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在线社交网络群体行为研究现状与展望_孙国强

国内在线社交网络群体行为研究现状与展望_孙国强
国内在线社交网络群体行为研究现状与展望_孙国强

中国社交网络发展历程的四种阶段教案资料

中国社交网络发展历程的四种阶段 “六度空间”理论的再度提出,打开了互联网世界的另一扇大门,将早期社交性网络的概念引入互联网,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SNS。目前,社交网络服务已经成为互联网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成为投资圈最为炙手可热的追捧领域。回首SNS的发展,回首SNS 的发展,从国外的MySpace、Facebook、Twitter到中国的开心网、人人网等泛娱乐SNS 应用,再到目前中国大行其道的微博、米聊(微博)、微信,乃至垂直类SNS的应用形态,社交网络服务的概念深入互联网精髓。 一定意义上来看,社交网络其实是源于网络社交的需要,基于此种思路,清科研究中心认为,中国社交网络的发展历程主要呈现四种阶段,如下图所示: 中国社交网络的发展历程主要呈现四种阶段一些事 (一)早期社交网络雏形BBS时代 从社交网络的深层演变来看,社交网络应该是从WEB1.0时代的BBS层面逐渐演进。相比于E-mail形态,BBS把社交网络向前推进了一步,将点对点形式演变为点对面,降低

交流成本。此外,相比于即时通信和博客等轻社交工具,BBS淡化个体意识将信息多节点化,并实现了分散信息的聚合。此时,天涯、猫扑、西祠胡同等产品都是BBS时代的典型企业。从VC/PE关注度来看,2006年年以前,资本主要关注BBS及博客形态的社交网络产品,但是后期来看,这类企业的发展多不尽人意。 (二)娱乐化社交网络时代 经历了早期概念化的六度分隔理论时代,社交网络凭借娱乐化概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外社交产品推动了社交网络的深度发展。2002年,LinkedIn成立;2003年,运用丰富的多媒体个性化空间吸引注意力的Myspace成立;2004年,复制线下真实人际关系来到线上低成本管理的Facebook成立,这些优秀的社交网络产品或服务形态,一直遵循社交网络的“低成本替代”原则,降低人们社交的时间与成本,取得了长足发展。 纵观中国,国外社交网络如火如荼发展之际,中国社交网络产品相继出现,如2005年成立的人人网、2008年成立的开心网,乃至2009年推出的搜狐白社会等,拉开中国社交网络大幕。这段时间大体跨越了2006-2008年三余年,VC/PE在此间经历了大幅投入之后,2008年进入缓步投入阶段。 (三)微信息社交网络时代 新浪微博的推出,拉开了中国微信息社交网络时代的大幕。2009年8月,新浪推出微博产品,140字的及时表达,及根据用户价值取向及兴趣所向等多维度划分用户群体,用户通过推介及自行搜索等方式构建自己的朋友圈,这种产品迅速聚合了海量的用户群,当然也吸引了众多业者(如腾讯、网易、盛大)的追随。这种模式也再次将广义社交网络推向投资人视野。

大学生社交网络现状与影响

大学生社交网络的使用现状 网络的普及,使得我们的沟通和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我们也越来越依赖网络。我们的生活已经逐步网络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学生群体构成了中国网络用户的重要群体,占到了26.8%,其中大学生占到七成左右。 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主力军,在社交网络上也是最为活跃的群体。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即Social Network Service或Social Net-working Software),主要是基于公共的网络平台,帮助人们建立、反映、以及维系社会人际关系的社会性服务网络或社会化服务网络。目前国内社交网络平台主要有微博、微信及以人人网、开心网为典型代表的SNS网站等。 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交网络在塑造着大学生群体的社交模式和生活习惯,影响着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学生群体利用不同的社交网络工具建立并巩固自己的人际关系,分享着自己生活的点滴,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目前,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主要是通过移动端,而移动端的便利性也让大学生得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社交网络,使用时长普遍在1-2个小时。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上主要活动是浏览信息,发状态和留言评论。 大学生选择社交网络的动机普遍是为了巩固已有的人际关系。一方面,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社交网络好友都是自己身边真实存在并且认识的人,通过社交网络结交新朋友在大学生群体中较罕见。另一方面,无论是在微博、微信还是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网站上,关注好友动态都是大学生的首要选择。通过了解好友,关注好友在做什么,适时地留言评论来增进与好友之间的感情。尽管社交网络让我们具备了无限扩大交际圈的可能,但事实上,众多研究都表明大学生在虚拟世界的交往范围很大程度上与现实社交圈重叠,与身边的人如同学、朋友、家人进行网络交往的比例最高。 此外,获取信息和知识是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另一重要动机。通过在微博

