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生物导学案的使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a9963927.html,

谈初中生物导学案的使用

作者:吴志华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2年第10期

为顺应教育改革方向,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而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阵地则是导学案。导学案使用得好与坏,是学习效果优与劣的直接因素。

初中生物作为小学科,学习任务必须在课堂内完成。因此,导学案的使用方法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此,对生物课堂使用导学案的做法作一些介绍。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设计巧妙的导入语,能够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调到最佳状态。导入要紧扣教学内容而设计,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知识能力基础。如,以生物图片、古诗词、神话故事或科学故事、歌曲来导入,引用谚语俗语配上图片或Flash视频来导入,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导入等等。

导入后,在导学案中自己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导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学生在导学案问题的引领下,预学教材或实验探究,独立预习,不准讨论,预习的目的是主动求知,并发现问题,然后再合作解决问题。预学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对教材内容的体会和感悟,画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同时用特殊符号标注出疑难问题。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先看书后再做导学案,千万不能看一句填一句,或看导学案找答案,那样做一点效果都不会有,只能浪费时间。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分析实验的原理,总结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这一步的关键是自主学习。所以导学案设计时一定要任务明确、有针对性、有系统性。这样才能提倡自主思考,才能最大限度地自主解决问题,带着问题预习,完成学生自学。

三、组内合作交流,完善学案

自学过程结束后,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学生个人提出自学中的疑难进行交流讨论,弄明白问题后,个人修改、完善学案,并将组内交流、讨论结果及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

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由本组代表面向全体学生公开讨论结果,展示时要调控好时间。教师要把握“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易错、易漏的知识讲,重难点讲;有扩展性内容的知识

(完整word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和答案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学校:铁锁桥初级中学教研组:生物教师:谭德权学生: 重点: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难点:受精的过程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一、课前预习1、一朵花是由、、、和等组成 的。 2、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从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 程,叫做传粉。 3、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 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内部。胚珠里面有,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结合,形成。 4、受精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其中子房壁发育成,子房 里面的胚珠发育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 二、导入新课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把我们周围的环境装点得五彩缤纷。那么,植物为什么会开花呢?花朵美丽的色彩和四溢的芳香,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有的植物的花既不艳丽又不芳香? 三、合作探究 (一)花的结构 阅读课本P102观察与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对花进行观察和解剖,并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观察的方法: (1)取一朵桃花对照图Ⅲ-15观察它的、、、和。 (2)用镊子从外向内依次摘下、、和,仔细观察和的特点。 (3)用镊子夹开一个,用放大镜观察其里面的。 (4)用刀片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其里面的。 2,桃花的结构 花的结构 内生 内生 (二)传粉和受精 1、阅读课本P103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叫传粉?有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1)如桃花、李花、苹果花、油菜花都是靠传粉的花,其特点是、、。(2)如玉米、杨、柳的花是靠传粉的。其特点是、、。 1、描述受精的过程,(受精,双受精,图示) (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阅读课本P104并读图Ⅲ—18回答下列问题: 1、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哪些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附答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导学1 节植物的生殖 【学习目标】 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学习过程】 一.预习内容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A.嫁接 B.分根c.扦插D.杂交嫁接的方式可以获得 A. 与砧木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B. 与接穗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c.与砧木、接穗相近的植物体的性状 D.砧木和接穗相结 合的性状 .下列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是。 A.向日葵 B.椒草c.小麦D.高粱 .梨、桃等的栽培通常用来繁育优良品种。 A. 嫁接 B. 种子c. 扦插 D. 压条

.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种花形的“塔花”,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A.扌千插 B.嫁接c.压条D.杂交 二.班内活动 .春季,在用杨树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时,把枝条上所有的芽去掉,这样是否影响成活?为什么? .马铃薯通常是用它的块茎来繁殖的,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先把块茎用草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请想一下农民这样做的道理。 三.课堂达标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 ______________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0.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 ________________ ,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四.作业建设 1.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等无性生殖的方式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全套

