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光温敏不育基因研究进展

水稻光温敏不育基因研究进展
水稻光温敏不育基因研究进展

天津科技大学

学年论文

题目水稻光温敏不育基因研究进展

姓名闻婷婷

所在学院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生物技术

学号07143125

指导教师王芳

日期2010年 7月12日

摘要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在中国,2004年水稻的种植面积约为2837.9万hm2,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7.93%,产量达到1.79亿t,占粮食总产量的38.15%。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总产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作物的单产,尤其是水稻的单产,对于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实现粮食产量恢复性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在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在袁隆平院士“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指引下,我国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关键词:水稻光温敏不育系温敏核不育基因两系杂交稻“三系”体系 DNA分子标记法

ABSTRACT

The paddy rice is one of most important grain crops, world more than 50% populations take the paddy rice as the staple food. In China, in 2004 paddy rice's sown area approximately was 2837.9 ten thousand hm2, occupied the grain crops sown area 27.93%, the output achieved 1.79 hundred million t, accounted for the grain ultimate output 38.15%. Reduces year by year in the cultivated area, the grain total output drops unceasingly in the situation, enhances crops large scale the per unit area yield, particularly paddy rice's per unit area yield, regarding guaranteed that China food security, realizes the grain yield restitution to grow, has

the important meaning. Our country hybrid rice breeding internationally resides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recent years, in academician Yuan Longping “the shape improvement and the heterosis unified” under the technical route direction, our country super hybrid rice research has made the important breakthrough.

目录

1我国水稻发展 (4)

2杂交水稻“三系”体系 (5)

3核不育基因的定位研究果 (6)

3.1光敏核不育基因定位的研究进 (6)

3.2温敏核不育基因定位进展 (7)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水稻光温敏不育基因研究进展

1973年秋,石明松在湖北沔阳县(现名仙桃市)晚粳农垦58大田中

发现了3株雄性不育株。1986年,袁隆平结合Ikehashi等人报道水稻广亲和研究结果,率先提出“两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战略设想,利用自然两用系,即在长日高温下制种,在短日低温下繁种,一系两用,从此拉开了大规模研究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序幕。迄今为止,中国在光敏核不育水稻的研究与利用方面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不仅获得了以光温敏核不育系为基础的两系杂交水稻。而且有关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取得了瞩目的进展。目前,已有70多个水稻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被报道,这为积极稳妥地推广两系法杂交水稻提供了珍贵的参考依据。

我国水稻发展

中国种稻,历史最久远。60年代的矮秆育种,使我国水稻产量提高了30%, 70年代培育成功的三系杂交水稻又比矮秆水稻产量提高20%。这是我国水稻科技革命的两次重大飞跃。但80年代以来我国水稻的产量就好象停止生长的竹笋,始终处于稳定格局,亩产在450公斤左右徘徊。土地资源没有扩大,而我国的人口一天也没有停止增长,怎样才能保证我国60%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有饭吃,90年代科学家终于发明了新的提高水稻产量、质量的方法,这就是两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稻是利用光温敏不育系水稻为基本材料培育的。光温敏不育系水稻非常神奇,他的生育能力是随着光和温度的变化而达到一系两用的目标。具体地说:这种水稻在夏季,长日照、高温下,表现为雄性不育,这时所有正常品种都能和他生育,生产杂交种子,这个种子就是两系

杂交水稻的种子。这种光温敏不育系水稻在秋季、短日照、低温下又变成了正常的水稻,自己繁殖自己,也就是自己接种。因为水稻是属于雌雄同花的自花授粉植物。国家863计划已把它作为提高我国水稻产量、改良品质和增强抗病虫性的主要途径。目前育种家培育出的27个产量高、品质优、抗病虫性强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已在全国种植,累计推广面积6000万亩以上,产量比常规水稻提高20%以上,累计增产稻谷40多亿公斤。到2 1世纪30年代,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要保证未来粮食供给平衡,唯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科学家们正在运用两系法培育超级杂交水稻,其单位面积产量将比现有杂交水稻提高20%以上。2 1世纪的两系杂交水稻,将具有更丰富的营养,稻米中含有维生素、铁等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两系杂交水稻的稻米品质优,米饭清香可口,营养价值更高。基因工程两系杂交水稻,既抗病又抗虫,并且耐贫瘠,农民不必喷洒农药和少施肥,就可以获得丰收。这样的稻米才是真正的绿色食品。两系法杂交水稻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将回答美国人布朗先生提出的“未来谁来养活中国人”的命题。中国人不但能自己养活自己,还将有更多的优质稻米出口,养活世界上更多的人。

杂交水稻“三系”体系

当前杂交水稻的种子主要是通过“三系”体系生产。这种三系体系在组合选配上存在着恢保关系的限制,亲本选配自由度小;同时还存在着不育系种子繁殖程序繁琐的问题,限制了杂交稻的进一步展。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的发现,为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开辟了“两系法”的新途径。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受核隐性基因控制,而绝大多数水稻品系都具显性基因,与光温敏雄性不育系配组的杂种均可正常结实。同时光温敏不育系繁殖不用保持系,自交产生种子,可一系两用,不育系繁殖程序简单。故而光温敏不育系受到了水稻育种者的极大重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为满足人们对稻米质和量的需求,利用气候、稻种资源的优势,选育新的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有效地开发杂种优势是水稻育种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核不育基因的定位研究成果

随着不同种质,即不同基因源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对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基因的遗传规律和遗传机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不育基因的分离、定位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光敏核不育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

最初对光敏不育基因的遗传定位发现主要是通过有关遗传模式的分析,以及基于形态标记和同工酶标记的定位工作并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对于不育基因的定位主要采用DNA分子标记法。Zhang

等以“32001S×明恢63”的F2群体为材料,通过RFLP和SSR已发现至少有2个基因与32001S不育性表达有关,并将其定位在第7和第3染色体上,分别命名为pmsl、pms2,其中pmsl不育基因效应较pros2大。Wang等利用RAPD技术对“NK58S×NK58F”F2群体进行了BSA分析,找到了与NK58S的光敏核不育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PGMS 0.77,并把

NK58S的光敏核不育基因定位于第7染色体上;王京兆等以“农垦58S”

与FL2杂交所得到的F2分离群体为材料进行RAPD分析,从检测过的300多个引物中发现有2个引物在不育群体中扩增出多态性产物,并推断引物OPX一07600与PGMS基因连锁。Liu等以明恢63和32001S的杂交后代分离群体为材料,基于分子标记和图位克隆的方法,构建了pmsl

区域的物理图谱,并且把prosl位点定位在第7染色体上RC,477和

R1807标记之间的一个85kb长的DNA区段。

Mei等以“农垦58S×农垦58”及“农垦58S×1514”2个F2,群体为材料,通过BSA分析找到了NK58S所携带的另1个光敏核不育基因pms3,并将其定位于第12染色体上;李子银等对农垦58S/大黑矮生标记基因系FL2组合组建可育集团和不育集团,并以亲本对照进行了RFLP、RAPD和双引物RAPD分析,结果发现第12染色体的1个单拷贝标记G2140与光敏核不育基因连锁遗传,二者之间的遗传图距为141 cM。陈亮等筛选出与光敏不育基因pms3连锁的标记F3和V4,其与pms3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80 cM和7.75 cM。李香花等则进一步将pms3定位在12号染色体上的RFLP标记M36和RZ261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5 cM和3.05cM 。Lu等将pms3定位在标记LJ25和LK40间的28.4kb 的DNA片段中,与标记LJ47和LJ265共分离。

