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发 合理利用

有效开发合理利用

——浅谈小学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开放的,它以学生的生活为源泉,与学生生活的家庭、社区密切联系,以大自然、社会为课堂,不仅仅局限在教科书和教室内,更应该把视野撒向更广阔的天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的质量。”因此,新课程实施以来,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见到的大部分课堂,教材已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也就是说,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开始被广大教师充分关注、提升和利用,如今的品德课堂再也不见了往日的“单调”与“沉寂”,相反,被演绎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一首首美妙绝伦的歌曲,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

课程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的信息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实现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的,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脚步越走越远,眼界越来越宽。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所以,这一个个要素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成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要点”。

一、什么是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界定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顾明远认为:“教育过程中的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肖川认为:“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就是课程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刘振环认为:“指供给课程活动以及满足课程活动所需要的一切。包括构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来源和保障活动的设备和材料。”

课程资源其实就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

1、根据课程的来源:课程资源可以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网络化课程资源;

2、根据课程的性质:课程资源可以划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3、根据课程的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课程资源可以划分为文字课程资源、实物课程资源和活动课程资源;

4、根据课程的存在方式:课程资源还可以划分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

(三)小学德育课程资源种类:

1、图文资源: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

2、影视资源: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

3、生活资源:社区、学校、家庭,家人、朋友、同学、老师,警察、医生、环卫工等。

4、场馆资源: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

5、街道资源: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警示标志、广告、商店招牌等。

6、其他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

二、小学德育课程基本思想和理念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的实际问题还未来得及解决。

比如,如何有效地开发本课程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如何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理等等?这些问题在实践中经常出现,但又苦于没有系统、有效的依据来指导,给广大一线的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困惑。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走向社会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的基本思想和理念是:①生活性,即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遵循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整个课程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了基本框架,并以此确定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②综合性,即生活是综合的,设立综合课程是遵循生活和社会逻辑的要求。从内容上看,《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地理知识、历史事件等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它实现了各种相关学科教育的整合,而不是各种教育的拼盘。③整体性,是指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与整体建构。课程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儿童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是认知、情感、行为整体构建的过程。学习的结果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也包括正确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④活动性,即主要通过儿童的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境模拟与角色表演、操作性与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品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呈现。⑤主体性,教学过程是儿童参与的过程,倡导主体参与和自主学习。由此可见,《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开放的、强调儿童个性和学校与地方特色的课程,也意味着它的教科书必须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教科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仅仅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之一,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同时,教科书的内容

及其呈现方式的变化,也使它成为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而不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或罗列知识、技能的清单来供教师讲述。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改变“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观念,必须树立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富有特色的本地区、学校的课程或按照实际情况,合理拓展教材,灵活地变动或生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学习内容。

三、小学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立足课堂,重视教材资源开发

教材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新教材重视了学生品德教育的实效性,融品德教育于学生的生活和活动之中,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只有充分开发教材资源,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 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

新教材的主人公与学习者是年龄相仿的儿童,是一个个的“伙伴”。课堂教学要抓住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感悟动情的“点”,让学生走进“伙伴”的情感世界,从而获得启示,有悟有感。教师也可站在作者、编者、文中主人公的角度,与学生相互对话,形成心与心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让学生的灵魂浸入谈论的话题,品尝它的滋味,呼吸它的气息,把握其内在价值,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

2. 引导学生创编教材

当然,无论出版社提供的教材和教辅资料如何“完美”和“精致”,教师仍然需要对这些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备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一个部分,所谓备教材主要是指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时,需要为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在原始性的资源背景中寻找有价值的主题。从教材资源开发来看,课堂上除了知识资源、情感资源的开发,更要重视以教材为凭借的创新经验资源的开发,也就是开发多样化的教材资源载体形式。可以让学生尝试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延伸教材内容,使学生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

源,唤醒课堂学习中学生的生命意义。

3. 巧妙拓展教材留白

“教材与其他读物之不同在于它要通过教学而实现学生的自我

建构,达到使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学赋予教材以生命。”所以,教材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它一旦进入教学过程,教师必定要根据自己的风格对其进行选择、解读,并在教学的双向交流中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碰撞、激活,然后再进行加工,因此,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教材的再创造。对于教材中的留白,我是这样认为的,它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蕴涵着多重意义。留白使教材的功能得到了拓展,有利于对话、有利于开放、有利于实践、有利于探索、有利于使用地方性教材和实施校本课程……留白使教材成了儿童交流

