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范文

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

摘要:本设计给出了以凌阳16位单片机Spce061A为核心的数字式相位测量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案。该系统由相位测量仪、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和移相网络三个模块构成,分别由两块单片机独立地实现控制与显示功能。采用DDS技术生成两路正弦波信号,并通过改变存储器中数据读取的起始地址来实现数字移相的功能,用Ф-T变换技术来实现相位差的测量,使得测量分辨率精确到0.1o,测得的频率与相位差值送入LCD进行显示,加入红外键盘以及语音播报的功能,使得系统具有智能化、人性化的特色。

关键词:相位测量频率测量数字移相DDS 语音播报

引言:随着相位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生产等各个领域,对相位测量的要求也逐步向高精度、高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低频范围内,相位测量在电力、机械等部门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对于低频相位的测量,用传统的模拟指针式仪表显然不能够满足所需的精度要求,随着电子技术以及微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式仪表因其高精度的测量分辨率以及高度的智能化、直观化的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这些要求,我们设计并制作了基于Spce061A凌阳16位单片机为核心的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系统。

一方案论证与设计

1 相位测量方案

方案一:将被测的两路正弦波信号经比较器整形成方波信号,利用异或门电路进行鉴相处理,将得到的脉冲序列经过RC平滑滤波取出其直流分量,该直流电平的幅值与两路信号的相位差成正比,将此信号送入A/D转换器由单片机进行运算处理从而计算出相位差值。

方案二:采用脉冲填充计数法,将正弦波信号整成方波信号,其前后沿分别对应于正弦波的正相过零点与负相过零点,对两路方波信号进行异或操作之后输出脉冲序列的脉宽可以反映两列信号的相位差,以输入信号所整成的方波信号作为基频,经锁相环倍频得到的高频脉冲作为闸门电路的计数脉冲,由单片机对获取的计数值进行处理得到两路信号的相位差。

方案三:鉴相部分同方案二,将两路方波信号异或后与晶振的基准频率进行与操作,得到一系列的高频窄脉冲序列。通过两片计数器同时对该脉冲序列以及基准源脉冲序列进行计数,一路方波信号送入单片机外部中断口,作为控制信号控制两片计数器。得到的两路计数值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得相位差值。

对以上三种方案进行比较,方案一在低频段时,RC滤波电路的输出波动很大,难以达到要求的相位精度,而方案二在所测频率较高时,受锁相环工作频率等参数的影响会造成相位差测量的误差,极大地影响测量的精度,采用方案三由高精度的晶振产生稳定的基准频率,可以满足系统高精度、高稳定度的要求。

2 频率测量方案

方案一:用专用频率计模块来测量频率,如ICM7216芯片,其内部带放大整形电路,可以直接输入正弦信号,外部振荡部分选用一块高精度晶振和两个低温度系数电容构成10MHz振荡电路,其转换开关具有0.01s,0.1s,1s,10s四种闸门时间,量程可以自动切换,待计数过程结束时显示测频结果。

方案二:利用可编程计数器来实现频率的测量,将被测信号转换为方波信号输入可编程计数器8254的某一路Clk端口,并将Gate端置为高电平,利用单片机产生的定时中断来控制8254的计数,最后计数值送入单片机处理并输出。

对以上方案进行比较,利用频率计模块来实现频率测量,ICM7216的外围硬件电路复杂,测频精度不够高;而采用方案二,用单片机控制计数器工作,硬件简单且频率测量精度高,这也是目前较为成熟的一种高精度测频方案。因此采用方案二来实现频率的测量

3 数字移相信号发生器方案

在数字移相信号发生器模块电路中,首先要生成相位测量仪所需的两路不同相位的正弦波信号,目前DDS已经是很完善的一种数字信号产生方案,所以在该部分,我们主要对产生正弦波信号的数字移相方案进行论证。

E2之中,通过方案一:将正弦波量化为一张数据表分别存储于两片PROM

单片机控制计数器来对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寻址,并经过两片D/A转换芯片循环的输出该数据表,当两路D/A转换芯片所获得的数据序列不同时,转换所得的两路正弦信号存在相位差,相位差值仅与数据地址的偏移量有关。

方案二:将参考正弦波转换为方波,以此信号为基准,延时后产生另一路同频率的方波,通过改变延时的长短来控制两个波形的相位差大小,最后通过波形变换电路将其还原为两路有相位差的正弦波输出。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利用方案一,采用2K的存储芯片2817存储量化的正弦波数据,通过单片机可以较精确的控制移相的大小,实现1o相位差步进,而且硬件电路较为简单,而方案二虽然也可以精确控制移相,但是相对而言硬件电路更为复杂,调试较为麻烦,因此我们采用第一种方案来实现数字移相。

4 显示部分设计方案

方案一:采用八位共阴极LED 数码管进行显示,利用单片机串行口的移位寄存器工作方式,外接MAX7219串行输入共阴极显示驱动器,每片可驱动8个LED 数码管。

方案二:采用点阵字符型LCD 液晶显示,可以显示数字与阿拉伯字母等字符,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LCD 的液晶显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显示场合。

比较这两种方案,数码管显示驱动简单,但显示信息量少,功耗大;利用液晶显示可以工作在低电压、低功耗下,显示界面友好、内容丰富,综合考虑,选用LCD 来实现显示功能。

二 原理分析与硬件电路图

根据赛题要求的任务,该低频相位测量系统包括相位测量仪、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和移相网络三个模块,由于三个模块相对独立,以下分别对其进行原理分析与电路设计。

1 相位差测量模块 (1)原理分析

输入两路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其波形表达式分别为:

)sin(111?ω+=t V v m )s i n (222?ω+=t V v m

其中1v 、2v 为电压瞬时值,1m V 、2m V 为电压的幅值,ω为角频率,1?、2?为初始相角,当两路信号的频率相同时,相角差2θ??1=-是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常数 将此两路正弦波信号经过放大整形成两路占空比为50%的正方波信号f1、f2,经过异或门输出一个脉冲序列A ,与晶振产生的基准脉冲波B 进行与操作得到调制后的波形C ,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对B 、C 中脉冲的个数进行

计数得C N 、b N ,则其相位差计算公式为C N 360×

N 2b ο

θ=,采用多个周期计数取平均值的方式以提高测相精度。系统框图如图2-1-2所示:

(2)原理电路

①前级放大整形电路:

两列正弦波信号经过一级电压跟随器以提高测量仪的输入阻抗,选用高精度、低漂移型运放TLE2074使输入阻抗达到兆欧数量级,由LM311构成的迟滞回环比较器可以有效的避免在过零点时信号的干扰和抖动所引起的电压跳变,最后通过一级单门限电压比较器输出两路TTL电平信号,经异或门得到方波的脉冲序列。该前级放大整形电路的基本原理图如下:

②相位差测量电路

通过理论分析,基准频率越高,记得的窄脉冲个数越多,相位差的测量也越精确,但是受到8254极限工作频率的影响,最终选取8.000MHz的晶振,由单片机I/O口控制两片8254分别对两路脉冲进行计数,将8254内含的两路计数器进行级联以提高计数位数,对32位的计数结果进行浮点运算使得相位差测量的分辨率达到0.1o,其原理图如图2-1-4所示:

③ 相位极性判别电路

在图2-1-4所示的相位测量电路中,只 能给出相位差的大小,无法判断波形的超前 或者滞后,因此将波形整形电路的两路输出 方波送入D 触发器中进行相位极性判别,当0U 超前1U 时,Q 端输出高电平,反之输出低电平,极性判别的原理图如右图2-1-5所示。

2 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模块 (1)原理分析

要实现数字移相,首先要生成两路正弦波信号,在目前的波形生成方案中,最常用的就是数字式直接频率合成技术(DDS ),DDS 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相位与幅度的对应关系,通过改变频率控制字来改变相位累加器的相位累加速度,然后在固定时钟的控制下取样,取样得到的相位值通过相幅转换得到的相位值所对应的幅度序列,通过数模转换以及低通滤波之后输出正弦波信号。基本框图如下:

图2-2-1 DDS 工作原理

相幅转换的方式选用查表法,根据题目的要求,输出的两列波形具有相位差,用以相位测量仪的输入,将正弦波的量化数据存储于两片PROM E 2之中,通过控制读取存储器数据的地址差,从而改变输出波形的相位差,每个周期取样360个点,相位差步进为1o。琐相环倍频的基频为900Hz ,输出正弦信号的频率范围为5Hz ~23KHz,实际频率步进值为2.5Hz 。为了防止输出信号产生相移,D/A 的输出尽量避免滤波电路,只是在小信号输出时接了一个低通滤波器,原理框图如下所示:

(2) 原理电路

选用2k 的PROM E 2存储器2817对正弦波信号的量化数据进行存储,由晶振电路产生基准频率的方波作为锁相环的基准时钟,配合可编程计数器8254进行倍频处理,改变倍频的比例来改变输出波形的频率,同时倍频之后的信号控制计数器74HC4040进行循环计数,将计数器的输出作为存储器读取的地址,改变数据读取的地址即可改变输出波形的相位。通过改变AD7524的基准电压REF V 幅值来改变输出波形的峰-峰值大小。因两路正弦波产生的原理相同,仅仅是数据读取的起始地址不同,以下给出一路波形生成电路,另一路硬件电路与此相同。

图2-2-2 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系统框图

(3) 移相网络模块

由赛题的要求,在三种不同的输入频率下,要求实现-45o~+45o的连续移相,且幅值可调,利用题中给出的移相网络方案,对元件的参数进行理论分析与计算,采用阻容式移相电路,由其矢量图可以知,当电阻、电容的等效阻抗相等时,移相范围可以满足90o要求,即C /1R ω=,ω=2πf 。

图2-2-4 移相信号发生电路

图2-2-3

倍频电路

当频率f 变化时,经理论计算结合Pispice 仿真,得到R 、C 的具体参数如下: f=100Hz ,R=160k Ω、C=10nF ; f=1KHz ,R=16k Ω、C=10nF ; f=10KHz ,R=1.6k Ω、C=10nF ;

通过改变R3、R4的阻值来改变输出信号的幅值,电路原理如下图所示:

三 软件设计与流程

1 系统软件介绍:

软件部分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由主控制程序、液晶显示部分子程序、键盘服务子程序、语音提示部分子程序组成。我们选用凌阳公司推出SPCE061A 型16位单片机微控制器,它带有高寻址能力的32K 字闪存FLASH 以及2K 静态RAM ,具有32位可编程的多功能I/O 端口,中断处理能力强,适合于实时、高速的应用领域,尤其是其指令系统中提出了具有较高运算速度的16×16位乘法运算指令和内积运算指令,为其应用增添了DSP 功能,可以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因此我们的系统很便利的加入了语音模块。在其编译环境下可以内嵌C 高级语言,C 函数与汇编函数可以很方便的相互调用,所以编程效率高而且可靠。

2 程序流程图

相位测试模块流程图如图3-1-1所示:

图2-3-1 移相电路矢量图

图2-3-2 移相网络

数字移相信号产生部分流程图如图3-1-2所示:

四 系统测试与误差分析

1 测试环境

时间:2003年9月18日 温度:25C 0 2 测试仪器

图3-1-1 相位测试模块流程图

图3-1-2 数字移相信号产生流程图

(1)FLUKE17B多功能数字万用表

(2)数字示波器TDS1002

(3)凌阳SPCE061A单片机

(4)BS1905工频电参数测试仪

(6)CA164OP-20型函数发生器/计数器

3 测试方法

硬件模块测试:系统本身由三个独立的模块构成,所以分三部分进行调试,首先对移相网络,在三个频点下通过拨码开关来切换网络的元件参数,以此来对输出波形的相位与幅值进行调整。对于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通过红外键盘对输出两路信号的频率、相位差以及峰-峰值进行设置。最后把产生的有相位差的两路信号分别接入相位测试电路进行相位差的测量。

软件模块测试:采用自下而上的调试方式,先进行模块测试程序的调试,待全部通过之后将所有的软件程序串接起来并结合硬件电路进行整体调试。

4 测试数据

(1)相位差测量仪校准

由于实验室只有50Hz工频相位测试仪,所以选取了50Hz频点进行测试,由此来对相位测量仪进行校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相位差测量校准数据