温敏核不育基因定位进展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并鉴定出控制温敏核不育基因tmsl、tms2、tins3、tins4、tins5、tins6、Ms—h、rtmsl等(表1)并分别定位于水稻的8、7、6、2、2、5、9和10号染色体上。

Wang等以“5460S×红晚52”的F2群体为材料,利用RAPD技术和

BSA分析,找到了与温敏核不育基因tinsl相距6.7 cM的多态性RAPD 标记TGMSl.2,并将tmsl基因定位于第8染色体上。后来他们又利用AFLP技术,采用BSA分析对F:代分离大群体进行筛选,筛选出了一个与tmsl相距1.3 cM的AFLP标记AF3。Yamaguchiy等利用“H89—1×Nekken2”的F2分离群体将Norin—PLl2中的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定位于第7染色体,位于RFLP标记R643和R1440之间,命名为tins2。Subudhi 等以“IR32364×IR68”F2分离群体为材料,采用RAPD结合BSA分析将IR32364中的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定位于第6染色体的RAPD

标记0PAC3640和OPAA7550之间,命名为tms3。Dong等120l则利用多种分子标记,通过BSA分析,将越南温敏核不育系TGMS—VNl的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定位于第2染色体上,距其最近的为AFLP标记E5/M12—600为3.3 cM,并将其转化为PCR标记,命名为tms4。与此同时,Reddyouk 等通过对“SA2×N22”F,分离群体的RAPD、AFLP、SSR和BSA分析,将SA2的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定位于第9染色体的AFLP标记EAA/MCAG和微卫星标记RM257之间,距离EAMMCAG和RM257分别为5.3 cM和6.4cM,命名为TGMS。Jia等以“安农s—l×南京11”组合的F2分离群体为定位群体,采用AFLP、RFLP和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将安农s一1的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定位于第2染色体短臂的RM394和RMl74之间,并命名为tms5,其中R394距tms5为2.5 cM,RMl74在该群体中与不育基因共分离。Wang等以“安农s—l×南京11”的重组自交分离群体(RIL)为材料,用SSR、AFLP、RAPD、STS和CAPs等分子标记技术,将tms5定

位于第2染色体上的STS标记C365—1和CAPs标记G227—1之间,与两者

之间的遗传距离为1.04cM和2.08 cM。姜大刚等将tms5定位于SSR

标记RMAN7和RMAN54的18Ikb的范围内。Yang等将tms5定为在引物4039一l和4039—2之间19kb的DNA片段内。Leeds以F2分离群体(Sokcho—MS×Neda)为材料,采用SSR、STS和EST标记相结合,将温敏不育系Sokcho—MS定位于第6染色体上,位于标记RM335l和E60663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o.1 cM和1.9 cM,命名为tms6。另外,Koh等通过对“Hwacheongms—h×Milyang”F2群体的RFLP和BSA分析,发现不育系Hwacheongms—h携带的不育基因ms—h(t)位于第9染色体上,位于RG451和RZ404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2.5 cM和3.3cM,命名为ms—h “)。周开达以F2群体“8987×地谷”为基础,应用RFLP和微卫星标记SSR结合群分法BSA,将该基因定位于第6染色体的RFLP标记C235和SSR标记RM50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6.4 cM和12.9 cM,暂定名为TMS。在水稻上还发现了1个在低于温度临界值时产生败育的新型温敏雄性不育系,Jia等结合AFLP和BSA,其反温敏雄性不育基因被定位在第10染色体的分子标记RM239和RG257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3.6 cM和4.0 cM,并命名为rtmsl。

表1 定位的温敏核不育基因

展望

至今研究者们已经对不同材料中发现并鉴定的多个光温敏不育基因进行了精细定位.并获得了与不育基因密切相关的一些基因片段。虽然大部分基因距图位克隆并最终得到分离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但是有个别基凶已定位的相当精细了,如pms3、tins5等,已基本达到了图位克隆的要求。早期用于分子定位和图谱构建的大部分是RFLP标记,随着水稻全序列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完成、微卫星标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微卫星标记在水稻基因组图谱上被标示出来,还有我国第一张AFLP遗传图谱的构建都为基因定位提供了强大的帮助和支持。今后,更高密度的遗传和物理图谱、大量新开发的标记都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光温敏不育基因定位的研究中,为分离不育基因、揭示不育基因的遗传机制提供众多的遗传信息。但是,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的形成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有其特殊的环境背景。包括基因与环境间的互作、基因与基因问的互作、还有基因与表达产物间的互作等等。因此,要在短期内弄清光温敏不育的调控机制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就要求今后不仅要从其光温反应、生态特性的角度。更要结合对光温敏不育基因的候选基因片段进行全序列分析、功能验证以及基因表达产物的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进行讨论。对光温

敏不育基因调控机制的了解有助于有效的利用一些分子育种技术来

培育获得理想的两系杂交材料,另外,光、温是所有高等植物建成不可或缺的生态因子。从基因的角度揭示光、温对植物发育机理的影响将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随着水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与完成,己经构建了多个基因组文库,而且全序列己经进行了测定并释放。在己知全基因组序列的情况下,利用图位克隆法进行克隆基因,借助公共数据库中的序列信息,发展、开发目标基因区域的分子标记,将目标基因限定到较小的范围内,大大加快基因克降的速度。通过分子辅助标记和图位克隆等技术对光温敏不育基因的定位研究将会在基因水平解释光,温条件对植物发育机理的影响,对水稻的杂交育种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Zhang Q.Using bulked extremes and recessive class to mapgenes for photoperiod—sensitive genie male sterility inrice.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America,,1994。91(18):8675-8679.

【2】刘蔼民,张启发.水稻广亲和基因在Relp图谱上的初步定位.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2,11(3):213—219.

【3】Wang J Z,Wang B,Xu W W,et al,Tagging and mapping rice photoperiod sensitive genie male sterile gene with molecular markers.Plant Genome IV,1996,5 l(3):570—577.【4】王京兆,王斌,徐琼芳,等.用Rapd方法分析水稻光敏核不育

基因.遗传学报,1995,22(1):53—58.

【5】Liu N.Identification of an 85-kbDNA fragment containing pmsI,a locus for photoperiod-sensitive genie male sterility in rice.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2001,266(2):27 I 一275.

【6】Mei M.H,Chen L,and Zhang Z.H.pros3 is the locus causing the original photoperiod—sensitive male sterility mutation of‘Nongkcn 58S’.Science in China,Ser.C,1999,42(3):316-322.

【7】李子银.利用分子标记定位农垦58s的光敏核不育基因【8】.植物学报,1999,41(7):73l—735.

【9】陈亮,梅明华.鉴定与水稻光敏核不育基因pros3连锁的AFLP —RFLP标记.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f4):421425.【10】李香花.水稻光敏核不育基因pros3的精细定位.作物学报,2002,28(3):310-314.

【11】Q.La.Localization of pms3,a gene forphotoperiodsensitive genie male sterility,to a28.4-kb DNA fragraent.Mol Gen Genomics,2005,273:507—511.