大数据研究现状综述概要

大数据研究综述 网络大数据是指“人、机、物”三元世界在网络空间(Cyberspace中交互、融合所产生并在互联网上可获得的大数据.网络大数据的规模和复杂度的增长超出了硬件能力增长的摩尔定律,给现有的IT架构以及机器处理和计算能力带来了极大挑战.同时,也为人们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的大价值带来了巨大机遇.因此,迫切需要探讨大数据的科学问题,发现网络大数据的共性规律,研究网络大数据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 文中分析了网络大数据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涌现性,总结了网络空间感知与数据表示、网络大数据存储与管理体系、网络大数据挖掘和社会计算以及网络数据平台系统与应用等方面的主要问题与研究现状,并对大数据科学、数据计算需要的新模式与新范式、新型的IT基础架构和数据的安全与隐私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网络大数据的深挖掘、大规模利用是新兴产业界的立足点.即便针对大数据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也缺少高效快速的处理、分析与挖掘的算法与范式,但大数据的应用前景毋庸置疑,因为大数据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来源于应用的问题。网络大数据可为世界经济创造巨大价值,提高企业和公共部门的生产率和竞争力,并为消费者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 大数据近期发展: 1.网络空间感知与数据表示 2.网络大数据存储与管理体系 3.网络数据挖掘 4.社会计算以及网络数据平台系统与应用 以上四点见:网络大数据:现状与展望第3,4,5,6节作者:王元卓2013年

5.在大数据处理中,应用云计算技术,促进大数据处理系统的功能多样化。见: 讨论云计算技术下的大数据处理系统任量2014年

社交网络用户的心理需求分析

社交网络用户的心理需求分析 用户在社交网络里的行为逻辑是用户个人的真实写照,在社交网络里的自我个性特点,也反映了用户的真实个性,如果能准确把握用户的行为逻辑,那么将有助于你做出符合大众用户的社交功能。一款社交产品的成功必须能够准确把握用户在其中的心理变化,哪些莫名火爆的应用背后到底是什么? 笔者不才,就几个简单的用户行为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在我简述几个行为的同时,看看你自己有没有同感? 1、不同社交应用的不同社会角色 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下,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即会有不同的表现,这是一种社会效应,即使映射到社交网络,无论在你微博、微信、QQ、人人上,你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留意一下你自己的各种不同社交应用,每次你打开它一定是不同的意图,继而获取信息和产生内容的初衷也会有所不同。有人会说,我有的好友在不同的社交应用里同时更新一样的内容作何解释?不要忘了,获取社交信息和用户产生内容是两种行为,可能他在获取的阶段是不同的社交初衷。 这就是我为年轻人高呼“爸妈来了,这个应用我不用了”的现象做出的解释,除了青春期遗留下来的逆反心里,企图标新立异有意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得到

社会认同之外,单一的大众性社交应用将现实社会不同场景下的社会关系高度重合在一个社交场景里,难免让人感到“隐私”没了,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的时候自然就有不同的语言行为规范,一个父母面前温顺可人的角色怎么能容忍客串成在朋友当中破粗口胡吃海喝的角色。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些老牌的社交应用里,即使我们经常登录,也再也不会更新内容的现象,因为像 QQ 这样的社交应用,根基太早,从家庭朋友社交场景到工作关系场景,社交关系太过臃肿,不是一个很好的展现自我的平台,还是应该将它着重定位在即时通讯吧。随着微信将手机通讯录和 QQ 好友关系链都移植到了自己的社交关系里,即使在朋友圈里更新可以设置可见范围分组,比起这种在下游手动添加范围,我宁愿有个从始至终都是一个社会场景的应用。 还有两个相对成型的特定社交分类,即职业社交与婚恋交友,用户其实都是在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婚恋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c011100875.html,的邵光荣曾表示,社交本身并不是需求,而是手段,不同的社交都是有着不同的目的,一旦某个平台的社交功能无法达到用户的目的,用户也就会沉默或离开,社交其实也就不存在了。意思无外乎也是说用户需要扮演角色来达到某种目的。 2、自我“隐私”保护和窥探他人“隐私” 为什么要在隐私上加引号?因为在社交网络我们自主公开的生活隐私不能纯粹意义上算隐私。先说说第一种行为,你的好友会经常直播自己的生活或者一天上传几十张自拍照,人类是群居动物,群居本能分两级:第一级寻求群体认可,心理学上认为,“爱向别人炫”是一

