解;员工对企业的情况较熟悉,容易进入工作状态,需要培训较少;员工对企业的目标有认同感并且不易辞职;节省招聘费用。 4. 培训的作用。 答: 消除员工因能力不足差劲的工作表现,降低员工的缺勤率和流动率;使员工掌握新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改善员

2019人力资源管理最全重点

人力资源有哪些性质:能动性,时效性,增值性,社会性,可变性,可开发性。简要阐述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1)联系: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之间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事管理的继承,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人事管理演变过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依然要履行人事管理的很多职能;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又是对人事管理的发展,它的立场和角度完全不同于人事管理,可以说是一种全新视角下的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区别主要体现在: (1)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是以“事”为中心,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 (2)传统人事管理把人设为一种成本,将人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作为一种“资源”,注重产出和开发。(3)传统人事管理是某一职能部门单独使用的工具,似乎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不大,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却与此截然不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各组织中的人事部门逐渐成为决策部门的重要伙伴,从而提高了人事部门在决策中的地位。 人力资源管理德职能:人力资源规划、职位分析和胜任素质模型,员工招聘录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关系 1.职位分析含义、意义和作用? 职位分析是指了解组织内的一种职位,并以一种格式把与这种职位有关的信息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了解这种职位的过程。 意义和作用: 第一,职位分析为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依据。(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必要信息,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提供明确标准,为人员的培训开发提供明确依据,为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政策奠定基础,为科学的绩效管理提供帮助)第二,职位分析对企业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有助于员工本人反省和审查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行为,以帮助员工自觉主动地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圆满地实现职位对于企业的贡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地了解企业经营的各个重要业务环节和业务流程,从而有助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真正上升到战略地位;企业的最高经营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人目前所做的工作,可以发现职位之间的职责交叉和职能空缺现象,对职位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协同效应。) 职位分析的方法:定性方法:访谈法、非定量调查问卷、观察法、关键事件技术 、工作日志法、工作实践法;定量的方法:职位分析问卷法、管理职位描述问卷、通用标准问卷、ONET问卷、职能职位分析法、职位分析系统法 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程序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的指导下,对企业在某个时期的人员供给和人员需求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平衡人力资源的供需,以满足企业对人员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质合量的人力资源保证,为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期利益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及参考答案2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所谓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有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和。 2、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的教育、训练和卫生保健等方面投资而形成的资本。它 凝结于劳动者身上,体现为知识、智慧、技能与健康等方面。 3、人力资源管理:所谓人力资源管理是依据组织和个人发展需要,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称。 4、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 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同时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 5、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该理论侧重于报酬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其基 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6、强化理论:强化理论认为,当人们的行为结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重复出现;当行为结 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这就是环境对行为强化的结果。 7、德尔菲法:又称专家预测法,主要是依赖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判断分析能力,对于人力资源 的未来需求作出预测。 8、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有效管理员工以确保员工的工作行为和产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进 而促进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持续过程。 9、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指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某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 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信息的过程。 10、绩效反馈:绩效反馈是指在绩效周期结束时,上级和员工之间进行的绩效反馈面谈,由上 级将考核结果告诉员工,指出员工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和员工一起制定绩效改进的计划。 11、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 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的经历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 二、判断题 1、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范化科学化的前题。 错。人力资源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2、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都关注微观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讲义

人力资源管理讲义

管理培训——人力资源管理 主讲人:董之督 培训内容: 引言、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 一、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HRM)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体系 三、 HRM的基础平台——工作分析 四、人员招聘与新员工入职 五、 HRM的核心与难点——激励体系设计 六、绩效考评与薪酬管理 七、HRM的动力与提升——培训与开发 引言、企业最宝贵的资源(1) ?世界上都有哪些资源? ?自然资源:土地、水、矿山、石油 ?资本资源:物化的资本/货币化的资本 ?人力资源: ?请大家讨论:什么创造了财富? –知识创造了财富。人力资源是知识唯一的载体。 ?人力资源的最大特点: –能动性/创造性 –增值潜力巨大(人力资本) ?关于管理 –什么是管理? 管理就是让别人把事情办成管理的本质——管理人力资源 一、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管理——PM(Personnel Management)

