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景观特色分析_以青岛滨海山地城市景观为例

山地城市景观特色分析_以青岛滨海山地城市景观为例
山地城市景观特色分析_以青岛滨海山地城市景观为例

山地城市景观特色分析

以青岛滨海山地城市景观为例

刘 晶,陈 敏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系,山东泰安271019)

摘要: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城镇数量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一半以上。山地城市与一般平原城市相比有着

独特的规划与景观。我国人民有着爱山乐水的传统,本文以青岛为例,通过对青岛滨海山地景观特色的调查分

析和目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阐述如何发掘山地城市这一自然特色与人文特色并存的景观优势、并使之继

承并发扬,避免 建设性的破坏!或 破坏性的建设!,这已成为现在及今后研究山地城市环境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山地城市;景观;山地城市景观;青岛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24(2009)04-0555-04

收稿日期:2009-01-16

作者简介:刘 晶(1969-),女,山东泰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艺术设计专业及室内外环境设计研究。

ANALY SIS OF LANDSCAPE CHARACTER S TICS IN MOUNTA IN C ITY

CASE STUDY ON SEASIDE LAND SCAPE IN QI NG DAO

LIU Ji n g ,C HEN M in

(Shandong Un i versit 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 ou rces and Depart m ent ofC i vil Engi n eeri ng,Taian ,271019,C h i na)

Abst ract :Chi n a is a m ountai n ous country and the nu m ber ofm ountai n to wns occupies above ha l.f Co m pared w ith pla i n c ity m ounta i n town has special p l a nning and landscape .Th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 c s of seasi d e in Q i n gdao and the proble m s fac i n g deve l o p m ent of c ity are i n vesti g ated and ana l y zed in this paper .H ow to dig out the ad vantage of coex istence o f natura l features hum anity characteristics in m ountai n to w n i s d iscussed .I nheritance and enhance m ent o f the advantages toget h er w ith avo i d ance constructi v e destroy and destr uctive constructi o ns beco m e t h e purpose of study on env ironm ent i n m ountai n city .

K ey w ords:M ountains city ;landscape ;landscape of mounta i n city ;Q i n gdao

人们在解决了安居问题后,更多考虑的是乐居问题。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城镇数量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一半以上。重庆、青岛、香港等城市都是著名的山城,并且均为富于特色的滨水山城(见图1)。

我国人民有着爱山乐水的传统。从古代城市选址的原则可以看出:?选择适中的地理位置,即择中原则;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即 度地卜食、体国经野!的原则;#考虑自然景观及生态因素,提出了 国必依山川!的原则;?考虑设险防卫的需要。另一方面,我国城市选址的生态思想可概括为:依山傍水,因为山体是大地的骨架,也是人们生活资源的天然库府。水域是万物生机的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依山傍水,可以为生存提供便利的条件。因此,我国的城市大多是在大山大河之间发展起来的。

1 山地城市的界定

山地城市: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确定的标准,绝对高度大于500m,相对高度为200m 以上的地形被归纳为 山地!,而其他如 海拔在500m 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m 、坡度较缓、连绵不断的低矮山区!被称为 丘陵!。一般来讲,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是相对应的,苏联学者B .P .克罗基乌斯曾在%城市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0(4):555-558Journa l o f Shandong A g ricu lt ura lU n i versity (N atura l Sc i ence)

与地形&[1]一书中依据城市与地形的关系进行分类,认为在多山或丘陵地形区域内的城市,由于其复杂的地形影响了城市的建设。因此将城市规划范围内从50%以上以及25~50%的复杂地貌城市定义为 建在复杂地形条件上的城市!,即我们所认为的山地城市。

图1 青岛面海依山的城市底座景观及城市天际线

F ig .1 T he base city of Q ingdao ,over l ook i ng th e m oun tai n l and scape and c ity skyli ne .

2 山地城市景观特色

2.1 山地城市中的底座景观特色

无论从设计师,还是从艺术家的角度理解, 景观!一词都有 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含义[2]。作为滨海山地城市,这一基本特点的体现则显得更为重要。在城市的景观视野中,城市上部较易受到关注,如城市的肌理、城市的立面、城市的制高点、城市的地标、城市的天际线等,而城市的底部特征却往往被忽略。但恰恰城市的底座景观特征决定了台座效应的诸多表现内容,比如建筑的材质、结构、形态、城市的平面结

构、城市的天际轮廓线等等[3]。底座和清晰的天际轮廓线对整个城市景观的稳定和统一协调起着不可低

估的作用。一些滨海或滨湖的城市之所以容易形成独特的城市轮廓线,得益于巨大的水上空间提供了优良的开敞可视条件及一个天然的、稳定的、协调的城市轮廓线构图的台座(见图1)。

青岛是一座著名的滨海山地旅游城市,经济文化发达,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862.64km,其中大陆岸线730.64k m,占山东省岸线的1/4强。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海岛69个,岸线总长132

k m [4]。

青岛市大体有3个山系。市区的山岭有浮山(海拔384m )、太平山(海拔150m )、青岛山(海拔128.5m )、信号山(海拔99m )、伏龙山(海拔86m )、贮水山(海拔80.6m )等。城市靠山临海,城绕山势,城区中部山脉丘陵群纳入城区。作为城市自然背景的山与海,形成城市前海优美的天际线和山、海、城富于变化的、起伏婉转的独特城市底座景观。而且,青岛市的滨海区建筑多背山面海,体现出踞海而置的建筑布局特征,形成了自然与人为相融相和的城市底座景观。

另一方面,青岛的大山水城市格局基本完好。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老城形态渐趋稳定,形成了山、海、城相溶的城市风貌。海岸曲折婉转,岬角半岛深入海中;海滨山脉耸立,海中岛屿棋布,与城市呼应对景;城市轮廓生动活泼,建筑布局依山就势,建筑群轮廓与山形吻合或相似,边缘景观彰显出由近到远的立体特色,从南至北依次为海 海岸 近山建筑群 远山建筑群,充分展现出不同于内地山水城市的独特底座形态特征。

2.2 山地城市景观中的皇冠效应景观可分为多种类型[5],也是评估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指标之一[6]。对山地城市而言,其城市立面

?