社交网络(SNS)发展现状与趋势

社交网络(SNS)发展现状与趋势
移动互联网创新
社交网站在全球范围内的轰动效应始于美国校园网站 Facebook,Compete 公司公开 数据显示,截止 09 年 1 月,由 Mark Zuckerberg 于 2004 年创建的社交网站仅美国国内 用户访问数达到 6850 万,全球用户人数已达 1.5 亿,全球活跃用户量已突破 1.75 亿。 在我国,国内第一个校园交友网站校内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率已超过 90%,51 网在 15~25 岁年轻人中也有较高的覆盖率,08 年迅速成长的开心网则成为年轻白领娱乐休闲 和打发时间的新宠,短短半年多时间就发展了约 1500 万注册用户。 研究员:
社交业务经过短短 5 年的发展,已成为覆盖用户最广、传播影响最大、商业价值最 高的 Web 2.0 业务。虽然全球社交网站存在个人隐私安全漏洞、业务应用雷同、用户流 失率高等诸多问题,但服务商正积极通过调整安全机制以及依靠平台开放来解决业务运 营问题。未来, “社交”的理念将逐步渗透、融合至更多的互联网业务当中,社交网站也 定将成为继搜索引擎业务之后又一改变互联网、改变网民生活的互联网业务。 我国电信行业重组的完成以及 3G 牌照的发放后,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激烈市场竞 争所导致的用户流失现象日益加剧。为增强用户粘性,我国电信运营商纷纷投身社交网 站的阵营当中,在电信运营商业务发展日益纵深的趋势下,社交网站定将成为未来黏住 用户、推广新业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研究员:王亮
2009 年 8 月


2009 年 8 月
社交网络(SNS)发展现状与趋势


前言 ............................................................... 1 一、全球社交网站业务发展特点概述 ................................... 3 1.1 全球 SNS 业务蓬勃发展,网站流量进一步攀升 ......................3 1.2 全球社交网站产业价值 271 亿美元,商务社交网站逆市增长 ..........4 1.3 Facebook 用户规模赶超 MySpace,巴西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比重最高 ..6 1.4 激烈竞争环境下,社交网站平台化特征明显 ........................8 1.5 政府及官方媒体入驻社交网站,业务影响程度日益扩大 ..............9 二、我国社交网站业务发展现状及特点 ................................ 11 2.1 市场快速增长,竞争进一步加剧 .................................12 2.1.1 用户规模达 1.6 亿,三类社交应用发展迅速....................12 2.1.2 社交网站业务市场将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14 2.2 开放平台成趋势,插件应用层出不穷 .............................16 2.2.1 大型社交服务提供商开放平台应对激烈竞争....................16 2.2.2 插件式社交游戏应用层出不穷................................17 2.2.3 平台开放促成多方参与的新型运营模式........................18 2.3 盈利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19 2.3.1 业务盈利能力有限,网络广告依然是首选......................19 2.3.2 继续探索新型商业模式,联合运营有望成趋势..................21 三、社交网站业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22 3.1 信息安全制约社交网站良性发展 .................................22 3.1.1 不良及不法信息内容亟待规范................................22 3.1.2 用户个人隐私保护还需加强..................................22 3.2 同质化竞争严重,业务盈利模式较为单一 .........................24 四、社交网站发展趋势及对电信运营商的启示 .......................... 26 4.1.社交网站产业链正在进行深刻的变化 .............................26
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 52 号 TEL 62304136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通信信息研究所
第 1 页
版权所有

浅谈大数据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浅谈大数据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启新征程。党中央决定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吹响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的号角。国家领导人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并做出了“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的战略部署,为我国构筑大数据时代国家综合竞争新优势指明了方向! 今天,我拟回顾大数据的发端、发展和现状,研判大数据的未来趋势,简述我国大数据发展的态势,并汇报我对信息化新阶段和数字经济的认识,以及对我国发展大数据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一、大数据的发端与发展 从文明之初的“结绳记事”,到文字发明后的“文以载道”,再到近现代科学的“数据建模”,数据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承载了人类基于数据和信息认识世界的努力和取得的巨大进步。然而,直到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出现后,为数据处理提供了自动的方法和手段,人类掌握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才实现了质的跃升。信息技术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应用(即信息化),推动数据(信息)成为继物质、能源之后的又一种重要战略资源。 “大数据”作为一种概念和思潮由计算领域发端,之后逐渐延伸到科学和商业领域。大多数学者认为,“大数据”这一概念最早公开出现于1998年,美国高性能计算公司SGI的首席科学家约翰·马西(John Mashey)在一个国际会议报告中指出: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必将出现数据难理解、难获取、难处理和难组织等四个难题,并用“Big Data(大数据)”来描述这一挑战,在计算领域引发思考。2007年,数据库领域的先驱人物吉姆·格