(2)移相网络相移范围测试

表2 移相网络相移测试

(3)相位差与幅度的校验

根据题意要求,自选几个频点进行校验,

表3 f=20Hz时校验数据表

续表3 f=20Hz时校验数据表

表4 f=200Hz时校验数据表

表5 f=2KHz时校验数据表

表6 f=20KHz时校验数据表

续表6 f=20KHz时校验数据表

5 误差分析

(1)相位测量电路的误差分析

在相位测量过程中,受电子元器件性能的影响,在正弦波经过零检测电路整成方波的过程之中,两路信号不可能做到时延特性完全的一致,前端放大电路以及过零检测电路会带来方波信号相对于输入信号的过零点偏移,所以得到的两个方波信号的相位差实际上是输入信号的相位差和两路过零比较电路相位差的综合相差,由于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脉冲的个数进行计数,因此将引入截断误差,尤其当两路信号的相位差较小时,截断误差的存在将在很大程度上对相位测量的精度造成影响。

(2)移相网络的误差分析

由于移相网络是基于阻容移相的原理,因此电阻与电容的阻值大小将决定移相的范围,由于采用的是常规的金属膜电阻,其阻值与理论计算值存在误差,

因此造成实际移相范围与理论计算值存在一定的偏差。

(3)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电路的误差分析

在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电路中,由于锁相环的稳定度的影响,波形的微小振荡就会使得输出和设定值之间存在输出偏差,同时由于D/A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量化误差,所以产生的波形幅值与频率将会与设定的预期值形成一定的误差。

由于通用板本身结构的限制,以及电路中两路信号的串扰等影响,都会使得系统存在一定的误差。

五总结

本系统实现了题目基本部分以及发挥部分的要求,经过测试,相位测量仪的测量范围为:电压(峰峰值):0.2V~30V;频率:2Hz~65kHz;显示分辨率为0.01度,测量的绝对误差在2o以内。数字式移相信号发生器在20Hz-20kHz范围内波形能够稳定输出,并且扩展到5Hz~23KHz,频率步进达到2.5Hz,相位差步进1o,幅值在0.1V-5.5V范围内可调,人机交互接口采用双键盘(有线键盘+红外遥控键盘)带语音提示的模式;由于单片机留有空闲的I/O口,因此可以进一步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扩展,比如加入相位测量的自适应调节、加入波形的打印功能或者将语音播报的功能进一步完善等,使得系统更趋于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陈炳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基础.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1.

[2]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武汉:华中理工出版社,2000. [3]张彦斌等.凌阳十六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3. [4]张菊鹏等.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王福昌.锁相技术.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附图:单片机最小系统图

机器人电子设计竞赛论文

序号: 编码: 2011年第二届机器人电子设计大赛 作品论文 论文名称: 2011年第二届机器人电子设计大赛 院系全称:电气工程学院 申报者姓名:崔振男 (集体名称):傲视群雄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设计分析 (4) 2.1分析要求 (4) 2.2 总体分析 (4) 第三章硬件设计 (6) 3.1 小车布局 (6) 3.2 显示按键电路设计 (8) 3.3 测速电路设计 (9) 3.4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9) 第四章调试 (10) 1 软件调试 (10) 2 硬件调试 (10) 设计感言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一) (13) 附录(二) (14) 附录(三) (18)

第一章前言 论文深入研究了ZigBee网络技术,在考察和比较目前我国矿井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得出了ZigBee技术用于矿井人员管理的可行性与优势。在做了上述调研工作后,提出了基于ZigBee技术和CAN总线技术的矿井人员管理系统的总体方案。 整个系统通过ZigBee网络实现矿井人员的考勤管理和实时定位,通过CAN总线方式将井下ZigBee无线网络采集到的信号强度、人员信息以及环境参数及时地传送到地面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井下人员在各个巷道的动态分布以及每个矿工的运轨迹显示在Gls地图上,实现对矿井人员的实时管理。在矿井人员定位时,论文通过对多种定位技术的比较,结合煤矿井下的实际环境和定位要求,选择了基于RSSI的定位技术。 关键词:ZigBee技术;矿井人员管理;人员定位;CAN总线;RSs Abstract The paper has depth studied of the ZigBee network technology, in the study and comparison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a's mine production, based on ZigBee technology for mine obtained the feasibility and advantages of personnel management.In doing the above research work is proposed based on ZigBee technology and CAN mines the overall program technology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ZigBee networks through the entire system of mine management and real-time attendance officer position, way underground through the CAN bus collected ZigBee wireless network signal strength, personnel information, and environment parameters in a timely manner to send to the ground control center, monitoring center of the data obtainedprocessing and tunnel underground personnel in all the dynamic distribution and transport path for each miner on a map displayed on the Gls achieve real-time management of the mine personnel.Positioning in the mine workers, the paper by comparing a variety of positioning technologi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2007全国电子设计大赛E题获奖论文报告

题目:开关稳压电源(E题) 摘要 本设计综合考虑题目基本部分和发挥部分的指标要求,系统采用简单的boost 升压电路作为DC-DC变换器主电路;PWM控制器采用低压型专用集成芯片UC3843; 主开关管采用IRF540;由内置12位A/D、D/A的高性能、低功耗单片机C8051F021组成系统测控与显示单元,采用液晶显示器作为系统的状态和运行数据显示屏。通过实际测试,作品的性能指标中,输出纹波完全达到了要求;电压调整率,整体效率,负载过流故障排除后自恢复功能,输出电压键控1V步进,电流、电压实时测量及数显功能等几项指标达均到了发挥部分要求;负载调整率也接近发挥部分指标要求。另外,系统还增加了实时输出功率数据显示和负载过流状态下的声、光报警等实用功能。