?人力资源管理—— HRM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M与HRM的比较: –PM:以事为中心/被动/短期导向; –HRM:以人为中心/主动/战略导向。 附:案例讨论 ?请看案例1:《福临汽车配件股份公司》 企业在什么时候,需要专业的人事管理? 谁来管理企业的人员? 人事管理者有直接的权力吗? 每个经理首先是个人事经理。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吸引、留住、激励、开发 ?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工作来保证。 ?HRM的基本职能:规划/ 招聘/ 考核/ 薪酬/ 开发 〈详见职能体系图〉 三、HRM的基础平台——工作分析 ?什么是工作分析? –获取与工作(特定岗位/职务)有关的信息。 ?工作分析的作用: –组织结构设计; –人员招聘、选拔、培训; –人员绩效考评。 四、员工招聘与新员工入职 ?员工招聘的重要性: –招聘成本巨大(特别是机会成本)。

人力资源管理习题集

〈人力资源管理〉习题集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况 二、单项选择题 1、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的()资源。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人力资源概念一般是指()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A、智力+体力 B、智力+能力 C、智力+经验 D、智力+价值观 3、人力资源体现了()指标。 A、数量 B、质量 C、质量或数量 D、质量和数量 4、能级层序原理又称()原理。 A、人尽其才 B、物尽其用 C、能及对应 D、能级错层 5、对于不同能力的人,应实现能力与职位的对应和适应,应用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原理。 A、互补增值 B、公平竞争 C、同素异构 D、能级层序 6、()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使人的群体功能达到最优。 A、互补增值 B、能级层序 C、系统优化 D、信息催化 7、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 A、人性假设理论 B、生命周期理论 C、激励理论 D、扁平化理论 8、只有()才具有主导性和能动性。 A、资本资源 B、信息资源 C、人力资源 D、自然资源 9、()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劳动能力、并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之内的人口总数。 A、人口资源 B、劳动力资源 C、人才资源 D、人力资源 10、人在能够从事劳动的不同时期(如青年、老年等),其劳动能力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人力资源具有()。 A、两重性 B、时效性 C、社会性 D、能动性 11、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的()。 A、身体素质 B、心理素质 C、智能素质 D、道德品质 12、()的观点非常类似于我国古代的“性善论”,人为“人之初,性本善”。 A、X理论 B、Y理论 C、公平理论 D、期望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汇总

1、什么事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特征有那些? 宏观定义:人力资源指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的能力的总和。 微观定义:人力资源指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 2、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可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人力资源宏观管理是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适应社会再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人力资源微观管理是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已实现组织的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有哪些职能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工作主要分为五部分: (1)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选拔 (2)人力资源开发 (3)薪酬和福利 (4)安全和健康 (5)劳动关系 4、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就是组织科学地预测、分析自己在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自身在需要的时候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需要的人才(包括数量和质量)并使组织和个体得到长期的利益。 5、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1)收集人力资源规划所需的信息 (2)预测人员需要 (3)清查和记录部人力资源情况 (4)确定招聘需要