556?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40卷

形态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城市立面的顶冠部分,主要包括:山地城市的立面天际轮廓线、有韵律的等高线、山体和建筑综合形成的梯形、制高点系统或地标系统、高层建筑物的整体造型尤其是建筑的顶部形态、轮廓线最高和最低点的位置、轮廓线顶部的色系、顶部轮廓的夜晚照明效果等。形如皇冠的山体上,体量适当的建筑沿着等高线层层错落布置,时隐时现的建筑群体底脚线勾勒出山体的上升趋势,山体顶部再以精巧的建筑造型点缀,可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良好的山地城市的顶冠轮廓线是由一系列美妙的皇冠组成的。有一系列皇冠点缀成的顶冠轮廓线无疑是典型的城市名片,它赋予人们深刻的城市印象(见图

2)青岛市的自然状况,正是突出反映了这些景观特点。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其中山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5.5%、丘陵占25.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散布在市区与滨海的大小山峰,像珍珠一样成为青岛独特的风景线。大量的欧式风格的建筑、名人故居围绕在各个小山峰周围。更重要的是,山峰成为青岛市天然的观景点和对景点,站在峰顶,

青岛景观尽收眼底。

图2 山城青岛中的对景点几乎都成为城市冠冕

F i g .2 M oun tai n i n Q i ngdao ,al m ost all of the attrac ti on s of urban crown

由于历史原因(德、日等国的占领),青岛自建制之日起就是在有目的、有计划、有严格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下逐渐形成建设起来的,并且经过上百年的经营,而显现出如今的极具个性的山地兼滨海城市特色。城市空间环境中依地势而建,形成种类繁多与分布广泛的地标。

青岛自建城伊始就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城市级、地区级和道路级地标。充当地标的实体有建筑构筑、自然环境等。这些实体绝大多数是依山势而建,如信号山地标、栈桥地标、天主教堂地标,它们同时成为海上远眺城市的可识标志。除此之外,观海山、信号山、鱼山等山体,也在充当着城市与地区地标的角色。

2.3 城市以组团形式发展为主

由于山地城市选址并修建于山坡和丘陵的复杂地形之上,形成了大面积的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形态多以分散式、组团或带状分布。组团间以道路相连,具有相对独立性。

依据城市的发展时序和地域风貌特征,青岛市滨海区总体上可划分为三个组团:老城区 西起团岛至太平角六路;东部中心区 太平角六路至小麦岛;崂山新城区 小麦岛至石老人。三组团南面频临海湾,以礁石、岬角和沙滩为主要自然环境资源,北面自西向东,以观海山、信号山、小鱼山、太平山、浮山、午山等构成的滨海自然山体为背景。高层建筑主要集中在团岛湾、浮山湾和石老人滨海地带,与自然山体呈交替状态,体现了建筑与山体的协调,形成了良好的通海显山的空间特色。滨海空间轮廓线整体上呈自?557?第4期 刘 晶等:山地城市景观特色分析

然山体和建筑形态构成的双 W !型,体现了青岛 山、海、城!的城市空间景观特色,完整地展现了城市空间的发展过程。三组团以交通干道和滨海步行道相连,曲折蜿蜒,形成显山透海连城的大面积开敞空间。3 高层建筑阻挡山海相连,山水格局堪忧

跟中国其他城市一样,改革开放后青岛进行了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城市填海和占山在更大范围内展开,城市建设已初显国际大都市的气势。但是,这也也并非所有的建设都是成功的,正如建设部部长俞正声对青岛市前几年的规划建设进行总结时所说的那样,青岛海滨的规划最大的失误是高大的建筑。从海上看,这些高耸入云的高层建筑阻挡了山体的自然连续性,破坏了青岛原有的风格别致的红瓦建筑与自然的小山包融为一体的美丽风光,遮挡了市区观海的视线和景观轴线。另外,宽阔的景观大道,隔断了城市的亲海和融海性,使城市的很多地段滨海而不见海,有山而不见山(见图3)。

图3 这些高耸入云的大厦破坏了青岛原有的风格

Fig .3 The h igh -r ise bu il d i ngs d estroyed the or igi nal sty le in Q i ngdao

国际山地学会主席、著名山地生态学家J ?D ?凡费斯曾经指出: 人类与山的关系,从来没有像最近四分之一世纪以来显得如此重要,人类未来的生活,取决于山区的开发与保护。![7]由此可见,山地环境是自然所赋予一个城市的最珍贵礼物,青岛的景观特色最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亦在于青岛所特有的山地环境。青岛城市建设应顺应山地滨海的大山水环境,使山、海、城有机协调,保持完整而丰富的城市形态。这正是区别于象大连、厦门、烟台这些滨海旅游城市之处。如果没有山地环境,也许青岛就没有丰富的人文风景,城市景观风貌也许就流于平庸了。

