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宝200原理图

电机正反转电路图

电机正反转电路图

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的电气电子原理图如图3-4所示。线路中采用了两个接触器,即正转用的接触器KM1和反转用的接触器KM2,它们分别由正转按钮SB2和反转按钮SB3控制。这两个接触器的主触头所接通的电源相序不同,KM1按L1—L2—L3相序接线,KM2则对调了两相的相序。控制电路有两条,一条由按钮SB2和KM1线圈等组成的正转控制电路;另一条由按钮SB3和KM2线圈等组成的反转控制电路。

220v单相电机正反原理 单相电机不同于三相电机,三相电进入电机后,由于存在120°电角度,所以产生N S N S旋转磁场,推动转子旋转。而单相电进入电机后,产生不了N S N S磁场,所以加了一个启动绕组,启动绕组在定子内与工作绕组错开90°电角度排列,外接离心开关和启动电容后与工作绕组并联接入电源,又因为电容有阻直通交的作用,交流电通过电容时又滞后一个电角度,这样就人为地把进入电机的单相电又分出来一相,产生旋转磁场,推动转子旋转。反转时,只要把工作绕组或者启动绕组的两个接线对调一下就行,产生S N S N的磁场,电机就反转了。 网友完善的答案好评率:75% 单相电机的接线方法,是在副绕组中串联(不是并联)电容,再与主绕组并联接入电源;只要调换一下主绕组与副绕组的头尾并联接线,电机即反转 如果电机是3条出线的,其中一条是公共点!(分别与另外2条线的测电阻其值较小)接电源零线!然后把剩下的两条线并联电容,在电容的一端接220V电源相(火)线,就可以了!若要改变电机转向只要把220V电源相(火)线接在电容的另一端就可以了!

笼型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电路图) 发布: | 作者: | 来源: jiasonghu | 查看:775次 | 用户关注: 接通电源让KMF--线圈通电其主触点闭合三相电源ABC分别通入电机三相绕组UVW,电动机正转。KMF线圈断电,主触点打开,电机停。让KMR线圈通电----其主触点闭合三相电源ABC通入电机三相绕组变为A—U未变,但B—W,C—V。电动→笼型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要使电动机给够实现反转,只要把接到电源的任意两根联线对调一头即可。为此用两个接触器来实现这一要求。设KMF为实现电机正转的接触器,KMR为实现电机反转的接触器。合上--S 笼型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 要使电动机给够实现反转,只要把接到电源的任意两根联线对调一头即可。为此用两个接触器来实现这一要求。 设 KMF 为实现电机正转的接触器, KMR 为实现电机反转的接触器。 接通电源→合上--S 让 KMF--线圈通电其主触点闭合 三相电源 ABC 分别通入电机三相绕组 UVW ,电动机正转。 KMF 线圈断电,主触点打开,电机停。 让 KMR 线圈通电----其主触点闭合 三相电源 ABC 通入电机三相绕组变 为 A — U 未变,但 B — W ,C — V。电动机将反转

无线充电原理图文详解

无线充电原理图文详解 支持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从2011年夏季前后开始上市。任何厂商的任何机型均可使用的“Qi”规格将成为全球标准。停车即可充电的EV(电动汽车)用充电系统也在推进研发。 无线充电已经在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无线电话等部分家电产品中实用化,现在其应用范围又扩大到了智能手机领域。 NTT DoCoMo在2011年夏季以后陆续上市了多款支持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和充电座。这些手机无需在手机上插上充电线缆,只需放置在充电座上即可为电池充电。今后NTT DoCoMo 将在电影院、餐厅、酒店、机场休息室等公共场所设置充电座,便于用户在外出时使用。 软银移动也预定2012年1月上市支持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KDDI正在开发车载式智能手机的无线充电座。 未来无线充电的应用范围将有望扩大到EV的充电系统。 目前,市场上支持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和充电器大部分都符合总部位于美国的业界团体“无线充电联盟(WPC)”所制定的“Qi”规格。Qi源自汉语“气功”中的“气”,以松下、

韩国三星电子、英国索尼爱立信、芬兰诺基亚、电装为首,许多国家的家电厂商和汽车厂商都相继加盟了WPC。 无线充电方式包括“磁共振”及“电波接收”等多种方式,Qi采用的是“电磁感应方式”。通过实现标准化,只要是带有Qi标志的产品,无论是哪家厂商的哪款机型均可充电。 19世纪发现的物理现象 电磁感应方式采用了19世纪上半期发现的物理现象。众所周知,电流流过线圈时,周围会产生磁场。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汉斯·奥斯特(Hans Oersted)发现了这种电磁效应。

用没有通电的其他线圈接近该磁场,线圈中就会产生电流,由此点亮灯泡。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发现了这个可从线圈向线圈供电的物理现象,并称之为电磁感应现象。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原理及plc接线与编程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原理及plc 接线与编程 在图1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图,图2与3是功能与它相同的PLC控制系统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其中,KM1和KM2分别是控制正转运行和反转运行的交流接触器. 在梯形图中,用两个起保停电路来分别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2,X0变ON,其常开触点接通,Y0的线圈“得电”并自保。使KM1的线圈通电,电机开始正转运行。按下停止按钮SB1,X2变ON,其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电动机停止运行。