【12】Yamaguchiy,lkedar,and Hirasawah.Linkage analysis of the thermosensitive genie male sterility gene tms2 in rice( Oryza sativa L.).Breed Scienee,1 997,47:37 1—377.【13】Subudhipk,Borkatirp,and Virmaniss.Molecular mapping

ofa thermosensitive genetic male sterility gene in rice using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Genome,1997,40:188-194.【14】Dongnv,Subudhi P K,and Luong P N.Molecular mapping of a rice thermosensitive genetic male sterile(TGMS)gene by AFLP。RFLP and SSR techniques.Theor Appl Genet,

2000,1 00:727—734.

【15】Reddyouk,Siddiqea,and Sarmanp.Genetic analysis of temperature2sensitive male sterility in flee.Theor Appl Genet。2000,100:794—801.

【16】Jia J.H。Li C.Y,and Qu X.P.Construction of genetic linkagemap and chromosome mapping of tms5 gene in rice.Abstract Book of Plant Genomies in China.Dalian:Dlpress,2000,37.【17】Wang C.H,Zhang G.P,and Ma Z.R.Development of a genetic marker linked to a new therm02sensitive male sterile gene in rice(Oryza sativa L.).Euphytica,2003,140:217—222.

【18】姜大刚.用EST和SSR标记定位水稻温敏不育基因tresS.科学通报.2006,51(2):148—151

【19】Qingkai Yang,.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Wcation of the candidate gene of ricethermo-sensitive genie male sterile gene tins5 by mapping.Planta,2007,225:321-330.

【20】Leeds,Chen L J,and Suhhs.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and

fine mapping of a novel thermo-sensitive genie male sterile gene tms6 in rice(Oryza sativa L.).Theor Appl Genet,2005,1 1 l(7):1271-1277.

【21】Kohhj,Sonyh,and Heumh.Molecular mapping of a new genie male sterility gene causing chalky endosperm in riee( Oryza sativa L.).Euphytica,1999,106:57—62.

【22】周开达,朱立煌,李仕贵.水稻温敏显性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科学通报,1999,44(9):955-957.

【23】Jia J H,Zhang D S,Li C Y.Molecular mapping of the reverse thermosensitive genie male sterile gene(rtms¨in rice.Theor Appl Genet,2001,103:607-612.

浅谈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一)

浅谈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一) 论文关键词]水稻转基因论文摘要]稻转基因研究是国内外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水稻转基因研究在我国已取得显著进展。详细介绍转基因技术,并阐明我国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水稻分布极其广泛,由于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水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染色体组型和数目复杂多样,成为研究稻种起源、演化和分化必不可少的材料。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利用遗传工程手段有目的地将外源基因或DNA构建,并导入植物基因组中,通过外源基因的直接表达,或者通过对内源基因表达的调控,甚至通过直接调控植物相关生物如病毒的表达,使植物获得新性状的一种品种改良技术。它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与育种技术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育种技术体系。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水稻基因库中不具备的各种抗性或抗性相关基因转入水稻,进一步拓宽了水稻抗病基因源,为抗病育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一、国内外的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已经取得迅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是全球第4大转基因技术应用国。 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应用,大多分布在抗虫基因工程、抗病基因工程、抗逆基因工程、品质基因工程、品质改良基因工程、控制发育的基因工程等领域。中国是继美国之后育成转基因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现在河北省与美国孟山都合作育成33B抗虫棉(高抗棉铃虫、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由中国农科院生物中心、江苏省农科院导入Bt基因,由安徽省种子公司,安徽省东至县棉种场共同选育的抗虫棉“国抗1号”在安徽省已通过审定。国际水稻所将抗虫基因导入水稻,育成抗二化螟、纵卷叶螟的转基因水稻。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河南农科院等许多科研单位和高校将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导入小麦育成抗病转基因小麦、转基因烟草、转基因水稻等等。英国爱丁堡大学将水母发光基因导入烟草、芹菜、马铃薯等作物,获得发光作物,驱赶害虫。 至于油菜方面利用转基因工程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的研究,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比利时为了提高菜饼粗蛋白质的含量,将一种草控制的蛋白质基因转移到油菜上来,选出高蛋白质含量的转基因油菜品种。瑞典Svalow-Weibull等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培育成抗除草剂油菜新品种;比利时PGS公司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创造出新的油菜授粉系统;法国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萝卜不育细胞质的恢复基因引入甘蓝型油菜,充分利用萝卜不育细胞质不育彻底的特性,实现了萝卜不育细胞质的三系配套,对推动全球杂交油菜育种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二、我国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我国是农业超级国,因此,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关键是水稻问题(高产和抗性问题),而水稻问题的核心便是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中的成功应用。 近年来,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技术路线已趋向成熟,国内外相继开展了水稻东格鲁病、条纹叶枯病、黄矮病、矮缩病等8种病毒病的转基因育种研究,将各病原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复制酶基因、编码结构或非结构蛋白基因干扰素CDNA等分别导入水稻,获得了抗不同病毒病的转基因株系或植株。在我国,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一)转基因技术在提高水稻植株的抗Basra除草剂的成果 王才林等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抗Basta除草剂的bar基因导入水稻品系“E32”,获得转基因植株。抗性鉴定表明,转基因植株能充分表达对Basta除草剂的抗性;通过对转基因植株后代PCR分析,证实bar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株的基因组中,遗传分析表明,bar基因能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并在T代开始分离出抗性一致的稳定株系。段俊等利用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课程论文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魏斌聪 学号:200806016139 专业/班级:生物工程081班 课程名称:生物工程原理 指导教师:陈蔚青教授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1年5月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魏斌聪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生工081班浙江杭州310015) 摘要:人们将所需要的外源基因(如高产、抗病虫害优质基因) 定向导入作物细胞中, 使其在新的作物中稳定遗传和表现,产生转基因作物新品种, 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先描述了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进程,对其基因问题的研究作了讨论,并列出转基因作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作分析,最后对此项技术作出展望。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DNA技术;基因导入;安全性 前言 转基因植物(transgenic plant),是指基因工程中运用DNA 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于受体植物基因组、改变其遗传组成后产生的植物及其后代。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主要在于改进植物的品质,改变生长周期等提高其经济价值或实用价值。[ 1 ]其主要范围是在作物方面,如可食用的大豆、玉米等,或者可投入生产的棉花等作物。 从表面上看来,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似乎没有任何区别,它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从1983年以来,生物学家已经知道怎样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具有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 2 ]这个基因可以来自于任何一种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这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人们可以给某种作物注入一种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特性,这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的一场空前革命。[ 3 ] 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进程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全球第一例转基因烟草在美国问世。1986年,首批转基因抗虫和抗除草剂棉花进入田间试验。1996年,美国最早开始商业化生产和销售转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油菜、