一、引言 为了满足题目发挥部分规定的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以及效率等几项指标要求,我们在设计中主要是尽量减少辅助控制电路的损耗。通过单片机和脉宽调制电路来稳定输出电压,并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实现对整个电路的过流保护功能,排除过流故障后,电源能自动恢复为正常工作状态。同时,当输出电压与设定电压误差较大时,单片机能对输出电压进行一定调节,以提高负载调整率;通过单片机实现了输出电压的键盘设定和步进调整(步进为1V)。系统具有测量和数字显示输出电压、电流的功能。此外,还增加了实时输出功率测量与显示、在输出过流的时候系统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等功能。 二、方案论证与比较 1.DC-DC主回路拓扑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变压器升压的隔离型PWM直流-直流变换器电路,此电路效率较低,开关辐射/纹波较大,电路较复杂。 方案二:采用非隔离型BOOST升压电路,控制电路用专用集成芯片UC3843A,这种电路使用的外部原件最少、调试容易、成本低、效率高。因此,采用此种方案。 2. 控制方法及实现方案 方案一:采用电压型脉宽调制技术,产生频率固定,脉冲宽度可调整的方波脉冲,采用电压反馈环控制系统,它的反馈信息取自输出电压,用反馈电压调整控制器的输出脉冲宽度,改变脉冲占空比,实现开关电源的稳定。 方案二:采用电流型脉宽调制芯片,此技术与传统的仅有输出电压反馈的PWM系统相比增加了一个电感电流反馈。此反馈就做为PWM的斜坡函数,就不再需要锯齿波发生器,更重要的是使用电感电流反馈使系统的可靠性有了明显的改善,经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使系统具有快速的瞬态响应及高速的稳定性。 2)输出电压精度很高。 3)具有内在的对功率开关管电流的控制及限流能力。 4)具有良好的并联运行能力。 可以看出方案二的控制性能明显优于方案一,所以采用方案二。 3. 提高效率的方法及实现方案 单片机系统及其它辅助电路的功耗对电源的整体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选用一款功耗低的单片机作为控制与显示单元电路。采用效率高、开关速度快、损耗小的MOS场效应管作为主开关管。选用快速、低损耗的肖特基二极管作为输出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文档模板

题目 摘要:……(左顶格小四宋体)摘要是概括地总结论文的内容。一般写摘要应考虑必须自成系统,并尽量提供更多的信息。摘要应包括下列内容: A.简明扼要地说明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和目的; B.作者做了哪些工作; C.如何做的(采用的方案); D.主要结果和结果的意义。 摘要应避免写成正文小标题的罗列,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并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一般以300字内为宜。 关键词:…;…;…(3~5个) 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名词和术语,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第一关键词应能体现出文章的学科分类 TOPIC Abstract: Keywords:…;…;… 设计报告的密封方法:按页码顺序整理好并装订,第一页为设计题目、400字以内的中文设计摘要及对应的英文摘要,并将“设计报告封纸”在距设计报告上端约2厘米处装订,然后将参赛队的代码(代码由赛区组委会统一编制,在发放题目时通知各参赛队)写在设计报告密封纸的最上方。设计报告装订好后将密封纸掀起并折向报告背后,最后用胶水在后面粘牢。 竞赛组委会设计报告格式要求:设计报告每页上方必须留出3厘米以上空白,空白内不得书写任何内容,每页下端注明页码,如需绘图,应尽量绘制在报告纸上;如采用别的方式绘制,则应将图纸剪下,粘贴在报告纸的相应位置上;如有计算机打印的程序,也要粘贴在报告纸的相应位置上。 报告正文前需附一篇4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及对应英文摘要。

一、XXXX方案设计与论证 (考虑过的各方案框图、简要原理和优缺点以及所选方案之理由等)。 文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一级标题:三号黑体,居中;二级标题:小三幼园,空两格书写序数,空一格书写标题;第三级标题:四号宋体,空两格书写序数,空一格书写标题;四级标题:四号华文新魏,空两格书写序数,空一格书写标题。五级建议采用:小四宋体,(1),(2);、六级建议采用:小四宋体,①、②、③。 汉字“一、二、三、……”作为序号时,其后应用顿号,即“一、” 正文:小四号宋体;均缩进2个字符(全角)。 行间距采用1.25倍行距,段前0.5行、段后0.0行。 页码在页面下方,居中。 纸型:A4 页边距:上:3cm ,下:2.54cm,左:3.17cm,右3.17cm 1 XXX方案 1.1 XXXXXX 1.1.1 XXXXXX 图号、图名,五号加粗宋体,图号图名间空1个字符,段前2磅、段后8磅,图下居中。图居中,图中文字:5号宋体,段前0行、段后0行,单倍行距。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图者于图题处标明“图1”;图需卧排时,应顶左底右。 图5.7.2 PCA定时/计数器和比较/捕获单元 表格应尽可能采用三线表。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排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1字。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表者,于表题处标

电子设计竞赛论文要点

程控增益放大器(B题) 程控增益放大器 摘要:本设计采用带通滤波器来选择输入信号带宽滤除杂质。以工作稳定、性能指标较高的STC89C52RC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核心来控制选择DDS模块的信号输出、放大器步进选择以及液晶显示。用两个AD603为放大电路核心组成级联放大电路,通过单片机控制DAC0832将数字量转化为模拟量来进行程控放大,提高了放大增益、扩展了通频带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噪声系数。放大器带宽可以预置并显示,经测试本设计基本满足题目要求。 关键词:STC89C52RC AD603 程控放大器 AD9850 带通滤波 目录 1、引言: 1 2、方案设计: 1 2.1 总方案框图 1 2.2 DDS模块选择 1 2.3 滤波电路的选择 2 2.4 增益控制部分,放大器的选择 2 3、设计实现: 2

3.1 硬件设计 2 3.1.1 最小系统设计 3 3.1.2 滤波电路 3 3.1.4 放大电路 3 3.1.5 数模转换,电压输出电路 4 3.2软件设计 4 4、测试: 5 4.1、测试方法 5 4.2、测试条件 5 4.3、测试仪器 5 4.4、测试结果 6 5、结论及体会: 6 5.1 结论 6 5.2 体会 6 参考文献: 7 附录一: 8 1 最小系统和按键模块电路原理图 8

2 滤波电路原理图 8 3 自制DDS模块及其外围电路系统原理图 9 4 增益控制电路原理图 10 5 DAC8032数模转换电路图 11 附录二:主要源程序 12 1、引言: 放大器是电子系统中最基本的单元电路,放大器的增益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随着电路控制的日益精细,对放大器增益的控制和调整也变得越来越细致。程控增益放大器与普通放大器的差别在于反馈电阻网络可变且受控于控制接口的输出信号。不同的控制信号,将产生不同的反馈系数,从而改变放大器的闭环增益。通过单片机用程序来控制放大的增益,通过键盘输入放大倍数,再利用单片机输出相应的数字信号,然后通过DA变换,换成模拟电压信号,使用这个电压信号来控制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实现了程控增益放大。在灵活性方便性上远远优于传统的放大器。 2、方案设计: 2.1 总方案框图 Ui 本系统原理方框图如图2.1所示。本系统由DDS模块、51单片机、滤波电路、键