《§20-1 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植物的生殖,即: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涉及到植物花和果实的结构,但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在七年级上册《被子植物》已经学习过了,部分学生已经有所遗忘,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复杂、抽象,这就成为本节的教学难点,无性生殖部分包括“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植物的组织培养”两个内容,虽然内容具体,但涉及到的范围广,尤其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这需要学生广泛收集相关资料,扩大知识面,同时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具体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 (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 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插扦或压条等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阅读人工种子形成的资料,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 (2)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教学重点: 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 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教学难点: 1、通过对植物生殖过程的观察,尝试图与图之间的表达。 2、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教学用具: 教师:互联网课件、自制PPT课件、学生微机室、盆载万年青、月季等花卉、杨、柳的枝条。 学生:供观察的已经纵切开的各种水果。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答案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下肢___________。 2、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 3. 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 大猩猩黑猩猩 长臂猿猩猩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4、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 5、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 7、“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 8、“东非人用图中的石块做什么?它们已经具有能力。 三、系统总结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然条件: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身的变化:

创造和使用。 四、生活链接 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 五、反馈检测 9、许多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使前肢解放出来,臂和手变得灵巧,为使用、制造工具提供了前提;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来复杂,并且使用了火,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因此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10、人类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A 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 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C 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D 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11、古猿进化成人,人脑比猿脑发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古猿的直立行走 B 古猿的手和足得到了发展和改善 C 古猿转移到平原上生活 D 古猿进行劳动和集体生活 12、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生命起源与原始大气 C 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D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教学反思: 第二节人的生殖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技能目标: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情感目标: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学习重、难点】 1.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2.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及答案

生物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课前预习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照相机测量 二、合作探究 (一)B (二)1.①营养②进行呼吸③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⑤生长 ⑥繁殖 2.(1)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 的食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但是,无论是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是动物 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来自自然界中的一些简单的物质,它们都是一样的。 (2)氧气二氧化碳 (3)动物和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如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 (4)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 的叶片合拢。说明了生物对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蘑菇能从小 到大;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长大;小鸡破壳而出。说明了生物体能够由小 长大。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三、拓展创新 1.(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3)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4)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6.(1)生物能生长(2)生物能繁殖(3)生物能遗传(4)生物能变异(5)生 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五、达标测试 1.D 2.C 3.D 4.B 5、C 6.曲中的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人;曲中的非生物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夕阳、天涯 7、动物取食————营养 鲸喷出水柱————呼吸 向日葵朝向太阳————应激性 植物开花结果————繁殖 人体排汗————排泄 蘑菇由小长大————生长 子女与母亲相似————遗传 参考答案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课前预习:调查调查 二、合作探究 (一)1.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案抽样调查记录整理分析 2、略 (二)1.略 2.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水生生物、陆生生物;家禽、家畜、作物、宠物