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可育花药与不育花药的钙分布

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可育花药与不育花药的钙分布 摘要:用焦锑酸盐沉淀法研究了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在减数分裂时期和单核早期可育花药与不育花药的钙分布,结果表明:在减数分裂时期,可育花药小孢子母细胞和药室内的钙颗粒很少,而不育花药小孢子母细胞中分布许多的钙颗粒,特别是药室中的钙颗粒异常丰富,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细胞质收缩退化,在单核早期,可育花药花粉内的钙颗粒极少,花粉表面分布许多钙颗粒,而不育花药花粉内分布许多钙颗粒,药室内的钙颗粒仍然非常丰富,可育花药维管束鞘细胞体积大且形状规则,细胞内的钙颗粒很少,而不育花药维管束鞘细胞体积小且形状不规则,细胞内的钙颗粒较多。 关键词: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花药;钙 Ca2+作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必须元素之一,通过特定的时空分布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诸多发育过程,许多研究表明,Ca2+在雄性不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雄性不育,其花粉败育的方式不同,Ca2+的分布与作用也不同,如光敏型雄性不育的水稻与小麦,花粉败育发生在小孢子形成大液泡以后的小孢子晚期,花粉细胞质内Ca2+的异常积累可能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花粉败育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的非生态类型的雄性核不育白菜中,花粉内Ca2+过低导致花粉败育,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是生态型两系不育水稻的一种,其育性转换主要由温度控制,不育系对温度的敏感期是小孢子母细胞形成至单核花粉期,且花粉败育主要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那么Ca2+在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温度敏感时期的花药中分布特征及其在花粉败育中的作用如何?本研究以典型的温敏核不育系亲本培矮64S为实验材料,用焦锑酸盐沉淀法着重研究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与单核早期的可育花药与不育花药的钙分布特点,为探讨钙在温敏雄性不育水稻中花粉败育的作用提供基础。 1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为温敏雄性核不育系水稻一培矮64S.4月底播种,幼苗长到5叶期移栽到盆中,当幼穗发育进入雌雄蕊原基形成期(幼穗长1cm左右)时,一部分植株在23℃左右、水深淹没处于育性转换温度敏感期的幼穗的人工冷水池中处理12d,然后置于自然的高温生长条件下,另一部分植株一直置于自然的高温不育的生长条件下生长。 参照Tian等方法,分别取发育早期的高温不育花药和低温可育花药,迅速投入含2.5%戊二醛、2%焦锑酸钾、0.1 tool/L磷酸缓冲溶液配置的前固定液中室温下固定3h,用含2%焦锑酸钾、0.1 mol/L磷酸缓冲液配置的洗涤液清洗3次,每次30min,材料转入含1%锇酸、2%焦锑酸钾、0.1 mol/L磷酸缓冲液配置的后固定液中4℃下固定16h左右,洗涤液清洗3次,每次30min,丙酮脱水,Spurr树脂包埋,包埋材料用LEICA切片机进行超薄切片,切片经2%醋酸铀染色用JEMl230透射电子显微镜于80kV条件下观察和拍照。

精子DNA损伤在男性不育症中研究进展

精子DNA损伤在男性不育症中研究进展 摘要】长期以来,不孕不育症是令很多孕龄夫妇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难以启 齿羞于就医的疾病之一。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不孕不育症呈现每年递增的态势,约10%的育龄夫患有不同程度的不孕不育症,约50%由男性因素引起[1]。对于男 性不育症的检查也在不断的深入开展,多数情况下精子检查都是通过精液常规检查,然而精液本身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单纯的精液检查对不育症的正确判断与 评估男性不育症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精子DNA损伤正引起广大临床对不育 症的关注,逐渐成为研究男性不育症的焦点课题。 【关键词】精子DNA损伤;男性不育症;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008-02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perm DNA damage in male infertility Zhang Jing.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Zhenjiang 212003, China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infertility is a lot of gestational age couple is difficult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also one of the difficult, ashamed to go to a doctor of the disease.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ess in your life, for infertility presents the increasing trend every year, about 10% of the couples of child-bearing age patients with infertility, of which about 50% is caused by male factors. Semen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pure semen examination of infertility right judgment and evaluation has some limitations. At present, the sperm DNA damage is caused widespread attention,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study of male infertility. 【Key words】 Sperm DNA damage; Male infertility; The research progress 男性不育症的病因很多并且复杂,以往对男性不育症原因的研究主要总结男 性精索静脉曲张、精子的成活率、男性泌尿系感染等研究。精液分析已经成为男 性不育症的首要检查的参考指标,通过精子的数量、精液浓度、精子成活率及精 子的形态等参考标准,作为男性不育的和生殖技术的方面的主要参考,评价男性 生育能力的一项重要的检测技术。但是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提出对单纯依靠精 液分析决定男性不育的的指标是不全面的,因为精液受多种因素影响,从而影响 度男性不育症的正确的判断力,在人们在不育症的探求中,精子DNA损伤是现在成为不育症的新的影响因素。 1.男性不育症的发病机制 引起男性不育症原因很多,发病机制错综复杂,有单方的原因也有多方的原因,众所周知生殖系统的病变能够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临床上经常见到的 生殖系统疾病,精索静脉曲张、隐睾、急性睾丸创伤或扭转、睾丸肿瘤、输精管 堵塞、生殖系统炎症等。经研究证实隐睾是造成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包括单侧 隐睾,双侧隐睾,单侧隐睾造成不育症占50%以上,双侧隐睾几乎就不育;精索 静脉曲张也是导致不育的重要因素,因为静脉曲张造成睾丸血液循环障碍,进而 导致睾丸的代谢功能障碍,有害物质排不出去,精液质量不良,这样会造成不育 症发生;生殖系统炎症可以直接导致政治腺体分泌功能失调,进一步导致生精功 能降低,影响精子的质量从而引发不育症;还有一些激素内分泌疾病也会导致不 育症的发生;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吸毒等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等都导 致男性不育症的发生。 2.精子DNA损伤与男性不育症之间的联系

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作物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植物基因工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转基因技术由于其巨大的产业价值,特别是在作物品质改良、产量和抗逆性提高等方面的明显优势,一直是国际农业高新技术竞争的焦点和热点。本文主以棉花、玉米、水稻为例就转基因育种技术在作物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的介绍。 关键词:作物,棉花,玉米,水稻,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重组技术、细胞DNA培养技术或种质系统转化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基因组,并能在后代中稳定遗传,同时赋予植物新的农艺性状,如抗虫、抗病、抗逆、高产、优质等。常规育种常常受有性杂交亲和性的制约,而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物种界限、克服有性杂交障碍,快速有效地创造遗传变异,培育新品种、创造新类型,大大缩短新品种育成的时间。因此,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植物转基因技术也蓬勃发展[1]。 1 转基因棉花育种的研究与进展 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生物技术来创新棉花种质资源和培育新品种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极大地推动了棉花遗传育种的发展[2]。中棉所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轰击法快速获得转基因抗虫棉新材料的技术平台,能将植物嫁接技术成功应用于转基因棉花的快速移栽,成活率超过90%。未来3~5年,中棉所将挖掘、整合与优化抗病、抗除草剂等基因10个,筛选高产因子、高品质纤维等基因或分子标记150个,创造转基因棉花育种新材料100份以上,培育重大新品种(组合)3~5个。 1.1转抗虫基因 1991年成功将外源Bt基因导人棉株中,1992年人工合成了全长1824bp的CrylAb和CrylAc融合的GFMCry1A基因,并于1993年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和外源基因胚珠直接注射法成功导入晋棉7号、中棉12、泗棉3号等主栽品种,获得了高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株系;包含CryIAc和AP基因双价抗虫基因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冀合321胚性愈伤组织,经6代筛选后培育出抗棉铃虫90%的纯合品系,且农艺性状均优于对照。 1.2转抗黄萎病相关基因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菜豆中的几丁质酶和烟草中的葡聚糖酶基因转入棉花,并从转基因高世代材料中筛选出了高抗黄萎病的品系;将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天然彩色棉主栽品种,从高世代系中选育出既抗枯萎病又抗黄萎病的兼抗材料;将葡萄糖氧化酶基因(GO)转入棉花,转基因后代对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性均有显著提高,部分材料抗性达到抗病水平。1.3转抗除草剂基因 1997年由美国孟山都公司推出抗除草剂棉花抗性品种,他们从土壤农杆菌变种CP4中分离到编码抗草甘膦酶的基因,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珂字棉312,把该基因导入棉花植株,从而使其对草甘膦产生抗性。采用中棉35下胚轴为材料,将草甘膦突变基因aroAM12导入到棉花中,获得65棵再生植株,通过Southern及Western试验验证了该基因的导入和表达状况,结果表明,转化株对草甘膦具有很高的抗性;将抗草甘膦基因aroAM12和抗虫基因Btslm一起整合到一个载体中,并以抗草甘膦基因作为选择标记,通过转化棉花品种石远321后获得了抗草甘膦和抗棉铃虫的再生株。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推进转基因技 术研究与应用,是着眼于未来国际竞争和产业分工的重大发展战略,是解决粮食短缺、人口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温家宝总理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明确指出要重点抓好“以良种培育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实施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工作。“农业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标志着转基因技术已成为我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转基因技术自诞生以来,生物安全问题相伴而生。在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产业化过程中,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原则 全球各国都加强了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工作,主要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都制定了相关“基于实质等同性”的安全评价原则和标准,在遵循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对转基因作物进行安全性评价…。 2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体外实验研究现状 目前,转基因作物食用安全性评价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有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两种研究途径。体外实验是通过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对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进行评价分析。主要有关键成分分析和营养学评价:如蛋白质及氨基酸、脂肪及脂肪酸、碳水