电子设计竞赛论文要点

程控增益放大器(B题)

程控增益放大器 摘要:本设计采用带通滤波器来选择输入信号带宽滤除杂质。以工作稳定、性能指标较高的STC89C52RC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核心来控制选择DDS模块的信号输出、放大器步进选择以及液晶显示。用两个AD603为放大电路核心组成级联放大电路,通过单片机控制DAC0832将数字量转化为模拟量来进行程控放大,提高了放大增益、扩展了通频带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噪声系数。放大器带宽可以预置并显示,经测试本设计基本满足题目要求。 关键词:STC89C52RC AD603 程控放大器 AD9850 带通滤波

目录 1、引言: (1) 2、方案设计: (1) 2.1 总方案框图 (1) 2.2 DDS模块选择 (1) 2.3 滤波电路的选择 (2) 2.4 增益控制部分,放大器的选择 (2) 3、设计实现: (2) 3.1 硬件设计 (2) 3.1.1 最小系统设计 (3) 3.1.2 滤波电路 (3) 3.1.4 放大电路 (3) 3.1.5 数模转换,电压输出电路 (4) 3.2软件设计 (4) 4、测试: (5) 4.1、测试方法 (5) 4.2、测试条件 (5) 4.3、测试仪器 (5) 4.4、测试结果 (6) 5、结论及体会: (6) 5.1 结论 (6) 5.2 体会 (6) 参考文献: (7) 附录一: (8) 1 最小系统和按键模块电路原理图 (8) 2 滤波电路原理图 (8) 3 自制DDS模块及其外围电路系统原理图 (9) 4 增益控制电路原理图 (10) 5 DAC8032数模转换电路图 (11) 附录二:主要源程序 (12)

电子设计竞赛论文

1系统方案设计与论证 1.1设计要求 (1)设计一个可根据电源线的电参数信息分析用电器类别和工作状态的装置,电器电流范围 0.005A – 10.0A,用电器包括LED 灯、节能灯、USB 充电器(带负载)、无线路由器、机顶盒、电风扇、热水壶。 (2)可识别的电器工作状态总数不低于 7,电流不大于 50mA 的工作状态数不低于 5,同时显示所有可识别电器的工作状态。自定可识别的电器种类,包括一件最小电流电器和一件电流大于 8A 的电器,并完成其学习过程。 (3)实时指示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并显示电源线上的电特征参数,响应时间不大于2s。特征参量包括电流和其他参量,自定义其他特征参量的种类、性质,数量自定。电器 的种类及其工作状态、参量种类可用序号表示。 (4)随机增减用电器或改变使用状态,能实时指示用电器的类别和状态。 (5)具有学习功能。清除作品存储的所有特征参数,重新测试并存储指定电器的特征参数。一种电器一种工作状态的学习时间不大于 1 分钟。 1.2设计基本思路 题目要求设计可根据电参数分析用电器类别的装置,区分用电器的方法可以是电流的 大小,电压电流的相位差。因此,装置采用ZMPT101B电压互感器、ZMCT103C电流 互感器采集电压电流信息,判断用电器类型,并经28027单片机程序控制在显示屏显示。该装置可以检测键盘的输入,处于学习、识别两种不同模式,存储信息的模块采 用AT24C64,存储用电器的信息。为完成便携终端信息的接收和提示,系统还加入蜂 鸣器和WIFI无线传输模块。 1.3系统框图 1.4方案比较与选择 (1)控制器 方案一:TMS320F28027是一种高效 32 位中央处理单元,具有分析和断点功能。可 以借助硬件进行实时调试。60MHz器件,3.3V 单电源集成型加电和欠压复位,两个内部 零引脚振荡器多达 22 个,复用通用输入输出 (GPIO) 引脚三个,32 位 CPU 定时器片载 闪存、SRAM、一次性可编程 (OTP) 内存。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论文模板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XXXXXXXXXXXXX(X题) 【本科组】 2017年9月7日

摘要 本系统以飞思卡尔单片机MC9S12XS128作为主控制芯片,通过数字摄像头OV7620采集靶面图像,进行图像信息的处理,得到靶面上弹着点的位置信息,并在OLED上显示弹着点的环数、方位。同时为了方便摄像头的图像的校准,设计了激光三点定位装置。另外设计了以步进电机和直流减速电机驱动的二维激光头移动调节架,通过按键控制可实现激光点在靶面上的移动、自动中心打靶、定位打靶。 关键词:激光打靶单片机数字摄像头步进电机 Abstract This system adopts the Freescale MCU(MC9S12XS128) as the core processing chip, target surface image are gained by the digital camera OV7620, the spot position information on the target is got after the ima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 ring number and location are displayed on the OLED. At the same time ,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image of the calibration of cameras, the laser at 3 o 'clock positioning device is designed. In addition , step motor and DC gear motor are designed to drive 2D position control frame, it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the key control that the laser spot on the target mobile, automatic target and hit the bull 's-eye, automatic positioning. Key words: laser-shooting microcomputer digital camera step motor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报告格式 **设计报告内容: 1.封面:单独1页(见样件) 2.摘要、关键词:中文(150~200字)、英文;单独1页 3.目录:内容必要对应页码号 4.设计报告正文: 一、前言: 二、总体方案设计: 包括方案比较、方案论证、方案选择 (以方框图的形式给出各方案,并简要说明) 三、单元模块设计: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综合测评题论文报告