参考文献

[1]BP.克罗基乌斯著,钱治国,王进益,常连贵,等译.城市与地形[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Tu rner ,To m.L andscape Plann i ng and E nvironm ental Ii m pactD es i gn[M ].London :Penn s ylvan ia Tay l or&Francis Routl edge ,1998

[3]张继刚.山地城市景观形态特色浅析[J ].规划师,2007,10:93-94

[4]青岛概述,青岛政务网,http ://www.q i ngdao .gov .cn /n172/n1523/i nd ex .h t m l (OL)

[5]M akh z ou m ,i J a l a ,Pungett,i G l ori a .E col ogicalLandscape Designand P l ann i ng :TheM ed iterran ean Context [M ].L l ondon :Ne w york Tayl or&Fran cis Routl edge ,1999.122-123

[6]G ray J .M.Geodivers i ty :Val u i ng and Con serv i ng Ab i oti c Nat u re [M ]Ltd .(UK):H oboken,NJ J ohn W iley &Sons ,2004

[7]吕 泱,山城的失落[J],规划师,2002,8:63-64?558?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40卷

青岛城市规划发展史

1.1城市发展历程 1.1.1历史沿革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胶澳,并强迫清政府于1898年3月6日签订《胶澳租界条约》。从此,胶澳沦为殖民地,山东也划入了德国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侵占胶澳,进行军事殖民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人民为收回青岛进行了英勇斗争。1919年,由于青岛主权问题,引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迫使日本于1922年2月4日同中国政府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同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胶澳,开为商埠,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其行政区域与德胶澳租界地相同。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 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在美国支持下接收青岛,仍为特别市。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解放后,改属山东省省辖市。1981年被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4月,被列为全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6年10月15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1994年2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1.1.2城市建设历程 1、德占时期青岛的城市空间演化(1887-1914) 青岛城市发展是188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从最南 端的港口开始。自1898年始德国人将原沿海一带 的中国居民迁移,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相 继建成小港码头、胶济铁路、青岛火车站、四方 机车厂,具备了一定的城市规模和雏形。1910年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精品文档,放心下载,放心阅读 家详解新版城市规划: 城市性质: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规划区范围:陆海总计6143平方公里(含陆域4360平方公里,海域1783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610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6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8平方米。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城市开发边界:控制范围为810平方公里,东至崂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二级保护区边界,北至墨水河、胶济铁路、桃源河生态控制区边界,西至五龙河生态控制区边界和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边界,南至滨海岸线;胶州湾内区域以胶州湾保护控制线为界。 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的地位类似于“城市宪法”,是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纲。城市规划专家表示,新版总规立足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照国家战略对城市的发展要求,在认真梳理全域资源禀赋基础上,对城市未来发展空间进行了规划设计,随着新版《总体规划》批复和实施,青岛的发展目标与规模、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产业发展方向、综合交通体系等方面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优化,对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坚持传承创新理念 青岛有着深厚的城市规划传统,自1891年建置以来,在城市规划的引领下,从最初的小渔村、军事要塞,逐渐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潘丽珍认为,新版总规坚持传承、创新的规划理念,坚持主城空间结构及发展方向的历史连续性,落实“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表现了充实、完善、丰富的发展过程。

街道案例分析

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世界景观佳作鉴赏案例分析一 俄国莫斯科市阿尔巴特大街 教师:姓名:学号:日期:

俄国莫斯科市阿尔巴特大街 --世界十大步行街之一 俄国莫斯科市阿尔巴特大街,在世界十大步行街 中排名第九,它是一条不怎么长的街道,街道全长不 足1公里差不多700多米,但是却是一条悠久的街道; 又被称为俄罗斯之二,又被誉为是莫斯科的精灵,也 最值得游客观光的地方之 一。它保留了俄罗斯悠久 的历史风光,体现了俄罗 斯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成为俄罗斯街区独特的文 化的象征。 名字由来:对于阿尔巴特大街名字的由来众 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是从前这里住着许多阿拉伯商人,他们经常用板车装载货物,人们就用板车的俄语发音,来命名这条街。另一种说法是“阿尔巴特”是阿拉伯语,意为近邻。在有关莫斯科城的史料里,阿尔巴特街最早被记录,则是1493年。 街道历史:阿尔巴特大街始建于十五世纪,在 十七世纪之前它一直叫做“阿尔巴特”。十七世纪开 始有一段时间改为“斯茂连大街”,但不久后又被改 为原来的“阿尔巴特”。苏联解体后把与它毗邻的加 里宁大街改名为“新阿尔巴特”大街它就为“老阿尔 巴特”。阿尔巴特目睹过商人的驼队和侵略者:蒙古人,波兰军队,拿破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座建筑物(包括瓦可堂果夫戏剧院)毁于纳粹炮弹。 商业特色 :据文献记载,在1917年革命以前, 在阿尔巴特大街有203家商店和食品店,在那个时候 阿尔巴特大街也是莫斯科的文化中心,拥有50000人 口的阿尔巴特大街拥有 四家电影院,瓦可堂果夫 戏剧院及其戏剧学校和 音乐学校,如今阿尔巴特地区有大型的超市、娱乐中 心、饭馆以及游乐市场,而书店、古玩店、珠宝店集 中在阿尔巴特街。