网络大数据现状和展望

网络大数据:现状与展望 1引言 1.1研究与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IT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的快速增长成了许多行业共同而对的严峻挑战和宝贵机遇,因而信息社会己经进入了大数据(hig Data)时代.大数据的涌现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企业的运作模式,甚至还引起科学研究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一般意义上,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机器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川.网络大数据是指“人、机、物”三元世界在网络空间(Cyberspace)中彼此交互与融合所产生并在互联网上可获得的大数据,简称网络数据. 当前,网络大数据在规模与复杂度上的快速增长对现有IT架构的处理和计算能力提出了挑战.据著名咨询公司IDC发布的研究报告,2011年网络大数据总量为1. 8 ZB,预计到2020年,总量将达到3 5 ZB. IBM将大数据的特点总结为3个V,即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和快速化(Velocity).首先,网络空间中数据的体量不断扩大,数据集合的规模己经从UB}TB到了PB,而网络大数据甚至以EB 和ZB(10z1)等单位来计数.IDC的研究报告称,未来十年全球大数据

将增加50倍,管理数据仓库的服务器的数量将增加10倍以迎合50倍的大数据增长.其次,网络大数据类型繁多,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在现代互联网应用中,呈现出非结构化数据大幅增长的特点,至2012年 末非结构化数据占有比例达到互联网整个数据量的75%以上.这些非结构化数据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社交网络、移动计算和传感器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再次,网络大数据往往呈现出突发涌现等非线}h}状态演变现象,因此难以对其变化进行有效评估和预测.另一方而,网络大数据常常以数据流的形式动态、快速地产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用户只有把 握好对数据流的掌控才能充分利用这些数据. 近几年,网络大数据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影响作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2012年11月《时代》杂志撰文指出奥巴马总统连任成功背后的秘密,其中的关键是对过去两年来相关网络数据的搜集、分析和挖掘②.目前,eBay的分析平台每天处理的数据量高达100 PB,超过了纳斯达克交易所每天的数据处理量.为了准确分析用户的购物行为,eBay定义了超过500种类型的数据,对顾客的行为进行跟踪分析③. 2012年的双十一,中国互联网再次发生了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淘宝系网站的销售总额达到191亿元人民币.淘宝之所以能应对如此巨大的交易量和超高并发性的分析需求,得益于其对往年的情况,特别是用户的消费习惯、搜索习惯以及浏览习惯等数据所进行的综合分析.

复杂网络及其matlab模拟

毕业论文 题目:复杂网络及其matlab模拟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物理学 毕业年限:2015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复杂网络及其matlab模拟 班级:物理学2班姓名:指导教师: 摘要近年来,关于复杂网络的研究正方兴未艾,1998年Watts和Strogatz 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引入了小世界(Small一World)网络模型。本文对复杂网络的特性还有无标度与小世界网络进行简单介绍,详细介绍各个模型的生成与算法,并用matlab软件进行了模拟。 关键词复杂网络无标度小世界模拟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complex networks of academia is be just unfolding, in particular, the two pioneering work set off an upsurge in the study of complex networks.In 1998 Watts and Strogatz published an article In this paper, the properties of complex networks are scale-free and small world networks are briefly introduced,Generation and algorithm details of each model, and use MATLAB software to simulate. Key word Complex network;Scale free;Small World;Simulation 引言 在人类生存的整个空间甚至宇宙中都存在着大量复杂系统,这些系统可以通过形形色色的网络加以描述。一个典型的网络是由许多节点与连接两个节点之间的一些边组成的,其中节点用来代表真实系统中不同的个体,而边则用来表示个体间的关系,往往是两个节点之间具有某种特定的关系则连一条边,反之则不连边,有边相连的两个节点在网络中被看作是相邻的。例如,神经系统可以看作大量神经细胞通过神经纤维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1];计算机网络可以看作是自主工作的计算机通过通信介质如光缆、双绞线、同轴电缆等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2],类似的还有电力网络[1]、社会关系网络[1,4]、交通网络等等。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在研究网络的时候,往往只关心节点之间有没有边相连,至于节点到底在什么位置,边是长还是短,是弯曲还是平直,有没有相交等等都是他们不在意的。在这里,