的拐杖和园地,让儿童表现而不再倾听,是对话的卷入者,参与者;留白使教材成了儿童对话的文本,引导儿童自己去选择,自己作出判断,自己去操作、创作教材。留白处有的引发道德问题,有的引导学习科学知识,有的激励探究学习方法,有的着力提高生活技能,有的是对他人的评价,有的是小组合作的结果……对于留白,教师可以让学生书写,有的只需口头讨论,有的可以让他们绘画,有的可以把活动时的照片、查到的各种图文资料进行剪贴。对儿童而言,最有教育意义的教材是他们自己的生活。

(二)、组织实践活动,重视社区资源开发

我们的课程资源越来越关注周围的生活。生活是五彩的,社区是多样的,所以,课程资源也应是缤纷的。对于学校狭小的空间而言,社区是一个广阔的资源中心。社区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动植物以及相关的生物链、生物圈;地形地貌和天气、气候、季节;山川河谷、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道路、雕塑、音乐;居民的生活价值观念、信仰与伦理、风俗习惯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地组织综合活动,让

学生在与社会接触中获取到各种信息,并对各种信息做出反馈,从而

锻炼他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 走进社区,体验生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他们的耳朵聆听社会,用他们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用自己的学习成果服务自己的生活。

角色体验法:【案例】《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走进社区,通过他们的亲身实践,

用自己的眼光去看看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

第一步: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走访

学生走访了社区中餐馆服务员、美发店的店员、商店的售货员,以及修理店的工人师傅、清扫街道的环卫工等,通过对他们的访谈,

体会到从事服务行业劳动者的苦与乐。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认识其他行业劳动者奠定了基础。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和愿望自由组合成小组,共同商量和决定本组在社区开什么商店,或者从事什么

职业,并选择某一社会角色为大家服务,如美发店、餐馆、文具店、商店、菜场、维修人员等。布置学生为模拟演示活动做好招牌等,用以表明自己的工作,同时决定角色分工。

第二步:相互交流,展示活动

在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后,进入了第二个环节的活动,用一课

时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调查展示活动,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鼓励学生用各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如:图片、录像、诗歌等。可以是学生自己感受到的,也可以是收集到的。最后对调查表做一个统计,用活生生的数字给学生最真实的感受。

第三步:模拟情景,体验生活

“社区生活的一天”模拟活动,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矛盾引出社区需要不同的机构和不同的行业,然后分工各自模拟,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组织学生分小组活动,按事先的安排,成立文具店、小餐厅、小卖部、理发店等相关场景。教师给与相应的提示,使学生有个短暂回味和思考的余地。在兴趣盎然的体验活动结束后,教师把握时机,采访学生,让学生总结和思考如下问题:①你今天做过什么工作?②除工作外,你还去过哪里? 为什么?③你的感受是什么?④你有什么疑问吗?使学生感受体验到人们相互需要的关系。

2. 观察调查,感悟生活

品德学习需要心灵的震撼和理性的思考。学校应有机开发社区资源,恰当地引导学生去关心、观察,去调查、了解身边的人和事物,有效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社会热点调查,再进行研讨交流,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向社会发起倡议。这样,学生能洗涤自己的精神生活,丰厚自己的人文底蕴,凸现品德与社会教育与培养人的紧密联系。

四、小学德育课程资源的利用

过去我们把课程当作整个世界,现在我们要把世界当作课程。面对生活中如此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资源,我们必须思考:究竟哪些资源可以进入课堂,并能为教学服务,实现课堂教学资源应有的价值呢?学者吴刚平指出:从课程理论的角度讲,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筛选课程资源的智慧,并进行有机融合。