最新初中生物《鱼》导学案精编版

2020年初中生物《鱼》导学案精编版

第四节鱼 学习目标: 1、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我国渔业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 学习重点: 1、鱼的主要特征 2、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自主学习 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和。 2、鱼类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在水中靠游泳,靠呼吸。 3、鱼在游泳时,靠产生前进的动力,靠保持身体的平衡,靠 保持前进的方向。 4、我国的四大家鱼是:、、、 5、观察鲫鱼时,我们看到鲫鱼的身体呈形,这种体形在它游泳时可以起到作用。鲫鱼头部的是感觉器官,它可以感 受刺激。 6、右图是鲫鱼的形态图,根据 图示写出图中数字所指结构的名 称。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①②③ ④⑤⑥ ⑦,它起的作用是。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根据你所掌握的生活常识回答下面问题: ①鱼在水中是怎样呼吸的,简单描述。 ②为什么人在水下只能作短暂停留,而鱼在水中却能呼吸自如 ③鱼到陆地上很快就会死去,原因是什么? 2、阅读课本第22页的“观察与思考”,回答问题。 ①水是如何进入鱼鳃,又从什么地方流出? ②想一想,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 ③鱼鳃的哪些特点适于其水中呼吸? ④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在水中运动的阻力? 3、鱼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三、随堂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A、章鱼 B、鱿鱼 C、娃娃鱼 D、海马 2、鱼具有适应水中生活的一些重要特征,下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B、依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C、体表都被有鳞片,并且适应与各种水域环境 D、在水中用鳃呼吸 3、关于鱼游泳时的动力,下述正确的是() A、主要靠身体躯干部摆动产生动力 B、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 C、各种鳍辅助鱼的游泳 D、各种鳍的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 4、鲫鱼与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A、鳃盖 B、鳃弓 C、鳃耙 D、鳃丝 5、鲫鱼能保持鱼体平衡,主要靠下列那组鳍?() A、胸鳍和腹鳍 B、背鳍和臀鳍 C、尾鳍和臀鳍 D、胸鳍和尾鳍 6、鲫鱼在水中不停地由口吞水,由鳃孔排水,其主要作用是( )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全册)

八上生物导学案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年级:八年级班级:姓名: 预习案 一、预习提纲 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二、预习检测(自学检测) 1. 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其中大多数生活在 中,例如、、、等;少数生活在中,例如。 2. 水螅的生活在水中,身体一端附着在水草等杂物上,另一端伸展着细长的,用于和。 3. 水螅体形呈对称,这种对称有利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的各 种刺激、捕食和进行。 4. 水螅身体由和两层细胞构成;其中内胚层围 成的腔叫;外胚层上的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部位尤其多。学习目标: 1. 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 举例说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 1.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 生活在清澈溪流的石块下身体背腹,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 学习难点: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它们是(动物),属于动物。 扁形动物的主6.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可以伸出口外的,吃进去 要特征。 的食物在内消化,然后食物残渣从排出,因为它 无。 反思与补充:7、涡虫的身体呈对称,也称对称。除涡虫外还 有、和也属于扁形动物。 8、大多数的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器官,靠在人和 动物体内,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 9.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对称;体表有细胞, 有无。 10.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对称;背腹, 有无。 行课案 【合作探究】 1.水螅是怎样捕食的? 2.水螅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

3.如果一条小溪流原来可以采集到水螅,现在却采不到,最可能的 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要保护腔肠动物? 5. 涡虫是怎样捕食的? 6.有些人喜欢吃生鱼片,将鱼不煮熟就吃,这样不安全,为什么? 7. 消灭血吸虫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8. 大多数扁形动物属于寄生虫,对人和动物都有危害,为什么人类仍 然不要轻易使它灭绝? 检测案 1. 把符合下列动物类群特征的选项填在括号内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A. 没有肛门; B. 有刺细胞; C. 身体扁平; D.部分种类没 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E. 身体呈辐射对称 2. 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 ()。 A .刺细胞B.触手的缠结 C .发达的肌肉 D .口的吞噬 3. 水螅在营养条件好时,进行()生殖。 A.有性B.分裂 C .出芽D.孢子 4. 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 , 活水蚤进入水螅体内的方式 ( ) 。 A. 水蚤游到水螅口中 B.水蚤被吞入水螅口中 C.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 游入口中 D.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 送入口中 5. 涡虫排出食物残渣是通过()。 A.肛门B.口C.胞肛 D.细胞膜 6. 水螅的体壁是由 ________和 ________两层细胞构成的。由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 ________它与 ________相通。 7. 涡虫背腹,体形像一片柳叶。身体前端呈各有一个耳状突起, 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的, 明暗。______形 ,两侧可以辨别光线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整套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整套导学案 燎原中学七年级生物导学案 教学进度表 第1页共38页 燎原中学七年级生物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①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②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 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1.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 2?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小组长展示) 【合作探究】 1.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2.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 【达标拓展】 1?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B ?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 2.下列人类的基本特征中,不是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是() A.后肢增长B .骨盆变短变宽C .语言的产生D .脊柱呈S形 3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肢解放出来,臂和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 【教学反思】 第一章第二节人的生殖 学习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第2页共38页 燎原中学七年级生物导学案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学习重点和难点: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观察图片4-3到4-6并阅读P8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66283word版本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 导学1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下肢___________。 2、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__。1929年,________ 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3、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 4、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 大猩猩黑猩猩 长臂猿猩猩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5、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 6、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7、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 8、“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