2011年中国社交网络投资研究报告

2011年中国社交网络投资研究报告

报告概览 目前,社交网络服务已经成为互联网最热门应用,也是投资圈最为炙手可热的追捧领域。回首SNS的发展,从国外的Myspace、Facebook、Twitter到中国的开心网、人人网等泛娱乐SNS应用,再到目前中国大行其道的微博、米聊、微信,乃至垂直类SNS的应用形态,社交网络服务的概念深入互联网精髓。本报告从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及面临的挑战等主、客观因素入手,分析中国社交网络的商业模式及洞悉未来行业发展的六大趋势,并通过对中美典型社交网络服务分析与对比,加之垂直细分领域与社交网络结合应用模式分析,结合2005-2011年上半年中国社交网络行业投资情况跟踪,分析中国社交网络行业的投资机会与风险。 研究精华: 一定意义上来看,社交网络其实是源于网络社交的需要,而业界公认的网络社交的起点是电子邮件。我们在本报告中,基于社交网络的概念,将中国社交网络划分为早期社交网络雏形BBS时代、娱乐化社交网络时代、微信息社交网络时代、垂直社交网络应用时代四个发展阶段。 我们认为,中国社交网络发展趋势呈现六大方向:(一)中国社交网络开放平台成大势所趋;(二)工具型社交网络的发展快于娱乐型社交网络;(三)手机相片共享模式将成为发展较快的社交网络之一;(四)微博等微信息媒体的社交网络化特征不断显现;(五)中国社交网络行业将涌现系列资本运作;(六)社交网络将使得互联网信息更具针对性,时代将孕育自媒体营销模式。 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2005-2011年上半年,已经披露的中国社会网络行业的投资事件为106起,其中已经披露投资金额的投资案例为74起,披露的投资金额总额为10.98亿美金,平均投资金额为1484万美金。从已经披露的单笔投资金额来看,已经披露的投资金额的55.41%的投资案例集中在500万美金之下,相比其他行业而言,中国社交网络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是,中国社交网络行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融资阶段一般均处于企业发展前期。不过,也有5起披露金额。期间,中国社交网络行业的投资事件主要集中在北京及上海两地。 2010年伊始,社交网络的概念走向“大红大紫”,在这一“蓝红”交替的市场中,我们认为,中国社交网络行业的投资机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首先,从社交网络产业链构成情况来看,我们认为,资本应主要关注综合社交类平台服务提供商、移动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应用/内容服务提供商三大方向。其次,垂直社交网络市场孕育机会。我们认为,目前,垂直社交领域的投资可以重点关注游戏类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职业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婚恋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及旅游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四大垂直领域。再次,从社交网络面向的用户群体的自然属性(主要是指年龄)划分,我们认为,可以重点关注面向儿童、青少年群体的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

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研究 摘要:社交网络是近几年产生、发展、兴起的,给人们的现代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社交网络具有传统网络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其独特性,它是以人为中心建立的网络社 交。社交网站是互联网由分散的网络应用向以人为中心的网络应用平台转化的必由之路,是互联网发展由浅层向深入,由分散到集中,由以应用为核心到以人为核心的转变。 关键词:社交网络、社交网站、社交网站用户行为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5-0000-01 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2011年中国社交化电子商务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社交网络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7亿,较2010年增长17.6%,预计到2014年这一规模将达到5.1 亿人,社交化元素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中的基础性应用。从社交网络用户数据快速增长上来看,社交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使用社交网络,他的 用户行为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本文以文献综述法进行总结归纳研究。 1.社交网络和社交网站 1.1社交网络的定义 自社交网络诞生以来,有关学者和专家就对社交网络的概念定义和内涵解释存在不少争议,且国内外的学者对社交网络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其商业及社交价值,加之社交网络 这一存在还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学界对社交网络的定义更加模糊不清。 国外学者Antelman(2003)对社交网络的定义是:社交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个 人空间,用户在空间里上传个人资料,兴趣爱好,并且不断更新自我状态与信息,同时连接聚集到一 个或多个可信赖的朋友或同事群体中,使用社交网络提供的多种应用工具丰富充实空间里的信息资料,同时达到增进群体内部关系的目的。黄婷(2009)在总结社交网络特点 的基础上将社交网络服务定义为:社交网络服务(SNS)是以网站为载体,通过为用户提供各种交互功能,以帮助用户拓展社交圈为目的的服务类产品。 --!> 综合网络及国内外学者对社交网络的研究,本文将社交网络定义为:以社交软件(Social Network Software)为工具,以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为载体,通过一系列 网站应用为人们提供社会性网络服务,帮助人们建立网络社交关系的交往平台。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社交网站。 1.2 社交网站的特点

网络大数据现状与展望

网络大数据:现状和展望 1引言 1.1研究和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IT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的快速增长成了许多行业共同而对的严峻挑战和宝贵机遇,因而信息社会己经进入了大数据(hig Data)时代.大数据的涌现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企业的运作模式,甚至还引起科学研究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一般意义上,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机器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川.网络大数据是指“人、机、物”三元世界在网络空间(Cyberspace)中彼此交互和融合所产生并在互联网上可获得的大数据,简称网络数据. 当前,网络大数据在规模和复杂度上的快速增长对现有IT架构的处理和计算能力提出了挑战.据著名咨询公司IDC发布的研究报告,2011年网络大数据总量为1. 8 ZB,预计到2020年,总量将达到3 5 ZB. IBM将大数据的特点总结为3个V,即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和快速化(Velocity).首先,网络空间中数据的体量不断扩大,数据集合的规模己经从UB}TB到了PB,而网络大数据甚至以EB和ZB(10z1)等单位来计数.IDC的研究报告称,未来十年全球大数据将增加50倍,管理数据仓库的服务器的数量将增加10倍以迎合50倍的