(5)与其他规划协调 (6)评估人力资源规划 6、什么是职位分析? 职务分析又称工作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职务的管理活动,也是对该项职务的工作容和职务规(任职资格)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描述书(一班包括职务说明和职务规两个部分)的系统过程。 具体地讲,职务分析就是全面收集某一直无的有关信息,对该工作从6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要这样做(Why)等,然后再将该职务的任务要求进行书面描述、整理成文的过程。 7、职位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一、工作实践法 优点:1、可以了解工作的实际任务以及该工作对人的体力、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要求 2、观察、记录与核实工作负荷与工作条件 3、观察、记录、分析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找出不合理之处 缺点:适用于短期可以掌握的工作,而对于需要大量训练才能掌握或有危险的工作,不宜采用此法,如飞行员的工作,脑外科医生、战地记者 二、访谈法【个别访谈法(individual interview),集体访谈法(group interview),主管访谈法(supervisor interview)】 优点:1、一种被广泛采用进行工作分析的方法,尤其是用来达到编制工作描述的目的; 2、经常被作为其他信息收集方法的辅助,如当问卷填写不清楚、观察员工工作时存在问题等; 缺点:对访谈者技巧要求高,如运用不当可能影响信息收集的质量;不能作为工作分析的唯一方法 三、观察法 1、被观察者的工作应相对稳定、工作场所也应相对固定,这样便于观察 2、适用于大量标准化的、周期较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如组装线工人、会计员,而不适用于脑力活动为主的工作如律师、设计工程师等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在进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时,应侧重于( ) (A) 关键人员(B) 临时工(C) 一般人员 (D) 一线工人 2.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 ) (A) 事务性机构(B) 非生产非效益部门(C) 简单服务性机构(D) 生产与效益部门 3. 预测由未来工作岗位的性质与要求所决定的人员素质和技能的类型,属于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 ) (A) 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B) 制定能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政策和措施 (C) 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D)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4. 以人性为核心的人本管理的主体是( ) (A) 职工(B) 价值观(C) 环境(D) 文化 5. 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劳动分工的实质是( ) (A) 劳动连续化(B) 劳动专业化(C) 劳动个性化 (D) 劳动简单化 6. 劳动力市场规则可以概括为() (A) 均衡、合理、等价(B) 合理、等价、合法(C) 公平、等价、合法(D) 公平、合理、合法 7. 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基础是( ) (A) 岗位设计(B) 定员管理(C) 工作评价 (D) 工作分析 8.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年龄为( ) (A) 14周岁(B) 16周岁(C) 20周岁(D) 18周岁 9. 职工和用人单位发生内部劳动争议,应当() (A) 依法定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予以处理(B) 由劳动仲裁机关协助处理(C) 交由法院处理(D) 首先按照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进行处理 10. 以下的制度中,不属于劳动法的是() (A)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B) 劳动报酬预警预报制度(C) 职业技能开发制度(D) 就业促进制度 11. 在企业人力资源变动预测中,马尔可夫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

人力资源管理重点总结归纳

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题4个(20分)案例分析3个(60分) 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人力资源概念:人力资源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人力资本概念: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具有劳动能力(现实或潜在)的人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知识、技能、经验、体质与健康)所表示的资本,是需要通过投资才能够获得的。 3人力资源管理概念: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以组织战略为导向,根据组织战略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与管理措施,以推动组织战略实现的过程。 5人力资源的性质:人力资源的性质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点,即能动性、时效性、增值性、社会性、可变性和可开发性。 6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包括人力资源规划、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员工招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以及员工关系等。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理解(案例分析)需求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意义。

需求层次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

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因素 强化理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撤销 第三章(自学)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基础 1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1)专业知识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掌握与人 力资源管理所承担的各类职能活动有关的知识,具备设计和制定各种人力资源制度、方案及政策的能力。(2)业务知识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了解本企业所从事的行业、熟悉本企业所开展的业务。(3)实施能力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具备推行和实施各种人力资源制度及方案的能力。(4)思想素质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品质。 2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同责任主要体现在三个对应关系上:第一个是制度制定与制度执行的关系;第二个是监控审核与执行申报的关系;第三个是需求提出和服务提供的关系。 3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角色:主要有四种:战略伙伴、管理专家、员工激励者、变革推动者。戴夫?乌里奇在2005年对上述四种角色进行了补充,提出了人力资源 管理的五种角色。除上述四种之外,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 、、、辿、; //// \ 部门最为关键的角色是领导者角色,即将所有的人团结在一起,获得内外部人员的 信任。这种角色处于所有角色的中间,与各种角色都有联系。 第四章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 1职位分析概念:析是指了解组织内的一种职位并以一种格式把与这种职位有关的信 息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能了解这种职位的过程。 2胜任素质模型概念: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目标所需要的一系列不同胜任素质的组合,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精心整理