放大器的应用 [摘要]集成运放裨上是一种高增益直流放大、直流放大器既能放大变化极其缓慢的直流信号,下限频率可到零;又能放大交流信号,上限频率与普通放大器一样,受限于电路中的电容或电感等电抗性元器件。集成运放和外部反馈网络相配置后,能够在它的输出和输入之间建立起种种特定的函数关系,故而称它为“运算”放大器。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目标:使用一片通用四运放芯片LM324组成预设的电路,电路包括三角波产生器、加法器、滤波器、比较器四个设计模块,每个模块均采用一个运放及一定数目的电容、电阻搭建,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最终实现规定的电路要求。 [关键词]运算放大器LM324、加法器、滤波器、比较器 目录 一、设计任务 (2) 二、设计方案及比较 (2) 1. 三角波产生器 (2) 2. 加法器 (2) 3. 滤波器 (3) 4. 比较器 (3) 三、电路设计及理论分析 (3) 四、电路仿真结果及分析 (4) 1. U端口 (4) 1o 2. U端口 (4) 1i 3. U端口 (4) 2i 4. U端口 (4) 2 o 5. U端口 (4) 3o 五、总结 (4)

一、设计任务 使用一片通用四运放芯片LM324 组成电路框图见图1(a ),实现下述功能: 使用低频信号源产生Hz f V t f u i 500)(2sin 1.0001==π的正弦波信号, 加至加法器的输入端,加法器的另一输入端加入由自制振荡器产生的信号1o u ,1o u 如图1(b )所示,1T =0.5ms ,允许1T 有±5%的误差。 图中要求加法器的输出电压11210o i i u u u +=。2i u 经选频滤波器滤除1o u 频率分量,选出0f 信号为2o u ,2o u 为峰峰值等于9V 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无明显失真。2o u 信号再经比较器后在1k Ω 负载上得到峰峰值为2V 的输出电压3o u 。 电源只能选用+12V 和+5V 两种单电源,由稳压电源供给。不得使用额外电源和其它型号运算放大器。 要求预留1i u 、2i u 、2o u 、2o u 和3o u 的测试端子。 二、设计方案及比较 设计有五个部分,其中低频信号源使用信号发生器,其余四部分设计方案如下: 1.三角波产生器 初始方案: 根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书上的方波发生器产生方波,然后再采用微分电路对信号处理,输出即为三角波。 图1.1 图中:R 1 = 6.8k ?,R 2 = 10k ?,R 3 = 30k ?,R 0 = 3.9k ?,R 4 = 10k ?,R 5 = 20k ?,C = 0.1?F , D Z1和D Z2采用稳压管。 运算放大器A 1与R 1、R 2、R 3及R 0、D Z1、D Z2组成电压比较器。当积分器的输入为方波时,输出是一个上升速率与下降速率相等的三角波,比较器与积分器首尾相连形成闭环电路,能自动产生方波与三角波。三角波(或方波)的频率为: 改进方案: 由于LM324只有四个运算放大器,如果三角波产生使用两个,则后面的三个电路中有一个无法实现,所以只能采用一个运算放大器产生。同时由于器件不提供稳压二极管,所以电阻电容的参数必须设计合理,用直流电压源代替稳压管。 对方波放生电路进行分析发现,如果将输出端改接运放的负输入端,出来的波形近似为三角波。设计电路如图1.2 图1.2 2.加法器 方案: 由于加法器输出11210o i i u u u +=,所以采用求和运算电路,计算电阻电容的参数值,电路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电源设计

一:方案论证 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根据题目要求,总体设计方案如下:将交流电220V送进隔离变压器,一级输出18V交流电。通过整流滤波,将交流电转为直流电,进行DC-DC升压和降压。副DC-DC实现的降压值为5V,用于给单片机控制系统供电。通过键盘可以对主DC-DC升压的输出电压进行设定和步进调整,并由AD对输出进行采样,通过在单片机内预置的算法对输出进行补偿调整,同时从液晶屏上数字显示出电流和电压值。当开关稳压电源输出电流达到上限时,启动过流保护;当故障排除后,开关电源恢复正常工作。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总体框图 2.主DC-DC升压电路设计方案 DC-DC升压电路采用自举式升压方式,如图1.2所示,当晶体管导通时,电感与电源接地端直接相连,形成回路。随着能量存储到电感的磁场中,流过电感的电流斜线上升,磁力线增强。 当晶体管截止时,磁场开始消失。随着它的减弱,会切割电感的导线,产生一个电压。由于磁场的运动方向与磁场建立时的方向相反,所以感应电压反向。从而实现升压的过程。 晶体管截止时电流方向 图1.2 自举式主DC-DC回路拓扑图 3.控制方法及实现方案 对主DC-DC升压转换器的控制方法采用硬件闭环控制为主、软件补偿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DC-DC的输出进行精确控制。硬件控制采用国家半导体公司的LM2587-ADJ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组成对输出主回路的电压闭环控制,实现对系统

的粗调。软件控制选用STC12C5412AD 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器,系统的显示、按 键、A/D 、D/A 全部集中在核心控制板上,通过预置算法实现对系统的精调。 4.提高效率的方法及实现方案 1.降低二极管的损耗:二极管一般需要0.7V 的导通电压降。在输出电压为 21.6V 时,二极管要消耗一定的输出功率。而肖特基二极管的导通压降一般为 0.2V ~0.3V ,因此使用这类二极管这能够有效降低其上的功率损耗。 2.降低开关管的损耗:如果将开关管设计在外围电路中,极易由于设计参数 的问题导致开关管部分时间工作在线性区,会引起一定损耗。在设计中,选用 LM2587,它将开关管集成到芯片内部,参数由厂家整定,可以大大减少功耗。 3.减少铜损:铜损是由导线的寄生电阻和电感线圈引起的。实际设计中,选 用横截面积大的铜丝,并采取多股缠绕的方法,减少单位横截面积电阻。 4.减少铁损:引起铁损的原因有两个——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在实际操作 中,采用EI 型电感磁芯,并在连接处留有一定空隙。由于存在空气间隙,使之 不易产生磁滞和涡流。 二: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1.主回路器件的选择及参数计算 题目中要求:18V 交流输入时,经转换后输入电压为21.6V (理论计算得出), 负载端电压为30V~36V 。最大输出电流I omax 为2A ,主DC-DC 升压变换器效率 η≥70%(发挥部分要求达到η≥85%)。据此,在主DC-DC 升压回路中主要用来 实现DC-DC 变换器的器件为LM2587-ADJ 。LM2587-ADJ 内部有一个100kHz 的振荡器,内部开关电流额定值5A ,负载电压V load <65V ,输入电压需保持在 4V~40V ,变换器效率90%,理论上完全满足设计需求。 主DC-DC 回路电路图如图2.1所示,通过改变R 2和R 3的比值即可设定所需 负载电压值。 图2.1 主回路原理图 将反馈电压与内部参考电压1.23V 进行比较: V load =1.23V(1+32R R ) (2-1)