三、系统总结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然条件: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身的变化: 创造和使用。 四、生活链接 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 五、反馈检测 10、许多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使前肢解放出来,臂和手变得灵巧,为使用、制造工具提供了前提;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来复杂,并且使用了火,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因此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11、人类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A 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 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C 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D 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12、古猿进化成人,人脑比猿脑发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古猿的直立行走 B 古猿的手和足得到了发展和改善 C 古猿转移到平原上生活 D 古猿进行劳动和集体生活 1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生命起源与原始大气 C 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D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 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 设计思想: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关于种子萌发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实验进行观察,并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及挂图来描述,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下是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从而将话题引入种子的休眠和寿命的问题中。 教学过程: (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随机的发给学生一些种子,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记录。) 一、导入: 提出问题: 1、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 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 3、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并引入课题: 种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是种子能够发育成幼苗的内部条件。那么,是否种子具备了这些自身的内部条件就能萌发成幼苗

呢?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又是怎样萌发成幼苗的,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如“学生很容易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 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总结: 根据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还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条件、酸碱性等。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实验时对种子萌发过程的观察记录。 2、出示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课件,组织学生观看。 3、教师结合种子萌发的实物进行总结: 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 (1)种子吸水后,体积胀大,种皮胀破。 (2)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幼根。 (3)子叶以下的胚轴伸长,带着两片子叶伸出土面。 (4)子叶分开,黄白色的胚芽在光下逐渐变绿,发育成茎和叶。 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 (1)种子吸水后,胚根先从种子里伸出,发育成幼根。

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一)人教版.doc

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一)人教版 第七单元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导学1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学习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重点)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难点)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 2.嫁接的方式可以获得() a.与砧木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b.与接穗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c.与砧木、接穗相近的植物体的性状 d.砧木和接穗相结合的性状 3.下列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是()。 a.向日葵 b.椒草 c.小麦 d.高粱 4.梨、桃等的栽培通常用()来繁育优良品种。

a.嫁接 b.种子 c.扦插 d.压条 5.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种花形的“塔花”,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杂交二.合作探究 6.春季,在用杨树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时,把枝条上所有的芽去掉,这样是否影响成活?为什么? 7.马铃薯通常是用它的块茎来繁殖的,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先把块茎用草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请想一下农民这样做的道理。 三.反馈检测 8.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 9.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10.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_________,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11.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等无性生殖的方式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下列几组植物的繁殖,哪组属于无性繁殖() ①鼠尾草靠丸花蜂传粉繁殖后代;②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主备人:陈大治时间:xx-2-16学习目标:①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②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学习重点和难点: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1、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 2、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展示交流】 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小组长展示) 【合作探究】 1、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2、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 【达标拓展】

