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方法论与历史解释

方法、方法论与历史解释
方法、方法论与历史解释

彭明辉:方法、方法论与历史解释作者:文章来源:《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点击数:910 更新时间:2014年07月11日

一、引论

1945-2000年台湾地区的历史学研究,主要内容为何,关注点为何,是许多历史学工作者关心的课题。有关台湾地区史学研究取向的讨论,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史学理论、方法与方法论的讨论兴趣较为浓厚[1];另一种是以较宏观角度对台湾史学进行整体性讨论[2]。

台湾史学主要受到四方面的影响:(一)日治时期台湾的历史研究,(二)民国以来的中国史学,(三)欧美/西方史学的输入,(四)台湾史学工作者的自觉。

李东华教授在〈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华民国历史学研究的发展〉中指出,台湾地区历史学研究的主要渊源有二:(一)日治时期台湾的历史研究,(二)民国以来的中国史学发展[3]。

杜正胜教授〈中国史在台湾研究的未来〉一文,将台湾地区的史学工作者分为四代:一、第一代学者:1945年以后来台的史学工作者,研究方法基本上以史料学派为基础;二、第二代学者:1960-1970年代的史学工作者自国外带回许多新的观念,最突出的是援引社会科学方法到历史学领域;三、第三代学者:1970年代以后到1980年代之间,在介绍外国理论时较不生吞活剥,显示台湾史学界对1960-1970年代迷信方法论的反省;四、第四代学者:1990年代,台湾历史界发生较大的变化是台湾史研究蔚为风尚,本土意识确立,台湾史研究与中国史研究重新画分界线[4]。

杜正胜教授另一篇回顾台湾史学动向的论文〈新史学之路──兼论台湾五十年来的史学发展〉,原系2002年5月在剑桥大学东方研究系“川流讲座”(Chuan Lyu Lectures 2002)的演讲[5],杜正胜教授将台湾史学分为5个截点加以分析:(一)台湾史学的起点──1950年;(二)史学以真为本务──傅斯年与史语所,(三)史学反映时代精神──沈刚伯,(四)社会科学方法进入史学──许倬云和《食货》,(五)物质、社会与文化有机连系的「新史学」;杜正胜教授在演讲中指出,台湾50年来的史学变革,有其内在理路亦与外缘的政治社会情势密切关连;台湾史学的第一代学者于第二次大战后来自中国,傅斯年强调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沈刚伯认为史学研究不应与社会脱节,1970-1980年代引进社会科学方法,昌盛社会经济史的研究;1980年代以后,台湾史学界出现新的趋势,形成以社会经济为基础的文化史;1990年青壮代史学工作者创办《新史学》,尝试推动新领域、新课题的史学研

究,此为台湾史学发展的内在理路;而1990年代台湾地区完成民主化,对史学发展造成的冲激远较过去任何史学思潮或方法更深刻,50年来台湾以中国史为中心的史学教育与研究不得不重新检讨,而台湾史学何处去?台湾史家当如何安身立命?在历史学社群内部的意见变得相当分歧,甚至成为敏感的政治问题。处在转变的关键时刻,杜正胜教授认为下一波的新史学运动将不再是史家技艺的探索,而是史家心态的解放,如何突破长久以来以中国史为主体的习惯与束缚,重新建构世界性的历史视野,为长年永续的实证研究开辟一条新路[6]。

林满红教授〈当代台湾的史学与社会〉指出,当前台湾历史学界的几个现象:(一)以中国为思考范围,无法突破旧有的框架;(二)研究着重古史,近代史研究又不讲求历史解释;(三)忽略现在与过去对话及史学整体性的方法论问题;(四)史学研究与社会的脱节[7];林满红教授并提出四项建议:(一)促请立法院赶快通过档案法;(二)建立公报、报纸等数据光盘,鼓励全民写史;(三)调整与史学相关的奖评、升等、聘任办法;(四)加强当代台湾历史的研究实习。林满红教授的论文大体指出台湾地区历史学研究的一般现象,其中以中国史为思考范围,无法突破旧有的框架,尤指出问题关键所在;加强当代台湾历史的研究实习部分,在1990年代以后已有明显改善;其余所论大抵勾勒出台湾史学研究的一般现象及弊端所在。

宋晞教授论析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将台湾史学与现代中国史学放在同一范畴中讨论,,而以史料的发崛和各领域史学研究论著为论述主轴[8]。

2002年7月7日中国历史学会第38届年会举行“近年史学新趋势座谈会”,引言人分别是刘翠溶教授(台湾史)、李东华教授(中国史)、王琪教授(西洋史),对台湾地区1980年代以后的历史学研究做了综合性的讨论。刘翠溶教授将台湾地区历史研究所的台湾史博、硕士论文分为所别比较和专史比较,对了解台湾史研究的动向具有指标性的意义[9];李东华教授的引言延续其〈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华民国历史学研究的发展〉论点[10],并补强1980年代以后的相关发展,说明史料学派和史观学派对垒的最新趋势,以及后现代史学对台湾地区历史学研究的冲激[11]。

2002年王晴佳教授出版《台湾史学五十年》,从外部分析1945年以后台湾地区历史学的发展[12]。王晴佳教授将台湾史学分为三期讨论:(一)1950-1960年代中期:为台湾史学的初创时期,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1.史料学派;2.冷战的政治环境。(二)1960年代中期至1987年:主要受社会科学与现代化理论的影响。(三)1987以后:政治的禁令解除,加上史学研究禁区的开放,台湾史学进入蓬勃发展期[13]。

从李东华、杜正胜、宋晞、王琪、刘翠溶教授的论析,约略可以看出台湾史学的一般概况,影响台湾史学研究的四个面向:(一)日治时期台湾的历史研究,(二)民国以来的中国史学,(三)欧美/西方史学的输入,(四)台湾史学工作者的自觉,亦昭然若揭。在这些面向中,我们看到受外来影响的轨迹,亦有台湾史学工作者内省的自觉;外来的影响包括日本史学、现代中国史学与欧美史学;内省的自觉则包括对方法与方法论的反省(日本史学、现代中国史学与欧美史学的本土化),研究范畴的转变(如1990年代台湾史研究的兴起)。上述论著对台湾史学在史学理论、方法与方法论、历史解释的检讨上,勾勒出一幅鸟瞰式的图象,对了解台湾史学提供了基本的趋势导引。

此外,彭明辉教授的系列量化分析指出,台湾地区的史学研究,中国史占了很大的比重。在〈台湾地区历史学期刊论文与博、硕士论文的量化比较(1945-2000)〉,选取《大陆杂志》、《中华文化复兴月刊》、《史学集刊》、《史学评论》、《思与言》、《幼狮学志》、《食货月刊》、《新史学》等8种期刊为分析对象,并以1945-2000年间的历史研究所博、硕士论文为参照客体,分析两者的内容取向及关注课题。在搜集到的2,008篇博、硕士论文,中国史占73.0%,台湾史15.9%,世界史11.1%;8种期刊搜集到的论文计5,683篇,中国史占87.3%,台湾史4.9%,世界史7.9%,略可看出台湾地区历史学研究重心之所在[14]。在另一篇分析历史学报的论文,搜集到的20种历史学报论文计2,378篇,中国史占80.6%,台湾史占7.9%,世界史占11.3%;亦可说明台湾史学的研究重心是中国史[15]。

整体而言,台湾史学在理论与方法论上,颇受外来学说之影响,惟在研究课题上,主要集中于中国史。台湾史研究一直要到198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地区解除戒严,才成为史学研究的新兴领域。

二、反思与前瞻

搜录于本书第1卷“反思与前瞻”中的6篇论文,大体环绕近、现代中国史学与台湾史学立说,整体回顾与检讨了1945年以后台湾史学的诸种面貌。

余英时教授〈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回顾与展望〉,首揭现代中国史料与史观学派分体抗礼之说,余英时教授指出,在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过程中,先后曾出现过很多的流派,但其中影响最大的则有两派:一是史料学派,系以史料之搜集、整理考订与辨伪为史学的中心工作;另一派是史观学派,乃以系统观点通识中国史全程