在梯形图中,将Y0与Y1的常闭触电分别与对方的线圈串联,可以保证他们不会同时为ON,因此KM1和KM2的线圈不会同时通电,这种安全措施在继电器电路中称为“互锁”。除此之外,为了方便操作和保证Y0和Y1不会同时为O N,在梯形图中还设置了“按钮互锁”,即将反转启动按钮X1的常闭点与控制正转的Y0的线圈串联,将正转启动按钮X0的常闭触点与控制反转的Y1的线圈串联。设Y0为ON,电动机正转,这是如果想改为反转运行,可以不安停止按钮SB1,直接安反转启动按钮SB3,X1变为ON,它的常闭触点断开,使Y0 线圈“失电”,同时X1的敞开触点接通,使Y1的线圈“得电”,点击正转变为反转。

在梯形图中的互锁和按钮联锁电路只能保证输出模块中的与Y0和Y1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心不会同时接通。由于切换过程中电感的延时作用,可能会出现一个触点还未断弧,另一个却已合上的现象,从而造成瞬间短路故障。 可以用正反转切换时的延时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一方案会增大编程的工作量,也不能解决不述的接触触点故障引起的电源短路事故。如果因主电路电流过大或者接触器质量不好,某一接触器的主触点被断电时产生的电弧熔焊而被粘结,其线圈断电后主触点仍然是接通的,这时如果另一个接触器的线圈通电,仍将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事故。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应在PLC外部设置KM1和KM2的辅助常闭触点组成的硬件互锁电路(见图2),假设KM1的主触点被电弧熔焊,这时它与KM2线圈串联的辅助常闭触点处于断开状态,因此KM2的线圈不可能得电。 图1中的FR是作过载保护用的热继电器,异步电动机长期严重过载时,经过一定延时,热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其常闭触点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过载时接触其线圈断电,电机停止运行,起到保护作用。有的热继电器需要手动复位,即热继电器动作后要按一下它自带的复位按钮,其触点才会恢复原状,及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这种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可以像图2那样接在PLC的输出回路,仍然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这反而可以节约PL C的一个输入点。 有的热继电器有自动复位功能,即热继电器动作后电机停止转,串接在主回路中的热继电器的原件冷却,热继电器的触点自动恢复原状。如果这种热断电器的常闭触点仍然接在PLC的输出回路,电机停止转动后果一段时间会因热继电器的触点恢复原状而自动重新运转,可能会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因此有自动复

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电路图、电路分析及相关

双重联锁(按钮、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图 电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 一、线路的运用场合Array正反转控制运用生产机械要求运动部件 能向正反两个方向运动的场合。如机床工作 台电机的前进及后退控制;万能铣床主轴的 正反转控制;圈板机的辊子的正反转;电梯、 起重机的上升及下降控制等场所。 二、控制原理分析 (1)、控制功能分析: 怎样才能实现正反转控制?为什么要 实现联锁? 电机要实现正反转控制:将其电源的相 序中任意两相对调即可(简称换相),通常是 V相不变,将U相及W相对调,为了保证两 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 序,接线时应使接触器的上口接线保持一致, 在接触器的下口调相。。由于将两相相序对 调,故须确保2个KM线圈不能同时得电, 否则会发生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因此必须 采取联锁。为安全起见,常采用按钮联锁(机 械)和接触器联锁(电气)的双重联锁正反 转控制线路(如原理图所示);使用了(机械) 按钮联锁,即使同时按下正反转按钮,调相 用的两接触器也不可能同时得电,机械上避 1 / 111 / 11

2 / 112 / 11 免了相间短路。另外,由于应用的(电气)接触器间的联锁,所以只要其中一个接触器得电,其长闭触点(串接在对方线圈的控制线路中)就不会闭合,这样在机械、电气双重联锁的应用下,电机的供电系统不可能相间短路,有效地保护的电机,同时也避免在调相时相间短路造成事故,烧坏接触器。 (2)、工作原理分析: A 、正转控制: 按下 SB1常闭触头先断开(对KM2实现联锁) SB1常开触头闭合 KM1线圈得电 KM1电机M 启动连续正转工作 KM1KM1联锁触头断开(对KM2实现联锁) B 、反转控制: M 失电,停止正转 SB2 按下 线圈得电 SB2 KM2 电机M 启动连续反转工作 KM2主触头闭合KM2联锁触头断开(对KM1实现联锁) C 、停止控制: 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接触器各触头复位,电机M 失电停转;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及其原理分析

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及其原理分析 要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只要将接至电动机三相电源进线中的任意两相对调接线,即可达到反转的目的。下面是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图所示

图中主回路采用两个接触器,即正转接触器KM1和反转接触器KM2。当接触器KM1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U―V―W接入电动机。当接触器