2016年电子设计竞赛论文

2016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降压型直流开关稳压电源(A题) 论文编号: 参赛学校: 参赛学院; 参赛队员: 联系方式: 2016年7月28日

为实现将16V直流电转为5V直流电的稳定输出,本系统以buck电路为核心,利用LM5117 的宽工作频率范围和自适应死区时间控制来驱动外部高边和低边NMOS 功率开关管的优点,通过LM5117芯片的RAMP引脚所连接的电阻、电容设置PWM斜坡斜率,通过HO和LO输出PWM,对MOSFET管CSD18532kcs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对输出电压的控制,使其输出稳定的5V直流信号,转换效率高,且具有过流保护等功能。本系统具有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强等优点,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DC/DC直流电源、buck电路、LM5117、CSD18532kcs

一、方案论证与选取 (1) 1.1 方案论证 (1) 1.2 方案的选取 (1) 1.3 总体设计 (1) 二、理论分析与参数计算 (2) 2.1降低纹波的方法 (2) 2.2 DC-DC变换方法 (2) 2.3 稳压控制方法 (2) 2.4 Buck电路参数的计算 (3) 2.4.1电感值的计算 (3) 2.4.2 电容的计算 (3) 三、电路与程序设计 (3) 3.1 LM5117与buck主电路模块 (3) 3.2 过流保护电路 (4) 3.3 反馈电路 (4) 四、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5) 4.1测试方案及测试条件 (5)

4.2测试结果及分析 (5) 五、参考文献 (7) 六、附录 (7)

A 题:降压型直流开关稳压电源 一、 方案论证与选取 1.1 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简易的Buck 电路,用单片机输出PWM 波。Buck 电路是一种主要的降压型DC/DC 变换拓扑,通过PWM 控制开关器件的占空比来控制输出电压。 方案二:采用反激式拓扑结构,能够取的比较好的稳压效果和较小的纹波电压。 方案三:利用TI 公司的降压控制器LM5117芯片来输出PWM 控制两个MOS 管开关进而控制输出的电压,电路结构简单,输出功率大,效率高,具有良好的输出特性。 1.2 方案的选取 方案一设计复杂,程序编写繁琐,出错率高;方案二反激式开关电源初级和次级线圈的漏感都比较大,工作效率低,电路复杂,短时间难以实现题目要求;而方案三电路结构简单,易于连接,且所用芯片稳定,不需编写繁琐程序,完全由电路控制,所以我们选择方案三。 1.3 总体设计 图1:系统方框图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 板式倒立最优最全

板式倒立摆控制装置 小组成员:张健 杨帆 田坤

目录 1.系统方案设计 (3) 1.1 设计要求 (3) 1.1.1 基本要求 (3) 1.1.2 发挥部分 (3) 1.2 显示部分 (3) 1.3 传感器部分 (3) 1.4 驱动部分 (4) 2. 系统硬件设计 (4) 2.1 总体设计思路及基本控制原理 (4) 2.2板式倒立摆装置的设计 (5) 2.3 电路的设计制作 (6) 2.3.1 核心控制单元 (6) 2.3.2 直流电机驱动电路 (6) 2.3.3 信号转换电路 (7) 2.3.4数据显示单元 (7) 2.3.5 声光显示系统设计 (9) 3.理论分析 (10) 3.1 部分电路图 (10) 3.2 理论分析与计算 (12) 3.2.1 对脉冲信号的处理 (12) 3.2.2数据之间的换算 (12) 4.系统调测试 (13) 4.1调试方法 (13) 4.2调试结果 (13) 4.3测试数据 (14) 4.4测试结果 (14) 附录:主要程序 (14)

摘要: 本设计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系统,由输入模块、角度传感器、液晶显示模块等组成板式倒立摆控制装置。以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转速,调节风力大小,改变板式倒立摆转角θ,并保证不让板式倒立摆倒下。手转动板式倒立摆时,通过角度传感器测量倒立摆变化的角度θ,通过单片机能够数字显示转角θ在LCD 屏幕上,显示范围为0~10°,分辨力为1°,绝对误差≤2°。还可以通过操作键盘控制风力大小,使转角θ能够在2~10°范围内变化,并且实时显示θ。 关键字:板式倒立摆直流电机角度传感器LCD屏幕 Abstract: The AT89C52 single chip design as the core to control system, by the input module, Angle sens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plate inverted pendulum control device. With the single chip processor control dc motor speed, adjust the wind size, change plate inverted pendulum θ corner, and promised not to let board type inverted pendulum is falling down. Hand turn board type inverted pendulum, through the Angle sensor measuring inverted pendulum of Angle θ changes, through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o digital display corner θ in the LCD screen, indicating that the range of 0 ~ 10 °, resolution for 1 °, absolute error than 2 °. But also through the operation the keyboard control wind size, to make corner θ in 2 ~ 10 ° can range change, and real-time display θ. Key word: Plate inverted pendulum Dc motor Angle sensor LCD screen

2016年吉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论文--模板

2016年吉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XXXXXXXXXXXXX(X题) 【XX组】 2016年8月30日

摘要 11.《设计报告》写作与装订要求 《设计报告》文字应控制在8000字以内,第一页为300字以内的设计中文摘要,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标题字号自定,一律采用A4纸纵向打印。《设计报告》每页上方必须留出3cm空白,空白内不得有任何文字,每页右下端注明页码。 报告封面及每页纸上一律不得出现参赛队的学校、代码、姓名等文字,否则取消评审资格。