为主要任务。余英时认为史料学派与史观学派的发展,是“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因此他希望现阶段的史学工作者能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方面用严格的实证方法建立史实,另一方面则要通过现代各种学科的最新成果和时代的眼光,来疏通史实与史实之间的关系,以解决“证而不疏”和“疏而不证”的问题[16]。此文原系《史学评论》的〈代发刊辞〉,刊出后引起甚多回响,两岸学者探讨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不论赞成或反对,大抵均在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回顾与展望〉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黄进兴教授〈中国近代史学的双重危机:试论〈新史学〉的诞生及其所面临的困境〉,说明自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史学〉以来,垂一世纪间“新史学”的诸种面貌。黄进兴教授指出,梁启超一面将史学从经学的附庸独立出来,却又迎向社会科学的附庸,使得“新史学”扶得东来又西倒;而同时代的学者,胡适与傅斯年强调史料的重要性,终落得“史学只是史料学”的结论;何炳松在引介美国哥伦比亚新史学派鲁滨逊的《新史学》时,又不免以社会科学为史学开药方。黄进兴教授指出,中国第一代的新史家在引介其他学科进入史学的过程中,渐次暴露史学无法自主的弱点。自此中国史学始洞门大开,外敌(案指西方史学与社会科学)得以长驱直入,扰攘永无宁日。而第一代的“新史学”与社会科学联盟,便如清兵入关,不可收拾。自此现代中国“新史学”便栖栖遑遑,无所安顿;从1920年代社会科学的引进,到历史唯物论(大陆)、行为科学(台湾)的盛行,居中除了夹杂美、苏文化霸权的驱策,都只能看作是时尚的差异。因此,黄进兴教授呼吁,今日的史学研究,必须重新省视中国历史素材,从中创发量材适身的研究途径,以求真正提升中国历史的理解,建立别具特色的史学。

陈弱水教授〈传统中国史研究与台湾史的未来〉一文,讨论台湾史学的四个问题:(一)传统中国史研究在台湾的人文学术中应有怎样的地位;(二)台湾的中国史研究可以实行何种战略?(三)台湾的中国史研究应如何扬长避短;(四)如何运用相关的研究资源?陈弱水教授指出,相对于中国大陆的中国史研究,台湾的中国史研究乃属边缘地区,故应有良好的研究策略;虽然今日之台湾应努力建构台湾史的研究,开拓世界史的研究,但中国史仍应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台湾研究中国史,最有潜力的方向是“现象解释”。陈弱水教授认为,“现象解释”以实证的研究为基础,抉发出有助于了解重大历史问题的现象,进而描述此现象,说明其与重大历史问题的关,亦即一种涵盖历史解释(historical explanation)的研究。

林正珍教授〈台湾五十年来“史学理论”的变迁与发展〉一文,全面回顾和检讨了1950-2000年间台湾史学有关史学理论的引介,并对台湾史学过度向现代化、

科学化倾斜的现象有所评骘,认为在科学化风潮之下,使得文学或艺术想象与史学产生距离。

王泛森教授〈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从新文化史对思想史研究的冲激,讨论研究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一)对私密性史料的重视与利用,强调地方性思文化材料的重要性;(二)探讨方法论的问题,厘清“事件的逻辑”与“史家的逻辑”,对希洛克(Marc Bloch)研究古代历史要像“倒着放电影”的论述提出修订,认为研究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在方法论上应该是“顺着放电影”;(三)提出中国近代传播网络的形成与思想文化的关系,如保守派人物研究、地方上小读书人的角色与功能的研究。但王泛森教授最后仍强调,思想史研究的最重要工作,是对重要文献缜密而深刻的阅读。

王明珂教授〈民族史的边缘研究:一个史学与人类学的中介点〉,提出有异于溯源研究的边缘研究。民族史的溯源研究,系指着重于构成一个社会体系的“内涵”,溯源方法主要以寻找“内涵”的“相似性”为主的模拟法。民族史的边缘研究则是边缘的、不规则的、变化的族群现象。王明珂教授指出,人群定义“同我”是以将“非我”排除在人群边缘外来达成,并以共同的称号与共同的起源来设定族群边界,而族群认同的改变,也是以族群边界的变迁来完成。因此,民族的溯源研究,必须先假设民族具有共同的或相似的血统、语言、文化的人群,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或曾经存在的“民族”。而民族史的边缘研究,则认为脱离主观认同,没有所谓客观存在的民族。这种边缘研究的思维架构,在民族史的溯源研究之外,另辟蹊径,开拓出民族史研究的新天地。

搜录于本书第1卷“反思与前瞻”中的6篇论文,大体勾勒出1945年以后台湾史学的诸种样貌,显示外来冲激与内省自觉对台湾史学所造成的影响,殊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亦由此呈显台湾史学多样化的现象。

三、方法与方法论

学者们反思台湾史学的形成,大抵同意战后初期的第一代史学工作者,受现代中国史学的影响极为深远。故自梁启超1902年发表〈新史学〉以来,方法与方法论就成为一代代史学工作者念兹在兹的事;而以傅斯年1928年创办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为基地的史料学派,1960年代与1970年代社会科学与历史学的联姻,1987年台湾地区解严后台湾史研究的兴起,1990年代以后新社会史与新文化史的出现,是台湾史学方法与方法论意识高张的关键年代。

黄进兴教授〈论「方法」及「方法论」:以近代中国史学意识为系络〉,对近、现代中国史学强调“方法”与“方法论”,有鞭辟入里的论析;黄进兴教授指出,近代中国史学对“方法”的提倡,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1922)、《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1933),为荜路蓝缕之作[17]。稍后的胡适,更是提倡“科学方法”的燃灯人,主张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但他的整理国故和科学方法其实很有科学主义的意味[18]。在科学主义的涵盖之下,“科学方法”几近无所不能;历史研究显然属于“国故”的一部分,同样应该讲求“方法”,尤其是“科学的方法”。

而1920年代马克思主义流传入大陆,一些左派史家开始以唯物史观解释历史,以唯物辨证法处理历史问题,从不同的方向助长此一“强调方法优先性”的史学意识。就台湾史学而言,1960年代末期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s)的介绍及输入,不仅加强此一意识,而且添入新血。1960年代以后,西方史学界的“分析历史哲学”(analytical Philosophy of History),被引入台湾,杜维运教授的《史学方法论》就采纳了不少这方面的研究,许冠三教授的《史学与史学方法》(1963)也把这些影响表现得十分明显[19]。李东华教授在〈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华民国历史学研究的发展〉中指出,1949年以后的台湾史学,约略可以1960年代画分为两个时期,1960年代以前为大陆史料学派延续时期,1960年代以后,史料学派的地位开始动摇,进入解释史学时代[20]。黄俊杰教授在〈近十年来国内史学方法论的研究及其新动向(民国六十年至民国七十年)〉中,曾就刊载有关史学方法论最多的两分杂志──《食货》月刊和《思与言》杂志,做了统计与分析[21]。黄俊杰教授认为1970-1980年代是台湾地区注重史学方法论的年代,其中量化史学、心理史学、社会科学与历史学的结合[22],对史学研究有重大的影响。从学者们的论述,略可了解1960-1970年代,是台湾史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年代。

搜录于本书第2卷“方法与方法论”的10篇论文,各自代表了台湾史学界在不同时期对各种方法与方法论的提倡,可谓各出机杼。

1979年杜维运教授的《史学方法论》初版问世后,台湾地区的大学历史系学生几乎人手一册,历久不衰,可以说是台湾地区有关史学方法与方法论的长青树。搜录于本书的《史学方法论.第一章绪论》,杜维运教授提出冶中西史学于一炉的呼吁,认为中西史学分途发展两千余年,其史学方法有绝相殊异者,有遥相吻合者。其相吻合者适足互相发明,其相殊异者则能彼此切磋。杜维运教授认为,以不偏不倚的态度,兼容并蓄的胸襟,综合两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史学的中心工作。