KM1的三对主触头断开,接触器KM2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W―V―U接入电动机,电动机就向相反方向转动。电路要求接触器KM1和接触器KM2不能同时接通电源,否则它们的主触头将同时闭合,造成U、W两相电源短路。为此在KM1和KM2线圈各自支路中相互串联对方的一对辅助常闭触头,以保证接触器KM1和KM2不会同时接通电源,KM1和KM2的这两对辅助常闭触头在线路中所起的作用称为联锁或互锁作用,这两对辅助常闭触头就叫联锁或互锁触头。 正向启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通电,与SB2并联的KM1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KMl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1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正向运转。 停止过程:按下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l线圈断电,与SB2并联的KM1的辅助触点断开,以保证KMl线圈持续失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l的主触点持续断开,切断电动机定子电源,电动机停转。 反向起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B3,接触器KM2线圈通电,与SB3并联的KM2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KM2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2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反向运转。 对于这种控制线路,当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向时,就必须先按停止按钮SB1,再按反转按钮SB3,才能使电机反转。如果不先按SB1,而是直接按SB3,电动机是不会反转的。

无线充电工作原理分类

无线充电工作原理分类 无线充电技术分为三类:电磁感应式、共振式和微波传输。 13.1.2.1电磁感应式 目前大多数产品的无线充电功能都采用电磁感应技术。电磁感应技术主要 利用经典电磁理论和变压器理论,结合现代电力自控技术,实现电能无线传输。感应式电能传输的基本原理如图13-6所示。在初级线圈加入交流电流I s,产生 交变磁场强度H,经由空气介质耦合产生磁通密度Φ。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次级线圈因为磁通密度Φ变化而感应出电动势,感应电动势ε=dΦ/d t。 图13-6电磁感应基本理论 电磁感应技术分为感应耦合和容性耦合。其中,感应耦合的传输形式如变 压器、电容等,基于铁磁芯的感应式电能传输方式在传统变压器和电机中得到 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磁场铁芯和电场媒质的限制,它们不适合向运动的物体 传输无线的隔离大气隙的能量。 如果工作频率足够高,磁场变化率将在原、副绕组之间引起很强的电磁感应,使得大气隙能量传输可行。 感应电能传输技术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有电磁感应耦合技术、现代电力电 子能量变换技术、高频磁技术、谐振逆变技术、软开关技术以及现代控制理论;具体到一个实际系统,还涉及结构设计、通信与控制技术等。感应电能传输的 基本原理框图如图13-7所示,直接利用工频交流电作为能量供应源,可采用两 相或三相工频电源,视实际的电源容量要求合理选择。工频电源在经过整流电 路之后向逆变电路提供平稳的直流电流。该直流电流经过逆变电路的高频逆变 之后,向松耦合感应装置的初级绕组提供高频交变电流。松耦合感应装置作为

感应式电能传输的关键组件,其初级绕组中通过的高频电流产生感应电磁场, 并在次级绕组中产生电磁感应。在次级绕组中得到的感应电动势再通过整流或 逆变后提供给直流或交流负载使用,完成非接触供电的整个能量传输过程。 图13-7电磁感应原理 另外,考虑存在多个能量接收绕组,各个绕组之间的互相影响成为关键。 当某个绕组负载的等效阻抗太小(极端情况为短路)或太大(极端情况为开路)时,反应阻抗均不正常,此时将导致其他绕组负载不能工作,必须在用电设备 端加上负载供电控制单元,以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3.1.2.2共振式 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理论依据是,如果两个振荡电路具有相同的频率, 在波长范围内,通过近场瞬时波耦合,感应器产生的驻波在远远小于损耗时间内,允许能量高效地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由于共振波长远远大于振荡 器尺寸,所以不受附近物理的影响,而且由于磁场和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很弱,对生物体比较安全,适用于中距离传输,但是这种技术尚未达到实用化程度。 2006年10 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马林?索尔贾希克(Marin Solijacic) 提出了通过“磁场共振”技术实现无线电能传输的新理论,把磁场共振运用到电 能传递上。他们利用铜制线圈作为电磁共振器,一组线圈附在传送电力方,另 一组在接收电力方。当传送方送出某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后,经过电磁场扩散到 接收方。他们成功地把一盏距离发射器2.13m的60W电灯点亮(如图13-8所示),相应的研究成果发表在2007 年的《Science》杂志上。这个“隔空点灯泡”实验引起了欧美及全球各大媒体的极大关注,并进行了“Goodbye Wires”之类的 广泛报道,被认为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里程碑。他本人因为这一发明获得了 麦克阿瑟基金会2008 年的“天才奖”,其相应的技术被称为“WiTricity”。

电机正反转联动控制电路图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图2—12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图 图2-12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图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元件安装图

元件明细表 1、线路的运用场合: 正反转控制运用生产机械要求运动部件能向正反两个方向运动的场合。如机床工作台电机的前进与后退控制;万能铣床主轴的正反转控制;电梯、起重机的上升与下降控制等场所。 2、控制原理分析 (1)、控制功能分析:A、怎样才能实现正反转控制? B、为什么要实现联锁? 这两个问题是本控制线路的核心所在,务必要透彻地理解,否则只会接线安装,那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另外,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计划先让学生温书预习(5分钟)、寻找答案,再集中讲解。先提问抽查,让学生能各抒己见、充分发挥,最后再总结归纳,解答所提出的问题,进一步统一全班思路。答案如下: A、电机要实现正反转控制:将其电源的相序中任意两相对调即可(简称换相),通常是V相不变,将U相与W 相对调。 B、由于将两相相序对调,故须确保2个KM线圈不能同时得电,否则会发生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因此必须采取联锁。为安全起见,常采用按钮联锁和接触器联锁的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原理图所示)