(人力资源管理)2020年人力资源管理师教材讲义

提纲: 一、第三版教程基本情况 二、新版教程使用后对于考试影响的预测 三、学员如何应对改版后的考试 一、第三版教程基本情况 1、依据标准没有变化:第三版教程仍然是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2007 版)》为标准编写。 2、内容大量增加: 3、教程结构变化: (1)总体结构仍然保持六章——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劳动关系。 (2)各章均有变化——总节数由原来 的23 节变为22 节。 各节或单元变化为:保持未改 动9 处、内容调整增加22 处、全新内容11 处、旧内容删减7 处。 新版变化具体如下表: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第四章绩效管理 第五章薪酬管理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二、新版教程使用后对于考试影响的预测 1、使用说明:上半年仍然使用原来第二版教程,新教程将在下半年正式使用。 2、考试题型:《职业标准》没有变化,原来配套的三级《考试指南》没有再版,说明题型、题量基本不会变化。题型仍然会是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方案设计题。 3、配套资料:《基础知识》和《常用法律手册》虽然都再版,但内容基本没有变化。 4、级别变化:新版增加内容有部分是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二版 的内容。必然会增加新考试的难度。

二、教材内容 章节名称节数单选多选技能 人力资源 规划 四节9 6 15% 人员招聘 与配置 三节9 6 20% 培训与开 发 四节9 6 15% 绩效管理二节 6 4 15% 薪酬管理四节 6 4 20% 劳动关系 管理 五节9 6 15% 三、教材结构 分为章、节、单元三级结构: 1.学习目标 2.知识要求 3.能力要求 4.注意事项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图的绘制 第二节工作岗位分析 第三节企业劳动定额定员管理 (5 单元) 第四节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出控制(2 单元) 本章新版教材变化: 第一节企业组 织结构图的绘制 全新内容 第二节工作岗 位分析 未改动内容 第三节企业劳 动定额定员管理 第一、二、三单元全新内容 第四、五单元未改动内容 第四节人力资源 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 出控制 第一单元增加、调整 第二单元未改动内容 (旧版第一节第二单元、第三节)删除 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图的绘制 【学习目标】: 1.掌握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及与企 业其他规划的关系; 2.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类型和设置的 原则; 3.组织结构设计后实施的要则; 4.组织结构图绘制的程序和基本方法。 【知识要求】: 一、人力资源规划(原)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 广义: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 各类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 术计划(具体实施计划)的统一。 狭义: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和供 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 使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 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人力资源规划的期限: 长期规划:五年以上的计划; 中期规划:期限在一年至五年; 短期规划:一年以内的计划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战略规划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 用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 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 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 计。 3.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 现的重要保证。 4.人员规划对企业总量、构成、流动 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 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人员供需平衡 等。 5.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 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 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 费用的控制。 (三)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其他规划的 关系 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是企 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四)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管理活动系 统的关系人力资源规划又被称为人力资源 管理活动的纽带。工作岗位分析、劳动定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及答案.知识讲解

《人力资源管理》(专作业1、2、3、4参考答案 作业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具有内耗性特征的资源是( B 。 A.自然资源 B.人力资源 C.矿产资源 2.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B 。 A.内容上 B.观念上 C.工作程序上 3、以人性为核心的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何种基本要素?(A A.职工 B.环境 C.文化 D.价值观 4、某企业对10名新招来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培训,从讲课到实习一共花了5000元费用,请问这笔费用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B A.获得成本 B.开发成本 C.使用成本 D.保障成本 5.预测由未来工作岗位的性质与要求所决定的人员素质和技能类型,这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哪一个步骤: ( B A.预测未来人力资源供给 B.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C.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D.制定能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政策和措施 6.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下面哪个方面不是人力资源所应包含的内容( C 。 A.体质 B.智力 C.思想 D.技能 7、把“员工视为活动主体、公司主人”是哪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C A.自我中心式、非理性化家族管理 B.以人为中心、非理性化家族管理 C.以人为中心、理性化团队管理 D.自我中心式、理性化团队管理 8、每个员工都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团结协作,努力实现企业目标;反映了“以人为中心、理性化团队管理”模式的什么特点?(B