杜维运教授亦提出科学与艺术方法的相辅相成,个人集体的交互为用,以写出真善美的人类历史。

刘子健教授〈史学的方法、技术和危机〉一文,对1980年代以来风行于史学界的年鉴学派、量化史学和心理史学有所批评;对于方法与方法论的优先性,刘子健教授认为方法在先、问题在后的研究方式并非正道,应该是问题先于方法。在此文中,刘子健教授提出中层题目的观点,认为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均有其盲点,而做中层题目时,容易有小题目的副产品,累积起来亦可看出大方向。刘子健教授在文中仿照三字经的方式,拟订8种史学技术,分别是:(一)设分类;(二)钻小缝;(三)顾大势;(四)抓要点;(五)抢一角;(六)找边傍;(七)出冷门;(八)碰运气;(九)求概念。此外,刘子健教授在文中提出几项呼吁:(一)不要祇做窄题目,亦可以做宽的题目;(二)鼓励合作研究,加强同行切磋;(三)提高学术论著的质量,采取现代式的写法,面向大众,走向社会。

蔡彦仁教授〈中国宗教研究──定义、范畴与方法学刍议〉,借用外国学者研究宗教的传统,用以检验中国宗教研究未受重视的诸种原因,提议今日应重新审视宗教研究,以建立一独立的宗教学科。文中对于普遍宗教性的确认、取材对象与研究方法,亦多所著墨。蔡彦仁教授建议以“主题类型”为运作假设,以掌握与厘清中国宗教现象;同时亦反省这些得自中国以外的宗教传统,是否适用于中国宗教研究尚待验证;但这类理论与方法学的提出,当有助于吾人重新检视传统学者对宗教研究的看法;并且认为中国历史蕴含丰富的宗教素材,亟待吾人的整理、爬梳与解释。

杜正胜教授〈历史研究的课题与方法——特就宗教史的研究论〉,探讨宗教史研究的三种模式:(一)教派史的研究,只以教派中的人为对象,由人与人的连系组成渊源流长的教派史,以教派的发展演变为课题;(二)政治与文化意义的宗教史研究,从政治与文化的角度切入,探讨政治、文化与宗教的关连性;(三)功能的宗教史,不涉及宗教行为起源论,不措意于宗教及其思想之影响变迁,也不追求宗教仪式的象征意义,只着重研究宗教对社会发生的功能,及宗教行为在人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杜正胜教授认为三种研究方式均各有所偏,而反思宗教史研究的诸种面向,在文中提出社会科学理论是否适用于历史研究,以及如何应用的问题;杜正胜教授指出,历史研究的对象、课题和方法是互为变量的,史家尽可吸收新兴社会科学的概念,但历史研究自有其特殊意义的课题,也有其独特的方法,非其他社会科学所得取代。

张玉法教授在〈心理学在历史研究上的应用〉一文,介绍自18世纪以来心理史学的发展,从维可(Viambattista Vico, 1668-1774)、赫德(J. G. Von Herder, 1744-1803)、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Anna Freud, Erik H. Erikson, Heinz Hartmann, Harold D. Lasswell 到Hean-Paul Sartre等人的心理史学方法与著作。对心理史学的成果,包括个人心理分析的传记研究和集体心理史学的研究著作,均加以爬梳,对心理史学的发展与著作成果做了整体鸟瞰式的整理。张玉法教授认为,就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来看,心理史学已确然可以成立,史学工作者宜多留心相关研究的发展,以开拓史学研究的更多面向。

古伟瀛教授〈历史量化的反思〉,说明在台湾从事史学量化研究的困难与限制有二:(一)史学工作者的量化训练不足,量化统计技术全靠自行摸索;(二)史料搜求耗去史学工作者的主要时间,不可能有余力对量化技术做持续性的深入探讨。但随着个人计算机的进步与普及,历史量化的未来展望可朝下列三个方向努力:(一)史料搜集;(二)史料批判;(三)分析史料。古伟瀛教授认为历史量化至少给史学工作者一种新的向度(dimension)及可能的选择(alternative),让史学工作者在从事研究时,随时都思考有无可以量化的地方,将可使史料搜集更为敏锐,在分析上更为细密,论证更为扎实。而未来的史学著作应质(qualitative)量(quantitative)兼备,既有个案分析,亦有量化统计结果,叙述(narrative)与分析(analysis)并重,因此,叙述史学和量化历史应是互相补充,合则双美的共生状态。

刘翠溶教授〈近二十几年来欧美历史人口学之发展──兼论如何研究中国历史人口学〉,对历史人口学(Historical demography)和人口史(Demographic History)的分野有所说明:人口史系指以过去人口之消长为指标来解释相关的历史现象,历史人口学则是运用现代人口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人口。刘翠溶教授在文中介绍了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历史人口学发展,并揭示可运用其方法于中国历史人口学的研究。而家谱、族谱、正史与地方志,包括传记与碑铭文字,均为研究中国历史人口学的可用材料。刘翠溶教授认为研究中国历史人口学有待历史学家、人口学家、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的共同努力,并需要计算机专家的协助。

彭明辉教授的〈五四史学的方法与方法论意识〉,藉用复音音乐与文学的众声喧哗理论,分析五四史学的方法与方法论意识,说明五四时期所引介的各种西方思想、主义、方法与方法论,并非有系统、有组织、有秩序的状态,甚至有点随机取样的意味,局部的、零散的各类学说同时出现在五四时期的思想学术界。这是为何五四时期出现的各种论题,在后五四时代继续燃烧的重要因素。台湾历史学界强调

方法与方法论的优先性,可说是由五四史学的方法与方法论意识一路发展下来的。类似的情形亦出现在大陆史学界,1949年以后大陆史学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史学所进行的各种运动,从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以论代史”,到1980年代中期以后发出“史学危机”的呼声,史学方法与方法论意识可谓历久不衰,甚至每当面临新思潮或新运动出现时,方法与方法论就重新下锅,再度炒热。而史学方法与方法论意识的幽灵,80年来不断地在台湾与大陆史学界重现,乃五四史学的方法与方法论意识影响最深远者。

李东华教授在〈中华民国历史学博士论文内容及方法之评析〉中,分析1971-1983年间39篇历史学博士论文的师承、断代分布、专史领域与方法,说明39篇历史学博士论文除1篇为韩国史外,其余38篇均为中国史;其中以宋史为题的最多,占10篇;其次为近现代史,占9篇;在专史分布上,政治军事史占12篇,比例最高;其次为经济史6篇,社会史4篇,说明社会经济史有逐渐风行之势。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台大历史研究所早年的博士论文相约研究史学史,分别为:阮芝生研究司马迁、逯耀东研究魏晋史学、张元研究宋代史学,加上后期陈锦忠研究先秦史学,这项对中国史学史的集体研究,是台大博士论文的最大特色。李东华教授指出,从历史学博士论文的内容分析,有两点值得注意:(一)解释史学取代了史料学派;(二)论文取材的史料范围明显扩大。在研究方法上,虽然未见大量使社会科学方法,但因解释史学观念的确立,历史学博士论文采择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是必然的趋势。

黄俊杰教授在〈战后台湾关于史学方法论的研究(1950-1980)〉一文,将台湾历史学界对史学方法论的观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0-1970,第二阶段为1970-1980;黄俊杰教授认为第一阶段主要是继承近代中国的史料学派,第二阶段则是社会科学(特别是欧美以实证主义为中心的行为科学)对台湾史学的影响;黄俊杰教授在文中亦提及部分学者(如钱穆、杜维运、余英时、汪荣祖、王尔敏教授等)对传统史学思想中有关“史识”的强调,说明历史学工作者无法避免“意义”的问题及其先导性。

搜录于本书第2卷“方法与方法论”的10篇论文,略可说明台湾史学强调方法的优先性,不论1960-1970年代社会科学与历史学结合的尝试,1990年代以后新社会史与新文化史的出现,均代表台湾史学强调方法与方法论的方兴未艾,亦显现出台湾史学强调“方法优先性”的史学意识。

四、历史解释

相较于对方法与方法论的热中,台湾史学的历史解释似乎较为沈寂,这一方面是受史料学派的影响,另一方面亦为现代学术强调窄而深的研究取向所致;搜录于本书第3篇〈历史解释〉的7篇论文,其中有4篇系由演讲稿改写而成[23],略可说明对历史提出整体解释,并非台湾史学的一般研究模式。