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分析;抗营养因子和酶抑制剂等抗营养成分和天然毒素分析;因基因修饰生成的新成分和其他可能产生的非预期成分分析等。还有转基因作物主要成分稳定性分析:如 加工贮存过程中转基因作物稳定性的研究;转基因作物在动物体内消化稳定性的研究等。 现有研究表明转基因大豆、豆粕中干物质、粗脂肪、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灰分、钙和总磷8种普通营养成分与普通大豆含量较接近,无显著差异;转基因大豆中氨基酸、微量元素铁、铜、锰、锌含量与普通大豆相近。转基因大豆中转基因植酸磷、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脲酶活性和蛋白溶解度等抗营养因子未发生变化,大豆异黄酮和大豆凝集素等在二者之间也具有实质等同性[10]。研究者 还认为尽管转基因大豆中转基因豆粕C14:1脂肪酸、C22:0 脂肪酸、共轭亚油酸含量存在差异,但二者差异没有实际意义,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各种脂肪酸含量与传统常规大豆间无显著差异。转基因大豆与常规大豆具有实质等同性。部分研究也表明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米与普通作物具有实质等同性。 3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体内实验研究现状 体内实验主要是通过先饲喂动物转基因产品,然后通过研究实验动物身体各方面机能参数(日常活动、体液指标、器官发育、病理检查等)来评价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一些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对动物的影响与传统非转基因作物相同。如有研究证实:转基因大豆

水稻转基因步骤

在植物转基因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识别和筛选转化子,常将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构建在同一表达载体中。这种载体结构导致转基因植物中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始终共存,而标记基因(尤其是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存在可能给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带来隐患。目前已研发了多种方法剔除转基因植物中的标记基因,其中最常见的是共转化法(Komari 1996,McCormac 等2001)。共转化系统是采用2个质粒或1个含有两套T—DNA表达盒的表达载体共同转化植物,其中一套表达盒含有抗性选择标记基因,另一套表达盒含有目的基因,它们转化植物时可能整合到植物基因组的不同位置。转基因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发生分离,从而可在转基因后代中筛选到只含目的基因而不含选择标记基因的个体。共转化从根本上排除了转基因植物中的选择标记,是保证人畜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受到了广泛的重视。Zhou 等(2003)认为,用分别含一个T-DNA区的两个载体共转化的效率低于双T-DNA区表达载体的共转化效率。目前关于利用双T-DNA区表达载体,获得无选择标记转基因阳性株系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唐俐等2006,张秀春等2006,于恒秀等2005)。花药培养与遗传转化技术相结合,可以快速获得纯合转基因植株(斯华敏等,1999,付亚萍等,2001),但是应用花药培养快速获得只含目的基因而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研究尚未见报告。 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室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体系,将包含人乳铁蛋白(hLF)、高赖氨酸(SB401)、高甲硫氨酸(RZ10)基因的表达载体p13HSR成功转化脆茎稻,由于该表达载体采用双T-DNA结构,将检测出含选择标记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和目的基因的转基因阳性T0植株按单株直接进行花药培养。在189株二倍体花培植株中检出23株有目的基因没有选择标记hpt的转基因纯合植株,得率为9.87%。RT-PCR检测结果显示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水稻基因组中并转录。本文首次发现插入的外源基因间存在交换事件,从而改变了花培群体中无选择标记而目的基因阳性的转基因纯系的获得率。同时还对农杆菌介导的同一载体上多个基因转化水稻后,会出现个别基因丢失的情况进行了讨论。 基因转化方法参照Hiei等(1994)的方法并加以修改。取开花后12-15 d左右的稻穗脱粒,表面灭菌后接种在NB培养基上,26℃暗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约5-7d后取愈伤组织在相同条件下继代培养,用于共培养。农杆菌于含50mg/L卡那霉素(Kam)的YM平板上划线,28℃黑暗培养3d,用金属匙收集农杆菌菌体,将其悬浮于共培养CM液体培养基中,调整菌体浓度至OD600为0.3-0.5,加入AS(终浓度为100mΜ),即为共培养转化水稻用的农杆菌悬浮液。将继代培养4d后的愈伤组织浸于此菌液中,20min后取出并用无菌滤纸吸去多余菌液,随即转入铺有无菌滤纸的固体培养基上,于26℃下暗培养2~3d。共培养后的愈伤组织在含有50mg/l潮霉素的筛选培养基上,26℃暗培养14d,再转到新鲜配制的筛选培养基上继续筛选14d。然后选择生长旺盛的抗性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50mg/l潮霉素的分化培养基上,暗培养3天后转至15h/d 光照条件下培养,再生的小苗在1/2MS上生根壮苗两周左右。选择高约10cm、根系发达的小