浅谈青岛城市的规划与发展

浅谈青岛城市的规划与发展 摘要现代城市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突出改善民生,注重社会公平,让全体市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发展。青岛市在获得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后,创城已经成为青岛市一直以来的目标。青岛市规划确定“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空间发展战略。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科学发展 前言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市域空间发展战略图规划显示,到2020年,青岛将成为拥有近1200万人口,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5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8平方米,城镇化水平达到77.8%的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到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本次规划,将区域研究范围扩大至整个山东半岛。市域为青岛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间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它与很多学科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青岛城市的规划 1、依托主城 主城,即青岛市的中心城区,是青岛市行政中心,是青岛市文化教育、科技研发、金融商贸、商务会展、旅游度假、产业综合服务等城市功能的聚集区,是青岛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积极构建“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规划以强化主城的内涵式发展、稳步提升老城区功能、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为目标,在改造和提升青岛主中心、发展崂山及黄岛。全面增强主城的综合实力,提升主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城乡规划。以提升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完善设施配套、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城市的发展带动小城市的发展,实现共同发展,也满足当前国情的需要。 2、拥湾发展 全面贯彻“环湾保护”的理念,以胶州湾为生态保护核心,以崂山风景名胜区、小珠山风景名胜区为生态保护重点,科学规划利用并有效保护好胶州湾的生态岸线与港口岸线,合理有序的引导工业岸线转换为城市经济与生活岸线,确保环胶州湾地区的生态安全。 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考虑生产、生活需求与资源承载和生态环境保护,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引导城市空间拓展,重点强化环胶州湾地区团岛-老港区、四方李沧西部地区、临空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胶州沿海地区、红石崖地区、石化产业区、前湾港地区、海西湾地区等中心组团的分工合作与协调发展,切实增强环胶州湾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和对外辐射能力。依托环胶州湾地区,积极辐射和带动外围地区,构建以环胶州湾地区为核心圈层,以即墨、胶州、胶南为内圈层,以莱西、平度及邻近区域为外圈层的多圈层拥湾发展格局,积极促进各圈层的合理分工与有机协作。 3、组团布局 严格保护海湾、山体、河流、湿地等自然生态地区,有效保护和控制农业生态地区及各类重大市政、交通走廊,合理控制城镇发展规模,严禁城镇空间的随意扩张和无序蔓延。依托综合交通走廊,着重强化城镇的集聚化、紧凑型发展,积极完善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全面推进青岛市各规模等级城镇的组团式布局、网络化发展。重点建设中心城区和胶南、胶州、即墨城区以及外围的平度城区、莱西城区,科学规划建设滨海沿线的琅琊组团、鳌山组团、田横组团,合理引导城镇组团的有序发展,积极发展重点镇。 4、轴向辐射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华夏园林网2010-02-25 浏览量5588 化腐朽为神奇: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与材料再生于再用 中山岐江公园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建设,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消亡的简短却可歌可泣的历程。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器的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了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 发对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俞孔坚,2001; 俞孔坚庞伟,2002,2003; Pudua,2003)。 (1) 保留:尊重没有设计师的设计 良好的景观不是职业设计师的凭空创造,它们经历时间而发展,创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环境的上策是保留过去的遗留。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围。 公园设计组对所有这些“东西”,以及整个场地,都逐一进行测量,编号和拍摄,研究其保留的可能性:包括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水体和部分驳岸都基本保留原来形式,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为了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要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而开设支渠,形成榕树岛;构筑物的保留和再利用: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中在场地设计之中。机器的保留和再利用: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许多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2) 改变:再利用 原有场地的“设计”必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将,还需加以提炼,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有一定距离。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能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和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同时,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欲望。岐江公园中几个典型的加法和减法设计包括:旧水塔的利用和改造;烟囱与龙门吊的再利用,船坞的再利用,机器肢体的再利用。 除了大量机器经艺术和工艺修饰而被完整地保留外,大部分机器都选取部分机体保留,并结合在一定的场景之中。一方面是为了儿童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则试图使其更具有经提炼和抽象后的艺术效果。 (3) 再生设计 原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和在设计,而体现为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经过再生设计后的钢被用做铺地材料,乡土野草成为美丽的景观元素。甚至场地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也通过诸如“红盒子”的设计,而再现。 岐江公园注释了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概念: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阅读场地,保留“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因为那是时间的作品,是自然过程和历史的积淀。 中山岐江公园 3.2 雨洪利用与野草之美:浙江台州永宁公园的生态化设计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俞孔坚等,2005)。永宁江公

青岛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附件2: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文本主要内容摘选 总则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职能的拓展提升,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建设海洋经济示范区;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按照全域统筹、海陆统筹、城乡一体、集约紧凑发展的要求,实现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 1.市域:青岛市行政区范围,包括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胶州市、即墨市、莱西市和平度市,陆域面积1128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240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指市区的环胶州湾沿岸地区,包括胶州湾东岸的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和崂山区,胶州湾北岸的城阳区和红岛经济区,