(2)、工作原理分析 C、停止控制: 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接触器各触头复位,电机M失电停转 (3)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优点: 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工作安全可靠但操作不方便;而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操作方便但容易产生电源两相短路故障。双重联锁正反 转控制线路则兼有两种联锁控制线路的优点,操作方便,工作安全可靠。 3、怎样正确使用控制按钮? 控制按钮按用途和触头的结构不同分停止(常闭按钮)、起动按钮(常开按钮)和复合按钮(常开和常闭组合按钮)。按钮的颜色有红、绿、黑等,一般红色表示“停止”,绿色表示“起动”。接线时红色按钮作停止用,绿色或黑色表示起动或通电。 三、注意事项

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及实际接线图个人学习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原理及plc接线与编程 在图1是三相异步正反转控制的电路和控制,图2与3是功能与它相同的控制系统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其中,KM1和KM2分别是控制正转运行和反转运行的. 在梯形图中,用两个起保停电路来分别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2,X0变ON,其常开触点接通,Y0的线圈“得电”并自保。使KM1的线圈通电,开始正转运行。按下停止按钮SB1,X2变ON,其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电动机停止运行。

在梯形图中,将Y0与Y1的常闭触电分别与对方的线圈串联,可以保证他们不会同时为ON,因此KM1和KM2的线圈不会同时通电,这种安全措施在继电器电路中称为“互锁”。除此之外,为了方便操作和保证Y0和Y1不会同时为ON,在梯形图中还设置了“按钮互锁”,即将反转启动按钮X1的常闭点与控制正转的Y0的线圈串联,将正转启动按钮X0的常闭触点与控制反转的Y1的线圈串联。设Y0为ON,电动机正转,这是如果想改为反转运行,可以不安停止按钮SB1,直接安反转启动按钮SB3,X1变为ON,它的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同时X1的敞开触点接通,使Y1的线圈“得电”,点击正转变为反转。 在梯形图中的互锁和按钮联锁电路只能保证输出模块中的与Y0和Y1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心不会同时接通。由于切换过程中电感的延时作用,可能会出现一个触点还未断弧,另一个却已合上的现象,从而造成瞬间短路故障。 可以用正反转切换时的延时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一方案会增大编程的工作量,也不能解决不述的接触触点故障引起的短路事故。如果因主电路电流过大或者接触器质量不好,某一接触器的主触点被断电时产生的电弧熔焊而被粘结,其线圈断电后主触点仍然是接通的,这时如果另一个接触器的线圈通电,仍将造成三相短路事故。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应在PLC外部设置KM1和KM2的辅助常闭触点组成的硬件互锁电路(见图2),假设KM1的主触点被电弧熔焊,这时它与KM2线圈串联的辅助常闭触点处于断开状态,因此KM2的线圈不可能得电。 图1中的FR是作过载保护用的热继电器,异步电动机长期严重过载时,经过一定延时,热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其常闭触点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过载时接触其线圈断电,电机停止运行,起到保护作用。 有的热继电器需要手动复位,即热继电器动作后要按一下它自带的复位按钮,其触点才会恢复原状,及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这种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可以像图2那样接在PLC的输出回路,仍然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这反而可以节约PLC的一个输入点。 有的热继电器有复位功能,即热继电器动作后电机停止转,串接在主回路中的热继电器的原件冷却,热继电器的触点恢复原状。如果这种热断电器的常闭触点仍然接在PLC的输出回路,电机停止转动后果一段时间会因热继电器的触点恢复原状而自动重新运转,可能会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因此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不能接在PLC的输出回路,必须将它的触点接在PLC的输入端(可接常开触点或常闭触点),用梯形图来实现点击的过载保护。如果用式电机过载保护来代替热继电器,也应注意它的复位. 电动机正反转实物接线图

无线充电器原理图

灵感来源:…… 目的:…… 无线充电麦克风的电路原理 简单实用的无线传能充电器,通过线圈将电能以无线方式传输给电池。只需把电池和接收设备放在充电平台上即可对其进行充电。 1 无线充电器原理与结构 无线充电器系统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量的传递。如图1所示,系统工作时输入端将交流市电经全桥整流电路变换成直流电,经过无线充电器电源管理模块后输出的直流电通过2M有源晶振逆变转换成高频交流电供给初级绕组。通过2个电感线圈耦合能量,次级线圈输出的电流经接受转换电路变化成直流电为电池充电。 2 无线充电器发射电路模块 如图3,无线充电器主振电路采用2 MHz有源晶振作为振荡器。有源晶振输出的方波,经过二阶低通滤波器滤除高次谐波,得到稳定的正弦波输出,经三极管13003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丙类放大电路后输出至线圈与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辐射出去.为接收部分提供能量。 测得与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的空芯耦合线圈的线径为O.5 mm,直径为7 cm,电感为47 uH,载波频率为2 MHz。根据并联谐振公式得匹配电容C约为140 pF。因而.无线充电器发射部分采用2MHz有源晶振产生与谐振频率接近的能源载波频率。

目前所需做的工作 1 电路的识别,各分块电路的整体把握 2 关键概念和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3 整个装置的设置,这是难点也是难点,但是做好1,2就应该没问题 4 成品的制作,这个先不着急,有时间就做