1、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 2、下列人类的基本特征中,不是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是( ) A、后肢增长 B、骨盆变短变宽 C、语言的产生 D、脊柱呈S形 3、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肢解放出来,臂和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 【教学反思】 第一章 第二节人的生殖主备人:陈大治时间:xx-2-16学习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学习重点和难点: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教材分析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上一章重点介绍了有关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本章顺理成章的介绍能量是如何输入细胞以及细胞是怎样利用这些能量的。知识点承上启下,符合认知规律。 本章第1节主要涵盖3个知识点,分别介绍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酶的三个特性。 本节课的教学将围绕前两个知识点展开,设计为1课时,同时也遵照了教材本身的安排。 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是理解水平的具体内容标准。教材安排学生做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切身体会到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关于酶的化学本质,教材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自行归纳、总结、完善并能阐明和解释酶的定义。 在教材分析过程中,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主要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教材本身呈现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如何合理删减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强调并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2.同学们在初三化学课上对无机催化剂作用的认识是比较成熟和完整的,本课能否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举一反三,理解催化剂共性? 3.高中新课程标准比较初中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的设计上,更加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课程理念怎样在本课中体现和养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消化酶,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基本掌握了一般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跨学科而言,学生在初三化学课上比较成熟和完整的认识了无机催化剂的作用; 学生通过初中新课改的训练,已经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学习态度、研究精神以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相关能力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正确使用相关实验器具,分析相关讨论问题,从而知道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2.学生通过阅读并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归纳、总结、完善并理解酶的定义,体会并养成科学探究在艰难中以及争论中不断继承、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3.学生通过联系初三化学课知识,从现实生活中举例子等方法,了解活化能的概念,理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其他无机催化剂的共同特征和作用,掌握跨学科、跨领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的技能。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酶的作用、本质; (2)酶的高效性。 教学难点: (1)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学生小组实验的教学指导,保证课堂的有序和效率。 五、思想策略 在综合分析教材、学情的基础上,我提出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及答案.doc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预习案 一、预习提纲 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二、预习检测(自学检测) 1.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 ,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例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例如水螅。 2.水螅的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身体一端附着在水草等杂物上,另一端伸展着细长的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3.水螅体形呈辐射对称,这种对称有利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的各种刺激、捕食和进行防御。 4.水螅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其中内胚层围成的腔叫消化腔;外胚层上的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部位尤其多。 5.生活在清澈溪流的石块下身体背腹扁平,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它们是涡虫(动物),属于扁形动物。 6.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可以伸出口外的咽,吃进去的食物在内消化,然后食物残渣从口排出,因为它无肛门。 7、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除涡虫外还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和绦虫也属于扁形动物。 8、大多数的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靠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 9.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10.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行课案 【合作探究】 1.水螅是怎样捕食的? 2.水螅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学习目标: 1.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 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反思与补充: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章节学习目标要求,然后根据目标要求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降低学习难度,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再根据教学内容拟定教学步骤,步骤必须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根据中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要用形象思维、图片、影像或者实验操作来辅助教学,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生物的多样性”一节内容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课题:《生物的多样性》课时:一课 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生物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现生物多样性的身边熟悉的生物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抽象概念。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习惯,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步骤:一。预习:让学生预习本节内容。(5分钟) 二。新课:1)让学生集体回答身边熟悉的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的例子,老师引导学生回答,争取举出的例子多且贴近当地学生的生活。说明这就是物种的多样性。(5分钟)

2)举母狗生了许多不同颜色的小狗的例子,说明遗传的多样性。 让学生举出更多体现遗传多样行的例子,要求是身边熟悉的事例。说明遗传的多样性也会导致物种的多样化。(5分钟) 3)举陆地、湿地、海洋等不同环境里的生物的例子说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分钟) 4)小结生物多样性体现在前面三个方面。(2分钟) 5)用前些年许多人用老鼠药毒死猫狗而导致老鼠泛滥成灾,老鼠咬猪咬人的例子,说明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强调保持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6分钟) 三。总结:本堂内容,强调教学重点及难点。(4分钟) 四。拓展:让学生想象这个世界如果生物没有多样性将是什么样的情况,思考生物多样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面对人类疯狂的捕杀动物自己应有什么样的立场。(10分钟)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年级:七年级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张瑜审稿:七年级生物组班级::组别:组号:使用时间: 预习案 一、预习提纲 1、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在体内时怎样运输的? 2、什么是植物的蒸腾作用? 3、绿色植物是怎样参与生物圈中水循环的? 二、预习自测题 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这里生有大量的。 2、导管能自而运输,而筛管能自而运输。 3、叶片的结构包括上下、和, 其中的气孔多于的气孔。 4、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围成的空腔。 5、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增加。 三、预习后你的困惑是: 行课案 一、预习情况检测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学习任务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多媒体展示已生出根毛的幼根,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你看到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了吗?这是什么? 2、根毛着生在什么部位? 3、大量的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 拓展: 移栽植物时根部带些土坨,其目的是。 (二)植物对水分的运输 多媒体播放视频《水分进入植物体途径》讨论完成思考题: 1、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将茎横切、纵切,你看到了什么? 3、阅读课本p110页第一段,观察图片,思考:这些变红的管子叫什么? 它有何特点?学习目标: 1、说出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2、能描述出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3、能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汽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 学习重点: 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2、通过“观察叶片的结构”,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学习难点: 通过“观察叶片的结构”,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反思与补充: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答案