胶州湾西岸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面积为1408平方公里,其中胶州湾东岸面积为581平方公里,胶州湾北岸面积为553平方公里,胶州湾西岸面积为27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6143平方公里,包括陆域面积4360平方公里,近岸海域面积1783平方公里。陆域包括: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面积为3230平方公里;鳌山卫街道办事处、温泉街道办事处、田横镇、金口镇,面积为510平方公里;胶州市毗邻胶州湾的九龙街道办事处相应区域,面积为50平方公里;胶东街道办事处、李哥庄镇(青岛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面积为150平方公里;大沽河地下水源地保护区,面积为420平方公里。近岸海域包括:胶州湾,面积365平方公里;自海岸线向海15米水深线所围合的区域,面积1418平方公里。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目标和战略 城市发展目标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围绕实施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发展战略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家详解新版城市规划: 城市性质: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规划区范围:陆海总计6143平方公里(含陆域4360平方公里,海域1783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610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6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8平方米。 城市开发边界:控制范围为810平方公里,东至崂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二级保护区边界,北至墨水河、胶济铁路、桃源河生态控制区边界,西至五龙河生态控制区边界和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边界,南至滨海岸线;胶州湾内区域以胶州湾保护控制线为界。 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的地位类似于“城市宪法”,是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纲。城市规划专家表示,新版总规立足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照国家战略对城市的发展要求,在认真梳理全域资源禀赋基础上,对城市未来发展空间进行了规划设计,随着新版《总体规划》批复和实施,青岛的发展目标与规模、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产业发展方向、综合交通体系等方面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优化,对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坚持传承创新理念 青岛有着深厚的城市规划传统,自1891年建置以来,在城市规划的引领下,从最初的小渔村、军事要塞,逐渐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潘丽珍认为,新版总规坚持传承、创新的规划理念,坚持主城空间结构及发展方向的历史连续性,落实“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表现了充实、完善、丰富的发展过程。

青岛城市形成与发展研究

青岛城市形成与发展研究

青岛烟台城市发展差异研究 王琦琦 (地理与规划学院地理科学2011级本科20112613935) 摘要:青岛、烟台两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旨在从青岛烟台两市的区位条件、城市发展史、领导政策等方向分析其差异所在,具体从工商业、交通、旅游、城市产业集群、市民的开放性、城市包容度等思考。确定城市的性质定位和功能分区,根据已有的城市规划发展战略,比较城市间各方面的差异和不足。 关键词:青岛,烟台,城市发展史,发展战略, 青岛、烟台同处齐鲁大地,均为港口城市,是山东半岛对外开放的门户。但在城市发展上烟台的却不敌青岛,青岛有诸如海尔青啤等国际化大品牌,并形成产业集群;但烟台却没有,过分注重引进外资,缺乏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没有形成凝聚力。但烟台的农村城镇化做得很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我们要从青岛烟台两市的各个方面对其城市发展差异进行研究。1 1 青岛烟台城市发展过程和现状概述 1.1 青岛、烟台的区位条件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千米,辖六区四市,人口766.36万。全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66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50种,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产的64.1%;在经济方面,青岛逐步形成港口、开放、品牌、旅游、海洋科技和奥运城市的鲜明特色。近年来,积极推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

青岛城市发展战略探讨

青岛城市发展战略探讨 ——从经济增长极核理论与规模效益理论角度 口高军 【摘要】青岛具有优越的区位和资源条件,其城市目标是成为环渤海地区仅决于京津的另一重要增长极核。青岛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构建“一湾两翼、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滨海城市空间框架,实现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做美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关键词】增长极核理论;青岛;战略 Discussion on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Qingdao Cit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olar Nucleus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Theory of Scale Merit /Gao Jun 【Abstract】With advantageous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resources, Qingdao aims to become the another polar nucleus of economic growth around the Bohai Region after Beijing and Tianjin. The strategy of spatial development of Qingdao is to establish a spatial frame for seaside city of one bay with two wings, three-dot arrangement, one-line extension and cluster development so as to realize the goal of overal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aking the city bigger, stronger, better and more beautiful. 【Key words】Polar nucleus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Qingdao, Strategy 1.经济增长极核理论与规模经济理论简述 经济增长极核理论与规模经济理论是现代区域城市规划中很重要的理论。经济增长极核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尔鲁克斯于1955年首先提出的,后经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发展而成今天的理论。其理论核心是指那些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交通便利、服务机构林立的区域中心,其发展像结晶一样迅速,形成经济增长的极核,并以此为核心,生长、隆大、扩散。 1.1经济增长极核理论的假设 假设一,经济增长绝不可能在各部门、各地区平衡增长,总有快慢之分。假设二,经济增长需要一种特定的环境。这种特定的环境包括资源、区位、交通、服务、技术及国际环境等。 1.2经济增长极核理论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增长总是在某些子区域呈现快速的增长态势,而在另外一些子区域(也可能是

2020年青岛城市规划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道路景观设计案例(1)

道路景观设计案例 (案例分析)

目录 一、“Jon Piasecki的石头河” 二、“蹦床” 三、“走道” 四、“水公园” 五、“路到海边”

Jon Piasecki的石头河 景观设计师:Jon Piasecki 地点:纽约 合作者:Rob Davis Jon Piasecki 的“石头河”作品最近荣获了2011年ASLA的荣誉奖。这个作品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的细节。这个项目是作为一件景观艺术作品而设计和建造的。设计基本上来自场地本身的灵感,来自设计师多年的林间作业和连接石材的实践,同时还来自设计师独立的对石材作业的研究。