5 任务的分配,123是需要整个小组都要参与的,而前期的准备要分人尽快完成 6 现在你就请老师看一下,这个基本电路是否可行,行我们就继续研究。要想自己设计出电路,难度比较大,我们可以利用别人的电路,来运用到我们的发明上来,我们做一个资源的整合。 附录:废电池的坏处 废电池的坏处主要有:废电池里边含有汞、镉等等重金属,它们释放到大自然里会对环境造成很严重的危险。 废电池的危害:废弃在自然界电池中的汞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肾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汞可以转化成甲基汞,聚集在鱼类的身体里,人食用了这种鱼后,甲基汞会进入人的大脑细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重者会发疯致死。著名的日本水俣病就是甲基汞所致。镉渗出污染土地和水体,最终进入人体使人的肝和肾受损,也会引起骨质松软,重者造成骨骼变形。汽车废电池中含有酸和重金属铅泄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最终对人造成危害。 废电池污染及其处理已经成为目前社会最为关注的环保焦点之一。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有关人士认为,随着我国电池的种类、生产量和使用量的不断扩大,废旧电池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废旧电池含有汞、铅、镉、镍等重金属及酸、碱等电解质溶液,对人体及生态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据了解,其中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较大、列入危险废物控制名录的废电池主要有:含汞电池,主要是氧化汞电池;铅酸蓄电池;含镉电池,主要是镍镉电池。 湖南省动力化学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毅夫博士告诉笔者,尽管我国一些大型电池生产企业已经开始生产无汞电池,但是大量中小企业生产的仍然是含汞电池,因其价格便宜,应用面广,销售量相当大。铅酸蓄电池主要应用在汽车、电动自行车、通讯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等方面。而镍镉电池则普遍用于手机、电动工具、电动玩具等方面,是一种可充电电池。 有关资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若将废旧电池

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及实际接线图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原理及plc接线与编程在图1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图,图2与3是功能与它相同的PLC控制系统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其中,KM1和KM2分别是控制正转运行和反转运行的交流接触器. 在梯形图中,用两个起保停电路来分别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2,X0变ON,其常开触点接通,Y0的线圈“得电”并自保。使KM1的线圈通电,电机开始正转运行。按下停止按钮SB1,X2变ON,其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电动机停止运行。 在梯形图中,将Y0与Y1的常闭触电分别与对方的线圈串联,可以保证他们不会同时为ON,因此KM1和KM2的线圈不会同时通电,这种安全措施在继电器电路中称为“互锁”。除此之外,为了方便操作和保证Y0和Y1不会同时为ON,在梯形图中还设置了“按钮互锁”,即将反转启动按钮X1的常闭点与控制正转的Y0的线圈串联,将正转启动按钮X0的常闭触点与控制反转的Y1的线圈串联。设Y0为ON,电动机正转,这是如果想改为反转运行,可

以不安停止按钮SB1,直接安反转启动按钮SB3,X1变为ON,它的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同时X1的敞开触点接通,使Y1的线圈“得电”,点击正转变为反转。 在梯形图中的互锁和按钮联锁电路只能保证输出模块中的与Y0和Y1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心不会同时接通。由于切换过程中电感的延时作用,可能会出现一个触点还未断弧,另一个却已合上的现象,从而造成瞬间短路故障。 可以用正反转切换时的延时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一方案会增大编程的工作量,也不能解决不述的接触触点故障引起的电源短路事故。如果因主电路电流过大或者接触器质量不好,某一接触器的主触点被断电时产生的电弧熔焊而被粘结,其线圈断电后主触点仍然是接通的,这时如果另一个接触器的线圈通电,仍将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事故。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应在PLC外部设置KM1和KM2的辅助常闭触点组成的硬件互锁电路(见图2),假设KM1的主触点被电弧熔焊,这时它与KM2线圈串联的辅助常闭触点处于断开状态,因此KM2的线圈不可能得电。 图1中的FR是作过载保护用的热继电器,异步电动机长期严重过载时,经过一定延时,热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其常闭触点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过载时接触其线圈断电,电机停止运行,起到保护作用。 有的热继电器需要手动复位,即热继电器动作后要按一下它自带的复位按钮,其触点才会恢复原状,及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这种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可以像图2那样接在PLC的输出回路,仍然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这反而可以节约PLC的一个输入点。 有的热继电器有自动复位功能,即热继电器动作后电机停止转,串接在主回路中的热继电器的原件冷却,热继电器的触点自动恢复原状。如果这种热断电器的常闭触点仍然接在PLC的输出回路,电机停止转动后果一段时间会因热继电器的触点恢复原状而自动重新运转,可能会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因此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不能接在PLC的输出回路,必须将它的触点接在PLC的输入端(可接常开触点或常闭触点),用梯形图来实现点击的过载保护。如果用电子式电机过载保护来代替热继电器,也应注意它的复位. 电动机正反转实物接线图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及其原理分析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及其原理分析 要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只要将接至电动机三相电源进线中的任意两相对调接线,即可达到反转的目的。下面是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图所示 图中主回路采用两个接触器,即正转接触器KM1和反转接触器KM2。当接触器KM1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U―V―W接入电动机。当接触器KM1的三对主触头断开,接触器KM2的三对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W―V―U接入电动机,电动机就向相反方向转动。电路要求接触器KM1和接触器KM2不能同时接通电源,否则它们的主触头将同时闭合,造成U、W两相电源短路。为此在KM1和KM2线圈各自支路中相互串联对方的一对辅助常闭触头,以保证接触器KM1和KM2不会同时接通电源,KM1和KM2的这两对辅助常闭触头在线路中所起的作用称为联锁或互锁作用,这两对辅助常闭触头就叫联锁或互锁触头。 正向启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通电,与SB2并联的KM1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KMl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1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正向运转。 停止过程:按下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l线圈断电,与SB2并联的KM1的辅助触点断开,以保证KMl线圈持续失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l的主触点持续断开,切断电动机定子电源,电动机停转。 反向起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B3,接触器KM2线圈通电,与SB3并联的KM2的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以保证KM2线圈持续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2的主触点持续闭合,电动机连续反向运转。 对于这种控制线路,当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向时,就必须先按停止按钮SB1,再按反转按钮SB3,才能使电机反转。如果不先按SB1,而是直接按SB3,电动机是不会反转的。