沈刚伯教授〈史学与世变〉原系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演讲,其后发表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5本第1分[24],沈刚伯教授于文中指出,史学与时代有密切关连,史学产生后,物质环境仍是日新月异,史学也就跟着不断地变。世变愈急,则史学变得愈快;世变愈大,则史学变得愈新;时代安定不太变动,史学反而比较沈寂。主要是因为人们大都抱着鉴往知来的目的去读历史,一逢世变,便想从历史中探寻世变之由;求之不得,自然不满意于现有的史书,而要求重新写过。于是每一个时代必然出现根据其时代精神所改修的新史书。而变动时代的种种观念就形成了新史书的重点;沈刚伯教授认为,用新的材料,配合新的重心和观念,用新的方法编成的史书,一定有新的体裁,而用这些新材料、新观念、新方法、新体例所构成的新史学,往往因时代的进步而又成为不合时宜的旧史学,须得再变。沈刚伯教授在〈史学与世变〉中认为,史学工作者宜对时代、社会有所关怀,因而呼吁世变与史学的关连性。

许倬云教授在〈传统中国社会经济史的若干特性〉中认为,中国的历史不仅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历史,因为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其中经济、社会、政治与意识形态的脉络,交织成一个复杂的文化体系。因此处理中国的历史,应该与处理整个西欧史或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历史属于同一层次,而不同于某一个国家的国别史。许倬云教授用时空坐标的概念,分析中国历史发展的种种面向,而以经济、社会、政治与意识形态四个面向为讨论对象,揭示中国历史在空间转移与时间序列的进程上,经济、社会、政治与意识形态的诸种风貌。

姚从吾教授在〈国史扩大绵延的一个看法〉指陈中华文化的两大兴盛时期:秦汉为汉族儒教大同文化第一次兴盛时期,隋唐为儒教大同文化第二次兴盛时期。而国史悠久绵延的原因,乃归功于儒教大同文化的维繋。姚从吾教授在文中提出中华民族发展的五大酝酿与四大混合:(一)有先秦的长期酝酿,而后有秦汉时代第一次的大混合;(二)有魏晋五胡十六国的酝酿同化,与南北朝的分途发展,而后有隋唐的第二次大混合;(三)有五代的酝酿与两宋辽金的分途发展,而后有大元帝国的第三次大混合;(四)有明朝与蒙古的对峙与休息,而后有大清帝国的第四次大混合;(五)1842年以降的长期苦难,是另一个新的酝酿期,酝酿着另一个伟大时代的出现。而维系中原儒教大同文化的三大保障则是长城、黄河与长江。

李济教授〈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说明重建中国上古史必须将考古数据与文献合而观之,缺一而不可;李济教授指出,研究中国上古史的材料包括:(一)与人类原始相关的资料;(二)与研究东亚地形相关的科学资料;(三)人类的文化遗迹;(四)体质人类学;(五)狭义的考古数据,即过去古器物学家一般所承认的考古数据;(六)民族学家所研究的对象;(七)历代传下来的秦朝以前的纪录。而研究中国上古史首先要问的两个问题是:(一)构成中国民族的人种问题;(二)中国文化的开始。李济教授呼吁研究中国上古史应充分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但亦须注意科学研究的成果并非相等。而在写作上古史时必须一面运用科学考古的成果,另一面仍须运用丰富的文学想象,来填补科学研究成果之外的空白部分。

逯耀东教授〈经史分途与史学评论的萌芽〉指出,两汉时代史学翼附于经学之下,不是独立的科目。因此刘歆《七略》没有史部这个门类,班固以《七略》为蓝图编撰《汉书.艺文志》,将史部的书籍骥附于〈六艺略〉的春秋家,有些则杂入子部诸家之中。逯耀东教授认为,《汉书.艺文志》不另立史部,和史学著作篇帙的多寡无关,而是因为当时史的独立概念还没有形成,经史没有分立,史学祇是依附于经学下的一个旁枝而己。直到《隋书.经籍志》才将史部标出,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科目。而《隋书.经籍志》史部的形成,完全建筑在魏晋史学发展的基础上。

傅乐成教授〈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讨论的非止于唐代和宋代,并往上追溯到魏晋南北朝,说明魏晋南北朝在老庄思想、佛教和胡人习俗三方面,对唐代文化造成直接的影响。傅乐成教授指出,唐代文化以接受外来文化为主,其文化精神及动态是复杂而进取的;唐代后期的儒学复兴运动,只是始开风气,在当时并没有多大作用。北宋时各派思想如佛道儒诸家,已趋融合,渐成一统之局,形成民族文化的理学产生,其文化精神及动态亦转趋单纯与收敛。南宋时道统的思想既立,民族本位文化益形强固,其排拒外来文化的成见,也日益加深。宋代对外交通甚为发达,但其各项学术都不脱中国本位文化的范围,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几达停滞状态,这是中国本位文化建立后最显著的现象,也是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最大的不同点。

陶晋生教授〈边疆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是一篇以巨视眼光探讨边疆民族与中国历史关系的论文,包括边疆民族入主中国的频繁及其原因、边疆民族和汉民族相处的三种模式、边疆民族对中国文明发展的影响、游牧和半游牧民族对于西欧和中国不同的影响等。陶晋生教授归纳边疆民族和汉民族相处三种模式:(一)维持和平关系,以南方边疆民族为代表;(二)渗透王朝,以五胡乱华时期的华北

野蛮王朝代表;(三)征服王朝,以辽金元清为代表。而边疆民族对中国文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物产、文学、艺术、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陶晋生教授的论述主要是整理中外学者的研究,具有整体性和通论性的意义。

汪荣祖教授〈西方史家对中国传统史学的理解与误解〉,是其专书《史学九章》中的一篇[25];将西方史家对中国史学的理解与误解做了贴切中肯的论述,此文环绕于三个主题进行论辨:(一)对褒贬史学的认识与误解;(二)对史官制度的认识与误解;(三)对中国传统史书的认识与误解。汪荣祖教授指出,中国传统史学以现代眼光观之固有不少缺点,西方史家正是以现代西方史学的标准来批判中国的旧史学,加上对中国传统史学认识的浅显,很容易做出未经细究的综述和结论。西方史家认为中国史学受到儒教的深切影响,将重点放到褒贬上,沦为道德工具,而历代中央政权雇用史官,为政治目的服务,又沦为政治工具,以致于没有独立的史学意识,在方法上亦因而停滞在编排与剪贴的层次。汪荣祖教授此文即针对西方史家的片面认知有所商榷,同时亦指陈现代中国史家似未称职,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不够深入与全面,此为现代中国史家未来应努力的方向。

搜录于本书第3卷〈历史解释〉的7篇论文,大抵呈现台湾史学对历史解释的关注。这方面的论文以较宏观的角度对中国史进行解释,但除少数篇章属窄而深的研究,大部分均为综合整理式的论文,相较而言,并非台湾史学研究的重心。

五、小结

搜录于本书的23篇论文,略可呈现台湾史学界对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的关注;第1卷“反思与前瞻”中的6篇论文,回顾与检讨了1945年以后台湾史学的诸种面貌。第2卷“方法与方法论”的10篇论文,略可说明台湾史学强调方法与方法论的优先性。第3卷〈历史解释〉的7篇论文,大抵呈现台湾史学对历史解释的关注。当我们省视1945年以后台湾史学有关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的相关论著,方法与方法论的优先性显然高于历史解释,显现出台湾史学向窄而深的现代学术研究靠拢之取向,因而有愈来愈多的史学著作以深入专题的方式进行研究;加上社会科学与历史学的结合,使台湾史学有愈来愈专业化的趋势,这种研究取向一直到1990年代方始改变,新一代的史学工作者开始提倡新社会史与新文化史研究,试图在窄而深的专题研究之外,走出一条新的史学之路。

回顾、反思与前瞻,台湾史学在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的范域,呈现出倚轻倚重的面貌,未来的发展犹自在时间之流里继续前行。

附记:

本文是为:邢义田、黄宽重、邓小楠总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分册所写的〈导论〉。

[1] 如黄俊杰、李东华、林正珍教授等人的研究,相关著作如:黄俊杰,〈近十年来国内史学方法论的研究及其新动向(民国六十年至民国七十年)〉,上,《汉学研究通讯》,2.2(台北,1983.04): 69-76;黄俊杰,〈近十年来国内史学方法论的研究及其新动向(民国六十年至民国七十年)〉,下,《汉学研究通讯》,2.3(台北,1983.07): 135- 145;黄俊杰,〈战后台湾关于史学方法论的研究(1950-1980)〉,收入:黄俊杰,《战后台湾的教育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29-99;李东华,〈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华民国历史学研究的发展〉,《中国论坛》,21.1(台北,1984.10): 36-43;林正珍,〈台湾五十年来“史学理论”的变迁与发展〉,《汉学研究通讯》,20.4(台北,2001.11): 6-17。

[2] 如杜正胜、林满红、宋晞、王晴佳教授等人的研究,相关著作如:杜正胜,〈中国史在台湾研究的未来〉,《历史月刊》,92(台北,1995. 09): 79- 85;林满红,〈当代台湾的史学与社会〉,《晚近史学与两岸思维》(台北:麦田出版,2002),169-176;宋晞,〈民国以来的中国史学──民国八十五年九月十五日上午在中国历史学会年会上讲〉,《国史馆馆刊》,复刊21(台北,1996:12): 1-26;王晴佳,〈台湾史学的“变”与“不变”:1949-1999年〉,《台湾大学历史学报》,24(台北,1999): 329-374。

[3] 李东华,〈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华民国历史学研究的发展〉,《中国论坛》,21.1: 37- 38。

[4] 杜正胜,〈中国史在台湾研究的未来〉,《历史月刊》,92: 80;李东华教授在〈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华民国历史学研究的发展〉中认为「台湾史的研究始终有良好的发展」,与杜正胜教授的说法略异;参见:李东华,〈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华民国历史学研究的发展〉,《中国论坛》,21.1: 40。

[5] 杜正胜,〈新史学之路──兼论台湾五十年来的史学发展〉,《新史学》,11.3(台北,2002.09): 21-42。

[6] 杜正胜,〈新史学之路──兼论台湾五十年来的史学发展〉,《新史学》,11.3: 21;有关打破长久以来以中国史为主体的习惯与束缚,建构世界性的历史视野,林满红教授亦有深刻的观察,参阅:林满红,〈以世界框架写中国人的近代史〉,《晚近史学与两岸思维》,177-202。

[7] 林满红,〈当代台湾的史学与社会〉,《晚近史学与两岸思维》,144-168。

[8] 宋晞,〈民国以来的中国史学──民国八十五年九月十五日上午在中国历史学会年会上讲〉,《国史馆馆刊》,复刊21: 1-26。

[9] 刘翠溶,〈台湾史部分引言〉,《中国历史学会会讯》,70&71(台北,2002.11.30): 20-22。

[10] 李东华,〈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华民国历史学研究的发展〉,《中国论坛》,21.1: 36-43。

[11] 李东华,〈二十年来台湾中国史研究趋势之我见〉,《中国历史学会会讯》,70&71(台北,2002.11.30): 22-24。

[12] 王晴佳,《台湾史学50年:传承、方法、趋向》(台北:麦田出版,2002)。

[13] 王晴佳,《台湾史学50年:传承、方法、趋向》,xiv-xvii。

[14] 彭明辉,〈台湾地区历史研究所博硕士论文取向:一个计量史学的分析(1945-2000)〉,《台湾史学的中国缠结》(台北:麦田出版,2002),151-206;彭明辉,〈从历史学期刊论文分析台湾史学研究动向(1945-2000)〉,《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19(台北,2001.05): 335-364; 彭明辉,〈台湾地区历史学期刊论文与博硕士论文的量化比较(1945-2000)〉,《汉学研究通讯》,21.2=82(台北,2002.05): 1-16。

[15] 彭明辉,〈台湾地区历史学报的量化分析(1945-2000)〉,上,《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1(台北,2004.05): 193-234。

[16] 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回顾与展望〉,此文原系《史学评论》的代发刊辞〉,收入:余英时,《史学与传统》(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2),1-29;此处所引在2, 4, 27。

[17] 黄进兴,〈论「方法」及「方法论」:以近代中国史学意识为系络〉,收入:康乐,黄进兴(编),《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台北:华世出版社,1981),21- 42;所引在25。

[18] 郭颖颐(D.W.Y. Kwok), Scientism in Chinese Thought,1900-1950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5);林毓生(Lin Y-sheng),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 (Madison, Wisconsi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9), 91-92.

[19] 黄进兴,〈论「方法」及「方法论」:以近代中国史学意识为系络〉,收入:康乐,黄进兴(编),《历史学与社会科学》,25。

[20] 李东华,〈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华民国历史学研究的发展〉,《中国论坛》,

21. 11: 36- 42;李东华教授进一步说明以1960年代为分期的原因有三:(1)从史学理论及方法论而言,1963年2月15日创刊的《思与言》是对史料学派最早提出批评的刊物;(2)就史学研究工作者而言,1960年代是内地来台老一辈教授逐渐退隐、凋谢的时代,也是第二代学者大量崛起的时代;(3)就历史研究与教学而言,1960年代是历史研究、教学单位数量上大量增加的时代。(页40)

[21] 黄俊杰,〈近十年来国内史学方法论的研究及其新动向(民国六十年至民国七十年)〉,上,《汉学研究通讯》,2.2: 69-76;黄俊杰,〈近十年来国内史学方法论的研究及其新动向(民国六十年至民国七十年)〉,下,2.3: 135- 145。

[22] 黄俊杰,〈近十年来国内史学方法论的研究及其新动向(民国六十年至民国七十年)〉,上,《汉学研究通讯》,2.2: 70-73。

[23] 包括:沈刚伯,〈史学与世变〉;姚从吾,〈国史扩大绵延的一个看法〉;李济,〈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陶晋生,〈边疆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均系由演讲稿改写而成。

[24] 沈刚伯,〈史学与世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5.1 (台北,1967. 10): 509-517。

[25] 汪荣祖,〈西方史家对中国传统史学的理解与误解〉,《史学九章》(台北:麦田出版,2002),135-161。

如何做好历史名词解释题

如何做好历史名词解释题 一、历史名词解释的范围 考史实的最好题型就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名词解释,而不是论述题。与简答题不同的是,名词解释的范围是“次重点”。那么,何谓“次重点”? 1、历史上较为重要的史实; 2、重大历史事件的一部分或对重大史实产生过一定影响; 3、具有相对性,即“次重点”是相对重点而言。如《九十五条论纲》,相对于宗教改革就是次重点; 圣德太子改革,相对于大化改新也是次重点。 正是由于名词解释的次重点特性,才使得我们明确了名词解释的范围:重大的历史事件不是名词解释的范围,像前文所举的大化改新,宗教改革不可能直接作为名词解释;同样,过细的知识点也不在次范围之内。尽管如此,次重点的依然是较为重要的史实,在历史上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二、三段论:可行的高分模式 在介绍了名词解释的范围之后,进入本文的最重要部分:如何解答名词解释。 长孙总结的三段论认为名词解释的答案应包括概括句、分述部分、影响与作用句(结尾句)。可以看出,三段论不是三个段落,而是指有上述三部分构成的完整的答案。如官督商办:“①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②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由清政府委任官员督办。③官督商办方式对民用企业早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中①为概括句,②为分述部分,③为影响与作用句。 整体上看,三段论的答案呈现“总-分-总”的形式,这种形式与考研英语大作文的三段模式很相似。 应当给与重点关注的三段论的概括句。在答题时,考生最易忽视此句,而直接进入展开叙述,这是考生不能获得高分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为什么必须要概括句呢?其原因在于概括句能直接而准确地告诉阅卷者,这个名词解释是什么!假如有一本专门论述少年中国学会的著作,而此前你并不知道什么是少年中国学会,当你深入此书后,慢慢地你会知道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著名的社团。若干时间后,你可能忘记了书中关于该社团成立时间、主张、活动的具体叙述,但你依然记得: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的社团。是的,这句活就是该名词的概括句。更通俗的例子是,当别人问你什么是火龙果时,你会告诉他火龙果是热带的一种水果,而不是喋喋不休的告诉他火龙果的成分构成和生长环境。 至此,我想大家已经清楚地知道了,概括句就是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概括某个名词的主要特性的句子。 概括句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地知道考生对该名词的掌握程度,是最能体现考生水平的部分,也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撰写概括句?长孙以为,一个完整的概括句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时间、地点、施动者、行为、原因、目的、性质。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个名词都要写出以上七项,二是根据名词的具体特点而有选择的使用。一般而言,中国古代史的名词要指出朝代,世界史的名词要指出国别(包括已经消亡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名词则要灵活的多,即可根据晚清、民国、中共来划分时间,亦可根据重大历史事件如洋务运动、五四运动等来划分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及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要求既要重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又要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分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分原理2).社会意识反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即相信群众(前提),依靠群众(手段),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目的)。青年学生要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就要在“情”、“理”、“行”三方面来一个转变。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错误的价值观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和坚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西方史学史名词解释简略版