A.封闭式的自危表现 B.开放式的悦纳表现 C.封闭式的悦纳表现 D.开放式的自危表现 9.下面哪一项不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D A、企业人 B、环境 C、文化 D、产品 10、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反映了人本管理哪方面的基本内容?(D A.人的管理第一 B.以激励为主要方式 C.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D.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11、明确目标责任,使其竞争,是进行人本管理的哪种运行机制?(B A.动力机制 B.压力机制 C.约束机制 D.环境影响机制 12、通过检查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程度,来提供关于人力资源计划系统的反馈信息。这是人力资源规划系统的哪项活动?(D A.人员档案资源 B.人力资源预测 C.行动计划 D.控制与评价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整理好的)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制度合法性的内涵说到根本处就是(BC)。A 权威B公平 C正义D 民主 2、劳动者的心理素质是指劳动者心理特征的总体状况,包括劳动者的(AD)它是人力资源质量的心理基础。A 人格素质 B 心理结构素质 C 情商D心理功能素质 3、员工的(AB)是最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也是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A培训B教育 C激励 D管理 4、从规划的性质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AB) A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B 战术性人力资源规 C 指令性规划 D 指导性规划 5、用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预测法有(AB)A 德尔菲法 B 自上而下预测法 C回归分析法 D比率分析法 6、工作评估的非量化评估方法是(AB)。A排序法 B分类法C因素比较法 D 点数法 7、(AB)采用的是品位分类方法。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日本 8、从激励内容角度,可以将激励划分为(AC)。A物质激励 B外在激励 C精神激励 D内在激励 9、非正式的行政人事制度安排就是人们对原发性规则的尊重,依靠(ACD),这些规则人们构建了整个人事行政秩序。A 道德 B 法律 C 意识态 D风俗习惯 10、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主要因素有(ABC)。 A 人口总量及其变动状况 B 人口的年龄构成状况 C 劳动力的参与率D人口的受教育情况 1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依据损耗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BCD)。 A 前期投资损耗 B 制度性损耗 C 管理损耗D后续投资损耗 12、理性经济人性观和封闭性的环境观的代表人物有(ABC)。A 韦伯B 泰勒 C法约尔 D马斯洛 13、公共部门包括“纯粹”的政府组织,还包括“准”公共部门即(ABC)。 A 公益企业 B 公共事业 C非政府公共机构 D国有企业 14、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后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势头更加猛烈,其主要代表有(ABC)。 A 罗默的经济增长—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 B 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 C 斯科特的资本投资决定技术进步模式 D 贝克尔的微观进步模式 1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的运作必得以(ACD)为基础。 A市场机制B竞争机制C契约机制 D保障机制 16、人力资源数量层次规划主要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ABC)A分析人力资源的需求B析人力资源供给 C协调人力资源供需缺口 D 分析人力资源的分布 17、根据流动的范围,可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分(ABC)A公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流动 B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C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D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1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内在动因是(ABC)。 A物质生活环境的需求 B社会关系的需求 C发展的需求D竞争的需求 19、工作设计是对组织内的(BCD )进行的设计,以提高工作绩效和实现组织目标。 A工作目标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D工作关系 20、在编写工作说明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ABC)的准则。A 清楚B准确C专门化D全面化 21、一般来讲,公共部门在发布人员甄选与录用信息时应遵循(BCD )A权威原则B地域原则 C面广原则 D及时原则 22、与工商界的绩效特征相比较,公共部门的绩效明显呈现出(ABC )的特征。A 公共部门绩效目标的复杂性 B 公共部门绩效形态的特殊性C 公共部门绩效的评价机制不健全D公共部门绩效测量的困难性 23、绩效评估系统主要由( ABC )构成。A工作数量 B 工作质量 C 工作适应能力 D 工作效益 24、一般而言,适用于对公共部门人员比较严重违纪行为和考绩“较劣”者的惩戒(ABC)A减薪B停薪C停升D降级 25、从总的趋势看,西方各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呈现出(BCD )的特征。A 约束与监督以“道德人”假设为前提,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的利益相结合B 注重法律建设,规范行政行为 C 监督与约束的主体独立性强D 约束与监督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的利益相结合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制度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范式架构的核心。(×) 2、人力资源规划是现代公共部门人事管理的重点和核心。(×) 3、一般来说,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的管理方法与私营机构是没有质的区别的。(×) 4、理性官僚制的弊端在企业组织比在行政组织体现得更加明显,帕金森效应更容易在企业组织中发挥作用。(×)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系统结构基本上属于美国模式。(×) 6、人力资本思想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那里得到萌芽式的阐述,他提出的“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具有极强的人力资本含义。(×) 7、在我国,根据规定公共部门每人每年参加知识更新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0天,以公职人员补充、更新知识和拓宽相关知识面为目的。(×)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可以适当领取兼职报酬。(×)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3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5题) 1、既体现了一个组织所处的竞争环境,也体现了一个组织的使命、远景和发展方向;还表明了一个组织,要实现战略目标和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要进行的资源配置。这指的是组织的哪一方面?( C ) 正确 A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 B组织的战略人力资源 C组织战略 D组织实力 2、象体育、文艺和特种工艺等单位必须招用未成年人工作一般在依法履行完审批程序后这些单位就可以招用未成年工了,那么中国政府规定的未成年的界限年龄是多大?( B ) 正确A10周岁 B16周岁 C20周岁 D26周岁 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式中的集体预测方法也称( D ) 正确 A回归分析方法 B劳动定额法 C转换比率法 D德尔菲预测技术 4、劳动者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都或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现金补偿。这是哪种社会保险制度?( D ) 正确 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工伤保险 5、劳动关系是( B )。 正确 A用人单位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B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B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C用人单位内员工之间的关系 D用人单位与外部人员之间的关系 6、在制定职业生涯计划时,剖析自己确定自己能力、分析生涯选择途径、规划发展目标,这是哪一种角色的定位?( C )正确 A人力资源部 B部门主管 C员工 D咨询顾问 7、在贯彻按劳取酬原则时,需要以下哪种劳动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哪几种劳动来进行分配( A )。 正确 物化劳动;潜在劳动和流动劳动 B潜在劳动;物化劳动和流动劳动 C流动劳动;物化劳动和潜在劳动 D物化劳动;流动劳动和固定劳动 8、教员请学员在可以全面观察操作的位置上观察,教员可以把工作的操作步骤向学员解释清楚,把这一步与下一步的联系是什么交待清楚。这是培训工作的哪个阶段?( B ) 正确准备阶段 B演示阶段 C试行操作阶段 D随访阶段 9、管理人员定员的方法是( C )。 正确 设备定员法 B劳动效率定员法 C职责定员法 D比例定员法 10、员工离开组织之前由于工作效率低下而造成的损失费用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 D ) 正确 保障成本 B开发成本 C使用成本 D离职成本