第七单元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导学1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学习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重点)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难点)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 2.嫁接的方式可以获得() A.与砧木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B.与接穗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C.与砧木、接穗相近的植物体的性状 D.砧木和接穗相结合的性状 3.下列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是()。 A.向日葵 B.椒草 C.小麦 D.高粱 4.梨、桃等的栽培通常用()来繁育优良品种。 A.嫁接 B.种子 C.扦插 D.压条 5.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种花形的“塔花”,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杂交二.课内探究 6.春季,在用杨树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时,把枝条上所有的芽去掉,这样是否影响成活?为什么? 7.马铃薯通常是用它的块茎来繁殖的,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先把块茎用草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请想一下农民这样做的道理。 三.课堂达标 8.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

9.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10.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_________,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四.练习与提高 11.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等无性生殖的方式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12.下列几组植物的繁殖,哪组属于无性繁殖() ①鼠尾草靠丸花蜂传粉繁殖后代;②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玉米植株; ③小麦靠风力传播花粉进行繁殖;④马铃薯块茎上的芽眼里会发出芽来; ⑤竹鞭节上的芽可以形成竹笋,进而长成新竹子; ⑥秋海棠的叶子发出芽和根,进而长出新的秋海棠植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3.看图填空 根据图一和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嫁接包括两种方式,图一所指 的方式是_________ ,图二所指的方式是 ____________。 (2)两种嫁接方式的不同在于接穗不同,图一是用________ 做接穗,图二是用__________做接穗。