“按照这个思路,我尽最大的努力把石头连接起来努力拼接这条路,以提供给参观者感受自然界多种感官刺激的融合的体验。这个作品的目的是连接文化和自然。这条路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类与世界达成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设计师自述: “这个作品是我自己建造的,没有使用其他的劳力。我捶打了每块石头的拼合处,用一个小的木头手推车运送每块石头。我用手推车移动了数十吨的沙砾和细沙作为垫层,移动了近400吨的石头,铺设了800英尺长的小路。我拆开了场地原有的石头墙,但保留了墙的路径,并重新连接剩下的石头墙,以使这条路径从原有的石头墙有机的生长出来。我之所以个人工作是为了避免个人对场地成团的蕨类植物,站立的树木,废弃的原木,和墙里长满苔藓的石头的破坏。这个尝试尽可能的保存巨大墙体里的预先存在的生命体。” “这个作品的设计背景是要求展示景观建筑学、室外雕塑和建筑学领域最高水平的文化作品。这个作品在这里呈现,既是我的作品之一,也是场地所有景观设计师作品中的一个。这条路,虽然是通向两个艺术家的雕塑作品的,但它也会作为一个雕塑作品被众人所知。” 大部分的工作使用简单的机械和设计师的体力劳动。设计师使用引擎坏掉的机械将材料运到工作场地,及做简单的石头裁切。这些机械使用的是生物柴油燃料。 “这个作品反映了我对个体劳动改变世界的意象。在这个例子中,连接石头和制造通往树林的路径,使我在一个很小的层面改善现代社会文化与土地的脱节问题。” “今天,设计和建造是明显分离的。劳力被贬值。不知名的人们低报酬的制造着我们需要的东西。机器快速满足了我们的需求和欲望,使产品失去人性化,疯狂地掠夺土地的资源。当然,机器是必要的,出现设计和建造的分离过程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个作品提出了一个疑问,是否我们想象中的设计与现实中的建造相差太远?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种分离对自然和对我们人类都非常有害。” “这个作品的目的是使参观者在通过树林时与自然融为一体。我希望使这些参观者感受到生命,感受到自己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青岛城市规划

姓名:陈昌军 学号:11143220 青岛考察——城市规划篇 所谓城市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 条件制定适宜城市整体发展的计划,从而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并进一步对城 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的一项具 有战略性和综合性的工作。在介绍青岛市的城市规划之前,我们先对青岛市的 地理环境做一个简单介绍。 按照现行的行政区划,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见下图)

青岛市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下辖6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其中, 市辖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总面积为3293平方千米。县级市:即墨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总面积为7989平方千米。。而青岛市的城市规划主要是在市辖六区的范围之内展开的,就是环绕着胶州湾 的环形地带。青岛是一所拥有百年规划历史的城市,饱含着历史的沧桑与巨变,下面我们将从历史和现代两个维度来介绍青岛市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对青岛的历史做一个简要的回顾,以方面我们从宏观的背景上体 验青岛的发展。 一、青岛的历史 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所以,最早作为 军事用地的青岛市,就这样开始了它的历史。清政府的几年建设,只是对青岛 市进行了基本的城市建设,并没有把它当作重要的城市进行规划。1897年,德 国强行向清政府租借胶州湾地区,青岛第一次沦为德国的殖民地,在德国人的 治理下,青岛进行了系统的城市化建设,当时很多的德统期的系统和规划部分 还沿用至今。1914年,日德爆发战争,在日本人把德国人赶出胶州湾之后,青 岛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直到192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北洋政府收回了青岛。从1922年到1937年,青岛在北洋政府(之后变为国民政府)的统治下, 又发展了15年。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直到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青岛又 被日本统治了8年。1945年之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国内战争的影响下,青岛又度过了4年。1949年之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政治的稳定性带来 了城市发展的稳定性,计划体制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发展模 式的不尽相同的。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青岛的发展开展了新纪元。 每个历史阶段都给青岛的城市面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不同的时期、不同 的主政者对青岛的城市发展规划的设计方案是迥然相异的。在下面的两篇中,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家详解新版城市规划: 城市性质: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规划区范围:陆海总计6143平方公里(含陆域4360平方公里,海域1783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610万人。 用地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6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8平方米。 城市开发边界:控制范围为810平方公里,东至崂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二级保护区边界,北至墨水河、胶济 铁路、桃源河生态控制区边界,西至五龙河生态控制区边界和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边界,南至滨海岸线;胶州湾内区域以胶州湾保护控制线为界。 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 —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的地位类似于“城市宪法”,是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纲。城市规划专家表示,新版总规立足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照国家战略 对城市的发展要求,在认真梳理全域资源禀赋基础上,对城市未来发展空间进行了规划设计,随着新版《总体规划》批复和实施,青岛的发展目标与规模、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产业发展方向、综合交通体系等方面都将得 到进一步提升优化,对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坚持传承创新理念 青岛有着深厚的城市规划传统,自1891年建置以来,在城市规划的引领下,从最初的小渔村、军事要塞,逐 渐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潘丽珍认为,新版总规坚持传承、创新的规 划理念,坚持主城空间结构及发展方向的历史连续性,落实“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表现了充实、完善、丰富的发展过程。

对青岛城市发展的认识

对青岛城市发展的认识 2008级教本1班王琼学号:20082613801 摘要:青岛是山东省的一个副省级城市,也是在全国有名的一个海滨城市。在一百多年的城市发展中,青岛经历了从一个小渔村到一个大都市的蜕变。青岛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如今正在朝着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发展,本文就主要论述对青岛城市发展的一些认识。关键词:青岛市城市发展发展前景 正文: 1 城市产生与发展 1.1 城市的产生 关于城市的产生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城市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物”,也有人认为“城市是防御安全的需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2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1.2.1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世界上不少城市分布现象明显反应出自然条件的影响。如:滨海城市、三角洲平原城市、中山谷地城市等。 1.2.1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内容更加丰富。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等资源的丰饶程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 2 青岛市的产生与发展 2.1 青岛市的产生 青岛的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越,地处沿海地区,矿产丰富。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 2.2 青岛市的发展阶段 2.2.1 青岛市城市第一阶段 解放以前,青岛市一直在延续殖民统治时代的旧有的发展格局,即殖民侵略的“吸管式”格局城市沿海发展,其发展主要是市南区。城市的发展空间格局为点状发展。 解放以后,以纺织业和制造业为代表的大工业,在青岛有了很大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李沧区和四方区的发展。但是,这一阶段由于政策原因,青岛的港口优势和对外开放的临海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城市依然在单极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李沧区和四方区,还是点状发展。 这一阶段,商业的发展主要是以中山路为代表的传统商业区。 2.2.2 青岛市城市第二阶段 80年代,伴随国家的改革开放,青岛列入14个沿海开放城市,青岛海港优势得到了一定程度利用;同时,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传统的大型国营企业,借