1、在再度开发中重组教材。课程需要共建,教学需要创造,但不能无视教材的引导,只有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实现对教材的超越,教师才能从被动的执行教材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建构,真正实现课程所承载的教育价值。品德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它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一种提示和引导。因此教师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抓住儿童的“兴趣点”,发掘教材中的“空白点”,寻找课程新的“增长点”,不断把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教育资源引入课堂,拓展课程的内容,真正实现品德课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理念。如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我会好好吃》这一课时,意识到教材呈现的配餐内容比较单一,无法涵盖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用餐的一般状况,于是可以课前做一些详尽调查,并对课程资源进行了筛选,最后筛选出两种课程资源进入课堂,一种是静态的,物质的,即根据教材把这一阶段儿童喜欢吃的,教材提到以外的食物,如汉堡包、豆腐、青菜等食品、蔬菜制作成课件,以自述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从这些蔬菜、食品生动、形象的叙述中,认识到不同的蔬菜、食品都有各自的营养,平时生活中不能厌食、挑食。与此同时,还可以邀请学校的校医为学生作配餐的指导,提供有关食物营养的图片资料供学生阅读,这两个经过筛选后的课程资源架构了学生与课程、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课堂的联系,从而丰富了文本,使学生在多种课程资源的作用下,不断生成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新的收获和新的经验,优化了教学效果。

2、在现实生活中拓展教材。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儿童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要求课程内容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筛选出符合儿童需要的课程素材,从而激活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师在品德课上应着手培养学生搜集、整理、选择、运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学生对课程资源搜集的过程,是学生对社会生活深入认识的过程,也是学生锻炼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此外,学生搜集、选择、整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课程资源,有着极强的教育现实意义。一方面由于来自于自身生

活实际,有着直接的体验,有利于对事物认识的加深,便于更好地分析现实问题并作为行动的借鉴与指导。如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第二单元《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准备,由学生对家庭、社区或村子里产生的垃圾、水质、大气的污染,以及人们如何处理等情况展开调查,特别是对学校附近的小河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然后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展示,学生在调查、搜寻和形成调查报告的活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有一个了解,这时再经过与老师、同学共同经历课堂学习,就容易增强环保意识,为学生在社会上做合格小公民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学生以纯真的眼光看社会,以童心感受社会,并将所听到、看到、感受到的事实作为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补充了课程基有的空隙,使品德课因学生参与生成而丰富充实,具有鲜活的生命感。第三,学生将所搜集的资源应用于课堂学习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将自己搜集、整理后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和学生同时处在相互进行信息交流与吸收接纳的过程中。这个学习过程恰恰是能令师生身心愉悦,能使教学进入最佳境界的过程,有利于科学学习方式的构建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3、在养成教育中深化教材。传统道德教育严重脱离生活,品德课程教学片面强调知识灌输,与儿童生活实践相隔离,新品德课程强调生活化教育,以生活为本,即把生活作为课程本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如果说品德是社会人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的行为、所遵循的心理规范,那么品德课就必须毫无疑问地从鲜活的生活入手,大量选取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事例,即从生活中选择和提炼育人的课程资源。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进行这一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时,要紧密地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有关的课程资源进行选择,提炼出有积极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实例填充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中。例如,在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学会和谐相处》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

生结合呈现的素材进行研讨:我们应该如何与人交往,与人交往时应遵循怎样的准则?你对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这句是怎样理解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发生冲突怎么办?这样的经历,你有过吗?你的心情会怎样?学生通过回忆及情境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我们会经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只有对人友善、宽容,与人和谐相处,才会更加快乐;发生冲突时,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讲究说话的技巧,采用恰当的方法,就能化解矛盾。从而对学生起到触及内心的教育作用,促进他们良好品行的养成。

五、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由此可见,德育课程资源是无处不在的。品德课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综合课程。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满耳皆品行,满眼皆规范,处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这就使得学习如何修身养性,既有优越的条件——无与伦比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又有丰厚的历史底蕴、文化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为人处世、接人待物,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凡现实生活中有的且适合品德课程的,都可以成为德育课程的资源。因此,在当前《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课堂教学要树立起三个观念:

一是大德育观,就是生活德育化,德育生活化。教师应放开视野,引导学生跳出品德形成品格,千山万水、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等都可以为我所用,使学生感受到"处处是品德,时时皆可学",从而认真学习,以形成广博的知识积累。

二是大课堂观,就是走出小课堂,置身大社会。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教学,如走进社区、体验生活、名人采访、切身感悟等等,全面展示德育教育的迷人风采,使学生体会品德学习的乐趣,并在学习中提高。

三是大德育观,就是既读有字的书本,更要读无字的篇章——生

活。教师要根据学生各个时期的特点,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不同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并及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利于学生不断成长。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确的德育观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要把这样的德育观贯彻到实践中,就需要丰富的资源,因此品德教学改革呼唤着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二)资源开发要以学生为本