大数据增长.其次,网络大数据类型繁多,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在现代互联网使用中,呈现出非结构化数据大幅增长的特点,至2012年 末非结构化数据占有比例达到互联网整个数据量的75%以上.这些非结构化数据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社交网络、移动计算和传感器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使用.再次,网络大数据往往呈现出突发涌现等非线}h}状态演变现象,因此难以对其变化进行有效评估和预测.另一方而,网络大数据常常以数据流的形式动态、快速地产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用户只有把 握好对数据流的掌控才能充分利用这些数据. 近几年,网络大数据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影响作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2012年11月《时代》杂志撰文指出奥巴马总统连任成功背后的秘密,其中的关键是对过去两年来相关网络数据的搜集、分析和挖掘②.目前,eBay的分析平台每天处理的数据量高达100 PB,超过了纳斯达克交易所每天的数据处理量.为了准确分析用户的购物行为,eBay定义了超过500种类型的数据,对顾客的行为进行跟踪分析③. 2012年的双十一,中国互联网再次发生了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淘宝系网站的销售总额达到191亿元人民币.淘宝之所以能应对如此巨大的交易量和超高并发性的分析需求,得益于其对往年的情况,特别是用户的消费习惯、搜索习惯以及浏览习惯等数据所进行的综合分析. 网络大数据给学术界也同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网络数据

中国十五家顶级社交网络一览

中国十五家顶级社交网络一览 @ 2011-04-06 16:54:11 分类:行业观察 中国的社交网络展现出一片多样化而欣欣向荣的状态。没有一个参与者像Facebook在美国一样处于掌控者的地位,而且对于不同的用户(城市和农村),不同的目的(社交,约会和游戏)都有一长串社交网络为之服务。这些平分秋色的同质性社交网站在领域里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与其他竞争对手平分秋色呢?他们的定位和排名至少能说明一些问题。 中国SNS 7大社交网站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人人网和豆瓣网在一线城市中较为流行;朋友、QQ空间和https://www.360docs.net/doc/c011100875.html,更倾向于二三线城市的普及,人人网和朋友在二线城市中也有一定的渗透率。 TechRice排出了中国社交网络中的前15名,这一数据使我们对这些社交网站有了更深层次的参考。

1.qq空间(Qzone)——基于6.37亿活跃QQ用户的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Qzone的问题不在于数量,而是这种基于昵称的社交图谱的质量。 2.人人网(Renren)——Renren是中国实名社交网站的领头羊,近期正打算IPO。它为中国的SNS设立了标准,但是仍然面对着其他社交网站的挑战,比如腾讯的朋友,Kaixin001。 3.朋友(pengyou)——腾讯最新推出的一个拥有大量用户的实名社交网络。但问题是,其社交图谱有多强大? 4.新浪微博(Sina Weibo)——新浪微博是现在当红的微博客服务,而且以其新的模式正在影响着中国的社交网络。微博客能否因为中国的流行而能够最终超越社交网络?现在的情况是新浪微博从多方面已经超越了Twitter,从评论,图片,视频,IM,和LBS。 5.Kaixin001——Kaixin001通过社交游戏和内容转发拥有很多白领用户。但是随着对社交游戏狂热感减退,以及新浪微博里的内容更具有转发的吸引力,Kaixin001现在处境很纠结。很多内部人士指出,用户正在急剧下跌。 https://www.360docs.net/doc/c011100875.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c011100875.html,曾今在农村用户里比较风靡,但现在也展现出一个螺旋下降的趋势。一份最近的报告指出,https://www.360docs.net/doc/c011100875.html, 在最顶峰的时候只有700,000人同时在线,并对https://www.360docs.net/doc/c011100875.html,所说的1.78亿注册用户表示怀疑。 7.豆瓣(douban)——豆瓣可能是中国社交网络中最强有力的社区。在中国,没有一个社区可以以这样爆炸性的增长,拥有如此之大的用户群。它吸引的是中国城市里的年轻人,喜欢一起看看电影,看看书,听听音乐,以及参与其他活动。是一个为潮人和创意人员办的社区。 8.淘米(Taomee)——淘米时一个社交网络和游戏网站(就像Disney的Club Penguin),在中国儿童(和他们的妈妈)中