公园景观案例分析

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世界景观佳作鉴赏案例分析五 公园景观案例分析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Central Park 教师姓名学号日期: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Central Park 一、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简介 名称:中央公园Central Park 设计师:Frederick Law Olmsted(弗雷德里 克·奥姆斯特德)和Calvert·Vaux(卡尔弗 特·沃克斯) 规划设计时间:1853年—1857年 施工时间:1853年—1856年(正式开放) 设计地点:美国纽约摩天大楼耸立的曼哈顿 中部 占地面积:843英亩(340公顷) 号称纽约“后花园”的纽约中央公 园,不只是纽约市民的休闲地,更是世界 各地旅游者喜爱的旅游胜地。1850年新闻 记者威廉·布莱恩特在《纽约邮报》上进 行公园建设运动之后,1856年Frederick Law Olmsted和Calbert Vaux两位风景园 林设计师建成了此公园。中央公园坐落在 摩天大楼耸立的曼哈顿正中,是一块完全 人造的自然景观,里面设施浅绿色亩草 地、树木郁郁的小森林、庭院、溜冰场、 回转木马、露天剧场、两座小动物园,可 以泛舟水面的湖、网球场、运动场、美术 馆等等。是个纽约最大的都市公园,也 是纽约第一个完全以园林学为设计准则 建立的公园。 它不只是纽约市民的休闲空间,更是 全球人民所喜爱的旅游胜地。1850年新闻 记者威廉·布莱恩特在《纽约邮报》上进行公园建设运动之后,1856年Frederick Law Olmsted和Calvert Vaux两位庭院设计师建 成了此公园。中央公园坐落在摩天大楼耸立 的曼哈顿正中,占地843英亩,是个纽约最 大的都市公园,也是纽约第一个完全以园林 学为设计准则建立的公园。 中央公园以第59大街(59th St.)、第 110大街(110th St.)、5路(5th Ave.)、中 央公园西部路(Central Park West)围绕着,

青岛城市发展史-演讲稿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西南的胶州湾,是我国历代的重要港口,明代时设有浮山防御千户所。清代因为采取对外闭关自守的方针,使青岛港口的地位下降,但仍设有粮仓及税卡。当时因其天然良港的优势,让列强们垂涎欲滴。 青岛的由来 “青岛”本是指胶州湾海口北侧的海中小岛,也就是今天的小青岛。《胶澳志》中说:因其“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 时间轴 这是青岛近代的土地归属和版图变迁。在1897年的时候,青岛被德国侵略,开始了长达17年的殖民;之后又被日本在一战跟二战的时候,先后两次占领;最后在1945年才正式将青岛收回来。 纪念碑 这是一座见证历史的纪念碑,位于现在的青岛太平路旁,是一座底部呈六角形的白塔式全花岗岩建筑,通高约为16米。它先后经历了三次更名,最后于1967年拆除,现在只剩下一块刻着“重光”二字的石碑残骸。 德占时期 青岛市的城市发生变化,要从德占时期说起。1897年德国发动战争,侵占了胶州湾,在青岛树立了一座“占领纪念碑”。1898年3月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强行租借胶州湾99年,使青岛沦为德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然而,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单纯的经济与原料掠夺不同,德国是把青岛作为永久殖民地进行长期投资建设的。德国人在其长达17年的统治中,完全按欧洲市镇的建造模式,修筑了一座典型的西方建筑文化理念的城市。 德占时期青岛建设 德国人用17年的时间,把一个乡村变成一个经济繁荣的都市,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政治体系和行政管理制度,城市布局合理,市内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设施,高标准高质量的公共工程,如令人羡慕的电力系统,现代的下水道排水系统,现代化的学校,相当高的卫生标准,有驰名亚洲的海水浴场;经过十年的城市绿化,使昔日荒山秃岭变成花园式的城市;青岛成为亚洲最清洁的城市。 德国人在青岛创立的土地制度更在德国和全欧洲推广,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孙中山先生还专门邀请这位青岛土地制度的始作俑者到广州,探讨中国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终于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1898年地图:当时大规模城市建设尚未开始,因此基本反映了青岛建置时期的面貌。图中可以见到四个较大的村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省政府转报国务院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文本主要内容摘选: 规划指导思想 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及习总书记一 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 划构想,全面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 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加强资源环境保 护,实现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1.全面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发展,实施 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城乡发展战略,走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 2.坚持海陆统筹,实现蓝色跨越。大力发展蓝色经济,推 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建设具有国际 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示范区。 3.坚持区域协作,实现共赢发展。立足山东半岛、中国东 部沿海地区和东北亚,不断拓展区域合作领域,增强城市的 集聚辐射能力。

4.坚持生态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强化生态基底保护,充分体现生态 文明建设要求,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5.坚持城乡统筹,实现协调发展。优化城镇化布局,积极 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安排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布局和建设,逐步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全域城乡一体协 调发展。 6.坚持科学布局,实现集约发展。转变城市治理方式,加 强城镇化管理、生态安全管制、城市安全防护,优化城市各 类资源要素配置,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妥善处理好新增用地 和存量挖潜关系,构建紧凑高效、特色鲜明的组团式、城市 群空间布局结构。 城市性质 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与蓝色经济领军城市,国际性的港口 与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职能 1.国际职能 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东北亚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滨海 度假旅游目的地。 2.国家职能