无线充电——你不知道的知识

无线充电——你不知道的知识 1.无线充电系统 1.1无线充电系统整体结构与功能 图1 无线充电系统结构 ——图片来源于《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小功率无线充电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整流滤波:将220V/50Hz的交流电转换为高压直流电; DC-DC:将高压直流电降压,输出低压直流电; 高频逆变:低压直流电经过高频逆变电路转换成低压高频交流电(频率约为100 - 200 kHz),以便于发射端线圈产生强大的感应磁场; 整流滤波:由于电磁感应的原理,接收端在强大的感应磁场中产生低压高频感应电流,该电流经过AC-DC电路后变成直流电,此时就可以直接供给负载使用(功率为5 W电压一般为5 V,10 W电压9 V,15 W电压12 V,小米9最新20W电压为15 V,无线充电电流一般不超过1.5 A)。 1.2 无线充电系统调控过程 图2 无线充电系统调控过程 检测阶段:发射端检测到放置物体的位置后,发射一个小的测量信号来监控物体的放置和移动,判断是否进入下一阶段,这个信号不会唤醒接收端; 判断阶段:发射端将发射功率信号,并检测可能来自接收端的响应,从而判断响应是接收端还是未知的对象。如果发射端接收到正确的信号,将继续进入识别和配置阶段,保持功率信号输出; 识别和配置阶段:接收端会将所需要的能量信号传递回发射端。发射端需要将收到的信号解

码,根据接收端所需要的能量调节输出功率,当无法解码时默认传输功率为5 W; 功率发射阶段:“识别与配置”阶段完成后,发射端启动功率传输模式。接收端控制电路向发射端发送误差包,将整流电压调整到线性稳压器效率最大化所需的水平,并将实际接收到的功率包发送给发射端进行外目标检测(FOD,Foreign Object Detection,异物检测),可保证安全、高效的功率传输; 结束阶段:充电结束后接收端发出EPT(End Power Transfer,结束功率传输)信号,当接收端受到EPT信号时终止功率传输。 1.3 无线充电Qi标准为什么选用100~205 kHz? Qi标准基于电磁感应的充电技术,频率是100 - 205 kHz,无线充电传输的是能量而不是信号,因为100-205 kHz是对人体无害的低频非电离频率,采用这个频率将大大减小对人体的伤害。另一方面,此频率和绝大多数无线设备不在一个频道上,不会影响其它无线设备。 1.4 无线充电线圈测试要求100 kHz/1V中,1 V是什么意思? 测试频率100 kHz,1 V为激励电压。供电电压:为测试设备提供能量,使之处于一种稳定的工作状态,常见的供电电压为220 V;激励电压:作为信号输入用的,它使电路具有一定的响应(输出),从而得到响应(输出)与激励(输入)之间具有特定的函数关系。无线充电线圈常见的LCR测试仪是Agilent E4980A,采用自动平衡电桥法的原理,在220 V的供电电压下正常工作,由信号源产生一个频率为100 kHz,电压为1V的信号,通过无线充电系统后得到输出信号,对比分析计算电感、Q值和交流电阻。 2.无线充电线圈 无线充电常见发射端线圈有丝包线线圈和多股绞线线圈,接收端常见线圈有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线圈和多股绕线线圈, 2.1 丝包线线圈和多股绞线线圈 图3 丝包线线圈图4 多股绞线线圈

几种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特点及原理图

几种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特点及原理图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至今在电子领域已经被深入研究应用,虽然还未曾大范围普及,但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手机厂商也纷纷在自家旗舰机上加入这一革新性的先进充电技术,如三星S6、索尼Xperia Z3+、谷歌Nexus 6、诺基亚Lumia 930等手机均采用了无线充电技术。那么,未来无线充电技术发展会如何呢?现如今都有哪些常见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一、无线充电联盟(WPC):电磁感应方式,2008年12月成立。 目前WPC在商业推广中的QI标准目前已有172家会员公司:德州仪器(TI)、飞利浦、飞思卡尔(Freescale)、东芝(Toshiba) 、微软、松下、三星、索尼、高通(最后加入)等等。 无线充电联盟(WPC)共同制定的无线充电标准Qi采用的是电磁感应方式。但这技术还有比较多的缺陷,比如最大输出功率只有5W,所以充电速度上会非常有局限。 从市场规模上,Qi无疑是目前最为普及的,值得关注的是,Qi的最新标准可实现7至45毫米的无线充电距离,算是一个小小的突破。 QI标注采用的电磁感应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原理简单,制作容易