水稻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7

水稻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王彩芬,安永平,韩国敏,张文银,马 静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永宁 750105) 摘要:对水稻转基因技术在抗虫、抗病、抗逆及改良米质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水稻; 转基因育种; 进展 中图分类号:S511.0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4X(2005)06-0055-03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巨大成就,使生物学成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它的理论和方法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上应用很广泛,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据专家预测,到2025年在现有稻谷产量的基础上再增加60%才能满足需要(K hush,1995)。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世界尤其是我国将面临粮食问题的严峻挑战,培育优良品种是提高稻谷产量的主要途径。传统的育种技术已为培育水稻新品种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将在今后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但由于品种资源的贫乏,单靠传统育种已很难有大的突破。基因工程技术为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水稻转基因育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水稻基因库中不具备的抗病、抗虫、抗除草剂、抗旱、耐盐、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等基因转入水稻,从而实现水稻种质创新和为生产提供优良品种。自1988年以来,国内外已得到了许多水稻转基因植株,涉及到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旱、耐盐、改良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有些已进入田间试验和应用阶段。 1 水稻转基因育种进展 植物转基因育种是利用遗传工程的手段,有目的地将外源基因或DNA构建导入植物基因组,通过外源基因的直接表达,或通过对内源基因表达的调控,甚至通过直接调控植物相关生物如病毒的表达,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的一种品种改良技术。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众多材料中,水稻不仅是世界重要粮食作物,而且由于其基因组较小、重复序列较少的优点而成为一种重要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单子叶模式植物,基因组测序已完成。自1988年首次获得转基因水稻以来,水稻转基因技术已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已成功获得籼稻、粳稻、爪哇稻的转基因植物。随着基因枪转化技术的建立和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的成功,水稻基因转化技术日益完善。而且转移目标基因已从报告基因或筛选标记基因进入改良水稻抗性和适应性,以及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等重要基因的利用。 1.1 抗虫转基因水稻育种 水稻是虫害最多的大田作物,稻螟虫和稻飞虱危害最为严重,水稻中抗虫资源贫乏,转基因技术为抗虫品种的培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自从1989年实现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抗虫基因转化水稻并得到再生植株以来,转抗虫基因水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转抗虫基因水稻包括转Bt基因、转蛋白酶抑制基因和转凝集素基因。在转Bt基因的研究方面,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杨虹等(1989)将Bt基因导入水稻品种台北309、中花8号的原生质体并获得再生植株;Fujim oto等(1993)通过电激法将cry LAb 基因导入水稻,首次报道了转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性。项友斌等(1999)利用农杆菌介导实现了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cryI A(b)和cryI A(c)在水稻中的转化;黄健秋等(2000)利用农杆菌介导获得转(Bt)基因秀水11和春江11植株;薛庆中等(2002)利用农杆菌介导获得转双价抗虫基因(cryI Ac和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基因C pTI)浙大19植株;朱常香等(2002)获得Bt和X a21共转化水稻(C48)植株。近几年转Bt基因研究越来越多,进展很快,在籼稻、香稻、爪哇稻、杂交稻、深水稻中获得成功,选育出克螟稻1号、2号、3号(舒庆尧等,1998)。转Bt基因水稻在我国已进入环境释放阶段,有望培育出应用于生产的抗虫品种。 在转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水稻研究方面,通过电激介导原生质体转化,Xu等(1996)把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 pT i转入粳稻品种台北309,转基因植株对大螟和二化螟2种水稻虫害都具有抗性;通过基因枪介导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转化水稻,Duan等(1996)获得了Nipponbare、台南67和Pi4等3个粳稻品种的抗大化螟转基因株系;Lee等(1999)利用PEG介导法将大豆K units胰蛋白酶抑制剂(SK TI)的cDNA转入粳稻Nagdongbyeo的原生质体,再生转基因植株的后代抗褐飞虱。曾黎琼等(2004)利用农杆菌介导将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导入玉优1号、HT-7中;孔维文等(2004)利用农杆菌介导将PT A和马铃薯高赖氨酸蛋白基因(S B401)同时转入超级杂交稻亲本材料1826中。在转凝集素基因水稻研究中,主要是转雪莲花凝集素(G NA)基因,采用基因枪法,英国John Innes Centre(Maqbool等,1999;Rao等,1998;Sudhakar等,1998)把G NA基因导入AS D16、M5、M7、M12、FX92D、Basmati370等籼稻品种中,得到200多株转基因植株,G NA在水稻中呈高水平的组成性表达(用Ubi启动子)或韧皮部专一性表达(用Rssl启动子),转基因植株抗褐飞虱。在我国,傅向东等(1997)用G NA基因枪转化水稻IR72、IR76、珍汕97和秀水11等品种,部分转基因植株子代对褐飞虱有一定抗性;T ang(唐克轩等,1999)通过基因枪介导实现了G NA 基因和X a21基因的共转化,得到了转基因植株。唐克轩等(2003)利用农杆菌介导将半夏凝集素基因(pta)导入粳稻鄂宛105、中花12和籼稻E优532中,获得7个转基因纯系。 1.2 抗病转基因水稻育种 抗病转基因水稻包括转抗病毒基因、抗真菌病害基因和抗细菌病害基因。抗病毒转基因已开展了8种病毒的转基因研究,包括水稻通枯罗病毒(rice tungro disease)、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ice ragged 收稿日期:2005-07-21 作者简介:王彩芬(1968-),女,副研究员,从事水稻花培育种研究。T el:0951-*******E-mail:caifen-68@https://www.360docs.net/doc/c510366976.html,

转基因水稻大规模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

转基因水稻大规模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 由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代常领衔的研发团队从2006年开始进行植物源替代血浆来源的医药蛋白的 研究与开发,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已跨入规模化生产的阶段,填补了国际上此项技术空白。相关论文于2011年10月3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 科学院院报》。该论文在线之际,受到国外Scientist ,Nature news, The Australian, Thomson Reuters, Fox News, Agence France Presse (AFP法新社)等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巴西、印度各专业杂志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该研究表明由转基因水稻种子生产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OsrHSA)在生理生化性质、物理结构,生物学功能、免疫原性与血浆来源的人血清白 蛋白一致;并建立了大规模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生产工艺,获得了高纯度和高产量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品。利用大量数据证明了转基因 水稻种子可取代现有基于发酵的表达技术来生产重组蛋白质是经济有效的。正如PNAS 审稿人对该文章的评价:“这篇文章解决了在科学上振 奋人心、在经济上都非常重要的议题--即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血浆产品或其他蛋白产品的技术平台,可代替其他基于发酵的表达技术,其重 要性也不言而喻……这篇文章近乎完美地证实了植物生产的医药蛋白和批准临床使用的血浆来源医药蛋白是完全相同的,并提供了翔实数据 证明植物系统规模化容易和成本优势。” 目前,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细胞培养领域。常见的人血清白蛋白大多数从人的血浆中提取,这样的生 产方式不仅受到血浆供应的限制,而且还具有携带病毒传播的高风险性。国际上以重组人血白蛋白替代血源产品的应用已成为趋势,国内市 场需求也逐年扩大,2010年已达150吨。尽管市场广阔,但高纯度重组人血白蛋白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却是世界性难题。武汉禾 元历经多年的技术攻关,利用水稻胚乳表达技术平台,研发出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组人血白蛋白产品生产技术,并成功实现重组人血白蛋白规 模化和产业化,完全摆脱了相关制约,具有纯度更高、无动物组分、安全、高效、绿色环保、廉价、无限量供应等优势。随着植物源重组人 血清白蛋白的发展,我国人血清白蛋白日益紧张的局面必将得到缓解。