基于数据挖掘的校园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数据挖掘的校园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毕业设计论文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社交网络,简称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在Web2.0浪潮中已发展为社会化媒体中一个主要平台。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15 日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同时报告显示,社交网络应用持续呈现增长趋势,截止2012年12月,国内社交网络用户总数已达2.75亿,占到了全部网民人数的48.8%,增速保持在10%以上。 与此同时在2010年之后社交网络又出现两大新增长点:其一微博用户持续增长,微博用户规模在2012年达到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虽然微博急速扩张的阶段已经结束,但年增幅仍能达到23.5%;其二用户逐渐移动化成为了社交网络用户增长的又一亮点,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较上年底增加约644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4.5%,随着手机智能化,相当一部分用户访问和发送微博的行为发生在手机终端上,为社交网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此外“社交化”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元素,正在全面融合到各类互联网应用中。一方面,2012年涌现出大批具备社交基因的新应用,包括图片社交、私密社交、购物分享等,尤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由于手机天生的通讯功能,2012年许多热门移动应用都具备社交功能;另一方面,搜索、网购、媒体等互联网应用正在融合社交因素,以丰富自身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创新服务和盈利模式。在整个互联网都走向社交化的大趋势下,传统的实名制社交网站也不断增加平台功能,在原

关于网络大数据现状及展望分析

关于网络大数据现状及展望分析 摘要网络大数据是指人类、计算机以及物品在网络空间中经过交互融合所产生的大数据,网络大数据具有复杂性,人们通过对网络大数据的研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做出重要贡献。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网络大数据也在不断地演变,大数据对于计算机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对网络大数据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研究。 关键词网络大数据;现状;展望 1 网络大数据的特点 网络大数据的主要特点是准确、高效,这是对数据可靠性的基本要求。并且大数据是运动的,经常处于高速传输的状态下,人们通常称它为数据流。而数据流是很难被全部存储的,因为网络储存空间的限制,长期储存大量数据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周期性的对数据进行整理,删除部分数据,仅保留数据的关键信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省空间。并且在网络大数据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数据的来源各异,就导致数据信息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形式也各不相同。在2017年的互联网发展趋势中,有人用生动形象的图画对大数据进行了描述。其中一张是排列整齐的稻草堆,另一张是在稻草堆中缝衣针的特写。两张画相比较所表达的含义就是,可以利用网络大数据技术,在繁杂的数据信息中快速、准确地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针[1]。 2 网络大数据现状分析 网络大数据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互联网数据,通过分析特定的数据从而感知一定的信息特征,为更好地服务于人们工作和生活提供数据参考。 2.1 当前网络大数据的存储形式 以目前的大数据存储形式而言,主要是以分布式的形式为主,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Apache软件基金会推出的HDFS(Hadoop文件系统),通过构建主机集合,形成具有极强数据存储和计算资源能力的分布式计算系统。有了数据存储文件系统,再通过构建MapReduce数据处理编程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根据用户的需求提取有用的数据,计算数据结果,除此之外基于HDFS还实现了有HBase 数据库,用于提供非结构化的数据查询,用于存储相对松散的数据序列。这是网络大数据系统有别于传统的结构化网络数据库系统的典型特征。當前由于标准化的数据存储形式还未确定,各大信息服务供应商都有自身的大数据解决方案,虽然在技术架构方面具有相似性,但这种缺乏标准化定义的存储形式,对于不同应用系统网络大数据处理还是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2.2 当前网络大数据应用现状

浅析国内社交网络发展(成稿)