目录 1系统方案 (1) 1.1 XXXX的论证与选择 (1) 1.2 XXXX的论证与选择 (1) 1.3 控制系统的论证与选择 (1) 2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1) 2.1 XXXX的分析 (1) 2.1.1 XXX (1) 2.1.2 XXX (1) 2.1.3 XXX (1) 2.2 XXXX的计算 (1) 2.2.1 XXX (1) 2.2.2 XXX (2) 2.2.3 XXX (2) 2.3 XXXX的计算 (2) 2.3.1 XXX (2) 2.3.2 XXX (2) 2.3.3 XXX (2) 3电路与程序设计 (2) 3.1电路的设计 (2) 3.1.1系统总体框图 (2) 3.1.2 XXXX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2) 3.1.3 XXXX子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2) 3.1.4电源 (2) 3.2程序的设计 (3) 3.2.1程序功能描述与设计思路 (3) 3.2.2程序流程图 (3) 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3) 4.1测试方案 (3) 4.2 测试条件与仪器 (3) 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4) 4.3.1测试结果(数据) (4) 4.3.2测试分析与结论 (4) 附录1:电路原理图 (5) 附录2:源程序 (6)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题论文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双向DC-DC变换器(A题) 2015年8月15日

摘要 本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主控制器,以非隔离式Buck-Boost型电路为核心,设计并制作用于电池储能装置的双向DC-DC变换器,实现可按键设定亦可自动转换电池充放电模式的功能。系统由STM32内部寄存器及扩展口功能,加上按键模块、集成运放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双向DC-DC变换电路组成。提高了电源效率,有效的保护了电路,经测试,系统能够实现基础部分所有要求。 关键词:DC-DC变换器;高效率;STM32;电流控制精度 Bbstract This system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STM32 MCU controller, with the isolation type Buck - Boost circuit as the core,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double DC - DC converter for battery energy storage device, implement key setting can be automatically switched to the batter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mode function.System of STM32 internal registers and extension mouth function, and key module, integrat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module,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two-way DC - DC conversion circuit.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ower,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circuit, after the test, the system can realize all basic requirements. Keywords:DC-DCconverter;Highefficiency;STM32;Current control accuracy I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论文

题目名称:音频信号分析仪(A题)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参赛队员:陈旭张洋林士明 摘要:本音频信号分析仪由32位MCU为主控制器,通过AD转换,对音频信号进行采样,把连续信号离散化,然后通过FFT快速傅氏变换运算,在时域和频域对音频信号各个频率分量以及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通过高分辨率的LCD对信号的频谱进行显示。该系统能够精确测量的音频信号频率范围为20Hz-10KHz,其幅度范围为5mVpp-5Vpp,分辨力分为20Hz和100Hz两档。测量功率精确度高达1%,并且能够准确的测量周期信号的周期,是理想的音频信号分析仪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FFT MCU 频谱功率 Abstract: The audio signal analyzer is based on a 32-bit MCU controller, through the AD converter for audio signal sampling, the continuous signal discrete, and then through the FFT fast Fourier transform computing, in the 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of the various audio frequency signal weight and power, and other indicators for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and then through the high-resolution LCD display signals in the spectrum. The system can accurately measure the audio signal frequency range of 20 Hz-10KHz, the range of 5-5Vpp mVpp, resolution of 20 Hz and 100 Hz correspondent. Power measurement accuracy up to 1%, and be able to accurately measuring the periodic signal cycle is the ideal audio signal analyzer solution. Keyword:FFT MCU Spectrum Power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论文

2011年全国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帆板装置控制系统(高职高专组 F)

目录 1.系统方案设计 (3) 1.1 设计要求 (3) 1.1.1 基本要求 (3) 1.1.2 发挥部分 (3) 1.2 显示部分 (3) 1.3 传感器部分 (3) 1.4 驱动部分 (4) 2. 系统硬件设计 (4) 2.1 总体设计思路及基本控制原理 (4) 2.2 帆板气动装置的设计 (5) 2.3 电路的设计制作 (5) 2.3.1 核心控制单元 (5) 2.3.2 直流电机驱动电路 (5) 2.3.3 信号转换电路 (6) 2.3.4数据显示单元 (6) 2.3.5 声光显示系统设计 (7) 3.理论分析 (8) 3.1 部分电路图 (8) 3.2 理论分析与计算 (11) 3.2.1 对脉冲信号的处理 (11) 3.2.2数据之间的换算 (11) 4.系统调测试 (12) 4.1调试方法 (12) 4.2调试结果 (12) 4.3测试数据 (12) 4.4测试结果 (13) 附录:主要程序 (13)

摘要: 本设计以STC89S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系统,由输入模块、角度传感器、液晶显示模块等组成帆板检测控制系统。以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转速,带动的风扇速度来控制帆板旋转的角度,再用LCD 12864 来显示出旋转的角度。通过按键给单片机输入工作信号,单片机接受角度传感器反馈信号,再输出信号控制直流电机、蜂鸣器、指示灯工作。该系统通过精心制作帆板装置,充分发挥软件编程方便灵活的特点,满足了系统设计的三项基本要求。并完成了要求中发挥部分的三项要求。在3天制作过程中我们用尽最大的努力来实现电路及整个装置的简洁和美观。 关键词:帆板控制、单片机、TLC2543、角度传感器、直流电机、蜂鸣器。 Abstract: The design for STC89S52 central control system, the input module, angle sens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other components. With the MCU control of the DC motor drives the fan speed control panel rotation angle, using LCD 12864 to display the rotation angle. Through the keys to the signal, the output signal of the SCM control DC motor, abuzzer ,indicating and an angle sensor.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software programming convenience and flexibility, to meet the system design requir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our best efforts to ensure that the circuit is simple and elegant, to further the realization of various functions。 Key words: Panel control、 MCU、 TLC2543、angle sensor、DC motor、 abuzzer。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报告

电子设计大赛论文报告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题目:声音引导系统(B题) 摘要:本系统采用两块STC89C54RD+单片机作为控制声源移动和音频信号检测的核心,实现音频信号的产生和检测、发射和接受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控制声源到达指定位置等功能。接收装置采集声源处发送的某一固定频率声波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和解码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识别不同点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发出相应指令,通过无线传输模式控制声源移动到指定位置。 关键字:单片机无线通信声音引导 VOICE GUIDANCE SYSTEM Abstract: The system uses two STC89C54RD + microcontroller as a control centre for sound source movement and the audio signal detection of the core of the audio signal generation and detection,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to control the sound source arrives at the appointed location and other functions. Receiver capture sound source waves at a fixed frequency sound to send signals, after filtering, amplification and decoding transmitted to the microcontroller. SCM received signal by identifying the different points of time difference given out accordingly, through the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e control sound source moves to the specified location Keyword: MCU wireless communication voice guidance 目录 1 方案论证与比较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