道路交通景观规划案例分析

重庆市云阳县滨江大道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目录 5.2结语1.重庆市云阳县基本概况 1.1区位关系 1.2城市自然山水格局 1.3城市历史文脉 2.云阳县城市总体规划设计 2.1城市结构形态 2.2云阳县总体规划设计 3.云阳县交通规划设计 3.1云阳县道路网规划 3.2云阳县道路网络与景观 4.云阳县滨河大道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4.1云阳滨河大道概况 4.2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构思 4.3城市道路平面布线与景观 4.4道路横断面设计 4.5城市桥梁 4.6道路绿化 4.7道路设施小品 5.小结 5.1城市道路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基本概况 1.1区位关系 云阳县位于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一一重庆市的东北部,是重庆东北部城市群中的重要城市之一,东与奉节为邻,西与万州区、开县接壤,北与巫溪相依,南与湖北利川连界。县境位于盆中丘陵向盆边山地过渡地带,山多坡陡,沟壑纵多,海拔高低悬殊大。 云阳新县城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由原云阳镇、云安镇、双江镇“三镇合一”而来。新县城位于长江北岸的双江镇青龙嘴,东距三峡工程大坝(水路)260公里,西距万州区40公里、距重庆市区(水路)337公里。 1.2城市自然山水格局 云阳新县城规划区被长江、小江划分为中心城区、人和组团、盘石组团三大区块。中心城区地处铁峰山山脉东段延伸部分南麓的构造侵蚀剥蚀斜坡、残丘地带。西有彭溪河(小江),南有长江,两江岸坡地带为河流阶地地貌,其余地带属构造剥蚀丘陵斜坡地貌。区内最高点在磨盘寨,为一独立的方山。沙灌梁一铺子梁一磨盘寨一李家大沟一谭家大梁至狮子包一线为最高山脊线。由北向南转西呈蛇形展布。两江及冲沟地带地势较低,由于河流、冲沟的切割,地形多为鸡爪状,表现为多斜坡、陡坡、陡崖。从总体来看,薛家沟以西地带以磨盘寨为中心向四周渐次降低,呈锥状地形;薛家沟以东地带东北方向高,向西南逐渐降低,呈斜坡地形。中心城区三面环水,长江由西向东穿城而过,彭溪河经北向南从铁峰山东端的高阳镇流入,在双江镇西侧汇入长江,它们是云阳新县城最主要的地表水体系,具有生态、生产、生活复合功能和较高的景观价值。同时,城中的龙脊山与外围的穆龙山、铁峰山及长江南岸山体遥相呼应,形成了云阳新县城独特的自然山水格局。新县城中独有的龙脊山脉不仅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城市形态和山地城市风貌,而且具有良好生态屏障功能。 它是中心组团的生态绿肺,拥有大片林地、草地等生物资源,可以净化空气并不断制造、释放清洁的氧气,具有生态岛屿的功能,同时它与长江、澎溪河大型水域之间因温差造成的空气对流,对促进城市的空气流通、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具有巨大的作用。新县城周边的铁峰山、穆龙山等具有自然原始形态,其植被保存较完好并且具有很高的游憩价值和远景视觉观赏价值。其中在小江片区,龙脊岭又向澎溪河伸展出四条小山脉,加之沟谷的切割,使澎溪河东岸用地呈现出具有强烈的三维立体感、空间感的鸡爪状,沟谷景观十分典型、丰富。云阳新县城所具有的独特山水景观资源,使它成为了既是“山城”,又是“江城”的地地道道的“山水城市”,同时具有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 云阳县区位图 云阳县城自然山水格局 云阳县新县城地形地貌

公共建筑景观案例分析

2015-2016 世界景观佳作鉴赏 公共建筑优秀景观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塔比亚特桥 姓名:阮林 班级:景观建筑设计 学号:20121150124

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来说, 越来越多的高楼建筑已经将我们的生活严严实实的围合在其中, 人们似乎感觉到已经与大自然渐行渐远,而城市中的绿地、公园及景观广场是我们唯一能近距离接触到的自然和绿色。人们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中呆久了, 都习惯到楼下的广场或者周边的公园散散步, 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绿色气息, 放松一下心情。当然不同的广场和公园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因此很多的设计师在景观类的设计中经常会引入些雕塑、水体、植物花卉造型及一些相应的构筑物。并恰如其分的将他们很巧妙的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整体, 以此来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而在中国诸多的大中城市中没有很好规划和设计的大小景观广场还有很多。 这一景观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北部地区,是典型的城市公共建筑景观,该桥是伊朗境内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大的人行天桥。它连接两个公园,横跨城市内一条主要的高速公路。大桥全长大约270米,包含一个三维架构,这个三维架构位于两个不同的水平面上,架构的形状是树状的。 伊斯法罕是伊朗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波斯(现伊朗)之前的首都,促进了这个令人惊叹的桥梁的诞生。是在16世纪的萨法维王朝建立的,那时该城市是伊斯兰艺术和文化的中心。所以毫不惊奇这个高技术的获奖结构出现在伊朗的首都——德黑兰。令人惊奇的是这座桥是由一位年轻的女士设计。 Tabiat桥是建筑师Leila Araghian的第一个项目。她在五年前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就设计Tabiat桥位于德黑兰的北部,称为Abbas Abad Lands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