第一章希腊史学 普鲁塔克荷马史诗 荷马《奥德赛》《伊利亚特》特洛伊战争西方史学的开端希罗多德 历史学之父《历史》第一部历史著作真实性艺术性 修昔底德 政治学之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政治军事史的典范真实性色诺芬 杰出的军事家《长征记》可读性 波里比阿罗马《希腊罗马名人传》传记体先河语言优美精神分析法 阿庇安 希腊史学家希腊文《罗马史》罗马通史社会经济背景客观公正珍贵史 阿里安 罗马统治下的希腊政治家史学家《亚历山大远征记》 拉丁史学: 加图 罗马共和国的希腊史家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罗马史》眼界的开阔思想罗马史学奠基者《罗马历史源流》开创了拉丁文写罗马史的先例爱国史的深化方法的进步求真家《农业志》 萨鲁斯特 罗马三大史学家之一《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垂训 希腊史家: 第二章罗马史学 凯撒 政治家历史学家《高卢战记》《内战记》善于叙事文学价值高拉丁语

加洛林文艺复兴 时期 《查理大帝传》 传记体所处时代受圣徒模式影响 第三章中世纪史学 早期教会史学的兴起: 阿非利加纳 《编年史》 教会史学第一位编年史家 线性时间 攸西比乌斯 英国教会史学: 比德 《英吉利教会史》 英国历史之父 基督诞生之年为基准 吾主纪年 教会史学之父 《编年史》 最大一部 《教会史》 《殉道者传》圣徒传 德国教会史学: 典范 教会史学的定型: 李维 圣奥古斯丁 罗马三大史学家之一 《建城以来史》 ~I -"- — P ]、 贝献: 通史体例 垂训思想 文笔优美 塔西陀 罗马三大史学家之一 《日耳曼尼亚志》 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反对暴政 歌颂共 和痛恨暴君教育垂训 写作技巧高超 卢奇安 罗马统治的希腊作家 《论撰史》史学自身思考 政治眼光 表现才能 史论 基督教早期 神学哲学 政治思想 集大成者 《上帝之城》 确立基督教的世界 理论 法国教会史学: 格雷戈里 《法兰克人史》 蛮族王国的希罗多德 宗教动机教会的丑陋面 艾因哈德

世界史名词解释

世界中世纪史 1. 西欧封建制度: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概念是:①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主封臣关系; ②形成了与封主封臣制相适应的封土制度;③中央权力衰落,各封建主在其领地内有独立的政治权力。 2.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特征是封建的大土地所有制;农民的小生产;自然经济。即大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小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叫封建社会。 3. 封建化:即西欧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其中包括自由民的农奴化过程和封主封臣与封土制有形成与发展。它的起点是《萨利克法典》。封建化完成的标志是:封臣制与封土制相结合,土地所有权与政治统治权相结合,大贵族在其世袭领地内具有独立 的政治经济权力,而王权衰落。 4. 农村公社(马尔克):是从氏族公社会发展而来的自由农民的社会组织。其特征是土地公有私耕,行政自治,但也有人认为,它是在中世纪地主庄园内重新形成的。 5. 《萨利克法典》:萨利克法典是萨利克人的习惯法汇编,形成于六世纪初,511 年前后.它反映了五、六世纪法兰克人在进入高卢以后的社会生活状况,既包含了日耳曼人的社会因素,也反映了一些高卢一罗马人的社会因素.西欧社会的封建化过程,就以此为出发点。 6. 委身制(投托、庇护):是西欧封建化过程中,农民依附于贵族的一种形式。由于战乱、社会动荡以及官府的勒索,使众多农民无法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同时,军事制度由轻装发展到重装,农民不堪费用,便把自己的土地交给贵族,依附于贵族,从而减轻自己的负担,这种形式叫做委身制。 7. 丕平献土:751 年矮子丕平登上法兰克王位,建加洛林王朝.为报答教皇对他的支持,754、756 年两次进攻与教皇作对的伦巴德人,并把意大利中部的土地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形成教皇国。 8. 凡尔登条约:查理帝国的皇帝虔诚者路易的三个儿子将查理帝国永久分裂的一个条约。签定于843 年,具体内容有:日耳曼路易统治东法兰克,秃头查理分得西法兰克,老大罗退尔保皇帝称号,得到的是东、西法兰克之间的领土,从意大利北部经勃艮第、阿尔萨斯、洛林到尼德兰.这一条约是查理帝国永久分裂的标志,也是造成近代德法领土纠纷的根源。第二单元 1. 卡诺萨觐见:11 世纪时,格利格里七世进行教会改革,禁止世俗授职,结果与德皇亨利四世发生冲突,亨利拒绝这一作法,于是格利哥里宣布开除亨利教籍,废黜他的皇位.亨利面对国内诸侯和主教的趁机反叛,别无它法.1077 年1 月,他在寒冬越过阿尔陴斯山,到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萨,身披罪衣,赤足立于雪地之中,请求教皇宽恕.此即为闻名于世的卡萨觐见. 2. 阿维农之囚:1308~1377 年,教廷长期迁于法国边境阿维农,七十年间,教皇一直受法王控制,教皇称之为“阿维农之囚”.这一事件充分说明了西欧政坛上教权与王权此消彼长的趋势,从此教皇一蹶不振,罗马教廷日益衰落。 3. 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罗马教廷、西欧骑士和意大利各城在宗教、战争狂热、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对近东各国的侵略性远征,时间从1096~1270 年.前后共八次.结果均以失败告终,曾灭亡拜占廷帝国。十字军东征虽对被侵略国家造成具大的灾 难,但却对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产生了巨大影响。 4. 沃姆斯宗教协定:1122 年德皇亨利五世与教皇签订的一个调和双方矛盾的协定。它标志着教权与王权之争趋于缓和。该协定规定:主教和修道院长由教士选举,选举时须有皇帝或其代表参加,教皇赐予主教代表教权的指环和权杖,德皇赐予主教代表世俗权力的权节. 5. 末日审判书:也叫“最终税册”。1086年英国国王征服者威廉下令编制的全国土地调查清册。目的是确定土地税额和附庸对于国王的封建义务。调查时将部分自由农降为农奴,人们