男性不育实验诊断检测项目基本内容及意义

男性不育实验诊断检测项目基本内容及意义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518020,深圳)刘瑜何林 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与男性不育相关实验检测项目愈来愈多,内容涉及形态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领域。在这些繁冗的检测项目中究竟哪些最具诊断价值以及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检测项目来进行不育症的病因学诊断,是长期困扰男性不育实验诊断临床应用的技术难题。现将当今较为成熟、有良好应用价值并获得国际专家学者广泛认可的实验检测指标介绍如下: 一、静止性生殖道感染检测指标 精液中的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前列腺细胞、生精细胞和白细胞形态在湿片状态下是无法区分开的,它们统称为圆细胞(Round cells)。只有通过特殊检查才能将白细胞与其他类型圆细胞区别开,从而达到判断感染是否存在的目的。 精液白细胞过氧化物酶(Leukocyte Peroxidase)染色、精液白细胞群(Leukocyte subpopulations)定量和精浆弹性蛋白酶(Elastase)定量是目前用于精液感染性检测的常用指标。其中前二者是WHO推荐指标,后者是近几年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认可的检测指标。 精液白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精液白细胞群定量主要用于判断白细胞精子症,精液白细胞数大于1×106/ml即可确诊。但二者在诊断准确性上是有差别的。过氧化物酶染色只能检测到精液中分泌过氧化物酶的中性粒细胞,不能检出精液中所有白细胞,故假阴性率高。而白细胞群定量是迄今为止最准确可靠的白细胞精子症检测方法,可检测出精液中所有类型白细胞。 精浆弹性蛋白酶定量检测的是白细胞抗炎效应复合物。精液中弹性蛋白酶浓度与白细胞量不一定总是成正比。有研究表明,精液弹性蛋白酶浓度与精液中白细胞(过氧化物酶法检测)呈良好相关性。精液白细胞浓度>1×106/ml时,精浆弹性蛋白酶浓度均>1000ng/ml。但当精液白细胞浓度<1×106/ml时,亦有一些标本精浆弹性蛋白酶浓度>1000ng/ml[1]。最新研究表明,通过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分析,精浆弹性蛋白酶判定感染的临界值定为290ng/ml,其灵敏度为79.5%,特异性达74.4%[2]。 二、免疫性不育检测指标 目前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已在临床广泛开展。对于男性不育患者而言,以血清抗精子抗体作为免疫性不育辅助诊断指标并无多大临床意义,原因如下:(1)由于男性血-睾屏障的存在,血清内精子抗体的存在无法真实反映当前生殖道内精子是否存在抗体;(2)血清抗精子抗体诊断试剂盒特异性较差。目前国内外所用血清抗精子抗体诊断抗原多直接从精子内获得,它同时包含精子膜抗原和大量精子膜内抗原物质。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人类精子特有抗原物质多达几十种(但尚不清楚引发免疫性不育最具特异性的抗原成份),这些提取抗原可与正常人血清存在明显的交叉反应。尽管在制作工艺上可使试剂盒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假阳性结果,但其特异性仍存在较大疑问;(3)该项目试剂盒检测方法多采用ELISA间接法,易造成假阳性。 精子膜表面抗体(Spermatozoan surface antibody)(亦称精子包被抗体, Antibody-coating of spermatozoa)是WHO推荐的用于免疫性不育的诊断指标。其优点在于:(1)检测标本为活力精子,更有临床意义;(2)可以对精子表面抗体产生部位进行定位;(3)检测过程中能保持被检测精子膜的完整性,膜内抗原不对外释放,检测更具特异性;(4)操作简单快捷。

我国转基因水稻现状及安全管理

我国转基因水稻现状及安全管理 环境与生化工程系食品生物技术 0901班刘文婷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转基因物质经本上已不再是天方夜谭,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 自从第一株转基因烟草问世以来,转基因技术日趋成熟,世界各国都应为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是国家的工农业的到发展,特别是发展落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基因技术使国家的经济得到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改善。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粮食短缺的国家,所以转基因技术是我国的粮食产量得到提高,玉米、小麦、水稻……都已涉及到转基因技术,而事实上转基因技术确实为我们带来了预想不到的喜悦,但是同时又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和担忧。 水稻—13亿中国百姓的主食,转基因水稻必不可免的成为人们担忧的对象,虽然农民伯伯自己会种植它,但是他们却不会轻易的去以身试法。全国人大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蔡素玉接受《环球财经》记者采访时揭示了跨国公司通过种子盈利的奥秘:种子公司通过加收专利费抬高转基因种子的价格,农民在种植转基因水稻的时候必须多付2 倍~3 倍以上的价格来购买转基因的种子。而且,转基因的种子是不允许下一年再种植的,农民必须再购买新的种子,无疑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报道同时指出,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有关调查,转基因作物并不能降低农药使用量,恰恰相反,孟山都转基因大豆所需的农药总量有增无减。我国的Bt 棉花也发现这样的问

题。美国学者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发现,由于转基因种子不是每个国家都可以有的,如果弱小国家大量使用,几代下去,种子就必须向国外进口,购买的价格会越来越高,直到这些国家的粮食主权被大的国家控制。在转基因水稻商业种植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到转基因食品的副作用,甚至不妨将转基因食品的副作用放大。而对转基因食品,当前不少人对其安全性表示了担忧。有专家表示,转基因至少存在三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转基因对生命结构改变后的连锁反应不确定;二是转基因导致食物链“潜在风险”不确定;三是转基因污染、扩散及其清除途径不确定。 转基因水稻对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冲击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在人们对其安全性的怀疑。自从转基因作物诞生以来,对其安全性的争论就没有断绝过,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中国批准转基因水稻则是火上加油。就目前的研究而言,既没有转基因作物是绝对安全的研究结论,也没有转基因作物是绝对不安全的研究结论。 目前,转基因水稻的不确定性大于确定性。不确定性在专业领域的称谓是“非预期效应”,相当多的人认为这就是潜在的危险。转基因作物的“非预期效应”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外源DNA(基因)随机插入可能破坏宿主原有的功能基因,产生非预期效应。二是蛋白质表达发生改变或形成新的代谢产物,产生非预期效应。三是可能诱发突变,产生非预期效应。四是转基因产生高水平表达的酶可能引起继发性生化反应,产生非预期效应。五是其他非预期效应。能威胁到人们的健康,而且还会对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

转基因水稻简介

转基因水稻简介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杂种优势的成功利用使得水稻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解决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杂交水稻的产量就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不断提高水稻产量和改良其品质是当前水稻育种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单纯依靠传统的遗传育种是不可能实现的。 80年代产生的转基因技术由于直接在基因水平上改造植物的遗传物质、可定向改造植物的遗传性状、外源基因的转入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障碍、丰富了基因资源等优点而弥补了常规育种方法的不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许多学者在水稻的转基因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水稻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转抗虫基因: 害虫是危害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大量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但污染环境,而且也使得有益昆虫的数量锐减,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加强。此外,化学杀虫剂使用后的农药残留对人畜都会有严重的危害。因而植物抗虫基因工程成为科学家的研究热点领域之一。由于水稻本身没有足够的抗虫基因,目前研究者利用人工合成或从其它生物中克隆的抗虫基因转化到水稻栽培品种中,提高品种的抗虫性。 在水稻抗虫转基因方面,使用得较多的基因有:苏云金杆菌毒蛋白基因(Bt)、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2,SKTI,OC—IAD86,Cp-Ti)、植物凝集素基因(GNA)等,将这些基因导入水稻,可使水稻产生对二化螟虫、三化螟虫、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及蝗虫、褐飞虱、线虫的抗性。Bt毒蛋白基因是目前使用最广的基因,众多的研究都表明用转基因的方法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常规水稻可使水稻对螟虫的抗性提高刚。 转抗病基因: 病害(包括真菌病、细菌病和病毒病)是影响我同农业生产的另一类重要限制因素。在我国,大面积发生且危害严重的病害有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因此,我国科学家在抗病基因工程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转抗逆基因: 逆境是限制植物生长、影响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抗逆基因的分离、克隆、转化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目前已分离出大量的抗逆相关基因,并在抗逆基因的遗传转化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Hossan等已分离克隆出3个与水稻耐淹能力有关的基因pdc I,pdcⅡ,pdcⅢ,并转入水稻中获得部分转基因植株.Rathinasabathi等将烟草中的CMO基因导入水稻,获得了具有很强抗旱性的转基因水稻.日本村田纪夫将甜菜碱生物合成酶基因codA导入水稻,获得了耐碱性的转基因水稻植株.高倍铁子等将编码大肠甜菜碱生物合成酶基因ktA导入水稻,获得了耐盐性强的转基因水稻植株。