2020年整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提纲(吐血整理版).pdf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问答题、论述题、开放题和案例分析题四种题型. 一、问答题 1.人力资源的含义是什么?其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1.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 2.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3.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2.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是什么?其功能与目标体现在哪些方面?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简单地说就是现代的人事管理,它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是指它自身所具备或应该具备的作用。这种作用并不是相对于其他事物而言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的属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吸纳、维持、开发、激励。 吸纳功能主要是指吸引并让优秀的人才加人本企业;维持功能是指让已经加入的员工继续留在本企业;开发功能是指让员工保待能够满足当前及未来工作需要的技能;激励功能则是指让员工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优良的绩效。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应当从最终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来理解。 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和目标,而具体目标包括: (1)保证价值源泉中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2)为价值创造营建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3)保证员工评价的准确、有效 (4)实现员工分配的公平、合理 3.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1人力资源规划 2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 3员工招聘 4绩效管理 5薪酬管理 6培训与开发 7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 8员工关系 人力资源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最全重点

人力资源有哪些性质: 能动性, 时效性, 增值性, 社会性, 可变性, 可开发性。 简要阐述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 1) 联系: 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之间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一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事管理的继承, 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人事管理演变过来的, 人力资源管理依然要履行人事管理的很多职能; 另一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又是对人事管理的发展, 它的立场和角度完全不同于人事管理, 能够说是一种全新视角下的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区别主要体现在: ( 1) 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是以”事”为中心, 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 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 ( 2) 传统人事管理把人设为一种成本, 将人当作一种”工具”, 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作为一种”资源”, 注重产出和开发。 ( 3) 传统人事管理是某一职能部门单独使用的工具, 似乎与其它职能部门的关系不大, 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却与此截然不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各组织中的人事部门逐渐成为决策部门的重要伙伴, 从而提高了人事部门在决策中的地位。 人力资源管理德职能: 人力资源规划、职位分析和胜任素质模型, 员工招聘录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 培训与开发, 职业生涯规

划, 员工关系 1.职位分析含义、意义和作用? 职位分析是指了解组织内的一种职位, 并以一种格式把与这种职位有关的信息描述出来, 从而使其它人了解这种职位的过程。 意义和作用: 第一, 职位分析为其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必要信息, 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提供明确标准, 为人员的培训开发提供明确依据, 为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政策奠定基础, 为科学的绩效管理提供帮助) 第二, 职位分析对企业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 有助于员工本人反省和审查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行为, 以帮助员工自觉主动地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圆满地实现职位对于企业的贡献;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地了解企业经营的各个重要业务环节和业务流程, 从而有助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真正上升到战略地位; 企业的最高经营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人当前所做的工作, 能够发现职位之间的职责交叉和职能空缺现象, 对职位进行及时调整, 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协同效应。) 