历史名词解释

阿克莱特 阿克莱特(1732—1792)英国第一家棉纺厂创办者,原是理发师,出身贫穷。阿克莱特最早成功地开办了机器纺纱厂,被誉为“近代工厂之父”。1769年,他设法仿制了海斯的水立纺纱机,以发明者资格取得为期14年的专利。他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水力织布机的人,这使得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1771年,他与人合伙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创办近代最早的机器纺纱厂,用机器进行生产,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从此走上成功之路。晚年,阿克莱特已经成为英国最富有的纱厂主。他制定严格的生产纪律,奔波于各个工厂,亲自监督。出门旅行时,他在马车上办公。50多岁还坚持识字,学习文化,并雄心勃勃地对别人说:“如果我能活得相当久,那我就能富有到可以把国债还清。”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厂手工化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第三次工业革命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进入科技时代,生物克隆技术的出现,航天科技的出现,欧美有称为21世纪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将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即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 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兴起的原因:⑴主要原因: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 ⑵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的国内市场;⑶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原始资本和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市场,⑷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这是后来的法国,德国等国都无法相比的)⑸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手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一场机器生产革命必然爆发。 工业革命的影响积极影响: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②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③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殖民地的旧制度、旧思想;④西方殖民掠夺加强,殖民地人民更加贫困,艰难,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⑤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⑥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⑦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⑧标志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⑨促进近代城市的兴起,城市进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长,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改变;10中英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消极影响:工业社会时代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 罗斯福新政 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不可回避的要研究这段历史。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1.《左传》:儒家经典之一。一般认为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与《公羊传)《毂 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叙事从鲁隐公元年(前 722)到鲁悼公十四年(前 454)。全面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 , 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左传》表现出较为进步的历史观 , 强调人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民本思想。该书是研究先秦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 对后世史学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前四史:二十四史中前四部的总称。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 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 体例上均为纪传体。前四史的行文精简扼要 , 偏重使用“春秋笔法” ,在史学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3.刘知几:唐代史学家。字子玄 ,徐州彭城人。 680年中进士,授狄嘉县主簿 ,以善 文辞而知名。 702年,任著作左郎兼修国史 ,旋迁左史, 撰起居注。 705年,参与修撰《则天实录》 , 期年而成。 710年,写成《史通》内外篇共 49篇, 评论古今, 以抒己见,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刘知几提倡“实录”精神,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 ,反对溢美之词。他还提出史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 而以史识最重要。刘知几的这些主张对后代史学、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4.《史通》:史评类史书。唐刘知几撰。成书于 710 年, 共 20 卷, 分内篇、外篇 各 10 卷。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 , 而外篇主要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强调史家须兼具“史才”“史学” " “史识”三长,“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 ,“不掩恶 ,不虚美” ,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通》是我国第 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 5.《通典》:中国第一部典章制度专史。唐杜佑撰。唐德宗贞元十七年 (801) 编

考古学名词解释

1.考古学:是主要根据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而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规律的一门科学。考古学属于广义历史学的一部分与文献历史学共同承担着研究人类历史的任务。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由于它是以研究人类的文化和社会为目的,故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又由于获取和研究这些遗迹和遗物需要利用纤中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而通过这些遗存解释过去人们的意识行为以及社会状况还需要运用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因此,考古学属于最大的一个交叉学科。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考古层位学和考古类型学分别来自地质学的地层学和生物学的分类学。其基本的研究步骤为:考古调查、考古发掘、调查发掘所获田野资料的整理,各种标本测试分析,编写考古调查或发掘报告、进行专题研究或综合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或专著。考古学可分为多个分支学科。如根据其研究的物质遗存的时代特征可分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青铜时代考古、铁器时代考古、近代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地域可分为欧洲考古、美洲考古、东亚考古、地中海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国度可分为埃及考古、印度考古、中国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和方法可分为田野考古、环境考古、农业考古、冶金考古、动物考古、社会考古、认知考古、航空考古、水下考古等。考古学并非只是研究过去的学问。它还可以通过研究阐述人类所走过的道路、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提供历史经验的借鉴参考。例如,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文化和观之间的相互交流、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保护人类文的保护等。 2.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古学是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科学,与其他许多学科都有关系,必须得到这些学科的支持和协助,才能完成各项研究任务。与考古学有关的学科,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三大方面。①在自然科学方面,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主要是协助研究遗址所在地区的地史和天然资源,从各个方面复原当时的自然环境。生物学(动物学和植物学)和体质人类学,主要是用以鉴定发掘出土的植物遗存、动物和人类的骨骸,并判定它们的年代。物理学和化学则应用于对遗迹的勘探,对遗物成份和性质的分析,并测定它们的年代。②在工程技术科学方面,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应用于对遗址的发掘、测量、制图,对发掘出来的遗迹进行复原或在现场加以保存等。采矿冶金学、陶瓷学和染织学应用于对工场址、矿址、窑址等遗迹的考察,对铜器、铁器、陶瓷器、玻璃器、纺织品等遗物的分析和研究。造船学则专门应用于对发掘出来的造船工场遗址和船舶的遗物进行考察和研究。③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等,都是分别就遗迹和遗物所提供的有关各该学科的资料,进行研究和解释。美术史学和建筑史学主要是研究发掘出来的美术品和各种建筑物遗存,就其样式、风格、年代、建筑技术以及保存方面的问题,作出判断和说明。历史学除了为发掘出来的种种遗迹和遗物提供文献上的解释并帮助判断它们的年代以外,还广泛地就古代的政治组织、社会结构、经济制度以及涉及精神文化方面的各种问题提供文献上的资料,作出详细的说明,以补考古学在这些方面的欠缺和不足。 3.遗物:指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可移动的古代遗存,包括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具及装饰品等。也包括墓葬的随葬品和墓中的画像石、画像砖及石刻、封泥、墓志、买地券、甲骨、简牍、石经、纺织品、钱币、度量衡器等。遗物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因而它们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当时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情况。由于地域、时代与民族的不同,各种遗物的用材(石、木、陶、金属──青铜与铁等)、制作方法及其形制、风格亦各不相同,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考古学对人类所遗留下来的各种遗物的研究,不应仅限于类别、类型的研究及年代的鉴定和用途的确定,而是要通过对遗物的研究去了解人类古代社会的社会生活、生产技术水平及文化面貌。 4.文物: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

历史名词解释(1)

第一组: 1、社会性质:社会的本质。就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2、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程中的一个阶段。资本主义(capitalism)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关系。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3、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它们的性质根本对立,但在当代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大形态,具有共同的“社会存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

立性”。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过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用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摆脱对物的依赖性,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组: 1、阶级:人们在社会上由于所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不同而分成的集团 我们认为,阶级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因经济关系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而形成的社会政治共同体。2、统治阶级: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有时特指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3、农民阶级

农民阶级是个比较特殊的阶级,有人将他们规划为工人阶级一类的无产阶级,因为他们除了劳力并没有资本,土地不属于他们 马克思关于农民阶级的一些解释:占有或部分占有生产资料,靠从事农业劳动为生的集团。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的基础上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民的经济性质不同。在奴隶社会,有自耕农和隶农。前者是以小块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从事个体劳动的自由农民;后者是向大土地所有者租种小块土地、地位介于自由农民和奴隶之间的佃耕者。在封建社会,除了自耕农以外,中国大量存在的是租种地主土地的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方法论〗: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5、价值观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方法论〗:(1)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6、如何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1)树立正确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3)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总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4)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西方史学史名词解释