初一生物导学案

班级:学习小组:姓名:教师评价: 第四节生态系统 【使用说明】 1、依据学习目标和自主学习要求,进行快速、高效预习。 2、按照合作探究要求,积极讨论,精彩展示。 【学习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清楚生态系统的组成。 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不要人为破坏。 【学法指导】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2-27页上的内容,结合资料分析与图,进行阅读分析、归纳总结、理解记忆自主学习中的问题,有不懂或你认为重要之处,请做好标记(10分钟)。 1、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 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 生态系统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自主学习】 1.什么叫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3.什么是食物链? 4.什么是食物网? 5.描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合作交流 1、观察教材23页的图进行资料分析,讨论题目: A、昆虫、啄木鸟、树之间是什么关系? B、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C、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请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分析讨论,归纳其组成及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 E如果没有分解者,自然界会出现什么局面?(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F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 【当堂训练】 一、选择题 1.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是() A食物链和食物网B分解者C生产者 D 消费者 2.生态系统包括() A生产者、消费者B生产者、分解者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组成的是() A食物网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 4.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阳光草蝗虫蛙 B 阳光草蝗虫蛙 C草蝗虫蛙 D 草蝗虫蛙 5.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 A海带梨树蘑菇B洋葱蘑菇鸡蛋 C苹果树香焦树大肠杆菌D果树白菜菠菜 6.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山羊B草C蘑菇D阳光 二、填空题 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 2.在生态系统中,是生产者,因为它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 造,不仅养活了自身,还为的生存提供食物。 3.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 4.细菌和真菌能分解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遗体,被称为。 5.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的关系。 6.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7.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8.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观察25页图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根据图回答问题: 1.辨认它们是什么生物?在图中写出它们的名称。 2.用箭头表示出它们之间的捕食关系。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 4.营养级别最低的生物是,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是 5.想一想,在生态系统中,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草食动物的数量, 草食动物的数量总是比肉食动物的数量。 6.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 是。 实践应用: 1、生物实验室中的水族箱里生活着水生植物、动物,还有其他小生物。这样的水族箱能否看作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 2、有些人爱吃蛙肉,为此便有人大量捕捉野生青蛙,这种做法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回顾反思: 让学生理清思路,归纳出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植物茎的输导功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单元《生物圈申的绿色植物》的第四节。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说出枝芽主要结构以及枝芽与茎的关系;二是举例说出茎的主要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作用;三是说出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 第一个教学目标在我们师生的共同配合下,很顺利地就完成了。在完成第二个目标时却很出乎我的意料。为了让学生很好地观察茎的基本结构,并且真实清晰地认识茎的各部分的名称结构。我准备了一些自制实物教具——一些用松木杆截成的松木杆的横切面。当时我拿着教具问:“同学们,你们仔细看一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呢?”大家的目光此时都集中到我的手上了,似乎是有人在指挥他们一样,教室顿时静了下来。同学眼睛似乎闪烁出异样的光芒,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沉寂的局面“是象棋”。顿时整个教室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答案弄的不知所措,脸刷地一下就红了。心想学生怎么能捣乱呢?明明本课讲的是茎的基本结构,它就是一段茎的横截面怎么能是象棋呢?我的脸色也沉了下来,生气地向下看。看看到底是谁在捣乱呢!同学们此时也都静了下来。特别是肖云鹏就好像是犯了什么特大错误一样满脸通红而且把头压的很低。“肖云鹏”我大声地叫到。他的脸更红了,胆怯地站了起来。“我平时下象棋的棋子和这个很相象的,我也不是故意的。”他吞吞吐吐地答到。当时真的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是我转念一想,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是象棋也没错呀!这说明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善于联想,这有什么不对呢!而且对于现在的学生我们就应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嘛!(后来我才了解到他十分爱下象棋,是小有名气的“棋王”那时我才体会到爱屋及乌的道理。)这时我马上说:“肖云鹏同学说的对,但是不全对,你们在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小木段和象棋有什么不同呢?这是什么部分的横截面?”这一问把他问住了。他想了想说:“树干”“我摇摇头。我把目光转向其它同学。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没有人敢回应。这时我就鼓励他们说:“勇敢--点,再仔细思考一下,即使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的,只要同学们回答的合情合理就可以。”同学的热情又上来了,他们把手举的老高,有的同学还站了起来,不停地小声地说“老师我!我!”整个课堂又“乱”了起来。“好,谁会就主动站起来回答就可以。”我再次鼓励。之后争先恐后的又站起来好几个,可是都说是“树枝”。我摇了摇头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茎”。“茎?”同学都很疑惑。于是我讲到:“你们说的对但是不够全面其实植物的茎包括主干和侧枝,我手中的‘象棋’是用松树的侧枝截成的。但是我们可以说所有的象这样的‘象棋’都是用侧枝截成的么?当然不。”同学的疑惑解开了。 “我很高兴大家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大家是不是还应该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呢” “是”。 “你们想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么?” “想”同学的声音很大热情很高。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树木是如何长成参天大树的么?” “想”同学的热情更高了。 “那我们就必须来研究一下这颗“棋子”的结构、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是怎样的好么?” “好”同学有些迫不待的求知欲望了。 “现在每个组发一个,给大家研究参考,经过研究讨论然后进行结果报告。”各组的组长迅速地把木段领了回去开始积极地研究。我看了一下同学的热情很高,尤其是刚才说是“象棋”的肖云鹏更是积极地带动全组的同学开展研究讨论。其实在平时他是没有这样的学习热情的,即使老师提出问题问他。他也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然而这次却和以前有了很大的反差。当时我就觉得奇怪。过了五分钟同学的讨论研究还在进行而且热情还是很高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