转基因水稻的进展

转基因水稻的进展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据专家预测,到2025年在现有稻谷产量的基础上再增加60%才能满足需要。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世界尤其是我国将面临粮食问题的严峻挑战,培育优良品种成为提高稻谷产量的主要途径。传统的育种技术已为培育水稻新品种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将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但由于品种资源的贫乏,单靠传统育种已很难有太大的突破。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基因工程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转基因技术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生物、物理或化学手段导入其它生物基因组,以获得外源基因稳定遗传和表达的遗传改良体。自1983年世界上首例转基因植物———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的烟草在美国成功培植以来,全球范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和销售收入均以倍数增长。2004年,转基因作物面积(主要是大豆、玉米、油菜和棉花)已达11250万hm2,已被批准可使用的产品有1000多种。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自1988年首次获得可育的转基因水稻以来,转基因技术在水稻品种改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选育了一系列转基因水稻品系(组合)。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水稻转基因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1水稻转基因研究进展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众多材料中,水稻由于其

基因组较小、重复序列较少等优点而成为一种重要的模式植物。自1988年首次获得转基因水稻以来,水稻转基因技术已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已成功获得籼稻、粳稻、爪哇稻的转基因水稻。 1.1抗虫转基因水稻研究 虫害是水稻生产中的一大害,化学药剂杀虫不仅成本较高,而且严重污染环境,抗虫转基因水稻的应用前景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应用于水稻抗虫性改良的外源基因主要有苏云金杆杀虫结晶蛋白基因(Bt基因)、昆虫蛋白酶抑制剂(PI基因)和植物凝集素基因3种,其中Bt基因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杀虫基因。 198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杨虹等将Bt基因导入水稻品种台北309、中花8号的原生质体并获得再生植株;Maqbool等通过基因枪法将人工合成的CryIIA基因转入水稻,毒蛋白的表达量可高达1%,某些植株的杀虫率可达到100%。浙江大学舒庆尧等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密码子经优化Bt基因cryIA(b)导入到“秀水11”,获得抗性株系的Bt毒蛋白表达量占可溶性蛋白的0.5%~3%,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螟蛉1-5龄幼虫的毒杀作用达到100%,对8种鳞翅目害虫均表现高抗。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所朱祯等将豌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与信号肽和内质网定位信号KDEL的编码序列融合,得到融合基因,其编码的融合蛋白具有富积于内质网的特性,从而大大提高了转化植株的杀虫效果。转化该基因的水稻比转化未修饰的cpti基因的植株蛋白酶活性平均高出2倍。目前利用该基因已获得了包括明恢81和明恢86等高抗二化螟鳞翅目害虫的转基因水稻植株,用其配制的杂交组合已批准进入中试。

海南地区718例男性不育患者AZF基因微缺失研究

[实验研究] 目前,全世界不育夫妇约占已婚夫妇的15%,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由男方原因引起的不育占一半左右。导致男性不育的众多因素中,约30%是由于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等遗传学因素引起的精子发生障碍,表现为无精子症和少弱精子症。近几年的研究揭示,男性不育与Y染色体长臂上的生精相关基因AZF的缺失密切相关[1,2]。从分子水平研究精子发生障碍机制对男性不育的发生、诊断及治疗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来源不育患者均来自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门诊病人,年龄20~45岁。经临床检查排除精道梗阻、全身性疾病、后天获得性无精子或少精子引起的不育,常规G显带染色体分析排除染色体结构与数目异常。按WHO精液常规分析标准(《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第四版),连续3次以上的精液检查,将患者分为无精症228例,严重少精症209例,少弱精子症281例。 1.2检测方法 1.2.1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G 带分析,镜下计数30~10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3个以上核型。 1.2.2AZF基因微缺失检测外周血常规酚/氯仿提取DNA,检测DNA浓度和纯度。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技术公司合成。采用本中心自主研发的AZF基因微缺失检测试剂,经多重PCR 技术对Y染色体微缺失AZFa区sY81、sY86、sY182;AZFb区sY121、sY124、sY127、sY128、sY130、Sy133、sY134;AZFc区sY239、sY242、sY254、sY255、sY157;AZFd区sY145、sY152、sY153共18个微缺失位点进行扩增。采用100bp的分子量标准,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后,用Alphalmager2200凝胶成像系统观察分析条带。 2结果 在718例男性不育患者中,228例特发性无精症患者中有4例缺失,占1.7%,其中AZFb+AZFc+AZFd缺失1例,AZFc+AZFd缺失2例,AZFc缺失1例;209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有17例缺失,占8.1%,其中AZFa+AZFc+AZFd缺失1例,AZFc+AZFd 缺失14例,AZFb+AZFc缺失1例,AZFc缺失1例;其余 图1AZF微缺失检测两组多重PCR结果,从右边开始第3道显示sY153缺失。 海南地区718例男性不育患者AZF基因微缺失研究 毛记龙1,2,金应霞1,马宁1,陈雪银1,麦杨青1,陈竞西1,王梅红1,黎明红1,黄元华1,徐雯1,卢伟英1,李崎1,马燕琳1* 摘要:目的研究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PCR对718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Y染色体AZFa、AZFb、AZFc和AZFd基因的18个位点进行检测。结果228例特发性无精症患者中有4例缺失,占1.7%;209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有17例缺失,占8.1%;其余281例少弱精子症患者中有8例缺失,占2.8%。 结论在男性不育症患者中,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是男性不育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基因检测可为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男性不育;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 中图分类号:R69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727(2010)7-846-01 Study on the Microdeletion of AZF gene in718male infertility patients in Hainan.MAO Ji-long,JIN Ying-xia,MA Ning,et al.(1.Affiliate Hospital of Hainan Medical College,Haikou570102,Hainan;2.Guiy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pital,Guiyang550002,Guizhou,P.R.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MA Yan-lin:Email:mayanlinma@https://www.360docs.net/doc/c510366976.html,)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corelation of microdeletions of AZF gene with male infertility.Methods The18 sites of AZF genes in718cases were detected with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Results The AZF deletion rate in228azoospermia patients was1.7%(4/228);the rate of that in severe oligozoospermia patients was8.1%(17/ 209);that in the rest patients with asthenospermia and oligospermia was 2.8%(8/281).Conclusion AZF gene dele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ause of male infertility with azoospermia and oligospermia. Key words:Male infertility;Y chromosome;AZF microdeletions 基金项目:海口市科技重点项目:《Y染色体微缺失诊断试剂盒的开发》. 作者单位:1.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海南海口570102;2.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作者简介:毛记龙(1984~),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殖医学。 *通讯作者:Email:mayanlinma@https://www.360docs.net/doc/c510366976.html,. (下转第85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