缺点:传输距离严重受限 实例如下: 1、德州仪器(TI):最早量产无线充电方案公司 第一种:WPC主要会员之一的德州仪器(TI),已推出业界首款无线电源传输控制芯片套片。该套片包含一片bq500110单通道发射控制芯片,一片bq51013单通道接收控制芯片。TI是最早量产无线充电方案公司。 第二种: 1、15V 输入发射端: (1)功能描述: 第二代数字无线电源控制发射端 用于便携式设备如手机等的充电 输入 5V 直流电,输出 10V 交流电 可寻找将被供电的 WPC 兼容器件 接收来自被供电器件数据包通信并管理电源传送 (2)重要特征: 动态电源限制 (DPL)

四种常见的无线充电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分析

四种常见的无线充电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分析 现在的手机发展的越来越智能,各种高科技也加入到我们的生活,比如说现在的一项高科技,那就是无线充电的功能。想必大家还是能够想起以前我们使用万能充充电的时候吧,那个时候的手机还不是一体机,电池还是可以被拆下来的,那个时候我们有两种充电的方式,一种就是依靠万能充,一种就是依靠数据线充电。到后来,手机已经发展到一体机的的时代,我们不能在将电池拆卸下来,只能依靠数据线的方式充电。近几年来,智能机开始配备了一种新的充电方式,也就是无线充电的功能,对于这一项功能虽然科技感超强,但是很多人还是觉得很奇怪,没有数据线的支撑,那么两个设备是怎么样开始电流的传输呢?现在有四种这样的电流传输方式,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一说各种的充电方式。 第一种:电磁感应无线充电,这一种充电的方式就是利用了一个供无线充电板和手机上感应的磁铁之间产生的感应磁通量,将这种磁力转换成一个电力,进行电流的传输。这一种充电方式所要求的电路结构就比较简单,成本上来说也不会太高,但是这种充电的方式也存在着一个缺点,那就是传输的距离过短,如果手机摆放的位置没有摆好,那么就很有可能充不上电,或者充电速度特别缓慢。 第二种:磁场共振式充电,这一种充电的原理是需要两方的谐振器产生一个磁场共振,跟第一种一样,也是通过磁力将它变成电力,进行一个充电,这种方式是需要连接的两方在同一个频率上有震动感,那么就可以充上电,而且适用于距离比较长的传输,不过还是有缺点的,那就是充电的效率会比较低,目前这一种充电方式还正在研究当中,估计要将这个缺点进行一定的改善之后才能出现在市场上。 第三种:无线电波式充电,这一种充电方式是在供电方上配置一个可以进行无线电波的发射的设备,当然有了一个发射设备,就必须要有一个接受的设备,以一种直流电压输出和

电机正反转联动控制电路图

电机正反转联动控制电路图

————————————————————————————————作者:————————————————————————————————日期:

[电工]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安装 2005-10-31 生产实习课教案 课题名称总课题:双重联锁 正反转控制线路 授 课主要 内容 1、控制原理分析 2、工作原理分析 3、安装接线 授 课 课 时 18 h 需 用 课 日 3 天 分课题: 按钮联锁与接触器联锁 起 止 日 期 9.1-9.3 课题要求 技术理 论知识 线路运用场合、控制原理、工作原理、正确使用控制按钮实际技 术操作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安装接线 设备、工、 刃量具准备 一字及十字螺丝刀、电笔、尖嘴钳、剥线钳、电动机材料 准备 转换开关、熔断器、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端子排; BVV-2.5mm2、BVV-1mm2、BVV-1mm2接地线示范操 作准备 线耳的制作示范、接线技巧的示范 产品名称 是否 生 产产 品 图 号 件 数 定额工时 余(缺) 工时安排 备注 工 人 学 生 合 计 否

课题实习结束小结1、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运用场合 2、正反转控制原理 3、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工作原理 4、线路安装接线情况总结 5、通电试验情况总结 分课题: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图2—12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图 图2-12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图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元件安装图

元件明细表 序号代号名称型号规格 数 量 1 M 三相异步电 机 Y112M-4 4kW、380V、△接法、8.8A、1440r/min 1 2 QS 组合开关HZ10-25/ 3 三极、25A 1 3 FU1 熔断器RL1-60/25 500V、60A、配熔体25A 3 4 FU2 熔断器RL1-15/2 500V、15A、配熔体2A 2 5 KM1、 KM2 接触器CJ10-10 10A、线圈电压380V 2 6 FR 热继电器JR16-20/3 三极、20A、整定电流8.8A 1 7 SB1-SB3 按钮LA10-3H 保护式、380V、5A、按钮数3位 1 8 XT 接线端子排JX2-1015 380V、10A、15节 1 安装工艺要求 1、元件安装工艺 安装牢固、排列整齐 2、布线工艺