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并不少,而我们不可能全部拿来,需要做出筛选。我们要以"能否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作为取舍标准,大力发掘那些能够开发学生头脑和品行、能够激发学生灵感和创意的素材,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参与的兴趣与日俱增。

(三)资源开发要因时因地制宜

从学校所处的地域环境出发,采集具有地方特色的、个性化的教育资源,校内的:如校园景观、校园文化、图书馆、广播站、校园网站;当地的:如自然的、人文的、社会的课程资源;当时的:如节日、纪念日、刚刚发生的鲜活的重要事件和有价值的社会现实。把它们有计划地、及时地引进到品德教育、教学之中,可以大大加强品德课程和时代的联系,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使品德课程内容成为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品德的兴趣和在生活中学品德、用品德的能力。

(四)资源开发,不能顾此失彼

善于捕捉、利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进行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只关注教学素材的获取,而忽略了资源生成者学生的情感体验,导致了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冷落与缺失。有时候,错误在所难免,很有可能会成为灵动的课程资源,教师当然要善于捕捉“错误”,要善于变“错”为宝,这样,教学才会更富有现实性和挑战性,但决不能为“资源”而失资源,这是得不偿失的。

(五)资源开发,不能喧宾夺主

德育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教学资源的开掘因受课堂时空制约和教学目标的定向使然,必须有严格的选择。然而,在今天的课堂上,一些教师有意无意地堆砌了过多的“教学资源”,华丽的包装,精彩的动画,以致占用了太多的课堂时间,给孩子带来了信息过剩的困惑,出现忽略教材内容、要求,忽视对课文的研读,一味追求“时髦”的华而不实。

(六)资源开发,不能随心所欲

教材是教师最为熟悉、最为常用的课程资源。教材中所选用的材料几乎都是编者精心选择和处理的图文并茂的好素材,都有或多或少的亮点、疑点、空白点让我们去挖掘、开发和利用。但什么地方该挖掘,什么地方该开发和利用,如何做到既走进教材,又大胆地超越教材呢?教师就必须好好钻研,慎重考虑。否则就会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哪儿算哪儿”的现象。

(七)资源开发,不能滥竽充数

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意识。教科书的优势在于教师如何充分的挖掘,教科书的缺点在于教师如何去弥补,教科书的空白在于教师怎样去填补,教科书的拓展在于教师如何潇洒自如的发挥。但有些教师为了追求一种即时生成的美丽,不论自身水平如何,不管自己有无特长,而一味地刻意模仿名师,盲目挖掘自身资源,让东施效颦的一幕频频上演,让人哭笑不得。

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学生在开放式的品德学习中

得到全面发展。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刘国正先生也说过:“课堂是躯壳,生活是血肉,思想感情是灵魂,他们水乳交融,难分难解”。因而在社会这个大课堂学习品德,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让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充分打开品德学习的各种渠道,实现品德学习的生活化、实践化、社会化。让我们感到德育教学天地一片宽广,而在开发和利用德育课程资源中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会让我们享

受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之快感。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困惑与希望同在。因为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毕竟才方兴未艾,它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作进一步深入探讨。

总而言之,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而面对不断变化的资源更新,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孜孜以求,努力从理论与实践的两个层面继续我们的思考与探究,那么,我们一定能在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四)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地产生许多学习信息,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可资教师使用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善于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并且加以有效地利用,培养学生的素养。

1、曲径通幽,诱导以指向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突如其来的离奇发言,教师如能巧妙地启发诱导,课堂教学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2、节外生枝,终止以凸显教学目标。由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无法完全预料到学生的举措。在课堂教学中,当我们在讨论某个问题时,学生往往还会冒出许多新问题,从而扰乱了教师原有的教学思路。这时教师如能发挥教学机智,灵活应变,将会使课堂精彩纷呈。

3、顺水推舟,引导以掘进思维深度。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发言出乎预设的思路,但合乎整个教学的流程时,教师不妨打破原有的常规,用学生所想重新组织教学,并想方设法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层,以深入理解文本意义,深切感悟德育课堂赋予情感。

4、点石成金,拨乱以重视价值导向。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受知识、经验、思想等的影响,在理解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偏差,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开启教师的慧眼,及时对他们进行引导,从而化腐朽为神奇,以保证丰富语言系统与提升精神境界的融合。

总之,一句话,不管是课本资源,网络资源还是社会资源,都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才是关键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