浅析国内社交网络发展 作者:左恩臻、特日格乐、许彤、范慧博 摘要:社交网络”是近些年最受关注的互联网名词,随着互联网的渗透普及,社交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极为迅速,社交网站的热潮席卷全球,中国的社交网络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各类社交网站层出不穷,如今已发展成多家网络纷争的局面。但国内社交网络也存在诸多问题:过度沉溺其中,影响现实生活,创新性不足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小组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同时也对社交网络的未来发展做出了一些展望。 关键词:SNS 网络社区社交网络 目录 一、调研背景、目的及方法 (2) (一)调研背景 (2) (二)调研目的 (2) (三)调研方法 (2) 二、社交网络的起源与总体态势 (2) (一)六度分割原理及社交网络的兴起与发展 (2) (二)Facebook、Twitter、MySpace等外国知名社交网站的发展优势及覆盖率..3 (三)目前世界范围内社交网络的普及态势 (4) 三、国内社交网络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5) (一)中国社交网络的从无到有 (5) (二)各类社交网站层出不穷 (5) (三)现今多家网络纷争的局面 (7) (四)中国社交网络的总体态势 (8) 四、国内社交网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意见 (10) (一)存在问题 (10) (二)根本问题 (12) (三)解决意见 (13) 五、对国内社交网络的未来发展的展望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一、调研背景、目的及方法 (一)调研背景 2011年最热门的互联网业务不是网络电视,也不是盈利能力最强的网络游戏,而是SNS社交网络。截至2009年2月,中国网络社区业务月度覆盖用户规模达1.632 亿人次,比2008 年1 月份的1.188 亿网民覆盖规模增长了41.7%。同其他互联网业务相比,网络社区业务覆盖用户规模仅次于搜索引擎和电子邮箱等基础工具性业务所覆盖的用户规模,网络社区业务对用户的吸引度和黏度优势明显。而且经过三、四年的摸索和尝试,中国社交网络业务(SNS)市场雏形已基本形成。从市场发展的格局来看,2008 年三大类SNS网站发展非常迅速,成为目前带动SNS市场的主流力量。一是以休闲娱乐为主的SNS网站,如开心网、https://www.360docs.net/doc/c011100875.html,,这类网站在2008年发展非常迅速,并且在服务模式和盈利模式创新方面都有所突破;二是以服务校园学生为主的校园SNS 网站,如校内网、QQ校友和占座网等,这类网站起步最早,并以占据最具活力的大学生群体作为核心竞争优势;三是以商务沟通和交友为主的SNS网站,如联络家、XING网等,这类网站进入中国较晚,同誉满全球的一些知名海外SNS社交网站相比,国内本土的SNS 服务商更为成功。中国社交网站主要用户市场份额被中国本土开心网、校内网等所占据,全球最大的SNS服务商Facebook未能进中国前15大社交网站之列,聚友网的网站注册用户也刚超过1000万,同新闻集团确立的5 000万用户的目标相去甚远。 (二)调研目的 1.社交网络是当今最热门的网络业务,凭借大学生对事实的敏锐洞察力,深度 探索社交网络流行的根本原因。 2.通过调查研究,揭露社交网络的实质,让更多人了解社交网络,使用社交网 络。 3.对比国内外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寻找中国社交网络的发展方向。 (三)调研方法 资料收集方法:收集整理网络、电视、报刊等资料;分析资料,发现问题;透过表象,发掘事物本质。 二、社交网络的起源与总体态势 (一)六度分割原理及社交网络的兴起与发展 有一个数学领域的猜想,名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中文翻译包括以下几种:六度分割理论或小世界理论等。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虚拟虽然是网络世界的一种优势,但是和商业社会所要求的实名、信用隔着一条鸿沟。通过熟人之间,通过“六度分割”产生的聚合,将产生一个可信任的网络,这其中的商业潜能的确是无可估量的。社会、网络、地域、商业、Blog、SNS,这些词汇你也许都听麻木了。然而一旦那些预见先机的人找到聚合它们的商业价值,被改变的绝不仅仅是网络世界。 “社交网络”是近些年最受关注的互联网名词,它的英文缩写是SNS,第一个S是Social社会化,第二个N代表Networking网络,第三个S是Services 服务。SNS的概念起源于社会网络研究者提出的“六度理论”,即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SNS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搬到了互联网上,让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能联络彼此。

大数据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展望

大数据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展望 一、定义 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曾预测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这是大数据的最早定义。业界(于2012年,高德纳修改了对大数据的定义)将大数据的特征归纳为4个“V”(量Volume,多样Variety,价值Value,速Velocity),或者说特点有四个层面:第一,海量数据量。大数据计量单位至少是P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比如,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都是囊括进来。第三,商业价值高。第四,处理速度快。 在大数据时代,三分技术,七分数据,得数据者得天下。在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的时候要用大数据思维去发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Google利用人们的搜索记录挖掘数据二次利用价值,比如预测某地流感爆发的趋势;Amazon利用用户的购买和浏览历史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书籍购买推荐,以此有效提升销售量;Farecast利用过去十年所有的航线机票价格打折数据,来预测用户购买机票的时机是否合适。 大数据分析相比于传统的数据仓库应用,具有数据量大、查询分析复杂等特点。对于“大数据”(Big data)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二、大数据的技术 技术是大数据价值体现的手段和前进的基石。我将分别从云计算、分布式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和感知技术的发展来说明大数据从采集、处理、存储到形成结果的整个过程。 2.1、云技术 大数据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分布式处理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万的电脑分配工作。可以说,云计算充当了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动机的角色,而大数据则是电。 云计算思想的起源是麦卡锡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把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像水和电一样的公用事业提供给用户。如今,在Google、Amazon、Facebook等一批互联网企业引领下,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出现了:云计算提供基础架构平台,大数据应用运行在这个平台上。 业内是这么形容两者的关系:没有大数据的信息积淀,则云计算的计算能力再强大,也难以找到用武之地;没有云计算的处理能力,则大数据的信息积淀再丰富,也终究只是镜花水月。 那么大数据到底需要哪些云计算技术呢?这里暂且列举一些,比如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技术,NoSQL、实时流数据处理、智能分析技术(类似模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