电机正反转控制原理电路图、电路分析及相关 (1)

1 双重联锁(按钮、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图 电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 一、线路的运用场合 正反转控制运用生产机械要求运动部件能向正反两个方向运动的场合。如机床工作台电机的前进与后退控制;万能铣床主轴的正反转控制;圈板机的辊子的正反转;电梯、起重机的上升与下降控制等场所。 二、控制原理分析 (1)、控制功能分析: 怎样才能实现正反转控制? 为什么要实现联锁? 电机要实现正反转控制:将其电源的相序中任意两相对调即可(简称换相),通常是V 相不变,将U 相与W 相对调,为了保证两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序,接线时应使接触器的上口接线保持一致,在接触器的下口调相。。 由于将两相相序对调,故须确保2个KM 线圈不能同时得电,否则会发生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因此必须采取联锁。为安全起见,常采用按钮联锁(机械)和接触器联锁(电气)的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原理图所示);使用了(机械)按钮联锁,即使同时按下正反转按钮,调相用的两接触器也不可能同时得电,机械上避免了相间短路。另外,由于应用的(电气) QS U11 V11 W11 FU1 FR 3~ PE M U V W U12 U13 V12 V13 W13 W13 KM1 KM2 FU2 1 2 3 FR SB3 KM2 KM1 KM1 KM2 KM1 KM2 SB1 SB2 4 5 6 7 8 9 紧急停止

接触器间的联锁,所以只要其中一个接触器得电,其长闭触点(串接在对方线圈的控制线路中)就不会闭合,这样在机械、电气双重联锁的应用下,电机的供电系统不可能相间短路,有效地保护的电机,同时也避免在调相时相间短路造成事故,烧坏接触器。 (2)、工作原理分析: A、正转控制: 按下SB1 SB1常闭触头先断开(对KM2实现联锁) SB1常开触头闭合KM1线圈得电 KM1自锁触头闭合(实现自锁)电机M启动连续正转工作 KM1主触头闭合 KM1联锁触头断开(对KM2实现联锁) B、反转控制: KM1自锁触头断开(解除自锁)M失电,停止正转SB2KM1线圈失电KM1主触头断开 按下SB2 KM1联锁触头闭合KM2线圈得电 SB2 KM2自锁触头闭合(实现自锁)电机M启动连续反转工作 KM2主触头闭合 KM2联锁触头断开(对KM1实现联锁) C、停止控制: 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接触器各触头复位,电机M失电停转; 三、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优点 2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原理图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原理图 魁网-资产评估师考试网 【资产评估师考讯】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原理图 考试重点、难点名词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原理图在选择断路器时,我们不仅要关注断路器的延迟曲线等主要指标,还应重视它的很多次要功能,这些常容易被忽略的性能不仅能为一个良好的设计锦上添花,而且还能帮助工程师们为其应用设计精密的保护电路。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配备了各种可选功能的断路器,这些功能对于电路保护设计很有帮助。下面列出的是一些较为常见的功能。 辅助接点(辅助开关):它们是与主接点电隔离的接点,适用于报警和程序开关。辅助接点可用于向操作人员或控制系统告警,发出警报,或在重要应用中接通备用电源。 传动:传动器类型的选择不仅是出于美观的考虑。具有开关速度是通/断开关两倍的传动摇杆开关的断路器能够节约成本和电路板空间。推挽式传动器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最为稳定。 分流端子:传统断路器被认为是“串联跳闸”的,这是因为接点、电流感应元件和负载都是串联的。分流端子从主电路分出支路,这样可将次级负载接入。如果初级负载发生了短路或过载,断路器将跳闸并切断两个负载的电源。 与辅助接点不同,分流端子是接到位于开关接点和电流感应元件之间的断路器载流通路的,这意味着第二个负载不受过载或短路保护。可以采用一个独立的断路器来保护次级电路,否则该电路只可用于具有内置保护电路的设备。 复式控制(遥控跳闸或继电器跳闸):复式控制断路器将两个彼此电隔离的感应元件组合起来以实现多项功能。例如,复式控制断路器可利用遥控传动器或感应器来进行传统的过流保护以及电路断接。遥控跳闸是复式控制的一个例子,通常被称为“继电器跳闸”。 低压跳闸:这是断路器中一个独立的电压敏感元件,如果电压降到预定值以下,它将使主接点开路。具有低电压跳闸的开关断路器被广泛用于有线连接电器的通/断控制。安全管理部门要求这些电器在发生掉电时必须切断电源,以避免电源恢复时电器突然重新启动的危险。 自动跳闸:一个自动跳闸的断路器在故障期间不会一直保持闭合—因为开关装置不会因强行保持传动器接通而失效。在一个完全自动跳闸的设计中,当传动器被保持在“接通”位置时,主接点在发生故障之后将始终保持开路。一些被称为“循环自动跳闸”的断路器在故障期间不能强行保持接通状态,但如果传动器一直处在“接通”的位置,则它们将周期性地接通和断开。如果断路器安装在容易够得着的地方(即未封闭),则应采用自动跳闸断路器。 自动复位:对于断路器不易够着的应用来说,在冷却期后自动复位的断路器是一个良好的选择。此时若指定使用可自动再起动的设备,则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