职位分析的方法: 定性方法: 访谈法、非定量调查问卷、观察法、关键事件技术 、工作日志法、工作实践法; 定量的方法: 职位分析问卷法、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专)作业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30 分) 1 .具有内耗性特征的资源是( B )。A .自然资源B .人力资源C .矿产资源 2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体现在(B )。A .内容上 B .观念上 C .工作程序上 3、以人性为核心的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何种基本要素?(A)A.职工B.环境C.文化D.价值观 4、某企业对10 名新招来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培训,从讲课到实习一共花了5000 元费用,请问这笔费用应从人 力资源成本的哪个项目中列支?(B) A. 获得成本 B. 开发成本 C. 使用成本 D. 保障成本 5 .预测由未来工作岗位的性质与要求所决定的人员素质和技能类型,这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哪一个步骤: ( B ) A .预测未来人力资源供给 B .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 C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D .制定能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政策和措施 6 .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下面哪个方面不是人力资源所应包含的内容(C )。A ?体质B ?智力C ?思想D ?技 能 7、把“员工视为活动主体、公司主人”是哪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C)A ?自我中心式、非理性化家族管 理B ?以人为中心、非理性化家族管理 C ?以人为中心、理性化团队管理 D ?自我中心式、理性化团队管理 8、每个员工都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团结协作,努力实现企业目标;反映了“以人为中心、理性化团队管理”模式的什么特点?(B) A .封闭式的自危表现 B .开放式的悦纳表现 C .封闭式的悦纳表现 D .开放式的自危表现 9、下面哪一项不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D )A、企业人B、环境C、文化D、产品 10 、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反映了人本管理哪方面的基本内容?(D) A ?人的管理第一 B ?以激励为主要方式 C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D ?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11 、明确目标责任,使其竞争,是进行人本管理的哪种运行机制?(B) A .动力机制 B .压力机制 C .约束机制 D .环境影响机制 12 、通过检查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程度,来提供关于人力资源计划系统的反馈信息。这是人力资源规划系统的哪项活动?( D ) A .人员档案资源 B .人力资源预测 C .行动计划D .控制与评价 13、工作分析中方法分析常用的方法是(C)A.关键事件技术B.职能工作分析C?问题分析D.流程图 14、管理人员定员的方法是(C)A.设备定员法B.效率定员法C.职责定员法 15 、依据个体的经验判断,把所有待评价的职务依序排列,由此确定每种工作的价值的方法是(C) A. 因素分解法 B. 因素比较法 C. 排序法 D. 评分法 二、案例分析 1 、贾厂长的管理模式本题的目的是要求同学们用四种人性观的理论进行分析,首先将四种人性观的理论掌握好,其次是运用这个理论 进行案例分析。在回答时应该抓住案例的背景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本题有两个问题:(1)贾厂长是以一种什么样的人性观来对待员工的?(2)如果你是贾厂长,你准备怎样来对待员工? 你想采用什么样的激励手段和管理方式? 答:⑴该案例中,贾厂长只是根据惯例主观地采取了迟到不罚款,而对早退则进行罚款的决定,改革不合理的厂纪厂规,有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贾厂长取消了迟到罚款的规定说明了他尊重职工、关心职工们的疾苦,在管理中考虑到了人的因素,其人性观有“社会人”假设倾向。但在制定新的规章制度时,由于没有很好地调查研究,没有了解工人为什么出现早退现象,就做出了早退罚款的决定。这一决定说明贾厂长只想用经济杠杆来管理,又有一种用理性人假设来实施管理的倾向。因此对一个完整的人来讲,贾厂长的这种管理比较符合薛恩的复杂人性观。 ⑵鉴于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能使新的规定得到贯彻实施,贾厂长还改变原有的领导方式,在充分与工人讨论协商的情况下,制定公平合理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解决工人洗澡排队的问题,厂里应该彻底改善女澡堂,这样就扫清了新规定执行的障碍。 三、案例分析 2 、工作职责分析 本题的目的是要求同学们用第三章工作分析与评价的理论进行分析,首先将案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其次是 运用工作任务书的主要内容进行案例分析。在回答时应该抓住案例的背景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本题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基本知识 归纳