1、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25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小亚细亚西 海岸的一个富有的家庭。他西方史学的创立者,其传世之作《历史》西方史学第 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垂训的功用,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2、修昔底德——(约前460—前396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出身于雅典一个 显贵之家。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范型,即西方 政治军事史传统。他高度发展了古代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更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重视历史垂训功用,成为西方史家长期效法与尊奉的史学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 3、李维——(前59—公元17年)古罗马学家,早年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著 述丰富,流传下来仅《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并残缺不齐。创立了通史体例, 并重视历史垂训,且文笔优美。但其陷入了历史循环论,对某些史料缺乏分析批判,影响史实可靠性。尽管如此还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不失为研究罗马早期及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4、塔西佗——(约55—120年)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 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主要著作有《日耳曼尼亚志》《历史》和《编年史》, 强调信史实录以及道德教化作用。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作了深刻的揭露, 反对暴政,怀念歌颂共和,因而透露出浓厚悲观主义情绪。但其作品至今是研究古代罗马历史的权威史料,影响深远。 5、《法兰克人史》——是六世纪法兰克国家历史的主要著作,作者格雷戈里是 中世纪法国著名史学家。全书始自《圣经》所宣扬的“创世”,止于公元591 年,共10卷,详近而略古,内容十分丰富,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由于历史上关于法 兰克早期历史记载甚少,此书也就显得弥足珍贵,格雷戈里被誉为“蛮族王国的 希罗多德” 艾因哈德——(770—840年)是法兰克王国、也是中世纪欧洲最著名的传记家, 查理曼帝国"加洛林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是传记体的《查理大帝传》,不同于圣徒传,描写的是世俗的君主,书中四处洋溢着对查理大帝赞扬, 并且舍弃了一些重要是史料,但是无论如何,该书叙事明快、文情并茂,使得其 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6、《上帝之城》——是第一部教会历史哲学,奥古斯丁著,全书共二十二卷, 历十四年才完成。该书发展并确立中世纪的历史时间观念,反对异端学说,维护基督教神学体系,构建了神学体系的基础。确立了基督教的世界史理论,为以后的中世纪史学定下基调。 比德——(约673—735年)中世纪英国历史上的卓越学者、历史家。毕生居住 在修道院中,从事宗教活动和撰述,传世之作《英国教会史》,用“吾主纪年” 来计算年代,为基督教学者沿用至今。由于其史学成就卓著,被尊为“英国史学之父”。 7、《君主论》——马基亚维利的名著,该书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 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要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勇猛。影响了后世许多政治家,他的 理论也被曲解为马基亚维利主义。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指教育机构设立于官府之中,官府垄断着学术典籍。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 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由于只有官府有学,民间无学术,所以要学习专门知识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这种历史现象有其客观原因: (1)、奴隶主阶级是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资料的垄断者。 (2)、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较低。 (3)、氏族宗法制度形成的家有世业传统导致官学不分的状况。 (4)、社会分工的状况:官与师尚未分离。 2、私学:私学是中国古代私人办理的学校,与官学相对而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士阶层兴起,随着文化教育的下移,私学骤兴。 根据现有的历史材料来看,私学的首创者是孔子,它是由学在官府向百家之学的转折点。直接促进了文化下移和士阶层的兴起,推动了历史潮流。稍后一些大办私学的是墨子。此外,还有道、法、名、农诸家都有私学,从师成为一时的风尚。各学派都有自己的信仰,以私学为中心,结成政治集团,虽未掌握政权,但活动量很大,由于这时期私学的巩固和发展,为几千年的私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私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它冲破了政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的独立化过程。这也是学校教育和自然形态教育的第二次分离。 3、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对象,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表现在:一方面华夷诸族为异类,华夏诸族中被统治的氏族皆同教育无缘;另一方面,居统治地位的氏族内部也有森严的等到级性。孔子冲破了这二个界线,不仅把教育及于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 4、《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则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它着重阐明大学教育的纲领,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大学》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作了完整、扼要、明确的概括,以其对为学过程表述的严密逻辑性和程序的一定合理性,对后人的为学、为人产生莫大影响。大学从年龄阶段来看,是15岁以上的教育;从内容来看,是在初步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教育之后的儒家经术教育和儒学思想教育。 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的特点首先在于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其次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 5、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八条目”是实现“三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名词解释

江麓中学八年级上册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历史名词解释 1、列强发动的侵略中国(侵华)的战争:①②③④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 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和 《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 3、先进中国人的探索或抗争: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 化运动⑤五四爱国运动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⑦ 国民革命、北伐战争 ⑧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⑨红军长征⑩抗日战争⑾人民解 放战争; 4、不同历史阶段的先进中国人:①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左宗棠、邓 世昌②三元里人民、太平军、义和团③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革命派(无产阶级)、青年学生④同盟会、国民党、国民革命军、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工农红军; 5、其它专门名词:①近代化(工业化)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地主阶 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国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工人阶级) ④资本主义列强(外国资本主义)(外国经济势力)⑤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资产阶级革命道路(辛亥革命)、十月革命的道路⑥封建统治、封建帝制⑦反帝反封建⑧新(旧)民主主义革命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一、重点: 1、鸦片战争:是 1840 到 1842 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也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 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 割地告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 篇章。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1956 到 1860 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 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 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第二次

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关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关系 世界观,通俗地讲,就是“观世界”,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一定的世界观原则在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中的运用表现为方法。方法论则是有关这些方法的理论。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哲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根据,世界观以自身对人们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的指导意义而取得存在的价值。哲学方法论离不开世界观,自然科学方法论也必须以自然观和科学观为前提。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方法归根结柢也受一定世界观的制约。这种制约以不同层次的方法论为中介。各层次的方法论不直接同一,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差别。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致性不是简单的同一,懂得世界观并不等于掌握方法论。方法论是运用世界观的理论,但运用世界观、掌握方法论均需要作专门研究。 形而上学和辩证法 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哲学术语,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述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它用孤立、静止、片面(注意理解“片面”涵义,最直白的说法即你所见为片面的,不完全)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也叫玄学。 马克思认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凝固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 辩证法(dialectics)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即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辩证法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辩论达到真理,是辩证法发展的思辨阶段;第二阶段是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发展的实证阶段;作为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第三阶段是前面两个阶段的综合,即思辨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二阶段是本体论的辩证法,第三阶段则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对称辩证法。思辨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即对称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最高阶段。 认识论 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 马克思主义中的认识论 综述 又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批判与继承马克思主义以前哲学史中各种认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后又由列宁、毛泽东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所发展。它消除了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对立,也结束了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使认识论问题同社会存在、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相脱离的状况。它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唯物主义原理出发,把认识的发展同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把认识过程的辩证法同客观实在过程的辩证法统一起来,成为彻底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 反映论的观点 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因此,反映的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原理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注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西方史学史重点概念名词解释与简答论述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 一、导论 (一)史学史概念 史学史以历史学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人物是研究历史学科的发生与发展史,揭示它的演变规律,预测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历史学家对历史和历史学的认识和解释,应当成为史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西方史学史概念范畴 西方史学史以总结与评价西方史学的发展进程为宗旨,研究西方史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研究人民(主要是历代史学家)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所做出的种种思考,从而在西方历史学发展的长河中,疏凿源流,抉隐钩沉,辩证因果,探求原委,以寻去西方史学自身发展的规律。范畴:1、历史哲学2、历史编纂学3、史料学4、史学方法论 (三)西方史学史发展的过程、重大转折 1、过程 (1)古典史学,即古希腊罗马史学。 从追溯神话史诗的前希罗多德时代至公元5世纪“古典世界”的终结,共计一千年,形成了诸多 影响后世的史学优良传统。 (2)中世纪史学 公元5世纪至14世纪初的文艺复兴运动,基督教神学史观制约史学,史学发展相对迟缓。 (3)近代史学 14-19世纪,14世纪以来人文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实证主 义史学相继发展,19世纪进入兰克时代,史学发展成独立学科 (4)现代史学 进入20世纪后,新史学出现。 2、转折 (1)西方史学史的创立,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时的古希腊时代。 希波战争刺激了希腊人对古老东方文化的巨大兴趣,希腊编年史由此进入“古典时代”,这也是古希腊人理性觉醒的时代,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成为代表,后来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人的史学遗产, 古典史学的传统一直延续了一千年之久。 (2)公元5世纪前后,西方史学从古典史学的人本主义转向基督教的神学史观。 罗马帝国覆灭,西方式会奴隶制终结,封建制开始。基督教史学企图用基督教的神学史观改造古典史学的人本观念,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为代表。罗马时代古典文化为基督教僧侣垄断,史学 发展速度缓慢,沦为神学附庸。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1.鸦片战争: 事件:“闭关锁国”后的中国落后于世界大潮。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来获取暴利。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借口1839年六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并签订《南京条约》。 影响:1.政治上,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经济上,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3.思想文化上,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2.《南京条约》: 又称《江宁条约》,是1842年由于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而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共13款,主要涉及五口通商、割地赔款、灌水自主权等内容。 影响:1.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3.社会革命任务(革命对象)的变化: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马关条约》: 是1895年由于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而与日本签订的刻毒的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1.中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中国不再是朝鲜之宗主国;2.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3.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4.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等。 影响:1.中国主权沦丧,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2.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民发展3.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对江浙两省财富的掠夺。 4.义和团运动: 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并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运动过程:扶清灭洋、转入直隶、列强介入、对外宣战、八国联军侵华、东南互保、余部抵抗。 事件影响:1.守旧顽固派被清除;2.统治威信下降;3.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5.《海国图志》: 描述:《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嘱托而编著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它以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不足九万字的《四洲志》为基础,将当时搜集到的其他文献书刊资料和魏源自撰的很多篇论文进行扩编,全书达到100卷。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舆地和各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 影响:1.弥补了《四洲志》和《康輶纪行》等书的缺憾,被誉为国人谈世界史地之开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