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基本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是: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 一)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定义:是指使企业稳定的拥有一定质量和数量的人力,以实现组织目标而拟订的一套措施,从而求得人员需求量和人员拥有量之间在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匹配。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1、得到和保持一定数量具备特定技能、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人员。2、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3、发现企业组织中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不足。4、建设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增强企业对未知的适应能力。5、减少企业在关键技术环节对外部招聘的依赖性。 □人力资源的核查:是指核查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状况。□人力资源信息包括:个人自然情况、录用资料、教育资料、工资资料、工作执行评价、工作经历、服务与离职资料、工作态度、工作或职务的历史资料等。 □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要素:获取、整合、保持与激励、控制与调整、开发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有:直觉预测方法(定性预测)和数学预测方法(定量预测)。

□人力资源供给包括:1、内部拥有量预测2、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量 □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的定义:工作分析,又叫职务分析、岗位分析,它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常规性技术,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它是借助于一定的分析手段,确定工作的性质、结构、要求等基本因素的活动。 □工作分析的作用:1、选拔和任用合格人员。2、制定有效的人事预测方案和人事计划。3、设计积极的人员培训和开发方案。4、提供考核、升职和作业标准。5、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6、建立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和报酬制度。7、改善工作设计和环境。8、加强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 □工作分析的程序:准备阶段、计划阶段、分析阶段、描述阶段、运用阶段、运行控制 □工作分析的信息包括:1、工作名称2、雇佣人数3、工作单位4、职责5、工作知识6、智力要求7、熟练及精确度8、机械设备工具9、经验10、教育与训练11、身体要求12、工作环境13、与其它工作的关系14、工作时间与轮班15、工作人员特性16、选任方法 □工作分析所获信息的整理方式有:1、文字说明2、工作列表及问卷3、活动分析4、决定因素法 二)员工招聘与配置 □员工招聘的定义:是指按照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的要求把优秀、合适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